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1:29:44

成人学习

成人学习范文篇1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1、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2、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3、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二)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y开展社区教育基本情况

z社区居民家庭学习情况

(二)调查方案

调查项目调查对象(样本)调查方式

社区居民调查非随机选择2000个居民做问卷目的性抽样问卷调查开放式访谈

社区教育工作者调查非随机选择200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做问卷问卷调查座谈调查

成人学习范文篇2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③高志敏.成人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237-241.

成人学习范文篇3

[关键词]成人劣势优势外语学习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便出现了外语学习热。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这股热潮更加进行得如火如荼。与其他国家相比,国人外语学习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外语学习者有日渐低龄化的趋势,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了。相应地,国内大多数外语学习研究者的目光也更多地关注着中小学生的外语学习,而对成人外语学习的共性特征研究则很少有人提及。儿童学习英语的利弊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在此不做讨论。本文从二语习得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成人学习外语的优势与劣势,以期能够引起更多外语研究者、学习者的关注和讨论。

二、关键期假设理论

“学习外语越早越好”,亦即成人学外语为时已晚、效果不好,此类观点的理论支撑都是源自关键期假设(criticalperiodhypothesis,亦作临界期假说),其理论依据始自1959年。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确定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关键期理论认为,外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年龄段的外语学习是容易并且完整的,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过了这个阶段外语学习就变得困难了,不完整了,意味着无法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了。这个阶段一般定义为青春期之前,语音学习的关键期则更早,更有如语言学家Long的说法,认为六岁前是关键期。

语言专家们通过大量对移民的语言学习的研究来证明这一假设的正确性。那些在青春期到来之前的移民往往外语能力接近母语使用者,而成年之后的移民则很难达到这个高度。另外,一个移民的外语水平高低与他在这个国家居住的时间长短并不成正比,而是与他移民时的年龄正相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12岁才移民到美国,所以讲起英语来带着浓重的德语口音,而比他小两岁的弟弟的英语却一点也没有德语口音。

三、成人外语学习的劣势

如果关键期假设成立,则成人学习外语就已经在年龄上存在着先天性的劣势。另外,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劣势还表现在心理层面,成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畏难、急功近利等心理障碍。在掌握了母语以后才开始学外语的成年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已达到较高的程度,已建立了一种能够表达自己的语言安全感,但在运用外语时,这种安全感受到了破坏,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和不安,进而产生负焦虑。同时,成年人羞于开口,怕犯错误,注重面子(face-saving)。儿童因为不容易受到同伴的压力,自我认识方面没有形成模式化思想,所以更容易接受外部信息。而成人即使在短期的外语学习中也会受到自我认识方面的威胁而影响外语学习。另一方面,成人的情感屏障(affectivefilter)比较高,过于计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成人不愿意练习使用所学的语言。

成人外语学习还受到了文化取向的影响。外语界的一个共识是:母语与目标语两种文化之间的距离越远,目标语就越难学。有学者比较了三个民族团体习得属于西方文化的外语的情况:母语和外语同属西方文化的“近距离团体”的学习者成绩最好;来自中东和非洲的常接触西方文化的“中距离团体学习者成绩次之;而来自亚洲的“远距离团体”学习者的成绩最差。而关于民族同一性与外语习得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强调的是态度对语言水平的影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差异比较大,很多成人外语学习者在文化取向上就对英语等西方语言带有抵触情绪。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态度还受来自家庭内外的影响:如果其家人、朋友对某外族文化感兴趣,或者如果其亲属在目的语国家,他就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如果学习者周围有成功地学会某一外国语的范例,或者学习者自身没有过分受挫折的学习外语的经历,他也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换句话说,成人外语学习不仅是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也是对另一种文化体系的适应。很多移民在国外几十年都没有真正学会外语,是因为他们对除了唐人街以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

此外,还有记忆力的问题,普遍认为成年人记忆力没有儿童好。儿童记忆生词或者句子似乎比成年人快速、省力。从储存角度看,记忆可划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成年人的短时记忆能力差,而长时记忆能力较强。

上述成人学习外语的劣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方面往往被研究者和学习者夸大,使得很多成年人在外语面前望而却步。事实上,即便是被广为引用的关键期假设理论,目前学界也仍然存在着相持不下的支持和反对的两种意见。那么,成年人学外语,是不是真的就无法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了?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引用专家的观点和例证,来着重探讨成年人学习外语的优势。

四、成人外语学习的优势

Krashen指出,成年人同样可以学好外语,而且如果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时间一定,成年人比儿童进步得更快,正如大龄儿童比低龄儿童的学习效果更好一样。Elli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儿童和成人在外语学习上各有优势。Stern曾对外语学习的年龄问题作过总结。他认为,不存在关键的年龄或阶段,但各个年龄的学习者却各有优势和不足。幼儿更容易直觉地在交际情景中对语言习得做出反应,而年纪较长的学生则更容易利用认知和课堂学习的学习方法。换言之,一种语言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学习。

