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十篇

时间:2023-03-24 11:46:51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篇1

一、档案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文化这种社会现象不是零碎的、转瞬即逝的画面,而是一种社会沉积、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什么是符号?符号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手段。如果从人类传播活动的角度考察,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因此,声音、手势、文字、图象、数码等都是符号。档案是由传达制文者讯息意图的文件转化而来,档案文件的内容无不是以符号的形式依附于甲骨、金石、竹木、绵帛、纸张、胶片、磁性介质材料上,且它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全方位地反映以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它还具有了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说,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第二,档案是文化的积淀。由于人类文化的不断创造和积累,文化才日趋丰富多样。文化积淀的时间越久,也就越深厚。没有文化的积淀,也就没有文化的进步。档案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如果没有档案,也就失去了连续地、全面地直接记录和积累文化的原载体。因此,档案作为文化的积淀,又是衡量文明的标准.现代国家把档案保存的多少,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作为衡量这个国家文明的发展的尺度,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文化传播是指—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众所周知,文化的积淀必须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播而继续—下去,没有传播会造成文化的“死亡”。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档案不仅具有贮存人类文化的功能,又有传播文化的功能。从古代史官专门守藏档案,他们的知识子孙相传,到打破“学在官府”制度,而将档案中积累的文化知识在民间传播,以至在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中对档案的广泛利用,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

第四,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的旧封建文化摧枯拉朽,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较大的文化变迁。我国历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一脉相承,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变迁的规模提供了可能。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现代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档案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档案的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档案文化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文化属性。从国际档案界来说,自1945年后,档案界对自己的职能包括行政职能和文化职能两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重新评价,称之为档案界的革命。这样,档案机构在传播自身的档案馆藏方面成为主动的文化单位。我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这就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因此,从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性质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认识到,从文化角度出发,一个国家的档案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资源,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宗旨就埋藏在她的档案中。作为文化传统的重大领域,档案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喉舌。没有它,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将停滞不前,因而每个国家都需要档案馆作为记忆的仓库,存贮、保护和传播以往的经验和知识。

文化内涵篇2

人民大会堂的灯具设计达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厅堂里面,灯具设计也融合了各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把不同厅堂的气氛和环境很好地烘托出来,展现了中国建国以来的主要发展与成就,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热爱、追求与向往。人民大会堂的灯具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室内环境灯具设计。其灯具设计在营造华丽、高雅的室内环境气氛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对灯具的造型和色彩来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不同大厅的灯具设计往往是根据大厅的整体设计需要和环境色调以及家具摆设来综合考虑的。每个小厅的灯具设计都是以当地的区域特色为设计元素。例如,最具南方文化特色的灯具设计以上海厅和安徽厅为主,白玉兰是上海市市花,上海大厅中的天顶上分布着35个藻井,每个藻井内都有一盏白玉兰花形灯,玻璃钢制作的花瓣,水晶玻璃雕刻而成花蕊,这些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使整个上海大厅仿佛弥漫着白玉兰的清香,表达了上海人民的生活与白玉兰花一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之意;安徽厅的灯具造型优美生动,按照徽派建筑中最有典型的“四水归明堂”创造出来的独特环境,S型的轩梁反光灯与天棚中白金灯饰配合,反射出来水晶的光彩尤如灯影下的珠宝,把整个天顶生动地再现出来,既有浓郁的文学艺术性,又十分具有现代感;北方文化元素以北京厅的设计为主要代表,整个金黄色大会议厅灯具设计以富贵大气的金色为主,周围有大面积木雕,与整个大厅的建筑风格相互呼应,显得华贵富丽,大气端庄。大厅的圆顶中间挂有一个由直径4米的水晶球组成的圆形吸顶灯,灯的周围贴着沥有粉贴的金彩画,周围是木雕组成的八角形藻井,藻井周围镶嵌着筒灯,体现了中国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北京厅展现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和优雅大度的气概,把国家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来,是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积累和沉淀。人民大会堂中最有名的灯具设计是万人大礼堂,万人大礼堂是重要的会议场所,宽度约76米,深60米,高33米,平面呈扇面形,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台。三层座椅,层层梯升,总计可以容纳1万人,设有近万个软席座位。礼堂中的灯具整体风格庄重、典雅、简洁、明快,给人以深刻印象。大礼堂顶棚呈穹窿形与墙壁圆曲相接,大跨度、无立柱结构,整个穹顶是由葵花式顶灯和3圈水波形的暗灯槽构成,一圈一圈的水波纹一环大于一环,纵深感强、层层叠叠层次感十分强烈,不会让人感到丝毫压抑、沉重,是诗意与现实的环境相结合,体现出水天一色的设计思想。礼堂在顶部正中间是一个鲜艳夺目如红宝石般的巨大红色五角星灯,周围有镏金的70道光芒线和40个葵花瓣,旁边围绕着500盏满天星,点缀在五角星的旁边散发着星星般的光芒与之交相辉映。整个穹顶的灯光设计让座席上的嘉宾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仿佛置身于浩瀚星空,使人感受到革命力量凝聚,鼓舞着人们的意志,让人们仿佛感受到革命之火熊熊燃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恢宏气势。五角星型大灯代表中国共产党,其余所有的小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小灯围绕大灯,意味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

万人大礼堂的灯具设计在空间神韵上浑然天成,用艺术手法突出表现国家政治场所整体内敛、庄重、高贵、民主的文化气势,造型设计应用简洁明了的美学设计思想,十分自然地把民族文化内涵与独特的灯具设计构思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每个小厅的灯具设计各具特色,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格;大厅的灯具使环境显得华贵、富丽,大气端庄,灯的颜色以大面积的金色为主烘托出整体环境的气氛,与整个大厅的建筑风格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人民大会堂中的灯具形象简洁而有新意,在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还更多地起到增强环境气氛的美学作用。人民大会堂中的这些灯具设计既体现了功能之美又包涵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同时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人们内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人民大会堂中的灯具与整体环境之间通过虚与实、意与境的相互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完美境界。

