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6:27:42

企业国际化论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1

    从整体上来讲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提高内质量问题,从微观上来说是提高企业的质量问题。如果要实现真正的经济转型,就要提高微观层面上的企业质量。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更好的质量、更好的品牌,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所以经济转型的关键是提高质量。从微观上说是企业的质量与企业产品的质量。这方面上,我们主要通过企业的国际化来提高企业的质量问题。

    通过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如果不通过开放,不可能解决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通过开放,推动企业的国际化来实现企业的转型与经济转型,逐步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最好的制造业,一般都是“世界制造”,如波音飞机,苹果手机、三星产品都是“世界制造”。波音飞机虽然是美国制造,但其上万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工厂制造的。波音飞机中既有瑞士的发动机,又有德国的精密仪器,包括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制造的飞机舱门、机翼等,利用全球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全球组装”的波音飞机。现在进入世界领域、具有世界品牌效应、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都是“世界制造”而不是某一个“国家制造”。一个国家制造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实现自己企业升级、全球产品品牌,一定要走“世界制造”之道。过去长期受到一些思想干扰,始终强调产品的国产化率。如一辆汽车,国产化率曾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如今,中国产品如果想打出自己的品牌,一定要将“中国制造”变成“世界制造”。中国要利用世界上最好的零部件、原材料,以中国品牌为龙头,打造世界级的产品。如果没有这样的胸怀与理念,死守“国产化率”的陈规、陈旧观念,中国不可能技术先进出世界最好的品牌。因此,中国的企业、制造业要真正形成全球的品牌,要有开放的思维,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现在条件逐渐成熟。第一,从物质条件即基础设施上、劳动力基础上可以实现全球化的市场。中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国的海、陆、空立体的、全球的物流体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将全世界的零部件聚集到上海及上海周边的产业基地,进行组装再出口。这点比印度、东南亚国家都强。基础设施具备后能够使我们有可能调动全球最好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打造最好的产品。第二,从全球采购最好的零部件、最好的原材料、最好的人工需要外汇。10年前我国的外汇非常紧缺,现在可以利用我国较为充足的外汇来采购世界产品。从改进中国的外汇结构来改进中国的进口这个角度来说,利用全球最好的资源要素来打造中国的制造业平台,时机已经成熟。第三,通过几十年来的努力,中国制造业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全球第一流的品牌都是在中国制造加工的。但并没有中国的品牌。从以上分析,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制造”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只要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变化,中国进入全球“最好品牌、最高质量”的理想完全可以实现。才能实现企业的真正转型。

    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起来,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了底气,整个国际环境比以前有了改善。好的产品、好的品牌、好的企业一般都出自经济强大的国家,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规律。美、西欧等一些过去相当发达经济体目前经济上面临较大的困难,不得不在实现工业化、恢复制造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从“在中国制造”、走向“在世界制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何通过企业的国际化实现“在中国制造”向“在世界制造”的转变?由于现在面临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制造业最发达的德国也遇到经济困难。德国一家知名的咨询公司数据,2012-2016年,德国多家中小企业需要寻找新的买主。这对于中国制造业走出去进行兼并、收购,拿到品牌、市场份额、专利、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不能忽视中国企业走去的困难。中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担心、嫉妒、怀疑、仇视,对中国企业同样怀有相同的情绪,中国企业走出去大的政策环境并不是很好。中国目前面临着追赶全球经济发展最强国——美国的情况。笔者判断,位居第二的角色较难扮演。因为美国时刻警惕我国会取代其位置,而周边名次相近的国家会怀着幸灾乐祸的感情来面对这样的追赶。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曾想凭借其雄厚的军事实力来挑战美国,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曾想挑战美国,最终也以失败告终。有一段时间,日本的丰田汽车在美国的产量已经超过了通用汽车,美国对日本的丰田采取各种的打压政策,迫使日本大量地召回丰田汽车,使丰田汽车的产量大幅下降。

    过去历史上,超越美国,挑战美国在行业的霸主地位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创造了超越美国的最严峻形势。我国是“高调”地提出超越美国还是讨论如何把握战略,还是做好“第二名”,不要过度提出威胁美国霸主地位的言论?这对于今后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现在已经开始感觉到来自中国的威胁。2008年美国《外交》期刊封面文章《重新思考美国的衰落》中提到中国的追赶,指出这次美国受到中国的威胁,结论:这次看来是真的。体现了美国十分复杂的心情。因此,如何把握好中国的外交战略,把握好目前中国“第二”的位置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是建立在美国对中国的害怕心理,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美国“政治化”的阻挠。最近,中国华为、三一重工、中兴等企业受到重大的挫折,美国对于三一不惜采用了总统签署政令的办法来迫使中国企业在一些投资项目上的退让。对中国的高端企业、高级人才下手。如何对待中国企业走出去所受到的“政治化”待遇?最好的办法是:在商言商,不要以“政治化”对“政治化”的问题。在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就是像“三菱”重工,直面美国的总统签署的命令,而且把奥巴马总统等投资委员会告上了法庭,让美国打官司,在美国这样的法制国家中讨一些公平也是可能的。没有采取“政治化”而是采取法律的手法解决问题,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采取的办法。

    另外一种办法是华为的一种比较游戏的办法。美国的情报信息委员会认为华威的通信产品对美国的情报信息安全造成威胁,华威采取了一种相当配合的手法,即美国方面如果怀疑产品的安全性,可以邀请美国政府授权的部门检查华威的设备,甚至可以参观华威的总部。采取了一种完全公开透明的办法,“退一步可能退两步”。中国企业在受到美国“政治化”待遇时,主要采取法律化手段、“在商言商”的手段。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其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复杂情况,笔者建议还是不要过多地采取政府干预的“政治化”手法,而应更多地采取“在商言商”的方式。以“政治化”对付“政治化”,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当前的政治体制、国民经济体制都在发生重大的调整,这样的改革背景导致了企业的国际化,如果企业能够完全市场化,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走出去首先自身要“硬”,“硬”在自身的市场化,“硬”在其国际竞争能力上。这样国际化的成功概率才会较高。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打造一个适合国际化的文化。企业文化应该适应企业国际化的要求。适合国际化的企业文化重要元素有以下几个。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2

关键词:零售国际化本土化

中国加入WTO后,分销行业成为率先开放的领域之一,国外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据悉世界零售50强中的70%都已落户中国。国外零售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势力和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大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加剧了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并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零售企业应该“攘外必先安内”而坚守本土化,还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进军国际化?对该问题的回答,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动因分析:为什么国际化

零售企业的国际化是指零售企业从事跨国的商业经营活动。国际化除了可以实现规模和经营组合的最优以降低成本外,其最根本的动因有二:一是受国内市场环境的限制而“被迫”国际化,如国内市场狭小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或国内市场法规的限制等等,法国的零售企业国际化大都因此原因;另一因素则是受海外市场潜力的吸引而“积极”国际化,由于海外市场比国内市场有更高的潜在利润,许多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当然会主动出击赢取利益。据此来考察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可以发现:

一方面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零售企业的数量超过了市场承载能力,竞争激烈。入世后国外零售商的进入,更是雪上加霜加剧了竞争。而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对国外零售企业的限制将全部解除,因此可以预见,届时各零售巨头一定更是会大展拳脚以拨得头筹成为个中翘楚,国内零售企业的处境会愈加艰难。

另一方面在全球零售业竞争激烈利益微薄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其市场增长迅速,有着十分诱人的商机。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8.2%,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万亿元,达到40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因此无论从市场总量还是发展前景来看,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条件分析:能不能国际化

考察国际化的条件是否成熟可以从零售企业自身发展和其面临的宏观环境两方面入手。

从宏观环境看,零售企业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已成熟,这表现在:首先,国际经济环境宽松。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逐渐减少,这有利于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其次,国际消费需求趋同,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和商品购买得到满足。再次,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依靠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和高效的运输技术以及网络,零售企业通过卫星通讯线路和国际信息网络,可对遍布全球的分店、供应商、运输商采集信息、指令、实施动态管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和大型的集装箱运输使得商品跨国运输更为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最后,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支持。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商务部拟定了各项政策,放宽了行政审批项目的限制,并对境外投资采取政策性支持,取消了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后的外汇管理措施。

