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十篇

时间:2023-03-17 11:45:05

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人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时期,似乎道德的力量减退了,从“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单车后座上嬉笑”之类的拜金主义,到“郭美美炫富事件”、“小悦悦事件”、“药家鑫案件”等,若干道德缺失的社会病蔓延,仿佛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只有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匮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进步,同时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干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方略,道德文化也相应被提升到更高层次,就是要克服人们对于道德追求的迷茫和悲观情绪,感受浓郁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氛围和时代气息。那么,我们如何来评判一种行为,一种观念,一个事件的道德与否呢?笔者以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为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有利于更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我们不能仅以是否违法犯罪作为自己的道德修养标准,因为法律是最低道德标准,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主要作用

修身养性本身就是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形式,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即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加强了社会公德方面的修养,我们的公共生活就有了公共秩序,社会正气得到了弘扬,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就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我们加强了职业道德修养,我们就能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紧密相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乐于奉献。我们加强了家庭道德修养,我们的亲情、爱情、婚姻就能沐浴在爱的温泉,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推动和谐家庭、和谐社区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由此可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一是可以提高认识自我的水平,提高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一个自觉自省的过程,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二是可以调节心智,丰富自我。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也是一个内心充实激情受人尊敬的人;三是可以构建和谐,打造富有战斗力的团队。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企业员工应当具备良好的修养,凝心聚力,变个人优势为团队整体战斗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追寻道德源泉本身也是一种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个体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付出和奉献,又为自己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

社会主义道德篇2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辨证关系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道德是建立经济的发展之上,没有经济的基本发展,就不可能存在什么道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的进步,这是人类发展历史的基本事实,也是用唯物史观考察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相互关系的基本结论。正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使得自由民主成为现代主流道德观,而封建社会的愚忠专制的道德观早已为人所不齿。但是,我们不应该将上述经济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促进作用作简单的、机械的、绝对的理解。道德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外,还遵循着思想、精神、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因此,我们只有既承认历史发展的长过程中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同步性,又承认社会发展某些阶段上两者不协调不同步的可能性,但总体趋势却是趋同的,只有这样认识才算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唯物史观。

1.2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进程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而言,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勤劳、勇敢、俭朴、善良、友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优秀的道德和精神品质,中华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称誉世界,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精神道德境界,提倡人既要敢于和自然灾害作斗争又要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提倡人对人要讲仁、义、礼、信,提倡家庭亲属关系上的孝亲和和睦等等。显然这些道德观点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落后的消极的道德观也会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如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还存在反映封建等级制度和自然经济方面的内容,在人们日常生活传统中也还有各种迷信和陈规陋习等。这些落后的消极的道德观既不利于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必然会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些价值观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观过程中必须摒弃的。

■二、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

2.1 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如上所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引导公众建立正确积极的道德观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胡总书记的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2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建设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大意义。胡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3.1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如前所述,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社会经济发展决定了道德的进步,但我们同时又承认社会发展某些阶段上两者不协调不同步的可能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旧的道德规范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而新的道德规范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观;荣辱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决定》明确提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道德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协调社会利益的公共准则,能够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精神支撑的作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对道德建设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的功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思想道德建设有四大功能。

    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激励功能,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凝聚功能,有利于统一思想,动员人们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事业,需要人们共同来努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思想,就可以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走出各种思想误区,促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朝着共同的理想目标奋进。

    三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弘扬正气、抑制歪风,歌颂先进、鞭策后进,引导人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诚信有序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四是思想道德建设具有调节控制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与和谐。

    我们目前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首先,道德主体性意识的泛化。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给公民的道德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但同时,由于道德意识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扩张使得道德主体意识被泛化了,人们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益,甚至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过度被推崇的利己主义和唯利是图的心理滋生了一系列的丑恶现象,如将亲情、爱情、友情以利害关系来衡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其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同时并存,造成一些人道德取向的混乱,使我国现阶段呈现出多种道德价值观并存、冲突的状态,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着道德判断和选择。但是,当前的道德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道德评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也被弱化了。

