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十篇

时间:2023-03-19 10:34:36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1

论文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Keywords:FixedAssets;Managementsystem

Abstract:Fixedassetsmanagementisoneofthemostimportantpartsinthebusinessmanagement,fixedassetsisimportantresourceintheenterprise,withsomefeatures,suchas,largequantity、varietyspecies、highvalue、longlifecycle、scatteredusinglocations、bigdifficultmanagement.Inthesystemmanagementaspect,weshouldadoptrelationaldatatomanageinordertorealizeallkindsoffunctionstoassetmanagementsystem,andwithnumbersofdata’soperationtofixedassets,likeinformationpreservation、dataquery、insert、modifiedandremove.Allkindsofassetsstatementformswiththefunctionsofautomaticallygeneratedandprintedcontents,thesystemshouldalsobefunctionedwithinputtingandoutputting,realizingthequickoperationtodata.

1引言

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但是,当今社会,很多单位目前仍然依赖手工记账的管理方式,由于管理数据表众多,导致职员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浪费大量的财力,而且对固定资产的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的软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记账方式的问题,但多数系统采用手工方式录入数据,不仅速度慢、易产生错误,而且存在资产管理中资产实物与帐务信息脱节的严重问题,难于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如果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过多(超过500人),管理起来的难度就将会更大,给管理者带来更大的困难。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里提出一种标识职工(产品等)信息。标识后的资产在进行清查或巡检时显示出条码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方便、快速、准确,大大提高了清查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了信息流和资产实物流的对应。有效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难题,使企业更轻松、更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出炉,为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减轻了职工的工作量,更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根据固定资产的经济性质和周转现状及特点,该系统需要实现职工、资产、统计报表等功能的实现。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进行资产信息的录入和批量导入、导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要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准确核定固定资产的需用量;科学地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预测。同时结合企业工作对保密性要求极高和严格的审批制度等特点,系统要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3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系统数据流程

紧密结合系统的需求,根据系统的实用性、简易性、和谐性、可扩展性的原则,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对系统的操作必须先登录,并且是具有固定资产管理权限的用户才能够登录;系统一般会有多个管理员,不同层次的管理员的权限不相同。

图1.系统数据流程

用户在进入系统前,系统要进行身份的验证,不同用户类型应具有不同的操作。用户在选择类型后,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管理系统。并且在进入系统后的操作权限将会有一些不同层次的限制。为了方便密码管理,系统事先把超级管理员(用户表管理权限最高的用户)的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系统功能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供普通用户的使用,主要包括用户对资产的查看、借用、归还,个人报表导出等功能。第二部分是管理员,可负责对用户信息的查看、修改、删除、统计,对资产的查看、修改、删除、统计,资产的出库入库情况,资产统计等功能。

3.2软件结构及功能框架

根据企业固定资产的应用需求理解和分析,依据标准化软件划分规则,“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

3.2.1资产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管理员设置,管理员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增加、修改、查看、审核,对于已到期的资产或者是企业决定不在使用的资产进行删除等功能;对于普通用户,只能查看到资产的信息的功能。

3.2.2报表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户借用信息产生的报表管理的模块。一是为了用户可以清楚明了的了解自己借用、归还固定资产的信息。如果数据过多,用户可以将报表导出,也可以将数据打印出来等功能,但是此报表只能是自己借用资产情况的一个反应。而对于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用户借用资产的情况进行了解,将表打印和分析。

3.2.3类型管理模块

该模块也主要是针对管理员而设置。管理员出了可以将资产的类型进行了解外,还有增加、删除、修改类型的权限;而普通用户只能查看资产的类型。

3.2.4职工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管理员对职工信息的操作,并且此模块只可以是管理员才能操作权限。管理员能够增加、删除、修改和查看职工信息并对职工进行分类、汇总等;而普通用户不开放任何一项功能。

3.2.5综合查询模块

该模块没有权限限制,只要能够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或管理员都可进行对该模块全部的操作。操作员能够按不同的方式浏览资产信息。分别可以按职工编号查询;按职工姓名查询;按资产类型浏览和按借用时间浏览等。

3.2.6资产借用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用户设置。用户可以在资产可用的情况下借用资产,将已借用的资产作归还操作。而管理员一般情况下不会操作该模块。

3.2.7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如果是一般用户,用户只能对自己的信息、口令等进行修改和查看。而对管理员,能够对于所有用户的信息进行查看和修改,但不允许修改口令。

3.3实现方案原理

必须具有运行效率高、可变性强、控制性能好等特点。要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并尽量采用经优化的数据处理算法。为了提高系统的可变性,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方法,即先将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模块,然后按功能逐步分解为若干个模块,如第一层模块、第二层模块等等。一个模块只执行一种功能,一种功能只用一种模块来实现,这样设计出来的系统才能做到可变性好和具有强生命力。鉴于企业资产的安全性要求之高这一特点,采用C/S结构和ADO数据连接,要求只能在限定的局域网内远程管理。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应该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导出时生成EXCEL报表。

3.4数据的安全性设计3.4.1防卫性设计

为增强系统的控制能力,在系统软件中设计插入自动检错,报错和纠错的功能。在输人数据时,要拟定对数字和字符出错时的检验方法;在使用数据文件时,要设立口令,防止数据泄密和被非法修改,保证只能通过特定的通道存取数据。

3.4.2一致性设计

有两方面,其一是保证软件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数据的类型和取值范围不变(字段约束);其二是在设计并发处理过程中使用封锁和解除封锁机制保证数据不被破坏。

参考文献:

[1]苗春义,Java项目开发全程实录(软件项目开发全程实录)[M].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池仁勇、王飞绒、余浩等.项目管理(第2版).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2

【关键词】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

一、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概念和种类

1、航道系统固定资产概念和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内容

航道系统固定资产是指用事业经费购置及改扩建增加的资产,国家无偿划拨的资产,国家投资基本建设形成资产的交付使用资产,单位依法运用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含经营创收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国有资产配置(包括购建或调剂等)、使用(包括自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处置(包括无偿调拨或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及流动资产损失核销等产权转移或灭失)、产权登记和纠纷处理等。

2、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种类

车辆管理;船舶类资产(含船舶配套的附属资产)、工业设备管理;航标器材设备设施、助航设施(如塔标、标杆、航行水尺等)、测量设备、充电设备(船 用充电设备除外)管理;跳船 、跳板等接岸设施管理;复印机、照像机、摄像机、视频编辑设备、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设备等电子、信息类资产管理;房屋、电视机、空调、洗衣机、冰箱、文艺体充娱乐设备、其它办公机械及家具等生活类设施资产管理。

