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时间:2022-11-24 10:48:16

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摘要:“国培计划”以来,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推动了体育教师培训专业化发展。“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受到初中体育骨干教师自身、送培单位、培训承担单位、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吉首大学“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从强化制度保障,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践教学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强化科学研究等方面保障质量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应深入推进“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继续突出“国培”地位,强化制度保障;优化培训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保障;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师资保障;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强化科研和管理保障。

关键词:“国培计划”;体育骨干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

在国家深化改革体育新课标和教育部实施“国培计划”以来,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推动了体育教师培训专业化发展。“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由于在培训理念、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评价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培训质量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如何全面有效保障培训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初中体育骨干教师自身因素

培训需求是影响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参培的重要因素,其需求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初中体育骨干教师所处的工作岗位属于基层岗位,有显性的需求,也有隐性的需求,有眼前的需求也有长远的需求,有单一的需求也有多样的需求,且对于培训的需求更为具体和现实,需要操作性强的体育案例教学和体育技能的学习。不同学员之间对于“国培”的教育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参训学员的参训动机和态度是影响学员参培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一体化发展需要系统提升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1]参训动机存在多样性,其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科研能力、习得体育技能、扩大人际交往以及散心等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就成了重要的工作任务。对于部分处于散心、扩大人际交往等为目的的学员其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这就要探索、激发其学习的方法,提高参训兴趣。

1.2送培单位方面的因素

送培单位与参训学员在“国培”的需求方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二者之间还存在紧密的联系。送培单位要求参培学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填报培训需求报告,对于培训的内容、时间、形式等在报告中详细说明,并逐级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与培训单位进行培训方案的沟通和交流。为保障“国培”学员的培训质量,送培单位与“国培”教学点必须科学的分工和有效的衔接相关工作,对单位和送培学员的实际情况、需求、意向等与“国培”教学点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国培”教学点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国培”工作。送培单位要充分发挥督学的作用,关注单位学员的学习和研修情况,全程参与及时有效地保证培训的质量。对于“国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等给予及时解决、处理,并积极落实学员训后的实践教学、课题研究等工作。

1.3培训承担单位方面的影响因素

(1)师资水平。“国培”集中教学的时间比较短。“国培”教学师生之间比较生疏,相互之间了解不够,这就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师资涉及教师的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技能等方面,师资的配备、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能力、学术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是师资水平的重要体现。“国培”体育教学应针对参培学员的特点,合理配备相应的师资,制定和实施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使学员通过培训能够系统掌握培训知识、技能和实现现代化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训目标和内容。在“国培”体育教学中,中学体育教师思维模式和现代化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培训的重心。在培训的过程中,科学培训目标要反映学员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适合学员建立新的中学体育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并能够依据培训目标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中学体育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设定符合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培训目标与内容,在培训前应深度调研一线体育教师的需求和意见,优化培训效果。

(3)考核评价。对“国培”教学点、任课教师以及培训学员等主体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的准备阶段,培训机构制定的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学员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内容。考核能反馈培训方案是否满足学员的需求,是否根据“国培”教学点的教学条件、教学师资以及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特色推进培训目标的实现。科学设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组织与方法等,使培训时间、培训场地以及相关资源得到优化的调配,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的过程性评价中,考核能科学反馈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教学组织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程度等,促成培训单位和培训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改进。在培训的终结性评价中,考核能够检验培训效果,能检验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是否给学员的需求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以及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员的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4)培训管理。各高等学校领导层很少重视“国培”项目,而培训的管理水平则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上课、学员的学习等。在“国培”教学中,“国培”项目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国培”项目的管理包括师资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这就要求“国培”管理工作不仅要搞好与学校领导层的关系与工作沟通,也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同时要具备较强的洞悉社会需求、学员需求的能力,开拓“国培”路径,提升“国培”质量,建立“国培”品牌,并加强与各培训教学点、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5)培训的场地设施和信息化水平。鉴于“国培”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点的场地设施状况对培训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培”体育教师培训要讲授大量的特色运动技能以及实施实践案例教学,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不仅要符合所授课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在场地设施的专业性、安全性、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教学媒介的信息化程度也对参训学员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1.4教育管理部门方面的影响因素

