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征十篇

时间:2023-03-29 10:16:17

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篇1

关键词:宗教文化;特征;萨满教文化

一、宗教文化的定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现象。“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宗教是以异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而被实体化了的一种社会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这便是宗教的文化属性。

从外延的角度看,宗教文化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的器物文化包括进行宗教活动所需的用物、工具和场所。宗教的制度文化包括构建宗教活动的一切形式和方法。宗教的精神文化包括宗教意识活动及其形式。

二、宗教文化的特征

宗教文化的特征众多,主要有三个:

1.符号特征

按照文化哲学的符号论观点,宗教文化和其它一切文化本质上是人所创造的“符号”的应用,是人类的“符号化思维和符号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宗教诸要素的符号形式,无论是表现为语言,或是表现为意念和体验,还是表现为身体动作,其意义和内容所指的对象总是宗教信仰者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及其超自然神性的想象和感受,以及人与神圣对象之间的关系。然而,神圣物为超自然之物,它必然不能为自然之物的人类的自然感官所感触到。宗教信仰者既然没有实在的感受,那么表象神圣物,以及与神圣物打交道,就只能借助于主观想象力的想象,创造一系列象征性的语言和模拟性符号来描述其想象中的神圣物的形象和性状;同时,通过模拟性的身体动作(包括用口、手等部位的身体动作)来象征性表现神灵的活动与事功以及人与神灵交通际遇的过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宗教世界整个说来本质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想象是一种精神创造,创造的产物则是一套一套的象征性符号。这些象征性符号可以是感性的、物质上的形式(如语言、身体动作、偶像、法器、十字架、山水树石之类的自然物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形式(如宗教观念、宗教理论、宗教体验等),但它们表现的超自然神圣对象和人神际遇的方式和过程却完全是想象的,正如斯皮罗所说:“宗教符号往往在文化层次上表现在心理层次的幻想和任知的转化和精心雕琢……”可见,整个宗教系统是人类独有的符号化能力的一种创造,正是“符号”从“非存在”创造出宗教世界的“存在”(幽灵和神),转化为宗教仪式的言语和姿势,以及其他种种表现手法。宗教符号是心理幻想表现在文化层次上的象征性的、隐喻式的表达形式。

2.普遍性与民族性特征

从根本上来说,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是为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要服务的。人类的有些需要不因时代、地域、族群不同而异,有着共同的需要,要解决共同的问题,因而,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表现出普遍性的特征,如各种宗教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人类的有些需要则因时代、地域、族群不同而各异,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因而,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宗教文化又表现出差异性的特征。正如斯大林所说“每一个民族无论大小,都有他自己的、只属于他而为其它民族所没有本质上的特点,即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即民族性。各种宗教文化是由不同的种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所以,宗教文化的民族性特征非常鲜明。正是由于宗教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结合,才使宗教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色彩斑斓的个性。

宗教文化的普遍性特征还可以是由于宗教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因地域和族群的扩大而获得的。宗教文化不仅为创造者所享有,也通过学习、发展、传播等方式而为不同的氏族、部落或民族所享有。如果说原始宗教文化在服务方式上表现出更多的区域性范围、民族性特征的话,那么,后来的宗教文化则越来越多的超越了人种、民族、国家而通过学习、发展和传播为更多的人所共同拥有,为更多的民族共同服务了。但即使是这样,宗教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仍然不可能泯除,宗教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性仍然并行不悖。如汉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以及古代新疆各地的宗教文化有普遍性特征,但又因民族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特点。

3.积累性和变异性特征

所谓的宗教文化的积累性是指宗教文化在存在过程中从一个个体、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向另一个个体、另一个民族或另一个时代的延续发展和积累叠加。所有的宗教文化都是发展的,而这种发展是在继承和积累基础上的发展。积累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积累继承也就很难有发展。所谓的变异性是指文化在积累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特性。宗教文化的积累性与变异性统一的特性,是一个辨证内容的两个方面,没有积累也就不会增加,不会发展;而不会发展也就不会变异。

首先,积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是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人类不仅能创造宗教文化,且能通过学习掌握宗教文化,同时,还能通过教育等手段将宗教文化予以传播累加。另一方面,人类在使用宗教文化时,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往往是在模仿吸收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东西,即再创造,从而使宗教文化的内容发生部分甚至全部变异。

其次,积累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是互为前提的两种存在方式。积累性是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发展的特点。从人类第一次创造了宗教文化,人类的宗教文化就在不断地积累着、发展着,以至于后来形成了异常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同时,宗教文化的积累又为其变异提供了前提,为人类的宗教文化的再创造提供了基础。可以说,正是这种积累、发展和变异,使宗教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类型、系统和内容的基础上,能适应于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人,并使各自特色的宗教文化平衡和发展,而且还准备着新一轮的积累和变异。

宗教文化的积累性和变异性特征在宗教文化的传播、发展中一直存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萨满教文化的特征

萨满教是一种以祖先崇拜为主的原始宗教,是原始宗教自然发展演变的结果。萨满教文化曾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过新疆古代各民族,形成了庞杂而多彩的新疆古代萨满教文化。这个时期新疆萨满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萨满教文化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文化的特点,并且与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经济生活方式的进步以及氏族部落制的解体,萨满教文化则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如7世纪的回纥(改奉摩尼教)、西突厥的一部分(改奉佛教)的情况既是如此。

第二,萨满教文化在笃信萨满教的民族中影响十分深 刻而广泛。萨满教文化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紧密相关,不仅是人们的信仰中心、精神支柱,还直接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甚至对战事、迁徙或氏族部落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特别是到了后期,萨满教文化与政治文化合流了,在各个领域都显示了其至高的地位。如6—8世纪时的突厥,萨满参与国政,有关军政大事,可汗都要听从萨满的意见,由萨满预卜吉凶,决定取舍进止。可汗登基,要由萨满充当神的使者,代表神意,授权新王。

第三,萨满教文化主要在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蒙古语族和突厥语族的许多古代民族中盛行,如匈奴、鲜卑、柔然、高车、吐谷浑、突厥、漠北回鹘等,这些民族主要过游牧生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以氏族、部落或部族的形式存在。

第四,这个时期新疆绿洲定居区也一定程度地流行萨满教文化,但与佛教文化、祆教文化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定居生活和相对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并不是萨满教生存的沃土。绿洲定居区的萨满教文化主要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并表现在他们生活习俗之中。

