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化十篇

时间:2023-04-02 01:47:46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化篇1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 科技 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 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 理论 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 哲学 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 科学 、 艺术 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 规律 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 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 自然 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 工业 。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 研究 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 现代 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 体育 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 内容 。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

世界 经济 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 科技 革命时期,这就是 发展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 工业 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 艺术 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 旅游 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 时代 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 企业 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 计算 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 现代 经济发展中文化的、 科学 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 社会 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 分析 。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自然 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 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 历史 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

其次,随着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 艺术 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 时尚 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 历史 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 规律 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产业化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文化商业化;优化措施

一、文化产业化相关内容及意义

1.“文化产业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文化实现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人类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并且,即使对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形成以实用性和“文化内涵性”相结合的新的需求。举个简单例子,穿衣的目的从基本的保暖御寒,演变为体现个人特色风格的“时尚性”。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占据国民经济的首要地位。汽车制造业一直是日本的主导产业,然而在1995年时,日本娱乐业的年收入额就已经超过了汽车制造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发达。其版权产业、视听产品、影视业以及出版业都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比重。

2.我国实施文化产业化的必然性

(1)为了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要实施文化产业化。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的就是人在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后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从旅游行业近几年的收入增长情况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精神、娱乐上面投入较多,旅游不再是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进行的活动了。

(2)文化产业化是文化走进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文化不再只是脑海中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变成可以生产并带来经济效益的一件“产品”,艺术、大众传播以及娱乐休闲等文化事业借助于互联网紧密连接起来,充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产业化引导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都掺入了产业化,例如象征体育文化最高级别的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大集合。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只是中国政府的功劳,它与商业运作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是分不开的。

(4)文化产业化促进未来文化的优良发展。未来文化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性、科学性、普适性。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步,才能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添一抹色彩。科技使人进步,文化的科学性能够使文化摆脱封建、愚昧,向正确的、高级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普适性即大众性,单指望政府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产业化,借助商业力量的推动,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文化商业化的相关概念及侧重点

文化商业化可以说是文化实现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单借助于政府对文化的保护、弘扬以及传承来发展文化,文化无疑会走向没落。因为它没有跟大众挂钩,而是独立存在于一种保护机制内。所以文化商业化是让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群众的不二选择。

1.文化商业化使文化保持常青、新鲜

现在的社会是由商品组成的,以人(或者说是金钱)为主导,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商品包围着。所以,将文化以商业化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体验都成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无疑是使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2.文化商业化构建了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一定冲击

商业化会赋予文化以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价值和内涵,自然会导致传统文化受众比例下降。大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他们觉得将传统文化与商业隔离起来,才是对其的尊重和保护。这种想法显然是感性的,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和生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墨守成规者企图将文化产品关入壁垒,以为这样就可以抵御外界新文化的入侵,实在是太过自欺欺人。

3.当文化商业化过度偏重于经济效益时,会导致文化产业市场走向衰亡

当前商业化的存在的问题是,只发展文化衍生产业,而没有在其根本上探索及创新。舍本逐末的下场一定是惨淡的,所以政府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上,重视源头产业,才能够提供不断新生的文化养料。

三、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商业化的共同点

当前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海量,想让优秀文化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进行产业化,以一种制度模式来制约其散漫甚至恶性发展。而无论是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最终都是以商业的形式进行传播与发展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就意味着它是以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为前提,“产品”则体现其商业性,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无论是将其“产业化”还是“商业化”,其目的都是为了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四、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过度商业化上

过度商业化,体现在文化上就是过度娱乐化甚至媚俗。目前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导致一些文化产业单位急功近利,过多强调利润,以低成本制作影视、音乐等面向大众的文化作品,虽然利润相当大,但是却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影响恶劣。这种过度商业化对青少年的毒害是显而易见的,一些所谓的“青春文学”“伤感的青春影视片”“神化明星”“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会诱导他们形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景端.文化产业化不是文化商业化[J].博览群书,2012(12)

[2]张宏伟.文化产业何以形成的理论探讨[J].经济经纬,2009(03)

文化产业化篇3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型人才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职文化产业人才可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等策略实现。

关键词:

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人才;高职;培养策略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从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性和基本属性上讲,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的。高职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链的重要组成单位,理应主动探索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途径,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本世纪以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趋缓,而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文化产业却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都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2014年更是实现增加值2.4万亿元,占GDP的3.77%,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一般包括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演艺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求大量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是指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意能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服务的复合型人才。按照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一般包括这几种层次的人才:策划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策划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是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中的顶尖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技能型人才具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作品的形式再现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人才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经营管理型人才是综合运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已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进行运作和实施的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础力量,专业化程度较低,综合素养较高。这三类人才直接指向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依仗这三类文化产业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规格

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学历结构和专业设置的差异方面。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情况,高职文化产业人才主要以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既不同于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对文化产业属性、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层次的逻辑观照,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入里,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内在原因有清晰的认识和独到的判断,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突出表现为注重学生原创能力的培养;又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培训学校或机构,技术培训学校突出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反复演练和形成,具有明显的程式化色彩,按部就班,跟着师傅手把手地学,达到“照葫芦画瓢”的效果。高职文化产业人才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熟悉特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沿袭,能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个性化地或差异化地以文化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创意思路,即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既精通技术又具有一定创意能力;二是既懂文化又懂审美。文化产业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发展动态的原创性人才和策划人才,又需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支撑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真正的支柱性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这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主体部分和基础部分。

