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十篇

时间:2023-04-04 15:15:15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篇1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近两年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梳理和辨析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学理问题。虽然学界至今尚未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专题讨论,但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识或分歧已有所表现,其中较为普遍的倾向是,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从而对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提出质疑。本文试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内涵、分布、起源和建构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讨论并重点说明二者之间的非等同性,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一、研究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

关系问题,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什么是草原文化和什么是游牧文化。虽然作出这一界定并使之能够得到学界较大范围的认同并不容易,但这是我们必须要作出的尝试。我们认为,所谓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着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所谓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着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从上述简略的界定中不难看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确实具有一些重要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实际上,不少学者把草原文化直接指称为游牧文化,或者把草原文化视为草原游牧文化的略称,都是从这个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出发作出的界定。然而,超出这种特定的范围和时期,再把草原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游牧文化,进而质疑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显然是缺失必要的逻辑基础和科学依据的。因为一旦超出特定的范围,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就完全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领域。前者从属于区域文化类型,可列入海洋文化、大河文化、森林文化序列;后者从属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列入狩猎文化、采集文化、农耕文化序列。明确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不同类型,不只是界定概念的需要,更是从内在属性上把握其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需要。

二、从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看,二者之间也有

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由于草原文化是依草原生态环境生成的,因此草原文化实际就是依草地资源的分布而蔓延于世界各地的。现在我们确切知道的是,草地资源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草原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5以上。其中最大的一片是欧亚大草原,从我国大兴安岭东侧到欧洲多瑙河下游,东西跨110个经度,绵延万余里。这些草原由于气候和植被条件不同,又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及山地草甸类、沼泽类等不同类型。而生活在这些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草原上的人们所创造的草原文化虽然存在地域的区别,但都是以草原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具有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因而在更高层级上都属于草原文化。

如果说草原文化是紧随草地资源分布的话,那么游牧文化的分布就不尽其然。据ThomasJ·Barfield的《游牧选择》一书介绍,现今世界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游牧地带:1、横贯非洲大陆的撒哈拉沙漠以南至非洲大裂谷一线的东非热带草原。2、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3、地中海沿岸经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到中亚山区一线。4、从黑海延伸至蒙古的欧亚大陆草原。5、高原及其邻近山区高原。还有一些学者对游牧文化的分布作出另外的归类和划分,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引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学者对游牧文化分布的划分不管有多么不同,但有一点却非常一致,即他们都没有把游牧文化的区域分布同草原地带的分布完全等同起来,有的甚至认为只有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才是游牧文化的真正分布区域。

从上述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不尽相同的分布情况来看,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和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具有很多质的差异性。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主要是以自然地理条件为依据的,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则主要是以生产方式为依据的。三、从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看,二者之间也具有明显的非同步性。

关于草原文化的起源问题,包括草原文化兴起的区域、起源的时间、最早的主要生产门类和经济文化形态等等,似乎至今还未得到专门的研究,更谈不到有确切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文秘站: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尽管视角更加新颖,但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由于对游牧文化起源缘由的不同认识,导致学界对其起源时间的认识出现重大差异。对于这一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虽然我们不能把早期畜牧业视作游牧,但起源阶段的游牧又很难同畜牧作泾渭分明的划分。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四、根据上述游牧文化

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我们试采用一种“相互印证”的方法,具体讨论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与区别。为此,我们将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历史阶段,并加以简要说明与阐释。

一是前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期,时间大致在从远古到游牧文化形成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多种文化,即采集、渔猎、畜牧、农耕等相继出现并处于交互作用状态。由于草原各地类型、气候及族群不同,这些经济文化类型在各地出现、持续及处于主导地位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但总的看,在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中,采集、狩猎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二是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兴盛期,时间大致从游牧文化形成期到其衰退期。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多草原文化分布区域,特别是在欧亚草原地区,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完全交融在一起。因此研究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完全可以与研究游牧文化等同起来。

三是后游牧文化时期。这是草原文化的转型期,时间是大致从游牧文化衰退期开始的。这一时期草原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游牧文化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被打破, 农业、工业作为新兴文化的因子,其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草原文化再度迎来了多种经济文化并存的格局。

通过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历史分期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的关联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即:在前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主要是以狩猎、畜牧、农耕文化形态存在的,如果说这一时期的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有什么关系的话,只不过是为游牧文化的孕育、产生创造条件而已;后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更多的是同新的文明形态结合在一起,游牧文化在草原文化中已处于“隐而不彰”状态;只是在游牧文化时期,草原文化同游牧文化才大致处于重合状态。因此,我们不能不分时期、不顾历史条件简单地将草原文化指称为游牧文化。

五、从上述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内涵、分布、起源、发展历程中的比较分析,我们还看到这二者之间在建构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而游牧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类文化主要是产业经济与民族的统一,虽然游牧生产也离不开草原区域,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经济文化的游牧文化同作为地域文化的草原文化还是有重大区别的。

草原文化篇2

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大窑村。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

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并首先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漠,扮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

中国北方草原是“行国”与“居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走廊。所谓“行国”,虽是西汉时对乌孙等西域诸国的别称,亦即可指称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民族和国家;“居国”则指以农耕为业的中原民族和国家。“行国”与“居国”因各自生存和发展的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其接触和往来乃至参与诸侯的纷争,早在春秋时期便开始频繁起来。除了战争,在“行国”与“居国”之间,更多地还是大量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首开中原夏族主动向草原民族学习的先河,也是草原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所做的独特贡献。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积极仿制和推行中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则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创造了第一个成功范式。呼韩耶“和亲”与汉宣帝“册封”,一方面以“和亲”的方式制止了战争,使武帝以来乃至秦汉以来烽火不息的草原和中原重获安宁,草原“赖蒙汉力”结束了内部分裂和长期动乱,中原“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另一方面,以“册封”的方式赢得了统一,从此打破“正朔不加”胡越的陈旧传统而使草原民族自觉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提高了汉朝在中国北方草原以至西域和中亚的政治地位,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美好象征。

草原文化篇3

马头琴的传说构造与草原文化

在远古的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段美丽哀婉的传说:勤劳善良的老牧人奥其尔,全家三口人就靠牧羊来维持生活,家里唯一的心爱之物是一匹英俊而高大的枣骝马,每天与牧人一起牧羊、劳动,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一天,草原上传来了一个消息:蒙古部落首领要举行赛马大会,谁的马跑了第一名,就将他的女儿嫁给这名勇敢的骑手。

比赛中,老牧人奥其尔的小儿子贡嘎因枣骝马获得了第一骑手的荣誉。但是在授奖时,部落首领竟然不谈许配他女儿的事情,示意手下差人把枣骝马给他牵来。

部落首领跨上枣骝马后,箭一般地飞奔起来。老牧人奥其尔非常气愤,他吹了一声口哨,枣骝马听到主人的口哨声后不停地打转、尥蹶子,一下子就把首领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首领忙让差人把枣骝马抓住,可枣骝马已冲出人群跑向远方。首领立即命令弓箭手发箭,一霎那,枣骝马身中多箭向家乡的方向跑去,当它用尽最后的力气于午夜时分回到老牧人帐篷前时,它倒了下来,随即便死去了。

老牧人奥其尔悲痛欲绝,和小儿子贡嘎在枣骝马身旁整整守护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夜里,他梦见枣骝马和他说话,让老牧人用它的骨头和皮做成琴,每天带在身边。

于是,老牧人奥其尔用枣骝马的骨头做成共鸣箱、琴杆和琴轴,用枣骝马的皮蒙在共鸣箱上,用枣骝马的细尾做成琴弦和琴弓,最后用枣骝马的腿骨刻成一个马头装在琴杆上,自此,在辽阔无垠的蒙古高原上就诞生了第一把马头琴。

在内蒙古草原民间,每诞生一把马头琴,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牧人就开始举行马头琴试奏音乐会,这是内蒙古草原上的古老文化遗风,同时也说明了马头琴在草原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割舍不断的依恋。

马头琴是在我国蒙古族聚居区流传很广的民间乐器,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差异,所以各地区的马头琴在形制、构造、音色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不同,但其音乐本质是相同的。马头琴形制的特点是:斜方型(或称梯形)琴箱,双面蒙有马皮,双弦用黑色马尾编制而成,琴杆上端雕有马头图案,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琴)”在内蒙古地区称为马头琴,在东北地区的呼盟、哲盟叫做“潮尔”。其定弦法有五度、正四度、反四度三种,其中以“反四度”定弦为目前常用的定弦方式。马头琴音色柔和、浑厚、淳美、深沉,富有浓郁的草原特色。建国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马头琴及其演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改革,如马头琴形制结构上使用了较大的琴箱,选用良好的木材,采用了富于弹性的改良弓子,增大了琴的音量。改革后,用尼龙丝弦代替了马尾弦,将定弦提高了四度音程,扩大了音域,在保留原有柔和、深厚的音色的同时,增加了清晰、明亮、富有力度的特点,为现代马头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马头琴的演奏技法与草原文化