二、人民大会堂灯具设计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篇3

1分析室内设计传达文化内涵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室内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虽然设计种类千奇百怪,但大多大同小异,没有特色,缺乏个性,不能凸显出文化内涵,在人文精神方面落后于国外国家,给人带来视觉疲劳,不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要求,更不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的不断提高,应该满足人们对舒适,个性,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室内环境的要求,体现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与功能性,最终表现出丰富内涵和文化品味。

2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认识设计概念,它是设计师根据他所需要设计的因素,经过多方面的思考分析所做出的构思,体现其对空间赋予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人文性,人本性,多元性,多变性,创新性,整体性的特性。2.1从设计师的角度。从设计概念入手,设计师就首先需要对设计市场充分了解,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找出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向,对设计潮流进行创新,其次多看多观察和积极向别人学习对自己的设计水平的提升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了解市场,了解环境是提升水平的必要途径,其次设计师还要多方面的收集,解剖资料,认识分析优秀设计并加以学习,对自己的客观情况资料加以剖析,为自己的设计铺平道路,吸收精华元素,注入自己的主导意识,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最后设计者还需要对文化内涵进行深一层的把握,体现出文化内涵带给人的生活的感受,审美的品味,把特定的意象创作作为一种目的,从而实现人的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在实际应用设计概念时,还需要全面铺开进行重点的选取,设计概念一经确定,就需用形象元素来构成,这时就需将设计元素铺开,再挑选重点元素,其次还需要提炼设计符号,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地方作为建筑符号,表现出审美特性,做到设计的成功,最重要的要属于设计概念与建筑空间的结合,做到将建筑和设计融为一体,从而显现出浓厚的人文氛围,做到高明的设计.2.2从居住者的角度。室内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传达有诸多方法,这次从居住人的角度来看,首先,室内设计便是传达文化内涵的载体,其中包括室内的织物布置,因为织物布置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传达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工艺品的选择布置,例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绘画,书法作品便是最好,最直接传达中国文化内涵的传承品,工艺品的放置还需注意其与人的视线关系,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最后还需要注意绿化物的布置选择,绿色本是生命的颜色,它本身能使人心情愉悦,绿化物的品格特征直接体现了主人的修养道德,并且还是室内文化内涵的真情流露。2.3从地域性古建筑符号角度。室内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传达,除了从设计师,居住者的角度来看,还需要从地域性古建筑符号进行深一层的了解,地域性古建筑符号其中可以分为被赋予美好寓意的以雕刻,剪纸和壁画为主的图案类符号,还包括以生土建筑体系,毡包式建筑体系为主的建筑结构符号,同样这些符号也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以及由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决定的建筑色彩符号以及建筑材质符号,这些符号在运用时,还遵循满足功能为第一原则,其次为符号的使用,在将符号植入时,可以是分割时植入,模拟和重构符号,体现文化特征,在界面装修时进行植入以及色彩符号的植入来充分表达各地方的民族特色。

3结语

作为新一代的中华儿女,将文化内涵体现在室内设计中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应当肩负起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责任,将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充分体现,可以激发更多的,更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灵感,大大提升我国的设计品味,将室内作品赋予文化内涵,此时的室内作品才更具有生命力,从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具有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使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能够使人得到充分的满足,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文化。

作者:瞿燕花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内涵篇4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茶文化在起源、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要想对茶文化进行准确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积累互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

茶是中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尤其是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仪式,长期发展中就形成了风俗习惯。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强调品茶人对茶的感悟,而西方国家则将饮茶看作阶级的象征与风俗。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不仅是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翻译,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对茶文化进行外语翻译时,应该以互文理论为基础,在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茶文化的韵味,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中西茶文化的由来

1.1我国茶文化的由来

茶可谓是我国的“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也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表意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商业相对发达,各类传统制品远销海外,也促进了茶叶的销售与茶文化的传播。唐代的陆羽被称为“茶圣”,他在对茶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茶文化传扬后世,留下了《茶经》等佳作。封建社会对儒家、道家的信仰,以及诗词歌赋的发展,使得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咏茶的诗文不胜枚举,他们将饮茶会友看作人生雅事,对于茶的品种、色泽、香味等也十分讲究。

1.2西方茶文化的由来

十六世纪中期茶叶传入英国,在这之前英国人并不了解茶叶,并且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咖啡、酒作为主要饮品。我国的茶叶在传入英国后,最早作为药用,并非作为饮品。后在英国王室的推动下,茶叶逐渐在英国贵族中盛行开来。由于早期茶仅为王公贵族消费的物品,人们一度将茶叶打上奢侈品的标签[1]。这是因为由于当时从东方运往英国的茶叶有限,无法被大面积推广。此后随着航海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茶叶被大量运往西方国家,才使得茶叶进入寻常人家,并在发展中成为人们喜爱的饮品。研究表明,英国最早将茶作为餐前餐后饮品,之后才形成特定的茶文化。

1.3茶叶贸易对茶文化的传播

十八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对华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茶叶进口方面数量相对较少。进入十八世纪后,西方国家为满足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了茶叶的进口数量,使得茶叶的进口量迅速增加,并且一度超过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丝绸等商品的数量。在西方国家进口货品总价值中,茶叶长期居于首要位置。十九世纪西方国家进口茶叶的数量略有增加,在茶叶受到西方国家欢迎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而西方国家在长期饮茶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居特色的茶文化。摩文•琼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对西方国家饮茶的精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它指出英国人无论在何种场合,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国人眼中,喝茶并非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每天喝茶具有独特的意义。

2中西茶文化的内涵解析

2.1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古代长期以来一直以农耕文化为主,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而茶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并且对茶树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春秋时期,人们采摘茶树的新鲜叶子作为食材,这也是“茶”可以食用的开端。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饮茶,此后茶叶的烹饪方法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在长期饮茶中,更加讲究茶的色、形、香、味,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中,儒家、道家对茶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儒家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赋予了茶文化独特的思想内涵,也成为文人墨客的重要精神寄托。道家追求“自然、纯粹”,强调依据自然规律行事。道家对茶文化的诠释,则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2.2西方茶文化的内涵

