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23:33:36

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论文篇1

历史小论文

戏述唐玄宗-------潮起潮落

七(10)班单珊

唐朝年间,有许多人叱咤风云。然而我却对唐玄宗是情有独钟,他那精湛的统治能力,巧妙的用人。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

当年的开元时期,可谓是繁荣富庶,毫无疑问,乃唐玄宗的统治优良也。选用姚崇作相,给繁荣又加上了一层必然。黄金搭档在一起当然把唐朝的繁荣体现得栩栩尽致。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唐朝农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玄宗任君期间,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日益发达,丝绸品渐渐出炉,技术高超。它的陶瓷业也不甘落后,奋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业独领风骚。

数千古风云人物,还看唐朝。

人无非此一时,彼一时。唐玄宗也无例外。也许是当时的硕大成就让他过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里是一片繁荣景象,以为这儿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日益的贪图享乐的心理油然而生,杨贵妃又闯入他的视线,无疑这时的朝政如同一本长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杨贵妃却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说。当然他选择了“小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仰慕唐朝那时的风光,敬仰唐玄宗的能力,但是叹息却成为文章的末尾插曲。

放眼尽观“清朝统治史”

七(10)班曾经

从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国历经无数荣辱兴衰,中国人民也饱受身心的煎熬。

不论是唐、宋、元,中国的经济、科学都位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可自从明中到清末中国一蹶不振。可见明、清二朝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位高权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统治,对于中国的落后有一种不可推卸责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开发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清朝文人学士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明清朝文人学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碍。它像一个牢笼,将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个范围内,将原本胸怀大志,可以成龙的学子们,套上了链索,使他们的文学才华不可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次,“文字狱”也为中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另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刚开始时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可是,当时西方国家发展速度飞快,逐渐超过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使中国走向落后趋势。

清朝从刚开始,“只留头,不留发”的统治到了最后的灭亡,这是值得他们反思的。当年,清朝刚入关时十分英勇。骑、射、打、猎都是他们的强项,可到后来他们一味的不务正业,奢移成性,最终酿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毁灭。

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到亡国之皇溥仪,中国历经了无数的荣辱兴衰,什么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这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耻辱,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阴影。 论武则天之功过

七(10)班徐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千百年来,历代英豪无不是为了争夺这壮丽山河,从而使人间战火连绵。但一时的太平盛世也使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千百位帝王,有功有过。有的略输文采,有的治理不当,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国法严明。

现代人都将一部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展现在人们面前。如《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当时与现在自然有许多对于她的争议。

武则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生性懦弱,从而武则天逐渐掌管实权,在晚年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了农业,选拔优秀的贤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增强国力。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并没有因为是女流之辈的统治而显得兵荒马乱。这也被人们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爱惜人才,好多贤才名臣都是她破格一时提拔起来的。如当时参加反对武则天的叛军中的骆宾王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也使我国古代历史中科举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武则天也是成为当时太平盛世的关键人物。

不过人无完人,武则天因为了保全王位,废除了太子。但因年老无多用,逐渐掌握得力不从心,使唐朝逐渐有了走下坡路的局势。一些人臣也因当时反对她而被革职,甚至杀头。这些也暴露了她的心狠手辣。

历史终归是历史,后代帝王也为了加强统治,吸取了不少古人的教训。女皇武则天也为中国历史长卷增加了一道风景。无论她的功过多大,但她终究也为后人作出了贡献。

现代的领导人,一心都为了人民的生活着想。就像武则天一样,人都会有过错,无论是战争年代,无论是和平年代。但他们都是为了人民,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走马观花看影视剧中历史走样

七(9)班汤宏涛

历史是神圣的,虽是过去的事,但不容磨灭。而现今的诸多影视剧都违反历史,虽然多了一条“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这些戏说影视剧逐步违反侵犯历史是不正确的。

现今刚刚上映的《少年张三丰》中有一幕,即是张君宝(张三丰)见到了班师回朝的南宋英雄岳飞,即日岳飞就被宋高宗赵构残害。此时是1142年初。即后又上映了一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其中的主角,苏友朋饰演的张无忌率领朱元璋大军于1368年灭亡元朝,期间张无忌多次拜访朱元璋,期间张三丰还活着,计算一下,这段时间总共是226年,若是活的再长久的人恐怕也不会越过226岁吧,况且还要加上见岳飞前的二十几年及抗元成功的二十几年共有270多岁。还有就是在《封神榜》这部电视剧中,竟将孟子名句“天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话引到了姜子牙口中,当中的殷十娘也说了多句孔子、墨子名句。可要知道《封神榜》的创作原于周武王伐商纣,而孔子、孟子都是几百年后的人了。其中还有一些名句在多部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如对联“同以依桐同望月,笔蹬灯阁各攻书”在《天下第一状师》等剧中有所出现。还有在《九岁县太爷》的各个名联都有自身的出处,如“时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张郎,八月尚赏,赏话赏月,赏桂香”或是“谢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在多部电视剧中就有出现。还有一些电影为了美化主题就刻意美化反面人物,给其美感却改变了历史,如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获奖电影竟将事实事件拍成《女魔头》,里面无恶不作的“女魔头”竟被改成了“可爱天使”,仿佛一切坏事都是迫不得已。

在此仅以个人向广大影视拍摄者们说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名碌,就改变历史。”

提笔论曹操

七(9)班吴悦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一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上了周瑜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写出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啰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这个从物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好友逝世使得家族破裂,唯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发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

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己,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 走马观花看影视剧中历史走样

七(9)班汤宏涛

历史是神圣的,虽是过去的事,但不容磨灭。而现今的诸多影视剧都违反历史,虽然多了一条“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这些戏说影视剧逐步违反侵犯历史是不正确的。

现今刚刚上映的《少年张三丰》中有一幕,即是张君宝(张三丰)见到了班师回朝的南宋英雄岳飞,即日岳飞就被宋高宗赵构残害。此时是1142年初。即后又上映了一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其中的主角,苏友朋饰演的张无忌率领朱元璋大军于1368年灭亡元朝,期间张无忌多次拜访朱元璋,期间张三丰还活着,计算一下,这段时间总共是226年,若是活的再长久的人恐怕也不会越过226岁吧,况且还要加上见岳飞前的二十几年及抗元成功的二十几年共有270多岁。还有就是在《封神榜》这部电视剧中,竟将孟子名句“天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话引到了姜子牙口中,当中的殷十娘也说了多句孔子、墨子名句。可要知道《封神榜》的创作原于周武王伐商纣,而孔子、孟子都是几百年后的人了。其中还有一些名句在多部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如对联“同以依桐同望月,笔蹬灯阁各攻书”在《天下第一状师》等剧中有所出现。还有在《九岁县太爷》的各个名联都有自身的出处,如“时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张郎,八月尚赏,赏话赏月,赏桂香”或是“谢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在多部电视剧中就有出现。还有一些电影为了美化主题就刻意美化反面人物,给其美感却改变了历史,如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获奖电影竟将事实事件拍成《女魔头》,里面无恶不作的“女魔头”竟被改成了“可爱天使”,仿佛一切坏事都是迫不得已。

