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5:31:39

历史教师论文

历史教师论文篇1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例如1994年高考试题的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还有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其中1994年试题中的“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以及1995年试题中的“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几问都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分析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事实求是、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些试题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教师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检验。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试题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历史教师论文篇2

“史艺”一词是我国历史教学法专家赵恒烈先生在总结章学诚“史家四长”之说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赵先生关于“史艺”概念的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历史教学的技艺。主要指历史教学的技能和方法。

世间成就万事,无不讲求方法,培根曾将方法比做照路的灯笼。主席曾将方法举喻为过河的“桥”和“船”。可见,“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历史教师也必须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恰当方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有法,并无定法。如果不因地因人而宜,一味抄袭照搬别人的方法,就难免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清人顾嗣协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教学方法亦是如此。讲述、讲解、讲读、谈话、图示等方法各有所长,能否针对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不仅要看历史有无扎实的业务功底,?关键还在于历史教师是否具备了“吏艺”才能。

二、“史艺”的秘诀

历史千头万绪,方法多种多样。欲使讲授史实感人肺腑,分析史实一针见血,学生听讲兴趣盎然,举一隅而三隅反,历史教师必须掌握“史艺”六字秘诀,即博、爱、导、精、新、巧。

1.傅览书籍,具备一个“博”字

历史教材几百页,记述中外历史二三百万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仅就文化方面而言,又包括了天文、历法、数算、文史、医药、化学、建筑等等。复杂的社会现象,浩繁的历史典籍,加之当今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成果,都需要历史教师去阅览,并根据教材的取向去搜集、鉴别、整理。

历史教师只有通过积累大量的史料,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才能自由地把握住历史教学。

2.了解学生,突出一个“爱”字

教学实践说明,历史教师要教好历史必须了解所教对象一学生,分清所教班级好、中、差三个层次,做到胸中有数。要分析好每个“差”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做到普遍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既有爱教育事业之心,又有爱全体学生之心,特别是对差生要以爱促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3.激趣,强调一个“导”字

有人说“情趣是成功之源”。也有人把情趣比做学习的动力。一个好的历史教师总是先从激发学生情趣入手,启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加以点拨,诱导。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

4.抓住课堂,研究一个“精”字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讲清,还要讲透;学生不仅要理解,还要掌握。若沿用注入式满堂灌,再辅之以“题海”,方法陈腐,直接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此,全国各地新法倍出,有上海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有杭州的“读、理、练”三段教学法;还有北京三中朱尔澄老师的“情感型”教学法。这些方法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但都紧紧地抓住了课堂教学,讲授精益求精。这些历史教学改革的尝试和经验,都在说明“抓住课堂,讲究一个精字”的重要。

5.熟读教材,发掘一个“新”字

现行历史教材图文并茂,言简意赅,且故事性、概括性强,一改过去专著缩编式的编写方法,很适合目前中学生使用。但是,“剧本编得好,还须演得巧”,这就需要教师熟读教材和教参,认真思索,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做到常改常新。

这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

6.精心琢磨,力求一个“巧”字

“巧”即教学的技巧。它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说明、提高、变化、强化、使用教材、总结等诸多外显技能的升华。教学技巧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力求掌握的,而要掌握这一点,就必须精心琢磨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甚至分解研究,微格剖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反复练习,使上述技能达到极其纯熟的地步,灵活运用讲述、图示、比较、演示各法,力争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若能如此,则历史教学成绩必然会不断提高。

三、“史艺”发展与创新的准则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史教学的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而这种发展与创新主要是在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方法方面。那么何为发展创新呢?展望历史教学改革的趋势,可以规定为三点准则。

1.凡是符合“三个面向”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就是发展,就是创新。

2.凡是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及天津首创的“五色反应卡”?的使用等)能增加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就是发展,就是创新。

历史教师论文篇3

 

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分别于4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4月13日上午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聂幼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主持。在前后两天的教育论坛中,各位代表们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

 

1、毕业生就业率低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都师范大学培养历史教师正处于一个危急阶段,去年就业率60%,历史系师范类毕业生40%找不到工作,除了北京市的客观原因外,学校的师范教育定位不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下降,竞争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能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的比例在下降,最低的一次大约只有20%左右。

 

编者评述:实际上,中学人事机制的僵化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岗的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在岗的不合格,合格的没有岗位。农村中学仍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有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学去。当然,农村中学的待遇较低也是客观原因,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解决。

 

2、历史专业基础课不扎实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学历史老师中的青年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陈旧,有些还把过去学的很旧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没有创造力,中学教师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为对教材富有个性的把握,但是现在的老师做不到。

 

贝国梁高级教师(朱家角中学):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师范生,最先暴露的缺点就是通史知识缺乏。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现在中学最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历史老师,其一,必须有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其二,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比较扎实的通史知识、与通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三,中学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其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王斯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中学教师到底缺什么,恐怕主要还是缺学科知识,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没有比较高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

 

编者评述: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性问题。年轻教师知识的短缺还是正常的,历史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大学全部完成,在从业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慢慢提升,可能是必经之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部分中学教师思想僵化,不知学科发展的趋势,仍囿于中学的一套传统模式。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之一。怎样提升整体中学教师的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何具有新思想、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使其很快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任务。下面的发言针对这个问题。

 

3、师范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问题

 

陈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的一个教学弊端是,大学教师讲课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度,讲什么内容完全凭个人的兴趣,不是根据一定教学计划。特别是两门通史和史学理论应该根据中学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在本科生的史学观念很陈旧。至于史观在中学中的应用,据调查,70%的老师说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

 

赵克礼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和我们教给学生的教学理论、我们所给学生的知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假的、空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中学教师,他们是肩负课改重任的中学教师,中学要实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我们大学的所有课堂都是在满堂灌,想要培养出能到中学去指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师范生是很难的。

 