西方国家不同阶层都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更是将饮茶作为每日必备的程序。与中国人饮茶追求意境不同,英国人崇尚有规律、格调的饮茶方式。英国人有喝早茶与下午茶的习惯,并且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挑选不同的茶饮品,如早餐选择加入柠檬、牛奶精心调制的早餐茶,不仅具有茶的清香,也有浓浓的奶香,美味可口。英国也提倡“以茶会友”,无论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接待贵宾等重要场合,茶都成为交流沟通的工具。英语中的“tea”由我国东部地区与茶相关的方言音译而来,属于汉语借词。“tea”在传入西方国家后,在不断扩展中形成与汉语中茶不同的文化意义。

2.3由“tea”构成常见词语的意义

英语中由“tea”构成的词组较多,常见的英语词组有teaparty、teaspoon等。茶叶自引入英国以来,受到不同阶层的欢迎与喜爱,也逐渐成为英国的一项文化习俗。英国长期保持着喝下午茶(afternoontea)的习惯,也是英国人会友谈心、增进感情的有效方式。美国人发明了teabags(袋茶),即将茶叶放入采用过滤纸或者过滤布制成的小袋子中,并且放置于茶杯中冲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喝到茶渣,也让饮茶变得更加便利。而icedtea(冰茶)即将冰块放入冲泡好的茶水中,节约了饮茶者的时间,也是西方国家十分受欢迎的饮茶方式。

3中西茶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方法

3.1与茶相关词汇的翻译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很多茶叶品种的茶名具备独特的含义。翻译者要将中国茶叶名称翻译成英语,可以采用音译、意译以及音译+意译三种方式。例如,龙井茶可以采用拼音翻译的方法,翻译成:longjingtea;祁门红茶则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称作qimenblacktea。与茶相关的词汇在英语中的应用,若参与构成英语短语或句子,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可以采用扩展引申义的方式,如teabas-ket可以翻译成午餐食品;teacake可以翻译成小甜饼。对于单独使用的英语词汇,可采用保留原义的翻译方式,如teapot翻译为茶壶,tearoom翻译为茶室等。英语中由“tea”构成的成语,在翻译时不可直译,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teaandsympathy”,则翻译为“心烦时给予好意的安慰”。

3.2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翻译

我国文学作品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较多,对深入理解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关于“茶”的描述较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现了茶之美。阅读《红楼梦》,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其中的儿女情长,也能够感受浓浓的茶文化。该书中对茶的诠释细致生动,无论是从茶的品种、色泽、烹饪方式,以及茶具的使用,都有详尽的描写,通过饮茶也能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与地位。要想对书中关于茶的描述进行准确翻译,就需要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茶名进行异化翻译,并且注重对描绘语言的合理转换。例如,对《红楼梦》中常见茶名“千红一窟”的翻译,若直接从字面进行翻译很难表现汉语词汇独特的美感。而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变为“Maiden'sTears(少女之泪)”,不仅契合书本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原词汇本身的韵味。

3.3茶文化内涵的翻译难点

不同的语言形态对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作为具有独特意境的语言文化,本身存在复杂性,很难通过英语准确表达深层意义。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在进行英语翻译过程中,若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很容易出现翻译不准确等问题。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句子,或者与茶文化相关的成语、名言等,都需要翻译者采用互文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需要考虑多重互文之间的关联,不可麻痹大意。他们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也需要在中英文转换中,深入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结合民族文化与语言知识结构,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互文翻译。我国与茶相关的词汇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很难采用英语准确进行表达。若盲目进行翻译,不仅导致翻译的词汇毫无美感可言,也丧失了相关词汇的本来意义。由于我国与茶文化相关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理念,如何采用准确、生动的英语词汇进行翻译,这是展示茶文化内涵的难点所在。翻译者需要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采用互文关联的方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例如,我国与茶相关的别称“离乡草”,通过英语进行翻译后就很难保留原词的韵味。

4结语

中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茶文化翻译中不能将关注重点放在表面词汇上,而应该放在研究茶文化内涵上,注重不同语言环境下文化的交流融合。对我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英语知识的应用,也应该是翻译者、文化、风俗习惯与思维理念的交融。无论是翻译茶文化相关词汇,还是翻译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翻译者都应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化背景,提高互文翻译能力,进而保持茶文化独特的韵味。

作者:孙慧敏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2]张立力.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J].福建茶叶,2016(1):211-212.

文化内涵篇5

花鸟瓷画,“图必有意,意在吉祥”,以喜庆祥瑞为主要内涵。从古到今的花鸟瓷画图案,都是采用象征手法,以缘物寄情的特殊语言方式,来体现作品的构思立意,寄托美好愿望,表达作品主题。在古代和现代的花鸟瓷画中,虽然都是以吉祥寓意为主,但是,作品含意又有区别。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内涵,有悠久的历史。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吉祥意蕴,是从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的构图立意中传承过来的。历代陶瓷艺人创造了很多反映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吉祥图案。千百年来,吉祥图案在民间广泛流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陶瓷中的吉祥图案,有不少是从古代建筑雕刻、年画、剪纸等图案移植过来的。丰富的形象,通过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装饰形式。以花卉和禽鸟、动物的合成纹饰,赋予艺术形象以“物吉图祥”的文化意蕴。吉祥图案以福、禄、寿、喜、祥、吉含意为主,利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物象,进行想象描绘,并加以组合穿插,各种装饰纹样繁花似锦,意蕴丰富。古代陶瓷还有不少花鸟纹样,如明代永乐年间的“喜上眉梢”青花花鸟瓶,以一只喜鹊在梅花枝头眺望的画面,显示出喜庆的内涵。在陶瓷装饰纹样中,“喜鹊登梅”是流传年代久远,深受民间喜爱的图案,从古代青花、粉彩瓷画,到现代艺术瓷、日用瓷的画面中,都有不同构图的“梅鹊图”。

吉祥寓意,在花鸟瓷画中成为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受到民间文化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吉利祥瑞图案,以物喻意,将情、景、物融为一体,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情趣盎然,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作为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吉祥图案具有广泛的传承性特征。在中华民族中世代相传,家喻户晓。根据民间文化习俗约定形成的需要组合构成的吉利祥瑞图案,体现了民间百姓的趋吉避凶心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采用想象的方法,使构图带有象征意义,是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的综合反映,通过形象思维的艺术想象,进行合成连接,以达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理想境界。