一般认为,语义、语用知识的习得与人的认知水平发展密切相关。认知水平的发展是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在18到20岁的时候发展到顶峰。这也就说明了成人理解力要比儿童有优势。

同时,对外语界知名专家学习外语起始年龄的调查也表明,成人虽然学习外语时间晚,但是同样效果会很好。比如胡孟浩、付克和王季愚都是22岁开始学德语的,胡孟浩学习六七个月就能用俄语交谈,王季愚1930年开始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俄文班学习,1936年就出版了译作,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系列之一—《在人间》。

Ellis曾使用这样的案例来质疑关键期假说:有一位来自英国的女士,直到21岁才开始学习阿拉伯语,但是她在开罗居住了26年之后,各种测试都表明她已经达到了母语使用者的水平。

这些成功的学习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成人学习语言的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前文所说的认知能力的优势,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优势,此外,还表现为有意识的使用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自制力。

如果成人能够针对自己的外语程度和自身的学习特点来主动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比如有的成人喜欢采用正式操练(formalpractice)策略来练习生词,而另一些成人则会积极采用功能操练(functionalpractice)策略,主动找母语使用者练习口语,以提高自己的交际技能。而且成人还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或者同时采取几种学习策略。这种有意识的利用认知以及课堂学习的能力是儿童不具备的,儿童学习语言是很被动的,因此成人具有主动性、目的性这方面的优势。

成人的优势还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成熟。成年人大脑神经联系已完全建立起来,思维方式已经完善,语言意识强。心理和认知能力的成熟使得成人具有较强的分析、归纳的能力,因而能非常容易地处理复杂的、深层的语言形式和内容,所以成人外语学习者的集中点和强项多是语法规则、句子结构等表达形式。而且成人学生大多有生活经验,阅历较为丰富,对社会的认识、对问题的看法较为深刻全面,日常生活知识也较为丰富,有的还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因此在掌握外语阅读、写作等知识方面占有绝对优势。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Thorndike做了一个试验,他将8岁到35岁的人分组进行世界语的教学实验,用同样的方法,同一本教材来进行教学,结果年龄最小的一组比成年人多用了一倍的时间,却少学了一半的内容。1932年,Cheudleur曾经使用同一法语教材和教法,对一组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和一组20岁以上的成年人(最大的60岁)进行教学实验,结果前一组只有25%的人达到了后一组64%的人所达到的水平。以上实例表明,成人正是利用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调动了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从而取得了比儿童更好的学习效果。

成人学习外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自我监控能力强,他们能对自己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自己欠缺的方面会有意识地加大投入。另外一方面,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有利于外语习得。由于成人学习者普遍已经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于外语习得的学习目的有着明确的认识和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自制力一般比较强,因此态度往往端正认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成人学习者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比如告诫自己不断坚持等。成人学生还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主动总结学习经验和检验知识结构。这些心理特点是儿童学习者所不具备的。

五、结语

上文分析了成人在外语学习中较为共性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分析成人在外语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看到,外语学习实际上并不存在着所谓“最佳开始年龄”的说法。清楚地认识自身外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有利于成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增强信心,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况且与儿童相比,成人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优势是主要的。只要在心理层面上解决过度焦虑以及怕出丑等问题,充分利用自己的认知知识、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有意识地使用积极的学习策略,成人的外语学习,无论从何时开始,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2]何安坤.TheAdvantageofAdultLearnersinaSecondLanguageLearning[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1).

[3]刘乃美.成人外语学习的特点及教学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3,(9):81-82.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吴慧芳.成人英语学习的优势与劣势及教学对策[J].成人高教学刊,2002,(4):61-62.

成人学习范文篇4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2002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y开展社区教育基本情况

z社区居民家庭学习情况

(二)调查方案

调查项目调查对象(样本)调查方式

社区居民调查非随机选择2000个居民做问卷目的性抽样问卷调查开放式访谈

社区教育工作者调查非随机选择200个社区教育工作者做问卷问卷调查座谈调查

社区教育学员调查目的性抽样开放式访谈典型调查

社区驻地单位调查选择有关部门、各类学校、单位、团体不同层次的代表进行座谈座谈调查北京地区选择西城区、朝阳区、崇文区

调查组组长:马成奎成员:陈丹辉、蒋莉、李俊、吴民

天津、上海、江苏地区各选择1-2个区

调查组组长:赖立成员:崔欣、常永才

四、研究实施方案

1.人员组成:

课题负责人

赖立女中央教科所成人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课题组成员

宣兆凯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蒋莉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研究员

