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元素十篇

时间:2023-04-08 21:14:38

文化元素

文化元素篇1

2010年伊始,科幻电影《阿凡达》横空出世,迅速席卷全球。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热潮,刷新了多项全球电影票房纪录,创造了科幻电影的收视奇迹,成为媒体和影迷热议的焦点。影片通过先进的3D数字影像技术,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神秘世界:宁静瑰丽的潘多拉星球散发着幽蓝的光晕;古老茂密的参天大树中隐藏着圣洁的精灵一色彩斑斓的热带雨林长满奇特的外星植物,身材高大的纳威人有着裂纹般的蓝色皮肤……影片用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为人们讲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打动人心的故事。在故事中,善与恶还是那么鲜明对立:一方是热爱自然、保卫家园的善良生灵;一方是气势汹汹、强弩厉炮的侵略者、杀戮者。故事的结局也理所应当地落入人们的意料之内――善良总是战胜邪恶,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故事的英雄依旧一如既往地高大勇敢,在万分危难之时扭转乾坤,为人们带来光明的同时,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这就是美国电影,简单得近乎天真,却精彩地让你欲罢不能。好莱坞大师们擅长用简单的食材烹饪出饕餮大餐,给平庸的故事穿上绝美的华服。而他们点石成金的魔法棒,就是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这一点在动画片中更为突出和明显。

2008年美国梦工厂推出动画片《功夫熊猫》,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分析影片不难发现,其故事十分简单老套,剧作创意上依旧是简单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老套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尽管这样,憨态可掬的熊猫和神秘莫测的中国功夫仍旧使这部影片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片中有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和表现。书法、斗笠、鞭炮、花轿、筷子等,在视觉上形成了浓郁的中国味道,再配上轻松悦耳的中国古典音乐,使这部美国动画片充满了中国文化。影片中乌龟大师的行为哲学又着意表现了中国传统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浣熊师傅身上则表现出典型的儒家人世的思想观念。这些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浅显解读,在这部动画片中成了亮眼的文化元素,为影片增色不少。

《功夫熊猫》的成功,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10年前风靡全球的迪斯尼动画片。以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将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重新演绎,改编上的大胆和创新,很值得中国动画人反思和学习。影片中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与迪斯尼擅长的动画形象相得益彰,令影片不仅热闹好看,还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再比如《花木兰》中,其主角花木兰虽带有典型的美国性格,故事中也加入了若干虚构的情节,比如“招聘”式的相亲,又比如花家祖先们的出场,丰富的想像与美国式的演绎令影片呈现出一种杂糅的多元文化。中西方文化元素的交融与碰撞,多种艺术表现元素的结合与共同演绎,正是这部动画片独特的魅力所在。

和任何一部艺术作品一样,动画艺术的创作主体永远离不开自身民族、环境、时代、政治、经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当代动画的发展更注重民族特性的展示。许多知名的动画作品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其自身民族的某些特征。比如许多美国动画片都宣扬了一种所谓自由民主的“美国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无论《功夫熊猫》和《花木兰》中加入再多的中国元素,仍然带有典型的“美国味”的原因。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蕴丰厚,这为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动画艺术作品。无论内容、题材还是表现方式,都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民族品格的深度和广度。从那时起,中国的动画师们就创作出了许多享誉世界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作品。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墨书画、京剧京韵、皮影戏、折纸、木偶、年画等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故事题材与当代题材的加工、创新,在世界动画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葫芦娃》、《九色鹿》……一大批充满民族化风格的动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精神的独特韵味,塑造了一个个成功的民族化人物形象,至今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国外大量动画产品的涌入,观众的欣赏口味越来越多元化,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影响力日益加深。但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没生产出与之抗衡的优秀作品,甚至连与上世纪80年代水平相当的作品都鲜有出现,这不能不令人反思。用本民族的语言来宣扬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念、情感体验、审美理念,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在当前动画产业全球化的环境中塑造民族化动画艺术风格的出路。《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之所以能受到中国观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很容易被认同和接受。

令人欣喜的是,一批优秀的动画人正在做着有益的探索,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也逐步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欢。奥运会前夕,一部由北京电影学院和动画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片《真功夫之奥运在我家》就让人眼前一亮。影片充满了市井胡同的京腔京韵,带有当下时新的众多流行元素,风格清新明快,充满现代气息和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叙事上采用了传统相声“抖包袱”式的叙述方式,将一个个源自生活的搞笑小段子串在一起,令人捧腹。市井生活的琐碎点滴正好将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在人物设计上也避开了模仿美国动画或日本动画的生硬刻板,不落窠臼,夸张又不失中国特色,准确地说是北京特色。这部影片由一批热爱动画艺术的年轻人完成,虽然在制作水准上还不能和著名公司的优秀作品相提并论,叙事和造型方面都有一定的欠缺,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挖掘和表现值得学习和赞赏。从这部投入不高的影片上,我们也能深刻认识到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作为动画片内在精气神所展现的魅力。

文化元素篇2

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带有象征性和传承性的特征,成为了民族的一个标志,产生于农耕时代的《走马民间故事》,其繁荣的场镇文化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摇篮。将《走马民间故事》应用到动漫中,是一种极为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是保存和传播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动漫;传统民族元素;走马民间故事

