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21:27:38

教师综合论文

教师综合论文篇1

科学规范地评价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先得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确定下来,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作为幼儿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先研究已有的信息资料,基于此来从价值上判断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状况,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虽然国内外有关幼儿教师评价研究成果颇丰。然而就幼儿教师评价理论研究看来,还是有不少不足存在的:第一,当前国内以定性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第二,就研究层面而言,基本上只是停留在现状层面;第三,就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基本上是对中小学的套用,对于幼儿教师的个性化要求就被忽略了;第四,缺乏合理的根据来实现对幼儿教师评价的量化,所以其结果往往不够科学准确;第五,不能全面地评价幼儿教师,主要只是进行工作评价,缺少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来与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相适合。所以,将一套较好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来,以便与幼儿教师实际相符,并做到定量和完善。

二、构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模型

就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而言,其系统是按照从高到低多层次的,包括诸多构成要素,例如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等。这同时也作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要素。

(一)评价对象和目标的确定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对象自然是幼儿园的教师。要按照一定的目标来进行指标体系的设置。如今我国的幼儿教育有着良好的发展形势,要想促使这种发展更加有序化和迅速,就需要引进和打造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但是,就当前的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来看,不尽如人意,并且成了发展的制约因素,限制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幼儿教育实践中首先一定要将这一问题解决好。研究对象指定是幼儿教师,就是要从价值角度对其综合素质作出判断,从而达到激励教师的目的,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选拔、任用和培训幼儿教师的选拔,进而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二)各级评价指标的确定在将评价的对象和目标确定下来之后,第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按照教育方针政策和评估的目的为依据来进行目标的分解。还要考虑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管理多种理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该体系主要按照三个维度来划分,即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其中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涵盖了2个二级指标,即关于职业理解与认识等,还有8个三级指标;专业知识所涵盖的二级指标有3个,三级指标有2个;专业能力涵盖的二级指标有4个,三级指标有13个。

(三)标度和等级的确定标度,顾名思义就是达到标准的程度。可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划分为优、良、中、差四等级;可以就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所达到的等级程度采用描述性语言来分等级进行区分,四个等级为“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符合、基本不符合”。采用量化形式表示则分别对应的是100、80、60、40。

(四)权重的确定由于评价指标存在不同,所以对对象预定目标实现情况的判断,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所谓的指标权重,顾名思义就是该体系中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如何,同时促其数值化,而这个数值便是所谓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专家咨询费、层次分析法、平均数加权法等。通过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设计出具有较强合理性的问卷结构,具有比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时候取得数据就可以来对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进行验证。由此也表明了问卷所获数据所具有的参考价值,如此便为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深入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五)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试评在拟定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进行试评,以便再次修订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规定,以便使该指标体系更加充实和完善。

三、结论与建议

教师综合论文篇2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形态,它成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指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它打破了典型的学科课程体系下那种仅重视课堂教学的封闭、僵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力图在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语文课堂生活与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联系中,在学生积极自主的语文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培养、知情意行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①在新课改普及推广6年以后,教师是否很好地理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并积极实施了呢?笔者协同教科院、课程论专业的研究生,在贵州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河南省周口市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选其中的48所小学和29所初级中学的380名中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标本数。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问卷368份(其中初级中学语文教师120份,小学语文教师260份,回收率为96.8%)

调查方法: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还在学校进行了调查访谈。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1.5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综合性学习的态度(见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新课改中,作为核心因素的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态度并不是积极的,绝大部分教师的态度处于一般和比较消极之间。

调查问卷从语文教师对于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的理解、理论认识来关注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情况发现,语文教师对于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认识较为笼统,其理解情况处于一般和不太理解之间。

表3显示,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反映不理想的较多。认为实施情况很好的人最少。大多处于一般和比较差之间。以上数据表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四、问题讨论

依据上述结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讨论。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全新的一种课程形态,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主张,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亮点。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培养起问题意识,发展起个性特长;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起实践能力;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精神。”②

既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这么好,又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为什么难以落实?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因素到底有哪些?(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去探究)通过我们的调查走访,发现有以下几点原因,具体表现为:

(一)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态度不重视。(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来)

(二)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认识较为模糊。教师基本上都能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活动方式的实践性、体现性、自主性等特征,但这种认识仍停留在较肤浅的层次上。调查显示,对于“什么是综合性学习”,66%的语文教师没有明确的定义,34%的语文教师了解定义,但不知怎样实施。对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存在着以下误区:41%的教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成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32%的教师把综合性学习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课外学习;15%的教师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和写作课。理论上的模糊认识直接造成一线教师实施上的困难,带来了操作上的随意性、无序性。

(三)语文教师对新旧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一时感到难以适应。传统教学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教材,乃至教学方法(以接受式教学法为主),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却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其中包括新的课程观:无统一的教材和内容,生活是课程资源;新的学习观:学习方式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新的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语文课堂和课外活动的主宰者,退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新的评价观: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这样,对于那些持传统观念的教师来说,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造成在实施中步履艰难。

(四)实施起来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对综合性学习所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作了笼统的规定,没有对实践操作模式作具体的说明。语文教材只列出了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关参考题目,没有提供可供借鉴的实施方案。再加上部分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这就给一线教师在操作层面上带来了困难。

那么,语文综合性学习又为什么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首先,是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以前没有可供参考的模式。另外,从语文综合性学习自身的特点可以得到说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对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其它教学形态来说,有更大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实施等弹性较大。这样就给了教师、学生极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但从另一方面说,恰恰由于较强的自主性,加上考试没有把它作为考试的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教学中常常出现实施无计划,操作随意的现象,操作层面上的随意性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流产”。

(五)目前基础教育的选拔和评价制度是造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目前造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1.8%的教师认为是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是制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③但是目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过程的评价,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教师、学校的主要标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贡献主要应该看他们的业绩,根据业绩大小决定他们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业绩要通过教育评价体系,于是评价决定业绩,业绩决定利益。教师为取得功利就要瞄准评价制度,投其所需。评价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真正走进考试的范畴,它的实施并没有给教师带来效益。可想而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就必定要流于形式了。因此,目前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不改革,应试教育的体制不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只能是纸上谈兵。

五、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师资培训,储备深厚的理论素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的解读,作了宏观上的培训,使教师了解了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及教学的实施建议。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形态和操作领域里还未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广大一线教师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主要是他们有理论上的缺陷。只有用理论武装头脑,实践操作上才能得心应手。因此,有关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的专业培训势在必行。

