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功能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4:54:57

文化功能论文

文化功能论文篇1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文化功能论文篇2

关键词 儿童文化 游戏 化 内部功能 外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03-03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一段难忘的童年。在儿时,人们可以无忧无虑地游戏,但却渴望突然有一天可以长大;长大以后,成人的世界存在太多的束缚,于是人们又渴望回到童年。而童年,这个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交接点,便由此成为一个特殊的时期。儿童以其与生俱来而又独特的感知方式、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游戏人生的态度,积极地与世界进行交流、对话、融合,创造出属于了自己的特有文化。这就是儿童文化,其中渗透着游戏精神、探索精神以及自主精神。

一、儿童文化概念的引入

童年是一个个体发展的不成熟时期,但也是一个拥有无穷宝藏的潘多拉盒子。从儿童出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运用与生俱来的特有的感知和创造方式与世界交流,用他们独特的眼光打量着世界上的人和物,以朴实的生态文化与世界进行对话,正是这种儿童文化为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家园。

到底什么是儿童文化呢?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认为,儿童文化是一种本能的、缪斯式的整合体,是儿童游戏的文化。儿童文化的中心是将显然绝不相同的因素用大师般的手法联结起来。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也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边霞则认为,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具有整体性、诗性逻辑和游戏精神三个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儿童文化就是以游戏精神为核心,在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而又区别于化的特征与共性,包括儿童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感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并始终保持着独特性与时刻更新的多样性。

二、关于儿童文化功能的讨论

不可否认,儿童文化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更是儿童早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对儿童的身体、心灵起着滋养作用。同时,刘晓东认为,儿童文化和化是互补互哺的。儿童文化不断向化学习,获得经验,反之,它也可以弥补化僵化刻板的一面,帮助成人以清新的眼光和独特的目光看待世界,促进人们了解人的天性,复归人的天性,弘扬人的天性。

(一)儿童文化的内部功能:在游戏中发展自我

游戏是构成儿童文化的核心部分。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以游戏的心态对待,“以游戏的精神来观照自己的活动”,游戏的线索贯穿于儿童的全部生命。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0到7岁儿童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他们的世界带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是无法完全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生活方式的,但为了将来成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又必须要习得这些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手段。此时,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儿童学习和理解这些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在游戏中,儿童的生活和想象得到融合,游戏成为了儿童感知生活、理解世界和表达自我的主要手段,并为他们探索神秘的世界提供了依托,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自发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皮亚杰的“游戏机能理论”中指出,儿童的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成为他们心里想要的东西。通过游戏,一方面儿童的自我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儿童重新生活在他们所喜欢的生活中,解决了原本的冲突和矛盾。

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激励着他们随时随地利用手边丰富的素材创造出快乐的笑声。吃早点的时候,老师总是会催着儿童赶快把事物吃完,于是他们会把普普通通的馒头当作可爱的小兔子,一边吃一边让“小兔子”在餐盘里蹦蹦跳跳,一会就把馒头吃完了;平时“漫长”的等待时间,对于儿童来说也是难熬的,反着坐到椅子上以后,小椅子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的坐骑,而他们则化身为最勇猛的武士驰骋在教室这片大草原上。

儿童在自发游戏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构起了自己所喜欢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体会生活的愉悦,在这个过程中既满足了成人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也让他们自己感受到了快乐。

2.象征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卡瑟罗认为,儿童的游戏中包含了他们对生活的主动建构,儿童在游戏中接纳一个角色,就会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再创造,并且理解其角色的意义。

象征游戏是幼儿园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游戏,儿童在玩娃娃家的游戏时,经常会扮演爸爸妈妈和医生,爸爸妈妈带着生病了的宝宝去看病,医生在打针的时候,会亲切的告诉宝宝要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爸爸妈妈也会关怀的哄着自己的孩子不要哭,不要怕疼。

这种对现实生活中普遍现象的移植,正是儿童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创新的过程。他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意义,理解现实生活,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得以缓解和释放,同时也发展了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规则游戏中的自我发展

规则游戏中,儿童常常会自觉地遵守和改造自己制定的规则,并且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中,首先儿童会自愿担任老狼,如果没有人愿意担当老狼的角色,就轮流担任老狼。游戏中,老狼说了几点钟以后,所有儿童都会定格自己的动作。如果哪个儿童控制不住动了一下,他就失去了本轮游戏的机会,直到下轮游戏才有机会继续参与。有的幼儿会用不同的方式来选出老狼,也有的幼儿在游戏前把定格的动作规定某一方面的主题。

儿童在规则游戏中,不仅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了公平、平等、遵守、惩罚等基本的价值标准,学习了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技巧,为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文化为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教育提供了能量和动力。在儿童文化大城堡中,儿童肆无忌惮地享受幻想和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学习和交流带来的满足,宣泄成人世界所施加的压力和不满,发展解决问题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进程,同时也不断地建构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诠释、维护、发展和创造着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文化。

(二)儿童文化的外部功能:反哺化

儿童文化并不是脱离化而独自存在的。正如巴特克所说,儿童文化是化这座岛屿的边缘,与化和整个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儿童不仅凭借其独特的沟通和对话的方式与成人世界积极互动,在化中汲取养分,实现自身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在时刻发挥着自己的能量,对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具有反哺的功能。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艺术家、诗者,化中深奥的哲学、抽象的艺术以及枯燥的现实生活,在儿童的视角中,都别具一格。汪琴提出要用主体间性视角审视儿童文化和化,强调两者互为条件的共在,彼此通过动态的对话交流,在对方的存在中观照自我。学习儿童,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有利于帮助成人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1.儿童的哲学对成人的启示

