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08:12:00

历史专业论文

历史专业论文篇1

一、.产生职业倦怠,自主发展专业的积极性不高。

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等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使得教师在短时间内感到过度的负荷和角色冲突的不适应,而这种冲突和不适应又使教师产生了过高的职业压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职业倦怠的教师常常会满足于现状。同时,他们会用消极、悲观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职业和自身发展。这种不思进取常常会造成教学能力低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有一种低个人成就感,无意也无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即使是“偶有为之”,积极性也不高。

二、.知识结构状态与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史实”和“结论”过多,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结构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过于固定化,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教师,其历史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更新大都依赖于比较消极的外部给予。一些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而在新的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如果简单依靠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就会出现各种困难和矛盾。

三、.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使得教师无心实施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这些理念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有益处的。但是,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发现:这些理念仅仅是口号而已。因为在课改后,仍有许多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学生的成绩也是评价教师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不改变,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不改变,又怎么实施呢?

二、课改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专业化教师就成为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这个过程艰巨而复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和途径努力。

一、.通过自主学习激励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就如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主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新课改后,历史教师必须努力掌握三方面的知识,即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宽广的其他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师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在新课程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师在研究历史教材和历史读物的同时,还要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最新的史学研究动态,积极与其他历史教师或历史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广博地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中体会与汲取。历史新课标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广泛涉猎,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旦把这些学习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就会从中感受到乐趣,并得到成功的喜悦。

二、.通过教学反思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技能要求,也是提升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历史学科中要真正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必须养成自觉反思的意识,知晓在教学中反思的内容,并懂得在教学中反思的策略与方法。如:(1)教师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当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亮点、疑点、难点、盲点、弱点等中的某一点或几点,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深入反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改善的对策及预期可能生成的结果。(2)在同行会诊中反思。当教师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经验之后,往往会出现教学水平的停滞不前,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师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思进取、教育观念老化,等等。通过同行会诊,教师能找到教学水平下滑的现象的主要症结所在。(3)在学生反馈中反思。通过学生反馈的有效信息,从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号;通过反思学生,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标任务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能够获得他们期望的意义。反思性教学拓展了历史教师的发展空间,让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从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三、.通过校本研究带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作为一门科学,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让历史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提高校本教研的意识,树立在校本教研中主动发展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的工作氛围。历史教师在教研组中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集体讨论等活动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同伴有效互助,实现经验共享,使每一位教师都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进步。

校本教研的发展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可以把加强校本教研作为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实施多项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校本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重要教育资源,强化校本教研能够带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支持推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历史教师要实现专业的发展,除了具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外,各教育部门、学校也必须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在中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只重视语数外,对于史地等学科关注得很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偏差。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学好语数外,还必须有其他知识的熏陶,其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养的一个有力途径。所以作为教育部门,应该努力为中学的历史教学提供各种保障。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在以往的教研中,我们都关注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而忽视了学校对老师发展的影响。要实现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就要积极支持,努力提供各种可能的条件。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只有大家都意识到历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历史教学才能走上一个新的起点。其次,学校要努力为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发展条件和机会。如加强历史教研组建设;组织专题讲座;举办理想课题研究和优质课比赛;构建促进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培训模式等。所以机制保障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历史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76-0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和实施,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高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体是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和成败。

一、拓展历史学科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凸显学科特色的专业特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它包括:史学知识、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观念、史学研究动态、史学思维等。

第一、应具备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历史教师最基本的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和专题化的课程结构,以模块为形式,打破了以往按时代纵横相间的通史编排体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和地方史等知识。将全球历史、中外历史放在一起研究。对于各个模块中出现的交叉内容,只有具备完整、系统、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明确教学主题内容,明白它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第二、应具备广博的其他文化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各种知识均有所涉略。如语言、政治、地理、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学科,只不过高中历史教学偏重于了解和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层次,不求达到专业层次而已。历史Ⅲ中的“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即是鲜明的体现。

第三、深入学习史学和历史教学理论。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历史教学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就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高中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如赵恒烈、金相成等编著的《历史教育学》,齐健等编著的《历史教育价值论》,王宏志编著的《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等,都是很有见解的重要资料。此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及聂幼犁、赵亚夫、杨宁一、曹大为、冯一下、陈伟国等写的相关文章都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掌握史学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是“论从史出,论由史证,史论结合”。对高中历史教学也同样适用。比如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是个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知道了这个结论是怎么由事实论证来的也就明白了鸦片战争的始末。再如胡适所主张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也是经常用的方法。比如说“皖南事变后,中共什么以斗争求团结?彻底决裂?

第五、更新史学观念。高中历史教师须了解史学研究范式并尝试用科学的历史观整合学科体系。固守成见,视野狭窄,不符合现代教师的要求。目前中国史学界出现多种史学范式,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主导,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并存局面。史观在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中的体现非常明显。如2008年文综全国卷一 15题: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认识,即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能祸害人类。

二、关注现实问题,开阔国际视野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历史教学是服务于现实的。当今在世界上大国兴衰问题、全球化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国际合作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敏锐地捕捉信息,开阔国际视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现实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历史专业论文篇3

 

历史学科分论坛会议分别于4月12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大楼、4月13日上午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中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师范院校的2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论坛,会议由聂幼犁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主持。在前后两天的教育论坛中,各位代表们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师

 

教育当前面临的各类问题

 

1、毕业生就业率低

 

叶小兵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都师范大学培养历史教师正处于一个危急阶段,去年就业率60%,历史系师范类毕业生40%找不到工作,除了北京市的客观原因外,学校的师范教育定位不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下降,竞争力差,也是原因之一。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毕业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最近能走上中学历史教学岗位的比例在下降,最低的一次大约只有20%左右。

 