(二)深化科学研究,推广可行的操作模式

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许多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例如综合性学习的操作体系等。语文综合性学习虽没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模式,“文无定法”,但是在实施上应有一定的操作范例,使广大教师有所参考,有所借鉴,即“文有所定法”。

(三)更新教学观念,重塑新型的教师角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集中而鲜明的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1)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培养起问题意识,发展起个性特长。(2)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体验,培养其实践能力。(3)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精神。”④要想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新理念,作为教师必须摆脱旧的教学观念,重塑教师角色。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语文教师从课堂中、从课本中、从讲解分析中走出来。传统的语文教师无论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语文能力训练的教练”,还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都不能适应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参与者、合作者,由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由课程的实施者变为课堂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呼唤语文教师角色与职能的重新定位,倡导语文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再次提升。

(四)改革评价制度,落实真正的素质教育

语文综合性学习之所以不能引起领导、教师、家长的高度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的评价机制没有变。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明确规定: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定终身的状况。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将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标准。只有改革传统的评价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引起语文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视,将学生课程与生活,课内与课外、书本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

造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困难的原因除了教师、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领导、学生、外在客观条件,如班级规模、学校和家庭的设备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从源头上探究,多方辅助,做到标本兼治,才能解决综合性学习在实施方面的困难,从而开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片新天地。

――――――――

注释:

①②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

教师综合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69-01

作为汉语主要的传授途径,语文至始至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语文学习,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思想和价值观的启蒙和形成阶段,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角色,并找到有效的途径,将综合性学习的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

一、小学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对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

1、对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理念和意义理解不全面

新课程改革中,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与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定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对小学生各方面的锻炼,以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深入理解这一内涵,另外依旧受到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始终难以拥有最高的学习效率[1]。

2、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观,摆脱了语文单科教学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碰撞的新形势。但是,很多教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只是按照原来被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不加以改变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对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把握。

3、对语文教师的指导不足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综合性学习中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帮助,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授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找到最佳的模式和方法来完成教学,使综合性学习的效应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对自身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

1、加强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基础性角色

在整个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环节中,教师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并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若想要真正落实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理论基础,因为提高教师的综合性学习理论水平,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根本所在,是促进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清晰的认识到自身扮演的基础性角色,进行准确角色定位的根本途径,只有教师充分的把握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和意义,以强大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依托,才能够在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使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并且不断的提升语文素养[2]。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家讲座、听报告等方式,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

2、充分发挥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指导性角色作用

首先,开展优秀课例研讨交流,启发教师拓展活动形式的多样化[3]。使教师对于某一堂课能够进行层次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评价,以找到更加有效的教研方法,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指导性角色作用。

其次,探索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标准,要求教师开发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若想要在整个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扮演好指导性角色。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方向,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打好基础。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个体学生的不同特质和语文基础能力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可以设置学习小组,多开展一些课堂交流活动,让小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从讨论中获得更多的想法;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小学生自己去完成整个活动,以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自身扮演的角色,并不增强自身的理论和引导性作用,准确的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角色定位。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综合性学习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综合性学习旨在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能够不断的提高语文素质和学习能力。在整个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充实的理论基础,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进行准确的定位,为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提供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云芳 梁忠旺 王桂芳.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想期盼与现实境遇――基于对某省小学语文教师调查情况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2,12(20):100-102.

教师综合论文篇4

关键词:后方法 语言教育理论 自我反思 自主性

一、引言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英语技能、提高语言意识和获取人文素养。一直以来,国内的教育家及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综合英语教学进行了探索,总的来说,这样的探索基于国外流行的教授语言的方法和理念,在教学上或是跟从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暗示法、听说法等,或是试图从教师中心(teacher-centered)、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语言中心(language-centered)和学习中心(learning-centered)某一个方面找到“一套理论上统一、能适用于广泛的语境和学习者的课堂步骤”(郑玉琪,陈美华,2007:33)。从笔者的个人经验及对周围同事的观察,被多数教师接受的教学法有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法,教学过程多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却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在一个班级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另一个班级却不奏效、在一个单元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在另一个单元却不奏效、以学生为中心有时并不能实现等等。所以在这个有多种教学法可供选择的时代,教师依然不能找到一种万能的、可适合各种语境的教学方法,可见万能的教学方法并不存在。而后方法理论则印证了万能的教学方法确实不存在,它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为综合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二、后方法观及其研究现状

从“方法”到“后方法”是二语/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巨大转变,甚至被认为是过去十五年来二语/外语教学研究三大显著转向之一。后方法教学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在二语/外语教学上的反映,其所奉行的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思想不无关系。

国外最早对后方法进行研究的是语言教育专家Stern(1983,1992),另有Pennycook(1989),Prabhu(1990),Allwright(2000,2003)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后方法教学思想。而对后方法语言教学研究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他认为“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具有三个参数:实用性、特殊性和可能性,并提出十大“宏观策略”(macrostrategies):“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小化感知失配”“提高学生自主性”“促进协商式互动”“激活直观启发”“培养语言意识”“情境化语言输入”“综合语言技能”“确保社会关联性”“提升文化意识”,并在后方法领域逐渐深入(Kumaravadivelu,1994,2001,2006)。国内近年来有不少人对后方法进行了研究,束定芳、庄智象(1996)认为外语教学要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但他们没有提及后方法这个术语;陶健敏(2007)对“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进行了述评,认为正确认识这一理论有助于外语教师实现个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突破;郑玉琪、陈美华(2007)提出了“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一系列教学原则;郑玉琪(2014)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论证了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董金伟(2008)探讨了后方法视角下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邓志辉(2008)结合教师赋权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性等等。

概括起来说,他们的研究或是从理论层面或是理论结合实际对传统教学、传统教师角色等进行反思,以期后方法理论对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的目的也是探讨后方法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由于现有的研究很少涉及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教学,所以笔者拟结合自己教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的经历,从后方法视角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进行思考。

三、我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现状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在当今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的背景下,许多课程被删减甚至去除,而综合英语课程一周则至少有4节课时,因此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综合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综合技能训练及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能力,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等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并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可以说,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技能类课程中的素质教育课。那么综合英语的教学现状是如何呢?笔者在此对我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现状作简单介绍。

