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设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19:42:30

互动设计论文

互动设计论文篇1

(一)互动性设计的含义

互动从字面意义上讲“,互”是相互的意思,代表着一种动作。“动”是变动、改动的意思,代表一种变化;互动设计发展是源于工业革命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家广为人知的互动设计是指人和计算机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动意味着双方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这就增强了使用的积极性、好奇心和趣味性。因此这就决定了互动性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引导产品便捷使用并让人产生愉悦的技术。互动设计在包装中的体现则可采用人机界面的互动原则,把包装的印刷当作产品的媒介,在消费者拆开包装的一连串动作中传达不同的信息,引导消费者轻松愉快地使用我们的产品。互动性包装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与材料学、计算机学、产品设计学、用户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体验也要求也迅速增加,包装设计中的互动性不仅要满足于引导人们的使用,还要求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趣味性、审美、情怀等,互动性设计已经提升到了更高的要求。

(二)互动性包装设计概述

“互动性包装设计”是通过文字、图案、色彩、结构和触感等在包装装潢上的运用,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引导并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富有形式感的过程。使得包装从开启到丢弃都富有设计感,给人带来或体贴、或可爱、或优雅、或品质的感受。在不同的包装材质、包装风格、包装造型中,不同的互动,给消费者带来快乐愉悦的审美体验,满足了消费者通过物质来追求内心情感的需求和精神认可需求,最终让消费者达成想要购买或者拥有的欲望。

二、互动性包装发展在现在社会发展的前景

(一)互动性包装在互联网时代时必不可少的

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二十一世纪,在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发展的巅峰时代,人们对与单纯视觉上的获取早已不满足,从电视、平板电脑、个人电脑、手机等多媒体的发展,让更多操作和互动成为了可能,现代的包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多媒体发展的影响,有清晰的操作指引、有可爱的留言互动、有鲜明的个性外观设计。

(二)现代消费心理的需要

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目的在于解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边无际的,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根据这五个需求层次,可以划分出五个消费者市场,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生理需求———消费者只要求产品具有一般功能即可,安全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对身体的影响,社交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有助提高自己的交际形象,尊重需求———消费者关注产品的象征意义,自我实现满足对产品有自己判断标准的市场,消费者拥有自己固定的品牌;需求层次越高,消费者就越不容易被满足。在现代社会,物质发展需求达到鼎盛的时期,消费者早已不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品牌是提高产品的重要途径,在琳琅满目的品牌斗争中,如何提高品牌的形象和价值,互动性包装品牌的个性化和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这一点上起到类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当代设计师家德雷福斯说“:要是商品阻滞了人的活动;设计便告失败;要是产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有效、更快乐,设计便成功了”。互动性包装设计的关键在于注重的是产品与人交互带来的感受,通过互动性设计趣味地传达品牌产品地理念,让消费者轻松获信息,使用简单,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关注,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情感化需要。

三、互动性包装的呈现形式

(一)结构互动

国外一款零食的包装设计,方形包装盒开启方式为向上打开,以及零食的和图形的巧妙结合,让开启方式变得更有趣;VANS手提袋包装设计,通过手提袋提手的拉绳和鞋带的结合,使得人和手提袋产生一个互动,突破了传统的手提袋的固有形式,增添了手提袋的趣味性和个性,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效果,加深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

(二)图形互动

某品牌狗粮包装设计,将包装本身的图案和商品的形状产生一个互动,既表达了商品的功能(食品),又向消费者传达了商品本身的品质,包括色泽、大小、分量等,更直观、更生动地向消费者展示了商品的魅力。花茶茶包设计,通过茶包的手提纸片做成蝴蝶形状,并让蝴蝶能很好的卡在杯子上,既达到了使用方便的效果,又与杯子产生了互动,很好的向消费者传达了自然中蝴蝶的美,加上这是花茶茶包的设计,增添了蝶恋花的意境。

(三)语言互动

以猫哆哩包装设计,也是通过单纯的文字来吸引消费者,产生互动甚至共鸣,达到让消费者关注的作用,并产生购买;德芙心形巧克力是一款情侣相互赠送表白的礼物,里面每颗巧克力包装纸撕开之后都有一句话,通过对包装纸的再利用,使得礼物的形式感增加,给收礼人带来神秘感和幸福感,以达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四、结论

互动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联通主义;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65-02

一、引言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传统教育形式在互联网浪潮的席卷下正在进行颠覆性的创新革命,而正在兴起的联通主义在某些方面更好地解释了网络时代的学习发生过程,为解决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中学习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就必须借助互联网教育大环境,结合联通主义精神内涵,设计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移动学习资源。

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现状

发展移动学习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因此,资源建设的定位和水平直接决定了移动教育的办学质量。然而目前移动学习资源存在着数量多、覆盖广、形式多样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重复率高、针对性低、含金量小、碎片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且更是在线学习资源建设所要突破的窠臼。当前移动学习资源的这种现状就迫切要求有一个适合互联网思维的理论来指导在线学习资源的建设,提高在线学习资源的整体质量,保证移动学习的效果。

三、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1.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的学习需要和社会变化。联通主义作为网络时代的“新生儿”,更加强调知识的连接性、流动性、情境性、适应性。西门思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系统提出了联通主义的思想,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同时也概括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八条原则:①学习和知识存在多样性的观点。②学习是与特定的节点和信息资源建立连接的过程。③学习也可能存在于物化的应用中。④学习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⑤为了促进学习,我们需要培养和维护连接。⑥发现知识、观点和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是核心的能力。⑦流通(准确、最新的知识)是所有联通主义学习的目的。⑧决策本身是学习的过程。此外,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管道比管道中的内容更重要”,也就是说在我们所处的网络时代中获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联通主义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完整的体系,分别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等方面全面揭示了学习发生的过程,已经逐渐成为新型学习方式的理论支撑。

2.互联网思维、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移动学习的内在相关性。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思考方式,其典型特点是实现“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互联网思维的三个核心本质是链接、去中心化和社群化。

联通主义表达的是“关系中学”和“分布式知识交互”的观念,它指出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时应该关注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方式和连接方式,方便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学习者和教师的交互。联通主义同时也指出网络中的知识生长方式是通过与其他节点的交互而建立的新连接,学习者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有能力找到分布在其他网络节点的个人所需的知识,在这种交互和建立新的连接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下讨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非常有必要,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待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将为我们今后无论是移动学习还是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指导和参考。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要点和联通主义的理论内涵,笔者发现其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相扣性。互联网的差异化思维和联通主义学习观中强调的学习和知识的多样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就要求相关学习资源建设人员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容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分享社会化属性加联通主义的“关系中学”就要求在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中要注重情境属性;互联网思维中的平台数据化思维、创新跨界化思维结合联通主义中的知识生长和“管道比管道内容更重要”的思想就要求注重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管道属性。因此,三者有效的融合、启发才能更合理地指导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四、联通主义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

移动学习资源是支持开展移动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移动学习资源建设需要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联通主义代表人物乔治・西蒙斯认为内容、情境和管道形成知识的意义。内容开始知识的循环,情境使其有意义,管道使其关联、流通并可获得。根据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的解释,我们主要考虑移动学习资源的内容设计、情境性设计和交互性设计三个方面。

