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1:56:53

布赖恩·温范文篇1

关键词:公众理解科学,缺失模型,内省模型,地方性知识

Abstract:BrianWynn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studies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intheBritainwhocriticizesthetraditionalmodel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nddefinesitas“deficitmodel”.Hisownstudy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isdefinedas“reflexivitymodel”.Wynne’sstudywas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theaffairsofsheepofCumbriaandhefoundthattheproblemwasnottheignoranceofthepublicbutofthescienceitselfandscientificinstitution.Scienceanditsinstitutionwerenotawarenessoftheirowndefect,lackingofreflexivityexpressedinthepublicevidently.

Keywords: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deficitmodel,reflexivitymodel,localknowledge

布赖恩·温(BrianWynne)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同时也是兰卡斯特大学环境变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如技术决策、风险和环境问题等公共政策领域中的科学权威的建构。1988年到1990年期间,温曾经负责领导了兰卡斯特的一个有关科学技术的公众解释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得到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资助。

他利用对英国坎布里安羊事件的案例分析所做的研究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反复被有关学者所提起并引用。

1.坎布里亚羊事件始末

坎布里亚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山区。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事件1遗留沉积的辐射污染影响到了这里的羊群。当年6月,政府颁布禁令限制对当地的羊的销售。这个禁令对在经济上非常脆弱的牧场来说会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为牧场主的生计几乎全部依赖于出卖羊羔的收入。这个禁令的颁布,不仅极大影响到他们的销售收入,而且,如果这些羊羔不能销售出去的话,他们也将因饲料缺乏而无法喂养这些羊羔。按照禁令,在规定期限内全部销售被屠杀的羊群会给牧场经济及其特有的文化带来长期性的打击。

当然,农业部宣布这个禁令有效期为三周,所以恐惧暂时得到缓解。然而这个宣布是基于对元素铯的活动性质的科学假设之上的。根据这个假设,那些沉积物在植被中被冲刷掉,然后进入土壤被吸收并被化学锁定,而不会再有移动的任何可能性。这就意味着沉积物在经过一次冲刷后,就不会继续对羊有所影响了。根据这个假设,专家们通过官方向公众下了这样一个保证。然而这次禁令实际上却被无限期延长了,因为测量水平并没有像科学家所说的那样表现出任何程度的降低!所以,禁令再次做了改动,即允许卖出生活在污染地区的羊,条件是给那些已经受到污染的羊做出颜料标记,说明这些羊不适合人吃。

然而,牧场主们认为他们完全受到了科学解释的控制。尽管他们卖出了羊,并因此避免了羊群的过度放牧和可能因饥饿而死,但他们却因羊受到了污染而丧失很大利润。这种社会现实没有被专家们认识到,直到牧场主对他们的信任打了折扣。科学家们仍然坚信:主要沉积物铯的高含量只是暂时的。但是专家们一直没有兑现的所谓禁令的解除导致了牧场主的希望成了泡沫。

禁令只有三周的科学判断完全是个错误,但是经过多年研究和争议以后这个错误才凸现出来。当时这个科学判断的做出是基于存在碱性粘土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的。问题是,科学家忽视了这个知识具有本土性特点――并不是所有土壤都是粘土。而正是在坎布里亚的牧场,大量存在的是酸性土壤,在这种土壤中,铯可以使其根部从土壤吸收再进入植被。所以羊可能会继续受到污染。

我们可以说,在这次事件中,科学的表现极其不佳,它频频地出现错误。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科学的错误是无意发生的呢,还是为了故意掩盖一个长期性问题,以避免公众对此做出反应?最初,禁令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坎布里亚郡的大部分区域。而三个月之后,这个范围只剩下了一小块靠近海岸的月牙状的区域,这个区域正好从塞拉菲尔德国际核加工厂顺风而下。当这个区域继续维持高污染而与科学家的预测相抵触的时候,不少人开始怀疑,污染来自塞拉菲尔德而不是切尔诺贝利,但是或者没有被发现或者被专家权威隐瞒了!一些当地牧场主则认为,政府和核工厂早就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非常便利的,能够解释环境污染的托辞;切尔诺贝利充当了这次污染的替罪羊。

科学家否认这种观点,认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并说明他们掌握了非常可靠的科学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从环境中收集来的铯样品中的辐射“酶解图谱”。这个来自核聚变过程中发射出来的铯由Sr134和Sr137组成。根据对这两种同位素的沉积中的含量与其半衰期所做的对比分析,科学家再次毫不含糊地宣称,环境污染源是切尔诺贝利,而不是塞拉菲尔德。但这并没有说服牧场主。[1]牧场主们不会轻易相信科学家的建议了。

2.对传统公众理解科学模型缺失模型的批评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典型模型为以杜兰特(JohnDurant)为代表的缺失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公众应该对“科学知识”有足够的理解,因为公众理解科学总是好的。但是这个模型后来引起了众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模型的根本问题在于把科学知识神化,认为科学是客观的,与具体环境无关。[2]与缺失模型密不可分的一项工作是对公众的科学技术所掌握的知识、持有的态度等做大规模调查。在这样做的同时,这些调查本身已经给“科学”下了定义,以为公众必须掌握这种“科学”,包括它的知识、它的研究过程以及影响等。

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在专家和外行公众之间做出明显区分,因为这样会使认知知识,即所谓的“科学知识”成为评估两组人群知识、观点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标准往往会遮盖评估过程的其他因素――如对信息的信任程度或者对某些科学技术发展控制方式所持的看法。还有人认为,其实研究调查本身的高度概括性把公众简单化了,而公众群体实际上是很复杂的,他们都具备自己的知识。所以需要有新的模型来替代缺失模型。而温即从对坎布里亚羊的案例研究中发展了他自己的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模型。

公众理解科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研究领域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温在1995年曾经对当前这个题目的研究状况的直接批评。温对缺失模型最主要的批评是认为,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以及相关科学本身的问题。他认为这类模型以及依据这类模型展开的调查活动都脱离了具体语境。正是温在1988年把杜兰特提出的传统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明确定义为“缺失模型”[3],认为这个模型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建构而非研究模型,并提出了自己的模型。

3.布赖恩·温的内省模型

温对以上案例做了科学社会学的分析,发现科学本身是有问题的。其问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它与政府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在一系列不利于政府的问题上,对公众隐瞒了一些事实,这被称为“共谋理论”(conspiracytheory);其次,与“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相比,科学理论对于一些具体问题表现出其局限性,但是科学共同体却不承认科学有这些缺点,所以又有了“自大理论”(arroganttheory)这一提法。[2(287)]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而温认为,科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省性。这里的内省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科学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极端的不具内省性,它自以为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应该被公众不加批判地接受;另一方面,公众对自己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对自己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地方性知识”)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内省性。也就是说,科学表现出内省性的缺乏,而这种内省性却在一向被认为缺少科学素养的公众中强烈表现出来了。对公众的内省做分析,发现科学本身缺少公众具备的内省,或者说,科学没有对自身内省,没有考虑公众具有自己的知识。缺乏内省的结果使科学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分析说明,对于科学本身责任的内省认知是科学寻求公众认同的必要条件,而这不仅需要科学本身的进步,更需要其组织模式、控制方式及社会关系的变革。坎布里亚羊的案例说明公众在表达他们对科学技能的反应时具有内省能力,他们能够内省自己知识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如友谊、社区网络等,尽管这种内省还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以及政府的承认。他们被认为对科学不理解,也不具备独立批判理性的能力。但是,实际上正是这些被认为是传统社会的代表们恰恰表现出了他们对其社会地位的内省。[2(297)]

公众的内省性首先表现在于,公众看到了科学知识的问题。根据他们自己的“地方性知识”,公众有理由不相信科学家的判断。但是他们却非常理性,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是权威,所以他们在说话方式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似乎很相信科学家。换句话说,看上去公众好像相信科学家,但这仅仅是因为公众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相信”他们。这并不意味着公众没有自己的信念。[1(297)]

在坎布里亚羊的案例中,牧场主们相信坎布里亚地区的辐射污染来自塞拉菲尔德,而与切尔诺贝利事件无关。但是他们对是否表达其怀疑也感到模棱两可。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们相信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轻易说出这个真相,因为他们的社区、朋友、家人中都可能有人在塞拉菲尔德工厂工作。这里表现出公众比科学专家更能内省其所处地位。[2(299)]所以温认为,人们没有经历过抽象的经验科学,但总可以以社会的形式经历这些经验科学。只要知识在信息过程或者应用背景下是需要的,那么重要的就不是理解科学陈述的认知过程,而是相关知识被协商或被适用于具体情形的社会过程。

1991年温在其“与境中的知识”一文中,强烈批评占有支配地位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形成,因为这个公众理解科学框架把公众问题化却没有对科学本身的问题内省。[4]科学自身的非内省和对公众的内省的忽视阻碍了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活动。温认为,把公众以及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或无知做抽象概括是很危险的。而且当前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有可能是科学机制本身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一个广泛的概念框架下研究科学知识与科学机制。

温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观察科学或科学知识,把科学及其机制放在具体与境下分析。他认为,脱离具体与境的科学不仅会误导而且会有腐蚀作用、引起争议,可能还会导致独裁主义,造成科学的自我拆台而无法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在具体与境下,科学本身不是没有问题的。要使对科学的理解合理有用,还需要有其他知识来补充。

在坎布里亚羊事件中,科学家曾经设计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调查中,他们没有考虑过牧场主会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什么作用。科学家试图检验受到污染的膨润土对植被的作用。这个实验把羊群圈定在相互毗邻的同样受到污染的牧地的栅栏里,并在每个区域中都洒上不同的膨润土,然后测量羊群的污染程度。牧场主们立刻意识到这些实验没有任何作用。专家与公众在认识上的众多冲突集中体现在科学的“预测和控制”文化与牧场主所谓的“缺少控制”文化之间的冲突。官方专家忽视了地方的包括牧场主的专长,也没有意识到有学习这些专长的必要。由此可知,一旦他们自信地认为他们的知识毫无问题,那么其他知识如“地方性知识”就都不是“科学的”了。然而这次“科学”实验最终证明,他们的“科学”在这里失去了效用,因为他们没有按照“地方性知识”来做。几个月之后,科学家的实验被取消了,尽管牧场主对这个科学实验的批评从来没有被公开承认过。一位全国牧场主联合会地方代表说:“我们也许处于启蒙新时期的前夜,当科学家说他们不知道时,未来也许还有希望。”[2(292)]

科学何以发生如此错误呢?前面已经提到,有人认为,科学体现出了它的两个特性:与政府“合谋”隐瞒事实真相;自以为本身没有问题而不把其他知识放在眼里,表现出“自大”。在这种情况下,牧场主认为他们的社会身份、技能及其社会关系受到了威胁,受到了专家的干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科学知识本身是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的。它的模糊性表现在与社会发生作用的时候。所以,公众对科学是否有兴趣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与个人判断自己在其社会环境中的权力或无权力有关。所以尽管前面提到的缺失模型认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智力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但这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众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以抽象的纯粹认知的形式体验科学。这就涉及到了前面已经提及的“地方性知识”。

4“地方性知识”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

从温的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牧场主们早就怀疑科学家及其机构不考虑他们的知识,把不适当的“科学知识”运用到这次事件中,导致了他们的经济损失。最让他们不满的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考虑牧场主自身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在这里,温把牧场主具有的知识称为“地方性知识”,也代表所有公众具备的“非科学”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性知识”往往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科学知识与此相反:科学家的知识是抽象的,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所以在具体情况下反而有可能不适用。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牧场主的经验知识因科学家的错误理解而无法发挥作用。科学家认为:土壤中铯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其研究是在粘土中进行的,而坎布里亚郡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这种土壤是牧场主早已熟知的,科学家们却忽视了这一点。

其实不仅仅这一案例中“地方性知识”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其他具体科学中“地方性知识”同样重要。“地方性知识”表现出具体性:不同公众对于不同实践具有不同兴趣和动机。“人们经常会说,并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你所说的不符合我的具体环境。人们并不是反科学的。他们更支持科学。”[5]也就是说,如果科学共同体在把所谓科学知识强加给公众之前,最好先考虑到公众所处的具体语境。

一般来说,那些关心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科学家认为公众对科学缺乏理解,却始终不知道或者不肯承认科学本身的问题。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却很少考虑如对科学的社会学描述,科学的控制形式以及信任所依赖的各种基础。[6]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降低。

例如,温在对塞拉菲尔德的学徒们做采访时发现,学徒们并不能回答核电站生产的物理学问题:他们不需要,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雇主,相信他们的专家同事能给他们提供安全,有用的工作环境。[7]也就是说,学徒们是依靠信任来接受科学的。但在坎布里亚事件中,牧场主对科学家就有关科学的问题一直有怀疑,考虑到众多社会因素,他们没有表现出这种怀疑。但当看到科学家对牧场及决策是那么无知的时候,怀疑终于爆发式地产生了。更糟糕的是专家们并没有认识到牧场主自己的专长,也没有意识到信任在公众理解科学研究中起关键作用。公众根据其社会关系的了解、社会机构的认识积极给自己定位,并根据这种社会认同表示对科学的接受、拒绝或重建。可是现在,他们看到的是他们被排斥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态之外,他们失望了。他们始终没有等到科学家愿意与他们协商的机会,科学家们只是错误地运用了他们所谓的“科学知识”,错误地没有接受牧场主的后来被证明有效的建议。所以坎布里亚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度降低了。

