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28 09:15:01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业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2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升到推动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地位,并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面向未来,我国要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设置教育路径和促进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时,应如何平衡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这两个核心要素,经常是“两难抉择”。

1 学业与职业相互融通

实践中,学历教育倾向者认为可以把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简单嫁接与复制到高职教育中,片面追求学业化,过分重视基本知识理论的传授,培养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际操作;而另一极端的表现是“唯技术技能”,认为高职学生应重视现实就业能力的技术能力的培养,对单一技能的过度强化训练,而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办学层次向中职教育下移。因此,高职学生在毕业时存在“两不像”的普遍现象:因缺少本科生的较高的学历素质,文化素质偏低而不像大专生;因没有具备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弱而不像高技能人才。

与高等本科学历教育不同,高职学生的学业,着重于丰富的学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也不仅是限于某个岗位工作所需的,而是多方面能力和各种素质的综合,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等。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一是基础文化素质层面,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平台是高等教育,学校应按照“学科群”的特征设置相关课程,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广博性;二是专业理论层面,为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和创意研发的需要,强调能力与技术水平并重,能够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并且了解最新的专业成果;三是专业技术层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不仅要掌握所从事的岗位内的最新技术,精通所从事的岗位需要的技术业务,而且还能独立处理生产一线的复杂技术问题,此外,还具备结合专业开展一定的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可见,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汇点是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只有统一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 如何促进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1 根据市场需求改革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各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他们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动态地调整专业方向。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结构和办学规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专业,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需人才。对于人才市场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应考虑逐步压缩招生量;对于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要扩大招生量。调查本地区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进程,按照专业设置的客观性原则,结合本校的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充分发掘自身和社会的办学资源优势,以面向行业的专业为基础,努力拓展面向区域的专业。坚持加强有针对性的实用性强的专业设置,整合专业资源优势,优化改造专业结构,努力培育和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专业。

2.2 要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适应社会和市场、企业的需要。在明确高职专业对应岗位或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结构,确定职业素质结构权重与归属课程及各教学任务与分工地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实施素质教育,并以应用型、实用型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针对专业内课程都设置相关职业素质培养的特定要求,挖掘学科课程中的职业因素,加强职业训导。一方面,坚持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重视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以应用为核心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驾驭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教学实践力度,实践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实际操作、口头表达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共赢型的长效合作机制,使校内实践、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全面对接。

2.3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结合,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利用信息化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广泛引入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大量的案例分析、业务技能仿真练习,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真实的任务情境中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把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融入课堂,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要树立兼顾学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一体的考核评价机制。衡量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程度,主要通过考试考查成绩来检验。要积极探索操作考试、教考分离等新的考核方式。注重对过程性的考核,使学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观念。以全面、系统、标准、可行为原则,使考核方式更趋科学化。二是看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强弱。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考核以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实训成绩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学生的考证情况,参加竞赛的获奖等情况综合评价。既要立足课程也要立足职业,理论和技能必须兼顾。

2.5 重视职业素质教育

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据就业调查显示,多数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在决定是否聘用员工时,他们总是首先考察他们的人品、敬业和责任感。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高等职业院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还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的探索和总结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训练,提高他们在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灵活应用能力。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 结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课题。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等现实问题的重要价值。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兼顾学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才能为社会输送适合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邱开金.高等职业教育中学业与职业要相互融通[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2.

[2]王文涛.论“六业贯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及其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9395.

[3]罗玉霞.论高职教育中学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统一性[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11329.

[4]沈斐敏.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改革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高职教育篇2

关键词:网络教育;高职教育;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8日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的突出优势表现在教学层次的多样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管理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覆盖面广、教育类型多、教育对象限制少、学习形式灵活、多种媒体并用、设施先进,等等。这些优势其实也正适应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转岗教育培训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日益旺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日渐增大。网络教育是一种相对于面授教育,师生分离,它是一种跨学校、跨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可以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为不同地方的受教育者提供了便利。

当然,现在网络教育也有自身的劣势所在,体现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还比较薄弱,实习实训场所和设施的建设难度大。由于师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之中,教学常常异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较少,加上缺乏具体可感的校园文化氛围,素质教育往往难以实施。此外,自身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也是目前各类网络教育机构尤其是电大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大力开展网络教育

1、网络教育技术是高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对网络教育高度重视,中央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以网络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体系,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在经过一年左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初步推广之后,国内相继涌现出了一批网络教育学院和机构,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大、清华、北大、复旦等著名高等学府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网络教育学院。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也开办了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教育工程,目前已经有五百多家学校和机构成为其培训基地或培训点。网络是目前知识传播与更新最快的手段,所以应该在高职教育中开设出一些具有高职特色的网络教育课程,也只有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中素质与技能的培养。

