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9:02:33

涉农专业论文

涉农专业论文篇1

1.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当前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而不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为主。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课程内容没有突出专业特色,没有突出侧重点。这样既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职业认识。据学生们反映,课程中的内容听起来都对,教师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仍觉得用不上。这种与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在各学校课程结构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2.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许多中职学校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讲授法,有的虽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但由于制作水平限制,变成了文字和图片的大量堆砌,反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很少,学生以记笔记为主,基本无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课程呈现方式呆板,无法使学生感兴趣。

3.教学评价落后而单一

长期以来,农业中职教育课程考核的形式是限时笔试,这种考试形式并不能真正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能使教师面对考试成绩表上的一片“红灯”和逐年上升的不及格率,发出“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叹息声,使学生在消极被动的应付考试过程中,对课程的恐惧与日俱增。由此可见改革中职教育考试办法,比较全面而又比较准确地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势在必行。要找到一种评价机制,光明正大地给学生发放毕业证书,让学生理直气壮地毕业,以成功者的姿态走向社会。

二、推进中职学校涉农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转变对中职学生的传统认识

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上来看,中职学校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的“差生”,大多因为学业不良而引发厌学、逆反、麻木、脆弱的问题学生,但从理论上来说,他们只是属于考试不利群体,是“后进生”,而职业教育是合格教育,不是选拔教育,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智力观的束缚,用先进的教育哲学思想开创新思路、新局面。作为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者,要理解个体差异,不为分数而烦恼,重新认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准确定位学生的智能类型,从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多给他们鼓励和引导,启发他们智慧的潜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热情,让他们充满激情地面对学习,满怀信心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

2.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2002年,国务院颁发的文件《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与教材。”在科技发达时代,中职教育的理念、制度、内容、方法等必然要发生新的变化。要树立先进的中职教育课程理念,就必须彻底解构传统的课程理念,树立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现代课程理念。从根本上改造学科课程,在教材中引进学生能理解的、与现代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一般原理和思想,使课程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压缩旧的内容,充实科技新内容,把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成果及时反映在学科之中,要把课程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并用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学校的课程问题。

3.设置完善的课程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摆在我们面前的教材,既不是真正客观的学科内容的物化,也不是真正客观的编著者意图的外化,而是一种既包含学科内容,又包含编著者意图,也包含其他未定成分的综合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课程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职业化、综合化的改革趋势。新形势下中职教材应囊括教学的目标、做人的道理、知识以及技能,中职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根植于工作世界的真实生活,也必需传递职业角色中的种种扮演活动。

4.改进教学设计与方法

现代教学论不仅要研究教师的传授及传授术,更要研究学生的接受及接受法,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主体在接受内容时有怎样的不同,研究在不同的接受主体面前如何改进传授。当然,更要研究传授、接受什么样的内容。重视设计有效的课程形式来恰当地“转译”、“组织”、“传授”各学科领域内有价值的课程内容,使之既能按学生的思维方式,又不失其知识的实质;既强调知识和学科基本结构在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又强调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因此,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工作过程的阶段组织实施学习任务。这样,基于工作过程的授课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基本结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涉农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87

1加强中职涉农专业建设的现实需要

1.1加强涉农类专业建设,是为“农”服务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为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隶属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职业学校,为“农”服务是其宗旨,理应秉承供销社为“农”服务宗旨,为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依托行业,立足地方,服务三农”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了涉农专业建设,深化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2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加强中职涉农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中职涉农专业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普遍欠缺,很难适应并融入行业企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涉农专业势在必行,进行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3中职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需求不适应

中职的涉农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模式的改革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没有很好的体现涉农专业的特色,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技能水平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满足涉农行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所需;(2)涉农专业教师动手能力不强;(3)缺乏校内实践基地;(4)校企合作机会少。

2“三阶段三对接,理实交替式”涉农专业人培模式理论研究

为了更好的让专业与行业企业接轨,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涉农专业技能人才,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开展了涉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就涉农专业“三阶段三对接,理实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涉农专业注重农业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培育,但其生产成果培养周期长、季节性强、受时间约束明显,这要求涉农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分阶段教学,教学跟着生产走,理论和实践交替式进行。“三阶段三对接,理实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能突破以上局限,要求学生在三年的中职生涯中分阶段嵌入生产实训,交替式地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让学生尽多地熟悉涉农专业生产周期的不同状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一阶段,理论和认知相结合,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认识相对接;第二阶段,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训过程相对接;第三阶段,企业和学校双指导,实现校内指导与企业顶岗相对接。

2.1理论学习和岗位认知结合,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认识对接

第一阶段(第1、2学期),涉农专业依赖季节性较强,专业课程设置在开设基本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部分专业技能课。

第一学期带学生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见习了解职业岗位内容,培养学生的“敬岗、爱岗、适岗”的良好职业素质,使学生完成对职业岗位的认识。第二学期根据农业生产季节,采取工学交替,安排教学内容,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训,使教学内容贴紧生产实际贴近工作情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培养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实现理论学习与岗位认识相对接。

2.2专业技能与工作情景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对接

第二阶段(第3、4、5学期),涉农专业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成长阶段具有交替性。根据这一特点,在这一阶段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交替进行。

第三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同时辅以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第四学期在企业进行生实训,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第五学期通过在企业进行综合性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3顶岗实习与企业文化对接,实现顶岗实习与企业文化对接

第三阶段(第6学期),到校外企业进行有偿的顶岗实训预就业,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化,实习与就业的紧扣相连,使学生融入企业文化。实现校内指导与企业顶岗相对接。

3“三阶段三对接,理实交替式”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茶叶生产与加工

现以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例说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

3.1.1构建了“三阶段三对接、工学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农林系,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理论知识够用,着重强化技能训练的原则。依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构件了全新的“三阶段三对接、工学交替式”人培模式。根据茶叶专业的季节性特点,依托供销行业茶叶加工企业,安排学生在学校培养3个学期、在企业培养2个学期、顶岗实习1个学期。即一、三、五学期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参加校内实训;二、四学期到茶~加工生产企业实训实习;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形成师资校企互聘,学生校企共同培养,学业成绩校企双向考核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1.2重构了课程体系―“一体化三模块”

