企业环保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20:49:55

企业环保论文

企业环保论文篇1

1.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以制药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例,其相关的技术政策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则是针对常规污染下的污染物,该项技术政策主要通过应用最佳使用控制技术对水中的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并在水的净化和排污过程中将此类污染物进行排除。另一种则是针对药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污染物,根据相应的排污治理标准,通过应用最佳示范技术对水中含有的毒性污染物进行排除。

2.市场排污制度

在应用命令控制法进行药品企业的环境治理时,不仅规定了企业的最大排污量,同时该方法对于以何种环保设备进行环境治理工作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应用上述技术进行污染物的排放已不能满足制药企业环境管理的相关要求,因此需要应用市场排污制度对企业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所谓市场排污制度是指制药企业通过对排污技术和排污设备以及相关人员具体费用进行核算,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环境治理效果,由于该方法比较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被列入发达国家主要的排污制度中。

二、我国制药企业环保制度与国外制药企业环保制度对比

1.相关法律条例模糊

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的环保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环境污染者应该对其对环境不法的污染行为而承担相应的后果,而相关的环保部门应该对受污染的地域履行治理职责”,但条令中并没有对所承担的后果与所履行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义,因此增加了该法令的实施难度。

2.缺乏完善的制药环保评价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环保评价制度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部门对制药前的环境进行调查,并拟定制药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报告书,然后提交到企业高层部门进行审核,在通过审核后,企业便开始相关的制药工作,最后再对制药后所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上述环保制度与国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比,无论是环境治理还是预防都存在着严重的漏洞,一方面,该项制度对环境的治理比较被动,通常是出现雾然后再对其进行治理;另一方面,对于对规模的制药污染,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对其进行治理,在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阻碍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制药企业环保制度的建立方向

1.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是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环境治理效率的重要办法。一方面,在环境保护的治理方面,企业以及相关的环境监管部门不应该只是强调事中的监督管理和事后的环境治理工作,对于事前由于制药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也要进行具体分析,做大“防大于治”,从而占据制药企业环境防治的主动地位。

2.加强排污交易的可行性研究

在进行制药工作前,企业需要将制药过程所产生的污染以及污染为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并对环境治理的成本进行预测,协调好环境污染为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与治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应用最合理的治理成本达到最有效的环境治理效果,进而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3.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

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是我国制药企业实现环保目的有效措施,在对相关产品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生产“绿色药品”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向,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几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将无害化的清洁工艺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

四、结论

企业环保论文篇2

根据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内容框架选取了15个数据建立企业环保责任的评价指标。

2煤炭企业环保责任评价方法

对比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熵值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评价。评价步骤如下:(1)标准化处理。在综合评价中,遇到大多数的评价指标是数值越大越好的正向指标。由于各种指标说明的评价内容不一样,它们的量纲和数量级也可能不同,所以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指标实际值转化成评价值,以解决多个指标的可比性问题。(2)应用熵值求权数时要用对数进行计算,有的指标在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是负数,为了避免取对数时无意义,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平移。

3数据选择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38家分别在深市、沪市上的年度报表和独立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煤炭上市公司,按照熵值法计算的各指标差异系数及权重见表2。 根据15个指标的权重,通过权重大小可以看出土地复垦与收入比率权重最大,所占的比例最大,因为它反映出煤炭企业在开采煤炭时对破坏耕地的补偿,既直接反映煤炭企业对环境破坏后的治理情况,也反映了企业对环保责任的承担。其次重要的是环保设施投入率,它能反映企业在承担环保的过程中不仅是对破坏后的弥补,而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承担环保责任,在没破坏环境之前将与环保有关的设备投入运行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第三重要的是环保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经费投入是反映企业怎么有效承担环保责任,通过科研技术提高设备的运行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或者更有效使用设备承担环保责任。

4煤炭企业环保责任评价结果

按照评价方法步骤对38家煤炭上市公司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得到的综合得分区间分布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38家煤炭企业的综合得分最大的部分都在0.01~0.02分之间,占比为47.37%;而0.01以下的有1家,占比为2.63%;超过0.04的有4家,占比为10.53%。可见,煤炭企业环保责任承担的差异较大,总体上有待提高。

5结论

企业环保论文篇3

关键词: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经济创效;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各行各业深入人心,国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企业也普遍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积极落实地方政府倡导的“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党政同责,一岗两责”环保要求,以及“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责任制,使环保工作责任、环保措施进一步得到了细化,对环境保护工作持定“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利剑高悬,铁腕治污,源头管控,长效治理”的决心,决心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把守护好“天蓝、水清、气净”的生态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绿色健康、易居易业的美好家园,当作自己的职责。同时,企业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与实现经济创效统一起来,以期实现环保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很多著名企业环保和经济发展都获得了双丰收,大量事实证明,把环保工作做好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1环保工作实现经济创效的前提

企业是环保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过去总认为环保工作是一个白白花钱的项目,在资金紧张时总是把环保项目往后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环保工作在一些企业处于了应付和推诿状态。现在,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国策层面,已经成为一票否决的项目,企业要发展环保必须先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共识,而要真正使得环保工作实现创效目的,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1)正确认识环保工作,树立环境保护工作也是经济工作的意识,为环保创效打牢思想基础。要做好环保创效工作,必须首先打好环保创效的思想基础,工作中才会用环保创效的眼光去寻找经济增长点。实际行动上就会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去采取一切措施,实现环保和企业效益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步入正常轨道。2)企业环保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环保发展的大政方针,认真对标思考、对标作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既要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划,更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工作要与环保工作对标、与国家环保政策对标、与环保的法律和法规对标,还要与环保标准对标。环保标准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红线”,只有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规定对标,使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符合国家和政府及行业的环保要求,才能促进企业实现环保创效。3)在环保工作对标达标的基础上,还要不断采用环保新技术,不断坚持环保创新,才能使环保工作创造出价值和效益,促进企业整体健康发展。采用环保新技术,主要是跟踪环保技术发展,采用适应企业需要的环境保护设备和技术,保持企业环保工作的先进水平。环保工作的创新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决策理念要创新;二是企业的体制、机制要创新;三是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染治理的方式要创新。环保工作做好了,企业得到了正常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创造出的最大价值和效益。

2企业环保工作对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环保工作要实现创效,必须对标开展工作。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增长一般体现为隐性状态,企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效益,每一步都离不开环保工作的成效,环保工作出了问题,企业面临的只能是停产、整顿,何来经济效益一说。此外,只要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对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因对标环保“法规”而获得诸多经济增长点。

2.1环保工作的隐性经济效益

1)体现在企业环保部门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规定,研究和利用政府的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规定,为企业争取环保优惠政策、规定带来政策方面的经济效益;2)体现在环境保护部门参与企业发展决策,正确把脉企业发展与国家、地方环保政策的对标,消除产生决策失误、环保处罚、污染赔偿等方面的经济损失。这二者,都是因环保工作而产生的隐性经济效益。