2、网络教育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高校教学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的高职教育正进入一个发展的黄金阶段,但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实践教育环节投入不够、办学成本过高都严重限制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规模化的发展。而网络教育是一种节约开支的教育手段,利用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演示、虚拟教室、虚拟实训等,可以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的有限资源。

3、网络教育是高职技能教育的有力补充,有助于体现出高职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教育技术手段,通过互动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随时提问、分组讨论、进行再学习等。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一种单向沟通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网络是虚拟的空间,目前网络CAI(辅助教育技术)正充分利用这一点蓬勃发展。在高职的网络教育中,我们可以尽情地利用一些互动式的模拟与仿真,实现一些需要现场操作技能训练的预准备。这就好像飞行员在真正飞行前的地面模拟一样,网络技术使更多的人可以共享这些训练设备与资源。

4、网络教育是继续教育的有利途径。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进行继续教育,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节省资源,节省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再教育途径。

5、网络教育拓宽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通过网络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走向城乡基层,更紧密地与企业、社会进行联系。针对不同的地区或社区,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实施教学与模拟实训。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高职教育可以克服地理局限,扩大招生的范围,让那些因各种原因不能入校园来读书的人也有参加学习的机会。学校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网络教育模块,把相关课程的课件放在上面,让在外地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给上课的每位老师开通在线留言,让师生及时交流,增强互动,帮助学生学习。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校拓宽生源的范围,不再局限在应届生,还可以让那些参加工作了的,需要提高的人继续参加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网络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在网络教育的管理机制、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网络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忆南.高职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沟通与合作[J].教育与职业,2005.31.

高职教育篇3

关于高等教育定位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周远清教授认为,办好一所大学要念好四本经:一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目前一些大学已经淡忘或者弱化了这个根本任务。二是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他认为,学校的声誉不在于过多的宣传,而是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的作用,为国家建设所起的作用。他呼吁:任何一所学校的干部、老师都要牢记提高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三是本、专科是基础。本、专科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候,是专业入门的时候,也是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入门的时候。如果忽视了这个阶段的教育,就是误人子弟。四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培养人的三要素。他认为,知识和能力需要内化为人的素质,素质可以使人的知识、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他建议,学校要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文化品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卢晓中教授认为,高等学校要准确定位并各安其位。他指出,高等教育必然走向“社会中心”,但对具体高校来说,能否走向“社会中心”则在相当程度取决于主观努力和认识。另外,“社会中心”是一个“中心面”的概念,各高校在“中心面”上应准确定位并各安其位,由此实现高等教育的分层(类)发展。要确保各高校准确定位和各安其位,则要克服认识上和政策上的误区。他建议:认识上,要认识到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不只是精英大学才能成为“社会中心”;政策上,将政府单一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为“双导向配置”方式,即任务需求导向型和业绩激励导向型,由此使高校能各安其位,并在各自定位上追求卓越。

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认为,社会和学界需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正名。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并不代表培养的人才有高低,而是因为社会分工不同所带来的培养目标不同。大学的层次是服务对象的层次,大学的办学水平体现在服务质量的高低上。黄达人提出,在培养的人才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高职院校同样可以争创一流。他认为,高职院校首先要找准定位,然后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抓住机遇,加强自身建设。在自身建设方面,他建议高职院校重视内涵建设、科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不可替代性,包括类型的不可替代、层次的不可替代和功能的不可替代。类型上,要正确区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构建平行于普通教育的第二个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而是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类型的不可替代性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构建的是平行于普通教育的第二个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那么职业教育就必然失去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层次上,要正确区分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中职阶段,学生进行的是经验学习,获得的是经验层面的技能;而高职阶段,学生进行的是策略学习,获得的是策略层面的技能。应对劳动市场对职业资格升级的要求,职业教育要提供与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因此,拉升职业教育的不是学历而是职业资格,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因是“职业”。层次的不可替代性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空间,如果构建的是仅有学历层次而没有职业资格层次的第二个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就必然失去其职业拉升的动因。功能方面,要区分好技术教育与技能教育。技术包括实体性技术(如工具、设备等)和规范性技术(如文本、工艺等),两者都可以离开人而存在。在实体性技术和规范性技术当中隐藏了许多功能,它们处在被遮蔽的状态,这种被遮蔽的技术功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是不能离开人而存在的。那些不能离开人而存在的技术就是技能。两者是随动、伴生和互动关系,而非层次关系。技能发展规律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的逻辑。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是职业教育赖以支撑的哲学,如果构建的是工程技术教育而非职业技术教育的第二个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就必然失去其技能内核的真谛。姜大源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能等同于现代职业学校体系,应建立等值而不同类的8级国家资格框架体系(包括学历资格框架和职业资格框架),以便把正规教育(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职业培训)和非正式教育(自学、网络)统一起来,以此构建中国教育体系。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黄崴教授介绍了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4个背景、7项内容、5项核心任务、4个突破环节、5大成效和4项推进措施。4个背景: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要求职业教育转型升级;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呼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匹配;三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四是多层次人才需求需要打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7项内容:一是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二是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四是推动各级职业教育有机衔接;五是推进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六是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七是促进职业培训快速规范发展。5项核心任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强师工程、信息化工程和国际化工程。4个突破环节:一是加快办学体制改革;二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四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5大成效:一是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二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显著;三是制度建设顺利推进;四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新突破;五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新进展。4项推进措施:一是建立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机制;二是全面总结体系建设各项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成效;三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四是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各项试点工作。