老子认为,“最有智慧的圣人,心灵状态宛若儿童。”儿童通常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进行哲学家般的思考。著名的儿童哲学家马修斯在《哲学与幼童》一书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六岁的蒂姆正忙着舔锅子时问他爸爸:“爸爸,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呢?”蒂姆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思考过的,儿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往往都是由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而引起的困惑开始的,其中都包含着似浅实深的哲学意义。

成人在科学和理智的世界里生活了太久,这使得我们偶尔蹦出来的一些有趣的问题都会被我们冠上“无厘头”的标签而在我们的大脑中停留不超过五秒钟。如果可以抛弃优越感,认真倾听儿童提出的哲学问题,与儿童进行对话,对这些生活中有趣而又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成人就有可能重新成为充满“智慧”的创造性人才。

2.儿童的艺术对成人的启示

儿童也是天生的诗人和艺术家,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一个四岁的女儿会说:“让我们看看我们是不是也能像叶子那样静静地改变颜色。”《本能的缪斯》一书中的阿恩,凭借着自发歌唱的魔力抓起新鲜的鲭鱼作为吉他,将起居室的落地灯拖拽到厨房作为追光灯,一个大木匙作为麦克风,开始了摇滚音乐的演奏,并为其疯狂的投入,演奏出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摇滚乐曲。回忆童年,仿佛我们都曾用锅碗瓢盆来演奏乐曲,用我们的小手在结了冰花的玻璃窗上画过画,在下雨天用花伞甩出过美丽的弧线……年幼的我们,总是保持着对世界的新鲜感,一切的事物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都是如此充满乐趣。

而当成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思考自己遭遇诸多不幸的原因,却在叹气声中已经不知不觉忽略了生活中太多随手可得的美好。我们从某种意义上应当学习儿童,寻回儿童时期纯真的眼光和新鲜的感受力,用缪斯式的心灵对待生活,整体地看待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历的人和事,培养随时随地改变以适应具体场合的能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把它们想象成为走向成功道路上上帝赐予的画笔,善于用这些手边的“乐器”才能演奏出不同于他人的美妙乐章。

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传递机制认为,文化传递的方向有三种:自上而下的传递、同龄人互动的传递以及自下而上的传递,即所谓的“三喻文化”。只有当化蹲下来与儿童文化进行真正的沟通交流,将两者之间的边界转化为边缘,自下而上地学习儿童文化的精神,感悟和体会生活的哲理,保留儿童那种朴实的生态文化,以整体的方式感知事物,带着开放性的态度对待事物,才能真正体会到儿童眼中独特的美好世界,重新找回在现代生活中失去的宝贵品质。

儿童游戏孕育了儿童文化,儿童文化中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儿童的游戏精神。充满游戏精神的儿童文化帮助儿童建立起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儿童的认知和情绪情感,提高儿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满足,同时实现对已有经验的再建构和再创造。此外,儿童文化对于化来说,也具有强大的反哺功能,化通过与儿童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向儿童文化学习,感悟天性,返璞归真,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接纳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和工作,重新拾得丢失许久的宝藏。

参考文献:

[1]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等译.本能的缪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

文化功能论文篇3

[关键词]CAI辅助教学;巧妙设计;直观性;互补性;交互性;安全性;不可替代功能

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指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集图、文、声、像为一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的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之中使用CAI课件,目的是使用CAI技术来辅助教学,为了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到目前为止,做课件的老师也的确不少,课件也做了不少,但是粗制滥造的却很多,在课堂、公开课中作秀、表演的也比较多,真正能恰如其分地用于课堂的就不多了。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具有它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并且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支持下,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一起相互补充,共同运用于教学过程,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否则必然会过于花俏,过于卖弄,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或者,冲其量也只不过是仅仅代替了黑板的板书而已。

CAI辅助化学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应用比较普遍的是用大屏幕投影系统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边讲边操作;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展示事实、创设情景、呈现过程、提供示范,必要时再辅以课堂实验等。这样的教学模式除了公认的信息量大、时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外,我认为在设计时还应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直观

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在现实刺激物的作用下,人脑中的旧表象重新配合,从而构造出与原有事物基本相符甚至完全崭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想象。丰富的记忆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大纲和考纲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及质量为转移的。培养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充实表象的数量,改善已有表象的质量,以扩大已有表象的储备。

化学研究的对象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若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去想象实际发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和变化是有难度的。在传统的课堂中,由于给学生提供的感性材料受到很大的局限,有时因不能给学生直观的表象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如:化学中的一些微观抽象知识一直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依靠传统的讲授和静态模型的展示提高教学效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的需要。因此,对原子结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电子得失、微观粒子的基本特性等大量微观现象进行动态的模拟是化学教师渴求的现代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样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教学信息丰富,学生获得的记忆表象数量及质量均大幅提高,日积月累想象力自然得到长足发展。举例如下:

①展示分子结构及分子的分裂情况。这主要用于物质结构及化学变化实质的教学中,如H2O、H2、O2等分子结构,可通过制成立体分子结构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Anthorware制作动画,加上闪烁与伴音,能形象地展示水分子分成氢原子、氧原子,氢、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氧分子等。

②模拟工业生产流程。教材中有些生产流程的内容,如钢铁的冶炼、石油的炼制及合成氨工业等,仅靠挂图及教师讲解,效果不理想。恰当地利用动态模拟,能使学生对主要生产设备内的反应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避免了书本上冗长文字所造成的呆板、枯燥。

