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建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9:16:15

职能建设论文

职能建设论文篇1

从历史上看,重大的经济改革往往会引起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就是政府职能的改变,无论是我国的改革开放还是国外的经济变革,无不体现着这一规律。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要求乡镇政府必须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长期坚持着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当前我国工业水平已经得到长足进步,反而农业水平相对落后。以河南省新郑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调查数据为例,从事农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农民基本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见表1和表2),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薄弱,要实现长足进步必然需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来进行扶持。而新农村的建设,也需要改变过去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向集约式经营发展。因此,在现阶段,需要将政府的职能进行有效转变,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手段有效促进农业发展,然后采取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业促进农业的措施促进其快速发展,城乡经济得到推动,从根本上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全面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内容,这要求乡镇政府就建立均等的公共服务体制,为农村提供配套的公共服务,包括公路、水电、社区广场、文化广场、卫生诊所等等。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教育福利,对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给予健全,构建社会福利院等相关措施。同时,要建立公共服务体制长效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的内容,紧密结合河南的实际情况对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方向进行定位。

二、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行政管理体制造成职责不清职能弱化我国乡镇每一项行政工作,既要有党委分管又必须有政府分管,政府行事要事事听从党委安排,权力的双轨制导致职责不分、有利分抢、有事推诿,双方各执一词。同时,条块管理模式划分了行政事务,乡镇上都有上一级派下的机构,重要的部门都由这些机构把持,乡镇政府并不能统一管理,极大削弱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资源。可以发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乡镇政府实际上是责任大权力小,想管的管不了,管不了还得管,权利和职责不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二)考核机制的弊端导致工作偏离职能重心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主要还是上下级模式,乡镇政府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掌握在上级,这使得乡镇政府疲于应对上级的命令,只对上级负责,不管下级的现状。就如河南省林州市就上演过“征地宴”的闹剧,而且林州市还不止一次用“鸿门宴”来征地,造成征地程序不明、违法的现象产生。在河南省很多地方,现行的人事制度和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和农民说了都不算,资金支持、技术骨干下乡等等都需要跟领导请示。而官员的考核制度是以经济指标为核心,这彻底堵死了乡镇政府想干实事的心思,于是看到的只是漂亮的数据和高楼,随处可见的面子工程,而新农村建设只是一句口号。

(三)为农服务职能方面重“压力型”管理政府习惯于对三农问题进行压力干预,农民不能自觉主动的参与,造成了目前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盲目制订发展目标,最后开始搞拉郎配,搞一些数据瞒天过海。这种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渐成风气,最后本应该受益的农民反而成为乡镇政府施压的对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村,让农民增收,而所谓的结构调整成了强迫农民种植固定作物,导致减产减收,农民失去了主体地位,利益也被剥夺。而政府各种行政手段不断,法律依据却备受质疑,尤其近年来的征地事件更是丑闻不断,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四)乡镇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不强由于乡镇政府长期采用压力型管理,导致乡镇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与基层群众的关系并不紧密,干群关系僵化,加上一些干部的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导致乡镇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度较低,甚至一些乡镇政府严重失信于民,不仅各项工作无开展,还导致不断,河南省林州市的“征地”闹剧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一)适应时展要求,准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同志在《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中明确提出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对政府三个方面的职能强化。首先,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包括加强对农村市场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稳定农村相关经营制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并完善农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在市场中的权益和地位的维护。其次,丰富公共服务内容,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卫生、教育、环保等多种社会事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最后,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农村中加强社会管理,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社会救助、扶贫等活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同时,指导和推动地方农村进行政治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增强基层自治能力。

(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培养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队伍。首先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加强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采用干部交流、轮岗锻炼、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乡镇干部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其次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思路,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评价制、效能监察制、干部问责制等制度,从过去人管人转向以科学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人,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再次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创新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考核内容,结合本地区年度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加大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等工作的考核权重;创新考核办法,提高群众参与度、考核透明度和考核监督力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扩大民主政治,使农民全面参与扩大乡镇民主政治,要让农民参与到政治事务中来,改变官员们只对上负责,不管下面的做法,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农村建设发展上来。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让民众认识到自己当家作主就得自己参政议政。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包括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科学文化素养等基本素质。村民自治是乡镇事务中长期坚持的政策,要扩大农民的政治民主,就要让农民参与到自治中来,同时坚决打击政府胡乱伸手,加强农村政治活动的公开化、民主化和透明化,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农民越级上访和暴力抗法。提高农村的自治水平就要完善民主决策,实现民主管理,做到村务公开透明,在农村实行村主任直选和公推直选,让村民选出自己认可的村主任。

(四)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层面,要从更大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发展乡镇经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总战略目标,促进农村建设形成纵横联合发展的崭新态势。以新乡市为例,可以以新乡县为中心,将获嘉县、卫滨区、原阳县等周边发展比较好的乡镇结合在一起发展成为紧凑的城市,然后将耕地、池塘、林业等地规划在一起,从而形成农村社区聚集式,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而且还会很快发展起来,城乡结合,从而建设起真正的新农村。

职能建设论文篇2

“以人为本”回答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要建设什么的问题,使农民获得“幸福感”、“认同感”、“舒适感”是农村改革的最终目标。