三、高职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1.关键:

构建指向文化创意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课程,课程的设置原则和依据来源于特定的培养目标。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高职文化产业人才是具有一定文化创意能力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就要围绕“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围绕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可开设创意思维、文化活动策划等课程,因为文化创意能力的前提是要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可针对性地开设文化艺术鉴赏、美学鉴赏等相关的基础课程。围绕复合技能的培养,可沿着文化创意表达技能、文化项目经营管理技能两个方向展开,开设文化创意口头表达、文案表达、影像表达、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文化项目运营等方面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一般分通用模块、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四大模块来设置课程。

2.模式:

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高职教育注重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而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也必须遵循一般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单纯的知识讲授并不能形成,必须在真实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逐步培养职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必须也应该把工与学、校园与文化企业、知识讲授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探讨适合自身的工学结合模式。应该强调的是,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要以创造各种能让学生进行职业实践的机会,完成实践性项目并最终培养文化创意能力和复合技能为目的。

3.保障:

文化产业化篇4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也必须重新认识马克思提出的精神文化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发现,这就是大生产力观和精神生产力理论。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1页)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生产力以物的形式——物质产品或物质成果表现出来,而工具则往往代表着这一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工具上,无疑凝聚着人类精神上、理论思维上掌握自然界的能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社会生产便日益明显地区分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两大部分。社会分工促成了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的分化,两种生产力因而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物质生产力主要面对人同自然的物质关系,具有实用的、基础的、物质形态的主导品格;而文化生产力则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等归于其中,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社会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当代不少学者将之称为文化力。显然,马克思区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表明了他对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各自特征的区别把握和分类描述。

但是两种生产力又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看到了二者之间的多重联系,看到两种生产力之间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特征。一方面,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以其“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将自身强烈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渗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所以,马克思把语言、文学、技术能力归入这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而另一方面,文化生产力是不是就完全不具备非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特征呢?不是。文化生产力其实具有明显的物质性。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表现为一个物化的过程。它也要改变物质的现实形态,获得物质的新的存在形式。像文学艺术这类最富精神性的生产也有一个物质的技术的制作过程,即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改造某种材料而造成一个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备物质的依托方式。如文学作品,必须经过作家的物质性(纸、笔、电脑等)写作,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等环节,才能以书籍这种物质形式存在下来。绘画、雕刻也要通过对一定的物质媒介的加工制作,才能以一定的形态承载其艺术内涵。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在艺术创作中有一个纯然技巧的方面,很接近手工业。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这种熟练的技巧,才能驾驭外在的材料。

马克思的大生产力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生产力中包含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两种生产力,这就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机械的、庸俗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定了那种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

其次,文化生产力的观念表明,文化是一种生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它天然地具有社会生产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艺术家的内在的独创的心理活动。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研究一直忽略了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历史背景,而对之作了一种纯粹精神的、美学的研究。而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或艺术生产必然含有商品经济时代特别是当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的生产的全部特征。当代文化生产已不完全是个体性的生产方式,而日益成为一种巨大的复杂的社会化大生产。随着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电视、电影、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已越来越发展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再次,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独特的发生、发展史,有形成自身的历史过程,有对精神生产者的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它还受到生产条件包括物质技术水平的限制。因此,艺术家不能只关心艺术的精神层面,也要关心艺术生产的方式和工具。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的文化生产力中,文化生产所达到的科技化和社会化程度,是判定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数。世界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从二战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这就是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生产力时期。这一生产力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文化与经济崭新关系的建立。如果说以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是以经济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分离为特征的话,那么智能化生产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以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这一趋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文化的经济功能和经济的文化含量。

今天,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际旅游已同汽车工业、石油工业一样,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而且正以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长为全球效益最大的行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199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科技、文化、信息产业越来越多。高科技高文化附加值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在1997年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独占鳌头,数家企业跻身世界前10强。近年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十几个亿美元的票房价值。美国《读者文摘》已发展成年收入25亿美元的国际性大企业。据称,美国的视听产品已经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也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所谓经济的文化化,是说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科学技术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要素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经济的时代,全社会95%以上的人在为基本的生存条件——粮食而工作,而在发达国家仅有2%—3%的人口从事农业,便可满足社会的需要。从日本的就业人员构成比来看,其第三产业就业者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逐年上升:1920年23.8%,1930年30%,1965年43%,1970年46.5%,1975年52%,到八九十年代这一比率又大大提高。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德克在1980年“美国竞争力大会”上对1929—1980年的美国经济做了数量分析。他测出,在这期间美国生产力的增长中,40%是由知识和技术创新获得的,有12%是由劳动力的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获得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高科技、高文化大量进入企业,使当代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科技、文化知识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员与“蓝领”工人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上升到65.5%。即使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无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自然要将重心转移到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方面。