二、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航道系统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单位历史悠久)、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航道辖区长)等特点,管理难度大;二是很多单位由于管理单据众多、盘点工作繁重,需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固定资产的历史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购置,使单位成本大幅增加;三是存在账、卡、物不相符合,难于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由于缺乏有效的资产实物的日常管理手段,即使单位花大力气进行了资产清查,没多久,账实不符的情况又会重新出现,因此,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实物进行管理;四是固定资产缺乏中间跟踪管理,没有固定资产的历史记录,如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维修等。五是资产的报废无法及时处理,财务上无法及时销账,无法形成报废清单,实物拆下来后,无法与资产上的实物卡片进行核对。

三、如何加强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

1、配置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航道系统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固定资产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主任由行政主要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分管领导兼任,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办公室主任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任。

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预算编制、会计核算及报废的申报,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由航道系统单位各部门资产管理分口管理。

2、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工作

组织建立本系统固定资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固定资产自建移交、购置、领用、转移、增减等各个环节信息的管理,确保实物资产价值与帐面价值相符;组织开展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工作,加强资产评估、资产处置的监管,协调本系统产权纠纷、审查本系统单位资产清查及相关统计报告,对本系统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意见交党政联席会研究,根据党政会决定,狠抓落实;按规定权限审查系统需报备、审批或报批的固定资产配置、处置、对外投资和出租出借等事项的资料;加强系统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推动固定资产整合、共享和共用机制建设;对系统单位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强监管,严格按规定核实资产处置程序和资料,并督促按规定缴纳处置收益;实施对系统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用和处置情况的绩效考核 。

3、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使资产配置通过部门预算逐渐趋于合理。航道系统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审批部门预算时严格控制购置标准;航道系统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均纳入到预算管理。二是通过政府采购的资产实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按照车谊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是否履行职能的需要,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通过政府采购控制,将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事前加强对固有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从而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4、强化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航道系统各单位和部门对所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必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台帐,建立资产收、发登记,对申请更新的固定资产需回收入库,通过技术部门鉴定后,进行重新分配或由申请人填写技术鉴定表申请报废。固定资产要落实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人,资产使用唯一标签粘贴,统一管理,标签上含单位、资产类别、编号、购置时间、交接发时间、名称、型号、责任人九项内容。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11月份,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并要求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书面的盘点资料,有特殊要求的资产由固定资产管理另行安排时间盘点,报财务部门备案,将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事前、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就是不断完善航道系统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5、推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财务的电算化核算推进了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卡片由固定资产的电子卡片代替,也就是固定资产的“电子身份证”来取代。把固定资产的信息输入电脑,对其信息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同一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固定资产的管理数据也实现单位的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不仅加快了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可以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进行信息化管理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增减变化信息直接可以在电脑中反映出来,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减少了人为沟通传递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解决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账务账目不符的情况,减少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盲区,使领导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解企业所有资产的全面情况。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航道建设的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除了负责数据统计的整理和资料传递工作外,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为此,航道系统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对管理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形成制度,管理人员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 必须学会使用操作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不断更新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才能保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总之,加强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才能更好地提升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航道系统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系统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174-01

1 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管理是煤矿计划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传统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管理不规范,很大企业仍然采用纸张记录,由于资产数据报表太多,加大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带来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建设一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资产项目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并及时作出分析统计,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科学化与标准化,使得领导层能及时获得整个企业的资产投资项目的实施运行状态,纵览全局,做出准确的决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2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煤矿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较好的适应现代化矿井的发展需要,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四点:第一、计划编制部门、计划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从而导致项目采购周期过长,项目完成进度与账面信息不符。第二、大都采用书面文字记录为主、电脑EXECL表格统计为辅的方法,无法实现对资产项目进行实时跟踪管理,如井下各种生产设备以及地面办公设备的到货、变更与维修记录等;第三、大量资产闲置和浪费,资产重复购置;第四、固定资产数据分析缺乏及时性和真实性,影响领导作出正确决策。

3 系统的设计运行模式与数据组织结构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并根据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而开发的管理平台。本系统采用B/S模式三层结构来设计,即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从系统的安全性和代码的可重用性方面考虑,运用C#对关键代码进行封装,后台数据存储选用Sql2005数据库,考虑到未来的应用推广,完全建设成后是一个建立在股份公司及其下属二级单位的一个分布式管理系统。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设计。将来可分为公司级和二级单位两个级别,公司级数据库包括公司级以上的投资项目,二级单位要向公司上报数据,公司级系统中包含全部二级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

系统数据库设计分四个阶段进行,即:立项阶段、初步设计阶段、验收阶段和维护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指标,立项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按年度保存不同的数据,验收阶段与维护阶段中的数据则按月份来保存。后台数据库系统按以上四个阶段组织,相同阶段的数据组织在一起,概况表在四个阶段的最顶端,项目与概况表之间为一一映射的关系。四个阶段分别有自己的固定表,表中属性包含资产项目在每一阶段只能有一个主键值,如项目代码、项目类别、验收日期等。

4 系统实现的功能

4.1 系统总体功能

(1)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科学化与标准化。(2)实现公司下属二级单位进行文档管理和存档,实现公司与二级单位的信息交换和共享。(3)基于公司现有网络系统,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数据库。(4)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关心点显示不同内容。

4.2 系统管理功能

项目属性:每个固定资产项目都自动生产一个唯一的项目编码,并由资产类别、使用单位、验收人、验收日期等构成一个资产项目的属性。

数据处理:进行资产项目录入、修改、删除操作,在这里的数据输入、编辑、修改都由键盘及鼠标完成,系统前台页面具有数据格式自动校验功能,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二级单位将年度需求建议计划录入系统,由公司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并由公司采购部门按照时间节点组织采购。项目的增加、撤销以及项目资金的调整都可以根据审批报告在这里做出相应的处理。

资产管理:管理员可以进入此模块进行管理,可对资产项目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等操作,对到期的固定资产或者不适合生产实际的资产设备进行删除等操作;而普通用户,只能对资产项目信息进行查询操作。

报表管理:在对资产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的过程中,若设置条件简单,会显示出大量数据,包括往年度的所有资产数据信息,此时可以选择将报表进行导出,可以对所有资产的库存、运行情况进行汇总分类显示,并可以将表打印和分析。

