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十篇

时间:2023-03-16 16:09:45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1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记忆方法

从2011年起广东的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无纸化考试,这对考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是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单)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会计从业考试管理模式。由于该系统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在备考过程无法押题、抓重点,因此学生在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过程中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字字句句斟酌,不遗漏任何知识点。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强,法律条文多的课程,相对枯燥,如果采取填鸭式照本宣讲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对该课程产生学习畏惧情绪。该教材知识点多并广泛,单靠死记硬背对于学习能力较低,自制力较差的中职生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笔者的教学该课程的经验,以下的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是记忆方法的前提

教材中虽然法律条文较多,但法律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地寻找资料,将实际发生的问题与枯燥的法律条文融合,将抽象的法律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

二、列表记忆法

例如教材中第一章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中学习法律体系的三个层次,通过列表将其表示。

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个知识内容纵向有许多小知识点,在这种情形下适合将各个小知识点通过列表方式罗列,使其一目了然。

三、图画记忆法

该方法适合横向知识点较多,跨度较大的内容。例如第一章第三节的会计核算。(见下图)

四、口诀记忆法

在教材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无法用理解来记忆的,例如营业税的九个税目,而这些内容学生一般采用死记硬背,笔者总结教学经验,编制一些口决增强学生的记忆。

营业税的税目:“今宵无福,交流见闻,娱乐”。对应的税目分别是“今”——金融保险业;“宵”——销售不动产;“无”——转让无形资产;“福”——服务业;“交”——交通运输业;“流”——邮电通信业;“见”——建筑业;“闻”——文化体育业;“娱乐”——娱乐业。

口决记忆法是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一般编制的口决简短而且朗朗上口或者口诀里包含某些含义,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很快接受由口诀编制的教材内容。

五、联想记忆法

对教材中出现零散的知识点,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将其串联,例如消费税的14个税目,分别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和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小明一家住在一个铺着实木地板的漂亮房子里,这个周末,一家人出门度假。一大早,爸爸就戴上了他的高档手表,妈妈化好妆,戴上她的珠宝饰品,一家人开着加满了油的小汽车,一路上,车轮滚滚,超过了许多摩托车,奔赴目的地:位于高尔夫球场旁边的海滨游乐场,小明在游艇上玩得最开心了。在饭店里吃晚饭时,大人们相互之间递烟敬酒,小明捏着桌上的木制一次性筷子挑那个酒精明炉里的菜吃个不停。饭后的助兴节目是放鞭炮和焰火,这一天,小明过得非常开心。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难教的课程,但只要研究教材善于总结教材知识点,结合历年的考题,寻找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轻松学习和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即使是难教的课程也能变得轻松易教。

参考文献: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2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思考

通常意义上理解,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作为教学过程四要素之一的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联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升。因为作为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前提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其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生成绩的高低以及通过情况,直接关系到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高低。因而,如何开展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是每个从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工具理性的盛行,加之考证等涉及利益的具体要求,大部分教学人员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认知主要体现为一种传统的“讲授――操练――解答”模式,几乎所有教学任务的开展、课程内容的安排均围绕此展开。如阐述教学四环节的“讲、练、看、做”或者“讲、练、补、做”,当然教学过程中也会应用项目驱动法来达到教学目标;或者将四个环节予以拓展,“讲、练、看、训、考”,并且试图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穿插其中。更有甚者,则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涉关学生考证、就业,只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忆即可。这样操作的后果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能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上取得良好成绩,甚至能借此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但,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均无裨益。

随着现代学生主体意识的慢慢确立,传统上均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丧失其在教学上的正统地位。如何吸引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保持对相关知识的新鲜感,则成为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因而,有人尝试以肇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适用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但这种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区别,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承担讲授的责任(而非引导的责任),然后通过案例让学生对讲授的知识加以应用(其中可能涉及到团队协作、个体的分析反思以及教师的评价等等),或许可以将其称之为“亚案例教学法”。[1]这种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法律知识体系的传授、课程内容知识相对固定明确等原因,盲目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适用,只能是“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以上的论述主要围绕2009-2013年在CNKI中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方法”为关键词所进行搜索汇总整理而成。

2 现行教学方法反思

由于秉承着大陆法系的传统,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演绎,而缺乏对生活世界应有的关注。加之,“学者式”的教师本身缺乏对实践的直接感知,导致当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并且,这种理论教学是一种威权式的教学,教师仅仅希望学生掌握课堂书本知识,而且以之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特征甚至唯一标准。[2]

教师不去反思这样俩个问题:(1)知识是绝对客观的吗?(2)知识能否由教师原样不变地传输给学生呢?[3]