③模拟实验及视频播放实验录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必做的,不能用计算机来代替。但常规实验受到条件限制有某些不足,这可以通过CAI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来弥补。如液态空气的蒸发,普通中学的实验室是没有条件得到液态空气的,课堂上难以演示;再如浓H2SO4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都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又如Na与H2O反应实验,通过投影实验能使全体学生基本看清,但反应太快,学生完整描述实验现象有困难。这时可将该实验的视频文件反复播放,并通过帧数控制定格在几个特殊阶段,这样学生就能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

二、互补

CAI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能起主导作用,只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的补充,这也要求我们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和CAI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课堂设计的时候,必须还是按照课堂必有的一些步骤进行课堂设计,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板书设计等等。作为一个必要的补充,CAI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出现。

1、与实验的互补

化学实验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简单化、明晰化、突出重要因素重现出来,以便于进行观察、研究,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实验中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通过声、光、色、态的改变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新意刺激,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面、清晰、准确的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说明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变化,当然必须充分通过课堂化学试验来说明。CAI课件与化学实验两者必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同时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也就是说,CAI课件中的模拟实验也不能代替全部课堂演示实验。如:在讲水的组成时,首先在课堂上做电解水的实验,两电极产生的性质截然不同的气体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想知道为什么水通电产生的为什么不是水蒸气。接着老师展示CAI课件,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水分子在通电时变化的原因。学生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同时也接受到了新的知识。在这里,化学实验教学和CAI课件就起了非常好的互补。

2、与板书的互补

板书,是教师用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媒介,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环节之一。它和教学语言,非语言行为或先或后或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完善,是化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可以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和逻辑层次,体现知识脉络和体系。板书直观、精炼。它通过调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将教学信息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便于联想记忆。流畅漂亮的书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搭配合理的色彩等无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对学生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把精心设计的板书称为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化学知识的层次性、阶段性。没有板书或者仅仅只是展示一下板书,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下来,学生对CAI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

三、交互

CAI网络课件人机对话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程序化、启发式教学。可无距离地实现个别化教育,因人施教。“教师”与学生间可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相互交流,这是“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实现的。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提高。

教师讲课前,首先发一道命令,封锁所有学生的键盘,强制性地中断学生操作,然后教师通过网络软件将自己屏幕上的信息实时地传递到各个学生机,随着讲课内容的不断变化,教师可以适时改变屏幕上的内容。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学生只要按一下控制键,教师那边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老师立即把学生的屏幕截取过去,通过自己的键盘和这位学生做一个双向式的交流,共同地解决问题。这一切只是在“默默无声”不影响其它同学的情况下完成的。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解答得很有创意,或者是觉得这个答案有相当的典型意义的时候,他还可以将这个学生的答案示范给在座的每位学生,让所有学生分享他的成功和教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比传统课堂教学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会感到自己更多地是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一个说教者。我认为这完全符合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得到更加全面地发展。

此外利用计算机的存贮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大量储存相关知识点的习题、例题以及与化学相关的课外资料,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软件市场上的相关题库均有各种层次的习题、例题及测试反馈系统,对于优秀生计算机可以根据要求调出难度较大的资料供他们选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调出巩固性习题,且计算机可以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适时地在屏幕上出现鼓励性提示语,对于克服学生的厌倦心理和被动心理大有益处。

四、安全

化学实验教学历来都强调要保障实验的安全,安全是教学实验必备的一个条件,过去对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考虑为爆炸、起燃、强腐蚀、极毒等。而现在,人类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化学实验产生有害环境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等也被视为实验的不安全因素,因为其结果同样会影响到师生的健康,而且这种危害还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就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删除了会引起空气污染的硫的燃烧实验、引起危险的氢气爆炸实验等。但是硫的燃烧、爆炸的形成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使用CAI课件中播放视频的方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此外对于下列实验用CAI课件演示的方法完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1.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

2、错误的实验操作所引起的后果呈现。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点燃氢气前未验纯等。

文化功能论文篇4

简单地说,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学校为主体,在社会以及家庭的配合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长期而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它既包括语言、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与训练。在越来越强调德育教育的今天,养成教育受到了较高的重视。笔者认为,通过对宿舍文化的正确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养成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很有必要。

二、宿舍文化养成教育功能分析

宿舍文化作为校园中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深刻地体现出学生群体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都可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无可厚非,积极的宿舍文化是值得传承的,因为它具有养成教育的功能。具体来说,这种养成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价值导向功能

对学生群体而言,通过树立标竿可以传递宿舍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我们大多都有类似的经历,虽然宿舍是个小集体,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共同生活与学习,终会形成一定的宿舍文化氛围。而这种氛围的形成必然引导者宿舍成员行为习惯的方向。

(二)思想教育功能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思想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的,即宿舍物质文化和宿舍行为文化。一方面,通过宿舍附近宣传栏、黑板报等关于党的会议精神的宣传,能够时刻警醒和坚定学生的思想与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宿舍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三)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宿舍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每个宿舍都制定了多种多样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学生的日常作息、行为习惯等起到了规范与约束的积极作用,从而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宿舍氛围,久而久之,这种制度就会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同,使之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加快宿舍文化建设,发挥养成教育功能

(一)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有效地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这些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朝着建设高层次精神文明宿舍文化的方向努力。笔者认为,可以结合学生日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相关的教育讲座、知识辩论等,帮助他们了解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启发他们的成才欲。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宿舍的兴趣爱好,举办发明类、绘画类、写作类等的各种展览会,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这些都可以间接地促进宿舍文化的建设。