关于高职教育的发展策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随·万臣(Sui Wan Chan)教授认为,职业院校应重视创新,学校行政人员的首要责任是支持教师创新和滋育学生才能,职业院校理应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学生、教师、行政主管、家长、企业和社区要形成支持链,共同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创新,由此适应科技进步、企业创新、国际化、经济转型的要求。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认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各种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人才问题并没有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教育正面临危机。因此,中国教育需要来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教育只是完成了第一次革命,即由贵族教育转向普及教育,但如何推动教育从普及为重点的第一次教育革命转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第二次教育革命,并以此建立中国的一流教育,以及再转向创办世界一流的智慧型教育的第三次教育革命,则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高职教育正是在危机中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在高等教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危机中诞生了高职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在高等教育扩招危机中高职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2008年以后在金融危机中,高职教育开始进行体系建设。因此,高职教育要带头推进教育革命,服务社会,构建与我国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研发人才,发展高水平的技术型学术体系。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陈昌贵教授认为,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策略,大学应克服价值取向功利化、发展重点形式化、行为主体边缘化、实施效果局限化等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注重教学过程的国际化等方面推进国际化。来自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罗伯特(Robert Chien-Chung CHEN)教授根据中英两国学制特点提出,中国高职院校可以与英国的大学合作,通过 “2+2”、“2+2+1”的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生,探索建构中外合作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蔡锦平教授介绍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经验。该校通过双语教育、多元文化社团活动、招收国际学生、开展国际教学合作、海外实习、国际竞赛、国际认可、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等方式推进国际化,将南洋理工学院打造成一所国际知名的理工学院。英国哈克尼社区学院国际合作部主任泰比·卡姆波(Tayebeh Kazempour)教授认为,英国的社区学院和中国的高职院校面临的企业需求环境是类似的,希望双方在教师培训、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教授认为,面对诸多挑战,高职院校应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如服务面向、内涵、培养规格等都需要转型升级,以更高的眼界,更大的格局,更加开阔的思路打造高职教育的3.0版。他认为,第三次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发明了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聪明起来。基于这种背景产生了产业“智变”。中国的产业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型: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会产生众多的智慧城、智慧社区、智慧工厂、智慧学校、智慧家庭;整个社会会更加网络化、无界化。产业的“智变”将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教育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产生革命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对产业的“智变”要高度敏感,要适应产业“智变”的要求,认识产业“智变”的重要特征,并以此作为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高职教育篇4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有一部分学生仍然对职业道德观念还处于模糊时期、学校不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现象的发生,使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发挥不出自身的巨大优势,由此不难看出,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下文首先对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探讨,之后对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要阐述,并提出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高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教育与本科院校教育的观念存在的一定的误差,因其强调学科性程度不同,本科院校根据职业类型进行分类,以实际的就业方向为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需求职业技能角度引导学生;而高职院校更倾向于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

一、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多元价值观阻碍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发展。如今,高职学校的学生生存在社会变革时期,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向等方面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与高职学校职业道德观念出现冲击,为了更好地研究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发展现状,对全国的46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并向学习教育专业的学生派发调查问卷1000份,共收回问卷827分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共815份,通过对这815份调查结果的分析,70%的学生对事物的好坏没有判定标准,致使这类学生生无所适从。大部分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难免存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等观念的误差,影响学生就业方面的选择。第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在问卷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将“为社会贡献”等职业排除至就业选择之外;68%学生将“薪资高、福利好”等问题作为就业选择的标准;55%的学生拥有“一切向前看”的观念;仅仅15%的学生认同“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学生将切身利益与就业问题进行捆绑,由于受到社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拼搏进取和竞争意识较强,但过于重视自身价值、素质水平、潜能挖掘等角度的体现,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个人权利与整体权利出现严重失衡状况。

二、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尚未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用于2010年-2020年教育发展阶段)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扎的战略主题。”现阶段,教育领域正在逐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积极推进素质素质教育的实际探索工作,基于此,高职院校也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但忽略了职业教育特点、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重视。根据调查问卷数据的显示,97%高职院校院校未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65%高职院校虽开设相应的职业道德课程,但课程占据时间仅为4.5课时;26%高职院校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纳入就业指导范围内;8%高职院校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高职院校缺少专业职业道德教材和大纲,也没有相关的师资设备,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其它专业中也有所体现。