在此仅以个人向广大影视拍摄者们说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名碌,就改变历史。”

论“镜”

七(9)班蒋倩茹

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唐太宗在魏征死去后,十分痛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人格的评价,以“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

镜子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站在镜子前面,面对着镜子,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补充、修饰,男的装饰得英俊潇洒,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让自己充满信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镜子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若是一面古“镜”,让我们时刻牢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古代的帝王都知道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难道我们现代人还不能理解吗?清朝末年,由于我国的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落后,八国联军才会肆无忌惮地一直打到当时清朝的首都。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前进的脚步,否则历史的悲剧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同样的道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学海之中,认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经常以考试为标准进行知识掌握的检验。通过考试,也可以知道各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因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以分数、以名次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的。每次都以最优秀的成绩来看孩子们。但到最后还是少不了家长的棍棒教育。这也是人的一面镜子及这面镜子对人的作用。

镜子让人更美,让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让国家更加强盛。

运河的辛酸泪

张慧

京杭古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最伟大的创造之一。然而,这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运河,它的诞生却使人民流干了血泪。

这条古运河始凿于春秋末。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凿是隋炀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了民工200余万继续开凿运河。民工们没日没夜地开凿运河,使民工们死伤惨重,人们也因此开始反对隋王朝的统治。

京杭大运河的凿成,名义上是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实则是隋炀帝为了下江南,为了显耀自己,隋炀帝哪顾百姓的安危。风风火火地游江都,苦的还是百姓,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搜刮民脂,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运河是无辜的,相信当时有很多百姓恨透了运河。错不在运河,而是隋炀帝错用了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是件好事,然而是隋朝的腐朽害了百姓。

隋后,运河成为了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一条商业河流,河畔上栽种的杨柳,青青的河水,也使运河成为了游览观光的好地方。运河在隋朝时使全国经济下滑,而现在,运河以自身的力量在弥补,它南水北调,让南北的商人方便经商。

运河自诞生以来,几多欢喜几多愁。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年千万流着辛酸泪的人民的控诉词。

评荆轲

古时,荆轲因勇刺秦王为人称颂。的确,荆轲的勇气是非同一般的,然而,我总觉得荆轲死得糊涂。记得《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史,此话可算得至理名言了。战国后期,七个诸侯国再加上七零八碎的许多小国,中国被分得支离破碎,多年战事,弄得民不聊生。这时候,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可惜,荆轲不知这个理,他一心一意要杀秦王,促成那一批势单力薄的小国。

不过,荆轲毕竟只是一个书生,战国以前的历史也不很长,他不明白分久必合的道理是不足为怪的。

凡事都得搞清前因后果才可下断语,那就再让我们来看看荆轲刺秦王的来龙去脉。

让荆轲刺秦王的是燕太子丹,丹何以要刺秦王?是爱国吗?我认为这非主要原因,他要想保全燕国,富国强兵才算正道。杀了秦王还有秦王的儿子,他会代替其父攻打燕国。太子要杀秦王,主要原因在于报仇。他在秦作为人质时未被秦王礼待,自觉受辱,后逃出秦国,一直都在伺机报仇。其次若秦早灭燕,他这个太子就不能成为燕王,但若杀了秦王,秦不可能立刻攻打燕,太子将有继承王位的时间。有如此三个原因,自然是非杀秦王不可,但谁能担此大任呢?太子“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找到了荆轲。此时的荆轲,由卫国逃至燕,落魄于江湖草野之间,心里恨透秦王。虽然他只是一介书生,然而太子丹看中了他的业余爱好:尚武善剑。杀人不是好干的,何况要杀秦王。

荆轲因此自以为得知已,他也没有看清太子丹的真正用意。

荆轲还曾打算要胁迫秦王订立盟约,他怎么竟忘了秦自开国少有坚守盟约之主?

荆轲的死不算,秦王恼羞成怒,下令立刻攻打燕,救燕不成反加速了燕的灭亡,荆轲实在太失算。

所以,荆轲不但没救燕,还加速了燕的灭亡,真是太糊涂了。

我看唐玄宗

七(11)班周姗姗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开元初年唐朝国民的富庶景象。而唐玄宗使唐朝繁荣,也引领它走向衰败。

开元初年,唐朝民富国强,是世界上的强国。那时文化发展迅速,农业发展迅速,到处一片繁荣的景象。那时有绚丽多姿的唐三彩,有世界闻名的丝绸。那时唐玄宗是一个众人拥护的好皇帝,他勤俭节约,善用人材,这也是唐玄宗引领唐朝走上繁荣的原因之一。

在唐玄宗时期,对外友好往来也十分密切,文成公主出嫁,和同为一家,这些事体现了唐玄宗是一个英明能干的好皇帝,那么是什么使唐朝走向衰败呢?

俗话说红颜祸水,她,杨贵妃,至使唐玄宗不理政事,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称这一事件为“安史之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年,唐朝灭亡。

在我心中,唐玄宗依然是一个英雄人物,因为他造就了唐朝的繁荣。 转贴于 我看南京大屠杀

七(11)班刘笑

……日军于13日上午11时来到南京国际安全区,在费吴生和另外一位(应该是梅奇牧师)的面前,就杀死了因惊骇而奔跑的20名难民。日军在入城后头几天的烧、杀、奸、掠,有无数的资料可查证,但再没有比已在华传教十余年的梅奇牧师(他当时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主席)的夫人所写的信更真实了:“上周的惨状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从来没有梦想日本兵会是这样的一群野兽。一星期的屠杀和奸淫,我认为远比所发生过的任何屠杀为甚;除土耳其人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惨案可与之相比。他们不仅杀掉能见到的每一个俘虏,也杀了极大数目的老少平民,他们很多人像被猎兔似的在街上被射杀。从南城到下关全城堆积着死尸。”…… 听了这段故事,你肯定会对日本兵的做法而感到非常气愤,恨不得把他们那禽兽碎尸万段,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更让人感愤怒的事情发生了。当前几年我国找了许多证据向日本索要给南京大屠杀部分遇难者的补偿金时,却遭到了日本军方的拒绝,声称自己国家没有屠杀南京人,矢口否认做过那件丧尽天良的丑事,根本不可能赔偿钱的。这能不叫人生气吗?更使人气愤的是,他们日本人还把学生的教科书中的那一段事情私自更改了,使现在的日本人不知道当年他们所做所为,导致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即使他们知道了这件日本国的丑事,我想,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中国有许多人迷日本的明星、动画片,甚至不惜一切。我就不晓得日本明星有什么好的,唱的歌又听不懂,住的地方又很远,要是想见他(她)还要花很多钱,但又说不定见不到他(她)白跑一趟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喜欢看日本生产的动画片是情有可原的,我不得不承认日本生产的动画片确实比中国生产的要好看,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但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认为日本的什么都是好的,要时刻谨记南京大屠杀的一幕。

最后我只说一句:“南京大屠杀……永不忘的国丧!”

