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8:38:51

民生工作

民生工作范文篇1

以民为本,加强组工干部的作风建设

加强作风建设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彰显民生意识的一个重要前提,组织部门必须使自己真正地融入群众的事业中去,把自己当成人民的一分子,“心系百姓,真情为民”。

应该坚持做到组织工作各项重要决策前先让群众这台天平衡量衡量,决策中用群众这杆公平秤权衡权衡,决策后让群众这把标尺度量度量,确保做到不利国计民生的板少拍、不拍,无益身心、有损群众利益的事莫为,把民生意愿当作决策反馈的晴雨表。

作为一名充分自信的组工干部,除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能做什么。严格以“公道正派”的标尺衡量自己、规范自我,在利益抉择面前“多想”,在决策决断前“兼听”,在大局面前“秉公”,在群众利益即将受到损害时要“善言”。

知人善任,壮大关注民生的干部队伍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谋和主要执行者,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利益选拔出一批切实关注民生、以民生为己任的干部队伍。

第一,要培育以“民生为本”的新型领导班子。注重把群众观念较强、切实关注民生的领导干部优先选拔进班子。把干部队伍的执政思路和理念积极与民生对接,从而使我们的干部在观念上、工作方式上更加理性、人性化。

第二,要树立“政绩源于民生”的新型政绩观。近年来,麻阳县规定凡属新提拔的干部,原则上必须到县委信访部门挂职锻炼一段时间,从而树立起“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和“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

第三,建立“民生高于一切”的干部监督考核体系。组织部门在对干部考核监督时,要尽可能的实现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作为干部监督考核的核心指标,对解决民生问题热情不高的和采取措施不到位的、处理问题能力不强、方式不对头、立场不坚定、作风严重漂浮的干部,该处理、该警告、该交流的要一一落到实处。

身体力行,铸就真情为民的组工团队

民生工作范文篇2

切实做好社会救助。严格民政低保工作运行程序,规范操作,保证城乡低保资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积极为困难群众、五保户等解决临时救助。2010年,全镇享受城乡低保的贫困家庭达3003户、5713人,发放低保金1021万余元,为低保户发放天然气、临时价格、门诊等补助金75万余元,为150余户困难群众申请生活、医疗、教育救助共计27万余元,对430余户困难群众发放慰问品折合金额6万余元。全镇组建爱心扶贫超市15个,发放爱心物资折合金额11万余元,惠及困难家庭1300余个。

计生人口工作健康有序。坚持“四四五四”工作思路,大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长效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着力形成服务计生、诚信计生、法制计生、和谐计生的良好局面。2010年,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33人,特别扶助对象85人,发放准确率达100%;计生政策进社区率达100%;计划生育率98.3%,综合节育率99.59%,对流动人口的办证率达99.13%。

就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以创业促就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坚持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与就业环境改善相结合,促进充分就业。2010年,全镇安置新增就业人员3960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500余人,指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转非人员就业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为城镇居民办理基本医疗保险5000人,帮助失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办理社保退休手续100余人,劳动年龄段续保1000余人。

安居工程扎实推进。2010年以来,镇严格按照“申请、调查、公示、审核”的程序,对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板房住户认真进行调查摸底,已对400余户符合分配条件的受灾住户分配了保障性住房;严格调查审核,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入户调查、资料审核、住房分配等各项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城区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拟改造住户629户,已按政策安置354户;切实做好廉租住房政策的落实,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已为343户低保无房家庭分配廉租房。

民生工作范文篇3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定期会商解决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全市民生工作,对加快民生工程进度、落实好民生工程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细化目标任务。制定《2014年九项民生工程及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细化和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年度目标、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出台《市2014年民生工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并与各责任部门和乡镇(街道)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具体责任人,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一起挑”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把民生工程日常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改年终突击式检查为常态化检查,全面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工程进度缓慢或有问题的项目,及时给予通报和纠正,全力确保民生工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科学规划,精心实施