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科教研室人员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1.3创新评价模式―“学业成绩多元评价”

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以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熟练程度为标准,对学业成绩的考评采取了多种手段,构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考核,教师、家长、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主体进行评价的“双考核,多评价”评价模式。

3.1.4资源整合与校企合作

为了保障新模式的有效运行,依托农业产业化培训基地,建立“校中厂”实训平台,按照“设备生产性、过程真实性、管理开放性”的建设思路,完善了茶叶加工实训室、茶叶审评实训室、茶树扦插苗圃、茶树品种园,使“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合、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融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不同的企业氛围中锻炼成长,实现“零距离”就业。

学校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

3.2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几年来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形成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3.2.1创新人培模式―“工学交替,能力递进”

在广泛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特点,确立了“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在学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过程中,通过在学校实训室、企业进行走岗见习,让学生了解设备运行、工艺过程、技术规范、作业环节。

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过程中,通^企业入岗位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机使用、故障诊断、解决办法、维修保养知识与技能。

专业技能提升阶段。学生学课、拓展课后,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农机的操作、诊断、维修、保养、生产和装配技能。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工学交替的培养,可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3.2.2构建“能力递进”课程体系

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与“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包括农业机械的操作、维修、售后服务、生产与调试,岗位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形成与“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涉农专业论文篇3

关键词:语文 实践教学 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职业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的作用正被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所淡化,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更是普遍偏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成为涉农专业语文老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农村职校招生比较困难,尤其是涉农专业,所招学生多为学习成绩差、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差,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强。开学初,对全校的涉农专业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全校215个涉农专业新生,中考成绩没有一个人在300分以上,54%的学生中考成绩200分左右,21%的学生中考成绩在100分以下,另有25%的学生没有成绩。只有6%是自己想读涉农专业,18%有点想,76%选择了“不想”。

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效果肯定是失败的。如果能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他们所恐惧的教室,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生活,结合专业,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通过以下三方面尝试开展语文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自己的专业,培养学生阅读查找的能力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充分参与的、充满情趣的课堂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笔者在保证学生阅读课本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了课外阅读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利用课余和阅读课时间,到图书馆或电脑室查找有关涉农专业的文字、图片资料,旨在通过了解自己的专业,对专业产生兴趣。花费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带学生去图书馆,帮他们找好涉农专业的书,然后分发给每个组,让他们集体阅读、讨论,并指导每组中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作好记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就在学生身边,看着他们完成查找资料这一过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独立查找资料是一项语文能力,也是一项社会技能。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认知能力也有了进步。这恰好印证了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行”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知”的欲望,不经意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采访从事涉农的专家、企业老总、已毕业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教师让学生去采访当地的涉农专家、企业老总和已毕业的学生。首先,确定采访对象。学校聘请了一些外聘专家,他们经常来校上课,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采访他们。找农业企业家也不难,学校周边地区有很多庄园,且都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些往届毕业生,有的都已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然后,教师让每组学生草拟采访提纲,在班级交流讨论,在讨论中,班级气氛活跃,很多所谓的差生都踊跃发言。最后,教师带学生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很多胆小的学生都能勇敢地走上前去,提出自己的问题。采访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根本没有采访的实践机会。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了实地采访,培养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采访后很多学生感触颇深:原来我们也能做得这么棒。可见,有的学生虽然语文成绩不好,但如果让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他还是会很感兴趣的。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有趣实用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激发了创新冲动,增长了创造才华。

三、交流讨论“谈谈你心中的涉农专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老师逼着学生说,而学生却不愿说。孔子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真正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想说。在整个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全程参与,因此,他们有很多话要说,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谈了自己对涉农专业的看法,组长把他们的看法记录下来,形成总结性文字,在班中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而为,组织了一次班级演讲比赛,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纷纷撰写演讲稿,畅谈“我的理想”“我和我的专业”。可见,只要因势利导,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原本难以完成的写作、演讲教学也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收获与反思

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更有利于掌握语文知识,94%学生认为通过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课更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绝大部分学生表示更喜欢上实践活动课,认为这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活动课,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潜力得到了发挥,综合素质有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由此引出了很多新的思考,有了如下体会。

1.备学生重于备教材

学生的基础较差,如果按现成的教材去教学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本着“因人施教”的原则,在活动前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个职高涉农专业的教师,一定要突破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教材进行修改,制定出学生能接受的校本教材,全方位地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2.组织实践胜于满堂说教

原来涉农班的学生不仅接受课本知识的能力差,而且动手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帮助学生确立活动目标、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尽量少用说教的形式,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实践上,活动分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怎么做、由谁去做,老师都要加以落实。同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应以鼓励为主,努力去找学生那微小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社会语文优于课本语文

学习语文课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终究还是要让他们回到社会中去,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应用语文。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让职高生感到恐惧,他们从内心排斥课堂,排斥课堂上的知识点。因此,必须把课本与社会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社会语文,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多元、生动”的环境中,发动学生去搜集信息,去参与讨论。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双重锻炼,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翟惠根.职业素质教育论[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涉农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涉农高职院校;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2 ― 0153 ― 04

2013年底至2014年初,笔者所在课题组走访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涉农专业建设、农科教统筹模式、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等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能力研讨会,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省两所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自优劣之处基础上,通过梳理两者在环境影响、制度设计、政府角色定位和实践举措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试图探索涉农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和改进策略。

一、引言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前身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通过更名,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是一所以培养畜牧兽医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是2010年确定的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以农牧专业为主,经过多年探索发展,形成一系列专业建设、服务“三农”发展的模式和做法,在全国涉农高职院校中享有极高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3年6月,由安庆市农业学校、安庆市师范学校和安庆市财贸学校等四校合并组成,2010年被确立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学院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等五个涉农专业,初步形成农林类专业建设群,其立足于区域发展,根植于农业大市发展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等方式,创新手段,推进服务农业现代化进程,绩效突出。

二、四个维度的实证分析与比较分析

本课题组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研究所紧密合作,取得第一手详实资料,同时,对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实训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教学科研单位,统计与核对有关数据。所有数据来源,源自三个渠道:公开性和经常性登记数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和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

