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2:40:44

生态安全论文

生态安全论文篇1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会在不同岗位履行不同的职责,其中不乏决策者和管理者,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应有的生态安全教育,缺乏生态安全意识,就很可能会沿袭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最终将阻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设置相关课程,恰当选取教学内容

将生态安全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生态环境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是去从事生态环境工作,不一定也不可能全面学习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但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习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自觉爱护生态环境,预防生态环境问题发生,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可选取资源安全、生态学、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作为课程内容。资源安全知识可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和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了解发达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对我国资源安全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生态学知识可使学生了解人是整个生物圈中巨大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一环,这个食物链和食物网一旦中断,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

生态学不仅是一门专业课,更是一种理念,生态意识的强化是生态安全教育的先决条件,没有生态学知识背景,学生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对保护生态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就没有忧患意识,生态安全教育就很难取得实效。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知识可使学生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自身,在人体中会发生种种变异,形成“三致”作用,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由此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环境管理知识可使学生了解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法律,将头脑中的环境意识上升到法律高度,增强其约束力和执行力。另外,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加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生态安全知识。如旅游专业可进行生态旅游等知识的讲授,财政、贸易、管理类学生可进行环境经济学、贸易环境等知识的讲授,理工类学生则可进行环境标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知识的讲授。

(二)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经济、环境、生态问题,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如为了一己私利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的使用和开采,毫无节制地向河流、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等行为根本就不是知识或技术缺失,而是与行为主体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紧密相连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把生态安全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一种回应,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党中央要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将生态安全教育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注入到“三观”教育之中,可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大的精神动力。

1.将生态安全教育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本性。他说:“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爱国主义思想就是人类的大爱,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将成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首要要求,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人们头脑中“地大物博”、“人定胜天”的观念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导致了绿水青山的美景逐渐离我们远去。一些地方重开发、轻保护,急功近利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和局部的利益,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甚至一些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变相出卖国家资源。如被国土资源部称为“世界级金矿”的我国三大金矿,现在分别被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公司掌控,外资控股比例分别高达85%、79%、90%。

我们的决策者在无知中成了外国企业掠夺我国资源的“帮凶”。因此,提高国民生态安全意识刻不容缓。然而生态安全意识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而爱国主义则始终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人类最深厚的感情是爱国之情,这种感情包括对祖国的热爱、自信和忧患意识,有了爱国主义的底蕴,保护生态安全的行为才会从心灵深处被触动,产生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痛切之心、痛恨之情;人类最自觉的责任是爱国之责,有了爱国主义的基础,“保护环境,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人们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是祖国之需,当一个人的精神被爱国主义所浸润,就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国家民族的大业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最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形成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因此,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意识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来理解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2.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生态安全意识的培养,生态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形成,需要以生态环境知识为基础,更需要心灵的感悟和内心精神世界的撞击与升华,需要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层面上形成信念甚至信仰。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对现有的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并提出质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要让学生明白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消除生态危机带来的破坏而重建自己美丽的家园,就必须改变自我中心的价值倾向和追求,正视宇宙万物的存在和价值,采用多元的价值尺度来指导行为决策。必须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价值观念和权利观念引申到自然环境中去,树立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相统一的新的价值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的生态平衡,确立人文生态价值取向。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向下,使学生具有生态是非感,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能够做出合理的选择。认识到人类为了优化生存环境,必须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为了持续发展,必须负起保护资源的责任;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负起优化人类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责任。

将生态安全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非传统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生态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国家“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发达国家为了转嫁生态危机,已由过去以裸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经济掠夺为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逐渐演变为一种对第三世界“温和”的生态殖民主义。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发达国家的资源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已把保障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即在维护经济繁荣、保护国家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使国家能够稳定、可靠地获得海外低廉的能源、矿产资源供给。为此,发达国家不仅进口国内储量小的资源,对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以进口增加储量,避免国内资源的枯竭。美国在二战后,就由过去的矿产品自给和出口国转变为大量依赖国外资源供应的进口国,政府积极支持以跨国矿业公司为主体的大量资本输出,占有、掌控国外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源源不断地获取国外矿产品的供应,并抢占国际矿产品市场。日本一直在储备资源(许多是来自中国),尤其是地球上比较稀缺的资源。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普遍缺乏完整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和有力的防范措施,很容易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扩张的牺牲品。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显示了中国在未来发展中具有独特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初的几年,我国对稀土资源的开发毫无节制,被早就发觉稀土拥有战略价值的日本、美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购买囤积,乃至他们可以靠现有存储的稀土,保障其未来二三十年军事工业发展之用。当中国如梦初醒时,稀土资源已开采了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八十之多,现未开发的保有量已危及到国家未来的战略发展。当前这种“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进行的生态侵略,正伴随着发达国家资本和市场在全球的扩张,呈现出发展和蔓延之势,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

事实证明,生态安全和传统的国家安全一样,也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化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而导致人类文化的衰亡。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把全球的环境危机比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这次大战所蔓延的区域极其广大,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战区”。因此,在全球化时代和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将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中国走向世界求发展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生态安全论文篇2

