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十篇

时间:2023-03-19 17:59:18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1

[关键词] 残余试剂;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再利用;血清

[中图分类号] R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107-0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因标志物为非放射性物质,而且实现自动化,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等特点,己广泛应用于各种激素、肿瘤标志物、药物及其他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1],但配套试剂均需进口,测定成本高,为独立包装、固定测试数、条码自动记录,使瓶中残余试剂不能再利用而造成浪费。为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笔者对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残余试剂混合再利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瑞士罗氏公司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1.2 试药

定标物为罗氏原装配套,PCT质控物为罗氏公司提供,批号为168843、168845;CA72-4质控物为美国伯乐公司提供,批号为54551、54553。新试剂为罗氏E170原装配套试剂;混合试剂为罗氏E170同一项目、同一批号的试剂,经仪器扫描条码为0测试,将瓶中残余试剂每3~4瓶混合为1瓶。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手工输入条码信息 将罗氏三联装试剂白色瓶上的15位数字信息,输入到相应的试剂位空白栏。

2.1.2 定标与质控 按要求保养仪器,对E170分析仪所检验项目进行定标及常规质控,定标通过及室内质控在控方可进行以下实验。

2.1.3 混合试剂精密度试验 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进行,取高、低2个浓度的质控物,每天做2批次的测试,每批次测试时,对同一样品作双份测定,共做20 d。得80个测试结果,计算批内及批间精密度。

2.1.4 混合试剂准确性测试 两种试剂分别检测PCT、CA72-4高、低浓度质控物各20次,检查分析结果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并进行结果比较。

2.1.5 标本测定 用新试剂和混合试剂对80例血清样本进行PCT、CA72-4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2.1.6 回收试验 分别在1000 μL正常血清内加入PCT、CA72-4低值、高值质控血清100 μL,制成2个待测标本进行回收试验,每样本用混合试剂重复检测3次,取平均值,计算回收率。回收率为90%~110%,结果为可接受[2]。

2.1.7 稳定性试验 每天用罗氏与伯乐低值、高值质控物作为监控品,对混合试剂进行3周监控。

2.2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结果

2.3.1 混合试剂精密度检测结果 混合试剂检测质控物PCT、CA72-4批内、批间CV均 < 5%,符合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 10%)(表1)。

表1 原装与混合试剂检测质控血清PCT、CA72-4批内、

批间CV的比较(%)

2.3.2 混合试剂准确性检测结果 混合试剂测得PCT、CA72-4低、高浓度质控物各20次结果与靶值结果比较,PCT、CA72-4其20次结果均在质控允许范围内,经单样本t检验,两项目各浓度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表2 混合试剂准确性检测结果(x±s)

2.3.3 原装试剂与混合试剂检测血清样本结果 原装新试剂与混合试剂检测80例血清样本的PCT、CA72-4的结果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0.997,两种试剂测定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表3)。

表3 80例标本原装试剂与混合试剂检测血清PCT、CA72-4结果

(x±s)

2.3.4 混合试剂回收试验结果 PCT、CA72-4的低值回收率分别是96.3%、101.5%,PCT、CA72-4的高值回收率分别是96.8%、105.9%。

2.3.5 混合试剂稳定检测结果 低、高值质控品21次检测结果有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未出现失控,经单样本t检验,两项目各浓度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2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电化学发光法; 免疫层析法; Roche Cobas E601发光仪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044-02

降钙素原(PCT)即降钙素前体,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包括甲状腺、肺和胰腺组织的C细胞)表达,生理情况下,血液中检测不到。它是一种脓毒诱导蛋白,作为新的炎症指标,广泛地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抗生素应用指导等[1]。随科学技术发展,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有许多,如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胶体金免疫荧光层析定量法、酶联免疫法等[2-3]。本文就前两种方法的降钙素原结果进行比较,旨在分析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Roche Cobas E601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2 标本来源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ICU病房、新生儿科、儿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外科等相关临床科室120例不同浓度的PCT进行同时检测。

1.3 方法

利用笔者所在医院现有两种仪器,一种是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免疫层析法原理),一种是Roche Cobas E601发光仪(电化学发光原理);将120例标本离心沉淀,每份标本分成两份,一份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做PCT测定;一份用Roche Cobas E601发光仪做PCT测定;两种仪器各测得120份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分组