蔡坚副教授:现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非师范类历史系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个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习的学分而已。师范类历史课程必须抓住“通史”,但是否增加了“通史”的学分就解决问题了呢?没有,还应研究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和非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有哪些区别。如果在大学里面学的内容和到中学里教的内容(包括基本方面和观点)基本不相关,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何从谈起?问题还在于我们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课程模式应该有别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课程。现在有些大学老师的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他们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历史内容(结果)传输给学生,经过这样教学“师范”的熏陶,学生将来怎样到中学里面去教学?目前大学的课程是传输知识的课程多,培养能力的课程少。甚至像“原著选读”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解读”课,是教师“读”,不是学生读。所以,改变师范类历史课程的形态、类型和模式很重要。

 

张元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讲一个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入学率越来越低,比东亚系的入学率还要低,经过老师们的分析,发现整个系的教学设置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都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改革教学,即以问题为主,讲这个问题是怎样得到的,这个问题根据的历史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证的。这样改革之后,历史系入学率又开始高了。所以,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学历史不是要知道过去发生了多少事情,而是要从这门学问里学到其所提供的学科能力。相应的老师就要有能力,要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应该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出一些道理。老师怎么有这个能力,就需要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能提供培养能力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聂幼犁教授:教师教育问题,固然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有关,还应该包括这些课怎么上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史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性、人文的崛起。历史教育本身也要改革,要有人,要有思想,要有道德,要有智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都做史学家,而是要成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学生们要面向未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新事物,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人生的道理、智慧和方法,通史课程要强调“通”,专史课程要强调“智慧”,教育课程要强调“务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而化之的唯物主义高调,加上“灌输”模式的分析及其观点、结论,只要基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就可能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在信息社会中,如此做法,即使十分符合主流意识,就不可能成功。学生最喜欢、最需要的是在学习生动具体的、有史实的过程中学会实在的、可迁移的、基于唯物史观的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内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得再现实一点,在经济后发达国家,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诚信、荣辱是非严重缺失的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教师教育和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加强唯物史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方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良好的、真诚的愿望中,在客观效果上走向自己的反面。

 

编者评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或许哈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能知道历史发生过多少事情?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有成就的“博导”,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他们也不那么熟悉。中学教师反而要中外兼通。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基本掌握历史这门学问里的学科能力,要知道怎样理解历史,怎样思考,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

 

4、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陈辉教授: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诱惑很大,历史系的学生真正能够安心做一名中学教师的少之又少,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80%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赵克礼副教授认为,我们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问题和专业技能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思想问题。现在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免费师范生自己很茫然,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吗?知道这个职业要干什么吗?知道这个职业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很茫然的背后就是没有真正的动力。

 

编者评述:这是老问题。专业思想的稳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很多事实证明,展现历史学的学术魅力是使学习者发生兴趣的关键。

 

5、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

 

姬秉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实行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有一定问题。实习的作用是什么?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们要手把手交给学生怎么做。教学法课程只是讲了一些方式方法,怎么做,要在实习中去学做。但是,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去了,规范的老师指导就没有了,规范的教案书写没有了,规范地试教也没有了,学生不会讲课,这样把学校的牌子也砸了。呼吁大家应该向教育部提意见,不要让师范生去顶岗实习。

 

叶小兵教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方面,实习尚要延长时间。现在教育部已经有明确规定师范生实习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想法是4+2模式。四年本科,两年教师教育,其中有一年把学生放在郊区的学校,既支边,又加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法;第二个层面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材研究,第二,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成分,开设多媒体或者现代教学,但是在第一个层面还要讲传统的教学法;第三个层面,是应对中学的拓展型课程的选修课。从实践上说,分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见习阶段,定位是了解教师。在大一大二进行,主要分为观摩、理解、模仿。在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到学校做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都会集中作一次交流,四个学期共四次交流,学生提供经验。第二阶段教育实习,这一阶段的定位是学做老师。安排18周,原先是6周。一方面,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科实习。第三阶段:研习阶段,定位是做好老师。把以前的实习小结延伸了,单独设了一个阶段,通过几种样式进行,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是一种样式,第一,请特级教师为学生实习期间拍摄下来的交流课进行点评,因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不像在前两个阶段请的是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接受。第二,我们要求每一个实习小组推出一堂学生提供一堂交流课,拍下来,然后选一两堂课,在特级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我们自己也点评,然后写出书面报告。同时在研习阶段我们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实习阶段的调查、研习,进而发展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仅要对现象描述,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

 

周巩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新的课程设置计划是这样的,通识课程是50学分,历史专业课是80学分,教师教育课25学分,一共155学分。通识课程除了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还有10学分的人文通识课。变化比较大的是为了适应免费师范教育,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25学分的教师教育,可能会冲击历史专业教育。另外,在2004年开设了文科大综合课程。历史专业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第二大块是历史专业主干课,第三大块是历史专业系列选修课。东北师大的历史专业基础课是由9门文科大综合课程组成的。从2004年开始,文史哲每个院系开设三门课程,共同组成9门课程,形成文史哲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历史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史学通论;文学院开设的有文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哲学系开设的有哲学通论,逻辑学,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这就共同形成了我们历史系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构成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专干课36学分,总之,必修课就达到了68学分,这样大大压缩了专业系列选修课的分量,只有12学分。去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设,为了传统历史学科的建设,开设了历史专业的非师范专业——全球文明史专业,这是为想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开设的专业。

 

王斯德教授:有这样几门类型课的设置非常重要:第一,两门通史课。这两门通史课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好。要请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提高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选修课。选修课要进一步升华,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不要太多,要少而精,学那些有代表性的,而且要教学生学会怎样进行研究。第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讲中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与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话。第四,史家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课就叫史家讲座,有学分的。第五,史学理论。光有资料,没有理论分析、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长此以往,讲课讲不好,写文章写不好。史学概论这门课要开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六,实践性课程。有两门课很重要,一是毕业论文,这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二是教育实习。第七,教育类课程。学生对这些课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不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还有问题。

 

张元教授:台湾的情况是把断代史加到了通史里面。中国通史16个学分,每周四节课,共上两年,这样,通史作为基础课就巩固了。关于经典著作,每两年在台湾大学开设一次“资治通鉴”课,鼓励学生如果对经典感兴趣,就去研究一部经典。据我了解,关于史家讲座,在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每一位老师都要讲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很多学生转到了历史系,可见教学效果很好。

