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十篇

时间:2023-04-05 03:46:13

化学课程

化学课程篇1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华侨中学 温永华

邮编:528333

摘要: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学习能力,教学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的角色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为了让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课堂上巧设疑问,科学引导学生设问是培养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质疑技巧。

翻开新课本,跃入你眼帘的是,新课本比以往课本多了许多彩图,多了许多思考与交流,多了许多学与问,多了许多实验,多了许多资料卡片;少了习题。这许多的不同,给我们做教师的启发是什么?它告诉我们,再不能用课内灌输、课外习题强化来教学生,再不能用大量的练习来换取学生的高分;而应非常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凝视那些彩图、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资料卡片、以及有关化学用语的中英文对照,想想自己多年的化学教学历程,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学得欢喜,学得有余味,积极主动的学。要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要注重师生的双向交流,科学质疑是加强双向交流的重要技巧。下面我就在新课标要求下,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谈谈我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课前自我质疑。

心理学认为:激发质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所以,我在一节课结束时,有意留出一些时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例如准备学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时,可布置学生在课前做些准备工作,比如把课本中“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这些化学用语的英文单词注上音标,有条件的同学可到医院要一张象教材图1—14的体检单,假如是自己的体检单更好,先研究体检单中的单位符号。这样学生可能会有一种文理交融的感觉,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的感觉。多多少少都能带着好奇与希望得到解释的心态走进我们的课堂。这样就为我们创设一节漂亮的课堂提供了好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中及时设疑。

课本中提供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就是质疑,新课本在内容上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这为我们在课堂上使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提供了双向互动的条件,也是我们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土壤。例如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血液化验单中的有关数据与单位符号进行研究,第7项中的白蛋白43.9g/L ,第13项总胆固醇4.27mmol/L 。白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胆固醇多了人就不健康,这是许多同学都知道的。这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一张化验单中会有几种浓度单位符号?你知道4.27mmol/L的含义吗?这种学好单位符号与人体健康挂上钩的及时质疑,当然会促使学生专心听讲,教学效果也确实不错。

及时设疑要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在最佳处设疑,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金属氢氧化物中的氢氧化铝时,我们特别强调在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在引导学生做完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后,设疑:1、能否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制Al(OH)3 ? 2、从酸和碱的定义出发Al(OH)3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

三、不刻意追求课堂的完成性。

课堂上注重质疑教学,需要更多的时空,因为探讨一个疑问,有时可能会派生出若干个相关的疑问,这样可能会出现预先备好的课完不成,有些老师也许要拖堂了,这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估理念更新的问题。以往我们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我们非常注意教师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处理,要求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又要有高潮迭起的中场,还要有画龙点睛的结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过去不少人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看的往往也是这节课各个环节是否具备,“起承转合”是否连贯,因此,许多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往往会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上精雕细琢。为了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我们要敢于大胆地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定好一堂好课的标准,灵活运用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就应该算是成功的课,而不应该面面俱到。允许现在的课堂中“教学环节不完整”,那么我们的自主创造的空间就会更大,拖堂等现象也会大大减少。

四、质疑教学要树立互动教学观,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这样阐述课程资源:教科书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师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这就是说我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从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这个角度说,教师与自己的学生间除了师生关系外也是伙伴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学伴,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要注意淡化自己以往的中心位置,突出以学生为本,质疑提问要多样化,打破传统教学中质疑提问由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思维定势。运用“你需要请教的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等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激励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主动探索。例如:进行Na与H2O反应的教学时,在强调安全问题后,让学生先做实验,再质疑学生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到的信息?学生七嘴八舌的把话说开,你一点、他一点、Na与H2O反应的现象就归纳出来了。互动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求我们不要把自己神化,要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有与当堂所学无关的,也有超过我们设定的教学难度的,还会有我们老师自己也一时无法回答的,所有这些,我们不能责怪学生,要以微笑从容应对学生,课堂没时间回答的课后回答,无法回答的可与学生共同探究、或共同上网查询,或请教他人后再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回答。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会看不起自己,学生对勤奋好学的老师永远都是敬佩的,与学生在课后的共同学习,既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情谊;又能激发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问题,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也许还能开发出新的教学资源。

五、质疑教学要求我们进行作业设计的改革。

新课本安排的习题数量不多,我们不必担心学生课后空闲太多,而刻意拼凑一些课外练习给学生做,这样会违反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仔细研究课本,我发现课本上设计的习题是非常丰富的,为我们开展质疑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例如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45面的第7题:铝是地壳中储量最丰富的金属,但它的价格比铁的价格高。为什么?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请调查这两种金属的相关信息,如存在、开采和冶炼等,然后回答。

再例如:第54面第8题:铜盐有毒,但在生命体中,铜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请你上网查一查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与同学交流。