将120例标本按如下浓度进行分组统计分析:A组(阴性组):PCT

0.5 ng/ml,17例;C组(轻度升高组):0.51 ng/ml≤PCT

2.2 两组检测方法不同组别浓度值比较

A、B、C三组在低浓度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两组在高浓度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种方法总阳性率比较

以PCT>0.1 ng/ml为阳性,免疫荧光层析法组阳性率为46.66%,电化学发光法组阳性率为44.1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51,P=0.697>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总阳性率比较 %

方法 0.1 g/ml

免疫荧光层析法(n=120) 53.34(64/120) 46.66(56/120)

电化学发光法(n=120) 55.84(67/120) 44.16(53/120)

字2值 0.151

P值 0.697

3 讨论

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PCT是采用双抗体夹心二步法。其原理利用待检样本与生物素化的单克隆PCT抗体以及钌复合物标记单克隆PCT抗体一起孵育,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加入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复合物与磁珠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作用结合,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给电极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并通过光电倍增测量发光强度[4]。这种方法线性范围为0.039~63.25 ng/ml[5-6],且具有快速、所受干扰因素少、与国外最先进的仪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4]等优点。

免疫层析法原理是利用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反应,标本中的降钙素原与预先包被在聚酯膜上的金标记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结合物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随后会被固定在膜上的降钙素原单克隆抗体结合捕获,标本中的降钙素原的含量与被捕获的结合物含量呈正相关,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扫描检测区,获得相应的光学信号,然后通过内置的标准曲线将信号转换为降钙素原的浓度。免疫定量分析仪是融合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室[7]。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会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3],同时免疫荧光层析法与国外先进仪器的相关性未见文献报道。

本次实验研究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相关性良好,与文献报道一致[2]。但PCT检测目前尚无公认的参考方法,各检测方法的溯源性也不一样[8]。在本文研究中发现中、高浓度值(PCT≥2.0 ng/ml)两种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否与此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PCT作为急诊项目,临床医生往往根据结果来诊断脓毒血症和指导临床及时用药[9-12]。出于成本和工作人员安排,多数医院检验科电化学分析仪不可能24 h待机状态;相比较而言免疫荧光层析法操作简便、实时性强受到检验医生及临床医生的青睐。

综上所述,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各有其特点,笔者认为急诊检测PCT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能及时提供检测结果,于临床诊断疾病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PCT高浓度的的监测,建议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或者经电化学发光法校正后的免疫荧光层析法。

参考文献

[1] Gilbert D N.Use of plasma procalcitonin levels as an adjunct to clinical microbiology[J].J Clin Microbiol,2010,48(7):2325-2329.

[2]顾向明,胡嘉华,方玲,等.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正确度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138-3139.

[3]陈燕,李文静,石冬敏,等.免疫定量分析仪MD-QMT001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学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209-3211.

[4]范华杰,张鹏,唐古生,等.Roche降钙素原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试剂盒的临床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2010,25(8):654-658.

[5]肖倩,陈茶,丁海明.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学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638-3640.

[6]黄燕华,张秀明,王伟佳,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降钙素的空白限、检出限和功能灵敏度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0):2539-2541.

[7]郭卫红,宋红先,安艳芳.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2):1092-1093.

[8]杨石,秦雪,李山,等.血清降钙素原2种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可比性及相对偏差评估[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1):67-68.

[9]夏振雄,高春娜,曾沛丰,等.探讨不同病原体致小儿肺炎中的降钙素原改变[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7-69.

[10]张明路.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14(3):84.

[11]李辉,卞文安,汪露.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17):74-75.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3

关键词: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阳性检出率

化学发光是一种常见的科学现象,利用化学发光现象可以进行免疫分析检验,这种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在此之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以及放射免疫技术等进行临床检验,这几种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随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检验中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控制以及污染少等优点逐渐显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受到了医学界的青睐。我院近年来也在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许多临床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两组共100例乙肝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其血样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乙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48例,各占总数的52%、48%;年龄在20-75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7±3.6)岁;病程在5个月-23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8.72±2.13)年;所有患者均自愿提供血液样本进行检验。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别选用瑞士罗氏公司所生产的E601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北京普朗公司所生产的DNM-9602A酶联免疫检测仪,试剂分别选用瑞士罗氏公司所生产的ECLIA检验试剂和沈阳惠民公司所生产的ELISA检验试剂。

