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9:40:43

诗歌教学论文

诗歌教学论文篇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诗歌教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王维前后期心态的不同论析心态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诗人前期乐观向上、积极仕进极富盛唐之气,其诗歌豪迈、壮逸;后期他参禅入佛,诗风也更加静逸、恬淡、平和。

王维(公元701一761年),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父亲早逝,母亲笃信佛教,对王维影响很大。王维聪颖多才,21岁中进士,为大乐丞,因属下伶人擅舞黄狮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得张九龄赏识,擢为右拾遗,后升至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又受张罢相牵连被派往边地慰军,并留滞节度使幕为判官;安史之乱中陷贼并被迫做伪官,两京收复时因此获罪下狱,因其曾写反乱思主之诗《凝碧池》及平叛功高的其弟王缙请消己官以赎兄罪之力保,被赦罪降官,责授太子中允,后累迁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一生中最大的那次变故,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形成了他前后迥异的心态特征。这两种不同的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呈现出差异。人们往往根据其心态变化所引发的题材、风格变异,将其诗歌创作以40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重点着重分析其两种心态下诗歌的不同风格。

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一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物,王维自然会受到整个时代风貌、社会意识的审美心灵启迪,进而形成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影响到他的诗歌风格,在他的诗中,那种昂扬的精神风貌与壮阔的襟怀抱负在边塞诗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老将行》)的壮怀激烈,“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与边塞相关的前期送别诗也同样极富盛唐气。王维有送别诗70余首,占其现存全部诗作的五分之一。其送别的对象主要是两种人:一是同乡,一是同僚。送别事由多是友朋赴边、迁谪、落第和归隐之类,其诗中旨意往往跳出同情、祝愿的常规和常境,借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开明政治的向往,表现出积极入世的建功理想。他的送别诗一般都能别开生面,境界奇高,表现出踔厉奇发、壮亢激昂的风格特征。

我们也能在王维早期的山水田园诗里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自信乐观的气概、浩然开阔的胸怀,这种气概与胸怀投射到诗人笔下的风景物貌,掩抑不住一股强烈的壮逸之气。如:

《渡河到清河作》: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诗中,诗人看山,是黛色葱郁,气势宏大,仿若一个绿色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崔嵬峥嵘;看水,是波光连天,浩浩瀚瀚,一望无际,又或像一条劈开山峡的巨龙,一泻千里,如此廓大气势,令人心胸开阔。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后政治的黑暗使王维对政治感到厌倦,对仕途感到失望;而佛学道教中看空一切的思想和超然出世的态度又使诗人虽身在魏阙而心存山野,这两种原因形成一股合力,使诗人中年以后走上追求宁静生活的解脱之路,徜徉于自然山水之中。但王维从未挂冠而去,直到去世都在做官,他只是长期生活在山庄、别墅而已,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一方面他不必像陶渊明那样躬耕田亩,为衣食担忧;一方面他饱尝官场滋味而投身山水,不像孟浩然等诗人那样有求仕之心,时时流露出怨怅不平之气。他无忧、无愁、无怨,心境平和,恬淡超脱。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可以无牵无挂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他尽情地融入山水,体悟山水,没有孤独寂寞,没有忧思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因此,他的心境和诗风都能达到一种恬淡的境界,形成静逸之美。另外,王维释道并修,佛家虚空境界的追求和对老庄虚静的体验形成他喜好表现自然静态美的审美趣味,特别是隐居辋川以后,王维笃志学佛,终日以禅诵为事,广泛结交各派僧侣,对佛学义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佛学素养深厚,看空一切,忘怀世情。远离长安黑暗的官场,自甘寂寞,产生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进入审美的心境。

王维诗存300余首,最能代表他后期创作风格的是在宁静超逸、平和淡远心态作用下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山居秋瞑》展现秋山雨后的清新气象,《青溪》、《过香积寺》、《蓝田山石门精舍》等写深山溪涧或寺院幽清的景象,而《皇甫岳云溪杂题》5首、《辆川集》20首则是描写隐居幽胜的组诗,大多写得精致美妙,脍炙人口,犹如精美的绘画小幅。描绘田园风景的诗作有《赠裴十迪》、《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渭川田家》等10多首,勾画了农村平凡而美丽的日常风光。