(一)专业服务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设了52个专业(方向),涵盖了农牧产业链相关产业,约三分之一的专业为全国高职院校中最早举办,四分之一专业(方向)为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有。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有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专业,另有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是非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该院紧扣江苏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要求,优化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类专业;紧扣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需求,优化发展动物防疫与检疫类专业;紧扣泰州医药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需求,优化发展动物医药类专业;紧扣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要求,优化发展食品营养与检测类专业;紧扣宠物饲养的公共卫生要求,优化发展宠物饲养安全与卫生类专业。根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2012年涉农专业建设情况督查报告显示,该院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布局趋向优化。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在原安庆市农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学院园林园艺系,开设有植物保护、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园林建筑、都市园艺、食品加工技术六个涉农专业,另外,其他系部部分专业如经济贸易系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也涉及到农产品营销,但不能划定到涉农专业范畴。其中,植物保护是安徽省高职院校中唯一涉农省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专业特色和服务能力较强,2013年,园林技术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农林厅,专业布局与全省农业产业尤其是农牧产业发展要求匹配度较高,专业设置基本合理;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安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对接安庆农业大市市情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设涉农专业,主要服务领域分布在种植业和园林园艺领域,服务领域相对逼仄。

(二)服务平台承载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部级、省级、地市级的15个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对接农牧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对口中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2011年6月,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行业部门、泰州市政府、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企业、行业协会等其他利益相关方共138家单位及个人组建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见图1)。〔1〕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庆市发改委、安庆市教育局、安庆市属高校等部门合作,通过对安庆市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大规模调研,剖析地区职业教育供需关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并结合江苏、浙江等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有效整合的有效做法,于2013年12月底,由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及科研机构等组成的安庆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试图通过职业教育联盟整合安庆市职业教育资源,推进安庆市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见图2)。〔2〕在此联盟框架体系下,成立现代农业类专业群建设协作组,该协作组旨在通过政策上的引导、技术上的支持、信息上的交流和项目上的服务,提升安庆农业类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依托省教育厅“高职农林类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园林植物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与省内外20多家涉农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化依托基地建设。

(三)农科教统筹模式服务能力

基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涉农高职院校对接城镇化、一线涉农企业和农业经济的天然优势,整合农业、科技和教育多种资源,发挥各种利益攸关方主体作用,农科教统筹是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上述两校也不例外。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比较典型的农科教统筹有“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在原有的对接滨海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基础上,2011年新增姜堰市作为对接县,进一步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实施。3年来,为滨海县制订了猪、鹅、水产和草鸡等4个产业规划,建立苏姜猪扩繁场2个,对接养殖企业(户)26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和2个养殖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12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621户,3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250万元。为姜堰制订畜牧水产发展规划,对接养殖企业(户)35家,建立生猪、家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2个,建成5个特色显明的“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培育科技示范户75户,科技示范带动户536户,2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300万元。实施“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学院培育了苏姜猪、黑羽番鸭、“苏牧1号”白鹅、“苏邮2号”麻鸭配套系等畜禽新品种(系),配套相关饲养技术,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带着技术服务,使科技成果直接面对养殖户(企业),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发展,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探索基地、合作组织、规模养殖户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将畜禽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安全用药、产品加工等技术组装集成,形成“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解决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3年来,推广“苏姜猪”种猪总数达5860头、商品猪销售27.15万头,“苏牧1号”白鹅68.22万只,带动农户1018户,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5639.38万元,成果技术转移收入1529.69万元。〔3〕另外,通过“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契合点――工学研融合,将科研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4〕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农技推广结合的新模式。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私人定制”模式,贴近农业合作社实际需求,展开面对面技术服务。过去,安庆职院主要通过科技下乡、项目定点等形式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但服务范围有限,服务的实效因服务覆盖面不大而难以尽如人意。在对安庆望江、岳西、潜山等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调查中发现以种植业大户、渔业大户等为代表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非常迫切,学院顺势而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优质的合作平台,为安庆“三农”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点单式”服务。《中国教育报》在实地调查后认为该院农科教统筹模式“紧密契合区域发展,在服务区域产业建设、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教师职业发展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创新发展。”〔5〕

(四)研发能力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全省创建全国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优质科研平台和较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与其他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近五年先后承担部、省、市级纵向科研项目300多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1亿元。” 〔6〕应该说,其研发能力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截止到2014年4月底,共争取世界银行“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高教学会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安庆市科技局、发改委、商务局委托项目等100项项目,据教务处和财务处初步统计,既有科研项目经费和学院配套经费共计977.3万元。其中,涉农专业科研课题经费数额达三分之一以上。单纯从数量指标看,位居安徽省领先位置,个别领域项目在全国也处于领先状态。

三、结论与改进策略

在对比江苏和安徽两所涉农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平台搭建、服务模式和研发能力基础上,本课题组试图作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涉农高职院校服务能力之间形成互相倒逼的互动关系,涉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集群要高度契合,方能夯实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综合类农业高职院校,其开设涉农专业比例达到67.3%,基本覆盖到农牧产业结构各个基本面,每年为农牧产业转型升级输送3000多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群是重点建设的七大专业群之一,涉农专业面不广。在既有的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师资力量、选择路径和办学成本等系列制约影响,建议可以围绕安庆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和大别山片区现代农业发展市场需求,增设茶艺、农产品营销等二至三个涉农专业。

政府支持力度是实现涉农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人才支持等方面的举措可以在短期内产生对涉农高职院校的集聚效应,形成强大的办学驱动力,江苏省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农委关于校企合作的意见、泰州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论是在政策力度,还是资金数额,或者提供条件的优惠度方面,都给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创设了极佳的环境。安庆市政府在高校债务化解方面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主导成立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也搭建了能承载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还需要在项目资金配套支持、人才引进渠道拓展、校企合作鼓励政策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

农科教统筹、产学研合作同步推进中需要处理好政策性研究与技术性研究的关系。江苏农牧科技职院瞄准农牧产业的技术研发力量非常雄厚,成果也很丰富,对接一线农业生产力衔接度非常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世界银行、教育部人文社科和中国高教学会等高级别研究项目,致力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性研究,在农民职业教育、农民工培训模式、农科教统筹模式、农业企业现代化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农业技术研发类项目偏少,这是职业院校实践性的定位略有偏差,需要在科研政策、科研环境和人才积累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参 考 文 献〕

〔1〕〔3〕董海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科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3

〔2〕储诚炜,吴一鸣,谭维奇.职业教育联盟框架构建和运行机制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安庆市职业教育联盟为例〔J〕.职教论坛,2014,(12):21-24.