(一)教材使用

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教程第2版教材。基础阶段共有四册。第一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亲情、科技与教育、礼仪、疾病、独生子女、做人准则、帮助他人、节日、地方介绍、人物、宗教、语言、心理问题和教育。第二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帮助他人、成长、运气、英语语言、战争、学生、全球变暖、快乐、牛仔衣的起源与发展、宽恕、儿童良好品性的重要性、名人介绍和婚姻。第三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初入大学的尴尬、工作、汽车、快乐、谎言、写诗歌、爱、知识、食物、写作、学生、团队职责、时间安排和家。第四册14单元涉及的话题分别有激励人们不要放弃、个人空间、网络、核武器、朋友、民族归属感、人物、医生与病人、个人成长、城市生活、地震、种族歧视、婚姻和米奇、唐老鸭。总体来看,第2版教材比第1版教材较为理想,涉及话题较广,但也有些问题。如传递英语国家文化类的话题虽有一些,但更有不少文章类似于心灵鸡汤类的散文,很温馨但欠缺深度;有些话题安排不符合学生具体情况,如第三册第一课讲初入大学的尴尬;“帮助他人”“快乐”这样的话题不止在一册中提到,容易让学生厌倦。有的文章比较老,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另外从语言难度层面上看,第二册、第三册梯度较小。

(二)教学形式、手段

多数老师采用交际法或任务型教学法,注重与学生互动,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讲授一个新单元为例,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初的学生报告、教师与学生评论、教师的总结及导入新的背景话题、学生围绕相关话题讨论并发言、教师点评、教师介绍新的单元内容及写作、修辞手法、教师介绍文章大体框架及讲解语言点、组织学生对相关话题讨论或辩论、课文结束及教师总结、附加讨论、完成练习。所以这样的过程基本是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发言相结合。教学手段包括电子教案、板书、视频、网络平台等。教学形式与手段看起来不算单一,但是不少教师会有本文第一段列举的困惑。

(三)学生自主性

虽然每个班都有少量的学生学习主动而积极,但多数学生学习不具备自主性。课前一般不会主动地去预习课文,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和记笔记,而不会主动地去寻找学习机会。笔者通过与其他教师交谈的方式做了一个粗略的调查,几乎80%的学生不会在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问,而在教师安排的group-discussion中,有些学生根本不发言,自己放弃学习机会。因此整体来看学生虽然是在学习,却是缺乏热情、缺乏自主性的学习。尤其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因为要考专四,心思更不在课本上,没有什么自主性。

四、后方法理论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使用素材多样新颖、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及有梯度的教材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宏观策略,尤其是“确保社会关联性”和“提升文化意识”策略,教师必须对教育环境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孤立于社会的外语教学是不可取且没有意义的。教师的教学不应只是语言教学,还应是文化教学,即让学习者理解和认同目标语群体的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因此适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课程的教材应该是素材丰富的,紧密联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且在语言难度上具有一定梯度的教材。

(二)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策略,尤其是“最大化学习机会”“最小化感知失配”“提高学生自主性”“促进协商式互动”“激活直观启发”“培养语言意识”“情境化语言输入”“综合语言技能”的策略,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意义的协商互动及合作,教师对学生的、学生对教师的、学生对课程的充分了解可避免理解偏差,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直观启发,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结构、特点,通过情境化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及文化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不能被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牵住鼻子,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针对不同的学生与教材,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经常思考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并能够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到这点很不容易,需要教师具有语言储备、角色储备、文化储备、方法储备等等,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批判性

根据Kumaravadivelu的十大策略,要想教学成功进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批判性也至关重要。教师可通过语言灌输、设计活动、安排任务的形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课前好好预习、课上通过提问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形式获取学习机会,在与同学的共同讨论及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与别人的合作能力,主动获取并加工知识并对问题作出批判性思考。

五、结语

后方法理论不致力于寻找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模式,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寻求新的教学理念和途径。本文从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角度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综合英语教学作出了思考,希望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玉琪,陈美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3-35.

[2] Stern H.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 Stern H. H.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 Pennycook A.The Concept of “method”,interested knowledge,and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89(23):589-618.

[5] Prabhu N S.There is no best method―Why?[J].TESOL Quarterly,1990(24):161-176.

[6] Allright R L.Exploratory Practice:An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R].Paper presented at the 8th IALS Symposium for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s,Edinburgh,Scotland,2000.

[7] Allright R L.Exploratory Practice:Rethinking practitioner research in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2003(7):113-141.

[8] Kumaravadivelu B.The postmethod condition:(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4 (28):27-48.

[9] Kumaravadivelu 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35):537-560.

[10] Kumaravadivelu B.Understanding Language Teaching:From method to postmethod[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2006.

[11]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12] 陶健敏.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58-62.

[13] 郑玉琪.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9-64.

[14] 董金伟.后方法视角的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8-12.

教师综合论文篇5

基础教育对教师的师德、文化素质、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量基础教育师资靠地方师范院校来培养。这个意义上,地方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地方师范院校,应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和战略定位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教师的培养质量,使体育教育专业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为地区基础教育服务的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质上是教师教育及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除了一般的专业技能外,还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还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来看,体育教师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应比专业技能的提升更为重要。所以,应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改革着手,建立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础教育的师资的培养,学生除了应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之外,作为教师,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素养。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以及改革发展趋势,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程体系,科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校内外一体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体系

增加人文科学板块,特别是有利于跨学科和人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在通识教育中适当增加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文学科特别是大学语文、体育美学和艺术欣赏类的人文科学课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进一步明确教师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与基础教育的无缝对接以面向基础教育改革、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体育师资为目标,构建了融学科性、专业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术科之外的人文教育,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自主学习与社会实践并举”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要强化与基础教育新课改关联的选修课,聘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项培训;加大实习改革力度,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使人才培养和基础教育实行无缝对接。

(三)全面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外,也体现出特殊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如不太重视文化课学习,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较差,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狭窄等。由于课时的限制,指令性的教学课程过多,通过增设课程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的余地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关注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好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专业课(包括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中渗透人文学科教育,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1.推进体育专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教育理论上应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淡化“专业”意识,避免对“专”的误解,我们培养目的不是专项运动员,而是基础教育体育师资。实际上,对基础教育而言,学校并不需要单一的“专项”体育师资,而需要相对“博”,学科知识和专项上的“博”和“通”。其实,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师而言,需要篮球专项的老师上其他球类或田径课程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应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的教学改革,要加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注重在专业课(基础理论和术科)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和素质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的。体育、体育教育和体育科学与社会特别是科技、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专业应注意通过本学科的最新发展使学科教育和当今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联系起来。体育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中体育人文社会学本身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课,体育学科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属自然科学,有大量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既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又有人体结构、运动生理所包含的美学原理;体育实践教学如术科技能和体育竞赛,更是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多方面展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以及审美教育的价值理念,成为体育教育中科学和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教育中推进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举的教学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宗旨通识教育的目的。