目前,政府依然是农村经济建设最主要的主体,由于农民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出资比例较低,无法形成利益制衡的机制,而面对经济利益和农民利益发生冲突时,基层政府往往会选择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决定而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比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一些项目虽经济效益好但会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甚或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现实中这种现象屡屡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基层政府没有搞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人民利益和政府利益”的关系,没有弄清农村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无法通过利益来制衡各主体的经济行为,那么基层政府在观念上能够清楚的认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思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项目建设至少包括“政府牵头、招商引资;专家论证、评估;农民评议、选择”的三项基本工作,通过制度上的完善来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越是离农村越近的政府机构其行政性就越强,因为他们是中央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获得资金和使用资金的问题,是解决农村建设中利益协调的关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规划科学、对可持续发展有利、外溢效应大的公共项目给予补助,中央政府根据公共品的预期成本、外溢效应、价格弹性制定匹配率。中央政府应该给予基层政府发展农村经济更大的灵活性,越是基层的政府越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越了解当地农民的需要,通过限定目标而不限定使用用途的转移支付资金可以实现这一政策目标。

经济开发在项目上包括: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等;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建设,生物能源建设,信息化服务建设,改善生产、居住环境,信息化建设等等。这么多的项目的实施必然需要排序,顺次开发,那么基层的政府最了解当地农民的需求以及当地自身政府的资金情况,在不存在寻租的假设条件下,再通过当地群众的民主评议来确定最终的经济开发项目工程,至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居民多源利益制衡机制得以形成。再通过政府出资、银行融资、私人投资三方面资金的注入,用资金的形式将利益主体转化成农村经济项目的行为主体,使各方各尽其责,相互监督。

三、农村经济开发中各种资金的效果比较

以经济开发为例,分析财政资金、银行借款、私人投资对经济开发项目的影响。包括相关性和显著性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国家自1988年起开始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业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

从资金来源上看,从1988—2005年,政府财政资金占50%以上,个人出资占32%,银行贷款占13%左右;从投资规模上,中央资金占历年转移支付的1%左右;从增长速度上看,自2000以来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的增加速度也是最快的,平均值是14%,私人投资和银行借款的增速是9%;从各项资金的线性关系来看,财政资金和前一期的私人投资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也就是说,私人投资的加大引起政府不断的投入财政资金进行农业经济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生产资料和生产形式上的改进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资金投向上看分为两大类,即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具体包括,改造中低产田、生态综合治理、草原(场)、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开垦宜农荒地等。

引用如下模型: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αLβ

那么不同来源的K可以将方程引申成

Y=AK1αK2βK3χK4δ

方程同时取对数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模型可以引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

logY=αlogK1+βlogK2+χlogK3+δlogK4

其中K1为中央财政资金:指中央财政用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基本上来源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属于专项转移支付的范畴;K2为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指地方各级财政按照一定比例与中央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其中前两者还包括,世行贷款项目的资金;K3为银行贷款:指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银行贷款及其他信贷资金投入数;K4为自筹资金:指项目区农村集体、农民群众、项目建设单位(包括企业、农牧场、地方有关部门等)筹集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现金和以物折资数;Y的选择:两个同他们存在较高线性关系的项目值,其一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服务项目数”另外是“经济林蔬菜的总值面积”两个指标。

回归结果如下表:

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两个回归方程中各资金来源的幂指数。如果指数大于1而小于0那么函数方程就是一个递减的函数。在“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项目中”只有自筹资金和产出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且是递增函数。说明随着私人投资的增加其数量不断增加。也就是对于农产品的加工该项目,影响其数量的主要因素是私人资本。政府的出资并不能明显改善“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样就得到了如果要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更广泛的吸引民间的资本注入的结论,政府能做的是宣传动员以及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税收减免和便利的服务两方面,而无须进行直接的投资及参与经营。

另一个模型反映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上来,只有中央的财政资金和地方配套的财政资金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存在明显的关系,中央财政资金对于产出的效应是递减的,地方财政资金对于产出是递增的,而两者综合起来看“β-α”是正数,表示综合来看财政资金对产出的效应是递增的。解释这方面的原因可以是从两方面来看,中央对于粮食作物是给予补贴的,主要用意是保证粮食供给的安全性,而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加,进而经济作物更受地方政府的青睐。

四、结语

面对世界经济的强烈的冲击,无论是“粮食危机”还是“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俨然成为了世界经济平稳的主要支撑,这和中国强有力的政府形象不无关系。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一大特色。基层政府面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尤其是在农业经济建设中,往往忽视项目本身的质量,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侵犯相对弱势的农民的合理合法权益,在项目的出资上政府占绝大部分,无法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得到这样一个设想,在农业经济建设领域,将项目的发展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评判,就是确定该项目是否符合科学发展标准,那些落后的、损害环境的、低效的经济项目坚决不引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更能够统筹全局,保证“粮食安全”,对粮食作物给予补助,对区域外溢效应的公共基础设施给予补贴。省级政较为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对于“经济作物”的种植加以指导,提高种植中的科技含量,将高校人才引入到基层农村中去,通过服务和补贴两种方式参与农业经济建设。以上我们通过模型分析可以证明我们的结论,即对于经济作物的产出促进,地方政府的出资最为有效。而对于产业化经营,私人资本的投入最有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增强地方服务质量来吸引自筹资本的增加。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应该在农村经济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经济建设本身的特点来确定政府的职责。

职能建设论文篇3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推进,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实施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转型期,对塑造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和工作观尤为重要。它既是校内综合实践教学的延续,也是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首演”。顶岗实习能给高职毕业设计提供科学选题、真实素材、实战演练、合理评价等优越条件,既成为了高职院校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也是促进校企深度交融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校企双方尽管拥有强烈的合作需求,但因缺乏有力的共管机制,使我国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仍多采用“校内指导、校外执行”的教学模式。多年来,国内职业教育者也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模式、设计选题、过程控制、考核机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面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日趋普及的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保质机制,将是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工程中首待解决的核心任务之一。