马头琴演奏技法目前普遍采用以“单音演奏法”为基础的方法。由于左手中指的运用,给演奏者提供了技术上的方便,尤其在快速演奏时,更显示出它的优点,同时还吸取了“土尔古特

演奏法”和“科尔沁演奏法”的一些优点,既能保持其清楚干净的特点,也能保持其独特的音色;既能不失风格地演奏传统乐曲,也能别出心裁地演绎现代乐曲,大大丰富了马头琴的表现能力。

马头琴是一种演奏技巧颇为复杂的乐器,必须注意各部位的相互协调,用弓时右手持弓法虽与二胡相似,但却有差别,由于马头琴是多股尼龙弦,右手要使马头琴发出纯正的乐音,所需的力气要比二胡大的多,同时需要无名指和小指施加不同的压力。现代的马头琴曲中,已引入了小提琴的许多弓法和技法,大大丰富了表现力。马头琴的左手按弦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虎口微张开,拇指微扶琴杆,食指和中指是用指甲盖顶弦,无名指用指尖靠近小指一侧顶弦,小指则从外弦下面用指尖顶弦,同时由于其独特的演奏和特殊的技巧,才会使马头琴音乐别具一格。

马头琴的几种特殊演奏技巧,如潮尔演奏技法、装饰音演奏法、四胡技法、传统泛音技法等也常在单音演奏法中使用。潮尔演奏技法又称双音演奏法,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马头琴演奏法,善于以外弦空弦的持续低音形成一种二声部效果。“潮尔”原本是一种宫廷颂歌里粗犷而浑厚的持续低音的演唱形式。这种歌唱形式不仅增加了其庄严肃穆的气氛,而且以持续低音牢固坚实地表明了其调式特性,同起伏跌荡的旋律形成对比。如果说旋律是在广阔自由的时空中展开的,使人感受到一种如广袤的长天那样宽广,那么这种深厚粗犷的持续音型的低声部就像坚实的地平线一样始终伴随着跌荡起伏的旋律,充满了叙事、咏叹和悠远、辽阔的格调,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完美统一”的境界和庄严肃穆的情境。笔者认为,这与其民族成长的历史、变迁、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马头琴音乐与草原文化

马头琴音乐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传统宫廷音乐的影响,也受民间音乐的影响,曲目大部分为流传的民歌。

受宫廷音乐影响的典型作品可以参见各种“阿斯尔”,所谓阿斯尔通常指“楼阁”,在此指带横帘的宽大帐幕,是北元后期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和几次迎请三世达赖喇嘛的庆典活动后,逐渐传入蒙古的,成为蒙古封建上层人士进行宴庆活动的宽大华美的帐殿。阿斯尔是在一些盛大场合中等级权力的象征物,后来由阿斯尔这种名称逐渐演变成了蒙古宫廷乐曲的专有形式。阿斯尔类型的传统马头琴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旋法以三度级进为主,亦有跳进,气氛欢快活泼,大多是宫调式,也有羽调式,音乐具有宫廷雅乐的审美特征。

受民间音乐影响的各种马头琴曲也可以分为悠长歌和短歌两种风格。悠长歌这一体裁形式被应用于马头琴音乐中,以其自由的散板节奏形式,而形成悠长、细腻、深沉和非对称型的审美风格。这与其辽阔无垠的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的长周期性密不可分。短歌这一体裁形式,实际上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只不过这种对称结构的表现形式被十三世纪的悠长歌淹没了,但它并未消失,而是在二十世纪,逐渐形成新的审美传统,并在科尔沁、鄂尔多斯及乌拉特地区兴盛发展,究其原因,与社会的矛盾密不可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蒙古族人民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不仅引起传统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且斗争实践本身需要一种更明快、简炼的节奏感和明确的音乐旋律及结构形式。因此,对称性旋律美学原则和旋律结构逐渐又变成了主要审美原则,并以其特有的内容和形式,展示着蒙古人民的内心世界,体现在马头琴音乐中,就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现代社会中,热闹的场景描绘,情绪欢快,节奏明朗,结构短小,句法整齐的短调风格的马头琴乐曲,诚挚热烈地向人类昭示草原生活的欢腾。

草原文化篇4

关键词:全球化;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

近些年来,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成功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仅需要草原人民做好充足的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准备工作以及传承与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过程中的细心认真,还需要做好后期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草原景观效果和绿化效果。这不仅有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式,还能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的综合价值。

1.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状况及意义

1.1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作为实现全球空气质量净化、环境改善的一项重要工程。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具有生命特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还具有自然景观与生态景观的协调性特征。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1]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稳定性,还有利于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绿化工作的长期保持,因而草原居民需要将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相结合。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适地保护草原、合理搭配和草原绿化的基本原则,构建科学的草原生态体系;科学安排好草原的绿化时间,平整全球化背景下草原的发展。同时草原居民应当综合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规律等因素,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的综合价值,进而实现美化生活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的环境保护目标。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草原文化的全球化正在以一种不可逆的形式无声息地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要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崛起。全球化背景下异种文化的交流发展使得草原文化历史发展处在不停地发展演变过程中,相对弱势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容易出现被强势文化同化的问题,这不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化发展,使得草原少数民族承受着空前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因而,没有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自身发展总是容易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不利于为草原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契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性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存在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巨大改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使得其提高文化竞争力至关重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使得民族未来的发展道路十分不平坦,尤其缺乏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张力,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因而草原居民应当在坚守已有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有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积极元素。

1.2推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生态环境的理念确定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范围和创新方案,高效合理地利用好自然资源和草原环境,这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环境舒适、环保等使用功能的需求,达到节能降耗、可特续发展的目的,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在草原的绿化过程中,草原人民应当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深入贯彻好科学发展观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的科学发展,推动我国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实现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综合发展目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发展由性质各异的草原个体因素镶嵌而成,因而不同的草原环境具有不同的草原文化景观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而且草原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作为生物栖息地和人类居住地的草原景观和人文景观处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因而具有尺度新和价值多重的特点,即集经济、文化、生态价值于一体,综合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为了创建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系统,草原居民不仅要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保持生态景观、草原景观、人文景观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还要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负荷能力,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内部各功能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功能价值,改善草原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草原居民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特点,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等因素,合理规划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案。

2.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草原居民推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视了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准备工作,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法得到科学的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环节的细节极其容易被忽视。因而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水平是保障草原文化质量的首要因素。草原居民不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十分不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不利于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计划,不利于合理安排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单一性使得草原文化很难实现科学的创新。我国历史上的草原文化往往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变迁和社会化转型,而且正在以传统自在的方式完成。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每一次变迁和转型往往受到社会条件、人口因素、历史条件的影响,并且在发挥着一种没有超越自在文化创新的发展范畴。明清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入严重影响了传统草原文化的草原居民的信仰,并引导着社会结构和草原居民的价值取向,使得草原居民和边疆居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汉文化对草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认识不断增多,并出现与日俱增的问题,导致草原民族的风俗民情、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等诸多要素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多元化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使得文化形态丰富多样,但形式却不断趋于单一化,使得草原文化无法出现科学的转型。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转型并无法改变草原文化的本质属性和自在特性,使得一些缺乏自觉的文化精神的草原居民很难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草原居民往往不严格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性的综合考虑,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保存,不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草原居民不严格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信仰,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工作的行为,往往导致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无法一并移植到草原居民的生活中,不利于按照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整体美观性和自然性。

3.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动力

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本性的保持。在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草原居民往往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标准,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推进。[2]由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受地理环境、社会因素的影响比较深远,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景观很少出现荒漠化问题,因而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草原居民不能直接继承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而要采取扬弃的手段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继承,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的完整性,不利于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进行有效发展,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创新性和多样性,不利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策略,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对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十分关键。为了做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应当加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需要根据草原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好专项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方案,并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措施来实现草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此外,还应当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草原文化进行全面考察工作,如果发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出现阻力,应当及时寻求解决策略,进而有效预防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出现。

