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十篇

时间:2023-04-13 08:16:53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

一、各国政府政策

(一)国外政府的政策表现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必须进口。英国的目标是:2020年CO2比1990年减排20%,2050年减排60%。措施有:实行“低碳城市”政策,2016年所有建筑物实现零排放;设立气候变化税,减排温室气体的投资免税;通过《气候变化法案》,为排放量设定总量限制;建成商业CO2捕集和封存(CCS)清洁煤电厂;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场。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和倡导国,一直重视能源的多样化,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日本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展潮汐、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2007年6月,日本和英国联合主办了以“发展可持续低碳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再一次强调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并勾画出了未来低碳社会发展的蓝图。除英国和日本外,美国、法国等也都在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发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法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欧洲平均水平要低21%,还在朝着更高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迈进。法国现政府提出,在法国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从农业、交通、住房建设、能源使用等方面入手,让法国成为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先锋。

(二)我国政府的政策表现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我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我国21世纪议程———我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4年3月,国务院的《我国21世纪议程———我国21世纪人口、资源与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案是: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2004年11月,我国政府公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7月,与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共同发表关于联合研究与开发的《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意向宣言》;9月,与欧盟发表《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定中欧将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与转让方面加强合作。2006年底,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费的CO2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并增加碳吸收率,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从2007年的7%,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优先开发水力和风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共需投资2万亿元;实施补贴和税收减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较高售价。10月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核电占我国装机容量由目前的1.6%,增加到2020年的4%。从各国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基本分为两个方向,一条路线就是对排出碳的回收处理,另一路线则是通过改善工艺,更换初始能源,减少各个生产工艺过程的碳排放。由于低碳经济初露头角,各国的政策也在摸索中,具体采用哪些手段来贯彻政策的宗旨,实现预期的目的,具体政策的影响力度如何,则要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才能给予结论。

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结论

(一)国外学者的重要结论国外学者大部分进行案例研究,给出能源政策相关建议。这些项目涉及到新能源的推行项目,低碳设备的推行项目等。JeffreyM.Loiter(1999)研究了风力发电技术和政策在美国的发展历史,指出风力发电的扩散和创新本身都需要需求牵引的政策指导。RolandVidi(l2005)通过低碳设备紧凑型换热器,制冷装备和氢燃料汽车案例说明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描述了法国和欧洲范围内的政策支持形式,最后给出成功促进低碳创新的各种政策建议。在案例研究中,有的学者从系统观点来研究。R.Gross(2005)从创新系统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创新案例,指出新技术创新都是一项系统工程,该系统中的任何环节都会关乎整个系统的成败,指出政府出台政策要具有前瞻性,持续性和一致性。当然也有学者从单一方向的纵向转移方面研究,例SteveThorne(2008)通过案例技术转让的驱动力,解析了安全的能源服务新技术成功被接受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政府支持对策。DavidG.Ockwell,JimWatson,GordonMacKerron(2008)指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需要考虑的关键政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可以减少伴随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横向和纵向技术转让,又需要更广泛地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变革能力。除了案例研究,部分学者还进行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如IanW.H.Parry,RobertonC.WilliamsI(I1999)利用一般均衡分析模型指出实行碳税收和排放许可证的关键在于这些政策创造的收入能否用来减少其他的扭曲性课税。AnnegreteBruvol(l2004)实证研究得出燃料类型税收和价格上涨,碳税对排碳量的影响已经不大。降低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变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占总减少量的百分之十四,碳税收的贡献只有百分之二。GopalBandyopadhyay(2007)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减少碳排放可以考虑适当的碳税,税的合理性是兼顾了增加收入和减少排放。TimFoxon,PeterPearson(2008)基于实证分析,包括对英国低碳能源创新,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互动的案例研究,形成了两个指导原则。

(二)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研究成果在低碳政策的研究中,国内学者角度也略有不同,有的从创新主体企业的角度来看,认为我国企业对低碳形式认识不够,不利于我国和世界接轨,从而要引起政府的注意。刘东民(2001)阐述了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主要是由企业完成的,正确把握技术创新的方向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学者在对比国外的低碳经济政策的情况下,提出我国低碳政策需要改进的建议。宋德勇、卢忠宝(2009)提出:要采用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等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任力(2009)提出:总结国外低碳经济政策,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还有学者从政策的战略性来研究,指出制定低碳政策的原则。许倞(2006)指出能源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是全局性和长远性,必须从国家政治、经济、环境、资源以及建立新型体制等多方面,对国内外因素全面分析。应充分利用现代能源技术的最新成就,着力于构建有我国特色的、适应于未来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新型能源体系,高度关注环境制约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影响,制定国家能源发展路线图。刘立,陆小成,李兴川(2009)指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碳技术创新社会建构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低碳技术创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性整合;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价值规范的社会制度整合;构建低碳的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为低碳创新提供社会支撑。

(三)技术创新角度的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研究

1.能源效率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达到减排、低碳的效果。部分学者用模型系统研究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周勇(2006)将生产率的增长分为3部分,一是科技进步,二是纯技术效率,三是规模效率。徐国泉、姜照华(2007)定性分析了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他学者则从理论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关系,并给出管理上的建议。刘元虎,沈雷(2000)论述了节能工作的两个基本点,一是靠科学管理,二是有赖于技术进步。后者主要取决于对节能技术的创新研究。任宏,蔡桥(2002)认为技术创新与能源节约是密不可分的,要走向高产出低投入必须从技术创新入手。刘晔(2007)论述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关键在于技术进步与创新,提出节能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燕中州(2007)提出实现节能目标的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行业结构;依靠技术进步推进节能降耗;大力推进相关节能设备的研发制造。