二、当前江苏省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所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机制有待改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是决定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能否和谐并行的关键环节。调研中发现,好多兄弟院校都能很好遵循“一人一题”的原则,并且也能紧密贴合所授专业。但出于顶岗实习单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大多高职院校为避免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时间上冲突,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应有的理论深度,同时便于教学部门顺利开展毕业设计,纷纷采用了提前启动毕业设计的方案。尽管此种选题机制是建立在师生自愿互选的基础上,而且大部分学生的设计题目也是来自于往年顶岗实习单位现场生产问题,这些仍将是导致毕业设计选题与现役实习岗位产生距离的根本原因,大大降低了实习单位的合作热情。

2.双师协同指导力度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并行过程中,“校企双师”指导对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走访的大多院校中都已100%的配备到位。但受校企地域距离、课题岗位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校内指导老师、企业指导师傅普遍存在鞭长莫及的感受。校内指导老师由于指导学生多,教科研任务重,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难以对学生提供有效的跟踪指导。而对于企业指导老师,部分院校抱怨他们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期望能聘请车间或工段的技术人员担任。但深入剖析企业指导师傅指导不力的真正原因有三种:一种是毕业设计选题与顶岗实习内容存在差异,企业指导老师无充分时间提供额外指导;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指导老师因自身理论水平的限制,难以从理论角度给出高质量指导;三是目前企业老师指导属于无酬劳动,也没纳入企业考核范畴。“校企双师”协同指导不力,是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学生不能正视实习岗位的技术含量,最终引发频发跳槽现象。

3.毕业设计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在毕业设计(论文)考核方面,大多高职院校期望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团队,共同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作出全面评价。鉴于当前顶岗实习的现状,构建稳定的“校企双师”考核团队显然难以实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基于顶岗实习过程,同时开设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门课程,采用职责分明的双重考核制度:企业负责顶岗实习考核,学校负责毕业设计考核。在毕业设计方面,校方仍主要通过校内的指导老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层层把关,来考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从近几年实施效果来看,校内评价关注更多的是论文格式、研究对象、难易程度、理论价值,而未能对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应用价值给出准确评价。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一直使学生认为自身需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双重任务,在两者协同方面受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毕业考核等方面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4.校企协同共管平台有待建设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需要校企双方分工明确,鼎力合作。由于顶岗实习单位比较分散,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校企之间无法建立“以一对多”的个案化操作平台。校企分居两地,无疑增加了协同共管的难度。仅仅通过电话、手机、邮件、定期交流等方式,难以保证校企共管下的毕业设计质量。与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相比,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模式涉及企业较多,人员数量较大,需要花费成本更高。在倡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行业参与的新型办学体制下,有必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建立一个通用型校企齐抓共管信息化平台。

三、高职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并行机制建构探索

1.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微型毕业设计高职毕业设计源于本科毕业设计,但两者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导致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标、考核要求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应具备科研能力的本科生相比,高职生主要从事工作现场的维护、调试、安装、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他们能具备撰写技改项目的总结报告、故障检测排查报告、产品安装调试报告等能力即可,无需要求能写理论研究较强的长篇报告。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要求,我们引入当前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立如图3所示的高职微型毕业设计,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案决策、解决问题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克服传统毕业设计弊端,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紧密贴合实习岗位,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2.构建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启动阶段,高职生去向较为分散,如校内外顶岗实习、继续学业深造、自谋职业等等。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同时满足校、企、生的各自要求,我们初步形成了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双轨制。在规定的选题周期内,毕业设计(论文)一直处于构思阶段。当进入规定的时间节点后,对于进入顶岗实习的同学,要求必须结合实习岗位进行选题。在校内实习的同学,由校内指导老师进行定题,或自由选择,但必须经过校企混编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的认可,力争实现“假题真做”。此种基于校企协同的动态选题机制,有助实现选题紧连岗位,有助实现一人一题的原则。

3.建立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高职毕业设计的开设宗旨,就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中实际问题,这对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深度提出了一定要求,同时也给校企双师指导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校企双师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方面各具优势。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紧密结合实习岗位的选题下,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指导,进行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把关,而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提供毕业设计的理论支持,进行毕业设计的理论水平把关。针对毕业设计(论文)与顶岗实习的并行进程,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双师指导协调制,以确保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4.建立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由于学校、企业、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这给当前校企协同管理毕业设计带来了巨大困难。若我们能合理运用校企协同选题机制后,即毕业设计成为校、企、生三方拥有实现各自需求的共同载体时,这便有助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促使高职毕业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学校、企业、校内外指导老师要准确跟踪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各关节的具体考核指标,严格把关毕业设计每个环节。对此,我们建立了校企协同的多维监控机制。

5.建立校企协同的特色评价机制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校方考核为主、企业协评为辅”的考核机制,显然难以很好保证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行业、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根据校企实际需求,重构高职毕业设计的评价指标,建立多方参与的远程协调考核机制,如网络答辩、校企混编的答辩小组、校企混编的毕业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学校考核理论应用+企业考核实用效果”联合考核机制、优秀毕业设计同学由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或由学校推荐就业等。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对校企协同主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作出建设性评价,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工学结合制度科学发展。

6.建立校企协同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基于高职毕业设计并行于顶岗实习的特有教学模式,结合本科院校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采取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建设思路,通过整合校企双方对毕业设计的需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高职毕业设计信息管理网络化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网络集成环境下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与协作,使企校双方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情况,能很好解决高职毕业设计特有的地域冲突问题,同时供多方人员进行考评。