2.强化体育专业教育中精神意志、心理素质的培养,增强体育教育中的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占用的时间最多,不能简单地把专业技能理解为术科教育,应把术科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强身健体、健美心灵、提高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结合起来。专项教育中动作的要领固然重要,但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体育术科除了动作的要领,还有潜能的挖掘、个体极限的发挥、战术战略的运用,这既体现了综合智力的运用,也是精神意志和心理素质的比拼,也包含了如何管理和协作关系、使团队力量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管理科学的学问。术科教学和体育竞技的规则和规范,又是思想道德和精神意志最好的教材。术科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应注意挖掘和渗透这样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让公平公正、尊重规则、尊重对手、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渗透于专业教育中,培养和丰富未来体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提高师德水平。现代教育认为,心理健康和意志力的培养不亚于智力的开发,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全人格。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健康,健康的生活观念和心态,体现为意志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是培养意志力和增强心理修复能力最好和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专业教育应渗透这样的健康教育理念,使之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

3.增强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多方面展示了人体的形式美和人的精神美,成为人们审美体验的对象。体育的强身健体、健美身心、提高人的精神气魄和审美教育对人的精神陶冶、美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体育,既是具像化的人体美,又有抽象化的精神美,是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形象化的教材。体育专业教育中,人体解剖和运动生理学,术科教育中的艺术体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材。体育专业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就是在这些专业理论和术科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体育和体育科学所包含的美,以及体育美的丰富表现形态如形式美、运动美、精神美、社会美,“使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认知美,感受美,体验美,化抽象的理论为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人体美、运动美和体育美的鉴赏力,达到基础理论学习和审美情趣培养相统一的目的”。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心灵境界,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新世纪以来,师范教育改革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

教师综合论文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李洁(1984-),女,河北怀安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贾辉(1971-),女,河北乐亭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北秦皇岛0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综合型美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03112)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85-0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高等师范院校目前人才培养模式与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我们知道,高等师范院校是基础教育的“母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培养与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艺术课程综合型师资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缺口,而相对落后的高等艺术师范教育分科教学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现代艺术师资的要求。因此,培养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合格的职业教师的客观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基石。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多方面能力之综合,美术教师职业能力主要是指美术教师顺利完成美术教育任务所需要的职业活动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但面对新课程改革,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需要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在良好的人文素养基础上具备审美教育能力

科学发展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认为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综合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德为先,美术类艺术课程更应如此,因为其本身就蕴涵着深厚的人生哲理与丰富的道德思想。人文素养是指个体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积累或者环境的熏陶使知识内化为气质修养的一部分,成为人自身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自身的理解以及悟性的参透,还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传统精神熏陶。目前普通高师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这是现存高考体制状态下的客观事实,文化素质与艺术素养基础不重影响了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人文素养基础上提高美术师范生的审美教育能力对现代美术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很关键。

二、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可持续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战略。科技的高速进步和受教育者素质要求的全面提高是教育创新的结果,科技的进步和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观,目的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而美术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主阵地。艺术教育具有培养创造性人格和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只有在艺术教师有了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现代美术教学活动才会有创新理念的体现。所以,开发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得以扩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教学能力

美术综合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美术课堂的艺术整合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善于利用综合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前面已经提到,高师阶段艺术生大多理论根基浅、文化修养不足,所以在高师阶段的学科设置上应增加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科目,注重对学生理论根基的培养。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是综合课程教师实现课程整合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我国目前分科状态下的课程模式使得我国的师范生在人文素质及科学素质方面极为欠缺。目前我国高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存在着专业性太强、分科过细等不足,脱离了义务教育阶段对艺术师资的需求,培养出来的艺术教师很难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艺术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我们应加强美术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艺术综合课的开设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很大帮助,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空间,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走出依附教科书的旧观念,到以学生为主、灵活多变、综合性强的教学环境中,引入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

艺术综合课程是面对世界人才综合化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出现标志着艺术教育从单一学科教学模式向综合化教学模式转变。新课程改革把“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积极情感态度。传统的“口耳传授”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电子教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业有了很大进步,它不仅推动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提升,还推动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它的优势是不仅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使无声变为有声、使无彩变为多彩,使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立体,将文本、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手段融为一体,还构建了一个友好自然的人机对话方式,使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上获取了信息。所以,作为高师学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知识和技术能力是综合型美术专业教师一项重要职业能力的体现。

五、对课程资源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义务教育教师的后备军,高师美术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面对仍处于实践论证、探索阶段的综合艺术教育,一线教师不仅应该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的实施者,同时还应该是综合艺术教育改革研究不可缺少的参与者。现代教师不应该再是被动消极的“教书匠”,而应当树立主动“研究者”的形象。通过教育、教学、科研三者的结合促进自身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的全面升华,已成为现代教师自身素养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术综合课程教材,不仅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其课程内容、形式、手段、策略上也都应有所改变,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以适应教育理念的新变化。总之,教师需要注重自身和外在资源、校内和校外资源的开发,树立适应美术“统整”课程的课程建设意识,使综合课程资源开发更具可行性、适合性与高效性。

六、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个体拥有完整的教学自和课堂发展空间。但从现代美术教育整合特征来看,教室却隔离了教师在教学现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以及团体智慧的发挥,许多时候是教师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阻碍了教师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在美术课新课改的完善过程中,专家提出了一种协同教学模式,其理论主旨来自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在艺术综合课堂教学中,这种模式倡导把两个相关的学习领域,以主题式学习方式进行串联,用一个特定的主题来整合两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课程设计方式,是让教师突破空间隔阂,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合作团队,共同授课,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当然,要组成一个优秀的综合教学团队,必须依靠教师们强烈的责任心与进取心,还要会运用新方式思考和教学。需要教师间建立一种坦诚自然、善于沟通交流、互助互利互补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所以,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已成为现代美术教师的另一项重要职业能力。

七、综合分析判断与评价的能力

罗恩菲尔德在他的《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描述:“对儿童作品施以评价,只是为了使老师更透彻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而不是以学生的缺点和优点来困扰他们……”罗恩菲尔德强调评价应该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念及其生活环境;强调任何一种评价只有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事学习、创作、应用时,才具有评价的真正意义。美术“统整”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本位的人文化,使得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以画的像与不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静态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具体来说,作品是静态的,而创作过程是动态的。注重学生艺术学习创作活动过程中探索精神,而不是绘画结果;注重与教学活动过程相联系的身心发展过程,而不是脱离教学活动的过程。一个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与冷漠被动地接受教育其效果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另外,教师在给学生评价时应避免主观化,注意学生能力发展过程中横向与纵向的多角度观察,如学生目前学习情况与其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创新能力与模仿能力的比较等。对学生美术创作的评价,最终目的应是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所以,现代美术教师具备综合分析判断与评价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一方面,其具有师范专业的职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师。但是,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师还应具有一些新的要求,所以,本文旨在以美术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究更好的高师美术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实现美术师范教育专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Z].2001-06-08.

