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十篇

时间:2023-03-19 11:15:33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篇1

民众在就业、利率、物价、房价、股票等方面的实际利益,提高了其对于财经信息本身以及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判断的需求,因此,宏观经济新闻实际上在危机过程中对国内受众的经济思考起到了启蒙的作用。这一启蒙还进一步引申到了行业以及行业当中的经济主体。比如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并推动了投资者形成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价值投资方式,民众对行业、公司及相关政策的信息需求呈几何水平增长。于是,各级各类的财经媒体都在证券交易时间根据媒体特点开设栏目、板块,以适应这种信息需求。财经新闻还主动承担了媒体监督的职责。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财经媒体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微观经济运行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近来路人皆知的“乔丹体育”和“活熊取胆”事件。两起事件都来自于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前者是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将自身品牌合法不合理地捆绑于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由此误导消费者并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后者是黑熊养殖企业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扩大再生产,坚持以活熊体内取胆的方式获得熊胆产品原料,并一再强调取胆过程的科学和人道。针对两起事件的报道,共同特点是专业财经新闻没有停留在对信息的简单处理上,而是在对行业和公司进行信息挖掘的过程中,发出对于经济秩序和道德底线的关注,并引发了全面性的社会参与,并将原本处于游离状态下的灰色地带最大限度地暴露于阳光下,实现了从经济现象向社会领域的延展。此外,财经新闻还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原有的权威认识。比如媒体对中央直属企业中石化动用巨额公款购买茅台酒事件的曝光,以及由此引发对“三公”支出的质疑,实际上突破了新闻报道原有的宣传功能。另外,近年来不绝于耳的矿难、环保、拆迁等问题的新闻报道游走于经济与民生之间,实际上为一些较为高端的财经媒体开拓了一条从经济基础上升到上层建筑的特定传播方式,使财经报道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财经新闻产业的发展阶段

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财经新闻报道有其发展的过程和特定阶段。一般来说,产品的数量、质量、生产成本以及产业结构都是一个产业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对于财经新闻来说,由于标的和受众的巨大差异,媒体在不同细分市场内的分工以及满足特定受众信息要求的能力是财经新闻产业成熟与否的核心标志。近几年来,财经新闻报道对受众的针对性越来越强,目前的财经媒体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界限并不清晰但体系较为完整的行业结构。这一结构的最底层包括数量众多的非专业性报纸、杂志以及一些地方广电体系和门户网站,其特点是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做这一类财经报道的媒体一般不具备自我采集和整理财经信息的能力,而是以转载或简单编辑后发表一些人云亦云的评论为主。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层次的财经新闻实际上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但其所起到的社会作用仅限于经济信息的传递。中间层则主要由一些专业性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以及中央级的广电体系构成,代表媒体包括《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央视财经频道以及央广财经频率等。在这一层面的财经新闻报道主要面对最为广泛的社会中坚阶层,以及部分非财经领域内的精英人士。其经营特点在于信息及时、反应快、评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表述相对通俗、可理解性强。最上层也是数量最少的一层,主要由部分期刊杂志类平面财经媒体构成,以《财经》、《新世纪》和《第一财经周刊》等为代表。这部分媒体的时效性往往不及中间层次的媒体,但一般能够摆脱简单的信息传递渠道的定位,具有很强的信息挖掘和研究分析能力,也因此拥有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这一类媒体的受众主要为财经专业人员,且其产品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启发性。不同层次的财经媒体也形成了差异化的盈利模式。这是财经新闻产业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来说,最底层的财经新闻往往依附于一个综合性的媒体,仅能起到完善媒体信息覆盖范围的作用,难以形成实际盈利。中间层次和较高层次的财经媒体一般能够通过广告和受众两种利润来源形成可持续的盈利。但受到竞争激烈程度和网络新媒体崛起的影响,中间层次越来越难以通过受众来直接获得盈利,而较高层次的专业财经媒体由于其受众对产品价格敏感性不高,能够在产品销售环节获得定价方面的正收益。另外,在广告投放上,财经媒体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家电、服装、通讯产品等领域,但不同定位层次存在明显的差异。较高层次的专业财经媒体更倾向于毛利率高、宣传成本占比销售收入较大的奢侈品,以及金融、教育等现代化服务行业;而中等定位的媒体更倾向于品牌化的大众化消费品。广告定位的差异化也体现了财经媒体受众的细分,体现了财经媒体的经营与运行更为成熟与专业。有效的市场细分和盈利模式差异说明目前我国的财经新闻产业正在走向成熟。这一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受众的不同需求,并以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走向生存与发展的自我循环。

财经新闻篇2

“解码器”这一标准给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解码器”方式写作财经新闻关键应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有距离才有观察。

写作财经新闻应保持距离感。即不能过度沉溺于当前的政策条文和经济数据,而应从更广阔的视角和站在更高的境界来审视这些政策条文和经济数据。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和诠释这些政策条文和经济数据出台的原因,理清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

第二,只有加入记者的主观思考、分析、阐释和评说,才能够更大程度接近财经新闻事实的真相。

写作财经新闻不能只强调客观报道,而应当深入进去,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逻辑去思考和分析。记者主动地提出自己的主观思考和分析,并加以阐释和评说,反而能够更大程度接近财经新闻事实的真相,帮助读者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财经新闻。

第三点最重要,即只有以通俗解读的方式写作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

所谓通俗,就是尽可能地采用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方式,能够读懂的语言和文字来写作财经新闻。而解读,就是解释和导读,即记者应对所报道的财经新闻的内容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说,从而起到引导读者理解该条财经新闻内涵的作用。

目前刊载财经新闻报道的通常有两种类型的报纸,专业财经报纸和普通都市报。专业财经报纸主要面向收入较高、知识层次较高的“细分化”读者群,都市报则主要面向普通市民。专业财经报主要关注的是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着重进行一些重要政策的解读,同时关注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变化,另外对于一些知名公司的高层人士、公司股权变更、公司并购等新闻也广泛加以报道。这类文章篇幅通常比较长,有一定的深度,适合高知阶层的人士阅读。在这类文章的写作中,记者能否准确把握各种经济现象的实质和能否透彻而精辟地分析和阐释隐藏在这些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等,常常是文章能否获得读者青睐的关键。

普通都市报的有关财经报道应走平民路线,融入读者是其必然选择。在写作中,记者往往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是视角下移,即应从百姓视角来透视经济事件,找出这一经济事件和普通百姓哪一方面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是寻找较为通俗的写作切入点,即寻找到一种易于理解的、适合普通百姓口味的写作方式;第三是通俗解释,即把财经事件、经济动态或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概念,经过记者的理解,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让普通市民能通过阅读记者的报道将这些经济事件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明白这一经济事件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接受记者的报道。

财经新闻篇3

财经新闻教育发展到现在已有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学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现有材料加以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财经新闻教育的一些特点:

开设院校以财经类院校为主

早在1998年,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财经新闻专业开始招生,逐渐拉开了财经类院校开办财经新闻专业教育的序幕,随后的短短十年间,全国其他财经类院校也纷纷开设类似专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开办财经新闻专业(或方向)的财经类院校数量已不下20所。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北京工商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新闻专业、浙江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山西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财经新闻方向)、西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东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新疆财经大学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云南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等等,除了这些中央、省级财经类高校外,还有一些市级经济类院校、甚至大学的二级学院也开始开设此类专业,如兰州商学院的新闻学专业(经济新闻方向),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闻专业(经济新闻方向)等等。从开办财经新闻专业多为财经、商业类院校可以看出,这些学校在看到新闻学专业“很火”的情势下,都想利用财经高校的资源优势,希望在新闻教育领域开辟新的疆域。如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在其网站中这样宣传自己:“上海财经大学在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拥有雄厚的研究优势,经济思想史和会计学是部级重点学科,历史悠久,教学与科研实力都居于全国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我系充分借助和整合了这些学科的优势资源,在办学理念、专家队伍构成、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体现了经济与新闻的契合。教师队伍构成主要来自资深的财经类专业教授、专家和国内名牌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的青年博士 ① 。”

