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6:40:36

成人教育学论文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1

1.现阶段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内涵。所谓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其实就是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结果进行评价。监控组织需要定时对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其他教学方面的状况进行相应的信息收集或整理,运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理性的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使有关人员及时发现和修正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最终达到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在进行监控的过程中,拥有自己的特征。①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是一项体制性的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需要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这样,质量监控工作才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才能够对相关的教学及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实施,需要全员参与。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是仅依靠授课教师,也不是只靠学校的管理人员。它需要学生、教师,以及其他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协作努力才可以实现。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积极主动配合和努力来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③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要坚持全程性原则。在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与标准相偏离的情况,这就需要质量监控工作人员及时地找出问题,做出分析,判断产生该问题的具体原因。这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找准方法和策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施监控工作具体过程中需要坚持监控的全程性。即工作人员需要对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学阶段进行监督和控制,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修正,确保教学工作不偏离教学重心,达到教学目标。如果缺乏全程性则导致监控结果分析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从而影响对事件的正确判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具体地讲,就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层次比较高,较为繁杂,教育对象的专业素质相差也比较大,相对而言,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担负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往往是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和专家,很多时候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办法,从而导致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结合成人教育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成人教育的真正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好。究其根源是没有一只专门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教学和研究的专业队伍。

2.教学管理工作跟不上时展的节奏。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但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则明显落后。它往往是简单地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模式,不能切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教学工作,与时代脱节。现在当务之急是对管理与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工作。

三、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督

1.完善质量监督体系,重视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要对师资队伍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作为管理人员,要创造机会,让所有工作人员接触、吸收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技术。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要优先选聘那些对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熟悉,专业素质比较高的老师。要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不断满足成人高等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学习的根本目的。

2.注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成人教育特征。在进行质量监控的过程中,成人高等教育首先要树立为成人教育服务的思想,要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中教育对象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且个体差异很大的事实,掌握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科学的监控方式和方法。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以及具体教学管理过程中,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以及差异,不能照搬照用。这就需要负责教学的领导层和管理人员,正视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采取有效的实施监控的方法。

3.完善改进质量监控工作,需要提升师资力量。由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有着一定程度的限制,从事教学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大多数教师由从事普通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兼任。应该说其业务素质较好,但队伍稳定性较差,轮岗教学情况严重,敷衍教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要从观念上重视这项工作,加强理论研究。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或方法来稳定成人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具体来说,一是学校支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对成人教育进行研究,鼓励教学成绩和业务素质优秀的担任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师资力量的稳定性以及科学合理性,从根本上促进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稳步提升。二是要挑选更多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补充到队伍中来。要针对成人教育特点从各行各业选聘优秀人才加入到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环节,做到产学研结合。教师的选聘范围可以是科研所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从一些党政机关单位或者是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是个人。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2

(一)情感方面

人的情感是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因素,情感的趋向可以影响人对事物的判断。在一般的成人思想教育中往往忽视成人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其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致相同,机械式的传授,完全不考虑学员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几乎完全忽视。学员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消极对待,没有学习的热情,因此,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在对成人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员的情感需求来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思想教育教学奠定基础。针对农村的学员,因为其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的限制,因此,在进行成人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学员的兴趣与情感,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无意识方面

无意识因素在思想教育中也占很重要的作用。有意识的教育往往过于死板,影响教育的效果。在无意识寓于有意识中,在无形中对学员进行教学,可以采用暗示和熏陶的方式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可以利用惩罚的方法来促进学员的学习风气,运用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指导学员学习。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但要重视课程的完成,而且还要重视影响完成的因素。比如:校园的文化环境对学员思想的影响,要进行选择性的教育,帮学生选择正确的文化影响。

(三)个性化方面

人的性格是非理性因素中的重要内容。每个学员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对事物的认识也都不同,因此,对成人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也就是个性来进行个别教育。对学生正确的思想趋向要给予肯定,对于学生的错误思想趋向要给予纠正。每个学员的性格都不是完美的,因此,教师要利用学员的优点来发掘学员的潜力。对学生的缺点可以慢慢引导,帮助其改正。尤其是对于农村学员来说,地区的因素也是塑造性格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来进行思想教育。

(四)自主性方面

人的自主性是学习效果得到实现最重要的因素。自我意识是自主性形成的基础。自我意识决定了人需要独立和受到尊重。因此,在对成人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要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教师要以学员为主体,树立平等的观念,尤其是对农村成人学员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其知识水平的有限,教师不能因此而歧视学员,要有耐心,循循善诱。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也不要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特别对待的情况不要出现。也对学生尊重,这样才能在思想上体现学员的自主性,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五)体验性方面