1.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内容性原则。移动学习资源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如学习资源的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和技术性外,由于移动学习还具有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环境复杂和学生与教师分离等特点,所以我们在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时也要考虑这些特点,还要遵循移动学习本身的特点,并设计出符合移动学习规范的资源,在具体设计中要遵循学习内容微型化、知识性等特点。①微型化原则。移动学习本身是一种碎片化、片段式的学习,移动学习中的学习者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强烈的学习动机弱等现象,所以在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要注重对资源进行微型化处理,具体包括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微型化,把一个知识点细化为多个小的知识点,这些小的知识点就是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所说的知识节点,移动学习者通过这些小的知识节点的学习,通过寻径和意会进而建构起个人内在的知识逻辑网状图。②知识性原则。在线网络知识具有动态性、隐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与开发学习资源时要考虑网络知识中知识的这种特征性,保持知识的更新以及知识之间的链接和流动,以促进移动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2.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情境性原则。联通主义认为内容开始知识的循环,情景使知识有意义,管道使其关联、流通并可获得。知识只有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兴趣,所以我们要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情境性设计,情境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中就是学习者连接各个知识节点的网络和路径。因此在资源设计时要遵循移动学习者的特点,创设真实直观的情境,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直观的进行展示,为移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之间连接的建立过程也就是联通主义知识观中强调的意会创设情境,使学习者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知识的意义。

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交互性原则。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交互是连接和网络形成的关键,连接的建立和网络的形成本质上体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资源之间、知识资源与知识资源之间的交互,因此重视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有利于移动学习中的知识转化和联通。在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学习者不仅需要与教师、与同伴进行交流,更需要与学习资源本身进行交互。具体包括移动学习资源本身的交互和移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两大块。

移动学习资源本身的交互性设计体现在界面的交互设计方面,要求移动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保持简单并且导航方便,尽量让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进度,随时暂停和保存学习内容,做到学习过程是可以控制的。此外,学习资源的组织形式也要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尽量做到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的排列组合。

移动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互性表现为学习者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可以通过邮件、论坛和社交账户,如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与专家、教师、同伴进行交流。此外还可以开设与该学习内容相关的主题帖,方便网络中学习者之间自主进行交流,构建起交流与沟通的通道,以实现移动学习者的社会互和优化学习体验。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为牵引线,研究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进而得出了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要注重内容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这些原则与联通主义所强调的内容、情境和通道是一致的,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章只从理论层面讨论设计原则,没有将该设计理念应用到具体的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也是本文的局限之处,笔者希望后续研究者可以在该研究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实证研究,设计开发出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05):11-28.

[2]梁林梅,刘永贵,桑新民.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研究论纲[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5-9.

[3]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03):5-9.

互动设计论文篇3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作为一线的计算机教学工作者,通过参与教学改革,发现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因此,探求新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迫在眉睫。通过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笔者对师生互动教学策略进行个案研究,探求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浅谈如下几点想法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互动教学的内涵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具有明显的互动效应。互动教学是指以系统科学(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指导,运用辩证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置于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使教学诸要素合理配置、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多元互动、良性运行,从而促使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相对开放性,资源丰富性的特点,建构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新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并将之应用到职业教育教学中,从而实现教师、职教生在师生互动中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形成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

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个案动态呈现

任何课堂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组织都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所以,教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好“互动点”,为学生开辟好师生互动平台。在本个案中,笔者对《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一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等进行分析和设计,整节课的互动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师生互动环节。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在课堂上设计的具体互动场景如下:

1、教师先借助机房的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首歌曲,然后提问到“歌曲是以什么形式存放在计算机中?”。学生便先欣赏歌曲,然后思考问题并回答。

2、教师先展示凌乱的多种类型文件,然后提问到“如何去管理凌乱的多种类型文件?”。学生观察凌乱的文件,并思考如何去管理这些文件。

(二)任务引领、学习新知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工具和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借助于“电子教室”软件可以给学生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使用“电子教室”软件广播演示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与老师沟通,或与同学讨论,这样,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当场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引导后进生跟着优生一起学习,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删除与恢复文件和文件夹操作时,笔者设计的师生互动活动如下表1所示:

学生先总结本次课所学的内容,然后按照要求完成课堂作业。最后教师记录学生测验的成绩并点评,学生聆听教师的点评并做好笔记。

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先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总结从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学习文件与文件夹基本操作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借助一级MS Office模拟考试软件实现计算机自动给学生评分,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通过练习测试题来帮助学生巩固现学和已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通过自评与生评获得成功的体验;借助评价表与教师建立沟通平台,拉近师生距离,反馈课堂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结论

要有效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采用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会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如下教学优势:

1、通过电子教室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丰富课程资源。

3、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能够进一步追求学科体系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4、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5、精心设计评价内容,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很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督促他们认真地学习,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

总之,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到教学的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教学的实效性。

课题名称: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生互动研究,课题编号:19081,主持人:吴海花。

参考文献:

[1]邵拥军.高校师生互动教学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14.

[2]童湘屏.《语言学概论》课程师生互动教学策略的个案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06):134.

互动设计论文篇4

一、引言

当前快节奏的经营环境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大量的机遇迫使许多公司去改变它们的生产环境。这些公司的生产战略发生了变化并且越来越重视市场条件,如产品分类、产品质量和交货等。生产组织变得更加灵活,使用的设备和机器的技术更先进。这些柔性生产环境变革通常预期对管理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会计研究者都讨论过把一个组织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的价值问题。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和薪酬系统的相关性可以用来支持特定的可操作的策略,并且Langfield-Smith已经强调过新的生产哲学。关于生产战略和控制系统设计已经有过一些实证研究。然而,在这一领域中人们仍然很关注知识缺乏这一问题,尤其是这些变量如何共同决定绩效。这一领域大部分实证研究的一个特有的问题就是:它特意假设了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这一假设并不能充分获取到生产环境和管理控制系统关系的复杂的本质。

本文引用了互补原理,检验生产环境要素和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形体在实际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如果它们以这样一种方式――一方的活动性水平提高,另一方的活动性的边际报酬也提高来运作,那么活动性就被认为是互补的。Milgrom and Roberts使用这一原理解释了替换生产环境中不同的要素所产生的影响。例如,实施一项柔性的生产战略和使用柔性技术具有互补作用:如果一个有价值,那以另一个会更有价值。本文使用了互补的概念去证明生产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补原理的应用为研究许多相关变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依赖性提供了可能。它也为传统的和柔性的生产环境的区别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这一区别是由与生产战略、技术和组织形式有关的设计选择所决定的。按照Drake等人的说法,关于会计和控制互补选择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互补选择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假设会计和控制系统特征与其他组织的特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所有,这些特征是共同决定的,而非单独决定。Drakeetal指出会计和控制系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基础,他还指出人们对互补管理选择有贡献的因素还没有理解透彻。本文的目标就是为生产环境要素与管理控制方面的互补关系提供一个更为深刻的见解。

本文的研究使用了一个理论框架,它建立在与柔性生产环境相对应的传统的生产环境二分法基础上。利用互

补这一概念,本文所用的框架对与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相关的生产环境要素进行了界定。在一个柔性环境更多的决定权可能是低水平的,与此同时更多水平的和垂直的信息共享的需求预期会影响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二、研究问题

当互补的概念扩展到管理控制时,本文采用了一个稍微有些不同的观点。Wruck and Jensenand Sim and Killough认为,生产环境和管理控制系统一起变动比单个变动更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绩效。Ittner and Larcker也指出,管理会计和管理控制应当被看作一个完整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本文探讨了下面的研究问题:

1、公司能否按照它们采用的柔性生产特征和柔性互补管理控制系统和程度来运行?拥有更多柔性(传统)生产环境特征的公司是否也应采用更多的柔性互补(传统生产互补)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2、公司是否对以下方面的非完全互补做出安排:(a)生产环境要素;(b)生产环境要素和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如果是的话,那么缺少互补的后果是什么?互补的程度是否会影响绩效?管理控制系统变革是否会提高互补水平?