评秦始皇功过

七(10)班朱骁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有的已在地下长眠,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记在人们的心中。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近百年来,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个人都持着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虽然秦始皇是皇帝,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误,都是有缺点的。就算是神,想必也不一定不会犯错。就像近代革命领导人毛泽东,毛主席晚年时,他也做过错事,可是人们还是照常的爱戴他,尊敬他,并没有因为他的错误而改变对他的看法。

秦国统一六国期间,秦军经常被六国联军打败,无法东进。可是秦始皇并没有慌了阵脚,他对症下药,广泛招纳人才。在战争纷乱的年代,要取得胜利,人才是十分重要。秦始皇废除“逐客令”,重用了人才。诸候各国的一些谋士和人才,也都纷纷投奔秦国,从而壮大了秦国的力量。后来秦始皇又用了一些办法,最终秦便一步步的灭了六国,完成统一六国的心愿。在此之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不得不说他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多年来七国你争我夺的局面,使广大黎民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诚然,秦始皇也做过错事,他统一六国后,为政残暴,大兴土木,践踏民力,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为了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犯人和奴隶,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错误都是不可掩盖的。但,难道因为这些就能否定秦始皇统一六国,给人们带来的贡献吗?所以我认为秦始皇虽然看过,可是他的功大于过。

我看岳飞的“呆”

七(10)班李璟

在我国南宋时期,有一个人,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所率领的部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心为国家效力,人称“岳家军”,可是,就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英雄,却被奸臣所害,真是可惜。

那时候,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金先将辽灭了,然后再将锚头对准北宋。在1127年,一举歼灭了北宋,北宋皇帝的弟弟赵构逃到临安,建立了南宋,自己登上了皇位。

南宋初年,金兵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几次从金兵手中夺回失地,所以金兵都很怕他。后来,金军又攻打南宋,结果,在郾城被岳飞的军队打败了。因为宋高宗和秦桧与金暗中勾结,他们害怕金兵会对他不利,所以便向金求和,让他班师,并且解除他的兵权。

岳飞知道是秦桧陷害他,可是他仍然要回去,我认为他简直太呆了,居然听信了昏君和奸臣的话,还去送死,要是我,我才不会理会他们,反正军权在我手上,要不投降金军,还好做个大官,要不打败军军,自己做皇帝。而他却自寻死路。

但是,国家就需要这样忠心的“呆子”!

“王安石变法”随想

七(10)班聂雅雯

北宋中期有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就是王安石。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先后实施的新法有:青苗法,即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向农民贷款或谷物,收获后归还,收20%的利息;农田水利法,即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募役法,即改变由居民轮流充当差役的办法,由应服役者缴纳免役钱,政府雇人服役,等等。新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打击了大、小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激烈反对。1076年王安石被罢免宰相职务。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全部被废除。

由此事产生了我的联想。为何王安石这么好的变法会撤消?哦……我明白了,这事不就像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一样吗?

例如,有的政府机关,高喊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的口号,却做一些为私人谋利益的事。然而这样使原本为百姓着想的官员被利益所压倒,一起同流合污,促使政府变得昏暗,也使老百姓对政府不再信任。其实,真正造成政府人民两条心的原因就是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复杂的人情网。为了不让社会变得如此狼狈,我要向社会呼吁:机关工作的人员们,请你们醒一醒,揉一揉你们迷茫的眼睛,看一看我们共同的社会变成什么样?我只希望你们真心为老百姓多想一想……

也谈武则天

七(10)班朱靓

自古至今,哪一个皇帝不是男人,哪一个权力大的不是男人。女子则是被看来是最弱的一类。可是却有一位女皇帝在唐朝时,统治了唐朝,那就是鼎鼎有名的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原是唐高宗的皇后,渐渐地掌握实权,晚年称帝,将国号改为周。武则天继位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从以上几点来看,武天的确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可为什么还会有人想叛逆?可能是武则天野心勃勃,但她优秀的统治是放在眼前的,可以对她真正评价的一座桥。

我认为武则天有她的坏处,也有她的好处。中国自古以来就武则天是女皇,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而且她也是很聪明的,就比如用现在历史书上所了解的。武则天很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写了檄文声讨她,让人惊讶的是,武则天不仅不生气,还要想重用他。从这点就可看出,为国家人民的好,不惜被骂,而利用他人。

但可能有人会说,她只不过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强大的气势,而到处招兵买马,她野心太大了。武则天却到最后也不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其实我觉得,都是唐高宗太无用,懦弱多病,很少理政,当然由皇后即武则天。我就不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谚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武则天这么能干,后人为什么都不认同。

同样是皇帝,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可为什么只有男皇帝才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而女皇帝却被世人嘲讽?这才让我发现,自古以来都是重男轻女的!

看寇准

七(10)班杨驰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每当听到这首词,我都会想起宋朝宰相寇准。

寇准在历史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他的刚正不阿的性格和超人的肚量使我深深折服。

在公元991年春天发生了大旱,皇上把几位大臣找来了解时政情况,大臣们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没有办法。而寇准却说:“天灾受人祸影响,天气大旱是朝廷执法不公所致。”皇上开始显得有些不高兴,但过了一会儿皇帝问:“你说说朝廷哪些事执法不公?”寇准说:“祖吉、王淮两人受贿,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受贿多只被打了几板子,而祖吉却被杀了。”

寇准对皇上敢于批评,毫不隐瞒,这在当时做官的人中是很少的。寇准虽然对国家忠心耿耿,但他的仕途是崎曲艰险的,寇准为官四十多年,经历了数起数落的折腾,如果没有超人的肚量是很难支持下来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正是寇准的人生写照吗?

可现在像寇准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现在对“寇准”是需要的越来越多了。如果现在的书记、县委、省长都能够像寇准一样对自己的上司直言不晦,那么我们中国很快就会强盛起来。

寇准能成为传奇人物不正因为他有超人的气量和刚的性格吗?