要想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课堂的氛围或是学习的环境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一个紧张的学习气氛具有双面性,这个度的问题是不容易把握的,过于紧张的气氛不利于学生学习,会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精神紧绷;而太不紧张的气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学习的斗志。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营造一个既不过度紧张,又不过分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调节学员的情绪和心情,使学员乐于学习。

(六)结语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3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成人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坚,成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而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活动不论是从研究数量、研究质量还是研究人员队伍来看都和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如研究人员队伍的逐渐减少、研究经费的逐年下降、研究条件与设备的简陋等等,都是制约成人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瓶颈。实践表明,无论是社区教育,企业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各个专业课程的改革与教师教学的实践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都迫切需要成人高校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创新、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创新。

一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其研究对于教学理论的完善和教学实践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成人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其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成人教学改革的关键。

1、“三角支架”模式

现代成人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成人教育区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三角支架”模式,即以职业教育为追求,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模式。在这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下,成人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原有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暴露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不适应,新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形成,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人生教育为追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受教育者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从以职业教育为追求向以人生教育为追求的教育理论的转变,将使成人教育不再固守于传统的职业取向,而是转而以职业教育为其立足点,形成一个终身的、全程的、多层次的全方位新型教育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是一种大教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教育载体平台的转换将为大量的成人提供学习准入的场所和机会,是先进的终身教育理论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旧的“三角支架”模式已经不适用时代对成人教育的要求,只有在新的“三角支架”模式的良性互动下,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功能,为成人和整个社会服务。

2、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TeachingModel),它强调以实际出现的问题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提供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引导学员学会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带着疑惑问题来学习的,因此特别渴望能学以致用,起到提高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竞争的作用。这就使得成人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显著的实用性特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用结合,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技巧。

3、三维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简称三维教学模式)是北京市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科研成果。三维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以“教育效益”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员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与教育效益联结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在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坐标系的原点上,建立起教育效益坐标轴,形成具有立体系统结构的三维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学员个体发展的需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有效选择。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把效益作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共内涵是指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双向参与”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产生教育效果和收益。

二、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

1、“双重性”

成人高教原本就是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她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制度中脱胎而出,因而她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的文明进步;同时她又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广大民众素质提高的急需而生,以其“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性深得青睐,如此她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就构成了成人高教的“双重性”(或称“两栖性”)。没有对传统教育制度、体系的创新,成人高教便无缘出现,更难言成长、壮大。缘于普教别于普教,正是成人高教生命的根。她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肩负着多重服务功能,紧紧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创造“独特性”

任何事物的出现、生存、发展,不单纯是因其共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其鲜明个性。成人高教即是从普通高教脱胎而来,必然拥有教育的共性,但如果她完垒雷同普通高教,便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说,成人高教必须发扬、承继普高优势,创造自我,开创普高所没有的特色,磨砺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成人教育规律的亮点,打造自己的优势,孕育自身内在的强劲生命力。要使成人高教超越普通高教的前提应是洞悉各自的特质、表现型态,从而扬长避短,创造自我独特的优势,赢得自我生存的价值。

3、强化时代性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需求,伴时代而行,随时代而壮,这是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一经验充分说明,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时代需求,在追逐时代潮流中发展壮大。要紧跟时代、把握时代,首先要认识时代,关注时代的变化,辨析时代的特点。当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多变”“快变”“不确定”。

成人高教要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响亮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优质服务效能,再塑成人高教新体系。这个新体系要以现代教育观、终身教育观为统领,以继续教育为重点,以促使人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充实生活为内容,在优化学习手段、提供多样化学习形式为途径,以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促进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以自主办学、弹性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创新建设为保证。

4、关注国际性

经济的垒球化、国际化使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以国际大环境为背景,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表明我国已进入垒球经贸体系,教育亦随之出现垒球化、国际化的趋势。成人高教面对全球化、国际化,虽有挑战,然却有着极好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终身教育是世界潮流。成人教育被国际公认为“顶点教育”,正如《学会生存》所言:“成人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再也不能是无关紧要的活动部门了,我们必须在教育政策和教育预算中给予它应有的地位。”这种先进的教育观念会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而滚滚奔涌进来,成人教育的地位、舆论环境及至相关政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成人高教无疑会由教育的边缘走进教育的中心。成人高教正可借此机遇,乘势而起,大力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瞄准国际化市场,迅速提升层次、品位,开拓成人高教独有的无限空间。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4

