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8:44:31

涉农资金论文

涉农资金论文篇1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各项涉农资金管理好、分配好、使用好,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见诸成效,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克服涉农项目资金发放弊端的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涉农专项补助资金发放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克服发放弊端,进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反腐倡廉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建立惩治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其基本思路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切实形成不想、不易、不能、不敢腐败的廉洁之风,进而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改革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目前涉农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制度。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一)资金安排缺乏全局统筹协调,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

目前,我县对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分块管理,主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整体协调不够,使资金分配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导致一些项目多头申报,重复拨款;另外,还造成资金分散使用,不能形成合力。

(二)项目审批不科学,造成资金安排不合理有的农业部门、企业申报的项目所需资金数额都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当年全县财政全部用于支农还远远不够,但其中不合理成份所占比重也是很高的,加上主管部门在组织评审中,存在着较普遍的走过场现象,致使一些项目立项草率,缺乏科学性和效益性。一些企业还受利益驱使,积极跑项目,争资金,更使项目立项中出现“人情项目”,个别项目重复立项,造成资金安排不合理。

(三)资金使用监督不力

县有关职能部门对涉农项目资金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跟踪监督,致使支农资金被移用、截留,使用效益不佳,有些项目效益明显不好,照样通过验收,补助资金一分不少。

(四)资金拨付过慢,影响使用效率

资金在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流转,影响了资金的时效性,而县财政在资金安排时间上又较晚,一般都在四、五月份下达文件,往往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时,都已是下半年,甚至是第二年,这就影响了相关工程项目建设进度,降低了涉农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增加了资金管理难度。

三、规范财政涉农项目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农业项目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涉农项目管理机制

第一,健全制度,理顺涉农项目资金管理体制。在深化体制改革中,要逐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解决宏观经济管理、资金管理、行业管理等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和范围划分不清,管理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重新配置资源,实现职责到位,从根本上杜绝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既是项目的管理者,又是项目的实施者、监督者,但同时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避免出•工作研究现一些项目资金未见业务部门验收手续,财政便一步拨付到位。这样业务部门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督便沦为空谈,甚至于项目建设资料都不能完善。第二,合理安排,完善涉农资金分配机制。企业实施的涉农项目,其资金应由有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审定,避免多头申报,重复拨款。要明确各部门在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分工,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全县一盘棋,县政府要在不断完善全县城乡发展规划的同时,科学、合理地编制好涉农项目建设规划。每年财政安排涉农资金要以规划为依据,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提高实效性,做到上年底报计划,当年初下指标并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农业建设项目的财政支持,要避免资金分散,避免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各自为政,自行建设,重复投资。在项目审定的基础上,相对集中投入,分年分批实施,支持一个落实一个,生效一个。

(二)强化项目的管理,从源头上把握财政支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涉农资金论文篇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农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逐步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政府逐年加大了对“三农”资金的预算投入。据统计,2006到2013年8年间,中央预算安排财政支农资金累计达到6.63万亿元。为了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支农资金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 年3月29日披露,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反应,2014年全国查处各种涉农补贴案件6000 多起,涉及资金 20多亿元,涉农资金已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发领域。中国财政杂志2014第13期刊登题为新时期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的文章,反应财政支农投入过于分散,使用效率不高。该文同时还指出财政支农资金缺少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罗曼、修竣强,2014)。当然,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就不会有好的效益和效果。作者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这方面的文献发现,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研究、讨论主要集中在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的重要性、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等方面。对如何实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行动研究不多,特别是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的责任和行为规范没有厘清。至此,读者可能会提出疑问,如此简单的常识问题,还值得研究和探讨?作者十多年来在县一级担任财政部门负责人,真实环境或者说实际工作中的情况是,财政支农资金评价主体、被评价的责任主体甚至监督主体常常交织在一起,已成为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效率不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作者基于对当前财政支农资金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明确责任,规范行为,改进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评价和监督方式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者和实际工作者参考。为便于简洁地表述分析过程和结果,本文定义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责任主体,是指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行使管理权限的单位和个人,即通常所说的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客体;绩效评价的实施主体是指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组织者,特指政府财政、涉农部门;监督主体是指政府审计、监察部门、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以及检察机关等司法机关。

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表象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多,呈现“九龙治水”的景象。从国务院部委来看,就有发改委、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粮食、国土资源、扶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政、财政等十几个部门。 支农资金在这些部门内部又归属于不同的司局管理。而这些资金经过中央一级分配后,再下到地方,又要经过3到4级,其管理机构之多,各种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编报指南政出多门不言而喻。周荣青(2010)认为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与财政部门、涉农管理部门在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多重复杂关系,并运用迪克西特的观点分析得出财政支农资金效率低下有其必然性。范存惠(2007)分析了我国基层涉农部门在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认为基层个体决策者的理性选择,导致集体选择的非理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分散,支持效果受到了很大的约束。而Glaser和Strauss(1967)提倡,基于数据研究中发现“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中演绎可验证的假设(Kathy C. Charmaz,2006),并强调只有保持与实证数据的紧密联系,才能构建出经得起检验有意义而且有效的理论(Kathleen M. Eisenhardt,1989)。周荣青和范存会等学者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财政支农资金审批分配制度不规范存在随意性

财政支农资金从中央切块到部门后主要是按照项目审批来分配的,但是,项目立项评估、申报以及程序漏洞很多。即:项目审批公开透明度不够,也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加之为争取资金,体现“政绩”,下级政府和部门向上跑项目热情高;不少企业钻资金管理部门多等空子,同一项目多部门、多渠道、重复申报;当然也不排除上级领导签批随意的现象。同时,很多项目论证不充分,缺乏科学性。有些地方为尽快争取资金,随意或仓促编报项目的情况比比皆是。难以谈得上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特别是部分产业扶持项目,没有经过气候调查、实地考察等科学认证,这些产业往往风险很大,失败的概率很高,农户利益受损也在必然之中。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申报、审批和分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支农资金效益难以发挥(胡克训、杨清海、吴文杰,2014)。