文化特征篇2

一、基础性

群众文化的第一大特征,是基础性。人们习惯地将整个文化分为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两大类,二者相比,群众文化是基础、专业文化是高端,而高端来自基础并指导基础,也就是同志所讲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1]。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基础与沃土、摇篮与平台,没有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许多专业文化中的精英人物,都出自群众文化。在这方面,有许多有力的例证,例如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出身木匠,以画棺材头起步。又如京剧“前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年轻时曾在陆军学校读书,并在清末的理藩院与民国的蒙藏院任职,业余酷爱京剧,刻苦钻研,广收博采,最后才创造出“言派”艺术。“后四大须生”之——奚啸伯,也是业余“票友”出身,后来“下海”,独创“奚派”艺术。京剧旦角“程派”传人李世济,肄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业余学演京剧青衣。后“下海”成为名家。歌唱家郭颂毕业于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土建系,曾为中学教师;歌星关牧村,原为天津某工厂女工;歌星孙楠,原为油漆工;著名影视导演赵宝刚,原为翻砂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基础性特征是有目共睹,不容争辩的。

二、普及性

群众文化的第二大特征,是普及性。普及性即普遍性,这是群众文化的核心特征。这种普及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从文化主体上说,群众文化包括少年文化、青年文化、壮年文化、老年文化等等;从文化性质上说,群众文化包括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从活动场地上说,群众文化包括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庭院文化、家庭文化等等;从文化与人的衣食住行的关系而言,群众文化又包括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居室文化、旅游文化等等;从文化与人生及习俗的关系而言,群众文化更包括生日文化、婚庆文化、殡葬文化、节庆文化等等,诸如此类,俯拾即是。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普及性特征,也是有口皆碑,不容置疑的。

三、多样性

群众文化的第三大特征,是多样性。群众文化涉及到整个文化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有人说:“群众文化是大花筐,什么玩意儿都能装。”此话颇有道理。群众文化的确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例如在文艺创作方面,就有文学创作(诗歌创作、小说创作、散文创作、剧本创作等)、音乐创作(词、曲创作)、舞蹈创作、曲艺创作、戏剧创作、美术创作(绘画创作、雕塑创作、工艺美术创作等)、书法创作、影视创作等;在表演方面,则有音乐表演(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秧歌舞表演、迪斯科表演、广场舞表演等)、小品表演。与此同时,还有体育文化活动(球类、等),科技活动(科技讲座,科技咨询等)、网络文化活动(网络浏览、网络聊天等)、影视欣赏等。由此可见,群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同样是有据可依、不容否定的。

四、灵活性

文化特征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特征

我国改革开发的近30年里,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民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的生力军。随着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生存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只是单纯模仿国外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并没有产生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面文化,反而变成了阻碍企业运营的负面文化。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仅仅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探讨什么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解决单纯模仿、生搬硬套的问题。而现如今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稀缺的,以下笔者将通过对企业文化特征的探讨,提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应具备的特征。

企业文化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组织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其特征主要包括无形性与有形性、稳定性与前瞻性、系统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

(一)无形性与有形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它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都是无形的。企业文化由不同层次的文化组成的系统,有表层文化、中间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联系,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规范和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注重无形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企业中有形的因素。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的发挥必须通过企业中有形的载体,没有这些有形载体,那么企业文化是无法存在的。

(二)稳定性与前瞻性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强大的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日常经营环境的变化、制造技术的改变、某些员工的流动而激烈动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一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远比规章制度及其他公司章程对员工更具影响力。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好比清新的空气,通过点点滴滴、似有若无地渗透,于无声处浸透了企业成员的思想, 它积淀于人们的观念深处,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习惯。

(三)系统性与多样性

企业文化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不是空洞的抽象。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系统。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传统不同、企业产生背景乃至企业领导与员工个性、素质不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的内涵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家庭作坊逐步地扩张,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发展空间由家乡一直延伸到海外,经营内容也由单一产品扩大为多领域的产品与服务集合。在此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建立、成长,正确地认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对企业进一步、持续的成长就十分关键,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为本的“新儒商”文化

重诺守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我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国家,许多组织的组织文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民营企业也不例外。作为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约束条件,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信用经济”。塑造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诚信为基本目标,如何能在公司内部营造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公司应该建立诚信模式。诚信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它通过检查组织中要求明确沟通的具体领域以建立诚信文化,这些领域包括增长、赢利、明确反馈、承诺、迅速解决、尊重和责任。在此过程中,还要创造和持续更新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一整套关于诚信模式的战略。

(二)企业家应将其性格特征体现在企业文化当中

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企业家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是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化身和倡导者,企业家个人的形象,往往在员工中起着模特效应,促进企业文化的转化和创新。

(三)以用人唯贤的人才策略替代任人唯亲的世袭制

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句古语深深地影响着很多的企业主。诚然在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形式中,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可以增进决策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但随着企业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以取代原有的血缘体系,是民营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内涵。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现如今很多民营企业均有了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有些企业将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当作竞争的战略,并确立激励和监督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员工流失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通过员工关怀、营造企业温馨气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来增进企业的凝聚力也是衡量当代企业文化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同时公司的选拔制度要透明化,要以能力作为基准而不是以关系的远近作为标准,也是用人唯贤的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

(四)确立长久发展的公司理念并与员工、社会分享企业愿景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总是给人一种目光短浅、缺乏远大抱负的印象。通过塑造注重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公司的愿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内部人员以及外部社会是改变这种形象的重要手段。公司应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促进这种文化在公司内部生根、发芽直到茁壮成长为公司的强势文化。这样,公司的员工会更加认可公司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加强公司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加强社会对公司的了解、信任。

(五)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乃至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的核心单元。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能只考虑其自身的技术指标,例如:股价、市场占有率等,还应该观察其社会职责的履行程度。美国每年都要评选出最受民众尊重的十大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不是业绩良好、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同时,这些公司也都承担着很多的社会责任,例如:员工的保险、社会的环保支出等。

我国的民营企业如何改变原来那种一心只想着赚钱而不关心社会的“小”形象,是现如今民企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的关键体现。一个成功企业最重要的推销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其自身。一个产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而过时被淘汰,但一个公司的形象或理念会被消费者一直记住。因此这就要求民营企业除了自身的经营还要积极的投身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阿瑟•R•辛库提,托马斯•L•斯坦丁.塑造诚信型组织[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文化特征篇4