诗歌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教学 实践

高中诗歌是一个语言比较凝聚的文学载体,有特殊的文学特征,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中之难的重点,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开展,是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关注的点,寻求切合实际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语文老师应该去探究的,更是每个语文老师教学的任务。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诗歌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审美观、创造性,由此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提升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老师作为诗歌的讲颂者,首先需要掌握诗歌的特征和诗歌鉴赏的技巧与能力,能够精确的掌握新课程下教钢的要求,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教师素养,诗歌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基本是古人的人生探索的经验总结、个人修养和文学修养融合而来的精美的诗歌,其中的价值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所以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诗歌之前,必须先领悟其中的意境,然后加以自己的创新之后在教学。在此过程中也能升华自己,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好机会。老师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作为高中老师,也必须及时给大脑充电,努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诗歌中真挚的情感,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多元化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让学生能从语文诗歌中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精髓所在,真正的理解到作者的思想和其中的喜怒安乐,当然,老师也要自己多探索好的教学方式,层次分明的给学生讲解其中的难易点,让学生容易掌握诗歌学习的技巧,使其难度降低,让学生真正的爱上诗歌。另外,老师也要及时和现代接轨,能够和学生没有障碍的进行交流,能够在交流中掌握学生的思维视角,对学生学习诗歌会有较大的帮助,这也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综合素养的方式。

二、增加朗诵、深化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与普通课文不同之处在于,课文每句话比较好理解,但是诗歌它短而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谐的韵律,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愫,学生只有善于朗读,才能够真正的理解诗歌,喜欢上诗歌。老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诗歌,放给学生们听,然后再让学生参照着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和先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此学生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喜与忧,安与乐。例如汉乐府的《长歌行》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的就是忧愁,再如李白的《秋浦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达的也是忧伤”,所以只有与通过大量的朗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心中无限的悲凉,忧愁。针对高中学习的这些诗歌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中经典诗歌的特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去讨论,这样学生们既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也可以让学生爱上朗读,领悟理解其中的意义,汲取诗歌中的营养,鼓励学生多读多理解,达到愿意朗读,深化理解的目标。

三、改革创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脱离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录的教学方式,需要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的教学观念,以围绕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原则的语文教学,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当然老师引导也非常重要,比如,学生初期学习诗歌时总是不知所措,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先朗读,然后再在每个词语中去分析其中的意思,然后让同学自由结合讨论诗歌文的内涵和表达的意义,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根本,然后主动去解决问题。另外,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再以学生的成绩为评判的标准,要全方位的评判,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力的引导,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为目标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所以我们作为高中语文老师,不能被传统的思想影响,要随着时代进步,个人的教学也要随之改进,创新教学理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诗歌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2]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诗歌教学论文篇5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审美教育的价值导向

美国著名学者博伊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努力寻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将知识与方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成长为富有个性的、蕴藏着巨大能量和善于学习创新的人。审美教育着眼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整体培养,重视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人的完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养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发展人的个性。语文教材含有丰厚的审美教育资源,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歌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应充分发掘诗歌中丰富的人文性。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峻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中国的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深入地理解,仔细地揣摩,自如地运用,自然会受到诗歌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热情、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联系

古代诗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对审美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朱光潜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也就是说古代诗歌在音律方面讲究平仄押韵,注重节奏,琅琅上口,富于音乐性,使学生在诵读、背诵中获得音乐的美感,感受到语言的韵律美;语言上则更为简练,结构更为严谨,注重艺术意象的塑造,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把学生引进它所展示的优美境界中,使学生在读诗中有了身临其境之感;在内容上提倡“诗言志”,让读者去品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其文化内涵丰富,饱含作者的感情,便于学生融入诗境中,聆听诗人的心声,体会作品情感美和作者的人格美,更能点燃人心,打动读者。诗人郭小川就曾说“诗是表现感情的,当然也表现思想,但感情可以说是思想的翅膀,没有感情,尽管是思想,也不是诗”。新课改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很多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具有典范性,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文质兼美,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其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化身、美的体现。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者融于其中,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发审美愉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难怪普希金曾说,诗人“用言词把人心照亮”,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雪莱也说“诗以想象和热情启发人类向善”。