2.高排碳产业与技术创新在高排碳行业,学者们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大部分集中在建筑行业的减排和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上,而且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证研究成果很少。尹波,刘应宗(2005)针对建筑节能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分析了建筑节能行为正的外部性,并建立了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的市场配置模型,提出了消除建筑节能外部性的政策措施。戴雪芝,何维达(2007)对我国能源政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经过详细分析研究后,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属性数学原理的数学模型,对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价。孙鹏程、刘应宗(2007)用规制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建筑节能传统管理模式,并得出结论: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是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达到政府与市场效率最优化的最佳途径,建立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是引入市场机制的必要手段。李利剑(2005)论述了我国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利用低下的现状和二次能源回收技术创新的意义,提出引进、吸收、自主创新与推广是我国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技术创新的有效方法。

3.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技术创新,使其代替传统石化能源,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而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大部分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曾乐民、苏碧霞、于文益(2006)在分析国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广东发展可再生能源重要意义,指出了技术创新对加快区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刘岩、洪富艳(2008)以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内容,从全新视角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力求准确地反映出区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的程度。还有学者试图从创新的障碍来研究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指出应完善技术创新环境,消除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障碍,加速技术创新的进展。苏竣、眭纪刚、张汉威、王欣(2008)发现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以国家科技计划为主,其中三大计划的资金投入占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经费的绝大部分,但是该投入占全国研发总经费的比例较低。在创新过程中,以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为主,技术示范与推广活动相对不足。肖英(2008)分析了新能源技术进步存在的障碍:体制,政策,资金,市场,其他(没有形成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体系,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对新能源及新能源技术战略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妨碍了技术扩散效应的发生,等等)并提出促进新能源技术进步的相关建议。魏晓平,史历仙(2008)从宏观上分析得出我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六个影响因素: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及优质能源比例低;能源效率迫切需要提高;环境因素;价格波动;产业联动;微小历史事件。刘高峡、黄栋、蔡茜(2009)分析了这些障碍的类型,包括路径依赖障碍、市场门槛障碍和技术等,并从创新政策的角度提出改进的建议。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学者张志宏(2009)指出加快我国新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观念技术突破与产业体系建设相结合;二是要近期重点部署与长远谋划发展相结合;三是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四是积极推进与科学发展相结合;五是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

三、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着眼于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的机理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大部分认为技术创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而技术创新对提高能源效率的机理研究甚少。技术创新是由多个环节,多类型组成的整体,不同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和市场结构,行业的关系很少被提到。研究需要细化,对不同行业,不同市场结构,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交叉影响机制要加以分类并分析他们的共性和差异,会使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更有实践意义。

(二)产业链角度的技术创新高碳产业研究集中在节能经济效益评价和技术创新意义方面,而对高碳产业技术创新特殊性共性研究很少。高碳产业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价值链协同发展促成的,产业链中核心环节技术创新的缺失将阻碍整个产业链创新的实现,这些都应引起学者的关注。高碳产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要素支持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很少见。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2

日前,《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新能源规划》)。北京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高新宇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高新宇介绍说,这次本市首次编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是顺应新时期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编制而成,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增强首都创新能力、培育未来经济战略支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全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能源需求总量持续刚性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国家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总量将受到严格控制和考核,但为体现鼓励可再生能源及能源节约政策,水电、风电、太阳能及能源综合利用方面新增消费量在考核中将被扣除,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将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落实国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的必然选择。

高新宇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立足首都区位功能优势,体现全国高端示范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首都在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上的高端高校高标准要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首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客观需要抢占产业制高点,把全国领先的研发优势转化为雄厚的产业实力,实现新兴产业更高层次的发展。

《新能源规划》四大特色

高新宇介绍,“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划是本市首次编制的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其编制过程突出体现了以下五个特色:

一是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统计调查制度,首次摸清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初步掌握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总体状况,明确了首都资源禀赋,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规划编制强化了细分领域研究及相关储备项目对规划的重点支撑。明确各细分领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使得“十二五”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更有抓手。

三是规划编制注重加强重大规划衔接,同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

四是规划编制较为系统,内容较为丰富全面。规划涵盖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现状、开发利用、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等各个环节,不仅是一个能源利用规划,也是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综合性较强。

《新能源规划》

八个“更加注重”

高新宇说,《新能源规划》强调把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和增强首都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以提高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培育壮大产业服务体系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着力点,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实施“3+2”工程,全面推进太阳能和地热能应用,积极促进风电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不断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应用,努力将北京建设成全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发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

高新宇强调,《新能源规划》提出了很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亮点,具体可概括为“八个更加注重”。

一是更加注重总量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体现高端发展要求。“十一五”期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值达到400亿元,但在新能源技术水平上,目前北京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创新资源、技术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全国领先优势,但整体技术资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为此,《新能源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巩固新能源技术创新优势,加快新能源研发中心建设,做大新能源产业基地规模等措施。北京市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要实现产业收入收入1000亿元,新建6到8个部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和技术研发平台和2个部级检测中心,培育形成5到10个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认证、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机构。

二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标准、高水平利用,体现民生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根据首都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推进与民生相关的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高水平开发利用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九项新能源应用工程,并集中建设一批区域联供和多村联供的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等重点民生保障工程。