类型管理:管理员可以进入此模块进行管理,在此管理功能界面对资产进行分类操作,管理员可以增加、删除、修改资产类别,普通用户只有查看的权限。

综合查询模块:该模块对所有用户全部公开,无需登录系统,只要打开浏览地址任何用户都可进行资产项目信息的查询。为了随时掌握资产项目的实施运行情况,系统提供了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进行模糊匹配查询,按关键字查询。查询结果可以在页面显示,也可用EXCEL文件的形式保存和打印。

4.3 系统维护

系统用户:系统用户属性包括用户名、口令、和用户权限(数据查询、数据写入、数据修改),进入系统前要输入用户名和口令进行验证,根据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

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压缩、备份与恢复。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全书.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4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信息 数据量 物流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发展及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已经加人WTO,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大潮,而这种大潮必将把中国企业抛入更激烈的竞争。企业竞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上,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纷纷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我国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价值是根据它本身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它的磨损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种情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

固定资产管理对每个企业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可以使资产发挥最大效益,杜绝各种不良资产,反之则会造成生产资料利用率低下,甚至造成资产流失。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该系统是以实物管理为特点,以化繁为简为目的的使用管理类系统。其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财务账目不符的情况,运用管理系统为企业解决问题,使固定资产管理 有条不紊,账物相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括了资产组织,资产账簿,资产的人员和用户管理,资产日历,资产类别,资产关键字,资产存放地点,资产账簿安全性控制,资产的厂家规格,资产转移,资产的报销和删除等固定资产管理基础数据维护、固定资产手工与成批增加处理、固定资产转移处理、固定资产追加调整处理、固定资产清理报废处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理、固定资产管理报表打印输出、固定资产信息查询、月末关账处理等功能。系统中,根据使用对象的主管领导、计财处、工程资产管理中心等不同对象权限从各个层面上划分了不同的功能界面,各个层级的用户在系统中均可以实现查询,管理,录入等功能,从而实现分层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介绍与应用

资产管理系统包括资产信息管理、折旧管理、维修管理、变更管理、资产申请管理,还包括员资产信息查询、添加、修改、打印等管理工作,以及系统用户的账号密码管理。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操作简便、友好实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资产系统前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登陆资产管理系统:员工只有登陆才能使用系统及获取其他相关信息。

添加删除用户:用于添加员工的一些基本信息,以便跟踪记录。添加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以登陆系统。

查阅资产信息:员工可以查询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厂商,折旧方法,增加方式,使用年限,资产原值等。

添加删除修改信息:可以添加.,删除,修改资产基本信息。

打印信息:可以打印各种表单。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企业对资产信息处理的需求。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数据表中用户选择字段方式的改变,用户查询的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即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2.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系统的数据要求:(1)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2)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3)数据的共享与独立性。

本系统主要采用技术,开发语言C#,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NET 2005,运用三层架构:底层的数据操作层,中间的业务层操作和呈现给用户的界面层。表示层的作用是和用户的操作产生可见的交互,比如呈现数据,比如收集数据。业务层组织表现层要呈现的数据,处理表现层收集过来的数据,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在业务层。数据操作层把业务层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一个持久地数据库中和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绐业务层。层间数据的传递运用业务实体类,业务实体类是一些代表了软件世界需求的剥离了行为的类。没有了行为,这些类自然就是一些数据的集合,而他们的作用,自然也是传递数据。数据操作层负责和SQL Server 2005交互。数据操作层主要是调用SQL Server 2005中的存储过程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根据企业需要,本系统考虑采用网络结构,其特点是:

1.公司业务特点。(1)集中式业务形式是主体;(2)有若干分公司,公司规模在扩张,有分布式业务发展的趋势;(3)数据量比较大,数据安全要求高;(4)大部门设计工作在设计师个人电脑上操作,对服务器操作不是十分频繁。

2.采用的软件架构。针对公司业务特点,我们采用的软件架构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1)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制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5)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由于每个设计师(员工)多数时候的工作是独立在客户终端进行操作,对服务器的访问不是特别频繁,因此服务器的数据运行负荷比较轻。这使c/s体系结构和B/S体系结构的系统均能够适应。(注:C/S结构客户终端承担部分处理,对服务器要求低;B/S结构数据处理在服务器端,对服务器的要求高,因此负荷很重的系统采用C/S结构更加合适)。(6)分公司等地理分布,系统可能是异构的。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平台的不一致性,采用B/S结构更灵活,能适应公司业务的发展变化。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7)数据量比较大,安全要求高。采用ActiveX等专门进行数据业务逻辑的处理。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8)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服务层:服务层以IIS Web服务器为应用平台,内部调用TopMap World WebGIS组件和分析处理模型方法组件,响应由浏览器界面提交过来的请求,并返回需要的GIS分析成果和html数据;浏览器层:提供基于IE浏览器的html访问界面,供用户交互。

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主要通过几个功能模块来实现的。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

1.固定资产采购管理:该模块负责采购申请,采购,申请部门审批,等功能。因为根据不同用户的会有审核的权利,所以在进入系统前会有个用户权限的判断。

2.固定资产增加:增减方式是固定资产变动的方式,增加方式包括购置、自建、投资、融资租入等。在页面中点击增加即进入固定资产页面,此时,每个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将被取出,包括编号、价格、使用年限等,并按照相对固定的格式放置在页面的不同区域,所有固定资产使用大致相同的页面布局,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分类固定资产,以便查询。

3.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中,由用户所在公司的要求选择折旧方法,分别有不计提折旧,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具体根据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计算每月折旧额及余额。

4.固定资产维修管理:该模块可以对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机器设备损坏的情况做出处理,包括维修方,维修原因,维修记录等。

5.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该模块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打印的处理。添加功能,该系统按照一般人普遍的书写习惯,可对资产的编号、资产的名字、使用部门名称、折旧方法、申请人、资产类别、生产厂商、入账时间、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修改功能,该功能可以在资产的基本信息情况发生变化后,根据修改的项目修改资产的各种信息,比如折旧方式,使用年限等。此功能只能有管理员进行操作。当修改一张表里的信息,另外一张表相关的信息也自动进行修改。删除功能,该功能员工可以删除相关的资产信息与其关联的信息也会做出改变。查询功能,对资产信息,根据查询条件列出查询结果,其中,查询条件可以是单一查询条件,也可以是全体查询。打印功能,可根据需要,打印出数据库中所有或部分资产信息可以直接看到资产的全部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修改,删除,还可以打印信息表。

