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电商十篇

时间:2023-03-19 12:24:24

民生电商

民生电商篇1

民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民生电商)于2013年8月29日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0亿元人民币,由民生加银资产管理公司控股61%。根据民生银行的财报,民生基金持有民生加银40%的股权,而民生银行又持有民生基金63.33%的股权。

民生电商发起人为中国民生银行的七家主要非国有股东单位和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七家公司的负责人是董文标、刘永好、郭广昌、史玉柱、卢志强、张宏伟等知名民营企业家。

民生银行是中国首家全面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也是全球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分析人士认为,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民生银行希望通过融合电子商务模式,尝试新型的风险控制体系。

初衷:以“两小战略”打通商务和金融

民生电商的前任当家人尹龙,下海之前是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年近不惑的他敢于下海,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尹龙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渗透的推动,银行必然需要转型来赢得竞争。目前,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覆盖的人群主要是80后、90后。“当这些习惯了互联网服务的年轻人成为银行高端、核心客户时,银行也需要做出改变。”尹龙说,目前,银行的核心高端客户主要是60后、70后,电商的冲击小一些。但未来就不一定。

从2010年开始,一些银行开始着眼于未来10年的布局。其中,原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出了“两小战略”。这“两小战略”指的是小微金融、小区金融。小微金融指的是以产业集群、市场为主,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小区金融则以高端客户人群为主,打造现代金融生活圈。

“民生电商的思路与民生银行的‘两小战略’一脉相承,进可攻,退可守。”尹龙说,未来,不是民生银行给民生电商带去价值,而是民生电商给民生银行带去价值。

“进可攻”是指,如果电商生活形态占领社会主流,“两小”可以直接嫁接进电商和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就是电商的B2B,小区金融就是B2C,2B的产品总要卖给C。

“退可守”是指,如果互联网生活方式不能占主流,小微和小区会使民生银行和其它银行在银行体系内形成合力的稳固,足以促进它在这个细分市场有自己的特色。银行未来也会细分化,有的就做大企业,有的就做贸易金融,有的就做并购,有的就做小微。所以即使不考虑电子商务,两小战略也促进其在细分上有自己的特色。

民生电商的核心在于把商务和金融打通。互联网时代,行业割据一定会犯错误。比如银行贷款。银行贷款的风险最终取决于贷款客户的产品能否卖得掉。早期银行只关注贷款,现在民生电商试图打通金融和商务,扶植客户,让客户发展壮大,产品卖出去,银行的信贷风险下降。

民生电商的B2B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B2C是给客户引流。按照尹龙当初的解释,民生电商的模式不与阿里巴巴竞争,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是收取广告平台费、摊位费,民生电商不收这两种费用。银行、民生电商、客户将捆绑在一起,民生电商从银行、客户中寻求盈利。

民生电商的一份“投资人报告”显示,民生电商事业与经营发展目标为:2年达到盈亏平衡点,3年实现公司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的稳定,中小微企业客户数达到300万户,个人客户数超过1亿,其中高端客户比例不低于20%,4年实现平台交易额过4万亿,综合融资余额过万亿,4年实现营业利润对注册资本的倍增,5年内实现上市(境外或/并境内)并投资回报双倍增。

来自民生电商内部资料显示,企业内部构架管理层级设置了规则合约群、创新与技术群、网络金融群、电子商务群、客户服务群、检测与评估群以及内部管理群7大群。其中,网络金融群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分为金融机构协作部、金融市场部、交易融资部、P2P业务部、贸易金融部、财富管理部、资金运营部、授信评审部8个部门;其次重要的是电子商务群,国际市场开发部、国内市场开发部、B2B业务部、B2C业务部、仓储物流部5个部门。在此发展目标下,尹龙为民生电商设计的业务构架蓝图堪称宏伟。

按照尹龙的理想测算,民生银行现有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00亿,涉及15万户企业,综合管理人员成本约4亿。如果将小微企业的日常管理、联络、监测外包给民生电商并支付2亿元,民生银行的综合人员管理成本仍可降低1.2亿元,由电商承担贷款风险和管理责任可大大促进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拓展和综合盈利率。

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和推动给民生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尹总当时设计的方案似乎过于宏大和完美,实现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很多项目都无疾而终。”民生电商内部人士说,为实现如此宏大目标而设计的系统却迟迟未能如愿推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中,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并不会给银行带来太大的业务压力,但是其对交付渠道和交易模式所形成的颠覆对银行来说才是最大的挑战,因此各家银行也都在搭建自己的平台,先行把握渠道主动权。”

曾刚强调,在互联网金融越来越热的氛围下,银行的电商冲动则更需要冷处理,而不要盲目跟风。“一个是高富帅,一个是竞争很激烈的电商行业,互联网企业和银行的本质完全不同,其风控管理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在跨界中也要有不同的定位,大而全未必是好的。”曾刚表示,各家银行应该判断电商化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是否匹配,并且以现有业务优势为突破口,首先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民生银行如果与其进行消费金融方面的探索则很难突破,而在民生银行一直保持领先的小微金融和产业链金融上就能够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因为前者的零售客户群并不占优势,因此民生电商开展‘类淘宝’的平台优势不大。”

转型:用大数据做互联网金融

当媒体和公众逐渐遗忘民生电商之时,2014年11月27日,在深圳举行的易观互联网创新大会暨易观之星评选中,民生电商凭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力压竞争对手斩获“互联网金融创新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互联网公司。

易观之星是由易观国际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年度评选活动,堪称TMT行业的“奥斯卡”。民生电商获评“互联网金额创新奖”有点出人意料,但公司这一年的推陈出新、快速发展的轨迹似乎给这个奖项做出了注释。

据长期跟踪民生电商的某业内人士介绍,新任CEO吴江涛的走马上任给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2014年,这位CEO一直保持着低调的行事作风,但其为民生电商筹划的一盘大棋已经逐一落子,民生电商已经完成了在投融资平台、O2O业务、B2C购物、B2B金融等重要板块的布局。

“我们不希望雷声大、雨点小。在互联网金融大热阶段,我们更希望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做事。我们是金融属性的互联网企业,将传统的金融服务嫁接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的平台,践行普惠金融。”民生电商CEO吴江涛说。

经历了“滑铁卢”的民生电商,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吴江涛表示,“希望在未来五年,做成基于精准数据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品牌。”

不同于其他电商巨头,民生电商的基因决定了其在金融领域可以有所作为。一年多来,民生电商在金融领域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2014年7月份推出的投融资平台“民生易贷”,由于延用其战略合作伙伴――民生银行的风控系统,推出的理财产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在7%左右。

民生易贷总经理任洪文今年初曾表示,已有近100家企业在民生易贷上成功融资26亿元。一般企业融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股权融资,一种是债权融资,市场上债权融资比例较大。现在民生易贷两种融资形式都可以做,比较看好大数据、O2O、医疗和教育型互联网企业。另外,民生易贷的债权融资也比传统金融渠道更灵活,而且利率更低,半年期最低只收6%的利息。任洪文表示,通过将商业利润转化为金融利润,这是电商旗下的民生易贷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一个较大的区别。

任洪文还透露,目前民生易贷目前主要为一线城市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且从企业发出融资需求到拿到钱通常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左右。“一二线城市的企业数量足够大,没有必要跑到偏远的地方去做。”