开设课程基本是“新闻+财经”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各高校尽管不尽相同,但仔细看来,主要专业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新闻+财经”。即在传统新闻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了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等等。除此之外,各个学校还各有安排,有的还开设了一些文学类、法学类、社会学类、广告类等相关课程,有的如西南财经大学还开设了高等数学、数理分析等经济类的基础性学科。可见,各个高校尽管开设科目略有不同,但在大体上还是新闻课程加财经类课程两大块。

可以说,这些财经类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开设财经新闻专业,对于后续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为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而院校式财经新闻教育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改进。

办学跟风现象严重

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1994年有66个,到1999年5年间增加了58个,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但从1999年到2004年5年内,共增加335个,平均每年增加近70个。而到2005年,我国新闻类专业点达到661个,一年新增202个,几乎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前50年建立的专业点总和的两倍②。新闻专业建设的快马加鞭让人感叹。而财经新闻专业在短短十年左右就开设了20个左右,这固然一方面是现实确实需要财经新闻人才,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财经新闻教育明显存在跟风现象,在新闻专业开始遍地开花之时,各个财经类院校都想利用自身优势,纷纷开设此类专业,先把山头占上,也不管自身办学条件是否成熟,师资是否到位。

新闻课程+财经课程 两张皮如何融合

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如前所述,很多院校都采取新闻专业课程加上一些财经类课程的简单复合,而非有机融合。学校的初衷也许是通过新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使得学生打好新闻功底;通过财经类专业课来奠定经济学基础。但是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在新闻类专业课的设置中,基本上还是“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等传统新闻学教育的主要课程,而对于经济类课程,也是把一些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因为学习新闻的学生大多是文科学生,对于经济学理论的掌握还略有难度,所以不可能讲授得很深刻。尤其最尴尬的是,教新闻的老师很少有懂经济的,而教经济的老师很少有懂新闻的,这样,两块课程的讲授只能是“各自为政”,两班人马教给学生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学生想融合恐怕也非易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也不能适应与满足当前媒体对本类人才的需求。

要想使财经新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上绝非遵循“新闻+财经=财经新闻”这样简单的逻辑,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两张皮”,更应该积极尝试开设二者融合的课程,如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中国当代财经新闻现状”、山西财经大学开设了“财经新闻写作”、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经济新闻实务”、新疆财经大学开设了“经济新闻学”等,应该说是很好的尝试,但可惜的是,这样的课程凤毛麟角,有些学校根本见不到一门类似这样的课程。

师资力量堪忧,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莫林虎认为:“要想把财经新闻专业真正办好,融合型的专业师资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师资’,既懂经济学的理论,同时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这样的师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③。”他所说的可遇不可求的师资现状,恰恰也是目前财经新闻教育发展的软肋和障碍。财经新闻专业的教师,基本上还是传统的缺少新闻实践经验的教师,还有的请本校经济类院系的教师上上经济类课程。由于从事传统新闻学教育的教师很少参加新闻实践,对复杂的财经类新闻采写只能是纸上谈兵,对财经新闻作品也难以深刻评析,最多是讲授理论,而没有任何自己的实战经验可供学生借鉴;教经济的老师,也只能教给学生一些经济理论。而一个合格的财经新闻专业教师,应该既懂财经知识又懂新闻操作,且有过在强势财经媒体工作的经历。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

所以,若想使专业有长远的发展,重视培养复合型教师刻不容缓,这是提高财经新闻教育水平最重要的保证,学校可以通过选派教师进修或到知名财经媒体挂职锻炼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或者经常请财经媒体知名人士讲学的方式,不断提高财经新闻专业教学水平。

实践活动不足毕业上手谈何容易

新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各校的财经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并没有看到多少实践教学的身影,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实践,使得学生毕业很难达到财经媒体的要求。对当前经济热点的把握能力、对财经事件的判断能力、与经济人士的对话能力,这些财经记者必备的能力,无一不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所以,实践教学在财经新闻专业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实践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否则四年犹如井底之蛙,出去无所适从。现在新闻系学生就业难是事实,就连实习也不是容易的事,找到一个合适的实习单位有时都难以实现,学校院系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如为学生寻找实习基地,或者有条件的可以和财经媒体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做到实践和教学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专业介绍,/rwxy/jjxw. htm

②王原:《利益驱动》,《一味求大求全 高校新建院系不能跟风》,《大众日报》,2007-09-11

财经新闻篇4

财经新闻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新闻报道的当家栏目,不仅有大量的财经类日报、周报,而且凡是综合性日报也必定有财经专版。因为财经报道关系到国计民生,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财经新闻,越来越多的媒体把触角伸向财经领域。目前财经媒体可以分为专业性财经媒体和综合性财经媒体。前者主要围绕特定的投资工具和投资市场做文章,如《证券报》、《房地产报》、《保险报》、《期货报》等,后者则基本涵盖所有投资市场和财经领域,如《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等。

那么什么是财经新闻?狭义的财经新闻,主要指金融新闻,以投资者为核心受众、以投入产出为主线,通常重点关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与投资相关的要素,并用金融资本市场的视角看中国经济生活。但广义的财经新闻不仅包含金融新闻,还包括社经新闻、产经新闻和政经新闻,覆盖了全部社会经济生活和与经济有关的领域,包括从生产到消费、从城市到农村、从宏观到微观、从安全生产到服务质量、从经济工作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领域。其中社经新闻包括消费市场新闻,也包含民间理财、创业故事等社会新闻,甚至还涵盖了财富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文化等极其宽泛的内容。产经新闻以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为主要内容。政经新闻则往往涉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经济大局,通常事件已上升为政治问题,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东南亚金融危机、世界石油变局、美国次贷危机等等。

本文所指的财经新闻是广义的财经新闻,它与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等各类新闻一样,应具备新闻共有的价值因素。众所周知,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种特殊素质就是新闻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都具有引起受众的共同兴趣、普遍关注的共同特征,包括五大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但是,财经新闻关注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及行业的专业性,又决定了财经新闻有着不同于其他新闻的特性,如果仅从五大新闻要素出发判断财经新闻价值,具体到日常工作中有不小的操作难度,本文将从五大基本新闻价值要素出发,讨论十项具体可操作的价值判断标准,以指导日常报道思路。

第一,以财经事件发生的多少为标准。“物以稀为贵”。这个标准很好理解,在财经新闻操作中,新闻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小、频率越少便越有价值,甚至有时候偏离常规的事件反而是该新闻吸引人的魅力之一。2008年9月15日,新华网国际频道了一则新闻――“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该新闻描述了纽约时间14日晚上,纽约曼哈顿人流熙攘依旧,但在第七大道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总部门口,不断走出抱着箱子、拖着行李的员工,走向街头寻找出租车。这是因为由于美国政府拒绝为这次收购提供保证,包括美国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等潜在收购者14日相继退出谈判,雷曼兄弟面临破产。在此之前很难有人能预料到,前后仅半年时间,华尔街排名前五名的投资银行竟然垮掉了三家。所以该新闻价值最大之处就在于它是非常态的,因为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第一枚骨牌倒下,全球经济开始经历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

第二,以发现事件的早晚为标准。其实该标准与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时新性”是一致的,但在财经报道中,率先报道某事件,则更能体现该新闻的价值。比如去年发生的“VISA封堵银联境外通道”事件,最早是《北京晨报》2010年5月28日报道的。报道前一天银行业人士向《北京晨报》报料称,VISA国际组织近日向全球会员银行发函要求,从2010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国大陆境外受理带VISA标志的双币种信用卡时,不论是刷卡消费还是ATM取现,都不得走中国银联的清算通道,否则VISA将重罚收单银行,第一次将罚款5万美元。如果收单行为再犯,每月将罚款2.5万美元。这则新闻本身因为涉及刷卡人利益,影响面广泛,再加上是两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之争,毫无疑问具有财经新闻价值。但在该则新闻发生后,各大财经媒体的反应普遍滞后,大多6月份才陆续跟进,《北京晨报》的“VISA封堵银联,刷双币卡时选银联要重罚银行”一文被广泛转载,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事件并作出报道的新闻相对更有价值。

