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17:20:02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1

1.1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46例,占53.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2例(37.2%),下呼吸道感染14例(16.3%),胃肠道感染21例(24.4%),泌尿道感染13例(15.1%),其他6例。

1.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ICU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种类较多等均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表1:

1.3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均在3天内消失,治愈率为100%。

2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高龄、侵入性操作、ICU住院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种类较多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外界感染,而接受有创性检查及治疗患者,机体正常防御技能受到破坏,导致细菌侵入人体难度较大,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侵入性操作中,一些消毒灭菌不合格医疗器材的使用等可诱导感染的发生,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抵抗细菌感染,患者多会采用抗生素治疗,然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抗生素使用种类较多等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感染发生,因此针对上述因素,医护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预防及护理干预,减少感染的发生。护理对策:

①重症监护室工作人员工作较为繁重,医院要加强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同时由院内指派专门感染检测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及指导;所有侵入性操作所需使用的器械、工具等均需严格消毒并拔管。

②保证ICU内良好的室内环境,在不同患者之间采用屏障进行分隔,医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安装空气层流设备,对空气污染进行杜绝,室内每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定期消毒清洁室内器械及设备。

③所有进入重症监护室内人员均需适应专用消毒口罩、衣帽及拖鞋等,进入病房及操作前均需严格洗手,医院需要配备手部专用消毒剂;患者使用的废弃物放进密闭、专用袋子内送往专门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操作。

④本次研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这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护理不到位引起,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医护人员需要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及无菌手套;患者使用呼吸机通道间隔2天更换一次,同时将冷凝水及时处理,避免患者倒吸;采用环氧乙烷对相关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使用器械均专人专用,保证无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吸痰技术。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2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沟通技巧

对于医院来说,患者和医院之间产生纠纷,不单单会严重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行工作秩序,还在一定程度上将医护人员和医院的信誉大大降低。而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体系构成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人群一旦都是危重患者人群。因此,就需要重症监护室相关的医护人员要适当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工作,保证医院的重症监护科室的正常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协助患者完全的将重症监护期度过。

1 沟通问题产生的原因

1.1重症监护室护士方面

1.1.1工作压力 通常来说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危重,时刻都会产生不同的病情变化,一旦患者的家属没有陪在患者身边,那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正常护理工作就会加重,如此,就失去了应对患者或者是其家属的讯问耐心[1]。

1.1.2整体服务意识差 在重症监护室的病房中,采用的是消毒隔离的方式,正是这样环境,导致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产生一些隔阂,这样一来,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对患者家属的产生了一些不耐烦情绪,而还存在一些护士,其不能够进行换位思考,当患者家属来探望患者时,护士的态度生硬,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应地鼓励或者是安慰[2]。

1.1.3理论知识缺乏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其病症的种类很多,没有办法对患者家属的咨询进行有效的解答,一些护士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其对危重病情产生变化的预见性并不高,在护理工作进行时表现的不够严谨,因此,造成了患者家属的不信任,甚至是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

1.2患者家属方面 患者的病情产生变化的同时,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家属的情绪。其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①患者刚入重症监护室或者是患者的病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时,一些患者的家属没有办法将情绪稳定下来,在重症监护室门口大声哭喊甚至会硬闯重症监护室,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工作正带来较大的影响;②患者家属由于内心的焦急,一直向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的情况,还会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产生怀疑;③一些由于医疗效果不好或由于医疗事故造成的损伤进入到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家属的态度并不友好,对于重症监护室的一些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置若旁闻,随便的进出重症监护室,医疗护理的人员说话一旦出现纰漏,就会引来患者家属的殴打或者是谩骂;④由于患者家属的情绪过于紧张,其在重症监护室门外甚至会发生晕厥的现象,特别是在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4]。

2 合理的护理沟通技巧

2.1提高非语言沟通意识 所谓的非语言沟通,实际上指的是通过空间距离、身体动作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在护患沟通中,非语言沟通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由于重症监护室里存在着一些气管切开或者是气管插管的患者,其缺少了能够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患者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患者的暗示内容,才能够保证整个护理的过程既合适又准确;②针对一些没有办法独立使用语言进行信息传达的患者,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表情进行时刻的关注,并且及时的向相关的医生进行汇报,以保证能够找到相应的应对措施;③为能够进行书写的患者准备好笔以及纸张,或者是制作一些简单的提示性标牌,如吃饭、上厕所、坐立、平躺等[5]。