环境恶化以及工业污染的影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对于农村来说更谈不上科学技术水平。所以农村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方面还是很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检测力量薄弱,检测设备对农产品农药残留并不能确定,并且阻碍因素很多。检测人员并不能专职开展工作,监督部门不明确,没有成立专业的检测专职机构等,都是检测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加大了农业产品生产的阻碍。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很多农业生产地不断被污染,部分土地已经不在适合种植生产。

2如何改善我国农作物安全生产的现状

2.1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

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旨就是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时,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注重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的多方面发展,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所在,而经济持续则是必须的条件,社会持续使其最终的发展目的。在未来农作物的生产发展中,可持续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当逐渐禁止高毒农药的使用。高毒农药不仅会对农作物的安全生产造成重要影响,还会对土壤造成极大破坏,进而影响到后续农作物的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2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也是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主要是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重要前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作物的安全生产也遭受着严重的威胁,而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并延长我国的农业发展寿命,改善我国当前农作物安全生产的现状。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利用绿色健康的养料来进行农作物的生产,以促进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3关于农作物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

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非农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农业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仍然没有改变。为此,改善我国农作物安全生产的现状,保证我国农作物的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主题。随着人们绿色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农作物生产的要求也将不提高,在这样的条件背景下加强农作物的安全生产,为社会公众生产更多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了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上可以适当推广无公害农作物的生产,通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以及农产品品牌创建等相关工作来推进我国农作物生产的源头洁净化,为我国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4结束语

生态安全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 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 安全建设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5-03

【Abstrac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ownership of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safe construction work brings strong shock.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ntrol is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lso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to incumbent party construc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twork new media background and security a major change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environment, showing a strong vitality, transmission is fast, new content and range, influence, etc.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of new media, explore new media network in the new model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occupation of the new media public opinion to the initiative and the commanding heights, to strengthen the campus education guide an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spread of the new media, to create a positive and healthy campus network culture, in order to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of socialist ideology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charisma.

【Keywords】 Network; New media; College ideology; The safe construction; Path selection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以来,在讲话中多次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着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向和环境。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中心和前沿阵地。基于网络而兴的网站、微信、微博、飞信、QQ、贴吧等新媒体已成为发展最迅猛、影响最深广的强势媒体,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拓展了时间和空间,提供了新的载体,也已成为新的思想文化宣传和政治斗争阵地,通过新的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能够引导与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便于强化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和方式,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主动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绝不能跌入“淡化意识形态”的陷阱。因此,探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意义

强调:“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事关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事关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大学生思想活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和完善中,理想信念尚不坚定,心智尚不成熟,是非观念尚不明确,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高校作为西化分化的重点目标,把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作为重点对象,与我们争夺阵地、争夺青年、争夺人心。各种网络信息的交汇扩散,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较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对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无疑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造成了十分紧迫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呈现,现实社会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相互影响,各种力量与思潮竞相发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容易影响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的关注和思考[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能够有效应对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也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面临的挑战

1.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及建设工作环境带来了强烈冲击

高校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前沿,高校师生是最大的网络群体。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全球性、社会性、主体性、无形性、虚拟性、隐匿性和无限性,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形象性,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参与性和固应性,使大学生能够通过其充分地表自己的意志和见解,但同时也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异质性”,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自,大学生易于主动地创造、、交流、传播扩散信息,同时也被动地接受信息、消费信息。大学生追求自我、个性化的表达使得个人在意识形态构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及主体地位大大提升,求证的渠道及质疑能力大大提高,对自上而下的宣传灌输不会轻易接受,不再迷信权威,不轻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他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而开始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不同意识形态及文化的冲突与交锋,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是极为不利的,网络新媒体的普及部分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因此,网络化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环境及主导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形成了巨大挑战,增大了意识形态教育难度。

2.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管控方式形成巨大挑战

网络成员身份的符号化降低了网民的道德自律和网上行为的约束力,易造成网络言论及行为失范。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期,地区发展不均衡,社会财富及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等多种社会现实矛盾不断凸显、激化,容易导致社会心态不稳、出现不和谐声音,各种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易被激化。社会事件经网络的广泛扩散和迅猛传播,可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引发大范围的社会关注,进一步加剧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高校中的大学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对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缺乏应有的审视和辨别能力,仍易被误导或者理解问题片面化、看待问题极端化,容易感情用事,不够理智、深入和全面,易于主动接受不同渠道的不良信息,对高校网络舆论监管造成很大困扰。随着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来自社会转型及市场经济的挑战,虚假信息的混淆,错误思想的挑战,来自西方思潮的威胁,传播革命的挑战,大学生易被误导或传播不良信息,以致迷失自我[4]。因此,目前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加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工作环境及安全监管,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三)网络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美国知名媒体学者安德鲁・说峦克曾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5]互联网文化领域已成为西方势力我国进行文化扩张的新战略要地以及意识形态角力的主战场。目前,国内外敌对势力运用最先进、最有效的网络传播手段,对我国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舆论战和宣传战,不遗余力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肆意的歪曲和毁谤,尤其对高校大学生及知识分子当作反华工具,通过敌对网站或是讲座、奖学金、英语辅导、组织出国参观学习等各种网络宣传,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拉拢,渗透“西方观念”、文化思潮及意识形态,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少数人,借助政治事件,制造舆论混乱,通过网络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一旦时机成熟,就煽动大学生散布谣言及恐慌信息,甚至鼓动学生罢课、游行、闹事,达到他们所期目的,由此对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出现信仰淡化、主流意识形态弱化、舆论导向艰难等现实问题,传统信仰和观念发生了动摇或改变。所有的这一切表明,新媒体时代,对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挑战,我国高校对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防御工作也将变得异常艰巨。