这样的习题不同以往的填空、选择、简答、实验设计、推断、计算等,我们千万不能冷落了它,因为这是最高层次的习题,,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进行质疑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它们,让学生自动去查、去问、去讨论。当然,我们评价学生完成这种习题的的方法也要改革,从鼓励学生学习的高度去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重视质疑教学,要严格控制质疑的深广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施质疑教学要注重质疑的阶梯,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难度,或对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所以有些质疑要避免一步到位,不要对学生问到底,也不要让学生回答到底,给学生留出深入学习的空间。例如: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盐时,课本介绍了明矾与硫酸铁能净水,并安排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束时,我们就可以学生问:你知道为什么明矾与硫酸铁能净水?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我告诉学生: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在选学了六个模块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之后才能得到解释。当然也有学生问我:是不是所有的硫酸盐都能净水?回答的方式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3年7月第8次印刷

第四点:质疑教学要树立互动教学观,把课堂还给学生。参考《走进新课程》第9面第三自然段。

2、宋心琦主编的《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五点:质疑教学要求我们进行作业设计的改革。参考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45面及第54面。

3、王祖浩、王磊主编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最后一段参考《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第67面第三自然段。

联系电话方式:0757—22323119(办公室)

0757—22812965(住宅)

化学课程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化学素养 优化思维 实验教学 知识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链,每一节课都是链中的一个环。只有环环相扣,才能使教学这根链不出问题,教与学得以稳步推进。让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落地生根,使新课程改革不再是外在的压力,而是一种内生动力和生活常规。我们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方向是从现在的通过知识技能的灌输转向知识技能的学习,让学生的主体性凸现,让学生的个性获得解放,让教学变成研究、变成生活。这里的研究指老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合作研究;这里的生活指从教学本身找到生活乐趣。

理念一:化学素养的培养

化学素养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内涵上说,其要素包括化学知识,实验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能力”一维目标,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转化。只有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化学素养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自主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始终把学生置在主置,先学后教,想方设法服务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善于运用“针对性策略”:教师按照教学程序给足“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时间,通过督促、检查、指导等措施,尽可能提高这两个环节的学习质量;更要针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坚持运用先让学生暴露自学和小组讨论留下的问题,再通过大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再要重视“反馈评价”的环节,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动评价,形成内部督促与外部督促的合力,有效的研,关注发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理念二: 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

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思维能力有差异,而思维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遇障碍的大小、多少则必然不同。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如何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与鼓励,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还应给学生提供信息和线索,启发思路,介召方法,补充知识,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习题的讲评中,不仅要讲解解题的规范、规律及方法,更要讲如何审题,圈出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进行分析及转化;充分听取学生意见,指出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出现的障碍,查明原因,适时点拨,耐心疏导及时校正。在学生分析、表达、交流、修正的过程中,既优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又帮助学生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老师怕学生不懂,讲解超前,讲得过多、过细,将会干扰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解题时需要教师用简炼、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进学生产生“顿悟”。知识只有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巩固,并达到掌握的层次,也只有运用知识于新的情景这中,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才能使知识 产生广泛的迁移。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活用知识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获得了锻炼的契机,知识和技能不断内化为智能。重视过程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学习。

理念三: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认真规范地做好每一个中学实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实验情景中,对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现象进行探究、分析,每一个都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变为主动且充满乐趣。如中学实验中涉及的几个褪色问题:石蕊试液滴加到氯水中;二氧化硫(氯气、O3 )通入石蕊试液、品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SO2与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通 入上述溶液中;浓硝酸、过氧化钠、活性炭遇到有机色素等。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过程,本身就是方法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知识的整合,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形式多样,信息丰富。主要数据图表、流程图、文字表达、装置图、关系曲线等。新课程卷中的实验题,选材大多来自教材实验的改进或衍变,大多设计了实验探究过程,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命题思想。考查内容来看,侧重于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电化学实验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新课程提出了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和能力要求,实验命题侧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注重考生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能力。突出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也是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课时不足的问题。必修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栏目多,教师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更何况化学实验的探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加强实验教学, 体现实验的探究功能,绝对不能沦为纸上谈兵或者在黑板上做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变单一实验为对比实验,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理念四:学会化学知识的管理、整合

“知识管理、整合”一般界定为“利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创新”等策略。如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重的比例,内容繁多琐碎,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法或方式来总结成网络图,主线明确、脉络清晰。注意元素化合物的整体概括和类比总结,寻找规律,构建知识体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题类型几乎出现在所有的高考题中。除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及相互转变关系外,更重要的是以元素及重要化合物结合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氧化还原、强弱电解质、平衡原理、物质结构等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考试的内容 充分体现了从知识型向能力型、暴露型向潜隐型、主观型向客观型转化的思想,比较全面地测试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挖掘了教材知识的内涵。

再如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程中新增的知识点。学生应对利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沉淀的生成、溶解的转化三大问题认真整合和思考。2011年考纲中明确提及理解难溶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能运用浓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相关内容在新课标地区的高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沉淀的转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易溶物向难溶物的转化,二是难溶物向易溶物转化。如化学中常将难溶的强酸盐(BaSO4)转化为难溶的弱酸盐(BaCO3),然后再用酸溶解使阳离子Ba2+进入溶液,BaSO4沉淀转化为BaCO3沉淀的反应为BaSO4(s) +CO32-= BaCO3(s)+ SO42-,虽然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但在CO32-浓度较大的溶液中,BaSO4溶解在水中的Ba2+能与CO32结合BaCO3形成沉淀。

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聚焦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管理、整合,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实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要调查学生的学情外,更要研修比较近年的《考试说明》及其变化,研读考试 方向、范式与题型。

让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教师和学生应对新课程新高考不断探索和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文献

张华:《论我国课堂教学转型》2009

化学课程篇3

1.师:(投影展示图片):奔腾的黄河、汹涌的大海,思考它们主要有哪些物质分散在其中?