4.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社会作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文化传承载体,社会应当积极发挥其调解职能,不断拓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路径,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传承,不断拓宽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空间,使得社会充当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保护者的作用。由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因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积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草原文化法律、规章和条例对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化转型和草原文化的保护至关重要。保持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高度,可以有效改进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生存环境,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不能有效的实现。草原法律保障给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保护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现代转型的文化传承等规章制度,能够有效推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有效执行力,这有利于草原文化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目标。特殊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发展环境使得草原民族的生活范围处在孤立地位,无法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生存提供有效的保障。此外,加强草原人民的文化保护意识是实现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认同感的关键举措,以草原文化为重心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引导草原居民恪守信义、崇尚自然、不断实现价值观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原有草原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节奏十分紧蹙,这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重心,不利于提高草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草原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承载的个体也会自动形成一种对草原文化的保护力量,使得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问题,不利于加强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保护意识。设置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保护区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指导经济的良性运行使得社会角色很难弥补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的不利影响。因而充分调动社会文化工作参与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的积极性对影响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提升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对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工作进行不断完善是保障生态绿化工程的关键环节。草原居民在进行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不同特性等因素。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手段,对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使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范围不断得到扩大,使得草原文化的环境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草原居民应当将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完美结合起来,提高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整体价值,进而完善全球化背景下草原文化的发展工作。这不仅有利于使草原文化的综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还能够实现全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草原文化篇5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

生态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前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后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人们在草原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首先,敬畏生命是草原上的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实际生活中,如果确实出于不得已的需要而杀死其他生命,那也应当对被杀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其次,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又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伦理观中,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种自然观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是马背民族观念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核。几乎所有的蒙古族祭祀都会呼出“天父”、“地母”。在他们看来,天父地母所孕育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和动物,都是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草原牧区人们都明白自己应负有的责任:要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牲畜是牧民与自然的中介,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存活和繁育。牧民们深刻地了解牲畜与草原的关系,也深深地明白要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用游牧的方式。游牧是一种适应自然和具有规律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把人——畜——草的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平衡,使三者在变动状态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马背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在大多数牧区为了减少对草场的破坏,进一步简化为冬夏两季轮牧了。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马背民族,生产方式遵循着自然规律,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体现着草原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怀。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的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牧民用以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木;蒙古族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和便溺。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制度价值——草原生态法作为民间法的价值

草原文化篇6

[关键词] 草原电影;草原文化;马;生态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草原上的人们》《草原英雄小姐妹》,还是到20世纪90年代的《黑骏马》《天上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嘎达梅林》等,再到获得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季风中的马》以及获得第57届柏林电影展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等,草原电影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质素引起了国内和国际影坛的关注。早期电影对草原生活进行了“揭秘式”呈现,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关注较少,而到了《天上草原》《季风中的马》《图雅的婚事》等电影的出现标志着草原电影走向成熟。草原电影在视觉和听觉元素上体现出草原文化特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造就了它独特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草原电影中所蕴涵和依托的生动鲜活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厚重的历史底蕴,也正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影坛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研究草原电影的成熟壮大对于研究当今的中国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草原电影与草原文化

草原电影是以电影的方式反映草原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用镜头捕捉草原之美,关注草原人的生活状态,描绘草原风俗习惯、社会背景,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视觉艺术。在实际拍摄和制作中,草原电影以反映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貌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草原人民的影视作品居多。

草原电影是草原文化的表达和书写。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是地域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今天已经演变成为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因为有了草原文化的强大内核才使得草原电影有了发展的巨大空间,草原电影在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以表现草原历史、草原文化特有的文化观念和审美特征为主。

以《季风中的马》为例看草原电影的文化思考

《季风中的马》聚焦在一匹蒙古牧民家的老马身上,马的命运和牧民乌日根一家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伴随着牧民对马的态度将草原生活的细节处和真实处、草原文化核心的民族心理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来。

(一)马的符号化表达

蒙古族历来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马在蒙古族民族历史中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伴随着民族的发展壮大。“马的驯养和骑乘,使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畜牧部落逐渐具备了驰骋于无垠草原上的能力,转化为真正的游牧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为之负重致远;在狩猎过程中,马的快速奔驰使得牧人随心所愿地围追堵截猎物;特别是在战场上,马是牧人战士们须臾不可离开的战友,正是马的速度造就了北方草原民族铁骑的高速机动的能力和强大无比的冲击力。”②马已经进入蒙古族的文化观念之中,马身上所承载的奔放、自由、刚烈、执著、坚忍、老成负重等性格元素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稳定成分,甚至抽象为草原文化的符号,代表着草原主体的文化价值和自我塑造。电影中乌日根从养马——护马——卖马——赎马——画马——祭马——放马一系列的情节中,马的符号化意义尤为明显,它不仅是动物意义上的存在,更是草原人情感投射的对象,是乌日根草原生活的标识和民族身份的重要见证。对于沉默而倔强的乌日根,潜意识中民族性格和心理本能地抗拒生活的变化,内心曲折复杂的情感又无法直接抒发,只能将所有情绪宣泄在他的参照系和对应物——一匹曾经血统名贵的老马身上。

这是乌日根惟一的和最后一匹马,为维持草原生活,乌日根找草场,借草场,甚至不惜为草场的事和人发生冲突进公安局。哀伤、愤怒、行为暴躁、丧失理性、无奈苍凉都统统汇入了这一人物的情感之中,最终乌日根无奈地将马卖了。直到舞厅重遇老马的一幕,最为震撼人性,使电影的情感冲突达到了最高点,当乌日根看到白马的眼睛被一副胸罩蒙着,背上骑着一个半裸的女人在酒客的嘈杂哄闹中扭动着身体时,他彻底愤怒了,自尊和信念的底线被冲垮了,于是整个人像疯了一样企图夺回老马。最终乌日根的画家朋友帮他赎回了白马,并要求他穿着古代铠甲骑在马背上,作为绘画的模特。曾经驰骋在草原上勇猛难敌的骑士已经不复存在,那样一种鲜活生猛、斗志昂扬的民族精神也在现实和平安宁的生活中退去了光环,而这样一幅企图复制往昔时光、追忆民族精神的骑士图显得如此颓败和可笑。

(二)文化冲突反思:草原生活的挽歌与忧患

乌日根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是沙漠化的草原无法保障游牧生活的继续;另一方面是城市文明的侵袭,发达富庶的城市生活吸引了无数草原人放弃游牧的生活到城市中谋生。当自成一体的、崇尚自由的慢节奏的草原文化与开放多元、快捷便利的城市文化狭路相逢时,文化的冲突在所难免。正如城里酒厂的宣传车开进草原时,乌日根的妻子、孩子根本无法理解人群的行为和内容,只有本能地捂住耳朵以抵抗喧闹,而老马更是因此受惊,隐喻着草原文化在未知的城市文化面前猝不及防和惊恐拒斥。

乌日根有一句经典的台词:“鱼是鱼,马是马。”这是一种草原牧民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在他看来,牧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由于生活观念、民族习惯和性格的差异必然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对于文化冲突,很多人会把影片解读为哀叹古老草原游牧文明消逝的挽歌,然而仅仅将影片定位在怅惋和忧伤的情绪基调上,这样的评价未免过于简单粗糙。在对待老马去留的态度,乌日根一家三口人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具体而微地演绎了草原人对待文化冲突的不同态度。乌日根眷恋草原生活,对老马的感情更是坚决;而妻子却与丈夫不同,她虽然熟谙了游牧生活,却在现实压力下计划去城里谋生,对老马也没有太多留恋;年幼的孩子几乎是高高兴兴愿意去城里,虽然他留恋老马,但这种单纯的感情和脱离贫苦生活相比分量要轻很多。在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成年人或多或少对草原文化有所眷恋,在是否离开草原的问题上犹豫徘徊,而新一代草原人在还没有对草原产生依赖之前已经被城市文化所吸引。

作为一个蒙古族电影编导,宁才在拍摄和主演电影的同时融入了对草原文化的自身体认和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对民族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将乌日根这一典型的草原牧民形象演绎得如此执著质朴,让人为之忧伤,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城市文明的推进,倔强执著地固守在草原上也并不是惟一出路。影片中,乌日根对于妻子去卖酸奶极为愤怒,这是古老的草原民族性格中顽固和保守的一面。再如乌日根的画家朋友活在成吉思汗直系子孙的自负虚荣之中,靠吃祖宗饭生活。在文化冲突之中一些草原人墨守生活常态,拒绝接受新事物,在现实无奈与忧伤中又不敢面对未来。影片中的季风也是时代更迭、文化触碰的隐喻。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少数民族电影编导,宁才致力于带领观众感受真正的草原文化以及其在现代文明中的发展变化,产生的种种问题,在乌日根的身上也包含着宁才对民族文化和文化冲突的深沉反思。宁才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民族文化在这种生态恶化和文化冲突的嬗变中重获变革和新生。