经济文化化的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即使物质层次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与文化结合起来了。今日的主流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总之,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国文化建设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现在看来,这种国家财政拨款的文化投资远远满足不了当代文化高速发展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用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而文化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这场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在一起。

我国文化市场的建立、发育和文化产业的发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文化产业机制和文化发展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另外,经济流通的世界化和当代传媒的高度发展,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要求我们批判地借鉴其市场运作的方式,以适应并掌握当代世界文化交往的经济规律,并制定自己的文化安全策略,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体制。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一是规模巨大,数量惊人。我国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无论在数量上、强度上、实现方式(规模、途径、媒介)上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二是需求的多层次多方位。从普通市民到文化人士,从大众娱乐到艺术精品,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者表现出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三是一轮接一轮的文化时尚表明了文化需求的迅速转换。很明显,这种全社会日益高涨的大规模、多层次、快节奏的文化需求,单靠原先文化事业的“统管”模式已根本无法满足,它历史地要求与之相应的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文化市场机制发展中的众多矛盾,比如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的矛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市场运作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矛盾,市场规律与文化艺术自身规律的矛盾,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矛盾等等。在众多矛盾中,最根本的矛盾就是当代市场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产业性与文化性之间的矛盾。

文化产业化篇5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逐步市场化。只要统筹全局,辩证把握,处理好关系,中国文化产业是能够得到应有的巨大发展的。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本任务后,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文化产业逐渐走上了快车道并且不断提速,已成起飞之势。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逐步市场化。

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大宗旨就在于推动文化产业更加面向市场,以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国文化产业总体实力的提升。实际上多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在市场化这条道路上做出了不少探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如集团化的改革。特别是集团组建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加强了党对文化产业的领导、加强了正确舆论的引导,可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产权改革

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权利结构。这种产权制度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或许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是为“人治”留下巨大空间,易于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与案件。二是企业发展内动力严重不足。企业产权的不清晰或虚置最大的害处是责权利的不平衡,导致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多做事可能无利,还有风险。不做事倒可能有大量的利益。单位要不要发展,发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的敬业精神与道德操守。三是国际化“制度成本”高昂。所谓制度成本,是特指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因为企业所有制或者产权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同行不同而“额外”付出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歧视。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产业要想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上立足,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必须实行与国际企业相同或相似的企业制度,包括企业的产权制度或所有制形式。实际上中国已经意识到了产权问题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可以预计,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文化产业单位的主体性质还是国有产权。这些单位的产权改革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授权经营改革。通过授权经营,将国有资产授给一些新成立或由其选定的机构,使其能够代表国家持有一般企业中的产权和股权,并相应地行使资本投资、营运和管理等权利,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授权经营,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采用较多和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一种做法。资产授权经营建立起了出资人制度,使产权更加清晰。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出资者明确、到位,产权清晰。对建立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赋予其相应的国有资产营运权利和职责,既明确了授权经营公司的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地位,又可以使授权经营公司以产权为纽带,与投资对象形成母子关系,持有投资对象的产权或股权,以此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使出资人真实到位,又不直接左右投资对象的机构和具体经营,有利于彻底打破以前文化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专门的经营组织和人员身上,有利于促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产权后续配套改革

通过产权改革,培育市场主体之后,理所当然地要为这些市场主体尽可能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脱离党政依附关系的市场主体当然应该自主经营。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已经对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具体意见。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尽管出发点是理顺文化市场执法体制,但是对我国文化管理体系的宏观结构将是一次重大调整,对文化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是一次拓展,并将为文化产业的互融互通、加速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机遇。这种改革的成果能不能进一步扩大,能不能减少行政审批领域,精简审批程序,提升改革层次,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单位的薪酬改革特别是管理者的薪酬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关集团发展的动力机制。既然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单位,就不能沿用国有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在当时的阶段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并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分配权利自主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已经成为现实的客观要求。建立和设计出自主灵活、形式多样、

科学、合理、符合文化单位自身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单位人事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积极性是单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积极参与,改革与发展往往是一席空话。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单位,可以在党管干部原则下,逐步改变按照党政干部标准,在小范围内民主推荐并任命产生媒体经营者的做法,更多地采用市场化的方法在较大范围选聘媒体经营者。领导者的薪酬可以参考国有企业改革的既有经验,多种分配、鼓励方式,激励经营者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而不是“无过即是功”的消极无为。只有解决好了这个问题,文化产业单位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力量,积极主动地向市场寻求发展机会做大做强,从而壮大整个文化产业的实力。

三、文化资本市场建设与投融资体制改革

文化企业需要文化资本市场。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改革,使得我国文化市场将成为文化资本投资高潮兴起的主领域,中国的文化资本市场将进入风起云涌的年代。而各种资本已经逐步加大进入文化市场的步伐。根据有关数据,目前在国家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2/3。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上升,这块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将吸引更多资本的介入。多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也在集团化改革取得进展、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股份化改革,积极争取上市。

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为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还有很大的区别,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合作,仍旧是国有企业控股,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而且在投资融资上,业务环节和经营环节剥离。民营资本要真正大举进军文化产业领域,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种形势下,最为合理的做法是解放思想,大胆实验。我们可以考虑主动拆除投融资政策壁垒,在关键性的领域实现关键性的制度创新,以体制性优势夺得经济发展的先机。