构建以“国培”质量保障委员会为主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把教务主管部门、人事部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学院等部门积极吸引到“国培”项目中来,有序的展开与实施“国培计划”。充分认识到“国培”的长期性、独特性和复杂性,注重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对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的解决,围绕“国培”中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目标,围绕“国培”教学点的师资、优势课程等,确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质量的评判标准,建立相对稳定的、长期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方案,完善培训成效跟踪,为培训质量的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加强教师的评定与奖惩。在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的理念下,灵活设置培训的评价目标,突出教师的过程性评价的实际效果与培训考核,把过程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并积极运用听评课,营造培训氛围,以制度建设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教育管理部门是“国培”的重要主体,是“国培计划”的引导者、组织者、监督者以及评价主体。教育管理部门对培训单位、培训教师以及学员等进行定期考核,履行监督调控职责。对培训教学点制定的培训目标、培训任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评价等开展科学的考量。对“国培”教学点的培训条件,如教学设施设备、实践基地、教材、师资队伍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条件和基础等进行综合的评估。

2吉首大学“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

2.1强化制度保障

吉首大学“国培”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主题是“初中体育教师民族民间体育专项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据此,吉首大学设定的培训目标主要包括转变职业理念和资源开发意识,提高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能力以及提升民族民间体育培训能力三方面,其中重点是提高学员的民族民间专项教学能力。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国培”项目的制度、规定外,由学校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科学学院成立“国培计划办公室”专班开展相关工作,专门制定了“国培”管理制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责任管理体系,利用体育科学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团队和学科优势,对“国培”体育项目严格制定教师选拔、考核评价制度和授课规定。

2.2推进信息化建设

吉首大学在原有的体育科学学院本科、研究生教学的基础上,依据“国培”教学的需要,建设了部分专用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国培”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利用吉首大学校内网建设了《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视频》等网络研修课程,组建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示范性名师工作坊”,并为参训学员配备个人空间,为培训班配备网络研修社区,按照“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团队有关名师工作坊研修的统一要求,充分利用网络研修社区互动平台,为学员提供训前、训中、训后全程学习与实践的指导。采取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民族民间体育》精品在线课程引入培训环节,运用情境展示、示范讲解、案例研讨、任务驱动等方式展开培训。

2.3提供实践教学保障

吉首大学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进行“身心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新课标与民族民间体育教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能力培育”“民族民间体育专项线下线上混合教学与案例分析”。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进行“民族民间体育拓展教学与训练”“域外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信息技术融入民族民间体育线上教学分析”“民族民间体育教学研课、磨课”“民族民间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开展经验交流”“民族民间体育教研活动组织指导”“培训成果展示与评价”。为此,吉首大学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保障工作。除了推进教学场地设施建设外,还加大了对信息化教学、思政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评价等的投入。在教学实践基地方面,与吉首市、张家界市和凤凰县多所中学合作建设了“国培”教学观摩实践基地,其中与张家界天门中学、凤凰箭道坪学校建设的两处“国培”教学实践基地被认定为湖南省“国培计划”优秀实习基地。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吉首大学“国培”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利用体育科学学院的学科平台积极推动“国培”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在本学院、本校选拨优秀的教师队伍外,还邀请了校外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以及其他体育专家担任“国培”教师。这些专家都是在“国培”体育项目中有丰富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团队由其他高校专家学者、中学优秀体育教师以及校内副教授以上的专家组成,其中有体育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心理学高级教师、国家心理健康卓越教师等。在教师队伍的培养方面,经常对教师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教法、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实施信息化教学培训,注重教师引导式教学、项目制教学等能力的提升。

2.5强化质量管理

吉首大学在培训前要求所有学员在参训前完成电子《培训学员档案表》和《培训学员需求调查问卷》的填写,对学员的基本信息、知识技能结构等进行全面了解,积极收集学员对培训的需求信息。培训中强化教学质量管理,重视学员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期间学校向学员免费开放实验室、图书室以及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学员与培训专家通过培训班级群进行交流,提供培训信息提醒、学习信息提示,定期组织召开主题讨论,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最新信息、刊发学员心得体会和优秀教研教改文章等。培训后提供后续返岗实践教学与学习资源,跟踪指导学员返岗实践教学,指导学员完成一到两个有代表性的体育学科课题设计,通过网络及时解答工作实践的困惑,并把专家下基层学校指导体育学科课程教学和研讨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确保培训效果,不断优化培训方案。

2.6强化科学研究

自2010年起,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已多次承担了初中体育教师的“国培计划”项目,共计培训上千人,围绕“国培”,编写了培训教材,积极开展省级、厅级以及校级“国培”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学院教师指导了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研究了吉首大学“国培计划”中学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体育教师培训项目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吉首大学成为了全国示范性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办院校。经专家视导调研和综合评议,2020年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授予第二批“国培计划”精品培训项目称号。

