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发展十篇

时间:2023-03-20 11:41:03

涉农企业发展

涉农企业发展篇1

涉农协会之河南经验

企业如何发展?面对普遍低迷的经济现状和风云突变的国内外市场,这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异常关心的问题。特别对于“周期长、见效慢、低收益”的涉农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为了降低风险,提高自身抵御能力,也为了开拓市场,强大自己,抱团发展成了企业不谋而合的一致选择。而行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正好是将各个企业聚集在一起的最佳载体。

在林林总总的社会组织中,不管是联盟还是行业协会,其发挥的社会作用,基本是一致的。而经历30多年发展的行业协会,在社会中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一些,其功能也较为齐全和强大。

如今,行业协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变化当中的新生主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桥梁纽带,能够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行业自律。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往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协会,往往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有的甚至成为解决本部门离退休老领导待遇的一种途径,与现代化治理的行业自律南辕北辙,工作中作用发挥很小,运行也缺乏规范,有的甚至变相收费,增加企业负担。

那么,涉农行业协会应该如何除积弊,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服务,让他们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呢?在这方面,河南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近两年,随着全国上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渐重视,涉农行业协会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对于涉农行业协会,比较普遍的共识是“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食品点多、线长、面广,去年5月以来,政府就不失时机地努力从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培育市场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做一些突破。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新型协会的建设,引导和扶持一批活跃在政、企业、社会之间的中介力量,它们不带官方色彩,可以一行多会,互相竞争,逐步改变以往官气十足的变味儿的协会,真正在政府、企业、消费者间架桥铺路,在同业同行中推进自律,维权代言,共荣共赢。”河南省食安办副主任张红林告诉记者。

他表示,目前,河南力争用3年时间在食品领域建成多个行业协会,逐步形成政府、市场、企业、社会、消费者五个轮子同转,五力齐发的健康发展态势。可以预想,随着社会力量以各形式组织起来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更多的人从批评、抱怨的旁观者转变成为参与者、建设者,河南的食品安全监管将会为之面貌一新。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正在积极筹措经费,抓制度设计,抓典型试点,抓指导培育,已经出现诸如芽菜协会、腐竹协会、天然联盟等新型行业协会雏形,虽还是星星之火,但一定能够燎原。”张红林说。

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企媒合作试验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前,全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作为中小企业,“抱团发展”肯定胜过“单打独斗”。在中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受人才、资金等要素制约,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在这种困境下,如果这些企业继续各自为战,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恶性竞争只会自取灭亡。只有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才能使中小企业团结互助,共同开拓市场,迎来发展的春天。

鉴于此,许多企业便以联盟的形式活跃在市场之中,扮演着和协会同样重要的角色。2014年10月,由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等多家媒体联合涉农企业发起的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堪称全国农产品行业的试验田,一开始就吸引了雏鹰农牧集团、河南瑞阳集团、河南奈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万家中药材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民权九鼎葡萄酒有限公司、新郑市佳源农业种植有限公司等100多家颇有影响力企业的参与。

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总编辑、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秘书长杨秋意介绍:“作为全国唯一的‘三农’期刊,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社联合广大涉农企业发起成立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共同树立农产品安全品牌形象,架起了一座企业与政府、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成立联盟的目的,就是通过行业自律,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只有从源头上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从这点上讲,中原农产品质量安全联盟的成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农业大省,我们要通过联盟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使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成为河南农业的一张名片。”

在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筹备会上,雏鹰农牧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质量官侯五群被推选为联盟首任会长。他认为,成立联盟首要是体现出“好”和“善”。好在哪里?对消费者来讲,要把安全的理念灌输给大家;对做农产品的企业来说,联盟要成为一个好的组织,把企业展示出来,把企业的产品品牌和好的品质宣传出去,联盟企业遇到问题,可以有好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得到有效解决。“河南是粮食大省,农产品品类多、数量大,如果通过联盟把河南的农产品推向全国,贡献将是巨大的。”

杨秋意表示,安全联盟要统筹规划,打造一个互相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推出一批河南优秀涉农品牌企业,邀请有信誉、重质量的农业企业和科研、规划等行业精英加盟,使联盟的服务功能增大。

路在何方

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民间团体组织,目前尚未在民政部门注册,也没有任何行政职能。

如何发展?如何吸引更多的农企加入到组织中来?这是摆在杨秋意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在没有任何行政职能的前提下,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服务好涉农企业,才是联盟的魅力所在。”杨秋意说,“在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与推广前提下,融资和产品销售是企业家们共同关注的大问题,这也是联盟努力的方向。”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成立后,在中原大地上接连又出现河南健康食品安全联盟、河南涉农诚信企业联盟等。

“对于联盟的未来,我很看好!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的将来,会像一些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一样,架起企业同政府沟通的桥梁,为成员企业共同发展贡献力量。”杨秋意说。

张红林也对这一组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权威专业媒体充分发挥自身智力和信息等优势,联合农产品领域既有战略合作伙伴,牵头组织农产品安全联盟,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在这里,媒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如果运作规范,就能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彰显社会责任,对新老客户做深度服务,拥有更加稳固的会员单位和固定的读者群;而加盟的各涉农企业也能抱团发展,抱团维权,严格自律,从而加快形成行业自治,形成农产品安全与发展相互促进、期刊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格局。

张红林还特别提醒:农产品安全联盟在建立之初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把经念好,切不可搞花架子;要多做实事,善做善成,一步一步地把这种协作自治和合作协作功能体的各种功能释放出来,成为在全国农产品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企媒合作试验田;要在推进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在激励媒体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探索创新,提供更多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更大的发展舞台

7月初,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正式出台,这标志着讨论多年的协会“去行政化”终于迈出了关键性步伐,这对于中原农产品安全联盟这样的社团无疑是个好政策。

其实,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行业协会“去行政化”都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协会、商会、联盟等社会组织,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政府可以卸下不必要的包袱,而企业也能放开手脚,轻装上阵。

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实现政会分开。此次出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就是厘清二者职能边界,实现协会“去行政化”的关键一步,将对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新体制产生积极作用。

涉农企业发展篇2

2012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强调,要确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农业部2013年1月出台的《关于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都强调,要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目前,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涉农企业主要有两类,且主要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类是由农业科研院所发起设立、或者经科研机构转型改制而成立的涉农企业,这类涉农企业大都是从事种子研发、繁育、销售等业务的种业企业,它们拥有丰富的农业科研资源和经验,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较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一类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这类涉农企业大都建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并与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这两类涉农企业中,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其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建立研发机构、不断增加研发经费投人。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95%以上的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有些龙头企业还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87万多人在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服务工作,他们不断开展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潜心研发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种植新方法和新工艺、农产品加工新产品,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还面临着诸多瓶颈因素,对此,我们要准确识别,并设计有效的激励型机制,以促进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因素