文化产业化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辽宁;老工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0-0062-02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几年崛起的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被称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根据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发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潜力”。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崇,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长沙、南京等大城市也得到大力发展,其经济效益不断显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选择,也成为壮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当前,辽宁正处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恰逢其时。

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强大推动力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完善产业结构的同时,必须发展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从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值得辽宁关注并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市场经济价值可观。创意产业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更重要的是创意作为生产要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的价值达220亿美元,并且以5%以上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年增速达14%,英国为12%。不少国家和地区如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都已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美国,从1996年开始,文化创意产业产品就已成为最大宗的出口产品。2006年的《硅谷指数要点》报告指出,美国的“创意和创新服务产业”已成为仅次于软件产业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早已超过任何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人们所公认的国际大都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城市等都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

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这些城市的支柱产业。

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的重要方式。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和“创意”为动力和源泉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

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打破二、三产业的原有的界限。”[1]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创意元素与创新技术的融入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实现传统产业的创意化、高端化、增值化。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企业陷入困境,装备老化、技术落后,能耗也非常高,要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就必须要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改变。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附加值、高渗透性和高整合性,对于优化与升级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提升辽宁城市竞争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文化创意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引擎。作为一个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对传统自然资源依赖型经济的一种扬弃。“文化创意产业与高科技产业一样,生产要素不再以人力、能源、原材料为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三大生产要素,一是是智力资源,二是文化资源,三是科技资源”[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条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科技文化化与文化科技化的高端发展路线(金元浦)。20世纪90年代,英国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业结构成功转型,此后,各国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催化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辽宁是重化工业集中的省份,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GDP高速增长也伴随着煤炭消费总量大幅增长。因此,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辽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无疑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资源储备和环境带来的压力,推动辽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辽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辽宁是一个文化大省和人才大省,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旅游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同时,省内高校众多,人才济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明显。目前,辽宁省的部分城市,如大连、沈阳等早已开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显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从总体上看,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一是体制弊端明显,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体,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辽宁的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比较滞后。辽宁省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政策方针,但是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受到很多的管制。掌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游离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外,致使这些经营单位普遍缺乏活力,无力应对市场挑战。同时,辽宁大量创意型人才主要集中在文化事业单位,目前事业单位的体制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是创意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长久受益的产业,一个好的创意可能意味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源源不断的利润,然而要把创意变为产品乃至形成产业链,则需要持续的、高成本的投资。然而,由于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的特性,其成长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投资已成为影响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辽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缺乏社会各界的有效参与。由于融资渠道不畅,很多企业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辽宁的文化创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融资难度更大,影响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缺乏一流的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创意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创意产业的灵魂。培养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与团队集聚,是培育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统计资料显示,在纽约,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口总数的12%;伦敦14%;东京是15%。仅动漫产业我国至少需要2.5万专业人员,而目前只有1万名受过大学教育的动漫专业人员,创意人才极度匮乏。[3]具体表现为数量不够、素质不高。尤其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意人才,各类文化资本营运人才,传媒产业经营人才等等。辽宁创意人才数量不仅要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等创意产业发达国家,甚至与北京、上海、湖南等发展较快的省份也有很大的差距。目前,辽宁还没有形成产业独立的人才自我培养机制和系统,人才来源还需要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缺少体系内的自我造血功能。因此,大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是辽宁未来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大发展的前提。

三、发展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研究

针对制约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辽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深入推进辽宁文化体制改革。辽宁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改变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一是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晰事业的职能和企业的功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完全分离。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步伐。二是转变管理方式,文化主管部门要从以往对文化产业的微观管理转到宏观管理,从政府“办文化”转变为政府“管文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文化团体充满活力,让文化市场充满活力,同时让消费文化产品的人能够不断获得新产品来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三是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行业组织,发挥中介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减少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直接干预。

2.更新管理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有着与传统产业不同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因此,各级政府管理者应首先转变观念,更新思路,解放思想。一是要提高对发展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学会用先进的方法、理念指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当前,最重要的是制定全省统一的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有完善的规划,用规划指导发展。目前,北京、南京、重庆等地均出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本地文化创意产业作了全面部署。辽宁也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定位好文化创意产业,明确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发展重点、产业布局、实施步骤等。制定产业行动计划和产业政策、产业指导目录,规范全省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省内各地区具体的发展应本着合理利用优势资源、突出特色、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避免实际建设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建设。

3.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创意产业及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给予投资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租金补贴、专项资金补助和提供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大力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二是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以企业投入、政府资金、银行贷款、文化基金、证券融资、民间捐助、境外资金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4],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三是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通过合理、规范的运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以此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辽宁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的培养。二是鼓励“产学研联合体”人才培养方式,采用产校挂钩、项目教学等模式,培养与市场接轨的人才。三是建立专门的文化创意研究院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单纯地依靠高等院校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依托相应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的通力合作而共同推进。四是通过举办各种创意论坛、展览和博览会等方式,为本土创意人才提供与国外同行交流、沟通的机会。造就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大师,构建文化创意人才梯队阵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一些在海外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优秀人才,通过优厚的待遇和资金、政策等支持吸引他们到辽宁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历史性出场”[J].望新闻周刊,2006,(10).