1.1文化市场体系是可以细分的文化市场体系是一个由多种类型的文化市场共同构成的系统。文化市场根据交换内容的不同,其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也会有所不同,由此决定了文化市场的类型繁多且构成复杂。文化市场可大体分为三大类,即: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每一大类又由许多的文化市场小类组成,如属于文化产品市场类型之一的出版物市场,就可根据出版物性质再分为图书、报纸、期刊等市场。我们知道,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各种文化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因此,由文化市场构成的文化市场体系也可以细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逐渐壮大、繁荣,文化市场的整体规模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文化市场经营者的文化企业,通过细分市场来选准自己的目标市场,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市场体系的具体类型划分,将在后面专门进行探讨,在此不赘述。1.2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文化市场体系并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文化市场拼凑而成的,而是由各类、各个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说上面陈述的文化市场体系可以细分,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个性的认知;那么,此处所说的文化市场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则是基于对各类文化市场共性的认知。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所具有的共性,是使其能够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特质。各类文化市场的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类文化市场的基本社会功能是相同的。无论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的文化产品市场,还是向消费者提供文化服务的文化服务市场,其基本功能都是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消费需求与一般生活物质消费需求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精神性。人们需要从出版物市场上购买图书,目的是通过阅读,从书中获得知识信息;需要到杂技厅去看杂技表演,目的是从娱乐消遣中放松心情,调整情绪。这些文化消费,都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其次,各类文化市场的消费者也大体相同。文化市场所提供的交换产品所具有的文化性,决定了其消费者都是具有一定文化消费能力的文化人。由于消费爱好的不同,以及消费动机、层次的差异,对文化市场的消费会有所偏好,如:有人喜欢买书,有人喜欢看电影,有人喜欢健身,等等,但都具有追求精神消费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文化人。此外,各类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资源性质是相同的。资源是形成交换产品的原材料,各类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也都需要资源。形成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各类资源,无论是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各个景点,还是作为出版资源存在的各类知识信息产品,或是作为影视戏剧作品资源的鲜活的社会生活实践,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即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即使是一些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如各类作为旅游资源存在的景点,对于文化市场交换产品的形成而言,重点开发的也是其文化价值,即满足游客游玩消遣的需求的功能。

2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

文化市场体系是由各类文化市场构成的。对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探讨,就是对各类文化市场进行科学分类。这是研究和完善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工作。2.1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认知前提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统计局最新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标准内容,我们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应明确以下几点,作为认知的前提。2.1.1公益性文化事业不应归属为文化市场体系范畴文化市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专门针对那些进入市场、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而言的。那些不以商品交换方式运作的文化活动与文化要素,不应包括在经营性的文化产业范畴内,也就不应纳入文化市场体系之中,如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所列的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下含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群众文化活动等,应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范畴,不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列。2.1.2应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文化市场类型对文化市场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及其相应的标准进行,如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中,国家统计局就是从统计的角度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类型进行划分的。此种分类虽然利于统计管理,但不利于文化产业经营者有效地识别市场的内容与性质。因此我们主张,对构成文化市场体系的文化市场的分类,较科学的标准,是从市场经营的角度、按照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来划分。这样有利于准确把握各类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发展文化产业。2.1.3应将交换对象相同的文化市场整合成一种类型来进行研究组成文化市场基本活动的产、供、销都是围绕交换对象进行的,不同环节以不同方式参与市场运作的市场主体,都是围绕相同的交换对象而运作的。因此,具有共同交换对象的市场主体,应放在同一个市场中进行探讨,不必要也不应该将其割裂成几个不同的市场来分别研究。2.1.4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亦是我们探讨文化市场体系结构的一条重要思路研究文化市场体系构成的根本目的,是要弄清楚各类文化市场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具体功能价值,以判断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为制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文化市场,功能价值不同,其运作的目的、行为方式、对社会的作用等也大不相同,政府对其管理方式与政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为利于政府对文化市场实施分类管理,我们除了要按交换对象性质标准来进行文化市场基本类型的划分之外,还应从功能价值上判断各类文化市场的类型。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主张:探讨文化市场体系构成,可以从市场交换对象的属性与市场的具体功能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下面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对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进行具体分析。2.2从市场交换对象属性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因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化市场按其交换商品属性的不同,可分为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大基本类型。(1)文化产品市场。这是以文化物质实体产品为交易对象的所有场所、过程、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有形的文化产品;以个体分散购买消费为主;交易频繁、次数多、量大;就商品阶段性质而言,是最终满足消费者消费的阶段。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产品市场。(2)文化服务市场。这是文化商品市场的特殊形态,是以无形文化服务为交易内容的所有场所、过程和关系等的集合。其特征是:市场交换对象是无形的文化服务;交易次数少,但门类繁多;以个体集中消费为主;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具有同一性,一旦生产终止,它所提供的文化价值、消费者的文化享受也就结束了。除此之外,享受文化服务的费用比一般服务费用高,文化服务具有奢侈品的性质。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3)文化要素市场。这是指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提供所需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市场。文化要素市场通过提供生产经营文化商品必不可少的有形或无形的生产要素,担负着为文化市场体系配置资源、促进文化市场体系顺利运行的重任。其特征:首先,文化要素市场中交易的商品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并且是以无形要素为主;其次,市场购买者主要是各类文化企业,交易次数少但交易对象相对固定;此外,就商品阶段而言,文化要素市场是连接生产和生产性消费的市场,是在文化市场体系内部运行的市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文化市场,都可称之为文化服务市场。下面将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三类市场的具体构成列为下表。2.3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看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功能是一个事物(或某项活动)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文化市场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各类文化市场由于交换对象所决定的交换内容的不同而满足的是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就是说,各类文化市场具有不同的功能价值。如看一场文艺演出,能满足观众的娱乐休闲的要求;读一本学术专著,能满足读者的专业知识的要求,等等。因此,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的构成,更能适应文化产业宏观管理改革发展的需要。此外,这里所说的功能价值,是指文化市场对消费者而言所具有的功用与机能,不是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来说的,所以,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就排除了仅对文化市场体系内部发挥作用的要素市场,只对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服务市场按功能价值标准进行分类。我们认为,从市场功能价值角度考察,文化市场体系由娱乐型文化市场和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两大类型市场构成[3]。2.3.1娱乐型文化市场娱乐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娱乐消遣为主要价值依据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文化消费需求。消费者进行这种类型的文化消费,其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娱乐型文化市场主要由文化服务市场中的一些娱乐业项目组成。如卡拉OK厅、室内高尔夫球场、水族馆、溜冰场等。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很广,如卡拉OK厅、歌舞厅是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但由于这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中表演的功能弱化了,甚至是消失了,娱乐自身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属于娱乐和放松身心的文化活动。还有与体育相关的,如室内高尔夫球场,是与体育项目相关,但由于其作为体育的基本要素,竞技性消失了,消费这些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玩,为了休闲和放松,非比赛。此外,文化产品市场中以一些娱乐性产品为交换对象的市场,也应归于娱乐型文化市场的范围,如娱乐节目,图书期刊中的娱乐性读物,以及数字出版物中游戏类产品等。2.3.2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是围绕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造诣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市场。此类文化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追求文化价值的精神需求。消费者购买这类文化消费时,主要目的是获取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一个概念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至少包括认知价值(获取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审美价值(获得愉悦等美感)、传承价值(保存文化)、教化价值(净化心灵)、传播价值(获取信息,以提高决策的适用性)等内容。但是作为经营项目,文化商品的价值应该是其文化含量。即便某些文化艺术产品有使消费者放松或娱乐的作用,但也并非是其作为文化艺术型文化市场产品的主要价值所在。目前属于文化艺术型的文化市场主要有:音乐市场、舞蹈及戏剧等表演市场、影视剧及艺术片制作播映市场、艺术品拍卖及展览市场、文化艺术科学类出版物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等。在这些市场中,尽管也存在经营娱乐性产品,如影视剧市场中的娱乐片,出版物市场中的娱乐性图书期刊等,但就其市场整体而言,文化价值仍是其主流导向。之所以要打破前述按市场交换对象属性划分文化市场类型的基本格局,而按市场功能价值再将文化市场划分为娱乐型及文化艺术型两大类型,主要是从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及发展需要出发的。我们对文化市场构成进行严格区分,厘清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市场的特点、功能,有助于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使两类市场都能朝着符合各自内在规律的方向获得较好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的分开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来管理文化活动的思路,就大体说明政府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已对功能价值不同的文化市场类型有了初步的认知[4]。