编者评述:实际上,中学人事机制的僵化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现在在岗的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不在少数。这就造成在岗的不合格,合格的没有岗位。农村中学仍需要大量的本科毕业生,但是,有些大学生也不愿意到农村中学去。当然,农村中学的待遇较低也是客观原因,这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解决。

 

2、历史专业基础课不扎实

 

蔡坚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中学历史老师中的青年教师专业基础不扎实。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陈旧,有些还把过去学的很旧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没有创造力,中学教师的创造力集中表现为对教材富有个性的把握,但是现在的老师做不到。

 

贝国梁高级教师(朱家角中学):刚刚毕业的历史系师范生,最先暴露的缺点就是通史知识缺乏。结合多年来在教学中的体会,我认为现在中学最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历史老师,其一,必须有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其二,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比较扎实的通史知识、与通史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史学研究方法;其三,中学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其四,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王斯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中学教师到底缺什么,恐怕主要还是缺学科知识,现在根本的问题是提高教师的学科水平。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所教专业知识没有比较高的水平,怎么能教好学生?

 

编者评述:专业基础薄弱是普遍性问题。年轻教师知识的短缺还是正常的,历史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大学全部完成,在从业过程中,持之以恒地阅读学习,慢慢提升,可能是必经之路。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部分中学教师思想僵化,不知学科发展的趋势,仍囿于中学的一套传统模式。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之一。怎样提升整体中学教师的水平是一个大问题。培养的年轻教师如何具有新思想、掌握学科发展的新知识,使其很快成为适应素质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是师范教育的任务。下面的发言针对这个问题。

 

3、师范教育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问题

 

陈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的一个教学弊端是,大学教师讲课是根据自己的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度,讲什么内容完全凭个人的兴趣,不是根据一定教学计划。特别是两门通史和史学理论应该根据中学课改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现在本科生的史学观念很陈旧。至于史观在中学中的应用,据调查,70%的老师说他们在大学里没有学过相关知识。

 

赵克礼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培养教师的课程体系和我们教给学生的教学理论、我们所给学生的知识,事实上很多时候是假的、空的,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的。我们要培养的是21世纪的中学教师,他们是肩负课改重任的中学教师,中学要实行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而我们大学的所有课堂都是在满堂灌,想要培养出能到中学去指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师范生是很难的。

 

蔡坚副教授:现在师范院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和非师范类历史系的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多了几个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习的学分而已。师范类历史课程必须抓住“通史”,但是否增加了“通史”的学分就解决问题了呢?没有,还应研究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和非师范类学生的通史内容有哪些区别。如果在大学里面学的内容和到中学里教的内容(包括基本方面和观点)基本不相关,学生的“专业基础”又何从谈起?问题还在于我们的课程形态、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和课程模式应该有别于非师范类院校的历史课程。现在有些大学老师的教学观念非常落后,他们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研究的历史内容(结果)传输给学生,经过这样教学“师范”的熏陶,学生将来怎样到中学里面去教学?目前大学的课程是传输知识的课程多,培养能力的课程少。甚至像“原著选读”之类的课程,也变成了大学教师的“解读”课,是教师“读”,不是学生读。所以,改变师范类历史课程的形态、类型和模式很重要。

 

张元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我讲一个案例,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入学率越来越低,比东亚系的入学率还要低,经过老师们的分析,发现整个系的教学设置出现了问题,教师们都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改革教学,即以问题为主,讲这个问题是怎样得到的,这个问题根据的历史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怎样论证的。这样改革之后,历史系入学率又开始高了。所以,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学历史不是要知道过去发生了多少事情,而是要从这门学问里学到其所提供的学科能力。相应的老师就要有能力,要知道这个问题怎么来理解,应该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出一些道理。老师怎么有这个能力,就需要一个力量,这个力量能提供培养能力的一些资源。比如说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们就应该让学生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最有用的东西。

 

聂幼犁教授:教师教育问题,固然与课程设置的学分比例有关,还应该包括这些课怎么上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史学的诞生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的。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权、人性、人文的崛起。历史教育本身也要改革,要有人,要有思想,要有道德,要有智慧。我们的孩子将来不是都做史学家,而是要成为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学生们要面向未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新事物,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人生的道理、智慧和方法,通史课程要强调“通”,专史课程要强调“智慧”,教育课程要强调“务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大而化之的唯物主义高调,加上“灌输”模式的分析及其观点、结论,只要基本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就可能使基础教育中的历史教育取得短暂的成功;但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在信息社会中,如此做法,即使十分符合主流意识,就不可能成功。学生最喜欢、最需要的是在学习生动具体的、有史实的过程中学会实在的、可迁移的、基于唯物史观的观察社会、认识世界、内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得再现实一点,在经济后发达国家,在一个精神文明、社会诚信、荣辱是非严重缺失的社会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教师教育和当前教师在职培训中,加强唯物史观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方法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良好的、真诚的愿望中,在客观效果上走向自己的反面。

 

编者评述: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或许哈佛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能知道历史发生过多少事情?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有成就的“博导”,也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历史学科的其他领域他们也不那么熟悉。中学教师反而要中外兼通。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基本掌握历史这门学问里的学科能力,要知道怎样理解历史,怎样思考,结论是怎样产生的。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

 

4、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陈辉教授: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各方面诱惑很大,历史系的学生真正能够安心做一名中学教师的少之又少,据我们的调查,至少有80%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赵克礼副教授认为,我们师范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问题和专业技能问题,更重要的是专业思想问题。现在我们学校的情况是,免费师范生自己很茫然,作为一个免费师范生在报名之前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吗?知道这个职业要干什么吗?知道这个职业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不知道,很茫然的背后就是没有真正的动力。

 

编者评述:这是老问题。专业思想的稳固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很多事实证明,展现历史学的学术魅力是使学习者发生兴趣的关键。

 

5、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

 