(三)草原生态与文化生态

电影中贫瘠暗黄的草原、耳边的风沙声、牧场被圈起来保护以及乌日根寻找牧场的艰难,无一不凸显着草原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作用。虽然电影没有探讨草原沙漠化的原因,然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战乱、过度放牧、把草原变成耕地等行为都加剧了草原的沙漠化,人类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逐渐毁坏自然与人的关系,造成了今天草原人的生存危机。在生态断裂的背面更是潜藏着人类的中心主义观念。《季风中的马》以电影的方式传递忧患,深入思辨,必然会影响到观众对于自然价值观念的重现建构,把对生态的关注纳入人类的文化范畴,审视人类膨胀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建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草原的生态恶化也会作用在草原文化之上,挤压草原文化的发展空间。作为草原文化的传承者,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离开草原的牧民如何去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乌日根对于老马执拗顽强的态度、不肯搬离草原是他珍视民族身份、难以割舍民族传统的情感流露。电影的最后,乌日根采用郑重的萨满宗教仪式,请萨满诵经,将马放归自然。虽然他本人不得不离开草原,对马的祈愿和祝福,正是对草原生活方式的祈愿和诀别,从中可以感受到淳朴的草原人对大自然始终保有的一颗敬畏之心。诚然这种敬畏之情是以宗教力量作为支撑未免有些无奈和苍凉,而现代人正是缺少这种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神秘感和敬畏心境。如果以宗教精神可以抵御外界利益诱惑,宗教的虔诚和谦卑可以对自然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救赎方式。在蒙古族历史上,萨满教曾是成吉思汗号召众族统一的精神支柱和意志召唤。作为一个身处都市的蒙古人,编导宁才努力挖掘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地域特点和宗教色彩,旨在现代生活中重建民族悠久强健的文化,保留住更多丰富的文学资源。

2001 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认为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那样不可少”,“如果说生物多样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保证地球生物圈与人类延续的物质基础,那么,文化多样性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地球生物圈与人类延续的精神基础”③。宣言的出现反映出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危机,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视。在文化全球化对个体民族文化语境不断消解的今天,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式微和文化生态的失衡呼唤像宁才这样的编导站出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不懈的努力,尽管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惶惑、失落,正如乌日根在草原生活与城市生活之间无法轻松、从容地选择,痛苦地煎熬和挣扎一样。宁才将草原人、草原文化在走向未来进程中的阵痛表现得非常真实。《季风中的马》包含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时代内容,更是引发我们对现代化语境中的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注释:

①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6日。

② 晓克:《草原文化史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草原文化篇7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38- 03

1 内蒙古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优势

1.1 旅游发展政策环境优良,旅游政策体系相对完善

1999年,在《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出台。2003年,自治区政府成立了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后续又相继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决定》,确立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发展重点,对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地位,构建完整的旅游政策体系,提高社会各界对旅游业的认识,优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地域特色显著

在内蒙古历史上,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交汇、融合,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红山文化、大窑文化、河套文化、夏家店文化、朱开沟文化等。截止到2010年,全区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馆藏文物50余万件套。如中华第一龙、华夏第一村、草原第一都等,都堪称全国或亚洲之最。内蒙古境内的古长城遗存,其长度和跨越的历史年代,位居全国之首。阴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其数量和艺术价值亦属全国首位。

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文艺作品、绘画、雕刻、民间工艺、体育、饮食、服饰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使内蒙古成为一座庞大的、生动的民俗风情博物馆,使得内蒙古的草原民族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1.3 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内蒙古自然景观分布广、资源神奇独特、品位高、代表性强,种类丰富且易于组合,在海内外有较强吸引力。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有广阔的草原、茫茫的森林、神奇的温泉、广袤的沙漠、迷人的地质奇观等。其中,内蒙古草原东西绵延2 000多千米,总面积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等草原闻名遐迩;森林总面积列全国第二位,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被誉为“祖国的绿色宝库”;沙漠总面积占全国的4/5,我国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内蒙古境内。若能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并用产业化的理念去经营,用市场的手段去推动,必将成为开发潜力巨大的旅游产品。

2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吸引力较低

内蒙古各大草原虽别具一格,但大多数的设计重点都放在草原风光上,很多区域内景观景点的建设高度相似,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组织和规模上严重雷同,出现了景区间的恶性竞争。这就使得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

2.2 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散,景区间恶性竞争激烈

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加之景点雷同现象愈演愈烈,造成景区间的恶性竞争激烈。而且景点分布较为分散,成规模的草原旅游景区较少,大多数草原旅游区年接待规模小于10万人次,致使深层次开发的成本高,文化内涵挖掘和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受到制约。

2.3 管理混乱,开发管理水平偏低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普遍存在现代管理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宏观管理和协调比较乏力,交叉重复比较严重,旅游景点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行其道等现象。对草原旅游区的管理也相对粗放,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实施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

2.4 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游客满意度差

单纯的草原风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在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很好地体现草原文化的精髓。在民族风情展示中,民族歌舞表演严重商业化,只重形式,忽略其内涵,使得不同地域蒙古族民俗不能充分体现,从而无法满足游客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探究的心理,不能让游客们满意而归。

2.5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旅游价值衰退

由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未进行有效的处置就随意排放,使旅游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土地资源都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旅游区游客数量正在减少,经营受到威胁。一些草原缺乏合理的指导规划,加之管理疏忽,游客踩踏频繁,车辆横行,骑马践踏,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系统,也导致自然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衰退。

3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确保旅游业市场健康发展

内蒙古各级政府应该从人才、资金、综合环境经营、投资环境优化、产业政策完善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扶持,进一步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政府的力量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具体可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完善内蒙古旅游的政策法规,优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并根据不断改变的形势而做出最优的政策调节,使有关政策都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可操作性。二是科学合理地组织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对外营销,宣传活动,引导旅游企业正确地建立对外营销的途径,积极地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条件,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发展壮大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提供实质性帮助。三是完善旅游发展专项经费的使用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扶持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四是为企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使企业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产业的资讯。五是切实为旅游相关企业提供帮助,帮助解决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生产经营之外的困难。

3.2 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建设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线路

3.2.1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精品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资源是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开发建设特色旅游景区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必要途径之一。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重点突出内蒙古各民族的民俗内涵。民俗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要体现很高的文化品位,就需要对民族民俗文化进行更深的探究和开发,这样才更易于形成旅游特色景区,成为无法替代的旅游产品。在内蒙古民族文化中,蒙古族文化独具魅力,在地域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具有多重民族性和特定地域性,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进行草原文化旅游特色景区开发中,应重点突出开发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民俗民风。

另一方面,重视旅游文化活动策划和设计的参与性,丰富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参与性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可以提升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满足游客亲身体验、参与旅游文化活动需求的有效途径。在现有旅游景区利用文化展示来营造、突出地方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将蒙古族及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可行为化的文化内容开发设计成为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如民族服饰的展示与穿着体验,可举办民族特色服装展,并邀请游客做模特儿;游牧生活体验,可让游客在指定的草原上放牧、狩猎等;还可以安排游客进行蒙古族歌舞的学习与表演、游戏竞赛;打破目前旅游景区活动项目单一化、低水平重复的格局,让游客体验具有真实性的文化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从而增强草原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3.2.2 贯穿草原文化主题,组合开发特色草原文化旅游线路

良好的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组合开发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高、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内蒙古幅员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不同区域间,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就自然资源而言,内蒙古自西向东依次有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类各具特色的景观。就民俗文化而言,从东到西依次有: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巴尔虎蒙古族、布里雅特蒙古族和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民俗文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丰富的草原牧业民俗和察哈尔蒙古族民俗;科尔沁蒙古族民俗等很多独特的民俗。依托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以集中反映不同地区独特文化的A级旅游景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中心城市、中国旅游优秀城市为组合要素,开发建设反映草原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是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重要途径。组合贯穿以不同草原文化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草原文化旅游景区,深化景区主题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全力打造景区所需突出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应加速优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突出城市的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依次打造内蒙古草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3.3 围绕民族特色文化,开发草原文化旅游购物精品

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旅游购物是旅游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购物产品的开发与经营不仅有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而且构成了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一部分。内蒙古传统旅游商品丰富多彩,如内蒙古民族传统服饰、马头琴、皮画、木刻画、根雕、桦树皮制品、银饰、牛角制品、风景明信片、蒙古刀等特色旅游商品。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旅游商品的档次不高,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缺乏新意和特色。要打造旅游购物精品,首先就要在这些原有旅游商品基础上深化设计,加强创新,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开发设计蒙古族传统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传统食品、书籍等系列旅游商品,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其次,对高质量、高信誉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厂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培育,为旅游购物精品开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再次,大力发展生态型旅游精品,发挥内蒙古丰富的资源优势,选用当地原材料,采用本土化工艺,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强化民族艺术风格,将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能作为纪念品、可欣赏与馈赠的产品作为草原文化旅游精品出售给游客;最后,培养和组建专业化设计团队,不断创新设计和开发能反映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古迹、民俗文化的新颖旅游纪念品。