但是,温认为,能够很好解释公众对科学知识以及建议所做出反应的不是信任本身,而是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身份、社会认同。从温的分析可以看出,公众对科学的不信任源于科学家没有认同公众的“地方性知识”,反而对其进行排斥。公众的社会认同受到了破坏,当然对其信任度就会降低。例如,牧场主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毁坏了他们农场的辐射污染明显来自当地的塞拉菲尔德。但这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调查和承认,直到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科学家宣称,他们有绝对可靠的证据证明辐射污染来自切尔诺贝利。但是牧场主认为他们也能够提出很多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怀疑。尽管当地的牧场主对他们所相信的最终表现出了模棱两可。

信任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有影响,但信任也要依赖于这些社会关系和身份的性质。公众的“外行知识”(layknowledge,即非专家知识)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它们甚至能够在具体科学问题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些知识可以与所谓的科学知识形成互补关系或者相互竞争的关系。但是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不具备内省能力,然而公众因为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具备了内省性,却没有得到科学家、科学机构的认同。如果公众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身份(包括其知识)得不到认同的话,他们是很难相信科学家的辩解的。很明显,当科学本身缺少了公众已经具备的内省,缺少了对公众的社会认同,也就很自然地丧失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5.小结

布赖恩·温主要以坎布里亚羊事件为案例,对公众理解科学做了具体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在这里,有问题的不再是公众,而是科学本身。科学绝对不是没有问题的,而公众的“外行知识”也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他们甚至能够在具体科学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这些知识可以与“科学知识”互补或者相互竞争。科学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具体的语境下,并结合当地的公众的知识才能够获得公众的信任支持。但是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不具备内省能力,然而公众因为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具备了内省性,却没有得到科学家、科学机构的认同。公众的内省使得他们一方面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建议表示沉默,一方面则不再对科学保持高度的信任。这也意味着科学专家也再也不能够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向公众单向传输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了。相反,科学家应该处理具体问题并与他们的公众进行更多的协商。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必须重新得到公众的信任,其前提条件就是赋予公众的社会以认可。

参考文献:

[1]WynneB.MaytheSheepSafelyGraze?AReflexiveViewoftheExpert-layKnowledgeDivide[A].LashS.SzerszynskiBandWynneB(Eds.)Risk,EnvironmentandModernity:TowardsANewEcology[C].London: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1996.65.

[2]WynneB.MisunderstoodMisunderstanding:SocialIdentitiesandPublicUptakeofScience[J].PublicUnderstand.Sci,1992.l:283-304.

[3]MichaelM..IgnoringScience:DiscoursesofIgnorance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IrwinAandWynneB.(Eds.).MisunderstandingScience?ThePublicReconstruc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C].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109.

[4]WynneB.PublicUptakeofScience:ACaseforInstitutionalReflexivity[J].PublicUnderstand.Sci,1993.2:321-337.

[5]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cience&TechnologyJournalists(ICSTJ-TOKYO2001).SeekingTrendsinScience&TechnologyJournalismforthe21stCentury[R]..za/scicomm/docs/icstj.pdf

布赖恩·温范文篇2

关键词:公众理解科学,缺失模型,内省模型,地方性知识

Abstract:BrianWynne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studies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intheBritainwhocriticizesthetraditionalmodel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nddefinesitas“deficitmodel”.Hisownstudy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isdefinedas“reflexivitymodel”.Wynne’sstudywasbasedontheinvestigationoftheaffairsofsheepofCumbriaandhefoundthattheproblemwasnottheignoranceofthepublicbutofthescienceitselfandscientificinstitution.Scienceanditsinstitutionwerenotawarenessoftheirowndefect,lackingofreflexivityexpressedinthepublicevidently.

Keywords: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deficitmodel,reflexivitymodel,localknowledge

布赖恩·温(BrianWynne)是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同时也是兰卡斯特大学环境变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如技术决策、风险和环境问题等公共政策领域中的科学权威的建构。1988年到1990年期间,温曾经负责领导了兰卡斯特的一个有关科学技术的公众解释的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得到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资助。

他利用对英国坎布里安羊事件的案例分析所做的研究在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反复被有关学者所提起并引用。

1.坎布里亚羊事件始末

坎布里亚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山区。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事件1遗留沉积的辐射污染影响到了这里的羊群。当年6月,政府颁布禁令限制对当地的羊的销售。这个禁令对在经济上非常脆弱的牧场来说会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为牧场主的生计几乎全部依赖于出卖羊羔的收入。这个禁令的颁布,不仅极大影响到他们的销售收入,而且,如果这些羊羔不能销售出去的话,他们也将因饲料缺乏而无法喂养这些羊羔。按照禁令,在规定期限内全部销售被屠杀的羊群会给牧场经济及其特有的文化带来长期性的打击。

当然,农业部宣布这个禁令有效期为三周,所以恐惧暂时得到缓解。然而这个宣布是基于对元素铯的活动性质的科学假设之上的。根据这个假设,那些沉积物在植被中被冲刷掉,然后进入土壤被吸收并被化学锁定,而不会再有移动的任何可能性。这就意味着沉积物在经过一次冲刷后,就不会继续对羊有所影响了。根据这个假设,专家们通过官方向公众下了这样一个保证。然而这次禁令实际上却被无限期延长了,因为测量水平并没有像科学家所说的那样表现出任何程度的降低!所以,禁令再次做了改动,即允许卖出生活在污染地区的羊,条件是给那些已经受到污染的羊做出颜料标记,说明这些羊不适合人吃。

然而,牧场主们认为他们完全受到了科学解释的控制。尽管他们卖出了羊,并因此避免了羊群的过度放牧和可能因饥饿而死,但他们却因羊受到了污染而丧失很大利润。这种社会现实没有被专家们认识到,直到牧场主对他们的信任打了折扣。科学家们仍然坚信:主要沉积物铯的高含量只是暂时的。但是专家们一直没有兑现的所谓禁令的解除导致了牧场主的希望成了泡沫。

禁令只有三周的科学判断完全是个错误,但是经过多年研究和争议以后这个错误才凸现出来。当时这个科学判断的做出是基于存在碱性粘土这样一个假定之上的。问题是,科学家忽视了这个知识具有本土性特点――并不是所有土壤都是粘土。而正是在坎布里亚的牧场,大量存在的是酸性土壤,在这种土壤中,铯可以使其根部从土壤吸收再进入植被。所以羊可能会继续受到污染。

我们可以说,在这次事件中,科学的表现极其不佳,它频频地出现错误。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科学的错误是无意发生的呢,还是为了故意掩盖一个长期性问题,以避免公众对此做出反应?最初,禁令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坎布里亚郡的大部分区域。而三个月之后,这个范围只剩下了一小块靠近海岸的月牙状的区域,这个区域正好从塞拉菲尔德国际核加工厂顺风而下。当这个区域继续维持高污染而与科学家的预测相抵触的时候,不少人开始怀疑,污染来自塞拉菲尔德而不是切尔诺贝利,但是或者没有被发现或者被专家权威隐瞒了!一些当地牧场主则认为,政府和核工厂早就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一直在寻找一个非常便利的,能够解释环境污染的托辞;切尔诺贝利充当了这次污染的替罪羊。

科学家否认这种观点,认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并说明他们掌握了非常可靠的科学证据,这个证据就是从环境中收集来的铯样品中的辐射“酶解图谱”。这个来自核聚变过程中发射出来的铯由Sr134和Sr137组成。根据对这两种同位素的沉积中的含量与其半衰期所做的对比分析,科学家再次毫不含糊地宣称,环境污染源是切尔诺贝利,而不是塞拉菲尔德。但这并没有说服牧场主。[1]牧场主们不会轻易相信科学家的建议了。

2.对传统公众理解科学模型缺失模型的批评

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众理解科学的一个典型模型为以杜兰特(JohnDurant)为代表的缺失模型。这个模型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公众应该对“科学知识”有足够的理解,因为公众理解科学总是好的。但是这个模型后来引起了众多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模型的根本问题在于把科学知识神化,认为科学是客观的,与具体环境无关。[2]与缺失模型密不可分的一项工作是对公众的科学技术所掌握的知识、持有的态度等做大规模调查。在这样做的同时,这些调查本身已经给“科学”下了定义,以为公众必须掌握这种“科学”,包括它的知识、它的研究过程以及影响等。

有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在专家和外行公众之间做出明显区分,因为这样会使认知知识,即所谓的“科学知识”成为评估两组人群知识、观点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标准往往会遮盖评估过程的其他因素――如对信息的信任程度或者对某些科学技术发展控制方式所持的看法。还有人认为,其实研究调查本身的高度概括性把公众简单化了,而公众群体实际上是很复杂的,他们都具备自己的知识。所以需要有新的模型来替代缺失模型。而温即从对坎布里亚羊的案例研究中发展了他自己的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模型。

公众理解科学成为众人瞩目的研究领域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温在1995年曾经对当前这个题目的研究状况的直接批评。温对缺失模型最主要的批评是认为,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以及相关科学本身的问题。他认为这类模型以及依据这类模型展开的调查活动都脱离了具体语境。正是温在1988年把杜兰特提出的传统的公众理解科学模型明确定义为“缺失模型”[3],认为这个模型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建构而非研究模型,并提出了自己的模型。

3.布赖恩·温的内省模型

温对以上案例做了科学社会学的分析,发现科学本身是有问题的。其问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它与政府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在一系列不利于政府的问题上,对公众隐瞒了一些事实,这被称为“共谋理论”(conspiracytheory);其次,与“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相比,科学理论对于一些具体问题表现出其局限性,但是科学共同体却不承认科学有这些缺点,所以又有了“自大理论”(arroganttheory)这一提法。[2(287)]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了科学与公众的关系。而温认为,科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省性。这里的内省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科学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极端的不具内省性,它自以为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应该被公众不加批判地接受;另一方面,公众对自己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对自己的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地方性知识”)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内省性。也就是说,科学表现出内省性的缺乏,而这种内省性却在一向被认为缺少科学素养的公众中强烈表现出来了。对公众的内省做分析,发现科学本身缺少公众具备的内省,或者说,科学没有对自身内省,没有考虑公众具有自己的知识。缺乏内省的结果使科学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分析说明,对于科学本身责任的内省认知是科学寻求公众认同的必要条件,而这不仅需要科学本身的进步,更需要其组织模式、控制方式及社会关系的变革。坎布里亚羊的案例说明公众在表达他们对科学技能的反应时具有内省能力,他们能够内省自己知识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如友谊、社区网络等,尽管这种内省还没有得到科学共同体以及政府的承认。他们被认为对科学不理解,也不具备独立批判理性的能力。但是,实际上正是这些被认为是传统社会的代表们恰恰表现出了他们对其社会地位的内省。[2(297)]

公众的内省性首先表现在于,公众看到了科学知识的问题。根据他们自己的“地方性知识”,公众有理由不相信科学家的判断。但是他们却非常理性,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是权威,所以他们在说话方式和行为上都表现出似乎很相信科学家。换句话说,看上去公众好像相信科学家,但这仅仅是因为公众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只能“相信”他们。这并不意味着公众没有自己的信念。[1(297)]

在坎布里亚羊的案例中,牧场主们相信坎布里亚地区的辐射污染来自塞拉菲尔德,而与切尔诺贝利事件无关。但是他们对是否表达其怀疑也感到模棱两可。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他们相信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他们却不能轻易说出这个真相,因为他们的社区、朋友、家人中都可能有人在塞拉菲尔德工厂工作。这里表现出公众比科学专家更能内省其所处地位。[2(299)]所以温认为,人们没有经历过抽象的经验科学,但总可以以社会的形式经历这些经验科学。只要知识在信息过程或者应用背景下是需要的,那么重要的就不是理解科学陈述的认知过程,而是相关知识被协商或被适用于具体情形的社会过程。

1991年温在其“与境中的知识”一文中,强烈批评占有支配地位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形成,因为这个公众理解科学框架把公众问题化却没有对科学本身的问题内省。[4]科学自身的非内省和对公众的内省的忽视阻碍了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活动。温认为,把公众以及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或无知做抽象概括是很危险的。而且当前的公众理解科学问题有可能是科学机制本身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一个广泛的概念框架下研究科学知识与科学机制。

温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观察科学或科学知识,把科学及其机制放在具体与境下分析。他认为,脱离具体与境的科学不仅会误导而且会有腐蚀作用、引起争议,可能还会导致独裁主义,造成科学的自我拆台而无法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在具体与境下,科学本身不是没有问题的。要使对科学的理解合理有用,还需要有其他知识来补充。

在坎布里亚羊事件中,科学家曾经设计并进行了田野调查。在调查中,他们没有考虑过牧场主会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什么作用。科学家试图检验受到污染的膨润土对植被的作用。这个实验把羊群圈定在相互毗邻的同样受到污染的牧地的栅栏里,并在每个区域中都洒上不同的膨润土,然后测量羊群的污染程度。牧场主们立刻意识到这些实验没有任何作用。专家与公众在认识上的众多冲突集中体现在科学的“预测和控制”文化与牧场主所谓的“缺少控制”文化之间的冲突。官方专家忽视了地方的包括牧场主的专长,也没有意识到有学习这些专长的必要。由此可知,一旦他们自信地认为他们的知识毫无问题,那么其他知识如“地方性知识”就都不是“科学的”了。然而这次“科学”实验最终证明,他们的“科学”在这里失去了效用,因为他们没有按照“地方性知识”来做。几个月之后,科学家的实验被取消了,尽管牧场主对这个科学实验的批评从来没有被公开承认过。一位全国牧场主联合会地方代表说:“我们也许处于启蒙新时期的前夜,当科学家说他们不知道时,未来也许还有希望。”[2(292)]