    再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交融碰撞,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但是多元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一些负面现象相结合,产生了道德失范现象。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如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对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置若阁闻,官员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医生收受病人红包,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变态扭曲等。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更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广泛性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就是“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道德观。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道德观

社会主义道德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融洽、有序、稳定、协调、和谐的社会文明状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好三个基本层面的和谐问题:一是要解决好人际关系和谐问题,二是要解决好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加强法律、政策、制度的建设,以提供安定有序的体制支撑与机制保障,也需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发挥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和精神支撑功能。因为道德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更深入、更持久、更广泛、更具渗透力的力量。而且,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对和谐社会的法律、政策、制度化建设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它有助于培育更加理性自觉的实践主体,提高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的道德实践能力,使法律、政策、制度建设的贯彻和实施效果更佳。那么,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呢?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根据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不同,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人际道德、社会道德和环境道德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道德建设恰好能够从精神道德领域解决人际关系和谐问题、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为此,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别加以考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际道德基础是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友善宽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人际环境,没有人与人之间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普遍的和睦与融洽关系,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人际道德的维系和调节。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是个体道德的基石,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也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诚信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是融洽人际关系的剂,更是彰显个体灵魂的美德之花。不仅如此,诚信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和谐的纽带,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条件。诚信危机不仅损害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信任关系,使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而且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稳定,导致社会关系的混乱与无序。友爱,才能营造和睦、友好、祥和的人际环境,彰显人间真情和美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方面的差异很大,要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关系,就要倡导平等友爱的高尚道德,即在平等的基础上提倡各民族、各宗教团体、各党派、各阶层、各群体成员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爱护、相互温暖,尤其是要倡导尊重、同情和帮助弱者的人道关怀与博爱精神,倡导鼓励强者的积极健康心态,促进强者和弱者的携手同行、共同发展,从而使全体人民在相互关爱、彼此关怀的基础上融洽相处。团结互助,就是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成员紧密团结,爱好和平,互助合作,携手共进,以谋求民族国家内部繁荣稳定统一以及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和平相处。团结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高度理性社会,是多元一体的社会和谐体系。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经济多样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群体多样化、思想意识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此外,当前国际国内还存在着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社会势力与力量,这些构成了威胁和谐社会的潜在隐患。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如何协调好多元力量、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各民族、各地区、各阶层、各群体成员的紧密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凝聚全党全民的发展智慧,构建多元一体的高度和谐体,就成为社会治理的新课题。“和谐”最主要的是同心,只有万众同心才能达到高度和谐。同心是建立在价值共识的基础上的,全面小康是符合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和群体共同利益的奋斗目标,因此它成为凝聚和整合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所以,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目标,倡导团结美德,弘扬民族团结意识,才能营造同心协力、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友善宽容,就是指与人为善,以宽容、包容的健康心态对待他人,尊重个性,善待差异,宽和待人。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多元化社会,人们的利益差异扩大化、个人追求多样化、生活目标多元化、个性差异明显化,这就需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襟,以友善、宽容、和解的人生态度在多元差异中去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谐。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中国,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各阶层、各群体,我们有着明显的共存性、同一性与整体性,这就构成了友善宽容道德规范的深厚社会基础与现实依据。只有彼此友善、相互宽容,才能增进理解,相互尊重,加强沟通,文明交往,消除人际隔阂,避免人际关系紧张,维护社会团结,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使人们心情舒畅,工作顺心,生活惬意,社会安定。总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友善宽容的道德原则与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以和为善、以和为贵的伦理价值观,形成宽松、积极、健康、祥和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环境,解决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道德(公共道德)基础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还要有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除了要依靠法制的调控机制和制约机制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仰仗公共道德的维系和调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人们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心情舒畅的公正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教育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力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①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所规定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制度,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为特征的政治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扫清了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根本障碍,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从而使公平正义真正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实现。因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而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

