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职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21:15:11

幼师职称论文

幼师职称论文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专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01-06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是幼儿园教师安身立命的专业准则,幼儿园教师专业生命的成长要以这个专业准则为基础,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水平,最终形成并实现专业伦理、专业精神、专业理想。我国即将颁布试行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外在的直接功能是成为幼儿园教师准入、职业规范的标准,内在功能则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1〕所谓专业自觉,是指教师自觉地把专业活动作为反思对象,明确自身专业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与发展趋势,审视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地进行意义的追寻和责任的担当。如果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专业自觉,追求专业成长,他就能够在工作中获得一种价值认可感,能够享受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表现为对专业的认同、敬畏,对专业责任、专业内在精神的担当和追求。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群体形成的独特性,特别是其面临的独特境遇,使其群体特征表现为专业困顿、专业麻木、专业无助。如何由专业茫然到专业觉醒并走向专业自觉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标准》的深层价值就在于此。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沉睡与专业自觉的呼唤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历史上看,幼儿园主要是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保教工作的专业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延安保育院到建国后为机关、厂矿、事业单位自己建立的幼儿园,主要功能是解除本单位职工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时的幼儿园教师以家属群体为主,主要满足于对幼儿的看护,其专业性处于沉睡状态。本世纪初开始的单位福利社会化将幼儿园推向了社会,幼儿园教师随之陷入专业茫然和专业无助状态。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水平来看,我国幼儿园教师对专业性的认识是与社会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一段时期以来,公众对学前教育是否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一度产生了怀疑,幼儿园教师也对自己是否具有与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地位产生了质疑。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形象、专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这既反映了社会和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认识与把握,更反映了幼儿园教师集体的专业自觉水平。以下几种情况正折射出中国情境下,幼儿园教师的公众形象与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水平(秦金亮,2012)。

1.关于专业声誉:幼儿园阿姨

幼儿园阿姨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最常用的称谓,在一般人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帮小朋友抹鼻涕、擦屁股、哄他玩的孩子王。幼儿园就是托儿的场所,幼儿园教师就如同家庭保姆,只要照看好孩子,别出事就行。这反映的主要是幼儿园的保育特征以及幼儿园教师的保育特性,而幼儿园的教育特征还难以被体现和认识。

2.关于专业形象:多才多艺的美女

在领导眼里,幼儿园教师就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她们要在各种节日里和有领导出席的重要活动中表演。在领导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充当各类场面、面子工程、彩头事项、甚至是堂会文化的表演者。幼儿园教师真正的专业性被遮蔽了。

3.关于专业性:其他教师都可以代替

我国过去的教师资格认定中,特别是部分地区在教师资格审核的实施操作中,大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中学教师,中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超编就只能回家做专职妈妈了。这尽管有些调侃的味道,但“幼儿园教师谁都可以做”的观念在目前社会还是很盛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未得到广泛认可。

4.关于专业地位:“小中高”的职称称谓

“小中高”本是对小学教师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称谓,是小学教师中的最高技术职称,它同时又成为目前幼儿园教师中最高技术职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小学一样具有独立学段的幼儿园却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只能走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高水平的小学教师也只能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得到晋升。更有意思的是,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在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晋升时还得“借”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道”。透过教师职称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事实上还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换言之,幼儿园教师还没有真正被看成是专业技术人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职称不具有独立性和合法性。

5.关于专业培养:工具性认知

以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师范学校常以“艺术特长,理论够用”来描述专业的培养规格。所谓的“理论够用”是指掌握高中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目前事实上已很难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再加上“三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所谓的“艺术特长”就是强化幼师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变成了音、美、舞等综合训练专业,专业毕业汇报变成了综艺晚会、美术展览;另一方面,幼师专业成了招生日趋困难的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乃至当家专业。幼儿园教师培养方式的扭曲加剧了其专业形象的扭曲。

幼师职称论文篇2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604(2008)10-0039-05

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能否较好地感受和领悟来自外界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这些帮助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支持,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支持。西方学者从广义的角度把社会支持分为六种形式:物质帮助,如提供金钱、实物等有形帮助;行为支持,如分担劳动等;亲密的互动,如倾听、表示尊重、关怀理解等;指导,如提供建议、信息;反馈,对他人的行为、思想和感受给予反馈;正面的社会互动,即为了娱乐和放松而参与社会互动。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个体改善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社会支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是幼儿园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缓解工作压力和增强教学效能感的重要资源。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儿园教师获得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以期为幼儿园基层领导进行管理提供依据,为幼儿园教师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对社会支持维度的理论探索和对部分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结果自编《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问卷》。该问卷包括物质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五个维度,共45个题项。

经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65,这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二)研究方法

2006年9-11月,采取分层抽样(按园所级别分层)和整群抽样(从各层中抽取全体幼儿园教师组成整群样本)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武汉、长沙、太原和北京五大城市约4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59份,有效率为94%。有效被试的构成见表1。

(三)统计处理

采用SPSS213.0 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

根据幼儿园教师总体社会支持得分的平均分,将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其中2-3分为低社会支持,3-4分为中等社会支持,4-5分为高社会支持。对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水平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低社会支持的幼儿园教师占5.57%;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的幼儿园教师占74.10%;高社会支持的幼儿园教师占20.33%。可见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

由表2可知,在社会支持的各因子上,除了物质性支持的平均得分为2.8510分(最高为5分)以外,其他各维度平均得分均在3.5072-4.0237之间,其中情绪性支持平均得分最高。这表明幼儿园教师物质性支持得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他各类支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不同婚姻状况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差异性比较

以幼儿园教师的婚姻状况为自变量,对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已婚与未婚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无显著差异。在物质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维度上,已婚与未婚幼儿园教师也没有显著差异,而在陪伴性支持上,已婚与未婚幼儿园教师差异显著,已婚幼儿园教师获得的陪伴性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未婚幼儿园教师。

(三)不同文化程度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差异性比较

以文化程度为自变量,对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进行独立样本单因子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在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表明,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与中专、大专学历幼儿园教师均有显著差异,而中专学历幼儿园教师与大专学历幼儿园教师的差异不显著。文化程度为本科的幼儿园教师,其总体社会支持水平显著优于中专、大专组。

在物质性支持、尊重性支持方面,文化程度差异并不显著;而在情绪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方面,文化程度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情绪性支持、信息性支持维度上,本科组幼儿园教师均优于中专、大专组。在陪伴性支持维度上,中专组幼儿园教师显著低于大专组、本科组。

(四)不同职称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差异性比较

在某种程度上,职称是幼儿园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因此,根据国家有关幼儿园教师职称级别评定标准,本研究将未评职称者归为第1组,小教一级者归为第2组。小教二级者归为第3组,小教高级者归为第4组。

以职称为自变量、社会支持各因子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不同职称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各因素上,除了在物质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尊重性支持上各职称组幼儿园教师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因素均有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信息性支持上,小教二级组幼儿园教师显著优于未评职称组、小教一级组;在陪伴性支持上,小教高级组幼儿园教师显著优于未评职称组、小教一级组。