此外,民生电商打造的面向个人资产权益流转平台――民生转赚也已上线,包括债权收益权、保理收益权、票据收益权、租赁收益权、投资收益权等。而且同样会给用户提供银行级的风控标准,将用户的投资风险最小化。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生电商围绕自身金融背景优势,正在为传统行业提供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上进行积极的尝试,进行优质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民生电商控股子公司品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4年3月17日在福建泉州正式注册成立,这家公司联合了七匹狼、特步、卡宾、鸿星尔克等泉州当地服装龙头企业。作为国内服装领域首个B2B金融业务平台,品尚定位为纺织鞋服电子商务运营总部,拟覆盖国内主要服装产业发达地区,做深做透服装行业产业链,创新产业电商金融服务模式。

2014年10月20日,民生电商与中国汽配供应链服务商康众汽配连锁在上海签署电商战略用品合作协议,双方希望共同探索传统行业新的商业发展模式,引领汽车后市场电商发展。品尚公司的成立及与康众的合作,不难看出民生电商正在积极尝试为传统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解决传统企业“触网触电”的难题。

另外,民生电商在O2O领域的探索也在稳步推进。其将围绕着民生社区银行的布局,结合社区银行,将电商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触角深入更广阔的社区用户,通过服务到家的理念来进行运营。

民生电商还有意涉足虚拟运营商领域。在工信部去年底公布的第五批虚拟运营商名单中,民生电商位列其中。

民生电商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 公民 消极影响

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正逐渐成为现在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它比传统商业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这不仅对企业、政府造成巨大的影响,对消费者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多公民在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时,却不去关注电子商务所造成的伤害。

学者关于电子商务对社会、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有所探讨,但很少提及电子商务给公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电子商务对公民的消极影响,并从中发现对策,将会对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提高公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变化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以满足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构想的寻求、购买、评价和处置行为。Web2.0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环境,使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逻辑顺序不再是从生产出发,也不是靠现有产品吸引顾客,而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按照目标顾客的需要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销售。

(一)消费者接触信息的主动性增强

网上购物方便、快捷的优势,使消费者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产品进行广泛的信息资料收集,对所需资料一点即知,比传统店铺所需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也能够货比三家,做出更理性的选择。社会化媒体使产品的信息变得更全面并容易获得,消费者更主动地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

(二)消费者与企业及其他消费者的互动增强

社会化电子商务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包括个人对个人的影响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用户能看到自己的好友关注、购买、评论、推荐了某商品(好友动态),于是可能相信好友反馈的信息而去购买或关注这款商品,由此产生购买需求。购买某款产品的用户,可以对这款产品进行评论(SNS中的日志和投票),上传产品使用中的照片,如服装首饰真人秀(相册),这些由用户创造的关于具体产品的信息,将成为其他用户购买时的重要参考。由于一群人里多数人倾向于某一种消费观念,倾向于某一种性质的商品(可能并不局限于某一款商品),又因为用户本人对这一人群有信任度和归属感,容易受到他们的意见的影响,因而这些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本人的购买决策。

(三)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更加频繁

网上交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公司(Booz&Company)预计,到2015年,人们通过社会化电子商务的花费将达到300亿美金。同时,社交网站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流方式。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规模和所用时间都在增加,在美国,近80%的成年人将23%的上网时间用在了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络,其中70%的社交网络用户产生网上购物行为。

电子商务给公民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损害身体健康

人们越来越沉迷于网络和享受网络的便捷性,而不愿意走出家门,从而导致运动量急剧减少,加上电脑的长期辐射,不合理的安排上网时间,使得人们身体状况日益变差。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CNNIC,2012),他们中很多人不仅爱网购,而且对此着了迷。这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精神上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身体上常见颈椎病、腰椎病、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地上网购物,是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滋生不良文化

网络是一个有独自交流空间的沃土,由于新生事物的出现而产生的监管缺失,必然带来不良文化的滋生,非法广告、、非法产品的买卖等等这些在网下得到有效管制的不良事物,在网上泛滥成灾,甚至利用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遍及整个网络。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上网者容易产生浮躁、不信任、暴力、缺乏安全感等心里感受,造成网络中部分人群的浮躁特性,他们激进、片面,看问题缺少包容心。又因为网络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也恰恰是这种浮躁文化的滋生热土。现在的很多论坛,已经成了这种不良文化的集散地。这种从心理、思想上对网民的改变,能被网民带到现实生活中,对现实社会造成危害。

(三)增加购物时间成本

当比较电子商务优点的时候,人们喜欢说电子商务是省时省力的购物方式,但只从节省的交通时间上进行比较是有片面性的。在传统商务中,人们进行消费时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眼见为实,交易也很安全,很少有退换货的发生。然而网络展示的商品图片绝大部分是经过装饰或修改过的,而这只有买回来才发现不同。为了买到心仪产品,消费者会通过实体店亲身感受,通过货比三家等方式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购物时间成本,当买到不喜欢、缺陷的商品时,退货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数周,从而增加了购物的时间成本。

(四)暴露公民的隐私

互联网为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带来了前所未见的快捷,为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创造了极大空间,但它也同时使得人们的隐于被觊觎的境地。一系列的问题在电子商务改革中呈现出来,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目前,投机者主要通过诈骗、套现、洗钱等不法行为通过电子商务获得非法收入。如“支付宝”这种电子支付系统是游离在银行系统之外的,难以跟踪其内部资金流向。这就给国家对资金流向的控制带来困难,也给犯罪分子的洗钱行为带来可乘之机。一些道德败坏的“黑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制作、贩卖、传播物品、进行交易等,这样就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五)缺乏可靠的安全机制

民生电商篇3

关键词:家电下乡;次品;水涨船高;营销手段;信任

2009年2月1日“家电下乡”政策将在全国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可以享受到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所得到的13%补贴。虽然“家电下乡”是惠农政策,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农民对它持有不同的看法。记得和一位农民大叔聊到“家电下乡”时,他这样描述“家电下乡”:那又是商家的宣传手段,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呢,准又是骗人的1。偶尔走在家电商场,会发现商场中的“家电下乡”家电和非“家电下乡”家电种类似乎差不多,非“家电下乡”家电并没有因“家电下乡”家电的销量大减而挤出市场,有些农民不去购买“家电下乡”家电而去购买非“家电下乡”家电。这种现象的存在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农民有的会选择“家电下乡”家电有的会选择非“家电下乡”家电呢?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笔者根据对某村农民的访谈,从信任的角度探寻了其中原因。

一、目前国内有关“家电下乡”的研究概况

围绕着“家电下乡”应如何更好的推进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张少春从财政创新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推动“家电下乡”,他指出要在补贴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①。张立华从售后保障的角度研究了“家电下乡”的推进,在分析当前售后保障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善售后保障的一些措施:制定农村市场家电售后服务规范标准,建设农村市场家电售后服务的信息系统,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农村市场家电售后服务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售后服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培训,建立用户及信息回馈档案,生产企业要主动向售后网点提供服务,生产企业设立专项售后服务费用②。围绕着“家电下乡”的意义和影响,薛选登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从动态和静态角度,分析政府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措施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家电下乡的作用4。

虽然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家电下乡”的很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家电下乡”应如何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电下乡”的意义以及它实施以来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已经是很全面了,但很少有人从农民的角度来专门研究“家电下乡”,即农民是如何看待“家电下乡”的。而事实上,农民是消费者,农民对“家电下乡”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家电下乡”实施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农民的角度来研究“家电下乡”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深入农村,与农民直接交流,运用个案访谈的方法,试图构建出农民眼中的“家电下乡”。

二、农民眼中的“家电下乡”

自2007年12月起,我国在部分地区实行了惠农的“家电下乡”,河北省于2009年2月1日开始实施。笔者的研究地Z市N村是隶属于河北省的一个村庄。希望通过对它的研究了解农民是如何看待“家电下乡”的。