一是突出项目谋划。坚持早构思、早部署、早启动,在去年底就开始谋划今年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初步确定了社会养老、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内容。省和市目标任务下达后,我市对具体项目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九大项民生工程和30件民生实事。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民生工程月调度、季例会工作制度,健全民生工程任务提示单制度,坚持每个月通报工作进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改进民生工程项目沟通协调机制,由单向协调改为多向互动式协调,形成工作推进的更大合力。三是规范项目管理。修订完善《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质量管理制、项目工程审计制“四项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决杜绝项目实施中的违规违纪行为,确保民生工程“民办、民管、民受益”。

三、突出特色,创新推动

民生工作范文篇4

一、住房保障

2014年市下达我县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任务为:建设保障性住房6套(其中廉租房6套)和改造棚户区2637户(其中改造城市棚户区2637套)共2643套。现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套,城市棚户区2447套。具体情况如下:

(一)县廉租房建设项目(6套):由于建设用地紧张,已将2012年和2013年—2015年廉租房及部分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统一设计、打捆招标、统一施工。故2014年6套廉租房项目选址在旧大桥桥头原交通局地块处。该项目已于2012年9月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进入装饰装修,预计2014年全面竣工。

(二)改造棚户区新开工建设情况(新开工任务2637套,现已开工建设2447套)

1.大酒店安置点及棚户区改造项目(761套):该项目选址在县镇,计划安置761户棚户区改造户,建筑面积约12345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43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2.县镇县中队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190套):该项目改造户数为190户,建筑面积约19100平方米。

计划总投资4123万元。项目已完成拆迁清地工作,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环评、节能审查、可研等前期工作,预计2014年9月全面开工建设。

3.镇安置点及棚户区改造项目(1533套):该项目为镇城区范围内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户数为1533套,建筑面积约14562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58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全面开工建设。

4.镇熊猫广场棚户区改造项目(153套):该项目改造户数为153户,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4008万元。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县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1、道路:水泥路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目前,为优化道路网,一部分乡村仍在新修或扩展老路。

2、垃圾处理:在全县的农村垃圾收集上,现有三处垃圾处理设施正在修建,待工程完成后,农村的生活垃圾将得到合理处理,使农村环境的到改善。

3、村小:为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目前灾后重建中的村小建设共计有13所已全面展开。

4、医疗卫生方面: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在各乡村均设有医疗卫生点。

民生工作范文篇5

一、完成情况

2014年度省市下达给我局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是:实现自然村通电话38个,实现行政村通宽带25个。

截止11月底,实现村通电话50个村,完成全年目标数的132%,解决村通宽带35个村,完成全年目标数的140%。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一是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召开了民生工作专题会议,详细具体地对民生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确要求全局上下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民生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局成立了民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科室工作人员为成员。同时,指派专人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为我局民生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

实施民生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因此我局特别注重加强民生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充分利用通讯方面的优势,畅通民生诉求。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及时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愿望。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民生工作的有关要求,对本部门民生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将民生工作逐一落实到具体承办的股室,并明确了责任人,对民生工作量化、细化,要求在开展民生工作过程中既要明确任务,做好规定内容,又要把民生工作与日常性工作结合好、联系好、协调好、力所能及地多为群众想,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输线路施工受城管、所涉及住户制约,特别是在城区。

(二)社区管辖下的某些单家住户存在不配合工作的情况,甚至个别人对线路过境进行阻扰。

四、下步工作打算

民生工作范文篇6

民生档案信息化就是以各馆(室)藏民生档案为依据,在不改变档案原来的内容信息的情况下,对民生档案本身的内容及档案的存在形式进行符合信息转变原则的改变,使民生档案信息社会化,实现档案资源共享。民生档案信息化中的信息不仅限于民生档案本身的记录信息,还包括将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后与社会其他信息形式融合形成的更广泛的信息。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在现代化的技术条件下,一方面,促进民生档案本身信息进入社会交流系统,在社会中广为传播;另一方面,就是将民生档案中的信息与其他社会信息形式融合使用,在社会中传播,广泛地服务于社会。当然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为,民生档案信息一旦广为社会大众利用,狭义的民生档案资源信息化,必然与社会发生普遍的联系,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信息交融而广泛地交流和传播,形成另外形式的信息,即广泛意义的民生档案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只有深刻认识到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才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认真做好民生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二、创新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途径