(三)基层支农项目管理不规范存在资金被截留挪用等现象

大量的财政支农资金经过层层审批分配下达到基层后,由于项目众多,且县级及其以下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足,而且往往是,项目批准后,匆匆搭个班子。对项目目标分解、细化、落实责任等基础工作往往做不到位。支农资金支出缺乏专业、科学、合理认定,浪费严重。另外,在贫困地区,地方财政对农业事业投入不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部门虚列财政支农项目成本套取资金,甚至挤占、挪用、套用项目资金等现象比较严重。(贺夏蓉,2015)指出,当前涉及支农资金分配的各环节层层贪腐。某地一笔支农资金(扶贫款)从市到县被侵吞 40%,从县到乡又被克扣 40%。广东省 2014 年就查处涉农领域违纪违法案件 6539 件。

三、问题主要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要强调“三农”问题,为了加强逐年增多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中央和省以及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监督,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也都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查处涉农案件,但是为什么涉农违法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而且范围如此之广。作者认为不是中央不重视支农资金的管理工作,也不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不力。如前文所述,支农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挪用以及效益低下问题的重要原因则是我们的管理制度存在漏洞,这个漏洞主要是我们的是评价体系存在许多模糊之处,其根源就是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的责任不清晰,行为不规范。

(一)支农资金评价体系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近几年政府财政部门和相关涉农部门相继制定了支农资金评价办法,这些办法最大问题是没有完全厘清责任主体。反应在现实工作中,比如农民补贴被挪用仅仅只是处分村干部、基层涉农部门经办人员,一般至多处分乡镇分管领导了事。财政支农建设资金特别是项目资金这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大头,其使用和建设效益低下,如何追究责任,追究谁的责任,至今仍然模糊不清,这方面被问责的案件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当然应归于责任主体不明确,加之,为提高支农资金的规模效益,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的支农资金的整合运动,不同部门资金整合到一起捆绑使用,其责任主体则更加模糊。因而“查证难、评价难、披露难、处理难”(金丽萍,2005)等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对支农资金违法违规问题,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等问题的惩处长期停留在表面,并未能全面追溯到管理混乱的关键点之上的所有人和事。

(二)财政支农资金评价实施主体、监督主体责任不明确

从当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要求来看,对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面上的评价由当地财政部门负责,而涉农部门则负责归属于其本部门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的评价。从实际操作来看,两者都有问题。自从实施专项资金的县级报账制以来,县级财政部门农业财政业务股室在日常工作中疲于应付项目报账和资金拨付,仅仅履行了像单位出纳会计一样的职责,根本无法实施财政监督,更谈不上认真做好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同样,涉农部门也忙于项目建设而疏于本属于其实施的监督评价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管理存在模糊的边界问题,管理主体往往可跨越其管理边界行动,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但是,支农项目在招标、验收过程中出现的涉农部门、乡镇、村、财政、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甚至检察机关一起上,共同签字,责任严重不清的乱象,而这种状况又常常被误解宣传为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工作积极主动的“关口前移”,其实这往往是一种热情过度的“越位”和疲于奔命的“缺位”并存的管理病态。

(三)会计核算体系转换不到位也是责任不清重要因素

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财政集中会计核算体系,逐步显露出其弊端,近几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力图进行纠正。但是实施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十年来,绝大多数部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被撤销和解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短时间内恢复机构和人员并达到一定的核算水平并不现实,加之精简机构一直是国家机构改革的“大政方针”,因而,对于恢复县级涉农部门会计机构和人员缺乏强制性的规定,很多地方采取了财政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双轨制运行,不少部门的会计核算仍然由财政部门。与此同时,实行专项资金的县级报账制,即使涉农部门独立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在其核算对象上也往往缺少专项资金这一大块。支农资金责任主体无形中被剥夺了资金核算权利和义务。表面上看涉农部门和乡镇、村不具有资金拨付的最终决定权力,不经手资金支付,可避免截留挪用资金现象的发生,但是,实质上这些管理主体及有关人员虚列项目成本挪用专项资金,虚报冒领骗取补贴资金却屡禁不止。由于责任不清晰,甚至出现了为达到其利益涉农资金管理主体即部门和乡镇、村与资金使用主体共谋违法违规的现象,支农资金的管理负效应有增无减。

四、结论和建议

明确财政支农资金评价主体、责任主体、监督主体的责任,才能建立、完善和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规范约束各级各部门的行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才可望有效解决。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一)正确划分资金性质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和核算

明确将财政支农建设的项目资金和农民的补贴补助资金划分开来,并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农民补贴补助资金在明确部门和乡镇村责任的基础上可继续实行县级报账管理,这对于避免截留挪用资金仍然会起着良好的作用。对于财政支农建设资金在保留国库集中支付的形式下,取消现行的县级报账制办法,由部门进行资金审核把关并决定资金何时支付,支付多少。对于整合的财政支农资金,县级政府应成立项目管理部门并集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会计核算和项目绩效评价为一体。明确管理的主体并实现责任主体、会计核算和项目绩效评价主体相一致才能真正达到谁主管、谁负责,责权清晰,奖惩明确。

(二)加强财政、审计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查处力度

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从支农资金日常管理中脱离出来,为的是有更超脱的地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监督工作。财政部门特别是县级财政部门应改变什么都管,而什么都管不精的状况,切实做好对涉农部门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政和会计监督。审计部门、纪检监察和检察等司法机关同样要摆脱盲目参与支农项目的具体检查验收以及貌似”关口前移”的责任不清的事项。审计部门应集中精力审计和查实财政支农资金在使用过程的违规、违纪事项。纪检监察和检察等司法机关应积极关注重大项目、关注设计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并及时依法查处财政支农资金违法违纪案件,以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三)研究并赋予支农资金规划、项目论证、申报、审批各环节的责任权重

涉农资金论文篇3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涉农资金工作,成立了涉农资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将卫生计生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任务落实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书和重点工作督查内容之中,建立科室分工负责协助机制,为涉农政策落实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将涉农专项补助资金的项目名称、来源内容、资金数量、范围标准、拨付发放情况等信息通过专栏栏目、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群众公开,让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了解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各个环节的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乡、村干部经常深入村组农户,开展“面对面”宣传和“零距离”服务,为广大群众讲解涉农资金的相关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各类涉农资金下达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在如何实施进行了讨论研究,在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对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做到了项目实施内容、要求、进度“三个明确”。同时,为了全面落实项目任务,每年召开相关培训会议,对每项目进行分析解读,使项目实施单位全面、准确掌握项目实施的各项要求。