我国的动漫产业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国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设计上也逐渐趋于国际化,为了体现我国的动漫特色,因此在我国的动漫作品中,也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这样在传播和宣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深深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更能彰显我国动漫作品的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国外许多的国家也在动漫作品中融入了具有本族特色的民族元素,这也说明民族文化在动漫中的应用,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因此,要想使我国动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必须使动漫设计体现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这样也能推动我国动漫发展。

一、《走马民间故事》:农业时代驿道上的故事

重庆的《走马民间故事》是产生于农耕时代驿道上的故事,其传播的温床就是繁荣的场镇文化,驿道上的故事是草根文化与外来文化复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故事,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的走马镇,曾经是古巴国的中心地带,后属巴县辖区。巴人勇猛善战,能歌善舞文明于世,其中春帖、楹联、龙灯、狮舞、车灯、连箫、高跷等民间文化活动源远流长。由于各路客人各自交流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后来逐渐成为以“走马”(赶马)为职业的人群口头创作并传承的民间故事。这些人都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耳濡目染,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外地的民间故事不觉地转化成了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并且将其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民间故事不仅是农耕时代人们传播见闻见识,道德规范,以及表达信仰的载体,也是人们的一种娱乐方式,场镇自然成为了传播民间故事的中心。走马镇位于重庆西部的长江河谷丘陵地带的缙云山尾端的山脚,村庄分布在谷间低地,生产活动也相对富有。走马镇车水马空,相对繁华,成为民间戏说,讲故事、评书等活动的中心,走马镇与走马故事共同发展,走马故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括故事、神话、传说、笑话、寓言、民间歌谣等,蕴藏着厚重文化信息。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民族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

1、民族元素在动漫角色的塑造上的应用

绘画、雕塑、建筑、服饰、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洒脱的书法、生动的水墨画、应物象形的雕塑、宏伟壮观的建筑群等,为动画片提供了许多造型元素。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必须要求作者充分体现其艺术性,所以创作者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而又全面地要让其故事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和民族特征。如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充分地运用了夸张的脸谱造型,以及京剧表演中人物的服饰,使其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彰显了民族个性,带给了观众很深的印象。《功夫熊猫》中,选用中国国宝级的动物大熊猫作为动画片的主角,并且完美地将中国的传统功夫与熊猫结合在一起,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从而,我们可以总结出,为了使动漫取得成功,就必须将中国元素充分应用在设计中。

2、民族元素在动漫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要有特色的动漫造型,精彩的动漫场景也十分重要,因为,突出的场景能够加深观众对动漫的印象。对于动漫场景的设计,一定要更好的烘托出故事情节背景和人物造型,只有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凸显整个动漫的风格。我国的动画片《宝莲灯》,加入了我国壁画和古建筑等特色,该部动画片的场景极具民族特色,与其中的人物造型交相呼应,使其更好的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功夫熊猫》中在片头也恰到好处地运用了中国的剪纸艺术,在场景中表现中国的山水特色,很快地将观众带入了影片的氛围中,也能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艺术氛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独特的元素魅力有利于塑造动漫中的场景,这样能够增强影片的效果,使其更具吸引力,还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3、加强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成功的影片,都将民族元素与现代技术灵活地结合起来,设计出来的真实而又饱满的人物,都是通过运用三维动画等技术,加深了画面的清晰度,画面表现出来的质感和营造的氛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通过建模的技术,让动漫中人物具有更多的真实感,人物中皮肤,毛发等都更近的接近真实的实物。在场景制作上,更是运用高科技的计算,使得画面中的空间具有层次感,可视性和真实性。将二维画面转化成三维画面,将静态呈现出视觉上的动态化,其中的动作也化复杂为简单,更具有画面效果。

三、动漫艺术与民间故事的契合

20世纪初诞生的动漫艺术集合了文学、美术、舞蹈、音乐、建筑、戏剧和电影这七大艺术门类。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发展,动漫艺术开始像人们展现其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特性,其完美的表现方式能让动漫具有无限的魅力,还能启发人们的创作思维。动漫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虚拟出来的,它的形象也大多运用夸张的手段进行塑造,更多的是其象征的多具传奇色彩。动漫艺术与电影不同,它并不一味地追求画面的真实性,而是人们通过想象和虚拟重新赋予其生命和意义,也就是说,动漫更多的在于人们的想象力。恰好,民间艺术大多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都来自于人类的一些信仰或者内心中的美好愿望。民间故事为平凡的生活中增添了许多色彩,民间文学通过偶然、巧合、夸张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因此能将故事的真实性和传奇性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能体现生活气息,又能使故事离奇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动漫与民间故事有着共同的虚拟性和传奇色彩,因此为二者能够良好的契合打下了基础,民间故事给动漫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空间,同时,动漫也更好地对民间故事进行传播。

四、结束语

在以后的动漫设计中,应该要把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更好的应用于其中,而且要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丰富动画的视觉效果,还能给动漫注入新的活力,巧妙地将传统的民族元素应用到动漫中去,还能给我国动漫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虽然我国动漫还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时期,但是这一做法不仅能够促进动漫的发展,还能更好地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者:杨凡颖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文化元素篇3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亦是如此。而英语教师从事语言教学的同时,在文化的传播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才能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文化素养境界中。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不断“充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异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洞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关注当今国际社会文化现象的不断更迭,自觉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更新教材内的陈旧信息,及时补入与时代和社会相符的最新内容,将最“新鲜”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如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新西兰总理高呼民众预公投更换国旗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适当的教学研讨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信息的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主观能动地进行文化熏陶,增强文化素养。