随着转化理论影响的日益深入,对它讨论和批判的声音也随之而来。不难看出,麦基罗的转化学习理论带有明显的认知取向,强调以“理性”的方式实现“转化”,重视从理性的角度对人们关于自身、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或者对歪曲的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与质疑,从而希望实现认知重建和“转化”,这是一个觉察内的理性学习过程,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是转化学习的必要条件。梅里安(SharanB.Merriam)在对麦基罗转化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发展的角色研究一文中,提出“尽管认知发展可能被看做是转化学习的一个结果,但成熟的认知发展过程是进行转化学习所必需的批判性反思与理性讲述的基础。”[11]当然,也有许多研究者批评麦基罗过分强调认知与理性,而其他认识形式则处于次要地位,他们认为其实非理性、超理性也是促成转化的有效方式:布鲁克斯提出了直觉的意义;沃盖尔桑(Vogelsang)提出了超理性影响;德克斯(Dirks)把对灵魂的滋养作为教育目标,提出心灵学习,认为情感和想象力是促进转化学习的重要因素,有意义的学习根植于成人与自我及外部更广阔的交往世界的情感与想象的关系,而人们赋予情感的意义则反映了意义所生成的社会文化和精神背景,这一过程是想象与超理性的;而近期的一项对转化学习的研究中更是提到了“全人学习”中可以利用的包括“认知、情感、肉体、直觉和精神”的维度。此外,还有研究者指出麦基罗的理论缺少情境性,没有探究个体与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情境等之间的关系;也有人批评他的理论过多地关注个人的质变而忽略了社会变革的力量;还有研究者从伦理的角度质疑成人教育者在成人“转化”学习中的地位与角色。对转化学习理论中的探讨与批评,麦基罗一直努力回应,致力于该理论的修正与完善,如在对待批判性反思的作用问题上,他也承认批判性反思可能不是转化学习发生所必需的条件,“转化可以是全神贯注的,涉及批判性反思,也可以是反复的情感交互作用的结果,或者是不知不觉同化的结果———正如进入一个不同的文化氛围,未加批判地同化该文化的规范、标准和思维方式”。[12]转化学习理论内部正趋于融合,各方观点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必要的补充,超理性和理性可以并存于转化学习的过程。

二、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启示及指导

(一)对学习者经验的高度认可与积极运用转化学习理论指出成人经验和认知水平是重要前提,经验对于转化学习的触发意义已经非常明显,在具体的、可见的事实中找到支持与促进认知改变的信息是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发现并运用自己的经验,成人的参照框架往往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成人高等教育中,教育者尤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发学习者曾经的经历、情绪体验等,引导学习者对已有经验重新体验,通过相互交谈的方法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从而获得学习。坦南特曾经描述了在学习中成人教育者引导成人使用建构经验的几种用法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教育者可以将他们的解释和说明和成人学习者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接下来,教育者可以将学习活动同学习者目前的生活、工作经验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还可以创造学习者可以参与的、产生学习的经验;最后教育者还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解构自己的经验,激起他们对已有经验的质疑。

(二)促进学习者的批判性反思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培养模式下长大的成人,更加习惯于接受教育者的安排,当教育者试图让成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参与自我评价活动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选择沉默寡言,这种根植于一直以来所生活的社会文化中产生的思维和行动模式,给成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普拉特研究认为文化和意识形态造成的东西方对“自我”定义的差异,应该在成人学习指导中给予充分的考虑。首先应该培养其反思的意识,促进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反思,不断地审视周围的事物、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判别能力;其次,应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习者与教育者、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分享获得反思的心得,从而提高反思的效果;最后,应鼓励学习者将反思的结果运用到实践中,获得转化学习的最终结果。成人教师应该教授有关批判性反思的方法策略,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技巧方面的支持。通过组建成人学习者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开展讨论,进而根据不同成人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判断性反思建议,促进他们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最终达到观念转化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反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是持续性的、多元化的和全面性的反思。

(三)重新审视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在转化学习研究中,教师的作用一直受到关注。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成人学习者拥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业已形成的学习风格和经验,对于教育者而言,学习者的需要、风格、经验和动机可能是外显的,这些是决定成人教育教师如何帮助成人学习者学习的重要因素,并决定他们的角色和教的方法。在面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者时,教育者尤其需要以新的视角去转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角色界定,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平等和相互关怀的关系。为此,成人教师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多地建立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平等的教与学互助关系的动力机制,使成人发挥自主学习意识,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学习。

(四)推进理谈的意义成人学习者在与他人的理谈中,互相交流观点,产生新的观点假设,继而通过批判性反思,才能产生转化学习。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创造理谈的理想条件,如引导学习者搜集、掌握尽可能全面的相关的信息,然后摆脱自欺,能够客观地评价各种主张、争论,并尽可能地让成人学习者都拥有参与对话、交谈的均等机会等等,目的就在形成一种更加敏锐、礼貌、不受支配和不被扭曲的沟通。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是促进这种学习形式,即把差异视为一种机会,一种对我们交流、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挑战。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5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现状