〔4〕吉文林,杭瑞友,葛竹兴.“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研究,2014,(07):50-52.

〔5〕王寿斌.扎根区域沃土才能长成参天大树〔N〕.中国教育报,2013-04-16(5).

〔6〕苏农牧.举世瞩“牧”如你所“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办学成果掠影〔J〕.江苏高教,2014,(03):156.

[收稿日期]2015 ― 01 ― 08

涉农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涉农专业;95后学生;多元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31-02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鼓励创建涉农学校或支持一些职业学校开设涉农专业。广大农民工子女接受中技教育既希望掌握一技之长,出路好,工资高,也期盼能有机会深造,涉农专业发展空间广阔。

一、新时期涉农专业班级的情况分析

2011年,学校创建涉农专业,本人担任农机维修与使用专业的班主任。新生入学初期,经过摸底调查,发现:一,所有学生均为免学费生,准入门槛较低。二,家庭背景以农民工、个体户为主,父母工作忙,家庭收入低。三,有初中毕业证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3;大部分学生是95后,属初中分流生,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易情绪化。

“95后”一般指1995―1999年以后出生的人,是相对80后和90后而言。“95后”中技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信息获取量增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畅通,所以“95后”中技生意识更加自主,张扬个性、另类,不盲从大众潮流,讲究符合自己性格的服装、衣着、言行。受社会功利实用主义影响,自我中心较为突出,价值取向呈现利己趋势。特别是当前社会面临重大转轨,传统价值失去威信,不良社会信息以其新特点表现出来,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方向,混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主要现象就是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往往觉得现在无论多么努力学习,将来依然面临很大压力,想要获得成功几乎不可能。新时期涉农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必要进行多元化教育,提高他们自信心,丰富学生思想道德内涵,平衡心态,培养能吃苦耐劳的品质,夯实技能基础,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实践人生价值。

二、涉农专业学生多元化教育的必要性

多元化开放式教育,是一种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使人才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学校提供多样化课程,教师扮演指导者角色,保证学生在更广阔时间、空间、信息资源学习情境中,自定目标、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多元化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社会快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管理和经营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确定取消农业户口的政策,城乡差异会逐步消失,为涉农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淘宝网、京东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完善,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可操作机会,农产品直销到户,城乡零距离接触,许多涉农专业学生看到现实发展的路径。同时,时代也对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本专业的扎实技能外,还要涉及新电脑应用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和使用。涉农专业学生,除了完成本专业的学习、考证外,还要完成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考证,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初步具备掌握广泛新技术的技能。

2.学校深化人文教育的需要。每个技校学生在性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个性不同的学生,其内心世界的反映也千差万别。特别是“95后”中技生,思维更活跃,个性更张扬,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学校思想教育应深入实际,耐心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细心观察学生各种表现,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分歧,开展学生间的相互探讨学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单一模式,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百花齐放”。技工学校不仅要重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还要持续深化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做事先作人”。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帮助“95后”中技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3.学生个人修养,乃至终身行为导向的需要。大部分中技生在学校学习时间为二年,毕业后约为17~20岁,就要直面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而不像普通高中生毕业后还有3~4年的大学缓冲期。在工作中,他们遇到各种困难,常常感到很迷茫;相对而言他们年龄小,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但是“95后”中技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个性独立,他们希望被尊重,不喜欢被强迫接受某种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主体以一种辩证互错,在社会情境与文化脉络等因素下所发展而成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将教育的主动权尽可能下放,提倡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教师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而不是主要管理者。学生个人修养不断完善,能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各方面问题,多接触正能量,可持续向上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激发出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涉农专业学生多元化教育的实践

1.坚持以正面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完整与正确的人生观。学校中,班主任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针对涉农专业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较差的情况,班主任提出班级争做“排头兵”的口号,以最高标准要求管理学生。班级教室是教学楼201室,最接近楼梯口,逢检必到,最先接受各种评比检查;星期一周会排队,班级在第一方阵左边第1、2列,也是排头位置;实际客观条件要求,班级是真实的“排头兵”位置。因此,在思想上也要牢固树立“排头兵”的思维,时刻严格要求,比其他班做得更好,做得更多。实践中发现:通过争做“排头兵”的活动,学生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加强,遇事力争上游,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进行乡土教育,大智慧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开学初,班主任明确提出班训:“勤学、慎思、笃行、修身”,将中华传统儒学思想逐步扎根在学生中,消除暴戾,倡导和谐。勤学,是指勤奋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慎思,是指思考问题要静心,安稳,有一定深度,宁静致远;笃行,是指专心专意做好事情,心无旁及,完成每项学习任务;修身,是指要长期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栋梁之才。同时配合学校每个阶段工作重点,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正确人生观,立足于社会,完成学习任务。2012年,社会上流行一种“世界末日”的说法,许多同学也议论纷纷,有各种歪理邪说。利用班会时间,班主任提出我们中华民族“万年历”的观点,展开讨论。利用中国农历的初一、十五,我们可以看到月亮阴晴圆缺,大海潮起潮落,甚至日蚀出现,非常准确。几百年前的中国人能计算出今天的天象变化,可见中华文化之深厚。万物周而复始,我们的日历有一万年,不存在“末日”。利用这个机会,学生接受传统教育。同时进行乡土亲情教育,爱乡爱土,引导学生投身创建湛江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厚文化底蕴,为人处世成规矩。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3.输入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转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与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展。学习期间,积极与各学科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指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努力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学期中期,班级穿插安排钳工实训、电工实训、柴油机维修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训等实操课程,把动手实操与理论学习紧密相连。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相关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学校重视校企合作,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并派老师带班参加。学生在企业中,接受现代化生产的“5S”管理,熟悉企业运转流程,使学生的学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择业就业的盲目性,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早做好知识、能力、素质储备。毕业前,通过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注重吃苦精神的培养。教育他们立足单位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使学生毕业时成为一名合格的预备员工,技能过关,心态平衡,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四、多元化教育的效果