2.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在文化信息的认知及传递过程中,除了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文化学习资源。可通过外文歌曲、音乐、杂志、报纸、歌剧、电影、纪录片、网站等资源,在引导学生了解异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之外,引领学生领略异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风情,如新西兰毛利文化的触鼻礼、哈卡战舞,印度绚丽的纱丽,苏格兰高地的“格子控”,墨西哥的玉米情结,南美洲玛雅文明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加大文化信息量,增强文化信息学习的趣味性、时代性和交互性,将学习渠道扩宽,将文化教学多层面地有效地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

3.构建文化课程群,优化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是着眼于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各高校除了开设英语专业基础及技能课外,还开设了诸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社会与文化概论等课程。这几门课课程,涵盖了英、美等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习俗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应开展课程群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间的层次性和知识的递进性[1]。同时,改变目前很多教师各自为战的单一、松散性的课程建设状况,进行学科之间的联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优化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课程的科学完整体系,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改变陈旧的“三尺讲台一言堂”的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或讲解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传递,结合课外网络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在课内外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历史事件陈述、“我眼看世界”、人物再现、主题研讨、展示、文化知识手抄报、情景演练、微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互动网络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4.接触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历史长短,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模式,不存在优劣和高低之分。文化包容,基于文化平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反对那种对不熟悉的文化模式予以怀疑和敌对的“文化自我中心”倾向,又要反对那种“外国月亮圆”的文化自卑意识。了解异族异国文化,看到不同文化的优点,即使自身不接受,也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种文化形式的地理、历史条件和生存空间。发挥“有容乃大”的优良民族传统,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大量接触具有特色的异域文化,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探究,培养学生用新的视角了解异族异国的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用尊重的、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5.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客观批判性

文化元素篇4

关键词:景观设施设计 城市文化特色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077―02

居民区是人们在城市中以集群聚居整合而成的居住地段。居民区中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职能作用,如居住、教育、运动、交际、工作等,因此居民区更需要有与居民生活服务相配套的景观设施相支持。

景观设施是城市作为功能形态的形式之一,是人们进行正常生活的工具保障,同时它的造型、设计、功能、用料,以及色彩也是城市景观氛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区意识形态的载体和城市文化的传播媒介。作为现代城市空间环境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施是城市居民感知城市外部景观重要的途径,也是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环境的设计要素之一。

近些年来,由于居民居住环境和城市空间的不断发展,关于城市空间环境中景观设施的设计、布局以及人与其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城市文化是当今设计中经常提到的名词。现代设计对于国家、地区所蕴含的文化,越来越重视,而城市文化是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之一。文化是一种精神衍生出的产物,一种物质载体,是以人的自由生命的符号为基础,通过具象的表达把这一地区中的人、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内在特征完整地表现出来,活灵活现,充满声色,让人产生一种真实感。城市文化作为景观设计中最活跃的一种构成元素,它可以让自己的形态、风格自然地融入城市景观设施中去,如景观灯、花坛、桥梁、观景亭等,其独有的构成方式和艺术特点形成了每个城市景观特有的风格,作为城市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施的设计则更应该体现出每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从设计中去找准每个城市文化与其实用性的平衡点,从而在满足居民生活各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将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特色凸现出来。文化作为每个地区历史的产物,充斥在地区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深入每一代人们的思想里。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把这种存在完美地融入设计将是我们必须做好的研究。

城市文化的价值

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城市的文化对于城市景观有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这种文化对于景观设计又有何价值呢?现如今,全世界每个城市的文化根据其地域的差异都衍生出不同的风格种类,景观设施作为反应城市文化的一种载体,也同样反映出各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有时我们在参与方案设计时都会去想我们想做好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其实我们要先了解各地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城市是由地质和生物演化而来,它是自然演化和人工改造后以适应自然的综合产物。我们需要把城市历史的发展看作反映城市规划和构成城市的一系列文化的转变,我们需要对这种转变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其运用在城市设计中的价值。对城市设施设计而言,这种价值并不仅仅只是增加一点设计的实用性,而是更能完美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一个景观设施方案,在最初的阶段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城市建筑的文化风格,从而提炼出文化、色彩、形态等具有该城市代表性的特征要素,并运用到景观设施设计中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景观设施不会与整个城市环境风格相冲突。

城市中常见的景观设施,犹如组成一幅精美油画的一个笔触。虽然看起来一个个并不明显,在街道或者公园人们甚至会忽略它的存在,但正是这些拥有与城市文化风格一致的“笔触”,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也体现出了文化的内涵。

把景观设施设计得更切合人们的生活,是城市发展的需求,而这一需求正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关键点,也正是其价值之所在。比如,江西婺源之类的地方,在保存以前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前提下,建造新的住房或者景观设施也会继续沿用自己地区的古派建筑风格,从细节体现其文化内涵,从而不仅没有破坏当地的主体建筑风格,而且彰显了自己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商机,这不正是一种城市文化价值的体现么。

从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不能取代文化对于城市设计的重要价值。每个不同的城市文化内涵,都会直接影响着当地的城市设计,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可不是钱可以衡量的。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强调了解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的原因了。