(一)农业科研体制瓶颈:农业科研资源集中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导致涉农企业难以获得所需科研资源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研体制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行,虽然近年来科研体制改革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农业科研仍然呈现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和运行框架,农业科研资源仍然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农业科研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现阶段的农作物育种科研为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种质资源和育种人员,育种研究花费了全国90%以上的科研经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育了全国90%以上的农作物品种以全国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在河南省所形成的育种群体中,农业科研机构依然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河南省的农业科研龙头,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种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占全省农作物品种培育总数量的25%,在河南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垄断地位?。这表明,一方面河南省涉农企业所拥有的种业科研资源存在不足的问题,从而难以在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上获得有利地位;另一方面,涉农企业在农作物新品种的获得上面临市场壁垒。

目前,中国的农业科研体制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各级、各类科研院所之间独自为政,这一方面导致科研资源难以得到高效整合和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导致科研院所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从而出现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的现象。(2)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管理部门多头化、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清晰、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很突出,也缺乏国家层面上的农业科研经费的系统整合机制,这导致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低下。(3)农业科研体制未能随着农业发展形势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或者改革,导致农业科研立项脱离了农业生产实际,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科技需求。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联系不紧密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后果。目前,我国每年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大约6000-7000项,但其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美国、日本(70-80%)和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90%)的水平。

可见,近年来,中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并没有为涉农企业获得农业科研资源提供有利机会和良好条件。同时,许多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导致其社会公益性、商业性科研活动相互缠绕、相互混淆,难以吸引涉农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也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企业还难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主体?。中国农业科研资源高度集中于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创新严重依赖于科研院所,不符合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一般规律,也成为影响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大障碍。国家和政府对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涉农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上的作用和定位不明确,导致各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及战略协同。

(二)创新要素瓶颈:资金和人才等创新要素不足,导致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创新要素支撑

研发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需要创新要素的强力支撑。但是涉农企业普遍缺乏人才、资金、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这使得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面临极大的创新要素瓶颈,导致其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充足的创新要素支撑。

一是研发投入不足。涉农企业在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诸多环节(例如,新产品研发、新工艺设计、新仪器试制、商业推广等)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人。然而,一方面,目前的涉农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总体经济实力较低、经营稳定性差,日常生产经营占用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涉农中小企业向银行机构申请贷款时程序复杂、缺乏有效担保物、信用等级低、银企关系不密切,使得涉农企业申请贷款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信贷的可得性较低。这两方面因素导致涉农企业研发投人不足,正常尤其是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

目前,多数涉农公司(包括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研发投人在其销售收人中的所占比重不足1%。2014年,种业上市公司中敦煌种业的研发支出为755.42万元,占营业收人总额的0.60%;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业中圣农发展的研发支出为1467.87万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0.23%?。尤其是与跨国涉农公司相比,中国涉农公司的研发投人存在巨大差距。2014年,在中国5200多家种业公司中,前50家种业公司研发投人总额不足20亿元人民币,而美国种业巨头孟山都公司的研发投人超过10亿美元显然,中国涉农公司的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不注重研发能力的提升,涉农公司还未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出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

二是人才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关键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人才是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企业研发需要大量专业技术研发人员。但是,目前,涉农企业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进步的加快,涉农企业急需大量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前沿技术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科技人才流人和选择农业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面临的梗阻也很多,反而,涉农企业优秀科技人才外流的现象较为突出。科技人才的流失使得涉农企业自主培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低下。研发人才和各种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阻碍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2011年,河南省种子企业科研人员占种子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为13%左右,平均来看,每家种子企业拥有的科研人员仅为4.75人。

(三)产学研合作瓶颈:产学研合作条块分割,未能真正达到“无缝协同创新”,导致涉农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难以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相较于国外,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高,并且,涉农企业与跨国农业公司之间的科技创新水平差距较大。因而,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涉农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形成科企联合、校企合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是迅速提高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以科企合作机制为主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是探索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尤其是国务院2011年4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来,国内已有很多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创新性地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商业化育种产学研合作(!D,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在合作中也显现出条块分割等困境和问题,产学研合作未能真正达到“无缝协同创新”,导致合作难以深化、涉农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到位。

一是产学研合作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条块分割、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在农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各方,都有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这些政府主管部门都希望并出台政策措施推进产学研合作,但又都希望保护各自管理单位的利益,这导致产学研合作中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协调一致,从而使得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和有效运转缺乏管理体制方面的保证;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难以建立,从而导致合作各方在利益分配上容易产生矛盾,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深人发展。

二是产学研合作的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导致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一方面,目前已有的产学研合作中,主要采用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等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大都是技术、农作物品种和产品的转让等,而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建研发机构和实验室以及技术创新联盟等合作方式还很少。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涉农企业一般出资金,科研院所一般出技术和研发人员,科企合作进行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发、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技术研发。尤其是,涉农企业寻求与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大多是短平快项目,而对那些事关产业、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合作研发,则不感兴趣。而且,多数涉农企业还存有较重的急功近利思想,产学研合作的实际结果一旦不符合预期目标,往往采取中断合作的行为。因此,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很少有全方位的战略式合作,大多采用合约式、购买式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以致合作难以达到深度协同创新,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

三是在产学研的合作中,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导致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严重。涉农企业的利益诉求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期望能从产学研合作中获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等,以及它们的商业化开发和产业化应用,从而期望获得市场竞争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利益诉求是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出发,期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将其科研成果参与商业化竞争以获得商业利益,并从市场、涉农企业中获得科研成果的应用评价,从而能获得更多的科研项目。合作各方利益诉求的非趋同,势必导致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存在“分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涉农企业的真实需求严重脱节,大量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主要表现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多,但能满足涉农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少;同质化、基础性的科研成果多,个性化、适用性强的科研成果少;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丰富科技资源和要素难以为涉农企业所利用。

(四)支持政策瓶颈:多数政策支持力度过小、政策落实难或落实效率不高,导致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为支持、促进涉农企业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支持政策的价值取向日趋明显;二是支持政策的含金量不断提高。总的来看,各种支持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较为明显。但是,目前的支持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

一是多数政策的支持力度过小,尤其是财税激励政策力度不足,导致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实质性提高。例如,2014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实施的面向种业公司生物育种能力与产业化的财政专项资金3.4亿元,如果分摊到全国5200多家种业公司,则每家种业公司所能获得的专项资金额仅为6.54万元,更何况还会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中央财政、各级地方政府财政近年来也逐渐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投人,但是,经费投人比重较低、被截留或者挪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这导致涉农企业科技人员下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很多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致使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使得技术供给与技术服务需求脱节。,

二是政策落实难、或者落实效率不高、惠及面窄。国发〔201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确立了种子企业在商业化育种和种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从税收优惠、育种投人、信贷支持、科技资源合理流动等方面提出了支持和鼓励种子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但是,这些政策涉及的政府职能部门较多(例如,财政部门、税收部门、科技部门等),而且需要银行机构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再加之有些政策太宽泛、针对性不强,导致政策落实遇到很多阻碍、困难重重。而且,支持政策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再到涉农企业,要经过多个中间层级,这一方面导致政策传递、落实中的寻租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导致政策传递、落实的时间拉长,实施成本较高、落实效率低下。2013年3月,国家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成立,首期资金规模15亿元,基金重点支持经营规模较大、育种能力较强、市场竞争优势较突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大多数种子企业无法获得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的支持,政策惠及面亟待扩大。