民生建设的过程就是民生档案的形成过程,这就决定了民生档案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每一项民生工作的初始,直到此项民生工作结束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或部门来实施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民生档案建立的难度,民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提高民生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

1.更新档案信息观念。近年来,一部分民生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开通了网上查询等一系列网络自动化处理平台。但是普及面还不够广,不能够达到群众的查询利用需求。民生档案部门必须敏锐地感受民生档案信息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去挖掘、收集、利用有利于档案工作开展的各种信息。必须创新档案信息观念,变档案整理者、保管者为档案信息开发运用者,从而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通过接收、整理、扫描、录入等方式方法,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使其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网络化,以满足普通百姓对民生档案信息的需求。

2.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民生档案信息数字化。没有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库就是无水之源,没有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智能化服务、档案信息网上传递就无从谈起。它是民生档案信息本身和支持档案信息运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积极创新,主动挖掘、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民生档案信息,敏锐地感受民生档案信息的变化。在量的积累上要达到一定高度,经过整合之后才能普遍应用于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民生档案信息不断“数字化”是民生档案工作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创新的基础。要充分利用民生档案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加大对民生档案门类和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实现库存档案的全覆盖。

3.创新档案服务方式。随着档案管理系统这一平台的完善成熟,档案的保管条件逐步改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服务方式也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创新。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民生电子档案在线查询借阅服务,减少实体档案的取放,增加档案的寿命;二是改变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分类、提取、分析、加工,实现多途径、多渠道、全方位主动服务,以满足利用者对民生档案信息的不同需求;三是依托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实现现行文件与民生档案的无缝对接,缩短民生档案形成期限,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地服务大众。加快推进民生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

民生工作范文篇7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服务民生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明确责任分工,务求落到实处,局党组成立了科技局服务民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及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延续2009年制订的《关于认真开展“三服务”活动的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服务机制。

二、精心组织、落实措施

我局把服务民生工作的开展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与全县科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服务工作中,我局重申工作要求、纪律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或答复联系乡镇、村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合理要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扎实开展、务求实效

我局今年服务民生工作主要开展了如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今年,我局牵头组织省、市、县科技专家及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及科技培训活动,对广大城乡居民进行科技知识、技术、政策的宣传、咨询等服务,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科技素质。组织18个乡镇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并获得35万元经费补助,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基层创业。指导帮助县种子公司和菊莲茶业申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其中县种子公司的“杂交鲜食玉米新组合科甜2号的示范推广”项目被省科技厅立项,并获得经费补助15万元。继续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龙顶茶拓展与提升”项目,并把50万元经费下达给有关实施单位,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了新农村建设。积极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云翠茶业、山宝食品、久红酒业、中兴粮油、余氏飞龙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农业科技企业,宝纳制茶被列为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

二是指导联系村抓发展。我局联系村是镇村,今年我局主要领导几次到该村,帮助指导该村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帮助该村实施“朗德鹅肥鹅肝的养殖技术与推广”项目,并给予2万元补助经费,同时提供技术指导、信息服务。

三是做好低收入农户帮扶工作。乡村是我局结对村,今年局领导带队几次来到该村,指导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发展西瓜、大枣等经济作物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帮助该村实施“清水龙虾养殖推广”项目,并给予1万元补助经费。春节前,我局领导干部和职工将走访慰问结对低收入农户,每户给予100—300元不等的慰问金。

四是紧密配合华埠镇抓好“三民工程”建设。我局作为联系华埠镇的牵头单位,着力抓好6个联系村的“三民工程”专项行动指导服务工作。在三个月的时间,深入走访各联系村,当好“四个员”(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服务员);定期参加“民情沟通日”,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局还剂出1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华埠镇科技体系服务建设。

民生工作范文篇8

一、以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做好各项服务和指导工作。

1、引导农民调整好种植结构,重点要增加花生和水稻的播种面积,减少低产低收作物面积。

2、组织开展好农民所需要的各种培训。

(1)、邀请有关专家对农业生产进行两次科技培训,培训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

(2)、对畜牧业生产进行两次集中培训,尤其是对牧业小区和畜牧业发展大户,培训学习牧业经济发展和相关疾病防治工作,使牧业经济在全乡要有广大的发展。

(3)、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为全乡剩余劳动力学到一定技术,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全面增加劳务经济收入。