涉农资金论文篇4

一、强化涉农资金审计的必要性

(一)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及其涉及面的扩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也在加大,由于涉农资金点多面广,资金来源渠道多,资金链条粗而长;涉农单位众多,不仅涉及到各行业各领域。涉及到众多部门,且涉及到千家万户,情况复杂,如何保障政府各种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让农民放心,必须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审计监督,强化涉农资金审计。

(二)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监督职能

审计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建设新农村目标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有效的审计监督,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落实发挥作用。因此审计机关应积极开展涉农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积极开展涉农资金的绩效审计,具体而言就是为分配、管理和使用涉农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服务,促使他们管好和用好资金,同时促进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最终体现在为一方百姓服务,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运用审计绩效理论对涉农资金进行深入剖析

可对涉农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检查其效益水平,评价和分析影响整体效益的因素,寻找提高其效益的途径。另外通过对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资金损失与浪费、资产流失和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的揭露,能促进相关部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提高涉农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能,维护资产安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

二、涉农资金审计的开展情况

(一)强化了对涉农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和调查

近年来审计机关围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农村医疗卫生等一系列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审计和审计调查,部分地区审计机关组织开展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专项审计,征地农民补偿赞专项审计,农村卫生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审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审计或审汁调查。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清欠了征地农民的补偿费,促进了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提高了农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发挥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了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

为促进提高各类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各地审计机关和人员先后组织开展了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技兴农专项资金、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和林业建设专项资金等方面的审计或审计调查。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分析、反映、揭示了不同地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项目决策制度,加强资金管理,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促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为加强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实时监控,部分地区还利用计算机联网对有关科技兴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和远程审计,为进一步实现对科技兴农资金的实时监督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三)强化了对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审计

为促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审计机关重点对项目预算和竣工决算进行审计,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核减工程投资,节省建设资金,保证涉农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如关注农村水利灌溉、农村公路、小流域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查处改变和挪用项目资金、虚报冒领、损失浪费、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且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确保相关惠农利民的措施落到实处。

(四)强化了对农村管理部门的审计

部分审计机关在进行财政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加强了对农村管理部门的审计监督。如在财政审计中,加强了对财政转移支付中涉农资金的审计,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把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的农村卫生设施建设资金、文化教育事业资金、农林专项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列入了审查内容之列。通过对领导干部履行新农村建设相关责任的审计,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增强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各类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涉农资金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涉及内容广泛,审计程序和方法较为简单

资金的来源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配套资金、相关部门和单位投入的自有涉农资金,造成资金被混用,各部门(单位)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设立审计项目的方式不够稳定,项目安排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如有的是人大根据需要,临时以检查的形式出现;有的是按照人大或政府的要求开展审计等。另一方面,部分县级审计力量不足,致使部分财政涉农资金审计间隔期限较长,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审计监督。此外,部分涉农资金审计局限于合规性和财务账目基础审计,其经济效益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涉足较少;同时,审计技术方法仍为就地手工搜集、整理、复核及分析各种信息,并未充分利用现代审计新技术。

(二)审计实施严肃认真,审计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

由于财政涉农资金审计的特殊性,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都能严正以待;但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却反映平平,究其原因是现行的审计体制,如对同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存在的专项资金问题,一些审计机关很难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和处理,财政涉农资金审计的作用及效益大大减弱。尤其是县级审计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管理情况涉及较少,对资金分配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是否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等方面缺乏宏观的分析和研究。审计结论仍停留在是否遵循法律法规等制度,显有将审计结论提升到宏观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很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较大问题

目前,国家通过加大涉农资金审计来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产生更大收益,但从实际审计结果来看,涉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并不理想,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部分专项工程未进行招标、投标;部分项目决策失误,个别项目投资损失较大;部分专项工程未经过竣工审核;专项资金未按时下拨、滞留账面;部分政府单位挤占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效果;资金分散、使用效果不明显;在资金核算上存在不规范现象等,所有这些无不影响涉农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四、涉农资金审计的强化措施

(一)细化审计环节,提高审计质量

细化审计环节具体包括涉农资金的分配、管理审计环节,涉农项目的立项、建设审计环节,资金和项目的效益审计环节等内容。监控重点专项资金引入效益审计在资金分配环节,检查各级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是否在资金上予以落实。在资金拨付环节,要着重检查滞留闲置、挤占挪用等问题,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在资金的使用环节,一方面要着力查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特别是侵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检查评价资金的使用效果,促进合理有效地利用涉农资金。在资金管理、使用环节,主要审计涉农资金的项目、预算、计划、资金、设备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等内容。审查其是否符合投资立项的具体规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无虚报项目等问题。对涉农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主要审查涉农资金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状况以及涉农资金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确保资金使用按制度规范进行。

(二)创新审计方法,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其一,应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项目库管理制度,将当期“项目资金分配、实际投资结构、资金调拨时效”三个方面作为项目资金管理层、执行层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其二,应健全财政涉农资金审计与电算化、网络化及国际化审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改善审计的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审计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从而保障财政涉农资金审计工作有章可循,降低审计风险。其三,应进一步加快实施“金审工程”,“金审工程”已进行了几年时间,计算机审计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与发展,但对于涉农资金审计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特别需加大地方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促进地区审计内部资源数据库建设,构建一个布局合理、扩展充分的涉农专项资金审计网络平台,解决软、硬件制约因素,切实提高财政涉农资金审计效率和质量。

(三)注重涉农资金项目效益,逐步完善指标评价体系

涉农资金审计,是将检查资金使用效果、促进合理有效利用资金作为审计的最终目的,为此,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探索效益审计路子,逐步建立一套可行的涉农资金效益指标评价体系。从目前情况看,该指标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社会效益指标体系、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更重点关注涉农资金的直接效益、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使财政支农项目效益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体现出来。有些效益也可直接体现出来,有的则通过改善生产生活设施和生态环境间接体现出来,有的在短期内可以体现,有的则需较长时间体现出来。

涉农资金论文篇5

关键词:涉农企业;资金筹措;挑战;对策

涉农企业(下文简称:企业)构成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从而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阶段的调研反馈来看,企业在拥有资源、市场的同时,时刻面临着资金约束。究其问题所在,不能只谈及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或许还应从企业本身来寻找根源,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改变传统视域下对金融机构的责难,笔者试图从企业内部来寻找制约资金借贷的因素,从而在金融市场上切实提升该类型的信用评级。不难理解,在以抵押贷款为主导的银行贷款机制下,企业面临着天然的缺陷。同时,企业主要针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而作为原材料的农作物又具有自身的生长周期性,从而企业对于资金的借贷周期也具有较长的跨期。从中可以发现,仅从政策层面来助力企业的资金筹措需要并无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持续的资金供给动力。由此,对策的构建也就需要另辟蹊径了。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涉农企业资金使用的特征解读