[2]王琳.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策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5).

文化产业化篇7

关键词:文化遗产业经济学分析可持续发展制度

文化遗产研究背景

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特别价值的物质载体,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无形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及制度文化。本文中的文化遗产仅指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及其环境。

文化遗产业是指围绕文化遗产本体,以展示传播及商业化传播为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活动的总和。文化遗产本体不应成为直接出售的商品,其真确性价值是通过展示传播出售的,而以真确性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开发则可以通过销售和商业交换实现。本文对文化遗产业的相关分析正是建立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而进行的。

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究和教育价值以及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休闲旅游的发展,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各地掀起了对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而过度开发导致文化遗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理论界形成了主张对遗产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的“产权转移派”和强调文化遗产非经济价值的“国家公园派”。如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是突出发展还是突出保护,抑或是二者协调。可通过什么方式和机制来协调,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化遗产业中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

文化遗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本着代际间公平分配的原则、在保证不破坏文化遗产资源和环境质量及功能的前提下,积极利用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利益最大化。文化遗产属于人文环境范畴,由于各经济主体动机和最终目的不同,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不同经济主体的综合影响。

经济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类经营主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自身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唯一目标,在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决策行为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这是经济主体的经济理性,但是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环境理性的。就文化遗产而言,其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经济理性时,却未必是人文环境理性的。从人文环境角度来看,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两种:人文环境理和人文环境非理。

人文环境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既满足经济理性的要求,又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在人文环境理性的约束下,各类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中,会考虑到人文环境的保护;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内化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投资于人文环境保护产业,给该产业以倾斜政策,刺激该产业的发展。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理时,受追求经济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的双重目标约束,经济主体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水平和遗产资源的利用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会处理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降低破坏人文环境的成本损失;另一方面,经济主体懂得人文资源现在及未来的价值所在,懂得它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会更加珍惜遗产资源,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会制定一定的法规和政策,来激励和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其对人文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行为。此时的文化遗产业发展是一种低成本的经济发展。

人文环境非理与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

人文环境非理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只满足了其经济理性的要求却未满足人文环境保护的要求,其行为的后果是仅仅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实现人文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文化遗产业发展中,当经济主体的行为是一种人文环境非理时,经济主体是以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开发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和技术选择过程中,只会顾及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生态的保护以及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将人文环境破坏的成本转嫁给了社会。地方政府也会通过成本外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人文环境成本外化给社会,以增加地方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就业,从而有利于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也未能充分考虑毁灭人文环境所要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使得环境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主观及客观上都造成了对人文环境非理的强化,最终形成高代价的经济发展后果。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与制度安排

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是文化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和损失(包括现在的、未来的,物质的、非物质如价值方面的),当文化遗产业发展成本不断增加时,会使人类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支持系统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文化遗产业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抵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最终影响文化遗产资源的配置效果。当这种发展成本超过一定限度时便会形成文化遗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图1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和收益图,曲线Cd代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本曲线,Y=f(K)代表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曲线,它随资本投入的变化而变化,两曲线相交于N点,在N点以下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大于其发展成本,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也是发展的;在N点以上表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成本大于收益,遗产地经济增长时,文化遗产业并没有得到发展,遗产地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文化遗产资源为代价的;而在N点上,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本与收益相等,达到了均衡状态,是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最佳状态。

如果以N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以Y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收益,以M表示文化遗产业的中间投入,以Cd表示文化遗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本,那么,文化遗产业发展的成本可以表示为:C=M+Cd,其净收益可表示为:NY=Y-M-Cd。其中M为生产成本,即中间投入,它是由挖掘、开采、保护等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Cd则是指在处理人与人文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的经济发展成本,主要包括人文环境成本和体制成本等,它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

要使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净收益最大,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只能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生产成本M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也是既定的,因此,Cd的最小化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业的净效益最大化,而Cd又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程度。所以要使文化遗产业取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配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从正式制度安排的角度看,经济发展成本一方面是由于产权界定问题而形成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存在着较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地方政府利用开发的便利性进行低成本开挖运营,造成文化遗产的极度浪费及毁坏。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生产的社会成本增大;加之由于对文化遗产独特内涵及价值缺乏准确的认识,市场无法正确反映其机会成本,使价格偏离了稀缺性不可再生资源的应有价值;同时政府干预的无效性也是形成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原因。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指人类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总和,其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占主导地位,可以“由个人意识转变为社会意识,由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

文化遗产业发展模式

为使文化遗产既能发挥经济效用,又能完成历史传承重任,本文认为文化遗产业的发展应以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为准绳,适度保护、合理利用,遵循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巩固保护的良性循环模式。

以保护促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身历史和文明的符号,具有多种价值,并且肩负着传承历史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必须对其真确性加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公共资源特征和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经济发展巩固保护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技术的开发和更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都需要财政支持,这种财政压力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相当沉重。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资源,文化遗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实行产业化运作,只是这种产业化要在保护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原真性基础上,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和传播为目的而进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正确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也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有了部分保障,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弃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实际上是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种浪费。