由《英雄》而想到魏忠贤

七(12)陈奚

《英雄》这部电视中的魏忠贤是明僖宗时的一个大贪官,武功极高,为人极其奸诈。凡是电视,有真必定有假。

魏忠贤本来只是一个无赖,后因欠下别人许多赌债,而逃入宫中做太监。后来因为与皇上的奶妈有了关系,而连升三级,后来一直持政多年。

他既然只是一个无赖,自然文化不高,人品极低,所以当官多年没给人们做过一件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一天下: 买官,就是帮自己的亲信羽翼买官,让他们帮助自己赚上一大笔。卖官,就是把空缺的官位卖给别人,从中榨取大量油水。后来,他权势熏天,僖宗不免也要让他三分。曾经有人把他的雕像立在大街上,这个人马上就加官。从此,他的雕像四处都是,他也整天笑嘻嘻的。有人曾经喊他九千岁,这个人当然也是马上成为一个大官。他曾对自己讲:九千岁,离万岁只差千岁,为什么没人喊我万岁呢?

杀人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想杀一个人,只要一个字就可以置那人于死地。曾经有人触犯了他,他用五马分尸的惨刑将那人活活弄死。天下还有谁敢惹他的。大家都听命于他,哪一个大臣给他的钱少了,马上安一个罪名,将人打入死牢,本来就不强大的明朝,经他这么一玩,就更加败了。文臣爱钱,武将怕死,我个人认为他是使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人物。后来崇祯皇帝继位,下令处死魏忠贤,他在逃亡的路上死了。

如今像魏忠贤那样随意杀人的人少了,那是因为世界上有了法制,人们也遵纪守法。可是像魏忠贤一样贪污的人却太多了,那是因为法制不够健全,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腐败,是每个政权的天敌。

谈魏征

七(12)班汤思雅

我很崇敬魏征,因为他直言进谏的精神。这种精神十人之间,则一人有。

魏征是唐太宗的最著名的谏臣。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君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我理解认为:听听大家的见解,善听正确的见解才能明,而相反只听信个别人之话就是暗了。唐太宗听后,也非常赞成。

公元626年时,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不发。唐太宗很生气,训斥了魏征,而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得到鱼,但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征兵?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事后,唐太宗又重新下了诏。这事件,让我感到魏征充满一颗赤热的爱国心,面对唐太宗的严厉训斥,他并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这也不由使我想到当今的社会了,有许多有钱之人用钱压迫人,而一些老百姓却不敢告到有关部门,为什么?怕老板开除,怕自己的生活不安定,怕……,这么多的怕,那为什么魏征没有怕呢?他冒死也说真心话,我们哪点如他?有些人为了讨好他人,睁眼说瞎话,唉,为什么?

后来,唐朝的经济更加繁荣了,政治也很安定,但就在643年,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很悲痛,新自为他撰写了墓碑的碑文,说魏征死了,他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使社会败在腐败者之手,从今起,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祖国的栋梁之才吧!努力! 影视与历史

七(12)班朱雷

历史人物犹如星空中的星星,多而美丽。这些犹如宝石吸引着各大导演。现在已经有不少历史轶事被搬上了荧屏。

就拿前段时间中热播的《大汉天子》来说,剧中的汉武帝年轻有为、血气方刚,正值年少气盛的时候,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在历经磨难后登上帝位,在其间还穿插了一段,汉武帝刘彻对念奴娇的爱情,直到登上帝位娶了陈皇后之后,还对其念念不忘。剧中还有东方朔,这个历史上的大文豪,在剧中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摆卦摊的神算子,并得到了当时窦太后的青睐,历史变换的这部电视连续剧,不禁令人哭笑不得。

我哭的是五千年的文明竟被践踏的如此不堪。

我笑的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的“别具匠心”,难道去掉这些,电影就没人看了吗?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同小可,我喜欢看历史连续剧,东方朔的深谋远虑,汉武帝的英勇沉着,窦太后的善使奸计,为了权力可以不惜牺牲一切……历史真是复杂,人心真是令人不可理解,尤其是皇室的人,个个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就是为了钱,我想,二十一世纪好,和平安定,人人平等,有法律的维护,不必天天为触动无法而杀头的事而担心……

读《水浒传》有感

历史小论文篇2

一、 小论文题解答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分析调查发现在解答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论点不明确。第22题第(2)问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这实际上涉及三个层面:时代的变迁、史家自身认识论的变化、历史认识的修正。论点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家自身认识论的变化,史家会对历史的认识进行修正的。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论证的时候只能涉及二个层面,基本上是回答时代的变迁导致史家对历史进行修正。

2.忽略史实论证。小论文题的最大特点是史论结合。但是学生在作答时往往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抛开题目本身提供的材料。作答时采用其它史实,如史家对秦始皇评价的修正、史家对罗斯福新政评价的修正等等,而不是根据题目要求“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来论证的。

3.答题不规范。考生思维角度不准确,不能列出准确的小论文题答题框架,语言的表述不能做到学科化、准确化,往往都用“大白话”,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切中要害。答题时跳跃式地作答,只答一点,不及其余,没有形成有逻辑的、完整的论述。有的呈现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甚至列举一些与小论文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的史实。

二、小论文题解答策略

鉴于历史小论文试题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具有操作性的答题策略:

1.正确审题

历史小论文存在命题形式和议论方式的区别。因此,应注意正确审题。审题是判断本题的命题指向,看懂试题要求。题目还没看懂就草草回答,肯定失败。审题虽然占用时间,但对于理清思路至关重要。成败关键在于审题,所以对设问要认真阅读,注意判定题目的主题与解答范围。学生容易忽视“答案来源的判定”和对限定词的审读与思考。就第22题的第二问而言,设问的关键词“以……为例”、“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题目的主题是“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解答的范围是“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

2.全面读题

读题要全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读引言。小论文考试一般都采用专题式或主题式的命题方法,即一道题目都有一个专题和主题,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而体现命题意图的直接呈现方式是题目的引言材料,但是往往学生就会忽略这一点。第22题就有一段引言“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如果能仔细阅读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小论文的主题就是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我们接下来就是要分析原因。一个是时代的变迁,一个是史家自身认识论的变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所以阅读引言可以使我们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考查内容,阅读引言就如同找到一把解题的钥匙,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其次是读全材料的正文。或者说对材料的正文分析要全面。就22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读题时常常忽略以下两个地方:一是材料二中忽略了“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这句关键话。二是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观点“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读材料的正文是读题的核心任务,一般要求阅读材料两遍以上,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要动笔圈画关键词、句,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信息。对有些材料我们要根据材料当中的标点符号如“。”“……”“;”或根据材料内容划分材料层次,并简单概括材料中每一层次的中心内容。