三是更加注重部级绿色能源示范县等重点区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深化重点区域新能源应用水平。《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高水平建设一批体现当地资源优势与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水平相结合的重点示范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市新能源利用率达到6%,延庆县新能源利用占全县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全县50%以上的居民使用清洁绿色新能源。高新宇介绍,在全球光伏发电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之际,北京亦庄等全国13个开发区被列为国家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新能源规划》中明确提出高水平建设国家光伏集中应用示范区,坚持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高水平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提升高效光伏组件、智能电网等高端技术产业研发制造水平,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水平。

四是更加注重高端功能区新能源利用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规划,体现高端示范。《新能源规划》提出,统筹高端产业功能区能源禀赋特征和能源需求情况,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产业园区、楼宇、企业间的能源供给系统,实现循环高效梯级利用。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CBD东扩区和海淀北部新区等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一体化工程及其他能源相结合的热泵供暖(制冷)工程;区域内新建公用和居住建筑推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新宇强调这是在长远发展上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建设一批与产业功能相配套、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程度高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到2015年,高端重点功能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以上。

五是更加注重发挥密集的研发创新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的形成。这是未来北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在。《新能源规划》提出,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首都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建设。通过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承接重大研发项目,提升技术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共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部级研发平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争取国家风电产业平台、生物质能工程技术中心等部级重大项目落户北京,协调推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各类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设计服务,建立一批国内领先的试验平台、示范中心、检测中心等,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

六是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竞争力,体现产业发展要求。《新能源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和高端示范应用的市场优势,实施部级新能源研发创新工程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通过以“研发促进应用,应用带动产业,产业助推研发”的发展模式,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系统集成能力上取得突破,同时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同时提出,巩固太阳能高端技术研发优势,增强风电设备系统集成能力,加快新能源汽车刹那也化步伐,提高地热能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升级和实现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突破等重点任务。

七是更加注重新能源产业高端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基地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水平。着眼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通过建设重点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专业化、特色化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集聚高端要素和产业链环节,强化高端制造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北京新能源产业竞争力。《新能源规划》提出,做大做强三大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光伏产业及应用示范为主导的延庆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以太阳能产业为主导的平谷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发挥太阳能电池生产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势,以新能源汽车企业为带动,形成纯电动汽车电池、控制系统、电机、整车制造等上下游完整产业链,打造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吸引国内外新能源优势企业入驻,加快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风电产业园、昌平风电产业园、通州光伏产业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推进为产业配套的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商贸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打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区。

八是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软环境建设,体现机制保障要求。《新能源规划》从强化部门协调、扶持创新转化和搭建服务平台三方面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设想: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策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新能源相关技术、工程标准等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产业发展,通过探索税收信贷等鼓励政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和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健全新能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完善首台套机制等加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力度;通过建立新能源中介服务平台、建立新能源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培训平台和增强新能源产业联盟纽带作用等措施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新能源规划所涉重点问题

高新宇在解读中,同时对《能源规划》所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新能源规划》提出,到2015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将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约6%左右。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高到11%左右。其中核电和水电约占7%。相比于国家规划目标,北京无法大规模发展水电,同时发展核电不现实,因此,本市6%的目标相对合理,在所占领域比国家目标发展力度更大。

在重点工程方向与思路方面,《新能源规划》按照“支持高端、加强示范、扶持产业”的原则,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专项补助等措施,加强对重点领域重大工程的引导和服务,同时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

在出台相关重点政策方面。“十二五”时期,为继续加大对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新能源规划》提出,加强落实国家扶持新能源发展的税收、补贴等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落实本市,同时加快本市太阳能光热、光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上网等技术和产业标准的制定,尽早制定新能源就技术标准、新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体系、新能源发电上网标准、太阳能光热设计、施工纳入建筑过程强制标准等,开展工程标准制定工作,北京市新能源统计体系及总量分解相关实施细则等政策,出台强制安装使用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北京市太阳能系统建筑应用项目管理办法》,并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方面实现大突破。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3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4

关键词:新常态;循环经济;产业结构;投融资;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模式转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国民经济结构迈向深度调整,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驱动力,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经济强调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崇尚绿色低碳的环保发展新方式,其经济理念与循环经济相符合。在宏观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迎来了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再造、重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出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生产特征。循环经济采用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流动,目的在于减少资源的开采和消耗、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与此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照“3R”原则,即减投入(reduce)、再利用(reuse)和循环化(recycle)这三项原则。减投入原则,是指通过高效利用资源来减少生产加工过程中物力、人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投放,强调从源头避免产生过多废弃物。再利用原则,意味着尽量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能以及气候资源,提升产成品的使用率和生命周期,强调尽可能多次使用资源,防止过早产生废弃物。循环化原则是指竭尽所能地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回收再使用,强调终端废弃物能够资源化,使其成为原材料后投入到下一个生产循环。在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在“3R”原则的基础上加入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原则,发展成为“5R”原则。再思考,顾名思义是对经济理论的重新审视,从理论高度充分认识循环经济的本质和特征。过去,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探讨资本循环和劳动力流动,生产目的仅仅是追求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而与传统经济理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经济理论的研究中心是资源循环,生产宗旨是充分保护自然资源这一重要的社会财富,以及最大程度地探寻高效利用资源的潜能,形成人与自然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再修复,是指修复以前被人类活动所侵害的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形成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再修复原则认为减轻生态系统的负荷压力、重建和改良生态系统、促使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同样能够创造价值。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建设具备低碳环保特色的循环经济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环保规划的科技园区,这正是对再修复原则的实践与应用。

制约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约了绿色生产力和绿色GDP的创造。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方面存在问题、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欠发达。