一个公平、正义的公正社会,才能使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协调有序、相互融洽,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和妥善解决。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不断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的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正社会的实现,既要有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支撑,也要有全体公民的公正道德准则与规范来维护。所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层面的反映,就集中体现为公正原则必须成为每一个公民一切活动的道德准则,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普遍接受的公共道德规范,即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中,自觉树立公平正义原则,公平待人,公平处世,公平交往,积极维护社会公平,伸张正义。努力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正原则出发,自觉行动,担负起对社会公正的道义责任与义务。抵制不公平、不正义的行为,确立以维护公平正义为荣、损害社会公正为耻的道德观念,以公平、正义的原则、信念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有效的自我制约机制。确立崇高的道德正义感,形成鼓励和褒奖公平正义、贬斥和谴责不公正行为的道德激励和评价机制,进而形成促进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正确价值导向,从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精神屏障。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可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公平正义的道德,可强化人们对公平、正义的道德自律意识,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维护和发展社会公平与正义。这种公共道德的有效推行、扩展与积极实践,并与社会公正的制度化建设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必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从而使人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融洽、协调、顺畅,营造出人们心情舒畅、积极向上、生活安定、秩序井然、和睦相处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保障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之,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是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维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道义支撑和精神力量,它可以解决社会关系的和谐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境道德基础是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与自然共生共存、协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人类维持社会机体健康和谐的道义责任。人与自然、社会与地理环境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是紧密联系、休戚与共的有机统一体,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耦合互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大系统。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与自然的共生共长、协调共生,是生态大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除了制度、政策、法律等外在控制与约束外,还需要运用环境道德的内在约束和自我制约机制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人们发自于内心的信念、情感和自觉行为来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要大力倡导环境道德。环境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扩展和提升,它把传统伦理道德的调整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有机整体系统,它们相互支持。人作为道德主体应该履行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这体现了人类对道德关系认识的飞跃和发展,升华了人类道德的境界,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道德观念。“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倡导人们尊重自然界的权利与价值,不再把自然界看成是只供人类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自觉地将自然界视为人的身体(即“无机身体”)的一部分,加以关爱与保护,从而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加强对环境与资源生态平衡的维护。所谓“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是指人在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应该自觉地承担起维护自然整体和谐稳定的道德义务。所谓生态系统安全亦称为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它是指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处于正常发挥作用的状态。在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系统中,处于特定生态位的生物及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各自起着无法替代的平衡协调作用,都有自己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一旦改变或破坏了它们的存在,就会造成生态功能的紊乱和失调,引起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倡导建设良好的环境道德,就是要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忧患意识,强化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责任,并把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作为环境道德基本规范与信念纳入道德建设,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之贯彻落实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协调发展”,就是指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人与自然既有共生共长、相互支持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相互对抗的一面。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就在于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自觉的行为选择与价值调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同发展,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优化达到和谐一致,为人类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依托。总之,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而生态和谐有赖于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为基础的环境道德建设。

综上所述,以崇高的人际道德、社会道德、环境道德去导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有效地确立、强化、养成实践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为维护和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强有力的道义支撑,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道德篇5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德思考 诚信道德建设

党在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其中实体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经济主体不断升级和发展的过程。

1 把握时代脉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健康发展

我党结合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基于本国国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是我党深入洞悉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战略性举措。它的提出与构建从道德角度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1.1 就国内形势而言,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卓著。改革开放期间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各项基本国策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跨步迈向更高的水平,科技的进步大幅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本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当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推动我国在各领域不断再创佳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加速社会阶层的分化,各行业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地区不均衡发展、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逐日腐败的社会治安和低水平的社会道德素质等各类社会问题逐日显现,新问题屡屡出现,社会矛盾加剧等等诸多因素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考验,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依旧上涨……众多复杂变数,于中国,是危机还是契机,中国模式能否成功转型?“十二五”,中国经济能否平稳过渡,经济社会是否能步入一个全新的、良性发展的轨道,主要取决于我国政府和民众以何种态度和策略来应对这场考验。

在此期间,我党应该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大党政方针的宣传力度,努力夯实执政基础,逐步引导民众,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好各行各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1.2 就国际形势而言,要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性发展主题。现阶段,全球社会的发展形势令人担忧。全球经济化趋势明显增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个别国家奉行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地区矛盾冲突加剧,不断加大的南北贫富差距、逐渐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持续增长的人口比例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来自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进入大调整大变革阶段,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新一轮产业革命、技术革命迅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这不仅对我国当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们创新比较优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紧张的国内外形势,我党基于时展要求和民众意愿,结合党政管理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为缓解各行业的经济矛盾、持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此重要,如何让传统道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作用呢?下文中笔者将从此角度进行浅析。