三是各项支持政策之间缺乏整合性和衔接性,政策创新滞后,相关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跟上、或者对接不上,促进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有机对接的政策支持体系仍未形成。例如,国发[201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支持从事商业化育种的科研单位或人员进入种子企业开展育种研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科技资源合理流动”。但因在子女就学、住房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导致领军型育种专家、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选择种子企业就业时顾虑重重。虽然近年来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备、执行力度较差等问题,导致涉农企业的研发成果、种子企业研发新品种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严重挫伤了涉农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主动性,不敢贸然投人巨额研发资金;也导致研发新产品在售后服务、市场维护、渠道管理等方面面临很多障碍和困难。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高投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从构思到应用推广所要经历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二十几年,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很高,而涉农企业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这导致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难以得到有效规避,从而阻碍着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思想认识瓶颈:有些涉农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导致企业没有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最优先位置

当前仍有一些涉农企业不仅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甚至错误地认为科技投人是一种消费性投入,短期内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导致这些涉农企业不重视研发投人。而事实上,研发投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性投人,是最能体现知识价值、技术价值和创新价值的投入,对企业收益、利润增加会产生乘数效应。同时,有些涉农企业认识不到创新驱动的战略意义,导致很多企业没有把重视研发、投人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路径。很多企业认为可以通过模仿、引进,以减少前期研发投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地方型涉农企业借助地方保护主义的大伞,依然可以在本地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如此这样,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不愿意投人时间和精力来抓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而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用于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用于“资本运作”,盲目地追求“公司上市”,力图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亿元、十亿元、百亿元、千亿元企业,进人部级或者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行列。这些思想认识瓶颈、必然导致涉农企业更加注重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而忽视发展质量和内涵竞争;更加注重维持基于低要素价格的比较优势,而忽视培育基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竞争优势;导致涉农企业自主创新精神的缺失,难以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最优先位置。

三、促进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机制

(一)深人推进农业科研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以期强化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既涉及到农业科研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也涉及到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农业

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农业科技资源在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合理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发展规律,以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农企业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与协同。

分工是指要明确界定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职能分工,明确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各有侧重的政策支持。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确立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骨干身份,充分发挥它们的引领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着力强化、提升涉农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从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及其功能定位来看,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是农业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农业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知识应用系统的核心主体。具体来看,涉农企业应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成果转化主体,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牵头主体、农业科技竞争的承载主体和农业科技服务的骨干主体。

协同是指在政府、社会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支持下,农业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通过资源共享与战略合作等路径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提高整体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分工与协同的核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差异化角色定位;二是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协同的动态平衡,以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赢发展。

(二)健全促进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要素激励机制,以引导创新要素向涉农企业聚集、促进涉农企业要素结构优化升级

1.聚合政府财政、社会资本和涉农企业自身留存收益等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涉农企业研发资金投入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主体、资金投入主体、项目实施主体、成果应用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共享主体。如涉农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应符合下述标准,g卩:一般企业、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在当年销售收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应分别达到1%、2%和5%及以上的水平?。

2.引导科技人才向涉农企业聚集,帮助和支持涉农企业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涉农企业要在经营管理和科研实践中锻炼、培养科研人才,造就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中的拔尖人才、领军人才,打造多支勇于进取、精诚团结的高端科研团队。完善涉农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科研人员的机制,将各项联合培养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出台优惠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流向涉农企业和双向兼职。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建立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招募企业战略管理、经济运行分析和农业技术等研究方向的高级科研人员,充分挖掘和发挥它们的独特功能,即:帮助公司确立良好的社会品牌形象;帮助公司做经常性运行诊断,为优化企业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公司发现和储备战略后备人才;提供国家高端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基地。

(三)健全促进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以优化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环境

1.探索建立涉农企业科研投人新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科技投人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在农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政府农业科技投人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打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分配中的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的机制。鼓励涉农企业牵头申报、立项、组织实施部级、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科研专项等;产业前景显著和应用性较强的共性农业技术研究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关键农业技术研究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要向涉农企业倾斜。

2.创新公共财政支持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式、新途径。变政府农业科研经费直接投人涉农企业为通过社会组织间接投入、涉农企业,即改变过去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分配中的“政府涉农企业”模式,并将其创新为“政府^社会组织=>涉农企业”模式,这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农业科研项目设计、评审、跟踪管理和评估中的专业性、客观公正性优势,提高政府农业科研经费的公平分配度和利用效率。变国家农业科研经费无偿式投入涉农企业为有偿使用、共享收益、适时退出的市场化支持方式,即政府投向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科研经费应更多地采取市场化方式,具体方式有增加对涉农企业的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增加资本金的注入等。探索对涉农企业实行农业科研项目后补助方式,即采取“先实施农业科研项目、后公共财政支持”的新方式,以弓丨导涉农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研发资金’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从而使得涉农企业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立项决策主体、经费投入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公共财政支持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应聚焦于涉农企业竞争前研发活动和产学研合作,并坚持法制化和非歧视性原则?。

(四)健全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机制,以加快形成以涉农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资源是涉农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因此,一要全面调查、掌握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科技资源,对分散而又低效的既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整合;积极探索整合方式,不拘于一格’可以灵活采用机构重组、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国家层面、各地方政府层面上的农业科技资源库,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利用率。二要健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拥有的农业科技资源(尤其是科研设置、仪器设备等)面向涉农企业的开放共享机制,以强化它们对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支持。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部级和省部级农业重点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作物种质库、农业科学数据库等要向涉农企业开放,并将其对涉农企业的开放共享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紧紧围绕涉农企业和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知识传播、农业技术转移和农业科技人才交流,以加快形成以涉农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三是国家、各地方政府组织科研活动所获得的农业科技信息,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要更可能多地向社会公开,以供涉农企业享用。四是更多地在涉农企业中建立部级、地方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涉农企业建设或者参与建设部级、地方各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五是构建有效的涉农企业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挥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创新信息平台、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并推动它们为涉农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专利服务、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大型共用软件等专业化科技服务。

最后,涉农企业还要持续增强对农业科技创新重要地位、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涉农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涉农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惟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科技创新成果惟有通过涉农企业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即,才能促进科研与生产的无缝对接、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涉农企业还要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不打折扣地承担起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