科学何以发生如此错误呢?前面已经提到,有人认为,科学体现出了它的两个特性:与政府“合谋”隐瞒事实真相;自以为本身没有问题而不把其他知识放在眼里,表现出“自大”。在这种情况下,牧场主认为他们的社会身份、技能及其社会关系受到了威胁,受到了专家的干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科学知识本身是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的。它的模糊性表现在与社会发生作用的时候。所以,公众对科学是否有兴趣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与个人判断自己在其社会环境中的权力或无权力有关。所以尽管前面提到的缺失模型认为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智力理解存在一些问题,但这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众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以抽象的纯粹认知的形式体验科学。这就涉及到了前面已经提及的“地方性知识”。

4“地方性知识”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问题

从温的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牧场主们早就怀疑科学家及其机构不考虑他们的知识,把不适当的“科学知识”运用到这次事件中,导致了他们的经济损失。最让他们不满的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考虑牧场主自身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在这里,温把牧场主具有的知识称为“地方性知识”,也代表所有公众具备的“非科学”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性知识”往往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科学知识与此相反:科学家的知识是抽象的,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所以在具体情况下反而有可能不适用。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牧场主的经验知识因科学家的错误理解而无法发挥作用。科学家认为:土壤中铯的行为是一样的。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其研究是在粘土中进行的,而坎布里亚郡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这种土壤是牧场主早已熟知的,科学家们却忽视了这一点。

其实不仅仅这一案例中“地方性知识”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其他具体科学中“地方性知识”同样重要。“地方性知识”表现出具体性:不同公众对于不同实践具有不同兴趣和动机。“人们经常会说,并不是我不信任你,而是你所说的不符合我的具体环境。人们并不是反科学的。他们更支持科学。”[5]也就是说,如果科学共同体在把所谓科学知识强加给公众之前,最好先考虑到公众所处的具体语境。

一般来说,那些关心公众理解科学问题的科学家认为公众对科学缺乏理解,却始终不知道或者不肯承认科学本身的问题。他们仅仅认为,如果科学有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于科学家还不会或者不愿意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却很少考虑如对科学的社会学描述,科学的控制形式以及信任所依赖的各种基础。[6]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降低。

例如,温在对塞拉菲尔德的学徒们做采访时发现,学徒们并不能回答核电站生产的物理学问题:他们不需要,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雇主,相信他们的专家同事能给他们提供安全,有用的工作环境。[7]也就是说,学徒们是依靠信任来接受科学的。但在坎布里亚事件中,牧场主对科学家就有关科学的问题一直有怀疑,考虑到众多社会因素,他们没有表现出这种怀疑。但当看到科学家对牧场及决策是那么无知的时候,怀疑终于爆发式地产生了。更糟糕的是专家们并没有认识到牧场主自己的专长,也没有意识到信任在公众理解科学研究中起关键作用。公众根据其社会关系的了解、社会机构的认识积极给自己定位,并根据这种社会认同表示对科学的接受、拒绝或重建。可是现在,他们看到的是他们被排斥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态之外,他们失望了。他们始终没有等到科学家愿意与他们协商的机会,科学家们只是错误地运用了他们所谓的“科学知识”,错误地没有接受牧场主的后来被证明有效的建议。所以坎布里亚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度降低了。

但是,温认为,能够很好解释公众对科学知识以及建议所做出反应的不是信任本身,而是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身份、社会认同。从温的分析可以看出,公众对科学的不信任源于科学家没有认同公众的“地方性知识”,反而对其进行排斥。公众的社会认同受到了破坏,当然对其信任度就会降低。例如,牧场主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毁坏了他们农场的辐射污染明显来自当地的塞拉菲尔德。但这一直没有得到官方的调查和承认,直到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科学家宣称,他们有绝对可靠的证据证明辐射污染来自切尔诺贝利。但是牧场主认为他们也能够提出很多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怀疑。尽管当地的牧场主对他们所相信的最终表现出了模棱两可。

信任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有影响,但信任也要依赖于这些社会关系和身份的性质。公众的“外行知识”(layknowledge,即非专家知识)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它们甚至能够在具体科学问题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这些知识可以与所谓的科学知识形成互补关系或者相互竞争的关系。但是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不具备内省能力,然而公众因为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具备了内省性,却没有得到科学家、科学机构的认同。如果公众认识到他们自己的身份(包括其知识)得不到认同的话,他们是很难相信科学家的辩解的。很明显,当科学本身缺少了公众已经具备的内省,缺少了对公众的社会认同,也就很自然地丧失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5.小结

布赖恩·温主要以坎布里亚羊事件为案例,对公众理解科学做了具体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在这里,有问题的不再是公众,而是科学本身。科学绝对不是没有问题的,而公众的“外行知识”也绝对不是没有价值的,他们甚至能够在具体科学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这些知识可以与“科学知识”互补或者相互竞争。科学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具体的语境下,并结合当地的公众的知识才能够获得公众的信任支持。但是科学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还不具备内省能力,然而公众因为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而具备了内省性,却没有得到科学家、科学机构的认同。公众的内省使得他们一方面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建议表示沉默,一方面则不再对科学保持高度的信任。这也意味着科学专家也再也不能够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向公众单向传输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了。相反,科学家应该处理具体问题并与他们的公众进行更多的协商。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必须重新得到公众的信任,其前提条件就是赋予公众的社会以认可。

参考文献:

[1]WynneB.MaytheSheepSafelyGraze?AReflexiveViewoftheExpert-layKnowledgeDivide[A].LashS.SzerszynskiBandWynneB(Eds.)Risk,EnvironmentandModernity:TowardsANewEcology[C].London:ThousandOaks,Calif:SagePublications,1996.65.

[2]WynneB.MisunderstoodMisunderstanding:SocialIdentitiesandPublicUptakeofScience[J].PublicUnderstand.Sci,1992.l:283-304.

[3]MichaelM..IgnoringScience:DiscoursesofIgnorance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IrwinAandWynneB.(Eds.).MisunderstandingScience?ThePublicReconstruc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C].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109.

[4]WynneB.PublicUptakeofScience:ACaseforInstitutionalReflexivity[J].PublicUnderstand.Sci,1993.2:321-337.

布赖恩·温范文篇3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新奇现代流派创造性综合

以纳尔逊和温特1982年出版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为标志,现代演化经济学已诞生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间,演化经济学经历了强有力的复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目前,系统地整理演化经济学已有成果的时机业已成熟。

一、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标准之争

目前,演化经济学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标签。正如霍奇逊所指出的,在当代经济学中,许多经济学分支和流派都声称他们的方法是“演化的”,这包括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利学派、进化博弈论和“桑塔费”O复杂理论等。在演化经济学领域中,人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法国“调节”学派也自称是演化经济学的重要流派。1998年,BobJessop在一篇回顾性质的论文中,开篇就指出,“大约二十年间,在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复苏中,更一般地在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调节方法得到了喝彩”。更值得注意的是,Gowdy提出了以阿尔奇安、费里德曼和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这种观念。对于那些把演化经济学看做是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对立的经济学家来说,“演化”这个概念在使用上的混乱无疑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正如生物学家莫诺在一次讲演中所指出的,演化理论(另)一个奇怪的方面是每个人都认为他理解了它。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学家试图对演化经济学加以定义,并在90年代中期导致了演化经济学的划分标准之争。

1995年9月,在荷兰举行的“比利时一荷兰后凯恩斯研究协会”第十六届年会上,霍奇逊和维诺曼就演化经济学的划分标准问题展开了争论。霍奇逊指出,演化经济学家们典型地被他们的智力史所迷惑,如纳尔逊和温特在他们的著作(1982)中忽视了凡勃伦开拓性的工作,虽然他们现在纠正了这个过失。但在霍奇逊1993年出版了演化经济学思想史的著作《经济学与演化》之后,Langlois等在他们涉及学科历史的论文中仍在忽视凡勃伦。为了弄清“演化”概念的含义并认真考虑这个概念的历史,霍奇逊1993年曾按照“系统发生论”和“个体发生论”的标准对使用演化方法的经济学家进行分类。在这次会议上,他又提出了另一套分类的四个标准,这就是:(1)本体论标准,是否强调演化过程中的新奇性和创造力;是否强调不确定性、路径依赖和时间不可逆。(2)方法论标准,是否采用简化论的做法。由于方法论个体主义是简化论的主要表现,所以,简化论与否也就是是否强调在个体之上存在着突现的制度等结构特征。(3)时间标准,在承认渐变的同时,是否考虑突变的重要作用。(4)隐喻标准,是否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或者是否反对主流经济学的机械隐喻。从这个标准出发,霍奇逊认为,只有凡勃伦、康芒斯、罗金、纳尔逊、温特、霍布斯甚至凯恩斯等包括在内。

与霍奇逊对演化经济学严格划界的做法相反,维诺曼认为,演化经济学不应限制聚集在其旗帜下的经济学流派的数目,他反对把演化经济学看做是与新古典经济学所代表的任何东西相对抗的这种看法。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对“正统经济学”中的“演化经济学先驱”进行了考察,这包括“(新)奥地利学派”、“社会生物学家”和“芝加哥经济学家”。在“正统经济学”的这三个分支中,只有“(新)奥地利学派”致力于替代新古典经济学,其他两个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捍卫者。其中,“芝加哥经济学家”就是指Gowdy提到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代表人物阿尔奇安等,这些“芝加哥经济学家”运用“自然选择”的生物学理论,论证了经济演化过程可以产生新古典的结果。维诺曼指出,用自然选择论证理性决策决不是与进化生物学相异的,费里德曼对新古典行为假定的“仿佛”理解反映在社会生物学家道金斯有关论述中,“芝加哥经济学家”的论述最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是与演化经济学相异的。因此,维诺曼认为,演化经济学不应排除新古典经济学,这实际上就是承认了新古典演化经济学的存在。他最后的结论是,演化经济学的新颖之处就在于它把正统理论中处于背景状态的演化力量和机制放在了核心地位,演化理论可以被看做是经济变迁的一般理论,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其特例。按照维诺曼的这种看法,演化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的关系犹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与牛顿力学的关系。所以,按照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维诺曼也应该承认,演化经济学仍可以被看做是经济学的“范式革命”。笔者认为,维诺曼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经济思想发展的包容性和某种连续性,反对用经济演化理论完全替代新古典经济学。

然而,新古典传统的“芝加哥经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演化经济学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讨论如何定义演化经济学。笔者认为,魏特的看法是非常有见地的,“作为社会经济演化的一个恰当概念,正确地评价新奇的突现及其传播的关键性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福斯指出,由多西、纳尔逊、温特和魏特等所发展起来的演化经济学所关注的就是已存结构的转变和新奇的突现及其可能的扩散。但新古典经济学是与此不同的。我们知道,在社会经济系统中,新奇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个人的创造性和选择,它是人类有目的行为的结果。如果存在真正的选择,社会个体相互之间在偏好上必须是非同质的,个人偏好也必须是可变的。而新古典经济学所讲述的是一个在给定偏好和目标约束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行为已经预先机械式地被决定了。我们不难理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为什么要把这种新古典行为讽刺为“理性傻瓜”。新古典经济学是自相矛盾的,虽然它自称为“选择的科学”,但实际上有目的的行为和选择在其理论体系中是没有地位的,它无法容纳个人的创造性和新奇行为。因此,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对立就在于其本体论假设上的不同,当演化经济学对世界持有新奇和变异不断突现的开放宇宙观时,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如理性最优和代表性行为者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新奇和变异不断突现的开放性过程。简言之,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其理论体系能否抓住新奇对经济系统的关键意义。

按照新奇这个本体论标准,芝加哥经济学家就必须被排除在演化经济学之外。阿尔奇安在其经典论文《不确定性、演化和经济理论》中指出,最大化行为没有必要用行为者的动机来论证,而是“进化”的竞争力量将使接近于最大化模型所预测的企业生存下来。在阿尔奇安看来,我们不需要关心企业的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决策,他认为这与解释“自然选择”的竞争过程无关。因此,阿尔奇安虽然指出了把标准的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不确定性情况时所存在的困难,但他明显地看低了有目的行为这个概念的理论地位。对费里德曼来说,虽然明显地独立于阿尔奇安,但他在其经典论文《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也求助于“自然选择”论证了以下两个论点:第一,市场竞争倾向于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生存下来;第二,最有效率企业的行为“仿佛”是在使其利润最大化,无论他们是否有意这样做。贝克尔更是相信用“自然选择”论证最优化模型的正确性,以至于他后来声称,经济学家的理性选择理论是社会科学分析的唯一基础。然而,正如罗斯彼所指出的,他们当中甚至没有一人暗示过经济学家们应该研究一下选择过程的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据此,罗斯彼对这三位经济学家拙劣的生物学类比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实际上,许多经济学家早已指出,芝加哥经济学家运用“自然选择”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捍卫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维诺曼等所提出的新古典演化经济学这种观念是不能成立的,它混淆了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性分歧。

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现在看来,霍奇逊和维诺曼之间的演化经济学划分标准之争并没有解决演化经济学的现代流派问题。笔者虽不赞同维诺曼把演化经济学扩大到它所反对的新古典经济学上,但也不同意霍奇逊过于严格的划界办法,因为按照霍奇逊的标准,我们不仅难于理解熊彼特与“新熊彼特”的关系,而且也排除了奥地利学派对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所提供的不可或缺的重大思想。事实上,在维诺曼提出异议后,霍奇逊在其编辑的《演化经济学的基础(1890—1973)》(1998)一书中只强调了新奇和非简化论的标准,他把遵奉凡勃伦、熊彼特和哈耶克传统的经济学家包括在其中,从而扩大了人选的范围,但仍排除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学家。而且,霍奇逊这本书并未考虑到1973年以后的发展。笔者认为,演化经济学的创造性综合是对各流派的批判性吸收,它不应要求各流派完全符合创造性综合所要达成的目标,因此,新奇作为必要条件就足以成为区分演化与非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标准了。按照这个标准,笔者认为,演化经济学的现代流派主要是老制度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奥地利学派和“调节”学派所构成。

