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03:30:31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1

摘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政府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其运作的盲目和不当。然而,我国可再生能源政府规划,包括国家规划和区域规划,都存在诸多欠缺。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府规划的制订中,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多层面考量,充分考虑政府规划的“外部性”、国家规划的“整体性”与“全局性”、区域规划的“地域性”与“特色性”。

关键词:政府规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可以循环再生,不会因长期使用而减少,主要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这些能源基本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是可连续再生和永续利用的能源形式。这类能源的推广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和环境污染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同时又依赖于环境的支撑,受环境的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影响因素出现不协调,都会阻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顺利进行。按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的要求以及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笔者拟从宏观上考量政府规划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规划是对将来一定期限内实现某个特定目的或构想的确定,科学的政府规划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明确的目标和途径,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推广,避免因为发展目标不明确而带来的浪费。政府规划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对系统内部与外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可以避免机会主义的政府规划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应该有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宏伟蓝图,应该包括细化的目标及其达成时间、具体的发展区域划分、具体的考察指标等等,由这些细化的目标构建一个整体的发展前景。其次,一个确保目标能够得以顺利实现的配套方案。为实现既定目标或构想,政府规划必须同时综合、系统地选择和提出一系列必要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规划实质上是为未来的大规模活动制订的行动方案。再次,应变方案。政府规划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应该有所预料,并对可能采取的政策调整做出合理估计。

实践证明,制订这样的政府规划并不容易,而科学的政府规划将会给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发展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以英国为例,在1990~2003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英国都没有逃脱机会主义的模式,直到2003年,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对不确定性的研究出现在政府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白皮书中,英国的可再生能源推广才取得了重大进展,而这一进步也被英国评论界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注:CatherineMitchell,PeterConnor,RenewableEnergyPolicyintheUK1990-2003,EnergyPolicy(journal),2004。)。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并非一件简单事宜,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先纳入系统的政府规划范畴,以避免盲目和不当。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府规划,应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集合,大致可以划分为整体意义上的国家规划和作为其子系统的区域规划(注:事实上,区域规划下还存在次一层或多层的政府规划(如江苏省长三角区域),为论述的清晰,在此不论。)。我们一方面需要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统筹考虑国家的能源需求和大政方针,另一方面也需要同时考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下的区域子系统的发展特点,整体与局部相统筹,实现最优目标。

二、全国性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国家规划的现状及检讨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制订了长期的发展目标。例如,欧盟提出到2020年风力发电将达到150吉瓦,风力发电装机占整个欧盟国家发电装机总量的15%以上。到2050年,再生能源要占整个能源比重的50%。更重要的是,各国纷纷通过可再生能源立法,把提出的目标变成强制性的指标。如,澳大利亚2001年4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法》,提出了强制性可再生能源目标政策(MRET)。该法案规定,到2010年,全国增加9500GW·h(2%)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提供相当于整个悉尼市的用电量,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产值在2010年要达到40亿澳元。总量目标的制定,对未来的市场容量和走向起到一个明确的指示作用,特别是通过立法明确表明了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决心,投资者可以清晰地知道国家支持的重点所在,从而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做出果断和正确决策[1]。

可见,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国家规划而言,明确性和强制性是确保其成效的重点所在。而我国在这一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

“九五”规划期间,原电力部明确提出到2000年我国风电装机达到100万kW的规划目标,但这一“宏伟”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强有力的立法保障和相关有效的配套政策。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发展缓慢和市场容量狭小的主要原因[1]。

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在人大常委会获审议通过。该法明确提出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该法明确提出了总量目标制度,但是,在总量目标制度中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据查,2004年8月5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发给各相关部门的草案征求意见稿,曾在最能体现该法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总量目标制度中明确提出201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不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不低于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0%,然而,这些规定却在最终审议稿中被删除了。《可再生能源法》最终还是成为一部以综合性、原则性、指导性特征为主的法律,其所确定的发展总量目标制度虽然具备了政府规划的外形,却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而存在先天欠缺,立法的强制性在无形中被卸去了功用。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此规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水电总装机达到3×108kW,风电装机目标为3000万kW,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kW,沼气年利用总量达到4.43×1010m3,太阳能发电装机180万kW,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108m2,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t,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t。并且将采取以下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是建立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特别是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二是落实优惠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按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产业体系建设等;四是建立可再生能源产业服务体系,根据需要整合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和产业服务体系,加快人才培养,设立综合性的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机构[2]。虽然在目标明确性上符合政府规划的要求,也配套了相关制度和措施,但终究欠缺了法律的强制力保障。

三、区域性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的现状及检讨

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地方规划为主,还没有真正将目光投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合作中。而且,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专门性的区域规划极少,基本上都是容身于地方政府规划中。

据查,我国目前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确定的地方规划仅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意见》(2006年10月30日)、《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意见》(2007年2月2日)(注:此搜索结果来自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数据库)。2005年11月28日经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湖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与2007年2月12日经晋城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晋城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促进办法》虽然效力层次较高,却未涉及规划。

总体来看,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真正意义上的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很少,缺少更为宏观的规划视野,没有考虑到地方区域合作的优势;②缺乏专门性的可再生能源区域规划(包括地方规划),如此,便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也无法给予具体的制度配套;③存在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全国规划脱节的现象;④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区域或地方特色,脱离实际情况,缺乏操作的可行性;⑤规划缺乏切实有效的政策与制度保障,规划目标停留在口号阶段。

四、政府规划科学制订的保证:系统论的考量

鉴于我国可再生能源政府规划的现状,笔者认为应用系统论的思路对其进行考量。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其实质即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这句名言正可谓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系统性整合的最佳指导。可再生能源政府规划的系统性整合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国家发展规划与区域发展规范之间。国家发展规划系统是一个有着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它与区域发展规划子系统整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关系之中。系统整体提纲挈领,对子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子系统的某种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系统整体,这种影响力主要反映在规划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规划目标的实现效果上。其二,区域发展规划之间。系统论认为,任何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遵循组合规则,从而形成相应结构。同时,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方式,从而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这一理论主要体现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合作和互补。

1.充分考虑“外部性”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任何系统都是在一定环境下产生、生存、运行和演化的,不存在脱离外部环境独立存在的系统。在制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府规划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其“外部性”。笔者认为,环境和经济发展是其最为重要的“外部性”因素。第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因素。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约占70%左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粉尘、SO2、NOx等地方和区域大气污染的70%~90%来自煤炭燃烧。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相当于GDP的2%~3%,每年超过1000亿元[3]。我国一些大中工业城市如沈阳、兰州、太原等消耗的能源仍以燃煤为主,冬季污染指数常常高达300以上。这样的能源结构现状使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人们对环境价值越来越多的认识和重视,因环境问题而导致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而与以煤、天然气、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污染则要小得多。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几乎没有污染物的排放,生物质能的利用不会增加大气中的碳排放量,粉尘、SO2、NOx等地方和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也很少,沼气不但可以解决农村的用能问题,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污染,增加农民的收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第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因素。不可再生能源是经过亿万年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恢复,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它们会随着大规模的开采利用,储量逐渐减少直到枯竭。因而,不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有限性。我国从不可再生资源总量看是一个资源大国,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一些重要资源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从人均资源占有量看,我国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长期以来,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依据我国煤炭探明的可利用储量近2×105Mt这一数据,专家预测,如果按照年产2.5×104Mt原煤的速度推算大概还可以供应80年。而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为2.3×104Mt,仅可供开采14年左右[4]。加之我国不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以及节能观念与措施的落后所导致的能源过分消耗,无不加速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