中技涉农专业班级开展多元化教育,经过三年多实践,取得一些成效:1)第二学期开始,涉农专业班级保持零流失率,学生思想稳定,认真好学,掌握扎实基础技能。2)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男生703宿舍连续二年保持文明宿舍称号,内务整齐,环境干净整洁。3)其中一个班级有三位学生在学校中认真学习,技术熟练,并应征入伍,成为光荣的战士,占本班总人数的10%。据跟踪了解:部队中,他们发挥特长,学有所用,熟练掌握军事设备操作,意志坚韧,纪律性强,成为骨干优秀战士。

结束语

当前,国家已明确中等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能适应多元化发展社会的完整技工教育体系,与传统普通教育对等,是当前每位技工教育者的迫切任务。加强实践教育的改革与管理,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且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实践教育的新路子、新办法,努力深化,摸索前行,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与教学实效,使毕业生立足于快速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能吃苦坚韧,逐步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涉农专业论文篇6

一、我国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的的发展现状

21世纪初,我国农业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的。这种发展趋势,对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现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増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充分说明,21世纪的农业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调整专业设置、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办学规模及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更为显著。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提高,中职教育在市场人才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涉农专业尤为凸显,这其中教育教学的问题更值得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1.对涉农中职教育的认识不足从认识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涉农中职教育,不难看到,人们对涉农中职教育乃至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颇,对职业教育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受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影响,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可以说很少或者没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特别是教育内部冲撞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冲撞的影响,导致“普高热”高烧不退,职业教育招生严重不足。

2.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课程综合化程度不够

课程设置的依据是社会市场经济和职业对劳动者从业素质的要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农业产业结果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进行相应变化。目前,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和规范性,即使是省级农业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在课程设计上往往也是大学课程的翻版和压缩,没有离开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段式”学科体系模式。目前,许多院校都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而自行设计课程。课程设置的随意性不仅大大降低了专业设置的规范化程度,还使人才培养规格难以得到保证。有调查发现,各地农业职业学校涉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一少三小”的倾向,即综合化课程很少,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比例过小,人文类课程比例过小,选修类课程比例过小。这种课程结构不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发挥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材版本比较陈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载体。据调查,中等职业院校的教材使用普遍滞后,教材更新不及时121。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教材主要来源有四大类:一是教材体系过多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内容偏多、偏细、偏深,且绝大多数是大学教材的缩写本或者在其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増添删改,缺乏地方特色;应用中专或者大学教材,二是许多新设课程,特别是综合性课程,缺少与中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对口”教材;三是多数传统课程的教材修订不及时,内容陈旧;四是教材编写、出版周期过长,导致部分教材“新书不新”。

4.综合实训环节簿弱、产教结合不紧密

近几年来,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虽然重视加强了实训教学环节,陆续制定了专业技能训练、考核方案,加大了实训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各校发展不平衡,综合实训教学仍然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首先,实训教学规范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其次,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实训基地,部分学校校外基地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教学上往往还存在“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养猪”的情况。第三,教师实践水平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实训指导力量薄弱。上述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培训,基本技能不过硬,不能满足就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这实际上也是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我国涉农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众所周知,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基层第一线的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能否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农业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因此,要以科学发膨见为总的指导思想,深入研究21世纪初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中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专业需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思想,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涉农中职教育教学特色。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涉农业是一个大的专业领域,其中包含有农艺专业、园艺专业和蚕桑专业等具体专业以及农作物、经济作物、草原与饲料作物、土壤肥料、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生物技术应用、设施园艺等许多专门化方向。所以,应在学程分段的基础上实行方向分流,根据学生意愿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等选择专门化方向,实行分流培养,尽量使毕业生能“产销对路”。

针对涉农专业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要研究领域种植业又以大田作物、设施园艺类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领域和内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等共同特征,结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时常遇到的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现象,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制,建立生产体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全学程生产实践不间断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以就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把产学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的理论学习与社会的实践工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获得某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3.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

设置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培养农业产业发展急需、具有很强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农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解决好有限的学时与下列各种情况之间的矛盾:即与培养农业中职毕业生从业适应能力的矛盾;与未来社会职业整合性要求中职毕业生掌握多元技术的矛盾;与中职毕业生要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矛盾;与中职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所需的宽厚知识面的矛盾。因此,涉农各专业应从自身特点出发,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和区域发展特点,变过去以研究为主的教学体系为突出实用性的教学体系,在教法上应该结合生产实际,综合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编写符合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校本实训教材。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増加实用技术和综合技能训练,以现场教学和主动参与实际训练为主,有些课程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时,要及时调整内容和顺序,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和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此外,为体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需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列入课程设置之中;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专业课程将融入经济、管理、经营、法律、公关等教学内容;同时在课程设置中专门设置选修课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涉及不同专业、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各类课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増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竞争力以及独立创业能力。

4.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要积极推行理论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教学中突出主干课程的实用性,増加研发性、创新性的实习和实践活动,既帮助社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培养师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可以创建“1看、2练、3干”(“1看”就是新生入学第一年由教师带领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以观察了解情况为主;2练”就是第二年跟着老生参加专业管理实践,训练职业技能;3干”就是第三年自己主持项目并带领新生进行实践)一滚动式教学方法131,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实践锻炼而更加牢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要构建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服务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专业教师除能胜任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型“一体化”教师,保证理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内容的岗位针对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师教学的水平和教风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教改的进行。根据涉农专业的特点,对于涉农领域的教师更加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

6.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涉农中职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强“产、学、研”结合,把服务生产、服务“三农”作为开展科研项目的基本原则,注重“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立足产学搞科研和产学需要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促进涉农中职教育的自身发展。中职教育的课题不是解决重大理论问题,而应该是立足于农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可以加快教师的成长151,提高教学水平,为造就名师创造了必要条件;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和创新性实习、实践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涉农专业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困境;制约因素;策略

200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究其根源,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是制约德育工作有序开展的“瓶颈”之一。实践表明,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提供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迫切需要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矛盾突出