(二)学生职业道德观念较为落后

职业道德观念是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守,以社会舆论、习惯以及内心信念为主的相关行为规范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职业道德教育属于一种规范行为式教育,高职院校应重点关注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为了全面地掌握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知水平,对上述46所高职院校的从事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实行电话调查方式,87%教师认同职业道德教育观点,在涉及相关职业道德教育授课方面,大部分教师提到应遵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极少部分教师谈及职业道德教育价值观和就业能力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势。

三、提升高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措施

(一)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将学生需求作为客观存在的问题,运用自身的主观意识为学生灌输职业道德理论知识,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致使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呈现“言者淳淳、听者藐藐”的局面,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应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职业道德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建立教育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

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实现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课堂的满意度,这一观点已由时长江等人证实。高职院校可以此为依据,设置真实的职业道德教育情境,将学生划分为小组的形式,通过与教师争论、合作和协商等方式增加交流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道德观念,同时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过程中,学习相关职业道德知识,逐渐形成正确、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另外,在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实际体验,因体验是生命存在价值的体现,更是生命在活动中的主观感受、经验所得与情感的感知,通过情感的流通感知自我、感知他人,认识生活得多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体现教育的主导性,还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既要实现“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目标,也要重视社会发展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保持及爱与社会性、专业性、实践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使学生在社会、理论知识教育、职业实践、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的熏陶下,加强对职业道德观念的认识,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价值观。

作者:刘阳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曾银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20(1):29-30.

[2]熊礼杭,翟惠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电子世界,2012(20):152-153.

高职教育篇5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深刻理解教育部16号文件的基础之上,学院通过深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深刻把握职业能力的内涵,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确立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确定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1+2N”人才培养模式,并已初见成效。“1+2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毕业时,在获得一个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和多个基本素质合格证书,使毕业生成为具有多个岗位就业择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品质,富有团队意识和创业创新精神的社会有用之才。遵循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当坚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为导向、突出实用实践、校企结合、工学产学结合等原则,“1+2N”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创造性地引导。尤其是职业技能板块课程设计从努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出发,利用三年学制的有限时间,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核心能力设计课程和内容,把培养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于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而言,他们未来所在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获取的职业能力分为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两个方面。通用职业能力指的是一个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主要指人际沟通、服务意识、职业道德、组织协调、团队协作、灵活应变、学习能力、工作责任感、生活适应能力、语言及文字运用能力、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职业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体现出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基础能力水平。专业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旅行社、酒店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公司或者管理机构。因此,对旅行社、风景区等机构而言,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为业务基础知识、旅游营销组织能力、导游能力、旅游线路开发与策划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相关信息获取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等。对于旅游酒店行业而言,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则主要为业务基础知识、营销组织能力、前厅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康体娱乐部门工作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等。

通过对旅游企业和高职旅游类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存在矛盾,主要有以下情况:学生专业技能不高,缺乏实践经验,与企业需要严重脱节旅游行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较多,缺乏实践经验,遇到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实际业务工作就束手无策,致使学生在企业工作,不能马上上手,企业也不敢放手让学生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企业实际需要。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足,与企业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旅游业综合性强,与吃、住、行、游、购、娱各大旅游企业业务往来多,而且旅游服务过程中突发状况多,致使旅游工作复杂化、专业化,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缺乏敬业精神,与企业用人计划产生较大分歧部分毕业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认知度不够,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这给企业用人计划造成了很大麻烦,使企业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诚信和敬业精神,在使用刚毕业大学生方面更加谨慎。

从以上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需要,学生无法受到企业重用,灰心丧气,甚至频繁跳槽或最终离开旅游行业。学生职业能力没有完全达到企业需要,旅游企业在用人方面是想用又不敢用。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对职业能力的认识不够许多学校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还具有片面性,学生职业能力不应该是单一方面的能力。并且,新时期社会发展状况和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行业不仅需要劳动者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更要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结构,如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其他能力。因此学生职业能力应包括专业职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不是片面的某方面能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而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片面追求就业率,忽视学生的培养应与市场接轨,应针对岗位和市场需要培育人才。

高职教育篇6

1.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对高职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关于目标的导向作用,有众多的调查实证,有个人、集体的。最著名的莫过于耶鲁大学对毕业生长达25年的调查追踪案例:同一届毕业生,有3%的学生有明确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这3%的学生达到目标,成为各种行业的精英。而剩下那97%目标短期、模糊,甚至没有目标的学生,他们中没有一个能成为行业精英,所处的状况与他们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一致。海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海尔就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名牌战略目标。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盲目上规模、上产量,而是狠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为今天的傲人地位奠定基础。同样,高职素质教育要有明确的目标,构建了目标体系,才能保证高职教育朝既定的方向前行。