如果《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的,即肯定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属于Sipro所说的初级学习――无论情境如何,均不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毋庸置疑,现行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则可以得到证成。并且,可以顺利地实现阶段化知识、部分化知识附加于其他内容学习的可能性。

然而,情况不必然如此。

首先,学生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背景的欠缺。即,无法意识或者刻意忽视知识建构的基点。大部分高职院校,仅仅基于考证通过的需求而开设了与会计密切相关的法律课程,而对《法学导论》或《法律基础》课程的忽视,让学生在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过程中无法寻求到与原先知识体系中“最近发展区”知识,无法实现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顺利衔接。因而,仅仅只能满足于对知识的无意义的记忆。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定位的不准。作为法学类教育而言,有精英教育、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精英教育暂且不论,而对于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前者,而对通识教育关注甚少。但殊不知通识教育是建构整个职业教育的前提,无论是技能的提升还是专业水平的提高,都难以逃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于法学类课程尤为如此。

最后,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也有关联。目前的教学方法不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的教学方法[4]。受传统中国教学思想的影响,忽视对学生地位的考虑。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单向活动,而学生的职责在于作为教学活动的接受方必须完整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不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意义的建构,以中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

总之,正是由于学习背景的缺失、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准以及教学活动学生主体的“缺失”,才导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出现种种偏差。或者即使在部分教育者试图改革,但由于没有脱离上述的限制,而仅仅是方法上的变异而已,其效果也只能是大同小异。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3

【摘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既有应用性又兼具规范性的课程,是会计类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应采取灵活多样且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自学能力,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创新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特点

该课程兼有应用性和规范性的特点,是会计类专业学生所必需学习的专业课,也是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当中唯一一科不能免考的科目。该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财经法规,另一部分是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介绍财务人员应遵循的规章制度及应具有的职业素养。该课程法规法条内容较多,各章节之间既独立又存在着内在联系,需要大家在理解掌握各个单独章节知识的基础上,划分结构体系,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为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做铺垫。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师生互动

对于课程中大量的规范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阐述,而不是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学生来说,对条款的记忆将会是短期的记忆,不能深入理解,更不能令学生产生共鸣,与教师互动,教师也无法组织课堂的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上课激情不足,则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的讲解在现实授课环节,一直以来比较偏理论性的讲解而对实际的操作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导致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时出现障碍,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当进入实际工作环境时,本身所学的理论就无法顺利的应用于工作中。加之财经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在不断的完善和修订,内容更新速度非常快,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接轨难度更大。

(三)重“考证”轻“理解”,以应试为目的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比较单一,只是为了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从而获取从业证书,学生的学习基本都围绕“考不考”或者“怎么考”,加之该课程知识抽象,难以理解,从而忽视了职业素质的培养,一味地追求考证过关率,对知识的掌握反倒不足。教师围绕如何应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于是课堂活动就变成了学生机械的记忆,而缺乏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四)知识涉及面广,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集会计实务、法律、税收等于一体的学科,它给任课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掌握会计、金融、税收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知识,教师才能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才能对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在整个学习体系中,该课程的定位并不是核心课程,所以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往往有所欠缺,这也是现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设立真实情境,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的掌握与实践的应用并举,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真实的企业实践必然是最有吸引力和最容易产生兴趣的方式,所以可以采用现场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搬到企业现场,以第三方企业为媒介比如在事务所、公司等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为避免公司实践涉及知识过于复杂影响效果,就需要教师提前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安排,与企业经营实践尽量保持一致。由于时间及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实践的开展难度较大,则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和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实际工作内容,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对教师要求较高。要求教师首先设计选取适当的案例并进行分析,打破理论教学模式下固有的体系,对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分类。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案例讨论进行有效的引导,对随机问题进行必要的答疑和指点,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评价、总结。网络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法,是要求教师可以把现代技术引进课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授课,使一些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能够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都是能够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增加师生互拥幕会,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练结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繁杂,在纵向层次上,每一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结构,在短时间内记忆海量的知识点,学生只能一知半解。财经法规并不是固有的条款,如何能够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关键在于让法规用起来,能够应用的法规才能真实的体现其价值,所以从法规的实际应用入手,在虚拟的环境中设计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利用财经法规知识解决问题,用职业道德知识去判别是非,锻炼其操作技能,才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三)课程学习与资格考试相结合,以“考”促“学”

作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可以将应试作为学习的促进手段,使教学与考证两者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带动同学的学习劲头。由于考试的外在压力,学生会积极自觉地学习,考试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总结并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学”与“教”的平衡。教师可以从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出发,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分配学习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的顺利通过考试。