2.2环保工作的显性经济效益

对煤矿企业来说,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增长点除了以上对标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外,只要认真严格执行国家和政府的环保政策、规定,在矿区范围地面环境保护和井下绿色环保开采等方面,都可获得更多的显性经济效益。在地面环境保护方面,有很多项目可以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比如矿区生态治理与恢复,矿区生态治理包括塌陷土地复垦、废弃土地的治理和利用,地面矿区环境绿化、植被修复三个方面。据相关数据,我国煤矿采煤塌陷土地面积经过复垦利用的还不到其产生破坏的1%,与一些发达国家采煤塌陷复垦利用率达50%相比,差距很大,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量很大,受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土地购置费用也越来越昂贵,现在每亩土地的购置费大约在50几万元,能够复垦、治理好矿区塌陷、废弃土地,1亩创造50几万元的经济价值,按照每个矿区平均50亩计算,就等于创造2500万元规模的经济价值。此外,生态恢复也是一个显著的经济增长点。生态恢复就是在矿区内利用植被修复技术种植绿色植物,如:种植各种园林花草、树木,利用塌陷地形建设公园、花园等等,既改善了矿区面貌和职工的生活环境,又使得矿区土地增值,创造了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易于职工子女开辟第三产业就业,既可以安居又可以乐业,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经济增长点。在井下绿色环保开采方面也有很多革命性技术可以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绿色环保开采是指从广义资源利用的角度,开采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其主旨是将煤矿开采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减轻因煤炭开采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兴起的减沉开采技术、矸石减排与处理技术、煤与瓦斯共采等工艺技术,都属于绿色环保开采范畴。减沉开采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合理规划留设的巷道煤柱开采、采空区充填开采等开采技术,尽力减少井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范围,保护地面土地资源和构筑物的安全,免除因为井下开采沉陷引起的经济赔偿等。矸石减排与处理是指通过优化井下巷道设计与布置,采用沿空留巷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矸石的产出量;同时采用井下充填技术,利用井下采空区或废弃的巷道,充填、消耗产出的矸石,减少矸石的升井量。煤与瓦斯共采就是将煤矿井下煤层中赋存的煤炭和瓦斯都作为有用资源分别加以开采,实现两种有用资源的开采、利用。这些近年来兴起的开采工艺技术对于煤矿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都是非常适宜和必要的,都是煤矿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看的见、摸得着”的显性经济效益。

3结语

企业环保论文篇4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环保产业成为了一个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是我国战略型产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战略地位。环保产业的产生,为其它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同时,得到了各产业的技术支持,成为了世界各国大力支持的可持续企业,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重,我国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提高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率,促进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近年来,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流程和相关工艺,使固体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般情况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流程是:首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压实、粉碎、分选和脱水等处理,便于进一步进行处理;然后,使用固化基材将固体废弃物包装好,以降低对对环境的污染,便于运输和下一步处理;第三步是,采用高温高热来破坏固体废弃物原因的结构,以进行综合利用,达到减容和无害化目的。一般高温高热和热能处理的方法有烧结、有氧焚化、湿式氧化、无氧热解和热能利用等;最后,将处理过后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生物、物理和化学三种形式进行终极处理,以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程度。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不同,具体的处理工艺包括焚烧、填埋、降解堆肥和综合处理四种,以将固体废弃物尽可能处理妥当。焚烧主要是将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等进行打包,然后进行集体焚烧,焚烧时产生的电和热能可以进行再次利用,即垃圾焚烧供热技术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固体废弃物填埋一般是针对无法减量化处理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拦击,择在人烟稀少、土壤利用较少的地方进行,并且,填埋时产生的沼气可进行再次利用。

即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防渗漏和渗滤液处理,然后通过生物反应器收集固体废弃物填埋后产生的气体,最后用于发电或者供热,以进行资源的再次利用。降解堆肥是用于有机成分较高的固体废弃物,首先将固体废弃通过微生物进行处理,机厌氧生物气化技术,然后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堆肥,即传统好氧堆肥技术,以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最后通过机械生物处理,产生再生肥料用于植物种植、花草生长等,即高温干燥处理技术,使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得到不断创新。采用综合处理工艺是为了尽可能将固体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效率提高,通过集中处理工艺的连续处理,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目的,是未来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的主要方向。

2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对焚烧、填埋和堆肥等技术进行更深层的创新,以适应我国GDP增长需求,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发展。目前,我国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效率已经达到90%以上,焚烧发电厂已经超过225座,因此,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战略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坚持环保和节能发展战略,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企业发展核心业务、注重引进投资;以专业化服务为发展杠杆,从企业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当期收益和长期效益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规划,不断收购和控股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同时投资新建固体废弃物处理发电中心,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健全企业管理体系,规范全体工作人员日常行为,以提高企业服务水平,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向着大型环境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有关固体废弃物的企业环保发展,需要以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为重要处理对象,以并购同行和发展新的投资项目为经营模式,以创新技术、培养一流专业团队为企业发展品牌,积极拓展经营渠道,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为我国环保事业建设和固体废弃物配套处理服务发挥积极作用,给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3结语

企业环保论文篇5

关键词:环保感知;组织认同;离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

一、 引言

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是指企业投入自身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Mael & Ashforth,1992)。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不仅受到公众、舆论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保诉求的压力,而且环保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对那些注重环保的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水平的消费满意度、推荐意愿。环保不仅对消费者态度产生的影响,而且还会对员工态度产生影响(Sen & Bhattacharya,2012)。

然而,现有研究还很少讨论环保对员工态度产生的影响。Brammer(2007)的研究讨论了环保对潜在求职者态度的影响,发现环保履行的越好的企业,求职者对企业的求职意愿更高。然而,现有研究还没有讨论环保对员工态度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如果说,环保对员工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员工态度对企业的绩效提升,和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深入研究环保是如何对员工态度产生影响的,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必要研究环保对员工态度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Peterson,2012)。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环保是如何对员工态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而言,根据组织认同理论,本文提出的假设模型是,环保将会对员工的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进而对员工态度产生正向影响。

二、 理论背景与假设推演

组织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会依据某个群体特征与自己特征的相似度,将自己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持自己心理的优越感,个体更倾向于认同那些正面的、积极的群体(Roeck & Delobbe,2012)。一个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的企业展现了一个正面、积极的群体特征。根据组织认同理论,员工会根据认同那些在环保方面做的好的企业。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环保感知水平对员工正在认同产生正向影响,这表现为,环保感知水平越高,员工组织认同水平也越高。

此外,认同一个组织的个体,并不一定产生快乐感,而这取决于个体所在群体地位、社会声誉等。相对于那些社会地位低、社会声誉差群体中的个体而言,那些社会地位高、社会声誉好的群体具有更高水平的群体满意度、群体融合度等(Jones,2013;Kim,Lee & Tee et al.,2013)。对员工而言,如果员工认同自己所在的组织,员工就会有更高水平的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和留职意愿。结合H1,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组织认同正向中介环保感知水平对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这表现为,环保感知水平越高,员工工作满意度越高;情感承诺水平越高;留职意愿越高。