(一)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优化产业间的资源配置状态和产业发展水平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首先,在第一产业发展中,虽然国家逐年加大对农林牧副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但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尚未满足产业现代化需求,第一产业仍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起步阶段。其次,在工业发展中,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时期。不少行业存在生产能力明显大于市场需求的现象,例如化工、钢铁、有色金属以及水泥行业。此外,我国的工业耗能高,能源消耗占据三大产业能源总消耗的七成,而工业能源消耗中超过50%是来自于化工、金属冶炼在内的四大重工业行业。这些行业不仅产能过剩、耗能高,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最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和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交通、绿色建筑设计等环保型服务业比例小,环保型第三产业尚处于初始阶段。不恰当的产业间比例和产业内结构耗费了过多的资源,考验着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束缚和牵制了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方面存在问题

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各个层面的投融资保障,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投融资体系不健全表现在:一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依靠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并且市场化融资方式不足,未充分调动社会资金的参与,致使发展循环经济运用资金时“捉襟见肘”。二是投资效率有待提高。国家财政作为核心资金来源,加上政企不分、贯彻产业政策不力等现象,造成部分投资行为并未完全进行市场化运作,出现盲目重复建设、分散使用国家资金的浪费投资行为。资金投放使用前缺少综合、合理的调查研究和未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兴建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中监督和制约机制缺失或失灵,工程项目完工后评估进度缓慢,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和投资效率低下。三是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财政投融资,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都存在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中央政府层面的投融资由央行、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分别管理以及各自规划,投融资过于分散,政府的政策性职能被削弱。地方政府层面的投融资管理机构是各级财政信托投资机构,作为新生事物,财政信托投资机构兼具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性质的投资公司这一双重身份,资金管理行为尚不规范,从而降低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

(三)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欠发达

目前,我国国内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对地下矿藏、土地、动植物、水力等资源通过规划和物化劳动以达到利用价值的开发技术或提升其利用价值的二次开发技术都欠发达,这直接造成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耗费严重、碳排放量快速上升。效能低下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循环经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落后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循环经济的思想是在上个世纪末才引入我国国内,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尚未成熟。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上,不少企业存在硬件系统、设施装备不合格的问题,不具备技术研发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虽然国内一些企业具备技术研发的硬件条件,并努力研究和开发拓展新资源的技术和节约能源的技术,但是较之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已攻克的高新技术水平和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程度仍比较低下,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新常态下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新常态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相适应,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改善经济格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经济格局着力于以下四方面:第一,持续加大对农林牧副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第一产业现代化。第二,引导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构建以降低资源消耗为重点的环境友好型工业生产体系。循序渐进地加大尖端技术产业在国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优先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材料等尖端技术产业,运用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变革和改良传统高能耗产业。第三,对科技含量高、能源耗费少的尖端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税收方面予以适当的激励和优惠,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的第三产业,稳步加大现代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份额。第四,制止和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杜绝无法提升行业竞争能力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和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机制。

(二)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资效率低下和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遏制了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新常态下需要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首先,政府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和优化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重点扶持节能减排项目的开发。此外,政府优化税收政策,利用经济调控手段引导循环经济投融资。其次,由政府牵头,设立专门的政策性的循环经济投融资公司。在试点经验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创建从中央到地方以及跨区域的循环经济投融资公司,该类投融资公司的投资领域应该紧密结合国家的循环经济规划。最后,充分借助股票和债券这两个交易市场进行融资,考虑成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成立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基金开放式融资和降低风险的长处,面向社会公众筹集闲置资金。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资金有效投入具备盈利前景的资源综合利用建设项目,释放社会资本的力量,从而推动我国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进步。

(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

创新是产业的源泉,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是建设和发展新常态下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再思考、减投入、再利用、循环化和再修复这五项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都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技术创新内嵌于对经济理论的再思考当中,科学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减投入、再利用、循环化的实践环节,而恢复生态的先进技术是再修复环节的保障。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职能和配置资源作用,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形成促进新常态下循环经济进步的技术创新机制。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包含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在政府部门的指引和模范带头影响下,搭建循环经济技术内外部创意、市场化渠道相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引入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或风险投资等商业模式。二是政府部门、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彼此紧密联系,创立相互独立又不乏战略联盟的循环经济技术科技创新组织。政府部门、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有所差别:政府部门负责给予经济政策扶持以及规范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科学技术变革基础性研究的生力军,企业是循环经济创新技术的应用者。三是创办和改进与循环经济技术有关的中介服务机构。该类机构包括专业技术评估机构、专利技术交易市场、法律咨询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整合各创新要素,以科技创新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结论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循环经济道路上,我国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和企业应该同心协力,充分利用新常态这一机遇,推进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征与循环经济“5R”原则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坚持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天舒,李艳梅.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16(8)

2.刘素姣.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3(9)

3.赖晓红.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5(25)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5

(一)全球创新网络和低碳技术创新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

全球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的一种,是创新网络概念的延伸。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的高度开放的创新战略(马琳,2011)。全球创新网络本质是“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而低碳技术创新同样关注技术研发领域和技术产业化领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因此二者的最终目的互相吻合。在遍布全球创新网络中能最大化发掘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低碳技术创新,创新网络中内外部资源的双向流动,创新主体之间能够互惠互利。