科学利用、保护和管理协调统一

经济主体的行为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动机的激励,内在动机是作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外在动机则取决于外在环境,而制度体系就是外在环境最重要的体现。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文化遗产是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应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正式制度而言,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尚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体系,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下级单位的考核标准只明确在经济目标这一唯一层次上,下级为了取得政绩,就以牺牲文化遗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代价换取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必须建立各种法律、法规,设立科学的文化遗产管理质量标准和保护的评估及监督体系,利用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大文化遗产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犯罪成本,扭转各类经济主体的非理及价值理念,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遗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理想模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

2.徐嵩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改革[J].管理世界,2003(06)

3.任保平.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02)

文化产业化篇8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确定将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举国上下便开启了经济建设的大运动、大变革。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指出,在此过程中,文化要么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要么则视其为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文化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发繁荣的紧迫性,即 “三个不适应”问题: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此次全会也将研究和解决以上问题视为重点内容。

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研究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与中国经济发展新纪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十七大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全会的主题展开讨论。

新纪元

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改革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历史性突破,而此前的相当长时期却又有着一个坚实的铺垫。

当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30年之后,十五届五中全会于2000年10月召开,会议重提对文化的高度关注,“文化”首次进入中央文件。此时,全球背景下,欧美各国也在重新审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由此开始,国家的文化兴国战略便进入酝酿阶段。

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大大下降,而文化精神消费类支出开始大大上升;文化类产品的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也将大幅增加。2003年3月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的电影产量在100徘徊多年之后,实现了120部的年产量,这一年电影票房总量超过八亿元。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日臻成熟,逐步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彼时,中国商业电影界航母――中国电影集团刚刚成立。

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2004年文化部首次在高校中设立“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占GDP的2.12%,虽然同比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仍与英国的7.7%、美国的4.77%相距甚远。

自2004年至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当年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中国文化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这一年,国内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量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加800亿元,增长18%。

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基数较小,发展势头却十分强劲。

新起点

2007年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我国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新起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会上,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成为新起点之上的新难题。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大批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制改企,大大活跃了文化市场。截至2008年底,在文化服务企业中,从业人员在500人及以上的有292家,比2004年增加116家;资产和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分别有1582家和977家,分别比2004年增加587家和512家。其中,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的增加值为1394亿元,比2004年增长88.40%;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的增加值715亿元,比2004年增长150.12%;文化艺术服务的增加值370亿元,比2004年增长110.54%。

2009年9月,我国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这意味着文化已经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和想法已经正在发生转变,各种非经济、非企业、非产业的文化形态走向市场化、经济化形态,文化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财政部等部委就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型出台了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由房产免征房产税,对增值税、营业税等都给予优惠。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拥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8家、参股公司3家的长江出版传媒,自2008年转企改制以来,企业总资产由2008年的21.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81.7亿元。

新目标

10月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据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能力可达4万亿元,但2009年实际消费只有8000亿元,我国文化消费潜力和产业发展空间有待挖掘。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我国提出来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型产业,一般来说要占GDP5%以上才能称为支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3%,离这一标准尚有距离。

现实情况是,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主要依靠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属于“朝阳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何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成为将我们下一个五年的奋斗目标。

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2010年世博会上颇受瞩目。不过这幅图并不是张择端的原稿,而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的电子版本。长128米、高6.5 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借助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它“动”了起来,上千个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一幅蕴含中国元素的古画仅仅作为书画市场的名作待价而沽,有幸观赏的人数也极为有限,但经过数字化处理之后,《清明上河图》已分别在香港、澳门与台湾展出,并逐步以收取门票等形式,将前经济形态转变为市场化运作,仅此一项产品已累计实现收入近亿元。无独有偶,在奥运场馆的核心地带,一张更为壮观的展示老北京风俗与精神的画卷――《老北京动起来》,已经拉开。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晚报主办,北京传世天成文化承办的“看老北京,爱新北京”大型展览中,巨幅屏幕《老北京动起来》成为展览的重心。

据北京传世天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闻拓展部总监窦清风介绍,《老北京动起来》整幅画全长228米,高3米,画中有10000个人物,描绘了护城河以及城墙、庙宇、胡同、商铺、酒楼、民宅等上千座建筑物,看戏、赶庙会、购物、婚礼、丧葬等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

窦清风告诉本刊记者,摹本是民俗画家王大观历经数十年完成的《旧京环顾图》。这一幅画在上世纪80年代展出时,效果很轰动,原本三天的展出,不得不延迟为7天,吸引了7万人参观。当我们将它仅仅视为一幅书画时,受众便是那些书画爱好者,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其有限。