3.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内蒙古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3.4.1 编写内容真实、设计新颖的宣传书籍

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积极组建出版、印刷、图书发行、报业集团,重点推出内容真实、设计理念新颖的旅游宣传书籍,内容以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特色为主。印刷多层次、多规格、多种语言的宣传资料,并在一些公共场合集中摆放,如机场、大型购物商城、宾馆等,便于游客了解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形象及信息。

3.4.2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传播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

到主要客源地举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推荐会、说明会并通过媒体进一步宣传;也可以邀请各大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开发商以及媒体的记者等到内蒙古参观、采访,并借助于媒体将内蒙古旅游形象传播到旅游客源市场。

同时,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充分利用蒙古族优秀的文艺演出剧目,打造优秀的宣传片、电视剧、电影短片等,在电视和网络上播放,让外界对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吸引人们来到内蒙古旅游,来体验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3.4.3 推进文博会展业,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文博业是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的载体,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内蒙古的文博业有自己的民族和历史特色。到2011年7月,内蒙古已有喀喇沁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等5个特色博物馆,其他类博物馆有115家,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色,有条件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区博物馆体系,从而可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民族风情,从而达到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目的。

3.5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保障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内蒙古地区旅游人才短缺、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的高校、高职高专中专类院校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建设多种形式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3.5.1 完善专业设置,重点培养中高级旅游人才

教育部门要支持内蒙古的主要大中专类院校通过专业调整,开设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方面的专业课程,促进内蒙古地区旅游业在育人和用人方面全面接轨,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3.5.2 增加办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鼓励多种办学方式,加强旅游培训设施的建设,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目前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质量,提升培训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5.3 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

壮大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4(4).

[2]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1(5).

[3]田继周,等.少数民族与中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杨富裕,陈佐中.草原旅游理论与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5]郭晓兰.内蒙古旅游可持续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草原文化篇8

关键词:草原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6-0061-04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不仅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也使世界文化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推动着文化业态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优势是蒙古族悠久的游牧文化与经久不衰的民族精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离不开蒙古族传统文化和其历史渊源。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草原各地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和探讨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当前,内蒙古旅游特别是草原旅游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按照国家部署,2012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制定具体实施意见,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和部级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一)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独占鳌头

随着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互得益彰的趋势,开发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为什么内蒙古旅游业要重点强调文化旅游呢?当旅游向多元化转化时,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游览区历史的来历、姓氏的来源、民俗的特征、婚丧的习俗等都成为该品位旅游群体所涵盖和猎取的内容。对当代的旅游群体进行分析可知,构成这一旅游市场主体群的多数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接受力强的中青年,而且受当今文化大潮的影响,其社会行为观念开始自觉地关注文化。

近几年,内蒙古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表现出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很多区域在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上,利用现有的资源已形成规模,在饮食文化、蒙古服饰文化、蒙古礼仪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已具备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目前,内蒙古旅游景区中具备4A级旅游景区资格的已增至48家,正在开发中的以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区有32处。各地政府有意识地加强了蒙古族风情旅游、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以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活动等。在大力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人财力,收效显著,草原文化旅游的火爆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独特的区域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大民众收入水平的上升,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文化旅游的认同感的提升等,都为大力发展草原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有限的自然资源转换成鲜活无限的文化产业动能

内蒙古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支撑了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内蒙古重点开发旅游线路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网络基本构架。以呼和浩特经包头至成吉思汗陵旅游线为轴,建成在世界上有较高知名度的草原民族沙漠风情名胜古迹综合旅游区及锡林郭勒草原风情旅游区。海拉尔旅游区包括陈巴尔虎旗草原风情点;牙克石原始森林狩猎景点和滑雪景点;阿尔山矿泉浴;满洲里边境旅游景点;通辽草原民族风情旅游区;赤峰草沙民族风情旅游区;巴彦淖尔乌梁素海,大桦背;阿拉善盟巴音浩特和额济纳旗沙漠风情旅游等,为内蒙古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上半年,内蒙古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3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581万人次,同比增长42.82%;国内旅游收入23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53%。目前,内蒙古依托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相继推出草原、沙漠、森林、边境、民族风情、文化遗迹等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重点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路线。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交通设施等整合度有待提高

目前,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人力资源、交通设施等整合度过低,不同产品指向的市场整合更是薄弱环节,这样的状况削弱了内蒙古旅游专业的市场竞争力。如,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拥有高知名度的沙漠、胡杨、戈壁、民俗、口岸等特色旅游产品,但额济纳旗对外宣传促销的旅游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胡杨林、黑城、怪树林等部分重点景点上,宣传上缺乏体系,宣传手法单一,只停留在口号、图像、色彩形式上,无法让人更深刻地联想和记住额济纳旗。而对于已初具规模的旅游文化的宣传工作明显滞后,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宣传,像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文化层面的宣传缺失,如历史人物张骞是怎样从额济纳旗出使西域并带回西域的文化、物质信息?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东归故事证明了怎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东风航天城的建成经历了几辈人的艰辛和努力?有多少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烈士们把生命埋在这块土地上?这方面的资料和宣传甚少。

(二)产品开发盲目与发展观念滞后并存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在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上,效益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主要原因:一是创新观念滞后,旅游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闲置和遗忘。二是旅游产品开发区域间相似程度大,区域文化差异特征不明显,特色不突出。三是只注重表面形式的开发,开发缺乏深度,而且只注重开发,不重视保护。四是旅游形象宣传体系不完善,人才紧缺导致文化旅游业的资源开发质量较低,影响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开发中,旅游开发规划多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提供旅游产品。这是一种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开发模式,并且只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当地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外来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洗染,许多地方出现假民俗、假传统等浓重的商业形式,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愉悦型的失去文化内涵的作秀,原本古朴、独特、纯净、美丽的民族文化变得不伦不类。还有一些景区,创新不足,影响了景区的长远发展。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周边的几处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包括出入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游览线路等基本建设条件很不健全,一些大的3A类以上的景区,也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有的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基本没有大的改进,创新更谈不上。葛根塔拉草原是内蒙古旅游发展最早的景区之一,在1977年底建成,但旅游项目无非是骑马、喝酒、吃手把肉、敬酒歌等一些小型活动。景点经营各自为政,设施建设比较分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而且管理困难,游客怨声载道。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缺乏客源市场的细分,只能解决吃、住问题,在游、购、娱等方面发展滞后。

(三)教育机制薄弱,旅游人才匮乏

内蒙古支撑旅游专业发展的人才奇缺,严重影响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发展。十几年来,内蒙古旅游专业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赤峰学院等相继成立了旅游专业,已培养出了几批旅游专业的人才。但是,能够具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能力的人才仍然奇缺,现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低,基本层次是高中生和中专以下的人员,而且专业不对口,所学专业较杂乱,真正从事旅游专业的很少。政府各部门包括旅游管理部门,不重视旅游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当地的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的教育不足,更谈不上深入的传播和利用草原文化的内涵,长久以往就很难胜任快速发展的旅游事业。当然,这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境较差,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不足,旅游人才流失等有很大关系。人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内蒙古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三、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深度开发的对策

(一)更新开发理念,拓展媒介宣传思路

有了整体而鲜明的形象,开发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自己。各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把文化旅游的开发宣传列入议事日程,利用内蒙古草原具有鲜明特色的景区或历史名胜地,作为宣传的支点,带着自己的旅游产品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博览会、信息交流会等。如,在2009年上海世博会上,内蒙古通辽奈曼旗带着沙砖、麦饭石、蒙古婚礼展示了自己,让世人了解了奈曼旗的文化,见证了奈曼旗的发展。

利用信息手段传播和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近几年,不管是文学还是图片、广告、歌曲等广泛宣传着阿拉善的沙漠、额济纳旗的胡杨,在北京地铁里铺天盖地是胡杨的广告,也吸引了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欣赏胡杨的美景,但是人们的理念只停留在浩瀚的沙海和金色的胡杨的视觉感官上。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基金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以音乐剧的形式给北京观众展示了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东归的苍凉历史。又连续三年把音乐剧搬到额济纳旗胡杨林里,以蓝天、白云、沙漠、胡杨为演出背景,与胡杨亲密接触,给游客以精神和感官上的震撼。这就是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