姬秉新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实行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制度有一定问题。实习的作用是什么?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当老师,我们要手把手交给学生怎么做。教学法课程只是讲了一些方式方法,怎么做,要在实习中去学做。但是,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去了,规范的老师指导就没有了,规范的教案书写没有了,规范地试教也没有了,学生不会讲课,这样把学校的牌子也砸了。呼吁大家应该向教育部提意见,不要让师范生去顶岗实习。

 

叶小兵教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方面,实习尚要延长时间。现在教育部已经有明确规定师范生实习不能少于一个学期。现在首都师范大学的想法是4+2模式。四年本科,两年教师教育,其中有一年把学生放在郊区的学校,既支边,又加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关于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庄韵勤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从理论上说,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教学法;第二个层面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教材研究,第二,强调现代化的教学成分,开设多媒体或者现代教学,但是在第一个层面还要讲传统的教学法;第三个层面,是应对中学的拓展型课程的选修课。从实践上说,分为三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见习阶段,定位是了解教师。在大一大二进行,主要分为观摩、理解、模仿。在学生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情况的同时,让学生到学校做副班主任,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都会集中作一次交流,四个学期共四次交流,学生提供经验。第二阶段教育实习,这一阶段的定位是学做老师。安排18周,原先是6周。一方面,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科实习。第三阶段:研习阶段,定位是做好老师。把以前的实习小结延伸了,单独设了一个阶段,通过几种样式进行,不是每一个年级都是一种样式,第一,请特级教师为学生实习期间拍摄下来的交流课进行点评,因为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层次。不像在前两个阶段请的是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这样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接受。第二,我们要求每一个实习小组推出一堂学生提供一堂交流课,拍下来,然后选一两堂课,在特级教师点评的基础上,我们自己也点评,然后写出书面报告。同时在研习阶段我们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实习阶段的调查、研习,进而发展为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不仅要对现象描述,还要对现象进行解释。

 

周巩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我们新的课程设置计划是这样的,通识课程是50学分,历史专业课是80学分,教师教育课25学分,一共155学分。通识课程除了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还有10学分的人文通识课。变化比较大的是为了适应免费师范教育,设置了25学分的教师教育课程,这25学分的教师教育,可能会冲击历史专业教育。另外,在2004年开设了文科大综合课程。历史专业课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历史专业基础课,第二大块是历史专业主干课,第三大块是历史专业系列选修课。东北师大的历史专业基础课是由9门文科大综合课程组成的。从2004年开始,文史哲每个院系开设三门课程,共同组成9门课程,形成文史哲三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历史系开设的课程有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史学通论;文学院开设的有文学通论,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哲学系开设的有哲学通论,逻辑学,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这就共同形成了我们历史系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构成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32学分,专业专干课36学分,总之,必修课就达到了68学分,这样大大压缩了专业系列选修课的分量,只有12学分。去年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开设,为了传统历史学科的建设,开设了历史专业的非师范专业——全球文明史专业,这是为想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开设的专业。

 

王斯德教授:有这样几门类型课的设置非常重要:第一,两门通史课。这两门通史课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学好。要请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提高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二,选修课。选修课要进一步升华,主要侧重于学习方法,不要太多,要少而精,学那些有代表性的,而且要教学生学会怎样进行研究。第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讲中外的经典著作,让学生与古代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对话。第四,史家讲座。华东师范大学开了一门课就叫史家讲座,有学分的。第五,史学理论。光有资料,没有理论分析、没有理论思维是不行的,长此以往,讲课讲不好,写文章写不好。史学概论这门课要开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六,实践性课程。有两门课很重要,一是毕业论文,这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二是教育实习。第七,教育类课程。学生对这些课兴趣不大,但并不代表不重要,问题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还有问题。

 

张元教授:台湾的情况是把断代史加到了通史里面。中国通史16个学分,每周四节课,共上两年,这样,通史作为基础课就巩固了。关于经典著作,每两年在台湾大学开设一次“资治通鉴”课,鼓励学生如果对经典感兴趣,就去研究一部经典。据我了解,关于史家讲座,在香港大学历史系的每一位老师都要讲授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结果很多学生转到了历史系,可见教学效果很好。

 

编者评述: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或许“具有中国特色”。据了解,发达国家没有那么多高等师范院校,美国似乎就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中,各类师范性质的院校占一定比例。那么,研究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很有必要。目前中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一位历史教师同时教授4个班200左右学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参照发达国家学生与教师的比率,我国对教师的需求量还可能保持一个时期。师范院校要办出特色,取决于课程设置。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竞争教师职业,应当优于综合院校,但现在的实际不是这样。

 

三、关于历史“学科教学论”课程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朱煜副教授(扬州大学历史系):作为学科教师教育涉及的面很广,包括课程、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通常我们认为要培养一位教师包括三块,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有学科教学论。历史教学论这门学科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但是发展至今停滞不前了,为什么停滞不前?因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中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两个方面,第一,是这门学科的归宿问题,这门学科是归在教育学门下的,是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下属的学科教学论,在教育理论的圈子里,研究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人很少,研究教育的人不关注学科教学,瞧不起,认为搞的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所以,这门的学科归宿没有位置,学科发展处于一个游离状态。这门学科将走向何处?这可能是摆在所有课程与教学论同行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向史学方向去还是向教育学的方向去?第二,我们没有从技能技巧方面向理论方面进一步提升,我们搞的研究偏重于操作性,还没有真正形成我们历史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有宏观的东西,要搞清楚诸如历史教学论是什么,历史教学论要研究什么等基础问题。

 