2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平稳发展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对于民众意识的形成已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去其糟粕而取之精华,才使得那些适应时代需求的传统道德理念得以沿用至今,对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些传统的道德理念,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如2008年当中国经历 “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各种大事时,中国同胞的爱国情怀异常凸显,这一切都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和谐的民族的战斗力,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贡献。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西方思想方面的、价值观方面的矛盾比较严重,所以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须培养国人的民族意识情节,并使其贯穿于国民的实际行动中。

其次,崇尚“仁爱”和“人际和谐”理念。“仁者爱人”(孔子)、“爱之理、心之得”(朱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要寻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构想,就必须融入全球经济的“大炼炉”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党研究国际形势、基于本国国情提出的合理构想。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就是践行社会主义理论的有力证明。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之际,中共十召开,中国经济也在新的高度上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在这个历史的紧要关口,从20年的历史转变中汲取经验和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弘扬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平稳进行,全体中国人的努力会有一定的成效,因此,“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异常重要,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赵爱玲.新时期诚信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初探[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2]马存娟.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影响社会公平的原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9).

[3]李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价值工程,2010(14).

社会主义道德篇6

一、平等观的嬗变

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2页)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主之间有某些共同点,因此,他们之间可以要求平等,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在多数地方是无共同点的,因此,两者之间自然就无平等可言。通常情况下,奴隶主之间的平等可视为正常,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平等就显得荒唐了。在封建社会,“等级”、“门第”森严,不同的阶级、阶层有着各自的平等,而跨阶级、阶层的平等被视为“无序”、“犯上”。在这种原始观念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平等观”实际上是抛开“人”的平等权利,单从部分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去找寻其共同点,因此可视为“相对平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产品交换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规模贸易,商品所有者要求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平等权利,资本家要求雇佣自主,工人则要求人身自由。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这种人的平等为人权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这种要求就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自由和平等也就自然地宣布为人权。

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经济以及人权等角度对平等作出如下解释:“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3页)

虽然资本主义的平等观比古老的观念大大进了一步,可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始终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里,必然存在无产阶级的不平等,资产阶级要求消灭封建的阶级特权,而无产阶级则以消灭阶级做为自己的要求,认为平等不应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它应该成为实际的、有内容的东西。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6页)

马克思的这些精辟论断把平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这里,已不再是某一阶级、某一阶层、某一集团的“人”,而是“一切人”,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平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德的建构

1、道德对人的影响

道德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之一。这种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心理倾向,它能引导人体的行为。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称。(注:中共江苏省教育工作委员会编《思想道德修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自己的行为体现着某些社会关系、社会意义,道德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个人而言,道德对个体发展极为有利,它能促使人们身心平衡,使主体自我完善。人的社会化就是促成个人同社会的统一,这个过程,也就是个人对社会道德调控的认同,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要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离开道德是无从谈起的。现代道德是人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基本权利而实现的,它是个人主体对特定价值的一种自主要求。因此,平等既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2、道德内容的调配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尤以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影响甚大,此外,还有传统舆论、传统习惯,诸如:“节俭”、“勤劳”、“良心”、“孝”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蕴含着大量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可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历史也有诸多弊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愚忠”、“愚孝”让人愚从,“一切人”的平等观念在古老的中国被视为“叛逆”,使得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人权意识长期以来遭受压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平等意识增强,懂得了人的尊严,特别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愈来愈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冲击着旧的等级森严的传统观念,努力发展个性,实现自身价值。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正趋向多元化,全社会重视“德、才、能”的多种价值。尽管如此,“德”在人们心中的价值标准仍占很重要的位置。

3、道德的时代内涵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从国情出发,依据国民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性格,既要承接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又要适应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事业的发展,把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推广开来,使之变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因此,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变革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为人民服务”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一个人只有自觉、自愿,才能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要做到自觉、自愿,必须保证自身的平等权利,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又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同时又反对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或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小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平等观念和民主思想,大力提倡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建立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本身的价值,维护人格尊严、民利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平等观与道德建设