 

编者评述: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或许“具有中国特色”。据了解,发达国家没有那么多高等师范院校,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各类师范性质的院校占一定比例。那么,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很有必要。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一位历史教师同时教授4个班200左右学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参照发达国家学生与教师的比率,我国对教师的需求量还可能保持一个时期。师范院校要办出特色,取决于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竞争教师职业,应当优于综合院校,但现在的实际不是这样。

 

三、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朱煜副教授(扬州大学历史系):作为学科教师教育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通常我们认为要培养一位教师包括三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有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论这门学科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但是发展至今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停滞不前?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第一,是这门学科的归宿问题,这门学科是归在教育学门下的,是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下属的学科教学论,在教育理论的圈子里,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人很少,研究教育的人不关注学科教学,瞧不起,认为搞的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以,这门的学科归宿没有位置,学科发展处于一个游离状态。这门学科将走向何处?这可能是摆在所有课程与教学论同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向史学方向去还是向教育学的方向去?第二,我们没有从技能技巧方面向理论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搞的研究偏重于操作性,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有宏观的东西,要搞清楚诸如历史教学论是什么,历史教学论要研究什么等基础问题。

 

聂幼犁教授:我从1982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思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哲学?科学?艺术?到现在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造好一座桥梁,物理学、地理学、化学、人文学……都要懂。我们就是造桥,就是要培养好学生,是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对历史教育论的学科歧视是肤浅的表现,没有道理,更不合情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比研究猫、狗、耗子更复杂、更高级。历史是超空间、超时间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流水账,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拿出历史的智慧来,使学生变得聪明、成功,而不是考试后就还给老师。

 

任世江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大学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师范院校要培养能够承担历史教育职责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学还承担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体现了一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本次学科论坛,研究师范教学和教师的培养问题,适应中学教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引领中学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要影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定。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学不缺理论,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历史教育是应用的学问,不是纯学术范围的问题。历史教育要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理性的公民,现在的历史教育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存在什么问题?师范大学应该研究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原先大家说是通史体系,现在改为主题式的、专题式的体例,但是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教科书将通史中的相关内容拼在一起就是专题,然后再增加一些社会生活的专题,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中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历史教育的基本标准。讲了很多年的课改,新课程也没有很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是历史教育,大学是培养历史专业人才,师范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历史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程的内容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中学的特点。那么,中学历史到底应该学什么,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不明白什么是历史教育,不知道历史教育的特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认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特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综合大学的历史专业完全可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但是,师范教育似乎不可以。中学历史课程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学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也对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要求。历史教育的时代性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国有这个传统,发达国家也有同样的要求。课程内容怎么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一个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有中学特点的中学课程内容,那么新课程所提倡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课也就不会有生命力。要让学生爱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选择内容、重新定位,要研究这个基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有了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就突出了。

历史教师论文篇4

【关键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

跨入新世纪,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没有教师的协助和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这种认识使得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我国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面向新世纪,适应历史教学发展趋势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而课程设置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成效。本文从探讨新世纪社会对历史教师的素质要求入手,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实施,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

何谓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已达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以深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培训。[2]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学历后的教育,它既要满足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的当前需要,比如,知识更新、补缺等,更要面向未来,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因此,研究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就要考察新世纪社会对历史教师究竟有哪些素质要求。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必须以此为基点,才能使继续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活动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历史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形成“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历史课长期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最重要的原因。

新世纪社会需要历史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晰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此,国内外历史教育界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国“新历史科”的历史教育观认为,“历史教学的中心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近年来对英国历史教育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SCHP)认为,历史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知识载体。它要求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3]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评价证据,发展比较的和因果的分析能力,解释历史的记录,根据历史对当代生活中的决定提出正确的论据和看法,等等。[4]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北京历史教师开展“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打破历史学科长期固存的教师“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倡导学生

“主动体验”“探索问题”,“促进学生认知、情意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5]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决不应斤斤计较于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要重视对史料的探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并非一定是为了培养历史学家,而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为日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新理念。

(二)丰厚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对某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厚薄,直接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师惟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步趋向厚实,才能较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其一。

其二,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的视野日渐宽广。文明史、社会史、城市史、家庭史等许多史学新领域不断开拓;历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口学、计量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历史研究一方面注重从多角度对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提倡对历史作整体的和综合的研究,即通过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6]到历史研究的这些趋向,必然对历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新编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增加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真实,展现出全方位的和立体的画面。高中历史教科书还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如典章制度史、学术史、科技史等;此外还编写进大量文献资料,以加强信度,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7]面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变化,历史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缺乏丰厚的历史专业素养,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从知识结构角度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较广较深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专史、地区史和国别史知识等。对于在职历史教师来说,特别需要知识的拓宽和深化。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第三个层面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历史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另一方面也是适应课程综合化趋势的需要。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历史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等。如果还是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无所知,显然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8]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必须要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口号,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走出传统的樊篱,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更富理性的内涵。[9]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首先应该表现为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例如,英国一些历史教师个人与研究集体不断对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他们在乡土史教学中设计“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考察遗迹、走访老人、调查家族史等,使历史课能够让学生“活动”起来;有些历史教师让学生接触大量史料,判别史料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在课堂上进行“做历史学家”的“活动”等等。[10]这些就表现出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和积极探索的倾向。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进一步表现在对历史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就是说,应该具有探索历史教育领域中一般规律的能力。如研究历史课程设置、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心理等等。例如,近年来上海中学的历史教师,在学校课程改革活动中,依托上海师大历史系专家的鼎力支持与配合,成功编写出版了探索性校本教材《文明的长河》。江苏扬州中学的历史教师,以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理论为指导,围绕学科能力培养这一中心,探讨历史教学心理问题,已出版了相关研究著作。这些就属于历史教师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研究历史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的范例。

概括地说,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侧重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历史教学理论的研究则侧重于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规律的探讨。前者主要涉及历史教学中的各种表层问题,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层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研究能力都不可偏废。

(四)娴熟的多媒体和网络运用技术

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逐渐进入课堂。历史教学运用这一崭新技术,其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原始的文献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从而使历史课的信息容量更大,且更加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以及处理材料并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网络技术还可以大大拓展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更加突出学习的自主性等等。