(二)利用全球创新网络改善我国创新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1.内部条件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较弱、科研经费不足。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统计,截至2013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到4904个,其中多以县域中小企业开发的农林剩余物发电和小水电可再生能源为主。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是巨大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本高,某些大型企业有能力承担其高昂的科研费,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中小企业科研资金不够雄厚,人才资源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大型企业,这都影响中小型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寻求和大企业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挑选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科研费用和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个体创新风险。2.外部环境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制度落后,行业标准尚待完善。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其激励政策制度也相对完善。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中,在获得相关技术成果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低碳创新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和制定行业内低碳技术创新的标准,让国内CDM项目与国际接轨,从而获得国际认可。3.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优势资源互补,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全球创新网络是非正式的、松散的、动态开放的组织形式。这意味着,创新主体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间形成广泛合作关系,从而构建创新能力强、开放度高、资源利用度集中的全球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上,企业自身内部资源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得以交换、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得以全球共享,比如说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从而把握尖端创新趋势。国内企业主动和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建立起正式契约关系,共同攻克低碳技术创新难题。此外,我国人力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知识资本雄厚,是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优势,而国外技术先进、人才资源丰富,但是人力成本高。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优势互补。4.全球创新网络是我国最高效获取低碳技术的方式之一资源重新配置,并在网络内外部快速流动,是全球创新网络最大的特点之一。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或是环境优势资源,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外包、国际合作等方式共享先进技术知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需求,对已获得的低碳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比如引进、模仿、再创新等。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效率得以提高,知识资本得以快速积累,为低碳技术再创新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完全独立承担某一项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自主研发还有诸多困难。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来说,我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均衡,在区域之间很难通过模仿和技术转移获取技术优势,且不同技术之间可借鉴的相似性不高,技术资源流动是相对静态和封闭的,低碳技术共享存在障碍。这使得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不能最大化地满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加快进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打破区域网络资源流动相对封闭和静态的格局,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寻找相似的环境资源,实现技术互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技术创新。5.全球创新网络中,消除低碳技术创新外溢性属性,加强国际间合作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不仅仅只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都需要全球共同参与到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不能完全消除技术创新的外溢性,具有局限性。当创新网络的范围扩大至全球的时候,所有的创新主体都加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主体间订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使得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更为明确。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化,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的外溢性只会改善全球创新网络整体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变成外部经济,外溢性得以忽略。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一)传统能源技术的碳锁定

传统的碳基技术在能源领域形成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能源技术的路径依赖,即碳锁定的局面,阻碍新的能源技术形成替代优势,造成低碳能源不能高效替代传统能源的局面。“碳锁定”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传统能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年末的数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其在全国发电量中占比接近80%。火力发电是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其中煤电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超过八成。全国90%的SO2和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业产生。目前工业和民用电仍然主要依靠煤炭,故而煤电产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性仍然很大。近几年来,不少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逐渐接触低碳技术。然而国内对新兴的碳清洁技术研究不全面,尚未成熟,加之新能源研发投入大,企业自身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往往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不够清晰。即使研发出新型的低碳技术,但是其未来收益不确定、替代成本不经济、产出投入比不均衡,又会使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传统能源虽然污染高,但以其为基础的相关配套的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传统能源已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由此,在这样一种研发低碳技术和继续使用传统能源的反复循环中,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更倾向于增加传统能源占比,高污染、高排放能源形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企业越加依赖传统能源。所以,形成发电工业经济锁定在碳密集的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

(二)发达国家对先进的低碳技术实行封锁

低碳技术的引进往往伴随着低碳技术的转移。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提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低碳技术,帮助其达到合乎要求的减排指标,但是发达国家出于科研成本和本国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低碳技术转让方面迟迟未能兑现其承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借助政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在核心低碳技术转让方面实行技术封锁甚至是技术垄断,对低碳技术的使用权转让和低碳技术转让有严苛的限制条款,阻挠我国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比如,转让低碳技术的外国企业向我国企业征收高昂的专利使用费,并严格制定合同条款,限制低碳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发达国家借此占据低碳市场的主导地位,保持国际竞争力。以我国风电行业为例,许多风电设备的生产商属于后起之秀,无自有核心技术,购买德国等欧洲的风电专利技术,自身仅完成最后的组装,仅专利使用费一项,每年每台风机就需向技术出让方支付5万至8万欧元。

(三)我国的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限

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除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行业,还有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随着全球化分工进程的加速,率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从其本国工业体系中分离出来,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制造中心或是让发展中国家为其贴牌代工(OEM)。发达国家率先转型,转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低碳技术产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也最先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对工业实行清洁能源型产业化结构升级。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从事该行业的多为中小企业或是小手工作坊,而且在我国数量庞大。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现有的经济效益,鲜有兼顾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服装代工、手机零配件加工等行业能耗消耗大,且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空气污染、空气PM值增加等等。加之,从事的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度不高,重视度较小,对低碳技术的关注度更是微乎其微,更别谈低碳技术的创新。有些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对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研发,但是又苦于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使低碳技术创新屡屡受挫。

(四)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所需资金庞大

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项目,除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外,还包括将这部分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从低碳技术研发的角度看,低碳技术的研发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前期研发场所、设备的投入、研发过程中专项资金的注入等等。我国企业99%为中小企业,它们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小企业有强大的低碳节能的创新需求,但是自有资金不足、创新成本以及风险本身就很高,随着物价连年上涨,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低碳创新项目难以为继。要将低碳技术真正投入生产,必然需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这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甚至是全部的更换。低碳技术商业化意味着对该项技术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建立全新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包括一大笔营销费用和后续设备维护的支出等。