加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为基础,注重“一切人”的平等观念。事实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法律等方面,无不渗透平等观。

1、政治方面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道德与政治难分难解,政治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在政治生活中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管理监督国家事务的权利。

从管理者角度看,在实际运行中,权利的行使主体为少数人,在具体行使党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利时,某些道德水准不高的管理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实际上是人民的“老爷”,是特权人阶层。一些人在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下,运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有些人因此走向腐败,走向犯罪。据中纪委2000年1月公布的资料看,199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查结案件13041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32447人,在受处分的人员中,县处级干部4092人,地厅级干部327人,省(部)级干部17人。(注:郑群《试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取向和完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2000年第9期,第47页。)干部腐败现象日益突出,其原因与腐败者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差有关,也与当前制度不力、缺少有效的监督有关。权力的过份集中,导致权力主体为所欲为。如果他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正确地位,真正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人与工作,平等地参与和竞争,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慎独”,加之健全严密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使权力行使主体大大改变自身的形象。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广大人民群众应运用自身的政治权利,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去参与政治,以真正主人翁的姿态去管理、监督国家事务,特别是对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有害的事,要勇于揭发、勇于监督、勇于抗争,要抛开几千年以来烙在中国人身上的奴性,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并以此促进道德意识的转化、道德情感的升华,使自身成为一个健全向上、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经济方面

经济是道德的基础,经济环境是道德建设的条件,道德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和个人利益直接挂勾,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优胜劣汰,因此,人们劳动纪律观念大大强化,职业责任感增强,“诚实劳动、合理经营、公平交易”越来越被视为美德。“有德则有财”说的是道德能给人们带来益处,违反道德的行为,或早或晚都会使事业受阻。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切向钱看”,这些人“钱”字当头,坑蒙拐骗,因此,社会需要呼唤“诚实守信、彼此平等、信守承诺”的道德品质。从长远来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现象,随着经济大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会有“人无诚不立、业无义不兴、国无信不守”的道德意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身也寓含着平等观念的道德内容。

从市场主体来看,在经济合同中或是市场背后的“契约”里,以至经济活动的供求关系中,买卖关系、竞争关系都要求人们要有一个平等的大前提,要求诚实、守信。市场经济实为利益驱动型和竞争型的经济,主体决策、经营、管理等甚为重要,方向、方法正确就可以获利,反之就会亏损,这就要求经营者要有敬业、勤奋、节约等好的道德品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立观念、责任观念、效益观念更要强化,这样才能适应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

从商品交换来看,“自由、公正”的原则贯穿始终。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它平等地面对一切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在商品交换中得以修正,商品交换者权利平等。在市场经济中,以“等价交换”原则为价值尺度,参与市场活动,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与对物的依赖性,共同溶与市场体制之中。

3、科技方面

科技与道德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类日渐克服自身在自然界而前的恐惧与不安,并运用科技对人类心灵产生作用,获得“自由、平等”。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便捷、舒适,形成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既可造福于人,又可赐难于人,是害是利,其关键在于具体运用或研究科技活动的当事者。道德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科技在研究和运用时必须有严格的机制,必须受道德的约束。

首先,从科技研究方面来看,科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其使命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法律,其本身并不包含道德价值,但是,由于科学活动是在人类中进行的,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如此说来,科学及其活动本身也就成了人类道德评价的对象。这就决定了科技成员对其行为要承担越来越多的道德责任,要坚持“客观公正、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在任何强大势力面前都要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因诱惑而出售良心。所谓良心,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科技工作者要把握自己的研究活动,确保其研究成果要造福于世,至少不至于危害人类。

其次,从科技运用方面来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技术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这就使得科学技术具有“善”的意义,科技不仅给人类带来福利科技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因此会产生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道德问题。在现代社会里,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之间互动,使得功利的因素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压力。在其背景下,竞争意识越发浓烈,而公平的竞争,合法、合理、无公害的运用,全球意识、公众意识、平等意识已成为运用科技成果的共识。