从零售企业自身的发展看,其国际化的条件喜忧参半,有利条件是:第一,产业链的完善和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加工和供应基地,国内零售企业依靠多年的积累和优胜劣汰已经能够在已市场为主导的产业链中引导生产商和供应商,并拥有较稳定、成熟的关系。紧密、高效、系统、市场化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有利条件;第二,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零售企业经过长期的市场磨练和竞争考验,出现了华联、上海联华、国美跨地区经营的较有实力,基本掌握现代零售企业管理方法,有一定市场应变能力的零售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在商业欠发达的国家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条件和较快的成长。

而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的限制。同国外从事跨国经营的零售商相比,中国零售企业不仅规模太小,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和技术的落后。大多数零售企业缺乏明晰的经营理念,营销、信息和财务、国际物流、配送体系方面的管理和人员培训效率不足方法落后,而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也极为有限,对要求高度严密管理的跨国经营来说,中国零售企业明显力不从心。第二,缺乏高素质人才。人才匮乏是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一大桎梏。目前我国非常缺乏熟悉WTO规则、国际市场规律、具有零售业经营管理经验,掌握现代资本运营和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的人才。人才缺乏,也加大了我国零售业国际化的难度。

地域选择:去哪里国际化

我国零售企业在选择经营对象国时,应重点考察经济发展状况较好、较有市场潜力,与我国政治关系稳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较为理想的区域包括东南亚地区、印度为主的南亚地区、中东地区的卡塔尔、伊朗等国,还有非洲诸如埃及、南非等国。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文莱、老挝等国。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的实现,自由贸易和市场准入上限制的取消更有利于中国零售企业在此区域的经营。形式选择:怎样的国际化

从投资方式看,可以有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独资经营虽然可以使海外投资的零售企业有完全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独占权,但是由于投资资金规模大、风险大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使得独资经营不适合零售企业初期的跨国经营。合资经营是指我国零售企业资本与东道国当地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和支持。零售经营受

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涉及的方面较多,经营环节多而复杂,风险大,所以,我国零售企业应主要采用合资经营来实现国际化。

零售业态可以有百货商店,也有以经营特定品牌为主的的专卖店,同时也有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选择主要应分析拟进入市场的要素结构和本企业经营系统特点之间的关系。所要评估的要素结构主要包括进入市场的市场集中或分散度、公共交通设施、政府管制、城市规划及规则,土地价格和店铺租金、物流基础设施、制造业与批发业的发展水平、住宅状况、人口规模与结构、收入水平与结构、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等。如果两者有较多的共同属性,则可以采取相同业态,继续发挥在本国市场的经营系统作用;反之,则需要进行变更和调整因地制宜选择其他业态。

战略选择:如何国际化

在跨国经营中,有全球整体扩散战略和全球区域战略两种选择。前者实质在于国际化扩张中采用标准化的零售业态和管理模式,零售企业忽视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认为所要满足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消费需求、偏好和生活方式。在高度集权的控制下,零售企业通过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连锁经营的方式迅速在全球扩张,形成统一的形象和品牌的大规模零售集团,法国的家乐福就是采用此战略,在全球设立具有统一店面形象、位于十字路口的大型超市。后者是指在国际化中采用不同的本土化的零售业态和管理模式,零售企业的市场力量集中开发少数的几个重要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根据其市场特点采用不同的零售业态,经营不同的商品组合,注意零售技术的本土转换,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以使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得到稳定并不断提高。比较两种战略,对于实力不够强大的中国零售企业而言,集中力量稳健经营的全球区域集中战略可能更适合。

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综合以上对中国零售企业国际化问题各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零售企业的国际化不如想象中的乐观,本土市场巨大的潜在增长和零售企业较低的国际化适应程度,难以“推动”或是“拉动”国内的零售企业真正“走出去”,据悉目前为止国内零售企业走出国门的就只有在莫斯科经营的“天客隆”超市,但其背后的政府行为很难评说其经营的成败。所以,在现阶段国内零售企业的目标应该是“立足本土,面向国际”:

立足本土国内零售企业只有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积蓄实力才有可能进军国际市场,同时在国际市场国内化的市场环境中,和国外零售巨头的正面过招无疑也将锤炼国内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能力,累积国际竞争的经验。

面向国际立足本土的同时,零售企业也应该意识到国际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而树立“走出去”的目标,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谋求在世界零售格局中的一席之地。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策略:有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先进入最相似的国外市场比如东南亚地区,取得国际化的经验;然后采取跳跃式的方式进入高增长的地区获取高额的利润;最后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以打造世界级的零售企业品牌。

参考资料:

1.杜岩,我国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6)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3

[摘要]本文就台资在大陆投资过程中形成的组群式迁移现象,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进行分析,解释了中小企业以集群方式进行国际化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 中小企业集群 国际化 台湾IT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通过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实现了灵活的协同合作关系,既强化了产业配套的效应,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又形成了柔性生产的优势。随着台资对大陆投资的兴起,台湾IT企业向东莞及昆山的迁移呈现出集群式移动的特点,许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都聚集在一起,形成 “抱团打天下”的局面。这种集群式迁移必然会减少与当地的交流,因为他们的生产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同时又可以到处流动。 那么以台湾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业为什么不选择以个体形式进入大陆而选择这种集群式迁移呢?由于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实力比较弱,所以常常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形成产业集群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而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仍然以集群方式“走出去”的必然性。 一、集群内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 1.关系网络的嵌入性 集群内关系网络的形成不但是经济利益的交易,还包括企业之间的亲缘,地缘等私人关系,这意味着企业主的行为是嵌入在关系网络中的,因此他的决策不单纯是经济利益的考虑,还要受到私人关系网络的限制。而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产业的供应链已经越分越细,每个企业仅占链条的一小部分,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形成产品,这就促进了企业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形成。当集群内企业习惯了网络化分工后,他们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部企业或机构进行相互交易活动,因此较高的嵌入性使企业间产生了“锁定效应”。 2.集群内信任关系的专用性 以台资企业为例,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主要通过信任和承诺建立长久的协作关系,信任作为一种嵌入关系,可以表示成对一个交易伙伴不会损人利己的信心。信任的最初基础是集群内企业间的社会文化纽带,后来转化为企业间的互惠行为,信任关系的存在使得上下游厂商的关系较为稳定,对彼此的行为有稳定的预期,因此信任作为企业间长期关系的基础,往往难以随市场变化而迅速调整。 二、集群内社会关系网络的外部性 集群内的社会关系网络不仅为其在本地建立了竞争优势,而且也是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说明中小企业以集群的方式“走出去”是可行的。 1.增强了国际比较优势 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产业集群中,企业主之间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对彼此的行为进行约束。共同的社会文化产生的信任,理解和合作,使众多台资企业粘结在一起,并深深扎根于此,不仅营造了集体创新与学习的环境,还能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集群可以通过规范品质标准,认同和共享集群商誉等“集群效应”增强国际比较优势。 2.拓宽了国际化的渠道 在约翰森和马特森于1985年提出的企业国际化的网络理论中,提出企业国际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建立,维持和扩展国际关系网络的过程。而国际化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国际化拓展,在新国家建立网络联系,实现国际扩张;二是渗透,在已建立网络联系的国家拓展,加强协作;三是国际一体化,增强国际网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因此,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借助集群内其他企业已建立的国际关系网络和积累的经验迅速开展国际化经营。 3.节省了新合作伙伴的搜寻成本和风险 由于地区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去搜寻新的合作伙伴,以及谈判和试错的成本也很高,反之集群中的企业间经过长期的合作,彼此熟悉,地理的临近又使他们维系关系的成本较低,从而形成稳定的关系网络,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节省了搜寻的时间和成本,降低了文化差异产生冲突的风险。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中小企业集群的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中小企业逐步实现国际化搭建了稳定的平台,因此中小企业以“群”的方式进行国际化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信任机制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 产业集群的信任机制减少了产业集群组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效地防止了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产业集群组织内的交易成本。因此中小企业实行集群式国际化战略的首要任务 就是建立企业间的信任机制,促进集群的健康发展。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4