最后是读材料出处。材料的出处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往往暗含历史信息,根据材料出处的判断,我们可以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联系。第22题有三个出处,分别是萧公权《问学谏往录》、汪荣祖《康有为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有萧公权自身的著作,也有汪荣祖对萧公权如何看康有为的评价,还有恩格斯的观点,所以答题时是不能忽略的。

3.规范结构

历史小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29-04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第40题第3问,必须以小论文的形式回答。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是一道独立的小论文试题,没再与材料分析题“混搭”。这样纯粹的开放性小论文题很值得研究。按常理,头一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第二年再次出现,教师和考生都应该有所准备,平均得分应该有明显的提升,但这种小论文式的题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从考生答题情况可以得到证明。请看下面三组数据(注:以下均为湖南考生数据):

根据表1和表2的原始抽样数据,综合成表3,制成柱状图后,可以清晰地得出如下结论:相比2010年,2011年得0分的比例减少7.3%,在1~5分区间的比例减少9.4%,但5分以下的低分考生(含0分)仍达到了61.8%。6~9分段得分的考生比例增加了16.7%,但是优秀考生比例的增幅较小,仅增加0.3%。柱状图呈现低分段集中,高分段很小的“畸形分布”。从整体分析,该题的抽样平均得分为5.02分,比2010年仅仅提高了1.6分。这说明考生解答小论文试题的能力,只在“量”上略有提高,而在“质”的方面没有明显变化。

小论文题究竟难在何处?通过对中学的调研,湖南师大高考历史研究中心的成员发现,教师虽然对提高考生小论文的答题质量非常关注,但对如何进行小论文的训练倍感困惑,甚至束手无策。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先从高考命题思路的分析入手。

(一)小论文命题的依据是《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开宗明义指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说明》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1] (p.26)

命题者“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给考生提供历史素材,要求他们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再根据论点进行史实论证,用小论文的方式答题。这样的题型一出现,中学反对声一片:普遍反映题目超纲,高考复习没法搞;部分高校教师也持批评态度,以至在判卷环节违背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标准,重新制定评分细则,并不以考生答题的思维计分。

《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内容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它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p.26)。其实,这就是对小论文题型所作的提示。这种新题型能较好地拉开优秀水平考生与一般水平考生的差距,使考生逐步与高等院校接轨,真正实现为高校选拔人才的目的。可以说,全国新课程试卷出现的开放性的小论文题,不但没有“超纲”,而且正是践行了《考试说明》强调的思想。

(二)小论文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目标,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2] (p.1)。历史课程设计思路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p.3)。运用史料创设情境的小论文题,既与高中课程方案相吻合,又符合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依据课程标准,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现岳麓版、人民版、人教版等三种主要版本。高考因为涉及全国多个省、市、区,命题不可能只根据某个版本,因此,《考试说明》特别指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1] (p.26)。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就不能只依赖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只能以使用的教材为依托;不能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把学生使用的教材转化为学习材料,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抓住典型,训练学生多角度的看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其文字表达能力。高考之前的“临阵磨枪”应对不了小论文题型。

(三)小论文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过去高考依据按照通史体例编写的材,主要从纵向考查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掌握程度,如2001年考查非洲殖民化的过程、2002年考查东北大连旅顺租借恢复过程、2009年考查中国的税收政策等。为了使传统高考向新高考顺利过渡,2008年出现了中西方比较题: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

新课程的教材按照专题体例编写,专题内容基本是中西比较,世界史并不完整。各个专题涉及的角度也不相同。大体以文明史观为主,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也都有。因此,在高考新课程试题中出现中西比较的小论文题,完全符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理念。2010年第40题是最好的证明。

第40题所列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材料,是教材表述的基本依据。然后给出英国由“原工业化”到“工业革命”的变化材料,第三个材料是恩格斯的观点,要求论证的问题是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理解。第3问小论文题目的主要观点是,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雇佣关系发展成资本主义制度。隐晦的观点是,中国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2011年第41题的材料中说:“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就意味着西方崛起主要原因是由于亚洲与中东国家的引领,而不是其内部原因。1500年前后的亚洲,中国是典型代表。明朝中后期,中国的农业经济、航海技术、贸易等无疑是最令世人瞩目的。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是探究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但也隐含着另一个重要命题:中国为什么沉沦?专题体例的教材背景,对小论文命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1] (p.26)。

从课程内容看小论文题命题的大体思路,给备考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那么,就小论文题的复习,我们提出如下三条建议。

建议之一:要重视历史知识的整体性。

现在一线青年教师大多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精英。这些老师对基础知识的落实非常到位。他们指导出来的学生,应对高考选择题可能比较有优势,但考生缺乏整体上把握教材的能力。面对考查历史素养、跨度大的小论文题,基本上不知从何下手,能够答题,但是跳跃式地作答,只答一点,不及其余,很难形成有逻辑的、完整的论述;有的考生思维角度不准确,不能列出准确的框架,呈现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甚至列举一些与小论文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的史实。2010年的小论文题目的第3问提到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居然有不少考生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抓纲理线”。文科班复习应该引导学生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用历史线索把学生获得的散落知识串联起来。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其历史发展脉络就是:“要求学生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3] (p.9)

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时,教师都会遵循历史发展线索,运用现代化史观,突出强调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近代化。但是很少有教师能指导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对中国近代化的系列知识形成整体认知。其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受到了挫折。其后,人们进行反思,开始考虑政治改革。是政治近代化的启动,清末新政则是政治理论转化为实践,企图完成未竟事业的一种尝试。辛亥革命是政治近代化的高潮。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政治近代化又遇到挫折。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关键在人。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的探索。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结果,又是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全面展开了近代化的进程。

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所说,学科结构既是学科的课程中心,又是教学中心。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容易理解掌握整个学科的内容;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就能够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4] (p.20)。理解掌握了中国近代化的整体知识,学生答这方面的小论文题目,或者进行知识迁移,才能游刃有余。