生:集体回答

师:分组讨论:已知物质分散在水中的实例?

生1:酒精分散在水形成酒,可以供我们饮用

生2:洗衣粉分散在水中,可以供给我们洗衣服

生3:氯化钠分散在水中,我们可以用来挂盐水

生4:……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情况.

2.活动与探究一:高锰酸钾(选做)、蔗糖(选做)、食盐(选做)、泥土、植物油在水中的分散的现象.(三个选做实验只做其一)

生:分别回答实验现象

师:(投影相关概念)悬浊液、乳浊液、溶液

生:齐读概念

师:想一想:上述实验中,

哪种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

哪种物质以小液滴的分散在水中?

哪种物质分散在水中形式均匀透明的体系?

生:齐答

师:物质怎样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溶液?我们看一个氯化钠溶于水的动画.(投影,非常形象直观)

师:(投影)请同学们填表对比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异同点

生:齐答

师:我们知道洗碗时通常需要加入洗涤剂、洗衣服时需加入洗衣粉效果才好.那么洗涤剂、洗衣粉在洗油污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是什么呢?

3.活动与探究二:步骤:取2~3 mL水;滴几滴植物油;加洗涤剂.注意与探究实验一对比.

生:实验后回答现象.

师:(投影)概念:乳化

生:齐读

师:我们看一个洗涤剂去污原理的动画(非常形象直观).

师:(投影)乳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师:我们知道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放热,下面我们探究一下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4.活动与探究三:

硝酸铵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

生4:硝酸铵溶于水 水的温度从17℃降到14℃

生5:氯化钠溶于水 水的温度从17℃降到16.5℃

生6:氢氧化钠溶于水 水的温度从17℃升高到27℃

师:(投影,小结)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有的升高,例如:氢氧化钠溶于水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有的降低,例如:硝酸铵溶于水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有的几乎不变,例如:氯化钠溶于水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

5.活动与探究四:

硫酸铜(粉末)、硫酸铜(晶体)、相同量的水;

相同量硫酸铜(粉末)分别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

生:投影机做投影实验.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利用哪些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

生:加热、搅拌、研磨……

6.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略)

师:作业.

【教学反思】:

前些日子,本人有幸聆听了几节镇江市骨干教师展示研讨课,其间,黄建新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化学课――《物质的溶解》.我和许多听课老师一样,听完课后,思绪难以平静,感想颇多,使我对新课程课堂中学生学习过程有了更深切地体会.课堂上黄老师通过巧妙的探究实验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也让我对于化学课堂,究竟怎样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究竟如何把握教材及学生实际让学生乐学好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体会.

1.敢于让学生引领课堂

化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黄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拥有几十个不同水平的学生班集体中必然存在着时时变化的先知者.黄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善于挖掘这些先知资源,在学生做探究性实验时,让班中的“小老师们”站起来、走上来,说起来、做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引领课堂教学,教师则在一旁适时点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学习的时空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这样的教学,需要教师有卓有成效的引导,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有十分的把握,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有深刻的了解,也体现出黄老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在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总少了一段兴致勃勃的探究经历,学生主体地位总是被教师的过分主导所限制.问题的根源在哪?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跟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及教学理念有关.教师备课时精心钻研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一环又一环的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在教师定位好的逻辑中掌握知识,可谓用心良苦.当然,仅从课堂的即时效应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能还不错,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课堂存在明显不足.

2.善于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教师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及效果,将认识立场转换到学生的位置上来进行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换位思考有利老师的教,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与学生换位思考,体现在黄教师的教学设计上,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材内容.黄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把握新课改精神,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眼光认识、改造、重组教材.通过四组探究活动设计,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把化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领悟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产生“我会学化学”、“我能学好化学”的积极情感.

二是学生实际.黄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钻研教材,更要注重备学生.在了解教学对象,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哪些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对象,安排教学步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两个动画(氯化钠溶于水、洗涤剂去污原理)巧妙突破了抽象的原理,将难以理解的抽象原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来看,黄老师教学设计运用的非常正确、合理.我们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就能不断的冲破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避免教师一厢情愿的精心设计,学生却启而不发、毫无反应的现象.使自己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得心应手地驾驭好每一堂课,全方位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作用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既要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化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化学,这是当前的改革趋势.实践证明,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化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以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就不能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黄老师在设计探究活动一时,在5个实验(高锰酸钾、蔗糖、食盐、泥土、植物油在水中的分散)中要求所有的学生必做泥土、植物油在水中的分散两个实验,并在高锰酸钾、蔗糖、食盐在水中的分散三个实验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做一个.这种开放的教学思路,鼓励个性方法,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学习的自由,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