三、 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本研究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主要考虑如下几点:(1)选取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最大化本研究的外部效度(即,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可以推广到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2)选取的各个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有所差异,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化本研究的系统变异。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研究最后从上海、北京、广东、西安四个地区的45家企业共收集1 808份有效样本数据,(企业问卷中位数=40.11)。在用于实证分析的1 808份问卷中,将近3/5的被试(58.9%)为男性,被试平均年龄33.8岁;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3岁。被试为基层员工占69.8%;部门经理占17.4%;包括总经理在内的其他人员占12.8%。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包括石油化工行业、服务行业、制造、燃气、煤炭等行业。

由于本研究环保感知水平和员工态度均是员工自我报告的,因此,为了避免共同方法变异问题,我们采用纵向数据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假设。首先,我们在时间1上,仅仅收集员工对环保感知水平评价的数据。而在时间2上收集员工组织认同的数据,在时间3上收集员工态度(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留职意愿)。每个时间点的间隔为3个星期,我们在时间1上发放问卷量共2 491份,在时间2和时间3上,由于部分在时间1上的问卷参与者工作等原因(如,外出、休假等)不能参与时间2和时间3的问卷填写工作,以及部分时间2上问卷参与者不能参加时间3上问卷填写。最终,全部完成时间1、时间2和时间3上问卷填写员工共有1 808位,我们将这些员工填写的问卷用于本研究的实证检验。

此外,为了避免社会愿望偏倚问题。在问卷填写前,我们对问卷参与者声明,问卷的填写是匿名的,并且问卷结果只做研究使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对问卷参与者强调,问卷上的问题并没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我们感兴趣的是参与者自身所持有的看法。

2. 变量测量。所有变量的测量基于已有的文献,本研究采用5级里克特量表,从1表示“强烈不同意”到5表示“强烈同意”来测量所有变量。平均各题得分得到个变量的数值。

自变量:环保感知是指员工感知到企业履行责任的程度。本文借用Rupp等(2013)的量表(共三道题目)来测量环保感知,这些题目包括:我所在的企业很好的履行了环境保护责任;我所在的企业将部分盈利用于保护环境;我所在的企业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因子载荷介于0.89到0.94之间,Cronbach'α值=0.93)。

因变量:留职意愿采用Cheng等(2013)的量表。该量表用三道题目来测量留职意愿:我打算未来留在目前的组织中;我打算未来一年内离开该企业(反向题目);离开这个企业对我来说非常困难(因子载荷介于0.93到0.95之间,Cronbach'α值=0.94)。

共四条题目来测量组织承诺,其中三条题目采用Morgan等(1994)的关系承诺来反映员工大多程度上愿意维护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三道题目包括:我承诺在我的组织里工作;我打算永远留在组织里工作;我会用最大努力维持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第四道题目借用Gundlach等(2012)测量组织承诺的题目,该题目为:在未来我会花费更多精力维护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因子载荷介于0.83到0.92之间,Cronbach'α值=0.95)。

工作满意度采用Charles(1989)的量表,共6道题目来测量工作满意度:我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性质是满意的;我对我的上司是满意的;我对公司中的同事关系是满意的;我对工作报酬是满意的;我对公司中存在的发展机会是满意的;综合考虑,我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是满意的(因子载荷介于0.91到0.93之间,Cronbach'α值=0.92)。

中介变量:组织认同采用Riketta等(2005)的量表。题1:我感到我与自己的组织同命相连。题2:我强烈意识到我属于我所在的组织。题3:我是我所在组织中的一份子(因子载荷介于0.89到0.93之间,Cronbach'α值=0.93)。

控制变量: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那些文献中认为与员工态度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教育程度、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

四、 结果

1. 信度、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由Cronbach'α 值来检验,本研究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α值均大于0.72,这表明,问卷中的变量均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效度是通过Lisrel软件8.7的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的。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大(1808个有效样本),而对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卡方值很容易受到样本容量的影响,即使模型拟合很好,如果样本容量很大,卡方值也会很大。同时卡方值对模型的错误界定不太敏感。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放弃用卡方值来检验模型拟合数据的能力,而是采用更佳的拟合优度指数:RMSEA=0.046、CFI=1.00、TLI=1.00、IFI=1.00,此外,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所有的变量的因子载荷均高于0.83,并且t值均在0.05的水平上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问卷中的变量具有很好的聚合效度。最后,所有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小于1,这一结果表明问卷中的变量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总体结果表明,问卷具有很好的构念效度(构念效度由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构成)。

2. 检验假设。H1的结果总结在表1中。无论是直接作用模型还是饱和模型,环保感知(P-EP)均对组织认同(OI)具有显著影响关系。系数符号为正,表明环保感知对组织认同具有正向影响,即环保感知水平越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水平越高;相反,环保感知水平越低,员工的组织认同水平越低。这一结果支持了H1。

H2认为组织认同正向中介环保感知水平与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H2的结果也总结在表1中。首先,直接作用模型的结果显示,环保感知水平与员工态度(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饱和模型的结果显示,即使控制了组织认同对员工态度的影响后,环保感知依然对员工态度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这一结果表明,组织认同部分中介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这表现为,这表现为,环保感知水平越高,员工工作满意度越高;情感承诺水平越高;留职意愿越高。这些结果支持了H2。

五、 讨论

本研究通过严格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企业环保水平是通过组织认同对员工态度(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产生正向影响的。这是因为,一个将环境保护作为自身责任的企业会受到外界的尊重,并表现了一个正面的企业形象。根据组织认同理论,员工根据认同一个具有正面形象的组织。员工感知环保水平高会使这个员工根据认同所在的组织。此外,由于组织认同是导致许多员工态度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通过组织认同,环保感知水平导致员工态度水平的提高,这表现为,环保感知水平越高,员工的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越高。

本研究在理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揭示了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影响的中间机理,即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影响是通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起作用的。这一结论为我们打开了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关系的黑匣子,这填补了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关系作用机理的空缺。(2)通过纵向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揭示了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在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点欠缺的地方,第一类研究侧重于描述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的现象,这些研究既不系统,同时也缺乏实证数据的检验,我们无法获得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之间的统计意义上的关系。第二类研究虽然进行了实证检验,但这些研究同样存在不足,如样本量太小导致统计效度不足,更严重的问题是已有的研究均是同过截面数据进行检验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些研究还存在共同方法变异问题。不同与已有研究采用截面数据,本研究采用大样本数据(1 808个有效样本)通过采集3个时间点的纵向数据对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关系进行检验,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关系提供了充分的实证数据支持。

六、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尽管,本研究对理解企业环保对员工态度的影响机理及如何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还是存在一些局限,这些局限可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首先,本文仅关注了组织认同在环保感知与员工态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然而,我们认为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之间关系除了组织认同起作用外,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机制,如,员工道德水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因为,环保不仅能导致个人在外界的自豪感,并由此认同组织。环保也可能会激发组织内的个体的组织道德感知,而道德感知会正向影响员工态度行为。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员工道德感知作为中介变量加以研究是非常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其次,本研究没有关注任何调节变量。然而,相关理论给我们提示,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行为的影响关系可能会受到其他调节变量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化我们研究的理论边界,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关注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行为影响的调节机制。如,归因理论提示我们,环保感知对员工认同的影响可能会受到员工是如何对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归因的,如果员工认为环保是为了企业自身利益,那么,员工可能就不会认同企业的行为,或说,当员工归因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是利己时,环保感知对员工态度行为的影响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总之,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的关注类似于环保归因、企业伦理氛围、员工个人价值观等调节变量。