4、法律方面

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密切相关,道德建设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法制建设是道德建设的体现和保障。道德实际上就是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念和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两者关系紧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可以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渗透在法律规范中,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提高直接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律除了具有强制作用外,它还有指导、教育、评价以及预测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平等贯穿其立法、执法、守法的各个环节。

首先,从立法方面来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显示了平等的相关因素,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从国体上确定了阶级性质和人民的地位。

其次,从执法方面来看,司法机关在实施法律过程中,依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实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等原则,要求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既让人们看到了法律的严肃性,又让人们看到了法律的公正无私和适应于“一切人”的“平等”。

社会主义道德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

经济领域中的种种非理性的不道德行为,除了用国家法律去约束外,还需要道德去制约。经济与道德始终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是要从我国市场经济的角度下来探讨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与影响。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库兹涅茨说:“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流行价值观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1]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得知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在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时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和指导。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国初期,实施计划经济,无哪方面看,它都比较单一、僵化。社会中人们收入水平没有较大差别,毫无竞争状态。在工作单位,还有“铁饭碗”的保证。同此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道德规范是:人们较多重视政治资本和无私帮助,无竞争,无金钱至上的物质观念。这是与当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新型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生活的方式多样化,人们收入差距的加大以及按劳分配的体制导致竞争激烈,出现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心理。显然,旧经济体制下的道德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竞争要在规范的环境中进行,才能获得正当利益。因此,为了保护公平的竞争市场需要法律的制约和道德的调控。

1.2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价值导向

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间的种种特点可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要想健康稳定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发挥其引导功能。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而最有效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就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1道德促进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政治环境稳定和团结的社会局面,所以,需要道德来帮助引导和调节。当今社会,判断一个国家的国民是否幸福不光要看其科技、军事,还要从道德的层面看,看这个国家人们是否有着良好道德素质。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要求,但同时也受道德的制约和调节。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在获取利益的方式上要注重公平及追求正当的利益,这有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

1.2.2道德能推动市场经济良好发展

道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促使人们自我约束与规范的作用,从而促使人们在经济交往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并且能够自觉的接受道德的调节。道德通过有利渗透到生活中提高了人们的意识从而也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影响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应该辩证的看问题,凡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影响也是如此。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解放了原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这对道德的影响表现在间接较少了人们迫于生计而去犯罪的情况,有益于帮助调节社会秩序。第二,有利于人们各方面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以市场为核心,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竞争为首要特征。因此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显然对旧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公平、竞争、效率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的新要求,形成了新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这些意识大大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的构建。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较为激烈的竞争,竞争可以促进思想进步,但同时也会让某些人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生。商品等价交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增强人们的平等观念的同时也容易让参与者产生“唯钱是图”的思想。在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调节的影响下,人们在形成注重人才、注重效益的观念下,产生了弄虚作假的恶劣行径。并且,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自发性反应到道德生活中来,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它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出现了某些道德滞后、错位现象。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采取各种非法手段、制假贩假、偷税漏税、挥霍浪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还未成熟,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建设正在发展中,尚未被人们全部接受。

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单纯的追求利益会导致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倾向的形成,最终有碍于道德建设的构建。因此,构建一个高效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成为迫切的要求。如何构建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首先,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建立可行的道德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人们处理好个人利于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应牢牢立足于现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的的道德规范。应该提倡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在不触犯法律前提下,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们服务为核心的良好道德品质。

其次,加强道德制度建设,提高道德的权威性。近些年来,道德问题引起人们的恐慌。毒奶粉、毒胶囊事件让人们措手不及。因此,要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将制度与伦理结合在一起,通过制度安排使社会上存在的不道德的行为付出应有代价。所以,要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一套奖惩措施,确保道德要求的实现。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强化道德的行为准则,依靠法律来监督制约道德实施,利用法律手段同时可以增强道德的监督性。法律的强制力对于是治恶更为有效,对社会上各种不道德行为无疑能够起到震慑作用。