与此相应,目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加,而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都增加了我国对能源的依存度,能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日渐突出。目前的能源供应已经满足不了能源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以石油为例,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1/3,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这种状况使我国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石油产区政局动荡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最佳思路之一。相比较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重视。我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进行开发的潜力巨大。①太阳能。太阳能辐射量在3300MJ/(m2·a)到8400MJ/(m2·a)之间。其中2/3国土面积超过6000MJ/(m2·a)(200w/m2),年日照数大于2000小时,相当于每年2.4×108Mt标准煤的储量。可以说只要技术可行、成本可接受,如此巨大的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量是没有上限的。②风能。我国陆地上离地面10米高度层上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109kW,可开发利用的储量为2.53×108kW。近海可开发利用的储量有7.5×108kW,共计有1×109kW。③水能。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其中技术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量为1.28×108kW,年生产电力4.5×1011kW时,占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总量的29.7%,也居世界首位。④生物质能。目前农作物秸秆年产量有7×103Mt,可用作能源的约占50%,为3.5×103Mt,薪材合理年开采量为2.2×103Mt,各种工农业有机废弃物通过技术转换成沼气的资源潜力有3.1×1010m3,而且,秸秆、薪材、各种废弃物资源都随着时间在不断增加。此外,通过我国大量低质土地种植能源作物以及对自然生长的多种能源植物通过改造育字,在未来也将有几亿吨甚至更多的生物质资源潜力。⑤其他。我国有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有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等各种海洋能资源。据专家估计,可供开发利用量为5×107kW,其中在我国已能够开发利用的潮汐能为2.2×107kW。我国是以中低温为主的地热资源大国,其资源潜力占世界的7.9%。总盆地资源潜力在2×108Mt标准煤,其中可供开发的高温发电和中低温热利用的资源量分别为600万kW和3.3×103Mt标准煤[5]。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有效解决我国能源的供需问题,有力支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环境和经济这两个外部因素直接决定了我国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也正因为如此,在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府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经济的影响,如减排量。

2.国家规划“整体性”与“全局性”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规划是区域规划的原则和方向,是对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全面把握,“整体性”和“全局性”是其精髓所在。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规划应立足能源战略的高度,考虑全球能源态势以及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情况。

第二,中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且由于当前技术的局限,必须经历一定时间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既要有中长期目标,也要有短期的阶段性目标,而且,这种目标必须具备明确性,且相互配合和保持动态一致,为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主体提供明确的行动导向。

第三,国家规划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地域特点。我国地域广阔,可再生资源分布不平衡,情况复杂。而与此同时,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以及开发利用的能力也不平衡。因此,在制订国家规划时应从整体考虑,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做出协调和互补考虑。

第四,国家规划应配套以强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障。简单而言,一个完整的国家规划应包括目标与达成目标的途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政策与制度保障即是典型的达成目标的途径。而且,这种政策与制度保障也是区域规划中次级政策与制度的基础和指导。

第五,国家规划应贯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和商业运作四个环节,全面考虑国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科研院校和社会公众各自的定位和合作。

第六,国家规划应考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全局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七,国家规划的制订,应考虑与当前不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关系,充分突出且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优势特点,更好地扮演替代能源的角色。

3.区域规划“地域性”与“特色性”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是国家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制订符合区域特点且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推动可再生能源区域发展,进而促进国家规划目标的达成。区域规划必须与国家规划保持一致性,但同时,区域规划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应充分体现“地域性”与“特色性”。

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环境要素,地区特征突出,差异性较大。以风能为例,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西北和东北的草原、戈壁滩以及东部、东南部的沿海地带和岛屿上。这些地区缺少煤炭及其他常规能源,并且冬春季节风速高,雨水少;夏季风速小,降雨多,风能和水能具有非常好的季节补偿。另外,在中国内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有些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适合发展风电,比如江西省鄱阳湖地区以及湖北省通山地区。因此,区域规划在国家规划的指导下,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在制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时应因地制宜,不能随大流,盲目跟进,否则事倍功半。对此,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第18条也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订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型风能、小型水能等技术。

此外,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区域规划而言,“区域”是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可大可小,不必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也不必是相邻的区域。区域规划在制订中综合考虑区域内的技术、资源、环境、空间等因素,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起到互补长短的共进作用,并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东明.关于建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量目标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能源,2005(4):21-25.

[2]主持国务院常委会审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EB/OL].[2007-06-07].

[3]王玉庆.中国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R].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3.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2

一、循环经济

(一)理论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被公认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一8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普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时的国际社会环境整治活动,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末端治理”。但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去研究问题源头。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转而探索另一种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二)定义

循环经济,它以可循环资源为载体,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循环中,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再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3R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物质资源进入生产消费环节。再利用原则的目的在于使投放到生产、消费活动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被使用。再循环原则的目的在于重复再利用活动中的物质,使其重新变为另一活动中的资源。

二、循环经济与旅游业

(一)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旅游循环经济

1、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

它是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仅美化了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与循环经济不谋而合。

2、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传到中国后,立即被政府和学术界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2004年,上海举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循环旅游经济,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现GDP( GNP) 的“绿化”,发展为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模式。②旅游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在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指导与应用

1、发展途径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受眼前利益影响,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延续使用。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既可以缓解旅游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又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禀赋,保护生态环境。

2、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及措施

(1)重点领域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宾馆饭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域。可将对这些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试点,通过其带动作用,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2)发展原则

①运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是循环型的良性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旅游业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有本质的区别。

②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归纳入旅游业利用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旅游业利用范围之内的资源便是具有观赏价值或感官吸引力的有限资源,所以对其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谨慎。

③形成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要求既要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又要重视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与利用。企业内部层面,要对资源利用进行设计,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企业外部层面,要尽可能地延长资源循环链,充分注重资源再利用的价值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④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并重

资源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点使其极易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旅游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

(3)战略思路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要求统一协调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旅游业内部各部门等和谐共处,健康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又能满足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

②环境友好发展思路

旅游业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从旅游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加上旅游业对资源的高度依存性,便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此方面,应注意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对废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植被的保护和修复等。

结束语: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建立旅游循环经济的实践体系,最终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3R原则 旅游资源 开发与保护模式 了严重威胁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过分追求经济利润,盲目开发和立项,会使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一些贵重的旅游资源永远的消失。对于旅游资源必须采用一种开发与保护并存的模式,而循环经济理论就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把资源节约利用、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稀缺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

二、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利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另外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

3R原则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以其先后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三、3R理论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业中主要存在着4种模式:

1.急功近利模式。为开发而开发的,对旅游资源只开发、不保护,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赶快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的破坏。在我国的旅游业起步之初很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都处在这个状态,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方某景区推掉半个建豪华饭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

2.亡羊补牢模式。为保护而保护,这是一种纯事后的作为,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要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的行为。现在部分早期无视环境进行盲目开发的景点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补救。亡羊补牢模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的,因此3R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3.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适合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某个景观是惟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如一些湿地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资源如果被破坏了,就无法恢复。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就要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发,经济利益要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让路。这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一般投入高但收益慢,所以一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全面整体的规划和投资,单一的企业进行开发,很难达到3R的要求。