聂幼犁教授:我从1982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思考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是什么?哲学?科学?艺术?到现在悟出一个道理,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造好一座桥梁,物理学、地理学、化学、人文学……都要懂。我们就是造桥,就是要培养好学生,是扮演着“工程师”的角色。对历史教育论的学科歧视是肤浅的表现,没有道理,更不合情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比研究猫、狗、耗子更复杂、更高级。历史是超空间、超时间的智慧,是做人的智慧,不是流水账,关键是我们要自己拿出历史的智慧来,使学生变得聪明、成功,而不是考试后就还给老师。

 

任世江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大学的职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人,师范院校要培养能够承担历史教育职责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学还承担着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体现了一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水平。本次学科论坛,研究师范教学和教师的培养问题,适应中学教学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怎样引领中学教学,研究的问题应该要影响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和相关文件的制定。那么,我们就需要讨论,当前历史教育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现在我们的历史教育学不缺理论,纯理论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历史教育是应用的学问,不是纯学术范围的问题。历史教育要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有理性的公民,现在的历史教育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吗?存在什么问题?师范大学应该研究历史教育的核心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这是我想跟大家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课程原先大家说是通史体系,现在改为主题式的、专题式的体例,但是在内容选择上并没有大的突破。教科书将通史中的相关内容拼在一起就是专题,然后再增加一些社会生活的专题,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中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有历史教育的基本标准。讲了很多年的课改,新课程也没有很大变化。中学历史课程和大学历史系的课程,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学是历史教育,大学是培养历史专业人才,师范院校不仅要使学生打下历史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使学生明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学的关系,通过历史课程的内容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是中学的特点。那么,中学历史到底应该学什么,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不明白什么是历史教育,不知道历史教育的特点,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如果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认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特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综合大学的历史专业完全可以从历史学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但是,师范教育似乎不可以。中学历史课程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中学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同时也对师范大学的本科教育提出了要求。历史教育的时代性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特征,我国有这个传统,发达国家也有同样的要求。课程内容怎么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没有一个与课程理念相配套的、有中学特点的中学课程内容,那么新课程所提倡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就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模式,历史课也就不会有生命力。要让学生爱学,就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选择内容、重新定位,要研究这个基础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就有了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也就突出了。

历史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历史教师; 研修; 新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117-01

当今时展的迅猛态势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对我国的教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质疑,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势汹汹,真正开始冲击着长久以来的人们固守的思想。事实上,教育改革的声音这些年从未停止且愈演愈烈,但作为站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们都很清楚,传统的教学目的方式从未在根本上改变,如果改变了,那只是形式的变化,而且是有限的变化。无论是多媒体的引进还是授课方法的变换,都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花哨”的形式上,教师并未从根本上改革教学而学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学习方式,我们说这是评价机制的结果。所以,历史教学的改革也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从某种程度来讲,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失去了真。

一、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历史教师的研修与进修

1.历史课程观念、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历史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广泛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联系,导致历史教师在职前教育(大学阶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科学发展和新课程历史教学实际的需要,必须不断充实新的教育理论,适时补充教育技术,以扩大自身的历史教育、教学视野。

2.当今的历史学科教育成果层出不穷,每隔几年就有一个大飞跃,这种飞跃既包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成果和新方法,也包括与历史学科教学相通的其他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成果和新方法。教师实施历史新课程,就不能不关注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这既是由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由教育科学发展的特点所决定。

3.随着社会进步的加快和多元化的发展,乃至学校教育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有越来越多的非教育专业学生充任中学历史教师。这些教师在促进教育、教学体制变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且迫使“进修”制度和内容更具有专业性、自主性和个性。

二、历史教师研修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内在的改变并提升对历史教育教学目的真正认同

我国新的课程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21世纪中学历史教育主要设置分科型《历史》、综合型《历史与社会》课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实行“板块+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实行“科目+模块”的新课程体系,实施历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旨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为了搞好新课程历史教学,特别是为了适应《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的教学,以及高考“3+X”模式文科综合的推行,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新的史学理论不断出现,史学新观点、新方法层出不穷;新课程不断将史学研究新成果和考古新成就转化为教材内容,增加了许多社会史、文化史的内容。如《中国历史》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反映了1986年以来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考古成果,吸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的成果。《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学习主题中,编者利用小字部分介绍了中国电影业的初步发展;加入“社会习俗的变化”一目,涉及了中国近式、服饰、礼节、称呼、饮食,且用小字补充了中山服和旗袍的来历。因此,专业发展背景下的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研修,广泛的学习和了解如下内容:唯物史观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史学研究、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关注历史研究的视野,将底层民众的历史,经济、价格、移民、家庭、犯罪、婚姻、继承、人口、习俗、城市、社区等不断纳入史学研究范围;新的研究方法,尤其要注意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结缘而出现的新人口史、经济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比较史学等的发展;历史学的反思;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比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等;对当代世界的重大事情的关注,比如中东和平进程、朝核危机、金融风暴、奥运会等。只有教师的历史知识不断拓展和延伸,教学才能达到一定深度,为下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打基础。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就需要历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跟上时代步伐。

三、在当今教育发展背景下历史教师研修的有效新途径

从研修的效果来看,“离职研修”是比较好的,有条件的历史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研修,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离职研修,亦即脱产研修,一般属学历研修,是指历史教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到高等师范院校、省(市)教育学院等学习环境,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专门的课程,补充和更新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高质量的离职研修可以推动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离职研修在大多数情下并不实际,就目前而言,中学历史教师一般都是实行一人一岗,如果脱产时间较长,会影响到学校工作的安排,因此,对于广大历史教师来说,不脱离教学工作岗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研修”,应该是最基本而可靠的途径。其中“校本研修”就是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研修”首选的有效途径。所谓“校本”,即“以校为本”之意,“校本研修”简单地说,就是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研修”是历史教师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研修方式。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包含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进修、研修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修三种基本途径。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要努力做到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离职研修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专业化背景下历史教师的校本研修内容应全面化,内容应包括网上备课、教研、交流、课件制作、资料搜集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技能型”研修;提高历史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评价型”研修;对历史教师教研意识的激发、科研方法的培养和科研过程指导的“研究型”研修;以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观点、新信息为主的“理论型”研修。这种建立在自身实际面对的教学现状的校本研修因其针对性和具体化是对一线历史教师最有效的提升和帮助,真正达到了研修的目的,即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上、下), 1997,3,4.