(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从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的要求来看,该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都是较高的,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基于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应该注重锻炼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能掌握知识通过考试,又能为以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1]谢佳,赵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双月刊),2014(02):8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4

关键词:中等专业;财经法规;职业道德;教学对策

这里强调的会计从业资格,实质上就是指相关人员成功介入会计职业、从事相关专业事务的一类法定资质,想要顺利取得此类资格,实施考试制度是必然之势。关于这部分考试大纲制定和活动组织事务,主要交由财政部门统一负责。大部分首次参与此类考试的成员,特别是中专会计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因为课程内容着实枯燥乏味,课堂吸收的内容极为有限,因此最终考试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由此看来,针对现阶段我国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引导方案,进行适当地人性化改革调试,绝对是迎合时展步伐的必要途径。

一、我国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面临的挑战研究

依照我国《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调研认证,任何欲参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事先达到以下规范要求:首先,自觉遵守会计和其余财经法律规定。其次,维持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最后,能够熟练掌握与灵活沿用会计专业基础性知识技能。透过宏观角度观察,有关考试人员的学历条件并未作出严格限制,这便令后期报名人员水准千差万别,其中大部分个体从未经过专业法规内涵熏陶,导致入门困境重重。归结来讲,关于这部分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在某种角度上还是需要依靠教师课堂之上的细致讲解,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说课堂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处理不够妥善,最终学生改造成果势必令人难以直视。总的来讲,在以上因素影响之下,有关中等专业《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和课堂引导模式等,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严苛的技术挑战危机。究竟怎样在较短时间内,令一群法学、会计专业基础不稳的学生,在对应资格考试中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以此激励其在今后特定岗位上灵活利用已学知识理论,这是每个处于第一线教师的核心奋斗指标。想要顺利完成以上任务,必须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的改革探索。由此,笔者决定主动联合自身在这方面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后期我国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讲解模式调整,希望能够欲从事会计专业的应试人员,提供些许指导性建议。

二、日后我国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策略解析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验证,涉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归属于统考科目,内容比较枯燥,如若教师在课堂之上引导方式不够科学,加上和学生沟通联系不够密切,最终必然会令中等专业学生感知积极性和课程讲解质量骤减。因此,尽快整改现有教学指导方式,是任何一位从事会计专业课程指导教师的使命。关于今后中等专业学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诸多的教学改革细节将如下所示:

(一)借助案例进行财经法规理论内涵深入探讨

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财经法学理论宣讲,可以进一步辅助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强化会计法学理论的认知实效,令其在今后在课后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渠道,不断搜集整理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要诀,灵活解决经济生活中常见的疑难问题。报告会计专业从业资格考试的中专学生,法律功底不够坚实,针对此类群体采取正规院校指导方式,明显是不够科学的。相对地,课堂之上,教师有必要时刻彰显案例教学主导地位,使得课程中过于抽象的法律条文和法学理论等,瞬间变得通俗易懂起来,方便学生在较短时间范围内进行快速吸纳消化,稳定今后中专院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学科教学质量。具有措施就是经过案例剖析,满足学生学习中应用法律的诉求,促进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令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情境下,养成依照法律约束自身一切行为的习惯。在如此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下,激活中专生对财经法规的认知、运用潜质,是目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主流改革方向。

(二)配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生动化呈现

正如上述内容所说,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知识,十分复杂且抽象,加上中专学校课前辅导时间不足,内部学生会计、法律知识基础严重缺乏,单纯沿用鸭架式单方灌输手法,必然不会令最终教学质量产生任何转机。因此,作为专业化指导教师,理应灵活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引导环境,赋予教学内容前所未有的形象、立体感知效果。如借助图、文、声、色等演示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令学生各类感觉器官得以充分调动;再就是建立起独特的信息交流平台,抵制过往课程讲解的时间、空间限制效应,实质上就是鼓励学生将课堂上产生的疑问发表在公共论坛之上,由指导教师定期统一回复。长此以往,相信对于提升阶段化课程教学实效来讲,辅助意义极为重大。