当它变成一幅动态的画,并配以声光效果,画里的人物和风景都动起来时,它便成了我们观察老北京的活窗口,民风民俗跃然于银屏。窦清风笑称,这幅画存入U盘就能走,到全球各地区巡展宣传老北京传统文化。此外,这些漂亮的民俗画还可以制作文化衫、明信片等,将一幅画衍生出一个产品链。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指出,推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12%,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在此,科技与文化创新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前来参观的老北京人流连忘返。一位退休阿姨告诉本刊记者,老北京的很多风俗风貌都没了,这幅画为我们这一代人怀旧提供一个好地方,这一逛就一小时。同样,这也成为外地人和青少年了解老北京文化最形象的介质。在深化改革开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变革期”,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基石。

文化产业化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资本

Abstrac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regarded as the “living fossil" of culture and memory of a nation. It is the outcome of certain natural environment in certain period. The particularit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ws cultural difference,which is important cultural capital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Capital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重要载体。他所包含的口传作品、民族语言、民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美术音乐及乐器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无不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这些文化记忆由于年代的久远、时事的变迁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与其最初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我们今天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于符号化了。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活的记忆”,所呈现出的是各种文化符号的活态聚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利用各类传统节日可以发展旅游业,各种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各种民间服饰中的民族元素可以进入纺织业,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运作成为可能。但并非所有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转化为符号价值,只有那些具有独特性,具有文化示差作用的文化符号才能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不可复制性而呈现的独一无二性,使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理论由布尔迪厄首先提出。布尔迪厄认为,社会领域是一个积累的世界,为了理解社会领域的积累性,必须引进资本的概念。布尔迪厄认为资本已经深化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直接转换成金钱,这一转换过程是以私人产权的形式制度化的;第二种是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也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第三种是社会资本,它由社会义务(“联系”)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而这一转换过程是以某种高贵身份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由此可见,“经济资本”是所有其他资本类型的根源。布尔迪厄主张,一方面必须防止把其他资本形态统统简化为经济资本,进而忽视其他资本形态所产生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到一个严酷的事实,这就是所有的资本形态最终都可以在经济学中被简化。“……正是通过这种简化,经济理论将交换的其他形式隐喻性地界定为非经济的(non-economic)交换,因而也就是超功利性(disinterested)的交换。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经济的资本类型),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如文化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在布尔迪厄看来,文化资本的这种超功利性和非物质形式,是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经济资本通过交换改变了本身的性质产生的。也因此,布尔迪厄有时候也用“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来形容它。由于文化资本的传递和获取的社会条件比经济资本具有更多的伪装,因此文化资本预先就作为象征资本而起作用,即人们并不承认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而只承认它是一种合法的能力,只认为它是一种能得到社会承认(也许是误认)的权威。[2]

布尔迪厄区分了文化资本的三种存在形态:一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二是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形态;三是通过外化的可观察得到的各种规范、资质体现的制度形态。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

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文化资本借助经济资本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而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接受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文化资本就是文化商品的一种资本形式。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条件。文化资本是在进入流通环节、在可交换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一种资本的。在没有进入交换之前,文化资本往往只以资源的形式存在着。正是交换过程把文化资源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积淀和传递的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并最终在交换之后获取资本的收益。就此意义而言,布尔迪厄说:“文化资本的象征性功效的最有力的原则,无疑存在于它的传递逻辑之中。”[3]

众所周知,交换或“传递”的前提是差异性的存在。正所谓“互通有无”,无论是交换,还是“传递”都要以差异性的存在为前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更是如此。作为符号消费的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差异性消费,没有独特性,没有区别于其他产品的独特的符号价值,文化产品就缺乏竞争力。不能进入交换领域,文化资源就不能转化为文化资本。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文化差异中提取可用的文化资本。在当前文化全球化文化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我们更加应该重视文化产品的差异性,而非同一性。对此我们有过惨痛的教训。当冯小刚拍摄由好莱坞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大腕》时曾说:“需要做的是,减少影片中的地域性,使受众更广泛一些,不仅仅是中国的南北方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不同的语种。”[4]在把自己的影片推向国际时,冯小刚采取尽可能抹平文化的地域差异的策略,以更具同质化的形态去扩大文化认同的范围,结果遭遇惨败。究其失败的原因,梅特·希约特说得好:“只有当我们以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时,我们才可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企图径直接近符合国际口味的现存标准,至少在三个方面来看是失策的。首先,这样做会破坏对自我表现的真实性所做出的承诺,使获取国际认同的愿望南辕北辙;其次,如果我们根植于弱势文化,我们把握标准和达到标准的可能性便不会大;最后,要具有主流文化的影片制作技术,要使其摹仿能力让人拍手叫好,确是一件罕事。”[5]由此可见,差异性对于文化产品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也不乏由于成功地从文化差异中提取了文化资本而大获成功的文化产品,如《霸王别姬》、《洗澡》、《秋菊打官司》等,由于成功地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资源,京剧、方言和旧式澡堂等引入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此,我们可以并不夸张地说,差异性之于文化产品可以说能够点石成金,尤其是当我们的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时,这种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本就更加重要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文化差异的文化资本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所创造出的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体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创性,这就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和惟一性及其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消亡的命运,有的已经消失。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景象,但是,不可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又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的现实更加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而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并具备了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文化产业究竟能够生产怎样的差异,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迈克尔·波特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后,企业家们莫不将其视为圭臬。但是,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差异化,各个企业理解的层次是不同的。起初,企业比较重视产品实用功能的差异,这表现为强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然而,现在产品和服务变得越来越难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方面,这种以实用功能为内容的差异的运作空间十分有限,人们所需要的实用功能并不复杂,过多的实用功能反而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在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被满足之后,产品功能很难再成为人们购买行为的激励因素。而且,就技术层面而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只在技术层面争短长,无异于以吾之下肆对其上肆,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只有利用我们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们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还远远不够,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但有很多没有有效地开发、利用,包括民间手工业、民间戏曲、民间活动和传统节日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包括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部分。比如民族服饰、特色建筑及生活方式等民俗文化及生活事项属于外显性部分,而民俗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则是内隐性的。它一般通过载体或文化氛围表现出来。高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是非常注重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它不仅仅需要表征的民俗文化载体,而且还必须有一种能充分体现该文化的环境及氛围,即旅游者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民俗仿照景观在这方面是有其欠缺性的。我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的土壤丰厚肥沃,几乎祖国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至每座桥梁、每个街坊、每一种地方特产,都有着脍灸人口的美丽传说,这就使祖国山水、风物带有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浪漫色彩,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些大量的民俗传说、风物故事,强烈地吸引了游客,增加了旅游情趣。就旅游资源而言,要在保护文物资源的前途下,大力开发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开拓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等。就休闲产业而言,我们要开发工艺美术品、字画、珠宝以及花卉产业等。还有些公共文化设施包括科技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也要提高其文化价值。