建议之二:教师要在备考环节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湖南省各地讲座、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各地、州中学,过分依靠名校资料这个问题很严重。湖南的一些文化公司与长沙名校合作,学校每月给文化公司提供一套测试题,文化公司再向全省高三推广,同步使用名校试卷。教师和学生虔诚地使用这些试卷,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学习进度,都被名校“绑架”。学生考完后,教师拿着公司提供的答案去给学生讲解。教师自己没有理解,直接向学生塞答案。学生抱怨说:“老师总是给我们念答案,要我们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但我们就是不知道,怎样去提炼有效观点。”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他们永远被动地使用着资料,低层次地重复着这些试卷,把学生拖得精疲力竭。由于试卷应接不暇,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小论文的题目虽然也有,也做了一道又一道,但老师随意给分数,试卷随之束之高阁。一批较好的小论文试题,实际上还是被当作了传统的材料解析题使用,没有起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下次面对小论文,仍然不能深入作答,复习永远在低水平徘徊,无法达到较高的层次。

建议之三:教师要精心设计小论文试题。

首先,指导学生审题,找到合理的答题角度。审题是判断本题的命题指向,看懂试题要求。题目还没看懂就草草回答,肯定失败。审题虽然占用时间,但对于理清思路至关重要。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成败关键在于审题。

其次,教会学生提炼论点。用材料提出问题,用小论文的形式回答,是高考全国卷已经使用两次的模式,因此,在审题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结合问题看清楚材料的观点。观点搞错了,回答就没有立意。

第三,指导学生史论结合地论证观点。空谈得不到分数,再华美的文采,缺乏可靠的论证,也得不到认可。历史小论文的特点是用史实论证,有论点,有论据是小论文的基本思路。复习适应训练学生确定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展开论证。展开论证一定要史论结合,为论点提供充分的历史事实。在平时课堂提问时就应提示学生,讲历史问题要有根据,有证据才能下结论。没有证据意识,小论文是写不好的。

第四,要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是很多学生的毛病。而历史思维既要有证据,又讲究逻辑。没有逻辑的思维必然是混乱的。要把根据逻辑化地表达出来,需要平时有目的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路,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

历史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怎样课改,强调基本功永远不会过时。按照现在高考的要求,基础知识缺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恶补”基础知识,也不见得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在基础知识夯实的前提下,训练考生规范答题是大有裨益的。

2010年,《历史教学》杂志曾组织了高考第40题的讨论,各省之间的差异很大。在南方的一些省份,现在对这种题型的评分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将评分参考分观点、论述内容、整体评价等三部分,采取SOLO评分与采分点评分两者结合的办法,从论述与思维层次两个方面计分[5] (p.23)。做小论文时,考生还是要按照历史答题的基本规范进行操作,如“先表态,得观点分;想论点,得分论点分;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排好版,注意逻辑联系。”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1972年生,湖南平江人,湖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学研究。

曹英,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师大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世界史与高考历史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长沙:湖南出版集团出版中心.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历史小论文篇4

在合作学习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做好明确的分工,只有给他们明确任务才能够让合作学习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个最显著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集结小组内众人的智慧,能够调动大家的思维,让学生的想法与观点得以汇聚。如《“”的十年》是一节很珍贵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的基本史实。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经历了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时期———“”的十年。这一节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不是太容易,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从未经历过那个阶段,所以他们也很难体验那个年代带给人的浩劫,理解不了这段惨痛历史的真正代价。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教材的认知我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对于相关问题的研讨。我会给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指派研究任务。其中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们去研究:“”是亲自发动的,那么他为什么会发动“”?学生们起初对于这个问题都不了解,通过查阅许多资料后大家的认识也在慢慢加深。不少学生总结到:发动“”的根据是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他认为党内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学生的总结是很准确的,这也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二、合作后交流探讨———归纳总结

想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价值,合作后的交流探讨是很有必要的。当合作学习结束后很有必要让小组内成员对于本次合作过程展开相应的归纳总结。让大家反思一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都学到了哪些东西,有哪些收获,同时,还有哪些问题是待解决的。这个过程很有必要,只有经过合理的归纳总结,才能够让大家认识到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也为今后的合作过程积累经验。如在学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节内容后,我会让大家对本次合作学习中的新体验做出归纳总结。有的学生谈到,通过本次小组的研习探讨,自己认识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学生还认识到: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有学生谈到:通过了解的主要活动,自己学习了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还有学生谈到:自己体验到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这些经验都很有价值,这也是合作教学法的效用所在。

三、结语

历史小论文篇5

评论家和学者们认为,中国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不断开掘本土文化资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写作中,应该突破原来的模式和较狭窄的视野,以更新的历史眼光,把多种因素放在同一个历史平台上进行考量,从而显现出中华民族历史的丰富性,也开拓出历史题材小说写作新的空间。

学者叶舒宪谈到,20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文学中有一个新潮流,就是超越自身民族文化的界限,写过去被正史所遗漏的那些历史盲区,比如表现以前被边缘化的民族的生活。他们认为,文化都是相对的,每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生态环境中发展起来的,都有自己的合理性,不能以一种文化观点去强迫看待另一种文化。这样的写作常常带有人类学报告的性质,其中写到了大量的民俗和地方性的知识,从而把文化多样性还原展现出来。但是,写作历史题材的小说不是光靠灵感写的,必须要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要把所表现的那段历史搞清楚。

评论家陈晓明说,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反对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强调解构,这其实只是一种理论的说辞。实际上文学是多样化的。我们谈论一种对史诗般写作的解构,是因为以前我们的史诗性写作对民族国家的想像过于强烈。我们在观照历史时一定要有一种现代精神,应该回到一个民族寻找自己生命足迹的原始生活状态中去,写出其中真实的生存境遇,这就是我们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最富有活力的资源。我们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生动地展现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创造自己生命历程的力量、能源、意志,这样的作品才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涵容量,书写起来才会更加挥洒自如,也能够尽情展示作者的想像力和才华。

针对当下一些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评论家和学者们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大家认为,在历史题材小说求新求变的同时,还应该准确把握一些不变的东西,即不能为新而新,还是要坚守一些历史题材写作应有的品格。

评论家雷达说,以新的文化视野进行创造,如何处理这一题材,如何深入挖掘其意义,刻画其主要人物,无不考验着每一个涉足其中的艺术家的才能和见识。作者应该努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普世价值,这就涉及到作者的概括能力、叙述能力、驾驭宏大题材的全部知识和学养的支撑问题,重要的是在整体上揭示复杂的文化内涵。

在青年评论家李东华看来,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固然要用历史的眼光、现代的视野来透视解读描绘历史事件,但最大的难度在于通过细节营造一种现场感。因为对于大的历史事件,史家已经交待得很清楚,读者来读史书就可以了,无须来看历史小说,因此,对历史小说来说,是要用扎实的细节来还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要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把历史人物塑造得血肉丰满。所以,写历史小说一定要把它做得非常真实,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现场感。在历史小说中,细节是最基本的单位,这就如同人体要由细胞组成一样。一些硬伤可能看起来很小,也无关宏旨,但对作品的伤害却可能很大,会使读者对作者还原的历史场景、营造的现场感产生质疑。