化学课程篇4

关键词 化学软件基础 教学探讨 化学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66

Discussion on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Teaching

BIAN Xihui, DAI Zhao, ZHAO Shihuai, JI Yany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Master the basic chemistry software has becom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e necessary skills,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eation of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courses and programs aim to open, open tim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nd study metho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teaching discussio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rofessional

计算机技术高速迅猛地发展,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化学化工以及相关领域,一方面,目前开发了大量用于化学化工领域中的专业软件,使得化学教学、科技论文写作等更为便利。另一方面,海量化学数据的出现、化学反应或作用机理的微观性、高水平论文对图文质量的要求、化学化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等,要求高校化学化工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不论是将来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软件。①化学软件是化学化工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问题的基本工具。本文就化学软件基础课程的开设宗旨,开设时间,讲授内容,讲授方式以及考察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开设宗旨

如今计算机发展突飞猛进,各式各样的化学软件不断涌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述完所有化学软件是不可能的。并且,化学软件总是不断往前发展变化,而课堂上教授的只能是已有的软件。所以,大学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开设的宗旨有三点。第一: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写作、报告、画图、编程及模拟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利用相关化学软件达到理想效果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的自学能力。

2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开设时间

目前化学类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基本是大一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大二开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化学课程,大三学专业化学课程,大四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而化学软件基础是以数学、计算机和化学作为基础的课程,而毕业论文设计恰好可以综合运动所学的软件知识。因此,在大学生基本学完主要化学课程、毕业设计开始前的大三下学期开设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尤为合适。学生掌握了化学人员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为毕业论文、后续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讲授内容

3.1 科技论文撰写及相关软件介绍

科技论文包括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出版机构都要求作者按照一定的版面以及格式编辑排版后直接发送电子版到出版机构。不同的期刊、杂志以及会议论文对所接受的投稿都会提出明确的格式要求。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也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出了严格的格式规定。因此,本部分将以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处理器Microsoft Word为工具,讲解与科技论文写作密切相关的编辑排版中的基本操作、英文字符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的制作及图文混排等内容。同时,将比较Microsoft、WPS、永中、红旗等办公软件下的文字处理工具。

3.2 多媒体演示及相关软件介绍

不论毕业论文答辩还是工作汇报,都需要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本部分将以最常用的Microsoft PPT软件为主,讲述如何做好多媒体演示。首先结合实例介绍PPT的一些制作技巧,包括幻灯片母版设计、模版修改、图片制作以及动画设置。然后从内容安排、模版选择、色彩搭配、字体字号、图形构思、演讲者形象等角度讲如何做好PPT。除了PPT外,目前还有绘声绘影、iebook等很多优秀的图、文、声并茂的演示软件,鼓励学生掌握1种PPT外的演示软件,能达到与众不同的演示效果。

3.3 绘图及相关软件介绍

化学化工经常遇到各种图形的绘制,比如分子结构演示、实验装置绘制、实验数据作图、化工设计、科技论文写作等。图形绘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除了讲解每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外,重在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课前让学生安装好软件,课堂上学生即学即练。本部分着重介绍线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的五款绘图软件。第一款软件是线性绘图软件Origin,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工作表、绘图以及数据拟合功能,其中图形包括单线图、多线图、多子图、母子图、双坐标图的制作。第二款是化学绘图软件ChemOffice,该软件由化学结构绘图ChemDraw、分子模拟分析绘图Chem3D以及化学信息搜索ChemFinder三大模块组成。着重给学生介绍绘制化学结构的ChemDraw,教会学生使用该工具绘制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式、生物分子、简单的化学反应设备等功能。第三款是化工绘图软件AutoCAD,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绘制化工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化工审图等。第四款是平面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着重介绍该软件特有的图层、通道和蒙版功能,能使用该软件绘制图形、美化图形。第五款是立体绘图软件3dsMax,该软件主要进行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功能十分强大,受于时间限制,课上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该软件绘制科技论文中形象生动的三维示意图。

3.4 编程及相关软件介绍

化学是一门经常与数据打交道的学科,离不开方程的求解、数据的分析等,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以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Matlab编程语言因其能功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及数值分析领域。课程从Matlab软件简介、Matlab矩阵数学运算、Matlab图形绘制、Matlab符号运算、Matlab程序设计、可视化界面编写以及Matlab在化学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实例七个方面来介绍Matlab编程软件。同时简要介绍一下C语言、R语言等编程语言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3.5 分子模拟及相关软件介绍

分子模拟是指利用理论方法与计算技术,模拟或仿真分子运动的微观行为,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③分子模拟方法有量子力学、分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等手段。本部分将简要这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应用范围;介绍两款分子模拟软件:量化模拟软件Gaussian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NAMD,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两款软件进行简单的模拟过程。

4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讲授方式

课程将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以功能而不是具体的软件作为模块。在模块介绍前,先给出一些丰富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介绍每个模块时,先总体介绍该模块的相关知识以及实现该模块功能的相关软件,再从中挑选出一款最为广泛使用的软件进行详细讲解。讲解具体软件时,采用PPT和软件现场演示有机结合的方式。针对每款软件介绍的知识点穿插2-4个课堂练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首先不断给学生强化一种观点,即要实现某一功能,会有很多解决办法。比如,要作一个图,PPT、origin、photoshop、3Dmax都可以实现该功能。如果不会3Dmax没关系,熟练使用PPT依然可以画出完美的图来。其次,在讲授中不断灌输学生自学以及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的能力。遇到老师没讲过的软件,先把软件下载、安装并打开,试着操作,某个功能不会,可以通过谷歌、百度、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如果软件不先安装上,只能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学会软件的使用。