(一)以霍奇逊为代表的继承凡勃伦传统的老或后制度学派。演化经济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凡勃伦在1898年的经典论文《经济学为什么不是演化科学?》中提出的,在老制度主义经济学家的眼中,制度经济学就等价于演化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一般地也倾向把演化经济学等同于凡勃伦传统的老制度学派。作为老制度学派的鼻祖,凡勃伦深受当时达尔命的影响,他对前达尔文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至今看来仍是非常强有力的批判,强调经济学应以“制度”或“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等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个学派与新制度学派在研究纲领上是相当不同的,近十几年来得到了较强的复兴,它早于新制度学派一个世纪就提出了目前后者在新研究方向上所设定的问题。该学派1965年在美国成立演化经济学学会,1967年开始出版会刊《经济问题杂志》,从1970年开始颁发“凡勃伦一康芒斯奖”。1989年该学派在欧洲成立由霍奇逊任秘书长的欧洲演化政治经济学协会。1999年,霍奇逊开始编辑出版《制度与演化经济学新视野》丛书,2000年在赫福德郡大学成立研究中心。

(二)在演化经济学的复苏或现展中,熊彼特成为非常重要的灵感来源,继承其传统的经济学家自称为“新熊彼特”学派。纳尔逊和温特指出,“新熊彼特的”这一名词是我们整个分析方法的适当名称,正像“演化的”一词一样适当。为了成为“新熊彼特”学派,我们才成为演化的理论家,因为演化的思想为我们详细说明和正规表述熊彼特看法提供了一种可以工作的分析方法。新奇是熊彼特理论的重要本体论预设,他把创新看做是经济变化过程的实质,强调了非均衡和质变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在“创造性毁灭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新熊彼特”学派批判地继承了熊彼特的传统,做了大量的经验性研究,并以研究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和创新体系等而闻名。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学派就对网络经济和信息革命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该学派1986年成立国际熊彼特学会,每两年召开—次会议,颁发“熊彼特奖”并出版会议论文集。1991年,《演化经济学杂志》创刊。桑塔费经济学家布赖恩•阿瑟1990年获“熊彼特奖”的论文1998年已被翻译成中文发表,并由笔者撰文加以评论。老资格的罗斯彼和年仅28岁的Potts获2000年“熊彼特奖”,后者的著作试图为异端经济学的所有传统和流派提供统一的新的演化微观经济学基础。“新熊彼特”学派目前在研究风格上已形成了两种相当不同的分支文献:更形式化建模的技术变迁的演化理论和描述性的创新体系理论,后者的形成还受到德国历史学派和老制度学派重要的影响。

(三)一般认为,奥地利学派是由19世纪末著名的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所开创,后经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阐发,并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米塞斯和哈耶克挑起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大论战”中达到顶峰。与其他学派不同,该学派支持者之间存在着较重大的意见分歧,以至于许多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该学派已消失。实际情况是,该学派在二战后取得了较重大的进展,并在英美国家扎根,成为“移植的”学派。自哈耶克以降,该学派存在着一个相对统一的基础,即市场作为过程的观念,尽管他们在市场作为发现还是创造过程的看法上分为两大阵营。霍奇逊在前引1993年的著作中把门格尔看做是经济演化思想的先驱,他认为,奥地利学派要比新古典阵营中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化性质,经典例子之一是门格尔有关货币从物物交换经济中有机和自发地演化出来的理论。奥地利学派一直是新古理性经济人这个基本假定的批判者,他们认为,没有理由假定所有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会有同样的感受,尤其是企业家在发现常人不能看到的机会上具有独创性。在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上,预期和想像力至关重要,该学派突出地强调了主观知识对新奇的重要性,这是演化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究的重要见解。

(四)作为演化经济学中较少被注意到的流派,“调节”学派对制度多样性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深有研究。笔者认为,多样性是变异和新奇突现非常重要的条件,这是该学派隐含的假定。该学派在理论体系中也注意到了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作为发端于法国巴黎的学派,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它虽然与“结构马克思主义”一样强调作为社会结构的制度的重要性,但拒绝后者对经济行为者能动性的忽视。“调节”这个概念在法浯中更接近于系统论的含义: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或过程在某种条件下交互调整从而产生某些有序的动态。正如Jessop指出的,“调节”这个动态概念强调了,在与资本主义不稳定变化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特定条件下,历史上因事而变的经济和非经济机制交互作用导致了经济行为者所采取的行动。相对稳定的资本主义的扩张取决于相当特定的制度实践,但这些制度的共存与连贯性不能被视作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偶然事件、有意识的社会行动以及在生产者背后起作用的经济趋势等因素多样化结合的结果。资本主义再生产是因事而变和不确定的,只有某种能够容纳其内部冲突和矛盾的调节模式才能使之成为可能。调节模式则是使资本积累结构得以稳定的习俗、制度、组织形式、社会网络和行为型式的突现性系统。20世纪80年代,“调节”学派最著名的工作就是运用其框架对美欧资本主义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它对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如经济地理学和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演化经济学面临创造性的综合

如果从凡勃伦创建老制度学派算起,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实际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它滥觞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后经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沉寂时期,到80年代现代演化经济学才真正起飞,现在它正面临着创造性综合的挑战。下面将就各学派之间创造性综合的可能性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奥地利学派和老制度学派。演化经济学这两个最古老的流派,从一诞生起就是新古典个人行为假定的批判者,它们都强调了人类行为的日的性,但有很大不同的是,老制度学派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对个人行为给予了更多的自我决定的假定,它排除了制度的塑造作用;相反,奥地利学派则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假定个人行为是机械的、没有自主性,它排除广想像力和创造力对个人行为的决定作用。由此,这两个学派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忽视了对方所强调的方面,奥地利学派片面地用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解释自发秩序的演进,而老制度学派则看低了个人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制度演化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两者都未能处理好制度(结构)与个人(能动作用)的辩证关系问题。实际上,新古典个人行为假定的错误是,它不仅排除子个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而且也排除了制度对个人行为的塑造作用,奥地利学派和老制度学派都只说对了一半。笔者认为,在这两个学派内部就存在着纠正各自偏差的因素。首先,重读1898年凡勃伦对新古典个人行为假定著名的冷嘲热讽,我们不难发现这与奥地利学派对新古典的批判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享乐主义关于个体的概念是将人视作闪电般地计算快乐与痛苦的计算器,他像一个追求快乐的摇摆的同质的小球,外界的刺激使他移动,但不会使他有所改变。他既没有前因又无后果。他是一个孤立的、确定的人类已知数,除了冲击力使其在不同的方向移动外,他始终处于稳定均衡态。他在空间上自我驱动,绕着自己的灵魂轴心对称地旋转,直到外界力量强加于他,使他不得不屈从。当这些作用消失之后,他又成了一个和以前一样静止的、不易冲动的欲望小球”,其次,在奥地利学派阵营内部,研究传统的演进也出现了突变,提出了发展制度理论的要求。葛劳蕊指出,虽然该学派以市场过程作为相对统一的基础,但拉什曼激进主观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奥地利传统的突变,从而产生了以柯兹纳和哈耶克为一方与拉什曼为另一方的“大分水岭”,当前者把市场参与者看做是发现者之时,后者把他们主要看做是新机会的创造者。传统奥地利学派对拉什曼的看法是矛盾的,因为这对市场自发演进的个体主义观念提出了疑问,但这种疑问又是其传统自然演进的结果。拉什曼认为,当把人类想像力放在市场过程的核心地位时,市场就不存在自发均衡的趋势,制度作为个人行为和相互协调的向标就起着重要作用。拉什曼的创新无疑为两个学派的综合提供了基础,批判实在主义有关结构与能动作用的关系理论可以为此提供统一的框架。

(二)老制度学派与“新熊彼特”。虽然纳尔逊和温特在其经典著作中遗漏了凡勃伦的重要贡献,把熊彼特视做其理论的先驱,但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连续性,可以认为,纳尔逊和温特把企业惯例作为基因这种选择单位的类比物,实际上是凡勃伦关于制度是基因类比物的再发现。“新熊彼特”学派主要关心的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制度变迁为基础的,但在早期发展中对此却很少进行深入探讨。然而,随着创新体系文献的出现和发展,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已把相当大的精力转向了对制度问题的研究,老制度学派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对技术变迁进行形式化建模的“新熊彼特”学者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这反映出老制度学派与“新熊彼特”学派中追求数学化的分支仍是不相容的。老制度学派与“新熊彼特”学派分别对制度和技术有深入的研究,两者具有互补性。近年来,纳尔逊不断强调技术和制度的共演,这对两个学派的杂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布赖恩·温范文篇4

关键词:共识会议公众理解科学日本转基因农作物

Abstract:Withthetheoreticaldevelopment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andthefailureofDeficitModel,manynationsbegantoseekforthewayforthepublictoparticipateinmakingdecisiononpublicaffairsrelatedtoscienceandtechnology.Amongthoseattempts,Consensusconferenceisatypicalone.ThisarticletakethefirstJapanesenationwideconsensusconferenceheldin2000ascase,brieflyanalyzeanddiscussitsbackground,maincontent,significanceandproblems.SuchstudycanhelpustoknowmoreabouttheJapanesepracticeof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fromaspecificaspect,andbringhelpfulreflectionforus.

Keywords:consensusconferenc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Japantransgenicrpop

一、“共识会议”产生的背景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在杜兰特的“缺失模型”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之后,开始探索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理想存在方式,并意识到要让公众参与到这种探索中来。按照这种理念,要求人们不再把公众看作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外行,而是看作从日常经验中获得了对科学技术产物的独到理解的群体。一个普及高等教育,实行民主制度的现代国家,必须让公众参与到关于制定科学技术政策的讨论中来,这是确保科技政策的合理性,获得国民对政策的支持的必要条件。

传统的科技政策的制定,因为其高度的专业性,往往由以该领域的专家为中心组成的精英集团来控制。可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是否也有问题?”这种质疑越来越强烈,与此同时,出现了对科技政策制定的专家中心模式的批判。因为作为所谓外行的普通公众在接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恩惠的同时,也要承担它带来的风险。切尔诺贝利事故以及全球环境问题加深了人们对于一直以来的科技政策制定体制的不信任,在日本,接连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医疗输血导致的爱滋病感染事件,以及JCO事故(日本JCO公司核燃料制造厂发生的核泄漏事故),都让公众越来越难维持对专家的信任。因而,有日本学者认为,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是公众理解科学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国家不约而同的开始探索让公众参与到最广泛地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的政策制定当中的方法,其中一种很具代表性的尝试就是共识会议。

二、日本“共识会议”的产生、发展概况及特点

“共识会议”这种形式最初诞生于美国,当时称为“共识发展会议”(consensusdevelopmentconference)。例如,关于核磁共振这种昂贵的诊断设备可以应用于哪些患者的问题,就应该在专家当中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以此为议题,召开一个意见征集会议,即在专家之间达成一种“意见共识”。

但是在这种最初的形式中,所谓的“共识”只是专家的共识,讨论也都是在专家之间进行的,并没有吸收公众参与到其中。

真正意义上的“共识会议”,是在丹麦产生的。1985年,最初美国式的“共识发展会议”在丹麦得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创造出通过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与作为内行的科学技术专家的对话而形成共识的全新的形式。1987年,丹麦召开了第一次以工业和农业中的基因技术为主题的“共识会议”。到了90年代,欧洲各国,以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也相继召开了这种丹麦式的共识会议。

关于“共识会议”的定义,英国在召开第一次共识会议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论述:

所谓共识会议,就是针对涉及到政治、社会利益关系并存在争议的科学技术问题,由公众的代表组成团体向专家提出疑问,通过双方的交流和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召开记者会,把最终意见公开发表的会议形式。

在日本,第一次试行性的共识会议1998年在大阪召开,议题是“转基因治疗”,第二次试行性的共识会议1999年在东京召开,议题是“网络技术”,而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正式的共识会议是2000年召开的,议题是“转基因农作物”。

在日本社会,围绕着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脑死问题、脏器移植、克隆技术、癌细胞的治疗以及疯牛病等等科学技术问题,人们产生出很多疑虑,甚至出现了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强烈的反对运动。其实,在很多国家都会发生类似的状况:一方面,是科学家、政府开始感到了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不信任,他们因为本是出于好心却遭到不信任而感到困惑;另一方面,是产生疑虑甚至进行反对运动的公众觉得科学家和政府漠视他们的呼声而感到不满。可以说,这也是一个科学传播的问题,即因传播不利而产生了传播隔阂(pp:117-120)

针对这种传播隔阂,共识会议就是政府和科学家(在这里所说的科学家不仅指主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激进派,也包括怀疑派,甚至可以把进行反对运动的人也看作广义的专家)与公开招募征集而来的普通公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手段,更进一步说,是一种沟通的试验。日本学者认为,共识会议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一种“科学与公众沟通的试验”。

在科学传播或者说公众理解科学的领域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有很多方法。各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合适的方法。共识会议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但它是目前日本试行次数较多的一种方法,因而值得我们关注。

三、关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的“共识会议”

2000年7月26日,“关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共识会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农业水产省尖端产业技术研究课长吉田岳志说明了会议的主旨。

这次共识会议要完成三个主题,第一个是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可能性做出正确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第二个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对人的健康、环境的影响做出正确评价;第三个是回答消费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此次共识会议,就是要针对这三个主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并实现双向的互动型的信息交流。