3文化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文化特征篇5

一、皖江文化特征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又与江淮毗连,境内多江河湖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使黄梅调较早接受城镇市民的影响。加之安庆自明代以来,就是戏曲昌盛的地方,昆曲皖上派、青阳腔、徽班都在这里孕育成长,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语音方面,安庆话受明人官话的影响,发音柔和而富有韵律,所唱民歌,受方言影响,多用五声微调式和宫调式。进入安庆地区的黄梅调,在声腔方面受安庆官话影响,一改楚音高亢平直,而变得委婉。在表演艺术上也接受徽、高之长,在一些剧目中引用了扑跌、甩发等较难的动作,同时吸取了流行于安庆地区的高跷、挑花篮、推车灯、走马采茶灯等民间歌舞形式。在音乐和唱腔上,改进了冗长的锣鼓和嘈杂的靠腔锣,取消了帮腔和复句,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道情、花鼓、连厢、莲花落、罗汉桩、送傩神等民间演唱形式。

1926年左右,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受到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的欢迎,被誉为“怀腔”,此后一直在属于皖江地域文化的安庆地区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流传。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孕育,显现出十分显著的皖江文化特征。

二、乡野文化特征

黄梅戏生于乡村草野,成长于勾栏瓦肆,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融。他们由自娱自乐、半职业班社发展至职业剧团。

早期的黄梅戏,表演手段简单。黄梅戏艺人演出剧目的内容和人物多是村长闾短、村姑商夫,没有多少展示功夫、技巧的表演空间。艺人们借鉴、融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从生活中直接模仿、提炼、创造舞蹈身段,因此,黄梅戏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表演手段上吸取了京剧、昆曲等大剧种的表演特长,并在民间歌舞中锤炼出适宜舞台表现的舞蹈和动作,形成了朴实通俗、清新活泼、雅俗并蓄,写意写实交织,体验表现相融,接近生活的表演风格。

黄梅戏由民间歌舞萌生,紧扣大众审美情趣,流播于乡野,发祥于城镇,她活泼生动的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乡野文化特征。

1、黄梅戏的全部传统剧目,尤其是七十二本小戏,其表现主体基本是村姑、农夫、小商或木匠、铁匠、锯匠、篾匠等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风貌。

2、黄梅戏的艺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即“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像黄梅戏的第一个班社“蔡家班”的班主蔡仲贤就是砻匠出身。

3、黄梅戏的语言,特别是小戏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如“长子来看灯,挤得颈一抻”。“抻”就是安庆方言,《纺线纱》中的“雀博雀博真雀博”,就是典型的安庆方言,《打豆腐》中大量俚语都是安徽地区特有的。这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在安庆地区流传。

4、黄梅戏的音乐唱腔中融汇了大量的安庆地区的民歌小调。如“桐城歌”,文南词、太湖曲子戏,安庆大鼓等。

三、柔美文化特征

黄梅戏是安徽西南的山水造就的精灵。她起源于民间小调,她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和风土民情,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男女之间纯洁的感情。由于表现的题材和内容,黄梅戏清新悦目,具有“阴柔之美”。

黄梅戏的“柔美”主要表现在:

1、黄梅戏表现的剧目,绝大多数是以女性为轴心的民俗题材,更多关心的是女性人物的命运。像三十六本大戏中的《罗帕记》、《牌环记》、《鸡血记》、《牌刀记》、《赶子图》等,七十二本小戏中的“哭媳妇”系列和“烟花女”系列。

2、黄梅戏的舞台人物青春亮丽,以“小生”、“花旦”为主要人物形象,表演风格抒情浪漫,由此生发的“嗲”味,是黄梅戏舞台形象特有的妩媚与天真,是黄梅戏特有的“柔美”。

3、黄梅戏的音乐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大多舒畅委婉,似山间溪水,淙淙流淌。如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四、包容性文化特征

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得益于她的包容性。

她在把自己介绍给某些新的地域的同时,也吸纳了各地的艺术营养,不仅自身丰富、壮大起来,而且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更广的流播覆盖面。

早期的黄梅戏没有专业的剧本创作人员,她的剧目除直接取材于民歌外,大都引进移植于其他兄弟剧种。如《天仙配》就移自青阳腔《百日缘》,《女驸马》就移自岳西高腔《双救主》。剧目的开放,不仅使黄梅戏成长迅速,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她具有了卓越的消化吸收功能。各地各剧种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热烈的民俗情趣,都给了黄梅戏较大的有益滋养。

黄梅戏在舞台表演上,呈现出一种自由灵动、不拘一格的“兼容并蓄”。从民歌小调、歌舞话剧、南腔北调中广采博纳,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待塑的学习状态,音乐、唱腔、行当,表演没有不可逾越的壁垒。

正因为这样,黄梅戏在当今戏曲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繁荣的态势。

文化特征篇6

关键词: 去分化 网络文学 特征

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科学知识逐渐变得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社会分化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专业。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思考现代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产生了“后现代化”。后现代化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我认为这将是一种融合性的文化,明显区别于古典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如果以分化――“去分化”为标准对文化进行分类,就可以发现现代主义是分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后现代主义就表现出较明显的“去分化”。文化的“分化”就是指文化依照它自身的规律,划分不同门类。“去分化”就是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本身的各种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很难再依照一个标准给予分门别类。网络文学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具有典型的“去分化”特征。

网络文学表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情结,具体表现为,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网络文学无深度的游戏原则;网络文学对于艺术审美体验的抽空和网络文学的大众化。