景观设施中文化元素的体现

既然文化元素对于景观设计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那么在景观设计中它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知道景观是一门艺术,它使用设计的基本元素营造出空间之美,从而就可以从该地区特有的文化景观元素进行提炼并利用,再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正因为这个原因,从而有了很多不同的运用特例。而这些各种不同的元素组成了我们的城市。从而我举出几个比较贴近人们生活的载体例子。

1 大门的文化设计元素。大门充斥着人们出入最频繁和集中的地方。在景观设施设计中,通过对其材质、肌理、颜色、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大门景观。现代设计中的大门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各种几何形态或者具象形态组成的大门更易让人们接受。而中国古代的大门设计则融合了当时的整体建筑风格,纹饰雕花虽不如现代门脸简约,却有着一股浓郁的文化特色。中外的大门设计也颇有不同,中国的大门上常常出现一些代表中国文化的图腾雕饰,而国外的大门更多出现的是一些精美对称的雕花和人物雕像。

2 休闲座椅的文化设计元素。座椅作为城市中非常常见的景观设施,是城市设施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虽然是静态的,但是点缀在城市中犹如繁星,以各种风格、各种形态出现,满足各个地区不同的形象需求。中国的一些景观座椅大多有些古风特色,有时会点缀一些纹饰在上面,而国外的城市座椅则是走的简约舒适的风格,迎合国外休闲的城市生活环境。

3 雕塑设计元素的应用。雕塑是环境小品中重要的构成元素,它是作为美化城市或用作纪念意义的城市形态语言,以特定的形态向人们传达着文化与信息。雕塑与城市、自然环境、建筑物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具有地区文化特色。雕塑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与传承当地精神文化的价值。雕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材质、内涵、设计和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4 植物种植与规划设计元素的应用。植物在景观设施设计中起到重要的造景作用,各个城市对不同品种植物的使用可以使景观达到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在古代,无论是欧洲园林还是中国皇家园林都将其风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并且将植物与地域环境紧密结合,而到了当下更是如此。植物园林设计为了符合各种地域文化空间所需要的感觉,从而创造出了符合各文化特色的特有的形态。

城市并不是完全由建筑物堆积组成的,各种景观、文化元素就如同人的四肢一样,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因此对整个城市进行整体合理的规划设计才会有利于现代的城市化发展。现代化设计无可抗拒地在推进着现代城市发展,并且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人们逐渐厌倦了充满了冰冷混凝土的盒子。相似的建筑可能可以满足城市居住这一单一的功能,然而却回避了一些重要问题,那就是人们对自然依赖、人们心中的信仰,以及每个城市地区文化元素的传承。人类的居住环境是一个综合体,以人为本的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求,回归自然的天性驱使着我们去找寻那些自然的城市文化元素。我们会以它为载体,把居民们所渴求的精神、文化、信仰融入到我们居住的环境中。

文化元素在现今设施设计中的转化

现代主义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设计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设计师需要摆脱传统设计文化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现今条件、要求的设计。从而,一个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设计出现在我们眼前。但是舍弃了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却总感觉像是缺少了灵魂。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文化的元素并未消失,而是一直在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着自我转化。所以我们现在的设计创作就应当适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信仰,从而在文化转化中设计出当地人们希望的景观设施设计。因此,现代的设施设计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设计,而是随着整体城市文化概念的转变进行整体的设计。全球化带来的巨变,使未来的景观设施设计需要我们设计师去考虑更多的东西。

放眼未来的景观设施设计,结合当下大环境,我觉得应该做出以下的改变与转换来更好地适应现代设计中的设施设计改造。

1未来的景观设施中绿色设计文化思想将会占一个很大的比重。设计的初衷本就是为了利于人类的精神与身体的健康、利于环境空间的维护,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大前提之下,节约能源和资源也必将提上设计的日程。而我们从中外古代的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绿色设计在中外景观设施设计中的比重之高。在这种思想引导下,结合地区文化特色才能设计出人们需要的设计产物。

2现代科技影响下的新技术设计思想融入文化特色将进一步深化。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设计物也必将从中受益,而今越来越多的设计产物考虑产品智能的因素,却并没有结合文化的特色,如此一来使其功能性单一了不少。例如现在很多的景观设施利用光电技术,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现代的光电技术中加入城市特有的风格元素呢?这样一来,设计师设计出作品无论外形、功能,还是文化底蕴都更具亲和力,形成了一种存在于城市居民中的完美的纽带。

3 而现代的设计自然离不开现代的设计师,所以开放式的设计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未来的设计师不再作为办公桌前单纯的绘图员,而是要在文化、观念、理念、价值观、审美等方面释放他们,让他们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想、去做设计,不是为了任务去做设计,而是在为城市的环境、文化、精神去做设计,只这样那才能做出大家满意的符合城市文化的设计。

现代的城市文化并不是停滞不前的,恰恰相反,城市文化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当我们吸取文化的内涵,并与当今社会形态进行融合,再加上现代科技的完美点缀、融合后,必定会呈现出文化、环境和建筑设施相互共赢的良性发展趋势。