三、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应对策略

1.强化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组织保障

始终坚持党委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监管的绝对领导和核心地位,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及党建、学生工作人员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问题的理论研究水平、调查分析能力、洞察预判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着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共青团队伍及学生干部骨干培养和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组织保障,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培养大批专家学者型的“舆论领袖”,加强互联网宣传及大学生思想引领队伍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魅力,在历史继承中不断整合多元的社会文化思想,创新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以弥散性的方式“吸引”和“同化”纷杂的文化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及理论自身的大众认同,从而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适应性、创新性与导向性[6]。

2.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

强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教育引导意识和宣传主导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作为新阶段、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旗帜,以理论自觉带动行动自觉。高校应占领大学生新媒体舆论制高点,利用网站、微博、微信、飞信、QQ、贴吧等各级各类网络宣传渠道,弘扬和引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宣传教育过程中由于参与者众多,价值观念多元化,动机复杂,真假难分的信息会严重地影响了权威声音及主流媒体对主流价值观的疾呼,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及思政队伍要有政治敏锐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顺势而为,高举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大旗,主动地占领新媒体的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需求、思想动态及关注热点,结合当下的舆论热点及社会事件,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喜闻乐见、易于认可的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掌握微博等新媒体话语权,发出响亮的“主流声音”,宣扬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不断加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量。高校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营造 意识形态建设良好氛围[7]。

3.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网络新模式,拓展意识形态建设新阵地

新媒体是网络媒体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高校要抓住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认识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意识形态从传播观念、体制到内容、方法进行创新,重视网上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建设,对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科学规划,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新媒体传播新理念,构建开放型、参与型和回应型新媒体传播新体制,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8]。创新意识形态管理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引导、服务学生的“人本理念”,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的“法治理念”。高校宣传部门及管理人员要创新话语体系,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接受和认知规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抢占和控制意识形态传播的制高点,明晰性,明确地、自信地、理性地向大学生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特征的国家意志,构建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叙事框架”、概念体系、语言形式[9]。加强内容创新,将经典理论用新段子表达,将新理论讲好、讲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感、现实性;重视基层党团组织在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的创新作用和骨干作用;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引导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4.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监管完善制度保障

高校在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及监管过程中要树立全局意识、政治意识、法律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防范意识,总体把握国内外意识形态趋势,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网络预警及监控体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职权责制度、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网上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校园网络安全评估机制,制谣传谣惩处机制,信息沟通制度和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审批制度、督导和应对机制等安全建设制度体系,学校党委宣传部门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专门负责对高校内微信、微博、贴吧等网络新媒体舆情的监管,从而对校园网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构建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支撑平台和监管体系, 通过技术手段监控网络舆情,对网络新媒体言论中的不良信息进行封锁过滤和监控,严厉打击造谣、传谣及引起社会恐慌者,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主流、主体地位[10]。推动高校网络主流文化建设,弘扬社会正气,使微博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积极向上信息和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阵地。

四、结论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为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各级管理者一定要从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国家安全建设的战略高度,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及安全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高校应该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把握新媒体舆论规律,用新态度对待新媒体,用新思维管理新媒体,用新的措施建设新媒体,使新媒体成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平台,从而更好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参考文献:

[1] 洪光东,王永贵.当前意识形态建设新思想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9):4-9.

[2]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中国青年报,2013-08-21.

[3] 秦在东,谢成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5):5-9.

[4]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苏州大学学报,2011,(6).

[5] [英]安德鲁・说峦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6] 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14(6):29-33.

[7] 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

[8] 刘忠厚.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探[J].理论学刊,2009,(02).

生态安全论文篇4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43 ― 03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地方,更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敏感中心与前沿阵地。而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又存在着一定问题,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急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再对这些问题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找到解决办法,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育的理念太过落后

大学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然而,大部分的思政理论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都采用一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则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接受着一种非常被动的知识灌输,仅靠“教师―学生”这样一种单一的交互反馈机制进行信息传递。从正面灌输来看,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接收效果都会受到其自身素质影响,而如果教师的说服力再稍微欠缺一点,就很容易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从教学内容上看,部分教师在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方面,还稍有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大的随意性,并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执行,总是选择性地重点讲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内容,其他的则一笔带过。〔1〕从教学手段上看,尽管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但是部分教师仅仅只是将课本内容复印到PPT上,并没有对其进行再加工,这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和抵触之感,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社会实践太过注重形式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加强离不开有效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社会了解、国情认识、品格培养以及责任感加强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着“重形式,轻意义”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现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经费保障的缺乏,使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参与;高校在社会实践认知上存在错误,仅仅只是将其看成上级下达的行政任务的完成,并没有真正领会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的形式通常都只是发宣传单,做简单的志愿活动,实践内容极不丰富;有效监督与考评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应付心理等。

(三)校园文化教育滞后

就目前看来,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高校的校园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很多高校都错误地将校园文化教育等同于校园基础设施教育。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宽阔的马路以及耸立的教学新楼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校之中,而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校园文化在精神内核方面的教育极度缺乏。尽管有些高校还是重视了校园文化教育,但是其中也不乏标语化和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很多学生连自己学校的校训和校歌都说不出来,其所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衔接性也不够强,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甚理想。〔2〕