涉农企业发展篇3

探究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由于管理体制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效率不高,缺乏创新,同时财务管理不健全,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资信水平相对较低。二是来自银行方面的原因。商业银行对涉农中小企业融资存在歧视,同时由于收益不对称和激励不对称而排斥涉农中小企业,大型银行的经济性也导致其注重“批发”业务忽略“零售”业务,而可以为涉农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数量不足,信贷能力不高。三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涉农中小企业缺少政府必要的保护。与大企业相比,涉农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信息、销售渠道、产品开发等方面处于劣势,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几率更大。四是来自社会信用保障体系方面的原因。由于社会信用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抑制了金融支持的力度,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不愿或谨慎对涉农企业发放贷款,出现所谓“信贷配给”现象,即在目前的利率下,借款人不能借到所需额度的贷款。调查表明,目前贷款利率不是导致涉农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主要因素,缺乏抵押品、缺乏担保可能是导致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破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需要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致力于为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必须努力寻找适合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模式。从世界各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来看,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与一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形成的融资方式的历史沿革有关,同时还与其产业属性有关,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也不例外。涉农中小企业由于其产生成长的特殊性,大多数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如纺织、食品、造纸、农产品加工等,其特点是从业人员多,劳动占用大,产品附加值低,资本密度小,技术含量不高。融资的高成本将多数劳动密集型的涉农中小企业排除在直接融资市场之外,间接融资成为获取资金的主要手段。由于涉农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初创期,由于涉农中小企业方向不稳定,资金需求大而失败率很高,难以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因此应选择业主自筹为主,银行信贷为辅。在成长期,涉农中小企业规模有所扩大,经营业绩逐渐攀升,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开发产品,需要有更多资金的支持,可以选择以银行贷款、商业信用为主筹集短期资金,以银行信贷、融资租赁为主筹集长期资金。到了成熟期,涉农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却面临更严酷的竞争,只有采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站稳脚跟,成为农业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涉农中小企业可根据发展目标,权衡资金成本,选择内源融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多元化模式。处于衰退期的涉农中小企业将面临来自内部、外部双重困境,资金严重缺乏,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实力差,不进则退,因此必须变革,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改制、合并、联营或者申请破产。

必须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从形式上也是多层次的,但由于产品与服务对象的雷同,这些金融机构的业务差别不大,在规模和效应上总是偏好大而全的规模,难以形成满足多层次融资需求的实质上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基本上是从农村金融需求出发,设计出一批真正贴近和服务于“三农”的村镇银行和信用合作机构,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格局,将给广大涉农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金融支持。在坚持民本民生的理念和思路下,必须建立起“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自发性”农村金融体系,直接服务于涉农中小企业,实现涉农中小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涉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对涉农中小企业而言,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大问题,而融资难也与涉农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因为投资者通过建立灵活的信用担保体系来提高涉农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减少银行的风险,担保公司又可以通过收取担保费盈利。这样一种安排能使参与的三方都受益。将涉农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征信体系和投资体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实质上是通过塑造外部环境来解决涉农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支持涉农中小企业方面,可以考虑政府出资建立各种担保公司。例如,北京市政府和七八个区县政府在涉农产品上有都搞了担保公司和担保基金,2006年8月湖南首家政府主导涉农担保公司――农欣融资担保公司成立,均表现出积极作用。

必须加强政府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国情对涉农中小企业实施保护。行政组织管理机构方面,应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局,在省一级政府设置相应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建立中小企业行政组织管理系统,对涉农中小企业进行行业管理、综合管理和统一管理。融资方面保护,具体包括建立中小型金融机构体系,完善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辅助系统,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的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涉农中小企业海外募股融资,完善和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技术创新保护上,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扶持技术创新;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建立技术市场的准入机制和技术评估、项目评审体系,规范市场竞争;加大资金援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扩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制定科技扶持计划,重点扶持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研究生物工程技术的涉农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特别补助政策,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联系和科技共享机制等。法律上,具体包括制定《涉农中小企业法》,为涉农中小企业顺利融资和健康发展创设基本的法律制度,制定扶持涉农中小企业的专业性、区域性、行业性法律,促进结构优化;完善和制定社会中介服务的法律,扩大为涉农中小企业服务的范围;制定鼓励和扶持涉农中小企业技术改良与创新的法律制度。

涉农企业发展篇4

关键词:涉农企业淮安市风险管理

一、政府宏观层面

1.大力发展交通状况

很多前来淮安市进行投资的农业企业都在进行着高附加值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花卉培育、新鲜蔬菜种植等。由于农产品的保鲜期很短,因此对于交通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淮安市的政府部门应该关注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企业附近的小型道路建设,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积极帮助。

另外,开辟农业绿色通道,减少农业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货物周转速度,也是交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2.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农业企业前来淮安市进行投资,很多都是看上了淮安市的土地资源。对此,淮安市应当积极宣传,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在流转中,要采取措施支持以农为生的纯农户扩大生产规模,鼓励亦工亦农的兼农户流出土地,限制外出打工的弃农户土地抛荒,从而实现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具体流转措施在本文的第二章已经探讨过,在此不再赘述。

3.加强扶持,完善政策帮扶体系

在政策扶持上,可以对优秀的涉农企业进行一系列的表彰和奖励活动。在税收上,可以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上,可以设立一定的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专项资金、农业开发资金、脱贫攻坚项目资金等,全面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同时,帮扶政策要重点向实力较弱、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业企业倾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

4.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农业比较效益很小风险却很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往往比较弱。一方面政府要鼓励金融企业努力为农业服务,同时可以适当鼓励民间合理借贷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支持涉农企业之间成立互助基金,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发展生产。要认识到创新金融手段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很多企业缺乏有效抵押品,难以向银行贷款的现状,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探索“设施农业物权+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突破相关政策瓶颈,盘活土地资源。政府要鼓励类似的创新举措,搞活农村的金融市场。

5.组建高效率的政府服务团队

政府的工作效率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不论是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扶持资金的拨发、农业工人的招聘、还是法律政策的引导,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为此,淮安市应当积极打造高效率的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机制,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办事流程、适当合并相关部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应当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农业知识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加熟悉农业企业的发展现状,精通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咨询帮助服务。最后,要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给出指导性要求,不但要有奖励表彰机制,还要有监督约束机制,真正组建出一只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服务团队,为淮安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农业发展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6.积极帮助企业寻找农业产业化工人

很多涉农企业都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它们来到淮安市进行投资之后,会迫切需要当地的农业工人。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农村青年离开了农村,走进了城市,留在农村的主要对象是老年农民和农村妇女,农村的劳动力缺乏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对此,一方面村集体、基层干部要盘活现有农村劳动了,可以对留守农村的中老年农民和留守妇女进行专业农民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吸引农村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培训并从事农业。要重点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并创业有成的村民带资回流的机制、支持三支一扶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机制和鼓励大中专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农业的机制。还要注重发挥涉农大中专院校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作用。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基层政府合作开办农村工作、农业生产急需的专业培训班,为农村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企业微观层面

1.针对自然条件风险,涉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办理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淮安市地处黄淮海平原,水旱灾害时有发生,偶见冰雹、狂风等恶劣天气,对农作物和塑料大棚等农业设施都会产生巨大破坏。一旦灾害发生,将会给涉农企业带来巨大风险。为此,办理农业灾害保险意义重大。

农业自然灾害保险不仅可以减少国家财政非预算性支出,还可及时通过各种赔偿、救助措施,将人们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十分有利于灾区的重建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化、产业化、规模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依旧任重道远。农业保险在良种开发、土壤改良、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环保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之所以很少有企业采用了农业保险,和相关人才匮乏有密切关系。这类人才要求既懂农业,又懂保险;既要领会农业保险的政策、知道保险的内容和条款,还要了解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心理,而这样的人才是少而又少。企业负责人应当努力招聘或内部培养这样的人才。