2.2提高语言沟通意识 当患者进入到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将相关的探视规定告知给患者家属,将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时的一些医疗情况告知给患者家属,比如患者的恢复程度、患者的生活情况等内容。当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护理的一些操作时,增强患者家属对于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大概的认知,不会妨碍到医护人员进行整个医疗护理的过程。

3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重症监护室的护士的责任也日益复杂,其不仅仅是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还需要应对患者家属,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适当的沟通,有效的防止纠纷的发生,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活动中,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疾病康复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芳.沟通技巧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3,06:465-466.

[2]何静.浅谈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J].当代医药论丛,2014,17:89.

[3]刘颖慧.监护室护士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20:212-213.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3

谵妄也称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器质性脑综合证[1]。流行病学数据显示重症监护病房中谵妄的发生率高达70%~87%[2]。谵妄不仅会增加褥疮、肺部感染、跌伤和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而且能引发患者抑郁或自残[3]。因此做好谵妄护理十分重要。目前谵妄患者的护理研究在我国还比较少,对谵妄护理知识掌握还不够,本文就谵妄的病因、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重症监护室内谵妄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帮助。

1 致病因素分析

1.1 重症监护室的特殊环境: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先进医疗仪器较为集中的区域,各种先进仪器的工作响声、监护仪器报警声及工作人员不停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血流加速、耗氧增加等,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急性失调状态,从而诱发谵妄[4]。

1.2 限制探视: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离亲人近些,获得精神安慰[5]。由于重症监护室需控制感染,因而谢绝探视,不允许亲人陪护,患者倍感孤独,有与世隔绝感。

1.3 限制活动:重症监护室患者多使用3种以上监护仪器及治疗设备,患者被迫静卧,害怕导管脱落,躯体活动受限,患者会产生绝望感,精神处于瘫痪状态,反应淡漠、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抑郁症,表现悲观、沮丧,单纯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5]。

1.4 睡眠剥夺:有调查发现,危重病房是医院噪声最强的地方,可达45~80dB,而噪声超过60dB时,环境产生的干扰就会使人烦躁不安。监护仪单调重复不分昼夜的报警声、机械的碰撞声加上频繁的护理治疗干预、同室患者的影响、药物应用常使患者不能有完整规律的睡眠[6]。

2 护理措施

2.1 营造舒适的环境:护理理论家韩德森(Hendersen)认为,环境是“影响机体生命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称”[7]。最大程度的缓解病人负面情绪,减少谵妄诱发因素是改善重症监护室环境的出发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改革病房设计,改善病房条件,使重症监护室病房趋近自然,贴近生活;二是创造浓厚的生活氛围。从而改变枯燥无味的重症监护室生活,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早日康复[8]。

2.2 家属支持:重症监护室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援助。适度的允许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9]。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2.3 安全护理:评估患者的情况,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往对行为紊乱、躁动、激越的患者,往往采取约束措施,但近几年研究发现,约束所致的不能移动使病人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及其他相关的复杂变化[10]。对于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11]。

2.4 睡眠护理:谵妄病程波动性症状群朝轻暮重,确保重症监护室病人充足睡眠,以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为病人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铺,高度合适的枕头和厚薄适中的被褥,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姿势[8],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病人的睡眠干扰,制造一个昼夜规律的睡眠环境[6]。在患者的视野范围之内放置钟表和日历帮助患者分清时间,同时加强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高他们对不利因素的耐受力[12]。对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患者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安眠,每晚口服安定5mg或肌注安定10mg[13]。

3 讨论

谵妄通常突发并且症状波动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及时发现谵妄症状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护士必须熟悉重症监护室谵妄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一般表现,针对致病因素及时采取

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谵妄的发生,缩短谵妄持续时间。总之,对重症监护室谵妄患者的护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①设计和建设更加人性化的重症监护室,改善重症监护室的环境;②加强工作人员和家属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③研究对谵妄患者一些有益的护理,例如,如何更好地体现谵妄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及对行为紊乱、躁动的患者是否有既安全又能减少约束带来不适的护理方法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护理重症监护室的谵妄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姜佐宁,主编.现代精神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65-471