陈丹辉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副研究员

李俊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助理研究员

马成奎男北京崇文区教委成人教育研究室高级教师

常永才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吴民男北京《现代教育报》活动主管

钟志兵男北京《现代教育报》专题部主任

崔欣女中央教科所信息研究中心馆员

课题具体分工

赖立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子课题一: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理论研究(李俊)

子课题二: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相关因素分析(陈丹辉、赖立)

子课题三:我国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常永才、蒋莉)

子课题四: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马成奎)

子课题五: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吴民、

成人学习范文篇5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中影响最大矛盾的是“工学矛盾”,优质而适合的网络教学资源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条根本途径。为成人学习设计,制作,提供可行性、针对性、适用性和方便性强的网络教学资源是解决成人学习“工学矛盾”的关键。

时代在进步,为了使自身得到更好发展,在职人员对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成人教育不仅成为了学历教育的需求,更成为了终身教育的需求。本文就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使函授学生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坚持学习和进行有效的学习,推动“工学矛盾”向“工学协调”转变,以及网络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探讨。

一、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与主要矛盾

(一)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

成人教育工作,一直是职业教育中提高职工素质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众多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人提升学历层次,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在职人员及从业人员,具有成人、在职、业余、时间少、分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特点,他们接受教育的方式只能是以自学为主适当辅以面授来进行。

(二)成人学习的主要矛盾

成人学习的矛盾包括“工学矛盾”、热情与基础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主要矛盾就是“工学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成人学生“工学矛盾’旧益突出,函授面授到课率低、学习效果差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学中,虽能将业余学习安排在周末、晚上,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临时加班、出差等原因错过上课时间。函授办学的特点和学习对象的特殊性,使“工学矛盾”成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的难题,也成为影响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网络教学资源在成人学习中的必要性

(一)网络教学资源内涵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i.o版》中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际、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二)网络教学资源解决“工学矛盾”的必要性

归根结底,成人教育中的“工学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时间的矛盾,上课的时候要上班,上班的时候没法请假上课,导致想学但没时间学。既然问题出在时间上,那么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让学生能在下班的时间学,并且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时间上的要求,即借鉴远程网络教育的做法,充分利用开放教育强大的网络平台,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作到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进行学习,让学生随到随学。这既能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又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工学结合”。

(三)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解决“工学矛盾”

成熟的网络课程对解决“工学矛盾”,实现“工学结合”有着极大的优势,当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网络课程,起码要做到“页面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页面信息量适度;文字精练,表述准确,符号规范;导航清晰、明确,链接深度合理”,让学生在有兴趣学的前提下,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如何看,如何学,能学到些什么内容,并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的位置。

2.重视教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网络课程的灵魂,是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及评价的合理设计。它是决定网络教学资源质量的关键,是网络课程区别于一般网络软件的特殊维度。合理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资源设计者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依据教育学的理论,发挥技术的优势,恰如其分地应用各种技术,为网络课程服务。

3.多样化教学内容形式,丰富化课程资源。网络课程的内容上来说,不能是教材的简单搬家,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资源以多媒体为载体,除了文字图像还要包括视频、音频及动画,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静态资源的集合,还应该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开放式教学体系,利用网络的自主性、交互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讨论辅导,或电子邮件求教。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可以采用“电子课程(光盘、网络课件)+网上答疑、讨论”“作业+面授辅导十学习小组十集中考试”的教学模式,实现自学、导学、督学、互学和促学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性学习期间及时获得老师的指导和反馈,建立非面授时间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4.保证好学习支持服务的质量。网络课程为了支持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支持,如导航、答疑、反馈等,因此网络课程还包括学习过程支持的要素。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学习支持服务能够促进他们坚定学习信心、克服学习困难、顺利完成学习。网络课程的学习支持一般指学习过程跟踪和记录、学习反馈、课后答疑、学习辅助工具等。

把管理与服务融合成一体,倡导“管理”就是“服务”的新理念。开发设计完善的学校成教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注册,查看、更改个人信息;学生随时可以上网进行选课,可以在网上查看自己的课程表、学校的考试安排、各种通知、查询每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等有关的学习和教学信息。同时,对函授站和教学点的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委托各教学点所在的单位职教管理人员对面授过程实行监督和管理,有的单位还为此出台了面授出勤和工资相挂钩的政策,统筹兼顾,统一安排学员的学习和工作,人性化的管理促进了学习与工作的和谐。