文化元素篇5

中国美术家协会外联部的青年美术家刘中在“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上以10幅作品的规模在大会上举办了个人特展。他在《冠》、《祥》、《崛》等多幅作品中巧妙地融入了五环、祥云、鸟巢及其他体育元素,独特的创意和风格令人叫绝。这种大胆的创作促进了体育和艺术的近距离接触,促进了体育和艺术跨学科的交流,为体育文化和艺术的融合谱写了新篇。“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在北京展览58天,盛况空前。共有83件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作者们以充分的激情,用雕塑语言表达了祝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心愿。雕塑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他通过一些人们熟知的运动项目,充分利用体育元素的潜在影响力,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拉近了人们和雕塑的距离。

国内体育元素和陶瓷艺术关联性的研究不多,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更少,通过收集和梳理发现主要是从体育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关联性进行研究。“陶瓷从远古时期起就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作为一种载体,记录了人类的体育实践。他认为陶瓷独特的造型和内涵,为研究古代体育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这也是我们人类祖先最早把体育元素和陶瓷结合在一起的物证,这些珍贵的古陶瓷足以证明体育元素和陶瓷可以很好的结合的,他不仅是艺术的交流,还是文化的交流,更是生活的交流“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体育运动为陶瓷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陶瓷制品在了解探寻体育运动历史方面,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都起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景德镇陶瓷文化和体育文化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他们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意无意的相互交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时代造就了两个文化相互融合的紧迫性,如果她们融会贯通将推动两个文化高速前进,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为体育文化的传承,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不管是研究还是实际的作品都展现了体育元素和景德镇陶瓷艺术的融合,特别是奥运会上的474件“景德镇奥运瓷”及七十三款陶瓷的奥运特许商品,他们以时尚的外形、丰富的内涵、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的说明了体育元素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价值。

2.结语

文化元素篇6

全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1000多所,中职院校更是不胜枚举。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人才培养没有特色,没有针对性,终将会被淘汰。因此,将地域文化元素导入实训项目教学(导入地域文化的理念、导入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企业真实设计案例、导入本地区行业企业的第三方评价),针对本地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差异化地为区域内行业企业培养平面艺术设计技能型人才,是美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二、山西高平地域文化特征

都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农耕文化在高平”。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剧之乡”。高平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西南边缘,雄踞太行之巅,面向千里中原,背靠上党古郡,因四面环山、中为平地而得名。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是一直以资源开采和冶炼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随着地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元素逐渐被开发、挖掘和利用,使地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要想合理利用高平这一文化宝库,首先应该了解高平地域文化资源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看,这里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元素包含四条主线:

1.农耕文化

高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曾经在这里尝百草、种五谷、教农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原始农耕文明。据《蚩尤传》记载,“蚩尤产乱,出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羊水即为羊头山之水,羊头山在山西省长治县、长子县和高平市交界处的高平市神农镇,海拔2000米,危峰秀拔,势凌霄汉,因山之巅有羊头状巨石而得名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山下有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陵等遗迹。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这些遗迹表明,这里曾经是炎帝尝百草、种五谷、首开农耕文明先河的圣土,我们的祖先从渔猎游牧生活转变到定居农耕生活,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古军事文化

战国晚期,惊天动地的秦赵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高平也因此著称于世。长平之战,前后耗时3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之间,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40万人,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这里现留存文化遗址众多,有大粮山、光狼城、谷口尸骨坑等遗址,还有“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有名的历史文化典故。

3.古建筑文化

高平古时经济和社会繁荣,古寺庙、古碑亭、古墓葬、古民居建筑等历史文化古迹遍布全境,现整理在册的文物单位达1606处,其中部级保护单位11处,省级保护单位11处,特别是宋金时期以前的古建筑超过长江以南总和,其中以全国4个“唯一”为典型代表:(1)开化寺壁画开化寺初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现存大雄宝殿及殿内壁画、彩绘图案均为宋代原物,壁画面积共88.2平方米,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宋代壁画。大雄宝殿集建筑、壁画、彩绘于一室,堪称“三绝”,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2)崇明寺断梁结构崇明寺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中佛殿建于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使用一对“断梁”,是我国古建筑中一支独放的奇花。(3)金代戏台金代戏台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金代建筑戏台。(4)元代姬氏民居姬氏民居创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是目前全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元代民间住宅建筑,尚属元代民居的孤例,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