5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考察方式

化学软件基础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关键是掌握如何利用所学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采取考试形式,而是采取课堂实践、小作业加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察。

课程的第一个考察方式是课堂实践,把最后两堂课留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一款老师未讲到的化学软件(或者某个化学软件的某个功能)。一方面化学软件的丰富性以及老师知识的有限性,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讲解全面所有的化学软件。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不乏计算机强手。由学生来介绍新的化学软件,学生必然会经历一个自学并展示的过程,可以促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演讲口才。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讲解效果,可以吸取借鉴学生的优点,对自己后续讲课内容,讲课方式不断进行改进。

课程的第二个考察方式是每堂课后布置的小作业。虽然每款软件课堂上会教学生练习2~4个例子,但是毕竟不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软件操作要点,每款软件讲完后,布置1道练习题,督促学生安装软件并进行练习。针对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再对软件的内容进行补充。

课程的第三个考察方式是课程结束后的大作业。针对课堂讲解的模块,每个模块出1道大题。每道题只给出问题,而不指定用什么软件来做。综合考察学生化学软件的学习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师生合作”教学资源建设(2013-SZH-008)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3-2-09)经费资助项目

注释

① 黄允中.“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理科教育,2007.1:28-31.

化学课程篇5

关键词:油田;化学课程;教学方法

1油田化学课程内容

油田化学课程中,主要对油田钻井、采油、输油等化学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执行过程中,要对问题具备的化学本质做出详细研究,对使用的化学剂作用、协同效应等详细研究。钻井化学是对钻井液、水泥浆的性能进行控制和调整。对于采油化学,能保证原油采收率的提升。在集输化学研究工作中,需要对耐地管道的腐蚀问题、油田污水处理、起泡原油的消泡等问题进行分析。当前,我国各个油田在开发期间,都发展到一个高含水、高采收阶段。为了能保证油田产量的整体的稳定性,可以利用化学驱油的方式,提升采收率。在对油气进行勘察和开发工作中,面对较为复杂现象,可以基于油田化学技术,保证油田开发工作进入到化学时期,也能促使其作用的实现,这样不仅能缓解我国的原油供需矛盾,也能为提升油田原油采收率提供重要手段[1]。

2油田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中还处于被动。为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如:掌握丰富知识,通过对学生情绪的分析,对其实施教学。在油田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确保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沟通与交流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学习中,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性,以促使教学效果的形成。比如:在学习聚合物的时候,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溶解过程、稠化过程做出演示,当学生发现水体黏度逐渐增加的时候,增加无机盐,将降低黏度。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课堂氛围更为激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逐渐增强。当学生对知识探讨的时候,积极发言的学生可以进行表扬,也能通过相互讨论传递给其他的学生。针对学生回答的信息,可以对其概括和了解。不仅如此,在知识讲解的时候,也可以开展演示实验。如:对膨润土在水与煤油中进行膨胀实验,详细分析蒙脱石的结构以及膨胀原因等。在油田化学课程学习中,课堂演示实验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的整个气氛,可以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对其现象、化学本质等充分掌握。同时,根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教师能引导学生思考其问题,也能详细研究课程原理,保证学生对知识快速掌握,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2.2多媒体演示教学。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应用到油田化学课程中,能将困难的内容详细表达出来。根据图片、视频方式,为其创建教学情境,促使其直观性。也能在多媒体使用下,对抽象思维进行转变,实现动态性模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对旋转滴法测定油水超低界面张力原理进行分析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展现未操作过的仪器设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知识图片、原理等。如:使用旋转滴法对超低界面张力进行测定,在样品管中增加高密度水相,并在高密度水相中滴入低密度油相。使用相似的油滴外形方法,对界面张力进行测定。所以说,多媒体方式的使用,能引导学生对知识轻松记忆,掌握相关知识,也能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进行培养,认识正确概念和原理,以保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能为教师节约更多的板书时间,在有限时间内,也能为学生传授更多知识。油田化学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课程,在对其讲解的时候,主要包括功能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能力、图表曲线等知识内容。所以说,多媒体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对粘土矿物进行讲解,可以为其展现高冷土、蒙脱土的图片,电子显微图片以及基本的构造单元片。也可以使用PowerPoint软件,将图片作为幻灯片,将相关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以获得全面、详细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发现,不仅能获得更大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讲解组岩层,将实物电子显微图展现出来,让同学对其直观认识,以保证获得更高兴趣。2.3分析油田实际情况。在油田化学课程学习中,能将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转化,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对于教学思路,将其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能将学习内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比如:对聚丙烯酰胺驱油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先对聚驱EOR原理做出研究。因为聚合物能提高水相黏度,的也降低其渗透率,以促使其提升系数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原油采收率。根据聚驱的现场实际需求,分析聚合物的整个关系、发展方向等,细化出各个控制指标、现场生产的实际关系等,重点研究聚合物的驱油地质条件、堵塞情况等[3]。在对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剂、作用原理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学生对现场经验严重缺乏,对整体都更为茫然,无法在学习期间提起兴趣。所以,根据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具体情况和实际的应用背景,利用理论内容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对表面活性剂驱进行讲解的时候,教材中会对石油磺酸盐进行描述。也可以在弱碱石油磺酸盐试验中,使用79%以下的采出液含水率,促使其达到良好效果。通过现场实例,学生在学习中集中力更强。根据对石油磺酸盐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构特点、分子量的分布情况等,详细分析界面张力的形成、乳化和低能表面机理,也能根据现场的工艺参数,将各个内容相互连接,确保能完成一个整体。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愉快参与到学习中,以达到化学原理的掌握[4]。2.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很多学生都比较懒惰,无法激起学习兴趣。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对知识点死记硬背,无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也不会提起兴趣。在对问题进行分析过程中,懒于动脑,无法获得更高能力。在我国未来教育发展中,更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也要重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与普通的舞台表演是不同的,语言、字腔等不重要,在讲课的时候,最为主要的为情景设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并且,还需要与学生积极交流和沟通,保证在整体上提升情感。如果仅仅依靠课本知识对其讲解,尽管能做出详细分析和理解,但是,未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实际教学期间,将科研实践作为基础,分析学科具备的最新研究动态,也可以在研究教学中,对其启发和创造,确保教学内容跟更丰富。同时,教师也要将科研理念渗透到整个教学各个环节中,保证科研具备一定严谨新个,并在整体上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更多启发。油田化学课程可以与生产实践进行结合,具备专业性特点[5]。当教师对其教学的时候,可以在油田化学领域,对实际课题和模拟课题做出研究,掌握动信息,确保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以保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习复合驱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科研话题,对学生的科研工作进行引导。在现场实际教学和分析期间,利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组成,使其形成复合碱配制三元驱油体系。基于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在能满足超低条件下,分析体系的PH值、复合碱体系黏度等,保证能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根据问题的发现和分析,为其拟定相关的研究话题,并对其做出研究,实现现场应用和模拟,保证学生形成一定科研思路。当学生掌握所有科研流程后,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知识获取更多兴趣,以确保参与性的提升,达到科研效果的良好实现。所以,油田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能保证教学效果的形成。