3“国培计划”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

3.1突出“国培”地位,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和健全完整的、系统的、长期的培训制度。结合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现实需求以及固有的工作属性等,分别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实施培训。增强“国培”制度的法制化和强制性。对于“国培”教育的培训地位、培训内容、培训经费的投入进行立规立法,明确“国培”主体的责任范围,增强“国培”的强制性要求,规范和保护中学体育教师的参培权益。进一步解决中学基层体育教师培训机会不均问题,使优秀教师都有参与“国培”培训的机会并适当照顾一般的体育教师。建立开放、协同的一体化体育教师教育体系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2]建立培训学员与本科生教育相联系的制度体系。“国培”教育与本科生教育能够互相促进,一方面“国培”学员可以对本科生实施很好的经验介绍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本科生能够对“国培”学员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以及创新理念等起到提升作用。

3.2优化培训设计,强化实践教学保障

“国培”教学点要以《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等为指导思想和依据,将国内外优秀的理念内化到“国培”的培训中,深入贯彻“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等,奠定“国培”的质量保障基础。以正确的教学理念做指引,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以及中学体育教师的学习背景、需求等,提出适合本单位的“国培”体育教学理念,并据此建立明确的目标,突出教学特色,建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国培”管理人员、授课教师与中学体育教师交流、合作的平台,开办校外培训点,特别是加强实践点的建设。推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使“国培”成果广泛、深入得到推广和创新。学员在返岗以后积极与培训教师、培训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使培训结果能够在工作单位得到更好的实践。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根本特点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基础。[3]要对“国培”体育教师培训项目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国培”体育学科对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要求较高,现有的资源难以满足“国培”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培”教学点要加大对“国培”项目的经费投入,整合各类资源,为“国培”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保障。要综合考量在校全日制学生和“国培”的需求,明确目标任务,摸清场地设施的底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融合标准建设场地设施,并提高场地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利用的效率。

3.3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师资保障

完善学员的培训激励机制,从促进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把中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结果与其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中学体育教师参训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激发和培养体育教师实现价值自觉是促其个人与社会价值融合统一的根本前提。[4]在培训过程之中,对培训学员的考勤、课堂参与度、作业、实践等情况实施科学评价,对不合格的学员进行通报批评,对优秀的学员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其实现价值自觉和参加培训的内在需求。提高“国培”教学点的专业化程度,加强教育师资的培训常态化、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培”质量的重点与关键因素,是衡量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完善“国培”教师选拔体系,成立“国培”教学的专家团队和研修团队。有效整合教师培训、教学科研、信息化教学等相关力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国培”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全方位推进“国培”教学一体化发展。

3.4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强化科研和管理保障

实施“国培计划”划的全程性质量跟踪。对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过程评价以及培训效果的检验等,要进行全程的跟踪,并动态调整。坚持质量监控的专业性、长期性与系统性。强化专家以及学员的经验分享,强化理论学习、经验分享、实践三位一体的培训形式。激发参培学员作为主体的内生动力,激励学员在培训中根据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向和路径,并把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国培”教学点。“新国培”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更加有意识地推动教师培训的深度研究。[5]除了要研究“国培”体育教师培训的现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外,还需要加强多学科在综合研究“国培”体制机制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以及产学研结合等问题。开展体育教师教育者自我研究,增强自我专业身份认同。[6]健全“国培”质量考核和评价制度,对“国培”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国培”教学点按照培训目标、培训方案等,依据体育专业、体育课程、培训教师、培训学员等各个层面相结合,参考“国培”教学点所在的高校实际情况,对培训目标、内容、设施等全程跟踪,构建全面覆盖的考核和质量保障体系。根据“国培”教育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政策目标和质量评估标准,积极引导政府、专家、高校、送培单位以及学员参与的质量评估工作,建构多主体参与的培训质量保障模式。

参考文献:

[1]于素梅,王晓燕.新时代体育教师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1(6):12-17.

[2]张志勇,魏丕勇,孟晓平.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审视与共同体构建的新时代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12):1-10.

[3]李承伟,姚蕾.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10):117-127.

[4]郑继超,董翠香,董国永.教师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1(6):18-24.

[5]李瑾瑜.“国培”十年:教师培训专业化探索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发展[J].教师发展研究,2020(3):15-26.

[6]张波.国际体育教师教育者研究及启示[J].体育科学,2021(11):61-68.

作者:段绪来 单位: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