[2] 张 燕,黄劲松,李功迎,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谵妄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71

[3] 王晓滨,黄公怡,李维斌.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2): 126-128

[4] 赵志荣,陈苑平,王瑞婷,等. ICU综合征的产生原因及护理进展[J]. 麻醉与监护论坛,2006,13(2):92-93

[5] 张丽.ICU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护理杂志[J],2002,8(2):135

[6] 庄慧,柳娟.ICU对危重患者的负效应及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197

[7] 潘孟昭,主编.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

[8] 敖薪.关于改善ICU环境的几点设想.实用护理杂志[J],2001,17(2):17-18

[9] 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10] 李书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20.

[11] 金奕,杨荣兰.肝移植患者术后监护期间精神状态异常的观察与护理8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23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4

由于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在设置、仪器配备和管理上与普通病房有着明显的不同,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面对的是个陌生且复杂的环境, 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各种刺激。尤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手术患者因自身的创伤疼痛、环境改变、缺少亲人陪伴等,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康复,个别患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要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将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理特点

1.1对环境和患者角色改变而导致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监护病房陌生的环境, 严肃的气氛, 缺少亲人接触及交际活动, 不分昼夜的医疗活动等均干扰着生活节律。患者的恐惧、紧张、孤独的情绪油然而生; 同时, 治疗时的创伤、气管插管、氧气袋、鼻饲管以及固定的, 持续的静脉注射等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从而成为不良心理反应的诱发因素,大多数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恐惧, 可表现为心血管、呼吸、胃肠道、生殖泌尿等多个系统的植物神经症状以及失眠等。

1.2绝望及自杀心理:在一般患者心里, 进入监护病房的患者均系病情危重的抢救病员, 监护病房的危重病人常与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联系在一起, 而相对来说, 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死亡病人相对集中, 又有各种监护仪器和管道及长期的输液服药,会使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加上患者病情重,各项生活护理都由护理人员来完成,会产生爱与归属感的缺乏。加上医疗知识贫乏, 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过低, 产生消极意念, 对治疗失去信心, 甚至拒绝治疗,甚至有些患者拔去身上各种导管, 采取自杀行为。

1.3强烈的求生欲望及依赖心理:生存的需要是每个重症监护者最强烈的需要, 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尤其是癌症病人整天沉浸在悲伤之中, 认为前途暗淡[1],以求生存希望, 实施一些不切实际的治疗方案。患者由于在监护室得到了全面的照顾, 熟悉和习惯了监护室的环境, 并且生命安全有较大的保障, 不愿离开监护病房,对离开监护室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2],于是对监护病房产生依赖。

2护理干预

2.1尊重患者,加强交流,减轻和消除恐惧心理:尊重患者,热情周到, 态度和蔼,做好监护病房入室宣教。对择期手术患者可于术前进行访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同情体贴的态度与病人沟通。对手术患者应做好术前心理指导并带领他们熟悉监护室的环境,以消除恐惧心理使手术治疗顺利进行。解释仪器的作用目的, 使其尽快适应监护室的环境, 保持愉快的心理,配合治疗及护理, 当患者抢救或死亡时应用屏风遮挡,以免影响其它患者的情绪。对于焦虑严重者, 给予必要的抗焦虑药物[3]。

2.2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生活环境、知识层次的不同, 心理护理也因人而异, 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积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必要而详细的交谈,充分了解患者的生活阅历、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甚至是患者的某些感情经历等。要注意不要在危重病人面前过多谈及病情,以免加重病情。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常通过阅读科普书籍而获得一些不全面的医学知识,对待这样的病人,要把重点放在解除病人心理疑虑上,医生、护士、家属应统一口径,避免患者产生猜疑心理。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通常对自己的病情缺少足够的认识,应反复以深入浅出的健康教育方式,配合适当而生动的实例,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增强信心,从而促进身心康复。