(五)不同月收入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差异性比较

根据月收入水平的不同可将幼儿园教师分为4组,即收入在800元及以下的为第1组,801-1000元的为第2组,1001-2000元的为第3组,2001-3000元的为第4组。

以月收入为自变量、社会支持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不同月收入水平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存在极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说明,月收入水平越高,幼儿园教师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越多。同时,在各维度上,不同月收入水平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物质性支持上,第4组显著优于其他组;在情绪性支持、陪伴性支持上,第4组、第3组分别显著优于第1组、第2组;在尊重性支持上,第4组显著优于其他组,第3组显著优于第1组;在信息性支持上,除了第1组、第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组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六)不同园所级别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差异性比较

根据国家有关幼儿园级别标准和各城市教育部门对本地区幼儿园级别的划分标准,本研究将一级幼儿园归为第1组,二级幼儿园归为第2组。三级幼儿园归为第3组,未定级幼儿园归为第4组。

从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园所级别幼儿

园教师的总体社会支持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社会支持的大部分因素上也没有显著差异。仅在信息性支持方面,不同园所级别的幼儿园教师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说明,一级幼儿园教师显著优于二级幼儿园教师,而其他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讨论

(一)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的总体特点

研究发现,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总体社会支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小部分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偏低,这与王艳芝等人(2006)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在社会支持的各因子上,幼儿园教师对物质性支持的主观感受性最低,对情绪性支持的感受性最高。这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与现行的社会分配制度和传统教育观念有关。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两性职业存在较大差异。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也较普遍,这导致女性群体的平均工资比男性低,而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均为女教师,她们更能体会到自己经济地位不高。从教师同行来看,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待遇远不如中小学教师。从幼儿园教师内部收入分配来看,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更多的与其学历、职称和教龄有关。虽然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和能力影响其工资标准,但过于繁多、琐碎的幼儿园日常事务往往导致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自己的劳动付出与物质收益不成正比,这进而直接导致幼儿园教师对物质性支持的感受性水平偏低。

第二,与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和幼儿园的师资建设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最低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教师群体也不例外。加上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通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保持和发展人际关系、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手段日益增多。幼儿园教师对情绪性支持、陪伴性支持的主观感受性自然较高。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实施,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幼儿园教师职业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重。同时,幼儿园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园所领导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展示才华、在职进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幼儿园教师普遍对来自社会、同事、领导的尊重性支持和信息性支持的感受度较高。

(二)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其个体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其个体特征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幼儿园教师的婚姻状况来看,总体上,已婚与未婚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材料不同所致。从社会支持的各因子来看,已婚幼儿园教师的陪伴性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未婚幼儿园教师。这符合现实情况。对于已婚幼儿园教师而言,配偶的社会关系网络会不同程度渗入自己的生活,并逐渐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已婚幼儿园教师的人生阅历相对丰富,社会关系网络较广,因而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表现出拥有较高的陪伴性支持。

2.从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程度来看,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高,其情绪性支持、信息性支持和陪伴性支持水平也越高。这说明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幼儿园教师,不仅其就学过程是一个网络资源的积累过程,而且还可以通过同学关系与不同职业的人建立多元的人际关系,并且也有更多机会参与各种学术的和非学术的社团,从而获得更高效益的社会网络资源。第二,依据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人们之间的交往要收支平衡,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的交往能否继续,主要看二者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是否平衡。一般来讲,高文化程度与低文化程度的幼儿园教师相比,前者的社交圈较大,收入较高,且由于懂得更多的知识善于安排自己的时间;而后者的社交圈较小,收入较低。相比之下,前者所能付出的要多于后者,前者的交往要比后者广,因此高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更多。第三,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对学历越高的教师期望也越高。幼儿园领导可能会根据教师学历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比如园长可能会给本科学历的教师更多上公开课或者出外进修、进行业务培训的机会。

3.从幼儿园教师的职称来看,总体上,不同职称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王艳芝等人的研究结果稍有不同,她们认为有职称的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显著高于没有职称的幼儿园教师,而吕莉认为,职称对高校教师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职称是幼儿园教师个体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职称越高,幼儿园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也越高。未评职称教师和小教一级教师在信息性支持、陪伴性支持方面表现出较低水平,可能是由于他们大多是年轻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其社会关系网络建设相对不成熟,而小教二级教师和小教高级教师由于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其社会关系网络比较宽阔,因而能感受到他人资源、问题解决和同伴关系上的支持。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当、经历相似的人组成学习团队。职称为小教高级、小教二级的幼儿园教师组成的学习团队,其综合实力明显优于未评职称和职称为小教一级的幼儿园教师。

4.从幼儿园教师的月收入水平来看,有人研究认为,收入状况对幼儿园教师感受社会支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本研究证实,月收入水平越高,幼儿园教师体验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解释。第一,在人们的众多需要中,生存需要是最基本、最低层次的需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满足,人们就会产生不满意感,离心力就会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得到保障,其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这说明物质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第二,根据林南的社会资源理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个人不仅能支配自己的资源,也能通过这种关系摄取其他资源。个人资源决定了一个人在因社会交往而发生的社会交换中给他人提供回报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个人的资源越多,他就越有能力为他人提供回报,因此他通过社会网络摄取他人支持的能力也就越强。经济收入显然是个人网络资源的一个主要指标与决定性因素。收入越高者,社会网络资源越丰富,越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5.从幼儿园教师所在的园所级别来看。一方面,一级幼儿园一般是一些软硬件设施比较好、教学质量比较高的幼儿园,而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让

它们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一级幼儿园代表着更高的水平,它们对师资选聘和任用更加谨慎,其教师的学历、工作能力大部分比二级幼儿园、三级幼儿园教师高、强。因此,一级幼儿园的教师本身就比二级幼儿园的教师更善于寻求和利用同事、幼教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怎样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水平。

幼师职称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明确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加以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对。

关注教师是近年来国际教育的一个热点。针对教师教育的现状,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目标,力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水平。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加以思考,分析应对策略,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1.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问卷调查

为更好地把握当前幼儿教师专业化现状,笔者对当地的幼儿教师进行了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的调查。调查发出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各类结构具体如下:学历结构:大专以上12人,占6%;大专72人,占36%;中专84人,占42%;中专以下32人,占16%.年龄结构:45岁以上10人,占5%;35~45岁30人,占15%;25~35岁84人,占42%;25岁以下76人,占38%。职称结构:高级24人,占12%;一级66人,占33%;二级88人,占44%;无职称22人,占11%。专业结构:幼儿师范或师范专业毕业158人,占79%;非幼师或师范专业毕业42人,占21%。

2.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数据分析

基于调查,首先分析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从调查结果看(如表1所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即中专以上毕业)仍然偏低。

从职称结构的调查结果看(如表2所示),四个年龄组幼儿教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总体上具备高级和一级幼师资格的教师仅占45%,即大部分幼师属于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幼儿教师整体资历较低的现实。