[2] 人民教育评论员.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已任[J].人民教育,1998(9).

[3] 宋旭辉.教育与创新[J].上海教育,1999(1).

[4] 黄小波.历史教学问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J],1998(6).

[5] 钟启泉,崔允淳,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第二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 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 师范生 历史教改 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3-01

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弘扬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培养民族精神,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和文化课的处境很难对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的充分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历史教学长期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要改变现状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怎么改,如何改是当前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历史课的思考和研究,希望能对今后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历史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必修课,它的具体特征呈现出来的是综合性的,所以教学方式也要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教学改革的思路应该从综合性入手,把历史课程真正的综合性体现出来。因此,历史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课改研究。

一、教学上开展互动模式教学

师生互动的模式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于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的僵化学习,是将来文化课课改的一大趋势。互动模式教学具体操作可以分为小组讨论、主题辩论、个别演讲、师生互动等方式展开,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教育有诸多优势,分别是: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课堂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如秦始皇的暴政、石崇的奢靡、万历的怠政等,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和学生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拉近学生和历史课的距离,尤其对大多数是女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讲更是如此。

2.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

当前的个别不怀好意的媒体和海外敌对势力故意抹黑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如、罗盛教、等烈士都曾经被抹黑过。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告诉未来的幼儿教师什么是真相,通过还原历史真相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展开历史细节讨论让学生走进历史,从内心接受英雄形象,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感情和灵魂深处的触动。

二、拓展教学资源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一味求快,反而忽视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吸收,尤其是近现代史的讲授。教学改革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开展访谈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拓展教学。如天津地区的发展可以作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意式风情区”“周邓纪念馆”“五大道风情区”、塘沽大沽炮台等历史名胜的探访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水平,通过实地的看和听能收到远胜于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对学生的知识面和阅历都是大有裨益的。课堂的延伸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仅要求只讲授课本上已有的知识,还要求对课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纯熟。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不仅学生受益而且对老师的长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很有帮助。

三、教学内容的调整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历史教学不应该直接为应试教育服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应该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和特点不断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园,所以学生普遍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必要学习历史。大家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之以前学习历史都是应试性质,实际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教学内容,太过艰深晦涩的知识点要给学生讲透讲明白。对课堂的重难点分析到位,让学生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

历史教学要摆脱以前纯理论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法,学前教育专业要摒弃“学前历史无用论”的观点。历史教学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在新教改的方案推动下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课堂上讲授的历史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应用于幼儿园,对孩子们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历史不仅有用而且学习历史的意义还非常深远。

四、考试形式上的创新

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师范生历史考试通常都是以试卷的形式出现。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临时抱佛脚,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临考试前两周突击背诵。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害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历史学习和知识掌握都是非常不利的。学生在考完试以后基本上把老师教的东西最后都还给老师了,没有起到巩固学习的效果。

所以考试形式是教改绕不开的一个问题,除了闭卷考试之外,可以尝试论文写作,探讨某历史人物以及公开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成绩评判应该以学生材料准备情况和过程以及在考试中的表现作为采分标准。

五、小结

学前教育专业的历史课程的教改旨在唤醒当代幼儿师范生对历史课程的重新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创新,摆脱以前狭隘沉闷的历史教学窠臼,研究历史课程新时期的特点以及开展历史课的方法和原则,为历史课的展开提供一定的操作模式、经验及理论,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交流与学习配合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浙江:浙江出版社,1994.

[2]刘军.历史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3.

[3]朱长珍.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而生之友,2001(3).

[4]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J].当代教育科学, 2003(10).

历史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师;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对教师提出了基本的工作要求,也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教师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给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通明事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师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体现主要依赖历史教师的辛勤工作。历史教师是完成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之一,对历史教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师的修养怎样、素质如何,就关系到中学历史教育质量,更关系到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历史观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现代教育要求,才能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呢?总的来讲,就是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文化知识;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一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态度和参与情况。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即良好的政治思想、明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等,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史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科学地讲授历史知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马列主义理论知识、历史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地理与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史论结合,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知历史、分析历史。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来分析历史事件。这就需要加强对马列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灵活运用。

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专史和史学理论等。要加强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掌握各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熟悉其中的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强化,形成熟练的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师的工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如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并运用于指导工作实践,才能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短短的45分钟,更高地发挥教学效率,就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中学历史教师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制作直观教具的能力、制作课件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等。

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文学、数学、天文、生物、地理、化学、军事、建筑等。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广泛的,没有广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把有关的历史问题解释清楚,例如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就涉及到建筑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那就很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熟练驾驭教学内容,讲起课来就会枯燥无味,不能科学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历史。

处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快速发展中的现代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各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中的教师,不只是一个教书匠,主要责任不只是教书而是教书育人,而重在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靠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不够的。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研究方法,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究历史教育的教学论、历史教育的课程论、历史教育的原理、历史教育的方法论等,在探究过程中强化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使自己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专家型”、“学者型”、“教育家型”的教师。