四、结语

职能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科建设

一、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十分紧密。从本质意义层面来讲,教育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总是体现为具体的课程设置与划分,学科是教育的基础或依托。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学科建设上来,课程建设也要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实践意义层面上来说,加强学科建设,教育发展才更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由于办学传统、教育理念、师资建设和学术探索的滞后,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甚至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不用进行学科建设。这种学科意识的薄弱与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教育观念缺乏更新、课程定位不够明确、师资建设投入不够、教育内容体系不够健全,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一批学术造诣高、富有开拓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出协作精神好、科研攻关能力强的学术团队或学科梯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合格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特殊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不同于普通院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无论在教育类型、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服务面向等方面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只有认清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首先,注重应用性,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

其次,注重职业性,但是理论教育不能削弱。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因而它不同于技能型的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普通高等教育。

再次,关注高职高专办学复杂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刀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找准切入点。目前的高职高专教育非常复杂,虽然教育部统称为高职教育,其实仍然存在高职教育和普通大专教育两大块。综合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是办学模式多,学制不统一。高职教育这一块有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办的高职高专,也有社会力量办学的高职高专,更有针对中专层次的五年制高职高专等。二是教育层次低。目前没有研究生教育,仅有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教育,其中专科层次教育占多数。三是生源类型多,生源素质差异较大。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职业高中毕业生,还有成人生源等。生源类型的多样化造成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通常而言,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基础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强,但文化基础较差。由于不同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其学习态度、心理素质等均有较大差异,决定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

三、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的具体途径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只有三门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健全,不能出现体系缺失。真正做到“五要”:教育观念要更新、教育内容要求真、教育方法要灵活、教育机制要健全、教育效果要实效。更新教育观念,强调立德为先、全员育人、环境育人;精选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制度保障,加大教学投入,教学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重视环境教育,实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统一,显性与隐性的有机统一,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收到实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基础。

(二)明确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求全而求真、不求深而求实。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理论修养的需求相对于本科、研究生层次的普通院校大学生而言,侧重点不同,他们对于理论的体系性要求不高,但要求够用,能解决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惑。

(三)合理进行教育区分。在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合理区分教育内容。虽然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化层次比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稍低,但政治敏感性与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也对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并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要求有更高、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水平不高,理性思维薄弱,对同样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职能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理论文化技能文化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赵红深(1958-),男,湖南衡山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医药系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湖南衡阳421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学会2010-2011年全国科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院系特色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732222)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课题“职业院校院系文化的拓展与实践”(项目编号:XJK011CZJ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73-02

大学文化特色因校而异,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时期的学校有其不同的文化状态。古今中外,大学文化最厚重的底色是“理论”,教师们最引以为豪的是脑子里的“理论水平”,高校职员让别人最欣赏、最羡慕、最崇拜的是学识渊摶,让别人最厌烦、最不合群的也是这种文质彬彬。可以说,大学的“理论文化”天性已根深蒂固,已深深渗透到高校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血脉骨髓。但是,培养高、精、深的学术大师之精英教育年代已经过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慢慢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

大学既是继承和传播知识的场所,也是创造和更新知识的阵地。大学的主要功能,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二是传播科学、传播真理,创新知识、创新科技等学术研究;三是服务社会。创新知识是基础,人才培养是核心,服务社会是目的。不同类型、不同体制的大学在职能方面的要求尽管有所不同,但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却是所有大学共同的责任。

创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理论中心,开展理论研究,继承和传播、创造和更新知识。西蒙·施瓦滋曼认为“大学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纽曼坚持“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弗莱克斯纳强调“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伯顿则说“大学是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大学的本质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做学问、传授知识和服务社会。因此,大学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理论组织,大学教育的本质也是传播文化理论知识的社会活动。

二、职业技能: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而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劳动者掌握技能和本领,能够成为有用之才。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登“大雅之堂”,在人们的心目中,职业学校更多地属于“职业”,较少地属于“高校”。即使是在发达的美国也是到上世纪70年代才把职业学校归入到大学队伍,才被看成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也才二十几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它与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均有所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一切都是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定。高职教育文化虽然具有高等教育理论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必须强调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因此,把大学的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转换,是发展高职教育的理性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服务”就是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方向”是产学结合,没有要求“研”,不需要理论研究、科技研究与学术创新、科技创新。虽然不排除“研”,但这个“研”,是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社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要求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由此带动专业、课程和教学等改革。重点是改革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尤其是要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有所突破。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与建设要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专业设置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工学结合内涵,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开发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要求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课程改革要求需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建设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学、做”合一;教材建设要求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教师队伍建设要实行专兼结合。专任教师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新来教师要安排他们到企业顶岗实践来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课,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双师型”教师比例。

三、能工巧匠:对接经济社会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要求职业院校归队,坚守自己的层次和类型,不要盲目地跟在普通高校后面照抄照搬。他在2010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说,高职院校宣扬的杰出校友应该是劳动模范、岗位技术能手与企业家,而不是宣传学校培养出了多少官员、科学家和学术大师。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提高国民素质,迫切需要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迫切需要能工巧匠。但如何培养能工巧匠,如何打造技能文化,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培养技能人才,学校解放思想是关键。社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举例来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独有的一所普通高专转办高职的实力高校,该校的理论超前、知识密集,但它却成了学院技能文化建设的阻碍和羁绊。所以,当前该校应该将原本的羁绊“转换”为学院各专业群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智力支撑。重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以药学技能为例,探讨理论向技能的转化

打造药学技能文化,培养药业能工巧匠,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发挥课改教改作用。制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走为一体”的课程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建立纵横式结构体系、单元教学计划和模块教学方法,形成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模式,形成“专业有能力,就业有优势,发展有潜力”。