历史小论文篇6

[论文摘要]:拆解历史、颠覆宏大叙事构成新历史小说独特的审美意趣,这一重要的创作现象的出现和形成,既有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支撑,也是新时期文学自身 发展 的必然。小说家们以历史文本化的观念进行创作,实现了重新解读历史的写作意图。

1986年,乔良的《灵旗》发表,因其对湘江之战的官方历史作了新的解读,而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随后,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中,从“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生命形态,章显出以民间文化和原欲为基础的生命意识冲动。这种将文学文本置于历史之上的非意识形态创作与《灵旗》中那种拆除历史二元对立的新的思维方式,为新历史小说的出现提供了意识形态转换的范例引爆了新历史小说在90年代的热潮。

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认为,旧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反思性的、实证性的,它关注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文学只是力图对真实的历史做出客观的反映。历史也是文本,它的虚构成分和叙述方式与文学十分相似,“历史和文学具有“互文性”。这种降解旧的意识形态中历史地位的理论观点,为重新解读既定的历史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历史的古老主题中,觅得“改写”的快意,踏寻写作的新途径,建立新的文本意趣,使新历史小说成为90年代小说的重要流向之一。

一、民间立场对民族与家族历史的楔入

“史诗”是20世纪文学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建国后的“史诗”创作过于追求如实记录历史的过程,损害了作品持久的 艺术 魅力,况且,当代历史的曲折性、作家透视生活现象时可能出现的短视和盲视等局限都是最终使作品史诗价值受损的原因,特别是正史的权威性导致了解读历史的多种思维存在的虚妄,造成史诗的精神向度匾乏。90年代的新历史小说创作有意疏离了传统的历史题材写作模式,把民族历史的演进放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挖掘和阐释,从家族史的切人点展示民族史。

历史小论文篇7

唐•德里罗的《天秤星座》发表于1988年,被誉为美国后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赞誉。《今日美国》曾经将其评价为“小说中的奇葩,其开挖之深与表意之切令人叹为观止,其惊心动魄同样令人难以释卷”(德里罗,1997:1)。作为德里罗的代表作之一,《天秤星座》以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为题材,但是却无意提供总统遇刺的真正原因。正如作者所言,“本书是一部充满想象的小说。本人虽然截取了部分史料,但对于任何有关总统谋杀案的问题,本人并无提供实际答案的意图。”(德里罗,1997:465)德里罗将肯尼迪遇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创造出了这部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其推理层层深入,笔法娴熟,把事实和虚构结合的浑然天成,是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编纂元小说”。 一、新历史主义 对于传统的历史学家来说,历史和文学是泾渭分明的。文学是虚构的艺术,而历史是对外在世界最真实最具深度的探索,二者无交集可言。但是,在当代的文学理论中,尤其是随着“新历史主义”的兴起,文学和历史的这种截然相对的区别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作为新历史主义主要代表人的海登怀特曾经说过,“不论事件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它们都是实际发生过的事件,或者被认为实际上已经发生的事件,但都不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这样的事件,为了构成反映的客体,它们必须被描述出来……后来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或解释……永远都是对先前描述出来的事件的先前分析或解释。”(朱刚,2006:386) 因此,对于新历史主义者来说,历史话语代表着被解释和编织过的历史,历史事件更是一种“虚构”的文本。因而,历史文本本来就无纯粹的“真实性”而言。历史文本的创作包含了史学家的想象,语言的使用,以及学者本身的个人经历等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都属于“非原创”的叙事。“历史编纂元小说”(historiographicmetafiction)这一概念是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琳达•哈琴(LindaHutcheon)在其论著《后现代主义诗学》中提出的。在哈琴的定义中,历史编纂元小说是“历史编纂学”和“元小说”的有机结合。它们既具有元小说自我指涉和自我反映的特征,又不是单纯的元小说,因为它穿插借用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凭借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戏仿和反讽,促使读者重新进行思考。哈琴具体地将历史编纂元小说定义为“众所周知的流行小说,他们具有鲜明的自我反映的特征,同时又悖论式的宣称拥有历史事件和真实人物”(Hutcheon,1988:P5)。她将《五号屠场》、《烟草经纪人》、《公众的怒火》以及《女勇士》等多部后现代作品归入“历史编纂元小说”的范畴之内。历史编纂元小说作为元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当代元小说在经历了激烈的形式试验后向现实主义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回到传统的现实主义,而是借助历史素材对历史进行创造性的“再加工”。 二、《天秤星座的新历史主义特色》 历史编纂元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历史编纂元小说中,小说中的历史材料既基于真实事件,又能让读者意识到其虚构性,否认历史编纂学的唯一真实性。因此,德里罗的《天秤星座》中,作者明显的“篡改”了历史。在《天秤星座》中,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遇刺事件则成为德里罗戏仿的对象。肯尼迪遇刺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12:30,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陪同下,乘坐敞篷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的迪利广场时,遭到枪击身亡。肯尼迪总统的突然遇害举国震惊,但是对于他遇害的真正原因,却仍然是个历史之谜。 《天秤星座》是一部典型的历史编纂元小说作品。它以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被刺为题材,但是却无意提供实际答案。正如作者所言,他“对事实做了修改与渲染,将真实人物推入想象的时空,并虚构了某些事件、对话和人物”(德里罗,1997:465)。德里罗在小说中力图展现的并非肯尼迪遇刺的真正原因,而是通过这一事件勾勒出美国后现代社会扭曲压抑的社会环境,和由此所孕育出的病态、荒诞的人生。德里罗以娴熟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迷茫、失意的美国下层人物—奥斯瓦尔德。他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母亲贫困而神经质。奥尔瓦尔德由于生活的不幸,对美国社会存在深深的怨恨,对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向往。但是,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自杀的危险终于成为了一个苏联公民的时候,他却发现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让他失望,物质匮乏,体制僵硬,最后他又不得不回到了美国。这一系列的经历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被“遗弃”的人。出于对社会体制的种种不满和对古巴革命的同情,他最终决定刺杀肯尼迪。奥斯瓦尔德是一名悲剧式的人物,是美国政治体制和社会压力下的受害者。后现代社会无法给人们以应有的归属感,因此才成就了奥斯瓦尔德这样病态的人生观。德里罗通过对后现代戏仿技巧的应用,颠覆了我们对固有的历史概念的同时,也重构了历史,将历史与虚构紧密结合,同时也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向作者写作的主旨—美国后现代社会的荒诞可笑以及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无奈与辛酸。《天秤星座》在表现形式上,大量的运用了戏仿的创作手法,揭示小说的虚构性。 戏仿是后现代小说家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段,他们通过对历史事件,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或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等等进行夸张的、变形的模仿,来达到对传统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批判、讽刺的目的。哈琴认为,在历史编纂元小说中,戏仿是其利用后现作形式的典型叙述特征,因为这种手法既颠覆又模仿叙述对象。后现代戏仿不同于传统戏仿,其目的不仅在于模仿前文本,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来突出小说的虚构性和荒诞性。按照哈琴的理论,戏仿是“带有批判距离的重复,她能从相似性的核心表现反讽性的差异”。(Hutcheon,1988:P26)在这里,相似与差异凸显论文后现代艺术再现形式与过去的张力。后现代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反讽和戏仿,促使读者重新对历史进行思考和定义,从而起到借古喻今的作用。#p#分页标题#e# 三、结论 德里罗作为知名的后现代小说家,其作品一向以政治色彩浓重见长。但德里罗的小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小说,德里罗力图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所反射的,是后现代社会中人的迷茫和无所适从感。历史编纂元小说是典型的反映后现代主义矛盾的文本,它通过戏仿知名的历史事件或历史文本来突出现实社会的诸多矛盾。《天秤星座》通过戏仿肯尼迪遇刺这一历史事件,所突出反映的是政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从而造成的人的无归属感。正如主人公奥斯瓦尔德所言,“他多么需要一个能容纳她的环境,多么想知道他到底属于哪里啊”(德里罗,1997:366页)。德里罗力图通过这一悲剧式的人物,来凸显冷战时期社会的异化感和荒诞感。《天秤星座》作为一部典型的历史编纂元小说,在凸显了其艺术特征的同时,更书写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对人性的压抑,为美国后现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小论文篇8