4.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一些古代建筑群、摩崖石刻等,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就必须同时对其进行保护,这些资源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能使其消失得更快。可以选择首先由政府进行3R指导下的循环经济规划,然后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文资源即可以得到高效的开发,又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存在的四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中,第一种“急功近利”式完全与循环经济理论背道而驰,应该完全被淘汰,在旅游资源开发立项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这种项目上马;第二种“亡羊补牢”式也不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是后期的治理费用会非常的高,付出的环境代价也会很大;第三种“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和第四种“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最容易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现在和日后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最应该遵循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年第三期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4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发展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旨在把循环农业的思想更充分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与理论基础等,结合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研究,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参与主体、结构层次、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等。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2014-072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典型农业系统物能循环特征及系统优化调控技术”(2012BAD14B03);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值的纸坊沟流域生态资产与人类福祉变化动态模拟”(412715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41030535)。

第一作者简介:胡晓欢,女,1989 年生,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系统生态学研究。通信地址: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E-mail:201321190008@bnu.edu.cn。

通讯作者:董孝斌,男,1973年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bdong@bnu.edu.cn。

收稿日期:2014-08-04,修回日期:2014-10-08。

0 引言

自从循环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以来,政府和学术部门就引起了高度重视,纷纷将其融入到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探索热潮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于农业领域,研究成果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区域出发,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方面贡献了诸多借鉴。毋庸置疑,循环农业在理论内涵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中国的农业生产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循环农业的概念

1.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发展

关于对循环农业的定义,可谓百家争鸣,目前还没有较明确、统一的结论。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循环农业的理论来源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农业结合后的发展进程。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与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的结合,逐步成为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笔者将不同学者的概念精髓[1-15]总结罗列如表1。

1.2 循环农业的定义归纳

笔者将循环农业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借助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产业链延伸理念等,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优化并调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避免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免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农业的原则

循环农业的原则同样来源于循环经济,由最经典的“3R”原则发展到现在的“4R”原则、“5R”原则等等,版本繁多。现将极具代表性的几个原则标准介绍如下。

2.1“3R”原则

最早提出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在20世纪80 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局的前局长拉德尔女士带领下专家们研究而出。循环农业同样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详细展开如下:

2.1.1 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 针对总流程的输入端。以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为宗旨。具体是指在农业生产全程乃至农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间到餐桌)中减少稀有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从而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例如,种植业通过有机培肥提高地力(如利用沼液沼渣灭虫施肥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为节水、节肥、节地、节种、节药、节电、节油、节柴(煤)、节粮、减人(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即“九节一减”。

2.1.2 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 针对总流程的中间过程。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具体是指农业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例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冲洗畜禽等等。

2.1.3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 针对总流程的输出端。通过把废弃物资源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具体是指将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例如秸秆还田。

2.2“4R”原则

循环农业的“4R”原则有多种版本。

2002 年,陈锐等[16]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的“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原则。

2005 年,崔和瑞[17]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即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再回收(Recovery)”原则。

2007 年,高旺盛[18]在设计“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时候,提出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和可控化”的循环农业发展“4R”原则,增加了“可控化”的原则,内涵是可控制有害生物和污染物。

针对不同的原则定义,在2010 年4 月的循环农业“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顶层设计讨论会议上[19],与会专家建议,针对中国的粮食问题以及不同地方农业购买性资源的投入水平的迥异,把“减量化原则”改成“适量化”原则。至此,循环农业“4R”原则“适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可控化”基本成型。

2.3“5R”原则

关于“5R”原则,同样众说纷纭。刘静暖[17]提出,应在实践中加上资源的再生性(Repreduce)原则和替代性(Replace)原则这2“R”,成为操作性更强的“5R”原则。再生性原则是指在资源的使用中,对可再生资源要在能够保证再生的前提下使用,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高于资源的再生速度。替代性原则是指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寻求替代性资源,也即开发新的资源。

2005 年3 月26—30 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思想者论坛”大会上,中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3R向5R转变的研讨,会上提出了5R 循环经济的新思想,并获得一致赞同,从此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有了崭新的指导原则[20]。5R 理念在传统的3R 理念中新增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两原则。再思考原则就是一反旧的经济理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要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大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再修复原则是指不断地及时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比起原有的3R 理论,5R 理论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拓展和升华。它不只包涵了循环农业在实践中的规范,还在理论水平上对循环农业进行了指导和完善。

2.4 其他原则

此外,在践行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保育土壤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统筹协调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以及综合治理原则等。

3 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替代现代化常规农业为核心的“替代农业发展理论”,涵盖了有机农业理论、生物农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低投人农业理论、自然农业理论、再生农业理论、持久农业理论等等[21]。尹昌斌等[22]认为循环农业不仅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同时它又是一种产业形态,其过程与管理应该遵循产业经济学相关原理。综上所述,笔者将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梗概,详见表2。

4 循环农业的层次结构

根据不同的规模,将循环农业划分为3 个层次:规模最小的是家庭层次。这种层次体现在结合农民的庭院种植、养殖和生活废物等等,通过沼气工程将资源循环利用。

其次是乡村、园区层次。以村镇为单元,将农户的秸秆残留、生活垃圾、畜牧粪便等等统一回收处理,资源化,建立农村清洁社区。循环农业园区方向拥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中国较为成功的代表有: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雁门关生态畜牧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3]、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多功能联动的农业园区模式[24]等等。

最大的是区域层次。就是将农、林、牧、副、渔与相关加工业紧密耦合起来,从而达到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另外,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的角度来看,吴天马[2]将循环农业较为系统地分为4 个层次:产品生产层次、农业产业内部层次、农业产业间的层次以及产品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层次。从侧面反映了循环农业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等理念。

5 循环农业的保障体系

5.1 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分为5 类。

5.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循环农业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甚至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它不仅包含了清洁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有清洁的产品这一方面。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创新,农业清洁生产遵守循环农业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生产和使用“绿色”农用化学品,同时借助GIS等技术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32],遵循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方针。

5.1.2 能源开发及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地层新能源技术,逐渐由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向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转化。

5.1.3 废物利用技术将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回收分类并进行资源化处理。这里具体指的是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18]: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成果,对于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例如畜禽粪便、人粪尿和秸秆等)采取能源化、材料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 种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以及人畜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

5.1.4 污染治理技术通过环境工程技术来净化生产过程末端所产生的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5.1.5 定量分析技术在国内,循环农业的定量分析方法[25]主要有HDP法(人文发展指数法)[26]、BPEIR 模型法[27]、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类分域评价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法[28]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5.2 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

5.2.1 国外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德国曾经是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32]。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诞生以来,德国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路制定了法律法规,无论是水、土壤、大气还是耕作制度、农产品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各个方面都加以规范。同时,德国的法制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在1978 年宣布“蓝色天使”计划之后,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为禁止农民于每年11 月15日至来年1 月15 日在农田施用厩肥[29],德国又于1989年正式立法,同时在政府补贴上向生态农业倾斜。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后,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理法》于1994 年制定出来(1998 年修订),把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之后,德国先后制定了《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持续推动生态税改革法》、《森林繁殖材料法》和《再生能源法》等等。

美国的立法注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它早期的农业环境立法包括农业法中的土壤银行计划、耕地保护计划、《废弃物处理法》、《土壤保持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等等。1990 年,美国又将《污染预防法》中规定的“尽最大努力预防或削减污染源”作为了一项国策。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美国《综合环境影响、补偿和责任法》和《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两部法律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比较完备[30],它的发展模式为三个层次,即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立法。第一层是日本的基本法,由《环境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和《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计划》构成。他们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原则等等,规定了组织者、参与者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第二层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两部综合性的法律。最后,1995 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结合不同产品的性质制定了五部专项立法,依次有《促进容器及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采购法》。为调动举国上下都参与建设循环型社会,日本政府颁布了《环保商品购买法》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并率先购买和使用环保商品,进一步增进国民观念的深化。