(二)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教育工作者在宿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强的引导作用。首先,学校相关部门要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宿舍管理队伍,要求他们熟知宿管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对于宿舍的情况学生党、团组织应当最有发言权,引导他们在宿舍开展有利于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后,要发挥好校园文化骨干分子的作用,这部分人通常是宿舍文化活动的中心人物,在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声望,通过他们来强化行为习惯的榜样作用,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束语

文化功能论文篇5

企业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员工的思想,用以调节员工行为,是一种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从大量事实中不难看出:处在同一经济区内的一些企业,论其规模、经营方式、市场条件等基本因素相似,但实际经营效果却相差甚远,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那许多相似之处,还有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经营哲学以及由之派生的服务水平等等的不同,而这些正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IBM公司总裁华特曼在《企业与信念》一书中说过:“企业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驱策动机有关,信念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和经济资源…...”(彼特斯•华特曼《追求卓越》第25页)。许多经营管理学家也都认为,企业能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其行为标准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生存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定向与规范作用,它为企业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坐标系统,促使企业始终把企业的价值观看作是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最终依据和衡量方案决策优劣的最终尺度。在“一切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目标制定就必须以产品的服务及对顾客有益为出发点,用“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要求员工;在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中,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则是统帅企业一切经营决策的灵魂,达到消费者与经营者双赢的目的。同时,企业文化还可通过自身强大的感召力,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引导到先进的目标上去。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制定本部门工作目标时,首先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观,一旦由于工作性质、角色差异和利益差别产生矛盾时,企业文化也可凭借它所特有的目标协调作用促使各部门自觉进行调整,达到理解与沟通,从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2.凝聚作用。一个企业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使全体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引下,产生对企业目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以一种特有的整合力和推动力,促使人们遵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习惯等,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汇聚导向终极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就象粘合剂一样,持久广泛地加固、充实着企业的经济、政治等刚性部件,使员工能够在一种自主自觉的意识中以企业利益为坐标,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企业无私奉献。

3.激烈作用。马斯洛心理需求学说认为,人类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更易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成为人们刻苦工作、不懈追求的强大驱动力。企业文化也正是提供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内容,借助典范人物、奖罚仪式、“光环效应”等方式,向员工传授企业文化的内涵,使其充分认识企业行为的意义,自觉地把企业目标内化为自身的追求,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和发奋进取的竞争精神,同时,赢得个人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而推动企业顺利发展。

4.制约性。它与企业文化的激烈作用是紧密相连的。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行为准则,但是当这种文化已内化为企业干部员工内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时,便在无形中具有了一种潜在的强制作用。这种无形的强制作用即表现为员工在实施行为时对企业共同目标自主自觉的选择,这时,企业文化就已升华为一种信仰,一种一切都可以改变,而唯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不可改变的精神追求,这样企业管理就有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同时,一个企业总是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即给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丰富的物质利益,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念、经营原则、精神风貌来影响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活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把眼光转向社会,转向更广阔、更长远、更崇高的目标,促使企业在完成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利润目标。一旦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它便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社会责任或企业长期目标。这样,企业文化的价值就体现在维系企业生存,推动企业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深层次意义上。

二、建设民营企业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10月底,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430多万户。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半壁江山”,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民营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民营企业自身也存在总体素质不够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一些企业由于多年形成的经营模式和思维定式积重难返,竞争意识淡薄,观念更新缓慢,经营视野狭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非常脆弱,造成了决策迟缓、措施不力、管理混乱、利润下滑。还有一些企业追求短期行为,“内功不足”,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工夫,没有长远规划和整体观念,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严重匮乏,前途渺茫。甚至有个别企业还以次充好坑害顾客,使得企业信誉扫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所有这些,虽然与国家政策、外部条件、“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企业没有正确的经营策略和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强有力的凝聚力量,也是企业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方面的原因还是持久的、深远的,更具决定性意义。因为,市场经济已是大势所趋,市场格局的多元化已是不可逆转;加上我国已经加入WTO,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挑战,局势是非常严峻的,任何幻想都无济于事。企业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在强化“硬件”的同时,大力加强“软件”建设,构建起自身正确、完善、有效的文化坐标系统,以此指导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追求整体效应和长远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的有识之士经过市场经济的磨炼,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敏锐地把握住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与精神”所在,在搞好企业经营的同时,苦心构筑自身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自己的优势。三、如何构建民营企业的文化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要求出发,吸取我国企业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民营企业本身特点,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企业行为规范、企业意识体系和物质文化的结构为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确立开放发展、多元稳定的企业文化模式。笔者认为,其基本框架应是:以优质的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信念,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团结、勤奋、开拓、创新、身体力行的经营作风和管理作风。

1.建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民营企业作为商品流通的承担者,其经营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应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括优质商品、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这一核心价值观还可引伸出“顾客至上”、“客户第一”、“公平交易”等一系列价值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养成了“等客上门”的习惯和“座商”作风,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这些与市场经济准则截然相悖的习气,成为民营企业走向市场的严重障碍。而有些个体经营者却能以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赢得顾客的青睐,与国营企业和较大型民营企业争夺市场。因此,如何在拥有优质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切实确立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就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立以员工为本的信念。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也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许多成功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不把资金和设施作为提高营业额和利润率的唯一源泉,而是从企业主体——员工出发,致力使员工内心深处理解、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人与企业、人与人、人与工作的关系,从而达到经营管理的和谐统一。为此,必须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这一方面可通过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文化娱乐等来增强员工爱企业如家的感情;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即通过提合理化建议、健全民主管理、增强决策透明度、强化员工参政议政的相关机制等,使员工真正确立起企业主人翁地位,满足其自我尊重的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北美和欧洲正蓬勃兴起的“员工参与制”就收到了这一效果。它使员工不仅对自身工作岗位、对企业基层,而且对高层决策、对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都有了更大的发言权,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竞争创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企业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都具有如下特点:开拓、创新,具备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员工爱企业如家;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关系融洽、默契;精打细算,勤俭办企业等等。我们民营企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惰性因素还严重禁锢着企业的肌体。造成不少企业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看不到市场竞争的严酷性;有些企业以为“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缺乏勤俭持家的精神;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松散,人情淡漠,缺乏凝聚力。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与腾飞,需要大力改进。