3结语

根据以上对油田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分析,对油田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认识。教师可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发挥自身的引导地位,确保学生能激起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根据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以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东.谈高职院校油田化学课程的优化与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12):59-60,71.

[2]樊泽霞,王业飞,赵修太等.石油工程专业油田化学精品课的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0,24(2):59-60.

[3]杨双春,潘一,马贵阳等.基于多维实践教学平台的油田化学课程创新[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4):23-25,94.

化学课程篇6

关键词:有机化学 学习方法 能力培养

1 教学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

我认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需要以无机化学为基础,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同时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有机化学课程来说,由于其知识点比较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领会每个章节在整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有机化学的概念、重要物质,以及操作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明确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相关内容时,要与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知识等相互联系,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或引用实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与能力培养

2.1 自学能力的培养

适应于有机化学的特点,在教学学习方法和知识的同时,我还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有机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己总结。

由于每种有机物的结构是不一样的,那么它们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怎样找到它们的相似之处进行归类研究,这时就要上升到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学习,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看到一种新的有机物时而感到无从下手。

2.2 培养观察能力

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化学实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营造活泼的教学情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

实验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同时兼顾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发展学生喜欢有机化学、赞赏有机化学的个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开展有趣的小实验。化学实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应的知识。

2.3 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强调观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回忆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过这些课堂实验,提高了动手能力。

2.4 记忆能力的培养

人类没有记忆就没有智力活动可言,同样的教,同样的学,有的同学就是学得好,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记得牢。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与复习中,我就重视记忆方法、记忆能力的培养。

对于同一种有机物,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比如乙醇在两种温度下分别得到乙醚和乙烯。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水解得到醇,而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则得到烯。在教学中要始终给学生贯穿这种意识,使学生对有机反应有一种立体感。

2.5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要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就要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教学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有机化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有机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来新,杨琼.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化工时刊,2012(02).

[2]罗婧.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09).

[3]李景宁,汪朝阳,王永红.《有机化学》课“思路教学”策略初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

[4]袁立丽.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化学课程篇7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实践能力。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发展。学生喜欢教师与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密切相关。

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让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再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做到“以人为本”。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变换教学方法,充分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处处围绕这个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和学协同发挥最佳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转变。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显示出强大的信息功能,为化学课改提供了有利条件,展现出新的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及其反应规律。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加大传输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教学民主是对“教师中心说”的否定,是对“学生主体说”的肯定。美国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教师要走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的误区,用尽量少的时间把知识要点讲明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激励学生主动探求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的“肥沃土壤”,要在“导”上多下工夫、多做文章,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驱力”。

教师要经常采用讨论、争论、辩论等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善于发问,乐于发问,使学生不满足于相同结论,不拘泥于常规方法。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课程篇8