三、利用全球创新网络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模式

(一)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吕达等(2012)将引进、吸收、再创新定义为一个包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等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吸收、再创新是一种复合型创新的模式,既包括了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又包含部分的合作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般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进行二度创新的自主创新的模式。采用该种创新模式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才能购买技术转让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的重大科技示范核电机组项目CAP1400(中国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是扶持建设“无碳化”的创新型清洁能源项目。它是在引进美国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AP1000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将国外的成熟技术本土化,实现自主研发的符合我国先进核电标准规范体系的核电机组。它将发电功率从AP1000原有的125万千瓦提升到140万千瓦。低碳技术的引进是前提。核电大型汽轮机是核心设备,长期以来,百万级别的核电机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外企业负责技术研发,我国企业处于技术,被边缘化,仅参与核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国家核电打破中国核电能源产业“世界工厂”格局,引进四台AP1000机组。以国外企业为项目主导方,建成沿海厂址标准设计。低碳技术消化吸收是关键。在引进核电技术的前提下,国家核电以自身为创新主体,积极与国内核电领域科研院校协作,充分利用国内人才资源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利用国外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共同对AP1000三代技术的原理、配方、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掌握了建设AP1000核电机组的能力,还了解了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走向。低碳技术再创新是目标。所谓的再创新,就是结合我国核电安全局制定的标准和国情,国家核电针对原有的核心基础技术AP1000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实现核电技术本土化,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独立创新,自主研发出CAP1400技术,推动国内核电行业的发展。在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核电积极联合国内先进的产、学、研资源以及国外顶尖核电技术研发公司形成全球范围的创新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因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外核电企业是项目合作方,使得技术贸易壁垒减小,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再者,先进技术本身破解难度大,国家核电可使用的人才资源有限,导致技术消化吸收效率低下。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可获取的优质资源范围变大,可寻求国际合作的国外机构的数量和合作机会增加,上述问题得以高效解决。通过引进吸收技术,我国核电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

集成创新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认为,集成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利用各种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等,对各个相关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使之配套融合,形成新的创新系统整体。结合全球创新网络的特性,由此得出国际集成创新网络的概念。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是指,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和其他低碳技术创新机构建立国际间的低碳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对各个主体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实现低碳技术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一般针对合作双方对低碳技术阶段性成果的再创新,或是进行合作性“原始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低碳环保意识,拥有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优势资源互补,从而达到创新的状态。在这种创新模式中,资金方可从技术研发方单独剥离,按照合作自身特性,将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分为四类:①企业之间;②企业、产学研;③企业之间、金融机构;④企业、产学研、金融机构。其中前两种模式,低碳技术创新资金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或政府补贴。后两种模式中金融机构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包括国际性的投资银行和优质券商;其资金来源可来自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或其他债券型融资产品。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南京银行正式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低碳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IFC、南京银行两家金融机构与中国中小企业为低碳创新主体,建立全球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中小企业得以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联合提供的8000万美元贷款、技术援助和评估咨询服务,实现全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此项目属于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该项目帮助115家中小企业、118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每年减排温室气体排放1900多万吨。在该项目中,“投资方”的角色从传统的企业机构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国际集成创新主体。“产学研”企业机构多为中小企业拥有技术的比较优势,其特点是拥有一定的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资金相对缺乏,参与低碳减排创新项目门槛高。相对于前者,IFC和南京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有融资渠道、金融专业性强。它们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重新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国际集成创新的路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中,创新主体担任的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需要共同商讨并制定创新规则,且需要明确列明各方应承担的创新活动份额。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可在全程或是某一环节或阶段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全球创新网络中重新配置,迅速流动。低碳技术的国际集成创新网络除了与传统的产学研的合作之外,还包括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即通过金融机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实现配额交易业务的对接;为低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项目提供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直接投资于CDM项目,或在全球范围内为项目寻找风险投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设计、发行债权融资类金融产品,或帮助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等。因为低碳技术创新是一场技术革命,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商业化创新两个层面。无论是低碳技术创新还是低碳技术产业商业化,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中筹融资环节,扮演的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是指,国家之间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引导各自国家的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之间建立与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的合作关系,旨在创造全社会性的低碳创新氛围,成立各种低碳技术创新联盟,举办创新论坛和博览会,牵头成立部级重点实验室,促进交流学习,提升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撮合国际低碳创新项目。该模式共享国际资源,以各方相对独立的利益为前提,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共赢,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性开展协作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例如,2011年,我国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芬兰艾斯博市、纳可集团联合举办“低碳城市发展世界论坛暨第五届中芬创新论坛”,邀请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学术专家、企业领导人和政府人士参与时下低碳技术创新热点议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锂电池研究进展”,“新能源城市解决方案”,“芬兰电动汽车系统项目进展”,“日本城市低碳社会发展之路”以及“低碳城市评估”等。成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将未来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重点着眼于低碳交通、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建筑、低碳教育以及提升市民参与低碳活动的公共意识。在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中,不仅促使各个国家间友好的往来,更为各国的企业、政府、公民、科研机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产业+人文”的创新模式。它注重的领域更加全面,不局限于企业所处行业。它更关注创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氛围,塑造全球性的低碳型社会文化。

四、结论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6

[关键词] 创新资源 知识资源 自主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

一、重视企业创新资源的原因

1.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人类社会正大踏步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根本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我国企业多年来实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战略,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高,难以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企业甚至掉进了技术依赖的陷阱,难以走出“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将经济增长方式更多的转向依靠自主技术创新。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以自我为主,以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为目的的科研活动(高旭东,2006)。只有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我国企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竞争力。

2.创新资源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竞争优势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但只有独特的、难模仿的、难转移的关键资源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优势(Barney,1986)。按照Barney的观点,关键资源有三个评判标准:一是有价值,即占有和使用有价值的资源,能够带来潜在的竞争优势;二是稀缺性,只有有价值且稀缺的资源才能带来真正的竞争优势;三是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有价值和稀缺的资源为企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将持续到竞争对手成功模仿或替代了这种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有很多种,但是,研究表明,以核心技术为主体或基础的“知识资产”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所必需的资源。