二是要强化工学结合作用。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把“讲堂”变成“学堂”、“课堂”变成“店堂”,校门连着厂门、教室连着科室,实现系企合一、系科合一、系店合一,真实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办好“民生堂班”“江南班”的同时,进一步开辟深圳宏康等订单培养、特色培养,巩固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的58家医药企业、医疗卫生单位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连桥中药集市见习考察、南岳深山采药实践、暑期药品超市团体打工锻炼等职业实践。

三是要进一步挖掘环境育人的作用。加快南冲塘南侧百药园和药苗中心的建设,全天开放中药标本室、模拟药房。通过这些可视载体展现职业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透视技能培养特色。引入药企文化,让学生在校园里体味到职业的氛围,感受到企业的气息。

四是要扩大企业对接作用。借鉴企业形象战略,有效融入企业先进理念和优秀制度。定期进行创业、药事管理、企业精神讲座与企业家论坛,定期与药企、药剂科联合举办系企、系科文化沙龙。学生每年暑期到药企进行社会调查、见习实践、打工锻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快的职业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和“无缝”对接。

五是要把握宣传舆论作用。全方位融入药企文化、药市文化、药史文化和药技文化,把握宣传舆论阵地,加强特色文化导向。

六是要重视专业社团作用。“医药营销口才与策划协会”“中草药形态与功能鉴定协会”等专业社团除开展常规活动外,可在周末和节假日里组织留校学生到市区医药连锁店当导购,开展“营销策略”论坛活动。

七是要营造专业氛围。每年举办一次“药师技能节”和“药代会”,广泛开展校园药草文化、餐厅药膳文化、宿舍药疗文化、教室药歌文化、工场药技文化等活动,拓展药学技能文化内涵。

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是高等职业教育逻辑发展的自然,更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抛开一切不合经济社会的文化负累,拿出任重而道远的必胜精神,去实现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我们应该坚信,有政策的引领,有企业、行业和社会的支持与合作,有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技能文化的打造就一定能够升华和跨越,就一定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美,刘宏磊.我国职业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0(7).

[2]邓任涛.德美并举,学技兼具,创建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3]杨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理论修养及职业素质的提高[J].市场周刊,2008(12).

[4]沈雷.浅论文化创新与传播机制的构建[J].中等职业教育,2009(8).

职能建设论文篇6

摘要:目前,校园文化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在界定和功能体现上都存在模糊性,这篇文章根据笔者自身理解,对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以及主要功能、建设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理论内涵;主要功能;建设途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理论内涵

校园文化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在高职院校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广大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基础上对自身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不断完善提高的表现,这体现出高职院校技术教育突出的就业精神和职业文化;传统意义上讲,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就是向社会直接提供专业人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将职业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中势在必,努力使整个校园的精神风貌以及学生的行为准则,符合本专业职位要求和职业规范,使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充分领悟职场要略和职场文化,以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特殊的社会风貌,它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统统包含在内。首先,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指包含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校徽、校歌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表现形式,大力建设校园精神是高职院校将内在神态和外在神态完美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校园全面、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次,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建立在校园内部师生、生生相互学习、交流等人际交往的基础之上,是行为主体在无意识状态下体现出来的自身行为习惯,是校园制度、规范首要管理监控的内容,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再者,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依据法律、政策以及社会道德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等,对校园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的系统性理论,其中包括对师生的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等,这是确保高职院校拥有安定秩序的关键。最后,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借助多种客观实体而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例如:校园内的绿化、建筑物、道路等,不仅包括校园的整体规划设计也包括校园每一个路牌、垃圾桶、提示语等的设计制作,这是校园文化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

1.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一些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致力于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上,充分发挥在校人才的专业素养和高尚情操,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和小康生活贡献一份力量;重视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第一点,使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目标;第二点,丰富广大师生的业余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娱乐习惯;第三点,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第四点,能够确保学校教学任务的高效、按时完成。导向功能的发挥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办学实力、传颂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要严禁落后、腐败思想的渗透,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思想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把握,遵循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实现文化多样性、创新性而努力奋斗。

2.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凝聚功能主要反映在校园文化构成的内在机制中,第一是高职院校各级部门对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机制;第二是约束师生行为规范的准则机制;第三是将教师和学生亲密融合成大集体的情感机制,第四是促进高职院校实现统一协调的内聚机制。正是因为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对多层次文化的满足,才促使即便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师和学生,在年龄、性格、价值观等上存在巨大差异,也能在这一方天地融洽的生活、和谐共处,最大程度上减少生活差异,满足多种需求,而正是这样校园文化才紧紧地将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在校园内部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崇高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一方面促使教师勤奋工作、热爱学校,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刻苦学习、珍惜荣誉;经过长时间实践得知,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的凝聚功能是教师、学生积极投身于本职工作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激发师生的潜在能力,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办学能力由莫大的帮助。现阶段高职院校根据文明、和谐校园的构建要求,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上日程,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充分利用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共同建立健康、和谐、生动的校园文化环境,彰显高职院校的独特魅力。