1.2.2 检验方法

令100例患者清晨空腹,抽取其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样本,然后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其血样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①采用还原剂将待测血样进行预处理;②在血样标本中加入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并进行恒温培育,使其与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③分别加入经生物素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和经钌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使其与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结合;④加入由链霉素包被的磁珠以形成固相复合物;⑤待电极表面吸附磁珠后使用三丙胺清洗液进行冲洗,从而令电极表面结合物发生发光反应;⑥根据检出光信号来确定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光信号越强,则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越少。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在血样标本中加入经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酶结合物并进行恒温培育,使酶标抗体与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经竞争结合微孔板上固相抗原的结合位点;②洗涤血样标本后加入底物,从而令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显色;③根据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数量来确定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结合于固相的酶标抗体数量越少,则血样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数量越多。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量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

2 结果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9%,两组检验结果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对比表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临床上近年来所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检验技术,它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易于控制以及污染少等优点。在应用学科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一级学科为免疫学、二级学科为应用免疫、三级学科为免疫学检测和诊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主要包括有两个反应过程,即免疫反应过程和化学发光反应过程,其整个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抗原或者抗体上面标记化学发光物质或其他发光的酶标记物,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也即发生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从而形成复合物,然后再在复合物中加入氧化剂或发光底物,使复合物发光,最后再根据经仪器检测所得到的发光强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所呈现的线性关系来达到浓度测定的目的。其中,能够发生化学发光的物质大多都是有机化合物,而其发光反应也大多都是氧化反应,这主要是因为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能够提供足够的中间体,当这些中间体具有了较高的能量后,就能够释放光子发光。总体来说,化学发光免疫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发光物免疫测定、发光酶免疫测定以及发光辅助因子免疫测定等几种类型。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人体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易产生的检测指标,它的临床检测率非常高,通常情况下,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以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样中的高效价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可高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乙肝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检测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主要以乙肝患者血样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检验为例来研究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并将其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对比。本组所选取的100例乙肝患者均为自愿提供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验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9%,两组检验结果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肖美莲. 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09:623-624.

[2]刘爱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14:75-76.

[3]梅.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02-103+156.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4

呋喃它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主要用于畜禽和水产动物的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促进生长的添加剂,曾经在畜禽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有关研究证明,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5-吗啉甲基-3-氨基-2-恶唑烷基酮(AMOZ)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和副作用,能诱导有机体基因突变及致畸胎,且能诱发癌症[1,2]。美国、加拿大、中国和欧盟的很多国家都已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AMOZ残留为不得检出。但是因为其价格低廉、疗效好,目前违法使用现象在很多国家仍然存在,故有必要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它酮及其代谢物AMOZ加强监控[3]。由于呋喃它酮原药不稳定, 进入动物体内后会被迅速代谢和分解,对原药的检测难度很大,但其代谢物AMOZ可以蛋白结合物的形式长期、稳定存在组织内,在适当的酸性条件下,这些结合残留物可以从蛋白质中释放出来,因此通常将AMOZ作为监测呋喃它酮的靶化合物[1,4,5]。

目前,AMOZ 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法[6~9]、免疫分析法[10] 等。色谱法准确、灵敏,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检测速度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而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和高通量等优点。免疫分析法的关键是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体的制备,其中基因工程重组单链抗体是将天然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通过一条柔软的连接肽连接成的单链分子,不仅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工程菌发酵快速大量制备,极大地降低了抗体生产成本,缩短了抗体生产周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与高特异的免疫分析相结合的新兴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特异性好、检测范围宽、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且比常用的其他免疫分析法的灵敏度都高[11~14]。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AMOZ免疫分析法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的ELISA法,利用重组单链抗体建立的AMOZ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重组抗AMOZ衍生物单链抗体,建立了测定虾肉中AMOZ残留的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新方法。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仪器设备简单,灵敏度高于ELISA法,测定结果和HPLC-MS/MS法测定结果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5