(四)高校传媒功能的定位偏差

作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载体的高校传媒本身是大众传媒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广播、杂志、电影、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尤其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等新媒体形态,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愈发广泛和深刻。这些传播媒体在为学生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庸俗的垃圾信息,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难度,弱化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观念。

(五)教育队伍专业素质尚待提升

教育队伍的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然而,就目前看来,很多高校都不注重对教育队伍的教育,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数量不充足以及结构不合理之类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也进一步加剧了教育队伍的工作压力,不少高校开始运用转岗调离和招聘专职教师的方式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这些转岗调离的教师大多都属于“半路出家”型,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而新招聘的专职教师也大多是刚踏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面对这一相对较为枯燥的工作时,其工作积极性就显得较为缺乏。

二、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加强党的领导原则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各级领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高校各式各样的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让高校学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积极吸收先进分子,不断扩充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着力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实实在在地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原则的坚持就是其人本价值取向的最明显特征,所以,在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学生个性予以充分尊重,要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社会性,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学生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教育主体,不仅具备独特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还具备独立的人格,其个体差异也是无法避免的。〔4〕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切入点。

(三)继承借鉴的原则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进行创新,但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教育任务、目标以及内容的变化势必会造成教育方法的过时和不适用,但是,必然会出现新的、更为适用的方法。这些新方法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对传统方法予以否定,而是由传统方法的改进和选择性继承而形成的创新。例如,理论教育法、自我教育法以及实践锻炼法都是长期有效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所不同的只是时代内容的内在要求,并不是对方法这一本身的全盘否定。

(四)方向性原则

意识形态本身所具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会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思想导向和政治倾向作用。高校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力量重点争夺的阵地,具备较强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色彩。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责任感,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要坚持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方向,要与党的纲领、宗旨保持高度一致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得到保障,才能够统一学生思想和行动,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更合格的接班人。

(五)兼容并蓄原则

高校文化是兼容并蓄的,虽然和而不同,但向来尊重差异,扬长避短。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并没有亦步亦趋的发展,而是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出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正因如此在不同时代的治学、教育理念中,在对待不同民族学生的具体问题中,在外国学生来华求学的过程中,都应采取兼容并蓄的原则。

三、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训练。要将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作为大学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切入点,因为理论思维是一种形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与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要将历史和逻辑融入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之中,要将该理论的观点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自然不能脱离理论灌输和课堂讲授这两种基本教学方式,但是,适当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主题研讨式教学与案例剖析式教学这两种较为创新的方式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课程。

最后,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感染力与吸引力。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通过视觉所能获得的知识能够维持25%的记忆,通过听觉能够维持15%的记忆,而视听综合所能获得知识就能够维持65%的记忆。〔5〕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单纯地依靠多媒体或者口头讲学,而是要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将那些抽象而高深的理论性文字与图像、声音和影响等结合起来,用一种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不断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二)完善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教育

其一,要转变观念,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所发挥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作为高校领导与相关的实践组织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应当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并认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任何一种形式的实践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要在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不断地展现自我和完善自我。

其二,要勇于创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社会实践不仅仅只是发宣传单或者做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要随着时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军事训练、红色旅游、勤工助学、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以及生产劳动等都是极为不错的社会实践形式。

(三)加大校园文化教育力度,拓展教育文化路径

一方面,要对校园文化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校园文化的教育并不是仅仅只依靠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而高校的校园文化教育却与各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收益,还要使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等收益。所以,校园文化的教育也需要全员的努力,不能再怀有之前的狭隘意识,要明确认识自己在校园文化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为校园文化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营建,凸显精神教育内涵与意义。文化环境其实就是文化的一种软性表达。意义与信仰的表达也能够通过隐形方式进行,只需将其融入于校园文化环境当中,便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将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思想深处,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这一价值观,而文化环境又主要是通过物质文化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所以,校园文化环境的营建可以从挖掘和整合高校的物质精神资源入手,在图书馆、实验楼以及教学楼等建筑设施中进行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宣传,同时,浮雕、纪念碑教育、烈士事迹宣传、校友种树以及碑石铭文刻写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6〕

(四)借鉴高校传媒载体,完善安全教育传播体系

一方面,要优化传统的传媒载体,以不断增强教育传播吸引力。校园的传媒载体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始终坚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不能只为迎合大众趣味而忽视教育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都相对较高的采编队伍,进而确保高校校园传媒的格调高雅,内容健康,并且还富有教育意义。〔7〕此外,高校还应该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新媒体,实现优势互补。

(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教育

一方面,要严把人才选拔之关,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聘用更多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思想素质都较高的人才,在队伍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年龄与学历的匹配,以“老年+中年+青年”与“学士+硕士+博士”为匹配标准,实现专业结构与知识的互补,从而不断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结构与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队伍成员的培训力度,以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综合素质。〔8〕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脱产进修培训与在职培训等手段加强队伍程艳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文化素质等。

(六)使社团活动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阵地

社团活动是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在开展社团活动中要以社团为载体,整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渠道,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同社团活动有机整合到一起,使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学生社团建立和发展时,要确定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要求学生从参加社团组织开始就要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迷失自己。当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能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并容易确立科学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七)让校园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

校园媒体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政治,关心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以重大事件、重大节假日为契机,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教育工作。诸如每年的“两会”召开、“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开展专题报道;传达校党委和行政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掌控舆论的主导权,为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并且学校师生通过校园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便尽快加以贯彻落实。

结束语:

由此可见,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尽管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还存着课堂教育理念落后、社会实践太过注重形式、校园文化教育滞后、高校传媒功能定位偏差以及教育队伍专业素质尚待提升等问题,但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借鉴和方向性这三个原则,通过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完善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教育、加大校园文化教育力度以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教育等措施,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参 考 文 献〕

〔1〕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9-33.