3.校园文化的约束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内部师生共同遵守的信念,是师生共同目标以及共同追求、共同利益的集合,它明确提出了师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遵守的原则和社会道德,对师全部生起到约束制约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力量十分强大,它能够通过及其微妙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动作等进行约束和制约,促使人人做好分内工作;例如促使教师为人师表,坚持言传身教,促使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发扬优良传统,养成良好习惯。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社会伦理的构成要素和支撑力量,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坚持正确的方向之外,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确保其与时俱进,拥有长久、鲜活的生命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1.通过文化景观建设凸显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其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以及约束功能的关键,而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是院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展现着丰富独特的精神内涵,是需要各大高职院校重要点解决的问题。文化景观作为校园内必不可少的装饰,通过其合理规划设计是凸显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内部的景观建设应该贯穿整个办校阶段,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会贯通,体现出高校别具一格的环境氛围,例如学校内部雕塑、纪念物、壁画、视觉媒体以及宣传设备甚至是生活必备品等的布局设计都能够和精神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比如说校园内垃圾桶的设计,很多校园只认为垃圾桶就是简单的存放垃圾的工具,而忽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垃圾桶设计成与整个校园氛围相同的形状颜色也至关重要,再加上校园内路灯、道路、实训基地等设备和建筑物的建设,都可以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联系起来,比如校园的道路起名时可以用著名学者的名字,在教学楼等处,适当添加名言警句、办学思想等,赋予校园更多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将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未来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的构建,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时,要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重视职业能力要求以及岗位要求,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和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其时代的含义,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以及业务能手作为外聘教师,以教学或者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还要为专业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氛围,例如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或者实训室,建设成为营业场所或者生产车间,将学生包装成企业生产的一线工人,来加强组织纪律教育,营造实践工作氛围。

3.加强校园文化内的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一切教学和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系媒体环境下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的要求更高,而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又使广大师生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期待,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物质层面的建设要严格突出“职业”的特点,因此,可以没有雄伟气魄的体育馆和教学楼,但是要有现代化的实训楼或者实验楼;高职院校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说,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应该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在不断改建中,逐步将教学环境变成教学工厂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使理论课堂和实验、生产融合,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要与时俱进,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为建设数字化、现代化校园打下基础;特别是要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图书馆资料搜寻的全自动化、加速通信系统的升级,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校园网络的科学性发展,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4.加快学生团体的建设步伐

学生是高职院校存在、发展的关键,学生团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凭借着其自发性、主动性、先进性和独立性在传播校园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受到大部分的学生的支持和欢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知识、对个性、对潮流的追求和理解,而学生团体是以某项内容为主题,吸引同种兴趣爱好的学生欢聚一堂,其举办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讲座、座谈会、茶话会等等,同时部分学生团体,还会有自己创办的内部刊物,将其作为媒介传递自己的新思想,这也是校园文化传递和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在学生团体建设中,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重视对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将活动与企业紧密相连,提高服务意识、开拓视野,并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成才意识,培养高尚的社会道德。除此之外,学生团体作为教学活动的课外延伸和补充,在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广大师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高职技术教育的灵魂,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办学实力的重要依据。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构建和谐、丰富的校园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氛围和文化体验,使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要致力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杜学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科学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3).

[2]夏洁露.导入行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

[3]雷久相.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提升高职核心竞争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4).

[4]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5]付子顺.推进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

[6]戴兰平.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职业性特点的体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3).

职能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工会组织;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职能是促进企业发展、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上新台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参与企业管理,表决企业重大事项,监督企业发展策略实施,积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的重要组织,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自身显著优势和重要作用,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上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工会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企业发展才能根深蒂固。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职工所信赖的家,对职工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而职工作为企业文化的践行者,承担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艰巨任务。工会可以通过大量成效显著、形式多样的工作或活动,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企业目标远景结合起来的教育,引导职工接受企业文化理念,产生归宿感和自豪感,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职工“以工会最终以企业为家”的高度融合。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凝聚作用

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责任,工会可以通过职代会、矿务公开、班组民主管理会等多种方式的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营造一个职工各尽所能、共促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开展篮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歌咏比赛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让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与教育;通过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了解职工所思所想,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使职工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凝结成群体合力,进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弘扬作用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就是一种精神激励,在于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把潜在智慧开发出来。工会可以通过对先进集体、先进模范让人物的评选表彰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企业精神,陶冶职工的情操,培养职工群体意识和良好的共同习俗和道德风尚,弘扬主旋律,在宣传引导中培养共同价值观,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四、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企业文化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个性和先进文化的高度统一,是职工群众不竭的精神动力来源,在各项工作和各种活动中灌输企业文化理念,能够帮助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为此,工会一是积极协助和配合党政通过内部网络、板报、橱窗的舆论阵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通过对职工的岗位练兵比武、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三是可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革新创新等活动来激发职工的生产工作热情,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和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阵地作用

工会作为企业宣传文化的教育阵地,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工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要在形式上和内涵上不断创新,打造一个拥有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平台。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性质决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作,需要广大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工会更应积极主动地搞活独具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并时刻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智丽.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2]孟献斌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会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构建和谐银行中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8(05)

[3]张姝玮.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优劣势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

职能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资源库 建设

本文是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等职业教育通信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编号(GJKT-12-2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为各类学习内容对象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各种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评价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目前国内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处于比较混乱,无序的状态,大量教学资源低层次的开发利用较多,资源库的内容不精简,维护和更新不及时,没有特色。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如何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想法。

现代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既然高职教育有着明确的教育方向,那么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不能遵循一般高等院校的资源库建设的标准,它必须要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