2.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活动规范化的保障。由于某种原因,中国素质教育并未能在教育的各个阶段有效地实施。高职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接受系统教育关键时期,高职教育是最贴近社会需求的教育,直接为社会提供生产一线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也决定人才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英国有一句谚语:“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这句话告诉我们,目标是我们行动的依据。构建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就是规范高职素质教育活动,让各高职院校有序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及时对照素质教育目标修正素质教育活动,为实现素质教育预期效果而不断努力。

3.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高职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保证素质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有了目标,教师的课前的准备、课中的教授、课后的辅导,都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不会盲目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过程不会呈现出随意性,素质教育质量获得保证,素质教育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4.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克服教育目标缺陷的重要依据。众所周知,高职教育学制短,只有3年的时间,但是学生既要学理论,也要学技能,那么,留给素质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一旦教学时间因各种原因受到挤占,高职学校的管理层会把素质教育时间占用。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学校就不可以随意更改素质教育学时,保证了素质教育活动时间。同时,有了明确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可以检验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是否有考虑不周或顾及不到的地方,避免一些必要的、重要的素质忘记或遗漏。

5.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教学资源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通常包括教师、教材、教具、案例、影像、课件、基础设施、政策等等。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让教育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和设计使用何种教学资源,以最大化地满足教学愿望,满足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实现高职素质教育目标。

二、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1.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正确。对于具有导向性功用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会导致教育效果的偏差。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不正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的功利性。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成长过程,包括天赋特性和后天获得的一切量变和质变”,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强调的是教育的过程。而当前素质教育目标的功利性,体现出来的是重视教育的结果,看重的是教育的商业价值而不是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教育的本质是相违背的,不利于人的成长,不利于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功利性,会让学生也带功利性,让各专业系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二是素质教育目标模糊、不明确。我们曾经对国内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关于“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每一份问卷答案都不一样,有的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有的强调道德素质,有的强调科学文化素质,有的强调身心素质,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目标不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没有标准可执行。三是素质教育目标不准确。由于各种原因,对素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不同的院校有不同要求,有的偏向人文素质,有的偏向道德素质,有的偏向职业素质。同时,在目标定位上,有的目标要求过高,让学生难以达到目的;而有的目标要求又过低,学生很容易达到,这样目标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2.高职素质教育目标设置可操作性不强,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实现。由于素质教育目标定位存在的各种问题,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职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时会感到棘手,没有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找不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活动方法、方式和手段,导致素质教育活动效果和素质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大,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要实现2014年6月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目标”是很难的。

3.高职素质教育目标的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学生的个体成长。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教育目标要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各方面的基础是相对弱一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但各高职院校在制定素质教育目标时,很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素质目标,内容重复,难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二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3年,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素质的要求也应该不同,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素质能力也应该是逐年递增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素质教育目标时没考虑到按年级来制定目标。

三、构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1.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概述“科学的本质是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科学性原则要求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核心,而不是以短期的利益,或者个人意愿来制定目标。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科学与否,目标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顺利,效果是否良好。二是素质教育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目标具备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因此素质教育活动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素质教育目标是否准确、具体、可行。因此,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让学生知道要掌握什么知识。明确、具体的目标,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照目标,检验学习的效果。目标是经过多方的充分论证后制定下来的,因此目标表一旦制定,不可轻易变动,要保证目标的相对稳定。不可随意改变方向和数目。三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层级性。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人才,应该按照培养“人—一般人—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样的顺序进行。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制定目标时要逐层递进,把目标分层分阶段逐级分解,从高级向低级分解,实现目标从低级向高级前进。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素质目标。以达到因材施教,学生共同成长。

2.构建四级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职素质教育总目标以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素质。素质由两部分构成:专业素质和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强调的是作为职业人必备的素质,而基础素质强调的是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中外许多科学家进行分类,其中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心因)动作技能领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知识、情感和能力三类。高职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由四级构成:一级目标是高职素质教育总目标;二级目标分别是两个横向的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基础素质教育目标;三级目标是每一个二级目标下横向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四级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下的纵向目标,知识目标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个不同阶段的目标,情感目标是接受—喜欢—热爱这样一个过程,能力目标则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问题这样的逐渐深入。

高职教育篇7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层次不断丰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一方面继续承担着中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又要承担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如“3+2”中高职衔接、五年一贯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报考普通高校和高职等。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出现矛盾,如中职与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如何正确处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各省都在积极改革中职教育,推出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3+2”“或五年一贯制”模式。“3+2”“或五年一贯制”模式是中职教育直接与专科教育对接模式。“3+2”“或五年一贯制”模式是指前3年基本按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培养人才,后2年按2年制普通专科(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品质的培养,并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