一、服务专业需求,确定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

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院6个相关院系,即经贸系、管理系、建工系、化工系、机电系、计算机系和软件学院,和系、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就课程改革问题共同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数学教师们认真听取专业教师对数学课程内容范围的要求与建议,积极了解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对专业教师关于内容的要求,数学教师积极反馈自己的见解,提出有利于专业发展的数学内容要求。经过共同探讨,数学教师们明确了每个专业的数学内容的不同要求,了解了不同专业对数学内容时间上的安排,掌握了一些专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要点,为制订数学教学大纲,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奠定了基础。

数学教师通过与专业课程教师座谈,掌握了各系、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不同需求后,每一位数学教师又根据本身的授课专业,单独与专业课程教师进一步交流,搜集专业课程内容需求数学知识的应用情况,掌握专业应用数学知识的要点和一批典型例题,为提高今后的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提供了依据。

根据调研材料及教师搜集的典型例题,课题组教师积极研讨,根据每一个专业的内容需求,结合数学教学实际,制订了25个专业的17个数学教学大纲。其中机电系汽修专业90学时,数控专业80学时,电子、电气两个专业100学时,机电、机制两个专业140学时;经贸系5个专业都是120学时;法管系一个专业90学时;建工系工程测量、建筑技术专业120学时,房地产、工程造价、建管专业90学时;化工系医药营销专业60学时,其他专业100学时;计算机各专业40学时;软件学院各专业80学时。建工系的各个专业数学课程,化工系医药营销专业、法管系的物流专业、计算机各专业及软件学院各专业的数学课程,要求在第一学期讲授完成,其他系的各专业要求分两个学期讲授完毕。基础部结合各专业时间要求,组织高职数学教学方面的专家及教研室主任对每个教学大纲进行了认真的审议,最终完成了不同专业需求、不同学时、不同时间安排的教学大纲。

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注重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我们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职业教育理论,聆听职业教育专家的报告,组织专题研讨会,让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服务专业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们打破教学内容中学科的系统性,从实际出发,引出数学概念,然后利用数学知识举例,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例如,在讲导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时,对不同专业用不同的实例引入概念。首先强调导数的实质是变化率问题,在工科专业,利用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曲线切线的斜率讲清导数概念;建筑专业围绕曲率概念和应用实例说明导数的特征;化工类的药剂专业举化学反应浓度的例子,如静脉注射模型中分析血药浓度和制订给药方案;环保专业举人口问题、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例子等;机电、机制专业介绍生产机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量就是生产总量对时间的导数;在经贸系、管理系介绍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效益的例题。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深刻,同时,了解了数学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学有收获,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上,转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传授必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必备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上课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服务于教学

课题组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制作了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数学教学课件,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直观的图形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将数学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计划、练习题答案和多媒体数学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辅助学生学习;利用网上的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例如,有个学生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自己和同学都没有解决得了。他们把问题挂在校园网上,老师在每天的上网时间及时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学生不再为找不到教师帮助而苦恼。还有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愿找老师面谈,于是将心理话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教师及时帮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五、针对不同生源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我们针对不同生源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一方面根据不同生源学生,教学要求不同,教学大纲不同,满足不同生源、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举办学习辅导班,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数学选修课,有专接本数学选修课、数学建模选修课、数学实验选修课、工程数学选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模型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平台。

六、实施3∶2∶5的数学考核新模式,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2∶5的数学考核新模式,即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回答问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查阅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内容由任课教师结合班级授课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命题,学生利用20~30天的业余时间完成;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考核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基本计算、基本方法;同学时、同内容的班级同一份试卷。利用新的考核模式,我们不仅考核了学生数学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考核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七、加强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的师德、教学素养、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文献,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使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需求的思想深入人心;打破数学教学内容的学科系统性,更新知识结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平台互动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师们教改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100%的数学教师被学生评为优良,85%的教师受到校内督导专家及学生的一致好评。教师年人均30篇,承担科研课题3项,参编教材4本。

八、加强教材建设,重构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容框架

根据各专业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我们编写了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的“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和“经济数学基础”两本教材。两本教材侧重于基本概念、基础内容、基本方法、基本计算的编写。这些教材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引进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同时将数学实验内容及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教材,充分地、全面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抽象概念,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应用例题,引入概念,利用具体例子理解概念,删减了大量的理论推导证明及烦琐的计算题,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时间,巩固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注重组进行数学课程特色建设,将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从而构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体系全新、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我们在传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同时,重在服务专业、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高职数学的服务意识,把专业课程的数学思想问题解决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给专业课程铺好路、搭好桥,使高等数学充满活力和勃勃生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2]杨立文.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9).