改进农业生产设备,积极研发新产品。农业企业之所以比分散的农户拥有更强的竞争力,除了资本、政策和市场优势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企业可以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研发新的产品。在资源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农业企业应当努力建设专业化的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成本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一定会有巨大的优势。

此外,涉农企业还应当积极学习和利用当前的先进农业技术,除了塑料大棚、地膜技术、滴水灌溉等常见生产技术之外,还可以尝试无土栽培、基因嫁接等新式技术,提高农产品的抗病虫害、防倒伏等能力。

2.针对经济和市场风险,涉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探索拓展营销的新渠道。传统的批发零售等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一些较为固定的下游销售商来消除库存更是严重阻碍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涉农企业不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除了在网上拓展客户群之外,还可以寻找更为合适的供应商、商等,提高销售覆盖范围。此外,涉农企业还可以积极参加各类产销会,从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等。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只靠销售最基本的农产品或者粗加工的农产品,企业难以获得市场中的超额利润,也难以获得市场竞争力。对此,企业不妨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品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淮安市的某金针菇生产企业为例,对金针菇进行深加工之后,利润率提高了将近十倍!与此同时,涉农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因为品牌是具有一定的溢价能力的。拥有一个优质的品牌,将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巨大帮助。

发展仓储物流能力,提高农产品的保质期,加快农产品周转速度。对于花卉、蔬菜种植类企业,气温的变化和空气干湿程度会对产品产生很大影响。另外,某些农产品市场需求会呈现出季节性特点,会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对此,相关涉农企业可以加强在仓储和物流方面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保质期和周转速度,这些措施可以很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扶持。淮安市在农业招商引资方面投入巨大,扶持力度逐年上升。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完全可以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申请相关的政策扶持。不论是税收优惠,还是政府补贴,或者是其他一些优惠条件,都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或许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也可能是品牌的进一步推广、员工招聘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运用金融工具控制成本。某些农业企业在控制经营风险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运用合适的金融工具。比如一些涉及出口业务的企业,面对外汇波动、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等风险,可以和银行合作,充分运用信用证、外汇远期等金融工具,来提前锁定汇率或者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对于涉及大宗农产品的涉农企业,可以考虑运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来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

3.针对技术和专利风险,涉农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专利技术管理部门,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建立技术专利管理机构体系,明确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是企业开展 知识产权工作的前提条件。涉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条件建立专门的技术专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企业的专利研发战略、专利技术的申请、登记、缴费等,以及技术专利的转让、购买、纠纷处理等问题。

与此同时,涉农企业应该努力制定企业的专利技术管理制度。对专利的发展规划、产权归属、技术资料保管、技术人员保密要求与奖励措施、技术转让和购买等各种问题制定完善可行的制度,这是企业专利技术管理的关键所在。

注重技术员工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技术员工,要加强培训教育,可以出资让他们去参加专业化培训,积极提供相关的平台,提示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其次,要努力建设长久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重要贡献的员工应当受到表彰,还可以采取金钱激励、科技入股等形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次, 要建立约束责任机制。对于员工的工作权限给予明确说明,对于泄露企业的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的行为让追究责任,造成损失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等。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287009Z)

参考文献:

[1]刘宁.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综述.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04)

[2]安毅、常清.我国涉农企业期货套期保值贷款创新模式,经济纵横2012(09)

[3]张晓敏.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50-15352

[4]李长健、张磊、阮晓毅.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01)

作者简介:

涉农企业发展篇5

按照今年市郊区工作会议关于“继续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的要求,现就鼓励涉农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扩大非农就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掘郊区多层次、多形式非农就业岗位,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在继续推进二、三产业非农就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涉农企业与农户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的相融性,鼓励引导涉农企业加大吸纳本市以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二、涉农企业概念

本意见所指涉农企业是指获得国家、市级、区(县)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合作农场和农业生产基地。

三、吸纳对象和方式

(一)对象:本市农业户籍劳动力,重点是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方式:以工资性收入获得劳动报酬,企业(基地)与就业人员之间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包括一年劳动满6个月季节工)。

四、推进方式和目标

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提高涉农企业扩大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性;通过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就业能力。市、区(县)农业部门与社保部门共同搭建涉农企业就业岗位与农户就业需求信息平台,目标在20**年确保实现涉农企业扩大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八千个,力争一万个。

五、工作要求

(一)组建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市、区(县)推进涉农企业扩大非农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由市农委有关部门会同市社保、税务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工作研究。各区(县)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开展跟踪调查,掌握推进动态

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市涉农企业非农就业情况统计,摸清本市涉农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劳动力使用情况和本市农村劳动力吸纳状况,并进行动态分析,提供决策参考。

(三)实施工作对接,联手分步推进

市有关部门按各自工作职能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各区(县)明确工作目标,落实任务措施,分阶段实施推进,并定期实行工作对接。市农委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组织促进涉农企业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宣传发动。(二)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和工作交流,有步骤推进面上工作。(三)组织开展相关部门工作协商和工作调研,总结典型,完善措施。

六、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吸纳本市以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经与市社保、市财税部门共同研究,实施以下政策措施。

(一)涉农企业吸纳经区(县)政府认定的就业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双困”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各区(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办法实施鼓励。

(二)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按本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精神,参照本市企业招用失业、下岗协保人员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其经营活动类型,报经市社保部门认定和税务机关审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涉农企业发展篇6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综合来看,**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03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

网游之一枪爆头 百变销魂 官路青云 一帘妖梦 第一公敌 权柄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那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

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05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涉农企业发展篇7

2010年10月3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扬、锣鼓喧天,2010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CAMF2010)隆重开幕。

亚洲最大规模农机展

本次展览会到会国内外企业总数1500多家,展位总数2700多个,展览总面积15万平方米,参展展品涵盖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从展商、规模、观众几个核心展览统计数据来看,CAMF2010已跻身世界农机品牌展前列。

以参展企业的构成来看,33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加工设备、后市场使用维护。42家标准件、密封件、橡胶件以及非标件参展企业为使用单位配套选择提供方便。

332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耕整机械、141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种植机械、99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田间管理机械、234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收获机械、86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收获后处理机械、42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2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运输机械、95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排灌机械、48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47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内燃机、118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拖拉机、14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设施农业机械、82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工程、建筑机械,展品涵盖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全过程。

241家内燃机配件企业展品覆盖内燃机起动系统、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毫不夸张地讲,企业参展的这些产品完全可以组装成能够使用的涉农柴油机、汽油机。而且,这些参展企业与147家内燃机参展企业一起为参展的拖拉机、收获机械、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园林植保机械、排灌机械、粮棉油加工机械生产企业提供动力选择。

303家零部件参展企业展品涉及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电器设备等,为汽车、工程机械、拖拉机等主机企业选型配套提供方便。此外,这些企业展品还涉及液压件、铸造件、冲压、模具等的设计制造,为生产企业扩大产能提供方便。