2.“2+1”模式。“2+1”模式为分段式灵活学制。前2年开设文化基础课和某科类的专业课,后一年按学生意愿实行分流:一部分集中进行升学预备教育,即继续留校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课和文化课集中学习,然后参加当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或参加对口招生的高职考试或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而另一部分则集中进行就业预备教育,如参加技术等级考试培训以及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培训,取得技术等级证书及其它相关证书后可面向社会自主择业。

3.综合高中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综合高中普遍采用的兼有职业和升学两种教育目的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为了适应中职与高职教育接轨和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中职育人模式要进行改革。如教材改革,要与普通高中教材有机融通,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学习毕业年限可以2~4年,达到规定学历即可报考高一级学校。

(二)中职自身存在不利于与高职衔接的因素

中职自身存在许多与高职不相适应的因素,已成为中、高职衔接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职的培养目标不适应高职的要求。目前,中职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中级技术人才。学校注重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只强调学生知道怎样做,不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培养出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和更高层次技术传授的基本要求。

2.中职的课程设置不利于与高职衔接。由于中职的培养目标只定位于中级实用技术人才,并且有重实践轻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践课为主,文化课有的开设,有的不开设,特别是与专业联系不密切的课程。即使开设一些文化基础课,有的也是选其部分内容,也就是说,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的开设完全围绕专业而进行,没有注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3.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不适应高职的要求。由于中职招生录取分数较低,甚至不经中考就可进班学习,学生文化基础底子差。而且在中职学习期间,学校和学生都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的思想,致使毕业生虽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没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能力,不适应高职的要求。

4.中职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无力应考。目前,中职办学的自主性增强了,一些中职学校为了追求办学效益,随意缩短学制,争办一些二年制、一年制的中短班。由于学习时间短,学生除了学习一些必要的技术技能外,基础理论、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达到相当于高中阶段文化水

转贴于

平”的要求,不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特别是文化课学习任务)。学生即使想上高职,也没有应考的知识和能力,造成中、高职难以衔接。

(三)促进中职与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1.确立新的中职培养目标。中职必须在保证实现自身基本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向高职输送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中职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改革中职课程设置。为了适应中职生就业和升学两种目标,在中职的课程设置上可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办学模式,并强化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例如,对计算机专业,可以采用将相关专业基础课合并的方法,减少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增加专业课的课时,并为学生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这样既可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又可适应高职招生对学生全面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3.强化中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对中职生要“宽进严出”,严把质量关。中职的招生由于生源紧张,招生标准普遍较低,学生素质普遍较差。中职学校应对这些“宽进”的学生,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强化学生管理,加强学习指导,严格考试制度和学生学籍管理。例如,根据学生素质实际情况,可以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大文化课深度,使文化基础课的内容和高中相当或略高于高中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准,难度略低于高中。这样既便于与高职衔接又不与高职教学内容重复,还便于学生接受,符合目前中职学生情况,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提高学生再学习能力。

(2)中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强化应用,宗旨是培养学生由“能做”转为“会做”。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均等参与机会,如采取课代表轮流制,加大课代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强化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从管理工作中体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乐趣。

高职教育篇8

【关键词】任职教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148-1.5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

1.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

我军任职教育是指按照某种特定军事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岗位任职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的教育。任职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和选择上,必须坚持以岗位需要为导向,并据此规范教育过程和教学行为。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相比,在教育目的上,任职教育是为了专门培养具体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重在培养实践能力;学历教育是为了培养我军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理论型、应用型等各类军事人才,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并重。在教育性质上,任职教育属于军事专业教育;学历教育属于军事通才教育。在教育时限上,任职教育比较灵活多样,短至几个星期,长至一年;学历教育的时限相对稳定,且一般在两年以上。在教育的最终结果上,任职教育不获得学历和学位,学历教育要获得学历和学位。

2.任职教育与职业教育

任职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某一职业所需知识、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两者的联系在于,从内涵上看,任职教育和职业教育属于同一范畴,都是为了某项或某类具体的工作而进行的教育,重在实践技能、技术和能力的掌握。两者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的外延更宽泛,是为从事某一类职业而作的准备;而任职教育是指为从事某种具体岗位的工作而作的准备。

(二)任职教育的特点

1.岗位指向性

任职教育是在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某种特定军事任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其目的是紧贴战区作战任务需要和最新武器装备、前沿军事技术,培养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各级人才。它注重岗位任职的现实需求,侧重于培养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强调人才培养的岗位适应性,因而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在实施任职教育中,要依据各级各类受教育对象的任职需要,瞄准军事领域前沿,贴近部队建设和发展需要实施教育。