中学教师的社交活动是频繁的、广阔的也是必要的,历史教师也不例外。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与学生友好交往,建立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和谐共处,而且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其他单位的人员进行友好往来,这些都是社交活动的重要表现。也体现一个教师的社交能力的高低,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教师,在学校与学生建立不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不能进行和谐交往与合作,与学生家长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当然所谓“朋友圈”就会很小了。这样就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不到同伴的帮助和支持,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那又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呢?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师,要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时刻都体弱多病,一副“病夫”模样,哪有精力去备课、上课和开展教育研究呢?作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者,有时要跋山涉水去作科学考查,这时没有强健的身体作保障是不行的,只会半途而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以保证完成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中学历史教师,面对的是青春焕发的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世界满怀憧憬,对事物或事情的分辩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欠成熟,但又想如成年人那样显示自己的“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同时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使自己拥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素质,冷静地科学地处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用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用父母般的真爱去关怀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要更新自身各种落后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等,不断加强历史专业知识、文学、教育教学理论等学习和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

[2]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历史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一、关于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的内涵

1.知识要渊博:要具备足量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作为一个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足量而精深的历史通史知识,起码要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知识,这也应当是成为一个中学历史教师的底线。

其次,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日渐加强,这就要求中学历史课教师,除了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相当综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深与广博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上述三个层面的知识相互支撑,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才能保证学科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另外,作为历史教师,在当今时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还得不断学习,能够追踪历史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2.教学是能手: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有效备课、讲解分析、启发提问、组织学习活动、引导提升、电化教学等专业教学技能。

另外,传统的历史教学,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即继承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知识客体。但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改变旧的历史教育观点,要把重点放在“积能”和育人上。历史教育不仅要客观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理清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法国著名教育家弗雷内说过:“提供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获得探索方针,培养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技能素质,才能制出精良的精神宴席,便饭也好,要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

3.理念要前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素养

教学是一门科学,不能凭教师主观意识或行政命令实施课堂教学。教师的备课、上课、教学设计等都应该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符合学科知识的特点,所以,要想教学科学、有效,教师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让教育理论成为教学改革的有效支撑,同时,教师也要结合理论反思实践,结合实践研究理论,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和变革能力。

4.信息能整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历史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是教师的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觉悟、信息道德等。第二层,是教师的信息知识,主要是指教师的知识面及拥有信息的总量与质量的素质状况。第三层,是教师的信息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最佳筛选和利用信息以及创新信息等能力。

二、关于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水平确实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常见、普遍的现象能够反映出这一点:

1.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不足。

虽然大部分历史教师在高等学院受过历史专业教育,满足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底线,符合初中历史教学的入门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没有增加和更新,反而是在减退。有些历史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或非专业教师,对所教内容了解熟悉的不够足量。

2.重视教学技能的提高,忽视知识的提高和更新。

我觉得从课改开始实施后,几年来,历史教师的素质应该说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我认为在教学技能方面提高,可能要好于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提高。很长一段时间来,关于专业知识提高的问题没有被提到一个必要的高度。很多教师热衷于“术”的研究和实践,看书学习也是首选提高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成绩方面的书籍,听报告也是希望听到切实可操作的做法,“你就告诉我怎么做”,不善于研究“道”,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太过于功利了。

3.重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忽视对知识的把握和研究。

我们很多教师可能要教的内容还没有搞懂,就先去设计教学过程了,先想什么样的教法、什么模式,重视怎么让学生记住,怎么考好。这实际上就本末倒置了。我觉得如果先把这个教学内容在知识和认识上搞得圆融无碍了,然后再想怎么教,就可能想出很多非常精彩的教法来,课堂教学也就真正有效了。

4.教教材而不是教历史。

教师大多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教,努力达成眼前的功利性的目标,忽视课程本身的目标,目标中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效果,而忽视育人目标。忽视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这其实是反映出教师对历史教育理解的偏颇。

三、关于提高历史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方法和策略

1.读书学习

我们历史学科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读书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教师要读历史通史知识方面的书籍,也要读一些历史学术研究和动态方面的书,还要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假期开始,我计划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的读书学习活动。向教师推荐书目,平时通过博客上传和交流读书摘要和学习心得,定期进行读书报告会的交流研讨,达到智慧共享和共同提高的目的。

2.抓好集体备课

以后要通过落实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等,帮助教师准确解读课标,正确构建知识,全面掌握教材,夯实教学基本功。

3.活动推动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说课活动、研讨课活动,推动教师自主提高学科专业素养。另外,还要重点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

历史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纲要》;历史性;理论性;方法研究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必修课之一。《纲要》自从新开设以来,在坚持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笔者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围绕着提高《纲要》课的实效性也做了多番努力和尝试,深深感到:《纲要》中历史性和理论性的有效结合兼顾了该门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深入探讨历史性和理论性的合理有效结合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指导意义。

一、《纲要》中需要理清的两种关系

从《纲要》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上来说,它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纲要》最基本的认识是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和“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与此同时,《纲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通过它的指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并且与中学历史课相比,《纲要》无疑更深、更专、更广。

首先,作为政治课,《纲要》与大学生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在性质上一样,并且互相联系。与《纲要》相比,《原理》是基础,与《概论》相比,《纲要》是基础。《纲要》所阐明的理论着眼于历史经验的总结,着眼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与此同时《纲要》在内容上却具有自身的显著历史系特点。《纲要》的重心在讲史,通过对历史的事件的叙述,讲授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包含了背景、过程、理论思想的发展、重大流派、代表人物等等。它包含系统全面多元的历史知识,这是与其他理论性课程显著区别所在。

其次,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纲要》与历史专业课也有着显著的区别。《纲要》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在此意义上,《纲要》与大学历史专业课之间不是简单的浅与深、泛和专的关系,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后者是专业素质教育,前者侧重思想性理论性,后者侧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专门技能的训练。鉴于此,《纲要》的理论性更强。

二、历史性和理论性结合的方法

1、《纲要》教学必须符合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和规范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纲要》与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有显著的区别,但是可以运用历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一,《纲要》的教学必须符合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和规范。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要完成的是一个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规律的重要任务。如《春秋》云:“颛顼有不才子名梼杌也。”《孟子·离娄下》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历史事实是历史唯物主义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在《纲要》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这么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思维和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而学会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纲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尊重历史,服务于现实也是该课程的应有之义,所以不能不顾历史教学的一般规范和要求,断章取义地搜寻一些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进行简单化、片面化的政治说教,更不能不顾历史事实影射历史甚至歪曲历史。