第三,以事件的影响力大小为标准。事件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越具有新闻价值。理解这一点,就是要跟社会的热点相称。《浙江日报》2010年6月25日刊发的“义乌国资重树大旗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一则新闻,从个体角度来讲的确很重要,因为义乌解决了县域国有经济在高开放、高民营化、高市场化条件下难以实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发展壮大的难题,已经探索出一条新的国资改革路子,非常值得其他县级城市学习与借鉴。但该新闻却没有引起国内众多财经媒体的关注,究其原因是因为义乌的特例性,其他地区难以取经,也就是影响面不够广泛。

但三鹿奶粉事件报道却因为影响力大,几乎全国所有媒体都在重要版面予以报道。2008年9月11日,上海《东方早报》刊发了“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首次曝光了三鹿奶粉事件,对致甘肃14名婴儿患病的罪魁祸首三鹿奶粉进行了点名。之后,关于三鹿奶粉的报道成了各媒体的重点稿件,与此同时,国家质监总局也迅速采取了行动,短短数天之内,一场奶粉行业质量检查风暴就席卷全国。

第四,以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为标准。不确定性这一点比影响力标准更有价值,因为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排除,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假如事实和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那么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和信息就越具有新闻价值。比如在“VISA与银联之争”的各类报道中,每篇新闻都报道了双方之间的纠纷,因为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但读者更想了解的是双方如果一直“打”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到底双方谁占上风,涉及用户会不会多交钱,能够对这些不确定的信息作出分析的报道将更有价值。

第五,以事件本身的矛盾冲突大小为标准。财经事件大多涉及企业运营,因此事件中含有冲突因素越大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去年的“国美事件”。2010年5月11日,国美电器在香港召开股东周年大会,创始人黄光裕与董事局前主席陈晓之间的矛盾浮出水面,在黄光裕一方的眼里,陈晓像是一个背叛者、一个篡位的逆臣,他利用黄光裕案发形成的权力真空,引入贝恩作为自己的外援,利用期权激励方案收买国美旧部,他可能与资本合谋控制这家黄光裕一手带大的公司。而按照陈晓的说法,黄光裕的一系列动作也将会把国美带入绝境。

这则新闻涉及两位行业名人的矛盾,涉及一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途,各大财经媒体开始跟踪该事件,并大多着重处理。由此可见,该事件的最大新闻价值在于黄光裕与陈晓之间的决裂,并影响到企业运营,此后双方的举动都成了第二天的头条新闻,甚至双方和解后的后续报道也占据了大幅版面。

第六,以与受众利益关联度高低为标准。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现在很多财经新闻,本身也很重要,但是它跟大众的利益关联度不是很高,因此新闻价值就会相对降低。以《浙江日报》2010年6月25日刊发的“义乌国资重树大旗引领地方经济发展”为例,这则新闻题目概念非常好,从政策的角度、经济内涵的角度,新闻价值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作为一个向大众传播的题目,新闻价值就差一点,因为它和大众利益的关联度太低。

还是以《东方早报》刊发的“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稿件来对比,由于婴幼儿奶粉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特别是较知名品牌奶粉如果有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的伤害是巨大的,也就是与受众关联度高。而《东方早报》的该则新闻通过报道推动了事件真相化,因此还荣获了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新闻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当然由于其新闻的重大意义,其价值表现并不仅仅靠“与受众利益关联度高低”来评判,只是相对突出。

第七,以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远近为标准。新闻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包括兴趣、地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经济收入、民族和宗教心理距离,就越有新闻价值。从“VISA与银联之争”来说,其新闻价值对于农民和白领来说肯定是差异非常大的。该新闻事件中不确定的信息主要是境外刷卡消费要不要多付钱的问题,因此城市白领,特别是有出境消费的白领对该则新闻就会更加关注,而对没有这方面经历的读者来说,其新闻价值就很低。因此在判断财经新闻价值时要时刻从定位的受众出发。

第八,以事件中相关因素的知名度为标准。知名度标准就是看事件是否和著名人物、著名地点相关,因为这些事件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媒体的传播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资源的经营过程,资源好,有知名度,那么新闻价值自然就高。2010年7月1日,曾创办中文网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的科普作家方舟子一连发出21条微博,把矛头指向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著名的“打工皇帝”唐骏。在这一系列微博中,方舟子从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中透露的其个人学位、求学及工作经历中,提出了多个质疑,并出示了部分查证证据,提出“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假的”,而后唐骏回应,双方你来我往,始终被财经媒体关注。唐骏的假学历事件,假如不是因为唐骏本人在财经界的知名度,则该事件就难以成为一条有价值的财经新闻,但因为该事件的男主角是唐骏,所以使得该事件不仅占据了财经媒体版面,还被广泛讨论。

第九,以传播知识的实用性为标准。有相当一部分财经新闻的读者对价值的诉求非常明确,就是能从财经新闻中获知有价值的信息,并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比如投资理财,也就是说对该类读者来说最有价值的应该是信息量和实用性,能够帮助读者正确地认识投资环境,并作出正确的抉择。《现代金报》2008年1月30日的一则新闻“春节7天如何理财:通知存款收益远超活期储蓄”能较好地说明该标准的使用。通常我们说到银行业务,非专业人士了解得很少,但其实这其中不同的业务能带来的投资收益相差很大,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该如何理财呢?比如把股市里的资金抽出来了,放在哪里比较稳妥,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呢?该新闻不仅明确指出了可选择的业务,并且详细分析了收益不同,非常有实用性。另外,传播知识的实用性还要注重财经信息的知识化。比如一则新闻,只就事说事,即使说得再透彻也不如把财经事件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生动呈现出来的新闻有价值,因为后者不仅让读者了解了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思考,甚至可以培养财商。

第十,以报道中人物情感表现丰富为标准。在财经新闻选择中,通常能碰到一些事件性并不强的事件,要不要选择?这种情况下,新闻的价值更多地来自对事件主角的刻画。比如对某企业家的报道,即使该企业家早已是公众人物,近期并没有事件性新闻发生,但如果能通过访谈的方式让公众从多个角度认识他,着力表现其真实的情感,也具有新闻价值。在对人的报道中,特别要注意仅有财经视角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对人性的洞悉,对人物情感表现越深刻,对社会把握越深刻,新闻的价值就越大。因为不管是财经新闻、体育新闻,还是文娱新闻,它最终的价值都是诉诸人性,让人得到真正的价值。有一些财经报道在重视财经数字上有极端现象,堆砌数字报表,反而忽视了对新闻人物的刻画,这其实是偏离财经新闻价值的。

由于财经新闻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财经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为读者服务,这同时也是财经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在具体的工作操作中,对能够符合上文所提出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事件应该多加关注,符合标准越多的其财经新闻价值自然就越高。但财经新闻工作者始终要记住,新闻第一重要的永远是事实,任何价值标准都是从事实出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有较高新闻敏感的媒体人对价值判断标准把握得会更敏锐。

财经新闻篇5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化;财经新闻;变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470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快速准确的嵌合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经新闻作为人们了解经济发展最新动态的工具,一方面直接影响虚拟经济的价格走势;另一方面因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联动程度的提高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与此同时,面对着数据的日益膨胀,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转变自身运营模式,定位运营方向继而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获取的要求,成为财经新闻的变革的重点。本文则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财经新闻变革现状,提出财经新闻进一步的发展意见。

二、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一)“大数据”的特点及机遇

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特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机遇?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首先,“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

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许多机遇:(1)预测性。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它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对有效数据的处理、分析,做到对所感兴趣事物的准确预测,进而最大限度上规避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2)大数据时代广泛实现了事物的数据化,加强了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可以更大程度上分析事物间的发展走向;(3)“大数据”提高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可能性;(4)总体样本取代随机样本。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个特别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由此使得结果更加精确。

(二)“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与挑战

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革总结为三点:一是总体样本取代随机样本,二是对不精确的容忍度增加,三是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而“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数据化,使得数据膨胀,有效数据难以获取,进而阻碍了信息的流通。据统计,在大数据时代下,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如果不能正确的筛选与处理,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都无法被利用。