近年,我国不少地方的历史教师正在研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历史教学。例如,香港的历史教师曾以“历史双城记:城寨与香港”为题,配合中国历史科的“鸦片战争”的教学,设计一个名为“学游园”的跨校内联网学习平台,尝试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内联网上展示自己的网页制作及在浏览其他网页后留言,加强学习兴趣及交流。[11]内地不少历史教师也已经掌握上网、浏览、下载等网络基本知识,并且注意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进行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大大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但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把上网看得很神秘,至于做课件和网页就更不敢想象。据香港《星岛日报》刊登的关于“资讯科技教育与中学生学习”的调查显示,高达83.1%的受访中学生表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众学科中排行榜尾。[12]另据“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师现状调查报告”,完全不会多媒体教学的历史教师占被调查对象的63.42%,只有9.22%的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对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仍然感到陌生。[13]由此可见,提高并且逐步娴熟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新世纪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是关系到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

转贴于 二

针对目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提出课程改革和建构的初步设想。

归纳起来说,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方面偏失,一是盲目照搬研究生课程,功利色彩较浓,而忽视了针对性和实用性。事实上,教师继续教育并不等同于研究生教育。虽然社会上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学历层次,但是这与教师继续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而教师继续教育则是高层次的非学历进修。后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二是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不规范,尚未形成真正能体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特殊性的课程体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近年,上海市有关方面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历史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历史教师最感兴趣或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更新和扩充史学知识(80.5%)、历史教学研究方法(64.29%)、现代化教学手段(57.14%)、跨学科知识(57.14%)、提高教材分析和研究能力(54.76%)、历史教育理论(50%)等。[14]这充分说明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正趋于理性化,更加向往自主的、发展性的学习。由此启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从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出发,在坚持课程实用性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要融汇专业领域最新的、前沿性的成果,注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进行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妨开设以下五类课程。

(一)研读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课程。这类课程带有浓厚的学术性、研究性,旨在提高历史教师的学术水平。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本科毕业生一般都系统学习过中外通史,以及一些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门史的课程,继续教育就无需要重复了。相比之下,古代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研读,在本科阶段显得十分薄弱,甚至未曾开设这类课程。而这类课程对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史学问题的认识十分必要。因此,正好可以作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同时,开设这类课程也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体现继续教育的高层次性和新颖性。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资治通鉴》研读、《史记》研读、《古史辨》研读、马克思主义史学原著选读、20世纪史学名家论文选读等。

(二)提高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思维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等重要课题,借以开阔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发展他们的历史意识,促进他们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这类课程,一方面要向历史教师介绍历史教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以便历史教师能够把握教研的“脉搏”;另一方面也需要使历史教师掌握历史教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近现代历史教育思想研究、历史教学模式探讨、历史教学心理研究、历史教育测量研究等。

(三)增强历史教学技能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着眼于提高历史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多种教学技能。如历史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技能,组织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技能,包括多媒体历史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等技能。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微格教学与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历史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历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多媒体历史课件制作与运用、历史教学与网络信息检索等。

(四)研讨优秀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总结、研讨优秀历史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提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历史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历史教师(其中在全国有影响的历史特级教师,如包启昌、陈毓秀、刘宗华、宋毓真、朱尔澄、龚奇柱等等),这些优秀历史教师有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他们的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对提高历史教师素质,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这类课程的设计,似以专题化的“微型课程”为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例如,我们可以开设陈毓秀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刘宗华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包启昌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等。当然,也可以开设综合评析式的课程,如当代特级历史教师教学思想研究、优秀历史教师教学艺术探微等。此外,还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形式对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

(五)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拓宽历史教师的知识面,使他们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素养。开设这类课程,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科综合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近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考“3+X”模式的出现,对历史学科影响很大。如今,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即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历史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开设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科技简史、政治学概论、地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博物馆学专题、美学常识等。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因此,要将上述设想变为现实,必然要面对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比如,继续教育的课程突出学术性、前沿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关高校必须遴选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教师任教。也就是说,课程对施教者的学术水平要求相当高。另外应该看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除了开设加深和拓宽历史专业知识的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旨在提高历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对于后者,仅仅依赖高校个别从事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其他专业课教师也不应该“袖手旁观”。此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滞后,以及先进教学设备的不足等问题,也都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麻烦。

为了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从施教者的角度看,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如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新、深化的问题,而且更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能力。因此,施教者就要努力改变“坐而论道”“满堂灌”的传统授课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这方面,我国台湾同行的经验值得借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教授,在历史教师进修班的教学中,并非“一讲到底”,而是采取学员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学员普遍感到获益匪浅。[15]此外,培养历史教师教学技能的课程还要求增强操作性,有时还需要施教者走下大学讲台,深入到中学,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历史教师。再次,施教者还应该摒弃鄙视历史教学理论的偏见,加强历史教学问题的研究,踊跃承担历史教学研究和历史教学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对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真正提高历史教师的能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配套措施的支持,如配备多媒体和微格教学设备;有足够的课时保证教学研究类和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执教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教师,可能还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等等。

以上只是笔者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实施问题的初步研究。还有些问题,如课程如何体现不同职称、不同业务水平的历史教师进修的层次性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15.

[2]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428.

[3]陈冠华.英国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2000,(9).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

[5]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的探讨[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1999,(9).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7]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0—141.

[8]李定仁.论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0,(11).

[9]张维仪.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7—92.

[10]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科的危机与转机[J].历史教育(我国台湾地区),1998,(6).