摘要:置身于当代知识经济浪潮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时代变革对经济运行和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个性化、多变化和企业产品多元化和独特化,从而使企业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迫使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在经营管理中将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由专业化职能性经营管理转向全局性决策和管理,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层次,形成战略和战略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经济;经济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Cost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金融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5

【论文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倍受世界瞩目。中国与老挝、越南、缅甸这东盟三国有着广泛的国土接壤、众多贸易口岸及边境通道;与泰国、柬埔寨经济互补性强,有很多发展机遇不容错过。然而,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在周边东盟国家的市场开拓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深思。 【论文关键词】 国际化营销创新品牌战略 一、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中国的许多企业已将目光投向了周边东盟国家市场,但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整体投资战略和行业规划,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 在没有行业规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导向的情况下,不少中国企业在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整体投资战略,投资随意性很大。 2.边境小额贸易产品深加不够、品牌意识浅薄 边以广西出口越南的水果为例,广西与越南边境小额贸易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广西已成为越南最大水果出口市场。但广西农产品质量档次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市场拓展能力弱;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良;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缺乏交往载体;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3.国内企业的“内战”上演到国际市场上 以国内摩托车行业在越南的投资为代表,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投资的失败多源于打内战。1995年,就有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直到20世纪末,在越南的中国摩托车企业还只有四家。当时,国内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价是700美元~800美元,比日本厂家的零售价格低一半以上,以优越的性价比打破了日本摩托统治越南市场的格局,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得80%的市场份额。但好景不长,坐拥越南市场不久,国内企业就开始了内斗。虽然明知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为了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谁也不甘示弱。摩托车价格平均每个月下跌70多美元,几个月后,就迅速跌到了300美元的低谷。目前,在越南卖一辆摩托车的利润已从当初的每辆300多美元下滑到30元人民币,国内企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竞争状态,导致利润越做越薄,很多企业无以支撑而被迫退出。 4.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许多国内企业认为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比较落后,对商品要求不高,因此向其大量输出积压商品,使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形成了中国商品质量差的印象。另一个表现是,缺乏开发东盟市场的意识和长期战略规划,存在投机行为。 5.重商主义思想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和睦邻关系 重商主义的主要危害是压低国内下层民众的收入和资源、资产的价值;而且,这种低附加值产品的输出,表面看是为国家积累外汇,实则是补贴外国。 这种大进大出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巨大,由于大量进口周边国家的自然资源,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一些国内企业不注重采取有效方式解决生态和跨文化问题,导致邻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与当地居民产生对立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睦邻友好关系还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中国企业开拓周边东盟国家市场的对策分析 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和目标市场的特点,中国企业要走向周边东盟国家,开拓区域国际市场应采取如下对策: 1.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 公司战略的制定通常要通过环境分析辨别市场存在的机会,经过内部价值链分析确认公司的优势,并将两者结合确定公司的战略。而对于跨国企业,由于他们的重点是进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相关产业,以不断提高其产品的国际占有率,因此在制定战略时对投资国的宏观环境分析是重中之重。 周边东盟国家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是块可开拓的沃土,值得国内企业做长远的投资战略规划。每个企业都应该意识到,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的作用,为企业发展规划了长远目标,没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是永远走不长的。 2.树立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国外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竞争力。例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看法,只要是法国牌子的香水即使再低档也比中国的香水好。消费者很难记住国外的哪个牌 子比较好(世界排名第一、二的除外),在消费者头脑中对外国产品多是一个品类的定位,而很少细致到一个品牌的定位。所以,绝对不能让中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头脑中形成低档的印象,因为这一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不断树立中国品类的国际品牌形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开拓周边国家市场时,中国企业应该抱成团,以一个中国品类的优秀产品形象展现在周边国家的市场上。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日本行业协会的海外做法,民营中小企业应以结成群体走出去或建立海外工业园区的方式,大型企业在实施国际经营战略时也同样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国内企业在海外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在国际市场上给人以低端货的印象,认为中国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波动性。 4.中国政府要加强对海外出口的监督机制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中国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从传统的重商主义向更多地资源节约型生产经营转变,并且要适当调整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的购买能力,使目前的国际贸易逐步向公平交易转变。 5.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采取有效的竞争策略 加强对目标市场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重视研究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与分析。 6.针对目标市场不断追求营销创新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两个职能:营销和创新,其他的都是成本。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海外市场经营的失败多源于缺乏营销创新,营销和创新两个职能都失去的企业,收获的只能是成本。比如说,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已经具有了世界级竞争优势,但在海外市场上的影响还不大。不少企业除了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外,不会采取其他好的营销手段。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应注重营销创新。 7.构建国际区域合作的企业文化 企业国际化生产经营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及其管理,而且还取决于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和制度差异的正确把握与运用,取决于有效的跨文化管理。也就是说,在境外投资应充分注意到境外的经营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适时地推进“属地化”改革,即让境外企业经营管理“入乡随俗”,使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真正融于当地社会,与所驻地经济运行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属地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属地化、人员属地化和待遇属地化。经营属地化是指按所在国当地的市场规律和法律准则进行经营活动;人员属地化是指就地雇佣当地人员和尽可能实现外派人员与当地的融合;待遇属地化则是指员工的工资待遇参照驻地同类公司的水平来确定。 彼得·德鲁克指出:跨国经营的企业是一种多文化的机构,基本思想是一个把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结合起来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哲学体系。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就必须研究跨国经营哲学及其体系。真正的国际化企业,不仅仅是将产品销售到海外,更重要的是使文化能被本土以外国家的员工和人民所接受。跨国公司具有跨国性、全球性和联系性的特征,发展很快,同时其发展出现了跨文化管理。“属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境外企业能更好地融入到所在地的经济、法律、法规、文化中,促成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交叉;东道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相互交叉;形成跨文化沟通和谐的具有东道主特色的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要与周边东盟国家之间进行全方位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接轨,必须做好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工作。在宏观上,要通过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由粗放型出口转变为集约型出口,由廉价劳动力、廉价产品、廉价价格转变为技术型劳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享受优惠价格,使我国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在微观上,企业要了解周边东盟各国如劳动法、环境法和税法等法律法规,做到有备而去,熟悉所在国情况,包括文化、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等;耐心经营,与当地员工建立互信关系;重视企业文化在营造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中的地位,积极地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中。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周边国家开拓市场的前景展望 截止到2005年12月,TCL在泰国彩电市场的销量已达到15%的市场占有率,仅次于韩国三星和日本,位居排名榜第三。此外,TCL还借助德国世界杯在泰国获得电视转播厅独家冠名和背景广告的权利。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泰国消费者心目中打造了显著的品牌知名度。 海尔的世界上第一台“天然洗”洗衣机率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亮相,“天然洗”神奇的技术魅力 倾倒了所有现场观摩者,4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的家电经销商代表抢先与海尔签约,买断了其首批投向海外市场的4万台“天然洗”洗衣机在当地的独家经销权。这标志着引领世界洗衣机发展潮流的海尔洗衣机系列高端产品开始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虽然中国企业在周边国家市场的开拓还是举步为艰,但已经有了诸如TCL、海尔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的成功开拓。我们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市场,为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企业资金薄弱、生产规模不大、运作能力有限,因此活跃于国际市场的主要是大企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市场加速全球化,使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中小企业在国际营销活动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每一个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而且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的内部优势