在组合形式上,吉祥纹饰可以分成三类:①单独象征,以一件物象象征一个寓意,如龙、凤、莲花、牡丹,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些图案象征荣华富贵。②复合构成,以两三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多以花卉与禽鸟、动物构成。如凤穿牡丹、梅鹊图等。③组合构图,以多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装饰在瓷器的主体部位。典型纹饰有五伦图:以凤凰、仙鹤、白头翁、鸳鸯、燕子组成。四宜图:春牡、夏荷、秋菊、冬梅一起入画,象征四时皆宜,四季长春。三友图:以松、竹、梅组成画面,象征高尚情操和坚强不屈的气节。

吉祥图案多以寓意的手法表现,并带有明显的象征,采用谐音与象征结合表现,运用打散构成的方式组合。其中有:“四季长春”,用兰花、牡丹、莲花、梅花等构成图案,象征一年春长在。采用打散构成的方法,是瓷画装饰中表现力很强的构图形式,使自然物象脱离原来的形态,抓住美的特征,将物象分解,然后把新的形象通过联想,重新组合成理想的构图形象,这种组合方式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表现。莲花变形的“宝相花”与金鱼图案组合,象征连年有余,宝相花与如意纹组合,表示连年如意,宝相花与牡丹组合,象征连年荣华富贵。

文化内涵篇6

    谈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话题,不能回避的是如何理解这个命题里“文化”的具体内涵。我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范畴已经远不是启蒙时期思想家所界定的与物质、自然相对应的精神形态和思想形态的“文化”,也不是仅仅表现为文本形态的文化。当代社会文化不仅具有崭新的内涵,而且在范畴、形态上都拥有了耳目一新的变化。

    讨论文化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问题,若离开学术史则不知所云。但“文化”问题的确是 20 世纪国际学术界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和欧美学术界的问题,是意味深长的。这应该从两个社会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找寻原因。19 世纪之前的欧美和中国社会未必没有出现“文化”问题,但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问题是与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妇女地位、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出现的,它的迫切性多少为社会问题所遮蔽。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之前的黑格尔、康德的着作,之后尼采的着作,文化问题不在他们研究的中心。问题出现在 19 世纪向 20 世纪过渡时期。关于这个时期欧美社会的过渡,列宁所描述的欧洲社会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理论仍然有效,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带来的重大后果之一,是不同地区和文化之间的交往、碰撞空前频繁。语言、习俗、民族、国家、宗教、身份等属性被一举置放在交往的前台。所谓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成为 19 ~ 20 世纪之交欧美国家在扩张自己势力范围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面对、反思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文化”成为学术界聚焦的中心。20 世纪欧美一流哲学家思想家很少不思考文化问题,这是 20世纪欧美哲学家思想家区别于 19 世纪同仁的重要特点。而 19 ~ 20 世纪之交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文化问题是被迫从另一个立场来触及的。欧美学术界面对“文化”的心态,是以强势文化拥有者来思考的,而19 ~ 20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界则处在文化存亡危机意识之中。伴随着文化问题凸显出来的重大事件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事件、甲午海战失败、义和团运动、圆明园劫难、慈禧出走西安、戊戌变法失败等,直到 1911 年帝制结束、民国草创。一系列失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文化问题凸显出来。对于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来说,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身份,而是民族种族存亡问题。这个时期,伴随着中国学术界的,是种族、民族、政权等话题,表明这个时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高度,远非欧美可比。回顾 20 世纪中国学术史,“五四”期间大规模讨论“文化”问题,这一时期的基本倾向可大致归纳为西方派和国粹派对峙。在 20 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除去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20 ~ 30 年生中西文化走向相互竞争的局面,大致是西方派稍胜 ;1949 年到 1978 年,除了短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大部分时间里是苏制马克思主义理论、反传统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交相占据上风,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没有得到真正理解和继承。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则可以描述为西方文化时期(1978 ~ 1989 年)和逐渐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时期(1990年代以来)两个阶段。不过,这个划分仅仅是粗略的、大致的,具体个案则可能千差万别,在港台地区则未必如此。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三点极为重要 :一是 20 世纪中国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文化实践一直处于激烈的政治思想交锋之中,并未作为纯粹的学术问题来研究 ;二是 1989 年后向传统文化回归究竟属于一种悲剧性转身、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还是国际政治的外力作用,尚待认真研究 ;三是2010 年代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加深了自 1989 年以来面向传统的回归,如果说,1989 年后的回归多少带有点被动、不得已的因素,在策略上可以表述为“收回来”的意思,那么,2010 年代的回归,则属于主动、强力回归,它的口号不仅包括阐扬中国文化,而且包括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虽然两次回归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但是后者的意味更为深长。如何理解和处理好当代文化发展的中西关系,既避免文化民粹主义,又避免文化西方主义,是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

    20 世纪西欧学术界仍然可以归纳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之间交换话语权。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与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为对应双方,围绕文化问题集中讨论,规模比较大的有两次 :一次是里维斯主义,面对通俗文化的潮流,扬起了英语文化的大旗,扞卫精英文化 ;一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缘起英国的文化研究思潮,以文化政治视野重新审视精英主义文化观。前者是扞卫英语精英文化,后者是解构文化的精英传统,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深刻的转身。在西欧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西方学术界文化中心意识和危机意识并存,文化问题日益融汇到国家政治话语中,两者互渗。特别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大国,文化与国家政治话语形成了密切联系的网络。二是 1968年夏季的暴动,导致对传统文化思维模式的深刻怀疑,直接导致了对思维、现实和政治结构的拆解,导致了后结构主义和一系列后现代主义文化行动的诞生。三是文化政治视野的凸显,冷战时期的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战略,渗透在东西方对峙的方方面面。1989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冷战结束,文化冲突走向前台,进入所谓后冷战阶段。一方面,福山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另一方面,赛义德、亨廷顿等学者提出了“未来文化冲突”的模式理论,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学术问题链始终在关注西方文化的终极价值和未来发展,在纠正以往的偏向中调整,而不是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彼此颠覆中前行。