〔2〕王金玲.论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理论界,2014,(05):160-163.

〔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4〕钱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9):52-53.

〔5〕袁晓桥.浅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J〕.党史文苑,2015,(20):67-68.

〔6〕朱蓉蓉,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03):64-66.

生态安全论文篇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02

一、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及高校的战略地位

从当前学术研究来看,“意识形态安全”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阐释,大致有三种研究思路: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状态来界定。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不受外界颠覆,而保持其和谐与稳定的能力或状态。”[1] 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解释。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具体包括“道德安全、舆论安全、理论安全、政治信仰安全等”[2] 。一是从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来阐释,认为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是“指一个群体或集团所接受的思想体系,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稳妥的物质生活水平,稳定的人身安全以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及互通有无。”[3] 目前,一般地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就是指意在确保政治意识形态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面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发生的新变化与新挑战,能够有效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从容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方面挑战的一种安全稳定的思想状态。

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政治和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和灵魂,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4]。我国高校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培养、塑造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战场,是巩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新境界的主渠道。高校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以及教育等功能,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控制作用以及强化作用。

二、意识形态安全视阈下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原因

目前的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认同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但多元的社会思潮也大行其道。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蔓延与影响的重要场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信仰与“三观”的形成。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意识形态安全观念淡薄。意识形态创新性不足,主动适应性不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等等,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渗透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从外在的大环境方面来说, 西方的文化帝国主义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输出,是造成我国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模糊的重要原因。从内在的环境现实来看,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易造成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泛滥。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在大学生人群中很受欢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大学生获得外界知识信息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渠道。新媒体使得思想交流方式更加丰富、便捷,意识形态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带有很强的虚拟特征,使得信息内容难辨真伪,信息来源难以预测,信息辐射面难以控制,尤其情绪化、煽动性的信息容易动摇大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特殊阶段,对民族意识、政治意识和党情国情社情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深,加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负面因素影响,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权主义等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带来严重的干扰,日益泛滥的非主流社会思潮逐渐销蚀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让大学生甚至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质疑,出现“信仰危机”。

不仅如此,从当代“90后”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既直接受益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但同时也要承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应试教育、高考扩招、教育收费、自主择业等多重压力。为了以后找工作增加竞争力的筹码,当代大学生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去参加各级各类考试,诸如英语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会计事务证书、律师资格证书等种种证书,重智力、技能轻理想信仰的现象比较普遍,政治参与度低,政治态度冷漠比较普遍。

(二)意识形态的主动适应性不强,创新性不足,传播模式有待转变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之本,马克思主义本身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成功的意识形态是以社会现实的变迁作为自己的理论生长点,创新理论体系,正确地解释现实,合理地改造现实,才能保持其合法性和先进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和景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一系列反映时代精神和国情要求的理论,成为指导党国家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过程中,理论的发展常常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时常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新情况、新变化,主动适应性比较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样化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等等,这些都会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观念上反映和折射出来,也即出现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的分化和差别,当这种分化和差别超出原有意识形态可解释、可承受的范围,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就会影响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从而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 [5] 就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一些教材中的有些陈旧原理及观点对于阐释当今巨变中的中国现实问题来说,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或没有了说服力。

同时,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模式也有待进一步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主要以媒体的正面宣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单位学习培训等方式为主。当然,这样的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必要性。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这种传播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时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较为传统,属于官方话语体系且过于理性化。而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难以为社会大众所乐于接受,也就难以将其内化为社会大众的自觉意识。

(三)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传统单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也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化,这些带来了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正统的政治宣传、单一的理论灌输、会议传达、个别谈心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新形势。社会转型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空泛枯燥、教学方法传统单调,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相适应,大学出现了过度专业化和严重的实用主义倾向。这些都增加了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难度。

社会与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少数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倾斜与蜕变。有些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对自己的专业、职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价值存在着片面的看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逻辑关系缺乏准确的整体把握,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不能正确分析、批判和引导,在课堂上“眦必中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对大学生易形成错误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引导。这些现象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育能力与水平,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正确处理学术自由的关系。高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类社会思潮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好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必须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能出现思想导向上的偏差甚至错误。要坚守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的原则,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引导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正确处理坚守意识形态本质和适度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之间的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文化交融互通,意识形态碰撞的复杂局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立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模糊这种界限。毫无疑问,我国必须以一贯之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在坚守意识形态本质的同时,适度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域外研究、中外比较研究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薄弱环节。在以慕课(MOOC)为典型代表的教育资源在线免费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继续处于封闭状态,必然会形成处处被动、穷于应对的局面。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育理念,确立只要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内容,就可以纳入到高校思政课教育范围的开放式教育理念。要尝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可行方法与途径,推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世界”[6]。