6.基本信息管理:该模块可以增加资产类型和增加方式进行添加。其中资产类型可以是常用的家具类,办公用品,电器,可以是单位里自拟的资产类型。而增加方式添加可以是常用的方法,也可以是企业单位自拟的增加方式。

7.用户信息管理:该模块是对进入系统的用户管理。因为系统中有部门功能是分权限的,只有当以管理员身份才可以操作。当然一般的功能一般用户都能操作,所以也有添加普通用户的功能。

四、固定资产管理对物流管理的促进意义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完成音像店等管理的日常工作,极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并能够提供强大的查询功能,供管理者决策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同时电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能为企业提供一个专业管理企业资产的模式。以规范的内部业务流程为基础,建立一种用户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个高质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祁庆民:自动化立体库应用领域更加广泛[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06,(01)

[2]闪四清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陈英学编著:深入编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年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5

一、质检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创建节约型政府和效能型机关建设,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若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公共财产浪费是一方面,还有可能造成群众和媒体集体指责,为单位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由于历史客观原因,质监系统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总之,质监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质监系统中,很多单位特别是市县级质监系统,由于人员编制相对较小,没用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在资产的购置过程中,理念陈旧,缺乏前瞻性,不讲成本,不计损失,不考虑购置资产的长期适用性,造成使用率低、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二是责任主体不明。行政事业单位“主帅”变换较为频繁,极易造成在定资产管理理念的不连续和管理主体的不明确。例如质监系统,质监技术更新换代很快,经常采购一些名目繁多专业设备,使用一段时期后就因更新换代扔在仓库,不使用也不出售变现,变成需要长期投入管理经费的“负资产”。三是资产底细不清。质监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种类多,特别是专用仪器设备有的是上级调拨,在进行资产调拨时,经常存在调拨手续不齐、程序不规范问题。有的仪器设备购置通过政府采购周期时间长,出现资产到位,而财务手续不完备的问题,存在着“实有账无”。有的在购置过程中,将专用仪器设备与低值易耗品一并购置,存在着虚增资产价值的现象。有的资产购置后不适用,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处于报废状态,有的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清理盘点,给资产的统计归总带来阻碍,使得家底不清,无法实现固定资产的全面统筹管理。同时,质监系统的某些市县级单位很少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理,造成底数不明。四是责任追究不到位。由于对公共资产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对固定资产管理者的责任追究形同虚设。当质监系统出现固定资产的损害和流失时,常碍于情面或者涉及自身利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质监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加强路径

加强质监系统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是新时期社会各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强烈要求,更是行政事业单位提升单位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的内在要求。结合质监系统实际,可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在资产购置上下功夫。质检系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进行充分的论证,既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又满足本单位的适用性,不唯价格是首,唯品牌是瞻。同时,在购买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采购人员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按程序购买。这样,既保证了购置价格的合理性,又保证了采购人员的安全性。二是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是质监系统保证固定资产不浪费、不流失的最核心环节。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事,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的使用者、管理者和监督者,让大家各司其职,责任明确。其次,要提高资产的使用水平,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再次,要从严使用、管理和监督人员的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在管理技术上下功夫。由于质监系统庞大的资产规模和资产种类,若按照原始的手工统计和人工管理,已远远无法满足固定资产高效率管理要求。要加快固定资产的智能化管理,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进行固定资产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建设尤为关键。要结合质检系统的独特需求,特制符合质监系统需要的管理软件,实现质监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四是在制度保障上下功夫。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实现质监系统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防止人为干扰和破坏的最有力手段。质检系统从上到下都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的使用制度,规范购置、使用、报废、出售等行为。只有切实发挥制度的“笼子”作用,才能真正规范权力,从根本上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五是在规避风险上下功夫。给固定资产投保,特别是重要物品投保,是国外通行的一种做法。在我国,车辆等资产投保也已经非常成熟,并具有强制性。对于单位的其他固定资产,我们也可以充分借鉴车辆投保的形式,划拨出专门经费,找到合适的投保路径,规避固定资产风险。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6

摘 要 现代企业制度下,资产之于企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资产管理更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性影响。当前,我国企业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市场经济内在规律开展经营活动,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以ERP系统入手,探讨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内容,并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和软件系统,推动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管理发挥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 ERP系统 钢铁企业 固定资产 企业管理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对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将最大程度上减轻钢铁企业现有的浪费现象,并提升资产利用率,有效降低钢铁企业运行成本,提高钢铁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分类作用

借助于ERP系统,钢铁企业展开自身固定资产的不同分类,首先,将固定资产划分出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两大类,在此分类下,又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冶金机器、自动化仪器等;将在建工程划分为安装、设备、建筑、勘察设计以及分摊费用等。

将钢铁企业固定资产加以分类,其作用在于以集团层次为基础,确定并用于所有有关公司代码,以此保障在此基础上,使用并管理钢铁企业资产分类目录;依据固定资产的类别,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编码规则进行设置,然后通览固定资产编码,即可知晓固定资产不同类别;具体指定企业资产分类的缺省值,比如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以确保企业安全、便捷地创建固定资产资产住的详细数据;通过资产分类,对用户的输入屏幕加以确定,比如设定哪些字段必输、可输或者不输,以确保企业固定资产创建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二、ERP系统对钢铁企业的作用

ERP系统是站在整个钢铁企业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应该如何管理、业务流程应当如何优化等问题的一套以生产、计划、物流为核心的集成性的管理信息系统。是钢铁企业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是企业主要经营业务集成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固定资产管理只是其中一个分支模块。通过实施ERP系统,借助ERP强大的系统工具,可以实现以下固定资产管理功能:一是外部和内部的凭证和主要报表能够自动生成,实现办公自动化;二是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三是及时、灵活、全面的固定资产信息查询;四是实现网上审核、签章和无纸化办公;五是建立相关数据之间的链接,建立一定的指标,赋予系统固定资产的分析功能。

在ERP系统中,订单具有强大的查询和统计功能,可以根据钢铁企业的需要来自行设定,内部订单可用于计量某个销售活动的费用,也可用于计量某个项目的支出。目前钢铁企业的订单仅仅用来归集成本。订单强大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因而在投资项目中。应开发使用投资订单。当新增加一个项目时。如果需要实时监控整个项目的费用,可以通过创建项目投资订单。对项目进行费用监控。当费用支出接近投资预算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信息,提示操作者;当费用支出达到投资预算时,系统不允许再过账。