    可见,20 世纪至今,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

    二、文化政治与“当代中国文化”问题

    研究这个问题的西方典型思路是“文化政治”视野。如何看待“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问题,既不属于一个单纯的文化建设问题,也不是一个脱离开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话语的单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我理解,“文化政治”属于一个简单化的提法,它的实际内涵应该是把文化投放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学、艺术、国际交往、消费娱乐甚至军事战争中研究,从而进一步去丰富它的内涵。文化的研究,就是跨学科研究。

    詹姆斯?彼得拉斯在《20 世纪末的文化帝国主义》里这样归纳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有两个主要目标:一个是经济的,一个是政治的。经济上要为其文化商品攫取市场,政治上则要通过改造大众意识来建立霸权。娱乐商品的出口是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也是其替代制造业出口在世界范围内获利的手段。在政治上,文化帝国主义的重要作用在于将人们各自从他们的文化渊源和团结传统中离间出来,并代之以新闻媒介制造出来的、随着一场场宣传攻势变幻的‘需求’。在政治上的效果则是把人们从其传统的阶级和社会的圈子中分化出来,使得人和人之间产生隔阂。  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目标是对青年进行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剥削  文化干涉 ( 在最广泛意义上而言包括意识形态、思维、意识、社会行动 ) 是将客观条件转变为有意识的政治干涉的关键环节。似乎有点荒谬的是,帝国主义的政策制定者们看来比他们的对手更懂得政治实践中文化层面的重要性。”归纳起来,文化在美国国家政治手里,是一副服务于美利坚合众国的“混”牌,需要什么牌就变成什么牌,在经济、政治利益索取的过程中呼风唤雨,无往不胜。不过,“政治实践中文化层面”并不能有效地说明西方学术界的“文化政治”内涵。真正的奥秘乃是“文化实践的政治内涵”。

文化内涵篇7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内涵;审美内涵

从古至今,我国的民族声乐都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的民族声乐随着社会的脚步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将时代特色融入自身的文化内涵中,因此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是全部民众智慧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精神气魄,这不仅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也体现国家的文化形式,因此民族声乐自有其本身所具备的独特的丰富内涵。

1 民族声乐艺术简要概述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时代紧密相关。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诞生于民间,受到大众的滋养与呵护,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从广义上来看,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了民间歌曲、传统戏曲、曲艺说唱以及新歌剧唱法,声乐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化等演唱内容,经过历代的音乐工作者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民族音乐体系。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创新和改革,使其具有当下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其实际上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唱法,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含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有的审美内涵,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并不是单一体,它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形式,具有多元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吸取了民歌的绚烂多彩的特点,并且结合了西洋唱法华丽的声腔,这为民族声乐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鲜明、蓬勃的艺术特色,多元的音乐风格为听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

2 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声乐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第二,表现出传统音乐的腔调。第三,其发声方法和表现手段适合本民族人群。第四,传达了中国音乐的精神气魄。第五,使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内涵得到传承。第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的主要特点是其对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和应用。特别是演唱使用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对语言格外的重视,相比于西方的演唱方法和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品位早就超越了音乐本身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结构的不同需求。民族声乐对声调要求较高,希望通过追求抑扬顿挫体现出歌唱的韵律。民族声乐的演唱通过音色、音高、力度来追求音乐的变化,通过气韵和精神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仍然继承了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同时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内涵和艺术特质。

3 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不但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审美情趣,其审美意识也十分独特。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中国民族声乐审美观念的形成深受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民族音乐吸收了孔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老子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种思想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民族声乐中所秉承的“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儒家音乐思想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族音乐也因为儒家音乐思想上升到了培养人的素质的高度。道家的观点是,音乐是自由与无限的表现,能够与自然相互融合,这个观点与民族声乐流线性与韵律性的审美标准也十分契合。另外,由于佛教曾经盛行,佛教的思想也明显渗透进民族声乐的内涵当中。例如,佛教的“虚”与“悟”的思想在民族声乐中有着鲜明的痕迹,特别是“悟”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以上可以得出,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不是历史长河的独行者,而是各个时代精神精髓的交融下产生的一种别致的情调。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族思想,今天民族声乐才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时由于这些时代的精神底蕴,中国音乐的气质得以脱颖而出,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海浪得一席之地,稳固向前发展。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民族声乐的展现过程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过程。民族声乐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美,如语言、艺术、音乐演唱等。对中国民族声乐来说,一切审美的前提是语言的清晰圆润,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民族声乐韵律的美态,才能沟通联系与听众的情感纽带。应用语言时,要注重汉语“声,韵,调”的基本规则,要以此为基础逐渐体现声乐的美感与韵味。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声乐来说,演唱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演唱的美感建立在咬字、情感、韵味、形态等多个方面之上,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民族声乐的演唱并非是对着词曲的书面照搬照抄,而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创造出听觉的盛宴。这恰恰是我国传统音乐审美中“声情并茂”的要求,以声音为基础,情感为延伸,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听众,触动其内心。这要求演唱者将内心情感注入所演唱的歌曲,用专业的技巧与高超的演唱艺术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摒弃夸张做作的表演,用完美的声乐演唱去追求高雅的艺术情趣。中国人对声乐的高雅追求一直坚持不懈,它的结果最终都归属到“韵”的审美标准,追求悠然、淡定的美感特征和精神气质。

4 结语

中国民族声乐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不断汲取着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这些优秀文化不仅促使民族声乐艺术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使传统文化审美标准刻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烙印。民族声乐在发展革新的进程当中,充分汲取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多种音乐形式与风格的养分,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成就了今日民族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往往都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多个学科进行交流借鉴和互动,最终形成了民族声乐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识,并且这种审美艺术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被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赵世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演变和发展[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03).

[2] 吴琛.浅析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基本标准[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03).

[3] 李优.浅谈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取向[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4).

[4] 王小林.探究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J]. 艺海,2016(04).

[5] 陈晔,刘雅旭.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化的中国民族声乐涵义[J]. 黄河之声,2014(18).

[6] 刘粉仙.浅析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 音乐时空,2015(22).