但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项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前,首先要做的是对该资源进行立项研究,对开发的可行性、投入产品等都要有实质性的分析数据,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度”,过与不及都应尽量避免。而且,既然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那么必然受到投资环境、人力资源、投资渠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准入制度,相对有效的监督机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然后就是要突出特色,说到特色,有人常常想到的仅仅是外在形象,其实特色是一种文化的反映,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地方特色是地方文化的反映。较之外在的形象或形式,特色产品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才是“特”之所在。而这恰恰是常常被我们所忽视的,有些地方人为建设民俗景点却不尊重原本民俗的基本习惯。如某地建设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的房子,却舍弃了房中独具特色的象征女、男的中柱,而这种中柱不仅是家庭的象征,也是妇女颇受尊敬的标志。又如鄂伦春族的居民点,原本五、六个并排的“撮罗子”,变成了前后排列的现代格局,殊不知鄂伦春族房后有供神树,并排的“撮罗子”可以有效防止人们随便看到神,以示对萨满神灵的敬畏。还有的地方生搬硬套,搞所谓“标新立异”的“图腾柱”,柱上雕满西南民族的傩面具,看似民族风情浓郁,但却犯了相当严重的常识性错误。图腾柱本是北美东北部印第安人的信仰,在世界上并不普遍,中国有无图腾尚无定论,而且这种傩面具汇集的图腾柱既是对傩面具所代表的神灵的亵渎,也不是原本的图腾柱。这些凭主观想象,不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不但不能有效保护我们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还会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极其重要,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应当遵循一定的“度”,达到某种“特”。而这种“度”与“特”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严格遵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中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生态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偏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应遵循的真实原则、生态原则、人本原则、发展原则,就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害,从而危害到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这是我们万万不愿看到的。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文化产业化篇10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引进、吸收、借鉴、自主创新等一切必要手段,在国有企业内涵发展上狠下工夫。这种内涵发展的核心就是:重视企业精神与创新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一、正确处理好三者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及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是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整体、从组织到社会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1.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可能不是最直接的表现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融合等作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换句话说,企业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文化的引导、规范、约束来激励员工,近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效率。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是紧密联系的。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

3.企业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制度和经营管理实践起着统摄作用。当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变幻莫测的大海时,利益动机也许可以在某个阶段或某种情形下提供足够的创业动力,但短期的利益动机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以及人们对物质财富边际满足感的下降,都注定了物质动力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此时,惟有秉持坚定的精神动力,才可以不为短暂的荣辱得失所左右,企业也才可以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企业短期成功是因为有产品,企业中短期成功是因为会营销,企业的中长期成功是因为有战略,只有有文化的企业才能长期成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精神,能够世世代代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有精神的企业。

因此,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与企业精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产品文化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二、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二是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三是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信誉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常言道“诚实是最好的竞争手段”,可见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四是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海尔的文化建设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典范。海尔集团极具远见,公司对职工的工作给予不断鼓励,使他们对工作经常保持新鲜度,责任感无形中得到加强。六是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使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因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三、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途径的思考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官商”、“老大”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深化改革与迎接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必须进一步深入发掘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企业中的文化底蕴,把握时代脉搏,在企业文化的创新途径进行深入的思考。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系。按照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的原则扎扎实实地策划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2.自觉将国有企业文化融入社会文化的洪流之中。企业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发展与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是,企业离不开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企业又必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不断提高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建设面向市场的企业文化,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南,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结合、共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既从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企业文化,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3.注意企业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创新。从广义上讲,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传统文化观念以“内在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企业员工在其传统的文化影响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即企业文化的“外在制度”—的形成有一定的抵制与抵消作用,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从转变观念与制度创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