审美活动在诗歌教学活动中也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一,在古代诗歌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热爱古代诗歌、探索古代文化的强烈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古代诗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产生发现和识别真理的灵感。“以美启真”发生作用的机制,是审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总之,古代诗歌教学和审美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三、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语文教科书(以2007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为例)进行了调整,一共收录了30首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作品的作者都是在古代文学方面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家,具有代表性。作品时间跨度上也很大,从最早的周代的《诗经》到唐代的诗歌;从内容上看,有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的叙事诗、《短歌行》为代表的抒情诗、以《山居秋暝》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蜀相》为代表的咏史诗,《旅夜书怀》为代表的行旅诗等等。大量优秀的不同题材的诗歌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审美教育的资源。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值得我们探究和实践。

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诵读和品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非常重要,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受到审美教育。诵读的形式多样,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诵读方法,这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诗歌的语言很精练含蓄,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可谓“言简意赅”。古人做诗很讲究词句的锤炼,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之说。古代诗歌中的名句,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体味语言的魅力,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陶行知先生认为要乘着“美的精神”,从而创造出“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诗歌是诗人以其充沛的热情、睿智的目光去感悟、发现生活后,奉献给人们的一份精神产品,是人性的展露、情感的浓缩。通过解读诗歌,可以感受别样的人生体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这两位诗人不仅对古代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人格更让我们钦佩。李白是一位性格豪放,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不受重用,他写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这种倔强不屈的性格,值得我们学习。杜甫写下了《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更写了《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家国之痛和个人的悲哀融为一体。这样的诗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学习诗人的人格美,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再现性,它能使诗歌教学形声化。印象鲜明,可以充分展示诗歌中涉及的多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为学生理解诗歌提供了直观的感受,有利于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处于一种爱学与乐学的学习状态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起只靠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起课来,显然要生动、形象得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消除听课时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使他们能在感情的参与下进行审美鉴赏活动。在诗歌教学中,首先是朗读诗歌,但教师干巴巴的范读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借助多媒体,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的歌曲,让学生理解词的歌唱性,欣赏词所达到的美感。当学生朗读《琵琶行》时,通过多媒体播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再配以古代歌女弹奏琵琶的图片,或者江南月夜的图片,一下子就会将学生引领到白居易所描绘的境界中。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会加深学生对作者所描绘的音乐的理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的描写,对琵琶音乐不熟悉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只有借助相关的琵琶曲,并有“FLASH”制作出相关的画面,五彩缤纷的珠子纷纷落下的画面,会使教学更为形象直观,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呈现出的目不暇接,转化为耳不暇闻的音乐变化之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欲望。让学生朗读《孔雀东南飞》,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背景音乐,缠绵凄婉的音乐让人似乎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他们离别时的柔肠寸断。

诗歌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

在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学生呢?为了让学生愿意学会诗歌鉴赏,作为高中的语文老师,就要提高对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的重视,改变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一定的情境,提高诗歌鉴赏的有效性

老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老师的教学活动在一个适宜的环境展开,使学生的积极情感参与到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可以把情境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以及老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上,本来就是享受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古诗内容,老师的语言应该妙语连珠,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给同学一种文学审美的意境;如果老师的语言比较枯燥、没有节奏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兴趣。尤其是老师导入新课所用的语言,更要有吸引力。比如在讲李白的古诗时,就可以以“酒人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酒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样的语言导入新课。用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导入新课,既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表达也言简意赅。第二,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因为高中阶段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没有什么人生阅历,他们还处于年少不懂事的人生时期,所以他们的理解力不是很强,对有些内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因此,老师就要采取一些手段把这些问题解决,老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利用音乐以及一些影像视频等把这些问题直观化。比如,讲解《秋声赋》的时候,通过老师直白的讲解,同学很难理解悲秋的情绪,不了解为什么很多的古人都写悲秋的诗,不明白古人因何要悲秋?为了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古诗内容,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找到一些能够表现出秋天悲凉的、萧瑟的图片或者是影像片段,再讲述作者一生的经历,以及用《细雨微风》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在上课的时候,放给同学们看,同学就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作者悲秋的情绪,了解到为何古人都能够写出悲秋的情绪,也能使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古诗文,有想要了解全文的欲望。

二、通过美读,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以及写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读”。通过听和读,能够吸收以及理解语言;通过说和写,对语言进行表达及运用。学生要通过读,才能体会出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诗的意境的美,逐渐地去理解诗意。