[2]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程明太,林桂光.艺术综合教学探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孟繁英.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J].课程与教学研究,2000(1).

[6]张德锐.协同教学——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教师综合论文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师资培训 实践探索

一、概念界定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单元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

本研究中主要针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农村小学,包括县镇小学,又包括乡村小学。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情况

根据调查研究,大庆市农村小学并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师资群体基本上来自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从总体分析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指导,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指导形式—教师合作指导。从长远看,每位教师都可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分为两类,一类为语数外教师;一类为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及音体美教师。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庆市农村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总体

大庆市共有农村小学教师8088人,分别工作在425所农村小学,其中,1316人工作在17所县镇小学,6772人工作在408所乡村小学。(数据来源于大庆市教育局2011年5月)

2.研究对象样本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将大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分为县镇小学教师和乡村小学教师两个层次;然后,在17所县镇小学中,抽取9所作为县镇小学教师的样本;再次,将乡村小学分为区辖乡村小学和县辖乡村小学两个部分,因为大庆市共有4个区和4个县下辖乡村小学,再分别抽取2个区和2个县下辖的乡村小学作为乡村小学教师的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别对两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主要采用访谈和听课观察两种方法。

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的实践探索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在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同时,需要发挥农村当地的资源优势及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完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培训评价方式。因此本研究将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位“三维”培训目标,提高教师课程意识

根据文献研究及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出,目前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比较少,在培训中对培训的目标定位比较单一,大部分培训中只关注教师“知识性目标”的一维目标,即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掌握、开发与实施的技能。对“技能性目标”和“情意性目标”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关注很少,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相违背。因此,笔者尝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定位“三维”培训目标,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1.知识性目标

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意义和内容;

掌握该课程理论知识;

掌握该课程的背景与价值、目标与内容、设计与实施、评价与管理。

2.技能性目标

具备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

养成主题活动方案的预测意识,并具备预测能力;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具备指导学生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能力;

具备与其他指导教师建立良好的交往和合作关系的能力。

3.情意性目标

形成新课程需要的教育理念, 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合作意识;

形成注重过程,强调多元,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

笔者认为师资培训中,对目标的定位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心,只有对培训的目标定位符合教师的需要和特点,才能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体系等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只有师资培训中定位“三维”目标,才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才能影响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针对农村小学教师需求和特点,丰富培训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领域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因此要求教师具有综合素质、广阔的视野。反应在农村小学师资上,需要针对教师需求和特点,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才能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理论知识培训

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是构建培训内容体系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综合课教师在培训内容需求方面对知识素养培训需求的比重为66%,占有较大比重(见表)。由此说明农村小学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方面需求最大。本研究将针对教师的需求和培训目标的设置从课程改革、课程指导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知识三个方面概括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

首先,熟悉课程改革有关内容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方式、评价与管理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使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解读,使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最后,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包括背景与价值、目标与内容、设计与实施、评价与管理等。

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内容需求差异分析

针对三部分的理论知识体系,建议邀请有关专家或者教育理论工作者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使农村小学教师在该领域的理论高度有一定的提升,从而满足教师的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案例分析培训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师资培训的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决定了培训中不可能让教师深入学校观摩每一个活动的实施过程。因此,选取典型的案例是彰显培训内容丰富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小学教师而言选取国内外典型案例并结合农村的地区资源特点是丰富培训内容的根本。教师可以通过解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从中获得启示, 进一步地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基本理念, 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 明确自身的角色等。

因此,建议邀请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或者教育专家从实验区的众多活动案例中精选典型案例,尤其是能充分利用农村地区资源优势的案例引导培训教师与专家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等工作。通过对案例分析的培训,使农村小学教师理解活动案例并不带有普适性,每一个典型案例形成都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所处的区域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素。最重要的是根据所在地区的资源特色,合理利用和开发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主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更应该结合农村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家长资源等地域优势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活动案例。

通过对案例分析的培训,使教师不仅能获得蕴含于案例中的已有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针对活动情境分析问题,形成资源意识,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主题活动案例。

3.操作技能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大体分为主题确定、主题探究和总结发表三个部分。根据培训目标的设置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的特点,让教师体验和经历主题确定、主题探究和总结发表的实施过程是培养教师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教师亲身体验和经历了整个实施过程,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活动主题的探究。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这种针对实施过程的实践操作内容的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建议选取经验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培训。首先,主题确定阶段。根据培训教师的地域特点分组,并进入选择主题阶段。其次,主题探究阶段。根据主题,选取恰当的探究方法组织教师展开探究活动。最后,总结发表阶段。根据探究结果选取合适的展示方式。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预测能力、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交往和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对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将实践操作培训内容贯穿在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的实施过程中是提高教师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4.观摩研讨培训

观摩研讨就是组织培训教师观看教学录像或奔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通过观看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使培训教师亲身体验和感受新课程形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法上的独特之处,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选择优秀课例。通过培训教师与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方式总结经验特点。其次,到课程实施较好的学校参观。能够让农村小学教师对这些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参观,使他们熟悉学校整个课程准备、设计、实施、评价过程,有利于农村教师开阔视野,将一些先进的经验运用到本学校的课程中。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培训应组织教学观摩活动, 使教师正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从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性, 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小学农村教师设置观摩研讨的培训内容,使他们在学习先进经验的同时,还能与专家学者、这些学校的师生交流经验和体会,研究讨论和反思,不仅提高了教师交流交往的能力而且增强教师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总之,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内容需要针对教师的需求和特点,符合地区的资源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断成熟和完善。