德育工作的“应然”状态是指德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实然”状态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让位于智育或者技能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的方针,加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其实效性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多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口号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口号中重要、行动中不要”是部分学校管理者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思想”。另外,一部分家长与学生错误地认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类型,对“德行”的要求远远低于技术与技能。可见,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已成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顽疾”。

(二)德育内容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思想教育、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文明规范的职业纪律教育等,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懂得生产足够数量粮食的重要性,懂得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和科学选择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等等。但是,现实与理想往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的时空仅局限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德育内容仅局限在德育课等教科书中”。这方面的问题,在涉农中等职业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德育工作仅仅是围绕德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德育理论的宣读等,严重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此外,德育效果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育无用论”这一观点的形成。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学校还不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育人模式”必然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包括德育课教师,还应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社团工作者,以及受聘兼职的各类相关人员。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中德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品质和道德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等其他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施加一种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文化课、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党团活动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及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引领等等。因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总量缺乏,而且结构不够合理,“全员”的德育育人模式任重而道远;此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因工作地点、薪酬、生活环境等条件,缺乏一定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马虎应对、敷衍塞责。显而易见,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是当前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重大困境。

二、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会转型的后期效应正在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改革以及农民思想道德的建设。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瓜农无限制的给西瓜注射生长剂,最后导致西瓜“爆炸”。透过现象看本质,瓜农之所以做出这种损人又损己的事情,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潜伏着不和谐的因素——道德危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农民身上也有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

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本质属性,即职业性与技术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从事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类型的从业人员,更应该适应现代农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懂销售、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下,锤炼农民的经营销售能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诚实守信、勤俭致富、珍爱耕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加强农林牧渔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契机,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然而,目前许多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仍然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养成,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导致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一种“被孤立”的境地。

(三)德育主体自身的原因

按照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不同,德育主体主要包括施加主体和接受主体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后者即是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学校管理者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接受水平等,都影响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发挥。现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这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效;二是学校管理者的德育思想与观念有待进一步端正,这是德育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三是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彼此分离甚至抵消,应当认识到它们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必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使受教育者品德的养成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较差,思想道德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状况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三、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因此,增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具体要求,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根据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民“学农、爱农、守农”思想的形成;二是继承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成为爱党、爱国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逐步深入。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到涉农中等职业教育“量的提升”与“质的实现”。其中,“质的实现”应该是涉农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统一。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农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热爱农村、愿意留守农村并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献身农业的理想,是涉农中等职业教育“质的实现”的途径之一。传统农民的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等美德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起来。为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诚信守法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二)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四门课;另外,各地区、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选修课的内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建立并完善具有校本性、活动性、生活性的模块化德育课程。模块化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包含职业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心理模块、职业生活模块以及公民教育模块。显而易见,模块化的德育课程应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标,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来实现。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是增强德育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涉农专业本质属性的要求下,有利于根据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生涯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惯等。

(三)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就是建立一种具有“职教特质、区域特色、农村气息”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职教特质”着眼于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即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办事;“区域特色”是基于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角度,涉农职业学校依托各地区的特色资源、迥异的地域文化等构建具有区域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农村气息”是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出区域特色,反映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面貌与实际情境,还应集中体现在办学目标、管理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着重展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专业的风格、风貌。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设在农村地区,既是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又为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技术人员,是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的摇篮。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因素,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及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感染学生,使其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涉农专业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农村职业教育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教育中的短板”,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却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从2009年秋季开始,国家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但中职免学费政策的实施目标是什么,目前已有的实施策略能否实现中职免学费政策的目标,会不会出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结果与政策目标相背离,这些都是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提出与实施

建国后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教育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主要是工农干部、产业工人以及转业军人,实行免费加人民助学金的制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我国大中专院校开始实施收费制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也由免费转为计划生、委培生、自费生等多种收费方式,1997年多种收费方式实行了并轨。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及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使中等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尽失,中职学校生源转为了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问题凸显了出来。2003年1月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迅速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随即提上了日程。

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根据这一要求,2009年12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规定从2009年秋季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文件还指出了免学费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免学费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免学费的对象和范围、标准、实施步骤、实施办法、免费数量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免费政策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关系,免费政策与资助政策的衔接等。2009年12月2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全面解读四部委《免学费工作的意见》政策要点,就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2009年12月2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下达2009年秋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对免学费工作提出要求,并下达近24亿元中央补助资金,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中拥有农村户口的学生占83.82%,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低收入和困难家庭,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对于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免学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中职免学费政策实施后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免学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免费范围还不规范,免学费的免费对象还不明确等。

(一)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国家规定对中等职业学校因免学费而损失的部分进行补助。2009年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免学费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西部地区,不分生源,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中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东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别为8:2和6:4,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省(市)确定。免学费资金由省级财政统筹落实。”由于《意见》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省级以下财政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补助资金标准,致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得到的办学经费补助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以县为主”的财政责任划分,意味着农村中职学校的财政收入依赖于县乡财政,一些贫困县对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本来就不足,现在又让县乡财政负担免学费的补助资金,其经费补助标准可想而知。笔者也通过对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和城市职业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得知,农村职业学校接受到的来自财政部门的免学费补助资金的标准与城市的职业学校补助资金标准有很大差异,但无论是农村职业学校还是城市职业学校,财政补助的资金都不能达到免学费前的学费收取标准。另外,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中职学校在免学费政策实施前的收费标准较低,县乡财政就依据以前的收费标准进行补助,国家免学费的补助资金不一定都能拿到。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已经成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各地财政补助的资金或满足不了办学要求或不能到位,致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经费可能比起收取学生的学费来说更为紧张。

(二)免学费政策实施过程中免费范围认定缺乏规范

依据《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免费的认定对象主要包括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涉农专业两个方面。由于免学费政策在免费范围的认定上还缺乏规范,造成免学费补助资金的分配不公及资源的浪费。