从经济学视角来解读企业资金使用特征,可以在资本循环公式中来完成。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构建了G-W-G`的资本循环逻辑,其中主要阐明了企业资金在时间维度上分别处于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由此,下文也在这三个职能框架内来展开解读。

(一)货币职能下的特征解读

资金处于货币职能主要用于采购原材料和雇佣劳动力。上文已经指出,原材料的形成决定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而必然在要素市场上面临着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由于企业的生产具有连续性的要求,因此在广义价格体系下也将出现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的难题。

(二)生产职能下的特征解读

针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仅依赖于制造业所需的流水线作业模式,也需要依靠自然力来对其进行理化作用。这就表明,决定企业生产周期的因素包括两类:生产能力和自然力作用的时间。从资金的循环特征来看,意味着企业资金将在较长期限内停留在生产阶段,从而必然客观增大循环的资金总量。例如,副食生产企业、水产养殖类企业等,都显著依赖于自然力的作用。

(三)商品职能下的特征解读

该企业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组织类型,从而其产品尽管蕴含着大量的人类抽象劳动,但从加工工艺水平来看,无法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差异度。根据价格的需求弹性原理可知,这种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因此,企业产品能否完成随后“惊险的跳跃(马克思语)”则存在难度。从中不难理解,这将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回笼效率。

二、解读基础上的筹资挑战分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所进行的解读来看,该类型企业不仅因身份原因而面临着资金筹措的挑战,也因自身的资金使用特征而深化了挑战的内涵。具体而言,针对筹资挑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筹资抵押方面的挑战

该类型企业缺少可抵押的固定资产,这是困扰其资金筹措的传统原因。尽管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商业银行会对其实施帮扶性贷款,但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遵循抵押贷款模式仍是商业银行可以接受的方式。从企业的生产特征和社会责任出发,它还承担着产供销一体化的重任,以及承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责任。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企业形态也就不足为奇了。从而,这也就为缺少合格的资产抵押物埋下了伏笔。

(二)资金需求方面的挑战

本文在资金使用特征解读部分已经指出,企业采购资金的大小直接受到农作物生产周期的影响,以及在生产环节还需要依赖自然力的理化效应。这就意味着,企业在资金的需求上也存在周期性波动,特别在自然气候异常和病虫害现象大量发生的年度,采购资金的增长可能存在着突跃,如当前的奶源紧张现象便直接抬高了奶业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这说明了企业的筹措资金难以准确额定,从而将提高其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

(三)还本付息方面的挑战

目前,对于大量存在的中小涉农企业,金融机构一般给予小额、短期贷款。随着民间金融机构的诞生,其尽管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灵活性,但较高的贷款利率也直接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从生产周期特点来看,较短的贷款期限也难以满足企业对资金的筹措之需,这里不再讨论企业产品的销路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当然未能穷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但也从主要方面概括出该类型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因市场失灵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应对。

三、分析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一)深化对涉农企业生产特征的认识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解决涉农企业筹资难的困境需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或者说是公权力的正确行使。因此,政府和商业金融机构应深化对该企业生产特征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不能仅局限在企业内部来考察,还需要在供应链视角上进行后向和前向考察。唯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企业资金约束的诱因,以及在政策上有针对性地给予这类型企业帮助。需要指出的是,应大力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社会职能,毕竟商业金融机构难以承受过大的资金风险。

涉农资金论文篇6

第二条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财政资金是指财政部门安排的发展粮食生产、扶持农民、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的专项补助资金。

第三条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财政资金(以下简称涉农补助资金)实行“政府制定补贴政策、社会公示、主管部门监督审核、财政部门核拨资金、委托金融机构发放”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对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主要包括:

(一)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

(二)对种粮农民的水稻良种补贴资金。

(三)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折现资金。

(四)退耕还林生活补助。

(五)库区口粮差价补助资金。

(六)其他涉农补助资金。

第五条涉农补助资金的申报。涉农补助资金原则上由农民申报,乡镇政府组织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对农民申报情况进行核实。不需要农民申报的,由村、乡镇(区、办事处)或具体组织办理单位代为如实填报。申报内容包括农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居住地详细地址、申报补贴项目及数量、补贴金额等。乡镇财政所和县(市、区)财政局按照省财政厅、省税改办的统一要求,对审核后的农户基本情况实行微机管理。

第六条涉农补助资金的公示。乡镇政府对农户补贴项目的数量和金额核实后,农民对核实结果签字认可。为便于农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对乡镇政府核实后的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家庭人口、补贴项目、补贴数量、补贴标准、补贴金额),以村(组)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县(市、区)、乡镇政府要设立举报电话,安排举报接待人员,及时调查和纠正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的问题,将核查情况予以公布,并及时更改。

第七条涉农补助资金工作的职责分工:

税改办负责统筹、协调涉农补助资金的落实工作,具体包括:协调财政部门有涉农补助资金职责任务处(科、股)的相关工作;制定、印刷和分发《*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牵头组织相关软件开发、培训和信息传输管理工作;负责与委托发放补贴资金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代办机构)签订委托发放协议;协调、统一相关数据及口径;及时督促、检查各项涉农补助资金落实到户等工作。

财政商贸处(科、股)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负责制定对种粮农民粮食直接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折现资金和库区口粮差价补助的具体操作办法,以及以上三项资金的筹集、审核、分配、拨付、专户管理和资金发放的监管等工作。

财政农业处(科、股)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负责制定对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和退耕还林现金补助的具体操作办法,以及以上两英资金的筹集、审核、分配、拨付、专户管理和资金发放的监管等工作。

乡镇政府组织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相关部门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申报、公示、审核等工作。

乡镇财政所负责《*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填写发放工作;依据乡镇政府审核的农户的有关数据,进行微机录入、汇总、上报工作;负责涉农补助资金的储蓄存折或现金的发放工作。