我国学者高蔚卿提出的“企业资源与产业竞争阶段匹配模型”(高蔚卿,2005)认为,企业的发展与其所拥有的资源密切相关。在产业发展的初期,企业可以凭借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在竞争的高级阶段,企业只有凭借诸如专有技术等知识资源才能获得显著的竞争力。

3.企业创新资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凭借土地、资本、劳动等资源的投入,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因而不少企业认为不需要核心技术等关键性知识资源,通过引进技术,就可以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在很多产业内,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利用国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快捷途径,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企业即使加工能力很大,也只能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对企业而言,其价值的核心自变量是技术,即企业的技术资源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技术价值越高,其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为了提高竞争力,我国企业的创新资源观必须从依靠土地、劳动等通用性资源转向重视核心技术等知识资源的获取。 转贴于

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与创新资源的关系

1.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模式的根本动因:获取创新资源

提倡比较优势理论的很多学者(尤其是韩国的)认为,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过程的创新是追赶发达国家的可行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普遍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技术资源,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可见后发企业追赶先发企业所发生的技术引进,不仅很难使后发企业获得核心技术等关键性资源,还容易陷入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附。

2.创新资源是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

我国许多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知识资源导致自主技术创新信心缺乏,不敢进行创新。事实上,企业所拥有的独特性知识资源反映了其技术知识基础。企业的技术知识存量越多,在相应的自主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效率就越高,需要克服的困难就越少,所花费的时间也越短,自主技术创新的信心也就越大;否则其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则大得难以估量并令人不可承受。

三、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1.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

经济全球化使得以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主体的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跨国公司为了在一些相关技术领域获得技术垄断,通过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积极申请专利。我国企业要想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获取关键性技术资源,必须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高旭东,2006),这要求企业在R&D上舍得投入,以开发自主核心技术为研发目的,而不仅仅是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为研发目的。建立以开发自主核心技术为目的的研发体系既有利于创新的产生,也有利于企业在研发实践中对外部知识进行吸收,积累技术资源,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2.提升企业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知识资源的获取是一个昂贵的过程,其落脚点在于学习与创新。不学习,不创新,就不可能获得新技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学习的意识,引进技术后不重视技术学习,难以形成技术资源的积累,这是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薄弱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越强,就越有利于积累关键性知识资源,在知识资源的积累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否则,若企业不重视技术学习,即使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迅速形成跨越几个等级的先进生产力,最终这种跨越也是不成功的,因为引进的专有技术和购进的专利都会因为其他企业的进步以及时间的推移而不再有战略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凭借土地、劳动、资本等通用性资源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以核心技术为主体的知识资源方面却严重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竞争力。为了获取知识资源,促进自主技术创新,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该建立高效的研发体系,并加强提升自身的技术学习能力。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7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领域;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能源消耗速度极大,能源短缺已成为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而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在电力电子技术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着重介绍,让人们充分认识和了解电子电力技术并加强对其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

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又称功率电子技术,学术上称电力电子学,是指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及其控制三个方面,涉及电力电子器件(上游)、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中游)、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下游)三个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将各种能源高效率地变换成为高质量的电能,是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效技术途径。电力电子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省材的特点,对于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科学、工业和国防的重要支撑技术。

2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

电力电子技术是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执行当前国家“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一些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例,对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2.1水力发电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没有水,也就不会有生命的存在。有聪明才智的人抓住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可以充当天然的推动力这一有利条件,再加上一些物理知识和电路原理,以著名的三峡水电站为标志的一大批水电站挺立起来了。这一创新,不仅仅降低了对媒体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更创造性的为人类寻找可再生能源并加以利用的道路提供了方向。在水利发电的基础上,一系列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得到了创新。

2.2风力发电

风是大自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具有清洁、可再生、储量大的特点,而风能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种能够被高效利用的低碳能源。L力发电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为我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资金成本带来了突破性进展。这项技术不但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电能,而且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和供电压力,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力发电组等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逐渐增多增强,在价格和效用上自然也会更具优势。在当前形式下,除水电技术外,风力发电技术比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因此还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2.3太阳能发电

在大自然赐予地球的能源中,太阳能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之一,阳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因素之一,世间万物离开了太阳就难以继续维持生命。据统计,我国2/3以上国土面积的年日照时间在2200h以上,年辐射总量在502万kJ/m2以上,为太阳能的利用创造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目前太阳能在利用中,主郭建要采用了三种技术:太阳能光电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这些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太阳能电池是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太阳能热水器、蔬菜大棚的照明、药材和果脯的干燥、太阳能路灯等,都是利用了太阳能发电发热的原理。可以说,太阳能发电技术,在未来生活中具有更广泛、更有前途的发展前景。

2.4潮汐能发电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潮汐狂妄的拍打着海面,巨大的潮汐能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契机,通过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发电机将巨大的潮汐能转换成电能,也就是能使这些波动能(潮汐能)的电能以恒压恒频方式输出,再通过其他的电力装置,为电力系统提供电力,其提供的电能既能源源不断输出,又对克服能源危机(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能源匮乏)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措施,可以说,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也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采用先进的各项技术加以不断创新和完善,就可以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各种新的清洁、高效、可再生、无限利用的能源。

2.5在其他系能源中的应用

上述新能源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到能源结构的绝大部分。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几种领域,还可以将其应用到新能源中的很多其他领域,这些领域包括抽水蓄能发电、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储能、低谷电储能。