瑞典最早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在1970 年左右便开始制定。到20 世纪末,《农业环保法》的出台较为系统地规范了其循环农业的生产操作。此法不但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还规范了水、肥料、农药等的用法、用量,强调了官方的监督作用价值[31]。

西班牙的农业环保法制化自1989 年展开序幕,标志是当年通过的《生态农业属名条例》。通览该国的法律法规,囊括了欧盟法、国家法和地方法3 个层次。因此,西班牙既要严格执行欧盟的法规,也要将其作为本国法规的制定依据。举例来说,西班牙对来自生态农业与生态牧业的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进口等方面的规定就是参考欧盟的标准[32-33]。

5.2.2 中国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将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纳入了议事议程[30]。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了10 余部环境保护法律和20 余部资源保护法律,包括《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其中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循环经济”一词得到了明确使用。其对于清洁生产措施的规定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规定“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体现了循环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废物循环再生化的特点。同时,《2006-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支持中国循环经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框架构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第一条明确了将缓解中国当下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宗旨,提出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统筹协调起来。然而,中国的立法尚不健全,例如,中国只是在《森林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条例》等行政法规中涉及了循环农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专门的关于循环农业的行政法规呼之欲出。

6 循环农业的前景展望

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发达国家的“石油农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都没能摆脱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残酷现实。这些农业模式虽然能够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当都是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随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问题愈演愈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大幅度延缓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研究并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可控化、废物循环再生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大众消费绿色化,追求生态系统服务的持久力、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中国农业发展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德敏,王文献.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师,2002(11):8-9.

[2] 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4-6.

[3] 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27-31.

[4] 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5] 郭铁民,王永龙.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2004(11):83-87.

[6] 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现代集约持续农业[J].生态经济,2000(8):9-12.

[7] 卢良恕.新时期的中国农业与现代农业建设[J].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通讯,2004(14):8-9.

[8] 邓启明,黄祖辉.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 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2006:276-279.

[9] 王军,赵金龙,何玲.循环农业最优化机制的经济分析与评价[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72-75.

[10] 尹昌斌,周颖,邱建军.循环经济理念、循环农业内涵与战略途径[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88-91.

[11] 黄山美.拓展循环农业模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95-97.

[12] 吴春芳,姜永平.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循环农业中“三圈”模式[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学通报,2006:105-107.

[13] 李志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6(1):9-12.

[14] 赵金龙,何玲,王军.谈循环农业的模式及其评价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66-1767.

[15] 尹昌斌,周颖.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6):1552-1556.

[16] 陈锐,牛文元.循环经济: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模式[J].中国发展,2002(2):12-17.

[17] 崔和瑞.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5(2):94-98.

[18] 高旺盛.中国循环农业的原理、模式与技术途径[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C].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27-431.

[19] 张海成.县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原理与实践[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0] 刘静暖,代栓平.对循环经济的再认识——从“3R”到“5R”[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2):79-81.

[21] 卢良恕.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M].济南:山东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6:8-11.

[22] 尹昌斌,周颖,刘利花.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48-52.

[23] 刘海.山西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山西农经,2004(1):48-56.

[24] 吴志冲.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范例—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模式[J].上海农村经济,2004(3):19-21

[25] 肖忠海.中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述评及展望[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1):77-81.

[26] 孙建卫,黄贤金.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演进分——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科学,2007,25(6):672-676.

[27] 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7(3):4-10.

[28] 张其佐,黄基秉,袁力等.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46-150.

[29] Larsen L B. Strategic Im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porting[J].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2000,7(3):276-287.

[30] 羡瑛楠,李云燕..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现状与完善立法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18-21.

[31] Wagner W C.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how to sustain a productionsystem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parasitology,1999(29):l-5.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 自然资源 再生资源 能源

持续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针对资源与环境,可以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关注。其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苦果。例如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赤潮、严重水灾等等。可持续性由三部分组成: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个定义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发展的观点,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的观点,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与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是:①可持续发展需要审计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②可持续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而社会进步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资源再生速率;③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方面,也体现在环境对生命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存在方面;④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生态系统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并明确提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也是可以统一、协调的。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6

一、信息资源的定义

信息资源作为术语最早由罗尔科在《加拿大的信息资源》一文中提出。对信息资源界定做出贡献最多的是美国学者霍顿,他认为从政府文书管理的角度看,信息资源具有两层意思:①当资源作为单数时,指某种内容的来源,即包含在文件和公文中的信息内容:②当资源为复数时,信息资源指支持工具,包括供给、设备、环境、人员、资金等。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信息资源问题,如乌家培认为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即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孟广均认为,信息资源包括所有的记录、文件、设施、设备、人员、供给、系统和搜集、存储、处理、传递信息所需的其他机器。①赖茂生、杨秀丹等认为,信息资源包括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所产生和有使用价值的各种信息集合,如数据的集合、(显性)知识的集合,包括各种来源、各种载体、各种表示方式、各种传递方式和渠道以及各种使用场合和用途的信息资源②。

由于研究的方法、侧重点、学科领域不同,对信息所下定义可以不同。在分析信息和数据关系、信息与知识关系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作出如下定义:信息资源是用来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类福利、经过加工处理的有用信息的集合。本定义有如下特点:

强调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数据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数据本身并不是信息,数据成为信息的前提有两个:或者是数据本身直接有用,或者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被利用。数据是客观的,我们不能修改数据,而信息是主观的,是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的结果,因此,相同的数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学者认为将数据和信息分开是很难的。

强调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信息是反映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识则是研究事物运动的规律的。只有通过对信息的加工,才能获得知识。相反,没有信息,也就谈不上知识。可以说,知识是信息升华的成果,也是一种浓缩的、系统化了的信息,知识来源于信息。

信息资源的分类。信息资源分为三类:①知识型信息,其特点是提供知识获得方法的信息;②经济信息,指对经济增长有直接作用的信息;③社会信息,指对社会进步、居民福利起作用的信息。

二、信息资源开发功能的分析

信息资源开发本身还可以区分为潜在的和现实的两大部分。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对贮藏在人的大脑中的信息资源的开发,教育及大众传播部门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两大主导部门,德尔菲法、面谈法、问卷调查法、心理测试法等则是开发潜在信息资源的主导方法;就一般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而言,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即可视作一种潜在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现实信息资源的开发则是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它本身又可分为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和网上信息资源开发两大部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以生产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新型文献信息产品为目标,以累积的信息资源贮藏为开发对象,以鉴别、加工、研究、编纂等为主要手段;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则以电子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形成各种信息产品(包括软件等)为目标,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

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信息产品,而这些信息产品又是开展高层次信息服务的基础。信息产品有多种类型,可分为不同的层次:简单的线索型信息产品(如书目、索引等)对应于语法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复杂的知识型信息产品(如百科全书、年鉴等)则对应于语义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实用的个别化信息产品(如决策内容、项目追踪报告等)则对应于语用层次的信息资源开发。当然,三层次划分只是一种相对的分类,信息产品的开发往往涉及所有三个层次。

信息资源开发是一种市场导向性的研究活动,它需要深入市场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研究课题,然后通过信息资源的收集、提炼、归纳、整理、比较、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序化,以形成能够反映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信息产品,并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以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信息资源开发的实质是一种研究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学术研究,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形成一种理论、一种学说或一种专利,相反,它是为这些理论学说的形成、决策的制定、课题申报与论证、信息消费等活动服务的,它是一种前导性的研究活动。信息资源开发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另一方面是其市场驱动机制,它直接面向市场,经济效益是其运行的核心动力,因此它又是一种实用型和经济性的研究活动。