这次共识会议,其实得益于1999年日本政府制定的2000年度财务预算。1999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披露了转基因玉米的花粉导致蝴蝶死亡的事件。这种转基因玉米是专门为了产生出能够杀死害虫的毒性物质而研制出来的,所以导致蝴蝶死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正常的,可是,欧盟却因此而中断了对这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检查,这样,日本农业水产省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不得不公开发表关于安全性问题的科学审查结果。

关于转基因农作物,作为农业大国的美国的政策是鼓励转基因农作物的出口。但在欧洲,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质疑则较为强烈,欧盟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就转基因农作物问题,欧美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局势。而在日本,虽然来自消费者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可与此同时政府依然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农业水产省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在这种状况下,政府2000年的财务预算,特别增加了这样一项支出,即由农业水产省设立了一个项目:“应对消费者质疑的研究”,并把这项研究任务委托给——“农业水产尖端技术产业振兴中心”(SocietyTechno-innovationofAgriculture,ForestryandFisheries,简称STAFF)。

STAFF最初的计划,是首先了解消费者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的担忧,然后对这些担忧是否合理做出科学的判断,再把判断结果在宣讲会等场合通报,以求据此来消除消费者的不安。

其实这仍是一种传统的日本式的“公众接受”(PublicAcceptance)的模式,而在当今日本社会,这对于消除消费者的质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STAFF意识到必须从这一模式中进行突破,采取共识会议的形式,发挥这种新形会议的真正价值。

这一次关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的共识会议完全按照标准的丹麦式共识会议的形式召开:首先进行两次准备会议,总结整理出“关键性问题”,然后在第三次会议上由专家针对“关键性问题”做出回答,让公众和专家进行讨论,最后第四次会议上,完全由公众整理出“公众意见提案”。

第一次和第二次准备会议,是以说明公众代表进行讨论“转基因农作物的利益和风险”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为目的的,在此之前执行委员会,要确定负责说明的人员名单。因为考虑到讨论会从多角度进行,所以说明人也从多个领域中选取:三位自然科学家,以及风险问题专家、STS学者、新闻记者、消费者代表各数名。其中的自然科学家,不仅仅是从事转基因研究的激进派专家,也包括持谨慎态度的保守派立场的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向特定方向诱导公众的嫌疑。

第一次正式会议的整个过程都是对外开放的,因而吸引了很多会议之外的公众参与旁听。这个回合是首先由专家根据第二次准备会议整理出来的“关键性问题”报告,针对公众代表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给予回答、解释和说明,然后专家和公众之间可以展开充分讨论。这个阶段的会议,是首次实现专家和公众双方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真正体现了共识会议的精神“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对话”。

第二次正式会议,是根据前三次会议的说明、解答,以及讨论的结果,由公众代表整理出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公众意见提案”。值得强调的是,这份作为共识会议最后的总结性报告文件,从撰写到完成的全部过程,完全由公众代表来负责,专家和政府机构均无权介入,正是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共识会议当中公众的主导权。

四、对日本“共识会议”的评价

在日本,这次“转基因农作物问题”的共识会议的组织者明显感到了公众参与者的强烈期待感和满足感,专家对此积极的态度,以及大众传媒肯定的报道。

日本以前的科技政策的制定,都是以专家为主导而进行的,这种做法有一个前提假设:对于科学技术这种具有高度专业性的讨论对象,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很难给出有效的评价。在这种前提下,自然产生出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启蒙,以及把高度专业性事物的决定权完全委让给专家的做法。然而,实践证明,共识会议的结果,由公众团体撰写的文件《共识会议报告》具有极高的水平,以至于让参加会议的专家也感到非常震惊。

说《共识会议报告》具有很高水准,并不是指在专业性上公众已经到了专家的水平,而是指公众能够从专家很难注意到的视角来讨论科学技术并得出的结论。普通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并不是从实验室中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经验得来的。不断开发出来的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如何纳入到社会当中,接受还是拒绝,其实这并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所面临的极其重要的公共性问题。

共识会议把这样一个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对于具有公共性的科学技术问题,谁有正当的话语权?日本的共识会议通过这样一种新形式的尝试已经给出答案:不仅仅是专家,普通公众同样具有话语权,并且也具备发表意见的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专家,认为只有普通公众才具备话语能力。公共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赖科学技术,但是这和科学技术本身理所当然的具有决定什么是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权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对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对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公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时,必须要听取公众的意见。在专家具备的正统性专业知识之外,公众所具备的“地方性知识”也有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并且,这种“地方性知识”也值得专家学习。也就是说,共识会议不仅是公众通过专家的讲解来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也是专家自身向公众学习“地方性知识”的场所。进一步说,就是一种长时间持续着的,专家和公众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交流作为公共性问题的科学技术的会议形式。共识会议的召开,揭示出对于具有公共性的科学技术问题,想要发表意见的公众并不缺少,相反是大量存在着,真正缺少的是倾听他们意见的机制和渠道。

五、几点分析与评论

和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的共识会议仅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势必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正如美国学者加沙诺夫曾提出的,共识会议至少存在以下四个重要问题:

1.过早达成共识:有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而过早形成共识的可能;

2.虚假共识:有对参与者实行限制而形成共识的可能;

3.由不合适的参与者形成的共识:有理应加入的参与者并未参与而形成共识的可能;

4.暂时的共识:只在某一时间和地点形成的暂时性的共识,随着影响因素、价值观、知识等发生变化,这种共识就可能丧失了合理性。

可以说这是几乎所有公共讨论都难以避免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共识会议只不过是在有限的范围有限的时间内,由有限的成员进行讨论,这意味着,共识会议永远不能完全克服这四个问题。

由此,也引发出《共识会议报告》的地位与价值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传播理论的发展,人们不再把公众看作缺乏科学知识的“缺失体”,那么作为不是“缺失体”而是掌握了“地方性知识”的公众,他们整理出的会议报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在日本,尽管公众具有强烈愿望,希望报告内容可以反映到政府的科技政策当中,但是政府并不会直接采纳。当然,这其中有部分政府的原因,他们依然受“缺失模型”的影响,认为会议报告只是外行的一知半解的讨论结果,所以采取漠视的态度。但是,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共识会议的会议报告本身也潜藏着很多重要的问题。

公众希望通过他们自己得出的会议报告能够切实的影响有关科学技术政策的决策,这无可厚非,但要想使报告得到真正的重视,直接反映到科技政策当中,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即会议报告的合法性和正统性问题。

参与共识会议的公众,只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公开募集应征而来的人,并不能够作为国民代表的团体,并且,这个团体在完成会议报告之后,一般都会解散。这样一来,就产生出撰写报告的成员的代表性问题以及对于报告内容的责任问题。甚至有可能发生公众代表由特殊人员组成从而提出过激言论的情况。至少也可以这样说,尽管会议报告书是正规,但是并不具备直接行使对社会的影响力的合法性和正统性。

目前日本学界对于共识会议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小林传司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这种会议形式对于公众理解科学实践有重要价值,并做了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代表日本官方的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在近年来“促进国民科学技术理解”的实践活动中,尽管力图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寻求新的突破,但是对共识会议这种形式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另外,东京大学教授金森修认为,共识会议这种形式看似精彩,但容易流于表面化,甚至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几十个市民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讨论得兴高采烈,受益的只有这些少数的参与者,会议之外很少有人知晓,对社会、对政府的决策都产生不了真正的影响。

总之,日本的共识会议只是一种刚刚起步还处在试验阶段的新形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这种形式毕竟在公众理解科学的领域中,在“科学与公众的沟通”的问题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的符合国际上公众理解科学理论和科学传播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的,作为一种更为积极的对待和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新手段,对我们确实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例如,近来,在中国的一些“听证会”(比如由国家环保局组织的关于圆明园整修问题的听证会等),就与本文讨论的“共识会议”有某些相似之处。当然,在种有中国特色的“听证会”,在运作方式和机制上,目前也还不成熟,尚需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过,尤其是在涉及到科学和技术之应用的有争议的一些项目,借鉴国外“共识会议”的某些经验,显然是有助于我们的社会的和谐发展的。

参考文献:

[1]金森修,中島秀人.科学論の現在[M]東京:劲草書房,2002.

[2]本文作者对金森修的访谈[Z]2005.7.26.

[3]Joss,Simon&JohnDurant.ConsensusConferences:AReviewoftheDanish,DuchandUKApproachestothisSpecialFormofTechnologyAssessment,andanAssessmentoftheOptionsforaProposedSwissConsensusConferences[R],1994,转引自:金森修,中島秀人.科学論の現在[M]東京:劲草書房,2002.

[4]科学技術への市民参加研究会,「遺伝子治療を考える市民の会議」報告書[J],1998.转引自小林傳司.誰が科学技術について考えるのか[M]名古屋:岩坂泰信,2004.

[5]科学技術への市民参加研究会,「高度情報社会——とくにインターネットを考える市民の会議」報告書[J]2000.转引自小林傳司.誰が科学技術について考えるのか[M]名古屋:岩坂泰信,2004.

[6]小林傳司.「コンセンサス会議」という実験[J].科学,1999.3

[7]小林傳司.誰が科学技術について考えるのか[M]名古屋:岩坂泰信,2004.

[8]本文作者对中岛秀人的访谈[Z]2005.9.4

[9]布赖恩•温内公众理解科学[A]盛晓明等译科学技术论手册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井山弘幸,金森修.現代科学論[M]東京:新曜社,2000.

[11]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政策研究所.科学技術理解増進と科学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活性化について[R].2003.11

布赖恩·温范文篇5

摘要:结合近年来材料、化学、物理学科的研究热点,探索了一个由科研课题“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设计转化成的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此实验现象稳定、重复性好,达到教学实验要求。通过本实验项目学生可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结构、原理及操作技能,了解纳米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及表征技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而且,本实验还包含大量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实验内容和过程,将当前的研究热点引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综合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是化学类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深层次的、多学科性的和综合性实验技能训练的化学实验课程,它除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外,还能让学生综合应用化学知识和多种化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缩短学生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科研、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之间的差距[2],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许多高校都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出版了实验教材和参考书,并对其教学实验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研究[3-6]。研究型实验教学是指学生针对实验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独立操作完成实验的一种实验教学模式[7-8],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加强实验课程中的研究性,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引导—探索—实验—掌握”的教学模式[9],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性实验教学将科研的思维方法和技能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增加实验项目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科研型综合实验具有前沿性、综合性、研究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不少高校都陆续开设并完善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3,9-10]。为此,在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在进行着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将课题组的科研工作相关领域中较新的科研成果通过精选和改造转化为综合实验课程项目。本文介绍一个由科研课题“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设计转化成的研究型综合化学教学实验。

1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教学实验的设计

依据2004年,英国Manchester大学2位物理学家AndreGeim和KonstantinNovoselov成功地在实验中采用胶带从石墨中剥离分离出石墨烯[11],并证明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维空间材料石墨烯(Graphene)方面的开创性实验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是继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之后被发现的又一新型的碳元素结构形态,由一层密集的、处于蜂窝状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组成的新型二维平面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具有理想的晶格结构、非常高的比表面积(理论值2600m2•g-1)和独特的电学、光学、力学和热学等特性,为了让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石墨烯的可控规模化、低成本的制备方法。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从而得到石墨烯具有低成本、适合规模化制备的优点,引起各国学者最多的关注,成为报道最多、研究最热门的方法。水合肼、二甲肼、对苯二酚、硼氢化钠是最常用的用来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剂[12-16],这些还原方法虽然高效、简单,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容易造成污染和危害,因此,发展无毒、高效和廉价的绿色化学还原剂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教学实验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上发展的研究型综合实验,体现新的科研进展和研究热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2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教学实验的设计