一、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

网络文学的欲望化写作首先体现在表达的欲望。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精英阶层对于文化的垄断的打破,普通的大众可以自由利用网络发表言论。文学走下了神坛,成了可以被普通人自由支配的资源,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观点,随意评判别人或者被别人评论。摆脱了现实世界的各种束缚,在这里人们充分展现了表达的欲望,人们的写作完全是率性而为,毫无保留地表达个人的生活体验、欲望、感情纠缠和人性冲突,表达幸福和痛苦、孤独和喧闹、梦幻和理想。在这里,文学的创作真正大众化、平民化。文学几乎向所有人敞开大门。网络文学就这样在文学逻辑上践履后现代主义的“去分化”理念。网络文学中的许多文学作品,表现的是:“人们感觉到的不是过去那种可怕的孤独和焦虑,而是一种没有根、浮于表面的感觉,没有真实感。”[1]再者,网络文学的欲望化还体现在写作中充斥无爱之性,文字之间表现出一种直接的欲望,脱离传统文学中的情感基础,在虚拟的世界中展现出一片泛爱的天地。在网络文学中表现出的随心所欲的态度、毫不在意的表达、情绪化的宣泄成了网络文学欲望化写作的直观表现。

二、网络文学的无深度游戏原则

后现代主义不把文学当做一种神圣的事物加以膜拜,而是把文学当做一种游戏,在这种观念下,文学只是文本的意义,文本之后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文学的创作就没有丝毫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改变,也没有冲动。在后现代文化的环境中,原来传统观念中的深度模式和终极思想意义变得毫无意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文学的意义是建立在游戏的基础上的。网络文学在审美上削平了文化深度,颠覆了崇高,同样也不追求高雅和经典,在网络上我们看到了网络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缺乏深度的社会意义,缺少穿透性的思想力量,网络文学表现出强烈的自娱性。网络文学从发生之初就带有较为浓厚的游戏味道,有不少网络作家,坦言他们的创作就是为了自娱或者娱乐他人。互联网的产生为这种无深度的游戏原则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土壤。首先,互联网的产生是出于商业运用的目的,这样就决定了它的大众化消费的运营模式,自然造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文学必然走向迎合大众消费的快餐文化。互联网的控制性很弱,监管难度大,这样就营造了文学创作的宽松环境,人们在互联网中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表达自己,网络中传统的权威失去了地位,网上出现了一个没有中心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自由发挥,任意抒发,自娱以娱人。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我”的手写“我”的心,大部分人都是一种没有功利感的欲望化表述,没有终极价值理性、崇高的道义承担,不追求典型化及构思和修辞等技巧,只是即时展现自我,最大限度地吸引别人,被人欣赏。游戏和狂欢成了他们创作的不竭原动力。网络文学能在短时期内繁荣,正是由大众无深度游戏性地催发的。网络文学的这种无深度的游戏原则正契合了后现代文化的主张。

三、网络文学对艺术审美体验的抽空

在影视和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人类的传播媒介主要依靠印刷业,文化的传播的载体主要是纸张。现在随着广播、电视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人们的传播媒介出现了较大的变换,人们的接受途径越来越视觉化、多媒体化。以前我们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现在通过图像、图例、影视了解知识,通过电话和电子图像实现社会交往。伴随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推广,进一步加剧了文字传播的弱势,强化了图像的霸权地位。这样的趋势从审美体验角度来看,图像和文字的审美体验有本质区别,图像相对于文字来讲淡化了欣赏时审美体验,图像不能深入体味艺术的韵味,在审美体验上要逊于文字。从审美效果上看,网络作品(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多媒体的)与印刷品文学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为淡化了欣赏时的审美体验,阻拒了艺术欣赏中最宝贵的“品味”通道,抽空了感美、品美、悟美的艺术心智基础[2]。

在网络文学为流行之前的以文字传播为主要媒介的时代,由于文字的符号性,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在阅读欣赏中更进一步体会文学创作者所创设的审美意境,读者能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艺术之美。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读文字变为读屏。这种读屏的审美方式的转变所带来的审美体验的抽空,体现出一种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特点,这与后现代主义文学所表现出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消失的“去分化”特征相符合。

四、网络文学是真正的大众化文学

相对于传统的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在创作和欣赏中表现出明显的大众化审美情趣。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文学作品的内容需要广泛而深刻,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有最终的价值体现,追求人文精神、历史担当和人伦关爱,表现出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担当一定的历史使命,形式上要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深厚的底蕴。那时候的文学艺术是一种“精英文化”。文化的传播和控制掌握在社会少数人手中,社会大众对于文化没有发言权。这一阶段的文化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化的分化特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得自由,空间广阔,在信息的传播中,建立了信息公开、公平原则。原来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存在的垄断统治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弱,人们在网络的世界中可以自由和接受信息。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从“精英文化”的圣殿中深入到普通百姓家中,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大众化的全面参与。第一,网络文学在内容上打破了上层精英阶层对文化的垄断,破除了文化的“载道”功能,强化了大众的自我表现欲望。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都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创作作品,表现普通人的网络生活,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生活的。一开始网络文学的作品大多数是表现普通人的网络生活的,从网络文学的经典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几乎所有网络爱情故事都是在重复这样一个老套故事情节,故事主角从网上聊天,相互倾诉心情,到网下见面产生感情,随后又发生诸多离奇繁复的故事。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不过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这种情感的自我宣泄代替了传统文学中那种历史责任感,削弱了原来文学的中心话语地位。第二,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中传播途径的垄断情况。在网络文学的环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在网上没有人会审核你的发言,平民在网络世界中获得了与传统精英阶层同等的话语权。基于以上两点,网络文学在新时代下真正成了大众化的文学,并与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感消失的审美特征极度吻合,表现出了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去分化特征。

参考文献:

文化特征篇7

[关键词]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后现代;后现代文化

[作者简介]闯晓燕,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助教,硕士,上海201701

[中图分类号]c,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43-03

一、文化大众化的形成

文化大众化在文化合理化时期就有了萌芽,其根源是文化合理化分化产生的另一特立独行的结果――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虽然产生于文化合理化的母体,但却完全背离并与文化合理化相排斥。它是文化合理化中谋求解放自律的审美价值领域的直接结果,并最终引发了文学领域的文化现代主义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们以审美标准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合理化的功利性,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果说资本主义文化合理化代表了启蒙的理性精神,那么审美现代性则代表了启蒙的自由精神,而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的滥觞,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又是后现代时期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根据之一。

文化大众化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首先,西方新的工业革命不但带来物质上的大众消费,而且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大众消费,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崛起。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成果使电影、广播、出版音响迅速现代化,这类新大众传播工具的诞生,宣告了一个几乎由文字垄断大众传播时代的结束,人们有了一个不借助文字而记录语言,不借助“在场”而感知形象的时代。文化载体的迅速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制造和传播走出传统个体小生产的方式,从而把文化领域的主、客体迅速连成一体,并且迅速社会化,这是文化大众化的科学技术基础。 其次,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闲暇时间增多,专业和工作之余,人们必然普遍追求文化精神的活动,以消磨时间。因此,消费文化就成为文化大众化产生的客观社会条件。大众娱乐活动,如观赏性体育、大众轻歌剧等娱乐形式便随之诞生。