图1列示了理论框架,并说明了如何对变量进行研究。使用这一框架的利处是,如果理论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它对数据采集和分析具有指导作用。这一框架预测出生产环境要素较高的互补水平将会导致较高的绩效。此外,一个较高的柔性环境期待一个较高柔性的管理控制系统设计特性。进一步讲,为了解决非互补系统带来的问题,应该强制性地考虑一个更适合的设计变革。在本文的研究中,管理控制系统动力学设计被假定是均衡的:系统在被打乱后会自己回到平衡。因此,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环境之间低水平的互补预期会调用更多的设计变革。这些变革涉及到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中不足的地方。不过,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到这些变革的采用。总体看来,考虑到理论发展的阶段性,要谨慎地使用上述的框架。(图1)

三、分析

这一部分重点说明了生产环境要素和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本文设计了一个由变量组成的理论框架。

根据Wruck and Jensen的说法,越低水平的柔性生产环境就越需要更多的特定知识和更多的决定权限。Johnson也指出对顾客的责任以及流程将会被置于一个较低的组织水平中。这种低水平的有效决策管理和控制需要更多信息。因而,水平和垂直信息的共享预期在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管理控制系统方面的信息,特别强调了绩效标准、评价过程以及报酬系统。假设这三项可以获取到管理控制系统方面的最重要的信息。下面就对传统和柔性生产中的预期管理控制系统要素进行对比。

首先,在绩效标准方面,传统生产环境的预期注重财务指标,强调效率,要求更多汇总信息,多使用成本分配,注重短期标准;而柔性生产环境的预期注重非财务指标,强调效果,要求更多的细节信息,不常使用成本分配,注重长期标准。

其次,在评价过程中,传统生产环境的预期强调预期目标,强调预算成本,参与程度低,强调任务分解,外部定位低;而柔性生产环境的预期不强调预期目标,强调实际成本,参与程度高,不强调任务分解,外部定位高。

最后,在报酬系统方面,传统生产环境的预期使用主观标准,不常使用易变的报酬制度;而柔性生产环境的预期使用客观标准,常使用易变的报酬制度。

四、结论

由于生产环境和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之间的互补性仍没有被充分地理解,本文为了进行研究,设计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提到了对管理控制系统特征有显著影响的生产环境的几个重要特征。它阐明了对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期望。通过这一理论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决定生产环境是传统的还是柔性的是很困难的。严格地划分它们之间的界线并不总是可能的。由此,不得不根据各个研究的本质和相对不精确的数据分析来解释结论。

通过深刻地分析现代生产环境中的管理控制系统的角色,可以发现柔性生产和柔性管理控制系统都是多面的现象。本文所设计的理论框架帮助分析了公司实践,并且具有一些预测价值。这也表明,互补原理为那样一个框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地理解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只单一使用传统互补或单一使用柔性互补肯定是太草率了。

互动设计论文篇5

[关键词]课程教育;研究生;有效性

1《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地位和发展

《经济研究方法论》作为经济研究者的启蒙课程,是一门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也只是部分院校开设,课程的名称也不一而足,但其影响越来越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

《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方法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经济学界在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问题时所采取的各种方法的应遵循的理论。它们以一定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彼此之间往往互相交叉并补充。一般而言,在大的理论框架下,《经济研究方法论》的理论主要分为演绎与归纳、宏微观分析、制度结构分析与总量分解以及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等。这些研究方法理论随着历史变化而变化,因研究范畴、前提假设、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等的千差万别而有所不同,有的甚至意见相左。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是,作为探寻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手段,经济研究需要方法的介入,离开有效的方法,研究很难深入,研究结论也令人质疑。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方法论内容的教学上也并不拘泥于研究方法的理论指导。经过努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研究素质有了提高,我国高校教师对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的设置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逐步认识到经济研究方法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核心课程。

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落实《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新疆农业大学作为省属的重点高校,1988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经济研究方法论的选修课程,之后又陆续在农业经济管理博士以及土地资源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硕士中开展,现已成为经济管理类研究生的必修课。

2研究生教育发展对课程有效互动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自1999年以来,研究生(含博士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递增2.7%以上,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8.5万增长到2015年的64.74万人,这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分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研究生可就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志向报考不同类型。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研究生,一定的研究方法还是需要掌握。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类别,在互动内容上又不同的侧重。

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2010年以来,该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增加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有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6个二级学科招生,同时还增加了农业推广硕士中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两个领域,偏重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研究,此外,会计学专业硕士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也陆续开始招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和指导教师数量较少的矛盾,尤其是在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许多老师认为学生的总体研究能力在下降,论文质量也受到质疑,但同时一些研究生也抱怨,研究方法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应的科研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经济研究方法课程中增强互动,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课程在科研能力中的价值体现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3课程教学互动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经济学随着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相比几十年前,在经济学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何运用经济学新的原理、新的计量手段、新的视角从事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研究方法的互相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设置课程《经济研究方法论》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研究生往往喜欢通过新媒体新手段自主获得某种思想、工具和手段,却很难与周围的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课堂上也只是听听,也不愿轻易表达自己的见解,甚至有的导师也比较封闭,画地为牢,有时甚至很少与学生做一些学术交流。因此,看上去信息传递越来越便利,可是到了人这个应用终端后,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终止了,使用效率陡然变得低下。

在西方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包括课堂教学,相互有效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互动学习,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基本的经济研究方法论体系,使之研究方法成为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钥匙,在解释或解决经济问题的时候有一套适用的方法。因此课程中的有效互动非常必要。

互动教学的适用性则要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以及方法论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在哪些地方需要互动,在哪些内容上需要互动?以及如何提高互动的有效性,降低无效的互动?经济学管理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提高科研能力,而仅仅通过灌输理论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效果不会很好,在互动中大家对理论的掌握会更扎实。而对应用型研究生,大部分将从事应用型实际工作,对他们的方法论课程互动应有所不同,应比较偏重研究方法、理论运用方面等。总之,在研究生人数增长迅猛而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更要注意如何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提高教学效果。

4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互动重点环节

4.1课程内容的设计

《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理论到应用内容极其丰富。在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我们按专题来设计内容体系,将《经济研究方法论》划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方法论基本理论的回顾;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专题研究,重点讲解经济计量模型的运用;第三部分是经济调研方法,重点讲授数据等资料的获得及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文献综述,重点讲授如何搜集整理文献并归纳评述;第五部分是论文写作,重点讲授学位论文和一般研究论文的写作原则和方法等。有了课程内容的体系和专题,授课教师可以自主设置相应的课堂互动内容,根据不同专题不同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随时完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部分教师课堂互动设计清晰,学生参与相对积极主动,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形成了有效互动。

4.2互动内容的设计

互动并非是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而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对象精心设计,否则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以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的数据处理专题为例,目前已有很多计量经济学软件包,可以完成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模型检验、预测等基本运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是孤立地完成原理讲解或者软件使用,可以在原理课上运用提问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在上机实验的环节了解学生处理相应数据的能力,这样综合的办法也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有效互动性。

4.3课上演讲和讨论

对研究生而言,课堂互动对他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回答问题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求他们更加发挥能动性、独立性,更深入、更系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研究生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要求学生努力丰富知识结构和内容参与教学。