生态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文化安全

当今,全球化浪潮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其中,文化安全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一、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和威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为西方文化扩张寻求理论依据,恶化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外部环境。

1992年9月15日《亚洲研究》上刊登了罗斯芒罗的文章《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该文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外交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对亚洲和平与利益所构成的“威胁”,并以此警告美国防范这个远隔重洋的“充满活力、热气腾腾的国家”,由此成为“中国威胁论”的肇端。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文明冲突论”与之遥相呼应。他认为在后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作为儒教文明主要代表的中国是西方最大的威胁之一。在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深深隐藏着的是美国妄图建立文化霸权的“传教士”心态,以及恶化中国文化安全外部环境,达到遏制中国的企图。

2.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手段向中国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妄图通过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达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理论家指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是最有力的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似强制的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用似是而非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概念,否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现实地实现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努力。目的就是要搞乱我们的思想,破坏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消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西方反华势力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并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这只无形的手,以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动作方式。

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中华民族的特性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情结已经有弱化的状况和趋势,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发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错位。这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文化混乱,使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受到强烈冲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学会积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措施。

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选择权是其文化主权的象征,也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固守原有的意识形态,必然被时代所淘汰。丧失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主权就会受到威胁。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面向未来、正确应对全球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产业壁垒不断被打破。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涌向中国,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上的优势,不断的向我国输入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等。我们要保护好我国的文化市场,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腐朽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并通过文化市场将文化产品最大限度的推向民众,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

[2]李际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思考.中国军事科学.

生态安全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36-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及腐朽思想的影响。总书记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途径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被淡化、被冲击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大学生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不够深入,盲目崇拜和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信心不足,从而出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危机。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冲击面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虽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稳定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形式和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锋,这一现实的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和挑战。

1.全球化动摇了一些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全球化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学生因对国情认识不深,极其容易向往西方的物质生活,甚至开始向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随着文化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开放,境外各种文化思潮和精神产品大量涌入国门,“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1}西方国家的民主、公平和自由等价值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大学生对各种思想的吸纳和接受使高校成为全球化下各种思潮的汇集地。一些大学生因社会阅历、经验不足,对历史了解不透,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缺乏了解,容易形成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

2.陈旧的教育方式致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实效性。改革开放以来,党把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去“极左”思想的残留和影响,一些党员干部不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害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力宣传会阻碍经济发展,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加强会重蹈“十年浩劫”时期的覆辙。这种轻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象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首先,在教师资源配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配置不足,在教学上通过扩大课堂听课人数的方式解决,一两百人的课堂规模导致教育教学效果较差。其次,在资金投入、课时安排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比例也有一定差距,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僵化,方法单一,观念比较陈旧。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致使一些不健康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

3.网络和影视等大众媒体缺乏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信息、文化、观念等的传播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影视、文化交流等方式传播其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战略。中国在抵御其渗透方面的能力有限,电视、电影的制作在片面追求收视率、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对主流意识的宣传越来越淡化,不重视教育意义,以至于“后宫争斗戏”、“快乐女生”“闯关”等低俗节目层出不穷。这些节目在给青年学生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青年学生们宣传了追名逐利、争权夺势的功利思想和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投机思想,不同程度上配合了西方国家的西化策略,给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起了负面作用。同时,我们在加强大众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不足,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比如面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十几年来都更新较少,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忽略了对大众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导向的规范。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

1.营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环境。社会各领域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支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新闻、文艺、宣传、出版等方面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反映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典型事迹;各类展览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参观应一律免费;各类网站都应适时把握正确导向,大力承担社会责任,开发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大学生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对学校附近的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扰乱学校正常生活、教学秩序的娱乐活动场所。严肃处理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要主动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2.坚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强大,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活力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标准。{2}

3.改进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更多的强调教育内容的强行灌输,很少关注到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片面地强调老师的主动性而忽视学生的能动性,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高校要改变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强行的灌输方式会在逆反心理与思想较强的大学生那里失去教育效果。我们不能把主流意识形态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大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之中。这样,学生们明辨是非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地提升。尊重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教育方式方法中非常重要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得以满足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分析、选择意识形态。

4.发挥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高校需要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3}在我国,大众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媒体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正确导向功能,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群体来讲,大众媒体不仅直接发挥自身的德育教育功能,也为学生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点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网络传播能力,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价值观念逐步占领网络媒体阵地。要加快完善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红色网站”,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向大学生传授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知识,为大学生解答他们关心的各种焦点、热点和疑点问题,切实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关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

[基金项目: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扶持共建项目“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E089]

注释:

{1}林艳.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创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05):P113-114

{2}林艳,冯德军.关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1):P76

{3}林松.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P131

参考文献:

1.徐运华,赵平.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2)

2.罗映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和强化究[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5)

3.王晓方.关于加强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政治与社会,2010(10)

生态安全论文篇8

>> 战后美国民主输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当代社会思潮变动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路与思考 试论“南方谈话”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微”语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研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域下的文化软实力 阶级理论视野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认同问题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浅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状况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浅述 论建国初期意识形态与我国对英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我国民族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高校学生信仰调查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3.

[6]李淑珍.对中东北非的武力干预与国际干预的双重标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8):56.