二、以干部包保为载体,确保贫困家庭的生产和生活有保障。

全乡特殊贫困家庭,要有干部包保,使他们在生产上有安排,在生活上有保障。全乡副乡级以上领导每人包两户,乡直机关单位领导、站办所长和村支部书记、村全体干部要包100户特殊贫困户,在生产上要帮助安排,生活上要给予扶持,使这些贫困家庭尽快脱贫。一是在物资上给予帮助,二是在资金上给予帮助,这两项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

三、要以泥草房改造为重点,改善农民的居住生存环境。

在2009年,我们要本着政府引导、农民自筹、政府补贴的形式,全乡要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750户。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乡要消灭泥草房。

四、改善交通环境,为经济发展铺路搭桥。

明年,全乡计划砖路50公里,水泥路20公里,建桥梁一座,通过交通网络建设,力争二年内使全乡村屯公路全部硬化,让农民出行有好的道路,同时也可加快商贸流通进程,确保农民增收。

五、加强村容屯貌整治工作。

以村屯规划和卫生整治为手段,大力加强村容屯貌的整治力度,全面清理屯内垃圾和柴草,确保达到村容整洁,乡村文明,使人民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之中。

六、加强社会治安安全治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乡村社要成立三级治安网络、巡逻网络,努力遏制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同时要做好民事调解和纠纷工作,使全乡人民生活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之中。

民生工作范文篇9

一、领导重视,把改善民生摆上重要工作位置

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五保集中供养工作列入为农民群众重点办好的十二件实事。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加强灾害应急救助、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济南“7·18”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李学举部长及时亲临灾区看望受灾群众。省委书记李建国从陕西到山东任职不久,就到省民政厅调研,强调今后全省每年新增财力要向改善民生倾斜。为落实好中央关于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新政策,省政府连夜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年内省政府先后四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农村低保工作。姜大明代省长强调:“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不是可干不可干、能干不能干的问题,而是必须干、一定要干好的事情。”省政府颁布《山东省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下发《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关于建立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和保障标准联动机制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初步建立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制度体系。

二、广开财源,多渠道筹集改善民生资金

筹措、落实资金是做好改善民生工作的关键。结合山东实际,我们积极协调,广开渠道,初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福彩公益金和慈善资金重点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民生资金筹措机制。一是积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年内多次会同省财政厅深入基层,了解困难群众生活情况,进行相关测算评估。全省地方财政投入改善民生资金40亿多元,比2006年增长27%。二是集中用好福彩公益金。通过营销宣传、加强管理,预计全年福利销量可达56亿元,创福彩发行20年来最高纪录。坚持集中相关财力办大事。今年省级福彩公益金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重点用于改善民生工作,投入2亿多元,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全省各地相应配套福彩公益金7亿多元。三是广泛募集慈善资金。把慈善募捐资金作为改善民生投入的重要补充。继续组织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在全省设立“5·18”慈善日。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姜大明等领导带头捐款。全省慈善组织上下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全年募集善款21.69亿元(含基金16.28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省统一安排资金3.7亿元,实施朝阳助学、爱心助残等五大慈善救助工程,救助困难群众128万多人次,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