2.1实验目的(1)学习石墨烯的液相合成方法与表征技术,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及操作技能。(2)了解共振光散射光谱法分析原理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3)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针对不同环境污染物开展更多研究工作。2.2实验原理2.2.1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原理石墨先与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原子进入到石墨层间并以羟基、羰基、羧基、环氧基等活性含氧基团的形式与紧密的碳网面中的碳原子相结合,形成共价键型石墨层间化合物,即氧化石墨;氧化石墨由于引入了活性较高的含氧官能团,层间距大大加大,层间范德华力大大减弱,使其在溶剂中分散后借助超声震荡等机械作用而被完全剥离,形成稳定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最后,采用绿茶汁作为绿色化学还原剂,在不添加任何稳定剂/分散剂的情况下,对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还原制备出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石墨烯水溶液。2.2.2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原理光散射是指一束光通过介质时,在入射光方向以外的各个方向观察到的一种光辐射现象。根据与光子相互作用的微粒的尺寸大小(d)和入射光波长(λ)之间的关系,光散射可分为米氏(Mie)散射(d>λ)、丁铎尔(Tyndall)散射(λ>d>0.05λ)和瑞利(Rayleigh)散射(d≤0.05λ)。瑞利散射是散射光波长等于入射光波长,而且散射粒子又远小于入射光波长产生的弹性散射。当瑞利散射的波长位于或接近于微粒的吸收带时,其散射程度将不再遵守瑞利散射定律并且某些波长的散射程度急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共振瑞利散射(RRS),或称共振光散射(RLS)[17]。在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上选择合适的激发和发射通带宽度,采用相等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单色器所得的同步光谱(Δλ=0)即为光散射粒子的散射光谱[18]。由于散射光谱属于同步光谱,而散射光是源于等波长入射光激发散射粒子时产生的,故散射粒子实际上是能发射出与激发光波长相等的新发光体,因此,共振光散射信号属于同步发光[19]。根据同步发光方程:ISL=KcbEex(λex)Eem(λex+Δλ)(1)式中:Eex是在给定激发光波长处(λex=λem-Δλ)的激发函数;Eem是在对应的发射波长处(λem=λex+Δλ)的发射函数;K是与仪器条件有关的常数;b为液池厚度。当Δλ=0时,得共振强度为ISL=KcbEex(λex)Eem(λex)(2)由式(2)可知,在仪器条件一定时,共振光散射强度与散射粒子的浓度c成正比,据此可以用于散射粒子的定量测定。2.3实验试剂与仪器2.3.1实验试剂与原料石墨粉为光谱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P2O5、H2SO4、K2S2O8、KMnO4和H2O2(30%)为分析纯,且在使用中无需进一步纯化,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绿茶汁是取市售干燥的普通绿茶叶水煮后过滤除去茶叶渣并离心分离得到。所用溶液用二次蒸馏水配制。2.3.2实验仪器三口烧瓶、烧杯、量筒、布氏漏斗、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DF-101S,巩义予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JY96-IIN,宁波新芝)、离心机(H1850,湘仪)、紫外分光光度计(U-2910,Hitachi)、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SAM800,Kratos)、原子力显微镜(SPI4000&SPA-400SPM,Seiko)、透射电镜(G2F20S-TWIN,Tecnai)、荧光光谱仪(F-7000,Hitachi)。2.4实验内容2.4.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其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先将2.5g过硫酸钾、2.5g五氧化二磷加到12mL90℃的热浓硫酸中混合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混合液冷却至(80±1)℃,加入3g石墨粉,混合均匀,在(80±1)℃条件下水浴反应4.5h;将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0.5L二次蒸馏水稀释后静置过夜,然后用0.22μm孔的醋酸纤维素滤膜过滤分离,并用大量二次蒸馏水洗涤,滤饼室温自然干燥;将上述产物即预氧化的石墨在搅拌条件下加到120mL冰浴的浓硫酸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g高锰酸钾,混合物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0.5h;水浴升温至(35±1)℃搅拌反应2h;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50mL二次蒸馏水,控温在(50±1)℃搅拌反应2h,加入0.7L二次蒸馏水结束反应;10min后,边搅拌边加入2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将上述溶液趁热过滤过滤,得到黄色滤饼,并用1L盐酸溶液(HCL:H2O=1:10)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用1L二次蒸馏水洗涤除去多余的酸,并多次用二次蒸馏水洗涤至中性。(2)将上述过滤产物重新用二次蒸馏水溶解配置成浓度为0.5mg/mL的溶液,然后将溶液装入经过处理的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二次蒸馏水的2L烧杯中,在搅拌条件下透析除去残留的金属离子。(3)将经纯化的氧化石墨调配成浓度为0.5mg/mL的溶液,并用功率为400W、频率为100kHz的超声波超声分散0.5h对氧化石墨进行剥离,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分离除去未剥离的氧化石墨,得到黄褐色的均匀分散的浓度为0.5mg/mL氧化石墨烯溶液。2.4.2石墨烯的制备取绿茶粉50g加入500mL二次蒸馏水沸煮5min,过滤除去茶叶渣,然后在转速为4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分离除去杂质颗粒得到绿茶汁,其浓度通过蒸发溶剂称量残留溶质的方法来计算确定,所得的绿茶汁的浓度为10mg/mL。取20mL浓度为0.5m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和10mL新鲜制备的浓度为10mg/mL的绿茶汁搅拌混合均匀,并在功率为150W、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分散15min后转入反应釜,在80℃下水热反应10h,得到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溶液。2.4.3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分散液在U-2910(Hitachi)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测定。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干燥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样品采用XSAM800(Kratos)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激发源为经单色化处理的Al靶Kα射线(1486.6eV),电压15kV,功率150W,分析室真空133.3nPa(1×10-9torr)。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水分散液滴于新劈开的云母片上,在真空条件下60℃干燥30min。干燥后的样品在SPI4000&SPA-400SPM(Seiko)型扫描探针显微镜上用悬臂式探针以轻敲模式(TappingMode)进行扫描测量。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将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水分散液滴于铜网碳支持膜上,并置于红外灯下烘干,然后在TecnaiG2F20S-TWIN(FEI)型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上进行表征,操作电压200kV。2.4.4共振光散射光谱法(RLS)测定Pb2+(1)石墨烯分散液在使用前先经过梯度离心分离,分别收集不同转速下离心管的上层石墨烯分散液,本实验使用离心转速在8000~10000r/min的石墨烯分散液。(2)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一系列不同浓度(0、2、4、8、10、20、50和100μg/L)的硝酸铅溶液1.00mL至10mL比色管中,加入浓度为50μg/mL的石墨烯分散液2.00mL,定容至刻度后转移至锥形瓶中,用0.1mol/LNaOH和0.1mol/LHCl调节溶液pH为6。锥形瓶放置在搅拌器上,室温(25±1)°C条件下搅拌1h,每个混合悬浮液以8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层分散液在F-7000(Hitachi)型分子荧光光度计上,λex=λe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其RLS光谱,测定其共振光强度。分别以共振光散射光谱强度I和Pb2+浓度为纵、横坐标作图,得到标准曲线。(3)试样中铅含量的测定:准确吸取1.00mL试液于10mL比色管中,按标准曲线的实验步骤(加入相同量的石墨烯分散液,定容,调节溶液pH为6,吸附并离心),测量离心后上层分散液的共振光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和计算试样中铅的含量(μg/L)。

3结语

本实验教学项目首先通过绿色化学还原法制备石墨烯对学生进行有关纳米材料制备与表征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其次根据这种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光学和吸附特性,该教学实验又设计了基于共振光散射原理的分析方法,将石墨烯用于重金属污染物———铅离子的检测,有利于学生掌握新型分析方法原理和重金属离子检测新方法。该综合性实验项目已在本科化学创新实验教学中顺利实施并获得好评。该实验应用多种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使学生了解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光学特性及其应用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实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进行化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内容,在探索其他绿色还原剂和检测对象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大大增强教学实验的趣味性,还引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极大关注,达到提高综合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的训练目的,大大提高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宋红杰 张立春 吕 弋 单位:四川大学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培养;实验;技能

加强实验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解决“高分低能”问题,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我觉得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初中实验操作技能教学的层次和目标

根据教材,初中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既相互联系,又有不同要求的三个层次,每一个教学有一个相应的教学目标。1)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属第一教学层次。掌握这一教学层次中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为第二、三层次的教学打下基础。这一教学层次的重点是掌握各个单项操作要领,保证各个动作的质量,尽可能准确、稳定、灵活。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学中应精讲精练。例如:在药品取样的教学中,除讲清基本方法外,还可用红蓝墨水染色的水代替各种液体药品,用食盐、化肥作为固体药品反复进行操作训练。由于练习次数增加,动觉表象尽快形成,操作时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较快地表现出来。为过渡到综合训练和完成具体实验奠定了基础。2)操作技能的综合练习。这一层次的教学以“粗盐提纯”为标志,教学过程的重点是各项操作之间的协调,互相联系和综合运用。“粗盐提纯”是完成一定实验任务的具体实验,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学会综合运用一些已学过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完成基本的化学实验作准备,而且学生学过的各单项操作技能在综合运用中不断得到巩固、完善。3)运用操作技能完成具体的化学实验。这个教学过程为第三层次,是在学生已经学会初步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重点不再是单项训练和若干个单项操作的简单组合,而是运用所学的技能去解决实验问题。学生按一定的实验程序,通过正确操作实验对象(药品、仪器等)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最后完成实验报告。从表面上看,操作技能只为完成实验的一种手段,不再有什么变化,实际上,在这类应用性实验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仍在提高,操作更加熟练、准确、灵活,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明确了这个教学层次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就能依据各阶段教学的侧重点,使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达到不同的目标。

2注意适应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和特点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是以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为基本依据,其教学过程是学生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具体反映。2.1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的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分为行动定向、行动模仿和活动的熟练。行动定向是学生对行动方式的了解,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动作映象的过程。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中的定向,主要是指学生知道各项操作“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这是操作技能中的重要一环。实现“定向”,需通过操作示范及讲解,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操作原理及操作知识的掌握,行动的模仿,指学生对教师的示范进行仿效,转变为自己的规范动作,这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开端。实现“模仿”的条件是:各种练习方式结合使用,动作的要求上合理,对学生模仿的结果及时评价,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判及独立操作能力。活动的熟练是形成起来的活动方式的广泛适应性和动作的完善化、自动化。要达到熟练,需要注意练习目标要求,合理分配练习时间,恰当处理练习结果。2.2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根据实验操作技能的形成,要达到实验操作的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如何,传统观点把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看成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模仿为辅,这样一个传统式的教与学的过程。而事实上,实验操作技能是一个教与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多环节、多形式的师生信息传递过程。而传统的讲解、示范与模仿只是这个过程的几个环节和组成部分。在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表现在学习——模仿——独立操作——反复练习——初步学会——熟练掌握,这一“学”的过程。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反应在讲解——示范——评判——提供练习内容和课题,这一“教”的过程。这两者之间既有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也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传递,即既有教师的信息传递同时也有学生的信息反馈。如示范操作与模仿操作,模仿操作与操作指导,独立操作与教师评判等。2.3教学过程的特点1)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己的学习,获得操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方面系统的知识。教学实践中表明,学生对着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迁移,例如:学生在学习了解了酒精灯使用方法和火焰结构后,在练习用酒精灯加热物质操作时,一般很少出现把物质放在内焰部位加热的错误操作,就是在烧水煮饭时也能自觉用外焰使锅底受热。2)教师的示范操作,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和模仿依据。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操作是否规范,动作的呈现方式,操作速度,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等因素都自觉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其中教师在规范操作的同时,铺之以讲解操作要领,指导学生观察正确操作的关键动作等方法,都有利于学生形成视觉形象,以完成模仿操作。例如:在示范过滤操作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过滤器如何制作,过滤器的漏斗与滤纸,漏斗与接收装置等的关系及过滤时的操作顺序,从而概括出“一贴两低三靠”的要领。学生的模仿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类主动模仿的学生能联系已学的操作知识,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各动作的联系与关键,能形成清晰的视觉形象,模仿操作时,能把握要领,视觉形象较容易转变为实际正确操作。被动模仿的学生缺乏将操作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观察表象不能形成清晰的视觉形象,不能有效地转变为正确的动作,结果实际动作不能规范组合不成一定的动作结构。教师根据学生模仿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指导,对那些动作表象难以形成的学生,有时还要手把手的教,纠正错误操作以形成正确操作。3)通过反复练习,经验不断积累。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由教师指导过滤到独立操作以完成具体实验,操作水平达到初步学会,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及实验习题等,操作技能逐步熟练,动作显得协调、准确、稳定、灵活并趋于自动化。在解决各种具体实验时,表现出得心应手,运用自如,3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形成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实践中,怎样训练、提高形式的实验操作技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本人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课件的形式进行操作技能教学,能大大开阔形式视野,提高形式学习兴趣,根据可能,对部分课堂演示实验改成形式自己动手的随堂实验,增加形式动手动脑的机会,根据技能的难易和繁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安排教学,以遵循形式学习操作技能的规律,针对形式学习操作技能的薄弱环节,适当补充实验内容,通过课外实验小组或家庭小实验,开发第二课堂,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有趣的富有探索性的课外活动中,在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中得到提高。

由于在教学中注重了操作技能的层次和目标,注重了形成过程和教学特点,充分利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较见子打子”、“简单示范和模仿”,从“课本到课外”的方法,形式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形式之间能力差距较大,从社会的发展对形式实验能力的要求来看,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

作者:陶于富 单位:重庆市梁平区曲水初中

第三篇: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摘要: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将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现实化,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

1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所有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必修的基础公共课,本门课程的学习配备有机化学实验课。有机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化学理论知识,更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科学生发散思维、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1-3]。就目前医科类高等教育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实模式以及理论基础,各院校都做出积极的改革,得到良好的结果和效应。然而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端。1)学生对实验课程不够重视。从小学至高中所重视的理论考试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惯有的思维,相对于分数比重更多的理论课程来说,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实验课程并不那么重要。这势必导致学生在实验课中浮皮潦草的心态,预习不认真,操作不仔细,数据处理不细心等,严重影响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2)教学模式单一呆板。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教师口头教导学生实验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这种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也不吸引人,难以使学生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形象化。3)实验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环节。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并未注重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为主体,大部分实验是由学生按照书本上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未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4)实验条件不完善,设备老套,数量不足。多数学校的实验条件不够完善,许多实验仪器使用多年不得更新,操作繁杂,数据不精准,数量也达不到学生做实验的需求。5)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微量实验以及绿色化学没有很好地普及到医学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试剂利用率低。在学生的思维里也并没有微量实验的概念。