合理分配生产设备的成本费用问题是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种客观条件不同,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与其成本费用难以配比。每台设备所应分配的产量不能相同。应当根据“能者多劳”的经济效益的原则来分配产量指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企业达到既定产量时所产生的成本费用是最低的。要达到每台生产设备工作量分配的最经济的组合,要求对每台生产设备的产量、费用以及成本进行评级。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测指标的变动以使得这个组合在整个流程中都是最优的。

三、ERP系统下的钢铁企业固定资产业务

运用ERP系统,钢铁企业应开展如下固定资产业务:

固定资产的购置。通过ERP系统,钢铁企业可采取多种方法购置固定资产,并进行相关各个模块的集成,比如以财务会计中应付账款购置固定资产,以收到的货物和发票校验购置固定资产,以项目结算购置固定资产,以维修项目购置固定资产,直接从库存中处理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的转账。钢铁企业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转账,即公司内部转账和公司间转账。

固定资产的报废。钢铁企业也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报废,在记账完全报废的情况下,只要用户输入资产号、报废日期以及业务类型,ERP系统将对所有待结算的金额加以自动计算;在记账部分报废的情况下,ERP系统将要求报废部分用户输入报废百分比、报废值、数量等信息,并且报废百分比依照数量从购置成本中加以计算。

在建工程资本化。钢铁企业用户仅需要为在建工程维护一个结算规则,把那些将要结算到的相关资产号码加以结算。

固定资产折旧。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时,ERP系统将依据钢铁企业用户在创建固定资产主数据时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并按照资本化日期,对企业每月每个资产计提的折旧加以计算,企业用户仅需在月底更新总账,即执行对折旧事务代码的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的预测时,钢铁企业可运用ERP系统预测固定资产未来的折旧,湖或者以不同的折旧方法预测资产未来的折旧,确保钢铁企业对未来资产折旧情况的测算。

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在利用ERP系统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钢铁企业应首先确定资产类别,然后创建资产,其中包括资产的购置、资产的转账以及在建工程资本化,在此基础上,以ERP系统显示资产过账数据,随之完成资产资本化的同时总账更新和资产每月折旧,然后通过折旧程序自动更新总账余额,最后确定报废和固定资产报废。

钢铁企业设置单位帐套是其固定资产管理集中化管理,钢铁企业的帐套由总公司按照统一的分类方式集中设置,钢铁企业按照各分厂为单位进行核算及考核,因此在基础设置中,钢铁企业应该采用为每个分公司分别建立帐套的方方式,方便总公司对钢铁企业所有经营机构及保险产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查询、统计和分析。

完善的报表实现方案是ERP钢铁企业固定资产系统的集中化表现,实现钢铁企业报表的方便取数、实时反馈和顺利传送。钢铁企业财务报表的汇总编写需要采用菜单式汇总界面,提供标准的单据接口,实现钢铁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与销售等业务系统的数据传递。财务报表包括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各产品收入、成本明细表,各核算单位在每月规定的期限之前,在报送书面报表的同时,用FTP上载报表至钢铁企业的服务器。总公司报表汇总人员定期从服务器上接收分公司上报的报表,统一保存在指定的目录,并进行必要的审核。

统一基础设置是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条件,统一基础设置是指钢铁企业的基础科目、会计期间、币种等项目由总公司制定统一的编码、名称、科目等标准,并集中进行设置。这就避免了在分散帐务信息系统下,由于信息传递速度低、不准确而导致的钢铁企业上下科目设置不一致,钢铁企业财务管理和各分公司之间业务的对比分析和管理困难等问题,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这样就解决了总部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核算、预算、资金的实时监控和对比分析等问题,以便整合钢铁企业内外部资源,发挥总部的计划与控制作用。会计期间和币种的统一设置,同样保证了钢铁企业分公司业务、财务处理的同步性和总公司监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要认真核查资产盘点和清查结果,分析资产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盘活资产。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制度,按时盘点,但往往流于形式,使盘点沦为单纯的数量核对工具,没有发挥盘点对清查资产使用状况和清理资产的作用。因此,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盘点流程,在核对数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对闲置、损坏、毁损等资产进行审查、分析,并综合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的意见,提出诸如技改、维修、转让、报废等建议,盘活资产,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邵燕.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研究.山东大学.2008.

[2]苏焕兴.中小型钢铁企业ERP系统设计与实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7.

[3]屈红英.中小企业现代设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合肥工业大学.2008.

[4]段能全,张启升.制造业中ERP销售管理系统的开发.机械管理开发.2005(0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7

一、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疏于管理,账实不符比较严重。

(二)重购轻管思想普遍,存在资产闲置浪费现象。

(三)岗位职责不明确,造成了管理脱节。

(四)财务制度有缺陷,影响了核算的准确性。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一些领导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国税系统“家大业大”,没有必要精打细算,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管起家来马马虎虎,对家底心中无数。一些单位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法律与政策滞后于资产管理的实际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会计核算不规范。核算程序不严密,账簿设置不齐全,账外固定资产大量存在,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资产损失现象严重。一些会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不高,责任意识淡薄,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的核算要求。特别是在单位负责人不重视的情况下,往往不愿负责,得过且过,工作失职。

(三)监督考核弱化。一些单位没有将资产管理纳入到机关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资产管理工作显得无足轻重;固定资产在转让、出售、处置、变卖等活动中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请管理部门审批,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工作,而多半是协商交易,使固定资产产权变动脱离了有效监督。尤其是私自低价转让、出售、变卖和处置固定资产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固定资产产权被侵蚀。

三、加强国税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把握重点。如今资产种类越加庞杂,资产变动日益频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模式上,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视内部管理,按规定建账设卡,定期进行清理盘点。要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政绩、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确保国有资产的合理利用。

(二)明确职责,环节控管。作为垂直管理机构,国税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要自觉接受地方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上级国税机关应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开展财产清查,在全面摸清所属单位资产存在、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下级国税机关承担的任务量合理调剂,有计划地进行配置。

(三)加强核算,掌握实情。针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账面不能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问题,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规定,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时一次性列支的实际,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列于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科目下方,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科目,同时增设专栏反映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8