4.非物质文化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高平刺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高平民间面塑、高平鼓书、高平剪纸,还有潞绸文化、黑陶工艺、黄梨文化及烧豆腐、高平十大碗等餐饮文化,甚至还包括生猪养殖、黄梨产业深加工,这些都是高平丰厚的地域文化元素的缩影。(1)高平刺绣高平刺绣是一种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是高平市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刺绣可以分为丝线绣和布贴拉绣两大类,多取花卉、瓜果、吉祥鸟、瑞兽等自然物为题材,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一般采用黑、蓝、红或者鱼肚白为衬底,上面用艳丽明快的颜色绣出图案,明朗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目。高平刺绣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中国民间美术史的补充和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于2008年6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高平面塑面塑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高平面塑造型精美,形象独特,品种繁多,在吃用方面别具特色,主要出现在民俗礼仪活动中,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高平面塑历史悠久,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靠的文献记录和实物资料。但显然,高平丰富的民俗生活为面塑艺术的流传提供了肥田沃土,周而复始的大量运用更使之兴盛不衰。民间艺人利用隐喻、暗喻等象征手法,创作出多层次、内涵十分丰富的面塑作品,而这些面塑作品又体现着劳动群众的纯朴意愿与真挚的感情,显现着民俗风情的精神奥秘,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慰藉着老乡们的心灵。(3)高平民间剪纸高平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高平民间艺人用它把衣食住行、风俗节日装饰得多姿多彩。剪纸在高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力军是不脱离生产的劳动妇女,她们结合民间的习俗节令,靠着切身的生活感受,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长辈和亲邻那里传承领会,加上自己从心底涌出的创造美的本能,制作出令人陶醉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剪纸。(4)黑陶工艺黑陶为中国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品,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中国制陶艺术的奇葩”。1987年以来,高平市黑陶工艺厂坚持从深层次开发黑陶生产工艺,做到选料考究、造型优美、镌刻细腻、制作精湛,既保留了黑陶手工磨光、不上瓷釉、质如乌木、黑亮如镜的本色,又增添了精美的堆塑、雕刻和镂空图案,使之具有收藏、观赏和实用多种价值,大受名家赞赏。(5)潞绸潞绸即古潞州织造之绸,在明展到鼎盛时期,山西的潞州因此成为北方最大的织造中心。潞绸文明是古潞安府范围丝绸文化的代表,有着“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尤以高平、长治一带最盛,横跨2000余年的历史,长期因作为皇室贡品、外交礼品而繁荣发达。

三、地域文化元素导入实训项目的实践

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担负着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优秀平面艺术设计人才、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学校应积极和区域内行业企业展开合作,把带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导入职业素养训练过程,把当地行业企业带有地域文化元素的真实案例导入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指导书,形成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符号的美术设计作品,再把当地行业企业的第三方评价标准导入美术设计实训项目。一方面用真实的设计案例展开实训项目教学,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和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近距离对接;另一方面用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为产业服务,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为地域文化传承打好基础,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脉络。

1.地域文化导入实训项目的过程

(1)地域文化理念的导入以“炎帝文化、长平之战古军事文化、古建筑文化、非物质文化”为核心,高平积极打造炎帝文化艺术节、“寻根问祖”祭祀活动、梨花摄影节、文化产业博览会、蝴蝶节等大型文化盛会及品牌。围绕地域文化理念开发的文化盛会及品牌都转化为学生实训项目的情景设定,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2)地域文化项目的导入积极和当地行业企业展开深层次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的协议,把当地行业企业带有地域文化元素的真实案例导入美术设计实训项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实训指导书,把羊头山炎帝文化艺术节、文化产业博览会、“十一五”成就展等优秀的主题设计案例分解重构,置入美术设计实训项目中,校企合作陆续开发了7本实训指导书;配套开发了反映地域文化元素的图文素材库和案例库,应用于美术设计实训项目。与之相配套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现地域文化元素案例转化为实训项目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融入实训场所环境建设,使实训内容能在真实企业环境中、具有地域特色的环境中开展。学生们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参与度和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和教师都创作了一批具有典型地域文化元素的美术设计作品。(3)第三方评价的导入每学期各门课程结束后,把所有学生及教师的作品在多媒体评价中心(展厅)布置成教学成果展,邀请行业专家、文化名人、企业负责人、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及教师的评价,来检验将地域文化元素导入实训项目的教学效果和成效。部分企业负责人在看到学生的设计作品后,主动和优秀毕业生签订了实习就业合同,专业对口就业率稳步提高。

2.地域文化导入实训项目的措施

文化元素篇7

(一)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当前,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图形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也被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中,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在实际的设计和创作中,我们不能将传统图形直接移植到平面作品中,而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的不同需求和喜好,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别受众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等,使平面设计与传统图形在本质上有机结合,从外观造型、文化内涵、神韵等方面寻求二者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出原创性、新颖性、独特性,要面向国际市场,用具有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作品来推动中国平面设计与世界优秀艺术设计接轨,并启发和引导我国平面设计者探究和产生更多的新思维、新理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设计者要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在继承、吸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将传统图形艺术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表现对象的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而表现形式又反作用于表现对象,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的创意就是由吉祥图案“盘长”演变而来的,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也与公司的名字相应和,寓意着在信息社会,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畅通。图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隙则有十全十美之意。再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徽标,也是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民族文化厚实而凝重的底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由一对凤鸟盘旋对望的“喜相逢”图案,表达出了圆满吉祥的含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前景的展望。我国传统艺术中高超的艺术手法在这个图案中得到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将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统一,注重色彩的协调与对比,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元素,而应该进一步地修改和创新,才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特征和现代性体现出来。