1课程内容“必需”“够用”,资源形式多样、直观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录取的最后一批,学生的基础相对本科院校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相对较差,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相对较强,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应避免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堆积,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简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减轻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负担和造成的消极情绪。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以音视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学生还需要与课程相关的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动画类素材、各类试卷(包括与课程相关的习题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测试题等)以及和专业相关的其他类教学资源库的链接等资源。多种资源形式的辅助,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更快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 突出岗位标准,设立工作场景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要着重突出工作岗位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工作岗位标准,从企业寻求与教学相关的项目,结合理论知识项目化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在目标激励下的了解和学习,是一种完全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有效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单一身份,加入企业的岗位名称来模拟企业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将来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从企业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视频、引入企业的文化、工作岗位的标准、新知识、新技术、一些专业技术文档和工艺要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招聘条件等。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平台里要专门建这样的模块来突出高职的特色,并且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相关内容,这为将来的就业提前进行了实习和锻炼,也为学生解决了为什么学习和学习有什么用的困惑,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3 资源编排与实际教学对应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所以资源的编排要与实际的教学对应。无论学生自学还是课下复习使用,都能使学生快速、方便的查询资源和存取信息。教学资源应该按照实际教学的大纲和教学时间、条件来编排。整个教学资源编排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要着重体现学生活动,同时理论与实践要紧密联系,理论围着实践转,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理论、掌握理论,同时通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来不断巩固理论,最终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变化成自己的理论知识。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资源的编排要体现这种特点。

4 平台的持续更新和开放性

教学资源库不足之处就是平台的局限性和更新滞后,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导致教学资源库的平台使用范围有限、更新速度较慢或者制作完成后一段时间没有更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教学内容时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企业的一些相关内容也随着市场和经济这个大环境时刻更新。由于这些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不能一味的保持不变,要时刻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这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一大要求和特色。

企业的分布与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以及当地的政策有关,作为高职院校,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其他地区的企业概况和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平台建设要打破校区和区域之间的限制,使平台更具开放性,使用更广泛,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各区域企业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的就业面更广泛,视野更开阔,教学资源的使用更丰富。

5 结束语

以上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意见是长期从事高职教育教学、高职教育改革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建议。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过程,需要学校各部门、学校领导以及企业员工对此工作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还需要一支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充沛的精力的教师队伍和管理者,还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撑资源库的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共管教学资源库的浓重氛围,把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做大做强,为使用者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马忠亮.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第5期;

职能建设论文篇9

一、特色概念厘定与目标思考

这里我们需要对两对概念进行辨析:一是特色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特色。嘉应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科学研究所胡解旺指出:“特色高職院校与高职院校的特色有明显区别。前者是指高职院校从外延到内涵已经具备不同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性特征,已经上升到高级阶段;而后者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并未上升到整体特色的高度,尚处于初级阶段。”[1]二是高水平特色及其关系。特色是事物的特性和本色。它是事物保有其本质和个性的独到性、特殊性,是区别于他事物的核心关键所在,是事物守护本真、本我、本己而存在的理由和依据。高水平是事物所能达及的应然标高。它表明建设的成果应当具有高阶性、示范性,具有推广效学的普适性、价值性,是符合建设目标预期的。特色高水平或高水平特色包含两个目标维度:一是有特色,二是高水平。特色是高水平特色,水平是有特色的水平。有特色无水平,是低端平庸的特色。有水平无特色,只能是去职业性的水平。特色高水平或高水平特色是二者结合、共同构成建设的目标愿景和要求。它是事物特色的一种澄明与开显,是特色水平的一种超越和升华,是统一的应然实践所应达到的一种理想高度和水准。

关于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目标,职教界的专家们各有见解。高职校长联席会主席董刚的“六维度”观点:即办学定位准确,治理水平先进,专业建设一流,师生素质卓越,社会服务优质,办学特色鲜明。义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洪的“四新”提法是:目标定位要立足新高度,人才培养要探索新模式,平台建设要拓展新路径,服务引领要打造新品牌。[2]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提出的是“四个发展”,即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内涵发展,推进优质资源扩容升级;创新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合作发展,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这些观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特色高水平目标应当从明了特色内涵本身去寻找和确定。

二、特色建设内涵与抓手思考

什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或者说它有哪些特色维度?这些特色的高水平具有怎样的性状?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澄明。因为它关涉到建设的切入点和具在的抓手问题。

职业教育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催生的,由人才供给的差异决定的,由一种办学路径独到而彰显的教育类型。它不同于学科教育的知识性、定界性和学术性。它是一种整合、跨界的教育,一种致能、实践的教育,一种适己、就业的教育。这就是它多元独到的特色。

(一)从理念和本质上看,它是一种整合、跨界的教育

整合跨界教育是职业教育理念、本质和方法论上的特色。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跨教育与产业之界、学校和企业之界、工作与学习之界、理论与实践之界。这是对职业教育本质的准确描述和深刻揭示。整合即事物的统整、融合与浑成。整合是职业教育的理论之根、特色之魂、存在之本、方法之宗、学科之基,是职业教育的形上理论和哲学标高。它既是职业教育本质论,又是职业教育的方法论。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一要以这样的本真理论为指导,二要加强研究、多出成果,并建构基于这一理论的特色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自觉。

(二)从教育的特征看,它是一种致能、实践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即“致能”教育,或者说是以能为本的“能育”。与学科教育传授知识为本的“致知”教育是迥别的。人才培养类别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培养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其育人规律和途径的不同及特色所在。它是“学思相资、知行相须”的教育,是“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是理实一体的融合跨界的教育。这就要求特色高水平建设一定要在“先会后懂”、强能筑本上下功夫,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入手,融理念思路,用双主体平台,合资源要素,做协调互动,求双赢共荣,真正提升协同育人的特色水平。

(三)从教育的目标看,它是一种适己、就业的教育

人的才能、资质、禀赋是多元的。职业教育是为学业水平不突出而形象思维或动手能力见长的学生提供的一种教育类型。以人为本是它的目标遵循,因材施教是它的逻辑依据,适合自己是它的育人定位。这样的教育就是适己、就业的教育。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应当围绕这样的育人目标从适个性之发展、适才能之彰显、适就业之安顿三个方面做好特色高水平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四)从文化层面看,高水平特色是向着文化转化的特色