1.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的比较优势。尽管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并不具有规模、人才、管理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但国际化经营中,中小企业机制灵活、组织结构简单高效,这使得它的信息传递比较及时、准确、快捷,从而形成对市场灵敏的反应能力。而对大型企业来说,大部分层次和级别繁多,造成信息传递速度减慢甚至失真。特别是我国原有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产权不明晰、管理不科学,经济效益普遍不好。

2.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中,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企业经营优势中的很重要的方面。以纺织行业为例,我国纺织行业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占美国的4.8%,法国的4.4%,意大利的4%。土耳其、墨西哥等国的劳动力成本也高出中国许多。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决定了我们的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

3.健全的专业市场的促进作用。以浙江为例,据统计,浙江省目前拥有各类专业市场4347个,年成交额3606亿元人民币,其中超亿元的专业化集群有400多个。专业市场汇集了商品供求的大量信息,在信息的积聚和交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使中小企业能在较短时间里了解到商品行情的变化,降低了搜索市场信息的成本。同时,专业市场形成了一个可供共享的销售网络,中小企业依托市场分享中间品和最终消费品在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并依靠专业市场的知名度和整体营销宣传战略来开拓市场。

二、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劣势

1.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雷同,缺乏品牌意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在产品结构上的“三多三少”: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产品多、名优产品少。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观念不成熟,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没有意识到品牌代表着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员工素质和商业信用;没有意识到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没有将创名牌与企业利益和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表现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在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艰难。劳动力密集是中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一大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入、产出周期较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短,但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不进行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必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涉外经营人才。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企业管理者不具备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不能做出正确的外销决策。此外,企业内不少涉外项目的工作人员不懂基本的国际贸易、际技术标准、WTO规则、国际财会和税收知识,外语水平低,不熟悉当地的社会和法律环境等这些知识的匮乏也为跨国经营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损失。

三、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营销的误区

1.观念误区。(1)中小企业不适宜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只要中小企业在人力、财力以及产品特点上符合国际市场营销的要求,采取正确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中小企业不但适宜进行国际市场营销,而且能够不断壮大。(2)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容易被国际大型企业打败。虽然中小企业的整体实力比不上国际大型企业,但国际市场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只要中小企业避免与大型企业作无谓的竞争,采取有利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策略,中小企业肯定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3)国际市场已被竞争对手占领,现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太迟了。国际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市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开展国际化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策略误区。(1)我国加入WTO后,有些中小企业还缺乏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盲目进入国际市场,结果受骗上当。所以,企业既要有熟悉WTO的专门人才,又要有熟悉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人才。另外,在国际市场上,中小企业不要为了抢占国际市场而出口一些适销不对路的产品。(2)采取“薄利多销,打价格战”的策略。很多中小企业希望通过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一定的市场分额。实际上,低价策略不但容易引起竞争对手的报复,而且容易引起贸易对象方采取各种贸易壁垒抵制其产品,最终导致失败。(3)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问题的限制,有的中小企业干脆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市场营销策略。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际市场上,企业应积极寻找和创造市场机会,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营销的策略

1.转变观念,通过灵活的品牌运作推进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效益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因此,对于那些在行业中的某一市场领域已经具备相当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抓住入世后其他WTO成员国对我国降低市场和贸易壁垒的契机,尽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另据有关资料统计,某些著名跨国公司的品牌溢价高达500%以上。可见,作为产品品质和企业声誉标志的品牌的重要性。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人才等方面的缺憾,它们可通过合作或合资经营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等。

2.在跨国经营区域的选择上应注重对普惠制待遇的延续使用,并借助跨国经营突破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选择在某些可享受免税待遇的最不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当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享受免税待遇。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了成员国企业的要素配置,满足了成员国企业对于市场扩张的需求。然而,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非成员国企业面临失去原有市场份额的风险。因此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到区域经济集团内的成员国境内投资设厂,实施跨国经营,已成为突破区域经济集团对非成员国贸易壁垒的必然选择。

3.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注重应用非价格竞争手段进行国际竞争。丰裕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价格优势,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品牌产品,所以被业内人士称为“割喉”式的价格战便从国内蔓延到国外,成为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之一。因此,中小企业应加快调整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摒弃以低质廉价取胜的传统观念,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尽快开发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同时配合灵活的品牌运作,事先告知产品的高溢价销售,从而彻底走出反倾销的阴影。

4.灵活运用虚拟化经营推进中小企业规模效益的提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较小的经营规模无力于规模效益的取得,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利用虚拟化经营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强大的虚拟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虚拟经营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虚拟研发、虚拟生产和虚拟销售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特别值得重视的虚拟化经营方式。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26-04

[作者简介]李沐纯,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广东广州510006)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使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渗透,并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立足站稳,规模与效率成为根本。中小企业借助于机制灵活、产权清晰、决策迅速、低成本、集群等优势(樊增强,2005;孔泰,2004),以信息技术利用为契机,同样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展拳脚。

一、概念界定

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各国主要基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并以定量为主。定量界定包括企业雇佣人数、企业资产和企业经营收入等三方面。在2000年9月,我国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出企业划分标准的最新方案中,将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资产总额或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5亿元之间的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

中小企业国际化是近30年来跨国公司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国外学术界的主流刊物上有关研究层出不穷。国际化阶段论流派(Carlson,1975;Fo~gem&johanson.1975;Johanson&Vahlne,1977)将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我国学者梁能(2000,2001)提出国际化是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包括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对于选择国际化方式的影响因素,学者们主要从公司内、外两方面进行探讨,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竞争状况、政府影响、文化、合作伙伴、市场规模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验、关键资源、公司战略、知识扩散风险等(Hill,Hwang&Kim,1990;Erralnilli&Rao.1993;Osland,Taylor&Zou,2001)。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借助经济学等基本理论的发展,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发展也经历了不同时期,主要包括国际化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网络论、资源基础论、互联网影响论、天生全球化理论等。

1 国际化阶段论

国际化阶段论由Carlson(1975),Forsgern&Johanson(1975),Johanson&Wiederheim-Paul(1975),Johanson&Vahlne(1977)等为代表的北欧学派提出。该学派借助于企业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将企业国际化视作一个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过程。企业资源投入量在阶段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增加,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不断地获取、整合及利用国外市场的相关知识,逐渐进入“心理距离”越来越大的市场,从而保证在最小的不确定条件下获得最佳商业机会。部分学者针对该理论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主要有Bilkey & Tesar(1977)对美国威斯康星中小企业出口行为的考察;Johanson and Nonaka(1983)对日本企业出口战略的经验研究;Ali&Camp(1993)对阶段论模型进行的检验也表明该模型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George(2000)运用结构方程以美国68个中小企业为样本,得出企业国际化步骤的系统性与国际化表现和绩效正相关,呼吁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遵循系统化步骤,例如动机和战略规划、市场调研、市场选择、进入模式选择、对意外和困难的规划和补充战略等。

2 小规模技术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Louis T.WeHs(1983)在19世纪80年代指出,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将国家市场特征与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以小市场需求服务为目的,充分发挥小规模生产技术、低成本与低价格优势,并有效利用“民族纽带”进行跨国投资,使得在多层次、多元化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即使存在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大等劣势,仍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英国经济学家Sanjaya Lall(1983)的研究也表明,在技术变动的过程中,集中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的技术创新往往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些创新活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民族的或语言的联系同样可以构筑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

3 网络论

约翰逊和麦特森(Johanson and Mattsson,1985)等学者认为,国际化意味着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因为企业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地位决定了国际化的程度。处于天然网络之中的中小企业为了开展国际化经营,就必须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及政府组织建立并保持持续、动态的联系,并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进行拓展、渗透与整合。例如,通过与新市场上的国外企业建立关系,实现国际扩张;或者通过与国外已有网络加强协作,实现渗透;也可以通过完善自己在不同国家网络中的地位,实现国际性的整合。

国际化网络理论借助于网络的概念,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及对国际化产生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见表1:

4 资源基础论

沿着Penrose(1959)开创的资源基础论,许多学者以中小企业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研究。Bloodgood(1996)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他竞争者更具优势,更易国际化。Karagozoglu andLindell(1998)研究了美国34个小型科技企业,发现44%的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44%的企业存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困难;32%的企业与国际竞争者相比存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困难,从而意识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是小型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并进行了讨论。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也拥有一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企业家能力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资源基础中的一个重点。不受国内常规导向束缚的中小企业,比那些束缚较长时间后再进行国际化的竞争对手表现更为出色。

5 互联网影响论

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使得其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成为近些年一个新的研究热点。Internet技

术的不断发展有助于企业改进与海外顾客的沟通方式,便于企业接近目标顾客,克服心理、运行、组织和市场障碍(Hamill&Gregory,1997),因此,使一些中小企业完全有可能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国际化经营。Bermet(1997)、Kalakota&Whinston(1997)等通过深入研究,将Internet在降低国际市场开拓成本方面的功能归纳为六方面:低成本存储大量信息;强有力却又价格低廉的信息搜索、组织和传播手段;根据需要提供交互式信息;提供给顾客生动的产品体验;作为交易媒介;作为某些特定产品(如软件等)的在线销售媒介,降低卖方的进入成本。这些优势帮助企业把产品销售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向不熟悉的市场渗透,树立国际化意识,避免建立海外销售分部和免于受国外文化和商业习惯的影响。Hsieh&Lin(1998)的研究还表明,Intemet还有助于小企业建立有效的企业合作联盟,帮助小企业实施有效的全球化战略。

6 天生全球化理论

近10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天生的全球化企业现象(相关研究成果见表2)。例如,Oviatt&McDougall(1993)的研究表明,借助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近10年来许多中小企业从成立之初就活跃于全球市场,利用多国资源向多国销售并从中积极寻求竞争优势。总体说来,这些被学者们称之为的“Innate exporters”(Ganitsky,1989)、“Intemadonal new venture”(oviatt&McDougall,1993)的主要特征,就是销售中相当部分收入来自国际市场。国际化速度与程度成为定义天生国际企业的主要参数。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开放边境互市贸易,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放宽企业自营进出口管理及通讯技术和设施变革等,直接推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热潮。与实践发展相映照,国际化逐步成为国内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著作和文献涌现,经过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特点:第一,早期国际化研究以描述和引介国外理论和观点为主,大多数文献停留在对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动因、条件、影响因素、模式等方面的浅表层次的分析与探讨,定性研究多,定量和实证研究缺乏,多数研究泛泛而谈,缺乏深度。第二,2003年以后在我国的高层次学术期刊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有深度的相关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国际化环境角度,如研究企业集群、地方政府的作用;国际市场战略,如OEM、对外直接投资等国际化方式或进入模式战略以及国际战略联盟等;解释国际化过程的适用模型,如对国际化阶段模型适用性的讨论以及提出国际化成长中体现的共生、群居、独居等模式;应用创业、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有关理论解释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创业或国际化新创企业现象。主要研究结论见表3。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如樊友乐和尹柳营(2001)、廖勇凯(2004)、黄兆银(2005)、尹红欣(2006)、韦昌鑫和冯德连(2006)等对欧盟、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察,主要从企业发展和政府支持两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一些可借鉴的做法。

四、结论与前瞻性研究

当前,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无论在国际还是我国学术界都相当活跃,研究角度和领域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制度、文化、社会网络、营销、企业家和创新等,非常广泛。不同领域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提供了一定程度解释,但也存在较多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1 当前关于国际化的研究绝大多数针对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所选取的数据也大多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和转型经济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家的企业研究在国际主流杂志上还十分鲜见。

2 对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化的研究仍占主流,由于数据资料可取得性、代表性等的一系列障碍,使得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验研究与定量考察不多。

3 在国际化理论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例如,母国和目标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而近几年,多数研究逐渐转向组织文化、企业家因素、企业资源等内部视角的研究。但如何将内外因素整合起来,进而探讨对企业国际化的综合影响仍值得研究者关注。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8

关键词:小企业;国际化;企业家;概念模型

一、引言

随着全球范围内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作承诺的不断兑现。任何一家中国本土企业都不得不更新竞争观念,重新调整定位,将原来的竞争视野拓宽到国际范围,从而求得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在这场国际较量当中,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而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又大多是关注大企业的国际竞争,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在目前的国内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方面。本文将首先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演构建一个概念模型来解释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和动因。

二、文献回顾

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最初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国际化过程的描述上,并因此而形成一些模型来解释所观察到的国际化现象。在这些研究当中,企业规模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因为只有大企业才能提供从事国际商业所需要的资源。但是这一现象很快被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所改变,通讯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导致了从事国际商业的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降低了小企业国际化的门槛,从此,国际化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小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新的现象,它与已经建立的、大的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过程大为不同,瞬间(instant)国际化现象、国际化新投机企业(intemational new yenture)和天生全球化(bom global)等新兴小企业国际化参与的方式和特征使得强调顺序和渐进方式的传统国际化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极大地被削弱。所谓“瞬间国际化”、“国际化新投机企业”和“天生全球化”等概念都是指一些小企业并不依循原来所认为的顺序的、渐进的国际化过程,而是在企业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进行快速的国际化渗透。

企业家理论为小企业国际化行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Larson和Starr(1993)指出,刚成立的企业倾向于利用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所组成的网络来获取企业生存所需的关键资源,而Bhide(1999)通过对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最初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家庭成员和朋友。Coviello和Munro(1995)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所研究的企业均倾向于利用它们网络伙伴的市场和分销能力来促成自身业务的国际化,因此他们认为,网络内部存在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不仅扩大了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进入模式选择的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可供利用的资源的范围。Kundu和Katz(2003)利用国际化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某些概念,检验了企业家特征和企业特征对新兴的国际化中小企业的出口增长和绩效的作用。他们选取了47家印度软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并把资源和意图(intention)作为企业家水平和企业水平的共同影响变量。他们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家特征(包括教育背景、经验、专家技术、资源和意图)比企业特征在年轻的、刚成立的全球化软件企业的出口绩效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Burt(1992)提出的结构空洞(structural hole)理论认为,大部分社会网络并不是完全连通的网络,而是存在结构空洞。这种结构空洞阻隔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从而为占据这些结构空洞的个体(这些个体也被称为结构空洞桥)带来了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企业家往往就是从这些个体中产生出来[Ⅲ]。在小企业成立之初,企业网络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身份基础上的,企业网络就是企业家网络,而且企业网络的结点大多是嵌入式的,节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内聚性(cohesiveness)的关系,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企业网络的向外延伸,企业网络的内聚性会下降,结构空洞桥(structural holes bridge)的数量会增加,企业家作为结构空洞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由于企业进行国际化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对于缺乏资源的小企业而言,国际化行为将更多地依赖其所拥有的企业家网络,因此,企业家在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McDougall和Oviatt(2000)指出,国际企业家精神(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将“国际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为了在组织中创造价值而跨越国界进行的创新的(innovative)、预应的(proactive)和风险寻求的(risk-seeking)行为的结合。这一定义的重要之处在于,将一般所理解国际化概念,即跨越国界的企业层面的活动,和企业家导向(entrepreneurialorientation)的特征加以整合。由于这一新的领域出现时间尚短,所以在这方面仍然缺乏一个基本的范式来理解围际型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家创业行为来发展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家企业如何能够进行国际化运营。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笔者通过综合已有理论成果并加以合理推导得出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概念模型,如图1,该模型不仅描述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静态决定关系,而且表明了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动态性,下面将分步骤加以解释。