“读”可以分为默读和美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运用“读”。首先谈一下默读。通过默读,学生可以获得知识,也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默读时间,期间老师不要打扰到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把书面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也会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思考,有利于对古诗的内容进行把握、理解和欣赏。这样,老师在讲的时候,课堂的气氛就会很热烈,不会很沉闷。在默读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默读方法,使默读的作用得以发挥。老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查学生默读的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会默读深思的良好习惯,获取知识。

美读,美读就是要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地读,例如《琵琶行》。通过老师的泛读,就能够把学生带到情境里;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富有感情和节奏地阅读,体会琵琶奏出的声韵,在体会琵琶奏出的音乐的同时,也要联想人物的心境,感受人物的情感,“琵琶女”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的生活情况,使同学们形成健康的审美标准。

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情况,检查学生理解诗歌的程度,从而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有读书声了,几乎就是老师在讲,致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三、老师也要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丰富

人们常说“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老师就应该是一眼清泉。老师所讲解的内容不应该仅靠教材上的知识,也要为学生扩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从这个角度讲,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第一,老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老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在教学中有自己的见解。第二,做好备课工作。老师除了背好教材以外,还要查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比如讲《阿房宫赋》时,老师除了背好教材上的内容以外,还可以上网查有关秦朝的资料以及有关秦始皇嬴政的资料。第三,老师要了解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老师要经常读一些古今中外名著,读一些好的作品,掌握一些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书籍,丰富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老师丰富的知识、自己的见解,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语文课堂气氛,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通过移情,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云飞泉跃”,云怎么能飞?泉有怎么能跃?之所以人们这样说,是因为人们把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一定的感情,其实这就是“移情”。在讲解诗歌时,老师就可以利用“移情的作用”,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由物生景,景又生情,由物到情,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同学的情感得到升华。

总结,要想提高高中诗歌古文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兴趣。老师也要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用知识武装自己,逐渐地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02).

[2]钟启泉,崔允济,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3).

诗歌教学论文篇7

1.诗歌文史知识体系的典型缺失。我不敢说许多老师都存在诗歌文史知识的系统缺失,事实上许多老师都知道诗歌的文史知识,但对诗歌文史知识作过简明梳理的可能要少得多,虽然很多老师也经过了中文本科的学习,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坐下来对诗歌的文史知识作过一个较系统的简明梳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清晰而简明的“缩略图”?老师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学生在诗歌文史知识方面的系统缺失了。这就导致了在诗歌的教与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

2.古诗鉴赏层级化的典型缺失。在日常的诗歌鉴赏中,我们很少思考应该从哪里入手打开古诗鉴赏的大门,很少思考过在赏析某首诗歌的时候关注学生已有的水平,很少考虑过从学生古诗鉴赏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理论)着眼来设计课堂的教学流程,更少把古诗鉴赏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教学;而实际的情况是师生往往局限于就诗讲诗。就诗论诗,就诗学诗。比如讲到李白的这首诗,我们就赏析李白的这首诗,并兼顾一下诗人简介和写诗的背景,我们始终在做的是诗歌赏析的局部工作,无论这个工作做得多么完美,多么精彩,那也不过是画了一个很好看的眼睛或鼻子而忽略了整个脸,显得大而无当罢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但只在做一个古诗鉴赏的局部工作,而且一开始就对这首诗进行综合鉴赏,而没有指导学生走自主鉴赏的路径,而且这个路径应该具有渐进性、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泰勒[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3.古诗鉴赏教学理论支撑的典型缺失。在进行古诗鉴赏的教学中,我们很少想到如何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作依据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按照通常的或时髦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一堂或许很精彩的教学流程,其中不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也不乏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热闹。但我们往往比较忽视教学设计的理性审视,不能按照教学最优化的方法(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堂课“热闹”是有的,但学生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而且我们不能把这个诗人和那个诗人联系起来,不能把这首诗和那首诗联系起来,不能把学生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循序渐进地引导,“整个鉴赏活动总是在浅表的层面上滑行”(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

4.学生在古诗鉴赏中的典型缺失。古典诗歌鉴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先入为主,妄加推断。不知从何下手,脱离诗歌本身,全凭主观臆断,导致对诗歌思想内容分析不当,把握不住诗歌的感情基调。