其次,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来看,调查显示,幼儿教育理论基础较全面,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并不多,教师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领域排序也说明老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等问题;能够正确回答问卷中相关理论基础问题的教师,尚不足所调查的幼儿教师总量的1/3;只有23%的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及学科知识的进展和最新动态,各专业知识构成比较全面的教师也不多;从教能力、研究能力都略显不足,经常性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教师只占45%,有46%的教师主动反思教学并及时调整活动;只有16%的教师能充分准备教学材料。从专业情意来看,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如何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和评价幼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从调查看,只有49%的教师愿意继续从事幼儿教育事业;37%的教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本班幼儿;当幼儿十分顽皮并屡教不听时,12%的老师会忍耐,8%的老师会惩罚;有28%的老师关注自己的发展,29%关注教育的发展,43%关注幼儿的思维发展;有45%老师有时会特别关照在园就读幼儿中一些穿着漂亮又比较聪明活泼的孩子;当幼儿们突然在幼儿园生病,你首先想到通知家长的占30%、送往医院的占40%、向园领导汇报的占25%、采取其他办法的占5%;对一名不愿来园的孩子,有10%的老师采取“不管他,哭几天他就适应了”的态度;对不能听懂普通话的新转学来的外地幼儿,有40%的老师采取“一些游戏,让该孩子充分参与,并在游戏中与其他孩子接触交流”办法,有37%的老师采取“以实物、手势等辅助方式,努力与该幼儿进行初步勾通”办法,有10%的老师持“不管他,认为过一段时他会自行听懂”的态度。而就培养训练这个方面分析,调查也显示,定期参加幼师系统的继续教育或本园组织的教师培训的占调查总数的60%,曾参加社会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师占72%,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培训。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有的也是不定期、不规范的;所接受的培训,也是强调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标准,强调理论知识特别是专业学科理论知识而忽视教学实践能力,既没有考虑到教师个体已有知识和经验及内在需求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教育实践多元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及学校对不同教师的不同要求。而这项指标的滞后,直接反映出我们幼儿教师专业化提升乏力。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们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总体上是比较低的。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状况的原因追踪

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这一现实,笔者分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政府方面的原因

(1)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认识肤浅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也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尽管我国《教师法》将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国家官方的职业分类体系也把教师列人专业技术人员类,但实际上,社会并没有把教师与工程师、律师、医生等同看待,更没有被看作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技术性工作。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性和专业素质也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甚至认为幼儿教师没有什么专业性可言。这种认识状况足以说明我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2)幼儿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不高

作为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幼儿教师职业应该是对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的专业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和技能要求并不高。在学历要求上,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学历要求档次低得多,但就是这样低的要求,也还有相当一部分未达标。更何况,又有相当部分教师的学历并非通过正规的严格的师范教育而获得,而是通过接受各种学历补偿性教育途径来获得,其中含有不少水分。而且在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机制不完善,只要有个学历,不管是怎样获取的,在短期内突击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通过一个不太严格的考试,以及流于形式的面试、试讲,就能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这样一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培训水平不高

高水平的专业活动,需要从业人员通过严格组织起来的、严格的、有效的专业培训活动获得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专业能力水平。然而,现实是幼儿师范教育中缺乏专业培训目标的系统构建,在教师的不同成长发展阶段应当着重培养哪些观念、理论和能力及达到的水平,仍缺乏明确的认识;课程设置没有从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文化、学科、教育专业等知识的关系,忽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课程比例失调较严重,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缺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方向感。这些足以反映出专业培训水平不高的客观现实,很难把培训看成是教师专业发展连续性过程中的有机阶段,也使教师失去了一种真实的自我发展的体验和愿望。

2.幼儿教师自身的原因

(1)幼儿教师的专业主体性不强

幼儿教师如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在专业活动中应当具有自,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独立性、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意识等很多方面应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性。但整体上看,由于幼儿教育的公共性的制约和来自公共政治、行政权力的压力,以及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等因素的交织,再加上幼儿教师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教师专业化认识不清,对自己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幼儿教师的主体性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而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自觉实践并达到自律。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偏低的影响

在现实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待遇偏低。调查也显示,教师对收入状况、职业声望、工作境况都不大满意;一些年轻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只是她们暂时性的选择,一旦找到适合的职业,她们就会立即离开;一些则认为没什么出息,干得再好专业水平再高也无非就是一名幼师,也就拿几百元工资。诚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当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教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的从业或提高积极性,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观念、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及能否正确对待教学和评价幼儿。

3.幼儿园管理方面的原因

其一,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对本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未能更好激发和引导老师加强对新形势下幼儿心理与行为发展规律、早期环境、教育与幼儿发展关系及幼儿教育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再加上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尚显薄弱。要确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提高专业水平,都是不可能的。其二,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晋级等在幼儿教育领域还是十分局限的,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开展该项工作以外,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正常开展该项工作。在许多私营幼儿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教师资格的概念,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格认定和晋级提升。如此,我们幼儿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显然是难以提高的。

三、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应对

1.国家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都必须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与资金上加大投入。只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幼儿教师职业才能更有吸引力。

2.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

从国际背景考察,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全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等。在国内,有学者提出“研究型标准”,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有学者则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针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总体要求标准。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则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当然,可操作执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讨论,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3.实施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

结合当前我们幼儿教师现状,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教育专业与课程应从“深”与“广”两个方面进行调整。“深”即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深度,开展相应的专业学习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理论深度;“广”即幼儿教育的综合知识的宽度。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为引导参与为主的模式,不仅要给幼儿一些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动手、动脑,并培养科学兴趣,由“谈科学”到“做科学”。拓宽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组织相关学习培训,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通过科学的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弥补过去的空缺,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专业化才能最终实现。

4.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训制度,形成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

幼师职称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选取福州市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的方法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总的来看,幼儿教师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显著低于平均数,情绪衰竭维度得分较高,但与理论中值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情绪衰竭方面,不同幼儿园类型、不同学历、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有显著差异;不同职称的幼儿教师在低成就感方面有显著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将”职业倦怠”引入心理学,用以描述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面对过度的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此后职业倦怠现象开始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关于职业倦怠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在众多的文献中,最为广大学者所认可及应用的是Maslach&Jackson的定义,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的症状..m,情绪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去个性化指个体以一种否定、负性、冷淡、过度疏远的消极态度对待服务对象,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低个人成就感是指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倾向,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教育教学、医疗护理、组织管理等助人行业的从业者身上,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会给幼儿园、幼儿教师本人及幼儿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对幼儿园而言:职业倦怠将导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关系不和谐;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及教学水平的发挥,从而造成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低下;职业倦怠将导致教师离岗,从而影响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对幼儿教师个体而言:职业倦怠使教师经常体验到紧张、郁闷、疲劳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另外,职业倦怠使幼儿教师丧失工作热情,成就感降低,从而阻碍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对幼儿而言:幼儿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大的受害者,当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她们将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幼儿,如谩骂、体罚幼儿,这些行为将严重挫伤幼儿求知的积极性,而且有可能给幼儿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本文选取了福州市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力求以实证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了解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寻求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消除或减少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幼儿教师预防与走出职业倦怠,从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福州市幼儿教师。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350个,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5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为300份.有竹率为86.9% o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余蓉蓉等修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ca。该问卷的修编参照了Maslach等人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并对一些项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问卷包括3个维度:情绪衰竭(EE),非人性化((DP)和个人成就感(PA),问卷采用7点记分,用0一6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每个项目上的感受在自己身上出现的频率,0表示从不,1表示极少,2表示偶尔,3表示有时,4表示经常,5表示极多,6表示总是。通过预测筛选了22个项目,其中情绪衰竭维度8个项目,非人性化维度6个项目,个人成就感维度8个项目。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9020, 0.7657, 0.7723 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卡方值为468.430, DF为206, CFI为0.986>TLI为0.983,RFI为0.969}IFI为0.986, NFI为0.975 , RMSE为0.054。可见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在本研究中使用。