第二,《纲要》的教学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课程的学习,它与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除了在教学目的上不同,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各有侧重,应予以区别。在学习内容上作为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应该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历史扫描和深入的专业研究,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纲要》的教学则是在概要地介绍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运动进行政治视角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民主革命的思想和主张。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两大历史主题,20世纪初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探索和选择,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一系列艰苦的磨难之后逐步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学生在历史中接受理论教育,不知不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责无旁贷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挑起重担。

2、加强专题教学的政治理论性

鉴于《纲要》课程内容丰富、学时少的特点,目前大部分高校和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开展专题教学。如北京大学还专门以自己的教学实例做了专门介绍[1],主要做法是科学设置课堂,每节课安排学生以教学组的形式,依据教学的章目节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开展教学。但是在设置专题时,必须紧密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突出课程教学的重点,加强专题教学的政治理论性。

历史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中国舞蹈史》;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10-02

得益于新中国以来中国舞蹈史研究的丰厚积淀以及中国舞蹈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国舞蹈史》作为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理论课及公共选修课,目前已渐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该课程主要以高等院校舞蹈学专业及部分非舞蹈专业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以集体课为主要教学方式,旨在讲授中国舞蹈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与客观规律,以期增进学生对中国舞蹈历史的了解,以理论促实践,更好地实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武汉音乐学院《中国舞蹈史》课程开设时间较晚,其教学体系建设尚有可探求发展的空间。本文即以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下的《中国舞蹈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七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为依托,着重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进行个案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该课程体系的发展。

一、《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舞蹈史》作为一门舞蹈基础理论课程,旨在鞒兄泄舞蹈文化、提升舞蹈专业理论素养、普及推广舞蹈美育等教育理想。其教学实践从最初的“非专职”教师代课到今天的“专职”教师授课,已经逐步走上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但从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灵活性”有余而“规范性”不足。《中国舞蹈史》作为一门国内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舞蹈学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并未形成各自明确的教学规范和教学标准。通常情况下,各教学单位或教师自主安排,由此导致不同院校、不同教师的课程教学随意性强,教学效果良莠不齐,课程价值体现不足。所谓“灵活性”有余而“规范性”不足,便是指当前教学现状中,各专业方向的具体教学实践主观随意性强,系统性、规范性不足。

(二)教学内容“丰富性”有余而“针对性”不足。《中国舞蹈史》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舞蹈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与客观规律,其教学内容主要源自中国舞蹈史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就此而言,可供选择的舞蹈史论教材版本和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教学规范和教学标准不够明确的情况下,教师面对“丰富”的教学内容容易陷入盲从的被动地位。所谓“丰富性”有余而“针对性”不足,是指教师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容易忽视教学对象的实际特点和需求,教学层次不清,教学内容泛泛而杂。

(三)教学对象“重实践”而“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论”是舞蹈教育一直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够完善有关,另一方面源于舞蹈艺术实践的特殊性。长久以来舞蹈教育偏重身体技术训练,对舞蹈理论学习不够重视。这种重实践而轻理论的主观学习态度,增加了舞蹈史论教学的难度。

二、《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内容初探

(一)《中国舞蹈史》课程普遍应用的教材现状分析。《中国舞蹈史》课程教材主要来源于科研与教学成果。前者以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舞蹈史》(五卷本)、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古代舞蹈史纲》(彭松、于平著)、《中国舞蹈发展史》(王克芬著)、《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和隆荫培主编)、《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等中国舞蹈史论研究著作为代表,后者以21世纪以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冯双白、茅慧主编)等基于中国舞蹈史论教学实践而成的专门教材为代表。专门教材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21世纪以来高校中国舞蹈史类课程教学开展和不断深化发展以后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专职舞蹈史论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过就教学主体差异来看,也并非能够完全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武汉音乐学院《中国舞蹈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便是在个体差异之中生成的。

(二)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史》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史》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四年制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该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以适应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需要为前提,教学课时为每周两课时,共计九周十八课时。

武汉音乐学院《中国舞蹈史》课程在九周十八课时中,首先应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完成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史两个部分的教学任务,其次要兼顾个性需求,从本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出发,以古鉴今,理论联系实践。由此,其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三、《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求索

(一)《中国舞蹈史》课程一般教学思路与方法。《中国舞蹈史》作为专业史论课程,旨在将教学对象置身于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景观之中,认知和把握中国舞蹈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与客观规律,熟悉并了解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优秀成果和民族传统,为舞蹈艺术实践及艺术修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当前最普遍应用的《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和《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冯双白、茅慧主编)两例教材来看,《中国舞蹈史》课程的一般教学思路体现在以中国舞蹈艺术纵向历史演进为主线,着重介绍各时期舞蹈艺术发展状貌及主要成就。教学方法上以历史叙述为主,作品赏析为辅,力求图文并茂、鲜活生动。

(二)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思路与方法求索。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基础上,试图从舞蹈表演专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教学思路与方法的个性求索。

其一,动态导入。所谓“动态导入”是指课程内容的导入充分发挥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优长,选取有相应时段或风格特色的舞姿情态,以视频影像或模仿表演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堂环境和教学内容。

其二,素材为重。所谓“素材为重”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安排以史实材料为重心,在认知和了解舞蹈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更侧重关注表演素材的积累。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思路上应注重“点、线、面”结合,对各时期历史事实的介绍避免盲目罗列和堆砌,应由史实或现象出发,例举主要论证资料(含人物、作品、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其三,互动融合。所谓“互动融合”是指将文本历史与身体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史实素材的认知和了解,对各历史时期的舞蹈表演形态与审美特征进行模仿表演和观点讨论。