最后,我们在本文中只关注了三个员工态度变量(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然而,这三个员工态度变量对企业绩效和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一致发现,员工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对企业财务业绩提升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不仅如此,留职意愿、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依然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其他员工行为变量,如,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员工离职行为等。对环保感知与这些员工行为变量的检验,有助于进一步支持或驳斥本文的研究结论。

七、 实践启示

本研究还对企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结论发现,企业可以通过履行环保责任对员工态度产生积极影响。这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一直以来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降低员工流动率、提升员工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事项之一。本研究提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履行环保责任,并对员工传递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信息(注:本研究测量的是环保感知水平),就会对员工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此外,我们的研究结论还发现,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时候,也要注意将环保责任与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相联系。如果企业履行环保责任不能有效提升员工组织认同感,那么,企业环保对员工态度行为的提升价值就非常有限。根据组织认同理论,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时候,重要的是能让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对员工的外部声誉产生积极影响,让员工沐浴在组织的荣耀之中,进而是环保对员工的组织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的时候,不仅应该及时向员工传递企业履行的环保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向外界宣传企业履行环保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Mael E.A., B.E.Ashforth.Alumni and t- heir alma mater: A partial test of the refo- rmul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2,13:103- 123.

2. Sen S., C.B.Bhattacharya.Does Doing G- ood Always Lead to Doing Better? Consumer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2012,38(2):225-24.

3. Brammer S., A.Millington, B.Rayton.The Contribu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07,18(10):1701- 17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团队最大帮助者和最积极建言者对团队创新和适应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项目号:G020401)。

企业环保论文篇6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1

在企业战略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可以建立一个合理化的长期发展战略方向,是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配置企业化管理相关资源,对环境中不断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整个利益方向。企业的战略基点是企业起始的方向,为了保证和逐渐提高合理的竞争,寻求合理稳定的关注于全局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企业战略的规划和管理是具有大的宏观环境,事宜的行业环境,行业相对竞争的形式和自身资源的相互利用性的,通过对企业管理的战略分析可以很好的找到企业的发展立足点,从而找到企业的合理定位,选择确定合理的战略实施方案,优化企业管理方法,从而更好的在企业行业中寻找到合理的竞争方向。

一、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的起源

企业管理战略规划这个概念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就渐渐开始实行起来,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从初步的理论形成阶段、经典理论整理阶段、竞争理论实践阶段和现在的适合当代的企业战略管理阶段、通过各个阶段的逐步发展可以了解到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是至关重要的,是和企业的发展统一前进的。

1.初步的理论形成阶段

对于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企业中各要素对企业的影响,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通过早期学者的研究确立了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主要是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指挥管理、协调控制管理。而计划管理是整体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更是最基本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品质,如何将企业与环境组织相适应可以作为现代战略企业研究的方向。

2.经典理论整理阶段

对于经典理论整理阶段,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理论整理的发展逐渐形成,不断壮大,管理的理念不断深化和提高,管理的规模化要求不断形成,逐渐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从初期的单一形式逐渐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理论的整理阶段要注重研究与环境形式的内外相互的结合研究。其中分为设计企业的发展管理战略理念,对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机制有一个明确、清晰、合理的管理方针;对计划确立一个合理的可控制、有意识的过程;对管理目标、项目情况和预算状态有一定的分析,确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业地位,保证企业行业的结构分析和竞争地位;对战略的基本形成有一个合理的信息处理能力、获取相关知识、确立认知能力;对企业战略管理相应的学习观点有一定的了解,对市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不可预知能力有一定的判断力,通过了解和学习,逐渐认识到环境组织的复杂程度,有助于确立相对合适的解决办法;对于组织文化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人员的思想培养的提高;对政治因素的处理要保证合理的关注相关利益;对于企业管理中合理的分析方法和使用技巧可以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己处理问题的思路合理的应对和解决;对于企业战略管理权利问题上的研究主要针对各个方面的意见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合理的战略意图;对于企业战略文化体系的研究主要是组织各种合理的因素进行整合,从而发挥合理的作用效应,其整体效果不会超过企业整体战略理论和企业文化问题;对于企业环境与结果上的研究主要针对如何可以提高人们现有的环境,从而获得更加受人关注的组织生态情况和结果,从而获得结构与环境综合的统一。

3.竞争理论实践阶段

合理的将企业行业内部的结构布局、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战略资源发展相互结合起来。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企业内部的结构布局进行合理的分析,将结构与企业核心能力、结构与企业战略资源的发展相互适应,创造合理的企业竞争战略实践阶段 提高竞争优势模式,通过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寻找较为有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这需要企业长期而持久的基础发展,在企业结构的大框架下,合理的组合和分配,从而获得合理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竞争实际方式,再利用合理的企业管理运行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独立运行能力,从而保证企业的整体实际竞争能力。

二、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的理论延伸和发展

在竞争的企业管理战略发展过程中,行业间竞争的趋势日趋明显,环境情况的变化程度和发展程度是不可以预知的,这造成了在实际规划管理过程中,如何可以提高企业战略上的行为和意图,保证战略矛盾不受到产业的影响,防止相关产业受到产业链上的依赖,在企业管理上要合理的控制企业的战略矛盾,明确高层管理在适应性学习过程中战略转型的重要性。注重多元化转型过程,利用生态基础理论、动态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法等方法确定合理的战略分析方法,从而用于管理企业战略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行业竞争市场的持续发展和良好创新性的突破,创新思想的建立可以保证企业管理战略的合理利用,保证战略目标的持续性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企业战略性管理发展过程的相关介绍,可以对其形成的整个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企业管理者对于日趋激烈的技术创新发展,对于丰富的需求、对于信息科技等商业活动的竞争逐渐加快,企业管理战略发展理论必将面对强大的冲击情况。伴随着企业发展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多形式下的战略模式可以保证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快速化和稳定化,这有利于未来我国各行业企业之间合理的搭建形式多元化的理论形式,保证结构的合理发展,理论的相关融合,未来企业管理中战略性发展将势不可挡,必将以快速优质快发展的节奏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1]吴金希,彭锐,著.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模型与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5-52.