2.实践操作性

任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践操作型的专业人才,它不注重学员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重视经验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员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任职教育中,理论授课的时间和内容比重较小,而利用基地化、野战化、模拟化、网络化的训练环境,通过综合演练、到部队实习等专业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时间和比重较大。

3.系统连贯性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一样,是由不同的阶段构成,并且呈现出从低到高逐级培训的特点。低一级任职教育是高一级任职教育的基础,整个培训阶段具有系统连贯性,一般情况下不能跳跃。因此,在任职教育中,必须严格遵循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岗位的现实任职需要和人才岗位迁移与职务发展状况,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各级培训的有效衔接,突出岗位需要,合理区分教学任务,从而有效避免培训工作的简单重复,提高任职教育的效益。

4.鲜明时效性

任职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实效性。任职教育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根据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根据我军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军队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同时其培训周期较短,培训成果的有效期不长,培训频率较高。根据这一特点,院校应密切关注与牢牢把握世界军事变革的最新动态,及时了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最新要求,积极、稳妥、适时地修订和完善任职教育方案,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军事应用型人才。

二、教员队伍向任职教育转型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一)大部分教员部队任职经历缺乏

我校大部分教员,尤其是年轻教员,大都是从院校到院校,缺少部队任职、代职经历,缺乏到部队实际调查研究的机会,对部队的情况了解和掌握不多,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和专业岗位实践性知识,解决部队作战、训练、建设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较难。

(二)大部分教员教育教学基本功不强

我校专业教员虽然大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但很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学基本功较弱,有的教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够强,不能有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员,不能积极适应任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新知识、探索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的能力不够,教育思想滞后,教学改革乏力。

(三)部分教员对任职教育的内涵、特点的认识不够全面

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专业技术训练、轻组训、管理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现象,任职教育施教能力不够强。

(四)教员队伍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

近几年逐步出现了两头沉中间薄的"哑铃"结构,高职称的老教员和刚毕业、刚从事教育事业的初级职称教员占据了教员队伍的大部分位置,而年富力强的中坚骨干力量严重缺乏。

三、提高教员队伍任职教育能力的儿点措施

(一)开放办学,优化结构

开放办学,为教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开放型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既要向军内外院校开放,又要向部队开放。鼓励教员积极参加军内外院校科研项目协作和学术交流;聘请兼职教授和兼课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本着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组织、有计一划地选送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到高一级军事院校离职深造,选送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教员到师范类院校进修教育理论和教学法。实行多种类型的培训班与在职进修相结合的师资培训体制。学校聘请部队技术专家参加学校学术委员会;派教员到部队调研、见习锻炼,建立人才共育基地,联学联训。

(二)加快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的整体优化

教员的合理调整、流动,对丁挖掘教员潜力、激励教员的迸取精神、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体现教员队伍的整体优势、提高队伍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推荐青年教员报考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应着力优化队伍的学缘结构,构建"混合型"的教员队伍。学校优化学缘结构,在稳定教学骨干的前提下,可以试验采用多样化的用人制度:比如在兄弟院校之间开展联聘、互聘等,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层与出入有序的流动层并存,专、兼、聘多样化资源组合的局面;制定学术梯队建设方案和有利于优秀中青年教员脱颖而出的政策、措施,加速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大胆启用新人;让部队优秀军官定期到院校担任教学任务,加强双向交流,改善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但在交流过程中,注意保留教学骨干;大胆尝试在院校内部进行教员、行政管理干部、机关人员定期的相互交换岗位,盘活丰富的人力资源。

(三)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促发教员教学热情

在教学活动中,教员和学员是一对互动的主体,调动教员教学积极性不但需要从教员这一方面着手,还要考虑学员学习态度对教员教学积极性的反作用。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员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学员的积极配合也很重要:有的学员文化基础很差,无论教员怎样启发引导学员也跟不上教员思路;有的学员上课不认真,精力不集中,课堂秩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的学员认为学习成绩好不好,考试合格不合格,与自己将来工作无关,这些不良现象也是影响教员积极性发挥的一个因素。所以,在改革教育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就如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做好文章。

(四)重视教员部队代职过程

高职教育篇9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文规定: 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职高生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体育教育毫无疑问也要以此为教学指导思想。但是从目前的职高体育教育的现状中可以看出,这个指导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多数职高的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正视和完善。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从职高生的身体测试数据来看,职高生的肺活量、柔韧性等身体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过分溺爱,学生在家很少参与劳动,也不注重体育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导致职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

二、职高学校对于体育教学态度不够重视。由于职高生的教育是就业教育,更多的学校把工作重心倾向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招生就业上,对于体育教育疏于管理,职高的体育教育处于流于形式的教学状态。