2.用户的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信息数据化使得更多事物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相应预测结论,进而引发人们对数据获取的多样化加深,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机遇,另一方面,对用户需求供给方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3.信息数据化使得事件间关联性变强,而如果数据处理主题(本文为财经新闻)不能充分的分析数据间的联系性,易造成报道的片面性甚至是误导性。

由此,为了抓住大数据时代所带了的机遇,同时应对其带来的挑战,继而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有效信息获取的要求,财经新闻的发展应该做出转变。

三、财经新闻的转变与发展

(一)传统财经新闻与当今财经新闻区别

传统的财经新闻主要以文字报道为主,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案例分析、文字理论分析或配以简单或用假设的数字给以解释。目的是为了解释经济现象总包含的经济知识点,解释经济现象。缺乏对精准数据的处理,各种图标的表示,以及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

而当今财经新闻的工作流程是: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掘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在信息不断提炼的过程中,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有意义的信息,发掘其商业价值,并依此供受众获取、利用,在更好了解经济现状的同时,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财经新闻继而实现从本身并无优势的信息经济走向以大数据为中心的、可持续优化的反馈经济的转变。

(二)财经新闻的变革

经历了为了抓住大数据时代所带了的机遇,同时应对其带来的挑战,继而满足新时期人们对有效信息获取的要求,将数据转化为商业资本,财经新闻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如下转变。

1.多形式、可透视化性。传统的财经新闻以文字报道为主,即使凭借视频、音频传播的新闻也多以文字稿件配合。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财经新闻开始用文字、图表、静态数学模型、动态系统仿真模型等多种形式处理数据,解释经济现象。可视化图形使得新闻故事变得更加新颖、美观、充实、高效。

2.多媒体性。传统的财经新闻多依托于传统纸媒、电视等媒体手段。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有效数据需求量的激增以及各种媒体手段的流行,使得社交媒体、门户网站专栏等开始承接财经新闻的传播要求。例如新浪微博、网易“数读”专栏,腾讯的“数据控”,搜狐的“数字之道”、“图说财经”等,而这些媒体的数据来源多出自于各级政府网站、专业或权威机构数据库、年鉴等,经过数据的整理加工而得。此外多种财经新闻的App也广泛应用,多媒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3.交互性得到提高。财经新闻可以解释经济现象与个人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受众点击数据图表中的交互式设计,可获知更多个性化信息。如BBC和《金融时报》所作的交互式预算报道可以帮助英国人找出政府预算如何对其个人产生影响,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年薪水平找出自己缴纳的税钱被用于哪些部门和领域。

(三)财经新闻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从深度与广度两个维度充分满足用户对经济发展走势与数据的理解与获取,财经新闻仍需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数据库的建立,强调数据竞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及时、准确、有效的收集、处理、分析与经济热点相关的数据,从而得出第一手资料,满足受众需求是财经新闻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今的财经新闻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其数据整合能力,由此,强调数据竞争,加强数据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福布斯》、《时代周刊》等美国著名财经期刊就是通过一系列财经数据库、指数、排行榜等财经资讯产品产业价值链的开发来开创、巩固并提升财经品牌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像金融等具有持续数据形成机制行业的信息采集,用户数据信息在此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和地位。

2.建立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单一企业想构建完美的数据库的成本高,维护难度大。由此,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驱动下,多个媒体建立合作平台进行互动和资源共享,通过全媒体集团的跨媒体联动机制、协同效应、资源共享,实现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共通的资源数据和技术合作会提高财经数据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财经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实现共赢。

3.聚焦资本市场,做好舆论监督。财经媒体在新闻报道处理上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报道透析宏观经济走势,通过对虚拟经济的分析折射实体经济的运行;以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为报道对象和主体,注重对新闻事件作出独家解读和深度剖析;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参与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等等作为主要受众,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为受众快速、有效的决策提供依据是财经新闻报道最主要的目的和追求。此外,面对投资市场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财经媒体应充分发挥信息优势,挖掘资本市场中的虚假、欺诈信息,对上市公司进行舆论监督。

4.提升行业人员素质,强化技术革新。大数据时代,实现高效数据挖掘,并从中提炼出具有价值才是财经新闻得以延续的重要条件。为此,为提高数据处理及预测准确性,发现事情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正确结论,财经新闻也应该增强分析人员机器学习能力以及大数据搜集和分析软件的应用、相应的硬件的配备,由此实现技术的革新,解决“大数据”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伴随着云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财经媒体的受众与日俱增,而对财经新闻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深层次的趋势。因此,为在新时代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财经媒体正在经历一步又一步的变革。随着科技水平与人们需求的进一步提升,财经新闻的变革幅度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与时俱进,方能万古长青。

[参考文献]

[1]仇筠茜,陈昌凤.大数据思维下的新闻业创新――英美新闻业的数据化探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7):12-44

[2][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周涛.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8

财经新闻篇6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的学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财经新闻因其实用性和指导性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关注。本文主要是结合财经新闻标题实例对财经新闻标题的结构隐喻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财经新闻标题当中的三种主要的结构隐喻:与“旅程”相关的隐喻,与“人”相关的隐喻和与“战争”相关的隐喻。

关键词:财经新闻;标题;结构隐喻

作者简介:王飞,女,河北师范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21-0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一直以来就是认知语言学领域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研究的焦点。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启了认知语言学领域中隐喻研究的时代。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隐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概念系统,思考和行为方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隐喻性的。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的手法,更是人类一种认知方式,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形式。财经新闻标题是财经新闻的眼睛和灵魂,现在的读者往往通过阅读新闻的标题来选择自己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方向,所以新闻标题节省了读者的阅读时间,而一个好的财经新闻标题更能达到吸引读者的效果。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英语财经新闻标题中有很多采用隐喻性的句子作为标题,这样的标题往往非常有趣并且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根据认知作用不同,隐喻可以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他是指一个理论由另一个理论来构建。换句话说,这种隐喻的认知功能就是使读者或者听者能够通过源域B的结构来理解目标域A;方位隐喻通常跟我们平时说的方向联系起来,比如里和外,上和下,前和后,进和出,深和浅,中间与边缘等。其中与上和下相关的隐喻在经济报道中使用最为频繁;本体隐喻是指我们用我们经验当中任何熟悉的物体,物质或是容器来描述我们不熟悉的抽象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经验本体隐喻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在财经新闻标题中,结构隐喻是使用最多的隐喻方式。

结构隐喻中,源域的结构凸显,目标域的结构模糊。在两个域中,一定存在相同点。比如,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说“时间就是金钱”。金钱可以被节省,花费掉,浪费,也可以被预算。时间也有这些特质,因此这两种物质就有了相同点,通过对我们熟悉的金钱的特质B来表达我们不熟悉的抽象的时间概念A,所以我们有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表达。在财经新闻标题当中最常用的结构隐喻主要是以下三种:与“旅程”相关隐喻,与“人”相关隐喻和与“战争”相关隐喻。

(一)与“旅程”相关隐喻

人类一直在经历旅程,或者说我们每天都在经历旅程。根据我们的身体体验,我们明白旅程包括离别,运动,路线以及目的地。在与“旅程”相关的隐喻中,所以旅程中所包含的概念都可以解释抽象的经济领域的概念。所以,与“旅程”相关的隐喻又可以分为“出发”隐喻,“道路”隐喻,“运动”隐喻,“速度”隐喻,“阻碍”隐喻,“目的”隐喻等等。