企业环保论文篇7

一、环境工程人才企业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水、空气、重金属和化学品污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地区污染排放大大超过环境容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环境工程专业不仅研究水、气、噪声和固废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及措施,而且就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物资源化技术、区域环境的科学规划及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最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目前中国已有多所大学成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并在学科建设、教学内容、实践实习及就业出路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何在新的形式下通过适当的教学改革,时刻把握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向,培养合乎环保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关注的问题。[1]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企业培养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更加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为中国的环保事业输送掌握环境工程新理论、新工艺及新设备,能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保设备设计与生产、科研教学、检验分析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旨在培养环境工程领域创新能力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2]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计划包括本科一年多在企业学习,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现场的实践与学习,结合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项目,获得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运营管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达到专业能力和资格认定要求,培养能够灵活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的卓越环保工程技术人才。[3]

二、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根据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国家通用标准,环保工程师、环评工程师、运营管理工程师培养的行业专业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在企业学习阶段应重点培养以下素质和能力:[2,4]

1.职业素养

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明确工程师的角色和社会责任,树立职业工程师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熟悉行业政策法规,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2.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环保工程设计,熟悉污染治理设施的施工、运营管理体系,拥有解决工程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掌握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能够开展项目环境保护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掌握环境监测技能,能顺利开展环境样品的分析检测;掌握环保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并能从事环保设备营销工作。

3.创新能力

在熟练掌握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专业前沿理论与技术,具备对现有工程进行改造、优化,选用先进的工艺组合、施工方法、新型设备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污染治理方案选用、工程设计,能够解决污染治理工程运营过程的技术问题,具有工程项目的决策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4.沟通能力

具备融入社会和团体的能力,参与生产、项目及管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领导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环境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通过四年不间断参与社会和企业的培养环节,使学生从认识社会和企业逐渐达到融入、参与到社会和企业。企业培养阶段时间一共为40周,在企业培养的主要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环境保护调研实习、环境工程工艺设计企业(水、气)、环境规划与影响评价企业实训、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企业实训、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实训、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实训和毕业设计。[5,6]企业实训开展的方式主要包括:观摩、讲解、现场踏勘、现场授课、工程实例方案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工程实例观摩、现场操作实践、项目或系统开发、运行、管理。企业实训考核的方式主要包括实习报告、调研报告、技术、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工艺图纸、规划文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场操作、技术方案、图纸、技能考核等,毕业设计考核要突出企业导师的作用,分企业指导教师评审(权重30%)、学校指导老师评审(权重30%)、答辩小组评审(40%),答辩小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能低于40%。学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依托于与企业共建的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指导老师采用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方委派工程师共同担任。

四、“企业培养方案”实施方案

通过在“卓越计划”合作企业(盐城市部级环保产业园、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清大同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紫光吉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吉发电有限公司、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盐城环保新技术研究中心、盐城宇新固废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实践锻炼,使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废水、废气、废渣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保设备设计与生产、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专业技能,形成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认识实习

进度安排在第二学期,为期1周,主要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动员、安全教育、实习单位专家讲座、各处理单元参观、车间见习、总结、考查、座谈。

2.环保调研实习

进度安排在第三学期,为期1周。主要是了解社会及专业发展现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环境工程工 艺设计企业实训(水控、气控)实施方案

进度安排在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为期6周。具体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实训动员、安全教育、企业文化学习;污染控制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收集处理工艺设计、方案设计、绘图等方面的资料;各项设计准备工作;了解设计步骤、行业规范、设计人员准则、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工艺的选定及处理方案的确定;根据选定方案对各处理构筑物或设备进行设计计算;论证处理方案的合理性、估算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根据设计好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绘图;企业导师考核;实习总结、座谈。

4.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进度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为期5周。具体实习教学内容包括:实训动员、安全教育、企业文化学习;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部分内容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部分内容的理论教学;现场调查;相关企业收集资料、采样、整理数据;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大纲的确立、规划的编制(包括现状、规划近远期目标、规划的实现途径和具体方案)、规划图件制作、规划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保障措施;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等章节的编写、工程分析章节、污染防治措施分析章节的编写、风险评价、经济损益分析等章节的编写、完成环评所需相关图件的制作;总结、座谈。

5.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项目课程时间安排在第5、7学期进行,为期2周。具体实训教学内容包括:介绍、学习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流程、主要处置工艺和设备;课程知识的课堂讲解与现场讲解相结合;了解固废收集流程;熟悉固废处理设施的运行;参与企业人员现场安装与设备调试。

6.环保设备制造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实训安排在第4学期(2周)和第7学期(3周)进行,共为期5周。以盐城市国级家环保产业园的几个大型环保设备制造企业为主要实训企业。主要实训教学内容包括:环保设备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现状、市场拓展;设备各部分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设备设计流程;设备制作过程;训练设备制作操作技能;典型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技术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典型环保设备自动化控制工程的设计与应用;环保设备营销实训。

7.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企业实训实施方案

岗位实训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为期6周,具体安排如下: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具备培训资质的公司为主要培训单位,盐城环保产业园内多家企业、盐城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盐城各化工产业园区和盐城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要实训地点。

主要实训教学内容分为污废水和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两个部分,主要包括:污废水处理与维护管理、物理化学法、生化处理、污泥处理与处置、水处理机械设备、污废水监测及水处理实验、污水处理厂岗位实训;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燃煤及污染物、燃煤工业锅炉概述及工业锅炉烟气脱硫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除尘器及除尘器岗位实训、脱硫技术及脱硫系统岗位实训。

8.“企业培养方案”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毕业设计总学时为18周,安排在第8学期,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调研及资料收集、撰写可行性论证报告;企业设计项目研究、方案设计论证、方案的比较与优化;三废处理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环保设备设计、制作;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撰写、印装设计说明书,图纸绘制;企业设计项目总结、解决企业问题;答辩、资料整理归档。

五、结论

盐城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从培养“卓越环保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环节训练中的作用,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践内容与方式等系列实践环节的改革,保证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能够达到“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 [7]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2]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7-23.

企业环保论文篇8

关键词:政策性融资担保;分类分级担保业务;担保定价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0-0020-06

一、引言

信用担保作为银企间的桥梁,通过金融放大效用,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上已有约48%的国家把融资性担保确定为政策性担保功能,由政府出资和承担补偿责任。我国自1992年开始探索并于1999年提出了建设“一体两翼”担保体系①。但是,经过近年的担保实践,政府由于财政限制,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不得不日趋依赖于民营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来承担,政策性担保主体地位发生了异位,使得原“一体两翼”担保体系设想陷入困境。同时,由于“担保风控原理”与承保条件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对担保细分市场的影响作用,使得担保风险控制要求日趋高于银行标准,更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另外,2010年国家七部委联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限制了商业性担保机构的盈利业务范围,且政策性担保机构在政府财政补贴和“担保收费低价”竞争优势下排斥民营担保机构,使其陷入无盈利的困境,更恶化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这“三大困境”问题如果不解决,将迫使民营担保机构从其所承担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领域中被迫退出,最终将导致政策性担保和民营担保 “两败俱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难以从根本上缓解。

因此,为化解政策性担保机构低价吸引优质担保项目形成的对民营担保机构的“排挤效应”,需要对各类担保机构制定统一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标准。应对民营商业担保机构承担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实施一视同仁的扶持系列政策。为此,有必要统一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两类担保机构收费标准,限制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吸引优质担保项目而采取盲目低费竞争行为,造成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被排挤出担保市场的后果。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分类分级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定价模型及其相应模式,力图达到统一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规则,从而促进各类担保机构互为补充、共同承担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的目的。这不仅理顺了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在担保市场界域中的竞争合作关系,而且营造了公平竞争的担保市场环境。