1.“次品”

按照国家规定,“家电下乡”的产品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标准,政府对“家电下乡”产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进行严格考核。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和标准的,将会被淘汰。另外,即使成为“家电下乡”中标企业的,有违反政策规定、不履行投标承诺和中标协议、骗取补贴资金、坑农害农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的,政府将给予扣缴保证金直至取消家电下乡产品及中标企业资格的处罚。在走访Z市政府时,也了解到Z市政府也会定期对销售“家电下乡”的商家进行检查考核,防止有些不法商家借“家电下乡”之名坑害消费者。

虽然存在这些保证,但在走访N村的过程中,还是能够听到一些农民反应,“家电下乡”的产品是次品,“家电下乡”的电器是低端产品、企业淘汰品,国家为了处理掉这些次品,所以会对购买者有13%的补贴。在和一位老人交谈过程中,他向笔者说明了他的逻辑:为什么国家专门提出几种家电为“家电下乡”,而且还那么便宜,肯定是质量次的缘故,须知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老人还介绍说,他的邻居大多也都有这样的看法。

2.“水涨船高”

对于“家电下乡”的价格问题,在一份政府的《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问题解答》5的文件中,对产品限价规定为:彩电单价不超过2000元;电冰箱(含冰柜)单价不超过2500元;手机单价不超过1000元,洗衣机不超过2000元。各型号产品的最高终端零售价格不得高于产品中标价格,详情可查询。这表明,商家是不可以随意定价格的,政府已经对产品的价格进行限定。在走访“家电下乡”的商场中,销售人员也表示,“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是被规定的,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的。

但是在农民眼中,却认为“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是可以随意调整的,商家抬高了价位,补贴实际上等于没有补贴。一位农民用“水涨船高”这个成语来形象说明农民在“家电下乡”中并没有获益,商家故意抬高价格,然后通过补贴重新到原来的价格,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农民获益,其实和“家电下乡”实行以前的家电买卖是一样的。

3.“营销手段”

商家是“家电下乡”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就是直接和商家互动的过程。在“家电下乡”实施过程中商家会对“家电下乡”进行宣传,商家的宣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商场内的宣传,即向在商场内的农民介绍“家电下乡”政策,包括销售人员讲解和商场内海报张贴,另一种是商场外的宣传,宣传地点主要在农村地区,采用的方式多样,其中常见的是发放宣传单和漆刷墙壁广告。由于“家电下乡”和商家的宣传绑在了一起,在很多农民看来,“家电下乡”只不过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三、农民对“家电下乡”看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1.农民眼中的政府

农民是“家电下乡”政策的最终指向者,政府制定的“家电下乡”政策是以围绕农民而展开。在“家电下乡”推进过程中,政府会向农民宣传“家电下乡”政策。Z市政府的宣传主要有以下五种形式:一是组织人员培训;二是发放宣传资料;三是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利用主要媒体宣传讲解政策;五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如利用媒体有奖征集农民喜闻乐见的标语、口号,对“家电下乡”销售状元进行奖励等。除此之外,政府还会对农民的权益给予保护,农民购买“家电下乡”家电时,若有利益受损的情况,可向政府举报,政府将会保护农民的权益。政府对农民权益的维护还体现在与商家的关系上。政府会根据一定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商家为“家电下乡”指定销售商家,并不是任何商家都可以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政府还会对商家执行“家电下乡”标准进行监督,如'“家电下乡”商家应该悬挂“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牌,张贴“家电下乡”相关政策、购买须知、补贴程序,进行“家电下乡”宣传等。

虽然政府客观上是站在农民一方上的,但在农民眼中,政府提出的“家电下乡”政策和以前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是一样的,都是看上去优惠,实际上农民不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在调查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当地实行的新农合出现的问题导致了他们对“家电下乡”政策的质疑。一些农民坦言,在实行新农合之后,当他们生病去医院看病时,医生会首先问是否参加了新农合,如果参加了,相应的医药费就会变高,减去新农合的优惠,他们的医药费大致还和以前一样。没有享受到新农合带来好处的农民,当面对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时,他们自然地就会对政府的政策产生怀疑。

其实,不光是新农合,当地政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很多政策由于没有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渐渐导致了政府和农民关系的疏远,农民也对政府产生了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政府提出的政策,农民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家电下乡”在Z市之初,农民所得的补贴资金是到政府部门领取的,由于手续繁琐等问题,这种方式最后被直补代替,即商家直接补贴给农民,政府和农民的资金支持关系也随着直补的出现而断裂。这种补贴政策的改变,在一些农民看来,是“”的结果,商家会把补贴看做商品价格的一部分,从而会提高商品价格,即“水涨船高”,农民并没有获益。

2.农民眼中的商家

商家是“家电下乡”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力量,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就是直接和商家互动的过程。“家电下乡”中农民和商家存在宣传和支持的关系。宣传关系是指商家向农民宣传有关“家电下乡”的政策。商家的宣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商场内的宣传,即向在商场内的农民介绍“家电下乡”政策,包括销售人员讲解和商场内海报张贴,另一种是商场外的宣传,宣传地点主要在农村地区,采用的方式多样,其中常见的是发放宣传数据和制作墙壁广告。支持关系是由于采取直补的方式而产生的关系,即商家直接补贴给农民。

在农民眼中,商家是和“无商不奸”“买家没有卖家精”等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往往对商家持有一种负面的评价,商家的宣传只是为了扩大销售,为了赚取更多利润。这种负面的评价直接影响农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评价,认为那种“家电下乡”的补贴只是一种假像,只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受这种心理影响,他们在选择家电时,往往会特别谨慎地对待“家电下乡”产品。

四、结论

“家电下乡”的过程涉及到三方,即农民、商家和政府,其中农民是最根本的。然而,在农民的眼中,政府和商家都是应该怀疑的,不是可以信任的对象。在面对商家和政府主导的“家电下乡”,农民往往会对商家和政府宣传内容产生不信任,甚至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一些农民认为“家电下乡”是次品,“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是“水涨船高”,“家电下乡”只是商家的营销手段,这些认识都是由于对商家和政府的不信任造成的。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家电下乡”困境实质上是农民和政府以及农民和商家的信任机制没有建立。这种不信任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家电下乡”的推进,而且还会影响以后政府提出的政策。(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参考文献

[1]赵荣:《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与思考》,载《农业展望》,200年第4期。

[2]张少春:《创新财政政策 推动家电下乡》,载《中国财政》,2009年第3期。

[3]张辉:《家电下乡 开农村市场新路》,载《瞭望》,2009年第10期。

[4]陈刚、李秀芬:《“家电下乡”消费环境待改善》,载《中国财政》,2009年第8期。

[5]张立华:《基于“家电下乡”的农村市场售后保障问题研究》,载《江苏商论》,2010年第3期。

[6]薛选登:《家电下乡的经济效应分析及政策建议》,载《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4期。

[7]王纲:《家电下乡的政策效应分析》,载《中国商贸》,2009年第19期。

[8]王琼、吴小翎:《家电下乡的经济学思考》,载《特区经济》,2009年第8期。

注解:

①张少春:《创新财政政策 推动家电下乡》,载《中国财政》,2009年第3期。

民生电商篇4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三周年之际,已在交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雄安新区规划的提出更是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截止至2015年,河北省贫困人口达310万,贫困县 62个,贫困村7366个,河北省贫困区已然成为了制约京津冀发展最后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拓宽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流通网络,降低了农民采购工业品的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不仅践行了的扶贫思想,同时也为河北省农村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电商扶贫。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耦合推进,已成为新时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扶贫这一精准扶贫方式对河北传统产业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借助“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的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径,可以让各个地区的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实现绿色崛起。本文基于此目的,选取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带动致富的典型地区,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河北省电商扶贫发展现状,运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方法,探究电商扶贫模式及路径。这不仅能够助力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也对真正使电商扶贫这一精准扶贫政策成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不竭动力。