最后,加强道德舆论建设,促进道德良好范围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利于道德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建设,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全民道德教育,提高整体道德水平。建立一个与时代相是适应的道德舆论,一面大力宣传、普及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规范常识,一面注重从小抓起,按照不同的年龄层分批进行道德教育。虽然,我们提出由规范向素质转化,并不是要取消规范。如果说规范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人行为习惯,那么素质教育则是一种思想方法方面的培养,它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怎么做,从而使个体更自觉遵守行为规范。

我们已经跨入了新世纪,在今后的10年内,,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使道德和社会机制协调运行,将会更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和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主义道德篇8

[论文摘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和民族优良传统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引起人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多释化,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各种思想大量涌现、多样并存,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嫂变,对人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败堕落的。而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荣辱不分,见利忘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其中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一个发达的时代,必须有它自己所承载和弘扬的精神;一个良好正常的社会,必须有一种精神为它做铺垫;而一个社会和谐的程度,除了制度上的因素外,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水平的高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因此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确保全体公民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规范,就成为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同志着眼于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八荣”,是从肯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精辟概括,它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的“八耻”,是从否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深刻阐释,它切中时弊,揭露了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涵盖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在我们的时代树起了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和民族优良传统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与时俱进

道德作为一定的意识形态,寓于一定的社会形态之中,因而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和规范结合起来,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作出了高度概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离不开借鉴、吸取优秀的民族思想道德传统精髓。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永远是我们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古人的荣辱观中涉及了如何对待义与利、公与私、美与丑、善与恶、苦与乐、生与死等各种矛盾关系,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参照。在我国古代传统道德史上,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道德要求的儒家道德规范体系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两千多年来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体系,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服务的,其中难免含有集权专制、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糟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仁、义、礼、智、信”内容上的合理内核,摒弃其封建性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了很强的民族性和历史传承性,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

我们要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的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富有强烈时代精神的新型道德规范,充分体现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以“/l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植根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时代实践,这些新时代的精神为传统美德注人了新的内容,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既把握今天,又面向未来,是我们培育正确的道德观,规范自己言行的标尺。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思想文化、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要求。

三、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篇9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准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阶段人们道德关系的反映。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正式基于这种新的复杂的现实条件,党和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范体系,这就是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 (P.857)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们服务为核心,这是它同所有剥削阶级道德根本区别的显著标志。

(一)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阶级本质的根本体现

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代表者,他没有狭隘的阶级私利,它的阶级利益是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无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只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人民服务。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所有剥削制度的崭新社会制度。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而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必定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要求。

(三)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的理论概括总结

为人民服务是首先提出来的。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却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在领导广大无产阶级进行前仆后继的革命实践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思想探索的结果。《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283)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他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言简意赅地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 (P.1004)1945年,他在《论联合政府》中更是明确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P.1094-1095)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总是把能否真正“富民”、“利民”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尺度。他对共同富裕的强调和追求,无不体现着这一思想。同志也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3](P.636)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P.2)同志明确指出“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品格;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P.83-84)主席强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6](P.3)

(四)为人民服务要求的层次性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层次要求。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既是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除此之外,为人民服务还有较低层次的要求。这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在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同时,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后果,以求得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同的利益主体,从不同的利益要求出发,在遵纪守法和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谋求自己的正当利益的实现,事实上也为他人提供了服务。“为人民服务”思想所具有的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得其并非是高不可及,或只是少数人奉行的道德行为规范,而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任何人都可以履行,也应当履行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基本要求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是随着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导向。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其基本内容就是从国家,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求得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共同实现和发展。但个人利益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所谓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总和。正当利益的取得,一是必须以维护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为前提,二是必须通过诚实劳动的途径去取得。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本身就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第三,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所谓促进集体的不断完善,就是要克服某些腐败现象,设法完善我们的集体,使我们的集体成为完全真实的集体。所谓促进个人的不断完善,就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更多的考虑集体和他人方面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以求这种矛盾能够更好地得到解决。

(二)共同富裕的利国利民原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本质决定社会主义社会道德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全部内涵,规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全部内容都必须在这一原则的统领包容下确立并发生作用。不坚持利国利民原则,就无法保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国家、社会的整体及长远利益,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行为只有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才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的。