4.建立扎实、高效、身体力行的管理作风。这一点是针对企业领导者而言的。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传教士”和“布道者”,是企业价值观和经营观念的“耕耘者”和“播种人”,他们的一些日常性的经营管理工作,如对员工与顾客矛盾的处理态度,对员工的奖惩办法、晋升标准,本人的个性、品质、道德水平等,都对企业文化的风格具有重要影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领导者优异的管理、工作作风能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企业领导者在经营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优化领导艺术,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做到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起到表率和风范作用。

5.建设表现现代的企业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形象是企业参与竞争、打入市场的最好广告,它具体地、外在地昭示社会,自身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指导经营。通过观察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既可得出一种亲和的行为感应。总的讲民营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历史中,积累了深厚的“家当”和丰富的经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顾客心中形成了较强大的信誉效应,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所在,值得在市场竞争中大力发扬和着力强化。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有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昂扬向上的精神,不注意优化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甚至有些企业不珍惜多年来辛辛苦苦形成的良好声誉,追求短期行为,在经营中以次充好,缺斤短两,坑害顾客,造成了极坏影响,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处境。这些都极大地损害了民营企业的形象,妨害了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等于把市场和顾客拱手送给他人。

四、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精神

“团结、服务、勤奋、高效”的八字企业精神,在实践中作为员工的一种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取向,体现了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精髓至今仍是我们应该共同遵循的准则。但无庸讳言,目前在部分民营企业中,这个企业精神体现得不那么令人满意,不团结、服务差、效益差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企业精神的确定,不能以有文字表述为结束,而必须使其真正形成企业员工群众共识并用其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摒弃那些有悖于企业精神的言行,激烈全体员工为企业兴旺发达而努力。

文化功能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54-05

“彰显大学生精神风貌、蕴含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大学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1]然而,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释放自由、渗透主流价值、促进对话交往、提升精神品质等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深度异化的问题。因此,探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17] 苏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J].教育探索,2012(10):124.

[18] 李琰,易连云.基于道德精神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4.

[19] 严振华.“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J].江苏高教,2013(5):134.

文化功能论文篇7

【关键词】 宗教传播;茶馆文化;隐功能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较多,茶馆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茶馆文化中可以洞悉人们的日常生活、民风民情、公共舆论甚至是宗教传播的状况。宗教传播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问题。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宗教问题的研究,一贯采取十分严肃和谨慎的态度,从统一战线的高度出发,研究宗教问题,制订宗教政策。在新形势下,讨论茶馆文化中的宗教传播对当前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茶馆文化沿革

所谓“茶馆文化”。概言之,就是茶馆方法的发现、发明、推广和应用的过程及其产物。[1]茶馆文化,是我国市民文化中最为传统的一种,虽然历经社会变迁,但是茶馆文化依然还在,并一直为各类人津津乐道。当然提到茶馆文化我们首推四川的茶馆文化。人们对成都的印象是成都有三多:人多、车多、茶馆多,目前来看,成都市的茶馆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型的茶馆,保留古老的茶文化,人们可以休闲,可以沟通,可以互通消息,可以建立公共舆论,提现了较强的社会功能;二是新时代出现的茶馆,类似于咖啡馆功能一般,多数以提供茶水、麻将为主的娱乐功能。前一类构成我们理解茶馆文化的主要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茶馆文化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和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

茶馆是帮派和行会等社会组织的聚集和活动场所。相关研究表明,成都的工商业者曾以茶馆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松散组织,茶馆成为了同行业者进行交易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另外,川西茶馆还为社会帮派等亚文化社会组织提供了活动空间,民国时期,四川袍哥组织便以茶馆为根据地,从事相关活动。应该说,茶馆和帮派在这一历史时期是相互借重、共同繁荣的关系。茶馆为帮派发展提供了活动空间,而众多的帮派也为茶馆聚集了人气。热闹非凡的茶馆还是民间艺人和小商贩的经营场所。晚清民初,民间艺人开始在茶馆演出,中下层市民们习惯在茶馆听评书和欣赏戏曲,即吃书茶。茶馆川流不息的人流量也为各色小商贩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在茶馆活动的商贩有卖烟的、卖零食的、卖报的、掏耳朵的、算命的和理发的手艺人等等。掏耳朵、算命和抽叶子烟是早前川西茶馆的一道独特风景,使茶馆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休闲场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穿行于茶客中的各类小商贩。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具有扩张社会成员社会网络的作用。施坚雅将川西集镇茶馆看成是一个公共空间,同一市场社区的农民可以同桌交谈。作为民事纠纷的调解场所,是茶馆作为社区公共空间功能的延伸,说明茶馆已经成为了社会各阶层的活动舞台,显现了当时较强的社区自治能力。[2]

二、宗教传播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的两大转变:经济体制上,逐步实现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结构上,正经历着由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与此转变密切联系的社会生活状态和人们的精神文化发生了重大转变,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时候,忽视了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底层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基督教等宗教开始在广泛传播。这样,我们发现原有传统的基础文明和道德规范也正在经受着考验、筛选和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部分人社会需要且总是与社会变动相联系的宗教,正以其特有的张力和魅力悄悄地扩大着它的影响,并深深地植根于社会主义的土壤中,逐渐成为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实际上看它的存在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