信息资源开发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它既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活动,也不是纯粹的生产经营活动,它是两者的结合,是信息资源贮藏量积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所设计或引进的一种“发电机制”,其目的是将蕴藏在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变输“水”为输“电”③――虽然提供的服务内容有所区别,但服务形式是不变的。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谈的狭义的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立足于丰富的信息资源贮藏的一种信息再生产活动,它不同于广义的信息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认知与思维活动均属于广义的信息开发。

三、信息产品结构的分析

信息产品,或称信息商品,是指以信息为多项,经过开发、加工、组织、转换而形成的,能够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使用流通货币便可在市场中自由移动的信息媒体。它具有特殊的成本结构:一个信息产品从投入研究开发到单个产品生产,再到大批量的生产,都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可见,在成本最小化前提下,信息产品结构对其最终实现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在此要谈的信息产品是信息资源开发阶段的产品,是信息资源再生产的产物,它们不同于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和广播电视机构播放的节目,我们称之为再生型信息产品。生产型信息产品和再生型信息产品构成了信息产品两大板块。再生型信息产品因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有趣的是,对于某类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是本职的工作,而在另一类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中则属于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反之亦然。但无论如何,再生型信息产品都是对生产型信息产品进行再开发的结果,都具有浓缩性、间接性和适用性等特征;若撇开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之间的区别,再生型信息产品大约可归纳为索引类、汇编类、综述类、述评类、预测类五大类型,这可以称之为再生型信息产品的种类结构。

索引类信息产品。索引类信息产品也称为线索型信息产品,其功能是为人们利用信息资源提供线索和指导服务。索引类信息产品包括各种目录、书目、文摘、题录、索引、广播电视节目预报、网址目录等。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所谓的“目录公司”,他们编制商品分类目录,然后将这些目录塞满消费者的信箱,借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其他诸如各种联机检索中心、文摘社、索引社等,也可以说是一种“目录公司”。当然,索引类信息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还是图书馆、情报中心及各类新兴的信息中心和网络公司。

汇编类信息产品。汇编类信息产品是根据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将相关的信息资源汇集起来,加以鉴别筛选,并按一定顺序编排而成的一种信息产品。它不仅提供线索,而更重要的是提供具体的事实、数据、图片、论文、名录等。汇编类信息产品主要包括各类文集、图集、手册、年鉴、大事记、人物年谱、机构名录、“新闻集锦”等。出版社、杂志社、报社、档案馆等是汇编类信息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

综述类信息产品。综述类信息产品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或主体的信息资源进行较全面的收集和较系统的分析,进而归纳条理、综合叙述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产品。综述类信息产品主要包括各类综述、学科总结、专题总结、年度总结、年度进展、“一周新闻回顾”等。综述类信息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是各类情报中心、信息中心和大众传播机构。

述评类信息产品。述评类信息产品是围绕某一学科或专题,在对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总结述评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评价和提出建议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产品。述评类信息产品主要包括各类述评、评论、点评等。述评类信息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依然是各类情报中心、信息中心和大众传播机构。出版发行部门、图书馆是书评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

预测类信息产品。预测类信息产品是在大量综述和分析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相关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探测和确定其发展规律,并进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动向和趋势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产品。预测类信息产品主要包括各类预测报告、展望、战略规划、趋势分析等。情报中心、信息中心、大众传播部门是预测类信息产品的主要开发者和提供者。

再生型信息产品是信息资源开发过程的产物,如果我们将一个标准的开发过程分解为信息的采集、筛选、提炼、评论、预测、序化等六个主要环节,那么上述五类产品所内涵的环节数是不一样的。我们将每类再生型信息产品所内涵的环节数及其有机联系称为再生型信息产品的内在结构。上述五类产品的内在结构如下表所示:

采集 筛选 提炼 评论 预测 序化

索引类 √

汇编类 √

综述类 √

述评类 √

预测类 √

√ √

可以看出,信息产品所内涵的环节数越多,其开发就越复杂、越艰难,但同时其价值也越大,这是符合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的。

四、信息资源发展的利用及流向

信息接受者收到的信息资源包括三大类:

无用信息,当然这是基于信息接受者的看法,也许当时他认为无用,事后会发现可能是有用信息;

虚假信息,它和无用信息不同,有可能会干扰信息接受者,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因为当时他认为是真实的信息;

有用信息,有用信息包括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后者是指有用但不完全的部分信息,有时很难或者是几乎无法获得完全信息,所有这些增加了决策和信息利用的风险。

当这三大类信息到了信息接受者手中时,就面临着信息的处理问题。信息处理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信息接受者的知识、信息处理工具和手段等。不同决策者对同样信息的处理方法的完全不同,也导致了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的巨大差异。

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职责,决定着信息资源的利用及流向。信息处理的结果有五大流向:

废弃。信息接受者对于没有价值的信息通常会选择废弃。

传播。信息接受者由于各种原因会选择继续传播信息,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信息接受者所传播的信息与他收到的信息相比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会出现信息失真,产生新的虚假信息或不完全信息,这是不可避免的。

存储。主要是针对一些有潜在价值而暂时还用不到又不适宜传播的信息。

产生知识。信息接受者在收到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新的知识。

进行管理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发挥信息的作用。其结果是带来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结果又会产生新的信息,继续进行传播。不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资源处理构成了信息资源的循环。

中外学者对于信息产业的界定并没有原则性的分歧。美国商务部所下的定义是:信息技术产业包括生产、处理和传输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1.信息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处理水平,促进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增加知识,改善管理的方式等。

2.信息产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它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仅仅认为信息产业的目的是为了深化信息资源的利用是狭隘的。

3.信息产业还带来了经济的创新,如电子商务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已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性资源,信息资源的流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信息资源的供给向用户导向转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而这又促进了信息资源产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广均、霍国庆、罗曼等:《信息资源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03年。

2.赖茂生、杨秀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理论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3)。

3.霍国庆、尚珊,《信息咨询:图书馆与市场经济的接口》,《图书情报工作》,1996(6)。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内生增长 环境污染 资源稀缺

一、引言

一直以来,早期的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拥有并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并未十分关注资源与环境问题,各国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近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全球的资源环境正呈透支之势,全球资源供给能力的减少,连同资源需求的增长在加速进行,于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甚至在其1994年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在过去的40年中,经济学家们已经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对发展努力成功的重要性……在环境上获得可持续增长与我们对经济发展的定义成为同一语了。”

根据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Solow。等人指出,可持续发展并非意味着要把各种资源存量保持在初始状况。例如,如果美国没有用耕地代替森林,美国可能现在还是一片原始森林,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发达和富裕。由此看来,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用一种资源合理代替另一种资源,比如用肥沃的耕地来代替原始森林。因此,可持续发展依然需要权衡各种资源,这一问题可以放在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

二、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增长理论框架

Ramsay(1928)模型提供了现代增长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其跨期效用最大化就是要权衡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如果引入资源耗竭约束和环境污染约束,该模型就是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个不错的框架。事实上,利用增长理论框架分析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新课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梅多斯等人提出轰动一时的增长的极限论时,著名环境经济学家Dasgupta and Heal(1974)就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开采路径,并得出了较为乐观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Romer(1986)知识外溢模型和Lucas(1988)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为代表,经济学家们开始放松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性假定――资本边际报酬递减,有的对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进行了修正和发展,有的则完全放弃了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定,构建了以技术进步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也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90年代以后,通过引入技术创新,新增长理论奠定了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础,从而进一步完善了通过分析技术进步抵消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倾向对经济持续增长问题的解释。