本研究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并借助频数分析、平均数(Means)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表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86.9% o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余蓉蓉等修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ca。该问卷的修编参照了Maslach等人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并对一些项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问卷包括3个维度:情绪衰竭(EE),非人性化((DP)和个人成就感(PA),问卷采用7点记分,用0一6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每个项目上的感受在自己身上出现的频率,0表示从不,1表示极少,2表示偶尔,3表示有时,4表示经常,5表示极多,6表示总是。通过预测筛选了22个项目,其中情绪衰竭维度8个项目,非人性化维度6个项目,个人成就感维度8个项目。三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9020, 0.7657, 0.7723 0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卡方值为468.430, DF为206, CFI为0.986>TLI为0.983,RFI为0.969}IFI为0.986, NFI为0.975 , RMSE为0.054。可见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在本研究中使用。

本研究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并借助频数分析、平均数(Means)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幼儿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中职业倦怠问卷采用的是余蓉蓉川等修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该问卷采用7点记分(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也将职业倦怠的各维度的平均数与理论均值做比较进行T检验分析,从上表可以看出幼儿教师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显著低于平均数,情绪衰竭维度得分较高,但与理论中值相比显著性不高。

(二)不同类型幼儿教师之间的比较

表2不同类型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数据统计分析结集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立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

(三)不同学历幼儿教师之间的比较

表3不同学历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上有显著性差异,经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中专/职高学历教师和本科学历教师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 Sig=0.00),大专学历教师和本科学历教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ig=0.006) o

(四)不同职称幼儿教师之间的比较

表4不同职称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职业倦怠方面,不同职称教师在低成就感上有显著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未定级教师与初级教师存在显著差异(Sig=0.007),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存在显著差异(Sig=0.001),中级教师与高级教师存在显著差异(Sig=0.032)。

(五)不同年级幼儿教师之间的比较

表5不同年级幼儿教师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幼儿教师在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各维度上不存在任何差异。 (六)不同教龄幼儿教师之间的比较

表6不同教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教龄幼儿教师情绪衰竭上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和教龄16-20年的教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ig=0.004)0

四、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

幼儿教师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显著低于平均数。这说明幼儿教师对待同事、幼儿、家长的态度比较好,对于自己的工作业绩是认可的,工作成就感较高。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当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幼儿顺利地步入小学课堂,回想起因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把这些孩子从J膺懂无知的婴儿,培养成有虹识、讲文明、‘懂礼貌并有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准小学生,心中倍感骄傲与自豪,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因此成就感较高。幼儿教师情绪衰竭维度得分较高,但与理论中值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幼儿教师情绪衰竭属中等水平。这说明幼儿教师己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身心疲惫,体验到由于工作压力而导致的情绪和生理资源的过度消耗,这可能是工作压力不平衡状态的先兆,可视为倦怠初期。这一水平的倦怠虽然是短期的、可恢复的,但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调节和预防,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状况

公立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如果用工作强度、工作压力来解释这一现象似乎有点行不通。笔者在与部分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她们的工作强度都很大,她们经常抱怨”工作太累”、”工作时间太长”等。之所以公立幼儿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笔者认为是因为私立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承诺低,她们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水平都不如公立幼儿园的教师,如果她们长期体验到巨大的工作压力而导致身心疲惫,她们会选择离职,从而缓解工作压力。由于情绪衰竭程度较高的私立幼儿园教师要么被幼儿园辞退,要么自动离职,因此就不被纳入本次的样本范围中;而公立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承诺高,她们若想离职就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她们在巨大的工作压力窗前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原岗位,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因而就表现出较高的情绪衰竭。

(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学历状况

本科学历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上显著高于大专及中专/职高学历幼儿教师,本科学历幼儿教师在岗前或岗中都付出比学历低的幼儿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学历高,自我期望值也高,她们希望能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以证明自己的高学历,以回报自己的付出。但是高学历不一定等同于高能力,当现实与期望发生冲突时,她们就体验到了压力,长期在这种压力之下必然导致情绪衰竭。除此之外,秦旭芳、门荣林等认为还可以用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一定律认为,机体的唤起程度与其学业、工作成绩乏间并不是线性的关系,即较低的唤起使人过分松驰,个人成就感会较低,较高的唤起则可以促进个人工作效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处于较高的唤起状态则会使个体体验到焦虑、厌烦、疲劳等负面情绪。学历较高的幼儿教师正是长期处于较高的唤起状态,故压力感比较大,因此在情绪衰竭这一维度上显著高于学历低的幼儿教师m

(四)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职称状况

在低成就感上,未定级幼儿教师显著低于初级幼儿教师,也就是说未定级幼儿教师的成就感显著高于初级教师。未定级幼儿教师大多是工作不到一年,她们刚刚从学校步入社 会,当她们发现她们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教学 实践中、看到一群可爱的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掌握了一项又 一项新本领时,她们倍感自豪,觉得特有成就感。

高级幼儿教师的成就感却显著低于中级和初级幼儿教 师。按常理高级幼儿教师经验丰富,在教学生涯中也取得了 不少成绩,她们的成就感应该高于其它教师群体,但是本次 数据调查的结果却不符合常理,笔者以为可能是因为本次调 查的对象均为幼儿园一线教师,不包括从事行政工作的教职 员工,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年轻化的期望,使得幼儿教师职 业生涯中的黄金期缩短,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来说,她们的 年龄也相对较大,一般是人到中年了,此时她们的奋斗目标 可能不象过去那样仅仅限于上好课,带好幼儿,而是希望能 走上领导岗位,接受新工作的挑战,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如 愿,因此成就感就大打折扣了。

(五)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年级状况

笔者预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会因所教幼儿年龄段的不 同而存在差异,娃娃班幼儿教师倦怠感最强,因为娃娃班孩 子年龄最小,幼儿教师所要承担的保教工作量及安全责任较,其它年龄段的幼儿教师大;大班幼儿教师倦怠感最弱,因为 大班孩子年龄较大,自我服务能力也有所提高,带班老师会 相对轻松些。可调查结果却显示不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因 为目前多数幼儿园都实行跟班制,很少有教师一直带某个年 龄班。

(六)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教龄状况

在情绪衰竭上,教龄5年以下的幼儿教师明显低于教龄 16-20年的幼儿教师,教龄5年以下的幼儿教师年龄也相对 较小,她们所承担的生活压力也相对较小,而教龄16-20年的 幼儿教师,生活压力相对较大,上有老,下有小,她们要兼顾 家庭与事业,既要工作出色,又要照顾好家庭,当无法达到要 求时,便会自责,压力重重。