[7]刘宝莱.冷眼看埃及当前变局[J].红旗文稿,2013(14):33.

[8]Joseph S. Nye, J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55.

[9]李翠亭.“阿拉伯之春”的历史后果――兼论美国对阿拉伯世界的民主输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1):120.

[10]Jeffrey D. Sachs, “Ending Blowback Terrorism,” Project Syndicate. November 19, 2015.

[11]Richard N. Haass, “The Endgame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 Project Syndicate. December 13, 2010. https:///commentary/the-endgames-in-iraq-and-afghanistan.

[12]刘宝莱:《美中东战略自食其果》,载《解放日报》2012年11月28日.http:///gj/gjsspl/201211/t20121128_

196922.htm. (2012-11-28)[2013-2-8].

[13]David Miliband, “A Long-Term Plan for Syria’s Refugees,” Project Syndicate. December 9, 2013.http:///commentary/david-miliband-offers-three-recommendations-for-making-syrian-refugees--lives-livable.

[14]Jihad Fakhreddine, “Syrian Wellbeing, Economy Victims of War,” Gallup. September 6, 2013. http:///poll/164297/syrian-wellbeing-economy-victims-war.aspx.

[15]John Andrews, “More War than Peace,” Project Syndicate. February 12, 2016. http:///commentary/violent-conflict-rising-death-toll-by-john-andrews-1-2016-02.

生态安全论文篇9

[关键词]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文化安全

当今,全球化浪潮使得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地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其中,文化安全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一、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和威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肆宣扬“中国”和“文明冲突论”,为西方文化扩张寻求理论依据,恶化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外部环境。

1992年9月15日《亚洲研究》上刊登了罗斯•芒罗的文章《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该文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外交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对亚洲和平与利益所构成的“威胁”,并以此警告美国防范这个远隔重洋的“充满活力、热气腾腾的国家”,由此成为“中国”的肇端。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提出“文明冲突论”与之遥相呼应。他认为在后冷战时代的新世界中,冲突的根源主要将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和经济的,作为儒教文明主要代表的中国是西方最大的威胁之一。在大肆宣扬“中国”的背后,深深隐藏着的是美国妄图建立文化霸权的“传教士”心态,以及恶化中国文化安全外部环境,达到遏制中国的企图。

2.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手段向中国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妄图通过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达到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理论家指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是最有力的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似强制的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用似是而非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概念,否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现实地实现真正属于人民的人权、自由、民主、平等的努力。目的就是要搞乱我们的思想,破坏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消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西方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并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这只无形的手,以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和动作方式。

西方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中华民族的特性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情结已经有弱化的状况和趋势,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甚至崇拜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发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扭曲错位。这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文化混乱,使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受到强烈冲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必须学会积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对措施。

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选择权是其文化的象征,也是文化安全的核心。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固守原有的意识形态,必然被时代所淘汰。丧失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国家的就会受到威胁。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过程中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面向未来、正确应对全球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的文化产业壁垒不断被打破。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外国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涌向中国,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上的优势,不断的向我国输入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等。我们要保护好我国的文化市场,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消除腐朽文化的侵蚀,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并通过文化市场将文化产品最大限度的推向民众,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于炳贵,郝良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研究.

[2]李际均.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思考.中国军事科学.

生态安全论文篇10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

当前,社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AI智能、大数据及即将风暴来袭的5G通信等均获得社会各行各业的密切关注,但海量网络数据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有通过网络平台虚拟交友引发的社交安全问题;有因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网络受骗问题;有利用互联网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网络犯罪问题;有因碎片化信息轰炸引发的网络舆情问题;有利用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的引发的“校园贷”;有因虚拟伪造平台引起的个人信息泄露等。《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54亿,而学生群体占比最多,高达26.0%。在网民遭遇的安全事件中,网络诈骗占21.5%,个人信息泄露占24.0%。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不容小觑。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是个人、家庭、高校、社会等多重因素交互的结果,不能以单一方式思考。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对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而探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新路径,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新思路、拓宽新视野。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一)生态系统理论简介1979年,尤布朗芬布伦纳(UricBronfenbrenner)在《人类发展生态学》中提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是指发展(Development),P是指个体(People),E则是指环境(En-vironment)[2]。生态系统理论其实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组织系统,该理论将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从内到外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构成了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结构[3]。微观系统是指介于发展的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联系,是一种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包容个人的中间组织;中观系统是指介于包容个人的主要组织之间的联系;宏观系统指文化的支撑部分,是一种较大的环境系统,如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及政治体系等[4]。该系统是一种多层嵌套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存在在于另一个系统中,个体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之间也会互相影响,这种相互作用最终发展为一种合力,作用于环境中的个体[5]。

(二)生态系统理论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上的可行性传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育往往多集中在某一个系统的某个要素,忽视了系统的整合与交互影响作用[6]。目前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危害性、特殊性、多发性等特点,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已很难再用一元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态系统理论的内容是将研究对象与所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去考量,将出现的问题融入所生存的环境系统中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考察,这与网络安全意识培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当我们培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时,要立足一个综合、复杂、交互的系统,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思考影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因素。

二、大学生安网络全意识培育的生态系统模型

根据尤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来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受多方因素影响。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模型应在上述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具体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育模型如图l所示,三层系统环环相扣。