2.3转出重症监护室抑郁和依赖心理的护理:有些患者在病情恢复离开重症监护室时,担心离开重症监护病房病情复发而产生抑郁,对重症监护室产生依赖心理,我们对此期患者应提早告知转室日期及其转室的必要性, 使其对离开监护病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给予书面材料并通过健康宣教形式对出室病人做好必要的指导, 如: 合理饮食指导、疾病指导等。同时做好出室时和病区护士的交接班工作, 使病房责任护士了解该患者的心理历程, 有助于使病房护士做好病员康复期心理护理。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经常和患者沟通交谈, 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了解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鼓励性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 利用典型成功病例进行引导, 并通过护士扎实的基础理论宣教, 熟练的心理护理技巧及护理技术, 使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信任[4]。同时, 注意将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与住院后的健康教育衔接起来,保证病人处于良好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 健康的心理,可以激发和调动机体免疫机制, 战胜病魔[5]。

2.4降低环境压力:控制噪音,减少不必要的嘈杂声,降低工作人员说话的音调,将监护仪器的声音尽量降低; 尽早去除不必要的监护仪器及设备;预防仪器警报声音的发生; 当各种仪器报警时,应尽快消除警声并予以处理;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促进患者睡眠,并使之不受干扰。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在房间内悬挂时钟,适时向患者介绍时间,使患者分清白天和黑夜。

2.5人性化服务理念的应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多起病急、病情复杂而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加之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环境、特殊制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侵袭性操作、暴露隐私的机会较多等[6],躯体活动受到各种监护仪及管道的限制,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自信心可能受到打击, 产生自卑心理。要尊重患者,体谅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压力,在做任何治疗或护理操作时,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基础护理,主动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性格特征、生活习惯,要注意患者自尊心的维护,鼓励患者的自信心,疏导劝慰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与护理[7]。

总之,通过对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心身护理, 使笔者深切体会到心理护理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价值。当人体健康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时,不但需要医治患者躯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心理不良影响加以重视。根据具体情况,护士应以理解、同情的态度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支持、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其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使患者情绪稳定,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鲁延红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6): 81

[2]袁耿清,主编.医用心理学[M].南京: 江南大学出版社, 1991:96~97

[3]吴文源.综合医院精神卫生[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4]孔令智, 赵树理.护理心理理论与实践[M].天津: 天津科学翻译出版社, 1997

[5]刘瑛.浅谈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山西护理杂志,1998, 12(4) :142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5

【关键词】 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神经内科;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医院管理体制不断改革,新型医疗设备不断应用于现疗护理工作中,重症医学监护应运而生。通过对医院危重病人的集中看护,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危重病人护理对医院人力、物力、技术的要求,大幅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效果[1]。ICU科室在医院科室中具有特殊意义,收治的大多是危重病人,因此对设备、环境与医疗技术要求较高,这也决定必须重视ICU实习生带教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时间为6个月。

1.2 方法 工作流程、人力管理、护理安全和考核机制是整体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1.2.1 实行精细化管理 整体护理模式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制定科学化的人力管理制度,实现人尽其用。根据本院重症监护室护理具体情况,决定实行分层负责制,管理体系是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从上至下,落实每个岗位的管理职责。其中,护士长实行监督职能,全方位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指导。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健康、并发症护理、病情观察等。人力管理精细化是精细化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需要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做好本职工作。人力管理精细化注重的是各个不同护理岗位以及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求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

1.2.2 制定精细化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精细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对于护理工作而言,必须制定精细化的工作流程,精细化的工作流程可以使护理工作平稳有序展开。工作流程精细化有助于护理工作安排的有序化,环环紧扣,提高护理质量。具体而言,首先,生命体征监测流程精细化。血压监测是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常见的检测工作,以往的监测工作随意性很大,经常出现不同护理工作交叉重叠现象,患者休息受到严重干扰,调整后的时间是:上午6:30-7:30;下午14:30-15:30。其次,入院至出院全程工作精细化。对病人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按照护理计划制定工作表,严格执行,并由护理组长监督。

1.2.3 护理安全精细化 完善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教育。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病情危急,因此,更要注重患者安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注意一些细节,如盛热水的杯子勿放在桌子边缘等。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包括对其进行心理辅导,提供饮食建议,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1.2.4 注重护理工作考核 重症监护室改变了以往的年终考核机制,实行每月动态跟踪督查,考核实行护士长责任制,由护士长定期对各个护理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考核督促护理工作人员贯彻落实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实行护理人员自我评价机制,强化护理考核机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工作突出的员工,可以进行物质奖励,激励护理人员。