……

时风的华丽亮相

“时风,时风,路路畅通”,这是20世纪90年代山东时风集团农用三轮车的一句广告语。这句广告语给人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时风集团是生产农用三轮车的。

在CAMF2010上,时风集团来了一个华丽的亮相:如今的时风已经不是当年以生产农用三轮车为主的时风了。低速载货汽车、收割机、拖拉机、时风电动车、时风商用汽车使时风集团成为CAMF2010上的主角。5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展示着时风今日的辉煌。回首时风集团的历史演变和经营理念,人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中国当代农机发展的某些启示。

1989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工具厂(时风集团前身)租赁了由高唐县财政局管理的3000平方米的厂房;1992年,更名为高唐县时风机器总厂;1993年,高唐县工具厂合并高唐县机械厂,成立时风集团;1996年5月,时风集团投资2亿元建成占地217亩的总装厂;1998年7月,投资7.5亿元建成占地486亩的农用汽车工业园;2006年,组建山东时风聊城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258亩,形成年产5000合收割机的生产能力。

电动,或许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途径;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时风集团以“造福用户,造福员工,造福社会;用户需求第一,经销商利益第一,时风集团第二;产量是钱,质量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为发展宗旨,在农机产业上大显身手。

而时风的理想才刚刚开始。

“东方红”扮靓展会

1958年7月20日,新中国生产的第一台拖拉机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诞生。从此,中国农机工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走上了历史舞台,“东方红”拖拉机在中国一拖的孕育下,一度占据了中国的大半个农机市场。

此次会展中国一拖派出了强大阵容参展,展位面积、参展机型位列各参展企业之首。展出的东方红大中轮式拖拉机、橡胶履带拖拉机、挖掘机、农机具、柴油机、汽车、车桥、覆盖件等主机产品及零部件,显示了中国一拖强大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最新研发的“东方红LZ2704”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和目前国内最大马力的“东方红LV3804”大轮拖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与会观众或争相与产品合影,或询问工作人员该机的技术性能。

中国一拖副总经理王克俊表示:与往届相比,一拖此次参展有三大亮点,一是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为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二是380马力拖拉机为目前国内最大马力拖拉机;三是推出了新型液压翻转犁。这些高技术产品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创新贯穿了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回顾中国一拖的发展历史,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功说。

在中国一拖的大门两侧,“生存勿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的企业训条格外醒目。

一位工程师回忆,在2006年集团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年度工作报告里,“创新”这个词被提了73次,有几个职能部门制订的年度计划由于没有实质性工作创新内容,全部被打回。

一拖副总工程师焦天民说:“现在的研发与创新和过去不同的是,核心理念是我们的,中间生产环节是我们的。”

经过20年的持续消化吸收和创新改进,一拖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适应中国国情的系列产品,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轮拖技术,也搭建起我国轮式拖拉机的技术平台。

如今,一拖立足自主研发,形成了大轮拖整机产品以及柴油机、变速箱、车桥、覆盖件等为关键要素的大轮拖黄金供应链,有效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现在的一拖集团,已经形成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动力机械、车辆和关键零部件等产品组成的“东方红”产品家族。一拖的境外组装厂、办事机构数量达到30多个,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CAMF的功能、魅力

CAMF即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的魅力是多方面的,超大规模的CAMF参展展品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能够清晰完整地反映国内农机发展现状,以及世界农机的发展趋势。

借助CAMF展会的专业平台,参展商分别从技术创新、灵巧设计、外观新颖、适用区域、价格优势等不同角度入手,推出系列产品满足不同用户。几乎每一类别的展品除了有高、中、低三种技术档次,参展企业还根据地域特点、使用习惯开发出了众多系列产品,差异化的设计与价格让与会客商均能如愿以偿。

涉农企业发展篇8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模块化;经济效益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体系,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外。历史发展到今天,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供应链等物流体系的完善,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扩大社会生产的规模,提高生产的效率,从而增加生产者的利润,而且可以满足消费者快节奏的消费习惯,缩小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距”。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对涉农供应链的研究并非主流。但是,从双汇、蒙牛等农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实践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建立涉农供应链是未来的趋势,对涉农供应链的理论研究具有前瞻性。

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而言,一方面人口众多,虽然非农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农业仍旧占据基础性地位,而且短时期内不会动摇;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创新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引用推动了农业管理机制的重组,提高了涉农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缩短了涉农供应链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时间差距。

农业生产的一系列物流链大致可以分为农业生产物流、农业供应物流和农业销售物流三个环节,涉农供应链也就是对农业供应物流的整合、提升。涉农供应链模块化就是从简化的角度将涉农供应链简化为价值模块和联系规则。通过模块化分工与专业化经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扩大生产量,实现更为显著地规模效应,进而形成超越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众所周知,模块化供应链在钢铁、汽车制造、化工等产业应用较为广泛,而涉农供应链模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相对匮乏。本文将价值模块和联系原则引入涉农供应链的构建过程,通过涉农供应链有关环节的技术集成,增强农业与工业的联系,扩大农业和涉农工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模块化视角下的涉农供应链构建

涉农供应链的雏形是农产品或涉农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并且最初阶段这个过程是零散且无序的,仅仅与采购、供应有关联。现在已然发展到由涉农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而形成的一个结构齐全、功能庞大的网络链,涉农产品通过该网络链传送到消费者手中。根据企业在涉农供应链上的不同优势地位,可以将涉农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大致划分为以生产组织、加工制造、销售中介为核心的3种技术集成的模块。本文的模块化涉农供应链建立在这3种技术集成模块的基础上,形成产业性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规模经济效应。技术集成后的模块化涉农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根据最初产生于制造业体系中的模块化思想,分散的农业品生产以外包、专业化经营等方式,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园”为雏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生产基地;涉农的加工制造物流模块,可以通过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建立一个个价值单元,再组合成一个极具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模块;销售中介物流模块的形成,需要广泛的信息流、资金流,在此阶段需要大量协调型人才,但是此模块的建立可以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交易成本、减少社会福利的损失。

三、模块化视角下涉农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涉农企业在涉农供应链网络体系中会发生交叉和重叠,但是不同企业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条件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已然形成或潜在的竞争优势。涉农供应链模块化理论,可以使涉农企业结合外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竞争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明确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块,进而形成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增加企业的附加值。具体来说,涉农供应链的模块化可以通过以下3条途经增加核心企业的收益。

(一)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通过供应链的模块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最主要的是库存成本。物流只是产品或生产资料在不同市场环境的转移,并没有实现价值的增值,“零库存”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所以说这个阶段越短越好。通过涉农供应链的模块化可以大大提高这个过程的效率,从而缩短库存时间,节省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二)满足消费者快节奏、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消费者是上帝。”这句话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一方面,生产者提供差异化的农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农产品范围扩大了,互联网的盛行加剧了这种趋势,同时,人民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赋予消费者选择高质量产品的权利;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节奏刺激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涉农供应链体系的改善。模块化涉农供应链应运而生,通过核心企业模块化地构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农业品的差异性,缩短农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时间,从而满足消费者快节奏、多样化的需求。

(三)缩短农产品的循环周期,降低企业沉没成本

涉农供应链的模块化,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流通时间等方式,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马克思说过,产品的循环周期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周期。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时间的竞争。对于同质产品而言,它的循环周期越短,企业可以节省客户的时间,满足客户的需要,同时可以节约自身的时间,拿这部分时间进行其他的业务,避免了不必要的沉没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晟义.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部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实践[D].博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10.