(一)微观系统的影响微观系统指学生个人的特质因素和生理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安全行为、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态度等产生最直接影响。目前高校以’95后、’00后为主,他们无日不网,无时不网。但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受过网络安全培训,对各类网络知识都知之甚少,网络安全意识不强;大学生处于身心逐渐发展阶段,缺乏丰富社会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面对网络安全问题常常难以判别,却常存侥幸心理,网络法律意识欠缺;绝大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网络自控能力较差。高校的自由、社会的浮躁使得网络成为大学生迷失自我的游乐园,网络娱乐时间几乎占据大学生的全部生活。

(二)中观系统的影响中观系统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小规模的群体,如学校、家庭[7]。1.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高校作为网络使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同时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任,培养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是高校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义务[8]。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日益发展,高校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时仍会存在很多不足。第一,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重视度不够。一方面,高校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任课教师,而这部分从教人员本身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知识也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往往是学工部、保卫处、团委等多部门负责,各自为政、无人统筹,难以形成合力。第二,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式需要创新。首先,虽然目前高校已经普及计算机课程教育,但是大部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不完整,课程都具有临时性,学生在接受知识前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这很难引起学生重视;其次,教学模式枯燥,教学内容落后,教师以传统课件讲解为主,教授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最后,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而且需要借助社会资源,寻求家庭支持,但大部分高校与家庭教育断截,与社会也很少接触。第三,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形成常态化。很多高校只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年级越高,安全教育越少。高校很多部门也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过程性、目的性、有效性很难得到保障。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教育,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9]。首先,家庭收入、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学生生源地、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均会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很多家庭对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缺失,大部分家长关注的都是学生学业好不好、钱够不够用、发展道路上有没有障碍等,过分的溺爱和保护造成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甚至当学生出现网络安全小问题时,家长选择自认倒霉,维权意识薄弱。其次,调查显示,中国的部分家长在子女的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缺位现象[10]。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父母成了“甩手掌柜”,难以与高校形成合力,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绝大部分家长为’70后,本身难以适应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意识素养不高,没有能力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科学引导与日常监督。

(三)宏观系统的影响最外层的宏观系统是比小规模群体更大的社会系统,包括文化组织或机构、制度、风俗。宏观系统作为较大的、最的环境系统,虽然在处理学生问题上看着影响力很小,但事实上影响力有时却是很大的,且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的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通常会受到宏观系统影响,如“文化影响”“制度约束”“法律规范”等。开放、迅速的网络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侵犯他人隐私、盗取他人信息、冒充他人亲友等多种方式引发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舆论和各类思潮也给主流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故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应该摈弃过去单一指标的静态观察模式,转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动态观察[11]。

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育路径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育不止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结合目前网络安全遇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学生、家庭、高校、社会等方面构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立体化模式。

(一)以个体生态系统为介入核心,调动能动作用生态系统理论下,无论是中观系统还是宏观系统、微观系统都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最大化地调动大学生的能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要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有意识学习网络安全观内容,对不良不法网络事件保持高度警惕,涉及个人隐私话题拒不交谈。大学生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等组织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如MOOC、直播等课程,线上线下丰富自身网络安全知识储备量,从而学以致用。第二,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律与道德意识。虚拟网络空间会削弱人们的法律与道德约束,大学生平时可以经常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共青团青年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大学生还可以在休闲时间利用高校资源积极参与网络法制教育的相关校园实践活动,在参与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在思考中提高,从而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第三,要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大学生要明确自身上网目的,端正上网动机,培养自律意识,不能将过多有意义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网络娱乐上。

(二)以高校生态系统为关键联结,确保主导作用高校作为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职责[12]。第一,高校需要强化计算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公共课程教师的选拔、培训与考核过程,重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建设一支专业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第二,高校应该明确网络安全教育小组的职责分工,统筹安排,齐发力共管理,如调动团委、学工处、保卫处、信息处等多部门力量,避免各部门割裂,形成强大合力。第三,高校急需创新网络意识教育体系。高校应该精选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材,特别是结合大学生身边真实案例,开发网络安全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设立切实有效的考核机制,帮助学生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局面。第四,高校应该让网络安全教育成为常态化教育。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时不能只是做一个简单讲座、拉几条宣传语了事,一定要让教育入脑入心。网络安全教育应该变为日常教育,针对不同的年级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网络安全教育,通过紧抓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三)以家庭生态系统为介入远景,重视基础作用家庭作为孩子第一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第一,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唯成绩论”,急需重视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比如,家长可以让大学生参与家庭财政中,知晓家庭经济状况、父母金钱来源,这样他们消费的时候就会多一份谨慎,少一份放肆,培养自身积极健康的消费习惯,网络诈骗的风险就会降低一些。第二,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工作,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学校互利互助。第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父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网络安全意识,遇事不自慌,遇事能教育,遇事会维权。

(四)以社会生态系统为长期介入,发挥保障作用网络空间是除了领土、领空、领海之外又一主权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疆域[13]。第一,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健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让网络犯罪有法可依,让网络言论有底线,创造安全、绿色、文明的网络空间。如教育部门、运营商应完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从源头遏制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泄露。第二,构筑网络安全意识形态高墙,这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重要举措。全社会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紧跟主流思想,控制网络舆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