三、现有网络教学资源的缺陷及其对成人学习的影响

当然,我们看到网络教学资源的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网络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共同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设计理念欠前进,影响成人学习的积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都是将图形、动画、音视频和简单的交互等“新媒体”附加到传统教学材料上,即将传统的纸质教材换成了多媒体教材;相对于传统教学,在学习模式上的变革并不大,“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仍然没有大的改善,难于彻底突破“教师中心”的限制。网络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仍然是以教师如何教出发,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对“教”的设计更多,而对“学”的设计太少,特别缺乏对网.络协作学习的设计。这种“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路指导开发出的课程,一般很难脱离“演示”性课程的框架,不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很难解决网络教育客观存在的师生分离而导致的师生交流缺乏的问题。

(二)内容选择欠科学,影响成人学习的兴趣

目前网络课程都缺乏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开发网络课程,需求分析都是直接参考在校全日制本科的学生的需求,或者直接在此基础上降低一些,而没有经过完整的网络成人学员的需求分析,对学员的知识结构水平也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样就直接影响了网络课程开发的前期设计阶段的效果,教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也就相应的不那么准确了。

(二)使用评价欠完善,影响成人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远程学习及远程学习者自身的特殊性,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孤独感、困惑、学习技能欠缺、缺少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沟通、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等多种不利因素。这些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地通过方方面面的督促、激励、帮助等,为学生提供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上,多方面的支持。在提供支持的同时也要加强监控,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强制性在合理的程度上有效地结合起来。

四、理想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网络化实现了网络的异步教学,而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将网络教学与其他大量活动相结合,网络仅仅作为课程学习的辅助手段而非唯一途径,网络技术在教学中最佳应用方面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而非将课程内容全部传递到学生的电脑上:

(一)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协作学习

网络教学中的学习活动是检验学生网上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有效手段。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发、健全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就能真正的发生,而通过对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将教学资源、教学支持服务、学生的协作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网上的学习活动中,从任务和活动中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而且,在强调共享、注重个人产生内容、汇聚集体智慧的web2.0时代,教学资源都不能一成不变,未来的学习资源必须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进化发展的。这种进化不仅依赖于资源的原始创作者,更来自于资源的使用者在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的智慧,使资源得到持续性的更新和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师生、生生的交流和协作,还可能激发出一些隐性的学习资源,这是我们传统的静态演示型网络课程无法作到的。

(二)学习资源移动化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新热点。随着手机、PDA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3G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超过了1亿,不同性能、屏幕尺寸、样式的移动终端已基本满足移动学习的硬件需求,网络教育也将适应这一趋势。移动学习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也促使我们在进行资源开发的时候考虑移动学习的用户。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的研究和开发,研究者们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开发出适用于PDA和WAP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其他应用程序。虽然目前我国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存在较多局限与不足,但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推进,相信我国移动学习必将开展得更好。

成人学习范文篇6

1.自我监控是学习者自我认识的过程。自我监控是学习者在网络学习中,利用一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相应调整,以便达到最佳的学习目标。在网络环境中利用外界因素进行监控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学习者进行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对学习者素质要求比较高的监控方式,目前在国内应用得比较少,这是因为我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家都习惯了通过外界力量来进行约束和监控,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自觉性进行学习,这是不利于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因此,进行成人网络教育自我监控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自我评价是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关键。自我评价也是学习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的总体评价和反馈。成人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负责,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大多数学习者都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很少会进行自我评估。但是,最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他人评价虽然比较客观,但是无法真实深入地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从而使得网络教育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最真实的反映。因此,学习者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在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自我评价,以便更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善。

二、成人网络教育学习监控的建立

1.建立成人网络教育学习监控的方法。由于成人的知识背景、学习要求、学习能力等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成人远程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必须了解清楚这些人的能力和要求,建立起更加合理的远程学习监控系统。学习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知识结构图以及学生认知模型实现的。知识结构图的构建一定要周密,分类划分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组织成网状的、有层次性的知识结构图。通过知识结构图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学生认知模型能够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认知能力记录下来,有利于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知识结构包括课程知识点、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能力、学生存在的缺陷等,还包括学生的偏好、动机、测试成绩等。学生认知模型包含学生的姓名、年龄、班级等基本信息,学习时间、登录次数等学习情况。学习监控系统能够根据学生模型提取和分析学生的特性以及认知能力,对学生每个阶段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学习指导策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答案以及差别化的反馈信息。

2.成人网络教育学习监控的具体作用。通过对动态学生模型库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能够在远程学习环境中,让师生监控调整双方的状态及能力。首先,远程学习监控系统能够对单个学生的学习历史、学习进展、学习内容、学习成绩等信息进行评定,教师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楚明白地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弥补,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其次,远程学习监控系统能够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定期收集并进行模糊的计算,然后向教师提供详细的学生信息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就可以非常方便、客观、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检查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成人网络教育学习监控的支持策略