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上,一些教师分别设计了学生自主演讲的教学内容。课上讨论的环节,还有一些教师采取随机提问的方式,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要求课堂中所有的主题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自主演讲的部分,老师讲授完理论性比较强的重点章节后,其余的章节给学生安排自主演讲,这样就要求学生大量地阅读文献,提升综合归纳能力,加以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追问,再讨论,使得互动有效性最大化。

4.4完善的考核机制

完善的考核机制是课程有效互动的助推器。在《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自然应体现部分课堂互动环节的内容以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

4.4.1重视平时表现

方法论的学习内容繁多,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决定研究生的最终成绩,而平时的表现因为有了更多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应成为衡量成绩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讲授、发表见解和发表点评意见时,要求他们在课下有更好的储备,必须花很多时间参看文献、做课后习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平时的课堂表现成绩提高到40%,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4.4.2开题报告成绩

研究方法论原理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闭卷考试反映出来,但是对研究方法的运用还能够通过课程论文和开卷考试的部分信息考查。根据经验,在课堂上有效参与互动的学生,往往在原理应用中有优势。而开题报告往往是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论做出的第一份应用成果。因此,可以把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成绩作为经济研究方法论课程的部分成绩考核依据,我们给定的是20%。一方面让学生重视课堂互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开题报告的质量。

4.4.3开卷和闭卷结合的考试方式

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有新意的考试方式,也是很多教师认同的比较客观考察学习效果的方法。不过,从在课堂互动有效性提高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认为,重点在于出题的内容能否体现出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因此,在闭卷中提出一些在课堂中出现过的讨论内容,而在开卷中,既可以用开题报告充当开卷考试,也可以让学生做课程论文。课程论文中,也要涉及部分课堂中的提问或讨论内容。总之,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对考试命题教师而言,都应该将课堂互动的内容考虑进去,从而增强学生课堂互动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互动设计论文篇6

关于教育技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其典型的定义来自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包括:媒体—工具论(AECT’70)、手段—方法论(AECT’72)、理论—实践论(AECT’94)、绩效—创新论(AECT’05)等。虽然教育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均在不断变化,但是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和技能[1]。因此,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教育技术要研究“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即如何运用“技术”来支持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狭义的技术(物化的技术),尤其包括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中的新技术。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2],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与教的互动”等三个方面。从“技术”支持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种取向:用“技术”来(部分地)“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从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机开始,到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程序教学机器,教育界出现了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3]。尽管现在这股浪潮早已平息下去,但“教学机器”却大大影响了教育界,并成为CAI/CAL (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的雏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CAI/CAL软件开发一直被计算机界与教育技术界认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比较“有水平”的一类研究工作。这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丰富了人类知识的宝库。

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研究表明:一项技术(或者一种工具)应用于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如何使用,而不是技术本身。从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也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由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于全球。直到20世纪末,人们发现风靡于全球的e-Learning并不如想象的那样有效,人们开始反思学习理论与技术应用方式,试图用B-Learning来实行“回归”,即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 to 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求付出的代价最小,取得的效益最大[4]。

学与教的观念在变,学与教的环境与方式也在变,教师从为课堂教学“备课”,到为学生“自学”而“备资源”,再到运用多种方式来实施“教学”,这虽然不是一种必然变化路径,但也是一种普遍发展趋势。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互动的分析与教学评价方式变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显然,这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额外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杂。那么,能否利用新技术来(部分)支持教师的“额外工作”呢?更进一步说,新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否(显著)提高其效果、效益或效率呢?

本文将介绍与此相关的四个关键技术: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教学自动测评技术与教育系统仿真技术。前三种技术主要关注教育的微观层面,即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前期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互动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后者关注教育的宏观层面:把教育看成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进行研究,从数量与模型角度研究和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随着知识科学领域的兴起与知识工程等的进一步发展,这四项关键技术可望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为广大教师与教育研究者提供支持和服务。

二、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教育技术学区别于教育学领域中其它学科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教学设计仍然是少数教学设计专家的“专利”,在广大教师中普及应用仍然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首先教学设计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包括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比较复杂、“通用”模式在各种教学情况下的不适应等;其次“设计”的工作量过于繁杂(如内容分析阶段的ABCD方法就是一项复杂的“机械”劳动),尤其是在新的知识观背景下,知识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若能让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一些“机械劳动”,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关注于学与教的过程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自动化”(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或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AID)是指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和教学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5]。“教学设计自动化”更为贴切的提法应该是“计算机辅助的教学设计”(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CAID)。

从1984年梅瑞尔首次提出“教学设计自动化”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吸引了很多教育技术专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参与[5],如:Tennyson、Spector等,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从1984年到90年代中期,教学设计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并产生了大量著作和产品原型,从90年代后期开始,教学设计自动化大多以别的面貌出现,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教学设计自动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5][6][7][8][9]: (1)提供集成写作工具。如WebCT、WebCL等各大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都集成了写作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简化了过程。(2)提供教学设计专家系统。例如,梅瑞尔等人研究与开发的ID Expert就是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它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人员提供的信息,提出关于课程组织、内容结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建议。(3)提供教学设计咨询服务。专家系统开辟了教学设计的新领域,但是却抑制了教学设计开发人员创造性的发挥,咨询系统更注重发挥教学设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Duchastel提出的教学设计咨询系统原型IDAW-Instructional Design Advanced Workbench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基础开发平台,支持不限制设计者情况下的认知任务的教学设计。(4)提供教学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如学习研究协会(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开发的IDE(Instructional Design Environment)系统。(5)提供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如Paquette et al (1994)在Duchastel的Workbench基础上推出的名为AGD的绩校支持系统,Designers Edge(Chapman,1995)和Instructional DesignWare等。另外,教学设计自动化技术一个最直接的应用是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模板。Web Quest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供了多套方便适用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只需填入相应的内容,就可生成WebQuest教学网站,大大降低了教学设计的难度。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更进一步发展要求它具备更高的“自动化”,这需要积极借助自然语言理解和信息检索领域的成果。例如,我们有理由要求教学设计自动化系统能够帮助我们抽取文章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生成一定的可视化图表,如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并在人工校对后,生成可用的演示文稿。达成这一目标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抽取领域的实体抽取技术和关系抽取技术。

三、教学互动分析技术

教学的互动本质说认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心理学界很早就关注到:应从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入手解析教育教学现象,探讨互动与学生发展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微观研究[11],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课堂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行为。

教学互动分析技术是一种适合从微观上探索行为规律和性质,综合运用结构性观察、描述性观察、访谈、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定量数据处理等多种方法的研究技术,通常用于互动过程规律、互动特征、教学结构的发现以及教与学现象的评估。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以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FIAS)为代表[12]。该分析技术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1)一套描述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仅用于言语交互,不包括非言语交互)的编码系统;(2)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3)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弗兰德编码系统把课堂上的语言交互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三类共10种情况。按照弗兰德分析技术的规定,在课堂观察中,每3秒钟取样一次,对每个3秒钟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码号,作为观察记录。这样,一堂课大约记录800—1000个编码,它们表达着课堂上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每个事件占有一个小的时间片断,这些事件先后接续,连接成一个时间序列,表现出课堂教学的结构、教学行为模式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对记录数据的显示和分析是通过分析矩阵来实现的。从弗兰德的课堂教学互动分析技术可以看出,教学互动分析强调结构化、定量化,有利于从大量微观的信息中挖掘意义。