1.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成为广大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而言,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1998年到20*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数从108万增长到447万,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已经达到2300万,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但是我国的大众化教育发展目前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利用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服务社会是高校办学的三大功能之一,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求学需要是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为大众化教育服务是绝大多数高校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个人要终身学习,社会要为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这个大的社会发展前提下,普通高校除了办好全日制普通教育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把为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作为高校办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成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传统的办学层次,有继续办下去并办好的基础和条件,无须另起炉灶。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办学形式,以其大众化、开放式、低成本、高效率和独特优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可以说,建国后的几十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信誉主要是靠普通高校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没有普通高校作为依托,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从近年来成人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以其品牌、资源及信誉优势—直成为绝大多数考生的首选,成人教育作为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一个办学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和将来是轻易改变不了的。至今为止,成人教育仍然是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无法替代的,随着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以及从普通高校在其中所扮演的主力军角色来判断,成人教育毫无疑问是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的整体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仍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

2.高校成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在理论上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其现状来看,还没有实质性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在观念上成人高等教育在高校的整体布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每个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有其明确的建设定位,定位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教学和科研,而成人教育很少被纳入其中,没有将成人教育作为能最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来看待。甚至有相当一些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衡量远远大于对其社会效益的诉求。其次,在投入上,由于成人教育在高校布局中处于边缘地位,高校对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缺乏规划,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投入,对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缺乏主动有效的监控。最后,反映在办学效果上,缺乏高校成人教育特色,出现规模与质量失衡、品牌与信誉错位现象。这一现象,显然是与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不相适应的。因此如何把握发展节奏,统筹成人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是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成人教育

要推进高校成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理顺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统筹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注重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成人教育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业。

1.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从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教学进行质量评估,这充分凸显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正从注重数量增加转移到注重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样关乎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校的声誉,最终关系到社会效益。在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上,高校成人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有全日制教学的质量和监控标准作为参照。然而近些年有关成人教育质量的议论颇多,认为成人教育质量一度滑坡。这说明高校成人教育尚未能把这套质量保障与监控标准,转化为适合成人教育自身特点的做法。因此,在成人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没有质量上的提高,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就是建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大背景的发展的质量观。一方面重视教育过程本身的科学性,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考核制度改革。为此,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由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受教育者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必然要求多样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素质、通用型、适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2.控制发展规模

高校成人教育的特征是以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其发展规模应与高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高校的教育资源决定成人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过大,势必会影响全日制教学与科研,也会使成人教育自身在资源利用上捉襟见肘:发展规模过小,会弱化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也不利于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发展规模的健康与科学,就是一方面顾及到高校全日制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成人教育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又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能否充分的占有。

3.优化教育结构

高校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的目标就是要使复杂多样的教育对象最大限度地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习能力,尽快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课程结构和师资结构。优化专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全日制专业结构为背景,增大成人教育专业结构的适用性、实用性。优化层次结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契机,使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充分找到适合的社会需求层面。优化类型结构就是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把教育推向社区、企事业,开展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培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建立针对成人学习特点,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操作实践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激发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构。优化师资结构就是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社会人才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打造混合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提高办学效益

提高办学效益,就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对于高校办成人教育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努力扩展成人教育发展空间。当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打造品牌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双赢,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提高,则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规范管理,确保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一,高校作为法人主体,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高校要把成人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从成人教育办学思想、体制设置、人员调配、资源配置、教学监控与评估等方面统筹规划,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体。

第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素质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懂成人教育学并适应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统筹管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升高校成教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现代管理素质。增强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管理人员终身学习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管理技能。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目标。加快由学年制向学分制改革步伐,实现校际间课程互通互认,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效果考核制度。

综上所述,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高校成人教育保持健康、科学的发展态势,把成人教育改革与创新作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成人教育必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4).

[2]吴启迪.在20*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1).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6

为保证样本选取的平衡性,根据我校的地理范围,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区分校、渝西片区分校、渝东南片区分校选取样本。其中,本科和专科、男生和女生、理科专业和文科专业学生人数均衡分布。城区分校选取10人,渝西片区分校选取10人,渝东南校选取10人作为受访对象。通过调研,了解我校学生新媒体使用的特点,探寻新媒体使用影响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表现路径。

(一)成教学生新媒体使用的特点

1.新旧媒介并存本次调研统计了30名受访学生在这一年里平均每周媒介的使用时间发现,其地域分布较平衡,年龄层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45周岁以上受访者对电视和报刊/杂志的使用时间较长,35—45周岁受访者电视和电脑的周使用时间较长,而35周岁以下受访者电脑和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较长。这反映出,新媒体接触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年长成教学生对传统媒介的依赖性依旧很强,而年轻的成教学生对新型媒介的黏性更大,他们往往是新媒体的重度用户,参与度和活跃度更高。与普通高校相比,由于成教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该群体媒介使用不够集中。新媒介的使用量虽呈现正态发展趋势,但传统媒体使用量依旧不可小觑。这对成教高校、管理机构通过媒介干预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媒介选择的困难。