20世纪末,资源稀缺和环境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传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而新兴的内生增长理论却在日臻成熟,它给人们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带来了一种新思路,于是人们的思想便转移到了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在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前提下,在考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后,研究可持续发展能否维持和如何维持,解决稀缺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配置。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构建了“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型”框架。这些研究一般都将环境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生产函数,在对均衡经济增长路径求解的基础上扩展模型,并据以得出相应的经济含义。

Aghion和Howitt(1998)结合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他们首先引入了环境质量指标变量E(E小于0),并将E看作一种会因环境污染而耗竭、但又具有再生产能力的资本品,于是人们的福利便取决于消费和总的环境质量指标,进而取决于环境污染和资源可再生性,相应地瞬时效用函数为u(c,E)。以P表示污染流,它是产出水平Y和污染强度Z的增函数,即P(Y,z)。以θ表示最大的可再生速度,显然θ大于0。因此,环境质量跨期动态微分方程为:

E=-P(Y,z)-θE(1)

假设环境质量具有一个上限值和一个下限值,因此对于所有时间t,最优增长路径必须满足约束条件:

Emin≤E(t)≤0(2)

此外,除了资源的可再生速度,不可再生资源的存量S也会影响可持续发展,S不能为负值,且其变化率是资源开采流量R的负数。这时,影响产出的因素除了资本K和中间产品生产力B,还包括资源开采流量R和污染强度z,即总产出函数为

Y=F(K,B,Rz)

这一产出函数可以采取多种具体函数形式。现在,寻找考虑了环境资源因素的最优增长路径,就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

(3)

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有形资本、智力资本、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初始条件,决定这些状态变量变化率的运动法则,K、B、S的非负约束,以及前面谈到的约束条件(2)。不难得到这一最大化问题的汉密尔顿函数:

(4)

这里,控制变量是消费、研究、污染强度和资源开采。这个汉密尔顿函数和以往传统增长方程没有太大不同,惟一的区别在于这里是一个“绿色的”国民生产净值,考虑到了环境特点、环境损耗和自然资源存量。因此,最优增长路径就是,通过对与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开采有关的成本与收益赋予价格,来在当代人福利与未来人福利之间进行平衡。这样,增长能否持续的问题,就转化成了是否存在国民生产净值最优增长路径的问题。

三、环境污染、资源稀缺与可持续发展

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可持续发展,一般是从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两个方面展开的。近来,将内生增长

模型和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所做的研究不少,多是在内生增长框架下探讨包含污染积累及其负效用的短期和长期含义。Stokey (1998)率先进行了关于环境污染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研究,构建了在内生增长理论下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框架。她引入了污染强度Z,作为代表性消费者的控制变量之一,利用内生增长的简单AK模型来分析了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在长期增长将停滞、跨期替代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得出了倒U型的环境Kuznets曲线。Aghion and Howitt (1998) 对Stokey的AK模型的假设稍作改动,正如前面所述,他们给环境质量设定了一个下限值,低于该下限值环境质量将不可逆和累积恶化,并具有非常高的成本。在这一假设下,如果资本无限制地增长,污染强度Z在长期内会渐渐趋近于零,这时消费的增长率将下降到小于零。这就是说,不断提高清洁技术来避免环境灾难的成本,会使得资本的社会边际产出减少到能够维持增长的值之下,因此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如果换一种生产函数,即像熊彼特模型那样区分有形资本和智力资本,则可以得到相反的结论。智力资本即知识生产,是由清洁技术生产的,污染并不能使其社会边际产出减少,如果这种更“绿色”的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快于有形资本的积累速度,这样它就能抵消由于降低污染强度带来的社会资本边际产出的减少,于是可持续发展便得到了保证。沿袭这种思路,Grimaud(1999)在分散经济的熊彼特模型中考察了污染排放许可对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此外,Withagen和Vellinga(2001)通过三个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稀缺等新元素会影响长期增长率。后来,Grimaud又进一步细化Stokey和Aghion的基本模型,还用“创造性破坏”的概念分析了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开采速度(Grimaud and Rouge 2003)。

内生增长理论因受到生态问题的驱动,主要是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多数文献都忽视了自然资源对增长的贡献或创新在克服资源稀缺中所起到的作用。虽然有些经济学家们也在研究资源稀缺问题,但他们主要是在假定外生技术进步的新古典框架下进行的。事实上,除了污染问题外,资源稀缺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同样可以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来分析。早在19世纪70年代,环境经济学家Dasgupta and Heal(1974)、Stiglitz(1974)就曾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投入讨论了自然资源稀缺问题,然而他们的讨论运用的是新古典外生模型而不是内生技术变迁,得出的是增长可持续的乐观结论。内生型创新在缓和资源稀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内生型创新与资源稀缺关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近来,一些非经济学领域的调查已经提出了创新与资源可获得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例如,Homer-Dixon(1995)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创新与资源稀缺存在一种双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创新能够缓解资源稀缺,另一方面资源稀缺可能会限制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一些低收入国家。同时,经济学领域关于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近期讨论,更是加强了这些关于长期经济增长潜在因素的跨国跨地区调查的经验结论。这些经验研究从穷国缺乏能够促进增长的稳定经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穷国没能赶上富国的问题。然而,Barbier认为,穷国的制度和政策失败虽然很关键但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传统分析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穷国对自然资源禀赋的结构性依赖,它是穷国增长的一个重要桎梏。穷国为了设法解决资源稀缺问题,可能会选择一条本质上“不可持续”的长期增长路径,而不是能确保“可持续”的长期增长路径。后来,他接着分析了资源稀缺对创新供给的这种约束,认为在一些关键假设下内生增长可以克服资源稀缺问题(Barbier 1999)。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探讨的一个主题,关于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不能共存的争论很多。这些讨论表明,当不考虑环境问题时,人口增长率和外生技术进步率决定着长期经济增长率。但如果引入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它们似乎对增长率没有什么影响,只产生水平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稳定状态水平会低于没有引入环境因素的初始水平。显然,如果再考虑资源耗竭问题,增长率就可能又会发生变化。因此,创新不过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将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稀缺性质引入最优增长理论才能更好地对经济增长问题做出解释。本文给出了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框架,但关于什么样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最优的可持续增长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这些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还涉及到制度体系问题,构建和实施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制度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深远话题。

【参考文献】

[1] Aghion , Philippe and Peter Howitt , 1998 ,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 MIT Press.