三、科学规划,圆满完成敬老院建设改造任务

乡镇敬老院是农村五保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敬老院建设是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的根本前提。农村税费改革后,我省五保供养经费一度没有保障,乡镇敬老院发展困难,部分院甚至荒废、解散。为切实搞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首先,制定规划。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5年制定了《山东省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省委、省政府分别对落实“三年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省政府先后在菏泽、德州召开专题会议,分阶段作出安排部署。各地普遍按照70%以上的集中供养能力确定建设规模,规划安排供养床位。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实行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实行人性化设计,绝大多数敬老院按照全省等级敬老院标准改扩建,基本做到安全舒适、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其次,加大投入。2006年,省财政投入6500万元,资助部分财政困难县540个敬老院维修改造;20**年又列支3300万元,对全省敬老院建设改造实行“以奖代补”,奖励建设进展较快、集中供养率达标的敬老院。目前,全省各级共投入资金近2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8.3亿元,福彩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7.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382处。全省乡镇敬老院总床位数达21万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2%。全省敬老院建设三年规划顺利完成。最近,省政府对全省敬老院建设改造进行总结表彰。第三,加强督查。两次组织敬老院建设改造观摩检查,17市民政局长分组交叉参与,互查、互促、互帮。把20**年作为农村敬老院改扩建收尾年、供养资金落实年和管理服务年,加大工作落实力度。11月,由厅领导带队,分四个组对敬老院建设改造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制定下发《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管理办法》,规范敬老院配套设施、管理服务标准要求。举办全省敬老院院长培训班,对部分敬老院院长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

四、提标扩面,创新农村低保工作格局

落实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是维护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措施。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推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一是深入调研、提出对策。为摸清农村低保有关真实情况,年初,杨金镜厅长和有关厅领导带领部分同志,在事先不通知基层的情况下,冒着寒风,用16天跑遍全省15市、32县(市、区)、48乡镇的部分村,走村入户,明查暗访,深入了解农村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向省政府提交了内容翔实、生动具体的调查报告,时任省长韩寓群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今年上半年,在到吉林、江西等省份学习考察的基础上,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村低收入居民家庭情况普查和千户抽样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底数,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对策,再次向省政府提交调查报告。8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低保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意见》,对农村低保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省级财政对下补助达到50%以上,确保今后每年农村低保标准增幅不低于100元。二是抓好督查落实。12月初,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在全省开展了落实农村低保制度情况检查,从17市每市抽2个县,对其每个乡镇逐一进行检查考核。今年,省级财政投入2.5亿元,分别不同地区给予每人每月补助8、12、16元,各级财政共投入5亿元,保障农村困难群众174.1万人,较上年增加116.3万人;保障标准提高到800元至1800元之间,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省下发《山东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山东省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初步规范了农村低保标准制定、保障对象认定、家庭收入核算、申报审批、公示、资金发放等工作程序,建立了动态管理、资金筹集、社会监督、资金监管等工作机制,使农村低保工作规范运行、阳光救助,深受困难群众欢迎。

民生工作范文篇10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头等大事。档案工作是维护史实、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民生档案工作的新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不同的群体层面。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不仅其内涵在不断拓展,而且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民生档案从内涵上来讲,是指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专门档案,是民生问题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从外延上看,民生档案是指教育、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各类涉民档案。具体来说,民生档案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及内容:一是民主政治档案,包括公民在参与民主选举、村务公开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二是社会保障档案,包括公民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收入分配、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三是国企转制档案,包括国企转制后企业资产评估、流向、转让、拍卖、重组以及职工安置、分流、政策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四是教育卫生档案,包括学校教育收费、学生招录、公平施教以及防疫妇保、医保、医患处理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五是安居乐业档案,包括土地承包、拆迁征用、房屋权属、山林延包、移民安置、人口婚姻、转业复退、知青安置、环境居住、食品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六是公共服务档案,包括公民在出行、旅游、休闲、娱乐、办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档案。民生档案涉及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与和谐社会建设密不可分,做好民生档案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建立解决民生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任何民生问题都具有针对性,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必须确切界定和掌握涉及的范围和对象,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这方面的基础档案,从而为制定和实施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只有全面掌握有关民生问题的基本情况和实际数据,才能保证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关政策的针对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对于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2、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日益增长,档案馆、室和有关部门保存的大量民生档案已经成为破解社会矛盾、调处民间纠纷,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重要凭证。就以云和县为例,2001年—2007年,县档案馆共接待查档者6230人次、利用档案10582卷次,其中公民个人利用档案达到了4871人次、6827卷次,占总利用人次的78.2%。这充分说明民生档案的建立、保存和利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切实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件有档可查,有案可稽的关键举措。