1.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成人网络教育需要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高质量的学习内容。由于成人在接受网络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所以网络教育需要整合有效的学习资源,面向现实生活,贴近实际工作,采用适合于成人的教学方法。成人的心理比较成熟,对于一些简单幼稚的学习内容没有多大兴趣,他们希望在学习中提升自己,但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因此网络教育要注重激发成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要根据成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2.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成人一贯认为学习知识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能够顺利拿到文凭,对于学习的实质意义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就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监控过程中,要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量化统计,先利用个人基本信息库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教师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纠正学习者错误的学习动机。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成人网络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服务内容。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高质量的学习评价,让学习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并及时做出调整,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测试,再进行自动计分评估就是一种不错的评价方法。

成人学习范文篇7

关键词:成人英语;听说教学;焦虑因素;影响及对策

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对就业者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努力提高成人学生的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成人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的成人英语教育已从过去只重视阅读能力培养的单一能力教学模式转向了听、说、读、写多技能共同提高的综合教学模式。尤其是听说能力作为现代语言培养中一项重要技能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加大了对听说教学的投入,目的是帮助成人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

在实际成人英语的听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成人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训练方法,但仍然不能达到预期有效的训练效果。在听说训练过程中,伴随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和担心等负面心理现象。究其原因,学习中的语言焦虑因素被认为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关键心理变量之一。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者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焦虑(anxiety)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指人们在自尊心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恐惧反应。这是对自尊心的维护而并非指身体受到伤害时所产生的反应。Horwitz等对外语学习焦虑症作出如下定义: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这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感情结。Horwitz针对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感的具体表现进一步指出,焦虑是在口语教学和听说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显著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何帮助成人学生克服课堂焦虑,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正是当前广大成人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成人学生英语听说训练中焦虑因素影响的表现

HorwitzandCope(1991)发现焦虑突出地表现在听说交际方面。许多成人学生不愿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张口讲英语,即使跟自己的同学讨论某一问题时也是如此。同时,他们很难辨别语音、结构和意义。Price(1991)问卷调查有关学生的焦虑因素,几乎所有的被试者都回答最大的焦虑是在其他同学面前讲外语,怕语音有错,怕被嘲笑。外语学习焦虑者,尤其是缺乏外语听说训练的成人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表现出“掌心出汗;腹部疼痛;心跳和脉搏加快”等焦虑现象。而且,外语学习焦虑的进一步反应还可能通过下列行为表现出来:“语音变调;不能正常地发出语言的语音和节奏;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有‘冻僵’的感觉;忘掉才学过不久的词语;甚至根本说不出话,只是沉默不语”等等。

焦虑对于外语学习的影响还不仅仅在课堂口语训练中存在,在听力理解训练上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听力理解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进行解码(decoding)的过程。按照GerryAbbotte的观点,听力理解与知觉(perception)、解码(decoding)、预测和选择(predictionandselection)几个方面有关。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信息进行编码解码的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对于成人外语学习者来说,由于信息的复杂性,这个过程就比较缓慢。在知觉阶段,他们要辨认所听信息,期间可能会遇到难以辨认的、最易混淆的同音同形词;在解码阶段,他们很可能会遇到全然不知的新信息;在预测与选择阶段,他们可能难以区分主次信息,无法对信息进行成功预测。所有这些困难无疑都增加了听力理解的难度。听力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听力理解是“一种最为困难的技能”,因为“它转瞬即逝,听者对听力材料往往不能加以控制”。所以,听者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往往较阅读或写作过程要高。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虽然口语被人们普遍认为最能促使学习者产生焦虑,但如果听力出现理解障碍,学习者同样也会出现很强的焦虑感”。

二、导致成人英语听说训练中焦虑因素产生的原因

导致成人学生焦虑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既有成人学习者本身的原因,诸如成人个人的性格、自我概念、年龄、外语基础知识与能力、文化背景知识、情绪等,也有教师和授课环境方面的因素存在。

1.就成人学习者个人而言,焦虑因素产生的原因多与本人的性格特点、外语基础水平以及年龄和自我概念有关。

(1)学习者的性格是导致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的外向或内向直接影响着外语听说学习。就外语训练而言,操练目的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性格外向的人好交际,善于在活动和与群体交往中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似乎具备了学习语言的素质,学习主动,乐于实践,因而,在听说训练中也许更易获得成功。同时,性格外向的学习者在掌握基本人际交流技巧方面合作得更好,他们喜欢社交,有更多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所以就有更多的语言输入,从而有更多使用外语交流的机会。外向且情绪稳定的学生要比内向和神经质的学生更可能投入到课堂交际活动中。因此,听说训练中性格内向的学习者更易产生课堂焦虑。