1.3 评价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表,统计重症监护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 数据处理, P

2.结果

2.1整体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由表1可知,项目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两组经过比较,p

3 讨论

整体护理模式是有效提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方法。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把护理工作的焦点转移到患者的需求上,提升护理工作效能。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必须具体、明确,坚决避免随意性[2]。精细操作和管理是整体护理的基本特征,可以实现对护理工作流程的引导,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工作流程精细化可以有序地安排护理工作,环环紧扣,提高护理质量,高效地节约时间,有利于护理工作实现科学化、集约化的管理。整体护理模式要求落实管理责任,制定科学化的人力管理制度,实现人尽其用,护理任务清晰明白、工作进程平稳有序,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3]。本文中,精细化管理实施前的护理质量相关指标显著低于实施后,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由比较可知,p

【参考文献】

[1]付阿丹,鲁桂鸣. 内分泌重症监护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 护理研究,2011,26:2428-2429.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6

关键词:护理 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病情易于发展,若护理不当,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治疗的效果[1]。为了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享受到医院的优质服务,文中探讨了本院收治的216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有216例,男120例,女96例,平均岁数为50岁。其中包含脑出血病人30例、肿瘤术后病人43例,其它手术后病人50例等。在护理方面安排了优秀的护理员,床护比为1:0.7。

1.2 研究方法

1.2.1 增强护理人员素服务意识

医院要使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树立牢固的为重症病人服务的思想,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时刻记挂着患者的健康。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时,须具有奉献精神,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并从多个角度做好对病人的监护观察,随时掌握病情的变化情况。

1.2.2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医院须组织护理人员轮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神经学知识、肺部构造、血液检测报告及健康营养知识等。医院还设立图书阅览室,阅览室里备有各种有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杂志、报纸,让护理人员可以免费前来阅读。安排一名业务能力高的护理人员担任护理咨询师,负责解答其他护理人员在学习或阅览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每周科室要召集护理人员对本周工作中发生问题进行讨论,以更好地改进。

1.2.3 制定合理措施

制定合理措施是改进护理质量的关键。神经外科制定的护理措施有:安全防范措施、危重病人抢救措施、健康防护措施等。制定合理措施可以让护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改善了重症病人的救治情况。并要求对新入重症患者每天测2遍体温,发热病人每天测5遍体温,退热1天后,每天测3遍。并且每周为病人量体重1次。

1.2.4明确岗位职责

在进行护理时,神经外科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度,让所有护理人员都明白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并实行奖惩制度。每隔一个月在神经外科内部举行一次护理评比活动。对于护理服务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没尽到护理职责的人员,应对其进行处罚。以使每个护理人员都积极做好工作。神经外科在选用重症护理人员时,应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要选用专业知识掌握比较好的人员,以减少护理问题的发生。

1.2.5 完善防止感染制度

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区的病人病情都较重,如果防范不当,有可能发生感染现象[2]。据统计,在重症监护区发生感染的几率要远高于其它普通病房。为防止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区的病人感染,特制定以下制度:

1.2.5.1 护理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区病房前须保持手部清洁、鞋底部要干净。

1.2.3.2 护理人员接触完病人后,要立即洗手,否则不能再与其他病人进行接触,更不能再进行医疗器械操作,也不允许进入其它普通病房,以避免交叉感染。

1.2.5.3 重症监护区病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要打开窗户,增加空气的流动,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擦试各种仪器时,要用含80%酒精的溶液来擦试。每天都要将引流袋进行更换。注意控制重症病房的室内温度不能过高,重症病人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床单进行消毒,否则不允许下一位病人入住该床。

1.2.5.4 要规定好可以看望重症病人的时间段,即重症患者的亲人只能在17:00~17:30之间来看望,其它时间段严禁外人进入重症监护区。且每次只允许其一位亲人前来看望。

1.2.6 做好安全护理

做好安全护理即保证重症监护病人不发生意外的健康损害。须注意以下几点;