结束语

由上述诸多例子中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种优势更大的发展趋势,而电力电子技术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发挥着难以想象的重要作用。目前,电力电子技术对我国来说,在大气污染治理、节能环保、电力系统及国民生活等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从大方面来讲,电力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与人民日常生活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可见,电力电子技术不仅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将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新能源发电系统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从事可再生发电能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推动下,电力电子技术正迎来其发展的大好时机。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8

一、引言

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项核心资源,在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技术获取作为技术的来源方式[1],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企业一方面在坚持自主研发建立难以模仿、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的同时,另一方面面对资源有限、研发投入成本高、成果回收周期长的现存状况,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企业环境,众多组织在自主研发的同时,也打开边界从外部市场获得技术[2]。选取何种方式获得所需技术获取最多的创新产出值得研究。关于技术获取对创新产出的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收集大中型企业2002-2012年全国30个省市的获取数据,运用省际面板数据探索全国范围内自主创新、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技术再创造4种不同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

二、文献述评

国外学者在实证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有,Hu收集中国将近万个大中型制造业1995―1999年的数据,研究自主创新、购买国内技术和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且三者共同促进生产率[3]。

Jefferson使用我国1997-1999年5451个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表明自主研发对生产率产生显著积极作用[4]。

国内多是关于技术获取模式对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不同的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结论。李小平运用DEA方法对生产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只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自主研发和国内技术购买的生产率回报率较差[5]。

何永达使用1987-2006年的制造业的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研究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RD投入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正向作用,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负相关,自主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正相关[6]。

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技术获取与生产率的关系,根据已有研究,R&D经费投入对新产品产值存在更为明显的相关关系[7],本文从研发经费投入的角度研究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产出的作用。

三、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1.模型构建

本文要建立技术获取模式的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模型,利用Griliches提出的知识生产函数,计算研发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推导创新投入与产出模型,即:

i为全国30个省份,i=1,2,…30;t表示时间,t=2002,2003,…2012;μit为随机误差项;A为常数项,表示除RD、FT、DT、ART和λ以外的广义技术进步,包括各种外部因素引起的技术进步;系数α、β、γ、δ分别表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弹性、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弹性、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弹性、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之和的弹性。

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样本数据取对数后为:

2.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12)以及各地区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而得,选取的样本数据为中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的)的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共330个观测样本。

四、实证分析

1.样本主要统计量描述

由中国30个省市区大中型企业2002-2012年期间技术获取模式的经费支出的基本统计量可得,全国技术获取支出费用均值多达16688099万元,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作用值得探究探讨。

2.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产出

为分析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关系时间序列上的整体变化趋势,利用EVIEWS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产出模型回归

注:因变量:新产品产值;显著性水平:*、**、***分别表示10%、5%、1%的显著性水平

如表所示,自主创新在1%显著性水平下与新产品产值正相关,弹性系数为0.648,说明新产品开发对创新产出有显著推动作用。

国外技术引进在1%显著性水平下与新产品产值负相关,弹性系数为-0.144。原先国内外技术差距较大时,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快速提高我国技术能力。但是,为了实现快速追赶发达国家,在引进外国技术时存在选择技术前的盲目及引进的技术的滞后性问题可能是国外技术引进发生负向作用的原因所在。

购买国内技术在1%显著性水平下与新产品产值正相关,弹性系数为0.087,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可以再次发挥其创新功能和促进技术扩散以产生新价值。

技术再创造在1%显著性水平下与新产品产值正相关,弹性系数0.069,技术再创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造正是我国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

对我国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自主研发、国内技术购买、技术再创造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相关,而国外技术引进产生负相关作用,这反映了我国的引进技术存在的一些列问题。

上述的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制定的启示: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低碳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能源保障脆弱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双重压力,为了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我国还必须面对碳排放与控制的挑战,碳排放控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核心内容。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全面提升我围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进步对发展经济和节能减排的贡献率,使低碳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低碳经济的本质分析

低碳经济定义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转型升级、促进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达到减少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目的,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发展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与氢能在内的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实现碳排放控制,通过生态碳汇建设、碳捕获及碳利用技术的进步,消减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影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以及碳捕获与碳利用技术创新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科技创新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减轻单位GDP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发展安全清洁的核能技术和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解决在创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科技创新;研究非传统化石等新能源技术.探索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可能途径.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成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根本。加强国际合作是助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科技创新是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载体和纽带。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吸收消化发达国家在能源技术和低碳技术方面的先进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和标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三、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协调策略

(一)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取得了重要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代表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低碳技术,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在知识、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革新,通过科学技术这一重要力量保持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就我国目前在低碳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继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低碳技术。一方面,企业自身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低碳和新能源产业放款,提高研发资金的整体水平。国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和低碳方面掌握着关键技术,处于技术领域和占据技术的制高点。我国低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也不高,需要加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自身的研发实力,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进一步赶上发达国家和掌握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二)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建立激励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定和机制,例如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面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就可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上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企业的研发活力,推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从而提高企业在低碳产业上的技术提供,形成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制度的创新需要政府统筹协调,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功能,共同制定新能源和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定创新。科技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作为基础,进而带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以此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

新能源被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是2030年后的产业主流,而守着丰富煤层气资源的晋城,如何使煤层气成为今后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加大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力度,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煤层气,使煤层气产业为晋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样需要科技作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向绿色经济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研发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我国的科技创新一定要紧紧围绕着企业现有的生产水平或者是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水平进行研发投入,只有将科技创新系统和低碳经济发展系统进行协调发展才能使得这两个系统间共同推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篇10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能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