(1)Arab Economic Ministers Start Meeting in Baghdad

(2)Cambodia Begins Road Project with China"s Loan

(3)EU Summit Seeks Way to Spur Economic Growth

(4)Slow Economic Growth ahead for Pacific Region: ADB

(5)U.S. Economic Growth Upwardly Revised to 3 Percent in Fourth Quarter

(6)Indian Economic Growth Slows Down to 6.1 Pct in December Quarter

(7)Car, House Purchase Controls Slow Growth Pace of Beijing Economy

在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开始一段旅程的时候,我们需要计划,准备然后从一个地方出发开始我们的旅程。而在财经类的活动当中,大到经济领袖,跨国公司,小至小公司,企业,工厂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公司,企业和工厂的设想,准备和开始发展阶段。英文标题(1)和(2)就很好的描述了一个经济活动的开始阶段。当一个公司经过了筹备阶段之后,都会选择一个发展路线进行公司的运营,沿着这个发展路线从而实现他们的经营目标。在经济新闻标题中一般会使用“way”“road”来表示这个经营路线。在路程中我们会向前欣赏风景,或是向后,甚至是站在原地欣赏,财经领域也是一样,一个经济实体的发展总会有个阶段,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或是没有发展动向。向前发展表明这个经济实体通过自己的经营取得了大的发展,向后发展说明经营政策选择失误,而原地不动充分说明了这个实体的不作为。标题(4)(5)分别用"ahead for", "upwardly"等表明这个经济实体的发展方向。经济实体的发展除了有方向外,还涉及发展当中受到的阻碍,以及发展的速度等等在标题(6)(7)中的斜体字表现出来。

(二)与“人”相关隐喻

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世界的缔造者,我们对于人类的特征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们可以用人的特征来描述非人类的抽象的物质,以使这个抽象的物质更容易被理解。在财经新闻标题中,很多标题采用了用人的一些特质来表达抽象枯燥的经济现象的表达方式。

(8)Loose US Monetary Policy Scares FPA’s Bob Rodriguez

(9)Middle Income Group Grows

(10)China Tourism Revenue Grows 18 pct in H1

(11)China"s Milk Powder Imports Jump

(12)Italy Has Weak Bond Auction, Spooking Traders

(13)BRICS Lays Foundation for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也会有强壮,虚弱等不同的身体体质,涉及人的健康与否。在财经领域,公司的发展就像人的发展一样,而经济的实体就像人的身体一样有成长的过程,标题(9)(10)表明了经济实体的成长,也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各种各样的毛病,经过管理人员的策略改变等措施之后,公司还会恢复活力,标题(12)(13)都体现了与人的身体相关的隐喻。

(三)与“战争”相关隐喻

与战争相关的表达方式在财经新闻标题中也经常使用。战争包括很多事情,比如战场,决策,策略,武器等等这些场景与公司的发展经历非常相似。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我们从书本中和电视、电影作品中都看到过这类的场景,所以人们可以用自己的间接经验用战争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财经相关的事件。

(14)China"s CPI Growth Hits Three-Year High of 6.4 Pct in June

(15)Asian Stocks Retreat as Oil, Aussie Slide

(16)China Beats U.S. With Power From Coal Processing Trapping Carbon

(17)Bernanke Says Too Early for Victory on U.S. Recovery

(18)Ten Years On, Challenges Remain for China

(19)Global Economy Still Faces Great Challenges: Geithner

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还是一个公司,或是企业的微观经济,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碍和风险,甚至是危机。所以应对发展中的阻碍和风险是一场战争,而应对大型的经济危机更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阻碍是发展的敌人,而对抗敌人的过程是一场战争。标题(18)和(19)中的两个"challenges"是经济发展中的敌人,在对抗中可能"beat" or "heat"发展中的敌人,赢得"victory",也或者是遭受失败,最后不得不在经济的战斗中"retreat"。

隐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隐喻尤其是结构隐喻的使用一方面给枯燥和单调的财经新闻增加了许多乐趣,吸引读者的眼球;另一方面也使复杂难懂的财经新闻更易理解,在阅读财经新闻标题时把每一个经济实体都当成是隐喻的比喻物,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和轻松。财经新闻标题在制作时多考虑它的有趣成分,读者在阅读财经新闻标题时多增加对它的比喻物的想象,那么阅读财经新闻将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人生体验。

参考文献:

[1]、Allen, R.Newspaper: A Reference Guide. New York: Green Wood Press, 1987.

[2]、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2003.

[3]、李小林,高奇志.《新闻标题艺术与欣赏》. 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4]、刘正光. 隐喻研究的三个层次与主要领域. 外语学刊,2007.

[5]、孙志农,仇旭. 当代隐喻研究的两种路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

财经新闻篇7

简单来说,当今我国所提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目标是在需求一方,其实质是通过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的质量来满足和适应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从而让供给和需求匹配和谐,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性。当下,中国经济进入到了调结构、拉内需、提品质的新常态模式中,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作为经济信息的主要供给者――财经媒体也应该具有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和意识,在报道主题和方向、报道角度上作出调整,为经济平稳度过“三期叠加”而助力。

一、关注小微企业和从0到1的企业

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中国经济要以更新、更强的创新能力作为驱动器,而不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投入。循着创业和创新的线索,财经媒体可能要更多地报道小微企业的动向。

相比较而言,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进行创新,目前处在市场中心的大企业不太可能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创新往往来自于边缘,来自于目前还处在角落中的众多小微公司。这种方向值得财经媒体思考和重视。大中型企业市场占有率高,上缴税收多,职工人数多,再加上企业领导人具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影响力,这些都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要主题。还有一点,这些企业可以在广告投入上支持媒体。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处在初创阶段,市场地位不稳固,面对的风险更大。这些都成为财经媒体报道的难点。

什么是创新?美国硅谷的领军人物、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在他的著作《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认为,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企业从10分做到60分,或者从60分做到90分,可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却不能算是创新的企业。以往财经媒体在针对技术报道的惯例中认为,这是非常专业化的领域和科技界小圈子范围内的现象,媒体主流内容往往对此不予理睬。这种状况造成了大众媒体对技术前沿发展变化的迟钝,对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和福利也没有向公众清楚地解释和传达。随着科学普及的不断深入和受众科技素养不断地提高,大众媒体应该彻底改变对科技报道的观念和态度,将科技领域作为密切关注的对象,从而助力创新,同时也加快整个社会对新技术的适应和调整。

小微企业和从0到1的企业,从其未来看都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媒体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在报道方式和技巧上多加注意,同时还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独具慧眼,能发现那些真正超越0到1的最后赢家并为之鼓与呼。

二、发挥舆论监督功能,要让“破坏”发生

2016年全国两会上,白岩松谈道,“想要绿色发展就要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多开绿灯”。“媒体人要当喜鹊,但也要做啄木鸟,通过叼出树干上一个又一个的害虫,给自己找到食,更重要是维护整个森林的健康。遇到很多环境事件,偷排、超标排放等,舆论和新闻媒体要当政府和老百姓的眼睛。”在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又具有了新的意义。可以说财经媒体对落后产能企业的曝光和批评与扶持创新是并行不悖的,目的都在于建立一个健康的市场。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改变社会面貌的经济创新是长期的、痛苦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在新的产业崛起的同时,也必将摧毁旧的产业。面对这样的“创造性破坏”过程,如果我们不让“破坏”发生,创新也就没有了生长的空间。伴随着创业、创新大潮在中国社会不断蔓延展开,退出机制的建立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2016年以来,国务院多次表态督促各方着力做好积极处置“僵尸企业”的工作。“僵尸企业”主要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处理“僵尸企业”的工作可以被认为是退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这种退出机制包括清除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相关行业的落后以及过剩产能等。很显然,退出机制会面对更多的利益纠结和多方力量的博弈。财经媒体聚焦这个领域,是要发挥解释、劝服、疏导的作用,既要传达与“退出机制”相关政策的精神和意义,又要积极疏通利益相关各方的意见态度,引导社会舆论,真正发挥减压阀作用。

除此之外,财经媒体在市场中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也可以被看作是退出机制的一部分。证监会曾经表态,要利用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维护市场的稳定和秩序。媒体揭露了真相或部分真相,可以帮助监管者和投资者看到上市公司隐瞒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有利于信息透明,从而能起到维护资本市场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财经媒体作为资本市场专业性新闻监督力量,在弥补政府监管不足、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的财经媒体把舆论监督作为勒索企业、骗取广告收入的手段,这实际上是“公器私用”。像这样的媒体是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务必除之,让其“退出”才能还市场以洁净。