文化内涵篇8

[关键词] 影视服饰;文化;内涵

 在影视作品中,外在服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角色的信息,顺利转变着身份和内在。无论是君主与乞丐、英雄与抢匪、大家闺秀与风尘女子,服饰都可以准确地勾勒出角色的形象。不仅如此,连时代精神也可以在形象的表现之内。服饰拥有此种“魔力”完全源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可以展现历史、展现社会状况、创造潮流、构建价值符号以及剖析文化解读视角等。笔者将从影视服饰具有的以上几个层面对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回顾展现历史

传承历史、展示历史的最初载体是文字,但抽象的描述终究不如视觉化形象来得生动。影视服饰可以将人物从抽象变为具象、从平面转为立体。服饰将对剧中人物刻画由外及内,深化至性格。

影片《铁蹄一生》将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塑造成上流社会的优雅夫人。色调轻柔的塔夫绸裙、缀满宝石的披纱上衣、镶嵌珍珠的淡粉色缎料鞋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上流社会贵妇所喜爱的服饰造型,影片还忠实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时尚历史现状。塔夫绸裙子是在白色紧身裙上套上彩色丝绸、缎子或天鹅绒制成的古典式束腰外衣。绣着精美的传统图案的云纹塔夫绸、平纹细布、细亚麻布、上等细布、漂白细软薄布、薄纱等珍贵面料备受当时18世纪末的法国贵妇喜爱。这面料被做成颇具古罗马风格的古典裙装。在剧中,约瑟芬的蓝色双眸与这些流光溢彩的服饰相映弥漫着迷人的光芒,好一个情波荡漾、勾人魂魄的贵妇。

二、展现社会经济状况

影视作品无疑可以成为我们解读那个时代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大师扮演成一个穿着工装裤的工人,整日在工厂不停地工作。影片映射出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资产阶级富庶的生活与工人痛苦麻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可以说影视中对剧中时代经济状况会以更为强烈的冲击力去表现。《乱世佳人》剧中曾经风靡一时的奢华服饰,因生活压力增大、物价上涨、经济危机等,令人们整日为生活劳苦奔波,谁能有精力去顾及服装的高贵与否。在此时,牛仔裤、工装服的女性外貌取代了高雅、性感的服装成为影视剧中表现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工作能力的体现。

三、创造社会时尚

影视文化产业生产出一个个明星,明星们掀起一股股时尚潮流。影视中的经典人物必然创造出经典的服饰装扮,服饰装扮自然也成为流行的重要元素。如电视剧《裸婚时代》中男主角的一件黑色法国品牌Moncler羽绒服,还有一件红色意大利品牌Duvetica连帽羽绒服,都成为影迷追捧的时尚装扮。

又如,影片《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的俏丽短发,发梢微微向上翘起,简洁的罗马式露趾凉鞋,都成为19世纪50年代欧洲的时尚经典。她凭借着这个形象掀起了“奥黛利?赫本风潮”。20世纪50年代的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得主就是此剧服的设计师纪梵希。《纽约时报》评论:“《罗马假日》奥黛丽?赫本改变了女孩们。她们青睐的流行时尚是像赫本一样清爽俏丽的邻家女孩的形象,而不再将内衣填得满满,不再蹒跚地踩着像钻孔椎般纤细的高跟鞋行走。”纪梵希的审美理念将女性从自虐般的身体自我预设中解放出来,增添清纯的感性美。由此看来,服饰是电影与时尚联姻的媒介。服装设计师与演员一起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影视时尚神话。

四、构建文化价值符号

文化类别的矛盾与张力之间的外在冲击源于创造性的服饰外观。他的集结点就是文化价值符号系统。

(一)英雄文化

超人、蝙蝠侠和蜘蛛侠是西方娱乐文化创造的英雄。他们几乎可以称之为标志性的服饰形象,在社会中深入人心。他们是人们心目中为维护人类和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符号。超人身穿宝蓝色紧身弹力衣,肩披大红色斗篷,胸前衣服上印着一个黄底红色的字母“S”。而其套在紧身衣之外的红色短裤,也暗合着当年摇滚歌星麦当娜的内衣外穿风潮。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如此严肃的形象居然也如此时尚。蝙蝠侠的服饰设计中采取了威慑性设计手法。蝙蝠侠的服饰也是紧身衣,面料为诺马克斯防弹衣。内层能够保温,防冻,属于多功能型的服饰。黑披风是由降落伞尼龙布制成。设计师采用静电的设计技术,所以披风表面的黑色富于流动感。蜘蛛侠的整体造型采用仿生设计手法,借鉴了蜘蛛网状结构为装饰,面料为弹性人工纤维。蜘蛛侠的眼部采用暗色反光的太阳镜镜片制成,在光下具有反射感。超人、蜘蛛侠、蝙蝠侠这些具有英雄主义幻想的服饰形象,共通之处就是紧身面料的使用,既是为了突出他们希腊雕塑般完美强健的身躯,又可以有效烘托出英雄那高大的形象。其配件的高科技含量也成为创造英雄的设计手段之一。

(二)享乐文化

1932年的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身着白色露背裙装,站在地铁通风口上。在风中,她酥胸半露,白色的裙裾如莲花般绽放在腰际。而梦露双手将翩翩飞起的“花瓣”按住的动作更是引人联想。这是她当年最有名的一幅广告招贴,曾放大至50平方米大小,挂在大楼的外壁上,成为城市的时尚象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人们对严肃节俭型的传统文化感到厌倦,对享乐文化的向往,造就了性感明星辈现的时代。可以说明星们性感的装束是享乐文化的社会产物。

文化内涵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比较多的,每个节日对于人们来说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就好比说冬至这个节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冬至节气文化内涵,欢迎大家来阅读。

"冬至"文化内涵的真正意义1、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古人认为从冬至的那一天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都会选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2、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都是十分的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的活动。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起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到今天。

3、冬至是养生的最佳时间,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从而转向动。这个时候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以此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适合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的食品。

4、各地在冬至的时候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北方中国人冬至的传统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的意思。

冬至对中国的意义冬至的寓意是寒冷即将到来,这就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的民谚更形象地说明冬至以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冬至,不仅仅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和“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的具体时间,它是24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就排在了24个节气的首位。