从2008年开始,国内接连爆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诸如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等,随着这些问题的发生,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测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了解,从第1代定性检测到第2代信号检测(半定量检测),再到第3代以ELISA为代表的定量实验室操作,检测工具正在不断地完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产品不能准确定量,ELISA实验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并且检测结果易受到人为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操作步骤更简洁、具备定量检测性能的第4代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9月21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北京维德维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乳制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交流会暨维德维康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新品体验会上,维德维康首次向业界公布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方案―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作为快速检测技术的第4代产品,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不仅规避了第3代ELISA人工操作误差的不足,解决了胶体金免疫层析信号局限性的问题,而且通过配备内置检测项目定量曲线和扫描读取分析软件,使得操作步骤方便快捷,结果更加准确。

维德维康副总经理吴雨洋在接受《食品安全导刊》采访时为记者介绍了维德维康“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他说道:“以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产品需要人工操作,而现在的检测趋势为借助专用便携仪器,标准化操作,仪器读取检测数据。所以我们新开发的这套系统省去了人为操作的干扰,避免了工作人员判读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

硬、软件兼有的配套系统

荧光定量快速检测系统是基于免疫荧光技术及免疫层析技术,并在方法上进行改进、创新的成果,同时采用现代化检测仪器―荧光免疫分析仪,从而开发出一种专用、便携、小型的定量快速检测系统。荧光快速检测产品除了具有胶体金产品的五大部件,即PVC底板、样品垫、胶体金垫、NC膜、吸水纸外,最主要的是在NC膜下方固定有荧光染料,这正是荧光快速检测系统的“秘密武器”。荧光物质均匀一致且不会随层析而发生迁移,样本在检测卡上水平层析8分钟,抗原抗体进行充分的竞争性反应,层析过程完成后,T线聚集的胶体金可显著淬灭该处的荧光。因淬灭程度和目标物浓度相关,可通过高精度的荧光免疫分析仪读取快速定量检测卡,对比检测区、质控区及背景区的发光信号,再结合分析仪器内置标准曲线计算即可得出被检测物的精确含量。内置曲线的设定是多点选择、多样本、多重复,取平均值计算得到的,避免了曲线设计的环境干扰;超高光子激发效率的新型发光材料和更宽动态线性范围的LRET的使用,有效地消除了样本基质中颜色等因素的干扰,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实验人员只需将配备二维码的检测卡配合维德维康的荧光定量检测仪,轻轻一扫,便可得知检测目标物的浓度。

荧光定量检测系统凭借简单、快速、时效性强、准确度高、可定量检测、操作便捷、低等成本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各类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伤害,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完善水平,对确保大流通环境下的食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引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平台化的目标解决方案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6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化学发光免疫 放射免疫 酶免疫 甲胎蛋白

材料和方法

试剂与仪器:TRFIA法用丰华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试剂:CIA法用Beckman公司ACCESS化学发光分析以及配套试剂;RIA法用SN-682型放射免疫γ-计数仪及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试剂;ELA法用伯乐450型酶标仪;香港大龙洗板机及杭州埃夫郎公司进口AFP单抗试剂盒。

方法:TRFIA法:用Eu标双抗体夹心一步法,按试剂说明书进行。CLA法:用ACCESS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分析。RIA法:100ul血清及标准品加125I-AFP抗体混合,37℃、3小时。测每分钟脉冲数,然后各管加分离剂1ml,室温15分钟后,以4000转/秒离心15分钟,弃上清液,在用γ-计数仪测各管衰变率,计算AFP含量。ELA法:血清20μl加缓冲液150μl,37℃、30分钟,洗板5次拍干,加酶标抗体200μl。37℃、30分钟,洗板5次拍干,加显色剂显色,酶标仪测OD值,计算AFP含量。

结 果

线性试验:将标准液按不同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分析,结果显示,TRFIA和CLA法的线性分别在1~1000n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RIA和ELA法的线性分别在10~400ng/ml和10~3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提示TRFIA和CLA法线性最宽。

回收试验:取不同浓度的混合学清,分别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乘稀释倍数)。用四种方法测得的回收率分别为95.6~104.5%,91.2~106.5%,90.3~109.7%和85.6~112.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97.1%,95.4%和92.6%。

对比试验:用四种方法同时测定20份血清样本。对比分析表明,TRFIA与CLA法的回归方程为y=16.25+15.21x,r=0.991;TRFIA与RIA法的回归方程为y=11.21+10.12x,r=0.963。TRFIA与ELA法的回归方程为y=1.21+1.12x,r=0.872。