[11][12]杨秀珠.香港资讯科技教育与历史教学:个案研究.(历史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上海)

历史教师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课堂讨论 良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49-01

课堂讨论是近几年在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前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它不再是老师在讲台上自顾自的讲课,学生在下面埋头记笔记的老样子,而是通过在课堂上与同学互动、讨论的方式传授知识,解答疑问。在历史教学上应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大教学背景下,高中的历史教学背负了更重的要求,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素质和人格品质等人文方面的修养。为了完成历史学科上的这一重任,课堂讨论必须要应用在教学中,并充分发挥其知识与素质修养同时培养的作用。

一、改变死板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这门学科本身涉及的内容就很广泛,从中国古代史到近代史、现代史,然后是各国的历史,方方面面,内容宏达,知识精深,也正是这一特点,在历史课本的编排过程中,文字的叙述也是大篇大篇的,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高中的学习生活又是紧张而急促的,老师要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难免上课的时候过于死板,导致课堂气氛冷淡,学生兴趣缺缺。而通过课堂讨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进而掌握历史知识。在讨论中,摒弃了过去那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欢快的讨论历史知识的氛围。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一种补充,更是为它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动力,完善的教学方法也减轻了老师的教课任务,让所有人都能够轻轻松松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有了兴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接受吸收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而应用实践学习的历史知识。在历史课上应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性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之间的讨论,还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谈论交流,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历史本身就可以被当作故事的一种形式,不过它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不可变更的故事,课堂讨论时有效的利用历史故事性的这一特点,就能让高中生在日常繁琐,困倦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内心对历史的热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提升历史素养,进而提高历史成绩,促进老师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也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历史方面的人才。

三、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直接决定了教学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生与老师如果存在芥蒂,很容易造成老师教学热情降低,教学质量减损,教学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而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则是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产生焦躁、不安、困惑甚至是厌学的情绪,然后该科成绩急剧下降,造成偏科,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甚至产生一系列心理疾病,其后果非常严重。而在历史的教学中,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讨论中软化矛盾,增加师生感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栋信任的桥梁。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信任,就可以使学生在比较和谐轻松的氛围下接受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吸收知识并灵活应用。在讨论中,一些学生无法理解,难以吸收的难点重点,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和咨询,就能得到解决,同时让师生的关系融洽和谐。

四、交换学习思维,拓展学习思路

历史对学生的思维强度要求很高。历史这门学科由于历史跨度很大,对知识网架的构建、调控、总结、掌握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学生的思维必须足够开阔,知识网架构建必须清晰,解题思路必须完整。而将课堂讨论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习的历史知识和问题,彼此在讨论中交换了思路,拓展了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一个人的思想只能是一个思想,而两个人的思想加起来却大于两个思想,这是因为思想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思想融合创新,这样产生的思想就不止两个了,何况是一个班的同学在交流讨论,其中学生激发产生的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路线是多么的丰富鲜活。因此,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多使用讨论的方法,这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创新解题思路,多角度、多技巧、多方式、多创新的应对考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学习吸收是一方面问题,把它实践应用起来又是一个问题。而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正好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时可以以分组比赛限时这种方式来解决学习历史时遇到的问题。例如就秦朝封建君主制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同学们可以分成几个讨论小组,每个队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每队派出一个人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大家进行投票表决,选出最容易让大家理解和清楚掌握知识结构的小组成果,由老师办法一定的奖励给每个队伍的成员。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这种轻松地氛围中,学生会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主人,充分利用课堂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这种方式总结的知识和历史内容印象比较深刻,后期的整理和记忆也会比较容易。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阵地,老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渠道。课堂讨论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历史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的品格形成、心智发展和情感升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课堂讨论这一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历史知识,让历史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新时代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王志乾.谈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25)

[2]金玲燕.浅议历史课堂讨论的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28)

[3]王小东.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3)

[4]李玉彬;任传伟.课堂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教师.2009(S1)

[5]李志辉.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3)

历史教师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学历史观教育;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92-02

在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向大学生传播科学历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通过科学历史观的教育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与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还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科学历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分辨是非、对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探求合理、有效的教学途径尤为重要。为提高“中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重点归纳、总结出以下五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分析,尽管“纲要”课程开设已有近十年,但当前仍有许多高校老师认为“纲要”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应该是具体历史事件,“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地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1]。“纲要”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2005年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从授课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提高对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是要提高大学生对历史意识和历史观培养的重视程度。历史意识在形成大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对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历史意识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对自身所处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3]。大学生要培养历史意识,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和基本方法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历史现实出发,客观公正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和未来。大学生培养历史意识还必须以科学历史观教育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树立正确的基本的历史观就是要正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认识日本侵华史,牢记历史教训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在“纲要”教学实践中必须将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列入主要教学目的当中,提高对“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课程考试制度

完善“纲要”课程的期末考试制度和测试机制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改变过去仅以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死记硬背能力的做法。将“纲要”课程考试分为综合素质考核和历史分析能力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要加大对学生平时考核的力度,即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课堂的考核可分为谈论参与积极性、课下实践活动、课堂演讲等考核项目。课堂讨论可以以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作为主题,给予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点和看法的机会。而期末测试的题目以考核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主要测试范围。其次,正确的考核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考核学生按照科学历史观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除了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外,可以增加相关材料题或者是人物事迹分析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从科学历史观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三、加强“纲要”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纲要”教师队伍的理论与教学素质,关乎贯彻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按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指导精神,“纲要”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努力提高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导师。当前,“纲要”课程的教师多是一些专业性的历史教师或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老师,教师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存在相对片面化的问题。要提高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水平,还需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具备一定科学历史观素养和水平的教师管理体系,提升“纲要”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大对“纲要”课程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长期以来,高校在“纲要”教育教学别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少,今后需要建立预算制度,将其列入学校科研经费予以保障。在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相关期刊和其他历史教学资料,拓展科学历史观教育视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历史观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必须在教师队伍中同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建立教学和科研能力考评制度,保证随时了解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科研进展信息。通过自身或第三方机构,对“纲要”教师的招聘进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全面了解。教师年底考评过程中,考评人员要掌握“纲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对其教学成绩、学生测评成绩、学生出勤率和论文数量、科研能力等进行调查和全面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以客观的考评标准进行考评,做出正确的评价。其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激励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教师行为的表现与发挥激励作用密切相关。激励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每个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一对一的激励方式,以组织力量满足其实际需要,以便教师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首先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灌输性教育方式。灌输性教育方式不等于填鸭式教育方式,不能只单纯地认为是通过外部方式将课程内容注入被教育者的过程。灌输性教育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外部非自发性教育方式;二是一种来自外部高效率的教育方式。“纲要”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应为灌输式教学。这也是符合“纲要”精神以及大学课时安排的实际。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使学生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和思维,教师必须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将历史思维、历史理论和历史脉络以及科学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融会贯通,最终以一种知识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和科学历史观的认知。为此,教师可以运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能够在最短时间理解并消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性教育方式,以增强学生学习“纲要”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内容丰富的中国近现代史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采用“教师-学生-教学手段三角互动方式”。教师必须精心组织,不断提高互动性教学的技巧,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历史观认识。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师开展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发表观点的能力,给予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此外,教学手段是互动性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能够收到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