(二)民族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民族色彩是最具活力的一种元素,其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习俗、审美心理,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亲和力。而且,色彩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民族色彩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提升作品的内涵和底蕴,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表现,也给当前的平面设计以启发和借鉴,使我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了国际。我国的民族色彩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较大,因此青、黄、黑、白、赤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色彩,而且都象征着不同的寓意。五色与五行、五方相结合,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东方属木,色青;南方属火,色红;西方属金,色白;北方属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具体来说,青色包括绿色和蓝色,绿色是植物的色彩,象征自然环境和生命力,同时充满着青春活力,表达了和平的希望及安全感;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色彩,蓝色使人联想起平静的情感,含有神秘感,表达了人们的期望,也代表着沉思、冷静、智慧。黄色经常用来表示阳光和大地的色彩。在中国历史上,黄色曾是历代帝王的专用色彩,从唐代开始,黄袍从祭祀的专用礼服,变为皇帝的常服,这一规则被后世中国帝王所延续,长达两千多年,因此,黄色在古代象征政权、富贵、地位和威严等。黑色代表着神秘、力量、厚重和博大,同时具有庄重、冷酷、沉稳的寓意。白色代表纯洁、高尚、友爱。红色是生命、吉祥、喜庆、热闹的象征,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一种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族色彩,既能够增强受众的亲切感,又能提升表现对象的意蕴内涵,也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比如,一幅关于“汾酒”包装的平面设计作品就以蓝色为包装盒的主要色调,体现出了酒的历史久远,而且青花瓷的瓶身也体现出了古典、儒雅的意境。

(三)汉字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是中国艺术中的灵魂与核心,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和书法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把书法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信息,还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情感的表现空间也更大。如今,很多设计师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中国传统笔墨的元素,将笔墨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无论是汉字还是书法,其在平面设计中突显出来的艺术生命力都是其他任何设计语言都无法企及的。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成功范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典型应用,古代铜钱中融入一个“中”字,似两扇上了锁的门,很好地象征了安全与诚信;再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体现了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巧妙应用,它借助中国书法的灵感,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二、结语

文化元素篇8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化元素;基础课程;设计语言

文化元素运用在产品设计中并以此来提升产品设计的附加值,是目前产品项目设计里一个较为流行的设计手法。在高校的产品设计课程中,如何将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引入具体课程教学,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教学主题。一般而言,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设计课和通识课程两个大的课程体系,目前很多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课都推行项目课程式教学模式。这类课程也正好适合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尤其是诸如“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旅游纪念品设计”一类的项目课程。如何在课程和项目中植入文化元素呢?首先我们在概念上应该有明确的定义。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的长期创造形成的,同时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并普遍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因此,文化元素应该是提炼出来的被众人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也可以说是一种设计师进行创意的设计语言。从专业特性来看,产品设计课程强调设计与加工的完美结合,就是要在头脑的思维和工业产品的加工中建立起一种纽带关系,让创意设计最终成为产品并进入销售领域。所以,产品设计的文化元素体现,不仅仅是在设计思路上,更有一部分是在于加工和制作的过程中,这与其他的艺术设计学科稍有不同。

在高校产品设计专业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中外的文化元素都可以作为载体并当作教学目标来引导,比如在设计项目的机械制图与模型设计部分的课程知识点里,可以引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榫卯结构设计”,该方向可以较好地体现产品设计专业的特性。因为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和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首先,采用这个主题进行概念植入,在元素的表现中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解决课程中的“机械制图”知识点,将榫卯结构的六视图以机械制图CAD的规范表现出来。在教与学中,学生能对榫卯的结构和尺寸数据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制作木工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植入传统木材加工的文化元素,了解传统的切割、打磨方式。这样的文化植入不会过于停留在理论的表面,并且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对于产品设计专业而言,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现代工艺,强化学习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在软件应用以及手绘表现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整套符合产品设计流程的设计。在这个阶段,文化概念的植入应该是全方位的,从设计定位开始就应该有所考虑。在目前的设计流行趋势里,复古的文化元素也在市场上得到了商业的验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些设计元素,重新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意大利著名激进设计组织“孟菲斯”核心成员索特萨斯1981年设计的书架。这件家具色彩艳丽、造型奇特,看上去像一个机器人,完全脱离了人们印象中对书架约定俗成的概念和书架应有的功能特点。这些极具个性的色彩和造型在复古之风盛行的时代,风靡一时的文化会变成新的设计语言重新为设计师所用。鉴于此,专业设计课程中还应该有目的地引入一些文化元素代表性的设计给学生作为经典产品的“还原”与“再设计”。我们认为并不是越古老的传统元素才能称之为文化元素,在近现代流行的设计潮流和风格都应该作为元素的提取对象。例如,电子产品设计项目里可以加入复古音箱的设计思维;在家具设计项目里,可以提出中国古典“圈椅”和“官帽椅”的再创作,设计出“新中式”的设计,以及包括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发展的独具特色的“软性”功能主义,都是文化元素的体现。因此,在产品设计的教学过程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文化元素提炼,从国际性的文化到地方特色文化,以及设计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风格流派中寻找各类文化元素。当然,如何把这些元素通过产品的设计语言传递给消费者,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提倡过度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元素应用手段生硬,同时还要提升地域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应用比例。这几个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应用文化元素经常出现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只是诸多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种,作为国内的设计师对于本国文化的理解虽然是最深刻的,但在产品全球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一味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产品的商业化而言并不是最佳的方案。如今,单纯使用“中国红”“祥云”等设计已经很难打动消费者。所以,在设计课程和创意引导中,应该强调不同文化元素的设计本源,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文化元素点来植入到设计创意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文化元素植入设计,强调的是元素的应用,而不是生硬地复制,简单地结合,这样会使得设计本身过于生硬,缺乏美感。例如,对“马卡龙”色系的应用。“马卡龙”在16世纪以法国宫廷甜品的身份风靡全球,它的色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元素,后来设计师将这种色系运用到了各种产品中,如充电宝、手机壳等,甚至将文化元素作为直接的广告标语,使其“秀色可餐”。还有许多产品的色彩直接将固定的马卡龙色彩作为植入,在一些流线造型的产品本体上调和出这种温和的色彩,这实际上是和文化元素的运用理念有出入的。