人们认为从冬至的这一天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新的循环开始,是大吉大利的日子。古代皇帝要在这个时候祭天,群臣也互相祝贺。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清代,成为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冬至为何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的这天,不论贫穷还是富贵,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古语有云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流传至今的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写了一本书《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经担任长沙的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然毅然决然的选择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的时候,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快要冻烂了。于是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百姓的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一起熬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都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以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就变得暖和起来,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者是“扁食”。

文化内涵篇10

1研究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中国是礼仪之邦,使用贺卡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考证,贺卡起源于中国古代西汉,初期叫“名帖”,之后西汉称之“谒”,东汉后叫“名刺”。贺卡最初是由书写者本人交给对方,随着时代的进步,宋代出现了贺卡的商业性寄递。西方最流行的圣诞贺卡产生较晚,第一批圣诞卡于1843年出自英国画家约翰•C•霍斯利之手。近代意义上的贺卡发端于圣诞卡的印制,随后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节日贺卡。现代以来,随着全球邮政事业不断发展,邮政寄递网络不断延伸,贺卡的使用量不断增长,特别是中国邮政近几年来通过产品的创新和营销理念、营销体系建设的升级,从不断满足人们对贺卡的个性化需求出发,积极拓展贺卡功能,使贺卡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市场占用率分析,邮政贺卡在贺卡消费中始终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且成为亿万民众在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礼品。现代通信日益发达,虽受到短信、E-mail、电子贺卡的冲击,邮政贺卡并没有在市场竞争中销声匿迹,而是在不断发展壮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邮政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贺卡不仅是一项邮政业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消费行为,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不断深化、提升贺卡的文化内涵,按照文化传播的规律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且具有邮政特色的贺卡文化,影响渗透大众的消费心理,最终引导贺卡的消费,对促进邮政贺卡作为邮政长效业务市场份额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邮政贺卡文化的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邮政企业如何以战略眼光,通过宏观、微观层面整合企业内外各类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对邮政贺卡品牌进行整体塑造,实现承载内涵与表现形式的创新,促进贺卡文化价值的提升和社会认知、认可程度的不断提高,使贺卡的生产、消费形成良性互动并产生雪球效应,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国内贺卡文化研究现状

国内已有专家学者对贺卡文化进行研究,如我国著名文物研究及收藏专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曾撰文大谈贺卡历史,从文物历史及收藏研究的角度对中国贺卡进行了“还原”。他认为贺卡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的“礼”,是表达礼节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其他研究者从贺卡的市场营销、邮政贺卡设计与制作、邮政贺卡与国外邮政贺卡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邮政贺卡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著述并不多见。正因如此,站在战略高度、从文化传播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着力打造一种社会认可,百姓认同,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建设协调一致,有邮政特色的贺卡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3制约邮政贺卡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3.1文化媒体的多样性及文化需求的多元化根据文化传播理念,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社会运动过程,例如移民、战争、入侵和占领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通商、旅游以及其他人员的流动,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当代由于交通通讯技术手段发达,文化传播的媒介增多,不再单纯依赖于人的迁移和流动,现代人足不出户,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电讯等手段同样也可以进行文化消费,接受文化传播。文化媒体的多样性及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对邮政贺卡开发及购买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休闲娱乐类消费增长速度远远快于陶冶情操类消费,七成以上居民认为社会文化娱乐消费风气对其选择文娱消费项目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特点增强。通过分析,文化媒体的多样性及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对邮政贺卡开发及购买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消费者嗜好、社会风尚等因素影响较大。有的消费者在生活成长过程中没有形成邮寄贺卡的习惯,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非常迅速,部分优秀文化传统观念日渐淡薄,传统“礼仪”文化对人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快餐式”文化消费的理念对年轻人影响较大。同时,贺卡消费具有一定的“双向”及“群体”消费的特征,容易受到朋友、家人、社交圈子内消费风尚的影响。二是在表情达意方面,贺卡并非单一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单纯祝贺类、拜年类贺卡消费。三是邮政贺卡在贺卡消费领域具有非垄断性。除邮政贺卡外,社会上专业公司制作的不带邮资的贺卡也占据了部分市场。

3.2文化消费产品的购买力及需求不匹配一是文化消费购买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较为突出。贺卡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产品,消费时不像公园、博物馆、部分文艺演出一样可以免费,而是需要消费者“买单”。贺卡消费占个人收入及消费总量的比例较小,从城市市场分析,有不少于20%的人群没有选择邮政贺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而在中国广大农村和乡镇,人们的贺卡消费意识普遍较差,保守估计50%的人群不曾购买使用过贺卡。改革开放几十年间,中国经济连续翻几番,但贺卡消费市场并没有如此快速增长。部分人群绝对有购买实力,只是没有把消费能力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导致文化消费购买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部分消费群体受购买能力的影响较大。部分未成年人由于自身没有收入来源,制约了贺卡消费。通过调查发现,受价格因素影响,每年圣诞、元旦期间很多学生特别是三年级以上小学、初生学生常常会购买一些不带邮资的贺卡送给老师和同学,每个学生的使用量都在几十张甚至上百张,但贺卡采购渠道并不来自于邮政,这部分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不足制约了贺卡消费。三是贺卡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关公共政策的影响。从贺卡消费的资金来源分析,有公费消费,也有私人消费。政府部门、机关单位购买贺卡的资金相对较充裕,但也存在相应的公共政策风险。如某些级别的政府机关为建设节约型机关禁止公费购买贺卡,对贺卡制作单位造成不容小视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机关单位中贺卡公费消费有时与私人消费之间相互混淆,且贺卡消费存在的一定弹性,公费购买的贺卡部分也会用于私人之间的通信联络。如果公费消费受到影响,私人消费往往不能弥补空缺。