三、并购重组新闻是财经媒体王冠上的明珠

布赖恩・伯勒曾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工作过多年,他在1993年写作的纪实性报道《门口的野蛮人》中,记述了RJR纳贝斯克公司收购案的前因后果,这部财经报告文学入选过《福布斯》20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书籍。《门口的野蛮人》最近在中国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财经界频频提及,其原因正是目前还没有谢幕的“宝万之争”。

有人说,并购新闻是财经新闻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这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并购活动由于其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设定了新的参考框架,会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改变企业的市场估值。对于财经记者来说,企业并购重组的新闻报道就如同一座高山,山顶的景色固然美丽诱人,但上山的道路却也不易。并购重组活动中所包含的专业技术含量是最高的,就拿宝万之争来说,这个事件成为很多国人认识并购重组这种经济活动的入门启蒙课程。整个过程中媒体相关的文章中所包含的金融术语有恶意收购、资金杠杆、毒丸计划、白衣骑士、定向增发、董事会改选、大股东、保险浮存金、A股和H股、黄金降落伞、绿票讹诈、加权股价、股息分红、停牌、举牌、资产负债、资产证券化等。随着宝万事件的每一步进展,不断有新的入局者,有新的可能性,有新的动向,就有新的金融专业名词。可以说,所有这些名词累积起来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财经教科书,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如果不是在财经圈子中浸淫多年,如果没有对资料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一般水平的记者面对这样的主题,即使写出报道面世,也很可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

并购新闻是财经新闻中最富戏剧性、最云谲波诡的章节。并购重组是巨大的利益博弈场,在这个场域中,既有美丽和光荣,也有丑陋和罪恶,这里最公开的操作背后可能就是最隐密的勾当,很多“财技高超”的不良之徒打着并购重组的旗号进行着套现和掏空企业的行为,因此要想了解交易中的真相,一睹庐山真面目,财经记者还真得练就一身真功夫。目前,在我国财经媒体中,具备这样能力的财经记者还为数不多。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向新闻界提出挑战和发出召唤,引人瞩目的“宝万之争”只不过是一场大戏中的序曲。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是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大年,无论是从并购重组事件的绝对数量、绝对金额还是单个并购所涉及的交易金额都有井喷式的增长。而在未来,可以想见随着供给侧改革规划的逐渐落地,随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随着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大规模回归,企业的并购活动会持续成为财经新闻的热点和焦点。在这样的时代大潮中,希望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财经记者也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财经报道。

四、加强投资者教育,塑造证券市场新形象

2014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被全面激活。牛市中火热的行情烘热了投资者的心,紧接而来的断崖式下跌又如一盆冰水浇得市场参与者不知所措。中概股纷纷从海外的市场私有化退市回归国内。新三板迅速扩张,截至2016年4月份,其挂牌家数达到6583家,甚至超过了深沪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数量。新三板市场被寄予厚望:希望这里能成长出下一代如阿里和腾讯一样的公司。已经实施的沪港通和已经在计划之中的深港通将国内证券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联通起来,投资者可以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去平衡风险和获取回报。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大而有效率的证券市场。这一方面指证券市场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已经成为经济趋势的晴雨表;另一方面还在于富有活力的证券市场是经济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驱动创新创业的发动机。证券市场通过风险承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注入资金给敢于开拓、不断尝试的企业来获取未来可观的投资回报,从而刺激了企业创新能力,激活了市场的创业热情。“公司为一个或少数几个大股东的核心利益服务,可以深入未知领域去冒险,招募各种人才,并能在很长时间内承受亏损。企业只要能找到通过分散投资共同承受风险的股东,公司就有希望取得重大的创新成就。股东可以长期持有股份,或者将其出售给愿意持有的人,并在未来实现收益”。[1]

对于财经媒体来说,为了证券市场长期而稳定地发展,同时也为了引导社会资产进入证券市场来进行长期配置和投资,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公正、充满智慧和活力的证券市场新形象。

首先,财经媒体要树立投资者的新形象。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有关股市题材的影视作品,较有知名度的有潘虹主演的电影《股疯》、20集电视剧《坐庄》等。这些影视剧的主创人员对证券投资并不熟悉,使得作品本身对证券投资活动的描述不是很准确,其中的很多细节跟实际的状况相差甚远。这些影视剧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中的投资者都是一些好逸恶劳、白日做梦的投机分子,股票投资更是同复仇等恩怨情感联系起来,其中充满了阴谋、狡诈和算计。这些早期影视剧虽然不是真实的新闻报道,但也反映了在媒体的视野中对待投资者的形象塑造有失偏颇。

我国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本着将前进中的矛盾最小化的策略,在不辩解、不争论的指导思想下,回避了意识形态方面很多矛盾和干扰,对于投资者和投资活动始终没有舆论上的解释和澄清。今天,投资者的群体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在舆论上保持沉默的话,就不利于投资者群体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媒体要肯定证券投资是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来分享企业和整个国家高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这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企业和个人。它体现着投资人对国家建设事业的参与意识,是参与者的盈利动机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的统一。投资者是智力劳动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对于社会所做的贡献,并不逊色于其他劳动者或工作者。证券投资带来的收益绝非不劳而获,而是要靠理性投资、敏锐的眼光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去追求阳光下的财富,这种财富不是天上掉馅饼,也绝不是不义之财。财经媒体要树立投资也光荣的社会舆论。

其次,树立上市公司新形象。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中,各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才是市场的中流砥柱,这些公司中有像迪士尼、可口可乐、埃克森美孚石油、通用电气、宝洁这样的百年老店仍然在为股东创造价值,还有像Google、Facebook、苹果这样的成长性公司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些企业以及它们CEO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关注,占据所有财经媒体的头版头条,有的甚至成为国民经济景气指数的“风向标”。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财经媒体报道的焦点也应该跟国际接轨,挖掘市场中真正的绩优蓝筹股。例如像茅台、格力电器、天士力这样的公司,它们都是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背景下,能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高速增长的,并且能够给投资者带来真正回报的优质企业。这样的上市公司才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价值。加大对具有成长性上市公司的报道,应该成为媒体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再次,加强投资者教育,建设科学理性投资文化。中国证券市场曾经盛行“庄家崇拜”和“政府崇拜”,“戴花要戴大红花,炒股要听党的话”“庄家不露头,神仙也发愁”等类似的股谚都反映了投资者的这种思想。不少投资者把四处探听政策信息、追踪庄家行踪当成盈利的制胜法宝,上市公司的任何财务指标、经营状况都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普及科学、理性的投资文化,教育投资者是我国资本市场真正走上成熟、健康之路的根本保证。投资者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证券投资基础知识、证券监管政策法规、风险教育和风险提示、投资者权益等,教育的重点是责任教育,即让投资者了解证券监管机构、企业主管部门、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及投资者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媒体可以在投资者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建设分享文化财经媒体大有可为

2016年全国两会上,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分享经济”这个概念。李总理谈道:“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从2015年中央文件中首次出现“发展分享经济”,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这些都反映出了中央对待“分享经济”的立场和态度。

腾讯CEO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到分享经济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他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过剩成为全球新问题。经济过剩带来了经济剩余资源,在企业层面体现为闲置库存和闲置产能,在个人层面则表现为闲置资金、物品和认知盈余。分享经济,恰恰是一种通过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而激发经济效益的经济形态。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而言,分享经济对于帮助去产能,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协同合作效率,从而降低大众创业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中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的作者――美国女企业家罗宾・蔡斯所提出的分享经济的模式是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在这里,我们要看到商业企业依赖互联网技术所搭建的各种分享平台,如滴滴出行、小猪短租、Uber、Airbnb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人们的参与也是分享经济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要素。将自己空置的房间租给旅行者,利用自己私家车的空余座位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搭载几个乘客,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帮助邻居遛狗、看护baby和老人,甚至在自家的晚饭餐桌上多添一双筷子,分享给小区里下班归来无暇做饭的职员,等等。分享经济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何让人人将自己的闲置资源和闲置时间贡献出来乐于与人分享,仅仅有租金或者劳务收入的回报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全社会建立乐于分享的文化和价值观,在这方面,财经媒体应该说大有作为。