2建议性改革措施

在理论课程中强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本就是有机化学教学的主体内容,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锻炼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4]。有机化学本身也是一门实验学科,有机化学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主动性,更是学生掌握好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有力保障。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离开实验理论的指导,就无法进行实验活动。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应重点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尽可能多地与化学实验相联系。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体验。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多观察,结合教学内容多设立问题情境,将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紧紧相扣,让学生在主观上意识到化学的主体内容是化学实验。采用自由多样的教学模式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和学生的现场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理论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完全由教师操作,重视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忽略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医学院校中有机化学实验课则多由教师口头讲述步骤,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来完成,又忽视了学生在操作中的规范性。因此,打破教师和学生操作实验的相对独立模式是有必要的。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由学生和教师同步,或学生在教师的间接、直接提示引导中边探讨边完成,给学生展示自我和亲自动手的机会,又加强操作的经验性和规范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沟通,更可以让学生在注重实验细节中体会科学的意义。改善有机化学实验课题的组织形式有机化学实验课题的安排按照先后顺序,通常是由基础操作实验过渡到综合实验,最后才有设计实验,环环相扣地排列下去。这其中除了学生自行组织实验内容的课题比例较少外,在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基础化学实验与医学的密切关联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机化学与生命、有机化学反应与生理机能应是息息相关的,在传授基础化学实验操作与原理时,可以更多地使实验课题联系医学相关内容,让学生自行发生联想,以便学以致用。改善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有机化学实验室由实验教师、药品、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等要素构成。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室系统合理和科学的管理,可以达到实验人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和仪器设备摆放规整、使用合理,实验室场地划分科学、利用率提升的目的。有机化学药品大多易燃易爆,因而加强药品的存储和管理是保障实验过程安全的前提条件。药品可根据状态、毒性、危险性等划分后实行超市化摆放和合理化使用[5]。根据性状分类摆放药品,贴好标签,取放位置固定,既方便查找,又可以减少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导致的药品失效。实验仪器是有机化学实验顺利进行的必要设备,分为易损耗品(如玻璃仪器)、电热装置(如电热套等)以及大型仪器。应做到易损耗的小型仪器破损时及时更换与供应,电热等装置损坏时及时修理,大型仪器及时保养与维护。提高与加强管理,真正做到技术及时更新,仪器水平及时跟进,仪器数量及时补缺,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实验场地应做到及时清理、通风,合理规划使用时间与次序,提高利用率。为学生创造更优异的实验条件与环境,不但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更可以加强学生保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但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微量实验与绿色化学微量实验即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用同样的化学制剂历经同样的反应过程,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却大大减少了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医学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不论是验证理论还是探求未知,完全可以通过微量实验来实现。而绿色化学是提倡使用无毒无害的化学试剂[6]。医学本就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相关的有机化学实验应提倡实行绿色化学理念。微型绿色化学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仪器容量小、操作便捷、实验现象明显、节省时间、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污染低等多个优点。有机化学实验采取微型绿色化学方案,将实验微量化和环保化,有利于实验课的开设,方便实验教师做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增加有机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资源意识。

3结语

综上,医学院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完善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勇于提出新方法,会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完成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任务。

作者:肖箫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强根荣,孙莉,王海滨,等.理论与实践贯通专题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180-182.

[2]曹洪斌,申明金,陈莲惠.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2(1):91-94.

[3]郑春满,韩喻,谢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98-100.

[4]李文亮,崔桂花,白羽,等.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67.

[5]赵永丽.浅谈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2):39-40.

[6]唐然肖,边瑞环,刘书静,等.绿色化学思想在半微量合成实验中的体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6(S1):140-141.

第四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摘要]化学是一门科学,其主要目的是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见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系统地阐述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旨在提高分析化学教学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分析化学是实现实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完成分析化学实验的同时,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提升自身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实验来得到提升。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地讲述书本上的内容,这与分析化学课程的本质相违背,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遏制。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开放式教学环境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可以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教师仅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其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实验仪器和试剂的应用,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或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用ppt的形式,将相关案例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枯燥的教学内容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1]除此之外,有些实验利用实验室的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视频教学,即在学生实验前先观看本次实验操作的视频,或实验过程中遇到操作问题时重复看视频,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以达到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创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以往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实验教学模式。所谓问题实验教学模式,就是我们常说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将学生按照一定的依据,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任务的形式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将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以及溶液的配制和药品规范的称量和试剂的使用等实验环节告知学生,现在每一个环节涉及相应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居于引导者的地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入把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3完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要着重关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将教学内容的设计放在验证性实验方面,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因此,应当对这两方面给予适当的改革和创新。(1)教学在设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时,可以将着重点放在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上,适当地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数量。除此之外,还应当着重注意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这种类型的实验关注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和试剂,了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此类实验是学生做好其他实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设计验证型实验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并将验证型的实验内容改为应用型的内容,尽量选择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验给学生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数量,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做到问题的全面解决。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给学生布置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任务的时候,应当遵循适当的原则,要难度适中,例如测定柑橘中维生素C的含量,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等。这些实验内容不仅简单,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完成这些实验后,能够更有信心地去设计研究实验,对学生实验仪器操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3](2)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以往分析化学实验的考核大多以学生的实验结果为主要考核依据,忽视了对实验过程能力的考查,长此以往,势必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误的引导,认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只要将实验结果做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正确掌握仪器的使用,更不需要对实验过程给予重视,这些错误的意识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阻碍作用。为此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将实验考核成绩划分为若干部分,包括学生在课前预习报告的撰写、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实验器材的操作情况、实验过程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这样可以使学生注重化学分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具体来说,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考核制度,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实验考核重在过程不在结果,只有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察,才能够使学生将着重点从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过程来,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其次,为了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教师还应当做到在实验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并按预习效果给学生打分,使学生意识到预习对于分析实验化学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再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基本动作是否规范,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应当及时加以改正,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训练技能,使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最后,对学生所做的实验数据进行考核,并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可以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4]

4结论

总之,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学习中,能够树立学习意识,以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进行工作和学习。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给予高度的关注,当然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多方面论证,并不断付诸实践才能够实现。[5]

作者:陈文瑞 单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昌群,龚行,费俊杰,等.改革和整合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3(17):239-241.

[2]吕玉光,于莉莉,王旭,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J].药学教育,2013(5):52-54.

[3]赵杰,穆伟,冯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6(6):153-154.

[4]何红运,胡瑞祥,何震.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4(3):32-34.

[5]乔萌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4(3):

第五篇:探究式教学法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摘要:提出了探究式教学法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当前高分子化学产业实际情况和绿色发展趋势设计实验,促使学生理解高分子化学实验的特点及发展方向并激发学习积极性,掌握高分子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设计技巧,同时使高分子化学实验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绿色意识。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究式教学;绿色化学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于化学化工行业“绿色化”发展的需求愈发明确、清晰[1-2]。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但传统高分子实验中的试剂使用量很大,种类较多且大部分试剂都具有毒副作用和较强的挥发性,对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实验技能,对于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少。因此,通过高分子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学教学改革,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绿色意识[3-5]。为此,笔者在从事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探究式教学概念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6-8]。其实古人在很多年前就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已经明确表明了学会方法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是指从学科研究领域或者从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教学中设置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科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自己思想的学习过程。相比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尝试让学生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促使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和有机化学实验等实验教学一样,以“验证式”实验教学为主。使用的实验教材,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等都有具体描述。课前学生预习翻看一遍,上课时教师讲解一遍,最后学生按照教材上操作进行实验过程“验证”。学生对教材和教师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而且对实验课也不重视,认为是理论课的附属,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实验课程的作用。目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可以归结为:第一,“照方抓药”式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使用这些实验知识,在大四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弱势;第二,教科书里的方法与现代化工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要求依然跟不上,教材里描写的原理和方法无法反映当今绿色化学的迫切要求[9-10],即使是全国广泛采用的新版教科书,依然没有及时反映化工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容易给学生造成“现行技术就是如此水准”的印象,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就放弃了本专业。

三、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目前高分子化学实验主要针对高分子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开课。高分子专业学生在开展高分子化学实验时,已经经过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化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完全可以采用要求更高的探究式教学法来完成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详细地传授知识(原因与机理),而且要求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相应的实验探究活动。这些问题的设置要合适,既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要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努力后可以得到解决。虽然教材上的实验步骤非常经典,但与现实生产特别是“绿色化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在开展高分子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实验时,主要针对教材中实验方案的“绿色性”展开探究性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提出实验中违反“绿色化学”的地方,然后再提出更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来解决教材中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进实验方案;最后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采用改进实验方案和教材上的实验方案展开实验,在实验中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套实验方案的优缺点。例如,《高分子化学实验》中的双酚A环氧树脂制备实验[11],该实验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该反应用到的化学试剂用量是过量的,完全可以用较少的化学试剂用量来完成整个实验,但是化学试剂的最终用量需要根据最后产品的使用量进行倒推设计;二,在该反应中用到苯作为环氧树脂的溶剂,而苯是一种剧毒性的试剂,那么有没有可能选择一种可以实现相似功能,但是无毒或者低毒性的其他试剂来替代呢?通过查阅资料,甲苯完全可以作为环氧树脂的溶剂,而且毒性低的多;三,在黏结实验中,教材中采用了挥发性很强的刺激性剧毒乙二胺作为固化剂,而事实上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很多,目前已经有许多低毒甚至无毒的固化剂来替代乙二胺,如多乙烯多胺,而且多乙烯多胺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黏结强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就可以让学生从这三个角度进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更为合理绿色的的实验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实验结果写出科研小论文,接受真正的科研锻炼,同时,对绿色化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探索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学生采用的实验方案与教材多少会有一些差异,而且实验方案会有学生心理上一些期待,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加认真负责的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避免学生在实验间隙聊天玩手机等开小差。

四、探究式教学的考核方式

实验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实验考核主要分为两块:平时成绩(40%),主要包括实验预习(10%)和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成绩(60%),主要包括考核实验结果(20%)和实验报告(40%)[12]。但探究式教学法由于采用了超越教材的实验方案,因此要求考核的重点和考核面都有所改变。比如,预习设计实验时,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来寻找实验中有违“绿色化学”的地方,并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讨论,总结传统和改进后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写出自己的实验心得。这两部分内容在以前的实验考核中比例很少,甚至没有,但探究式教学法中这两块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因此这两块内容在最后成绩中所占的比重需要大幅提高。为此,我们将实验预习的考核比例提高到20%;作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实验结果比例降为10%,而传统和对比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是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验报告中一起上交完成,因此实验报告的比例提高到50%,其中实验对比分析讨论部分为20%,其他实验报告部分为30%,促使学生认真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五、结语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合理的实验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地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可以促使学生更为专注认真地去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邵林军 齐陈泽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如何在高校开展绿色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科学导报,2015(10):15.

[2]翟翠萍,刘学军,陈欣.高等学校绿色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J].化工时刊,2015,29(5):39-41.

[3]冯海柯.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新[J].广州化工,2013,41(9):243-244.

[4]周美云,谭绍早.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广东化工,2012,4(39):223.

[5]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9-21.

[6]杨喜平,曹晓雨,闫向阳,等.物理化学实验的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广州化工,2012,40(14):214-215.

[7]陈红梅,方小牛,周小春.探究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08(8):135.

[8]崔玉,王志玲,刘志莲,等.探究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1):44-45+74.

[9]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22(1):1-4.

[10]杨冬梅,王军.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绿色化改革[J].大学教育,2016(1):90-92.

[11]何卫东,金邦坤,郭丽萍.高分子化学实验[M].第二版.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126-127.

[12]邵林军,齐陈泽.深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优秀人才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31(9):80-82+88.

第六篇: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化学实验课程是大多数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模式,对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概述了MOOC在高校发展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化学实验课程运用MOOC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及“MOOC”模式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将“MOOC”引入到化学实验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MOOC;化学实验;教学MOOC

(慕课)全称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实质是通过网络课程实施教学全过程,全世界有学习需求的人均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1]。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变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MOOC特点是课程参与者遍布全球、课程内容可以自由传播、实际教学不局限于单纯的视频授课,相对于传统的视频课,MOOC加强了作业、测评和互动环节,使得学习者更容易得到良好完整的课堂学习体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2]。

1MOOC在高校发展现状MOOC

起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其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加拿大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赖恩•亚历山大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于2008年提出。MOOC自概念提出后在全球快速发展,受到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3]。目前全球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也纷纷投入到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当中,国外多所大学分别加入了一些主流的MOOC开放课程项目,建设了一批数量可观的、优秀的MOOC课程。自2012年开始,MOOC被广为传播,2012年甚至被誉为MOOC年[4]。在其影响下,我国高校也密切关注MOOC的发展。北京大学于2013在edX和Coursera平台上共了7门在线课程。清华大学于2013年10月也正式推出“学堂在线”MOOC平台,面向全球提供5门在线课程。上海市30多所高校成立了“高校课程共享中心”,初步实现了上海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重庆大学发起的29所高校成立了“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当前,全国各省高校也正在纷纷筹建慕课[4]。但是,这些慕课主要是针对理论课程方面,实验课程MOOC模式化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进展缓慢。

2高校化学实验课程运用MOOC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深化知识理解、掌握实践技能、实践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锤炼探索精神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实验介绍、仪器使用、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等问题讲解上,而留给学生自主实验的时间有限。学生只能“照方抓药”、被动实验,实验效率低,束缚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5]。如果把MOOC模式引入到高校实验课中,将MOOC模式的网络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把学习理论知识放在MOOC中,将实验操作部分放在传统的课堂里,这样学生就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受传统课堂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均可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过程,最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既节省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和讨论环节,并且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仪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6]。“MOOC”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平台中的实验过程可重复,可回放,便于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7]。“MOOC”模式下的实验课程还可以弥补因实验条件不足(如受经费、场地、仪器、试剂等条件制约)、实验难度较大、剧毒性、危险系数大而无法在传统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通过“MOOC”平台中的仿真实验演示和模拟实验操作可再现实验现象,放大实验过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MOOC平台的在线帮助系统,可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实验心得体会,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修正实验教学方法。

3“MOOC”模式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3.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开始前,任课教师可要求学生看此实验在“MOOC”平台中的微视频,完成在线自主学习内容,使学生基本了解实验原理、仪器组分及实验步骤,通过在线测试、系统测试和预习合格了,才可进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减少教师对实验原理及仪器操作等基础知识的讲解时间,老师只需要讲授实验的难点、重点及注意事项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任课教师和实验员全程参与,主要起规范操作、答疑与引导的作用。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允许他们尝试多种实验可能,老师恰如其分地充当“导演”和“引路人”,适时地根据实验进度,与学生们交流讨论,解答问题。实验结束后,学生要进行实验讨论,总结实验心得,撰写实验报告。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讲解,学生仿照做,最后交一份全班同学几乎都是一样的实验报告,这种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MOOC”模式下的化学实验课让学生充当“主角”,将“学”的主动性最大限度交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参观一些相关的科研实验室,使学生尽早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知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激发学生对科研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对于化学基础较好,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让其组成一个科研小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其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研究性、探索性实验研究,完成研究工作,提交研究论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使学生直接介入前沿科学研究和现实科学技术项目开发的活动,强化创新能力训练,激发其创新思维和意识,培养其追求创新的态度与团队合作的意识。3.2实验内容的更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教材更新较慢,而利用“MOOC”平台化学老师则可以最新科研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其相关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课当中,将新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源成果分享给学生们,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探索,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科学研究最新动态,从而激发其对化学实验的兴趣。3.3成绩评定机制的改革传统的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主要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出勤、操作情况及实验报告,这些很难真实客观反映出学生对实验的理论及操作的掌握情况。而在“MOOC”模式下老师可以在学生做完实验后通过网上对其进行考试,检验学生对这个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组装及注意事项等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占总成绩的50%;其次,根据实验课堂上的学生表现比如操作的规范性及熟练程度评分,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来评分,主要看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是否合理,这部分占总成绩20%。

4结语

将MOOC模式融合到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充当“主角”,将“学”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交还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丁春霞 李辉勇 彭大云 石国荣 单位:1.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湖南省邵东县第七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细凤,曾荣周,张向华,等.“后MOOC时期”电信专业实验教学的挑战与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5):129-133.