文化元素篇9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广泛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作品。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的问题

1.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存作品保存不完整

如今,一些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建筑物损坏较多。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当地人文物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导致破环、擅自维修建筑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2.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过于强调

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加强了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一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设计中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元素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3.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过于形式化,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如,体现城市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这样便于游客通过具有特色的建筑感悟这座城市的文化。但是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其设计出的艺术作品难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充分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价值。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

首先,我国相关部门要推行政策保护重要的传统文化作品与传统建筑物,使后人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美感。其次,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积极顺应时代,转变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而使设计展现出一种新型的视觉形态。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从现代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这样设计出的作品不会显得突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再次,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肩负着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责任。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传承并合理创新传统文化。从我国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可见,设计人员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了人文精神。在整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根据材料的特征,使用了现代化的园林设计概念,使苏州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优美,与苏州古城的韵味合而为一。这样,建筑在保持古典风韵的同时,在内部构景中结合了现代化的设计,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发展,值得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深入学习、研究。其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需要深入钻研,从中挖掘大量的设计素材。这对于激发设计人员的灵感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传统材质元素、配色元素和造型元素极具美感,值得环境艺术设计人员积极学习和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基于此,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人员需要注重设计质量,同时丰富艺术设计的种类,以此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材质选择方面,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屏风的设计。传统屏风具有的古典美适合被应用于营造隔而不断的意境。在配色方面,设计人员应该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在造型方面,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借鉴自然景色居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借鉴传统造型元素,使设计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

文化元素篇10

关键字:民族性;文化元素;动画设计;应用

民族性文化元素是是具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元素,它通过地域性、区域性,根植于国家和民族的特色,将文化进行特殊的文化表达。那么我国的民族文化就具有鲜明的特色,除了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自身的中华民族特色之外,我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脉络集成。动画设计是一种较为现代的影视艺术,通过将多种绘画元素以视觉影视再现的方式得以呈现,通过现代技术进行充分表达。将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进行融合应用,以现代表达技术进行表达。

1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现状分析

当前民族文化元素在我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其中在动画设计中已经得到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1动画发展应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应用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动画片,《大闹天宫》可谓是家喻户晓,它在我国动画片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这部动画片中,也体现了很强的民族文化元素表达特征,将美猴王这一我国传统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大闹天宫》这部影片,国内还有很多的动画片重视对民族文化的应用。如最近特热播的动画片《大鱼海棠》,就蕴含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深厚的底蕴,将民俗人情、国画、剪纸、皮影戏等一系列的元素运用其中,将中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1.2动画设计中民族文化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我国动画片在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也是进行了持续的探索。早期刚开始国内以为动画片都只是让孩子进行观看,所以内容上也是以幼儿教育为主,然而等孩子长大以后,对这些动画片也就没有了兴趣,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国产动画片的观看对象大多为儿童,而且并没有起到宣传民族文化的意义。后来在持续的探索中,国内许多动画制作者开始将很多深刻的道理意义和民族元素运用其中,观看对象除了少儿之外还有许多青少年和老年人,这些动画片依托于中国博大精神的文化,也是逐渐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素材。

2民族文化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那么民族性文化元素具体在动画设计中如何运用,提出了具体以下三方面的运用策略。

2.1发挥民族文化在动画设计观念转型中的作用

民族性元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它根植于我国上下五千年以来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色彩,在带着民间真实和乐观感彩的同时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得以一脉继承下来。这是我国民族性元素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真实的内涵。动画设计讲究观赏性和美学性,很多东西的表达在注重真实性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能够浅显易懂的被观众所理解,在动画设计中,人物角色的造型是最重要的因素,抓住了人物角色的特征,才能对任务进行深刻的刻画。所以说,要紧紧抓住民族性文化元素和动画设计中各自的特点,发挥民族性文化在动画设计观念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2.2加强民族文化题材动画作品的创新

技术内生的不断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同样,在动画设计中不断地创新更能够提升民族文化题材的深度和广度。在动画创作的时候首先要明晰,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动画中进行运用都是以通俗文化的方式进行展现,我们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流传着很多美好的神话传说和脍炙人口的故事,而这些就恰恰是动画创作最明显和悠久的素材,在教育和审美相结合的视角下,通过动画设计这一现代化的陈述手法进行表述,让观众充分理解和认识文化的精髓,更好的了解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的文化观念。创新不仅体现在形式上的多元表达,更体现在内容上的推陈出新,继承较好的文化元素,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元素的创新。

2.3民族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融入

民族性文化元素与动画设计两者不是单方向的关系,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得以表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同时还要求民族性文化元素与动画设计两者不断地加以结合和融入。对于动画设计来说,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精髓将会赋予动画设计更深刻的内涵;而对民族文化元素来说,将动画设计这一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将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表达,也给民族文化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3结语

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动画产品的一个主要趋势,在动画产品这一现代化的表现方式的引导下,民族性文化元素被更多人所熟知,并逐渐的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风俗习惯都能够体会到中国民族独有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翁华江.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4(12):15-18

[2]何志方.浅谈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6(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