二、河北省贫困现状及电商发展情况

(一)河北省贫困现状

据河北省扶贫办统计,河北省共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22个、片区外国定重点县23个、省定重点县17个。部级贫困县39个,占全国总数的6.42%。

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启动以来,贫困县人均纯收入虽增长较快,但与全省水平相比差距却越拉越大。在全省贫困地区已经解决温饱的500万人口的农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不稳定,其中多数没有走上经济稳定发展的轨道。此外,贫困地区的劳动者素质低、观念陈旧、人才奇缺、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滞后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明显。

(二)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国家做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部署,河北省加快创新创业的步伐,自2014年开始了走上“电商扶贫”这一扶贫“快车”,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商扶贫的政策,为河北省电商扶贫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目前河北省县级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进展顺利,邯郸已实现了100%全覆盖,除张家口完成度为60%以外,其他城市的县级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完成度在85%以上。

随着“宽带河北”战略的提出,截止到2014年底,河北省已累?完成了4.49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的任务。

三、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地调研

课题组围绕目前河北省的电商扶贫情况设计了《河北省开展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对承德市滦平县、邯郸市馆陶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承德市滦平县、邯郸市馆陶县进行,在样本县所属的村庄中抽取了986名村民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717份,有效率为72.7%。

(一)问卷分析

1.河北省开展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定性分析

(1)是否通过电商获得收益对生活改善幅度的分析

在认为电商对生活有很大改善的人中,已经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65%,没有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35%,没有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分别为70%和76%,我们可以发现,电商扶贫计划在农村的推广给大多数村民都带来了好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证明了电商扶贫的精准扶贫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2)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因素及开展农村电商扶贫切入点的分析

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阻力因素调查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不懂相关技术或农民认识不到电商的用途。而对于不懂相关技术这一难关要靠“学习”来打破,展开有效的电子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步骤。开展电商服务的切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63.18%的人更愿意接受“普及村里的电脑,免费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农户学习电商的具体操作实施”这种培训的方式。

(3)电商扶贫需要完善的方面分析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电商交易平台的完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超过55%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物流产业、完善有关电商扶贫的社会制度及法律保障及培养相关的电商专业人才也是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有效方法。此外,还应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给予村民相关技术的指导,这对电商扶贫计划的实施也有很大影响。

2.农村电商扶贫问卷定量分析

本研究选取问题结果(您是否已经使用过电商平台来获得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Y,您所在村(乡或镇)是否有特色农、副产品?)、(您是否考虑过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分别作为解释变量X1、X2,利用Probit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

Y=-1.543815+.6789943X1+.3559481X2

由以上检验可知,X1、X2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其表明,拥有特色农产品的村民,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收益,增加收入来源。同时,越是接受电商平台(即考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村民,获得额外收益的概率也越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商平台在帮助当地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扩展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典型案例调查分析

馆陶县属于典型的华北平原农业县,全县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全县全年生产总值较低,人均生产总值较低,扶贫开发工作形势较为严峻。

1.馆陶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据走访调查了解到,馆陶县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行政推动、网商孵化、网货培育、电商物流、人才培训”五大基础工作,开创电商扶贫新模式――馆陶模式。即以参与产业链形式与龙头企业共同提供便民服务的新模式,同时搭建起综合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即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实施了“三步走”计划,与龙头企业合作,孵化电商产业。

2.馆陶县农村电商扶贫效果分析

馆陶县建立了馆陶电商园并建立了县、村二级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农村淘宝项目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既是电商网购买卖点,又是村里物流中转点,还是“旺农贷”小额贷款点,是电商+ 扶贫的试验点。这些试点通过聘请本地村民,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大大拉动了农村闲置人员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阿里巴巴年货节期间,该县农村淘宝成交额达300多万元,在京津冀大区农村中排名第一。从成交额和订单量的提高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互联网购物这一大军中,这种消费行为不仅会节约农民的生活成本,网上琳琅满目的消费品也增加多了农民的选择。可见农村电商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河北省电商扶贫发展路径

近年,农村电商模式更加丰富,业态更加成熟,河北省应精准定位地区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电商扶贫工作。

(一)适应微观经济主体的电商扶贫发展路径――基于农民经济行为视角

农民经济行为就是农民以土地为生产资料而生产劳动产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遇到收入不确定时,农户的有条件最大化目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更高的收入和更多地保障,而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因此从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出发,提高电商扶贫的效率,电商扶贫的适应策略发展路径如下:

1.打造新农人――“农民中的网红”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营销号等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容小觑,展示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由于农民经济行为具有趋同性特点,往往在选择时受大多数人影响,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可依托新媒体采取直播、公众号推送等方式,着手打造公众品牌,由新?r人代言,赋予新农人“种植力、养殖力”,通过“网红”方式直播种植、产养等方面的操作、经验并带来“人”和“产品”间的故事,形成地区特有的品牌文化。

2.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文化,转变农民消费方式

农民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收入和保障并存的最大化目标,农村电商的发展要尤为注意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措施要力求做到位。针对农民网上消费意愿不高的情况,可借助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展线上优惠活动吸引农民参与网上消费,组织志愿者帮助农民进行网购,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线上消费给自身带来的便利和经济上的优惠,使农民乐于进行网购。同时,电商平台可采取主动“下探”方式,为贫困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提供更多机会。

3.开展“文化+电商”的农村电商教育培训新形式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线上培训方式,通过邀请知名电商运营专家和专业人士对农村电商青年进行辅导,组织“我的电商梦”活动,开展以电商农人外出参观考察和交流交友为主题的为主题的品牌活动,激发农民参加电商活动的热情。加强对“农家书屋+电子商务”的运行管理;定期对文化服务站站长及村民进行电商知识及文化服务培训;借助志愿者“一对一”帮扶等机制,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站的各项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和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改变宏观经济主体的电商扶贫发展路径――基于政府部门视角

对于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政府承担了更多地责任,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互联网这一先进技术来帮助农村地区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应根据具体地区情况,围绕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对贫困农村的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主体提供政策与资金扶持,为建立一套系统的高效运作的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提供保障。政府应做到有力引导,做到重点地区重点扶持,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

1.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激励保险机制

为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可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分布、开发、生产、加工、电商、推广、销售、物流、服务等整个产业链进行统等规划。建立以目标作为考核的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并且对于一些可能面临风险的投向项目,政府为其购入保险,将其产品(尤其是农作物)由一些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健全金融服务模式,构建电商扶贫的金融支柱

政府应提供专项信贷支持,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研发专项信贷产品、推广成熟信贷产品、拓展抵押担保品范围、实施电商扶贫主办行服务等载体,着力实现电商信贷投入稳步增长、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配套支持政策更趋完善的目标,有效缓解电商贷款难、担保难、服务难等问题。

民生电商篇5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73-02

一、引言

(一)农村电子商务涵义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是以农业子商务网站为主,由政府、网站运营商、通信运营商主导完成,同样会涉及到政府、企业、农民、消费者、物流配送、金融机构等方面,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比城市电子商务平台更重要,它能给农民带来网上农贸市场、农村特色旅游、网上农家乐等,能真正服务于三农,改变“肥了商家、亏了农民”的局面,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三化融合”的发展趋势。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突出矛盾,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我国现代化高效农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我国农产品价值的问题关键在于“分散农户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单个农户作为生产的主体,无法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造成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电子商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使得农业生产符合市场化需求、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电子商务充满着希望和朝气,它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要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了解和面对这些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