(三)督促学生利用自主练习巩固已学知识

这也是检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说,学生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认真听讲之外,课后还需自主进行阶段性练习,为提升综合测试成绩做好准备。教师要做的便是,在每次上课之前,安排学生做练习试卷,加强个体专业知识记忆熟练程度,避免考试因为过度紧张而轻易遗忘。而综合测试则有助于将已学知识进行系统、综合化梳理,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并予以纠正,方便其掌握不同考试题型,确保最终会计资格考试能够得心应手。另一方面,督促相关教师尽快调整过往盲目关注应试结果的心态,同时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视为一类专业基础课程,争取将自身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学生经济方面法律法规掌握能力之上,使其能够清晰地划分合法、非法界限,自主联合法律途径进行自身、单位合法权益维护,切实地将一切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之中。法律实践性较强已经是众所周知,尤其作为财经法规,其和社会大众一切经济生活紧密关联,内涵机理过于繁琐,想要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加以灵活沿用,单纯地进行法规条文背诵记忆是不现实的,相应地,应该学会联合实际进行具体知识筛选利用。如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2个或2个以上的人分工办理。这句话的关键字就是内部牵制制度和收付、结算及登记。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区别对待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哪些关键字要注意进行重点财会研究强调,在此期间还可以辅之以阶段测验。这样,不仅能加强记忆、克服遗忘,而且有利于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中专院校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讲解工作,对于相关教师来讲,本身就是一项严峻的技术挑战。因此,其有必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学术研究力度,同时适当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内容感知整改,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林伟.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中强化会计诚信教育的探索[J].内江科技,2010

[2]郑兴云.福建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特点与教学方法探究[J].科教文汇,201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5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案例教学法

现今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都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此课程不仅是会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之一。从吉林省历年来的考试情况看,该科的通过率一直很低。那么如何提高该科的通过率,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被动的学变成主动的学,下面笔者就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在教学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和探索结果。

一、本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

这门课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它综合了法学与经济学、会计学、伦理学四门学科知识,是一门交叉课程。其特点是和会计实务联系很密切,但法律条文多,知识点分散,需要背的内容多,学生学起来可能会觉得枯燥或有畏难情绪。但是本课对学生又特别重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和继续教育管理规定,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从近期看学习此课是学生取得初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必备的条件,从长远看,此课程将为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很多高校在开设本门课程的时候,将本课程设置在大二上学期,因为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本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正是考从业资格证的最佳时机。但是此时开课的缺点是,在此之前的一年学习中,他们对会计这门学科的认识不够,会计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而且,从教学上来说没有新颖的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这样教师教起来费力不讨好,学生还没有兴趣学。

二、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谈一下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措施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对于吉林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来说总共分为四章,每一章有其内在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我们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本章的特点是和《会计学原理》联系紧密,但也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学本课程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系统,但多。教学中应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事例,问题和有关违法案例为引导,引领学生主动去体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从而培养学生依法处理会计业务的意识与能力。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本章的特点是和实务联系紧密,学生很多都没有见过实务中应用的票据,而且也不太清楚利用票据结算的规定,也搞不懂银行账户的含义。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以常见的票据实物及支付手段为例,让学生掌握支付结算的概念,以及银行结算账户、票据结算及非票据结算的法律规定。

在教学时我就曾利用学校的资源打印出很多实际的票据,利用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填写票据。有的学生扮演银行,有的扮演各个关联公司,让他们之间进行往来业务,用填写的票据进行结算。这样上起课来既不觉得枯燥,学生们爱学,感兴趣,而且在此过程中设计到的知识点练过之后是不会忘记的。

第三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本章是此书中最难讲的一章,因为对于税收管理来说法律条文多,讲解和解释都是很枯燥的,而且背起来非常的困难。教学中应注意以企业日常工作中常见的违反税收征收管理的案例为主,强化学生记忆税收征管的要求与责任。要求学生掌握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发票管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相关规定;区分不同的税收征收措施与方式;识别违反税法的行为与责任。

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应注意以财务工作中常见违背职业道德的事例为例,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与分析判断哪些行为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和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正确识别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并知道如何杜绝和防范,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二)注重前后知识联系

在教学上要注重前后的知识能够窜连起来,学生往往都是学一点,忘一点。学到后面,前面的知识就都忘记了。大部分学生对于某一章的单个问题能回答的,但,一旦让其联系以前的知识来回答,就答不上来了,知识点没有吃透,没有记牢,不会运用是现在学生学习此课程的一个通病。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前面的知识和后面的知识进行联系。其实书后面的支付结算和税收管理制度这两张和前面的知识有很多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温故了前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将书上的知识掌握牢固。

(三)案例分析式教学

之前的各个章节的教学方法探讨中,对于每一章,都有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本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此门课程是枯燥的,只有案例分析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我认为案例分析是本课程最佳的选择。

但是不是说每节课都要用到案例分析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此方法虽然好,但是用多了,一样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在学生中会引起“审美疲劳”。

三、结束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

一、中职业教育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及困境

(一)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

对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必修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法律、财政、税收等知识的理论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如果授课教师只懂得会计知识,而对其他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在教学中就不能驾轻就熟,教学效果自然会下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中职院校缺乏会计实务经验丰富且法学基础扎实的跨专业教师,在开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时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化的解读,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严重降低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