重复性试验:取低、中、高值AFP(20,300,1000ng/ml)标准品分别用四种方法同时平行测定10次的批内变异和连续10天测定的批间变异,见表1。

讨 论

目前较常用的测定方法主要是ELA法和RIA法[1,2],前者操作简便,但是检测甲胎蛋白灵敏度很低,线性较窄,高浓度AFP出现“钩状效应”,如不预先稀释,常出现假阴性结果,很容易造成漏诊。后者灵敏度较高,但存在标记物半衰期短和放射性污染而逐渐被CLA和TRFIA所取代。

TRFIA与CLA法的检测灵敏度可高达1×10,两者的检测指标相当,两者均可实现全自动监测。不仅如此,本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线性,重复性,准确性均较RIA法和ELA法为优,是现代免疫学定量分析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7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 应用价值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下称乙肝)感染率较高的国家10%以上为乙肝携带者,感染率非常高,而低浓度在人群中的分布率为0.53%。目前采用标记免疫学方法检测乙肝病毒(HBV)五项血清学指标是诊断HBV感染的主要手段。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只能定性测定,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 resolved fluoroimmuno assay,TRFIA)技术是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1],是一种能定量检测HBV标志物新的检测方法,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作者进行了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申请做乙肝两对半的血清样本204例。其中男124例,女80例;年龄14~68岁。

1.2 标本采集 对204例采集晨起空腹肘静脉血3 ml,于当日分离血清,-70度保存,并于24 h内检测。

1.3 仪器 TRFIA法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nytest 2000时间分辨荧光测定仪,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ELISA法采用An-thos2010/HT酶标分析仪以及美国Abbouu公司生产的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TRFIA法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检测内容及方法 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定量TRFIA法和定性的ELISA法检测,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各自说明书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要求,两种方法同时分别对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TRFIA法HBsAg≥0.5 ng/ml,抗-HBs≥10 mlU/ml,HBeAg≥0.5 PEIU/ml,抗-HBe≥0.2 PEIU/ml,抗-HBc≥0.9 PEIU/ml为阳性。

1.5 观察内容 观察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并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204份血清标本采取两种方法检测进行统计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各项的阳性结果及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具体见表1。

3 讨论

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变化是评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转归的重要依据, 也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考核指标之一[2]。目前常用的ELISA法,主要有以下缺点:无法定量;灵敏度低;由检测原理带来的前带现象不易解决;易传染,无法达到HBV感染的动态观察以及低水平HBV感染指标检测,只能满足临床对单纯阴、阳性结果的判断。

TRFIA是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剂作为示踪物[3],如铕、铽 及钐、镝等代替传统的荧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酶和化学发光物质,来标记抗体、抗原、多肽、激素、核酸探针或生物活性细胞,待反应体系(如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生物素(链)亲和素反应、核酸探针杂交反应、靶细胞与效应细胞的杀伤反应等)发生后,用时间分辨荧光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比值,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ELISA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如孵育时间、温度和污染等)会产生显色较弱的假阳性,对低水平阳性值有必要进行双孔复查实验或中和确认实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属全自动检测仪,能提供稳定均一可靠的试验条件,避免由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加样误差[4]。

在急性乙肝早期能及早检出HBsAg,确证HBV感染,缩短窗口期;其次,可发现低浓度HBsAg携带者;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中,由于机体缺乏对HBV包膜蛋白的免疫应答,HBsAg表达较低,酶标检测可出现HBsAg和抗一HBs均阴性的情况,定量检测则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5]。ELISA定性相比,用TRFIA定量测定乙肝五项指标给了临床一个量化指标,使结果更直观,尤其在检测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药物疗效观察方面,更显出其重要性。

通过本组病例采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乙肝定量检测(TRFIA)各项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乙肝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明显,可以检出低水平复制的标本,避免漏检,可以解决隐源性肝炎HBV标志物的诊断难题;量化的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指标对临床诊治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张运洪.ELISA结合MEIA能有效检测低水平HBsAg.临床检验杂志,2002,20(2):103.

[2] 卫国,王福生,陈菊梅.病毒载体动态检测在乙型肝炎治疗和研究的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54-56.