3、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记录和反映这一辉煌历程的档案工作,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在整个档案事业发展中,民生档案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与不断发展的形势任务还不相适应。这既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也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因此,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围绕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切实增强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做好民生档案的积累和管理,科学开发利用各种民生档案,扎实推进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是推动我县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我县民生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档案管理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加强民生领域的建档管理,努力发挥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在民生档案资源收集、保管和监督、利用上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民生档案的建档工作扎实推进。县档案局按照“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归档材料一份不少”的要求,加强对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建档工作的监管、指导和服务。目前,全县14个乡镇的综合档案室全部达到省三级以上标准,石塘镇小顺村等行政村正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档案室”创建工作;库区移民档案、二轮土地承包档案和山林延包档案的建档率达到100%,县社保处、县民政局低保科、县农医办均建立了综合档案室,为11008名养老保险对象、12796名医保对象、2792户4247名低保对象和86891名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参保对象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同时,不断拓展建档新领域,我县的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和山林延包档案数字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受到了省档案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交流推广。

2、民生档案资源建设和整合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县档案部门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大对婚姻、房产、移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不断提高馆藏民生档案的比重。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县档案馆已接收婚姻档案254卷;接收破产和转制企业档案2509卷,接收土地、移民、山林档案1126卷,接收人口普查档案624卷。实现了多种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3、民生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利用已经成为档案馆利用者的主体,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走进档案馆。档案馆接收的破产企业档案,为破产企业职工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计算工龄、领取住房补贴等提供了真实凭证;移民档案,为全国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有效依据。2006年,为配合我县的山林延包工作,县档案馆将馆藏的林业“三定”档案提供给各乡镇录入、参考,共出借档案287卷、44031页,为山林延包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我县的民生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调研情况看,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还不够重视。一些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是“软任务”、“拖得起”;有的职能部门和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处于无序管理、自生自灭状态;一些部门在处理民生问题时,只考虑眼前工作需要,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工作日程,加强民生档案的归档管理;有的职能部门把档案看作垄断资源,既不依法向国家档案馆移交,也不向社会提供利用;等等。

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监管难度大。县档案局作为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负有监督、指导的责任。但一方面由于民生档案工作牵涉人事、劳动保障、民政、教育、卫生、城建、林业、国土等多个职能部门,与乡镇、行政村和社区等大量基层组织密切相关,任务重、头绪多、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档案部门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在工作中还存在牵头管理部门不明确、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造成档案部门难以有效参与和监管。

3、民生档案资源的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县档案局(馆)现有办公、管理用房440㎡、库房360㎡,均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投入不足,设计落后等原因,目前有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库房面积过小,库容量已经饱和,无法满足档案接收工作的需要。二是库房保管条件不符合要求。现有库房在防潮防霉、防虫防热等方面均达不到档案保管所需的要求,导致部分档案出现纸张发黄变脆、字迹模糊褪色、甚至虫蛀霉变现象。三是房屋陈旧、设备老化。近几年来档案局(馆)办公楼、库房的梁、瓦、檐等多处腐朽老化,库房地基下沉,二楼地面也因不能承受档案密集架的负荷而凹陷、变形,已成危房。四是现址与县人武部军火弹药仓库的距离不足百米,达不到远离工业区和易燃易爆场所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等单位大多是新建单位,人手紧、经费缺、档案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有的单位甚至没有档案用房,每年新增的档案只能分散保存在各个业务部门或个人手中。由于以上因素,给民生档案的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4、民生档案的社会共享度不高。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最低保障、再就业等民生档案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利用比较频繁,然而这些领域的档案工作才刚刚起步,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手段比较落后,社会共享度不高,难以有效满足群众利用需求。土地、婚姻、房产等档案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密切相关,加上县档案馆已无力接收,导致这部分档案大多分散保存于相关部门,难以集中统一向公众开放,对老百姓利用档案造成了极大不便。

三、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举措

民生档案涉及领域广,涵盖内容多,影响重大,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保管与利用相结合。必须一手抓收集、管理,一手抓开发、利用。要重点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民生领域的建档工作,着力规范村务公开档案、村民档案、流动人口档案、低收入家庭档案、特殊和困难人群档案、城市拆迁档案、移民档案等的管理。同时,要深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专题,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和专题编研工作,建立一批直接服务公众的重要专题数据库和档案编研产品。要逐步推进现行文件查阅中心向政府信息查询服务中心转变,使综合档案馆真正成为查询政府公开信息的主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民生档案信息资源。