目前,还有很多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开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时采用传统“黑板+粉笔”的授课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再加上本来这门课程内容就枯燥难懂,课程内容设计的也不够科学,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也会弱化。

(三)应试现象突出,理解与应用被弱化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职教师和学生在观念上存在误区,认为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取得资格证,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死记硬背,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很多学生在通过资格考试之后由于缺乏理解会遗忘大部分知识,严重降低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切实提高中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必须加强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对于负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教师既要懂得基本的会计实务知识,又要对财政、税收、法律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该门课程教师的专业性,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还可以邀请那些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教学师资队伍,实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职业院校还要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增强探索开拓能力,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进而促进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丰富教学方法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中职院校要想切实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是改进这一教学困境的重要方法。通过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当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将课程当中抽象的法律、税收相关的知识融入到案例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强化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2.情境教学

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并辅之生动的语言文字,可以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化,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实际的会计工作岗位当中。第二,开展现场教学,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商场、银行等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通过真实情境进行现场范例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3.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项目教学法当中,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的划分,然后再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按照项目实施的步骤学习课程知识。

(三)讲练结合,把知识点考题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中职院校进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教学除了要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水平之外,为资格考试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目的。从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现状来看,基本上是以客观题为主,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实行讲练结合,将重要的知识点纳入到考试例题当中,这样既能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有助于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更好的应对资格考试。

三、结语

针对目前中职院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需要学校及教师及时更新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前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学校要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科学的选择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还要强调讲练结合,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谢佳,赵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4,(02).

[2]暨剑英.论中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方法[J].林区教学,2015,(0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组织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2日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作为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的,美国朗德尔教授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在法律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并大力推广。到上世纪初,现代案例教学法被哈佛大学商学院用于管理教学上,用来教授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特殊性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改革了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学会学习,应终身学习需要;案例教学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

二、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性质的认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财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素养培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的必考科目。包括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两大部分,由于该课程内容大多是法规条文,知识面广泛,理论性极强,但又考核实际运用能力。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采取单向式的知识灌输,教授代替学生思维,学生只是被灌输的对象,形式比较呆板,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学起来必然枯燥无味,课堂气氛势必沉闷,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要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上有所创新。通过不断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本人觉得,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不错。

三、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组织实施

1、案例的选择要做到合理、有效。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案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一定要精心选择。具体来说,必须做到选择的案例必须贴近实际。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实际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设计案例;选择的案例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案例尽可能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最具有说服力。

例如,在学习《会计法》内容时,笔者选择如下案例:2003年4月,某市财政局派出检查组对市属某钢铁厂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1)2002年3月,新厂长刘某上任后,将其朋友的女儿小林调入该厂会计科任出纳,兼管会计档案保管工作,小林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2002年4月,会计张某申请调离该厂,厂人事部门在其没有办清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的情况下,即为其办理调动手续;(3)2001年1月,该厂档案科会同会计科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厂长签字后,按规定进行了监销。经查实,销毁的会计档案中有一些是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要求:请指出上述情况中哪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学生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时,就要根据《会计法》和《规范》的有关规定,明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上岗工作对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条件,必须将本人所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管人员,没有办清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者离职;在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以备销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典型性、直观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达到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

2、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组织实施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而定)提前1周左右发给学生。最好对学生进行分组,一个讨论小组人数不宜超过6人,一个班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和指挥工作。课下可由组长牵头进行资料准备,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并进行汇总,形成讨论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广泛讨论,学生自己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案例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分析评价报告中的优、缺点。笔者在会计职业道德一章的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案例:2009年初某集团公司财务部拟组织本系统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公司财会部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实施等问题,分别与会计人员王××、周××、姚××、范××等4人进行了座谈。4人回答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概念问题,王××认为,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问题,周××认为,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在性质、实现形式上都一样。

(3)关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姚××认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全部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两条:一是廉洁自律,会计职业是一项极为特殊的职业,整天与钱、财、物打交道,如果爱贪爱占,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二是强化服务,会计人员的根本任务就是为单位负责人提供服务,应当无条件服从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领导意图。

(4)关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范××认为,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学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强化会计道德情操。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要求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别分析判断王××、周××、姚××、范××4人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阐述正确的观点。又通过各组成员们的分析与讨论,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为了找到答案,必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归纳观点,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组织上,教师首先应做好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工作,应巡视检查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并作必要的答疑和指导。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小组讨论。当学生在讨论时偏离主题而陷入细枝末节的争论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回到主题上来;学生明白了二者在性质上、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会计法律制度是工作业务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颁布规定。它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是从品行角度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作出规范。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其实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法律制度要求的是“必须”,评价使用的范畴是对和错。案例教学会使枯燥的会计法律知识生动化、形象化,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3、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第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案例的选择,应该依据该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目的来选择,案例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第二,案例应注意科学设计并不断更新。现实中的生活实例并不完全等同于案例,不能照抄照搬,要经过教师的提炼和加工进行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实例应注意其典型性和普遍性,对其内容结构、逻辑关系、语言、文字、篇幅长短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使之语言简练、措辞得体,概括性强,问题明确;第三,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强调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建教学案例库。在案例教学中,要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8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近两年,笔者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实施了导学式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该门课程的考级通过率相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概念