在远程教育领域,由于教学互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媒体为中介的交互成为远程环境下学与教再度整合的关键,因此教学互动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应用互动分析的相关技术,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技术环境的交互性、不同教师的教学策略如何影响学生的互动行为、社会性互动对远程学习的影响等系列研究问题,从而为远程环境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源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互动的重视,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认为互动是协同建构意义的形式,尤其注重言语所扮演的“社会情境角色”[13]。目前在CSCL领域中,互动分析技术主要集中在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成员个体和小组整体的知识结构变化;(2)小组内社交关系网络(Social Network)的形成;(3)协同知识建构过程的互动结构;(4)互动过程中的情感水平和认知加工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智能交互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保证高质量的意义协商、相互教导和小组协作。

目前教学互动分析技术主要是基于交互言语的分析,即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或discourse analysis)。许多与语言相关的理论成为互动分析的基础,其中尤以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作用最为显著。

虽然会话分析技术并不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会话分析,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情境中应用会话分析,却是一类较新的研究领域。面对面的互动活动中,参与者的行为表现(包括身体姿势、语调、表情等)均可被录像保存供分析者作反复而细致的分析。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互记录(包括文本信息、语音信息、与系统软件的交互行为序列)也可被保存。这些交互数据的分析可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来实现,包括德国Altasti公司产品(支持文本、声音、视频格式的定性内容分析)、澳大利亚QSR公司产品NUD*IST、CATPAC(应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文本中词句的关联性)、Transana(方便标注视频录像信息,建立解释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关联)、希腊的Agna(社交网络分析软件)等。

针对不同研究问题,编码后的交互信息的处理方法不一样,因此就出现了针对特定研究问题的互动分析工具。如:日本Osaka University的Akiko Inaba等人开发了专门支持CSCL中互动模式(比如认知学徒模式)辨识的分析工具;美国匹兹堡大学Amy Soller等人利用结构化的句首自动识别聊天室内的互动文本,并利用互动模型的匹配来判断互动的有效性。

四、教学自动测评技术

计算机辅助评价(Computer- Assisted Assessment,简称CAA)是一个应用面比较普及的领域。教学自动测评是CAA的核心内容和研究前沿之一,其基本流程是:把问题和任务通过计算机终端传给学生,学生通过计算机输入设备将问题的答案输入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或半自动判断答案并记录分数。CAA可在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等三类评价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既可以用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用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4]。CAA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库与组卷;(2)测试环境与自动阅卷;(3)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负责管理测评结果,按要求生成各种报表以及对题目进行分析。

目前,CAA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5]:(1)客观测试:测试题的答案从预先定义好的有限个问题答案中选择或比较,计算机对考题答案的评分不需要任何的主观因素参与,客观测试主要用于评估知识覆盖型和事实记忆型为主的课程;(2)计算机自适应测试 (CAT):指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精选试题组成的题库支持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并根据被试的反应选取试题,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3)基于Internet的远程考试与评价。客观测试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的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已相当成熟,能比较好地解决了知识层面的评价问题。其热点及前沿课题主要有两方面:(1)主观题的测评问题及其自动化,例如,对自由文本答案的计算机测评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2)技能性非客观题的测评。

五、教育系统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是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16]。仿真技术有各类不同的方向和分支,如虚拟仿真技术、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三维仿真技术、三维实体仿真技术、虚拟现实等。在人文社会领域,仿真技术同样有其用武之地,如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港口工程、制造过程管理、物资供应等系统中已经开始应用仿真技术。经济、交通、地理信息等不同的行业领域也纷纷应用仿真技术来促进本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复杂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成为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研究的热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是建模与仿真科学发展的决定因素,目前学术界正试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校验、验证和确认(Verification Validation & Accreditation, VV&A)技术理论体系。复杂系统可以定义为是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的系统。复杂系统涉及到耗散结构、涨落、熵、灰箱、混沌、自组织、非平衡、非线性、开放、有序等许多概念,它们对研究复杂系统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教育系统是一个独特的复杂系统,具有开放性、松散结合性、非线性与非均衡性等特征。从微观层面上看,学校甚至是一个课堂也可视作复杂系统,另外,也存在多种维度和多种粒度上的教育复杂系统,比如,有人就讨论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17]。从复杂系统视野对教育系统的研究目前才刚刚开始,也仅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而使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进行探索的几乎还是空白。

运用复杂科学的管理熵与耗散结构理论,可以揭示复杂的教育组织结构演化以及管理决策临界点的内在矛盾运动和规律;运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可以指导教育组织系统的科学组织与决策,建立科学的教育组织结构,进行组织再造和提高教育组织效能[18]。

六、结语

目前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最快的时期。首先,除师范院校外,大批的理工类院校也开始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其次,一大批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在不同程度的加盟到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从不同视角开展相关研究;第三,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日益得到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同行的认同,实践领域在日益拓广,应用效果明显提高。

但是,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交叉学科,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首先,教育技术学科面临教育类学科与信息类学科的双重压力,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两类学科同行们的认同;其次,教育技术学科的学者因为各自背景的差异,对于学科及相关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科学共同体”,尤其缺乏研究方法的相对一致性与共同理解;第三,近几年内新增了大量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全国本科生大面积扩招和激励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加上毕业生质量的良莠不齐,其学术与专业声誉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本文谈到的四大关键技术,并不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关键技术的全部。比如智能教学系统、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等一直是本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而且依然是本领域的研究前沿。这四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依赖于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综合发展,包括来自哲学领域的本体论、计算机领域的协同计算与知识库系统、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表征与知识表征、计算语言学领域的语言理解、以及数学建模与复杂系统研究等,尤其跟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密切相关。上述四大关键技术,都需要应用知识科学与工程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知识工程的方法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然,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只是教育技术学科中众多研究方向之一,并不提倡大批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转向从事计算机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即使有一批学者对此感兴趣,也建议把这四大关键技术当作问题的起点,应用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

致谢:本文的撰写得到了我的几个博士生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张燕、刘黄玲子、赵国庆、江新、程志等同学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9):13—16.

[2]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

[3] 师书恩.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看学习理论在CAI软件中的作用[DB/OL].fld.dlut.edu.cn/TeachAndReasch/TR_disp.asp?id=272

[4] 李克东,赵建华./beida-jbedu.com /zhuanjia/9.htm.

[5] 马宁,余胜泉.简述教学设计自动化研究[DB/OL].etc.edu.cn/articledigest16/jianshu.htm.

[6] Merrill, M. David.An Integrated Model for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livery[A]. Michael Spector, Martha C. Polson &Daniel J. Muraida.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Concepts and Issues[C].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993. 147-190.

[7] Kasowitz, Abby. Tools for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DB/OL]. ericdigests.org/1999-1/tools.html .

[8] Ellis, T.J., Hafner, W., & Mitropoulos, F.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with Ecad[A]. Proceedings: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2004, Savannah, GA[C]. Piscataway, NJ: IEEE,2004. T1H1– T1H6.

[9] Spector J. M. & Song, D. 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advising[A]. R. D. Tennyson & A. Barron (Eds.). Automat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uter-based development and delivery tools[C].Brussels: Springer-Verlag,1995. 377-402.

[10] Marcelo Fernandes & S Jose dos Campo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Automate Instructional Design[DB/OL]. 210.28.182.158/edu/2/article/Article1158.htm.

[11]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 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5): 23-27.

[13] Rogoff, B.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4] 黄荣怀,刘黄玲子,李向荣. 计算机辅助评价的发展趋势[J]. 电化教育研究,2002,(5):15-21.