(2)此外,由于成人学习者多数外语基础薄弱,年龄偏大,容易在外语学习中丧失信心等因素,较普通大学生而言,他们在听说课中也更容易受到学习焦虑因素的影响。

(3)成人学习者的情绪,即对课堂交际活动及教师的看法也能导致课堂焦虑。如果成人学习者对教学活动及教师很有兴趣,那么课堂的焦虑就低,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反之,易保持沉默。

(4)成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运用能力也是导致焦虑的直接因素。MacIntyre&Gardner(1989,1994)的研究显示出学习者对外语的焦虑。与其外语能力有明显关系。焦虑既影响外语的学习过程,即语言输入,也影响外语的运用,即语言的输出。成人学习者的外语知识与能力直接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焦虑。如果成人学习者的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强,学生就有自信心,焦虑降低,发言大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反之,他们就缺乏自信,怕犯错误,怕老师指责,同学嘲讽,产生自卑,这种自卑心理会导致成人学生在课堂上紧张、焦虑。

(5)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也是导致焦虑的直接因素。Quandt(1984)认为,自我概念是指“涉及个人自己所具有的全部感知,尤其强调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感知”。自我概念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前者是个人感到自己有能力在中等或较高水平上完成任务的心态,这种自我感知在于维护自己胜任的能力,以赢得别人的重视,对外语学习起促进作用;而后者的感觉则是相反,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会使学生缺乏自信,焦虑感增大,严重妨碍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发展,这在课堂听说训练中尤为突出。缺乏积极自我概念的成人学习者总认为自己不行,不愿开口讲英语,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暴自弃。

2.教师及环境因素。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控制着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及活动的难度、形式和程度,决定着学习者学业的进步情况,并对学习者学习动机和自我概念产生影响。教师对学习者在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出、纠正,对学习者的进步要肯定、表扬和鼓励,教师要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还要在一些活动中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加入,和学习者共同讨论一些话题。因此教师扮演着“控制者、评估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参加者的角色”。而教师在扮演这些角色尤其是前两种角色的过程中易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例如,在学习者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用不赞赏或批评性眼光注视学生时,学习者就容易紧张、焦虑;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范畴较大的题目时也会使学习者感到不安;教师给学习者的任务太难,要求太高,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教师对待学生所犯错误的态度也能导致焦虑的产生。如教师一味要求学生的表达准确,对学生练习、发言中出现的错误动辄批评、更正,这必然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使学生怯于开口。还有来自教师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际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把学生、课堂当做发泄自己不满的地方,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

三、对成人学习者听说训练中产生焦虑因素的对策

根据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情感因素会影响语言的习得,情感过滤程度低的环境,有助于语言的习得。也就是说,如果成人学生不带任何焦虑,心理负担轻,听起来从容,理解的程度就高。反之,如果焦躁不安,惊慌失措,平时熟悉的材料也会变成陌生的内容。这样语言输入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也就谈不上习得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教师的作用就是在于把成人学习者的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探讨外语学习焦虑因素以及该采取什么对策来帮助成人学习者克服焦虑感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尽可能地消除课堂焦虑因素的影响,需要从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习者两方面努力才行。

1.作为成人学习者应加强自己的外语知识与能力,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增强文化背景知识,掌握西方人在口语交际中的语言、文化特色、习俗禁忌,主动开口讲英语,锻炼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切实提高英语的实际听说水平。

2.作为教师要帮助成人学习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要尊重学生,帮助他们用强烈的进取心,自信感和求知欲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努力进取。

3.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外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成人外语教师如何通过课堂建立并发展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来激发对外语学习有焦虑感的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诸如小组讨论、正反方辩论、记者答问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减轻成人学习者心理压力。同时教师要正确对待成人学习者所犯错误,过度的纠错会挫伤学习者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教师应尽量避免抓住错误不放,应讲究学习策略,先表扬,后纠正。同时,教师还要对成人学习者进行交际策略训练。在教学中培养他们一定的交际策略来减轻课堂焦虑。比如成人学习者在回答问题和用外语交际时,会因词汇缺乏而显得窘迫,陷入沉默慌乱中。教师就应当教会他们利用交际策略用语言技巧来克服或绕过语言障碍,用身势语辅助语言表达。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成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成人学习者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决定成人学习者是否愿意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权威者转换为新的角色,要成为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指挥者、参与者、和评估者。

5.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从成人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在课堂中适当插入各种形式的游戏,激发他们用英语进行听说表达的兴趣。尽可能设计出与真实生活场景相类似的一些交际活动,利用成人学习者生活经历丰富的特点鼓励他们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从而提高交际活动的趣味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编造故事、听英语歌曲、做游戏等各种游戏活动,来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成人学习者心情舒畅,畅所欲言,尽可能降低焦虑感,在积极的自我概念下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焦虑因素在成人学习者听说训练中往往产生更多的许多负面影响,其产生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成人学习者本人的因素和教师因素。只要教师能够在成人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鼓励和帮助成人学习者克服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阻力,成人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改观。

【参考文献】

[1]Ausubel,DavidP.et.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viewHolt,RinechandandWinston,Inc.1978.