(2)就诗论诗,分析不深。缺少诗歌鉴赏的相关背景知识,单从诗句去分析,不能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诗歌风格等方面去体味,从而不能真正读懂诗歌的深层内涵。

(3)不能迁移,弄错诗意。古典诗歌有很大的时间、空间跨度,并常用典故、意象来表意,许多学生不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无法了解它们特定的内涵,在理解上南辕北辙。

(4)用词不当,词不达意。不明确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形象特点、思想感情等,缺乏相关诗歌鉴赏的名词术语,导致学生很难准确表意。

(5)不着要点,答题笼统。鉴赏诗歌时不能对诗句进行具体分析,不会再现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不能正确揭示蕴含在诗句中的感情,脱离诗句本身,大而无当。

(6)弄错题意,答非所问。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在答题时,不会认真理解题意,找准答题角度,匆忙下笔,不仔细读题,所答的内容与题目要求相距甚远。

其实,学生在古诗鉴赏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忽略古诗鉴赏题给出的注释,不考虑作者背景,把诗中的意象盲目地当成象征义,遗漏题干要求中的关键词,答题不全或不点题等等,这些实际上也是古诗鉴赏的技巧性缺失。

正因为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存在以上一些典型缺失,从而导致教学的“少、慢、差、费”,费了力气,但效果甚微。笔者认为诗歌鉴赏应从基本常识(基本概念)人手,为诗歌鉴赏奠定宽厚的知识背景,即从诗歌鉴赏的知识规律着眼,建构诗歌鉴赏的知识框架。然后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鉴赏训练,每个步骤的训练必须符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从而达到建构高中诗歌鉴赏能力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①周兴建《浅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与欣赏》,《四川教学研究》1992.4-5。

②李玉华《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与训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③袁行霈《中国文学的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诗歌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中国的古典诗词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诗歌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至于人们提起诗歌必然会说“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提到词一定会想到宋词,而随着文学发展样式的多样化,诗词也淡化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多学生对诗词的了解也大多源自教材,这一种普遍现象而非个人的不自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中语文古今诗词教学。

一、高中语文古今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认知观念的偏差和误区影响到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古典诗词永远是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余光中就曾经这样评价李白:“酒下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酿成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具体到高中教学中出现了师生偏向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而不重视现代诗歌教学的现象,无论是教师的个人喜好,还是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使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存在认知不平衡的现象。

2.高中语文教材选录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比例不平衡

这是教材本身的客观原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的教材中仅在第一册选录了现代诗歌,而古诗词却贯穿了整个高中教材。在高考中很多地区的语文试卷中古代诗词较之于现代诗歌而言考到的频率相对较大,古诗词多以赏析为主,其分值相对较大;现代诗歌考试则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分值相对较低,出现了有的地区甚至不考现代诗歌的现象。这使得高中语文诗词教学被动地朝着考试的方向发展,而不重视诗歌整体鉴赏的现状。

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古今诗词的教学

首先,一些教师由于学习的方向的原因,对古典诗词的教学比较擅长,而对现代诗歌的知识却不甚了解,对现代诗歌认知的水平有限。很多教师可能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比较感兴趣或是相对擅长,而对于现代诗歌没有兴趣或是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会直接地影响到现代诗歌教学的水平。其次,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非科班出身的现象,也会影响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由于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在教学中也没有补充自己的业务知识,造成相关教学水平的缺失,而他们的教学势必会给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带来影响。另外,高中语文教师的文学审美能力也会影响到诗词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注重诗词的内容和形式而不从审美认知的角度开展教学也会影响诗词教学的质量。

二、高中语文古今诗词教学的方法探究

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无论是古典诗词教学还是现代诗歌教学都应该予以同样的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是学习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不应该为考试而教学、为教学本身而教学,而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众所周知,诗词是语言高度浓缩的精华所在,无论古今诗词都具备这样的特质,中国古代诗词的含蓄委婉、清新典雅,现代诗歌的无拘无束、自由洒脱都值得肯定和欣赏。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应该全方位地进行相关讲解,而现代诗歌虽然不是教学的重、难点,但是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学习现代诗歌创作的方法。