在我国很多的农村地区并没有覆盖互联网,很多人不会使用电脑,农民对电子商务依然比较陌生,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28%左右,规模为1.8亿,只相当于2008年的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虽然近几年农村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在快速上升,但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依然比较低。

(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

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根据我国商务部的调查,我国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7.8年,很多农民缺乏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农村各种信息传播困难,农民很难接受社会上新的消费观念。农村居民长期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商业交易,对于互联网远程交易倍感陌生,短期无法适应。同时农村工作条件差、收入不高,使得农村无法吸引到电子商务人才。这些原因都导致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三)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强全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相对与城市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特别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互联网发展很不全面,特别在乡村和山区等地方的网络基础设施更是滞后,这会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差距。同时农村物流仓储基地发展落后,商贸流通效率低下,专业人员稀缺以及管理水平的低下都严重制约全国县乡村电子商务网络渠道的发展和流通,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四)农村物流网络不健全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并且分布广泛,农村道路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导致我国大多数的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一级的地方,乡镇地区无法有效便捷的覆盖,在一些偏远山区交通阻塞,更是无法建立和覆盖有效的物流系统,这些地方的农民即使有电子商务需求,也没有条件有效发展和运营,同时由于农村商品中生鲜产品较多,物流网络的不健全将严重影响这些产品的流通,使得农村生产出的这些产品,无法有效的进入市场流通。物流发展问题是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

(五)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小

在201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农产品的交易额只有约500亿元,在全国电子商务几万亿的交易额中所占比例很少。而且农村地区商品多以未经过加工的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单笔规模小,物流费用高,这就会造成单笔利润少。农村地区人均收入低,购买商品数量毕竟有限,无法带来规模效益,受到现有成本和物流交通制度等因素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很难扩大。

(六)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少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制定了一些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政策主要是针对城市地区,针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少之又少。商务部在2015年联合19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文件。但只有这一个政策意见显然远远不够,在多元化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发展、建设农村电商物流系统、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等方面,我国依然缺少相关法律法规。

三、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具体对策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上述六方面问题,归根结底可以从政府、企业以及农民自身等三个方面予以解决。

(一)政府方面

1.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农村电子商务,如农产品等级认定、质量合格的验证,针对这些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往往不能紧跟农业新品种出现的步伐,而对于农业产品、种苗等的网络责任界定和追究,也缺少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专门的法律依据。而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这些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争端之一,如果解决不好,将会成为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断补充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条款,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制度,是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植根于现代信息技术,植根于互联网络,没有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支撑,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相对于城镇网络的广泛覆盖,上网的方便快捷,农村的网络覆盖存在较强的地域限制,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或者城市周边地区,多有网络覆盖,而远离城市的边(下转第175页)(上接第173页)远地区甚至山区,网络覆盖率则不高。提高农村网络覆盖度,需要政府的牵头、支持和通讯企业的大力投入。

除了信息基础设施外,交通运输条件也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商务,小规模的,多依靠快递、邮政,而大规模的,则需要专门的物流,而@些的基础,则是道路要畅通。相较于城镇交通运输的快捷便利,农村道路较窄,或者路面简易不能通过重型车辆的现象时有出现。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只有有了良好交通的支持,农产品、农业用品在网上达成的销售意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实物的交易。

3.引进和鼓励从事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为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鼓励当地的人才,鼓励那些有条件的人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进人才。而这,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当地有条件的农民从事农村电子商务,比如税收方面的减免、网络开通方面的优惠、技术上的帮助等,让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阻碍因素尽可能的减少。地方政府也可以专门引进人才,以政府的名义开展试点或者技术指导中心。相关新闻机构还可以对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宣传,邀请其从业者向其他农民传授经验。

(二)企业方面

1.直接参与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直接的推动力量,相较于普通农户的生产规模、资金拥有、才能眼界方面的制约,企业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初的推动力量,其作用和效果不言而喻。同时,在投资结果不甚明了的初始阶段,农村电子商务也存在着高风险、高收入的问题。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比普通农户做得更好。而这种高风险、高收入的投资,对于企业,也是一种机遇。

农用品生产商、农产品加工商以及其他农业企业都可以直接参与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积极主动地直接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并在其中进行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在农村电子商务中以先行者的姿态出现,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繁荣,并能为自己带来名利双收的效果。

2.服务外包。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服务外包模式。成立专门的服务企业,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店铺架设服务,硬件、软件、网店注册与装修都由服务企业完成,农民只需要上传产品信息即可使用,为农民提供营销支持等。而这种外包服务中最需要指出的是物流外包。农民对于物流,其实并不擅长,农产品或者农用产品电子商务中由于商品的特殊性,对于运输又有特殊的要求。在农村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建立专门的第三方物流,来解决农村电子商务中的运输问题,既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农村电子商务中,也为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契机。

(三)农民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素质。农民自身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营销素质,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追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从农村电子商务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契机,农民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通过参加信息技术类的培训或者自学,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关注农村电子商务企业或者个人的成功案例,了解农村电子商务的流程、成功因素等,让依靠网络,依靠电子商务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这种思路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当需要用到电子商务的时候,知道还有这样的方案供选择。

2.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我们强调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但是并不能过分夸大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它不能取代原本的农业生产和传统的交易方式,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途径而已。

农村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的交易形式,但是这种虚拟经济却是建筑在农村实体经济的基础上的一种经济形式。其交易的产品或者是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或者是农业产品,这些都是实体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符合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其销售数据等也可以反映出农业经济的供需情况,农村电子商务中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指导农民自身的生产活动。农村电子商务不能脱离农村实体经济,而单独存在。它产生于农村实体经济,也依托与农村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玲芳,徐思远,洪占卿.农村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5:70-74

[2] 张喜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3:71-80

[3] 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6:171-174

民生电商篇6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策略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根据中国B2B研究中心在2009年9月12日的《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6月,中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网站已达12282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5320家,B2C、C2C与其它非主流模式企业达6962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正在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也在屡创新高。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3.15万亿元,自200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来,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5万亿元。

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交易额显示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企业竞争新的战场。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也不断有媒体报道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尝到了甜头。但是,仍有多数企业似乎觉得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功距离自己很遥远,电子商务时代的感召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拟就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律,研究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希望能对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有所帮助。

一、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

民营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目前存在很多问题。在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2009年6月到2009年10月举办的“杭州市百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体检”(以下简称“体检”)活动中,通过对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诊断,专家们发现,杭州市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信息化过程中缺少明确的战略规划,造成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业务支持不足,与业务战略背道而驰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1.信息孤岛

所谓信息孤岛是指,在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如财务信息、各种计划信息等)无法或者无法顺畅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这样就会形成信息孤岛。是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表现。在“体检”活动中,专家发现企业各个应用系统已经建立不同的数据库,但各个数据库自成体系,数据互相之间没有联系,编码和信息标准也不一定统一,使得各个应用之间彼此独立,信息不能共享,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

2.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是信息化建设中的常见问题。重复建设导致企业投资的大量浪费,有些企业用户甚至极端地把信息化建设比喻成为一个“投资黑洞”。

3.缺乏战略规划

信息系统建设中由于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没有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专门的梳理和优化,将软件产品中“最佳流程”生拉硬套应用在企业中,结果导致应用系统对业务支持的灵活性差,业务部门人员感觉使用非常不方便,最终导致业务部门拒绝使用应用系统,使应用系统被束之高阁。