[3] 黄妩姣.不同检测系统甲胎蛋白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检验医学,2006,21(4):360-36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8

【关键词】全自动血凝仪;结果;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止血和血栓发生和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刻[1],止血和血栓的研究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涉及到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要求进行止血和血栓方面检查的样品和项目越来越多,这些检查项目广泛应用于出血、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状态的诊断、疗效观察、抗凝药物剂量和预后分析。而传统的手工方法和单一的凝固定性检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要求;SysmexCA7000型全自动血凝仪的应用,使得止血和血栓项目检查变得简便、准确,可做出多项精确的定量结果。

1仪器的检测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自动血凝仪一般是使用生物学检测方法,也称为凝固法、还有免疫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方法。目前血凝仪使用的生物学方法大致分成三类:电流法、粘度法、光学法。

1.1电流法该法是利用待检的血浆标本的纤维蛋白具有导电性,将电极插入标本中,利用两电极之间的电流的通、断来判断纤维蛋白是否形成,以此确定凝固终点。

1.2粘度法该法又称磁珠法;仪器的检测部分有独立的线圈产生所需的电磁场,检测时在待检标本中加入小磁珠,利用变化的磁场使小磁珠产生运动,随着血浆的凝固,血浆粘稠度增加,小磁珠摆幅逐渐减少,仪器内的电磁传感器,测定小磁珠的不同振荡幅度,计算出血浆的凝固时间。

1.3光学法该法是目前血凝仪使用最多的一种检测方法。当血浆在样品杯中逐渐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理学性状也随着变化;当一束光通过样品杯时,其透射光和散射光的强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所谓光学法就是血凝仪根据血液凝固而导致的光强度的变化,检测吸光度值(A)来判断血浆凝固终点的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以血浆中要检测的物质作为抗原,而试剂中带有相应的抗体,利用标本中的抗原和试剂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对标本中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凝血实验应用的免疫方法很多,如免疫电泳、免疫扩散法和免疫比浊法等。而全自动血凝仪一般采用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可分直接浊度分析和乳胶比浊。直接浊度分析有透射光比浊和散射光比浊两种。透射光比浊是指血凝仪光源部分产生的单色光通过待检血浆时,在标本中加入试剂后,抗原和抗体反应就会形成复合物颗粒,使得待检标本的浊度增加,则透过的光强度会减弱。光强度发生改变的程度与抗原的量成一定的数量关系,仪器中的电脑根据这种数量关系,控制将透射光强度变化值通过光电管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计算出抗原的精确数值。散射光比浊是指血凝仪光源的光通过待检标本时,抗原和抗体反应产生的复合物,其标本中产生较大的颗粒。光散射增强;散射光强度的变化与抗原成一定的数量关系,由这一关系,可准确求知标本中抗原的量。乳胶比浊法是将血浆中要检测的物质相对应的抗体包被在直径为15―60砌的乳胶颗粒上;使得抗原和抗体复合物的体积增大,通过光源比浊时,透射光和散射光的强度值改变增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生物化学方法是通过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该法是以酶学方法为基础的直接定量法,对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各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并且所需样品量少。仪器使用的试剂是人工合成的某种活性酶裂解位点的化合物,且化合物连接上产色物质,待检血浆中含有活性酶,在检测过程中产色物质可被解离下来,使被检样品中出现颜色变化,仪器的光路系统根据此颜色变化检测出吸光度(A)的变化值,根据酶活性与吸光度值变化及所检测物质含量间的一定数量关系,计算电路可推算出被检标本某物质的含量。产色物质一般选用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在柏5舢波长下PNA有特定的吸收峰;吸光度值变化最大。具体检测方法可采用终点法或动态法;终点法是在活性酶同产色物质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乙酸终止反应,仪器检测此段时间的吸光度的变化,采集数据,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动态法就是连续采集样品吸光度变化值,由CPU电路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量,并以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来报告原始数据,通过换算得出所需的检验结果。全自动血凝仪一般采用动态法,其检测结果更加准确[2]。