导学式教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把教师对学生的“授”转移到对学生的“导”以及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转移到对学生的“学”,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中的教学观、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育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和提升,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导学式教学法主要由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总结反思等几个教学环节组成。

在导学式教学法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预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预习展示,并对有关问题和案例进行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积极性有较高的要求。下面就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环节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自主学习环节是导学式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自主学习是导学式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甚至部分学生不预习,这样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中的预习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无法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导学式模式的教学优势也就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这个环节实施的好坏决定了后面几个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它是导学式教学法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真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不断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好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学生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控制好自身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需要。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何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好的学习方法,导学式教学模式中也同样有很多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针对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内容枯燥、概念多、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要理解记忆知识比较多的特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思维导图法、归纳总结法、谐音记忆法、编打油诗记忆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与学习技巧。

1 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的,他发现可以将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进行和谐而巧妙的运用,将彼此分开工作能提高效率。

由于概念多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更不能够比较深刻地了解概念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促使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观察、体会、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从而产生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标,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编打油诗记忆法

在会计档案保管年限的学习中,需要记忆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年限,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可引导学生编制这样的打油诗:凭证账簿十五年,现银日记二十五,固定报废后五年,年报表报销最永久,日报季报是三年,银行调表对单是五年。通过这样简单易记的打油诗,学生就能很快牢记各种会计档案保管的年限,而且几个月后也不容易忘记。

3 归纳总结法

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记忆容量比较大的知识可以采用归纳总结法,如: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困难较大,可以将对于不依法设置账簿的罚款归纳为:(单位)3522理解为单位的罚款为3000元~50000元,剩下为个人罚款为2000元~20000元,总体归纳为:罚金都是2万~20万,罚款出现有三处,一处(单位)3522,2处(个人)35510,3处仍是(个人)55。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了大家在学习中记忆难、记不住、不愿记的情况。

4 谐音记忆法

在营业税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记住各种营业税的税率,根据谐音编写了口诀:邮文交建(有一个老人有文化,还矫健)为3%,意思是:邮电业、文化体育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税率为3%。20%的就只有娱乐业,剩下的行业税率都为5%。这样记忆起来变得很轻松,也增强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会不断地增强。

5 案例分析法

合理地以案例的形式来设计每堂教学案的预习题,将案例分析引入到自主学习环节中,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调动所有相关理论与经验知识去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五、总结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等形式引导全班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当然,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并不一定对所有的学生都适用,因此,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充分经历、感受、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借助丰厚的感性认识和鲜活的生活经验在感悟中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肖月华,思维导图在财经法规教学中的应用,科技咨询。2007(02).

[2]蒋小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职业教育,2010(10).

[3]曾昭坤,浅谈案例教学法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应用,财会研究,2010(08).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9

【关键词】财经法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从2011年我市开始全面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上机考试形式以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就形成了自身的一整套考试机制。该考卷由75道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组成。总体来说,具有考点多、涉及面广、内容偏细、随机抽取,考试难度大等特点。题型、题量、时间安排的调整和采用无纸化题库形式,对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师生而言,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笔者近几年一直担任财经法规的教学工作,不断探索新教法、新思路,力求让学生轻松备考,顺利过关。下面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复习备考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1 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其他两门课程相比,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多,较难提起学生的兴趣。思想指导行动,为了让学生高度重视、积极投入,我首先反复强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会计从业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 “门槛”,不论对于哪一类考生来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都是必考的,而且列举历届学生因为该科不合格而拿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实例,从而引起重视,提高兴趣。其次,让学生明确当前的会计考证考什么,怎么考。为此,我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做到目标具体、条理清楚。

2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从近几次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考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的题型有单选、多选、判断题三种。 无纸化题库考题的特点是考点多,知识点分散、细致,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有的根据时间出题,有的跨章节出题,有的选择容易混淆的内容出题,甚至有的根据教材内容从反面、反向出题。出题方法没有一定之规,单靠死记硬背的考点逐步减少。显然,要提高考证通过率,单纯提高学生的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辅导学生进行会计考证复习时,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狠抓基础,促进能力