(三)采取多元培训,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生成性和自主性决定了在教师培养上,需要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以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调查研究大部分师资培训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却忽视了其他方式对教师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建议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首先,讲授式。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以及农村小学教师对培训的需求,讲授式的培训方式是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用讲授的方式渗透到教师的思想中。其次,讨论法。案例分析的学习以及观摩研讨的学习内容决定了讨论法是培训教师的重要方式。教师与专家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等通过讨论将培训内容不断深化。此外,还有参观法、探究法、合作法等自主——参与的方法,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培训的效果。

根据培训目标的定位,要想实现三维的培训目标,只采用单一的培训方式是很难达到目标要求促进教师发展的。因此,笔者认为应采取多元的培训方式,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够保证培训的效果。

(四)采用与目标相一致的培训评价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质性评价,注重过程和发展,鼓励参与,体现差异。

根据调查研究,大部分的培训评价比较重视受训教师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因素,忽视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态度、参与过程表现等。因此根据三维培训目标的要求,笔者建议应建立与目标相一致的培训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仅关注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因素,更要关注教师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参与态度、参与过程表现等,使教师在培训中形成明确的课程意识,形成实施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整体考核,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从而提高师资培训效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广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比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的综合素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尤其是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中重要因素之一。不断探索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训体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庆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大庆市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内容及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SK02.

参考文献:

[1]熊梅.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探究.继续教育研究,2012(1)

[3]李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市级师资培训.继续教育研究,2004(6)

[4]陈秋红,张翠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培训的载体.新课程研究,2004(7)

教师综合论文篇8

[关键词]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湖南理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组成员:彭时代、刘创、徐振祥,湖南岳阳414000

[中圈分类号]G65;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38―0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培养全部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做法正逐步打破,一个相对开放的师范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地方性师范院校通过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这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师范专业还很大程度上作为办学特色予以保留。这种地方性综合院校主办师范专业的体制成为新时期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模式复杂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学生素质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就是明天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有知识、有能力、能实践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包括地方综合性院校在内的师范教育主办者的共识。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利弊因素

(一)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可发挥地方综合性院校相对而言在学科门类、办学规模、学术层次上的优势。依托综合性院校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为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中的师范教育专业从原来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有条件参与非师范专业的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学习,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院校较为显著的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师范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师范生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促进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由于地方综合性院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有利于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结构的调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二)地方综合性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一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办学目标相对师范院校而言,更注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师范教育被综合性院校多元的发展目标所淡化,师范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给素质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管理统一化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散在许多专业性学院或系部中,各个学院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和条件来安排和组织师范教育活动,全校没有一个统一的负责组织和管理师范教育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部门或单位,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比较分散。再加之综合性院校重视学术上的成就与科研成果,很难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予以特别的重视或保证。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运作,都可能难以照顾到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教育的特点难以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三是一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师队伍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地方综合性院校中,课程建设的重点转向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内容上,师范性课程被相对淡化,师范性教育类课程无论开设门类还是课程时数都不能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综合性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从来都没有从事过师范教育,有许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比较模糊,造成了其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忽视师范专业学生和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差别,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使师范专业特点被湮灭,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教师担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学生,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特别是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克服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弊端的现实需要。如同上文分析,地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在推进师范教育由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发挥综合性院校学术资源和师资优势,促进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给师范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曾多次参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相关政策的修订,他对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教育给教师素质培养带来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深切关注。他曾撰文指出,“本来国家提倡开放型培养师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质量,让一些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也来培养师资”,但是事实上综合性大学没有做好准备,也还没有提出培养师资的要求;“师范院校转为综合大学是历史必然,但是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该说,这三个条件在我国基本具备,但还不充分”。这些都说明在当前综合性院校主办师范专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体制中,必须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以克服现实体制中的弊端,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师培养需要。

(二)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收费并轨、自主择业,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无实;再加之教育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坦言:种种因素导致师范生生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有的学生考入师范专业后,因为个人素质基础等原因,根本无法适应师范教育的专业化需求,在基本技能、师范素养等方面根本无法满足教师职业的需要。教育专家顾明远也对此颇有同感,

“总以为现在不包分配、就业困难,教师职业比较稳定,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会多起来。事实并非如此,许多青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当教师”。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迫切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关于目前所培养出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顾明远教授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现在的师专生,却是高考队伍中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只达到专科的录取分数线。师专的专业分科较窄,学习的课程缺乏小学教育应有的科目。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会唱善跳,能适应儿童活泼的天性。但是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由于现在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上,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需要对学生有热情,需要有点奉献精神,这种勉强为之的人怎么能成为高水平的教师?”

(四)基层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不断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成为伟大时代赋予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现代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课程观、课程意识、课程技术以及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呼唤,有赖于现代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进一步合理化。这些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需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三、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

知识、能力、素质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三要素。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培养出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要求地方综合性院校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构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和地方综合性院校的发展现状,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构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师范人格训练。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师范专业学生严谨求实、依法从教、乐于奉献、甘为人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思想,培养他们“爱教育”的情感,使他们热爱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情感献身教师职业。

(二)师范技能训练。适应基层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强化师范专业学生对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使他们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师范业务能力。

(三)人文素质训练。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人文底蕴丰厚、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学生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素质培养,形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

(四)艺术素质训练。了解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传统,形成师范专业学生的良好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掌握基本艺术技能,培养他们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能力训练。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研究性学习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自主学习、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耐得清贫、甘于奉献的思想,善于调整、勇于经受挫折的意志,与学生、学生家长、领导及同志友好协作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完善自我个性修养。

四、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素质教育课程结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程结构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素质的培养。在师范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应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五大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其他自修课程。(1)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史等。(2)教育技能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教学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课程主要包括:现代教学技能、微机教学、教育科学方法等。(3)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学中实践面广、实践教学体系较为完整的优势,把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课程纳入学校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学生从教职业道德、师范实战技能,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学模拟、中小学生活动组织等;校外主要实践课程包括教育实习、送教下乡、义务家教等。(4)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主要是扩大师范专业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大学音乐基础、大学美术基础、电影艺术鉴赏、戏曲艺术欣赏等。(5)其他专业课程主要是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院校学科资源的优势,师范专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非师范专业课程的选修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学习考核,可获得相应课程选修学分。以上五类课程的实施形式分成三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指定选修课。必修课力求精益求精,选修课力求面广,指定选修课力求实用。这些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全过程。