(二)依托文化内涵,创新旅游产品

内蒙古草原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底蕴。草原文化及其文化遗产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的第一品牌是草原文化,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应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优势,将草原文化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同步发展。应当把内蒙古的旅游产品站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对其文化旅游资源给予不同的定位,互为依托,以文化为主题,避免文化背景的杂乱。有必要把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特点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出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的层次,实现游客选择的多样化。游客在观光的同时,一定会接触到当地的文化,只有兼顾物质和文化两种因素,创造出的旅游产品才能被接受。

2007年7月,电视剧《胡杨女人》播出,紧接着音乐剧《金色胡杨》公演和额济纳金秋十月的“胡杨节”等,使额济纳旗成了旅游大卖点,旅游者在额济纳旗,不仅仅是欣赏胡杨的美景和浩瀚沙漠的壮观,而且更深层次地接触当地历史。将演出的舞台安置于胡杨林的自然景观之中,以额济纳旗为地理坐标,以胡杨树为时间轴向,从“汉代、清代到新千年,又以国防基地建设为重要线条,讲述了英雄的土尔扈特蒙古族牺牲肥美牧场,迁徙他乡,成就航天事业的故事。”这就是把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后增加了品牌卖点的很好范例。

在内蒙古既有三大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又有影响世界的蒙元文化,还有专家研究已成体系的红山文化等。因此,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信息资源,提升旅游资源的品质,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形成文化性鲜明的旅游品牌。

(三)加强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旅游相关研究体系

目前,内蒙古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草原文化、旅游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特点、人文、自然等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生态保护、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理论等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考证,形成了一批研究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科研队伍,如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就蒙元文化、红山文化、草原文化方面的研究在世界上也颇有影响。因此,应调动自治区各领域的专家关注旅游,积极地认识和研究旅游。在战略和行动上鼓励那些热爱旅游事业、研究旅游文化的学者,参与到课题立项中,把文化旅游项目做深做好。

政府应在各大中专院校推进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专门培养服务能力强、相对稳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高校应适应市场的需求来重点举荐人才,积极动员那些旅游专业人才投入到民族旅游文化项目策划与开发中。旅游接待人员也应当规划在旅游人才的范畴之内,他们是文化旅游的推广者,也是参与者。旅游接待人员本身就是对本地旅游文化和旅游形象的展示和宣传。要想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把独特的区域特色内涵与异域文化和景象通过旅游接待传达给旅客,并带动旅客心底的神秘感和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获取欲望,这就要求旅游接待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和品质。

草原文化篇9

关键词:马头琴 音乐 蒙古族 草原文化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具有音色淳厚、声音悠扬、音域宽广等特点,马头琴音乐优美的旋律、深邃的内涵和抒情的技法蕴含着蒙古族独特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当前马头琴已经与蒙古族的生产与生活密不可分,成为融化在血液与思想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马头琴音乐形式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经典与代表,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今天应该开发马头琴音乐形式的内在价值,更好理解和传承蒙古族草原文化,促进马头琴音乐形式进一步地发展,将蒙古族草原文化进一步推向世界。

一、马头琴的概述

(一)马头琴的传说

相传马头琴诞生在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伙子领养了一匹刚刚出生的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迅速成长,并且获得了重大比赛的第一名,让苏和取得了迎娶王爷女儿的资格。然而黑心的王爷不但反悔了亲事,打伤了苏和,而且将小白马霸占为己有。小白马思念苏和心切,在王爷骑乘的途中将王爷摔下,并向苏和家乡跑去,红了眼的王爷下令射死小白马。小白马虽然回到了苏和身边,但是因为身中数箭流血过多而死。为了纪念小白马,苏和用马骨、马筋和马尾做成了一把琴,并把小白马头像雕刻在琴首,这就成了流传后世的马头琴。在马头琴的传说中我们能够看到当时草原文化的特点,婚姻制度、等级制度、音乐形式与文化状态都有一个集中的体现,成为研究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据与途径。

(二)马头琴的历史

马头琴在蒙语中被称为胡兀尔或莫林胡兀尔,其起源与蒙古族从游猎转向牧猎这一时期,是隋唐时期西域奚琴的继续发展。根据考证,在《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中就存在一种二弦琴,这是马头琴最早的文献记录。马头琴在明朝已经被列为宫廷乐器,并专门为表现蒙古族元素而演奏。在清朝时期,满清推行满蒙一体,这使得马头琴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新中国建立后在民族政策的影响下马头琴这一乐器焕发出时代与民族的青春,成为了各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在各种大型的演出和机会中总能看到马头琴的影子。回顾历史,马头琴已经成为蒙古族文化的代表,并正在参与着新型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建。

二、马头琴音乐

(一)马头琴演奏技法

马头琴是一种难于掌握演奏技巧的乐器,当前演奏技法普遍采用单音演奏法,这样可以确保演奏马头琴时体现出独有的特色,并能够保证声音的清晰与淳厚。同时,一些马头琴演奏者还可以融入土尔古特演奏法的优势,这有利于通过泛音和颤音来展现蒙古音乐与马头琴音乐的深邃与传统。此外,一些马头琴演奏者将科尔沁演奏法的元素通入到实际的演奏过程中,这使得马头琴的表现形式大大扩展,并能够有效地演绎现代化的乐曲,丰富了马头琴艺术与文化的内涵。

(二)马头琴音乐的特色

马头琴通过节奏、音高和跨度的变化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让听众能够体验到万马奔腾的场景,也能感受咏叹调般的舒适,更能感受草原文化肃穆的内涵,还能体现出蒙古族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马头琴音乐的文化特征是最为主要的特色,通过对马头琴音乐的认知可以更好地理解草原文化,也能够更多地认知蒙古民族。

(三)马头琴音乐的代表

马头琴音乐历史悠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因此经典音乐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朱色烈》这是根据朱色烈山峰而命名的音乐名字,音乐用来表现与歌颂男女间坚贞的爱情。《四季》是由同名民歌而改编的马头琴独奏曲,通过马头琴悠扬的曲调与流畅的节奏给听众描绘了蒙古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变化,歌颂了蒙古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万马奔腾》是新中国建设时期内蒙古千里草原的描画,通过马头琴各种技法的运用体现了万马奔腾的起始,为人们描绘出蒙古草原壮阔的建设图景。

三、马头琴音乐形式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一)马头琴音乐形式的特点与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关系

马头琴音乐形式以宫、羽调式为其基本调式,以宽广悠长的节奏形态和连续的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结合切分节奏为其节奏特征;以其四、五度结构为基本框架,以六、七、八度大跳音型为其旋律旋法特征,在宽阔的音程中构成旋律。这是蒙古族豪放个性的展现,也是马头琴音乐的旋法特征,体现了草原民族宽广的胸怀、粗犷豪放的个性,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二)马头琴音乐形式审美特征与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关系

马头琴音乐审美特征,是蒙古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和由此创造的审美意识的产物。蒙古民族长期的游牧劳动是他们审美感觉生成的原因,也是创造美的艺术实践的基础。因此,蒙古族的艺术美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自由完美的统一性”。这是蒙古族审美风格和审美思想的独特本质特征,也是马头琴音乐的审美特征,更是草原文化的审美核心。草原民族的音乐惯用人情体察鸟兽、草木,描摹山川风云的状貌,在草原音乐中表达对景色的敏感、对骏马的盛赞、对湖泊的厚爱、对故乡的眷恋,使人类情感丰富到惊人的程度。

四、结语

马头琴音乐是蒙古族音乐的核心,是草原文化的内核,通过蒙古族千百年的积累与丰富,马头琴音乐形式有了极大地发展,形成了不同分类、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乐体系。新时期要挖掘马头琴音乐的优势,继续丰富和开发马头琴音乐形式的优势与价值,使其在更好地展现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头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锡德.爱乐之友(61)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介绍之一――蒙古族的马头琴[J].音响技术,2006,(08).

[2]柯沁夫.马头琴源流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1).

[3]金羽丹.马头琴与蒙古族民间舞的完美结合[J].大众文艺,2010,(22).