[关键词]系统化方法;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齐轨道装备公司)是中国铁路货车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巩固提升既有技术优势,改变基础设施和装备保障能力落后难以支撑重载快捷技术发展、难以提升研发中试需求的现状,公司突出战略引领,抓住中国北车上市机遇,实施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项目是公司适应铁路货运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对铁路运输更高要求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铁路货运已经进入重载、快捷时代,对中国铁路货运而言,比肩美国的重载运输和欧洲的快捷运输,我国在产品研发制造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发展趋势要求货车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手段及制造保证能力,为中国铁路货车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就现状而言,当前公司固定资产设施厂房陈旧老化,本部90%以上的厂房为50、60年代的建筑,很多厂房的结构强度、跨度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有些属于超期服役,已不能满足大型工装设备安装,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制造、品质提升、流程理顺、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需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系统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企业。

公司按照“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制造技术、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领跑货车目标”的战略定位,目标是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铁路货车研发试验、整车组装制造及关键部件制造基地,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企业核心业务拓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二)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中国北车上市融资的重点募投项目。项目获得中国北车立项批复,获得环保、安全等专项批复和省、市发改委备案,是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黑龙江省“双百工程”。项目是齐轨道装备公司“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体打包项目,下含起重机新厂房、仓储物流中心库等21个子工程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项目起始日期为2010年3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生产实际原则,每年完成若干子项目,总体建设周期5年。

项目的投资额度、建设规模、时间跨度在整个铁路货车制造行业内前所未有,厂房结构形式、大型设备基础施工以及大批量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难度在区域内尚无经验可借鉴,项目具有较强的行业特性和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地产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内容复杂、子项目较多且分散、新建与旧有改造同步进行,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对技术、质量及项目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实现每个子项目的设计纲领及建设目标,管理幅度大,管理难度高,需要系统谋划,稳步推进。

二、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过于职能化

公司既有组织架构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过多,带来的业务流程过长,计划、协调、指挥、控制难度较大,各部门各管一段、各管一块,不能形成制度合力、流程合力,同时管理职能存在着重叠或缺位的矛盾,经营层次低,管理粗放,特别是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人、财、物的调配上束缚较多,缺乏自主性,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形成最佳协同氛围和工作机制,不利于项目实施。

(二)项目资源要素管理过于分散

公司工艺、规划、设计、工程组织等专业及人员配置较为齐全,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各方相对独立,工作方式各不相同。虽然各参与方都为同一个项目服务,但各方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存在行政化的管理割裂,使各类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起来,同时也增加了内部信息沟成本。以致工程管理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目标责任主体完全分离,加之部门分立,价值工程观念意识淡薄,其结果是标准难以落实,建设工期、建设成本难以控制。

(三)项目管理方式落后

公司工程管理还没有与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接轨,未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整体化流程,一些项目实施上虽然也成立领导机构或推进组,但往往分工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时间不细化,监督控制过程不连续,问题处理方式方法不系统,尚未形成体系式或支撑性的管理流程。工程的管理上还未引入第三方监管,完全依赖于自身管理。在工期管理上,仍侧重于合同工期约束,未制定严格的工期控制标准。成本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成本估算、核算、结算还未综合运用弹性或强制纠偏手段进行精细管理。既有条块式的质量管理运营体系对项目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也很难实施有效的管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制度约束,不适应规模项目管理。

三、基于系统化方法应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主要对策措施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将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的行业特性、项目资源及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范围相结合,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价值创造。

(一)进行管理资源整合,建立项目流程、机制,形成项目工作合力

1.建立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

按照D BB模式进行矩阵制组织设计,变职能式管理为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团队负责制。成立跨职能部门的项目组织团队,强化各部门矩阵式管理和协同,减少管理层次,在企业法人与项目团队之间建立项目主导、矩阵管理、目标导向、团队配合、过程管控的工作联系。用系统思维,在工期、成本、质量、风险、合同、对外报建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使各项管理要素环环相接、实时受控,有效发挥项目管理职能,项目管理围绕对内、对外“两条工作主线”同步推进落实开展21个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工作。一条主线是对外做好工程报批、报建、招投标、政策争取、档案归档及产权办理等工作,为项目早开工、及早投入使用争取时间上的主动。另一条主线是对内做好项目的组织推进,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以及成本造价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

2.明确职责及任务分工

在统一项目目标的指导下,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参与工作分解(WBS)过程,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整个项目内容,实施任务矩阵管理。项目部按照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对21个子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管理、资金控制、设备安装调试、政策争取等进行管控,负责项目总计划、专项计划、资金计划编制以及项目变更审批,制定工程招标、施工计划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计划等并组织实施,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程信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项目报建、工程量清单编制、装备采购、工程招标、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方案审查、施工预算、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图像资料档案等管理,保证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指标的先进性。

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及标准

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公司技改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取消了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流转的技术联系单,统一为技术通知单,并围绕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工艺变更、施工方案审批、图纸会审、现场经济签证等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新明确和流程固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管理中的计划任务书流转、合同、变更签证、付款管理等工作事项。建立项目责任矩阵,明晰任务流程。项目管理流程按照“项目一任务一事件”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工作部署和资源分配。项目实施中所有涉及的信息按照“事件一任务一项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进行汇总和数据化传递。严格履行招标程序标准。所有21个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选用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保证工程既定管理目标,严格实施总包负责制。

(二)以目标为导向,坚守项目管理原则,形成项目目标支撑体系

1.建立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以及合同、安全、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三控三管一协调”任务,形成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工期进度:强化里程碑计划目标管理,实施与计划关键节点偏差15天为优秀,偏差25天为良好。

工程质量:设计交付质量合格率100%,设计错误导致的变更低于5%痪施精品工程战略,确保项目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达95%以上,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造价按照“预算保概算,结算保预算”的原则,项目造价与设计概算偏差率-10%为优秀,-5%为良好。

HSE(Health、Safety、Environm ent)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健全,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设备、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生产安全事件,“三违”行为处理率100%;

2.坚持的管理原则

标准体系覆盖原则: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到工程过程管控之中。

持续改进原则对于每个子工程项目的里程碑节点,都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教训借鉴。

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按照目标设定、分解、落实、执行、评价和修正的思路进行逻辑推演,同时对目标过程控制执行PDCA循环。

集权加分权原则:集权式与分权式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在分权模式中,行动、解决问题的速度较快。公司层面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资金筹用、项目后评价组织等进行集权决策,而对项目的招投标、工期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分权给项目团队负责。