[2]Abbotte,G.etal.TheTeachingofEnglishasanInternationalLanguage[M].London:Collins,1981.

[3]KrashenSD.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

成人学习范文篇8

人类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作为社会的人,既要推进社会的发展,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对于终身学习内涵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成教生的学习行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

1.1学习是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在生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活动,它也是成人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活动,成人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1].

1.2学习的方式是多样性的,渠道是多元化的

终身学习体系中各种学习形式具有弹性,比较灵活,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民众的学习需要.此外,终身学习的场所也不受局限,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庭、社区、社团、工作场所等进行学习.

1.3学习强调自主性

终身学习强调自主性学习,即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

1.4学习内容广泛

它也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学习.终身学习的内容必须要促进人各方面发展,不仅学习新知识和职业技能,德育、体育、美育等生活文化教育也应该得到不断提升.

1.5学习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而不是特权

终身学习是指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学习机会,不受其出身、性别、种族、年龄、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终身学习倡导全民的学习权,尤其是弱势群体,其学习机会应受到保障.

2终身学习视角下分析我国成教生学习行为现状

2.1成人的学习特点

关于成人的学习特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成人学习的特点.本次问卷调查以福建省四所高校成教单位(成教院、继教院、成教部)的本、专科夜大和函授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361份,占90%,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成人学习的特点.

2.1.1成人学生学习具有自我完善的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80.3%的学生之前经历了一段学校生活,在踏入社会后,又发现自己在各方面有些欠缺,所以他们都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使自己各个方面更加完善.如改善生活质量、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的社会责任、适应社会进步、不断更新知识等.这与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2].

2.1.2成人的自我概念从儿时的依赖性转变为

个体的独立性成人本身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我指导.调查结果也表明,84.2%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这与终身学习强调自主性相一致.

2.1.3成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

这些可以作为学习的重要资源统计结果表明,68%的学生能把过去的学习体验与现实的教育环境联系起来,并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架构.这与终身学习渠道多元性相一致.

2.1.4成人学习导向由以学科为中心变为以问题为中心

在已经参加过工作的学生的比例中,其中有75.3%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因而其学习具有目的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特点.

2.1.5成人学生的学习具有功利性和焦虑感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88%的学生感觉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不多且分散,因此他们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现实指向性.其次,成人的焦虑感会弱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2成人学习存在的问题

成人教育学生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比较大,他们的学习容易受到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严重不足.

2.2.1学习目标具有双重性

调查结果显示,68%的成人教育学生扮演双重角色,即社会在职工作者和学生,这种双重角色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也表现出双重性.同时,这种双重角色心理要求他们强化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并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2.2学习动机具有从属性

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动机常常取决于工作的情况.从统计的数据得出,80.4%的学生当工作和学习在时间安排上相冲突时,通常都是以工作为主.如果所学的内容与工作密切相关,那么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比较强;如果学习内容与工作无关,他们的学习就会被动.这种从属性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3].

2.2.3学习目标缺乏竞争性

成人教育学生是在职或业余学习.调查结果显示,90.3%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取得文凭,学校也只要求每科的成绩达标就行.同学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制度,这导致学习目标缺乏竞争性.

2.2.4对学习目标的期望具有保守性

一般情况下,自信程度和个人经历中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自我能力评价的高低.根据统计数据表明,76.8%的学生认为个人经历中挫折与失败在学习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成教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普遍偏低,因此他们对学习目标的期望也偏于保守.

3提高成教生学习效果的策略

终身学习理念要求人不断地持续地学习,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但是从我国目前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学习的情况来看,成人的学习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从学习动机、成人心理、学习目标、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提高成人学习效果的五个策略.

3.1激发成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对学历文凭的管理

由于成教生大部分都参加了工作,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评职称等方面的需要.近年来,许多培训机构也打着只要付钱就可以取得文凭的招牌,唯利是图,使很多成教生轻易获得文凭,这种文凭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而非建立在知识能力基础上,这使得成人教育文凭的公信力急剧下降.想要改变这种形势,成人学习者只有改变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具体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对成人学习者的学历评价方面,应实行严格的考教分离制度,为提高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保障.二是正确引导就业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证书相结合作为就业人员的考察标准,使成人学习者真正学到应用性知识.

3.2帮助成人学习者正确认识自我

成人学习者有较强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焦虑心理,使他们在学习方面缺乏自信心.如何帮助成人学习者正确认识自我?首先,成人学习者要分析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譬如向成人学习者进行有关成人学习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宣传.其次,要对成人的学习进行督导,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适合他们的学习时间,解决突出的工学矛盾.比如,函授、夜校等办学形式,可满足不同成人学员的学习时间要求;远程教学、广播电视等教学模式,可不同程度满足成人学员的学习空间要求.再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成人学生也应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掌握科学的心理分析方法,增强社会适应性[4].