草原文化篇10

关键词:哈萨克族;游牧生产;生态文化;生活方式;手工艺产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2)05-0090-07

1 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态文化

1.1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1.1.1牲畜的分类放牧 哈萨克族能根据不同的牲畜选择不同的放牧方式。马、牛放牧在高山牧场。针对冬、夏季牧场的产草量和枯草质量的不同,盛行分类放牧。牧民在不同时间将牲畜放牧到不同的区域,畜群在各时期都能吃到最好的草。3月底,春牧场主要进行接羔、育羔工作。在进入夏牧场之前进行剪毛、羔羊去势的生产活动。6月底,是羔羊断乳和大畜配种的时节。由于畜群中除马能自动避免近亲繁殖外,为保证牲畜的质量,对其他种类的畜群,则靠经常换种畜的办法进行。到9月,给羊群剪秋毛、配种。这一系列生产技能是哈萨克族牧民在长期的游牧实践中,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生存的有效手段。客观上保护了自然环境和他们赖以生息的牲畜和草地。

1.1.2草地游牧 哈萨克族俗语说:“草地是牲畜的母亲,牲畜是草地的子孙”,“草肥则牲畜壮”。正是由于对草地的重视,哈萨克族对草地使用有一定的规则与习惯,解放前草地划分都是以部落和阿吾勒(牧村)为单位,“由部落和阿吾勒头人、元老和比官会议协调划分,因而他人不能插手更不能随意改变,是固定的”。哈萨克族长期以来习惯于游牧生产,常年在草原上随四季的变化流动放牧。一年转场有2~3次。3月底把牲畜赶往春牧场;6月底,畜群进入高山夏牧场;到9月,牧民将畜群赶到秋牧场;入冬,牧民又迁到冬牧场,利用那里冻干了的牧草过冬,补饲少量储备的干草。游牧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草地。同时,对草地的选择也要依地形、气候、水源等而定。不同的草地放牧不同的牲畜,草甸草原适合于饲养牛马等大畜,典型草原则宜于放养绵羊、山羊等小畜,荒漠草原多放养骆驼。

1.1.3狩猎中的规矩 狩猎业一直是新疆游牧民族的副业之一。狩猎业的存在一方面补充了人们的衣食,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草原生物的多样性。哈萨克族狩猎时,不同的猎物要采取不同的猎取方法,如在猎取黄羊、狐狸、狼、野猪、兔、貂、鹿、虎时,所使用的方法就不同。从事狩猎生产应当遵守规矩,如打猎日期的选择、保护猎物幼仔、迎猎、分配猎物等。至于狩猎工具,大致有动物类的(鹰、犬)、人工制造类的(弓箭、扎枪、铁夹子、签子、猎刀)。为了使狩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哈萨克人还形成了一些相关的禁忌,对狩猎行为做了规范,避免了盲目的不必要的滥杀。

1.2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生产特征

游牧民族自身既创造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技能,又使得自然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技能是以与自然的适应作为前提条件。但是适应是通过对牲畜及产品的利用来体现的。适应的目的在于利用。二者是辩证关系,对牲畜及产品的利用体现了对自然的有效适应程度。对牲畜及其产品的利用行为实质造就了游牧文化中的物质生产的特征,进而决定了整个生产、生活方式的某些基本特征。

1.2.1游移性 哈萨克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其实质是凭借天然牧场饲料资源进行畜群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必然建立在对天然牧场适应性利用基础上的生产经营方式,牲畜需根据气候、地形、水源以及草原牧草生长季节性的周期变化而迁徙。哈萨克族有句话,非常形象地概括了游牧民族四季游牧的原因:“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从根本上讲是人随牲畜移动,以畜群的活动为中心,牲畜到了哪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随着到哪里,人的自主性要服从于畜群的生存需要,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降至第2位。

1.2.2适应性 从人类自身的短期利益,尤其是从生活的安乐舒适来看,游牧的生活方式是不适宜的。但如果从生态以及从人类生存的长远意义着想,以迁徙来适应的生活方式有其积极和科学的依据。游牧民周期迁徙活动一方面满足了畜群的多样性和足够的食物量,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地表植被的覆盖面。从亚洲干旱草原相对脆弱的生态状况来看,不是游牧民自愿选择了“迁徙一适应”行为,而是环境促使游牧民做出了“迁徙一适应”的举动。游牧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对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维持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适应性是游牧民族在这一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前提与基础。不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生产生活技能,都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有意主动地创造出来,其中充满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正是由于游牧文化杰出的适应性特征及游牧民族非凡的适应能力,才使得这片神奇珍贵的土地得以保留至今天。当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重,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盲目的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所带来的恶果时,古老的哈萨克游牧文化愈益显示出了它的可贵与难得,其适应特征也愈益显示出其科学与合理之处。

1.2.3实用性 哈萨克游牧文化在生产领域,将与生活有关的物资利用达到了极限的程度,从而无论是在物质生产还是精神产品的创作上都贯穿着一种实用化的原则。在牧区,以对一只羊(物质产品)的处理过程为例,羊皮当作产品卖掉,换急需的生活用品。剩余部分的加工过程是本着“好吃”和“物尽其用”的原则来进行。哈萨克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保护了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有效地保持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果说适应性特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那么实用性特征则是对人自身而言,前述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技能都体现了这一特征。而且我们以后将要看到,正是由于哈萨克族生态文化的这种实用性,才为其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打下了一定的实用性基础。实用性的最大收获就是节约了自然资源,而这恰恰是这片土地最宝贵、最珍稀的东西。

1.2.4简约性 哈萨克游牧民在一年四季里逐水草而移动,经常处于运动状态中,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大量积累固定资产。若把棚圈、牲畜当作固定资产看待,那也同现代经济学所指的工厂化的固定资产有所不同。因为游牧民的棚圈、畜群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态状况中,而且就游牧经济而言,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划分也是相对困难。例如,牲畜一方面是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工具(牛、马都是交通和放牧的工具).与此同时牲畜也是牧民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此,游牧文化中的资产都具备综合功能。这种综合功能在物质生产方面蕴涵了简约特征。一定资产功能的多样化和材料的简约化是辩证的。就一种产品而言,只有具备多种实用功能才能简约生产材料。根据简约材料原则设计的一项产品,只有具备多项功能时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1.2.5稳定性 这是就其所具有的影响、意义或历史价值而言。稳定性的存在对自然环境来说意味着被保护和良性循环;对人来说意味着生存权的被保证及可持续发展;对生态文化本身,则意味着发展进程不至于被生硬地打断而得以保持下去;对人类文明,则更是意味着与生态多样性同样重要的文明多样性的被尊重与保证。这里讨论的哈萨克族生态文化的稳定性,并不是说这里就没有“变化”的因素,实际上文化的变迁是时时存在。这里所说的“稳定性”只是就其核心部分而言,因为环境的变迁是“长时段”性,因而人类为适应这一环境而采取的手段在本质上是一贯的,变化的只是“量”而非“质”。在此讨论的角度是从“能指”出发的,即“应该”是如此,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与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同样脆弱的游牧文化已面临着太多的生硬、不合理甚至粗暴的干扰,生态文化所具有的一贯的稳定性面临严重威胁,而这种稳定性,对人、对环境都不可或缺。

1.3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用品

1.3.1适应游牧的衣物 哈萨克族人冬天戴两面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的尖顶帽子。这种帽子是用羊羔皮或狐狸皮做的。而夏天则戴很薄的平条绒做的颜色各异的尖顶帽。克宰部落和阿勒班部落男子夏天戴的用山羊皮做的轻便的“克宰卡里帕克”,基本上继承了古代先民的特色。哈萨克男子采用柔软、轻便的白布缝制衬衣。哈萨克人的袷袢大皮衣实用且最具“生态”特征。袷袢即长外衣,有单棉之分。袷袢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白天日照强烈,温度较高,夜晚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一日之间温差很大。长至膝盖的袷袢穿脱方便,既可以抵御风沙,又可作为夜间的铺盖,极为实用。

1.3.2适应游牧的食品 传统的哈萨克人的食物分为肉食、奶食、面食和蔬菜类食品,其中,以肉食和奶食、面食为主。肉食的来源主要是牲畜和猎物,其食用方法很简单,多以煮食为主,剩余部分晒成肉干备用。奶食的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各种牲畜,有鲜奶、各种奶制品(酸、奶皮子、生奶油、乳饼、酥油、酸奶疙瘩、奶酪液、酸凝、黄奶疙瘩、奶豆腐等)、马奶酒、发酵的驼奶、奶茶等,是牧民日常饮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哈萨克牧民为了适应牧业生产的需要,便于迁徙,十分注意贮藏,常常把奶疙瘩和奶酪晾干晒透,长期保存,作为冬季口粮,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把酥油装进刮净、干透的羊肚子里,然后把口扎死,既不渗油,也不走味,放上数年也不变质。“长期过游牧生活的哈萨克牧民的乳食种类非常多,他们善于做各种各样的乳制品。这些乳制品,都是根据畜乳的性质(马奶不能干储)与需用的目的(即时饮用、久储、携带、调换口味等)而制作的。”至于植物类食物,在传统哈萨克人的饮食中是作为辅食物而存在,主要有馕、油炸的“包吾尔萨克”、馓子、油饼、面条等。另外,季节性差异在传统哈萨克人的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如夏季以奶食为主、冬季以面食、肉食为主。