第八条涉农补助资金的发放程序。乡镇政府按照本办法的要求组织申报、公示、审核后,由乡镇财政所汇总,并按补贴范围的职责分工,上报县(市、区)财政局相关科(股),县(市、区)财政局相关科(股)将汇总后的数据交县(市、区)税改办,税改办将审核后的数据协调一致后及时反馈给县(市、区)财政局商贸科(股)和农业科(股)收到税改办审查确认的有关数据后,提交代办机构,同时拨付资金。代办机构收到县(市、区)财政部门的资金后,在规定时限内按涉农补助资金发放清册将补贴资金存入“财政涉农补助资金活期储蓄存折”上;同时,向县(市、区、市直)财政局商贸科(股)和农业科(股)反馈资金存入情况,并将所有存折与乡镇财政所办理移交手续,并确保及时向农民兑付,方便农民取款。第年11月份前,代办机构要与县(市、区、市直)财政局商贸科(股)或农业科(股)办理资金的结算事宜。

第九条涉农补助资金按规定的标准和时间发放给农民,原则上实行“一折通”发放,委托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离农村信用合作社较远、不方便农民取款的村,由财政所直接发放补贴现金,如果农民愿意发放存折,财政所也要发放存折。但是,无论以哪种方式发放,都必须由农民签收,不得由乡镇部门和村(组)集中代领转付,也不得抵扣任何款项。

涉农资金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农业专项资金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长期以来,国家各级审计机关为了促进“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财政支出为基础,保障每一笔支农专向资金能够对应投入,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在拨款、分配、投入等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更好的防止了资金非法挪用、无辜流失等现象的出现。

一、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特点

覆盖面广。从横向看,涉农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涉及财政、水利、农业、国土资源、林业、扶贫开发等多个部门;从纵向看,资金分配链条长,涉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从资金最终流向看,受众面广,不但包括涉农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化组织,而且还涉及农村的千家万户。

政策性强。每项农业专项资金都有其政策背景、目标、实施重点方向及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政策意图明显。

二、我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难点

1.不易正确把握审计的深度与广度

我国农业专项资金多种多样,并且项目众多,存在“小而散”的特点,涉及到农业、林业、牧业等部门,而这些项目通常都分布在各个乡村与农户。审计部门受到时间、人力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对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进行详细的审计监督,通常是以资金量大小开展抽样式审计,而这种方式所得出的数据无法反映真正的整体情况,也无法对项目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价。

2.审计处理难

我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处理难主要体现在:审计结果落实难。近几年,查出了支农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的违规问题,除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因素影响之外,通常与行政单位弥补本单位经费不足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农村集体收入减少,资金被占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部分资金流失,无法及时追回,导致审计无法落实。违纪问题处理难。

三、改善支农专项资金审计的一些措施

(一)抓好重点资金的审计。从近几年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看,抓住重点资金审计,一方面能反映出农业资金管理使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能引起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三农”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对扶持龙头企业资金、水利资金、农业专项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重点资金的审计,不仅揭露查处了专项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引起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如通过我们去年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不仅使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农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也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农业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出台规范性文件,建章立制,完善规章制度,审计建议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

(二)采用分析性复核、现场实地调查、点面结合等多种审计方法,将账面审计与深入乡镇、农户调查结合起来。农业专项资金的财务往往集中在财政或有关的实施主管部门,就账、表、证进行账面审计,以摸清农业专项资金投入的总体规模,掌握支出的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沿着资金流向,深入乡镇、农户及项目实施地进行检查,核实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如我们在对粮食直补资金审计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村干部利用职权之便将村集体机动地以个人名义领取粮食直补资金未入村集体账。少数龙头企业申请的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未经批准改变资金用途。

(三)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目的是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强化资金管理,落实国家的农业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深入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是达到审计目的的关键,也是提升专项资金审计成果的重要途径。重点应突出以下两方面:一是突出原因分析。面对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必须跳出就事论事,重审计处理处罚,轻揭露宏观管理问题的思维定式。对重大问题要深刻揭露,并针对这些问题,自下而上综合分析制约和影响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政策、制度缺陷,确实把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宏观、微观方面分析透彻,从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政策、法规,促进改革,提高效率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进入领导决策,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二是突出信息挖掘。充分利用好既有的审计资料,对每个分散的专项资金审计项目材料必须进行收集、整理、提炼,从中归纳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上报有一定深度的综合性信息或专报,提出高层次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四)开展效益审计是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方向

效益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主流,也是最高的审计目标。它的重点在于揭露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因管理混乱、决策失误或由于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重大损失浪费。它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农业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即对农业专项资金投入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审计,看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发挥了应有或最大效益。

从现行审计情况看,农业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初始阶段,但开展效益审计是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的方向。一方面,从审计发展趋势看,随着法规、制度逐步完善,在财务收支方面违规违纪问题已不是重点、突出问题的情况下,专项资金审计必将从偏重查错纠弊向效益审计过渡;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农业专项资金的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很突出,所以亟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农业专项资金效益审计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科学地确定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二是科学地界定项目效益的高低。从目前现状看,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知识结构还不能达到效益审计的要求,有时仅靠审计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无法确定某些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也无法评价某个项目效益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外,也可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加入,对某些项目做出评估,这样可以从多种角度对项目实施及运行情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结论,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肖云龙.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

[2]侯晓博.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省域差异性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

涉农资金论文篇8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低效化;内容;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080-02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财政部门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形成财政支农的资金不断增长的良好发展趋势,“三农”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弊端。由于国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上,既包含中央及各级财政部门与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横向流动,又有自中央向地方各涉农部门的上下级的纵向流动,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体上小于“三农” 发展的需要,资金的审批、监管、拨付、使用计划又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法定程序,财政支农资金在纵横交错的流动中,很容易出现使用效率低下、投资重复交叉、部门之间对接不畅等等问题。鉴于此,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成效,使财政支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财政支农资金,其效益具体指什么

(一)财政支农资金

财政支农资金指的是国家财政部门农业相关支出的总支出,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指的是国家举办的农业建设支出、科技费用、事业费等三项;另一部分用于帮助农村生产建设。理论上的财政支农资金有支援农村的生产支出及农林水利部门的设施建设费用、事业费、农业科技支出和农村的救济补助等等。随着政府对“三农”的重视以及财政支农项目、方式和资金的渐渐增加,财政支农资金也包含财政部门间接对农业进行的各种补助和支援,例如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通过财政补贴减少农业生产资料及大型收割器械的费用,进行小麦补贴、免征农民、农业税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对农业的资助必须遵照世贸组织关于财政支农农业资金的相关要求,所以财政支农资金除以上内容外还应包括“绿箱”政策(政府提供资金补贴农业贸易)和“黄箱”政策(政府对农产品的价格进行直接的补贴干预,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两方面支出。