4.缺乏统一规划

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业务战略的发展,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甚至成为企业战略落实的障碍。

浙江省是全国民营民营中小企业最发达的省份,杭州市又是“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这次“体检”活动中发现的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研究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全国民营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

二、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深入

电子商务从1997年开始传入中国,已经经历了12年的发展。根据中国B2B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在已经经历了1997至1999年的萌芽与起步期、2000年至2002年的冰冻与调整期、2003至2005年的复苏与回暖期、2006至2007年的崛起高速发展期,自2008年期已经步入转型与升级期阶段。

民营中小企业也已经逐渐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的作用,但是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正如浙江省电子商务协会组织的一次调研会上,一位绍兴的信息办负责人讲的一样,目前浙江省民营中小企业掌舵的人平均年龄偏大,这些人对计算机都不熟悉,根本谈不上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世界鞋帽网也对服装产业集聚的浙江平湖做过调查,发现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只是有网站,对采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交易甚至连打算都没有。

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层次有三个:企业网站、企业网站+MIS、企业AMIS+企业BMIS。目前,多数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还只停留在企业网站阶段,即只把网络当成一个宣传信息的地方,而没有进一步的网上交易活动。我登陆了在中国服装网首页会员展示的杭州吴越人家工艺服饰有限公司、香港典和服饰有限公司杭州威芸服饰制作有限公司、杭州世哲时装有限公司和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5家公司网站,只有吴越人家公司1家网站上有订单系统、用户反馈系统等能够通过网站来开展电子商务的渠道,当然,这家公司网站上订单下去能不能回应,我没有再做进一步调查。而其余4家都没有订单系统,甚至连介绍性的信息有的也做的非常简陋。

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的核心的问题。

2.电子商务看似不高的高门槛制约

互联网时展到现在,全国已经有3.38亿网民,网络已经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使用。这使得电子商务具备了较好的应用基础环境。电子商务的支付环境和物流环境当前都已经发展到足以支撑电子商务的程度。这些都使得电子商务的开展看似门槛越来越低。但是,事实上,对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来讲,电子商务还有一个看似不高的高门槛,那就是网络操作问题。之所以说看似不高,是因为这个问题实质上确实比较简单。但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讲,又实实在在是个门槛。

一方面,电子商务需要使用网络平台或者软件,而操作网络平台或者软件需要使用者具备足够的耐心和知识,即使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著名电子商务平台,虽然其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理念,在设计网站功能时也尽力追求简洁,让用户感到好用。但毕竟需要把自己的内容在网络上展示出来,其企业后台管理也因为要考虑全面而设计很多模块,使一些初涉者感到很难。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这个操作只要专业人员会就好了,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企业高层看不明白的东西让他决定用显然有些勉强。

况且,很多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带来的效益并不明显。有些难理解的操作和没有明显的效益显然成为一道高高的门槛。

3.人员配备不足

据相关调查,在妨碍民营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内部因素中,专业人员缺乏排名第一。不光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也很缺乏,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管理处在经验管理阶段,管理不规范。我曾见过一个机械加工行业的小企业,给一家外资电动工具企业做配套零部件,200多名员工,每天的生产量也不小,但是管理非常混乱,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每天都是急急忙忙,常常是出现员工白天因为工序问题而人在班上没活干,需要到晚上加班的情况。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有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像这家企业一样,管理人员非常缺乏,电子商务人员更谈不上配备了。人员缺乏也成为制约民营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突出问题。

4.目标不明,随意性强,没有专门规划

为什么要开展电子商务?如何开展?要开展到什么程度?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并没有认真规划过,而只是因为被一些主页设计的公司劝导,或者被一些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劝导,在对电子商务没有很好的了解的时候就开始了电子商务之路。常常是在很多平台注册了,也花费时间去打理了,但是效果差强人意,公司主页也制作了,但常常只是一个摆设,只能用来展示企业一些基本的信息和产品信息。

三、民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问题的对策

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是一种趋势,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电子商务的社会,电子商务终将改变商务的形态。新的技术还在层出不穷,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初露端倪。由于电子商务能够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能够给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以前无法想象的广阔的市场,如今已经被各个企业所逐渐认识到,但要如何更好的开展电子商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做好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分析,明确目标

民营中小企业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同的工作性质,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也都不相同。要想发挥电子商务的作用,就必须分析本企业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比如,简单的按照民营中小企业的工作性质,结合开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民营中小企业可以划分为生产加工消费品的企业、生产加工中间商品的企业、商品流通企业。

生产加工消费品的企业,其产品用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包括耐用消费品和日用消费品。企业需要将一定的原材料加工成为消费品通过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手中。这类企业的特点是原材料供应商数目少,比较稳定,而客户群体较大。可以分析原材料订购活动的电子商务化、企业内部信息化和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化问题。根据企业规模和电子商务系统的效益评估,确定使用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提供的平台还是自建自营电子商务平台。这类企业需要开展的电子商务活动包括B2B和B2C两种类型。如不放弃传统渠道商,可只开展B2B电子商务,不需要开展B2C。而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和渠道商的联系,准确管理订单,首先应该开展B2B电子商务。

生产加工中间商品的企业,其供应商和客户数目都比较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目标应该是通过电子商务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联系,提高订单的管理效率、准确率等,可以在开展公司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开展B2B电子商务。

商品流通企业这里主要指供应商数量多,客户数量也多的终端零售商。这类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非常高,管理库存是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开展电子商务应首先从企业内部信息化做起,然后是开展与供应商之间的B2B电子商务,最后开展与消费者联系的B2C电子商务。

2.组织保障

当民营中小企业分析确认自己开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和明确目标后,应该有一个组织机构来实现电子商务的目标。目前,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没有电子商务部门,而有电子商务部门的企业也多是以一个企业中层的形态出现。这不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涉及企业所有部门,一个与其他部门平行的机构难以实现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统筹企业资源的要求,因此企业要开展好电子商务,应该设立电子商务总监职务,全面负责电子商务的统筹工作。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成本问题,这一职务可以由副总经理兼任。协调好电子商务部门的工作和市场营销、采购部门以及企业生产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设立一个电子商务部负责企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所有具体技术和管理工作。

3.战略规划

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在分析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可行性和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分阶段,按步骤,一步步来实施信息化,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电子商务没效果等问题,让企业少走弯路,有效的利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软件来扩展企业销售,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4.效果跟踪评估

对于电子商务的开展,应当设立效果评估机制,战略规划任务分解细化以后,形成分阶段的任务目标,而完成的具体情况和实现的效益应当及时评估。评估的目的首先是检验电子商务工作的进展;其次是在已经开展的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未来的改进意见;第三是能够对开展电子商务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准确统计,便于管理层进行决策;最后是对电子商务互动的开展形成一种长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工作不断改进。

总之,电子商务作为利用互联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高新科技手段开展的商务活动,因为其所利用的工具的强大先进性,必然成为人类社会未来不可阻挡的一个发展潮流,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并积极探索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至于被淘汰。虽然现在开展电子商务还有诸多问题,但是,只要认识清楚、目标清晰、管理得当,电子商务必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政府送服务、企业享体检.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杭州站,2009.9.15.

[2]平湖服装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很不够.世界服装鞋帽网,2009.8.10.

[3]陈爱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顾晓艳.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

[5]张报,杨光.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战略.企业研究,2009.4.