涉农企业发展篇9

[关键词] 涉农企业;并购动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 F620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涉农企业主要是指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企业。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共有303家涉农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据初步统计,自1999年至今,每年都会发生过百起并购重组事件,从这些并购重组事件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正在发生变化,一个以产业整合、资源配置、加强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并购特征的并购重组时代正在形成。

Brouthers(1998)认为,并购动因主要包括经济动因、个人动机和战略动机三类。韦斯顿等将现有文献中的并购动机主要划分为战略驱动的并购、管理层无效驱动的并购、管理层利益驱动的并购以及股市无效驱动的并购四类。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涉农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涉农企业并购动因主要归为四方面:实现管理协同效应、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追求市场控制能力,分散风险。

二、中国涉农上市公司并购动因

(一)实现管理协同效应

赛罗沃认为协同效应是合并后的企业在业绩方面应当比原来两家企业独立存在时曾经预期要求达到的水平要高。实现管理协同效应比其他方面的协同效益对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对于进入被并购行业的管理者而言,如果管理者发现新领域的问题与自己过去曾遇到的问题相似,那么他就有了对新进入领域企业进行有效强势管理的主动权。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协同效应源于合并后管理能力在企业间的有效转移,和在此基础上新的管理资源的衍生以及企业总体管理能力的提高。管理协同效应对企业形成持续竞争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它成为并购的重要动机和并购后要实现的首要目标。对于涉农企业而言,管理协同效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节省管理费用。涉农企业通过并购将许多同类型相关性企业置于同一领导之下,企业的一般管理费用将在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大大减少。

第二,提高涉农企业的运营效率。根据差别效率理论,如果主并公司的管理层比目标公司更有效率,在主并公司收购了目标公司之后,目标公司的效率便被提高到主并公司的水平,效率通过并购得到了提高,以致于使整个经济的效率水平将由于此类并购活动而提高。

第三,充分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涉农企业的行业归属主要是农业和制造业(农产品加工、饲料、化肥、农机等)。根据比例来看,涉农企业大多属于制造行业,与一般行业不同,农业制造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是涉农企业的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为代价形成的,他们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他们的市场价值,人员的流动会造成由雇员体现的企业专属信息的损失,为此,并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把这些过剩的管理资源转移到其他企业中而不至于使它们的总体功能受到损害。

(二)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适度的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它是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涉农企业通过并购,可以扩大企业原有的规模,随着规模的加大,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都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能够取得一种成本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涉农企业通过相关性并购后可以充分利用过剩的管理资源以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第二,涉农企业可以利用目标企业的研究成果,以节省研究工作费用。

第三,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利用彼此的营销渠道,节省广告和推销宣传费用。

第四,涉农企业并购扩大规模后,可以进行大宗采购,减少零星购置生产要素的采购成本。

第五,小规模涉农企业如果经营不善,容易面临停牌的危险,这对于农业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损失,但企业被并购,不仅扩大了原有企业的规模,增加了经济实力,还有利于提高产业的集中度。

(三)追求市场控制力

追求市场控制力并不意味着追求垄断地位。中国涉农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低,导致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估值偏低,无论与食品饮料企业相比,还是与国外发达国家涉农企业相比,我国涉农企业凸显弱质性特征。因此,将中国涉农企业并购行为与垄断联系起来是不切实际的。

企业并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重组过程。从微观方面看,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资源向更高效益的领域转移,实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另一方面能够使并购后的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优势,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获利能力,从而快速提高涉农企业的实力,使其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在行业产值、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从宏观方面看,并购能够提高行业集中度,发挥大型企业在行业中的先导地位,企业一方面可以集中优势开发新型弄产品,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促进整个行业凝聚力的提高,使中国传统行业在面临外资企业冲击的环境下,仍具有与之抗衡的竞争力。

(四)分散风险

随着农业市场进程的推进及行业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通常会选择混合并购等方式对其他行业进行投资,以获取高利润。这不仅能够有效扩展企业的规模,获取更广泛的市场空间,而且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能够分散因本行业竞争激烈而带来的风险。

三、相关建议

(一)政府提供支持

农业作为中国的传统行业,是国民经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支撑。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涉农企业的发展预示着农业的兴衰。中国涉农企业呈现的弱质性特征表明:企业想要发展,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政府在涉农企业发展以及农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并购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扶持涉农企业的力度,如制定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并购过程中给予融资支持,为涉农企业提供专项补贴等。

(二)选择恰当的并购方式

在并购整个过程中,并购前对目标企业的选择对并购结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果选择的目标企业不合适,很容易产生负的协同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跨企业、跨行业间资源的转移存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并购后企业间的整合成本对并购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情况,并联系中国涉农企业现状,可以发现:横向并购最容易易获得协同机会,其次是纵向并购,最后是混合并购。因此,涉农企业在选择目标企业,决定并购方式的过程中,应该谨慎选择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以防因高估协同的效益而陷入协同的陷阱。

(三)选择合适的并购规模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涉农企业通过并购使其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得到不断下降的LAC曲线。但实际上,LAC曲线下降到最低点以后开始上升,这说明企业规模是不可以无限扩张的,适当生产规模会受到并购后企业资产情况、管理能力、人力分工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当生产规模达到最优状态之后,就会容易出现规模不经济。同时,如果企业选择的并购对象规模过大,企业面临的大额财务支付压力可能是导致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企业选择“小吃大”并购模式,不论是成功的代价还是失败的结果都不是企业简单就能承受的,阴帝,企业在选择并购规模时,要慎重考虑,不要贪多贪大,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四)并购后对目标企业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

不管是相关性并购还是相关性并购后,并购后的整合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购后的整合主要包括文化整合、技术和管理整合以及人力资源的整合。事实上,企业在并购后,很容易出现经营混乱的局面,尤其是企业进行混合并购后,需要面临不同行业间的整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期间所形成的的财务成本是影响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负面因素,因此涉农企业在并购后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以节省相关费用。

[参 考 文 献]

[1]Lance Eliot Brouthers. Can America Compet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ournal of Global Marketing.1998,12(1):105-109

[2]魏良益,杨启智.并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途径[J].产业结构研究,2005(5):33-35

[3]高芳.全球农业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农业的现状、机遇和挑战[J].世界农业,2013(9):173-176

[4]金颖.我国农业企业并购重组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8(12):13-15

[5]钱军.对企业并购动机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索,2005(4):82-83