首先,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标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资助资源的分配不公。我国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根据生源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等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相关证明材料或乡镇政府出具的有关证明,由中等职业学校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时组织实施,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上报。其中,贫困生的认定指标是认定过程的关键,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主要包括: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者;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且经济困难的。转贴于 总体来看,教育行政部门所确定的贫困生认定标准主要涉及学生家庭经济的现实情况,其中孤残、烈士、单亲、低保等指标相对较为客观,但由于我国居民的收入信息不透明,是否有固定经济来源却相对主观,这就为中等职业学校在判定贫困生时出现随意性、主观性或存在人际关系因素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免学费政策实施初期,享受免学费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有一定比例的:西部地区按在校生的25%确定,中部地区按在校生的15%确定,东部地区按在校生的5%确定,那么,各地区贫困生比例的设定依据是什么?西部地区25%的比例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另外,中等职业学校为减少贫困生的认定成本,会不会出现认定过程中的不严谨?这些因素会不会导致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资助,从而影响了教育资助的公平,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其次,对涉农专业的认定缺乏严格的认定程序,导致国家补助金被套取。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国家对涉农专业的认定依据是于2000年和201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出现的涉农专业名称,规定2010年秋季入学前的涉农专业名称为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2000]8号)中的2l类专业,2010年秋季入学的涉农专业为2010年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教职成[2010]4号)中的农林牧渔类所有32类专业。总的来看,国家为发展涉农专业,逐步扩大了对涉农专业的免费范围,并对涉农专业的名称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涉农专业的认定。但这只是依据专业名称,却没有出台严格的涉农专业认定程序,也没有组织专门人员对涉农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再认定的过程还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可能导致一些中职学校对原有的非涉农专业名称进行“改造”,利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套取国家补助资金。

(三)免学费政策的免费对象还不明确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中等职业学校要“广泛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在职职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范围在逐步扩大。随着招生范围的扩大,免学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免学费政策并没有对注册学生的年龄进行严格的限制,并且由中等职业学校上报免学费学生人数,有可能造成一些职业学校借此大面积招收进城和就近、就地转移到非农领域的务工人员和务农的农民,让农民工进行注册,虚假上报学生数量,进而通过这两类人员套取国家补助金,致使应届初中毕业生及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的利益受到侵害。为此,2010年12月5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联合出台了《关于严禁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通知》(教职成[2010]15号),要求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机制,规定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的审批标准和程序,严格学籍管理,确保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补助学生人数真实、准确。但是,如果不能明确免学费的资助对象,加上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中职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有可能继续成为某些中职学校违法牟利的“唐僧肉”。

三、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实施结果会不会与政策目标相背离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实施目标是什么?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大力发展涉农专业?如果是促进教育公平,那么就应该包括数量的公平和质量的公平,以质量的提高促进数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免学费政策实施后,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办学经费紧张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可能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下滑。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农村职业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室的投入和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都不能得到保证。而一直以来,农村职业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较差,与城市职业学校相差较大。在硬件投入方面,仅以2009年中职教学及辅助用房的条件为例,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普通教室面积、实验室面积、图书室面积、微机室面积及语音室面积等。从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在普通教室所占比例中,农村中职为75.44%,城市中职为71.25%;在实验室所占比例中,农村中职为9.9%,城市中职为18.2%;在图书室所占比例中,农村中职为4.5%,城市中职为4.1%;在微机室所占比例中,农村中职为4.14%,城市中职为5.16%;在语音室所占比例中,农村中职为0.95%,城市中职为1.21%。另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还存在大面积的危房,其危房面积比例占校舍总建筑面积的24.72%,而城市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1.05%。这说明农村中职学校不仅不能完全保证普通的教学用房条件,而且在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实验室、微机室和语音室等方面的配置要远远落后于城市中职学校。在软件投入方面,以师资为例,教育部在2001年11月颁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到2005年,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专任教师的比例,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中专)达到25%,职业高中达到20%,中职学校达到15%。但是到了2006年,农村职业学校共有专任教师295863人,除去2506名不任课的专任教师外,剩余的293357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153人,占0.73%;副高级职称教师39538人,占13.48%,高级职称教师总和占到14.21%,离教育部的要求相差太远。

涉农专业论文篇9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农业专利产出现状,该项研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平台,检索2004—2013年河北省申请的农业专利信息。按照国际分类法,选取IPC分类号为:A01(农业;林业;畜牧业;打猎;诱捕;捕鱼),共检索到3318条数据。由于专利涉及到多个学科,IPC分类号不止是一个,因次,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只保留IPC主分类号为A01数据。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少统计结果显示,在2004—2013年间,河北省共申请农业技术专利2948件,每年产生的专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67件,提高到2013年的541件,增幅为251.3%,年均增长率为15.86%。但最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比较少,在2948件专利中,有实用新型专利2026件,占68.72%;发明专利922件,占31.28%。在发明专利中仅有323件为授权专利,占发明专利的35.03%。专利研发主体个人占主导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农业专利中,以个人为第一专利权人的数量比较多,为1808件,占61.33%,其次为企业,占17.94%,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占的份额比较低,分别为11.56%及9.46%。进一步对专利申报主体分析,发现不同研发主体在各个领域的专利比例不同,个人申报主体在A01G,A01K,A01D类比较多,企业在A01D最多,以农业机械类专利技术占优势。科研单位和高校除了在A01G类外,在A01N类,即农药、植物生长调价剂方面呈现出较强创新能力。

2提高河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经过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河北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了显著提高,涉农专利申报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专利数量的增加为建设创新型农业大省提供了有力在个人手中,而作为创新主体的涉农企业所占份额并不高,拥有较多创新资源和较强创新实力的农业科研机构及高等学校,所占的份额两者加起来才占到20%,说明河北省的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

2.1建立专利申报质量导向管理机制

各级管理部门在大力加强农业知识产权法规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工作的同时,建立专利申请质量导向管理机制,即在制定专利资助、申报、专利评估、专利成果奖励相关政策时,要按照“量质并重、质量优先”的原则,切实把好专利申报质量关。同时,加强专利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专利机构和人的执业行为,研究制定涉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动将专利申请质量的管理作为其重要内容,引导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内部管理能力。

2.2健全专利教育与培训服务体系

各大涉农企业、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农业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工作;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人力,开展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服务,设立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或增设知识产权与创新教育课程,为国家培养大量全面和系统地掌握知识产权法规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2.3完善专利产出激励措施