民生电商篇7

2015年是值得引起政府重视的农产品滞销年,陕西省礼泉县出现近百万斤贡梨滞销;浙江温州苍南遭遇大面积番茄滞销;安徽长丰遭遇草莓滞销;福建南安百万斤杨梅滞销;陕西泾阳大棚圣女果出现滞销;广西、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多地西瓜滞销;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油桃滞销等等,201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受损失最严重的一年,对种地的农民来说是灾难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在于传统的销售形式只是等待消费者或客户上门,不能主动出击向客户提出推销的意识和做法,现代电子商务的销售方式,在大多数农民们的头脑中还比较缺乏,由于缺少从电子商务途径获取农产品价格的信息方式,很多农民往往不能正确预估农产品的销售形势和价格,结果造成了丰收时农产品的滞销。所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是避免“价贱伤农”的途径和必然出路。

近些年,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农村网民在总网民的占比却持续上升,农村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农村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既显著增加了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市场的潜力,也使得农村生产领域逐渐与外部市场实现了对接。2013年到2015年,农村电商均被写人中央“一号”文件,并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政策建议,同时,农村电商也被认为是扶贫的重要手段,如2015年11月9曰国务院即发文指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目前,各地区也基于各自现状进行了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电子商务普及仍然问题重重,各地发展良莠不齐,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传统农产品封闭低效流通模式仍占主导地位,亟须改变。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与物流体系不健全

县乡级别的网络设施依然薄弱,农村信息服务站点不够健全,长期制约着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另外,我国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网络基础建设和网络应用发展相对较快,中西部农村网络设施比较落后。

电子商务发展还离不开完善的物流体系,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以公路交通为主的阶段,并且公路的通达深度也不够,路网的密度不足、路面交通状况不好、道路养护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物流公司的运送网络只能覆盖到了县和较发达的乡镇等一级的地区,再往下一级的地区往往无法送达。目前有相当部分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提供快递服务的只有EMS,并且成本太高,运费也比较贵,一般在20元以上,使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较大。目前,中国邮政的快递业务能到达乡村一级,而其它快递企业包括顺丰、“四通一达”等的营业网点一般都只到县城。农村的电子商务,想做的人不少,但真正做好的却不多,主要原因在于物流是一个巨大的瓶颈。目前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成本很高,特别是在非平原地区的农村,物流的成本高过城市许多倍,并且效率低下;此外,农村物流的返程空载严重,这也是农村物流成本高的重要因素。

2.2农民网络意识淡薄

在城市已经广泛普及的互联网思维、电子商务理念、微信营销等概念和运用,在农村地区还是新鲜事物,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学历普遍不高,农村网民对网络的认知度不够,农村地区的居民拥有电脑的比率还较低,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了广大农民互联网意识不强。农民已经习惯长期以来的面对面交易和实体店购物模式,网络购物的体验还比较生疏,对电子商务的不信任感还一定程度上存在,不会使用互联网或使用网络不便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另外,农村人才外流严重和电 子商务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3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对象,农产品的生产既要受到品种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诸如气候、地理位置等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部分地区农村生产技术条件差,缺少规模化经营,产品品质差异不一,储藏设施简陋,缺乏深加工,对接外部市场存在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要求交易对象具有标准化和可鉴别性的特点,尤其是对产品的包装规格和品牌等要求很高,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的生产现状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2.4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

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对网络的应用程度不高,需要大批掌握电子商务的人才来教授;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用、维护都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示范和引导。目前农村条件比较差,国家支持政策也不多,很多电子商务和管理人员并不愿意到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法针对性不强,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全程式的示范帮扶机制,没能让农户切身体会到电子商务能为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导致农民的兴趣度不大。

3.农村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议

3.1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

网络配套设施的齐全和网络的应用普及率是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的基础。所以,要科学规划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力度,将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大幅提升,提高宽带网络的服务水平,降低信息网络的使用成本和费用,为开展电子商务奠造坚实的基础。加快大型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的建设,推进乡镇一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应用,积极引导农民进人电子商务市场,鼓励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商活动,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便利和优越性。

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单位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的种类非常多,对物流配送的需求点较多,农产品相应的物流技术存在较高的难度。所以,农产品的物流配送问题值得认真深人研究,应该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打造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对农产品的流通机制和过程进行优化,降低农村的物流配送成本,并大力引进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以较低的成本将农产品快速流通出去。

3.2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意识,充分发挥成功农民网商的示范效应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民是必须依赖的主体。要提高农民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必须转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第一,要普及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对农村的积极个体的进行培训和提高,鼓励农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第二,可以采用电子商务示范村试点的方式,政府引导相关企业对示范村的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相关培训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逐步带动周围村庄的电子商务热情;三是基层要设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创业,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到本村的经济发展中。

3.3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农产品标准化进程

各地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有意识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对本地农产品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建设进行加强。提升农产品的包装、保鲜、储藏、物流、市场推广及其精加工水平,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与网络营销进行有机的对接,把电子商务有效地融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政府适时建立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査评价系统,根据市场要求,实行农产品的规格标准化,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实施。

3.4对农村居民加强电子商务的教育和培训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电子商务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安排专业人才对农民进行电商培训,将农民电商知识教育与电商发展结合,采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法和形式,加快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加快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培养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教会其搜索网上信息、熟练掌握网上交易过程。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农民从事电子商务的内在积极性是关键。要改变农民对电子商务不正确的看法,化农民的电商被动性为电商主动性。要使政府的外力推动和农民的积极主动相结合,通过村里建点教给农民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同时传授给其电子商务技能,尽快使农民看到成效,避免培训走过场。在培训过后,还要对农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农民迅速从电子商务中获得收益,通过实例使农村居民体会到学习电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效果,及时指导农民利用相关知识为客户服务,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当地社会发展水平。

民生电商篇8

【Abstract】The enter of e-commerce in rural areas can help the rural market develop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hina's rural e-commerce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farmers have a weak grasp of e-commerce knowledge, the lack of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in rural areas is seriou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commerce talents ,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talents, as well as its training programs. China's rural electronic commerce foundation is weak, so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e-commerce talents is the ke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xi rural e-commerce.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人才培养;建设

【Keywords】 e-commerce; rural area; talent trai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66-02

1 引言

广西农村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中间环节复杂,农产品销售较麻烦。农村电子商务,是将农产品放到网络上,通过网上市场,进行全国各地销售,为农民提供便利,也提高了农产品售卖价格。目前广西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农民对电子商务认识不高,个别地区甚至没有覆盖网络。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缺乏相应的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信息环境受到制约,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对农民进行培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从而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现状

2.1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

广西农村物产丰富,将丰富的物产资源利用网络进行销售,是解决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电子商务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产物,电子商务以网络为媒介,信息技术为运行基础,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持是电子商务的模版,客户使用率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命脉。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①电子商务在农村的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我国许多地区,农村不具备网络条件,因此电子商务无法发展。广西农村普遍电子商务服务质量比较低,设计不科学,操作起来复杂麻烦,导致广西农村电子商务无法起到作用,只是摆设。

②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认识不足。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可,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农民的支持,广西农村农民对网络科技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电子商务的作用尚不了解,造成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不重视,使得农村电子商务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市场存活。广西农村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在电子商务网络市场不具有竞争力。

2.2 人才建设计划对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影响

人才建设计划,对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针对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建立合适的解决方案,是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问题,首先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信息环境。电子商务进入农村,对农村的科技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农民对网络的认识,广西许多乡镇已经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农民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与咨询。建立符合标准的信息服务平台,是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建立信息服务平_,将生产与网络销售连接在一起,为农民打开市场,将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次,构建起企业与农民的联系,企业是农民与市场的桥梁,积极的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关注信息平台建设,能够有效 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农民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对网络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积极投入到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设中。