它是特色的高级形态。特色是低于文化的存在。特色是低级的文化,文化是高级的特色。特色的低级性在于它是个别的、动态的、生成着的。文化是整体的、成熟的、固化为制的东西。所以高水平特色建设应当以文化为标高,向着高端的文化境界挺进。如德国的“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名片,也是世界职教文化的品牌。高水平特色院校建设的各主体一定要瞄准这样“高大上”的特色目标和文化境界而努力。这样建成的特色才是真正个性化的、高水平的特色,而非名不副实、甚至滥竽充数、与高水平相去甚远的伪特色、假特色、低特色的东西。

三、特色建设路径与实施思考

“路径是人们为达及目的地所要行走的路线和途径。”[3]它是我们建设特色高水平院校所遵循的路线图。建设路径的规划一定要与职业教育的特色内涵相呼应,与高水平目标相偕行,有针对性地推进和实施。

(一)理念上,要有符合职业教育本真的理论指导

先进的理念或本真的理论指导是高水平特色校建设的理论基础。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导,职业教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就有方向、不迷失,有高度、不矮化,有底蕴、不虛飘,有神贯、不散乱。反之,没有理论或理念指导,就会失去思想内涵而流于浅浮,缺乏理论厚重而虚浮无根,失却精神凝练而特色不彰。特色高水平院校建设一定要建基于跨界整合的理论之上,以此为指导并贯穿建设过程始终,才能真正上档次、有品位、出特色、高水平,并具有可复制、可效学的普适意义。

(二)特色上,要有符合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实践

高水平特色院校建设并不是为了通过建设增加几所高端校,而是为了“解剖麻雀”、探索创新、示范引领,并取得“面上突破”的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示范、样板的高水平特色校一定要出真特色、真经验,真正有职业教育的“味”和“范”,才具有孵化、推广和引领价值。这样的特色一定是切合职业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这一规律就是以致能为本,以实践为纲,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施手段。它虽然是自明的共识,但实践上却人人为之而不能之,校校行之而寡效之。高水平特色校建设就是要探求深化突破的有效对策,找到解决“一头冷”、“两张皮”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把特色建在突破点、创新点、效益点和出彩点上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特色高水平。

(三)手段上,要有好的课程保证学业质量

特色高水平是“高大上”的应然的建设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一定要有落地的、实然的手段和举措。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水平,才是特色建设的根本旨归。做到这一点,课程改革必需创新跟进。课程是教学之纽带、学校之根基、特色之源泉。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是要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想。二是要符合职业教育“能育”的规律。做到这一点,可奉行“双场融合、三境育人”的课改模式。双场融合即学场和职场融合。“学场”即学习的场所。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教室、实训室、车间等场所;“职场”即职业的场所。它是指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某项工作的场所。落实双场融合的逻辑路径在于“三境育人”。即仿境育人、情境育人和实境育人。仿境,即仿真的环境;情境,即创设的学境;实境,即真实的职境。此三境都是与“职场”密切相关,符合职业教育育人规律和特色,是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致能”教育的不二选择。

(四)成果上,要有内涵特色和出彩亮点彰显实效

职能建设论文篇10

关键词:隐性课程 实践性 课程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分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有所区别,不仅表现在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有量的差别,而且表现在二者存在质的差异,即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系的差别,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体现自身特色,按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设置课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门类主要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课程和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三种。

( 一)普通文化课

目前,职教普通文化课的教学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改革普通文化课的教学,提高普通文化课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定位。究其在整个职教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普通文化课是传授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必须掌握的社会公共知识,普通文化课的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的学习是高职教学的重心,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工作所需的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程应根据岗位的要求设置。其中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深化与扩展,可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并了解本行业的高新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本质上不属于一个理论形态,是一种实用技术。专业课的设置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最高宗旨,专业设置,特别是新的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和论证,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和企业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人才市场结构变化调整专业结构。

(三)综合专业实践课程

综合专业实践课程课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进行的,包括实验技能和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目的,以积极参与为手段,鼓励学生带着知识去实践,带着问题回课堂,多思考、多提问、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完成最后的系统培训。为了培养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为了保证学生一上岗就能胜任工作的需求,需要产学研相结合。

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未能体现职教专业特色

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呈现为一种学科中心主义课程体系,大多数高职教育课程,甚至模仿或复制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内容和框架,一些高职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浓缩与翻版,甚至教科书也挪用或套用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我们的高职课程体系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从整体上看缺乏高职应有的特色。

(二)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

在我国各高校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程一般比较少。有些课程内容旧、起点低、更新速度慢,新理论和新技术不能及时融入教学;有些课程与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所学到工作岗位用不上;理论知识教太多,实际操作的内容较少,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于课程模式受到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高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上也出现了突出学科的学术性,忽视了以专业和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在要求。

(三)对隐性课程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隐性课程”虽然引起了中国职业教育界的关注,并掀起了高职隐性课程的建设热潮。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等等。但一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改革,人们自然想到的所有方面的明确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而无暇顾及隐性课程,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缺乏对大学课程改革的整体考虑。

三、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

课程建设要从社会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分析,对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总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因此,在课程开发确定课程目标时,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性质和为劳动者职业生涯更好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设计上要打破原有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

(二)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一体化建设

我国职教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应改变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脱节的局面。在调整和优化理论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要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力度,建立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门类等内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交替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实物教具、工作台、生产设备等,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合理增设选修课程,注重提高课程门类的均衡性

现均衡性就是要使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保持适当的比例。在《纲要》中规定开设一定的必修课,还应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而且规定地方和学校应设置自己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