狠抓基础,就是切实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能力,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无纸化考试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分散,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能以任何投机取巧的方法猜题、押题,应付考试,否则结果会适得其反。我们应立足于教好、学好每一章节,要研究教学新思路,分析每段每句可能出现的题型和题目,要教会学生细中看细。在首轮复习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对复习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把重点放在基础上,将知识点较难或题目较难的内容删除掉,只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法规基本知识,为发展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做好准备。同时,在全面系统教学的基础上自编题库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测试,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每一次都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总结上一次考试中的不足,提醒自己在下次考试时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2.2 抓住要点、关键词

抓住要点、关键词可以使复习更有成效,并且带动知识的全面掌握,促进运用能力的提高,是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的方法。中职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课外,还要学习文化课,有限的时间内要学量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繁重。要完全记住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而抓住要点和语句中的关键词显得尤为重要。如: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2个或2个以上的人分工办理。这句话的关键字就是内部牵制制度和收付、结算及登记。在第二轮复习中,要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区别对待每章节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作为一般了解,哪些要点要熟练精通,哪些关键字要注意进行重点强调,在此期间还可以辅之以阶段测验。这样,不仅能加强记忆、克服遗忘,而且有利于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2.3 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知识竞赛

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托尔斯泰也说过:“竞赛可以将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促进创造积极性、首创精神、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的发展。”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主要的任务是针对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开展组间的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外,学习小组的组员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利用课余时间背诵课本上重点内容和知识要点。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很多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

3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只传授课本知识而不注意传授学习方法的老师,是教不出高分高能的学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3.1 制定复习计划,做到“温故而知新”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记忆过的知识每隔30分钟回忆遗忘率为42%;1小时后回忆遗忘率为56%;一天后遗忘率为67%;6天后为75%;如果一个月后再回忆遗忘率则高达78.1%。所以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根据遗忘曲线来制订复习计划,让学生自主开放地复习、记忆。没有计划,学习起来漫无边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获。每天学习哪些内容,复习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会计考试要求全科合格,因此各科目之间还要统筹兼顾,合理搭配时间,不能偏科。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掌握好知识、技能。

3.2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总结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专业名词多,记忆难度大,学生往往有畏难的心理,想记又记不住,或者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告诉学生不能死记硬背,应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如比较法、归纳法、总结法、联想法等。如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的区别,就可以采用列表法:

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的区别

4 重练习

练习是巩固知识和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除了平时认真上课外,平时也要进行阶段性练习,重视综合测试。每次上课前做套练习卷以温习前面知识;学完一章内容就当堂做相关的练习卷以巩固当天所学知识;期间还辅之以阶段测验;学完所有内容后就反复做综合卷。平时练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克服遗忘;而综合测试利于所学知识的系统化、综合化。通过练习、考试既可深化知识、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又有助于学生熟悉各种考试题型,以保证最终考试时能得心应手。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对教师是一大挑战,对学生也是一大难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教师应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篇10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1引言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曝光了一些会计舞弊案和与之相联系的审计失败案,表明了某些财会工作者没有坚持原则,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资料或串通舞弊。主要原因是财会工作者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为了一己私欲做出了无德行为,所以,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2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会计职业道德是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的必要方面,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财会人员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管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财会人员都能够忠于职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庆幸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之时,不应该忽略以下问题。

2.1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再思考”(韩敏,2011)指出,由于财会人员受到各方面的利益诱惑或是个人利益追求或是对某些压力、现实的妥协,违背了真实、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他们通常伪造、变造、隐藏、损毁各种会计材料,做假账,会计知识贫乏或陈旧以致专业能力差,所以,有些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差。还有一些财会人员不学习、不关注严密的法律法规,不知晓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些财会人员拜金主义严重,从而经不住诱惑,知法犯法,所以,有些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乔宇东,2009)中提到汉寿县某校的财会人员以“集资”名义诈骗钱财后办厂子,然而厂子破产,款项也不能还清,直到内部审查清查,才真相大白。

2.2会计造假手段增加,造假现象严峻,使得会计信息失真

“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再思考”(韩敏,2011)指出,当前财会人员的会计造假手段愈来愈多,例如收入提前确认、成本推迟确认、收益支出资本化、选择不同的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等等,这些会计造假手段不易被人知晓,即使是被人知晓,其相应的处罚也比较轻,所以使得会计造假愈演愈烈。

2.3会计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论会计职业道德”(王彦熹,2015)指出,我们国家现行的财会制度在组成上并不完整和系统。近年来,诸如质量成本会计、物价变动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等出现的新兴的会计分支在平常工作中已被财会人员熟练掌握,但相对应的具体制度或准则规范却未出台,使得会计人员无据可依、无章可循而做出一些不规范的会计处理。不仅如此,在许多公司内部也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只是一味地行驶国际统一制定的会计规范,从而不能结合自身实际使企业账实不符、成本不实。