2.3 国家政策对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影响

广西农村的电子商务人才建设,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国家政策。农村是比较落后的区域,其本身对于科技发展没有先进的领导人物,农村的发展方向,都是政府给予指导。因此,国家政策与政府的扶持,是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政府对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鼓励农民使用网络,对农村进行大规模的网络覆盖,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使其对电子商务有正确的认识,打开思路,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了解网络市场动向,从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1]。

3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的培养建议

3.1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人才是创造的主体,任何伟大的成绩都离不开人才的建设。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带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当地人才是主要目标。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诸多,涉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架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培养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开展广西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关键。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培养对象是农民、职业院校、政府、农资企业等。其中农民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体,要加强培养,其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3.2 提高广西农民基本素质

整体提高广西农民基本素质,政府制订全面的培养方案,有程序地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在培训当中,选择成绩优异思想进步的农民,作为主要培养对象,灌输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知识,使其快速掌握技能,再去传达给其他农民,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使其对网络充分了解,具备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政府应采取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为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广西农村农民素质,是建设电子商务人才队伍的基础,是促进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3.3 结合广西农村现状进行人才建设

结合广西农村的现状,通过农业职业院校,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农业职业院校,讲师进行授课,对专业的知识进行讲解,教材起到重要作用,政府与有关知识的专家,进行研究编写简洁、易懂的教材,适合当地农民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相符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便于农民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强化村官以及相关部门的培训,村官作为农村信息的推广者,更要熟知电子商务知识,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开展。村官的文化素质相对于农民较高,作为主要培养对象,更应有效地提高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调动社会与政府进行远程指导,利用网络,专家进行远程授课,农民与企业积极参与,整体提高网络知识,培养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人才建设,是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注重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广西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还有待进步。广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应当从政府、社会以及农村本身,进行全面电子商务培训,培养专业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广西农村的电子商务人才建设信息受到制约,农民对电子商务技术认识不足,政府没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扶持,导致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受到制约。针对这种现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提高广西农民基本素质,通过职业院校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对农村人才进行远程培训,从而建立优秀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团队,加速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民生电商篇9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 新动力 新挑战 新举措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重大课题。吉林省是农业大省,通榆县发展定位是基础在农业。为实现农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和农产品相关市场的繁荣发展,通榆县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持续增收。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通榆县农产品电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正。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通榆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配送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网上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与,同时依托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销售和电子支付等业务的过程。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对传统交易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也是一种新的农产品交易制度安排。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进步,对通榆县新一轮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产品交易模式的重大创新。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比较长,一般要经历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消费者等五个流通环节。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直接沟通成为现实。原产地直供,使农产品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二)有利于认清农业资源优势,树立发展自信

通榆县作为农业大县素来就有“葵花之乡”、“绿豆之乡”的美誉,并盛产杂粮杂豆、打瓜、牛羊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通榆县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及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全面启动实施了“农产品原产地直供计划”,本是吉林省西北部的一个部级贫困县,借助电子商务,如今已经成为与浙江遂昌齐名的“淘宝县”。这让通榆农民有了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的决心和信心。

(三)有利于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

全国首创的以原产地直供为核心理念,以“电子商务+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深加工”为运作模式,即“通榆模式”已初步形成。截至目前,通榆县依托电子商务已在互联网上销售了450万斤的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电子商务为农民、企业等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解决农业生产和流通中信息闭塞、滞后、分散经营等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为农产品生产流通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新的条件。网上交易公开、公平、透明,成交价格真实地反映了市场中的供求,以此引导广大农户科学安排生产,以销订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

二、通榆县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面临新的挑战

(一)信息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一个挑战

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很难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通榆县网络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光纤只通达到县城附近的几个乡镇,大多村屯农户无网可触。农村上网费用高,多数农民买不起电脑,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信息流最为重要,它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实现对流通过程的有效监控,能有效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流通效益。

(二)资金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二个挑战

由于农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做农产品上线运营短期内很难看到资金回报。同时,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无论是从基础设施、边际产业发展、人才培训、支持第三方运营商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三)物流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三个挑战

通榆目前只有一家同城快递,绝大多数快递企业考虑当前经济效益,布点只是停留到县城周边的大乡镇,没有向较远的乡镇和村屯延伸。同时,基层百姓网络知识相对贫乏,对网上购物信任度低,加之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不适应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很难让农民自主融入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去。

(四)诚信安全交易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四个挑战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运作依托诚信,更应关注农产品安全问题。由于国家严管食品安全,当前网上销售农产品大多需经QS等质量认证,且认证程序繁琐复杂,农民的自产产品、土特产品产量低、体量小,不可能办理质量认证等手续,因此很难实现上线销售,限制了小微电商的发展。

(五)专业人才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第五个挑战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门的人才。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三、通榆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实现进一步发展要有新举措

(一)健全信息化体系,完善信息流

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全面实现光纤到楼、进村、入户,构建覆盖城乡、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带宽接入网。

(二)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完善资金流

利用现有农村金融网点,逐步扩大农民支付宝、余额宝、信任宝的使用范围,积极发展农民小额贷款。推动中国开发扶贫协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注资通榆县物权融资公司,增加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贷款品类,解决小微电商融资难问题。

(三)整合信息资源,完善物流配送

在与邮政速递充分合作基础上,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第四方物流。推动快递企业向较远乡镇和村屯布点,构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四)提高对社会的信誉,依靠诚信发展

做到保证网络环境安全,加强市场监管,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上网产品做到无虚假宣传,保证质量。

(五)加强培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

着力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民,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推广的前提。首先要逐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水平,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其次,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

前景展望: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县域发展农业的大趋势,为农业大县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后,通榆县将积极培育打造电商集群,利用5年时间,形成“三千禾联合社”、“农村淘宝购销商”、“墨宝园文化网商”、“兴东网上商都”及“通榆小微电商”五大集群。

参考文献

[1]中农网《关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2010.

民生电商篇10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加快,农业网站数量倍增,农业企业开始入驻电商平台或自建电商。总体来说,我国农业电商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和农业电商建设成熟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找出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和生产需要的农业电商模式尤为迫切。也是形势所在,要由下至上的考虑和实施农业电商建设,做好农业电商发展的环境建设,电商的发展要依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国家一直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业数据库、农技数据库进行农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保障,数据库中的信息仅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帮助。这些信息直接面向农户或农业企业却失去了效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变为农户可以直接理解和应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此类有价值的信息由上向下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价值的信息不能直接有效的传递给农户和农业企业,缺少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农业电商人才培养都要加快速度,农业企业要对电商有正确的认识。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且城乡差距大

(二)农村人们的总体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使得农民较少接触社会最新的消费观念。而电商具有跨越时空的差异性,有别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而农民长期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此不容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来说,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方面更加现代化(如浙江乌镇每家都开网店)接受电商这种交易方式当然也会更容易一些。

(三)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人才缺乏

农村电商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一支质量高、结构合理、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被开发,并且基层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甚至在部分地区,不仅人才缺乏,还出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

(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相对不完善

我国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以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难题。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镇一级,下面的乡村就无法送达,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公路交通不便,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样,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农民生产出了相关产品,但无法较为便捷地送达市场。所以农村电商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电商平台的展开需要完整的网络配套设施、较高的网络普及率的支撑。因此要搞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提高足够的宽带服务水平,并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为开展电商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商网站,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参与电商,使其真正体会到电商的优越性、便利性,改变传统农业流通结构和交易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我国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单位较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属多点次,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因此,要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三)加强农村居民电商的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