3.3其他文化传播手段对贺卡消费的影响一是现代通信手段对贺卡节日消费的影响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春节国人利用短信形式拜年,短信发送数量达到77亿条。试想,如果将短信发送数量换成贺卡数量,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组数据。另外,目前利用电子贺卡或以电话、QQ聊天等形式互相祝福取代贺卡寄递的数据无法统计清楚,但可以想象其数量肯定是惊人的。二是中国电信等企业推出的话费充值贺卡对部分邮政贺卡品种的影响不容小视。中国电信等企业看到年底邮政贺卡的火爆,推出了一种既能书写又含话费充值的贺卡,参与到贺卡市场的角逐当中。从目前看似乎尚未形成对邮政贺卡的冲击,同时中国电信的话费充值贺卡需要邮政渠道邮寄,但其定价机制将对部分贺卡品种(5.5元/枚的贺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4从宏观、微观层面强化邮政贺卡文化传播的对策

4.1强化贺卡的宣传功能,拓展邮政贺卡“社会内涵”一是要与和谐文化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要有意识地使邮政贺卡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培育文明风尚相结合,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拓展邮政贺卡的“社会内涵”。二是抓住社会热点,扩大社会影响力。从邮政贺卡的发展看,许多地方开发了诸如爱心捐赠、抗震救灾、诚信纳税、道德模范评选、关爱残疾人、关爱失学女童、慰问退伍军人、关注消防安全等各种形式的公益型贺卡。按照文化传播的规律,公益型文化更易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吸引大众眼球,因此要利用各种契机,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推广复制,扩大邮政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强化邮政贺卡文化的公益内涵。三是积极为社会新农村建设服务。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有半数以上人口在农村和广大的乡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邮政贺卡通过与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结合,将形成一个无比巨大的待开发市场。要将邮政贺卡进军广大农村市场作为努力方向,研究农村的特点和规律,在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获得贺卡业务的长足发展。

4.2强化贺卡服务经济建设功能,拓展邮政贺卡“商务内涵”一要充分发挥邮政贺卡的广告宣传功能。从邮政贺卡最初名称“企业金卡”的定位来分析,邮政贺卡的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产品营销服务,并辟有广告宣传专用位置。因此,要充分利用邮政企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依托中国邮政全程全网的优势,充分发挥贺卡的广告宣传功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二要加强数据库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要充分发掘整理数据库资源,加强专业分析研究,深化全程全网协作,把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目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拥有全球240个国家和地区约1.2亿条企业名址数据,全国1.3亿条基础地址数据,全国200多个行业1000多万条企事业单位名址数据以及全国1亿多条个人名址等数据。可以说,任何一家社会贺卡制作公司、广告商都没有中国邮政这一优势,这就是邮政贺卡强大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庞大的网络资源为邮政贺卡的发行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企业定制邮政贺卡的重要因素之一。三要大力加强服务中小企业工作。应当看到,许多邮政企业对企业贺卡开发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处于市场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的开发力度更显不足。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逾1亿户,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集中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曾有媒体报道,目前借助邮政定制型贺卡进行品牌营销的企业已超过8万家,年使用量超过3.9亿枚,已成为邮政贺卡的“消费大户”,但这一比例与上亿家中小企业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

4.3强化贺卡文化功能,拓展邮政贺卡“文化内涵”

4.3.1积极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服务销售贺卡的过程就是把文化带给消费者的过程,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特别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越来越受到推崇。因此在贺卡的主题构思、制作、发行与销售过程中,都必须牢记贺卡的这一重要功能。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与寄托,对富含民族理想、信念、气质、民俗元素的东西加以关注,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4.3.2积极为民族及地方特色文化服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积淀浓厚,不同省份、不同地市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邮政贺卡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创造源泉。

4.3.3为不同的文化需求人群服务不同的职业、年龄、文化理念等因素导致人们对贺卡的使用习惯、目的、喜好不同,因此,必须在强化贺卡文化功能的同时,深入了解和研究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把握规律,扩大影响。

4.3.4加强青少年使用贺卡意识的培养,占领未来市场在日本,贺卡年邮寄量超过4亿枚。在美国,上至国家总统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通过互寄贺卡来联系感情,布什总统也凭借年寄圣诞卡200万枚创下世界纪录。从历史上分析,这两个国家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远高于同时代的国人,贺卡普及程度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折射。要达到发达国家贺卡的普及率,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使用贺卡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相结合,与向年轻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以校园为阵地,以社会为载体,强化下一代使用邮政贺卡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做好积极准备。

4.3.5加强应对其它文化传播方式影响的能力,变挑战为机遇据媒体调查,在2000名受访者中,“发送纸质贺卡”者占64%,“网络上发送电子贺卡”者占32%;在被问到“收到哪种贺卡会感到高兴”时,回答贺年片的占75%,回答电子贺卡的只占3%.因此,尽管电子贺卡对传统邮政贺卡会有一定冲击,但是手写贺卡的文化韵味、情感寄托功能是电子贺卡不能完全取代的。特别是通过与电子通信技术相结合,可以变挑战为机遇,如通过网站整合电子技术与邮政实物投递网,可以实现网上DIY设计制作贺卡,或通过邮政贺卡网点选择人们心仪的贺卡品种,由邮政部门帮助印制,并实现点对点投递,不失为一种新的贺卡发展模式。对中国电信发展话费充值贺卡问题,中国邮政应加强对合作可行性及合作前景的研究,借助双方优势,实现合作共赢,做大市场容量。

5结语

5.1成立专门机构对邮政贺卡及其文化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邮政贺卡是邮政函件的重要业务品种,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消费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多样化的产品形式。邮政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邮政贺卡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产品形式创新、客户市场细分、消费心理研究、贺卡文化导入与炼化、贺卡与电子商务结合等各个层面,并尝试一些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做长贺卡产业链,从而加深对贺卡开发与消费规律的认识,促进贺卡业务的长足发展。

5.2建立系统的邮政贺卡文化传播体系,促使贺卡生产与消费形成完整链条借鉴一些社会公司的经验,建立一整套系统的邮政贺卡文化传播体系,设立专门的邮政贺卡文化传播策划部门,负责邮政贺卡的产品包装、CI标识、形象推广、广告宣传、活动推广等,建立集团公司、省公司、地市、县邮政局四级传播体系,设立邮政贺卡文化传播基地,实现从单纯的上门营销到以文化辐射传播的转变,形成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使贺卡文化传播渠道畅通,举措落实,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