2.4职能部门对财务工作监管减弱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强化会计监督”(杨晓莉,2005)指出,财会人员的监管职权受现行财会人员的管理制度所制约。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归属公司,其利益受制于公司法人意识,财会人员在监督上不独立,在会计核算时易根据负责人的想法做账。所以,对于财会人员既要在公司领导下工作,又要对负责人的各种行为进行会计监督,这种两重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实现,最终使得会计的监督职能不能履行。

2.5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在“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石天胜,2013)和“关于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王立杰,2006)中均指出,我国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高度关注,致使一些会计人员只是认为做好目前的工作就好、不能够主动学习、管理不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导致有些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

3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需要漫长的过程,在职业道德养成逐渐形成时,外部因素是推动作用,内部因素是决定作用。因此财会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优化从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七个方面。

3.1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论会计职业道德”(王彦熹,2015)指出,我们国家的会计管理工作理当把目前的《会计法》逐步完善,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领域进行补充,建议会计界资深人士经过不断地探讨后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使会计职业道德能够收到一定成果。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改进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能够真正地肩负监督的职能。

3.2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当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与对策”(陈玲,2015)指出,如今我们国家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没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此种情况下,会计监督就特别必要。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尽快完善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准则,可借鉴其他国家制定的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针对性地制定标准。其次,在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时,应将范围进行扩展,因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只是独立、客观、公正,所以是片面化的。

3.3加强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试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建议”(汪逸尘,2010)指出,我国在不断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应该设立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定时或不定时审查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并且根据审查结果做出对应的表扬与惩处,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就是为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能够被遵从。财政部门要对会计职业道德施行一定的行政监督和管理,将会计职业道德审查与各种证书检查或评优表彰结合起来,表扬优秀会计工作者,形成一个扬善抑恶工作氛围,进而在无形之中不断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4优化从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贾秋菊,2010)指出,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受会计行为环境的优劣影响着,因为一个体制不全面、道德认识薄弱、没有真诚信任的社会大环境中,是不会创造出一个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的。所以,优化会计从业的环境,创造一个优良的社会气氛,对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着重大作用。然而会计这个大环境的优化则要社会各个方面的互相联系,所以唯有社会的各个行业均提升了职业道德素质,才可以创造出会计职业道德的融洽氛围。

3.5构建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胡朝举林珊玉,2011)指出,会计职业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至高目标就是个人自律。具有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的会计人员是其具有完全自律职业道德境界的必要条件。所以,财会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首先,应该拥有客观公平公正的职业信念;其次,要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准则真正变成自己心中的准绳,并指引着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其三,要重视会计职业的崇高声誉,不仅要关注本人的名誉,还要关注团体甚至行业的声誉。

3.6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胡朝举林珊玉,2011)指出,健全会计职业道德他律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3.6.1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强化内部监管。

根据《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企业应该科学合理地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和会计工作制定出具体规定,为会计人员核算提供有力依据,有效制止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也有效遏制企业领导者在利益驱使下迫使会计人员做假账,起到了会计人员监督的作用。

3.6.2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机制,强化行业监管。

我们国家应当参考国际惯例,设立有威望的会计行业自律组织机制,并且不断地健全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管理体制,使行业自律组织对建设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起到促进作用。该组织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会计职业道德评定机构,进行考核评定,以自我与内部评估为基本,结合行业外部评估,最终评定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让行业自律监管不断加强。

3.6.3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强化社会监督。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职责。建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社会的舆论监管起着重大作用。所以,相关部门建立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将其奖惩记入其相应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产生良好的社会监督效果。

3.6.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

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法律是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财会工作者的一种补救措施。不断健全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可以显示法律的权威,不断打击经济犯罪也会促进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3.7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高路路,2012)指出,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机制,本质就是期望会计人员能够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引和管制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提升会计工作者的道德水平。

4总结

纵观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从多个角度对影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他们主要注重加强会计教育、建立法律法规、加大监督力度、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力等方面的建设,并以此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敏.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再思考[J].国管理信息化,2011(14):02.

[2]乔宇东.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财会研究,2009(02):176.

[3]王彦熹.论会计职业道德[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3):176-177.

[4]杨晓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强化会计监督[J].财会经济,2005(06):230-231.

[5]石天胜.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3(35):034.

[6]王立杰.关于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4):65-66.

[7]陈玲.当前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3):168-169.

[8]汪逸尘.试谈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3):113-114.

[9]贾秋菊.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企业论坛,2010(02):130.

[10]胡朝举林珊玉.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1(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