1.2.6.1神经外科重症护理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与护理相关的安全知识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上岗。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1.2.6.2 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仪器操作情况检查,看其对呼吸机等护理所用的仪器是否能很好的应用、对抢救所需的必备物品是否知晓、抢救仪器是否有损坏等。

1.2.6.4 实行对重症患者24小时护理,尤其要加强夜间的护理人手,要确保夜间有经验丰富且专业知识较好的护理人员值班,以便在病人出现紧急情况时,能正确的进行处理。

2、结果:

经过我院的优质护理之后,病情大幅改善的有177例,病情平稳的有39例。无一例病情恶化现象。

3、讨论:

如果没有做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工作,将不利于医护人员准确了解病人健康的变化,会影响对病人的治疗。对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服务的好坏,受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自身修养影响较大。此外,医院方面还须加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护理方面的管理力度,制定符合实际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能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达到对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更好的保护好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4、结论:

通过以上临床资料与方法,得出立论经过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病人在护理期间没有被感染,也未产生并发症,减低了病人死亡率。护理人员与患者也能融洽相处,病人与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而且医院加强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业务能力与集体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7

【关键词】 重症监护;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63-02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重症监护病房的优越性已被社会公认,并成为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是以救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的患者为主的诊疗系统,它集中各科专业医生和专门训练过的护士,对重症患者集中加强治疗和护理。因此,加强MICU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急救物品、设备及病室的管理,对提高患者重症监护患者的抢救成功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患者256例(为管理组,施加管理措施),男182例,女74例,平均年龄(72.3±4.8)岁。心肌梗死88例,介入手术54例,心绞痛21例,心律失常20例,心力衰竭53例,心肌炎20例。另选2010年3月-2013年3月医院住院的246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探视),男155例,女91例,平均年龄(75.5±3.2)岁,心肌梗死90例,介入手术61例,心绞痛16例,心律失常25例,心力衰竭46例,心肌炎8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P

2 管理措施

2.1 重症监护室的管理要求:

建立一整套严密规章制度,如仪器、药品、消毒岗位责任制、隔离交接班,各种物品保管、维修制度、监护制度、监护记录、资料保管制度以及监护室的控视制度;定期检查仪器、电源,不用仪器时及时充电,使其处于备用状态;药品定期检查,每次救完毕时检查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做好补充;每日管床护士跟随医生查房制定修改护理计划;探视制度要严格。

2.2 建立了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建立抢救组织及管理制度:

我院MICU设有护理人员35人,科主任1名,护士长1名,医生3名,由护士长对全科人力设备进行统一调配。2004年初在医院护理三级管理体系理念的指导下,重症监护室建立了以“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三级层次管理体系,开展竞聘责任护士,在各病区协助护士长进行管理与指导监督一线护士的护理工作,同时实施了护士分级管理制度,即一线护士分为高级、中级、初级护士,实行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有效提高了环节质量的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负责组织管理,指挥重大抢救及质量检查,其他医生护士轮班对患者进行床旁监护。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使MICU护理管理的宽度缩小,24h均有责任护士负责本组护士工作安排和调度,特别是夜间护士长不在时,协调本组组员进行危重患者抢救、疑难问题的解决、护理质量的控制、本组年轻护士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形成了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问的管理网络,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安全。同时建立了MICU规章制度,如危重患者抢救制度、MICU管理制度、监护设备及药品管理制度、监护记录与总结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查房制度、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等,每月组织1次质量检查,并配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医护人员定期考核,实行了MICU规范化管理。

2.3 制定相应的探视须知: 我们在常规探视制度的基础上拟定了探视须知。内容主要为探视人员必须听从医护人员安排,病情许可方可探视,必须按规定时间探视,每次不超过2人,不得谈论有碍患者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得吸炯,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等。

2.4 设立探视人员休息处: 责任护士负责探视时间内患者家属的接待工作及非探视时间内的探视禁止。休息处为探视者暂时等候与休息的地方,设有坐椅,并供应开水。探视者在护士指引下进入休息处,经护理人员介绍相应的探视须知后,方可按要求进行探视。

2.5 做好探视宣传工作: 向患者家属或探视者介绍心脏重症监护室的有关知识及探视须知,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并告知频繁的探视会引起患者情绪不稳定,应减少或谢绝探视。