五、结论

(一)从总的来看,幼儿教师非人性化、低成就感显著低于平均数,幼儿教师情绪衰竭维度得分较高,但与理论中值 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在情绪衰竭上,公立幼儿园教师显著高于私立幼儿园教师。

(三)在情绪衰竭上,中专/职高及大专学历幼儿教师显著低于本科学历幼儿教师。

幼师职称论文篇5

关键词:论文;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21-02

幼儿教育改革的形势不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研究、反思型教师,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反思和发展”列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而撰写论文,作为衡量幼儿教师实践反思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愈发凸显其重要地位,在职称评审、评名师或各种奖励、晋升等,都需要幼儿教师在正规刊物上公开。

为调查了解幼儿教师撰写论文的现状,反思写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价值,笔者随机抽取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十个镇(街道)30所幼儿园的243名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43份,回收24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39份,占总数98.4%。同时,对部分幼儿教师、园长进行访谈。

一、幼儿教师对论文的认识与态度

(一)幼儿教师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

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的价值,92.8%认为撰写论文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帮助作用。幼儿教师近五年参与过课题研究的人占71.3%,在问及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时,61%表示是“真正想通过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想通过论文把自己的思想、经验表达出来”,表明大部分幼儿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对研究者、反思者的职业定位愈发认同。

(二)写论文不是幼儿教师的“必需品”

尽管大部分幼儿教师肯定写论文的价值,但66.2%的教师不认同写论文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他素质如师德、教学基本功、班级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素养被视为更加重要的指标。幼儿教师普遍认为撰写和会有压力,调查显示,仅有11%近五年在正式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对于现行职称评审、各种奖励及晋升都需要的体制,有69%的教师认为不合理,另有41%曾因槊挥蟹⒈砺畚亩影响到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普遍认为写论文、不应成为他们工作的“必需品”和考评的重要指标,而应根据幼师的职业特点作出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和考核。

二、影响幼儿教师撰写和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繁琐,缺乏思考时间

大部分幼儿教师表示,写论文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需要静心思考与提炼,但幼儿园工作繁多,每天除了带班、教学外,还要备课、制作教玩具、布置环境、与家长沟通等,此外幼儿园还有各项检查、评比、评估和接待等,教师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研究。工作的疲倦掩埋了幼儿教师提笔的动力,这在客观上极大地影响了幼儿教师写论文的积极性。

(二)幼儿教师自身科研基础薄弱

83.5%教师认为自身科研基础薄弱、理论水平不够也是影响写论文的主要因素。幼儿教师大多为中专、大专学历,少部分是本科,研究生则寥寥无几。其中42.6%没有学过系统的幼教科研方法,尤其是在选题上经常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如何入手查阅参考资料,写论文停留在类似写经验总结这一层次上,没有从理论上提升和从深度上挖掘。访谈中,幼儿教师直言很多时候写论文是“没经过研究,有感而发”。

(三)缺乏专业人士指导

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和写作方面的培训,也致使写论文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幼儿教师普遍希望写论文能得到“导师”的指引,以确保论文的质量,但在现实中幼儿园往往没有配备这种“高学历、学术型”的专家,幼儿园也极少得到科研机构或高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培训也较少,调查对象里61%没有接受过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培训,59%认为自己文字组织能力弱,难以支撑起整篇论文的架构和内容。

(四)职业倦怠

此外就是,幼儿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长了,有一定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不爱思考,加上幼儿园教科研氛围不够浓厚,久而久之导致总结、研究能力下降,这点老教师更为明显。对于年轻教师,则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强,没有良好的待遇保障和社会地位,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也就难以静心研究和思考创作。

(五)外在硬性要求

调查显示,53%写论文是出于“评职称、评优评先或晋升等需要”和“幼儿园要求”,外在的硬性条件也是迫使幼儿教师写论文的主要因素。面对自己难以完成、而又不得不写的论文,有教师选择从网上或书本上摘抄,“拼凑而成”。

三、对幼儿教师写论文现状的反思

(一)准确定位写论文,发挥论文应有的价值

让幼儿教师写论文的初衷是美好的,能引导幼儿教师逐渐转型为“研究型教师”,让教师通过反思来改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把经验成果提升至理论层面。但是,若把写论文当成一种强制要求,论文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写作、思考需要自由、自主的空间与意愿,在强制环境下产生出来的文章和思想难免欠缺真实和深入。当下,写论文的范式也较为单调和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特长优势的发挥。

论文,也就是教师表达教育思想、总结研究成果的形式,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可以多元化,教育随笔、观察日记、经验总结、优秀教案等,都可以成为“论文”的一部分。这样,幼儿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进行选择,理论水平高的可以写论文,教育经验丰富的可以写总结随笔,教学能力突出的可以写优秀教案,做到幼儿教育成果百花齐放,真正发挥论文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二)调整幼儿教师考评的标准

论文已经成为当下考评幼儿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利用百度引擎,搜索“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在搜索到的103份幼儿园骨干教师评选办法、方案、活动通知中,包含各地省、市、区各级行政机构评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的条件,都把列为一条必达指标。此外,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明确规定要求在正式刊物上。这让许多幼儿教师“望文兴叹”,有相当一部分专业实践能力较强、经验丰富、反思能力也较强但不善于写论文的幼儿教师,被拒之于“骨干”与“优秀”的培养行列之外。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倾向于静态的结果评价”,而忽视了“教师动态的、过程性的专业态度与能力”。[1]这样的评价体系是导致论文成为评价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指标的根本原因。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制定的《3-8岁儿童教育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在这方面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它强调的是教师的动态反思及对实践的改进,而非一纸论文。这为我们重新建立科学、可信度高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

(三)加强幼儿教师科研方法和写作方面的培训

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通过多学、多写、多练才能提高。访谈中,幼儿教师都希望能得到专家、教研人员的引领,高校、教科研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创设条件、搭建平台来加强对幼儿园的专业指导。幼儿园也可以在师资团队建设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此外,还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促进幼儿教师自主阅读,采取多样化激励措施来提高教师总结反思、写作的积极性。针对幼儿教师查阅文献资料较为困难的状况,幼儿园可改善信息平台,购买相关数据库,为教师查阅资料提供便利。

幼师职称论文篇6

一、影响幼师学校体育教学的因素

(一)幼师体育教学内容枯燥与现代课程内容相脱节,没有考虑到女生项目与职业需求。

幼师体育理论课严重存在课时不足,内容不规范。在幼师体育教学实践中,经过调查发现,教师选用的部分内容和学生喜欢的教材内容存在着较大差距。幼师专业的学生认为每学期都要安排田径项目、三大球、武术类项目,只是少部分学校增加了健美操、乒乓球、体育游戏、羽毛球,幼儿操等项目,适合女孩子活动的课时安排较少,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应多学点与职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学这些枯燥的内容还不如多学点幼儿园可以用的上的,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职业需要。体育教学中没有针对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度掌握运动量和强度,导致女生怕学体育的现象。因此,改革幼师专业的体育课程,在教材内容中增加与职业有关的内容势在必行。