2.人际交往的需求明显较高美国传播学者丹尼斯•诺麦尔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媒体用户主要有满足消愁解闷、人际关系、自我确认、监视环境等的四项需求。结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金兼斌《媒介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分类结果、以及成教学生的特点,本文将媒介使用目的分为五种:人际交往、休闲娱乐、资讯信息、学习工作和购物消费,将使用目的分为“非常需要、需要、无所谓、不需要、非常不需要”五个等级,最高等级记5分,最低等级记1分。从统计结果来看(见表1),受访者对人际交往需求得分最高,学习工作需求得分最低。由此可见,成教学生希望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工作的意愿并不强,使用传统的说教来干预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并不能适应成教学生的实际。在人际交往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干预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则能有效满足成教学生的需要。

(二)新媒体使用影响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表现路径

1.单独个体层面:需求满足在访谈中,有24名受访对象(共抽样30名)表示,新媒体的使用能满足成教学生的各种需求。其中,就成教学生而言,新媒体的使用能满足其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传播学者威尔曼和古利尔认为,人们使用网络不仅仅为了寻找信息,更为了寻求情感支持和归属感。例如:渝东南片区的刘同学说“:我在手机上用得最多的软件还是QQ,在没开学前,我们就加进了班级的交流群,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乡镇,相隔很远。建了群之后,我们还没开学就聊得火热了!”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例如:主城片区的王同学说:“我觉得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勾心斗角的。我就很喜欢微信查找附近人的功能,我通过这个办法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实实在在交心的朋友还是我的同学、同事,慢慢地也就觉得微信越来越没意思了。”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社交不积极的同学对“使用新媒体进行社交”的期望较高,他们希望通过新媒体与更多的陌生人交流,在新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中发声,以此来消除现实人际交往的挫败感,力求实现“使用与满足”的效果。但这样的愿望往往很容易落空,由于新媒体交际缺乏面对面的接触,陌生人间往往防备心较重,难以实现真诚沟通,进而产生网络交际鸿沟,影响其主观感受。另一方面,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社交活跃的学生常把新媒体作为社交的辅助手段,不断辐射更广泛的社交圈。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使用能较好地满足成教学生的社交需求,现实的生活状况也被新媒体正向放大“,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自然物种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新媒体建构的媒体生态环境,从而形成“沉默的螺旋”。

2.群体身份层面:比较心理和阶层归类心理依据比较理论和阶层归类心理,以成教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为中介变量,对受访者进行社会比较和阶层想象。27名受访者(共抽样30名)表示,曾多次在新媒体中看到关于“成教学历注水”、“成教考试作弊”等一系列反映成人教育问题的内容,存在污名化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往往来自公众的“固定成见”,他们依据固有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对成教学生作出片面化的评价,成为成教学生认知的一种模式,很难解脱。在本次访谈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在新媒体中感受到社会对成人教育的否定,对成人教育学生的轻视。有13名学生(共抽样30名)表示从中感受到极大的挫败感,有12名学生(共抽样30名)表示无所谓,有5名学生(共抽样30名)表示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这些有关成人教育的负面体验,直接导致了受众产生趋同效应,影响了成人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同。同时,与普通在校学生相比,成教学生既具有学生身份,又兼具社会身份。成教学生在进行身份归类和阶层幻想时,极易受双重角色的影响。例如:渝西片区的周同学说:“以前才毕业的时候,很喜欢在大学群里面聊天,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里的同学们,有的当官了,有的变大款了,而我现在还在参加成人教育本科的学习。和他们相比,我真的差得太远了。”“炫富”、“贫富差距增大”等内容,使得身处其中的成教学生,在社会对比中产生较大的“认知弱势”幻想,进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

3.社会认同层面:自发的社会向心力和离心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通过新媒体获得资讯、参与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本次调研中,有23名受访者习惯通过微博、网络新闻等方式获取资讯;有21名受访者喜欢对各种资讯进行评论;有14名受访者表示通过评论资讯,能产生较强参与感、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提高社会向心力。例如:主城片区的周同学说:“如今,在微博中,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些成教方面的负面消息。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泄渠道,看了这些消息,我会有一时的不快,但微博也给了我去评论、分析这个消息的公平地位。所以,总体上来说,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社会认同感所依托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新媒体作为其中较为新型的载体也更为成教学生所使用和热爱,通过信息的流通和价值的引导来达成这一过程性的社会认同建构,影响较多数的成教学生,矫正错误观念,传递普世价值观。另外,有9名受访者表示,新媒体对时事获取的便捷性、参与性能在一定程度提高自我主观幸福感,但其传播过多的负面资讯以及多次无效表达后,又极易产生社会离心力。例如:渝西片区的关同学说:“微博的传播功能是很强大,但我们不是什么名人,我们的发言是很渺小的。我曾经遇到不痛快的事,也喜欢发发微博抒发愤怒之情。可这也只能换来一两句安慰的话,没有多大实际效果。”总之,新媒体构建的便捷、无所不在的资讯网络促使成教学生能主动或被动地介入公共事务和国际国家时政,在群体身份认同上可能得到加强,从而增强凝聚力或向心力,提升主观幸福感体验;亦有可能社会疏离感被加剧,促使孤立心理或离心力的出现,从而降低主观幸福感体验。