在当下我国宗教传播的类型主要有:地下教会,基督教以及传统民间信仰。传统民间信仰虽然存在,但信仰形式已接近衰退,无法自圆其说,留存的枝节性信仰也已经形式化和去神圣化,难以满足人们对宗教的庞大需求。相反,西方宗教的各种形态在该地区遍地开花、结果,迅速蔓延,其中基督教信众更是迅速扩展,且呈急速增长趋势。根据笔者对苏北和川西宗教传播的调查,发现当下宗教传播的类型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一是通过亲戚朋友圈的传播。亲戚关系甚至比熟人社会的交往关系更加密切,因为亲戚之间是承担着相互帮忙的义务,亲属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亲戚朋友圈的传播实际上是超出自然村之外的关系传播,这样就把宗教的传播扩大了更大的范围内;二是熟人关系。因为熟人基本上都有交往关系,所以熟人内的几乎所有人的习性、甚至谁信了正式的大教会,谁信的是,这些特征他人都是很清楚的;三是家庭传播。相当一部分信徒开始信教是因为受到父母或者爷奶信教的影响。家里有人信教对于家人,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应该说是比较大的。四是茶馆文化。人们在茶馆中可以喝茶聊天,可以打牌打麻将,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茶馆的显在功能,另一方面茶馆还发挥了宗教传播、社会控制等等潜在的功能。川西和苏北的茶馆中许多民众在茶馆中结识了天主教和基督教等教义,人们在茶馆中的交流是自由,而且时间相对来说是充足的,民众对教义的理解就较为全面。

三、茶馆文化在宗教传播中的隐功能

1、隐功能理论阐述

在解释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社会现象的真实原因和社会现象所实现的功能。被考索尔(LewisACosr)和罗森伯格(BenardRosenberg)认为“目前流行的功能主义理论最精致的论述”的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注意到传统功能主义在“意识动机”和“客观结果”之间的混乱,他强调社会学的根本注意力不是动机而是结果。这种结果又分为显型的和隐型的。[3]显型功能是在一个系统内部成员普遍认可有助于系统适应或对系统改善有积极作用的客观结果;而隐型功能是既不被期望也不被认可的客观存在。以往的往往注重因果分析,而忽略功能分析,即便是提到了功能也鲜有对隐功能的详细阐述。从实际上来看隐型功能的研究更具有社会学的意义。从默顿关于功能的阐述我们可以推出,考察一个系统,不仅要看到它的显功能,也要看到它的隐功能。默顿还指出,在进行功能分析时,不但要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来考察社会文化现象,而还应注意判别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边界。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现象,对另一系统则可能并不具有相同的功能。[4]可以说,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是比较成功的策略,他所提出的概念以及观察角度对以往功能分析中一些含混的认知作了澄清。

2、茶馆文化在宗教传播中的隐功能

文化功能论文篇8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分型论治

在FD的辨证分型方面,诸多文献在认识上有异同。赵凤莲[6]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型,用健脾调气、化湿降浊法,以自拟方(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为基础方治疗83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张淑英[7]提出,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饮食停滞用保和丸;寒中胃脘用良附丸;阴虚胃热用益胃汤;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饮。李淑贞[8]认为,肝失疏泄为FD的病理基础,将该病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胃阴虚、肝胃瘀血型,在治疗上,予疏肝和胃汤随证加减。刘氏[9]以“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胃阴不足”4型,自拟“疏肝和胃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进行论治。古氏[10]则分为“肝胃不和、寒热错杂、脾胃虚弱”3型,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和胃降逆”,“健脾清肝、养胃降逆”三法论治。林氏[11]等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4型,并研究发现肝胃不和型发病年龄较轻,女性较多;胃阴不足型年龄较大,脾胃湿热型男性较多;分别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和益胃汤加减治疗。钱氏[12]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热中阻、胃虚痰阻、肝胃虚寒”4个证型,并应用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等方辨证施治,取得良效。综合上述观点,可以看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FD的三大主要证型。

3验方治疗

在治疗FD实践中,除对传统名方的应用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入手,创制许多有效的经验方剂。如王氏等[13]自拟“疏肝悦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治疗组有效率94.26%,对照组有效率91.66%(P<0.05)。白氏等[14]研究“和胃汤”对FD脾虚气滞型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验证其补泻兼施、辛散消痞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2%、81.32%(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严氏等[15]研究“通降胃灵I号片”对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以“金不换”为主药,活血化瘀、通降胃气,用于FD病程久长,致脾胃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而出现血瘀的表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9.8%(P<0.05)。董氏等[16]以行气止痛、降气消胀、清热祛湿、健脾活血立法,拟方“康尔胃2号”治疗以脾虚不运为本,气滞、湿热、血瘀为标的FD患者,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9.8%,总有效率84.3%,优于对照组(8.8%,78.0%)(P<0.05),且对气滞型疗效优于脾虚型。何氏等[17]拟方“理气复胃口服液”,以木香、枳实、陈皮、莱菔子等为主药,行气导滞、除湿运脾,主治FD之肝胃不和、气滞食积之证,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与莫利具有相当的疗效。