[15] Joanna Bull and Myles Danson. Computer-assisted Assessment (CAA) [DB/OL]. ltsn.ac.uk/ application.asp? app=resources.asp&process=full_record§ion=generic&id=350.

[16] 王行仁.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J]. 系统仿真学报, 2004,16(9):1896-1897.

互动设计论文篇7

摘要:网络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在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交互。文章分析了网络课程的交互现状,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教学设计

教育部于2003年4月启动精品课程工程,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高校通过虚拟演播室技术等信息含量较高的技术制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精品课程,同时还加强了普通网络课程的建设,这些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都实施了网上和免费开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网络课程通常是指通过网络媒介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及其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信息资源、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等。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伙伴以及指导教师等在网络课程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在网络教学中,通过多种交互行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学生与教学系统)的实施,完成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学习质量的管理。以达到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网络课程中交互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

然而实践经验和研究数据表明,目前网络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中的交互质量不高,交互活动缺乏,忽视交互策略的运用。这就影响了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限制了网络课程的使用和推广。本文主要从交互的四种类型来考察和分析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相应的建议和方法。

一、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现状

网络教学中存在着信息传递的延迟。如:教师未能及时回复或解答学生的问题,未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反馈,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除了技术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是交互意识缺乏。

网络课程的交互界面的设计整体情况较好。大多数的网络课程都有“有课程的总体结构视图及其链接”,在课程的首页或者开始部分提供了教学内容和网络课程整体功能模块的总体结构视图,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单元、教学活动、学习时数、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一部分的网络课程不具备“对访问过的页面或链接进行相关标记(如书签或链接颜色变化)”功能,也不能记录学习者的浏览路径。学生在学习某一项内容时需要返回到前面的一些页面进行复习,没有标记的页面会使学生花费较多时间来查找相关内容,不利于大量知识下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

网络课程环境下学习者与资源的交互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方式,网络课程具有学生与资源交互的多种方式。45%的课程有“有视频、动画演示或者虚拟实验等”交互内容,能够对学习者进行多种感官的刺激,保持对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还可以通过虚拟演播室进行师生互动,在实验中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大多数的网络课程具有“重要内容的提示和指导信息或者相关资源链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学习网站、案例、视音频资料、相关论文、文献等。这些资源的设计和链接可以使学生方便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知识来源。但是有些资源缺乏必要的指导介绍,有些链接不能打开,许多资源堆砌,并没有与课程内容整合起来,学生遇到疑问,进行相关检索非常困难。绝大多数的网络课程提供了“检测的题目和答案”,学生可以在学习某一知识后进行自我检测,核对答案,从而较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也有少部分的网络课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在线测试并提供反馈信息”,学生得到的即时反馈较少。

很少有课程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注释、标记(如加标签)”。缺少自动查询相关内容的功能,没有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工具,如个性化的笔记本。学习者不能改变或者添加标记、注释和感想。

人际交互是网络课程设计非常重要的方面,调查显示网络课程具备了基本的人际交互方式。60%的网络课程有“BBS和email等学生交互讨论社区”的设计,65%的课程有“作业和答疑等老师解答疑问的区域”的设计,交互活动主要有学生的作业提交、教师的作业反馈、师生在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进行讨论、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由于网络速度的限制很少有课程使用音频会议进行在线答疑和讨论,视频会议使用更少。但是这些论坛、作业等交互方式和课程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并没有注重资源对交流讨论的驱动,没有在内容区设计一个讨论区的接口,没有提示学生对于疑问进行讨论,没有实现两者的结合。

由此可见,精品课程中网络课程的交互的功能设计包括了五种交互类型,相对来说实现交互的条件都已经具备,每种类型的具体实现形式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有少数指标比率较低。这一方面说明了设计者对于基本的交互类型比较了解和重视,实现了基本交互方式和工具;但另一方面许多调查显示实际应用中网络课程交互水平并不高。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交互开发技术水平不高

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嵌入了交互平台,但是交互功能并不健全,提供的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信息交互功能缺乏学生与内容交互的工具,如书签、注释和笔记工具等。在人际交流方面缺乏个别化交流工具,更缺乏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追踪、实行智能化控制的交互系统。

第二,缺乏对交互活动的设计

有了交互平台和交互方式并不一定会有交互,这就像有了图书馆不一定能让学生去借书学习一样,还需要设计一些方法和交互策略来使学生主动或者被引导地进行交互。目前网络课程的交互活动基本上没有经过教师的设计,多数把学生与资源的交互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互孤立起来,没有实现三者的整合,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选择,对于如何维持高水平的交互缺乏科学细致的设计。

二、改进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建议

一般来说,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做到界面简洁友好、布局结构合理、操作使用灵活、逻辑层次清晰、资源链接丰富,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由进出或转向其他内容的学习。针对以上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改进目前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第一,提高交互开发水平,开发功能完善的交互平台

交互平台是交互活动进行的前提,应根据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构筑功能完善易于使用的交互平台。首先根据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选择适当的交互媒体,构建完善的网络平台。重点是构建友好的交互界面,设计合理的导航系统,要实现“对访问过的页面或链接进行相关标记(如书签或链接颜色变化)”的功能,记录学习者的浏览路径。完善“帮助功能模块”,帮助学习者较快和较方便地使用平台。增加“对教学内容的注释、标记等功能(如加标签)”的功能和自动查询功能,开发一些支持自主学习的学习工具,如个性化的笔记本、电子词典等。开发在线测试的功能,呈现答案并给予即时的评价。开发智能化控制的交互系统,实现对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进行追踪。

第二,利用教学设计思想,对交互活动进行设计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远程教育课程实际上能提供比传统面授课程更强的交互作用。教师需要运用交互策略,对交互活动进行设计,要将资源与课程内容整合起来,设计一些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去资源库查阅相关资料,去讨论社区参与讨论。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价,以维持较高水平的交互活动。同时要体现情感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者的情感,增进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技术和教学设计思想两方面来改进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尤其是要合理运用交互策略,精心设计交互活动,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水平,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积极进行各种类型的交互,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厚钊.多媒体网络教学浅析.http//省略

[2]陈庆章.对基于网络教学的若干问题的探讨.http//省略

互动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分布式认知;研究现状;认知现象;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11-03

作者简介:唐文华(1986-),女,山东青岛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化领导力。

0引言

随着电视、电话、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的许多认知活动(如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远程教育等)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认知工具。认知分布的思想,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受到人们的重视。分布式认知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认知科学、认知人类学以及社会科学,但实际上分布式认知的思想自1879年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后不久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1884年Dewey曾写道:“机体离不开环境。有了环境这个概念,把心理活动看作是孤立存在于真空中的个体活动是不可能的。”后来经过Wundt、Munsterberg、Gibson的继承与发展,Hutchins等人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明确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认为它是重新思考所有领域认知现象的一种新的基本范式。

1文献来源

本文的研究材料来自“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以“分布式认知”为关键词共检索到52篇相关文章。从图1中看到,2008年有关分布式认知的文章最多,达到12篇,但总体上文章数量还很少。

图12002-2010年发表的论文数量

2分布式认知的研究

为了了解我国关于分布式认知的研究情况,我们选取文章内容和文章数量两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方面:

图2分布式认知研究概况

2.1分布式认知的理论研究

研究者对分布式认知的概念、模式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周国梅等、周友士介绍了分布式认知的概念,并介绍了描述这种关系的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交互模型由Salomon提出,在该模型中,每个反应物既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同时又交互影响,甚至赋予意义于其它反应物。同心圆模型是由Hatch和 Gardner就教室中的认知活动提出的。该模型中的3个圆表示3种力,分别是文化力、地域力、个人力。这几种力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姚巧红主要分析了分布式学习的内涵、学习论基础及构成要素。指出分布式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活动理论,其构成要素是学习的社会性和交互性、学习资源的泛中心化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的合作化、学习社区建构、学习平台搭建。

2.2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分布式认知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周友士根据交互模型和同心圆模型,阐述了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张丽莉等指出分布式认知把媒介也作为参与认知的一部分,媒介作为认知主体的一部分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学习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途径,可以通过媒介来帮助个体认知。文章从分布式认知探讨媒介带给教学的启示。牟书探讨了分布式认知视角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李修江等认为口语表达能力既受主体抽象语言知识的制约,又受外部环境具体因素的制约,并探讨了分布式认知活动对口语教学的启示。陈怡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中职学生的个人力、地域力、文化力3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对学生认知活动的作用。

2.3分布式认知在创设虚拟环境方面的应用

分布式认知对创设网络虚拟环境有重要的作用。李凌云等依据分布式认知理论,从转变传统的媒介观念、重视个体认知的发展性、强调交互性学习、构建学习共同体4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虚拟环境。翁凡亚等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环境――“人工制品”的价值。分布式认知对人类认知活动和人工制品的认识即为分析学习环境设计的一种理论框架,基于“认知分布”的视角对习环境设计有新的启示。该文从系统观设计环境、应用智能制品促进认知分布、高度重视社会境脉对认知的影响及运用技术支持交互和知识表征等方面来思考学习环境的设计问题。李鸣华分析了分布式虚拟环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分布式认知理论对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系统建构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体系架构方案,并着重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功能实现、场景总体规划、虚拟教室和多人在线交互等关键模块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现效果。

2.4基于分布式认知的相关模型研究

研究者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针对实际使用情况构建出不同的模型。王常青用分布式认知理论构造了扩展资源模型。扩展资源模型从静态结构和交互策略两个方面对界面交互动作提供支持,在交互中减少人的认知负担。该模型结构描述了扩展资源模型(ERM)的组成元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刘华群等利用分布式认知和异步网络化教学理论,从设计目标、开发平台介绍、网站内容建设方面建构了《计算机英语》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最后从分布式认知的角度对专业英语教学系统进行了结构分析和网站内容说明,并对系统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简单分析。程时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资源模型。该模型用信息结构定义和组织各类信息资源,用互策略设置资源的使用流程,用智能体描述建模方法和实施策略。通过交互流程和用户界面,实现认知的外部化和表面化,减少用户在人机交互中的认知负荷。

2.5分布式认知在计算机支持下的系统应用

分布式认知理论对CSCL、CSCW、智能授导等系统的设计建立有指导作用。任剑锋对分布式认知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分布式认知是分析和构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系统的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周芬介绍了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以及CSCW中所蕴含的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分布式认知,对如何将分布式认知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现场研究方法和分布信息资源模型运用于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分布式认知和信息资源模型的不足。李欣探讨了分布式认知学习理论及其对系统设计的指导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技术和分布式虚拟环境的智能授导系统建构方法,给出了利用Virtools技术实现系统的环境设计、网络通信和多用户交互行为的开发方法。

2.6分布式认知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分布式认知理论在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汪和生根据分布式认知理论,建立了教师培训网络平台,为培训者与被培训者搭建了有效整合各类认知资源的信息化平台。汪和生通过解构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的一般理论,提出将培训过程转变为教师集体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建立教师培训成果即各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库及其实践互动平台的思路,并对该项目提出了总体设想。

2.7分布式认知研究与应用中的不足

分布式认知作为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其理论发展尚不完善。在我国,关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应用的文章还很少,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分布式认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目前人们所关注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①人类带入情境中的智力和存在于工具和情境本身的智力是有区别的。如今,机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认知能力。机器知识如何区别于人类知识,如何使机器知识最有效地辅助人类知识以达到人类认知活动的目的,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②分布式认知的观点对团体心理学研究也提出了新问题。例如,是否集体活动大于个体活动之和?团体知识大于其中任一成员的知识?团体间成员如何交互作用?③如何更好地设计各种外部信息,以使人们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包括索引、图表、参考书、计算器、计算机、时间表和各种电子信息服务,以帮助人们形成合适的外部表征从而解决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综上所述,分布式认知是一种新的认知观点,对教育教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分布式认知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分布式认知在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成熟,也会促进这些领域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梅,傅小兰.分布式认知――一种新的认知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02(3).

\[2\]周友士.分布式认知与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04(4).

\[3\]张丽莉,李兴保.分布式认知视角中的媒介新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6).

\[4\]姚巧红,李玉斌.论分布式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8).

\[5\]牟书.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职业教育\[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5).

\[6\]李修江,吴炳章,杨倩.分布式认知对口语教学的启发\[J\].吉林教育,2009(3).

\[7\]陈怡.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中职教学问题分析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6).

\[8\]李凌云,李秀娟.分布式认知对创设网络虚拟实验环境的启示\[J\].现代物理知识,2007(7).

\[9\]翁凡亚,何雪利.分布式认知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7(6).

\[10\]王常青,邓昌智,马翠霞,等.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扩展资源模型\[J\].软件学报,2005(10).

\[11\]李鸣华.分布式虚拟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8).

\[12\]程时伟,孙守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人机交互资源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5).

\[13\]刘华群,冯柳平.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异步网络教学模型研究和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07(3).

\[14\]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15\]周芬,史新广.计算机支持下协同工作的分布式认知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

\[16\]李欣.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智能授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8(6).

\[17\]汪和生.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教师培训网络平台\[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18\]汪和生.分布式认知与知识管理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推进的新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07(2).

Domes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互动设计论文篇9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第四媒体人机交互

    计算机网络以其极高的知识、技术内涵、广泛的传播范围和雄厚的传播实力,已成为如今人类发现的最具价值的传播媒体之一。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早为互联网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誉:“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其后,“第四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迅速普及。

    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信息是网络媒体的核心功能,实施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图形、文字、视频、动画和音频。所有这些信息载体可称之为视觉和听觉元素,但并非这些元素自动地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其传播价值之实现有赖于对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艺术化的设计。设计中,若背离了一定的科学法则,将必然使信息传播之效率下降,甚至发生传播失误。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许多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方面的理论着述主要从平面视觉传达的角度探讨版式编排、空间布局、素材的处理、色彩运用、字体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这一期间开始了对网站之构架进行研究,一些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对网站的可用性方法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从站点规划、调研分析、站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角色分析到设计实施、测试、以及反馈与维护的整体过程都以可用性作为关注焦点。美国设计师Darren Gergle强调:“处于这样一个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网站设计行业中,需要将可用性方法运用到具有成本效益和实用的方法里,并平稳地整合到设计过程中。”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Internet资讯的日益增多,客观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使最初的基于平面视觉传达的网络媒体艺术研究更为紧密地融合认知心理学、信息学、传播学、技术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关注人机交互环境下的信息加工与传播,关注对受众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对网络媒体交互性的研究。

    美国Macromedia公司所开发的Flash开启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新纪元,其使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利用时间轴和关键帧将图形、视频、动画和音频以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加之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和创建交互性的编程语言Action Script使其成为创建动态交互式网络应用的行业标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都装有Flash播放器插件,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投入资金开发多媒体网站,以展示企业形象并推动产品行销。一些世界着名企业在开发基于html的超文本网站的同时,还致力于Flash全站的开发与设计,由此可见,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正向新的视听感受和实时的人机交互方向发展。