化学课程篇9

1.爱

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爱。微笑的面容,关爱的眼神,平和的心境,积极、自信的态度。这些是我要给学生的第一感觉。爱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气度。教师的优良风貌,应当是“优质合金”,是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优雅的审美情趣等构成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以教师长期的修养、深厚的功力、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对知识的科学理解,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理解

教师的定位,不应是管制学生,而应是用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度过艰苦的高中生活,少走弯路;置身于学生之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课下多谈心、多鼓励,了解学生的思想;夏日,为学生遮住窗外的阳光,轻拍打瞌睡的学生;上午第四节课学累了,让学生讨论一会儿……威信大于权威,宽容也是一种教育,能真诚对待学生也是一种能力。

3.付出

优化课堂设计,正确使用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化学用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精讲多练,变换讲课方式,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合理板书,师生充分互动。根据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特点,构建适合化学教学的“主动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时间、观察时间、思考时间、讨论评价时间、质疑时间……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兴趣、提高素质。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讲钠盐时,做一个“点水成冰”的实验,激发学生对结晶水合物的思考。

4.技能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巧在引、妙在导。“引”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从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营造轻松、幽默、新奇的课堂氛围入手,构建层次丰富、结构严谨的“启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用完整有序的和谐美、严密谨慎的逻辑美、张弛有度的节奏美、激思探微的启迪美,使学生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满足,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起求知欲。“导”是指导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分析、归纳、验证;指导学生自己去质疑、析疑、答疑,指导学生自己去争论、发现、创新。

5.化学美

当学生叩开化学的大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的运动形式及规律时,内心深处就会产生愉悦与欢畅的情绪,就能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独特美、物质美、实验美、结构美、变化美,吸引学生徜徉其中。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会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价值。通过教学,能让学生感受课堂的环境美。从教材内容上看,如物质的变化是用方程式来表示,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就是系数比。这种简洁的表达形式包含了质与量无限丰富的内涵,使人感到清晰透彻,美在其中。

6.健康

在人的内心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染色剂,使人的生活、学习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像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积极、快乐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如:组织学生对校园水质、大气、噪声进行化验、分析、测定,掌握实验技巧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积极性;讲述化学发展史,从古代火药、造纸术的发明,到近代候氏制碱法,再到我国首次合成结晶生胰岛素,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信心;通过讲述化学家故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其中主线目标为化学“双基”、科学方法、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等方向的教学;副线目标为道德品质、智力技能、健康身心、人文精神等方向的陶冶。

7.严格

严师出高徒是不变的真理。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要加压、升温。学生进步要有压力竞争、严格要求。然而,如今的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广,所以严应有度,且方法很重要。教师应以理服之,以情动之,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谈心,采用民主的课堂管理方法。不可过于压制、约束学生,对学生要求“齐步走”与“散步走”并行。

8.改变

时展,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教师改变观念,与时俱进,充实自己,更新知识,钻研新教材教法,积累经验,应用先进科技手段于教学,培养各方面能力也很重要。教师要能在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我,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用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

化学课程篇10

精细化学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的应用功能,技术密集,商品性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近2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多亿人的生存与生存质量与精细化工息息相关[1]。近年来,精细化工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化学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当今,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因此,精细化学品化学成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

传统教学方法,仅仅采用“一人授课——多人听讲——期末考试”的单一形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古板,授课效果也受到限制。于是,针对传统的授课方法,并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本专业调整的新培养方案基础上,对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1 优化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材时考虑了“精细化工”的学科特点,它不同于基础学科已经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很快,产品更新迅猛,先进工艺改进速度快,用一本教材很难详细论述,同时教材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其发展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编讲义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有利于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将科研心得贯穿于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主要参考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及农药方面的内容。

由于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却有限(仅32学时),因此,在教学上应着重阐明具有原理性、方法性、规律性、创新性、代表性和前沿性的内容,略去不必要的生产工艺技术细节,注重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触类旁通,以不变应万变,为未来发展构筑宽厚的专业基础,获得广阔视野。

2 采用多媒体教学

精细化学品涉及的领域广,传统教学法“粉笔+黑板”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还吸引不了学生的眼球和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的方式多元化”。依据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引入最新动态和相关图片,部分工艺流程利用Flash进行效果渲染[2]。

3 实行开放授课

由于精细化学品这门课程内容较多,涉猎领域广,单独一位老师难于样样精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邀请别的教师来客串讲课。这样可发挥各位老师的研究专长,结合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及动向,提高课程质量,使学生能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提前接触各位老师的课题,为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分小组分课题进行调研,并作报告

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发展迅速,更新频繁,为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掌握精细化工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独立寻找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作调研报告的方法[3]。每个单元都留有2个学时,让学生自己讲。讲解内容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己选择相关的感兴趣的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利用课下时间,分小组搜集材料,并形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报告后,其它同学和老师可以自由提问,并进行讨论。这样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锻炼了即将就业的学生如何准备专业知识及如何展现自我。

5 精心选择课内实验,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室设施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上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设计了薄层层析板的制备、液体香波的配制、市售胶水的制备、抗氧剂双酚A的合成、环保固体酒精生产工艺五个实验。这五个实验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加强感性认识;另一方面这些实验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实验,学生在制备完成后可以得到实用的产品,更有成就感。

6 带领学生进入工厂观摩学习,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为使学生获得更加直接的生产实践经验,本课程还设计安排了工厂实习的机会。联系当地精细化学品的公司,带领学生参观生产线,了解实际生产过程的设计、流程及经营、服务等一条龙的生产销售过程。这种实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经过以上改革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以前传统教学有很大突破。但毕竟教师才是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更好的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应用复合型精细化工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旭红.精细化工的发展与展望.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