[2]赵玉新,刘伟.MOOC的多种授课模式比较分析[J].计算机教育,2016(2):147-149.

[3]王敏,李效龙,晋春.MOOC环境下研究生协作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视界,2016(19):37-37.

[4]孙青,艾明晶,曹庆华.MOOC环境下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192-195.

[5]丁春霞,梁敏.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13,27(2):50-51.

[6]曹显莹,曲阳.基于慕课模式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物理实验,2016,36(5):25-28.

[7]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第七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对高校发展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上升。对此,笔者对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高校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对此,笔者对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化学实验效果提升的方法,希望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以后的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法

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实验,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化学课程主要是对物质的结构、组成成分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和规律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高校的化学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在教材中没有的知识,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总结,可以记住的更加深刻,所以,实验教学在高校的化学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

一有哪些问题存在于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高校中也是一样的不例外。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有哪些问题存在于我国高校化学实验的教学之中:(一)落后的实验器材和手段。在高校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直以来,在采购和维修实验教学的仪器和设备的时候,都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实验教学的经费也没有落实到实处,使得在现代的化学发展中,这些破旧的仪器、设备不管是功能还是性能都无法满足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需要。还有一部分的高校,甚至是没有足够的设备和仪器,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的环节中,并不能每个人都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只能是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亦或者是找部分的学生进行操作,所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实验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落后的教学方法。高校在设定实验教学的时候,所依据的是化学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时候,也是依据教材中的步骤进行的,所以,在操作实验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法,而且也没有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这样单一的实验教学中,无法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很难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如此一来,也无法完成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三)落后的考核制度。实验报告是高校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的标志物,实验报告决定着学生的实验成绩,可是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和考核出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所以,很难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并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操作能力。

二为什么高校一定要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果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将掌握基础知识作为首位,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了。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化学实验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我国的高校实验教学在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阻碍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比如说如何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化学实验课程的操作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的完善化学教学的考核制度等。化学实验在很多的高校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应试制度的影响,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关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并不是很重视在实验教学上的研究,这就使得化学教学停留在表面,学生并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不算高,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而实验,并没有自主进行研究和创新。由此可见,只有对实验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才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为什么高校一定要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因为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于其中。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课程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基础性,化学实验教学在构建课程的时候一定要科学合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少的实验课程具有研究性,主要都是一些具有验证性的实验课程,而且很少会有综合性的实验,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整体的融合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版块。高校经过近几年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对存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已经没有太大的界限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都是独立成体系的,学生本身要融合化学中不同板块知识都是很难得的,更何况是要融合不同学科之间呢,所以,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构建要现代化

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落后的实验室的制约,阻碍了其进程。我国的一部分高校在现阶段,并没有足够的仪器和设备,很难实现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所以并不能得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现代化实验室的构建,为我国以后的化学技术研究和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受实验设备、仪器和硬件的影响,所以,我国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想要进一步的推进,就需要对现阶段的化学实验条件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投入到实验室的资金要到位,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购置仪器设备。另外,实验室的管理机制也要建立健全,致力打造成为一个具有科研效果的先进高校化学实验室,为高校科学实验教学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多层次

在现代的高校实验教学的改革中,培养创新的实验人才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创新思维教学的培养。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下可以进行有机的融合,与此同时,制定的实验目标要根据现代化学发展趋势和化学前沿技术分成不同的层次。在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中,要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知识框架有所明确,要对学生在此基础知识框架的范围内所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目标有所明确。化学实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应该有更高的教学层次,基础的化学实验技能根本就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实验课程的设立要具有综合性和研究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面对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来。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学以致用是重要的目标中另外的一个。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改革评价体系

实验报告是现阶段高校的评价体系考核实验教学课程的依据,决定着学生最终的实验成绩,其中,并没有体现和考核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这种体系造成了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学生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想要有效的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完善的评价体系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的实验方法、是否能够熟练的进行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实验思路、是否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及具备怎样的创新能力等等,进行全方面综合的评价。学生的实验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的化学实验评价体系呈现出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一个更真实的反应,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积极投身到化学实验的学习中去,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化学课程创新的过程中,化学实验是最根本的,因此,要不断的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探索和创新,明确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的人才,进而加快我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脚步。

作者:陈科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卢红梅,符剑刚.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思路[J].学术探究,2012,10:177-179.

[2]王高花.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49-50.

[3]章践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和举措[J].教育探索,2014.8:50-51.

[4]马晓明,瞿洪明,杨林.国内外大学化学课程设置分析与比较—兼谈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8:56-59.

[5]吴湛霞.浅议高校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轻工科技,2014,03:149-150.

[6]常艳香.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7:61-62.

第八篇:本科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为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标准和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改革适应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科研与就业机会.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改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应用型理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体性教学环节,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分析化学实验是理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判断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结果以及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分析化学实验在完善应用性人才知识结构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可持续性学习.现阶段,实际分析工作的状况是样品的预处理,在整个分析过程中要占一半以上的时间,另外对同一个样品的分析测定,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可供选择,关键要找到最佳的方法.社会生产中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是目前分析化学实验在教学中与社会实践对接并不充分,这就使得学生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中缺乏解决各种实际样品检测的能力,即学生在学校被教授的课程训练与社会生产的要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基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生产实践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实验教学中基础与实践两手抓,重点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为其毕业设计和未来的科研与就业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内容

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内容简单,大部分都是偏基础性的实验,缺乏一些与地方经济及企业实际相结合的实验项目,内容实用性不强,学用脱节,不能及时反映当今社会的发展.学生只需要按课本及教师课堂要求的步骤进行实验,根本不去查阅实验相关知识、深入研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实验课的兴趣,这严重影响学生在实验中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另外,化学师范、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等四个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基本上一致,缺乏对具体专业需求的考虑,很明显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实验项目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如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含量、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等实验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不符合现在所提倡的绿色化学理念.

1.2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主要是以掌握基本操作、验证待测物的含量为目的.本着“灌注式”的教学理念,沿袭教师现场讲解实验内容,然后学生简单、机械地完成实验,基本上很少有人再去深入研究实验原理、方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这种被动的教学模式中也极易产生应付差事、浑水摸鱼的思想,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只会按图索骥,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实践意识,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独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都会受到严重影响[4].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所以测定的样品教材上多选用模拟样品,这样的样品成分简单,实验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实验结果也容易得到,而在实际工作中,样品成分一般都很复杂,需要繁琐的前处理步骤,但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一关键环节,使得学生对实际的分析检测工作缺乏了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轻视分析化学实验的想法,影响以后对待实验的态度.

1.3实验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同时也是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另外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还有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之分,在这么多专业甚至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实验教学中仅使用同一部教材,并没有针对具体的专业设置选择教材,同时对现有的教材研究也不充分,使得实验教学成效也大打折扣.

2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和探索

2.1实验内容的更新

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也有相应的要求,综合考虑必须对原先选取的实验内容进行适当修改调整,对部分经典实验内容予以保留,更新部分实验项目,增设一些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验项目.对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开设部分实验.师范专业的学生以后大部分要面对中学教育,而且现行新课程改革下中学化学对于实验的设计性更加重视,作为中学教师要能培养中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完成目标实验,所以在师范专业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实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每学期开设2~3个设计性实验,这些实验在内容和方法上涉及四大滴定,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设计不同的方法完成目标物的测定,如酸碱滴定设计实验:NH3-NH4Cl混和溶液中NH3与NH4+的测定;络合滴定设计实验:硫酸铝中铝硫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设计实验:HCOOH与HAc混和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等.对于制药工程、化学工艺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以后面对的是药企、研究所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与制药检验、化工生产相关专业的实践内容,所以化工制药类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有针对性的选择部分与药物分析或化工检验相关的实验,如: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胃舒平药片中Al(OH)3和MgO含量的测定、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铜含量、补钙制剂中钙含量的测定等.改革后的实验内容贴合专业培养要求,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综合基本操作训练和实验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教学体系中.此外,还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传导绿色化学理念,开发绿色化学,改进部分污染大的实验内容,减少试剂用量,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绿色化学,增进环境保护意识[5].如:在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含量实验中,将配制基准物质重铬酸钾的方法由原来的每人称取1.5g左右溶解定容在容量瓶里改为称取3份0.15g左右分别溶解在3个锥形瓶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六价铬的污染;在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实验中实行微量化滴定,将所有试剂尤其是硝酸银的称取量缩小十倍,极大减轻银离子的废液回收处理工作,对环境也减轻污染.

2.2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学理念从“授鱼”到“授渔”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灌输知识变为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树立“学为主导、教为辅导、综合训练”的教学方法[6].为了解决教材多次选用模拟样品作为待测样的问题,在实验教学的初期,教师会增加每个实验章节课本上没有的背景知识讲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补充科技前沿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课本上的实验与各专业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一个经典的分析实验为例:在硫酸铵中含氮量的测定实验中,课本上只是简单地给出强碱滴定弱酸盐的实验原理,解释铵根离子不能直接滴定的原因,但是经过改革,在上课前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有谁知道化肥袋子上有两个熟悉的字是什么?尿素.这个时候学生心里会产生疑问,尿素和今天的硫酸铵实验有什么关系.此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尿素的分子式,将关于化肥生产以及有关尿素(目前使用量最大的氮肥)的背景知识详细地为学生讲解,指出尿素出厂时一定要送检验室检测其含氮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使用的检验方法就是今天课本上的甲醛法,最后简述尿素的前处理过程,先转化为铵根离子,再用碱滴定.对学生阐明书上的硫酸铵样品只是一个替代物,就是为模拟实际尿素处理过后的样品,今天的实验实际上就是尿素厂检验室检测尿素含氮量过程的第二步骤,每一个同学都是检验员,认真检测化肥里的含氮量到底合不合格,决定其能不能流入社会.这样才真正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体会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刺激学生的成就感,此时的学生又怎能不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呢,甚至最后几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上台讲解实验背景.同时,也尽可能的把社会生产较前沿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以及部分科研成果的转化反映到实验教学中去.这种全方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使得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外,所选择的专题设计性实验只提供实验主题、背景知识,让学生实验前充分预习,完全由学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获取相关信息,要完成的实验目标、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条件的确定、选择实验仪器试剂、实验设计和论证,最后制订出详细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并在此过程给予学生一些意见或建议,包括给学生传授进行调查和获取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选择和分析,协助学生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然后由学生独立或相互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完成该专题实验项目.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积极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积极与企业接触,通过企业研修,才能在实验课讲解上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帮助学生实现校企过渡,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使教学改革具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清晰的运作思路.笔者曾全程参与中药饮片企业两次GMP认证的检查,深刻感受到认证中关于实验室检验部分数据及其他实验室参数记录的严谨性、溯源性,结合分析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与处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分析化学实验的严谨.通过这种联系实践的方式讲解,跟学生自身的利益结合,这样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学生更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和企业实验结合讲解开设的实验课程,重量分析法实验和企业中药材灰分的测定结合,氧化还原实验和中药材中残留二氧化硫的测定结合以及山楂的含量测定中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其有效成分有机酸(枸橼酸),比现行实验书上单纯的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代替有机酸的测定要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2.3实验教材的改进

为使实验教学内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重视体现专业建设、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实验应用等方面的先进性.按照化学与化工学院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师范专业选用北京师范大学等五所师大编写的《分析化学实验》(第5版);制药工程专业选用武汉大学等编写的《分析化学实验》(第5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用安徽师范大学等编写的《化学实验》(第2版);材料化学专业选用南京大学等编写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第4版).另外,针对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选择笔者参编的《基础化学实验》作为教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不断总结和探索,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培养.2016年在安徽省首届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竞赛(包括实验部分)中,我院学生取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的优异成绩.实验教学的改革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这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今后将继续深入实验教学改革,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努力.

作者:谢冬 李健 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妍,包晓玉,张廉奉,等.“521”应用型本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3):55-57.

[2]刘海燕,孙红梅,王广慧,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1):72-73.

[3]张必清.浅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98(4):8-10.

[4]孙芹英,丁爱琴,吴缨,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164-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