(二)幼师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教师多女教师少,由于幼师女生所占比例极高,不利于开展适合女生的项目。

幼师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较平衡,专业结构较为集中不合理,田径项目过多,其次是三大球,在调查中得知,幼师女生对在调查中幼师女生对这些项目不太感兴趣,使得一些学生喜爱的项目无法开展。幼师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要求。幼师体育教师高学历教师较少,不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幼师体育教师高级职称的较少,不利于学校发展;幼师体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导致教师知识的无法更新,制约了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和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从而限制了幼师学校学校体育的发展速度。

(三)幼师学生认为体育课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女生类项目的场馆缺失很大,条件简陋,器材严重不足,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数据说明,幼师学校场地篮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足球场拥有的较多,这些场地项目适合开展基础体育项目,不利于开展一些适合女生项目,如健美操等等。有些学校健美操课均在室外场地进行,设备简陋,声音聒噪,遇到刮风下雪,体育课便无法按原计划进行。另外,经调查了解有时同头课一块上,会造成器材、场地紧张的现象。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对幼师学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改革建议

(一)教师在规范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女生特点,选择适宜女生的项目,并贴近幼师职业特点。

在理论上,教师应该注重理论课教学,规范理论课教学内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与女生的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异,出现脱节现象,从而影响了幼师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调查发现,幼师女生最喜爱的教学内容项目有:健美操、体育游戏、羽毛球、乒乓球、跳绳、幼儿操等。幼师类学校可以适当考虑开展一些女生喜欢的项目教学,例如羽毛球、跳绳、健美操、幼儿操、游戏、体育舞蹈等等。体育游戏是学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作为未来幼儿园工作职业训练的需要,我们可以适当的考虑把体育游戏作为一项内容,为学生未来的职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幼师学校适当增加女教师比例,多招些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师以适应教学需要。

幼师大部分教师年龄结构集中在26-35,36-45岁两个区间,而这两个年龄阶段正是教学科研的最佳时期。基于幼师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现状较为平衡,幼儿师范学校体育师资的管理者应该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放在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速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高我们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幼师类学校应提高教师的学历,鼓励教师进修,为升专科而准备,教师学历的要求不仅仅是本科,各个学校领导应多加重视,鼓励教师考取在职硕士。体育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因为学校没有那么多场地设施为学生开展,致使许多学校招的教师都是基础体育教学。幼师学校应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多招一些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适合女生的项目的体育教师。由于高级职称比例过少,这种结构不适应学校高水平的科研与教学,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跨入中、高级职称的行列,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打好硬性基础,为日后学校升专做好充分准备。极少数没有职称的教员应尽快提高自己以胜任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最后建议学校加强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学校应支持鼓励教师晋级职称。

幼师职称论文篇7

[关键词] “虐童”事件;私立园;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10-03

温岭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再次将幼儿园教师这个职业推到风口浪尖,公众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而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工作的主体,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队伍建设对幼儿园组织发展意义重大。[1]本文主要通过对“虐童”事件的分析来探讨当前我国私立园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私立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私立园的性质

要研究私立园的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私立园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条将民办学校界定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2]也就是说,从法律上来讲,对民办性质的界定主要从举办者、经费来源和招生的对象三个方面来考虑。因此,我们可以将民办园定义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开办的幼儿园。[3]民办园根据幼儿园的投资渠道及幼儿园的产权归属可划分为私立园、国有民办园及承包型幼儿园三种类型。私立园是指投资渠道完全来源于民间的个人或团体,幼儿园园舍靠投资兴建或租用,园舍财产为投资者所有。[4]这些幼儿园都是由社会力量办园,私人出资,不享有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管理上呈现出自主性、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当然这些特点也表现在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二、私立园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选聘

私立园的性质使其在教师选聘过程中也呈现出自主性、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

1.幼儿教师选聘的自主性

私立园由社会力量办学、私人出资,且不享有国家财政拨款。这使得私立园在选聘教师时有一定的自主性,并不受教育部门的约束,可以根据园所的需求选聘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行政部门对私立园教育师资来源的有效监管。

2.幼儿教师选聘的灵活性

私立园的产权归投资者所有,幼儿教师选聘的权利同样也归投资者所有,对于教师应具备的条件、选聘教师时应遵循的原则等都由投资者决定。不同的投资者持有的儿童观、教育观有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得聘用教师的标准灵活多样。2010年后,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到来,不管是公立园还是私立园都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而私立园较公立园工资待遇偏低的现实使私立园更难聘请合格的教师,使得很多私立园不得不将幼儿教师的准入标准放宽,也就出现很多没有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社会人员涌入幼儿园从事专业的幼儿教育活动,严重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3.幼儿教师选聘的经济性

私立园是自筹经费、自负盈亏的,会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向性,即盈利性的趋向性。在教师的选聘上同样会考虑投资回报的问题,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需要的资源,于是私立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私立园的办园性质也决定教师与私立园间的关系是聘用关系,并不享有正规在编教师的同等待遇。鉴于以上情况,如果私立园不能保证教师的待遇,一则很难聘到具有专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再则很难留住园中已有的优秀教师,这样必然造成私立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教师流动性大的问题。

私立园在教师选聘过程中的自主性、灵活性、经济性的特点,使私立园的师资水平处于相对偏低的状态,进而使私立园幼儿教育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二)幼儿教师职前培训

职前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初次接触某行业的从业人员,其目的是使他们接受较全面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同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主要就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及从事幼儿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幼儿教师能更好地胜任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

从已有的研究看,对于教师的职前培训多是指对从事高等教育或是中等教育的教师而言的,并未提及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更不用说私立园教师的职前培训。近年来与“入园难”问题相伴而生的是幼儿园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这在私立园表现得尤为严重。由于幼儿教师大量短缺,私立园根本没有时间精力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职前培训,而是让新入职的教师直接开展幼儿教育工作。而新入职教师对幼儿教育的专业认同感及胜任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专业的幼儿教育的程度,同时也受教师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具体教学实践的能力的影响,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很难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

目前,我国私立园很少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完整的职前培训。部分私立园考虑到新入职教师的工作适应及胜任能力的问题,采取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师徒制模式,关注更多的是对新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与指导。职业技能的指导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新教师也立马就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私立园往往忽视对新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不像职业技能的培训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它是通过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内化后再运用于实际教育活动而发挥作用的,有内隐性。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是指幼儿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也是幼儿教师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和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幼儿教师的师德决定着幼儿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虐童”行为就是幼儿教师师德失范的最直接表现。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意味着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尤其是对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有深入理解,其主要是通过对幼教工作进行持续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而实现的。[5]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认为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6]而现实是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园的幼儿教师实际的专业素质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私立园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私立园教师队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园方与教师的关系定位不够准确,更多的是体现员工与雇主的企业关系;大部分私立园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做得很不到位,不管是在园培训还是外出培训的机会都很少;私立园幼儿教师承担的工作量与工资福利待遇不匹配,教师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实际的保障;私立园教师没有参与职称评定的机会,使得教师没有谋求专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支持。这些问题综合起来造成教师对私立园缺乏归属感,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优秀教师严重流失,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等情况,使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难以提高。