二、文献回顾和述评

担保费用的定价是担保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自萨谬尔森(Samuelson,1969) 提出担保定价模型以来,除了传统的现金流贴现估价法外,国外学术界先后研究了基于动态市场情况下的金融担保定价模型、担保费率价格与受保公司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对担保费率的定价模型及其应用方面的探讨、担保债权在担保过程中价值转化的实现条件问题、担保价值及担保债权的易动性问题等等。已有的担保期权定价研究主要是应用布莱克―舒尔斯欧式期权定价公式估算期权的价格。国内学者黄玉龙(2010)在论述信用担保与期权同构性基础上,研究了如何运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担保费。陈晓红(2007)基于信用担保的期货期权,构建了信用担保风险定价微分方程;张志强(1999)提出了信用担保定价的期权方法;顾海峰(2007)构建了债务单阶段和多阶段展期的风险定价模型,并给出了单阶段和多阶段展期模型的风险定价方法,构建了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模型。同时,顾海峰(2011)指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机构风险运营效能的缺陷主要在于现行费率定价机制的缺陷。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实践中费率通常采用经验定价机制,主要缺陷在于严重脱离担保项目的风险度,难以从理论上体现担保费率高低和担保项目风险度大小之间所存在的正相关关系。李国斌(2008)通过引入担保机构风险定价的核心要素――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提出了单资金池、多资金池模式下的融资担保产品风险定价模型。宾涛(2008)利用VAR方法来计算担保业务的预期损失,从而确定担保业务的费率。

现有研究从各个视角深入研究了担保风险定价问题,但是对我国政策性担保利用“低收费”和“财政补贴”方式对民营担保机构的盈利空间形成挤压的严峻现实认识不足,尤其忽略了担保企业所处的担保市场和政府宏观政策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担保定价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分类分级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定价模型及模式,达到统一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规则、促进各类担保机构互为补充的目的。

三、影响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的因素分析

本文通过对相关担保机构的调研,了解到影响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收费的主要因素包括:融资担保供求关系因素、担保业务风险损失因素、政府对不同行业的调控与支持因素、银行分担风险损失比例及再担保等各种分散风险因素。

(一)融资担保供求关系因素

根据经济学供需理论可知,供需方的关系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在担保市场,需要担保的企业(需求方)的数量和提供担保的有合法资质的担保企业(供给方)的数量会影响到担保收费的高低。拥有合法资质的担保企业数量多于需要担保的企业的数量,必然导致担保企业之间的收费竞争,从而降低其收费标准。

(二)担保业风险损失因素

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担保业高风险性、担保风险分布的非均衡性等特点会对担保业务的风险控制产生影响。正因为担保业务的高风险性,国内外有关担保风险定价均考虑了担保的风险溢价因素。

(三)政府调控与支持

由波特的企业战略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可知,政府对某一产业的调控和优惠支持政策,对一个产业各方竞争的态势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政府关注并支持担保业的发展,就会制定诸多有利于担保产业发展的政策,理顺担保业各类担保机构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担保市场的收费定价。

(四)银行分担风险损失比例

在现行银行对担保企业的政策中,无论担保企业经营如何,如果企业发生风险代偿损失,银行不承担任何风险,照常收取贷款利息。这也成为担保业甚至金融业改革呼声最高的内容之一。本文认为,在银企担三方的借贷过程中,应遵循义务与权利对等原则。如果银行能负担一部分企业代偿损失,将大大减少担保企业的负担,进而担保企业也可以降低担保收费价格,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费用。

(五)再担保等各种分散风险因素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担保业,都把再担保作为分散担保风险的重要手段,一般都由地区或国家政府部门经营运作再担保体系。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再担保体系完善,分散担保风险的措施到位,就可以极大地增强抵御担保风险的能力。那么,担保企业担保收费就可以降低,有利于企业担保贷款。

四、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分类分级模型构建和风险定价模型的修正

(一)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分类分级三维模型

担保企业根据申请担保企业的近五年财务资料和经营管理资料,并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其偿还能力的基础条件(第一还款来源)、反担保条件(第二还款来源)以及担保市场的环境条件综合评判决定是否承保,并决定担保风险价格。

1. 根据课题组对湖南省担保协会的调研,自行设计了担保市场环境评价指标表,如表1所示。同时,本文引用了宾涛(2008)的反担保因素指标评估表、罗芳丽(2012)的第一还款来源评级指标表,并将第一还款来源表中市场环境维度单独提出并入本文的担保市场环境评价表,表1中评估指标和分值均征求了湖南省担保协会有关业内专家的意见。

2. 确定申请担保的企业还款能力和担保市场环境评级表。在对申请担保企业的第一、第二还款来源能力以及对担保市场环境进行专家评估后,分别设定三者对应于评分的评级表,如表2所示。

3. 受保企业还款能力和担保市场外部环境评级的三维模型。根据申请担保企业的第一和第二还款来源评价分值、担保市场环境评价分值以及三者对应的评定等级,将三者评级的结果进行组合,共有24种评定等级组合,如(优,优,优)、(优,良,优)等。再基于此评定等级,本文绘制了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三维图,如图1所示。将申请担保企业还款能力的基础条件、反担保条件以及担保市场环境分别作为三维图的坐标轴。将这三者为“良”以上的部分在图1中单独做一个立方体。在此立方体内部的属于优质担保项目,担保企业可以承保的项目。特别地,如申请担保的企业还款能力的基础条件和反担保条件均为“良”以上,但担保市场的外部环境处于“一般”及以下等级时,担保企业也要慎重全面考虑是否承保。

根据以上三维图,将申请担保企业的还款能力基础条件、反担保条件以及担保市场环境条件的等级进行匹配,并完善风险定价模型修正系数。当担保企业对企业内外条件均评估为“优”时,说明企业信用级别高和担保市场良好,因此就可以调低担保收费定价,修正系数以调低相关担保指标;反之,所定的担保收费价格应适当提高,修正系数以调高担保相关指标(见表3)。

本文按照表3中申请担保企业内部条件等级和外部环境评估等级对担保业务进行分级。具体言之,根据还款条件基本条件、反担保条件、担保市场环境的评估等级将担保业务分为四级:第一级为三者评估等级均为“优”,第二级为三者中有两者为“优”,第三级和第四级以此类推。

(二)单类业务和多类业务担保风险定价模型

1. 单类业务担保风险定价模型及修正。设相关担保指标:S表示承保额,SD表示解除担保额,SDR表示担保余额,S=SD+SDR;C表示运营成本;L表示担保代偿额;LS表示担保代偿损失额;n为担保期数。一方面,考虑到上述担保指标受近三年历史值的影响呈递减规律,本文分别以历史值第n-1期权重0.5、第n-2期权重0.3、第n-3期权重0.2的加权平均值预测第n期的担保指标值。另一方面,在第n期当年,申请担保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担保市场的外部环境优劣对各项担保指标是有决定性影响的,本文用ε表示担保指标的修正系数。具体操作为,当该年度担保企业对企业评估以及担保市场的评估较好时,在预测该年度运营成本率、担保代偿率、担保代偿损失率等担保指标时,就要通过修正系数ε调低该担保指标值。这也体现了由于对申请担保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担保市场评估的差异,把同一类担保业务分为若干等级的做法。单业务类第n期各项担保指标如下:

六、担保业务收费定价模式及管理建议

基于以上对担保业务收费定价模型和算例的分析,结合我国担保行业实际情况,在担保企业定价实务操作模式中,应注意如下操作要点:

第一,在对申请担保的企业还款能力的基础条件、反担保条件以及担保市场环境评级过程中,应由资深担保业务经理或专家对申请担保企业的还款能力和担保市场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对申请担保企业的担保业务质量进行分级评估,明确哪些属于优质业务,哪些属于良好业务,哪些业务不能担保,并准确判断出担保业务的等级。

第二,预测下一年度的担保费率、担保代偿损失率、担保代偿率、运营成本率指标时,根据近三年的历史数据,分别以0.5、0.3、0.2的权重测算下一年度的担保指标值,并计算出该类担保业务风险基准费率和收费价格。

第三,由资深担保业务经理或专家根据担保业务的等级确定各项指标的修正系数,调整担保代偿损失率、担保代偿率、运营成本率理论公式,以更好地适应担保实际情况。

第四,担保企业同一时期很可能受理不同类别的多种担保业务,分类后再按照单类别担保业务进行测算。亦可将不同类、不同级的担保测算值列表,横向比较不同类别同一担保指标之间的差异。

第五,将测算的担保收费率与该年度实际发生的收费率进行比较,检验试算值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还可以进一步调整上述修正系数的值,使担保收费率和收费价格逐步趋于合理并与现实相吻合。

注:

①“一体两翼”: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民营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为“两翼”。

参考文献:

[1]Samuelson,P .A .,Mert on,R.C. 1969. A complete model of warrant pricing that maximizes utility[J].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10) .

[2]Galai,D,Schneller,M. 1978. The pricing warrants and the value of the firm[J].Journal of Finance,(33).

[3]Emanual,T . 1983. Warrant valuati on and exercise strateg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2).

[4]Const antinides,G. 1984. Warrant exercise and bond conversi on incompetitive market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 .

[5]Crouk,M,Galai,D. 1991. Warrant valuati on and equity volatility[J].Advances in Futures and Options Research,(5).

[6]林昆辉.担保费的期权定价模型设计及实证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12).

[7]黄玉龙.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期权视角看担保定价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

[8]陈晓红.信用担保的动态定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3).

[9]陈晓红,顾海峰.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风险定价理论及应用[J].管理评论,2007,19(5).

[10]张志强.债务担保的价值[J].财经问题研究, 1999,(6).

[11]顾海峰,奚君羊.基于金融期权视角的信用担保费率厘定问题――来自理论与实证方面的首次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1).

[12]顾海峰.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理论与方法[J].系统工程,2007,(6).

[13]顾海峰,贺嘉.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金融担保费率定价机制的重塑――基于期货期权的理论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172).

[14]李国斌.A担保机构融资担保风险定价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15]李铁宁,罗建华,唐文彬.基于规模匹配的担保企业风险控制原理及担保企业集团化的必要性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2).

[16]宾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风险评估与风险定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

[17]罗芳丽. 基于市场定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重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2.

企业环保论文篇9

关键词:环境管理会计;效益;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最早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此后,许多国家相继引入环境管理会计的先进理念,对环境管理会计进行研究与实际应用。传统的财务会计只是将企业的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进行记录与处理,只考虑了普通成本而忽视了环境成本(2010),忽视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的成本与代价。目前中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不断加大,这就使得环境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总书记指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环境管理会计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未来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二、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

在我国,环境管理会计主要用于帮助管理者制定最优决策,监管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这两个方面(2009)。企业推进环境管理会计的建设,有利于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有效进行成本管控。引入环境管理会计可以将环境因素代入会计核算中,列示环境成本,从而降低环境破坏的风险,使产品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另外,由于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各个国家对产品的环境管制标准越来越严格。传统粗放式生产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在世界舞台上难以立足,遭到诸多国家的抵制。所以,应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优势,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生产优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改善企业环境管理水平,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环境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考核与评价。环境管理会计和核算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环境资源与成本,及时监控企业的资源使用效率与分布状况,有助于管理者及时进行决策,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危机。环境管理会计可以严格监视企业的生产流程、环境污染情况,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反馈,避免企业遭受环境的威胁,促进企业环境管理的自我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环境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环境管理理念缺乏传统的财务会计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供应、生产和销售等流程的核算。管理会计也是在最近几年才被重视,但是应用效果不明显,与发达国家的研究应用程度仍有较大差距。随着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显现,我国也逐渐进行了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但是,在实际企业中,环境成本到底如何计算,环境的管理系统如何构建还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大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理念较为缺乏,缺少构建环境管理体系意识。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单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造成经营行为短期化,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与此同时,政府的不作为也为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政府的管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对生产总值的追求与片面政绩观的影响,政府对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污水排放超标,空气污染严重,造成了大范围的环境破坏。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抉择中,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其主要任务,导致设定的各项环保监管制度和绿色GDP核算流于形式(2014)。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和企业将花费更大的修复成本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由于我国的环境问题在近十年才引起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由于环境成本本身就是抽象的概念,很难进行界定与量化,所以处罚措施也难以落实。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环境跨级准则,环境会计准则是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一个制度标准,缺乏标准就表明企业没有法律限制。已有的法律法规没有详细阐述惩罚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存在监管漏洞。

(三)理论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起步较晚,多是在西方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在引进西方管理理念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环境管理会计发展遭受较大阻力。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多是在理论层面的成果,缺乏可操作性。由于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也在发生变化,但是研究人员一般不同于企业生产的学者,对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导致理论研究严重脱离实际。

(四)环境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环境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也是阻碍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因之一。管理会计在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应用体系尚不成熟,直接导致了环境管理跨级的滞后发展。在我国的高校教育机制中,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还只是着眼于传统会计核算的教育教学,在管理会计这个分支很少涉及,直接导致会计从业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存在知识短板,缺乏环境管理会计的知识储备。另外,在企业中,对管理会计人员尤其是环境管理会计人员不够重视,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与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差别不大,没有真正发挥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特长。环境管理会计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独立工作,还需要与其他各个部门的沟通,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资源的使用情况、技术研发等进行详细的了解,才可以在成本核算时做到科学合理。