    Flash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态势可从FWA中反映出来。FWA是一个举世闻名的Flash艺术设计的展示平台,其全称是Favourite Website Awards,于2000年5月建立,目的是展示世界上最优秀、最前沿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作品。2000年9月以来FWA一直被列为世界上最顶级、最具有精英意义的评价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权威机构。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优秀的Flash动画设计师,他们凭借Flash的强大动画编辑功能,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Flash动画短片,但这些被赞誉为“闪客”的设计师主要是从事基于二维平面的动画创作,是传统动画在新科技背景下的延伸。国内虽然也有与FWA相类似的机构和团队,也出现了一批专攻于具有人机交互与信息传播特性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设计和开发了一些颇有新意的Flash互动网站,但就其艺术格调和表现技巧方面还处于有待发展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更是罕见。

    如果说FWA中的一行行链接文字和一幅幅图片是通往Flash交互艺术世界的航标,那么徜徉在这一艺术世界时所历经的一次次数据交互、信息反馈、鼠标行为的交互体验就是抵达“沉浸式”感受的方舟。若要实现具有“沉浸式”感受的效果,就必需在视觉设计和实现交互式数据呈现方面做到极致,需要视觉艺术设计师与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进行密切配合,这一现象也就推动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教育方面,学科的分化变得愈加细致,使学生有所偏重地掌握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技能。

    Robert Penner就是探索使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实现创意思想的奇才,他在《Flash MX编程与创意实现》中展现了独具创造力的程序设计和视觉设计理念。深入地探讨了以Action Script创建动态视觉效果的方法,内容覆盖面向对象和基于事件的程序设计、数学、物理、色彩、绘图等专题,精选的实例讲解更是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运动、变形和缓动”的章节中讨论了运动的概念和数学基础。探究缓动的各种方程,并开发出一个变形脚本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社会对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日益增长,国际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和宽带的覆盖一直以倍数递增,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电信宽带用户从几千发展到了1万户,今年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增长再次“提速”,目前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已经接近15万。数据交换带宽的拓展从客观上推动了网络媒体向更高层次、更富多媒体意义的方向发展。如今,能提供音乐、视频在线欣赏和下载的站点比比皆是,许多国际化大公司在开发产品形象展示的多媒体交互网站时大量地使用了三维动画和视频录像。带宽的拓展使得富有创意思想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许多设计师开始了将三维动画所能创造的空间变幻效果用之于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中,Discreet公司特地为Macromedia Flash MX开发了3D效果的导出插件,Alias公司更是开发出能导出3D效果的、兼容矢量文件格式的专用模块。

互动设计论文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第四媒体人机交互

计算机网络以其极高的知识、技术内涵、广泛的传播范围和雄厚的传播实力,已成为如今人类发现的最具价值的传播媒体之一。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最早为互联网赋予了“第四媒体”的称誉:“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其后,“第四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迅速普及。

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信息是网络媒体的核心功能,实施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图形、文字、视频、动画和音频。所有这些信息载体可称之为视觉和听觉元素,但并非这些元素自动地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其传播价值之实现有赖于对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进行科学化、系统化和艺术化的设计。设计中,若背离了一定的科学法则,将必然使信息传播之效率下降,甚至发生传播失误。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许多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方面的理论著述主要从平面视觉传达的角度探讨版式编排、空间布局、素材的处理、色彩运用、字体设计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这一期间开始了对网站之构架进行研究,一些专门从事网络技术开发的研究人员对网站的可用性方法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从站点规划、调研分析、站点与客户端之间的角色分析到设计实施、测试、以及反馈与维护的整体过程都以可用性作为关注焦点。美国设计师Darren Gergle强调:“处于这样一个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网站设计行业中,需要将可用性方法运用到具有成本效益和实用的方法里,并平稳地整合到设计过程中。”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Internet资讯的日益增多,客观上推动了相关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使最初的基于平面视觉传达的网络媒体艺术研究更为紧密地融合认知心理学、信息学、传播学、技术美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关注人机交互环境下的信息加工与传播,关注对受众的认知规律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对网络媒体交互性的研究。

美国Macromedia公司所开发的Flash开启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新纪元,其使用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利用时间轴和关键帧将图形、视频、动画和音频以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加之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和创建交互性的编程语言Action Script使其成为创建动态交互式网络应用的行业标准。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用户都装有Flash播放器插件,越来越多的商家愿意投入资金开发多媒体网站,以展示企业形象并推动产品行销。一些世界著名企业在开发基于html的超文本网站的同时,还致力于Flash全站的开发与设计,由此可见,网络媒体艺术设计正向新的视听感受和实时的人机交互方向发展。

Flash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发展,这一发展的态势可从FWA中反映出来。FWA是一个举世闻名的Flash艺术设计的展示平台,其全称是Favourite Website Awards,于2000年5月建立,目的是展示世界上最优秀、最前沿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作品。2000年9月以来FWA一直被列为世界上最顶级、最具有精英意义的评价网络媒体交互艺术创作的权威机构。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优秀的Flash动画设计师,他们凭借Flash的强大动画编辑功能,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Flash动画短片,但这些被赞誉为“闪客”的设计师主要是从事基于二维平面的动画创作,是传统动画在新科技背景下的延伸。国内虽然也有与FWA相类似的机构和团队,也出现了一批专攻于具有人机交互与信息传播特性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设计和开发了一些颇有新意的Flash互动网站,但就其艺术格调和表现技巧方面还处于有待发展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更是罕见。

如果说FWA中的一行行链接文字和一幅幅图片是通往Flash交互艺术世界的航标,那么徜徉在这一艺术世界时所历经的一次次数据交互、信息反馈、鼠标行为的交互体验就是抵达“沉浸式”感受的方舟。若要实现具有“沉浸式”感受的效果,就必需在视觉设计和实现交互式数据呈现方面做到极致,需要视觉艺术设计师与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进行密切配合,这一现象也就推动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学科教育方面,学科的分化变得愈加细致,使学生有所偏重地掌握网络媒体艺术设计的技能。

Robert Penner就是探索使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实现创意思想的奇才,他在《Flash MX编程与创意实现》中展现了独具创造力的程序设计和视觉设计理念。深入地探讨了以Action Script创建动态视觉效果的方法,内容覆盖面向对象和基于事件的程序设计、数学、物理、色彩、绘图等专题,精选的实例讲解更是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在“运动、变形和缓动”的章节中讨论了运动的概念和数学基础。探究缓动的各种方程,并开发出一个变形脚本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整个社会对获取信息资源的需要日益增长,国际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和宽带的覆盖一直以倍数递增,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电信宽带用户从几千发展到了1万户,今年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增长再次“提速”,目前苏州电信宽带用户已经接近15万。数据交换带宽的拓展从客观上推动了网络媒体向更高层次、更富多媒体意义的方向发展。如今,能提供音乐、视频在线欣赏和下载的站点比比皆是,许多国际化大公司在开发产品形象展示的多媒体交互网站时大量地使用了三维动画和视频录像。带宽的拓展使得富有创意思想的网络媒体艺术设计师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许多设计师开始了将三维动画所能创造的空间变幻效果用之于网络媒体艺术设计中,Discreet公司特地为Macromedia Flash MX开发了3D效果的导出插件,Alias公司更是开发出能导出3D效果的、兼容矢量文件格式的专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