(一)国际化行为、国际化动机与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以通过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加以表征,所以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串联就显现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探索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将国际化行为作为分析的中心。与单纯地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相比较,企业进行国际化意味着更高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国际化行为不应该是盲目的,必然是受到了某种动机的影响。国际化动机比较常见的有三种:(1)市场寻求(market-seeking):(2)顾客追随(customer-following):(3)技术获取(technology-acquiring)。Yip等(2000)认为,系统的计划也是国际化行为的前置因素,因为,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信息收集以确定国际化时机何时会到来,所以,尽管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是受到了国际化动机的触发,但是光有一个愿望还不足以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拓展。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化,企业必须根据国际化的动机制定详细的战略方案,并依据战略规划逐步进行国际化拓展。

(二)国际化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

关于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领域。Chandler(1962)提出著名的“结构追随战略”的主张,他认为。企业所采用的特定组织结构是为了适应管理人员实施所制定战略的需要而设计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受到战略变化的驱动,因而。企业在决定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后,就需要设计出相应的组织结构,使之与战略相匹配。而结构决定战略的观点也同样存在,还有一些研究揭示出战略与结构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但是回到本文所讨论的情境,可以认为,还是战略决定组织结构。因为小企业成立之初就进行国际化渗透表明企业国际化的意愿早已经存在于企业家的脑海当中,这种强烈的意愿直接就决定了企业将采取在一开始就进行国际化的战略,从而在企业设立的时候,企业家就会有意识地将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照国际化的战略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所以,在这种情境中是战略决定结构,而不是结构决定战略。

(三)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对国际化战略的约束作用

Turnbull(1987)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受到运营环境、工业结构和自身市场战略的强烈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于国际化企业而言。企业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内外市场条件、行业发展趋势等等,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知识基础和管理素质等等。显然,在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外部环境分析,然后在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战略决策,所以,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同样会受到“企业资源”的约束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必然会充分地考虑到企业国际化过程可以调动和调配的资源种类及数量。

(四)企业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的契合

如前所述,国际化行为是由国际化战略所决定,企业组织结构也是根据国际化战略而设定,那么组织结构和国际化行为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Jones和Coviello(2005)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将会反映在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上,伴随着市场选择和进入模式的迁移,组织结构会表现出相应的调整(设立新的部门、销售公司、合资企业等等)。比如,一个企业通过设立销售分公司的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国家的销售市场,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得到体现,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企业要进入某一新的国际市场。企业必然要投入某些资源,增设一些机构来从事以前没有从事的国际化行为。从时间上来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化行为的发生是伴生关系,因此,企业国际化行为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匹配关系。

(五)企业家特征对国际化动机的影响

小企业国际化拓展过程其实是对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加以识别和利用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也来源于此。按照Roberts(1991)的观点,来源于原有工作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其他经历的先有信息将影响到企业家理解、推断、解释和应用新信息的方式,而且这些先有信息具有不可复制性。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是知识通道(knowledge corridors)决定了在商业机会识别方面的差异性。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信息存量使得基于各自的背景和经历可以得到不同的心智图示(mental schemas)从而提供了认识新知识的框架。企业家可以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加以结合来识别出新的机会。其中专业化的知识对市场机会的识别作用比较显著。小企业国际化需要识别和评价的是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商业机会,因此对于小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家具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知识将使得对国际市场机会的识别和评价变得更为容易和简单,因此会强烈地影响到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六)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

虽然国际化发展在企业绩效提升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存在许多争议。如果把推动企业进行国际化看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做正确的事”,那么企业通过国际化来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还需要企业“正确地做事”。Kirpalani和Macintosh(1980)的研究发现,在影响小企业国际化有效性的众多因素当中,管理和组织实践比其他的因素更为重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包含了企业应该进入什么样的市场、何时进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入等等具体的运作细节,因此企业国际化战略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国际化战略仍然属于企业运作的宏观层面,因此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仍然是在指导企业做正确的事,而细节的操作体现在国际化的具体行为当中,当然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也属于这一范畴。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国际化战略到国际化行为和组织结构,再到企业绩效的箭头描绘了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从战略到执行再到结果的过程。

(七)企业绩效的反馈作用

企业国际化过程产生的企业绩效会通过某种反馈机制来影响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并进而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动态过程。

1,企业绩效与企业家个体特征。由于企业家个体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所以一时的市场成功和失败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的影响。虽然通过个体经验知识的学习,即成功或失败经验的总结,企业家的管理胜任力有可能会得到提高,但是这一过程会比较漫长,所以,企业绩效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的反馈作用是比较弱的,所以在图1中用虚线标明。

2,企业绩效与国际化意愿和动机。企业绩效虽然不会对企业家的个体特征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却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家继续进行国际化的意愿和动机水平。市场的成功可能会极大地激发企业家继续开拓新的同际市场的热情和勇气,而市场的失败可能会打击企业家国际化的信心,从而放缓国际化的速度和步伐。

3,企业绩效与企业资源。企业国际化的成功与失败将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资源拥有量,资源的增长可能会促使企业采取更为冒险和激进的国际化战略,并进而采取更大范围的国际化扩张行动,而由于市场失败所带来的资源损失将使得企业不仅不能继续国际化扩张,甚至连原定的国际化目标都可能难以完成。

4,企业绩效与外部环境。企业绩效对外部环境的反馈显然是一种弱影响,因为外部环境基本不受个别企业绩效好坏的影响,尤其是小企业。但是,对于和小企业生存更为密切的环境因素而言,小企业的绩效好坏还是会有一些影响,比如对于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而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很有可能会提高企业在银行方面的信贷授信额度,对于企业通过企业家网络进行民间融资也会有促进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小企业经营绩效对整个外部环境来说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图中也用虚线标明。

四、结论及局限性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9

关键词: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战略;产业选择战略;进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9.3

一、引言

企业国际化是开放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约翰·邓宁(John Dunning)的直接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认为,“如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就将进入净对外投资为正的阶段”。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已进入投资发展路径理论所说的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在此阶段市场进入模式选择成为企业国际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企业的国际化策略进行了理论回顾,充分考量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的国家背景,提出了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三大前提及理论模型。通过对中国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的代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进入安哥拉市场进行实证研究,充分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弥补了企业国际化经营进入模式研究的不足,为企业的市场进入实践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长期以来对企业国际化并不存在统一定义。本文中提到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企业的外向国际化。

(一)企业国际化的概念

Melin(1992)认为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持续渗透的演进过程。Johansen等(1975)以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为基础,提出国际化是企业对国外市场逐渐增加承诺的连续过程。一些学者通过内部化、所有权和区位优势等经济学视角来进行分析,认为国际化是一种对国外市场的投资模式(Williamson,1975)。还有一些研究认为企业的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种模式(Welch & Luostarinen,1988 & 1993),内向国际化包括吸引外资、技术引进、商品进口等方式;外向国际化包括商出口、对外直接出口、合资和兼并等,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前提和条件。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选择

关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选择战略两个视角来探讨已有研究。

1.区位选择战略

企业国际化的区位选择战略是指企业利用和发掘目标国的区位优势,并和自身的要素结合,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企业的区位选择受限于目标国的区位优势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国际化动机两个方面。

(1)目标国的区位优势因素

在古典的区位理论中,成本最小化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唯一标准。J.H.Von Thunen(1826)和Alfred Weber(1909)分别研究了运输和人员工资等传统成本对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John H. Dunning(1973)进一步扩展了区位选择成本因素的范围。同时,关于成本最小化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Caves(1982)提出了区位选择的绝对成本优势论,Webster(1995)提出了以目标国的潜在优势为前提的区位选择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企业会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地区进行投资。当前除了对传统的成本因素考虑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更多的关注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等因素,和本土化企业相比,外国企业进入目标国存在巨大信息成本,这是源于它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土企业掌握了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大量信息,外国企业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极大,因而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会选择交易和信息获取成本比较低的区位进入。

Joseph Friedman(1992)和Krugman(1991)分别分析了市场增长潜力和市场规模对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市场规模大意味着企业进入该市场可供选择的战略伙伴多,本土化成本低,而且市场潜在和有效需求大;市场增长潜力大意味着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强;政府对市场干预程度大意味着市场的扭曲程度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恶化,从而影响企业的预期成本和收益。