3.3确定学习目标和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首先充分认识入学教育环节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成教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实际案例,让其对新的教学模式有明晰的认识,这样可以消除学生顾虑,树立学习信心并确定学习目标.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坚决按照计划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使工学矛盾得以解决.在制订计划时要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并把学习目标具体化,使学习真正有所收获,这样也可以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

3.4设置适合成人学生学习并符合职业化的课程

成人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并希望习得职业发展的知识,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实践技能的课时,对于职业技能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可定位4:6,对于理论知识要求强的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可定为6:4,其它的职业可以介于二者之间[5].

3.5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成人学习范文篇9

2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xx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相比之下。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有关研究表明。解、掌握他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

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

调查设计

本课题重点选择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省的社区教育实验区作为调查研究基地,选择典型社区成人教学项目学员为对象,同时兼顾社区成员中的一些边缘、弱势群体(包括流动人群、失业人群、老年和妇女人群),开展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共编制了三类工具:

1.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居民/学员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参与与行动

x社区教育的评价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及现状调查问卷(干部/教师卷)

内容主要包括:

u个人基本情况

v社区教育的意识与认同

w社区教育的职业经历与态度

x社区教育的评价

3.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调查分工

u社区人口状况

v社区经济发展状况

w社区文化状况

x社区教育状况

成人学习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认知主义基拙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学习哲学,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并对学习提供了许多新的见解和启示。由于成人学习者比青少年儿童拥有更丰富的经验背景和更强的自主性,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为成人自主学习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支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成人学习者要想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必须学会从众多的学习方法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立竿见影;而不得法者,往往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探讨成人的自主学习,以期能有助于成人学习者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学习潜能,但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时。那么,要想成人的自主学习行之有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成人有哪些要求呢?

(一)成人学习者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成人自主学习的效果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学习者的兴趣和需要。桑代克曾经指出,影响成人学习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力,而是成人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其身体状况等因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习动机是指学习的动力因素,或称之为学习动力,是激励学习者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心理因素。成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成人的学习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预期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它是推动成人个体参与教育、卷人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因,是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处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倾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问题情境中寻求答案是兴趣学习的最好动机。学习兴趣不仅是推动学习活动的有利因素,还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学习兴趣,则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而建构的过程,就是承载兴奋点不断延续的过程,而不需要外在事物的强化。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的投人有利于保持学习者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保持学习者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促使其积极有效地学习。

(二)成人学习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就是人们预期的结果。学习目标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指向和对学习活动结果的期望,这种指向和期望是学习者维持、调节自我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习者能否自主、深人地投人到其经常性的、习惯性的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指向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指向成人学习者的成长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对事实的理性接近是通过另一个求知的过程完成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到的主体要主动完成的意义建构。学习主体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习者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对象,制订学习进度,研究学习方法,解决学习问题。成人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会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三)成人学习者要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者要自己进行探索和思考,而不是不动脑筋地被动接受,学习是对各种知识经验的整合,而不是零散地、毫无联系地将知识印人自己的头脑中。为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习者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学习,学习者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发展和改进学习策略,建立有效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可见,成人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善于提出问题,在学习中要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是一种针对性和目的性极强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带着问题去求知,所以学习起来不但会对自己所关心问题的内容特别留意,而且会特意去寻觅与那些问题有关的书籍和材料,从而加快问题的解决,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特别适合成人学习者。

(四)成人学习者要创设有利的学习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情境,学习者常常难以用学校获得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以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创设情境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东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成人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即学习的氛围。成人学习者要能够灵活地运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善于从大众宣传媒介、教育部门、社会团体、自学组织和辅导机构等得到广泛及时的帮助,充分挖掘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和网络等各项文化事业资源中的学习资源。成人学习者也要针对自身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中的具体困难,采取积极的措施,创造力所能及的条件,积极寻求教学资源,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同时,成人学习者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努力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实际锻炼中培养和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成人学习者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

合作是指人们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的目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证。所谓合作学习,即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达到共享性的学习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并非独立于主体而存在,而是源于主体的建构,由于每个人的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不同,参与知识建构的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对世界的理解差异很大。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都有值得赞赏的一面,但也有不足和缺陷,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可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我们成人学习者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地修正自己,提高自己。

(六)成人学习者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者由于各自经验背景的不同,对知识建构的意义不同。因而,学习者要不断监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及与目标的距离,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要不断反思学习,审视它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以及建构意义中是否符合逻辑,学习者应开展多样的自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