4中西医结合治疗

胡大勇[18]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并用吗丁啉、多酶片治疗本病48例,对照1、2组分别用上述中西药。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76.09%,本组疗效均优于两对照组(P<0.05)。石成生[19]用温胆汤随证加味,并用羟氨苄青霉素、丽珠得乐冲剂治疗本病64例,对照组43例用上述西药。结果两组分别痊愈23、9例,显效29、9例,有效16、20例,无效各5例,总有效率92.2%、88.3%。陈锦辉[20]用厚朴、陈皮、甘草、草豆蔻、桂枝、茯苓、白芍、木香、枳壳、鸡内金、莱菔子、黄芪、生姜,对照组均用多潘力酮,分别治疗本病93例、60例。结果:两组分别显效72、21例(P<0.01),有效20、24例,无效1、15例,总有效率98.9%、75%(P<13.01)。朱莹[21]等用柴胡疏肝散加法莫替丁、吗丁啉治疗本病42例,对照组用上述西药,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说明中药疏肝解郁法能明显提高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FD患者的疗效。

5治疗心得与展望

在工作与学习中,特别是在近一年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对上百例FD患者的治疗,笔者对该病的治疗有了一些体会:首先,调和气机是用药关键,该病在胃,涉及肝脾,总以气滞不畅为主,故本病当以调畅气机为主要治法,临床中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每多有效。其次,要重视辛开苦降法的重要作用,中焦气机郁滞,升降失司是形成痞满证的重要病机,可通过苦辛合用调整气机升降,临床上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寒热并重,辛开苦降,常有疗效。其三,重视兼症,FD发病因素多样,影响因素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在重点治疗主症同时,也要注意兼症合治。其四,灵活辨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特征,灵活辨证,筛选恰当的药物予以治疗,这也是提高临床疗效不可缺少的环节。最后,要善于与患者交流,重视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讲明病情,消除疑虑,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常可达事半功倍的疗效。

总之,FD的发病率相当高,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要发挥中医药在治疗FD时的优势,应着重整体研究,既要补益脾胃,行气除满,又要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互调,安神定志,多方位多靶位着眼,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运用现代研究深入系统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今后应尽快制定出统一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深入开展FD中西医病因病机、流行病学、实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并从HP、胃肠激素、胃肠动力学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FD的机理,同时建立FD的动物模型,加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动态观察研究,从而开发研制简便、高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为广大FD患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永堂.五花芍草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2003,10(9):35-36.

[2]粱乃津,黄穗平.健中调肝方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6,5(9):8.

[3]严光俊,桂壮.活疵化瘀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2002,24(11):20.

[4]刘善京.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机制浅析[J].甘肃中医,2004,17(6):11-12.

[5]陈多,王长洪,吴春福.消化道动力药物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1996.4(2):120.

[6]赵风莲.中医治疗FD8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1.9(1):55.

[7]张淑英.FD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机理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1.21(1):11.

[8]李淑贞.浅论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中医,2001.23(3):196.

[9]刘静.辨证分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2004,18(4):812-813.

[10]古学文,李文唏.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22-24.

[11]林连,史宗强.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J].福建中医药,1996,27(4):3-4.

[12]钱祥夕.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体会[J].实用中医药,2002,18(12):34-35.

[13]王立春.程军.陈孔斌等.疏肝悦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1):45-46.

[14]白长川,马超,李吉彦.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索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11(6):373-374.

[15]严光俊,桂壮,李存沂.通降胃灵I号片治疗运动障碍样消亿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3.

[16]董明国,何世东,叶小汉,等.康尔胃2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46-147.

[17]何英,曹文富,荣晓凤.理气复胃1∶1服液治疗气滞食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2004,12(3):137-139.

[18]胡大勇.中西药联合用药冶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3):16-17.

[19]石成生.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非溃疡性消化不良64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33.

文化功能论文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0-0065-02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大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但是,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来群众文化不被人们重视,认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所谓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古往今来,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众文化,这就是群众能够独树一帜、万古长青的根本原因。当今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群众文化的开展是关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不可替代。

一、娱乐休闲功能

自我娱乐是群众文化的最基本特征。中外学者研究指出,文艺的首要功能是娱乐性,这是群众文化区别于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普及知识、教育和传承文化等功能,都是在娱乐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的。自古以来,群众文化随着人类劳动和物质生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凡有群众的地方,就有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无论何种社会制度,都有文化艺术活动,人们在劳动之余,利用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娱乐。古代的舞蹈、音乐、美术等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当时群众文化的具体表现,只不过当时的群众文艺术活动没有这个名称和专职称谓,所以说群众文化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文艺活动工作者指专业文化和少数人以文化艺术为职业的人,而群众文化所指的是专业文化工作,从事文化活动,因此,其娱乐性十分明显。人们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身心得到娱乐,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可解除工作的疲劳,以便精神愉悦、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工作中去。如跳舞、养花、钓鱼、唱歌、看戏、听音乐等活动,是人们在辛勤劳动一天之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内有选择地参加一项或几项文化活动,其出发点是消除疲劳,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自实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群众文化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刚开始由组织和单位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到模仿港台歌曲,到现在进行自我创作,自我表达情感;由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家庭举行舞会,到现在大胆展视自我个性的钢管舞、肚皮舞、街头舞等。这些进步,彰显了现代人勇于表达自我的个性和特点。当今社会,我国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群众文化娱乐大众的基本特征,通过娱乐的途径,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就当前的群众文化发展来说,要重点培养娱乐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和节目。同时,为了突出了人们求乐、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群众文化的娱乐形式也日益丰富,使得人们在文化艺术中得到身心的享受。