第一,大众媒体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与人分享的基因――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传统儒家的思想内容中就有集体分享的精神,儒家提倡人们相互之间以和为贵、和谐相处、互相帮助;在佛教中也讲究相互为善,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了这样的文化,中国的消费者在未来面对共享经济的时候,就有了很好的心理接受基础。

第二,大众媒体应该把对分享文化的建设同绿色环保的宣传结合起来。现实社会中已经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数据都可以用来说明分享经济对于公益环保所起到的作用。例如出租车司机在使用滴滴软件后,空驶率减少了10%,那么就出租车群体而言,由此而减少的汽车尾气排放和雾霾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大众媒体要多多关注这些数据和事实,教育公众懂得跟人分享就是减少对地球能源的消耗,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

第三,大众媒体要为全社会树立“使用并非拥有”新消费观念。一般的私家车,跑在路上的时间只有5%,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停车场。一辆轿车能装4个人,70%的时间车里只有一个人。如果分享的平台已经能够做到为消费者提供随叫随到的服务,个人拥有一部汽车的价值还有多少?购买并占有汽车不见得是一个划算的方式。随着分享经济的深入,我们不必拥有资产却可以实现方便的使用,而使用才开始产生费用,不用便无需为闲置资源买单。目前,“使用”比之“拥有”并不具有身份象征,因此普及“使用并非拥有”的观念不仅需要媒体为消费者算经济成本账,同时也要引导消费心理,让消费者把“使用”作为消费时尚,最终成为新的身份象征物。

第四,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媒体记者会过分夸大人们从分享中所得到的收入和金钱,例如突出“专车司机收入过万”“买卖二手物品让某某发了财”等。尽管这些内容确实属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些类型的文化分享活动,例如在知乎上尽自己所能回答问题,还有上传学习资料给其他同学等,其背后的动机却是非物质性的,是人们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等精神回报。而大众媒体往往对这种活动视而不见,重视不够。

陈力丹先生在其著作《舆论学》中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确立和完善的过程,而且还应是一个形成现代经济精神的过程。这种精神来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践,也需要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2]同理,分享经济作为人类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不仅需要商业企业的经营和运作,财经媒体与之相关的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埃德蒙・费尔普斯.大繁荣[M].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95.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32.

财经新闻篇8

【关键词】财经新闻教育;现状;思考

一、中国财经新闻教育的现状

相关调研资料显示,中国最早于1996年在高校开办了财经新闻专业,由于当时处于新闻业的加速发展时期,财经新闻专业在此环境下以飞快的速度在各高校发展起来,甚至成为某些财经类、新闻类院校的“王牌专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随着财经新闻专业的迅速发展,在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期内,全国范围内开设财经新闻专业的高校已高于三十所,而且当前仍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纵观这些院校,不难发现,他们都是某某财经大学或者是某某新闻专业下面的某个分支,都与财经与新闻两者紧密相关。

财经新闻专业的发展可谓是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时间之短、质量之高。经过高校的精心培育,这些财经新闻专业类毕业生纷纷走向各种新闻媒体单位或者企业,向人们传递着每天发生的财经类新闻,充实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新闻需求。为社会的健康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财经新闻教育随着财经新闻专业的发展逐步成熟,开设此专业的相关院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与改革,借鉴外国的先进做法以及国内其他院校成功探索之后的成熟经验,形成各具特色的财经新闻教育模式。这不仅培养了更多专业基础牢靠、职业技能强硬的高素质学生,更是促进了此专业在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为整个财经新闻专业的教育提供了科学合理而且成熟的借鉴经验,最终有利于促进新闻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二、我国财经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财经新闻专业在中国得以存在的根基不牢,加上其发展速度之快,在其成长道路上必然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也就是所谓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这对矛盾的存在既不利于财经新闻的健康长远发展,更是不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制约中国新闻媒体业的进一步发展。各高等院校应当正视财经新闻专业之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集政府、学校、社会等综合力量弥补不足,改正错误,实现财经新闻教育的良性发展的宏伟目标。

(一)开设财经新闻专业跟风现象严重

在十几年这段短暂的时期内,全国三十几所高校设立了财经新闻专业,进行大量的招生工作,并且此种现象还有蔓延之趋势,更多的院校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人力于此专业的设置之上,跟风潮流泛滥。跟风办学虽然为新闻业的快速发展供应大批人才,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即培养的人才专业素养不全面、职业道德不到位等。纵观这些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或者致力于不久的将来开设的院校,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很多院校尚不具备开设这个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条件,只是为学校多赚取几个招生名额而已,盲目跟风现象极其严重。

(二)师资力量难以得到保证,教学效果不明显

财经新闻学专业是财经与新闻的结合体,其教育需要教师不仅懂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术,更需要教师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熟悉经济学的各种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于新闻报道之中,也就是说,对教师的要求是复合型的。纵观我国开设财经新闻专业院校的教师,既懂新闻学又有经济学知识储备的教师少之又少,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很多高校给此专业的学生配备的教师只是新闻学教师或者只是经济学教师,很难配置复合型的教师。因此,师资力量上的不足给财经新闻专业的教育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将此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难以得到较大提升。

(三)新闻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融合不够

当前财经新闻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形是这样的:财经与新闻相互分离,是两张皮。原则上来说,财经新闻专业是复合型专业,是经济学与新闻学的结合。可是实际情况却与之分道扬镳,截然相反,经济学与新闻学的教育相互分离,相关学校只是聘请某经济学教授或者新闻学教授进行知识的宣讲,将两者简简单单地割裂开来。这种割裂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实践性教学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

众所周知,新闻学教育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也需要实践检验教学成果。作为财经新闻专业的学生,更是应当对时事财经、国家的财政政策、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财经热点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与财经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对话能力等技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只有具备这些专业素质,才能够顺应时代对财经新闻工作者各方面的要求。而当前很好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包含实践这一环节,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但还不能尽快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不利于他们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地运用,难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三、对我国财经新闻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加强财经新闻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师资力量是衡量财经新闻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的考核指标。要想某个学校财经新闻专业取得稳健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新闻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经济学知识,或者对财经专业教师进行新闻学方面的培训,以增强此专业教师的综合水平,为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提供保证,从而让财经新闻专业的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方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尽责尽职,奉献力量。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财经与新闻的融合

有了良好的师资是第一步,健全的课程体系才是教育的核心。财经新闻专业的教育必须是新闻学和经济学两者的融合,而且应当是以新闻学的教学为主导,经济学知识为补充,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注重两者之间重要性程度,否则财经新闻专业的地位将难以界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顺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之中,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做法,采取“二学位”的培养方案,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辅修经济学的二学位,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既能掌握新闻学知识,也能辅之以经济学常识,此课程设置方案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此外,中央财经大学采用的独特的财经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也有可取之处,其以“财经新闻概论”、“国际财经新闻”、“当代财经新闻实务”共三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值得相关学校的借鉴。

(三)将“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运用于财经新闻教育之中

新闻专业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巩固、充实和提高,否则,课堂上所学的“死知识”难以变成活的工作经验。与外国相比,我国高校财经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还很欠缺,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能满足于工作之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之中,相关高校应当努力与相关新闻传媒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进行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操作动手能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和相关专家学者“引进来”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财经新闻教育的目标。

综上所述,设置财经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在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践操作等方面做进一步提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实现此专业的社会意义,遏制此专业设置上的跟风随大流现象。

参考文献:

[1]邓涛.新时期中国经济新闻教育述略[J].今传媒.2010(08)

[2]王晓乐.全国财经新闻专业本科教育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2)

[3]刘大毅.财经新闻的创新之道[J].记者摇篮.2011(01)

财经新闻篇9

促进媒介技术与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内容覆盖率

(1)合理配置媒介资源,形成国际新闻网络

在《直击华尔街风暴》相关报道中,央视记者站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央电视台就通过驻美国的记者站获得一手消息并通过线人采访到纽约证交所的CEO、美国财政部的副部长等核心人物。随着金融风暴影响进一步扩大,央视又与世界各地记者站记者连线,关注美国以外的信息。