二、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新媒体使用对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除了首要遵循使用与满足原理,还通过社会比较和阶层想象、社会整合和认同调适来等路径来表现。由此,可基于此表现路径,通过如下方式干预成教学生主观幸福感。

(一)建立基于新媒体的群体聚合组织根据成教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各成人高校、成教管理机构应选择学生喜欢的媒体,从不同层面建立相关组织,实现群体聚集。例如:各成人高校可建立学习小组QQ群、微博实现人际交往;成教管理机构可建立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宣传成人教育相关政策,表彰优秀教学个案。

(二)减少阶层分化的“标签”,重塑阶层认同由于成教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各成人高校、成教管理机构在建立新媒体组织后,应及时带有较强心理肯定的媒体内容,努力重塑该阶层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7

【关键词】职业人文素养 养成教育 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93-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高职学校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出现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不良现象。不少学校在学生教育培养中看重职业技能的训练而轻视职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出现严重偏差,一些职业人文素养课程课时少而且还被当作选修课来对待,甚至有时被专业实践课所取代。教学内容走过场,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流于形式。这种弊端势必使高职教育走向极端,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被社会淘汰的畸形儿。基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当今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表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成功的职业人除了有出色的职业技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尤为重要。很多社会矛盾产生并不是我们的设备、技术、制度或职业人专业技能出了问题,而是长期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缺失造成的,工作没有责任心、缺乏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差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人文素养的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必要内容,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经之路。

那么什么是职业人文素养呢?所谓职业人文素养是指针对于某一个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修养或涵养。具体可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职业人文素养的内涵极为丰富,可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习惯等。它涉及到的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和精神修养,是职业人综合素质的集中显现。具体分开来说,职业道德是指职业人在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例如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真诚礼貌、不卑不亢、团结协作等职业道德。每个酒店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于酒店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直接的影响。职业情感是指一个人从事特定职业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试想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果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缺乏热情与兴趣,那么苦练业务基本功、钻研业务技能也只能是空中楼阁。职业习惯是指职业人在职业信念的支配下把良好的职业意识变成自己自觉地行动。一个好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人,我们可以从他不经意的言谈举止和待人接物习惯细节中感受到特定的职业风范。职业习惯是在工作实践中长期积累并形成的。

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养成教育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笔者认为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务必要避免形式上的僵化和脱离实际,不能形而上,不能仅仅依赖于大学语文和“两课”教育来进行。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应该多渠道、多方式立体式进行,要以形象性和生动性为特点。可以说探索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已经成为现在迫切而重要的话题。具体来说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先决条件

由于受传统认知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专业教师认为职业人文素养教育不是自己的责任,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

知识的传授才是重中之重,从专业本位考虑先天就对学生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比较轻视。有的教师更是认为职业人文素养教育不可能有明显效果而且也无从下手,在他们的脑子里职业人文素养只是一个轻描淡写、抽象的概念。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问卷调查看,84%的教师将自己的职责定位于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认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等职业人文素养内容属于思想政治等课程的任务。基于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先决条件。只有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才能提上日程。也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强化自己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业务素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课堂教学渗透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因为教育年限短,技能实训任务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职业人文素养教育课课时远远少于专业课。例如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中,语言与交际、思想道德与法律、大学语文等周课时限两课时,且仅限其中一二门。从与学生的访谈中也了解到,这些人文素养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学内容枯燥空洞,缺乏与特定职业情景的真实性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设置意义不明,大多认为与本专业无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这些单独设置的职业人文素养课程中加强引导,把课程内容和职业人文素养融合起来,可利用一些真实有效的职场案例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而对于一些专业课我们也应该适时融入一些文化元素,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使其成为职业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此外,还可以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在专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发一些选修课,进行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可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要、中国民俗等选修课。这既可以增强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了解,又可以使学生自发的对本专业产生热爱之情。