激情教学方式主要内容是,教师要采用积极、高昂的情绪,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通过积极评价和多种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使之与历史产生共鸣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正是“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所需要的。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充分利用鲜活的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历史的连贯性和内容上的承接性,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激感共鸣,自觉利用科学历史观进行思考。其次,要求教师在整个“纲要”课中保持激情,突出自身的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氛围,以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历史观态度、思维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之沿着教师的思维观点和方式进行积极思考和引导,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思维活动中,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五、创新课外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方式也是“纲要”教学实践中可以加以运用的一种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方式。现场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灌输和引导,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以其他的形式学习历史、教育学生接受科学历史观。这种教学方式增大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解放了思维个性,使之不再受场地限制,可以以一种更加活跃更贴近历史氛围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现场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情感和科学的历史观念。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多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为现场教学形式增添了许多有益的手段和方式。

课外现场教学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科学历史观教育实践,增强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和对科学历史观的认同;借助各类高校团体社团活动开展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情境教学方式;特别是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媒体的出现,不断丰富“纲要”教学实践中渗透科学历史观教育的活动载体和传播形式,也使“纲要”所体现的科学历史观具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播载体。网络媒体以新颖的形式、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表现方式,吸引了大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科学历史观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陈耀鲁,何景春.也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科学历史观教育[J].职业教育,2011(1).

历史教师论文篇7

关键词:“五阿哥” “小燕子” 教学模式

在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本,并且趋向于强烈的人文关怀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实践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有利于解放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教学稳定、健康而有序的发展,展现多元文化的教育观。

一、“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

“五阿哥”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全面剖析“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借鉴,比较、竞争,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精细化,实用化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教学模式体系。

二、“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实践操作手段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变革

传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灌输现成历史理论和结论,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某种历史解释。“五阿哥”式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是:教师事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指导学生掌握系统历史基础知识,基本历史学习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组织者,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出发点,落实历史教学的方向,目标,安排历史教学的内容,控制历史教学的活动进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灵活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认真钻研通史、专题史等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的难与易,深与浅的同时,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论证等探索活动。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注意引发学生的猜测、质疑等心理活动,以启发性讲授方式为主要手段,传递历史信息,充分展现历史教学的问题性,参与性,开放性。

(二)对抗式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前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主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讨论之前每个学生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交给老师审核,教师进行批示与修改后,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四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辩论得失。

这种讨论法的竞争机制,趣味盎然,可激发学习动机,为了驳倒对方,将促使学生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对自己未知的事物进行探索,使学习不断深入。对抗式讨论法,讲求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着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强调把典型教学内容清晰地、重点地展示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通过讨论进行观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反馈。

(三)感知历史的过程――历史情境或场景模拟法

“在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上对新的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过程,都意味着研究的客体在学生意识中的反映和关于这些客体的正确的表象和概念的形成”[1]学生学习历史的的过程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都是间接性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的对历史过程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教师需要借助特殊且形象教学手段,将历史情境、场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复现”“再造”“模拟”“角色扮演”。可通过“原始的文字材料、真实的实物材料、形象的图像材料、动感的音像材料等,能使学生感知到“鲜活”的历史。”[2]实际上就是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情景复现的“设计者”和“表现者”,通过学生学习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在历史场景的角色扮演中,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中,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

三、“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的功能

(一)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历史的主体不再是时事造出来的英雄,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芸芸众生”,“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触手可及的与社会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生活往事,学生通过了解人类共同情感和面对共同问题,把历史学习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充满激情和诗意。学生的灵感,悟性和冲动在这个时候被调动起来了,培养“小燕子”类的中学生探索历史,热爱历史的心境,使得历史课堂独具特色,旋律和内涵,通过活跃的历史课堂达到非凡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的初中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我国自古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同样强调“小燕子”类中学生的知与行的结合,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是时代必然。这种教学模式摒弃了“死记硬背”,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写作,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所学历史知识及有关理论、观点和方法,用于对历史和社会的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正确处理史与论,古与今,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加强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燕子”类初中生不失灵性的状态下,培养他们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三)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纽带

“五阿哥”历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历史,得到满足及快乐的同时激发、助长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性美,让学生感受生活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认知层面的‘流畅力’‘开放性’‘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上的增进,培养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性’。”[3]渗透着娱乐精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享受到快乐、充实与成就感。历史所展示的是一幅感人而又多彩的生命画卷,“五阿哥”式历史教学在课堂学习中将历史的真实活力展现出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受到更加令人震撼的心灵冲击,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心灵,在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历史。沟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

“五阿哥”式历史教学模式体系符合新课改培养目标,对“小燕子”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颇具针对性,有利于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促进历史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47

历史教师论文篇8

【关键词】中专学校 历史课程 教学方法 多元化

引言:

历史课程作为中专学校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教育作用,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历史课程独特的作用决定了在中专学校开设历史课程、进行历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中专学校相对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非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导,所以历史这门课程很容易被忽视,开课率不高,除课程设置之外,还存在着教材选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随着中专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中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讨论愈加热烈,进行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探讨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中专历史教学概况

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中专学校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实训性,这也使得其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具有比较突出的现实性和功利性,所有课程和教学都围绕着特定职业、岗位的相关就业标准。所以在大部分中专学校,历史教学首先在思想意识层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重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历史教学中的系列问题。

1、课时量普遍不足

迫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各中专学校单开历史课程的越来越少,在开设的学校和专业中,也因为学生技能操作实践课程的比例过大,大幅减少如历史课这样的文化基础课的开设,盲目压缩历史课的课时,忽略了历史课程的独特作用,导致历史课课时普遍严重不足。