现代诗歌教学不同于古代诗词的教学。古代诗歌中不乏很多的优秀作品,在古代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从诗歌的韵律、修辞、句子翻译等方面来把握诗歌的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深切地领悟诗句意思,进而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而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主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知诗歌创作的情感。例如,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应主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入手,感受其自由、独立、自信的人格魅力。而纵观古今诗词,意境的营造是建构诗歌创作的活的灵魂,无论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论是戴望舒的《雨巷》还是郑愁予的《错误》,其中所营造出来的意象或是优美或是浪漫,都值得仔细的品读和鉴赏,诗人对意境的向往和营造自古使然,所以在高中古今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诗歌意境的讲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古典的诗词还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它们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值得认可的。如果说近体诗是“带着镣铐的舞蹈”,那么现代诗则是“自由者的歌唱”,诗歌的产生使得文学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典雅气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全面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古代到现代,从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充分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感受不同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艳.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

诗歌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地位在越来越重要,但是其教学质量却并不乐观。诗歌无论是在其体裁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更具特色,而且部分内容学起来更艰涩难懂,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具有喜好分明的特点,只有激发其对诗歌的兴趣,才能更好的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逐渐提高其文学素养。

一、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原则

1.目标原则

在初中诗歌教学时,必须要遵循目标原则,即明确教学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新课标指出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目标[1]。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即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具有的特征以及表现手法,加强对不同诗歌的记忆,并培养良好的语感,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该目标的制定的重点在与培养学生个性化鉴赏能力,鼓励其对诗歌进行创意性大胆的假设猜想,并通过工具书的使用来清除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去学习研究,不断丰富其情感世界,更深入的了解到诗歌所存在的历史局限以及积极意义。

2.结合原则

结合原则即是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结合,进而可以不断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文学素养以及语文综合能力[2]。首先,应该认识到诗歌所具有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结合诗歌内容来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在品味、揣摩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其次,初中所接触的诗歌已经有流派之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结合诗歌特性来确定教学方式,进而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深入了解诗歌所具有的魅力。最后,诗歌与普通文体相比其表现形式以及文化题材等都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承载了作者浓厚的感情,同时更是记录了社会历史进程。因此,在教学时必须要结合诗歌内容所要传达的情感来确定教学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其人文修养。

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推动力,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具有非常明显的喜好特点,如果不喜欢一样东西,就会放弃的很彻底。而诗歌与白话文体相比,无论是在确定其写作形式,还是出揣摩作者思想感情上都具有更大的难度,使得很多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比较低。因此,在进行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时,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转变传统的读、抄、译、背的教学思路,将诗歌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与学生联系在一起,进而可以有效激发其参与兴趣[3]。例如在学习《沁园春 雪》,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进行自学,让其将图片与诗歌词句联系在一起。然后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有感情的来诵读诗歌,并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发表一下自我的感想。最后教师向学生说明作者此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在结合一下图片,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到祖国大好河山,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在整个教学阶段,基本上都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将自己代入到作者的角色中,使其在对诗歌感兴趣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教学目的,进而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诗歌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过程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就会消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进而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新课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此教师可以采取学生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使其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来随机确定哪位学生来进行诗歌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最后应该由教师来随机确定讲课的学生,避免有的学生“和稀泥”。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听取别人的看法,将不同人的看法整合在一起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对诗歌的学习,并且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教学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在新课改背景下,结合诗歌内容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整合教学内容

很多学生抱怨诗歌内容晦涩难懂,或者是简单枯燥,针对这一问题,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做好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在教材原有的诗歌内容框架上,不断对其进行内容上的丰富,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诗歌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感情。例如在学习《花木兰》时,此篇诗歌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在学习时与其他诗歌相比就具有更高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评价诗歌的意识,避免片面的鉴赏。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尽量的多搜集资料,也可以发动学生一起动手来搜集背景资料、作者资料甚至是主人公资料等,让诗歌内容更加丰满,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更为全面。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教材内相互有联系的诗歌放在一起教学,这样学生在理解上具有共同点,可以帮助其巩固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尤其是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想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诗歌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的研究,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秀英.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意象分析法——以徐志摩诗歌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7):16-17

诗歌教学论文篇10

诗歌教学既是种知识教育,也是种审美教育,史是种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小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助益,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导引作用。我们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适介培养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健康美好的人性,使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新诗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所以“读小随".“讲小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教学难题。以笔者浅见,要解决现代诗歌教学中现存的这些问题,教师至少要注意以下二个方而: 