四、促进建立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企业绿色管理理念只有企业自身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的理念,才可以从根本上加强环境管理会计的建设。社会公众媒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在企业之间形成绿色生产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者要摒弃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陈旧观念,制定保护环境战略,进行绿色生产,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更新设备,建立绿色生产线。建立绿色生产的企业文化,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管理者应专注于长期效益的取得,而不是短期效益。在保证企业可以长远发展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二)加强法律建设及政府的监管力度法律法规在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制性作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注重的是企业收入与利润的获得,追求的是单纯的经济效益,管理方式上缺乏可持续理念。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财务会计与环境管理会计必将协调同步发展。然而,环境管理会计是新兴的核算方式,这个推广过程必定会遭受阻碍,这就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与协调。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行为法律规范体系,将会对我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对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进行权衡时,应该将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应摒弃个人不良政绩观,在当地环境优美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确保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实现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严格各项环境数据的检测,对超标企业进行惩戒,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2017)。

(三)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国现阶段环境管理会计发展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对实践缺乏指导作用。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知识要与国情相符,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人员必须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共同推进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加强理论学习,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并且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性创造。目前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知识主要是照搬西方的研究成果,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理论创造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应及时将科学理论放到实际中进行检验,不断修正,推动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

(四)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当前,我国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仅仅掌握单一的会计账务处理,对管理会计尤其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处理知之甚少。提高环境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新型复合人才,对我国企业环境保护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加强对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建立环境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应该鼓励会计人员的再次学习培训,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会计人员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成就新型复合人才。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支持力度,保障学习资源充足,学习资源先进。

五、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得到飞跃式发展,但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全球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这种粗放式经济建设显然不合时宜。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我国需要推进环境管理会计建设进程,加强自身竞争力,建设发展强国。我国环境管理会计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障碍,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理论研究脱离实际,法律法规不完善等,我国环境管理会计建设任重道远。企业与政府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节约,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化解矛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发展。借助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管理会计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并且要与实践相结合,需要研究人员与企业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飞凤.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0(32):210.

[2]田雪峰,刘英,彭瑞铭.环境管理会计国外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09(09):73-75+79.

企业环保论文篇10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06-03

1 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但其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体现出来的表面现象是论文抄袭拷贝、东拼西凑,答辩流于形式,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1)套用普通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模式,而恰恰忽视了高职人才培养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征[1]。这种区别就是学术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差异。

2)设计主题与实习岗位脱节,客观上割裂了大学生从毕业到就业这个过程中保证自然平稳过渡的承上启下的关系[1]。毕业论文(设计)、顶岗实习两个阶段与择业方向之间就是这种承上启下的关系。

毕业论文(设计)与顶岗实习之间的矛盾,使得前者得不到实习单位的支持;学生由于怕失去实习岗位,总是工作第一,论文最后。由此衍生出来千奇百怪的各种现象:失联――通过其家长、同学、朋友等,辗转数层关系也不能保证联系得上;拖拉――本来要求离校前交初稿,后来延期到暑假后,但直到11月上旬交初稿时仍然说“赶了半个月才赶出来的”;抄袭――即使反复强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把“连续12个字重复”作为抄袭的判据之一,仍然整句整段甚至整篇抄袭;怠工――把修改要求说得清清楚楚,一个月后论文还是原样,还要重新问如何修改;狡辩――教师说“起码要四稿以后才能定稿”,学生会问“已经修改了四稿怎么还不能定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无法面对面指导,沟通不通畅。实质上造成实习学生不了解指导教师的要求,指导教师无法掌握实习学生的动态、跟进其论文进度。

4)不能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知识检索或运算。

2 国内大学生毕业设计教改研究与实践发展概况

校企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以理工科院校为代表的大部分高校,与社会实践涉及的方方面面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2]。近年来,许多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发挥企业课题、人员和设备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新模式。

研究认为,校企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具有诸多优势[3]:企业课题针对性强、应用价值高、选择余地大,企业欢迎;新颖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拥护;企业有较好的培训机制和软硬件开发环境,课题的进程和验收有良好的监督,学生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实践,并在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中去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的论文质量得到保证,课题完成可以马上应用于企业;企业招聘首选表现出色的学生。总之,校企合作形式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但是校企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也存在很多问题[3]: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供需矛盾;不同的企业之间没有达成共识,无法用统一的标准管理实习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毕业课题的要求;是否用对员工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勤;如何加强学生对工作中一些必要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等等。

由此提出校企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新模式的研究课题[2]: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如何选择和评估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如何界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监控系统。

高职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瑕疵,有人对食品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使论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并总结了很多成功经验:适当定位论文质量水平;灵活多样的论文选题和类型;注重实效的论文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论文形成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综合评定毕业论文成绩。

3 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改方案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之道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近现代借助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结合而成的手段,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存储及处理的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隔离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教育来讲,计算机已经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提高高职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高职学生毕业论文内容、写作手段的改革,加速学生毕业设计的现代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应运而生。

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它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它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毕业与就业接轨,是一种校、企、学生“三赢”模式。目前主要有四种合作模式: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式模式;“订单”式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在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应用 严格来说,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校企合作模式三和模式四的结合。模式三中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和专业教学;模式四则实现招生与招工、教学与生产、实习与就业的“三同步”。

1)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方案。

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有文献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图1)归纳为一个核心(专业标准、教学质量保障等)、双线监控(学校、企业)、三级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教研室)、四方评价(学校、企业、职教专家、学生)。

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是该体系中的一环,理所当然按照该体系运行。

②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方法。既然校企合作指导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按照上述质量保障体系运行,那么就要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戴明环,即PDCA循环。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确定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制订活动计划;

D(DO)――执行,就是按照活动计划具体运作;

C(Check)――检查,根据计划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做得对的地方,明确与计划有偏差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A(Action)――行动(或整改),总结成功的经验写入控制文件,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执行所制定的整改措施,启动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遗留问题。

“PDCA”管理工作方法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证大环,互相促进”(图2)。也就是说PDCA循环的每一步都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PDCA循环;只有这些小的PDCA循环都成功了,才能保证大的PDCA循环每个步骤的成功;大小循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图3则是任何一个管理体系的原理:持续改进。不怕起点低,只要起步了,通过PDCA循环,循序渐进,就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2)教改方案实施。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①以“丰富内涵,深化校企合作”为主题,修改《校企合作协议》,补充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内容。制定涵盖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师资结构、课题来源、过程监督控制、教学效果评估、论文答辩等论文全过程全要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②组成包括教研室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工、权利和义务。

③建立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定期选聘企业导师,对企业导师实行动态管理。

④定期召开毕业课题座谈会,对来自校企双方的课题进行研讨。建立毕业课题库,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对毕业课题库实行动态管理。

⑤对于已经开题的毕业课题,由企业导师面对面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时间、人员、场地、设备等支持。

⑥学校导师不定期走访校企合作企业和实习学生,与企业导师座谈,沟通毕业论文(设计)进展状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实习学生的毕业课题质量评估以企业导师评价为主。

⑦形成形式多样的毕业答辩模式,以进企业答辩为主。在毕业论文资料归档时间期限之前,灵活安排答辩时间。

4 结论

大学要培养接地气的人才,企业要用接地气的人才。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及企业迫切需要这种接地气、懂创新、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毕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恰好为这种应用型学生的培养创造了条件。通过本文的研究,望能够使校企合作在高职毕业设计教改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

[2]韩雪峰,陈乐培,陈泽民,等.校企合作指导毕业论文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