国际化产业集聚是指同一类型的企业在同一地域进行集中,达到一定的规模,比如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产业集聚对外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产业集聚本身的特性。马歇尔曾经指出企业的集聚是由于外部规模经济所致,大量企业的集聚会导致配套企业和熟练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企业之间可以进行知识共享和扩散,从而加速技术创新。Krugman(1991)进一步把劳动市场共享、专业性配套行业的产生和技术外溢解释为马歇尔企业集群理论的三个关键因素。①Dunning(1998)分析了产业集聚对跨国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指出在企业的跨国区位选择决策中产业集聚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不仅仅是传统上的要素禀赋。

东道国的政策设置反映了该国经济的自由度和开放度,而这些指标是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Fox(1986)通过1974-1989年的数据分析了美国各州的政策设置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证实其影响显著。Mudambi(1995)和Tatoglu(1998)分别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政府政策变量在跨国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中的重要性。总的来看,政策因素在企业国际化区位选择中不容忽视。

企业国际化论文篇10

关键词:知识;中小企业国际化;国际化过程模型;国际新创企业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92-06

一、引言

在聚焦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两种代表性理论。国际化过程模型可以进一步区分为Uppsala模型(umodel)和创新模型(Imodel),其中Uppsala模型的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本文所讨论的过程模型,指的是Uppsala模型。在研究文献中,“国际新创企业”、“天生全球化”是可以相互替换的两个概念,本文将“天生全球化”相关研究也一并视为国际新创企业模型的一部分。

“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这两种理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和行为的假设存在着巨大差异:过程模型假设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渐进式的,其行为策略是反应式(Reactive)的;国际创业模型则假设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快速的,其行为策略是主动式(Pmactive)的。在理论解释力方面,国际化过程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中小企业渐进式国际化行为,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能够识别并解释当前越来越明显的“加速国际化”趋势。然而,如果将中小企业国际化速度看作一个连续的光谱,现有的两种理论实质上仅仅分析了位于两端的国际化行为,而缺乏对处于中间状态、更具一般性的国际化行为的关注。显然,该研究领域缺乏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笔者认为,对两种现有中小企业国际化模型的比较分析,是尝试建构中小企业国际化一般性理论分析框架的一个很好的起点。鉴于两种现有理论都高度重视知识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选取知识作为比较分析的主要视角。本文共分成5个部分,正文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讨论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的作用;正文第四部分从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等维度对两种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正文的结尾部分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结论。

二、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中的作用

(一)经验知识与渐进式国际化

在国际化过程模型(uppsala Model)中,企业国际化被描述为一个依赖于经验知识的渐进过程(Johanson和Vahlne,1977)。传统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关于知识有如下假设(Petersen,Pedersen和Sharma,2003):1.对企业国际化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知识是市场专有的。由于每一个国外市场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一个市场中获取的知识只能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被用于其他市场;2.这些知识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它源自于当前的市场活动,知识获取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3.知识嵌入于个体之中,即通过个人经验获取市场专有知识并存储于个体之中;4.作为第二、三项假设的合理延伸,嵌入个体的经验知识难以在组织内传播;5.对国外市场的不可逆的资源承诺随着经验知识的获取而成比例递增。

基于上述假设,国际化过程模型以市场知识、市场承诺、当前商务活动和承诺决策等变量来解释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渐进性体现在进入模式选择和目标市场筛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在特定国外市场中的进入模式依照一种链式结构演进,即从不规律的出口开始,到通过独立的业务代表出口,再到在国外成立销售分支机构,直至最后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其次,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筛选时,依次进入心理距离不断加大的新市场。所谓心理距离是指诸如语言、文化、政治体系等干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Johanson和Vahlne,1990)。

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基本逻辑可以表述为一个循环过程:首先,企业向国外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日常活动同时也诱发了经验学习,进而导致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其次,随着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的增加,企业在特定国外市场中感知到的风险不断降低,这将刺激企业进一步向该市场配置更多的资源。由此可见,经验知识在国际化过程模型中扮演着资源规制者的角色(Prashantham,2005),也就是说,企业经验知识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向国际市场投入资源的水平。经验知识的主要作用在于降低国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利用商业机会(Johanson和Vahlne,2006)。

(二)经验知识的主要类型

在初始的国际化过程模型中,只假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验知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除了特定市场专有的经验知识之外,还存在着更为一般化的、不特定于任何国际市场或进入模式的经验知识。

Eriksson等(1997,2000)在市场和企业层面对经验知识的概念进行了操作化,他们开发出测量经验知识的三个构念。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被分解为“商务知识”和“制度知识”两个构念。商务知识是指关于客户、市场和竞争者的经验知识。制度知识是指关于政府、制度框架、规则、规范和价值观的经验知识。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帮助企业了解国外市场的机遇和问题。

企业层面的经验知识是特定于具体企业的一般化知识,被称作“国际化知识”。国际化知识是关于企业自身从事国际化运营的能力与资源的知识,是企业在如何组织国际化活动方面积累的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特定企业走向国际化的方式。国际化知识帮助企业了解在不同国际化情境下需要具备何种知识,以及在何处寻求这些知识。与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不同,国际化知识不是嵌入于个体,而是嵌入于企业的惯例和结构之中。Eriksson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国际化知识与市场层面的经验知识以及感知的国际化成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商务知识和制度知识是国际化知识与感知的国际化成本之间的中介变量。

除上述类型外,Johanson和Vahlne(2009)还发现了更一般化的网络经验知识。他们认为,在国际商务网络中,商业伙伴之间的互动有可能发展出一种特定于关系的网络经验知识,这种知识帮助网络成员了解商业伙伴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国际商务网络所具有的多样化特征,可能对开发一般化的网络经验知识产生积极影响。

(三)经验知识的获取机制

国际化过程模型中最基本的知识获取机制是从当前经营活动中积累关于特定市场经验知识的“干中学”过程。在模型提出后的几十年里,随着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于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知识获取机制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Forsgren(2002)指出了国际化过程模型(Uppsala模

型)在知识获取机制方面的两点不足之处。首先,组织学习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具有不同的维度,但是国际化过程模型仅仅强调了通过自身经验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通过模仿进行学习、通过招募个人和合并组织进行学习以及通过搜寻和扫描新信息进行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机制。经验学习并不是企业获取国际市场知识的唯一途径,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拥有这些知识的组织或者模仿具有高合法性组织的行为来获取国际市场知识。其次,组织学习既包括提高组织效能的“利用”式学习,也包括提高组织对潜在备选方案认识的“探索”式学习(March,1991)。前者主要强调的是在现有活动中学习,后者则强调对潜在活动的学习。国际化过程模型仅仅讨论了针对企业当前活动的“利用”式学习,却没有对寻找当前活动替代方案的“探索”式学习作出更多解释。

作为对学术批评和挑战的回应,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创立者从国际商务网络视角对模型进行了修正(Johanson和Vahlne,2009)。在修正后的模型里,知识(机会)、关系承诺决策、学习(信任构建)以及网络位置取代市场知识、市场承诺、当前商务活动和承诺决策,成为新模型的主要变量。企业被视为嵌入于多元相互依赖关系构成的商务网络之中,国际化是企业强化其网络地位的行动结果。在新模型中,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一个网络关系的发展过程,成功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建立起一个或更多的网络关系。企业的知识、信任和承诺都是关系特定的,企业通过商务网络关系学习知识、建立信任、发展承诺并识别环境中的商业机会。虽然Johanson和Vahlne在新模型中仍然坚持将经验学习作为国际化过程中获取基础性知识的主要机制,但他们同时也承认其他的知识开发途径有可能成为经验学习的补充。修正后的模型认为,国际商务网络中的知识开发不仅仅是从其他网络行动者处学习已有知识,还包括网络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知识。