(2)创新应用媒介技术,构建国际性新闻平台

中央电视台凭借视频与网络技术建立了国际视频发稿平台,目前自采新闻日产量已经达到800条,其中首播率接近50%。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报道领域方面,都已经能够满足国际视频发稿的需要。

此外,央视还通过提高全球性报道有效时长占用率以配置媒介资源,即将华尔街金融危机等相关报道植入已有的栏目中,以谋求更为宽泛的报道范围与更为持续的报道时间。同时,在《直击华尔街风暴》的报道中,央视应用了卫星技术实时直播华尔街风暴中心情况,实现了全球连线。

构建创新形态与媒体品牌,

提高他国受众接受度

(1)整合新闻报道形态,实现财经新闻生动化

《直击华尔街风暴》将电视的各种元素与包括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融会贯通,形成了丰富的新闻报道形态。比如:记者在华尔街上与演播室主持人之间进行实时连线,即时传递最新信息;权威专家坐镇演播室,随时解读新闻;外国嘉宾参与访谈,提供更广阔视角;记者根据金融危机下美国发生的新闻事件在国内找到落点进行调查并报道。这些报道形态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更使得关于金融风暴这一事件长期、持续的报道生动起来,吸引受众长期关注。

(2)塑造媒体品牌形象,增强财经新闻亲和力

在华尔街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天,央视经济频道打乱正常编排,将黄金时段的两档最权威的龙头热播节目暂时放下,转而在这个时段开辟了一档新的节目《直击华尔街风暴》。节目包含“纯直击内容”、“直击加重特大新闻”、“坚定信心促发展”三个部分,内容涵盖报道新闻事件、解读新闻现象、挖掘事件内幕、落点国内现状及趋势等各方各面。三个部分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得《直击华尔街风暴》这一电视财经新闻品牌成为一个较为立体丰满的整体。其中,“坚定信心促发展”作为《直击华尔街风暴》一个组成部分的同时,也自成一个品牌。这一部分将华尔街金融危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关注我国本土事件,弘扬坚定信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促进语态创新与信息加工,

达到良性传播目的

(1)创新新闻报道语态,增强媒介话语权

新闻报道的语态,即以何种活语方式对新闻进行报道与解读。

《直击华尔街风暴》实现了新闻报道的语态创新。从将当天发生的重要事件客观地播报出来的“我播报”,与专家一起从新闻事件中发现全球金融风暴走向的“我寻找”,到汇聚几方观点一起讨论、探寻、探求的“我探寻”,再到展示主持人、评论员、嘉宾在演播室思考过程的“我思考”,最后到立足于公众利益就金融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采访相关主管部门的“我介入”,这种语态方式实现了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评论,在其他对外报道中多有应用。这样的话语权直接导致中央电视台信号在全球财经领域内的引用度不断提升。

(2)进行信息深度加工,扩大正面影响

财经新闻篇10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们不得不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敏锐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财经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高效而快捷地对财经新闻所承载的信息做出甄别与理解是现代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英语财经新闻在全球化时代,更是掌握先机的一扇大门。本研究将尝试将词块理论应用到英语财经新闻的语篇分析之中,这样的实证研究一方面将丰富商务英语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将通过尝试揭示此类语篇的语言特征,帮助人们更好地从此类语篇中获取有用信息。

一、词块的定义

对于词块,不同的学者使用了不同的术语。Becker (1983)认为他们是具有可分析空间的公式化框架(formulaic frames with analyzed slots) ;Lewis (1993) 认为是词汇组块(lexical chunks);Krashen(1978) 把词块看成半固定式的短语(semi-fixed patterns);Pawley & Syder (1983)认为是词汇化句干(lexicalized sentence stems);Newell(1990)则把词块定义为:词块是一个记忆组织的单位,它由记忆中已经形成的组块组成并链接成更大的单位。Lewis(1993)认为语言是具有语法意义的词汇构成的,而不是由具有词汇意义的语法构成的。这些具有语法意的词汇构成了许多具备实际意义的词块(meaningful chunks),然后由这些词块形成连续而又连贯的语篇(continuous coherent text)。

国内学者薛旭辉(2012)认为,词块是一种在线性方向上繁简不同、长度各异(涵盖单词到语篇)、频度有别,融合了语法、语义及语境优势,兼具交际、话语和语用功能而且使用时可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整体拿来就用的预制语言单位(prefabricated language units)。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模型都认为,语言表征的基本单位是构式,程式语、词束和词块都属于构式的范畴。构式语言观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研究语言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因此,对词块,要从形式、意义和功能三个层面进行界定。鉴于此,国内学者马广惠(2011)将词块定义为:由多词组成,可以独立用于构成句子或者话语,实现一定语法、语篇或语用功能的最小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这个定义表明,词块是大于词、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可以像词那样独立运用,而且词块应该是连续的,具有完整的意义或明确的功能。也就是说,词块不包括那些不连续的,或具有词汇与结构双重特征的,或语义与功能不明确的语言片段。

本研究采用马广惠(2011)对于词块的定义,依据词块理论,以《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着力于探求高频词块与财经新闻用语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过程

1.数据收集。首先,建立一个语料库,用来分析的文本主要来自《经济学人》中的文章。项目参与者从《经济学人》官方网站下载2013年共计51期的期刊。为了避免主题的重复,项目参与者从每期中随机挑选16篇文章,共计挑选816篇文章,形成了研究使用的?稻菘狻?

2.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词块被分成了三个类别:名词短语词块;动词短语词块;介词短语词块。首先利用NLTK(自然语言工具处理包)进行断词;然后是为单词加上标签;然后将成组的单词解析为各种词块;最后对各种词块进行分类。通过这些步骤,NLTK生成除了关于不同元素出现情况的统计,并画出描述处理过程本身或统计合计结果的图表。

3.研究结果:

在此表中,排名前三的词块分别为,a year, this year, last year。由此可见,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时间单位多为年,而且财经新闻的时效性是比较强的。“the dollar”和“the euro”分别出现了 88次与83次,可见美国与欧盟依然是最强的经济体,其货币依然属于是强势货币。此外,频次最高的三十词中,绝大多数都和经济事件相关,例如“the firm”,“the market”,“the cost”等等。

在此表中排名居首的是“see chart”,可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图片大量被用来解释经济事件。此外有相当多词块用来表示“不确定性”,例如“is likely”“are likely”,“is unclear”,“is unlikely”, “is possible”,此类词块的高频率使用恰恰符合财经新闻报告的客观性。此外,观察频次最高的30个动词短语词块,可以发现大多的动词短语词块较为简单,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动词短语词块传递信息是财经新闻报道的特色之一。

在此表中,频次最高的介词词组词块为“of the”。在日常用语中多用“’s”来表示所属关系,但在财经英文报告中,“of the”的使用频次却达到了1162词。这可能是因为在表示所属关系是“of the”远比“’s”正式与严谨。此外,高频介词词组词块还包括“in the”,“by the”,“at the”之类的表空间与时间的词块。可见财经新闻报道极其注重精确性。

三、研究结论

词块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词块的特点不仅对语言理解有重要的作用,对语言的输出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有鉴于此,本研究的以《经济学人》三种词块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出了英语财经新闻词块应用的基本特征:

时效性:作为一种“硬新闻”,财经新闻的时效性很强,否则新闻就会变成“旧闻”。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英语财经新闻词块的选用是紧跟时代的且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现状的。

精确性:在财经新闻中,对事实的描述要务求精确,以期赢得读者的信任。但对于不能完全确定的内容,便无需强求“精确”。此时,模糊表达反而成为一种精确的描述。于是,我们发现描述概率的词块在英语财经新闻中的高频率出现。

简洁性:财经新闻要求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告知读者发生的财经事件,以节约读者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发现英语财经新闻对词块,尤其是对动词词组词块的选择力求简洁,绝不故弄玄虚。

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