(二)强化实践教育,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指根据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要,从学生入校起安排实践训练,做到专业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并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齐头并进。一年级主要是观摩性的专业教育见习,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明确教师职业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感染学生施教情绪。二年级主要是学科性教育实践,如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参观、考察、调研等,学生边进行课程理论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三年级主要进行岗位模拟实践。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学生以小组形式自我组织临时教学队伍,学校安排带队教师,以送教下乡等形式进驻学校,组织假期学生教育辅导,学生进行试讲、自我评课活动,强调学生自我教育、相互启发;另一方面,在三年级学期

末最后两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试教活动,师范专业拟定模拟教案、班级活动模拟方案、课堂模拟讲课,教师指导,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各个具体环节的职业要求,形成职业理性认识。四年级主要开展顶岗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四年级一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为期约四周的教育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带队指导教师和实习学校教师双方指导,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顶岗实习完成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职业体验,再组织学生开展毕业生教育论文写作,形成教育反思和心得体会。

素质实践教育主要是根据地方综合性院校的特点,充分发挥地方实践资源优势和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范专业学生从进校开始,就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城镇、农村、工厂、学校,开展社会调查、扶贫帮困、科技社服务等活动。师范专业学生还与其他专业学生一起组建科技活动社团,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竞赛,师范专业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与其他专业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专业融合与素质提升。

教师综合论文篇9

[关键词]综合性 研究性 创作性 实践性 开放性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学习过程、创作过程、实践过程。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探索,按照既定主题共同确定创作内容、选择创作方案、完成创作过程。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创作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但又不是上述各项的简单相加。

结合个人参与广电传媒学科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实践,笔者以点滴浅显体会就教于大家。

一、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

1、应用环节的高年级课程决定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综合性

所谓综合,既有教学环节的综合,也有专业课程的综合,还有跨专业学生的综合。

教学环节的综合。学生到了高年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加大了,专业教学由基础理论教学过渡到了实践应用环节,这种过渡。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基于正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理论与实践的切分割裂: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知识理论的了解、技术技能的掌握、艺术感觉的体悟等等,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环节中得到了检验。

专业课程的综合。从基础部分的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分析性课程,到应用部分的实务性课程、创作性课程,各门专业课程的相关性、逻辑性在这个应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综合显现。

跨专业学生的综合。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跨学科专业的创作群体组合。这种组合是对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综合嫁接。新闻采编、电视编导、影视文学、播音主持、灯光摄像、录音制作、制片管理等等,多学科多专业,形成一个标准的专业创作团队,麻雀虽小。五脏具全。这种嫁接整合,从创作角度说,完全符合创作规律:从教学管理角度说,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对社会生活的发现与关注体现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研究性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具有研究性的特点,也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都是创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教师的意图,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去关注社会,研究现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梳理选题,自主确定选题,积极地寻求创作手段与方法,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自主学习的过程。如何发现问题,需要研究:发现了问题如何分析,需要研究:分析以后如何解决。需要研究:有了思路如何形成文本。需要研究:文本完成后如何立体化、视听化需要研究:立体化、视听化过程中的一系列艺术、技术、方法、手段等等。都离不开认真细致的研究。

3、“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实施突显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创作性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但更侧重综合创作。这个创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阶段性习作,而是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创作,是出作品、创精品的创作。就广播电视传媒作品而言。创作即生产,综合创作完成了,产品也就同时生产了。这产品,或媒体播出、刊载。或演出、展览、出版,或做文献资料收藏存档,或做重要信息提交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总之,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在学院“产学研一体化”中其地位不言而喻。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为“学”而“研”,为“学”而“产”。产、研是学的过程。也是学的结果。能研会产,是学的终极目标。因此,生产性即创作性是“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4、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深化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实践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在所有实践教学环节中是最具实践性特征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两者兼而有之。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一开始就将触角伸向社会生活实际。大到重大题材,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对现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敏锐感受,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热忱,是传媒学科学生专业素质的直接反映。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一定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专业实践,不然就失去了平台和依托。

5、教学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构成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从创作的专业技术技能角度说。是一种对书本知识、理论经验的实践验证,具有相对的限域性:而从学习的方法、施受的定位、创作的内容、实践的平台角度说,则具有广泛的开放性。

首先,创作题材的开放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将实践教学内容置于广阔的空间中――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民生民俗、时政宣教、社会热点等等。师生目光所及,皆可纳入选题,凡能够驾御的题材,都可作为综合创作的内容。

其次,实践平台的开放打破了课堂的壁垒。自然、社会的真实环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室、演播室、实验室和资料室。创意策划、采写编评、摄录制作、播音主持乃至制片管理。从虚拟仿真到真枪实弹。一切回归真实。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在真实的环境下创作。

第三,创新思维的开放构建了新传媒的时空观。从内容到形式:选题探讨――主题提炼――策划设计――采编播录制等,都围绕现代传播观念进行。变平面化为立体化,变书面化为视听化。

第四,信源渠道的开放练就了学生的“新闻眼”、“传媒耳”。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及人际交流大大丰富了课本、参考书所提供的信息,从常规的文献检索到捕捉创作素材线索,学生的检索能力、资讯遴选能力得到了综合提高。

第五,师生关系的开放构建了宽松和谐的创作环境。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经验者、合作者、服务者。讨论、争论,肯定、否定、激励、赞扬……构成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和谐语境。

二、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是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在亲自实践当中得到了直接经验,在创作全过程的体验中,学会基本的创作方法。

二是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使学生提高知识拓展的能力,既能巩固教科书里面的知识与技能,又能接受课堂外面的最新动态与成果:学生的实践反过来作用于教师新一轮教改的调整,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到专业综合创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树立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是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树立社会意识,深化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在综合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培养社会良知,关心社会进步。用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大彻大悟的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先锋队。

四是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想合作、能合作、善合作是当今世界所倡导的潮流。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广电传媒学科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综合性。恰好能够为学生树立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搭建平台,营造环境,让学生学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分享创作的快乐与成果。

五是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在学生全面掌握、运用综合创作实践的专业能力的同时,接轨学院产学研一体化战略的落实。多出作品,争出精品。为学生增添成就感,为学院树立新形象。

三、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施受关系

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及传统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在施受关系上发生了很大改变。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不再仅仅是教和学的关系。是师生互动、相互研究、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在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由作业的评判者变为实践的指导者,由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创作的服务者。师生共同提出选题。学生对选题进行讨论、确定,制定方案,教师帮助进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对创作计划方案提出修正意见及操作层面的具体建议,对学生撰写策划文案及创作脚本进行把关审定,对创作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对学生的综合创作实践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及传统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对教师的各方面要求不是松了,而是更紧了:不是宽了,而是更严了。