二、普及知识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普及知识和传播科学的任务和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基本上解决了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以教开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和推进文化和艺术知识的普及,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群众文化是一所“社会大学”,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一,传授知识功能。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是人们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是信息传播的媒体和载体。群众文化能在参与者之间传播信息、思想和观念,对参与者形成和谐的思想和理念,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中增长知识、丰富经验、发展才智。其二,社会教育功能。群众文化是人们终身教育的一个方面,这种社会教育功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的特点,使人们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拥有终身获取教育的机会。其三,乐中求智功能。即寓教于乐,在轻松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智。在内容上,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设有许多综合性业余艺术,包含各种单项科学内容,举办各类型的艺术、科学、日常生活知识活动。在艺术方面,有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在学术方面,其科目众多,五花八门,主要有举办科普知识、生活常识、读书班报、报告会、讲座等形式,这种没有围墙的学校,包含有社会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既传播了文化艺术,又是科普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内容上,这种社会教育既有效地组织群众学习文化艺术,又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提升了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艺术素质,使群众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来指导农民科技种田,科学种养,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甚至从中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信息等。在形式上,人们利用业余时间,来去自由,有选择地参加一项或几项文化活动,学习时间较有弹性,没有硬性的学习任务,方便群众参与。

毋庸置疑,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民族和国家,都有一批有道德、有理想、有责任的人,群众文化这所社会大学,在弘扬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群众不仅可以得到健康、丰富的娱乐享受,同时又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弘扬文明风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三、传承文化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普及传统文化的功能。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人类如此,一个国家和民族同样如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自始至终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人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文化民族遗产,为我们开创未来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自产生之日起发展到今天,以某种固定的格式世代相传。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精神文化,或称典籍文化;另一方面是本土文化,或称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从精神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直接表现,是一种文化生活。同时,它又是集体性的文化和地域共性的文化,因而具有广阔的覆盖性。这个地域的最大范围是一个民族,所以说,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因此,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参与,因而也更能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文化功能论文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 语文课堂 教育功能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它能够开启通向民族历史的民俗之窗,让我们感受祖先的生活和思想情感。民俗教育是培养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语文教师有责任挖掘、利用它,发挥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

一、民俗文化的教学辅助功能

民俗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篇目涉及到民俗风情描写,授课时可以以民俗为主线,进行讲解分析,甚至还可以适当补充它的来龙去脉,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祝福》中,小说对鲁镇的祭祀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戴着纹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祝福”是以绍兴为中心的古越地区所特有的年终请福神、献福礼的民间习俗。清范寅《越谚》卷“风俗”项云:“作福,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日:作春福。”这类习俗活动渗透着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与迷信观念,从而左右着鲁镇入的一言一行。祥林嫂的悲剧性,从民俗的角度来看,不难看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鲁四老爷本身信仰鬼神,他企图通过鬼神祭祀来保佑自己及全家:而他歧视祥林嫂,是因为祥林嫂是个寡妇,克夫克子,可见其具有浓厚的社会民俗思想。

二是促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环境。祥林嫂周围的人之所以看不起祥林嫂,也是出于深层的民俗文化心理。

三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当佣人,心安理得,恪守从一而终的人生信条。再嫁时的挣扎与破格的反抗,支持祥林嫂反抗行动的精神支柱是贞节观念,显然是受“宁死不再嫁,从一而终”的民俗心理支配的。

文本涉及岁时习俗、信仰习俗、婚俗、服饰习俗、饮食习俗、交往礼仪等诸多民俗事项,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去探讨这篇作品,我们就会惊异地发现,祥林嫂实在是惨死于那无形的民俗压力!

二、民俗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涉及到民歌、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服饰、口语等,这些都是渗透道德教育的极其生动形象的材料。

例如,龙凤是远古时代华夏祖先崇拜的图腾,所以龙成了华夏民族的象征,我们也就成为龙的传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与龙凤有关的词语句子,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和贾宝玉出场的服饰上龙凤的图案,王熙凤“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宝玉“头上戴着束发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在遇到这些词句时,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介绍有关龙凤的图腾传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进而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品位等。

还有庄子的《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也是取之于民间风术,又用民间故事的形式加以表现。以民间解牛的绝技妙法来说明养生的理论。可见庄子是一个饱学而隐于民间的隐士,他继承老子的学说,采用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民间文学形式论道,谈无为,说养生。讲处世,所以从民俗角度理解庄子作品,就能透彻禅释其中心思想。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这种教化就是运用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力。对民众个体进行教育和规范。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其中所渗透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控制中的作用。荀子说:“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就是强调要利用民俗文化,塑造某个民众群体所认同的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所以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对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非常重要。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风尚、礼节、习惯,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三、民俗文化的知识积累功能

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把民俗教学有机和谐地统一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无疑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礼节、历法、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如了解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知道“柳”“留”谐音,“折柳”以示留念,表达难分难舍之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名句的深意。

古代礼仪习俗中也蕴涵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古代的称谓有谦称、敬称和贱称之分。它是根据人物的身份、关系、辈分不同而区分使用的。谦称如寡人、孤、臣、仆、不才、愚、妾等,敬称如陛下、殿下、足下、公、君、大人等,贱称如竖子、贼子、犬子等。不同称谓可以正确认识人物的尊卑贵贱和人物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历法知识也大都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着。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几千年来长期沿用的传统历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四、民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真诚,《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礼贤下士的高风,《西洲曲》中采莲女子的妩媚动人,《边城》中秀美的湘西风情和纯朴的民风,无不给人一种快慰与愉悦,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习,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典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已成为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正如列宁说的,每个民族都有大众文化,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纯正品位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一经推出,即引起全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福娃作为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当代审美文化景观,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福”文化及“吉祥物”观念作了深入挖掘和淋漓尽致的展现。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蕴涵和审美精神。对福娃的欣赏、评析与消费,构成了当代大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