最后,从文化自身发展趋势来说,文化由少数上层知识分子的特权,越来越表现为普通人群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随布衣子弟一同进人大学的是低层文化的趣味和取向,平民文化或下层文化与主流文化产生某种融合,这动摇了壁垒森严的等级制传统,阶级界限日益淡化,从一种稳固状态变成一种流动性的社会因素,从而为文化大众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在信息传媒高度发展的当代,大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文化大众化出现的社会群众基础。

大众文化一诞生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大众文化需求的反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金钱操纵市场的结果。它对传统文化消费结构有着强烈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重的是,传统文化正在丧失知识阶层读者,越来越多能读文学作品的人不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不读严肃文学的作品,这意味着文学正在失去它对社会精英的传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因。到1954年,统计表明,当时文盲率只有3.2%的全美国人口中只有17%的美国人一年中曾读过书。也就是说,大多数能读书的人已经不读书了。显然,传统文化功能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被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也被大众文化所代替。

正因为如此,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寄生于大众传播技术、家庭和闲暇,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业溶合起来,是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基础的融合,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的组成部分。它在闲暇时间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归结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他们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大众文化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被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从而排除了文化、艺术的自主性。

其次,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性,导致扼杀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扼杀了艺术欣赏的想象力。

最后,大众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反映着人对他自己本质的误解和歪曲。一方面,大众文化操纵了大众意识,大众文化的非否定性导致了大众意识的非批判性;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对劳动者来说,不再是提供娱乐和消遣,而是用来再生产他们的工作能力。

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是同等的概念,是文化合理化向文化大众化过渡的形态,它也是文化合理化发展极端的典型。但凡事走向极端就必然转向其反面,大众文化即使具有种种缺陷,却仍是文化大众化的主要代表。

二、文化大众化

文化大众化是文化发展日益走向通俗、大众,不再为高雅的贵族所独享的趋势。从奴隶社会开始,文化就一直为剥削阶级所垄断,随之文化大众化的进程也开始了。但从民间文化发展到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又逐步吸收下层文化,从而进一步通俗化,并在当代繁荣昌盛却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文化大众化在后现代阶段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张显,因此这里以其主要表现形态――大众文化作为探讨对象。

大众文化有褒贬不同的两种定义。贬义的“大众文化”即mass culture,具有明白无误的贬义,其中的“mass”虽然与“暴民”(mob)不同,但仍包含了愚蠢、嬗变、庸俗、物质等意思,这个术语流行在20世纪30一50年代的文化批判潮流中,用以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是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化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像电影、广播、电视、音响产品、广告和流行出版物之类的文化。这种早期的大众文化为旧式的民主派所不容,因为它抢夺了“民间文化”的领地,而民间 144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之中自生自发的,与自上而下、庸俗低劣的大众文化不可同日而语。它为宝书派和传统派所厌恶,因为它冲击了“高雅艺术”和“高雅文化”。它同样不讨左派批评家的欢心,因为它是资本、机器的帮凶,是麻痹大众,消磨大众意志的,使大众无法清醒认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真实地位。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正是奠基在这一定义之上的。

褒义的大众文化即popular culture,它不但为我们带来滚滚商业利润,在精神内涵方面,也早已挺直了腰杆,敢于向高雅文化叫板,而且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这种文化为社会底层人群、中产阶级所喜爱,并以其势不可挡的趋势普遍流行于社会,它不具有统一的样式,多姿多彩,五花八门,具有了更多肯定的意义。

因大众文化与工业文明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与

后现代性具有一定亲缘性。它与后现代性本身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大众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理论内涵具有某种后现代性。

三、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文化。这期间正是西方社会治疗两次战争创伤,全面恢复发展的时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有以下特征:

1.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科学技术取得了越来越重要地位,通过高科技的力量符号化、信息化、复制化的人为文化因素越来越压倒自然的因素。社会生产不再是前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斗争”,也不是工业社会中“人同人工化自然的斗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科学技术和知识在整个社会中享有特权地位。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界线模糊化,因果性和规律性为偶然性和机遇性所取代,休闲和消费优先于生产,娱乐和游戏取代规则化和组织化的活动,生活形式日益多元化,社会风险性增高。公民个人自由极端化,各种社会组织也逐渐失去其稳定性,各种组织原则不断地受到批判。

2.后现代具有超强的知识性。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不能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知识全部商品化,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产,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以往是现实的物质性产品才能是商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象征性和可能性因素成为了商品。掌握和传递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生产和制造各种新的信息,也成为提高社会地位和扩大权力的重要途径。掌握信息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控制和占有信息的多少成为国力的一种象征。

3.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抛弃传统的语言、系统和形式为道德原则。文化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色彩和光的组合,满足感观的直接需要。

4.后现代的心态和思维模式,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和思想品位。后现代反对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顾忌逻辑思维和反思等严谨的系统理性活动,只注意“当下”立即可以达到的,并直接得到验证而生效的感性活动。同时,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复制性及机遇性,一方面并不要求人们费尽心思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复制的高节奏和高效率也加强和突出了“一看就懂”“一看就照着做”的特征。因此,文化快餐,如漫画、卡拉OK等边看边唱、边玩耍边思考的思维方式,迅速地在后现代文化中泛滥、扩散和蔓延。

5.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是游戏式的。人们醉心于赌注式的游戏活动,不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协调祥和的生活,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中生活。人们充分利用当代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休闲生活条件,宁愿过着以消费旅游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游牧式”生活。将生活艺术化和美学化,不但使生活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而且是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具有一种相互解释、相互渗透的“互文性”,即构成大众文化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皆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符号相互关联。

首先,他们具有同质性。后现代文化创作默认了技术、商业运作的介入,从而是复制性、消费性与平面性的,这些大众文化突出的特征也同样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那么,后现论对其自身文化发展原则、意义的描述、倡导本身也就成为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理解。

文化特征篇8

论文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文化在开幕式上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术也借奥运这一平 台在第 29届奥运会上展现了风采并宣传了武术的精神内涵,尽管它不是奥运会正式项目,但是我们向全世界宣传武术的步伐又进了一步。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中国文化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武术运动发展来解读武术文化特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热爱武术。

1 关于中国文化特点综述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点概说,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和研究,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提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韦政通概括为十大特征,最后张岱年先生从宏观上提出七大特征学说,他认为中国文化特点可以阐述为:①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②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③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④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⑤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⑥重人伦轻自然的道德主义特征;⑦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