全过程成本管理原则:综合考虑与分析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索,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计划、核算、控制等达到降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益的目的。

(三)强化计划牵动,突出系统化工具方法应用,确保项目工期目标

1.总分目标结合的工期控制

实施工期目标导向,分级目标管理的五级网络工期控制计划。一级网络计划为公司级的里程碑进度计划,是公司项目的总体安排。二级网络计划为项目团队控制性计划,是里程碑计划的分解和保证性计划。三级网络计划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工程详细施工总进度计划,须经项目团队与监理单位批准。四级网络计划为施工单位的执行性月滚动作业计划,是对三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并作为施工单位内部施工和监理工程师评价进度的依据。五级网络计划为土建、钢构、公用工程等专业分包的专项实施计划,执行周滚动作业,由监理工程师监督落实。

2.做好计划跟踪控制

实施周例会制度,总结上周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计划落实情况,安排下周计划,对其实施周检查、月考核、总目标控制的办法,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项目实施中,如果实际进度与目标计划有差异时,由项目部决定是否纠偏,并提出未来项目总体控制要求。同时,利用经济手段,顺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并进行经济处罚。

3.系统化工具方法在项目工期管理的优化应用

通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平衡优化资源,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突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证工期目标。按照关键路径法、关键链计划和缓冲区管理,平衡相关任务逻辑关系和资源约束关系,最后根据其实际工程量对比施工单位资源调度计划,对关键工序的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合理压缩,缩短关键线路,减少总工期安排。在总进度计划的审核上,还要看工序的平行、搭接、立体交叉作业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误工、怠工现象。此外,部分工序可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缩短工期安排。

(四)强化标准落实,严格过程控制,确保项目质量目标

1.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保证21个子工程的工程质量,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尝试建立了符合制造企业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文件和控制程序,使参建各方明确质量责任与目标,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参建各方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按照体系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强化施工质量规划审批。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要针对项目的特定条件编写项目施工质量规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及公司项目部审批,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

2.严格贯彻质量控制标准

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系列以及双方合同、协议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强化勘察、设计、建设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贯彻落实。建立评审标准,严格执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设计审核、图纸会审走过场,专业间相互撞车以及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开工前各施工单位必须有经项目部审查批准的分段或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否则施工方不能开工执行下步工序。落实监督检查标准,坚持样板引路,采取封样、样板墙、样板构件等方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关,通过施工自检、互检、交接检、监理平行检、建设抽检、省市质量监督站强检,确保工程质量受控。

3.强化实施过程管控

分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从施工角度出发,事前强化人、材料、方法、设备、环境五大因素的管控,降低或避免施工质量风险。过程中的基坑施工、砌体、装饰工程等关键工序管理严格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所有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项目部现场代表检查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抓好工序和物料检查,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控制方法主要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厂房钢结构的制作过程中,项目部、监理单位要赴厂家进行监造封样把关,钢结构入场时执行入场二次检验,监督施工单位履行工序验收手续,对出现的质量隐患或事故者将予以停工整改并进行经济考核。

(五)对立项目管理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强化项目成本费用控制

1.强化费用计划与费用支出平衡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投资控制和管理。公司21个子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国北车上市融资及公司部分配套资金,公司设立财务专用账户,对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专款专用。项目部对整体项目的费用计划、资金筹措、工程款支付、降本增效等进行总体控制。每季度项目部要进行项目财务分析,提出资金投入数量,分析投向、投入时间的合理性。在项目资金的支付上,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需项目参与方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提出付款计划,并由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结合项目实际进度进行审核。

2.严格控制工程量变更

在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内,将工程变更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关键。尽量避免频繁的工程变更带来的投资失控,杜绝低价中标后可能存在的高额工程变更、索赔现象发生。一是控制设计深度不够引起的工程变更,这就要求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二是有效控制项目范围。通过工艺设计、规划设计、设计院、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系统评审、综合决策把关进行工程变更控制,避免因设计更改导致的工程费用增加。三是提高施工的符图性,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工程施工图,降低项目部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

3.强化降本增效方法手段应用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9

关键词:财务软件 固定资产模块 初始化 卡片 分析报表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38-02

固定资产模块是财务软件的一项主要功能模块,它不仅可以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进行核算,还可以在月末自动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及进行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报表输出。如何有效地对固定资产模块实现科学化应用,是一个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金蝶KIS标准版财务软件的运用实践,就固定资产模块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基本流程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前提

固定资产模块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和查询输出。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参数设置和初始数据设置,其中初始数据设置主要是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用以记录启用系统时固定资产的各项数据。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是资产的增、减、其他变动,以及折旧处理、计算减值准备和数据输出等过程。经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处理后,可以进行查询输出。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系统可以查询输出固定资产变动资料、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账簿、固定资产价值结构分析表等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查询、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基础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过程,这是该系统进行日常处理前要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系统初始化的准备工作和系统初始化要完成的基础设置。在KIS标准版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需要与账务处理系统配合使用的。因此,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的资料准备和系统设置工作,应该在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系统初始化准备工作。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要求,对固定资产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和设定。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基本入账信息:固定资产代码、固定资产类别、使用情况的界定、入账日期的界定。二是折旧信息:折旧方法、折旧费用科目。

第二,系统初始化要完成的基础设置。在账务处理系统系统初始化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需要做如下工作:参数设置和基础数据录入。参数设置主要是选择、确定本系统的核算和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系统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参与核算进行设置;基础数据录入主要包括设置部门和原始固定资产卡片录入。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要按部门进行,因此在系统初始化时需要设置部门,即在完成账务系统初始化建立新账套、用户授权和设置账套选项等工作后,在“初始设置”窗口中,单击“核算项目”功能,进入核算类别和核算项目设置窗口,在核算类别窗口选中“部门”选项卡,进行部门设置。当系统初始化完成后,也可以在“系统维护”窗口中单击“核算项目”功能,进行类似操作以维护部门信息。