三、严格执行实训考核规范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环节

实践出真知。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技能训练环节,既是教学重心又是提高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环节。严师出高徒。能力高,素质也要高。作为高职院校可通过详细的社会调研,结合企业相关生产工艺规程的要求,制定出实训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在学生实训时,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务必让学生亲自体验,切不可因为学生人数多而敷衍了事。教师严把实训质量关可以实行操作环节一票否决的考核机制。细节决定全部。只有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细小环节的实践教学考核工作,学生才能养成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无论客房部、前厅部还是餐饮部实训,首先,肯定要明确不同部门相关工作操作标准,要求学生养成不懈怠、有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习惯。其次,可以对学生进行岗位编制,结合不同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实训可按不同的酒店管理技能单元循序渐进的进行考核,实行实训带队教师和酒店综合考评的考核机制。最后要规范学生的酒店实训报告写作,并将其纳入实训考评内容,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是提升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必备补充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丰富的校园文化在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可结合专业特色及利用一些社会上的人际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酒店管理专业可以搞一些酒店项目调查、酒店科技文化服务、酒店勤工助学、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酒店管理人员专题讲座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校园文化的载体异常丰富,可以寓教于乐,避免了理论教育的枯燥、乏味,同时职业人文素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栗延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就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

2 许亚琼.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 白鸿辉.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8

①加强同学考勤的记载:参与学习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有缺失,基本的知识建构会缺陷很大,所以对考勤的力度也严格要求,考勤占考试总成绩10%,以两学时为一个单位,旷课一次扣1分,请假1次扣0.5分,累积超过总比例,则考勤成绩为0;

②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约占总成绩的20%,这部分内容借助于典型病例或者实际临床问题,由于我校成人教育的课程安排多为大课时,在课堂足够的时间内进行了特定话题或临床病例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了终结性的讨论报告;

③以特定的论题和临床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让每位同学再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以及从事科室的临床特点以形成了自我的观点和认识,以小报告形式体现和提交,抄袭和雷同没有给分,占总成绩20%;

④考试分为开卷和闭卷,开卷占考试总成绩20%,以课程内容为基本切入点,主要包括学科前沿及新知识,开课时候就布置,课程结束时就交回,闭卷考试以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知识点小而且分散,试卷以百分制记录,但是占到总成绩20%。总成绩的80%都是在平时完成成绩的记录,20%在最后完成,最终形成终结性的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考试评价手段的探索,考核评价依据多样化,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重视与强化形成性评价,加大对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践教学,加强过程测试,才能清晰地考查综合素质情况。另外通过加强试卷设计,提高评价效度。使试卷的设计与研究涉及到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比例,增强试题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课程结束,通过学生以及相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座谈以及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及班主任对于考试改革是比较认可的,特别对于一些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得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付出能够得到一定回报的比较满意的考核方式。

三、讨论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9

MOOCs在全球迅速发展,已经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冲击和变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对象、教学师资、教学方式、教学改进、教学范围和发展模式等方方面面。但我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已开办网络远程教育,已有一定规模;有的高校继续教育只是传统的函授模式,招生人数逐年减缩,面临倒闭。面对这样复杂而具体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向MOOCs改革,不能一刀切,全部实现一步到位的跨越式发展,而应采取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发展策略,尤其应根据各高校办学的实际,逐步推进,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截至目前仍是传统函授模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将最终发展目标规划定位在MOOCs上,但在步骤上不宜一步到位,应根据实际,可以向网络远程教育发展,作为过渡,当网络远程教育在软硬件设施,教学管理和规模范围都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MOOCs推进。另一类是已开办网络远程教育的高等学校,可以直接向MOOCs推进。因其一是已具备完善的办学系统,雄厚的师资队伍和庞大的学生数量,能保证MOOCs大规模的学习者,又可避免MOOCs重复建设;二是具有规模较大的网络学习平台,强大的网络平台能够为MOOCs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三是具有多年远程课程的开发经验,有能力办好MOOCs;四是其具备数字化技术与资源建设的深度融合条件,可以缩短MOOCs的建设成本和时间;五是其具备由学分银行向学分转化的条件,促进MOOCs与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提高MOOCs的含金量。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需建设本土化的MOOCs