2、教材编写滞后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校可选择的历史教科书版本较少,而且教科书主要陈述史实和说明结论,知识陈旧且抽象,使用情况也错综复杂,没有结合中专学生的学习情况,偏知识性和专业化,并且难度较大,难以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热情和趣味。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中,有很大比例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单向说教的模式,对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教学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忽略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广泛的互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观念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都毫无成就感,学生厌学的问题层出不穷,历史教学难以取得全新的发展。

二、中专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名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课堂效率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随着历史教学的发展和日渐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多元教学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历史教学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师生认识历史的方法,可将其划分为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和演示法;按照师生实践学习历史的方法可将教学方法分为学习指导法、参观法、探索学习法、练习法等;按照师生评价历史学习的方法可分为激励法、情景陶冶法、欣赏法、检查、评价法;而师生交往学习活动则主要包括讨论法等。

根据中专学校历史教学的独特规律,在中专学校历史课堂上最适用的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在这两个方法的基础上,中专学校的历史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充分活跃历史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浓厚人文底蕴的中专学生。

1、讲述法

作为历史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述法在中专学校历史教学中文化基础的讲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遍适用于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基于历史知识一般都较为抽象和枯燥,讲述法在很多实际运用中都显得比较呆板和照本宣科,多为教师单方面的说教,由于学生在其中参与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所以教师们在运用讲述法的时候应该多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具,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增强历史教学的感染力,适当运用史实辅助讲解,尽量减少专业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2、讨论法

在学生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教师可结合中专学生的知识层面、智力层面等具体情况,设定相应的历史情境,然后提出系列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如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通过辩论赛等形式,增强历史教学的互动性。

讨论教学中教师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不能放任学生随意讨论,而是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整体文化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中专学生而言,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生讨论偏离正轨或者陷入僵局时,教师应及时引导讨论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最后教师要做好讨论分析总结。

三、结束语

目前,在我国中专学校的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有降低的趋势,大多数中专学校学生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所以很多学生对相关文化课缺乏信息和兴趣,学习习惯也有待改正。所以对中专学校学生而言,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显得更加具有必要性和挑战性。

针对中专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师不能单纯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和心理特点以及客观的时间和教学条件等,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上进心,塑造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包奇花.中专历史教学的新方法窥探[J].才智,2015,(3):44-44.

[2]曹玉叶.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教学对中专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3):378-379.

历史教师论文篇9

【关键词】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原则

众所周知,历史是过去的存在,后人不能直接亲历过去,而史料就是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要用史实说话,严格遵循“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基本原则,因此占有一手史料,辨别筛选,释疑求证而后提取史实,印证结论,才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正确方法和科学途径。中学历史教学同样也需要这种方法途径,教师和学生都应具备史料实证意识。

一、渗透史料实证意识的必要性

1.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在真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它是其进一步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价值观培养的基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如何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史料,在史料中发现有效的信息和线索,通过思考探究来判断史料是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进一步教会学生运用相关史料形成自己的结论或生成新的观点,多角度的去解读历史,构建自己看待历史的视野,逐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证据意识。

2.中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淡薄。进入高中阶段,在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偏向于做选择题和判断题,而忽视材料解析题。但材料解析又是客观存在的,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和诸多材料打交道,遇到材料阅读和解析,学生往往静不下心去认真研读分析,更谈不上运用已有史料去进行实证。另外,即使是教师选择的史料或者是书本提供的史料并直接呈现给学生,多数学生在阅读思考后首先回答的都是书本上结论性语句,并未依据所提供的材料情境来思考和回答问题,这便是学生尚未真正形成运用材料来进行实证并得出结论的意识,这种理念意识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样,其他一些学者也做过一些调查,汤金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和新区实验高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学历史证据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史料的态度与运用、对史学的态度、对历史证据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方法的养成状况都存在明显问题,学生的证据意识很薄弱。这则调查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当前的历史教学现实中,学生运用史料得出结论的意识和能力仍显不足,做为教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史料实证的意识。

3.高考历史学科越来越突出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是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历史学科命题改革的指向。由于考试的特点,学生获取可信史料的过程不易考查,但是从史料实证的角度阅读分析并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素养却是可以考查的。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很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运用,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史料的运用上,有文献史料、学者评论、海报、计量表格统计图等多种形式,且题题皆材料,既强调能力立意,更强调素养立意。例如,2016年的江苏卷,在命题的立意上,逐渐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迈进。选择题2、3、7、9、10、13、15、17、18题以及材料解析题都特别强调学生运用已有史料对题目做出判断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其别是选择题第2题和非选择题的第24题都涉及到史学方法,可以说是史料实证素养的突出体现。再比如,2016年浙江文综卷,也日益强调学科素养的立意。其中,选择题13、14、17、19、20、21、22题和非选择题38、39题,都以不同形式的材料呈现,考查了学生利用已有材料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这其中13题涉及到史学方法,考查不同史料的价值;14题引导学生从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中提取有关的社会内容,从而进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凸显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再比如,2016年高考三套全国卷的41题开放性试题,“均主张并鼓励学生自主选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由于历史学科素养立意的命}改革趋向愈加明显,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高中起始阶段有意识的对学生史料实证意识进行培养,从而做到“一分史料说一分话”。而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提高,绝非平时死记硬背而得,需要教师注重方法的指引,从而达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基于以上三点,笔者认为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实证的前提是史料的真实可信。作为一线历史教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更承担着教人求真的育人工作。由于实际情况和条件所限,让学生对已有史料进行考究选择或许比较困难,但历史教师却可以先对教学所需的史料进行甄别选择,深入考究,确保呈现给学生的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很多情况下,由于各种因素,教师忽略了对已有史料的甄别审查工作,直接拿来呈现于学生,服务于课堂教学,不问史料的来源和出处,这就背离了历史教师本该具备的史料实证的基本素养,更离教人求真的育人本职渐行渐远。历史学科一向遵循“以史为证”的原则,所有的问题结论必须依托真实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才能让人信服。郭沫若先生在他的《十批判书》中写到:“无论做什么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足,固然酿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用比缺乏材料更威胁。”例如教师在《古代的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中讲述青瓷时,通常展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里“窑”应为“寒”,原句是“九秋风露越寒开”,作者借此描绘青瓷冷艳高雅的气质。但是绝大多数教师并不知道,进而也不会去考证,而是直接引用,这其实就违背了史料真实性的原则,如果能纠正错误,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史料实证”教育。