2.6 确定探视时间: 发病第一周病情危急、变化快。为了防止因探视可能引起的情绪异常,使病情加重,造成病情反复,除留陪护家属外,禁止探视。发病1周病情相对稳定后,每日15: 00-16: 00为探视时间。

2.7 限定探视人数,规定时限及内容: 为了给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和谐的病房环境,不使其疲劳,限定每次探视人数不超过2人,探视时限不超过1h。同时要求探视者不要谈及令患者过于激动、烦恼、焦虑的话题和事情,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者,尽量不要提及治疗费用等情况,以免引起患者烦恼;宜讲利于患者安心治疗、增强患者信心的内容。

2.8 探视后及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探视后,及时巡视患者,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9 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3 结果

以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出院为抢救成功,反之为抢救无效。管理组抢救成功率为79.7%: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67.4%。经X2检验,X2=9.79,P

4 讨论

冠心病通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多由情绪激动或忧郁等诱因所致,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防止再次加重疾病是心脏重症监护抢救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对心脏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中,探视对患者的情绪有直接的影响。根据应激学说,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时,如剌激达到一定程度,即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将发生一系列病理及生化改变,儿茶酚胺类代谢产物分泌增加,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1]。此变化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甚至加重心肌缺血。因此,我们根据疾病特点,对探视实行了强化管理。临床结果显示,管理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心脏重症监护患者加强探视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结合我院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可行的应对措施的及时制定[4]。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期间不安全现象相对应患者9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51±3.51)岁。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依从性也比较高,可以与护理人员工作保持紧密的配合。1.2 方法对90例急诊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定期随访医护人员。通过ICU护理科、医学专家开展讨论会[5],为深入分析和讨论该期间患者出现的不安全现象提供一定的渠道,这其中也包括讨论和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在分析出具体问题以后,及时采取可行的应对办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存在问题3.1 知识掌握不足在病房护理中,临床理论和护理知识是重中之重,其中骨科、妇科、外科等是ICU重症监护室接受病例较多的相关科室,所以对于急诊ICU护士而言,必须要加强专业医学知识的掌握[6],但是一些急诊ICU护士的知识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护理人员,失误现象难以避免,从而加剧不安全事件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2 操作水平有限急诊ICU重症患者,其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水平,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测,在监护室中,借助气管插管、微量注射器等相关仪器进行辅助治疗[7]。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3.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急诊ICU重症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出现突发状况和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8],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障。现阶段,在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没有及时采取质量治疗,并且判断也出现失误。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9

关键词:呼吸重症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广泛,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但是,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2±11.4)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3±12.1)岁。诊断标准:①胸部X线片显示,发生持续性、进展性浸润;②出现发热症状,直肠温度38℃;③白细胞>10×109/L;呼吸道积有脓液,检查脓液发现致病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督促患者注意休息,化痰止咳,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减少探视人数及时间,保持病房通风良好,定时采用紫外线对室内进行消毒、杀菌处理。②为患者选择舒适、合理的,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做好气囊、气道、吸痰、呼吸机及口腔护理工作,在行机械通气前,应先向气囊内充气,注意控制气体湿度,通畅为60%~70%;要及时采用吸管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护理人员需定时给予患者吸痰、扣背及翻身等护理工作,尽量减少吸痰次数,以降低机械对气管的刺激作用。③要定期更换呼吸管路,通常为1次/w,同时检测患者气管深部是否存在致病菌,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护理人员每天要定时给予患者口腔清洁,2次/d,避免口腔病原菌感染而引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④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要增强患者体质,还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严格控制有创通气适应症。对能自主排痰的患者,早期应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而对于呼吸道分泌物多、感染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应使用有创性机械通气。当患者痰液稀薄、咳嗽有力、体温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知,观察组VAP发病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0.0%,组间差异(P

3讨论

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大多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较易被病菌感染,而且宿主防御功能受损严重,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另外,还有一些重度耐药的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1]。在本文研究中,患者年龄大多为老年患者,大部分伴有老年阻塞性肺疾病,因此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较易引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在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时,患者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易引发感染。而误吸胃肠道定植菌、口咽定植菌也是引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咳嗽、吞咽功能减弱、气管切开、插管等因素更容易引发该种疾病[3]。

根据上述情况,在呼吸重症监护室中,要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通风,定时进行消毒、杀菌。同时,要合理调整患者,避免发生误吸或反流,还需降低患者心肺负担,从而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在本文研究中,经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病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

参考文献:

[1]陈素琴.重症监护室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J].全科护理,2012(2):146-147.