[2] Dasgupta , Partha and Geoffery Heal , 1974 ,"The Optimal Depletion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41,3-28

[3] Edward B. Barbier,1999,"Endogenous Growth and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Jul 1999,14,1,51-74

[4] Grimaud , Andre , 1999 ,"Pollution Permits and Sustainable Growth in a Schumpeterian Mode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38(3) , 249-266

[6]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8

论文摘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高价值的循环经济路线,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对资源等的需求与自然的承受能力形成了较大矛盾。对德国、日本、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以及我国已有法律法规的考察表明,发展循环经济应加紧出台比较完善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并在全社会培养全民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观念。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2009年,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揭示了全球气候、环境问题。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入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研究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E.Bouldin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鲍尔丁(1965)将地球比作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因为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所以要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如果任意开采,超过其最大承受力,地球将最终走向灭亡。1966年,他又阐述了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的观点。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很多学者对循环经济进行界定。毛如柏认为,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或单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诸大建指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手段就是合理和循环利用资源。马凯(2005)也指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任勇指出循环经济是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流动方式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无害化”管理调控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率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成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很多学者从生态角度对循环经济作出解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吴绍忠(1998)提出循环经济的含义,指出要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中,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解振华(2003)提出,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一产品一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此后,解振华(2004)将循环经济定义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它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了研究。Pearce将资源环境的全部经济价值进行了总结,将其划分为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或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被进一步划分为:一是可以通过市场体现的直接使用价值;二是间接使用价值,大体相当于生态学家所说的生态功能;三是选择价值,是指人们保存或保护某一自然资源以便将来作各种用途,它代表资源的未来使用价值;四是存在价值,体现了人类对自然景观和物种的感受和价值的认可,这种价值与现在的使用和未来的选择无关。这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某些具体领域上。

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国内学者加快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随着循环经济作用的凸显,不少学者论证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思路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资源环境导向,能够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弥补传统思路的不足。徐嵩龄提出,循环经济具有跨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等多种特性,其实施必然涉及生产技术工艺的新的组合与集成、经济结构与布局的新的调整,因此有必要为因循环经济而出现的经济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制定新的规则与规划。

二、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

循环经济从21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有日本、德国、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家。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得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纷纷进行循环经济的立法工作。法国于1975年、1992年通过了第一部垃圾处理法《废弃物及资源回收法》和第二部垃圾处理法。荷兰、丹麦等国都有专门立法,对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使用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的期限进行了规定。

日本为实现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而建立的法律体系,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最完备的,通过这些法律体系,规范了政府、企业、国民在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方面的社会行为。1999年,日本政府针对所面临的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问题,在召开的产业构造审议会上提出了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构想,把建立循环型经济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并颁布和实施了若干法律,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措施,强调从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循环经济,而且还用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建立循环型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废弃物的回收比率,例如《家用电器回收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总的来讲,日本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立法办法,是先有总体性的立法,再向具体领域推进,即以《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作为基本法,在其指导下建立各领域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

美国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利用“3R”原则,首先在生产阶段使用对环境污染最小的原料,并把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废物合理利用,当作下一次生产的原料,形成了企业内部生产的循环,最终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因为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是在企业内部实现的,因此又被称为“小循环模式”。同时,美国循环消费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旧货交易体系的成熟化,多种形式的旧货交易方式使得旧货的价值在社会范围内得到最大的实现。

德国、日本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较为完善,尽管它们立法的模式有所不同,但两国都形成了从基本法律到具体的法律、法规的系统、全面的法律体系,为其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美国的“杜邦模式”和丹麦的“卡伦堡模式”为企业内部和企业间无污染、无废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模式。加拿大政府在该国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其美好居住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美国的旧货交易模式在循环消费方面具有典型性,这种全民循环经济意识更是值得借鉴。

三、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和文件

针对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和文件。

(一)我国出台的关于循环经济的一系列法律

2003年1月颁布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对企业清洁生产的具体实施办法以及鼓励措施和相关法律责任都作了明文规定,在规范我国企业清洁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最初制定是在1995年,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并自2005年4月施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修订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以及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作了具体规定。《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和修订,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法》于2007年10月通过,并于2008年4月1日实施,为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促进我国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09年1月开始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它是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规范要求进行系统阐述的一部综合性法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是继日本之后,世界第三部由国家立法机构正式制定的国家循环经济法,这标志着循环经济已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地位。

(二)我国出台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政策、文件

国务院于2005年7月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这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又相继了一系列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文件。同年10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05]114号);2007年3月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8号);2007年9月了《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7年第40号),对拆解利用处置的监督管理、责任认定、处罚措施都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

同时,我国很多地区也制定并出台了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文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在地方上的有效发展。例如:为推进重庆市循环经济的发展,2005年3月通过并施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令2005年第179号),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圳宝安区2006年出台的“1+2”文件,包括《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宝发[2006]19号)、《宝安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深宝府[2006]56号)、《宝安区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一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深宝府[2006]57号),为促进全区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依据和保障;石家庄市于2008年5月开始实施《石家庄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以节约资源,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

四、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发展循环经济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各个总部门的合作。如加拿大被世界评为宜居国家,加拿大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使各单位、各部门都以循环经济为宗旨,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

(二)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

学习和借鉴日本、德国等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在《促进循环经济法》等相关法律的指导下,继续研究并出台促进我国循环型社会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9

[关键词] 煤炭城市生态转型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发展对策

煤炭城市是随着煤炭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工矿城市。根据王青云等对资源型城市所做的界定,目前我国共有煤炭城市63座,其中典型的煤炭城市31座。这些煤炭城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还为国家贡献了巨额的利税。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快速开采,多数煤炭城市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等“三危”现象,面临着“煤竭城衰”危险,使煤炭城市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煤炭城市发展的出路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为煤炭城市经济进行生态转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友好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城市的发展世人更加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地的生态综合研究”计划首次提出“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瑞典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就创建了“生态循环城(Eco-circular City)”;1992年6月,瑞典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交的《生态循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报告,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各国纷纷响应、推广,使全球生态城市建设快速兴起。煤炭城市作为城市中的一种特殊群体,随着工业革命了发展而快速崛起,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而变得危机四伏。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为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内涵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生态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循环经济、生态修复等理论,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煤炭城市资源的优势,创办绿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提升综合实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煤炭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持续自生能力强、居民生活康乐的绿色生态城市。

二、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

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和生态系统等自然科学概念引入以煤炭城市辖域为界的社会科学领域,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煤炭城市这一“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其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循环发展途径,促使煤炭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炭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原理、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修复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共同发展、公平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多维发展、创新发展;其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2.外部性理论(Externality Theory)。外部性理论认为环境日益恶化和人类社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现象和趋势的根源,是人类迄今为止一直把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可以免费享用的“公共物品”。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在经济生活中把自然的投入排除在经济核算体系之外。为此,该理论主要致力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把自然资源纳入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Theory)。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是指根据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生态学三个定律:一是高效原理,即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再生产;二是和谐原理,即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睦共生,协同进化;三是自我调节原理,即协同的演化着眼于其内部各组织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完善和持续性,而非外部的控制或结构的单纯增长。

4.生态经济学理论(Ecologic Economics Theory),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其矛盾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生态经济问题,从而揭示自然与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发展规律。生态经济学理论就是把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结合起来,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问题,认为任何物质生产活动,都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两个过程,其中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二者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和流动相互制约和影响,人类自身再生产就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一个节点。人类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新的生态观、资源观、生产观、效益观、价值观,全面变革劳动过程,实现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自然界补偿的同步增长。

5.循环经济理论(Circular Economy Theory)。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的经济发展模式[8]。循环经济理论倡导的是经济发展要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为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并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6.生态修复理论(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Theory)。生态修复简单地说就是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原貌。生态修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理论上的研究,则始1980年Cairns主编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一书。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态修复研究的观点很多,在学术上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生态恢复;二是生态修复。前者强调的是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后者强调的是依靠外界人工调控能力。现代生态修复理论强调是二者的结合,认为生态修复就是利用生态工程技术手段或生态平衡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对受污染、受破坏、受胁迫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改良或自我恢复、重现和良性循环。生态修复强调的是整体优化、循环再生,高效利用资源,具有能量消耗低和修复周期短的特点。