涉农企业发展篇10

截止6月末,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3.26亿元,比年初增加65.57亿元,增长7.22%,存款总额在全区排名第5名,增速在全区排名第4名;各项贷款余额582.60亿元,比年初增加35.31亿元,增长6.45%,贷款余额全区排名第7名,比年初增速全区排名第7名;存贷比59.86%,比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新增存贷比53.84%。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35.44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57.58%,比年初增加25.15亿元,比年初增长8.11%,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66个百分点(全部贷款增速为6.45%。涉农贷款主要满足了农民种植、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一)大力支持“三农”重大项目建设。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围绕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配合__市实施“三年目标任务行动计划”,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对地方“三农”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如农发行__分行充分利用CM2006系统粮食库存管理模块的功能,及时对粮食企业的库存情况、粮食销售情况、回笼收贷情况进行监管,并及时准确录入相关数据,确保银行企业账账相符。虽然上半年为粮食收购淡季,但已累放粮食储备(轮换)贷款0.80亿元,支持国有企业收储粮食2.85万吨,确保粮食收储不出现大的问题;6月末向永泰仓储物流公司投放0.4亿元支持石卡郁水作业区永泰码头一期工程项目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严格执行上级行关于龙头加工企业的信贷政策,认真挑选有地方特色的大米加工业、木薯加工业、饲料加工业以及养猪业的优势龙头企业,坚持以防范风险为重点,采取“一企一策”,对大客户制定年度整体融资方案,支持本地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累计向8家龙头企业发放贷款4.57亿元,6月末我行龙头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16亿元,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稳步推进涉农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督促辖区农合机构结合实际制定经营发展战略,在继续充当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同时,把农商行改革纳入发展规划,并遂步推进。二是农业银行__分行继续按照“三级督导 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要求,抓好“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将辖内2个县支行整体纳入“三农金融分部”管理。三是辖区工行、农行和中行针对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加强涉农信贷的管理和投放,进一步提高对“三农”的信贷服务水平。四是鼓励邮政储蓄银行__分行不断增强放贷能力,稳步发展小额涉农信贷业务,截止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1.78亿元,比年初增加0.92亿元。

(三)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农信社把国家“松紧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和自身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持续加强对涉农、中小微企业、民生、环保及政府重点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强银保合作和抵押担保创新,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同时严格控制和压缩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两高一剩”等国家限控行业贷款,有力地促进了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今年上半年,__市辖区3家联社共获得贷款规模16.29亿元(其中获人行合意贷款规模13.64亿元,区联社调配信贷规模2.6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二是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业务“短、频、快”特点,要求各银行机构优化信贷流程,适当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层级,缩短决策链条,在全市对“三农”贷款实行“绿色通道”和“一周办结制”,提高了信贷发放效率。三是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业务规模进一步拓展,截止到6月末各金融机构发放的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83亿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余额为340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19391.41万元。

(四)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我市以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为基础,以整合共享农村信用信息为平台,以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创建信用村镇为载体

,全面开展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一是农户信息收集不断丰富。截至2015年6月末,征信体系收集了18.51万户农户信息。二是农户资信评级有序开展。截至2015年6月末,对18.33万户农户进行资信评级,占纳入信用信息数据库农户总量99.03%。三是信用村镇建设卓有成效。截至2015年6月底,__辖区评选出信用户6.97万户、信用村7个、信用乡镇4个,分别占总数的6.42%、6.23%、5.48%。(五)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一是加强网点和服务渠道建设。至2015年6月末,我市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域及乡镇网点达367个,实现了辖区乡镇全覆盖,是全区较早实现金融服务网点全辖乡(镇)全覆盖的地区。二是全面推进“进乡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创新”三大工程。截止6月底,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增设简易便民服务网点和流动服务网点1724个,新增各类电子机具3126台,安装ATM机740台,覆盖乡镇数73个、覆盖率100%,安装POS机4234台, POS机覆盖行政村数1029个、覆盖率93.6%。辖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增设各类公示牌1031张,增设信贷员公示牌971个,增设阳光办贷大厅和窗口93个,新增授信评议小组1091个,创新金融产品9个,创新公司类信贷产品2个,增发银行卡17.7万张,新增网上银行用户4.49万户,新增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用户5.34万户。

(六)持续开展 “涉农”保险惠农工作。

我市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一直将“涉农”保险工作作为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建立为群众提供保险保障的运行机制,使群众能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便捷、实用的保险服务。2015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计划承保任务5241000头(亩),截止到6月底,全市完成756200头(亩),计划完成率为14%,比上个月提高6个百分点。

(七)财政引导金融服务“三农”经济实体力度加大。一是及时落实各种扶持实体济经发展的奖励、补贴。例如: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县域金融业金融机构专项费用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民族贸易和民族商品生产贷款贴息、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企业上市改制工作经费补助等。二是积极推动融资担保业务发展。目前我市通过财政出资提供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共有三项:与__市区联社、邮储银行__分行合作的小额担保贷款、与人保产险__分公司、邮储银行__分行合作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与金投集团合作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此三项业务的开展为解决我市涉农企业的融资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八)稳妥开展农村产权的确权与流转。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前,我市已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745266宗,总用地面积7744.96公顷,其中市本级265851宗,面积2758.57公顷,桂平市272498宗,面积3181.26公顷,平南县206917宗,面积1805.13公顷。

(一)考核奖励机制欠缺,政府引导信贷投向缺乏有效的手段。目前,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对各商业银行虽然有涉农贷款的相关考核,但各商业银行往往为了效益和资金安全需要,投入到涉农企业的信贷资金不足。地方政府没有出台对银行金融机构的激励、考评等相关考核奖励措施或约束文件,未能充分调动银行机构放贷的积极性。

(二)金融服务体系滞后,涉农企业融资难没有根本改善。一是金融主体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形成大银行,小客户的格局,各大商业银行为涉农企业服务缺乏积极性,设置较高的融资门槛;二是涉农企业基础差,底子薄,资产规模较小,不能提供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担保条件;三是企业信用状况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直接影响了金融部门信贷投放信心;四是融资担保业务发展滞后,未能为广大涉农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担保。目前__真正能发挥融资担保作用的公司只有__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1家,业务规模远不能满足融资担保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银行信贷规模受限和授信权限上收,制约了信贷投放。目前,银行的信贷规模受央行或上级行的总体调控,每月的信贷投放额度受限。另外,银行体制的改革,各大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上收基层信贷权,将其集中到区行和总行,并坚持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方针,因而贷款主要投向了重点行业和大企业。

(一)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争取在每个县域设立村镇银行。充分利用村镇银行支农、惠农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通过发展壮大村镇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涉农资金的支持力度。

(二)运用激励机制,提升政府对信贷的调控能力。一是充分运用财政资源,将调节政府性存款作为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经济建设支持的激励措施,提升政府对信贷的调控能力;二是推动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年末绩效考评办法,引导、激励银行金融机构对涉农企业信贷倾斜和支持。

(三)构建农村金融改革和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确保粮食生产等方面,要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增量奖励等政策。

(四)促成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考核评价工作。将监管政策与农村金融服务考评紧密结合,从信贷投放、特色服务、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实施差别化监管,促进银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增强持续支农能力。另外,持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增加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确保涉农贷款实现增量和增速“两个不低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