陈江风提出了: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特征,追求和谐统一的特征以及延续性和凝聚力特征。一些学者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1)在人与 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 ;(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邱丕相先生在《中国文化类型与传统武术》一文中提出中国文化是和平内倾型的文化;是儒道伦理型的文化;是艺术审美型的文化。总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见解,但总的来说通过深刻学习中国文化我们从宏观上可以把中国文化的特点理解为:天人合一,顺天应物;家族伦理本位;贵和尚中。

2 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而且是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它涵盖了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美学,医学、兵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解读武术文化中的道德、人伦与中庸的思想。中国文化是根,武术文化是其一个分支,从中国文化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武术文化的渊源。一些学者也曾说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的烙印是武术文化具有生命力的保证。可以说中国文化和武术文化都是对人、事、物的生活态度和处理方式的解释和规范指导。

2.1 以和为贵,道德至上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中国文化中贵和尚中思想使武术的发展层层递进,武术文化的道德至上是中国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的具体体现。源于儒家仁义道德的社会伦理之光,在对武术的人文化成中,将原本散发着残忍气息的技术,衍变改造为“仁者之艺”的“君子之争”,并通过武德体现 对武术后学的道德培养 ;在神态上,要求“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内宜鼓荡,外示安逸”等;在技术上,表现为比试的“点到即止”原则和“舍已从人”策略;在武术行为规范上,呈现出“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等。

我们从《中国武术史》的记载中也可以了解到武术中的独特的文化属性,从开始的”术”演变为”艺”,后来上升为”道”,这就赋予了武术层次递进,逐步成为一种道德而为人们所理解,即崇尚武德,上升为学习做人做事。目前在学校武术教育中也强调学生武德的修炼,这与中国文化的重人伦的文化特点是紧密联系的。中国文化注重人的道德的修养,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德性文化,所追求的是德与智的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十分注重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注重任何人关系的和谐,“仁义礼信勇”正是武术特点的概括。因此武术中的武德修身与中国文化中的人伦和道德特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传统武术中有许多关于武德的规范和要求,武谚曾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术礼节等都体现了一定社会对“武”的约束和要求。但在如何赋予这些传统礼仪以现代意义的方面,可能就要追溯到中国文化的源头了。

2.2 百家争鸣,兼收并蓄

中国文化从古到今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说,文化的兼收并蓄赋予武术也有这样的文化特征。众所周知,在 1983—1986年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中,就套路而言,自成体系的拳种就多达 129种,拳械套路近 5000种。武术能够历久弥新。派别林立,多种技法流派并存,其奥秘就在于武术文化吸纳了中国文化中的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国文化从孑L孟显学并行天下到儒道佛三家并立,都造就和体现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蓄的气派。虽然武术在发展中也有派别之争,产生门户之见,但在大的走向上还表现出团体宗族派别之间的融合,这充分体现文化的兼收并蓄特点。

2.3 天人合一.顺应天物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的特点凝炼了武术的追求中和的文化思想。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 ,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 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人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合一”等,就为中国武术文化打下了思想基础。

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同时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按照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并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达到练功的目的。其次,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也是动功的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又圆又空则做到活泼 自如。所以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嵋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总而言之,不论是武术的套路演练还是攻防技击,不论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体现出中和中庸的文化思想特征。

2.4 以土为本,落叶归根

以土为本,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是直接从农业文明中发生出来的国民精神。中国作为一个农业民族,人们建立的自然经济社会以人为本,靠天吃饭,种土地收粮食。农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安土重迁是他们的固有观念。《周易》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礼记》称:“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这就很鲜明的告诉我们古代人所追求的是在自己土地上从事周而复始的自产自销的农业经济所必须的安定和稳定,这样一种特征使武术的发展中也具有以土为本,落叶归根的特点。

在武术的桩功练习中也有明确的体现。武术桩功要求习武者以大地为根,头顶天脚立地 ,正应验了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就不能成其身的中国文化特点。

在武术套路的创编中,武术中的运动路线起身、收势在一个点,面朝一个方向,体现了天人合一、落叶归根的文化特点和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的思想。

2.5 宗法制度。外姓不传

中国文化的宗法制度使武术技能形成以宗族为中心进行口传身授的文化特点。在华夏这片土地上,中国人受“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的影响,使人们的家族观念浓厚,家族血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武术运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观念中造就了区别于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文化特征即宗族中心。例如:武术技能的传授历来就有“传内不传外,外姓者不传,有过习武经历者不传,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武术中的太极拳中也是按姓来分的,如陈、杨、吴、武、孙,南拳中的蔡李佛拳等,这些都充分体现武术受古代宗族观念的影响之深。从现代意义上来讲,宗法制度使武术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

2.6 内倾重道,玄妙神秘

既然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倾文化,武术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武术在此更体现了”道”的精神,修炼过程中讲究身心俱炼,求道求内劲内气内功。武术的运用技术主要以内外的整体和谐为特点,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中国文化的这一特点使武术也成为一种“终身之艺而体悟不止”;这里要说明的是武术的内倾性具有难以划定、比较的特点。但是从发展意义上来讲,内倾性不利于武术的科学发展,有些拳术强调的内功内劲内气过于玄妙神秘。如: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又如愈老愈功夫深。若以这些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所谓内涵来评判武术竞技水平的的高低既不可行也是不足取的。我们在解读武术文化时要辨证对待这一点。.争取在竞技武术发展中改造这种玄妙的神秘。

3 结语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加大了宣传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武术的魅力。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武术也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中国文化其他元素,承认并理解武术所涵盖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兼容并蓄高度融合的精神,消除“师道尊严”、“宗族中心”甚至“玄学”的负面文化。我们应该看到武术文化传承的两面性 ,扬长避短,使武术的发展道路更加规范更具特色,为武术进人奥运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康戈武 .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 :今 日中国出版社 ,1990.

[5]王 岗.武术发展中的“文化围城 ”现象审视 [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5(11).