三、职高体育教育的评价不完善。目前职高对于体育教育的关注主要偏向于学校竞技项目的比赛名次,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也以此为主要依据,这种做法导致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点也由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转移到比赛项目的竞争上,使得学校的体育教育处于一边倒的状况。

四、教师和学生对于体育课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不积极。从教师的角度看,因为学校的体育教学考核主要以比赛名次为依据,所以体育教师对于职高的体育教育主要以竞技为主,对于通常的课程安排则疏于管理;从学生的角度看,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对于个人自身的素质提高并没有太多认识,从心理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教师和学生的消极态度造成了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对于体育课认知上存在偏差,造成了学校的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基本上处于消极开展的状态。

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就业工作的职高学生而言,这个目标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及各种体育精神,所以体育教育对于实现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基础作用。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健康的心态可以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团结协作、坚持等这些体育精神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走的更为稳健。由此可以看出,职高的体育教育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职高教育的工作者尤其要重视这一点。

根据对职高体育教育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职高教育一盘散沙的消极状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职高体育教育的目标

职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德智寄于体。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工作和生活的基础,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2.培养学生一两项体育技能,这些技能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以后的生活中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或成长为学生的兴趣方向,或为学生投入到一些团体活动提供基础;3.了解体育基本常识,作为一门学科,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是学生学习中的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4.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改变内在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职高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根本上明确体育教育任务,才能重视体育教学活动。

二、确立职高教育的指导思想

职高体育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等,所以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也要有所转变,职高学校要调整目前的竞技体育教学状态,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种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将会使职高的体育教育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三、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学生的情况有多方面的差异,如性别差异、专业差异、身体基础差异等。这些差异要求职高的体育教育不能拘泥于现行的教材,搞“一刀切”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篮球活动,有的学生对于篮球的基本知识还不是太清楚,有的学生篮球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别对待;其次,由于专业安排差异,有的班级女生较多,有的班级男生较多,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偏重。教学内容灵活,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职高学生并不是全年在学校上课,很多专业都有外出实习的安排,对于这种时间错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年时间安排,提前对于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在事后对于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追踪,使体育教学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四、合理评价教育成果

因为学校和上级单位的考核评价引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向,所以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也要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仅仅限于奖牌或者比赛名次,可以从前后期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评结果对比、学生掌握的体育项目、班级的学生风貌转变等方面来综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回归到正常的教学内容上来。

五、注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高职教育篇10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职;教学模式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一个孩子的教育牵扯到整个家庭的魂,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适应世界,创造未来,因为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和国家社会的希望和未来。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应当更加注重教育者队伍的培养,增加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

1建立和完善德育教学工作体系

作为中高职学校,应形成以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为主,任课教师为辅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以德育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项教育工作机制,构建全方位管理、全程参与互动的德育教育局面。同时,还要注重在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学会“做人、做事、学习、思维、尝试、体验、创新、生存”的思维意识,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以及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紧密联系。作为学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相应企业文化教育,为学生将来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充分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担负起德育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树立每个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心理观念,促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教师,一定要起到自身应有的榜样作用,在学生面前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渗透。此外,班主任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具体要求,给学生讲解国家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规划等理论知识,向学生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积极开拓德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渠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作为德育任课教师,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切实有效的德育渗透。

2不断创新德育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高职德育教育也应该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德育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从德育课程的建设方面来说,要坚持爱国主义的主线,立足于公民的基本道德、法律意识、文明规范、职业道德,在所有学科中全面开展德育教学渗透,并综合利用研究、探究、讨论、课件等各种手段,结合时事政治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实训,实现中职学生与具体职业道德行为的零距离接触,以深化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

3通过校园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来渗透德育教育,无疑能起到高效的推动作用。因此,高职学校应将校园文化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与洗礼。例如,通过创建校园德育报刊、德育宣传橱窗、广播宣传等方式来宣传德育知识,还可以成立自我管理的学生团队、协会、组织等,定期开设德育选修课程、设置文化走廊、展示学生的好人好事、开展文体方面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参与社会调查等,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同时,学校还应努力创设有利条件,促使学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相互衔接,建立“以市场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育教育体制,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行为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意识

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的心理素质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的承受能力也较差,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此外,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温暖的人文气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5拓宽渠道实施德育教育

首先,要重视家长对学生的诱导作用,建立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活动,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和要求,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面的配合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与实效性。其次,创办校园内德育工作网站,建立大型德育影响资料库,以积极拓宽德育工作宣传途径。以上仅是本人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看法。面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好德育教育各个环节的建设,不断开拓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并结合时代特色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总之,德育工作不是一项单向的工作,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和学校其它方面的共同努力,有效地调动高职学生的内驱力,必须使德育实施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方式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造就高职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美)威尼•威顿.现代生活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2]桑志芹,李绍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朱卫嘉,彭晓玲,李志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