2、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和规范城市街道、社区档案室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健全城市低保户档案、“零就业”家庭档案、住房困难家庭档案、残疾人档案等民生档案,使之成为保管和利用城市民生档案的基础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和规范农村乡镇、行政村档案室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村档案室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村民档案、流动人口档案、雇主雇工档案、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等民生热点领域建档工作,使之成为保管和利用农村民生档案的基础平台。尤其要重视抓好贫困山区的民生档案工作,真正让关系群众利益的事都有档可查、有据可依、有证可凭。

3、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长期的实践中,档案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需要继续予以重视和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化、档案数字化正日益改变着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式,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档案部门要积极适应时展要求,有序推进数字档案馆工程,优先完成民生档案数字化任务,逐步建立起区域性、多层次、分布式、规范化的各类民生档案数据库群,并通过各类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按照以上基本原则要求,针对我县民生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有关职能部门和全体档案工作者必须超前思考、努力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符合时展、顺应形势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广大公众满意的民生档案工作新路子,切实地服务民生、回报社会。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民生档案工作格局。民生档案工作与民生问题一样,错综复杂,涉及面广,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合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切实把民生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民生工作的计划和考核内容。劳动保障、民政、卫生、教育、移民等部门,作为民生档案的主要形成和使用单位,要做到认识到位、重点突出、明确责任,依法科学管理,确保民生档案的安全,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本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到那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那里的原则,积极关注民生工作的热点,依法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执法检查等形式,使民生档案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地发展。同时,要积极通过新闻媒体、网站、信息和简报等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普及民生档案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人人关注民生档案工作、自觉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2、强化监管,推进民生档案管理向纵深发展。要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健康的发展,档案及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加强行业监管,主动提供服务。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超前”:一要超前控制。民生档案不仅信息面广、利用频率高,而且价值系数大,群众特别关注,各职能部门对该收集、应收集的民生档案要做到建档对象一个不漏,建档资料齐全完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实施国家档案局8

号令为契机,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联合制订各专业领域档案管理办法,将各类民生档案的管理纳入到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争取早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二要超前监管。要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规范管好、用好民生档案并确保这些重要信息的长期安全、永久可靠。要通过不间断的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依法监管工作,增强各部门依法管理民生档案的意识,及时发现和改正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民生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三要超前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在民生档案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不仅要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谋划方案,而且要将业务培训与具体指导结合起来,通过档案目标管理认定、档案年检、考核或示范档案室创建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督促各单位提高民生档案业务水平,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各相关单位民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建设。

3、注重整合,提高区域民生档案资源的共享度。丰富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是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的关键。县档案馆作为保存党委政府重要档案的基地,应在收藏民生档案资源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档案资源新领域。要积极调整馆藏收集范围,切实加强婚姻登记、山林定权、土地、社会保障等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档案的收集,加强民间保存的档案、记录普通百姓生活工作状况的档案资料的收集,使档案馆真正成为既保存政府信息,又保存社会公众信息的综合档案馆。要本着“先用先整、突出重点”的原则,深入挖掘现有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加快馆藏民生档案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使所有民生相关档案能够更快地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特别是针对当前县档案馆库容过小、保管硬件落后的现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要通过加大馆藏档案统计、鉴定和销毁工作力度,尽量腾出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贵重的档案及时进馆保存。另一方面,对一些利用率较高,但难以提前移交进馆的民生档案资源,要通过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全文数字化、目录移交等方式,

掌握数量,整合本区域各类涉及民生的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同时,要逐步将档案局的网站作为本县民生档案的数据平台,将不同行业、部门的相关民生档案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实现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4、创新手段,充分发挥民生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利用档案为百姓、为民生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宗旨和目标。县档案馆要坚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采取开放服务、咨询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方式,努力向社会大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一是要深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发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专题数据库和档案编研产品、打造面向民众的展览精品、组织开展家庭建档等活动,使普通百姓在利用档案维权的同时,又能充分享受到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是要加快档案服务利用窗口建设。要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