(二)财政中支农资金的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包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兼顾公平稳定和效率,效率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关系――经济效益;公平稳定的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财政资金支农所得到的与社会需要相符的成果,指一定的时期内财政支农的支出与其所得成果的比值,可以通过财政支农资金的总效益与其结构效益进行衡量。支农的社会效益指财政支农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与贡献,例如拉动地区经济、改善贫困情况、增加农村就业等等,受益的范围是全社会。生态效益指支农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带来的影响。应该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考察,运用规范、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支农资金的使用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衡量和综合考量,然后以此结果为依据对支农的政策进行调整,使支农资金的使用更加高效合理。

二、支农资金的低效问题概述

(一)资金投入规模

国家的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规模影响着支农资金的效益。农业部的赖瑞华等人主编的书籍集中考察了我国农业资金的问题,对1949年以来的支农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支农资金增长速度缓慢而且相对短缺。根据《农业法》的相关规定,中央及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每年对农业资金总投入的提高幅度水平应该高于财政经常性的收入增长幅度水平。根据历年的支农资金变动不难发现,支农资金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其所占财政总支出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且财政支农投入增长速度低于《农业法》相关规定的要求。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大部分的支农资金只是满足农村的一般支出,无法支持农业的后续发展,这就限制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并且影响着支农资金的总体效益。未来,各级政府应不断稳定的增加财政资金的支农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农业法的相关要求,增强支农力度,逐步形成财政支农的稳步增长的机制。我国要积极尝试多元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建立以中央财政为中心,以三农投入为主,外资、信贷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支农格局。

(二)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分析

通过分析历年来支农资金和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可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这表明支农资金的投入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但两者之间的比值呈现波动性下降的趋势,总体效益徘徊在14.63左右,这表明支农资金的效益偏低。相关研究表示,无论是支农资金效益的相关定量分析,还是包含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分析,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均不理想,鉴于种种不理想的情况,笔者建议应不断改进支农资金的投入模式,在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上加大投资支出,增加农业科技费用的支出,达到改善农业相关项目缺少发展后劲的状况。

(三)关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

所谓“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指的是把所有的支持农民、农村、农业等“三农”的资金资源进行整合管理、整合使用,将财政支农资金的综合效益整体提高。进行财政支农相关资金的整合的根据必须是农村及农业的发展规划,将发展农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放在首要位置,把农村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将支农资金进行捆绑和集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并为项目打造资金的整合渠道。坚持监管和整合相结合原则,加强对整个资金的整合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完善支农资金的相关问责制度,使财政支农资金有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监管制度。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相关整合应与政府行政机关的简政放权改革相配合,将管理简化,以减少不必要的层级、部门之间涉及的资金流动,减少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避免出现冗官的现象,使财政支农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流动更加高效。

(四)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模式亟待改革。现行的资金“投资、建设、使用、管理”相关权力一体化,行政部门的力量很容易对其中的环节插手干预,这就容易导致支农资金管理上的缺失和弱化。各级政府的职能划分不明确,事权在逐级下放、财权却呈现中央集中趋势,这导致了地方财政资金流动不到位,支农资金不足,加上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很不科学,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支农投入的规模。在我国现行的政府考评机制下,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往往会将支农资金投入在“易出政绩”、投资见效明显的项目上,加上政府涉农相关部门多,财政供给相对就多,农业相关的事业费开支所占比例过大等等,使支农资金的分配极不合理。支农资金的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规律及国家财政机制,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科学划分,防止权力的越位和缺位;建立健全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支农相关项目的监管,全面落实招标制、责任制、监理制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的分管职能,建立支农资金相关会议制

中央以下各级政府要建立支农资金相关会议制度,根据全部农业相关部门的支农资金的计划汇总及各下级单位的支农申请项目的类型,统一整合研究,避免交叉、脱节现象,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面对较大的支农投资的项目,要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组成专家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然后由相关部门就科学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对同级支农资金的投资行业、要点、地区的详细资金的分配计划进行分类研究,报请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再下达到下级政府具体实施执行。下级的基层政府应遵循上级政府的具体计划,成立相关的支农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监管;与此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使各个部门职责分明,项目进程协调一致。国家财政部及省市级财政部门要设立从中央至地方的财政支农资金专户,取消下属相关涉农机构设立的支农资金专户,中央和省市级的财政部门直接将支农资金分配到下级财政专户。之后再由县市级财政部门根据具体支农项目的规模,灵活地实施相应的支付方式。

(二)通过政府财政部门与银行的合作将涉农补贴直接发给农民

有关涉农财政补贴包括农资补贴、种粮奖励补贴、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补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作物保险、五保户供养等三十项,每一项涉及的数额都不大。上述多种支农补贴实行的是分块管理体制,包括涉农的各个部门,相对分散且覆盖面广,各项目所获得的具体补贴相对数额较少,补贴由上级部门向下层层发放,由于政府部门财政透明度不高支付方式缺少一定的规范,使支农资金的流程比较长而且成本高。为避免政府层层下拨支农资金导致不同程度的截留,笔者建议政府财政部门与银行合作,通过银行的一卡通将相关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中。

(三)取消县市级支农资金基层政府投资配套

自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基层乡镇的资金来源日渐枯竭,县市级财政要供养人员众多的政府职员,大部分财政困难的县市级政府财政问题更加突出,无法完成上级财政支农资金下达的任务要求,鉴于大多数县市关于支农计划的压力,应该进一步调整相关的财政支农政策,适时取消县市级支农资金基层政府投资配套政策。要控制发达县市的涉农专项资金数量,着重向以农业为主县市倾斜,减轻农业为主县市级政府的财政压力,避免出现因县市级支农资金基层政府投资配套不到位,而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支农资金真正的造福“三农”。

(四)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监督机制

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要建立对下级的支农资金使用监管机制,通过委派财政部门支农项目会计人员实现支农资金的核算与项目实施单位分离,打破部门内部人员的利益相关性,解除用款单位的内部人员对资金的控制,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高效运用。一般的财政支农资金可以采取报账的制度,财政部门集中将具体的开支相关的审核、会计报销及审批权上收;要求县市政府涉农部门做好资金配套统筹,每月把开支的发票和具体资金使用情况集中到县市的财政部门汇总核实,接着由上级的财政部门根据项目投资计划审核,只有所上报的内容符合下达项目计划的用途,而且手续齐全,就及时核对报销下发相应拨款。对完工后的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违纪违规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彻底杜绝挪用现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规范和效益,充分发挥财政农资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小莉.关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现代经济信息,2016(1).