[6]汤一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文化特征篇9

【关键词】美国主流文化;美国价值观

美国主流文化是指美国统治阶层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它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美国主流文化主要强调个人价值、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其不同思想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使这个国家飞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在美国短暂历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很多消极结果,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

1 美国主流文化的时代特征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形成的近代国家,在其主体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其以文化传统表现的主流文化也开始形成,并显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在美利坚民族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一直和欧洲保持着频繁的文化交往,所以美国文化一开始就“嫁接”在欧洲文化的根基上。

1.1 殖民地时期异化的“清教契约”思想

美国文化在形成初期,就有一个封闭而又单纯的核心构造――清教思想。“清教思想”是由欧洲移民传入北美,最早宣传北美新英格兰的清教徒有两支。一支由威廉布拉福德牧师牵领,1600年坐“五月花号”抵达,这一支移民在航行的海上曾签定了“生死与共”的“五月花号公约”,立誓在大西洋彼岸继续清教实验,追求自我完善,“五月花公约”被后人看作是美国信仰自由和政治民主的原始偶像。另一支是约翰温斯洛普1630年率17艘船移民赴美,这批最早的移民们设计了一套政教关联的清教教义,是欧洲大陆“恩惠契约”思想与移民为生存而斗争精神互容的产物。

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末期,为清教思想为主体的公众契约意识经历了异变,移民文化浪潮的出现从多方面对北美形成的新英格兰规范意识进行了冲击。由于经济发展,城镇兴起,以及人口的增加,造成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普遍重视和社会的迅速年轻化,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缺少新英格兰意识,清教徒宣扬的“发财为共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注重客观求实,北美清教文化的世俗形式得以延续。

1.2 十九世纪初异化的启蒙思想

十九世纪初欧洲大陆是启蒙运动深入蓬勃的发展时期,美利坚民族短暂的历史以及同英国文化深刻渊源,使独立后的美国很少有自己的文化遗产。美国思想家从早期移民到时的实践出发,认为人数的自然状态呈献出一种相互友善和维护和平的景象,并把自然状态与自然权利结合起来,强调人们在自然中平等地享有五项权利,即生存权、自由权、获得享有财产的权利、宗教自由和享有幸福的权利、机会均等权。此外,北美思想家从西区“社会契约”和自由主义的理论版面内容,有创造性的阐述了政府的起源和目的,在他们看来,社会契约并不是一种虚幻的假设,而是“契约”产生政府,又同时各自都是履行责任。

1.3 二十世纪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

到了二十世纪,美国经历了从早期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向现代文化的转化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文化的大动荡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迅速现代化和城市化,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来适应,人们的社会行为也需要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改革是由新闻记者和现实主义作家发起的“黑幕揭发运动”开始的,但是历史表明,它们后来的发展方向都偏离了建立新的社会意识的潜在目标,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一批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大家,也对所经历的一切感到幻灭,对现实的抵抗,出现了“迷惘的一代”。他们抛弃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讥讽宗教的尊严,对由城市繁荣所引发的享受主义使他们相当不满。

2 美国主流文化的交际特征

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国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和了解美国主流文化以及交际特点,对于更好地了解美国以及与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获得也美国交际的实践效果,实现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目的,研究美国主流文化的交际特征显得尤为重要。每一种交际特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平等观念是影响美国交际的重要原因。

2.1 个人主义对交际的影响

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凡事都要从个人利益出发,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与个人主义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竞争观念,美国人认为竞争是实现个人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把个体看作是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单位,个人目标的实现高于集体,在追求个人荣誉和盛衰的道路上,美国人往往不考虑别人的面子问题。在美国,交际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和实现人个目标的工具,所以他们的交际总是直接了当,直切正题。

2.2 平等观念对交际的影响

在美国人看来,平等是指精神上相互理解,并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美国人相信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是被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并且通过教育的机会来保障的。在人际关系上,美国人崇尚平等,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式关系,教师和学生也是同理。们们认为没有人生来比别人强,没有任何人具有绝对的权威,总之人人平等。这种观念在美国的交际风格中,体现为在不同的方面,即使在社会阶级差别悬殊的基础上,仍然喜欢随意谈论个人思想。平等的观念在个人称谓上也有所表现,在美的家族里,长幼之间是平等,不是统治的关系。这种在人们头脑中的平等意识,让美国人在交际中表现出无拘无束的特点。

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中有许多概念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是和谐统一的。正如奥巴马总统在就职典礼的演讲中所说的:“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许是新的,我们应对挑战的措施也许是新的,但那些长期以来指导我们成功的价值观却是历久弥新的,这些价值观是可行的。我们是创造美国历史的无声力量,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回归这些古老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Samovar,L.A.,Porter,R.E.&Stefani,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Wang Enming,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J].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and Education Press,1997.

[3]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文化特征篇10

关键词: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残酷性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101-01

1 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备押韵的条件,因而日本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诗化。日本随笔、日记文学,都很讲求文体的优美。散文的发展促进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达。十一世纪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其结构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的,前后衔接松散,叙述简单,时间推移与人物性格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即使长篇小说,其结构也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整部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江户时期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长篇小说,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雪国》,明显地具有《源氏物语》的那种结构和描写方法。

第二,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古希腊悲剧的那种雄伟崇高的观念,也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对象。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文学除很少例外,与激烈的阶级冲突一般都没有联系。即使是少数例外,作家的表现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

第三,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论为这种优美的境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2 日本文学史概述

2.1 古代文学

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2.2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指大正后期、昭和年代及平成年代的文学。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日本工人运动很发达,从而推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走向高潮。叶山嘉树的《海上的人们》,小林多喜二的《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中野重治的诗集,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等,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革命群众。与无产阶级文艺对垒的新感觉派,主要作家作品有横光利一的《太阳》、《机械》、川端康成的《伊豆的》、《雪国》等。其后新兴艺术派的井伏缚二、林芙美子等人,一度很活跃;新心理主义文学出现了堀辰雄、伊藤整等新人。

3 从日本文学看日本国民的残酷性

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你会被她那颗纤尘不染的唯美的天才之心所倾倒,会被她所构筑的那个清澈透明的世界所陶醉。你也一定会明白,沉淀在日本文化传统中的精髓、根本和内涵,是如何植根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而又有着和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性情特质的。

我们确实可以从清少纳育在《枕草子》演绎着日本的凄美的细微里,深刻体会到日本固有的阴柔和纤细,颓废和哀痛,又这么极为融洽地体现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上。川端康成反复陈述的“日本之美”。而所谓的“日本之美”又究竟是什么呢?上世纪六十年代,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发表的那篇著名讲演,虽然谈论的是风花雪月、禅意诗情,但透露出的清寂幽玄的意境,迷蒙着的淡淡哀怨,就是日本之美的核心,这样塑造出来的“美丽的日本”,暗合着当时的日本在经历战败的迷茫之后,重新审视日本文化,并从中寻回了自信,这种微妙的自信结合了日本被占领的事实,而逐渐膨胀起来了一股民族主义思潮,是一种极端自负而被迫接受现实的微妙心理。日本人极端矛盾的两种禀性和价值观,也从日本文化中得到滋养,转化成危险的暴戾,形成了桀骜不驯、不可理喻、好斗黩武、倨大自尊而又善于向强者低头的日本国民性格。

4 结语

以残酷为美,以追求死亡为极至。是日本文化中极度的致命伤,不仅对别国别人残忍,对自己亦残忍,以残忍为美、为追求,是日本将中国古代的“义士”精神发展成了“武士道”精神,并融合了日本从景、物,“神”道中悟出的多种极端而精致的思想,使日本在世人眼里变成了不可理喻的怪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