二、开放性原则。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由于所处的时代、所站的立场、史观不同以及观察角度不同,相应的评价和结论往往也是不同的。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史料运用视作教材结论的“映证”,教材是什么结论,材料就是配合教材结论而呈现的,一线教师总是为了证明教科书中的结论,然后再去寻找切合这一结论的材料。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其实应让学生或教师多角度的去甄选与论题相关的丰富多元的材料,选择对其评价不同的文献资料以及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史料,这样才是正确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并且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观察历史的视角,让学生知道历史其实是很有趣的,而绝非书本教材上唯一的那个结论;学生从不同史料出发,既能领略历史的博大精深,又能保证论从史出以及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材料问题的史料实证意识。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一课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时,往往都会引导学生做出这样的评价: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的肯定和否定。这个评价,绝大多数教师讲授沿用至今,未有怀疑。但2016年江苏卷第22题却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评价,这或许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或至少说明学术界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是多元的。如果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引入这两则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冶,彻底否定冶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冶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冶,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冶。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教材中的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人们的思想,又能够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到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又有肯定,而绝非以往的全盘否定。这样开放性的多元材料显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认识。

三、适度性原则。史学的重要特点是用史料来说话。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也特别强调“论从史来,史由证来”的原则方法,于是乎目前普遍存在“无史料不教学”的现象,似乎没有史料就不能开展历史教学了,教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往往呈现大量的史料,其实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甚至更短,如果又是古代史内容,不可避免呈现文言文史料,虽然老师会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阅读,但是留出的时间是不足以让学生充分解读和理解史料的,仅是浅尝辄止而已。另外,哪些问题的探究需要史料,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来选取,比如说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教材中材料呈现不足但又需要学生理解的部分等等。所以,无论是史料教学,还是当今热议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历史特质的回归,使用适当的史料理解生成结论相比直接告知学生结论要有效和充实得多,但历史教师不应被这种回归所束缚,更不能把史料实证做为目标本身去刻意追求。“如果把史料实证明明确确从说明的角度上升到目标本身,我认为,它是被强化了。它被强化后,我们将来的历史教学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我所担忧的。”所以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史料,即使用也要遵循适度性的原则,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基于历史知识学习与史料分析学习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虽然新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五项内容概念,高考命题改革也在悄然进行,然而在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尚显不足,现实与理想还有差距。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教师把握好以上提到的若干原则。与此同时,教师自身高质量的史W阅读培养尤为重要。广大教师通常使用现有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但是我们的教材往往由于篇幅的限制,呈现的史料并不丰富甚至比较缺失,学生往往无法深刻理解知识点。那么要想突破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得多阅读,并且是有意识地高质量地史学阅读。这种阅读立足于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寻找和翻阅相关史料,多角度的了解各家各派的观点,深入理解观点的证据,从而在教学实际中正确选择和使用,并设计多角度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高质量的史料实证教学,必然建立在高质量的史学阅读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教师首先要当好示范者和引路人。这样的话,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才能达到它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领悟历史学家务实求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解决分析问题的思维逻辑,令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10):6

[2]汤金波.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养[D].扬州大学,2014

[3]瞿建湘.《开放的41题:高素养的大舞台与测量的尺度边界》,《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9期第60页

[4]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5]肖云豹.《史料教学须“求真”“求准”和“求巧”》,《中小学教材教学》(京),2016.4.70-72

历史教师论文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 史论结合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095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要做到史论结合,需要学生了解具体生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并且能够从中理解历史理论,掌握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大部分高中生的史论结合能力有待提高,这需要历史教师加强引导,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之中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提高对史论结合的认识

理解史论结合的关系,是正确处理史论结合的前提和基础。所谓“史”就是客观反映历史事实的基本材料,这是进行理论思维的起点。倘若脱离了史料,再多的理论内容也是无本之木,理论的教学也只能停留在灌输和教条的层面,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也难以提高。至于“论”则是基于针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对史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后的产物。只有从史料出发,才能形成正确的理论。

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也是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只有贯彻落实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当对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探究,将史实和理论进行科学有机的结合,落实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目标。

二、坚持论从史出

教育的关键在于理解知识,而理论则是认知的指导。如果教师在教W的过程中仅仅进行理论的传授,而忽略对史实的阐述,就很难让学生对理论有真正的理解。要做到论从史出,需要教师有力挖掘史料中所涵盖的理论因素,并在史料讲解时适当引入相关的理论,使二者有机统一、优势互补。

比如在进行“鸦片战争”这个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不是因为虎门销烟?”在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林则徐会有销烟的壮举。经过思考,学生会明白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后对外扩张的需要。英国对华的侵略政策是一贯的,而虎门销烟作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哪怕没有林则徐,没有虎门销烟,没有鸦片,中英之战也早晚要爆发。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理解和掌握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

三、坚持在正确理论引导下分析史料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理论绝非高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只是让学生通过掌握理论,达到运用理论对史实进行分析的目的,进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得到能力的有效提升。

1.用史实论证

教师要在正确理论引导下分析史料,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历史事实来支持历史理论,并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比如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陈胜吴广起义、巴黎公社、美国南北战争、芝加哥工人罢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事例进行讲解。但是要注意,教师在讲解史实的时候,应当讲清史实和理论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运用理论对史实进行解释。

2.开展习题训练

利用习题进行史论结合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题型练习来实现,有问答题、选择题或者材料解析题等题型。比如通过“秦始皇修建阿房宫,史学家称‘劳民伤财’;隋文帝大修京杭运河,史学家却称赞其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史料的解释。

总之,高度重视高中历史史论结合的教学,通过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强探索和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孙杨顺.高中历史教学史论结合初探[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