第一,要有宽广的诗歌背景知识作为扩展讲解。在教学中,教师小能机械地就诗论诗,而应通过知识性的扩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扩展阅读的口的。扩展阅读叫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扩展讲解的内容小必而而俱到,应尽量简单准确,点到实质,但切忌语焉小详。具体内容应包括诗人简历、诗歌常识等,对于现代新诗中的术语名词,如什么叫象征主义,什么叫浪漫主义,什么叫感伤主义,什么叫现代主义;些特殊的诗歌形式如}四行的美学原则是什么。在口前学生普遍喜欢徐志摩诗歌的情况下,叫以讲讲新月诗派及其主张的格律诗的“二美”原则,并结介具体作品解释清楚这“二美”具体的内涵。讲到舒婷的《致橡树》时,也应该扩展讲讲“朦胧诗”的名称来源及其思想艺术特征。如果按照主题划分为爱情诗、乡愁诗、爱国诗,或者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史诗等,叫以尽量归纳、总结同类主题或同类形式的些诗歌;如果按照流派划分,叫以对各个流派的特色以及 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作出归纳分析。囚为很多诗歌需要放在具体大背景和新诗史中阐释,所以诗歌背景和简单的诗史也应有所涉猎,比如讲授韩东、于坚的诗时,应该提及第二代诗歌运动,而对于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则应该讲讲九叶诗派、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概况。 

第二,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解诗中所说的“诗无达话”,并小是说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说对于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叫能会有多重解释,叫以从小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最符介原意的“叫能性”解读,这是,n::近式的解读,而小是远离或僵化的就诗论诗。笔者以为,这种开放式的叫能性解读首先应该是种深度而准确的讲解,小能只是泛泛而谈,更小能是离题的解读,而应是 种“细读”(close reading)。这就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等囚索,以及字句中复杂幽微的意蕴,当然,丰富的轶闻史事也叫以从旁充实。比如闻多的《色彩》,这首诗写的虽是“色彩”,其实是在写“生命”,“色彩”的丰富多彩(红黄蓝黑等)就是“生命”的丰富多彩(爱恨生死等),关键的诗句是“生命是张没价值的自纸”,“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囚为我爱他的色彩”。就我所知,有些教师对这首诗的解释很肤浅僵化,居然让学生把各种色彩对应代表的意思背会,考试中居然会给出“红黄蓝黑’发表毕业论文夕各代表什么意思的考题,想到学生在“绿—发展、红—热情、黄—忠义、蓝—高洁、粉红—希望、灰自—悲哀、黑—死”之问划上对应号,我觉得这样的诗歌教学是失败的。其实,对这首诗在色彩上的隐喻运用,教师也叫以结合闻 --- 多绘的功底讲讲他诗歌中的绘美,也叫以讲讲色彩的主观险。而现在有些教师们们把些饱含情感、极为感性、意味无穷的诗歌给程序化了,把传达丰富细腻感情的灵性美简单化为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恨小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做个知识的硬盘全部拷贝储存进去,而思想的深沉、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撞击、精神的愉悦等等都被稀释掉了。所以深度准确的解读应放在第位,小是浅显的阐释,毕业更小能是离题的阐释,或是断章取义、只顾字而意思的解释。 

教师叫以把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方法相结介,从各种角度比较小同诗歌作品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从主题角度、性别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提供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化的解读方法。比如,同样是爱国主题,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闻多的《一七子之歌》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是小同的,叫以比较小同的时代背景,小同的历史环境,小同的诗美诗意,而共同的地方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又如,在讲解余光中硕士《乡愁》和席慕容《乡愁》时,叫以让学生比较、总结从古到今中国诗歌(文学)中的“乡愁”主题,并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普遍情感,教师叫以与古代边来诗与田园诗相比较,把现代诗人与古代诗人李自、高适、陶渊明等比较,从乡愁意识扩展到人类的归乡意识、乡土情怀和家园感。 

一 个作家的其他诗歌作品既叫以作为扩展阅读,也叫以作为比较阅读,教师最好能加上诗人同时期创作的另些同主题诗歌,或者小同诗人在小同时期的同主题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