三、原始固定资产卡片录入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关键

固定资产卡片是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起点,因此,固定资产卡片录入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关键。固定资产卡片包括:基本入账信息、折旧与减值准备信息和本年变动信息三个选项卡,一张卡片即代表一项固定资产,也是资产卡片文件中的一条记录。卡片处理是系统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卡片录入和新卡片录入、卡片修改、卡片删除、资产减少和卡片输出等几个方面。在卡片输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固定资产原始卡片输入是开始使用系统时现有的固定资产数据输入,它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输入工作量大、处理数据最多的工作;为了保障输入的正确性和连续性,提高输入速度,应该在开始输入前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并整理好企业内所有截至建账月份初的资产数据及相关资料。二是注意对固定资产编码进行科学设计。一般地,固定资产编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计:(1)资产类别编号+序号;(2)部门编号+序号;(3)资产类别编号+部门编号+序号;(4)部门编号+资产类别编号+序号。企业应根据自身核算需要和资产规模确定本企业的编码方案,方案一旦确定,输入资产时系统可以自动按照编码规则给每项资产编号。三是原始卡片输入时,原值、累计折旧、累计工作量级项必须录入月月初的价值,已计提折旧月份布包括使用期间停用等不计提折旧月份,否则无法正确计算折旧。

四、正确应用成批录入处理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技巧

固定资产卡片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输入工作量比较大的工作,系统提供了成批录入功能。即如果一次购入了多项固定资产,可以在固定资产增加窗口中一次录入,只生成一张相应的记账凭证。具体做法是:在录入完毕一项固定资产数据之后,调整“记账凭证”之前,单击“新增”按钮,上次录入的固定资产的代码就会出现在固定资产代码下面的小窗口中。就这样依次录入,直到本批全部固定资产都录入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完成本批固定资产数据的录入工作。在处理固定资产减少时,系统也提供了成批处理的操作。如果一次减少多项固定资产,可以在固定资产减少窗口中一次处理,只生成一张相应的固定资产减少记账凭证。其操作过程与成批增加固定资产是一致的当期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期仍按期未状态计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报表分析是固定资产模块应用的内在要求

固定资产系统的日常处理结果都是以报表的形式提供给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同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的资产的统计、汇总和其他各方面的信息,一般也以报表的形式给出,供使用者查询和分析。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系统提供的自定义报表工具定义自身需要的其他报表。包括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分析表、固定资产构成分析表、固定资产价值结构分析表等,KIS标准版系统提供了相关功能。如提供了固定资产卡片清单、固定资产增减表、固定资产变动资料查询、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表、固定资产构成分析表、固定资产价值结构分析表。此外,为了使报表数据更直观、更形象、更易理解,可以把有关数字表用图形形式表示,即对报表图形分析。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表是一张固定资产分析的辅助报表,用于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系统可生成相应的分析情况圆饼图,供查询、分析。这些报表输出和分析有助于财务人员和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资产使用、分布状况和固定资产金占用情况,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依据。

总之,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用基本流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初始化和原始固定资产卡片录入,正确应用成批录入处理的技巧,根据需要利用好系统提供的报表工具等是有效地对固定资产模块实现科学化应用必须注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胡科武.巧用固定资产模块(金蝶标准版)进行日常处理[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7)

2.吴沁红,史振生,常丹.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部门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篇10

关键词:科研所;资产清查;固定资产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科研所资产规模,尤其是固定资产规模日益庞大。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固定资产调节经济发展,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科技事业和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就要求科研所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本文从资产清查环节入手,结合2016年财政部组织资产清查盘点科研所资产清查的情况,探讨强化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科研所固定资产的特点

科研所固定资产与一般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主要是:

(一)非营利性,公益性

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绝大多数是科研项目投入时购置,符合科研项目实施和开展研究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非盈利性。

(二)无偿性

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资产多数通过国家财政资金、项目经费投入,资产的产权归法人单位,科研人员无偿使用于科研事业。

二、资产清查环节反映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是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科研所固定资产主要是通过财政拨入项目经费的形式购置,项目研发人员是设备的无偿使用者,科研所管理者法人产权意识薄弱,认为“谁购置,谁使用,谁管理”,而科研项目组或研发人员的关注重点在于科研项目的实施,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而不会主动共享固定资产。管理者未能充分发挥协调管理、集中调配、处置、共享的管理职责,资产重复购置、更新快、利用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完善

资产清查中发现,很多固定资产的使用固状态、使用人与账面登记不符现象非常普遍,固定资产的登记信息都是申购环节记录的信息,使用环节使用人变更,设备转移、损坏、资产价值变化等日常管理不完善,而且固定资产闲置和毁损较多,单位管理者未能及时统一管理处置。

(三)管理系统“数据孤岛”,不能有效地共享

目前,科研所账务系统一般都有设固定资产管理模块,省级财政系统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财政部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三个系统相互独立,没有对应接口,系统数据库框架模型不一致,信息系统不能有效地实现共享数据和交换数据,形成“数据孤岛”。资产清查,报送的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也只是反映过去某个时点的数据,固定资产数据数据滞后,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科研所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而且固定资产各管理系统,主要都是科研所管理人员录入固定资产申购环节信息,使用人没有信息系统登陆权限,未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资产转移、使用人变更等日常管理信息变更,科研所也也无法有效地通过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

三、强化固定资产清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一)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科研所应当建立资产清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将资产清查常规化、制度化,而不是财政部统一清查任务下达,单位为了完成任务才进行清查。建立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应对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于清查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归属。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管理部门,单位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二)加大资产清查出现问题惩处力度,规范资产日常管理

加强资产申购、使用、变更、调配、处置等日常规范管理,对各环节进行绩效考核,明确各环节各部门职责,各环节出现重大问题应加大惩处。尤其要重视资产变更、调配、处置环节。资产变动时,使用人应及时上报资产使用状态变更、使用人变更等情况,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才能及时了解闲置和损害资产情况,统一调配和处置,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构建固定资产大集中信息系统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动态的管理过程,资产的数量、价值、使用人、使用状态等都是动态变化的。为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应当构建“中央-省-市-县”纵向统一、“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使用单位―使用人”横向统一的大集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横向方面:使用单位的内部使用人、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申购、领用、资产转移、资产钐变更、资产调配、资产处置等管理流程。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大集中系统实时了解和监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情况。纵向: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随时了解和监控各单位固定资产情况,可以通过系统上报汇总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大集中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形成、 领用、使用、变更、处置、审批全过程进行痕迹管理、动态监控、统计汇总、绩效考核。

总之,自上而下的资产清查制度化、常规化,能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规范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构建大集中信息系统,能全面提高科研所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朱丽霞.基于绩效视角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122-124.

[2] 颜萌.基于绩效视角的高校资产清查工作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9):231-233.

[3] 龚运芳.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2 (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