三、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对策研究

煤炭城市是一个融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结构与功能相互依存,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其功能是结构的能动反映,功能的变化又会影响结构,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才能促进了煤炭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向前发展。为此,煤炭城市生态转型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态修复等相关理论,彻底改变以破坏环境和极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中,依托煤炭资源的优势,强力发展以生态经济为主导的第一产业、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第二产业、以环境友好型为主流的第三产业,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修复,把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环境效益佳的“三赢”生态经济系统。

1.突出核心――构筑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煤炭城市生态转型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绿色GDP,增强政府绿色引导和绿色控制能力,尽快形成煤炭城市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

2.强化物质基础――构筑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要完善法律法规和资源管理体制,加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增加生态资本的积累,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3.增强支撑能力――构建和谐的生态安全体系。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突出抓好重点矿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重点解决好“煤产业”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系统破坏、地质环境恶化等问题,加强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抗灾减灾能力,提高城市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系统功能,提升经济社会的环境支撑能力,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的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4.提供有力保证――建立科学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要注重生态文化和生态法制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建立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技教育支撑体系,发挥生态示范矿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示范作用,构建煤炭城市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建立煤炭城市经济生态转型的科学决策和评估体系。

可再生能源开发论文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型旅游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59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063-03

1.甘肃省旅游业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甘肃是旅游资源大省,但近年来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旅游资源被遍地无节制、无规划地开发、破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现有的旅游开发模式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循环经济中所遵循的3R原则、循环利用的思想能够系统地减少或避免过多的旅游资源破坏、提高保护意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是21世纪旅游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1]。建立和推行循环型旅游发展模式,不但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而且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科学健康地发展,对实现旅游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2]。

2.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循环利用,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目标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资源状况是逐步提高的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型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是循环经济理念渗透到旅游业发展中的产物,因此,循环型旅游的发展必将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原则和基本模式。循环经济理论丰富了循环型旅游的内涵,为循环型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2 旅游环境学理论

旅游环境学是研究旅游活动、旅游业经营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科学。循环型旅游的发展把旅游―资源―环境作为整体研究,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和环境保护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可以调整人们在旅游领域的行为,使旅游环境质量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旅游环境管理采取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技术和教育手段来加强旅游地的环境计划、环境质量和环境技术的综合管理,使循环型旅游地能有序地发展。

2.3 清洁生产理论

旅游清洁生产是清洁生产在旅游业中的延伸,它是指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品与设施的设计,到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减少和尽可能地消除旅游开发商、旅游者、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旅游清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3]。旅游业清洁生产模式是清洁生产在旅游业中的实际运用,它涉及清洁旅游企业和清洁旅游产品两大类。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环境管理已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提供了可供旅馆使用的非正式材料“旅馆行动软件包”,指导旅馆业的环境管理[4]。

3.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甘肃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循环型旅游业的内涵

循环型旅游是新兴的一种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实现,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旅游活动,不仅给旅游者带来高品位的精神享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消耗贡献比达到最优[5]。它遵循清洁生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运用生态规律,在旅游活动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达到“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最低污染”的目的(图1)。它考虑到旅游业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绿色化,以保护旅游环境为目的,将旅游开发对当地造成的各种消极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3.2 循环型旅游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和生态旅游模式比较

与传统旅游模式比较,循环型旅游是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循环型和生态旅游模式的宗旨都是强调环境保护,但是,在旅游资源利用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差别(表1)。循环型旅游的目的地范围不仅包括自然生态系统,还包括各种人文的或综合性的系统,除强调环境保护外,更注重从资源的循环利用、旅游过程清洁化的角度来发展,要求做到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过程,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要求旅游者具有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责任、旅游过程清洁化的责任、旅游废弃物资源化的责任、尊重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并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3.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其中: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包括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问题。3R原则是循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但他们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其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6]。

3.4 发展循环型旅游的途径

发展循环型旅游就是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实现循环型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4.1 依据减量化原则,建立节约型旅游社会。

在旅游规划中加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元素,不盲目求大、求全,景区建筑物不宜过多且体量不宜太大。严禁为满足游客的市场需求在景区内随意兴建宾馆、酒店、索道、电梯等现代建筑,将景区城市化杜绝在旅游规划的思想中。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污染。严格控制古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等旅游区的游客承载力,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要拒绝超容量吸引游人。教育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消费经济化、节约化,避免猎杀珍稀野生动物,推行“绿色餐饮”,将节约型社会建设融入旅游业。为了防止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黄河首曲水质,玛曲县从2002年起,就规定全县所有的商铺禁用塑料袋,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3.4.2 依据再利用原则,延长旅游景区的使用寿命。

旅游产业政策和产业导向对延长旅游景区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然,无污染或是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应该是人们选择的方向。提倡旅游资源、产品的维护性和修复性而非更换性,要求尽可能使用易于升级换代的产品,要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鼓励游客循环使用酒店用品,提倡游客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台布和一次性毛巾;提醒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不乱丢垃圾,不破坏景区植被和设施,不浪费水、电等资源,主动乘坐环保车辆,购一些有品味、有文化内涵且能长期收藏的纪念品;使用有效的方法、装置和器具来节约能源。旅行社企业同时还要注意节约使用办公纸张和相关用品,有条件的企业要推广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在开发经营、游客服务和设施建设的所有方面刻意提高能源利用率。

3.4.3 依据再循环原则,构建生态旅游模式。

尽可能在景区就地取水,水资源做到循环利用,提高中水回用率,将旅游饭店产生的一些洗涤用水通过简单的处理再用于冲厕所和浇灌。电能则尽量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行生态旅游产品的清洁生产,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在景区内推行使用环保车辆作为交通工具,最大限度地减轻景区内部的交通污染,尽可能建设生态停车场,利用林草吸纳汽车尾气、净化空气。旅行社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时,要着眼于环境和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为重点,推出一批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的绿色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如绿色乡村游、农产品采摘游等。

4.甘肃省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保障措施

4.1 政策支持

目前,甘肃省乃至全国发展循环型生态旅游的支撑体系都还不够健全。健全的政策法规是循环型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我国旅游业相关法规制度却严重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大部分已经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管理规章,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基本处于无序、失控的局面。旅游主管部门、林业部门、建设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等都参与了旅游的经营管理,多方共管使得管理流于形式,加强政策的宏观调控是发展循环型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4.2 经济手段

现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考核方式未能充分体现出旅游区对生态和环境效益的贡献。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有效的经济政策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必要保障。政府应该通过建立征收环境税费制度、财政信贷鼓励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押金制度等经济手段来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通过治污、清洁生产等途径使外部不经济性转为内部化,对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资源破坏、浪费现象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从而使甘肃省循环型旅游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3 法制保障

制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但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应抓紧制定《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发展条例》、《旅游景区废弃物管理条例》等,通过政府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景区经营行为主体进行约束,规定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必须加强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旅游景区内禁止一切破坏资源、环境污染的行为。通过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检查,有效地控制旅游景区开发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与污染行为。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将旅游景区循环经济建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结语

建立和谐社会要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在旅游业中实行循环经济有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型旅游遵循生态规律,由效益最大化原则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自觉协调旅游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发展关系,并通过正确处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使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发展循环型旅游,可以削弱甚至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相对提高环境质量和效率,其旅游企业的形象会得到提升,从而为旅游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最终带动整个旅游业形象的提升,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伟,黄远水.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4,25(2):130-134.

[2] 明庆忠,舒小林.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运行体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7,3:78-81.

[3] 黄震方.旅游业推行清洁生产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4):110-113.

[4] 陶卓民,芮晔.旅游景区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117-120.

[5] 黄金贤.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李汝雄,王建基.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J].环境保护,2001,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