涉农资金论文篇9

一、财政支农资金低效及变相流失的成因

1.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低劣

从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项目看,主要包括农业基建投资,农村科学事业,农业科技发展三大类。在资金管理模式上,采用中央统一财政支农政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级承担资金投入责任,涉农部门担负项目管理,财政部门负责核拨资金,以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以市、县和乡三级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为辅的管理体制。这种机制从形式上看,虽然将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五级政府无一例外地纳入了管理框架,能够更广泛地筹集支农资金,扩大支农效果。但在实践上,由于财政支农资金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地方财政进行资金配套,而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对地方政府考核上的唯“GDP”论,使得欠发达地区县乡两级财政较为困难,在中央和省级财政下达农业项目资金时,难以有效筹集规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从而直接影响了支农力度;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受制于农业的弱质性,财政投入的拉动效应较低,投资后难以快速显现“政绩”,地方政府领导从自身发展意愿出发,宁愿将富裕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广场、绿地和道路美化、亮化等形象工程,也不愿将资金投入到农业之中。因此,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到位难的约束下,仅靠有限的中央财政下拨资金进行的道路、水渠、堤坝工程,只能采用低标准、偷工减料、施工草率等方式实施,致使出现大量半拉子低效支农工程项目。

2.缺乏论证的拍脑袋项目造成高投入低产出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吸收借鉴世行先进贷款项目管理成功经验基础上,普遍性开展了项目投资可行性评价及调研评估工作,并建立起了项目管理经理责任制。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国际先进经验很快就具有了中国特色,尤其是在财政支农项目管理领域更为典型,不少县市基层政府为实现自身的“官本位”目标追求,为了尽快搞出政绩,置当地实际于不顾,违背农业生产经营基本规律,贪功冒进地大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在当地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托关系走门子,甚至通过给上级计划编制部门提成管理费和拨款后返还形式,不择手段地开展跑“部”进“钱”运动,竞相从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多渠道、多环节地争取更多的支农业专项资金。上级部门“钦差大臣”般地走马观花考察,往往又形成走过场式地睁一眼、闭一眼的听汇报看文件和走过场,致使行政命令式的支农资金计划审批色彩浓重,“长官”意志完全凌驾于专家评审之上,多数支农项目的申批变成了相关部门领导的“拍脑袋”项目,支农资金的审批更大程度地取决于了县市政府领导的公关能力。这种领导“拍脑袋”式决策背景下搞出来的形象工程,往往在项目建成后就束之高阁,劳民伤财。

3.惠民工程缺乏严格细致的操作规范形成严重渠道流失

负责分配和管理支农资金的涉农部门涉及发改委、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林业局、扶贫办和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互不通气并都建有自己的资金分配与管理规定,在缺乏统一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这种群龙治水式的职责不清、重复交叉严重多头资金管理体制,导致支农资金管理层级多、路线长、速度慢,极易形成支农资金的逐级沉淀和漏损,渠道流失现象严重,增加了资金监管的复杂程度。作为资金重要监管机构的财政部门,面对如此复杂的分配机制,面对较高的监管成本和技术壁垒,一般多采用按涉农部门规定的审批计划拨款即算完成任务的原则行事,没有建立与涉农财政投入相关的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制度。在外部监管缺位的背景下,支农项目资金管理挤占、挪用现象严重,很大一部分支农资金在中间流通环节被截留或流失,用于管理部门自身的费用开支,资金到位率低。更为甚者,有些地区从下级到上级从支农资金中层层提取“管理费”变成了行业潜规则,涉农资金部分甚至全部被挤占常态化,测土配方施肥、大江大河治理等很多支农投入被截留后被用于办公设备、买轿车、外出旅游、建设楼堂馆所和弥补行政经费,资金到位率低,难以发挥财政支农的应有效用[1]。

4.分配权垄断形成的权力寻租导致支农资金分配和使用低效化

长期以来受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和评价制度体系缺失影响,政府部门官员的政治升迁及经济激励不受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影响,而相关涉农部门控制的支农资金的分配权又具有极强的部门垄断性,在当前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自然人“经济人”意识浓重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相关部门政府官员利用支农资金分配权寻租成为行业潜规则,掌握支农资金分配权的垄断涉农部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根据县市基层政府“公关”力度或者说是贿赂额大小来出售资金分配权谋取自身利益。而许多县市基层政府在本来就缺乏配套资金的情况下,要么利用过去已经竣工交付使用的财政支农资金工程项目,通过向不同部门重复申请,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申报,来套取第二年、第三年、乃至第四年财政支农资金,使得同一支农工程项目新建了若干次后而实际只建了一次;要么就钻项目招投标空子,在诸如水稻、蔬菜大棚育苗补贴等招投标活动中,利用权力寻租,致使支农资金损失严重,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的发挥。

二、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能的对策

1.理顺政府分配管理职能,使涉农工程项目组织与资金投入实现协调化

理顺政府职能,建立涵盖中央到省市一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政府分管领导统一召集,根据所有涉农部门的汇总支农资金计划数和各县市提出的支农项目申请类型,统一进行研究整合,消除交叉、重叠或者脱节现象,形成资金合力,然后在聘请专家团队对重大支农投资项目进行系统论证评价基础上,由联席会议对合理的投资方案作出决策。在人代会前分门别类地集中研究确定同级财政支农资金投资要点、行业、地区的具体资金分配计划,经报请同级人代会审定通过后,逐级下达到项目实施县市级政府。县市基层政府要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责任人的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以对应的涉农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负责人的项目管理制度,形成各相关部门统分结合、职责分明、协调一致的联席工作制度。财政部门对应开设从中央到地方的支农项目资金财政专户,取消涉农机构分设的财政专项支农资金专户,使拥有专项资金分配权的涉农各部门,从部门资金分配垄断权中解脱出来专职履行管理职责,中央与省级财政直接将资金切块下达项目资金到县市级财政专户,由县市政府财政根据支农项目的工程规模大小,分别采用小型项目由施工单位垫付,验收合格后一次支付,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分期分批拨付资金,支农项目竣工后经县市支农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将合格的农业工程项目资产交给相关单位使用[2]。