三、解决策略

(一)政府加强对私立园的监管,适当扶持质量合格的私立园

由于私立园是自筹经费、自主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政府应加强对私立园的监管。政府应对私立园的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对于那些取得合法办园资格且教育质量合格的私立园,应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努力让私立园教师享有与公办园教师一样参与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的权益。这些合格私立园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幼儿教育资源,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幼儿教育的需求,也承担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政府适当扶持质量合格的私立园,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私立园聘请合格教师的压力,有助于私立园教师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幼儿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私立园在教师选聘中要严把质量关,聘用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的质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私立园在选聘教师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所选的教师必须取得幼儿教师的从业资格证,并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专业训练,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应聘者的师德,严厉禁止师德失范的人员流入幼儿园,以确保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私立园要做好职前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对幼教工作的认同感及胜任力

幼儿教育的对象决定了幼儿教育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类型学校教育的保教结合的特点。这使得幼儿教育相较于其他学校教育而言更复杂。在给幼儿进行保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开展教育,这种实际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是需要时间适应的。因而,对新教师开展职前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有直接针对教学活动的职业技能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幼儿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指导其教育行为,增强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胜任力,避免道德失范行为对幼儿教育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为私立园教师提供参与职称评定的机会和专业培训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政府要努力为私立园教师争取参与职称评定的机会,以此来增强私立园幼儿教师寻求专业成长的动机,把职称评定与工资待遇结合起来,对于推动私立园教师主动寻求专业成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私立园的管理者要为幼儿教师提供各种专业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要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日常观摩、教研活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对幼教工作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燕.幼儿园管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

[3] 薛文娟.教育行政机构对私立园管理的研究――以武汉市C区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4] 李卫.我国民办学前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幼师职称论文篇8

尊重人——尊重、理解教师。不能用一个尺度和标准来测量所有人,对每个人都要尊重和理解。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发挥其作用。

信任人——信任、赏识教师,实行民主管理,重视并采纳教师的合理建议,同时看到每个老师的优长,用欣赏的目光伴随老师的成长。

激励人——打造学习团队。鼓励教师进行学历培训和进修,将外出学习与工作成绩挂钩,形成激励教师成长的良性空间。

发展人——“知人善任,量才为用”,竞争上岗,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氛围。

幼儿园在发展中的巨大财富,就是教职工自主的专业化成长,并在幼儿园的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在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行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打造一支“尊重、合作、创新、发展”的和谐团队。

一、修师德,树师表

教师,他有十个称谓:老师、先生、园丁、慈母、蜡烛、春蚕、春雨、人梯、孺子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有这么多的形象称谓。幼儿教师是伟大的,培育的是祖国的花朵,幼儿教师的工作更是良心的工作,面对三四岁的孩子,那么弱小的个体,刚刚离开妈妈的怀抱,你的一个爱的眼神,一个轻抚和安慰,就能满足他,他们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全部寄托,421家庭结构造成了我们身上的职责之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职,高尚的师德师风更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铸师魂,树师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培养策略的首要任务。

1、承诺职责.每学期初,我们召开全体大会,反复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着全体职工的面,每一位教师承诺自己的岗位职责,人人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当你当众承诺,明确职责时,自己的使命感和职责意识非常强烈,也给自己的一学期工作,打了一剂强心针。

2、师德演讲.每年教师节期间的师德演讲,已成为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精神美餐,演讲题目为:“尽职尽责关爱孩子”、“向同事学习,讲讲我身边的感动”等等,教师们热情洋溢的演讲,给每个人很深的启迪,审视自己的职业道德,追问自己的工作职责。

3、辩论会.在幼儿园新老教师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缺少中坚力量的时候,幼儿园及时开展辩论会活动,主题是“幼儿教师是吃青春饭的吗?”在正反双方激烈的辩论中,使我们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解读。通过辩论活动,老教师重新找回了自信,新教师明确了努力方向。

4、拓展训练:每学期幼儿园都进行团队拓展训练,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如:定向越野赛,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不抛弃、不放弃,体味到了这种精神给我们带来的色和身心愉悦。背摔游戏让我们突破了互相信任的这个坎。兰丝带的故事,让我们永远心存感激。每一次的团队拓展训练,我们都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团队的凝聚力逐渐加强。

二、愉悦身心,快乐生活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更应是幸福的行业。掩卷而思,有时我们确实无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常常以为“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却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分量,以至于我们渐渐失去了重心,失去了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教师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份工作,抓到了这样一副牌,与其抱怨这副牌怎么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们这副牌。幼儿园应以“宽松的成长空间,良性的人文关怀,温馨的工作氛围,幸福的心理环境”打造和谐向上、积极乐观的园所精神文化。

1、生日蛋糕与贺卡:在园长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全园教职工的生日信息表。在教师生日那天,园领导带上生日蛋糕和生日贺卡亲自送到教工的手中。记得新调来的老师在接过蛋糕时,激动地流下了泪水:“我只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过生日,参加工作后就淡忘了,感谢领导这么细心,请领导放心,我会努力工作,不愧为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2、写给母亲的感谢信:在母亲节,幼儿园给每位职工的妈妈写一封真挚感人的感谢信,并送上一支美丽的康乃馨,感谢伟大的母亲培养了值得骄傲的好姐妹,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妈妈,您额角的缕缕白发,眼角眉梢的丝丝皱纹,都凝聚了教育子女的艰辛,孩子的幸福是您给予的,孩子的成长是您呵护的,如今您的子女无论年长还是年轻,都在幼儿园这片沃土上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感谢您培养了这么优秀的子女,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您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同时,倡议教职工拿出工资的一部分,为妈妈购买一份礼物,以此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3、退休教师回家:每月的9日是“退休教师回家日”,十几位退休教师相约“回家”,一起谈心,认真听取社会上反馈的意见,同为幼儿园发展献计献策。

4、节日礼物:感恩节请来幼儿园的姑爷,感谢他们对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关爱,并送给每人一个做饭围裙,暗示他们继续努力,疼爱妻子,关心孩子,构建家庭和谐幸福生活。六一儿童节,我们在为幼儿园孩子送上礼物的同时,也为教职工子女送上节日礼物和祝福;三八国际妇女节,为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并购买适合不同季节穿着的漂亮园服。

5、文体活动:每年教工运动会、卡拉ok比赛、登山找童年赏景品美食、春游、踏青、拓展训练等活动的开展,使得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情。在教工之家和党员活动室,幼儿园为教师准备了各种健身器材和保健器材,并提倡教师每周利用上班备课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活动。

幼师职称论文篇9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信息素养 评价标准 网络平台

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指幼儿园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有意识地使用信息技术,有效获取有关教育教学、工作评价信息,合理组织信息,选择性地使用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能使幼儿得到发展信息的能力。本研究针对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各种因素做了调查分析,以期为教师认清自己面临的挑战提供帮助。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贵阳市100名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