学生综合创作实践作品的过程表现乃至终端形式都是广泛而多样的,有本学科、本专业的,也有其他学科、专业的,更多的是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比如播音主持同采访写作的交叉融合、同编辑编导的交叉融合、同摄影摄像的交叉融合、同录音音编的交叉融合、同剪辑制作的交叉融合等等。决定了教师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指导过程中,其知识不可以是陈旧的、落伍的。信息不可以是滞后的、偏误的,技能不可以是老化的、单一的。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完善自己采、编、播、导、录、制综合素质能力。使自己理论与实践的能力水平跟广播电视传媒一线时刻保持接轨,才能胜任与完成综合创作实践教学课程导师的任务。

四、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1、树立现代传媒教育理念,更新传统专业观

综合创作实践教学不同于基础阶段的常规教学,是另一种类型的学习方式,是高年级应用阶段的教学环节。时至今日。仍有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对综合创作实践学习持怀疑、拒绝、甚至否定的态度,将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看成是对本学科专业的弱化、淡化。是对专业界限的“模糊”,认为只有严格按照本学科的专业分工、按照自己本专业的岗位要求组织教学才是正路。实际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对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认识问题。无论是从我们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从大量的传媒一线的实践看,大力提倡并积极落实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都应该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专业教学责无旁贷。

2、创造条件,加强联合,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

如前所述,综合创作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特征,既有教学环节的综合,又有专业课程的综合,也有跨专业学生的综合。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的条件――在综合创作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跨学科专业的创作群体组合(其中自然包括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需要系际之间、专业之间的协调合作:二是物的条件――创作文本形成以后进入拍摄、制作环节,院级实验中心、系级实验室以及校外基地、媒体、传媒公司等前后期平台的提供与保障就显得十分的关键。以上两个条件的有机结合,是教学环境和谐有序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综合论文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文综合;体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8-0068-02

【作者简介】1.李明,江苏省宝应中学(江苏宝应,225800)地理教师,一级教师;2.胡定兵,江苏省宝应中学(江苏宝应,225800)政治教师,高级教师;3.李万荣,江苏省宝应中学(江苏宝应,225800)历史教师,一级教师。

《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校人文综合课程开发的一个子课题。该课题把高中地理的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政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历史的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进行有机整合,所有学科的知识都集中发力于一个问题:“一带一路”。运用多学科的视野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有利影响、可能遇到的挑战,并通过“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的自然、文化等进行深度了解。和所有的人文综合课程一样,都旨在促进学生多种知识和方法的融合,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本文通过课程案例――《“一带一路”的“危”“机”》教学设计的阐述,对我校的人文综合课程作具体介绍。

一、设计理念

力图改变以单一学科知识为基础课程来源的教学格局,将原有的分科课程按其内在的逻辑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关联进行统整,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综合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炼总结”的模式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样式,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结构规范教学行为,引导学习活动,以学定教,确保质量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基准”,有效控制质量的“间差”,从而有效保障课堂的高效和活力。[2]

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设计

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地理教师)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虽国人对科学越来越重视,但人文却因为科学的过度强调而一度遭受冷落。结合此背景教师阐释人文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并由此引入人文综合课程之“一带一路”的“危”“机”。

【学生活动】科学和人文就像人的两只翅膀,只有具备了这两只翅膀,我们才能够在知识、人生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设计意图】在学生感悟,教师阐释中激发学生对人文综合课程的重视。

2.学习目标展示。(1)阅读图文材料,从能源进口多元化角度(地理视角)探讨“一带一路”的“机”;(2)阅读图文材料,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历史视角),并结合该特点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地理视角)探讨“一带一路”的“机”;(3)通过近几年战争的列举,从政局动荡的角度(政治、地理视角)探讨“一带一路”的“危”;(4)挖掘“危”“机”所反映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并尝试提出抓住机遇的方法论建议(政治视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齐声朗读,明确目标,提高有意注意。

(二)新授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一带一路”“机”的地理视角。

【教师活动】(地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图”去阅读“一带一路图”,并结合文字材料分析“一带一路”的建设可以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学生活动】学生调动和运用已有地理知识“西气东输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的诠释。

【设计意图】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一带一路”的“机”。)

2.【教学内容】“一带一路”“机”的历史视角。

【教师活动】(历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文材料(2015年北京卷文综题),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体验”图文,并对“体验”进行概括升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3.【教学内容】“一带一路”“机”的地理视角。

【教师活动】(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探讨“一带一路”可以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学生活动】学生调动和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交通线建设的意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诠释。

【设计意图】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一带一路”的“机”。

4.【教学内容】“一带一路”“危”的政治、地理视角。

【教师活动】(地理教师)让学生在“一带一路”地图中标出2000年第二次车臣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以战争、2008年俄格战争、2011年利比亚战争的位置,并据此说明一带一路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类似的问题在南亚、东南亚具体体现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标识位置,归纳结论,并结合时政谈谈类似的问题在南亚、东南亚具体体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让学生体验多学科在具体问题分析时的有机融合。)

5.【教学内容】“一带一路”“危、机”反映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

【教师活动】(政治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思考“一带一路”的“危”“机”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与方法论?

【学生活动】调动和运用“矛盾的观点及方法论”知识诠释该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方法去理解“危、机”。

6.【教学内容】运用哲学知识与方法探讨: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机”。

【教师活动】(政治教师)结合2015年北京高考文综题,引导学生就“我国的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相应的方法论建议。

【学生活动】调动和运用“发展的普遍性”等部分的方法论知识诠释该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方法去分析如何把握“机遇”。

(三)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内容】课堂总结。

【教师活动】(地理教师)教师展示小结图。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小结图构建出本节课的逻辑框架,达到理解的深化和升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图的展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多学学科的知识、方法是手段,解决问题是目的。所有知识、方法的运用都是努力解决这样的问题:“一带一路”的“危”“机”是什么?怎么把握“机遇”?

三、教学反思

综合课程是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解决,这节课的问题很突出,即“一带一路”的“危”“机”。本节课从具体的体验(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到对体验的反思(学生总结归纳展示相关知识)到形成抽象的概念(“一带一路”的危机)再到行动实践(“一带一路”与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凸显了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圈理论,有助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但教师主导作用略突出了一些,若相关问题由学生发散提出并进行讨论、展示、质疑,相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