2结果

自动凝血分析仪的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其发展仍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约,例如N自动凝血仪检测项目目前大多是基于活性或时间测定,而定量的参数仍较少,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较多外,很多试验尚未标准化,而且很多项目尚缺乏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品,很多检测项目包括HL在内仍缺乏参考方法,还有很多止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分子标志物尚未实现自动分析等等,相信随着自动血凝仪检测方法及试剂的不断完善$临床应用不断深入,将会有力地提高我国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3]。

参考文献

[1]郭健.临床实验室的管理与发展[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4,27(1):49,5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9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实施临床免疫检验资料中,抽取3600份资料纳入到研讨范围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检测项目是乙肝五项,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eAg(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3]。

1.2方法

采集血清样本,对样本进行血清测试,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时应全程严格依照规范化流程进行。对于免疫检验标本必须抽取受检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对血液中乙肝病毒进行检测,分辨其血清学标志[4]。

1.3分析影响因素

检验过程中,经观察发现影响免疫检验结果,主要因素有:检验标本。血清标本是导致免疫检查结果出现偏差的基本原因,对标本进行采集和收藏时,都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例如在采集时,交叉反应物、补体等均会影响标本,明显增加了假阳性率,因此免疫检验结果也受到影响。另外,在保存和收藏标本时,受环境、光照、湿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均会造成标本成分出现直接性变异,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导致检验结果质量受到影响。仪器设备。检验设备会直接影响到检测质量,在免疫检验时,需要提前检查设备,检测试剂是否有效合理,若检测试剂或设备的性能不好,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对仪器设备方面的控制。操作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是主观影响因素,免疫检验人员的个人差异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例如个人技术水平、标本的标记、操作的规范化、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等均会影响检验结果。因此,需要多加培训操作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保障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2结果

将3600份免疫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检疫检验结果主要因素是检验人员技术、仪器设备、标本。共136份资料出现异常,误差率为3.78%(136/3600),其中31份为标本污染变异造成、38份为仪器使用不当造成、25份为试剂失效造成、42份为操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为了降低免疫检验结果的误差情况,需要对影响因素加以控制,才能提高质量控制。

3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篇10

1?免疫测定法(IA)

1.1?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RIA法测定体内地高辛血药浓度基本原理:将标记了抗原的放射性核素与受检标本中的抗原同时竞争抗体,检测标记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强度,推断并确定地高辛的浓度。其检测限可达0.01 μg/L,平均回收率为101.3%,日内RSD=3.0%,日间RSD=6.5%[1]。RIA法优点:检测方法相对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敏感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佳、具有特异性,检测成本较低等。RIA的缺点:检测时间较长,标记物的半衰期过短,易受代谢产物的干扰,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试剂盒有效期短且批间RSD偏大等[2]。

1.2?酶免疫测定法(EIA)

EIA法是一种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术,其在放射免疫分析理论的基础上,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作为示踪物,酶标记物稳定,灵敏度与RIA法接近,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EIA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IA放射性危害和标记物半衰期短的缺点[3],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有效期长等特点。

1.2.1?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ELISA法灵敏度可高达0.04 ng/mL,是一种非均相免疫分析法的检测技术,有很高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条件的环境要求较高,样品不需做预处理且需求量较少,仅需5.0 μL,有效避免地高辛样活性物质的干扰。缺点主要是人为因素干扰检测结果,酶稳定性在孵育时间较长的情况下降低,长时间容易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影响检测结果精确性[4]。

1.2.2?克隆酶免疫测定法(CEDIA)?克隆酶免疫测定法原理:β-半乳糖苷酶通过DNA技术被裂解成2个无活性片段,酶受体和酶供体;两个活性片段重组后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酶。β-半乳糖苷酶的水解底物氯酚红-β-D-吡喃半乳糖苷显紫红色,而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与该酶生成量成正比。克隆酶免疫测定法与放射免疫测定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具有较好的可靠性[5];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5%,具有较好的精密度[6];检测速度快,且易于自动化操作、无放射性污染。

1.3?荧光免疫测定法(FIA)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发展比较早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主要应用于微量、超微量位置分析测定。

1.3.1?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FPIA)?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一种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常用于微量和超微量物质的分析测定,作用原理:以蛋白竞争结合原理为基础,利用被测物质中被测对象所具有的偏振光特性进行测量,其不需分离游离及结合的荧光标记物,测定周期短,无放射性污染。本法样品预处理操作简单,测定过程耗时较少,灵敏(最小检出量为0.01 ng/mL),误差范围约2.57%~4.00%[7],雅培TDX仪的最低检测限约为0.26 ng/mL[8],但FPIA测定结果易受本底荧光的干扰,所用仪器较复杂,地高辛浓度增加的假象时有发生[9]。