三、知识在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者们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并不是像国际化过程模型所预测的那样进行渐进式的国际化,而是从企业建立初期起就迅速走向国际,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0fiaR和McDougall,1997),或者“天生全球化”企业(Madsen和Servais,1997)。由于国际化过程模型无力对中小企业的“加速国际化”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因此受到国际新创企业模型(或天生全球化模型)的挑战,而后者则成为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创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针对新企业加速国际化现象展开的大量研究中,知识在新创企业国际化中的影响和作用大体上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前经验

企业家先前经验的重要性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挑战国际化过程模型的主要理由之一(Oviatt和Mc-Dougml,1997)。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认为,很多新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成立初期就进行国际化,是因为这些企业的创立者或经理人在企业创建之前就已经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国际化知识与经验。创业者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只能通过“干中学”才能获得,海外教育背景、先前的工作经历、海外的社会资本等等,都有可能使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就已经对其拟进人的国际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Crick和Jones(2000)的案例研究显示,新创企业经理人先前的国际市场工作经历,帮助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处理复杂的国际运作以及风险和资源评估的经验,建立了创业后可利用的客户网络和市场联系。这一研究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新创企业何以能够在创立初期就采取外向型市场拓展战略。此外,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企业家的先前经验使新创企业具有更强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催化企业获取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额外知识(Oviatt和Mcdougall,2005)。

不过,先前经验并不是新创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一个充要条件。在Chetty和Campbell―Hunt(2004)的多案例比较研究中,不论是传统国际化的案例企业还是天生全球化的案例企业,其创立者或高层管理者大多都具有先前的国际工作经验或者海外生活背景。因此,仅凭创业者的先前经验还不足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国际化模式。

(二)技术知识

除了市场经验知识外,国际新创企业模型还高度强调了技术知识的作用。事实上,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大量的研究样本都来自于生物、电子等高技术产业。知识强度被识别为新创企业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Prashan~am,2005)。所谓知识强度是指企业依赖其活动和产出中的固有知识来获取竞争优势的程度(Aufio,Sapienza和Almeida,2000)。

Cheuy和Campbell-Hunt(2004)发现,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开发具有全球市场潜力的创新型产品。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大多采取“聚焦-成长”战略,即深度聚焦于一个狭窄的利基细分市场并在其中寻求建立市场支配地位。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国际化逻辑是以创新优势为基础快速实现全球扩展,这种战略要求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集中使用资源。基于同样的逻辑,天生全球化企业的产品往往是技术密集型的、高度专业化的,并且在每个国家都只有少量的客户。天生全球化企业倾向于控制一个狭窄的产品范围,并在该市场中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声誉的领导者。因此,技术创新是天生全球化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至少应该是新创企业加速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一个新创企业试图在成立早期就进行国际化,那么他不仅需要国际市场经验丰富并且富于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经理人)来发现国际市场机会,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来提品和服务以满足这种市场需求。

(三)动态能力

Weerawardnea等人(2007)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对知识在天生全球化企业加速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进行了概念化。Weerawardnea等人认为,解释天生全球化企业加速国际化现象的现有理论之所以是不完备的,是因为研究者们没有认识到,天生全球化企业及其创立者们的学习行为在企业合法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创业者个体特征、市场聚焦学习能力、内部聚焦学习能力、网络能力、营销能力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生产开发能力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抽象了新创企业合法成立之前的内外部学习过程,为新创企业的加速国际化行为提供了以能力为基础的理论解释。Mort和Weerawardnea(2006)的研究也发现,网络能力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创企业获取市场和技术知识,识别和快速利用国际市场机会。

简言之,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国际新创企业研究认为,动态能力帮助企业开发知识,铺平了企业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过程并不必然是路径依赖的,而可能是以企业中个体能力和

组织能力的培育和重构为基础,实现激进的、打破框架约束的变革(Prange和Verdier,2010)。

(四)国际化成长

除了解释加速国际化现象的成因外,企业在快速进入国际市场之后的持续成长也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在这一研究主题之下,知识再一次成为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解释变量。

Autio,Sapienza和Almeida(2000)认为知识和学习是新企业成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在高技术产业这样的动态环境中要更加突出。他们实证分析了国际市场进入时间、知识强度和难以模仿性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与国际化成长负相关、知识强度与国际化成长正相关。也就是说,在新创企业早期发展阶段里,国际化时间越是提前、产品的知识强度越高,新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成长绩效也就越好。在Yli-Renko,Autio和Tontti(2002)的研究中,他们以芬兰高技术新创企业为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市场知识、知识强度与国际化成长之问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培育内外部社会资本,高技术新创企业能够有效强化其技术和市场知识基础,这种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创造为新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Zahra,Ireland和Hitt,(2000)实证检验了新创企业国际化模式(多样性、市场进入模式)对技术学习的影响,以及技术学习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化(多样性、进入模式)是提高新创企业技术学习和技术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而技术知识的积累对于新创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快速的产品引入以及竞争优势的获取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知识视角下两种国际化模型的比较分析

在过程模型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知识都是解释和预测中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关键变量。不过,在关于知识与中小企业国际化之间关系的具体阐释上,两种理论既有显著的差异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区别和联系可以通过理论根源、知识角色、知识来源、知识获取机制等维度进行的对比分析而得以厘清。

(一)理论根源

从理论发展的脉络来看,国际化过程模型的理论基础是企业成长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则是国际商务理论和创业理论的交叉研究。然而,如果从知识的视角看来,虽然关注的焦点不同,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根源,即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Sapienza等,2003)。国际化.过程模型重点强调了Penrose(1959)企业成长理论中管理知识(即经验知识)的作用,而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则强调了企业家知识的作用。

(二)知识角色

国际化过程模型将市场经验知识作为资源承诺(市场承诺和关系承诺)的前提,高水平的市场经验知识将导致高水平的资源承诺,反之亦然。因此,市场经验知识的角色是资源的“规制者”。在过程模型中,经验知识也可以看作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充分条件。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Johanson和Vahle,2006;2009)还强调了经验知识对于识别和利用国际市场机会的作用。

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否认市场经验知识对于企业资源投入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更加强调技术知识的影响。产品和技术知识的积累,使企业能够识别和利用国际市场中新的生产性机会。技术能力促进企业创造优质产品、改进现有产品以及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和效能。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小规模的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世界范围内利基市场的专业化需求(Knight和Cavusgil,2004)。在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中,技术知识可以看作是企业快速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知识来源与获取机制

在知识来源方面,两种理论模型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首先,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过程模型关于知识来源和获取机制的观点,只是特别强调了企业家(创业团队)先前经验的重要性。企业家(创业团队)的先前经验被认为是新创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资源禀赋,能够支撑新创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并采取多样化的市场进入模式。然而,对于企业家(创业团队)究竟以何种方式积累起这些经验和知识,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先前知识成为模型的一个外生变量。其次,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采取了网络视角,以“学习、创造和信任构建”取代了原始模型中的“当前活动”构念,这意味着修正后的国际化过程模型将企业的网络关系视为知识的主要来源(Johanson和Vahle,2009)。与之相似的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也高度重视网络关系对于新创企业快速知识开发的影响,网络关系在许多研究中都被当作新创企业知识的前因变量(Yli-Renko,Autio和Tontti,2002;Freeman等,2010)。

在知识获取机制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和国际化过程模型的差异主要有三点:1.在学习内容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增添了对技术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讨论(zahra,Ireland和Hitt,2000);2.在学习策略方面,国际新创企业的主要学习策略是“探索”式学习(Sharma和Blomstermo,2003),而国际化过程模型中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利用”式学习;3.在学习机制方面,国际新创企业更可能采用从其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和模仿式学习,而国际化过程模型描述的企业更可能采用从直接经验中学习(Sehwen和Kabst,2009)。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然而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新创企业模型并没有否定经验学习在获取市场知识方面的基础性地位。不过,由于新创企业拥有先前经验并因此具备更高水平的吸收能力,所以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学习。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