(三)利人利己的互利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人利己的道德准则相互补充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层次性。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无论是公有制还是其它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其道德水准的最具体、最基本的体现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遵循利人利己的道德准则,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最低要求,也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互利原则不仅从道德上肯定了经济人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以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具体规范着经济人的市场经济行为,引导经济人严格按照等价互利的原则进行商品交换,反对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

(四)平等公正原则

这是社会主义伦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经济道德原则。它规定每一个社会成员不仅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政治文化、人的尊严与社会权益上都是平等的。公正原则主要用于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行为和分配行为。公正原则一方面约束经济人的市场竞争行为,保障经济人的竞争地位平等和市场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坚持利益分配上的公平合理,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追求正当利益的同时,考虑并逐步缩小社会成员间的利益差距。

(五)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人们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循的经济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在经济交往中要以诚待人,一视同仁,开诚公布,相互信任。现今出现的“诚信危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道德风险。解决诚信道德危机,一方面要强调正规约束;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非正式的约束,建立与诚实信用等道德原则为基础的市场道德。

(六)现实和理想互相结合原则

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必须从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的目的和社会主义任务与长远目标出发,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体现集体主义原则以及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要体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等价值追求的原则性。加强道德监督,健全制约与激励机制,克服社会现实道德现象中不健康因素,使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要求的道德规范得到普遍的推行与遵守。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5.

[3].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02.

[4].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社会主义道德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诚信道德建设;道德能力

中图分类号:F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01-0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真学习领会十会议精神时,要积极贯彻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按照报告中的要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近些年,诚信缺失事件时有发生,是对人道德底线的冲击和拷问。诚信与失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诚信道德建设,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诚信道德建设,不仅是道德建设的重点,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其他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深刻阐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具体运用,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说明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的道德素养,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就不可能协调,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做到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社会生活就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诚信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建设,发挥道德的感化和示范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基础

1、“和谐”体现的是一种公正有序、协调完善的关系与秩序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就是社会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的社会。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依赖于社会各方面基础的支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以被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作为社会意识范畴内的道德建设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们在享受社会赋予权利的同时,也被要求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利的过度享用毫无疑问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而人们对责任和义务的逃避更是造成社会的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通过道德建设,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从而发挥道德的认识、教育与协调功能,为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我国公民诚信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诚信道德建设的水平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相应地人们的诚信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甚至出现了诚信道德滑坡的现象。和谐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诚信道德主体性意识的泛化。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给公民的道德主体意识的强化和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提高了社会成员主体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但同时,由于道德意识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市场经济“利益至上”原则扩张使诚信道德主体意识被泛化了,人们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益,甚至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过度被推崇的利己主义和唯利是图的心理滋生了一系列的丑恶现象,如将亲情、爱情、友情以利害关系来衡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屡禁不止,等等。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2、诚信道德评价标准混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同时并存,造成一些人道德取向的混乱,使我国现阶段呈现出多种诚信道德价值观并存、冲突的状态,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面临着道德判断和选择。但是,当前的道德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道德评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也被弱化了。

3、诚信道德失范现象严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道德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交融碰撞,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但是多元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一些负面现象相结合,产生了诚信道德失范现象。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领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范现象,如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对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置若阁闻,官员利用权力进行权钱交易,医生收受病人红包,家庭生活方式上的变态扭曲等。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建设就更显出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1、要以道德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公民诚信道德人格。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诚信道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只有人人讲诚信,给他人以信任,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形成。职业道德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为本的经营宗旨和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有利于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政府与公民的信任关系,而且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根本。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以诚信道德为重点,调整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互敬互爱、长幼有序、融洽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社会的微观基础。以诚信为重点的道德建设,最终是要塑造具有诚信道德的公民人格。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公民有了诚信这种高尚的道德人格,社会也就有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2、要加强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诚信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加强公民的诚信道德建设,需要法律与道德相互配合,优势互补,使诚信真正成为公民的道德自律。如果缺乏对失信者惩罚的法治体系,或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诚实守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失信违法的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惩处,诚实守信的道德风气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3、要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诚信道德奠定坚实的经济关系基础。诚信道德通过教化来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软约束,它需要市场体系、市场关系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制度性”和“规范性”来规范经济活动,从根本上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