为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河北省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都制定了针对高水平论文、论著及获奖科研成果的激励政策,在物质奖励及职称评定中体现出来。但对专利、农作物品种等知识产权类的激励政策不足,通过专利制度、品种权制度等使科技人员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及实用性不高,对鼓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作用不大。因此,高校及研究机构应构建并完善科研成果及科技创新科学评价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4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

涉农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浙江省

一、研究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而引导大量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中,带动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这既是充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2]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侧重于从宏观层面探讨目前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工作的必要性、作用及其岗位选择,而从微观层面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大学生角度对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更是鲜见,已有学者[3]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角度实证研究了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对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显不够。本文在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性探讨,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和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可以设定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数学表达式为:

D(R)=P{(E-C)>R}

其中,E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C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R为大学生平均收益,D(R)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策函数。该模型表明,大学生的预期收益、农村就业成本及大学生平均收益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只有当预期收益扣除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大学生平均收益时,大学生才会做出农村就业的决定,否则他们就不会农村就业。

该模型中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和大学生平均收益是相对较易确定的变量,而预期收益则难以确定,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F(Xi,Yi)为大学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提高预期收益的合力,X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自身内在因素,Y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除政府以外的外部因素。动力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制约机制中的各因素则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F(Xi,Yi)≥0,意味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至少产生拉力作用。G为政府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认同和支持程度。G≥0,意味着大学生农村就业必须至少得到政府的认同。该模型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取决于大学生择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他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条件,以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从上面理论模型的讨论可知,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生只有在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

(二)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假设

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分析[4],目前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的通道还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农村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其次,不少大学生担心到农村下去容易、上来难,因此不敢轻言下去;最后,大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伟国则认为,缺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是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分为七个方面来进一步研究:

第一,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出生地、专业和大学录取批次等。从理论上说,由于婚嫁年龄、自身发展等原因,男性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积极性应高于女性大学生。关于出生地,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有感情,有回到农村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加珍惜跳出“农门”的不易,加之受社会观念和家庭压力而不愿择业农村。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应该会影响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从理论上说,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择业农村的意愿更大。至于大学录取批次,我们认为越高层次的大学生越能接受农村就业。因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大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高,目光更远,能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其农村就业的成本。拉坦曾指出,社会科学知识的效应可使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右移,使制度创新成本降低。[5]

第二,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条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对农村环境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三,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国家政策待遇主要是指人事调动制度、薪金福利制度等。对去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税收优惠制度也是其是否选择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说,大学生对国家的政策待遇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四,社会偏见压力。社会偏见压力主要是指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一般而言,大学生受到的偏见压力越大,其越难去农村就业。

第五,自身成长发展所受影响程度。大学生刚刚毕业,会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说,如果觉得农村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不大,那么其农村就业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当前物质需求已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第六,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由于市场就业的影响,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如从一本到三本及高职的各类高等院校几乎都设置了工商管理专业,而涉农专业逐渐萎缩。此外,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各高校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岗位就业。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越大,大学生所受缺陷的影响也越大,其农村就业的意愿也越小。

第七,农村发展认知程度。一般说来,如果学校、政府、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地接触新农村的机会,让其了解新农村建设,让其体验当代农村的魅力,则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提高。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城市出生的大学生对当代农村的认知程度相当低,他们脑海中的农村还是自给自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形象。

三、实证模型、数据和方法

(一)实证模型的建立

基于前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以下简称为“农村就业意愿”)设定为以下几类因素的函数:

农村就业意愿=F(大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变量,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自身发展成长所受影响程度变量,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变量,农村发展认知程度变量)+ 随机扰动项。

(二)样本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项研究的样本数据由笔者组织10位分布在浙江10所高校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分层(录取批次,性别,专业是否涉农)随机调查获得。这10所高校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丽水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共发放问卷500份(每所高校50份),实际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2份。样本分布于浙北、浙中、浙南、浙西山区和浙东沿海地区,涉及一本至三本及高职各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含义为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还是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和不愿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在此处不适用。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1)范围内(1代表愿意农村就业,0代表不愿意农村就业),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

四、结果与讨论

笔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的482位大学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6,7]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向后筛选法。首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将t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基本显著为止。这样,一共有10种计量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以,不同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和结论也相似,估计结果比较稳定。由于用SPSS进行Logistic回归,不能提供标准化的回归系数,给自变量相对作用的比较带来了不便。本文已把各个变量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转换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了减少篇幅,本文只列出了10种计量估计结果中的三种(见表2)。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大学生的主修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各个模型的结果来看,大学生专业变量的系数均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比较高,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专业涉农,其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就越大。这一结果与笔者最初的预期和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这也表明,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性别变量系数、录取地系数、出身地系数则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第二,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各个模型结果看,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的系数都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也较高,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国家政策待遇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越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越高。这与笔者的预期和近几年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实际基本一致。

第三,社会偏见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偏见压力变量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很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偏见压力大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要小于社会偏见压力小的大学生。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农村工作环境这一变量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检验水平,不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笔者将其数据与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其相关性不大,可见作为社会偏见压力这一非正式制度的起因并非仅仅是农村工作环境。

第四,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对于其农村就业意愿具有重要的阻碍作用。模型结果显示,自身发展成长受影响度变量的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较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若感到农村就业对自己的发展成长影响越大,则越不愿农村就业。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

第五,高等教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农村就业。根据模型三显示,高等教育缺陷变量的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1。这说明,高等教育缺陷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此外,大学生农村认知度这一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不显著,不能得出其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更多地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当大学生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而当前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体应该是社会、高校、政府以及大学生自身;以浙江省大学生调查情况看,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预期、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与社会偏见压力、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在本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尊重大学生择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大学生农村就业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系统性。政府、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具体条件,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同时应大力宣传农村就业的意义,激发其潜在的农村就业意愿,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农村同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一片天地。当然,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就业可以锻炼工作能力,丰富人生履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

第二,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措施,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待遇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对其到农村就业意愿有重要影响。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相关福利待遇,如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等。要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得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

第三,支持高校专业改革,引导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高校必须全面调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 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6):29-31.

[2] 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59-61.

[3] 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4] 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2006-05-10(1).

[5] 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M]//财产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 姜小鹰.SPSS FOR WINDOWS简明教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