“因国外MOOCs在中国的发展会遇到网络和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如承载Udacity平台中教学视频的YouTube在国内无法访问;因网速产生的时间成本影响了学习者的欲望。目前开放的MOOCs绝大多数是英文课程,尽管有志愿者参与了字幕翻译,但因时间翻译产生的文化差异和信息转达过程中的损失影响了学习体验和效果。”[2]可见,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对复杂的学习群体,直接引进国外的MOOCs并不现实,还需根据实际重新设计与改造。因国外MOOCs平台的快速扩展,我国在学习借鉴国外Coursera与主流平台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推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具有刚性需求的精品、优质课程,努力提高国际MOOCs的占有比例,积极开创本土化的在线教育特色。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更应根据中国学习群体,尽快建设一批优秀中文课程,可利用中国学习者惯用工具QQ、微信、微博、博客等建设本土化的MOOCs平台。我国MOOCs课程建设主要包括:(1)基础课程(如高校联盟合建,可以减轻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2)特色领域课程建设,如南方五所交通大学联合推出MOOCs平台;(3)实战课程,如可以将某行业领域的技术高端人才引进来,以真实的创业体验和鲜活的案例进行教学,以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4)本土人文课程的建设,目前,MOOCs的不少课程多以西方文化为背景,我国高校可尽快推出以亚洲甚至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主体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以英语讲授版或者英文字幕,让本土MOOCs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开展MOOCs的措施保障

MOOCs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探索多种运营方式。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既可以借助政府宏观来推动,高等学校具体参与资源和课程建设,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商业化运营手段,保证MOOCs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版权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高校和第三方机构即运营商的产权管理以及利益分配等合理机制。在学习结果认证方面,既可以考虑高等学校之间形成认证联盟机构,可以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甚至允许学员进行跨校选课。也可以成立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实现企业、社会与高等学校的有效对接。

成人教育学论文篇10

调查目的:掌握当前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能力的状况,以及学生对教师这一重要角色的态度。共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其中女生填写11份,男生填写31份。

1.调查问卷及部分回答

(1)学习动机方面

第6题:你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选“是”的78%;第19题:课后你经常主动搜集学习资料。选“是”的占30%;第24题:你有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选“是”的占57%;第11题:你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复选)。共36个选择学习知识和技能;共20个选择体验大学生活;共16个选择父母期望;共24个选择学习做人做事;共19个选择拿毕业证;第30题: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选“是”的占54%;

(2)学习情感方面

第7题:你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选“是”的占76%;第8题:你对学习有很强的自信心。选“是”的占59%;第8题:上课时,你总能全身贯注。选“是”的占59%;第20题:学习是你生活中重要的事情。选“是”的占61%;第22题:你目前对学习的最大苦恼是什么(复选)。其中,有11个听懂老师讲课;19个操作有困难;4个不知道学习的方法;9个不知道学的方向;20个学习不能持久;1个不能实际操作该专业的项目。第23题:你对哪门课程感兴趣,原因是什么?有学生填:喜欢专业课,利于就业;喜欢CAD,因为能画出自己的作品;喜欢工程制图,有成就感;测量,喜欢动手;计算机,因为喜欢网络上网;第26题:作业中遇到问题,你经常会放下不管。选“是”的占79%;第31题:放学后,你会先写作业。选“是”的占38%;第32题:你经常主动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中的问题。选“是”的占14%。

(3)学习能力方面

第9题:你经常在上课前预习。选“是”的占48%;第10题:你总是带着自己的问题来听课。选“是”的占21%;第14题:上课时你经常提问。选“是”的占2%;第15题:你上课会作笔记吗。选“是”的占81%;第17题:你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是”的占29%;第21题:你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选“是”的占38%;第33题:你经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有64%的人认为激发不大。

(4)对教师的认可方面第27题:老师的授课,能否激发你的学习兴趣。有71%认为有点帮助;第28题:你觉得老师的授课方式,能帮助你更好学习。有60%的人认为有点帮助。

2.调查分析总结

从学习动机调查看,学生自身具有很强的学习意愿和目标。有78%的学生对学习是有兴趣的,57%的学生对学习是有目的的学习。从学习情感调查看,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学习不能持久,对学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学生喜欢追求成就感。从第23题看出,成人学生看重学习的成果,倾向于做出一个作品,喜欢追求成就感。从学习能力调查看,成人教育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致造成学习效果的不佳,削弱了学习动机。学生缺乏课前预习,课后总结的习惯,缺少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源的意识等。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来看,教师并没有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虽然50%以上的学生承认老师能给他们帮助,但他们认为这个帮助并不大。

二、提高成人教育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

1.树立自我实现的学习观

在马斯诺的动机层级理论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成人学生有追求成长性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可以加强自身潜能和价值的发挥的观点,摒弃单纯为了获得毕业证的想法。

2.教授实用性强的知识

成人学生的心理追求实用性,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所以,为成人教育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有实效性和时代性,才能有效促进成人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纯理论和陈旧性的知识,对成人学生缺乏有吸引力,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3.布置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在耶基斯-多德森定率中,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所以布置难度适中的任务,最利于激发学习动机。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做中学,体会成功。

4.制定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具有目标导向和激励作用。只有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人本主义认为,学生与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和学生应该对评价达成共识,教师要在学习前,告诉学生评价的方法。5.教授学习方法成人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与缺少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关。教师应在课堂中传授一般学习方法和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