2.涉农财政补贴项目应通过政银合作直接将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

涉农财政补贴涵盖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大户奖励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能繁母牛补贴、能繁母猪补贴、五保供养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政策等近三十项,每项数额均不大。上述众多涉农财政补贴在管理上实行的却是“分块管理”体制,涉及农口所有部门,呈现为点多、面广、补贴分散的特征,各涉农项目上所获得的补贴数额相对较少,补贴发放一般采取由上级财政部门层层下拨的方式,受制于目前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不高影响,使得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的流程较长,成本较高。为实现支农补贴由间接向直接方面转移,避免中间环节对支农资金的截留,建议参照寿光的“惠农一卡通”的模式,在社会保障一卡通基础上,将惠农财政补贴功能与银行卡整合在一起,与社保IC卡集成在一张卡上,形成财政支农补贴发放直到农民账户功能,并能涵盖存取现金、转账、消费、小额自助贷款以及看病就医服务等的“一揽子”直接服务功能,使农民足不出村甚至不出家门即可收到补贴。

3.取消对以农业为主的县市支农投资基层政府资金配套

取消农业税以来,农业县乡镇赖以生存的财源日趋枯竭,县市财政不仅要供养本级政府供职人员,还要供养下级乡镇政府人员及发放村干部补贴,财政供养人员的大幅增加,使得相当一部分本来就处于财政困境的农业县市财政缺口进一步扩大,财力薄弱、运转不灵问题更显突出,财政收入仅仅维持在以“保工资”为主勉强维持的状态,无法承受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要求县市基层政府配套的要求。鉴于以农业为主的县市支农投资地方配套的巨大压力,进一步调整中央及省级政府的相关财政性支农政策,压缩随意性较强且多数投向发达县市区的各种专项转移性财政资金,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县市财政支农资金的地方配套,减轻其财政压力,避免其截留、挪用其他类型财政支农资金作为配套资金的错误行为,让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农”字上,逐步缩小不同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差距,为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创造条件。

涉农资金论文篇10

一、涉农资金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1.资金管理不严格

首先,涉农经费混杂,各种资金相互交错,给管理带来困难。例如乡镇涉农专项资金项目之间相互拆借,容易形成账目混乱的局面。其次,管理不严格还突出在涉农专项资金的申报上。虚报的现象极其严重,特别是一些乡镇单位。它们通过申报虚拟工程项目,或者是增加预算成本,在工程的成本核算中弄虚作假,套取各种劳务费用,获得工程资金等。再次,虚假配套也是资金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之一。最后,资金管理不严格,还体现在涉农资金审计不及时。

2.资金使用不规范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农资金容易被推迟。涉农资金数量巨大,政府在进行拨款时,需要层层上报、层层审批,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项目来说,推迟涉农资金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程。而政府拨款一般集中在秋冬两季,在年底容易造成大量的结余,使转数额集中在年尾上,容易影响年度预算执行工作。二是涉农资金容易被搁置。一些申报项目不能够及时处理,或者上级拨款下来的资金又不能及时分配,使许多涉农资金被闲置。这些被闲置的资金不能够及时的分配给农业项目,而且常常容易被私人挪用,所以,这些涉农资金应该收回或重新分配。三是涉农资金容易被滥用。一些投标项目在申报成本时,夸大了自己的预算成本,又或者未能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行事,这就造成了资金滥用的现象。在一些调整的项目中,有关涉农工程还重复建设,更加深了涉农资金浪费的情况。四是涉农资金容易被私用。涉农资金项目过多,财务过大,一些部门或地区的涉农配套资金并不能及时的落实和执行。一些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非法手段挪用资金。上级官员仗着自己手里的权利,中饱私囊,经常挪用、私用这些涉农资金,这种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威胁了涉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二、解决涉农资金现存问题的对策

1.加强项目整合工作,改变资金拨款方式

涉农资金项目的整合要从上到下全面清理。中央和地方要一同进行清理和整合,将一些涉农项目进行归类和合并,杜绝涉农项目的重复。弄清涉农资金的项目依据、投放渠道、投放对象、使用规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资金分类也要合理。合理的分类既包含农村教育、农村基础建设等基本项目,还包括其他的细分项目。在细分项目上也要做到合理、科学,项目也不能分的过细,减少不必要的、冗余的项目。将一些性质相同的项目进行整合,杜绝资金浪费。其次,改变资金拨款方式。以往的拨款需要层层上报、并且多部门多渠道的进行拨款,为了解决多头拨款的现状,减少资金滥用的问题,每一大类涉农资金需要统一审批、统一调度、统一分配。这样一来,也能降低协调难度,防止交叉重叠的现象。在基础项目上,也要尽量的下放资金。根据地方的具体统筹安排,给基层足够的资金预算。这样既能减少资金投放层级,也能提高资金投放效率,提高项目的进程。在涉农资金投放上,还需要打捆集中使用,从而避免那些范围广泛、项目混杂、效率低下的问题。

2.规范资金使用程序,提高项目审计管理

在涉农资金的使用程序和项目的审计工作上,亟待加强管理。首先,建立科学的相关制度。一是规范的分配机制。规范的分配机制包含科学的分配依据、分配标准、分配程序等,全面推行专家评审、项目指南、标准文本等办法。规范的分配机制不仅是资金分配的规范上,还包括资金分配的程序上。在资金的使用程序上,严格按照科学的分配机制进行操作,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项目、使用规模、使用对象动态掌握。二是规范的控制机制。对申报的涉农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对它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和研究,排除那些危机和风险的项目,减少不科学、不充分的项目的投放,避免资金浪费。规范控制机制还包括涉农资金的绩效考评制度上。其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就必须加强审计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内容之一,绩效考评也是一个风控关键。对每个涉农项目的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全面进行考核和评价,将执行结果和下一年的项目直接挂钩,并建立透明的信息公开制度,做到公正、严格、规范、透明的涉农资金审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