历史专业论文篇10

1新形势下历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掀起了一股以教育实习改革为重心的改革浪潮,如“顶岗实习”“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集中与分散实习”等教育实习模式相继出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目前的整体现状来看,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仍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遭遇新的困难和挑战。就历史专业教育实习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实习学生综合能力不强,影响教育实习效果。实习学生练好专业“内功”可以增强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专业“内功”即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重点是专业知识与“三字两话一机”(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实际上,实习学生在上述方面相当欠缺。在专业知识方面,知识面相当窄小、专业素养低下;或对中学新课标、新教材把握不到位,备课、授课机械地照搬大学模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作为实习主体的学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一些学生认为历史专业是“故纸堆”专业,是“无用之学”,毕业后不一定就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所以没必要认真学;一些学生忙于考研,认为大四实习与考研相冲突,所以在教育实习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严重不足,实习效果大打折扣。第二,高校历史教学法师资力量匮乏,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是在高师院校历史系指导老师和实习中学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的。实习中学指导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现行政策下指导实习学生并非其教学任务,更谈不上相应的报酬,因此他们一般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历史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师资力量缺乏,往往是一人指导十数人,影响实习效果。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老师对中学历史基础教育漠不关心。他们教学科研任务非常繁重,没有时间、精力去了解中学历史教育情况、关注中学历史新课改,更不用说去研究中学历史教育。所以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能与中学历史教育脱节是可预见的。第三,历史专业教育实习有些流于形式。教育实习分为见习和实习。见习阶段主要有以下任务:充分做好第一堂课的准备,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撰写、修改教案,并进行试教;请中学历史教师介绍历史教学情况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请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观摩课,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实习阶段主要有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大任务。课堂教学任务则包括:课堂教学包括课堂授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实习生按同教材、同进度成立备课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都应该认真讨论;实习生每周必须听同小组实习生的教学实习课2节以上。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坚持体育锻炼和搞好卫生保健,组织班团活动、文娱活动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显然,如此繁重的实习任务放在短短的7个星期内完成,对于实习生来说过于勉强,难以保证效果。而且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正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冲刺阶段,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实习,实习的很多环节被忽略。第四,合作实习中学不稳固,实习经费严重不足。教学实习基地是实习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由历史系联系实习中学,对学生进行统一实习和管理。但大多数中学不愿意接受实习生,一是担心实习扰乱其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升学率;二是事烦利少,不但无利可得,反而可能亏损。在目前“僧多粥少”的局面下,如何固定实习单位,这是摆在历史学专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2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2.1实现高师院校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全面对接

高师院校与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要使此种差异不成为实习学生从事中学教学的障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加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了解。中学历史教学有自身的规律,从知识内容来看,基本史实占绝大多数,而史学理论与概念、史学研究前沿动态等比较抽象的知识涉及较少;从教学方法上看,现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多元化,如讲解法、谈话法、发现教学法等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学习方法上,中学生重记忆,等。高师院校教师应当了解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及标准,包括教师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业成就、个性发展、智能发展等方面。当然,这主要靠高师院校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指导教师队伍,尤其要培养出1~2名历史教学法专任教师,以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第二,调整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培养方案,使之与中学历史教学相适应。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但高师院校历史教研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脱节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沟通两者呢?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历史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该基本上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其一,师范性。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中,除了开设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之外,还开设了书法、普通话、班主任工作以及教育技术等多种类型的专修、辅修课程,使学生具备当好中学历史教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二,理论性。专业课安排份量较重的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课程,前者重点讲授史学的各个流派、渊源及特征,史学的社会功能,史学的基本理论及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后者是历史学的历史,介绍中国与西方自古至今的重要史学家、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主张和史学理论。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实践性。在实践环节中安排了36周的实践课程,含社会实践、教育实习、专业考察等,并加强学生的教师基本功,重点是三字(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两话(普通话、讲话)。在教育实习的前一个学期进行教学强化训练,包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板书设计、教学方法、教态等各方面的训练,以便学生顺利走上实习讲台。其四,系统性。选修课中的断代史、国别史与中国通史、世界史有较多交叉和重复,除了保留少量确实质量较高、受到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外,过渡到以专门史为主,如政治制度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等。由此,历史学专业可以构建一个整体较为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先后顺序及内在联系,在强化专业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之上,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第三,培养师范实习生具有现代教学的理念与意识。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实习生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例如,就对学生的认识而言,认识到学生既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又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既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又是一个个独特的人。就创新教育而言,既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又要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料,又要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

2.2结合本校实际,完善教育实习制度

第一,时间安排与延长实习期。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但与考研及毕业论文写作相冲突。为避免这种冲突,可将实习时间提前,放到第六学期,而且此时气候宜人,方便实习学生的生活。在一次调查数据中,很多师范毕业生认为大学培养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显然七个星期的实习远远满足不了实习学生锻炼的需要。那么,我们可以适当将实习期延长至半年、甚至一年,以促进实习生自身技能得到充分提高。第二,实行“三结合”教育实习模式。变单一的教育实习为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三者结合的综合实习。具体而言,在教育实习的同时开展专业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考察历史古迹或者老革命根据地,要求学生根据考察内容写出考察报告,实现理论-实践-新理论层次的循环发展过程;社会调查则是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等搜集材料,加以整理后写成调查报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第三,完善教育实习评价制度。一般情况下,历史专业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优秀率严格控制在30%以内,良好率控制在40%以内。个别严重违纪者其实习成绩评为不及格或不记入成绩。但这种评价制度过于笼统,可以将教育实习、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分别分五个等级评定,这样的评价更为科学和具有公信力。

2.3高师院校与中学密切合作,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