2.研究方法

自编《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含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维度,共44个项目。其中,信息能力又分为确定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使用信息四个层面;信息道德分为尊重他人想法、尊重知识产权两个层面。信息知识部分采用两级计分法,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得0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部分采用五级计分法,1~5分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问卷各量表的标准化α系数在0.703~0.824之间,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问卷的标准化α系数为0.902。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与年龄、教龄、职称关系

(1)30岁以上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高于25岁以下、28~30岁幼儿园教师,10年以上教龄的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高于5年以下、5~10年教龄的幼儿园教师,有高级职称的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高于无职称、高级以下职称的幼儿园教师。(2)幼儿园教师在评价信息层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教龄差异、职称差异。年龄越大、教龄越长、职称越高,评价信息的能力越强。(3)幼儿园教师在使用信息层面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教龄在5~10年的幼儿园教师使用信息的能力最强。

2.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与职前所学专业关系

调查表明,职前所学专业不是影响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还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其信息素养各维度的差异都不显著。

目前,幼儿园教师主要由高等师范院校、幼儿师范学校培养输送,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师范院校负有重要责任。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可以追溯到1984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通知》。然而,许多学校对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重视不够。高等院校普遍没有把信息素养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中,有的则完全用计算机教育替代信息素养教育,把信息素养教育简单化。

3.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与学历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1)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2)信息素养各维度除信息知识外,信息能力得分、信息道德得分在学历上的差异都很显著。(3)信息能力各层面,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在确定信息、获取信息上差异显著。(4)信息道德各层面,不同学历幼儿园教师在尊重他人想法、尊重知识产权上差异显著。以上四方面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与大专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1.探索有效的信息素养培养途径和方式

幼儿园教师需求的层次性、信息素养水平的差异性、信息素养的指向性决定了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使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园教师都能找到符合自己信息素养的培训课程。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培养途径总体来说包括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职前培养主要指在校学习。

2.制定合适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参考《国际教师能力标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等评价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美国有关信息素养标准基本都设置了二到三级指标,包括标准大类和评价指标,标准大类是对信息素养能力的总体描述,评价指标又可分为表现指标和成果指标两个级别。表现指标用明确、清晰、具体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行为进行描述;成果指标下设置多个成果标准,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细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测性。从标准大类到表现指标、成果指标,是一个从抽象笼统到概括、具体的评价过程。美国有关信息素养标准告诉我们,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信息素养评价时,一定要做到内容明确、具体,使评价具有可测性。

幼师职称论文篇10

【关 键 词】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075-02

目前,在我国13万所幼儿园中,有8.2万所属于民办幼儿园,占总数的63%。民办幼儿园已经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办学的主要力量。因此,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状况如何?她们教学能力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是我们亟需了解的内容,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力图全面了解昆明市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昆明市城区三所民办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三所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A园位于世博园附近,现有9个教学班,320余名幼儿,全园教职工45人;B幼儿园建于2000年,位于官渡区,园内设有班级10个;C幼儿园毗邻官渡古镇,现有250名幼儿。本论文力图了解三所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物分析法等。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三所幼儿园的所有教师发放62分问卷,收回62份,回收率100% ,有效率98%。结合问卷调查,还针对园长和教师都采用了结构式访谈法,有的还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还采用了非参与式观察,通过观察教师对教学前活动的准备、教学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反思等。此外,还收集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和培训记录等实物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民办幼儿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以及教学后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的调查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 幼儿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民办幼儿教师普遍能够了解幼儿的特点,并判断他们的学习需要,以此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但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她们却不熟悉内容,说明她们对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缺乏。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创造性不足,大多照搬照抄教材,很多人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以致教学活动方案编写存在困难。同时,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幼儿园本身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缺乏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理论和操作知识,较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2. 幼儿教师教学实施能力方面:幼儿教师都知道环境对于幼儿获取经验的重要性,在创设教学环境时大多能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都明白这一点,却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亲力亲为,不愿意让幼儿尝试,导致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少,参与度低。对于课堂氛围的调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班级氛围属于“活跃型”,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学活动组织存在困难。

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方面,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认为语言运用存在困难,只有极少的教师认为教学语言的运用较为容易。因为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讲解清楚,又要运用幼儿所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幼儿教育中,许多突发事件中都存在着教育契机,是否能够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也是教学应变能力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对此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73%的幼儿教师都不会从突发事件中找到教育幼儿的机会,能够找到教育契机的教师所占比例小。在访谈中,C教师谈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突发事件非常多,我只能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学中来,让教学能继续进行,没有太多时间去发现教育契机。

3. 幼儿教师教学评价及反思能力方面:幼儿教师注重对幼儿做出评价,但评价多集中于外显行为表现,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相应评价工具的支持。同时,教师缺乏自我评价。教师反思的途径过于传统,缺少对教学活动的记录和总结。

4. 幼儿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幼儿教师虽有研究的意识,但缺乏进行教学研究的行动。教师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教学研究对于提升其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科研不做要求,所以教师并不重视教学研究。以下是对幼儿教师关于“有没有发表过论文”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的教师曾发表过论文。这些教师发表的论文主要是对教学中一些幼儿行为的分析或是教学某一方面的感悟。民办幼儿教师较少与其不评定职称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幼儿园也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所以绝大多数教师就很少撰写论文。

三、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教师管理体系。民办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的保障与支持。因此,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是幼儿教师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昆明市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应在上述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基本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制度,让民办幼儿园的教学管理有法可依。针对民办幼儿园资金不足的情况,昆明市政府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民办幼儿园改善其办园条件,可采取各种相应税的减免措施,对办园较好的民办园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针对非学前专业的民办幼儿教师,有必要实行几年制的教师资格证,作为获得终生幼儿教师资格的过渡。对于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完成了相应课程之后,还应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并且在教师资格证制度中明确和细化对于教育实践的考核,这将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为了稳定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还应制定民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让幼儿教师能参与职称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

2. 优化职前培养,注重在职培训。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各大高校,要优化职前的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理论知识要进行深入学习,比如国家颁布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许多民办幼儿教师表现出教学理论知识缺乏, 教学技能弱的特点。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彻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理论与技能兼具的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调整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比例。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落实相关政策保证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后进修、业务指导等的学习。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训费用可以形成成以政府、幼儿园以及教师个人共同分担的机制,减轻教师个人出资的负担。同时,幼儿园要注重园本培训,由园长带领教师对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方方面面一起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也是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途径。

3. 创设民主管理氛围,完善教师评价及激励制度。和谐的幼儿园管理环境对幼儿教师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园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为创设良好的环境而做出努力。作为园长,要进行民主管理,能切实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保证幼儿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让其能够安心的工作和学习,同时给予广大幼儿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和继续深造。幼儿园应创造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氛围,形成教师之间积极的合作与互助,培育合作的教师文化。

作为园长应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切实符合民办幼儿园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确保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民办幼儿园需要对幼儿教师制定具体明确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培训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一位教师能积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 增强职业认同,成为行动研究者。幼儿教师自身是影响其教学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教师首先应认同自己的专业,并热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其次,注重幼儿教学的实践反思,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幼儿教师职前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也迫切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更新与提高。为此,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