重症监护室护理论文篇10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新生儿重症监护 预防护理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院内感染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也备受重视。在这里,主要收治的是早产、体重过低、免疫系统或器官发育不成熟或患有严重综合症的患儿,对这些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1]。患儿进入NICU后,脱离了家长的监护,交由相关医护人员护理,加之患儿的情况严重,一般要插上呼吸机或气管插管等,这样如果一旦发生感染,很有可能危及到患儿的生命,故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460例重症监护的新生患儿的院内感染情况,并总结相关防治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460例新生儿重症加护患者,其中男患儿307例,女患儿153例,出生2d-18d,平均出生9d;早产儿298例,足月儿162例;平均体重2150g;插放呼吸机180例,气管插管127例,行胃肠外营养患儿153例。

1.2 方法

1.2.1 感染判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患进行诊断[3]。主要内容是:①血液培养检查呈现阳性;②X线检查:有明显的肺炎或其他部位感染;③实验室检查:WBC

1.2.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460例重症监护的新生患儿。通过其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结果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经统计,共有院内感染18例,感染率3.9%,具体情况如下(见表一)。其中呼吸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3例,血液感染2例,胃肠道感染1例,其他部位感染6例,见表二。

3 讨论

3.1 感染原因

造成新生儿重症监护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先进行了如下分析:①近几年,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增加细菌的抗药性,并且使用广谱抗菌要,会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继发性感染;②侵入性操作次数多,呼吸机、气管插管等设备的应用及反复吸痰等侵入性操会增加损伤皮肤黏膜的几率,改变呼吸道的环境,使感染的几率增加[4]; ③由于患儿小,对药物吸收能力有限,住院时间会相对较长,加之病房空气流通差使室内的高温为细菌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④新生患儿出生时间都不长,免疫力也相对低,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等等。因此,防控新生儿医院感染首先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院感培训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决定因素[5]。

3.2 预防对策

首先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使操作更规范化,更有责任心,更有爱心,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操作,在接触患儿前要按照《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来操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要做到早晚通风换气各一次、一次1小时, 并且保持病房整洁干净,适当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3.3 护理对策

3.3.1 基础护理

给患儿沐浴或每日做请清洁时,要注意观察颈部周围、耳后、腋下、臀部、腹股等有褶皱的地方,是否出现红肿、破损等现象。要经常清理患儿的鼻腔,清除呼吸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注重对患儿眼部、脐部、口腔的护理。每天给予洗脸两次,眼部出现脓性分泌物的患儿,可以用青霉素钠盐水进行眼结膜囊冲洗,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口腔进行清洁两次,所有操作的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的口腔黏膜:对于出现感染的患儿要马上隔离,出现鹅口疮的患儿可涂油剂制霉菌素,并在喂奶后涂药治疗[6]。

3.3.2 中医抚触护理

采用中医的抚触与按摩的方法加强新生患儿的护理,二者结合可以达到增强抵抗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抚触要在患儿喂奶前1小时,在患儿不哭不闹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由头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和手足的顺序进行,每个部位抚触4-6次,手法要轻柔,但也要有一定力度;除此之外,要在抚触的基础上进行按摩,面头部可按摩的穴位有:天庭穴、太阳穴、迎香穴、百会穴等;腹部有:丹田、天枢、神阙、檀中穴;足部有:足三里、涌泉穴;背部有:肝俞穴、肺俞穴,手部有:脾经、肝经、肾经等。按摩要每次2-3次,根据患儿情况进行,每次10min,通过按摩来打通脉络,调节阴阳,对患儿的康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新生儿在重症监护的院内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浸入性操作,通过改善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切断感染源的传播,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童笑梅,王新利,诸慧华,等.12 年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 : 279-282

[2]段秀丽,马媚媚,曹亮,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20-22

[3]张炼,陈锦秀,常立文,等视频监测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手卫生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9(10):1242一1245

[4]陈南侠,班树萍,余丽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 9 (3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