1.3.2?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TRFIA)?TRFIA是一种操作简便,不受样品自然荧光干扰的新型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采用的示踪物取代传统的荧光标记发光物质,运用新的荧光特性的镧系元素及其螯合物,测定反应产物在反应体系发生后的荧光强度,用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根据产物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来判断,从而达到定量分析[10]。同RIA法相比,本法灵敏度大大的提高;交叉反应率低于FPIA法[11],无放射性污染,示踪稳定可多标记,标准范围宽等优点。

1.4?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

CLIA法检测原理:当被化学发光剂、催化发光酶或产物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发光底物受上述标记物的影响与产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激发荧光物质发射可见光,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发射的可见光。最低检测限可达0.1 ng/mL,线性范围为0~4.0 ng/mL,日内RSD<4%,日间RSD<6.5%[12]。如有临床症状难以鉴别或怀疑药物过量中毒,可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及配套试剂目前较常用的是美国ACS:180 PLUS化学发光仪。本仪器灵敏度较高,但机器较贵、检测费用较高,在临床有一定的限制[13]。

1.5?干化学测定法(Dry chemical assay)

Dry chemical assay以异种酶排斥免疫为原理,结合了干化学分析技术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14]。操作程序很大程度的简化使得操作更简便,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地高辛浓度在0.5~4.0 μg/mL的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9.0%,日内平均RSD=4.5%,日平均相对标准偏差=4.8%。本法测试成本小,操作简便[15]。然而,有研究表明,本法平均测量值高于FPIA法[16]。

1.6?乳胶免疫抑制法(Emul Immuunodepression)

本法标本用量小,对环境无污染,检测速度快,但检测结果稳定性上尚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应用较少[17]。

2?液相-质谱联用分析法(HPLC-MS-MS)

检测质量与放射免疫测定法相比,特异性较强,能够克服RIA法测定地高辛浓度时因EDLS产生的干扰,但本法所需仪器价格昂贵、操作繁琐、灵敏度较差、检测耗时较长,大大阻碍了其临床推广[18]。

3?毛细管电泳分离法(CE)

毛细管电泳兼有电泳和色谱技术的双重优点,对发生溶血、高脂血症、黄疸的血浆样本的分析有一定优势[19],但很少用于地高辛检测。

4?人工神经网络法(ANN)

人工神经网络法(ANN)是基于模仿生物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构成的一种电脑信息处理系统。利用收集的临床资料,如地高辛使用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血药浓度、剂量等作为神经元。神经元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既有局部的存储和计算能力,又通过连接构成统一的系统。ANN以具有局部计算能力的神经元为基础,实现信息的大规模并行处理,以预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20]。使用MATLAB软件中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智能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 模型,较好地处理各个因素的复杂关系,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处理能力。本法在繁杂的群体药效/药动学方面发挥着普通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为血药浓度预测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在临床药学领域拥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5?分子印迹技术

应用分子印迹的技术制备对地高辛有特异吸附性能的印迹聚合物颗粒,再将颗粒与琼脂糖混合,并固定与玻碳电极上,制备成地高辛分子印迹聚合膜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特异性的结合膜分子地高辛,且其电化学信号与模板浓度有关,再用它来检测血浆中地高辛的含量。本法制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快速,稳定性好最低检测下限可达1.28 nmol/L,线性检测范围为1.28~128 nmol/L,检测时间可短至5 min,可靠性佳[21]。

此外,逆转录PCR技术、抗地高辛抗体片段技术[22]等也日趋成熟,今后可能会用于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检测。各种地高辛检测方法均以其各自独特的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地高辛的检测技术将日益成熟、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宝洪,王启哲.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的比较[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12(3):152-154.

[2] 黄光英.荧光偏振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中地高辛浓度的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1):5-6.

[3] 刘连生.酶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3(1):53-54.

.Ther Drug Monit,2005,27(2):139-145.

[5] 郭绍丽,蔡忠,马凤英.CEDIA法测定地高辛浓度的实验观察与临床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