1.3.3适应游牧的毡房 传统哈萨克人的居所主要是毡房。哈萨克毡房是先民们对大自然天然选择的结果。哈萨克草原上的芨芨草、柳条、兽皮、畜毛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哈萨克先民对自然原料进行艺术般的加工,精心构思,形成了哈萨克毡房这种居住方式。毡房的构件除了支撑架子用木头制作外,其余部分全部用毛毡、毛绳、毛带等畜产品做成,并且符合游动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哈萨克毡房以其易于搭卸、携带方便、坚固耐用、居住舒适、防寒、防雨、防震的特点而沿用至今。

1.3.4适应游牧的家畜 哈萨克大规模牧养的牲畜有马、驼、羊、牛,统称“四畜”,马居其中首位。根据考古材料,哈萨克族大规模牧马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塞种入居住在伊犁谷地的时候。乌孙时代的“乌孙马”在中原颇负盛名。史载,“乌孙多马,其富人多至四五千匹马”,乌孙王曾以良马千匹为聘,迎娶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足见古代乌孙游牧业及其养马业规模之大。古代康居的养马业也有很大规模,而且培养了优良的马种。汉文史籍多有关于康居产马的记载。哈萨克继承了古老的牧马传统。直到今天,在哈萨克的畜牧业生产当中,马的大规模牧养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哈萨克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骆驼以及木轮车。马是用于骑乘的交通工具,人们在迁徙、狩猎、放牧时都要骑着它,马已经成为哈萨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是男子汉的翅膀”,人们热爱马,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来赞美它,积累了许多经验来确保马匹得到最好的照顾。

哈萨克族生活的地区干旱多戈壁,运输比较困难,在这种条件下,使用骆驼驮运最为适当,而且骆驼载重量也超过其他牲畜,一向被誉为“沙漠之舟”。不仅用于骑乘,还用于拉车、负重。因而一些有骆驼的人家,多用骆驼转场搬迁和驮运货物。驼运一般不用带草料,通常一早起身即行至午前,中午放牧,让骆驼得到休息。日落前起身行至深夜,每走一段可以稍事休整.可以说骆驼在哈萨克族人民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木轮大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交通工具,游牧的先民们都曾使用过,这种车的车轮高大,结实耐用,适用于各种地形,而且载重量大,牧民们用它来拉水及各种物资,尤其是在迁徙时,已经成为哈萨克牧民“移动的家”。

每个哈萨克人家羊群里都有自己喜爱的领头羊,在转场过程中,有时遇到河流、湖泊、大雪封山或遇到险要狭窄山路,羊群迫使停留下来时,主人就会进入羊群里扬鞭大喊,这时领头羊听到主人的声音就挺身而出,勇敢地往前冲,带领其他羊群走出险要地段。如果没有这样几只领头羊,遇到这种紧急关头,就无法将羊群赶到指定地点。

2 哈萨克族牧民放牧活动的特点

2.1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

根据中国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区域以山区为主、平原、盆地为辅的特点,通过长期的游牧生活,逐渐掌握了自然规律,看看太阳、月亮是否有风圈,特别是细微观察有蹄类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对野生动物的迁移时间、路线以及进入期的时机进行长期观察和研究,得出这些活动规律与气候、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野生动物如果进入期的时间比较早,表明来年气候比较暖和;如果进人期时间比较晚,则表明来年气候比较寒冷(野生动物的这一活动规律,在上世纪90年代与美国专家一起研究盘羊资源的活动规律时得到了验证)。按照这一规律,哈萨克游牧民族就很好地掌握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什么时候进行转场、什么时候对羊群进行配种等等。另外根据游牧区地形地貌的特征、植被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的差异性,按照春旱、多风;夏短,少炎热;秋凉、气爽;冬季严寒漫长、积雪厚等特点,把草场以平均气温为标准具体划分为四季牧场。平均气温稳定在0~20℃划分为春季牧场。是因为这一区域的海拔比较低、低山丘陵地带,避风遮寒,气候相对暖和,比较适宜羊群保存体力和接羔育幼。植被主要以禾本科牧草为主,还杂有豆科牧草;≥20℃划分为夏季牧场。是指这一区域海拔较高,亚高山、高山草原占据优势,气候相对凉爽,牧草丰富,比较适宜各类牲畜抓膘。植被主要以禾本科牧草为主;0~20℃划分为秋季牧场。是因为这一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的荒漠较湿润草原为主,海拔较低,气候相对凉爽,牧草以豆科、半灌木、蒿属类牧草为主,这些牧草营养丰富,有利于牲畜固膘,为安全越冬打基础;≤0℃划分为冬季牧场。是因为这一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利用雪水,虽然气候寒冷,但避风性很好,牧草主要以半灌木、灌木为主的山地荒漠草场,这些牧草的特点是冬季下大雪不被埋压,对各类牲畜取食有利,便于牲畜安全越冬。哈萨克游牧民族对四季草场的划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畜群结构的控制

随着历史的变迁,哈萨克族牧民们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逐渐确立了对四季牧场的区分和利用,形成了在一定的草原范围之内,按照季节搬迁流动放牧的习俗。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草场资源,严格控制畜群结构,逐渐减少大牲畜的结构比例。优先发展小牲畜,是因为大牲畜主要用来交通、运输等,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且对草场的破坏力也比较大。而小牲畜具有的利用率很高,繁殖能力强,经济效益显著,周转快等特点,很适合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小牲畜具有发展快、损失小、管理方便、适合各类草场放牧等优点。因此,往往游牧民族严格控制大、小牲畜间的结构比例来发展畜牧业。一般把大牲畜、绵羊、山羊、其他畜种年末存栏比例严格控制为12.8:63.9:18.3:5,从这一结构比例看,大牲畜的比例远远小于小牲畜的比例,这个畜群结构符合减轻对天然草场的践踏压力和提高载畜能力的理论水平。

2.3哈萨克游牧民族的转场

在中国这块“候鸟”迁徙的大地上,哈萨克族深居大陆腹地游牧已有2000多年之久,四周高山环绕,与山脉相间或相邻的有盆地、谷地、平原等。而有限的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哈萨克族的生存与发展。

2.3.1季节转场 牧场按季节可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转场”,就是依牧草生长周期和气候的变化,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地,是按季节每年进行十几次的循环轮牧的过程。春天把羊群赶放到山坡或山下平原地带;夏天转到高山深处;秋天到山腰,然后留一片草地,打草储存让牲畜冬天吃,冬天在山脚下羊圈周围放牧。每年3月底至4月初,大批牲畜又必须从冬季牧场再次出发,开始新一年的转场生活。

2.3.2转场距离 哈萨克族地区各季草地相距各异。山区牧民每次转场路程不超过百公里,半牧半农的牧民转场路程更短,在30km的范围内。平原地区的牧民转场路程往往较远,近则几十公里,远则几百公里。有条件的地方,牧民改用汽车运输搬家,牲畜则由牧人赶着另行。由春牧场启程时,要考虑到幼畜出生的时间,看是否长结实,能否随群赶路。这时,日行程为14~15km,哈萨克语中有“羔羊程”的长度单位,指的正是这样一段距离。

转场颇具观赏性。大批牧民成群结队地如潮水般迁徙,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始从夏季牧场向秋季牧场转移。在一个海拔2000m的山口观看,一家接着一家的牧民骑着骆驼赶着羊群朝远方一个湖的方向前进,从早到晚的大规模迁徙场面一直会持续半个月。

有一位美国著名探险家这样描述哈萨克人的转场:“我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哈萨克人一出生就开始了转场的游牧生活。近则十几公里,远则几百公里,他们的生活处处都在转场中度过,走到哪里,把游牧文化就带到那里,传播到那里。我和他们的长老谈论了关于这次准备‘西迁’的事宜。有人怀疑哈萨克人迁徙近6000km,能否把整个家庭和牲畜一起转移到印控克什米尔?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天天就在转移,习惯了马背上的游牧生活,就转移草场一样轻而易举到达克什米尔的,但别的民族就无法做到”。

转场取决于畜牧业经济因素。转场可以及时给牲畜提供优质牧草,保证牲畜的成长和数量的增加;可以使畜牧生产专业化;可以使各种牲畜自然淘汰,有利于品种优化。每一次转场,都是哈萨克族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托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