>> 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的影像建构 新疆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重建 建国初期文学中的革命历史叙事 历史的幽灵: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想象与建构 卫生间的革命历史 珍贵革命历史的文学记述 “革命历史”的复杂显影 论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虚实相生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解读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先结婚,后恋爱” “革命历史小说”中的爱情书写模式 试论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志愿者的构建 浅谈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志愿者队伍的管理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中国气魄与中国风格 革命历史人物 在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寻求创新 影像媒介叙事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 “红与黑”:革命历史上的真假叛徒 革命历史歌曲的演唱不能走“戏说”之路 展示革命历史题材的艺术魅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凌燕.可见的与不可见的――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6.

[9]袁蕾.黑帮片、政论片、青春片:《建党伟业》三段论[N].南方周末,2011-06-17(20).

[10]李萍.献礼季大银幕的历史想象与表达策略[J].文艺评论,2012(3):41.

[11]孙小文,余姝.《集结号》投下催泪弹.[EB/OL].[2007-12-20].http:///ycwb/2007-12/20/content_1728321.htm.

[12]马戎戎:专访冯小刚:电影就是这个社会的盲肠[J].三联生活周刊,2007(47):58.

[13]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4.

[14]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J].文艺研究,2011(6):17.

[15]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91.

[16]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王晓珏,宋伟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5.

[17]朱丽丽.建制内的多元解读:谍战剧的历史呈现与现实表征――以《潜伏》《暗算》为例[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2(2):143-176.

[18]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M]//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王广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8.

[19]张斌.电视剧文本构成论[J].现代传播,2007(6):62.

[20]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94.

[21]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83.

Power Practice in the Memory of Images in Revolutionary History

LONG Nian

历史小论文篇9

摘 要:新历史小说在中国20世纪末的文学史上以一种新潮小说的姿态出现并很快走向巅峰。这一文学创作潮流的出现都是各种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新历史 寻根 先锋

每一种文学创作潮流的出现都是各种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新历史文本在中国20世纪末的文学史上以一种新潮小说的姿态出现并很快走向巅峰有其必然性。本文将从其形成的外在因素来进行探讨。

一、多元的社会环境

第一,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艺术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初的中国,由于遭受着帝国主义的民族侵略,当时的文学主动肩负起了启蒙与救国的历史使命,使文学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结合起来。建国后到文革时期,这种政治意识形态领导思想文化领域的局面愈演愈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华夏民族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浪潮之中。1987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任务,中国更是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积极地与世界接轨,政治意识形态对各个领域的控制也由直接干预转为间接干预。1992年,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而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的趋势。在文学思想领域,不同文化形态和立场向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与形成,文化也呈现多元化状态。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多元化也促使了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学创作作为一种文学生产活动而出现,并受到文学消费者即读者的阅读需求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寻根”“先锋”“新写实”“新历史”“女性文学”等各个不同的派别一一登场。而中国新历史文本很自觉地选择了一个与庙堂相对的民间立场,来书写属于人民自己的历史。

第二,传播途径多元化:文化市场的形成,一方面顺应了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一方面也导致了文学的边缘性走向。因为在生产与消费的环节中,关注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关注最广泛的普通大众的需求。大众消费追求的是通俗性和娱乐性。80年代,新兴传播载体“电视机”的出现与普及,将文字转换成直观可感的视听图象,从而成为大众不可或缺的娱乐休闲方式。“在文化层面,图象文化的出现就成为大众文化消费最基本也是最便捷的途径。而图象文化模式也使既有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等文化生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对原有的文化生存模式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文学是受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1]这就导致了曾经在社会教化功能中居于中心地位、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遥遥领先的文本文学开始走向边缘化。但同时,就“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来看,因为其历史短暂,理论讨论之后,社会文化又处在转型时期,使得电视文化成了一种无自己‘文本’的文化”[2]。那么对于文学文本,特别是对名家名作的改编就成了影视文学文本的主要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扩展了文学文本在社会上的影响,并刺激着文学创作者。很多文学作品就是通过影视剧改变后,成了市场的“畅销书”,比如王朔的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是经过影视剧改编后,才得以在市场上被大众所熟知,比如莫言的《红高粱》(张艺谋导演同名电影)、苏童的《妻妾成群》(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文学作品通过影视传媒来走向大众,扩大影响的事实,使得一些作家主动与影视传媒联姻。

二、本土元素与西方理论的结合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新历史主义理论还没有被译介,但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已经长驱直入,开始影响和改变人们传统的文学和史学观念,并对国内作家的创作理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众多的理论中,具有后现代性的解构主义理论因为刚好符合中国当时解放思想、打破迷信权威的潮流而被广泛接受,这为新历史文本的产生也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基础,也决定了新历史文本的解构特点。而新历史主义其实是在这诸多的理论基础之上杂糅起来的。

1987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中美第二届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上,北京大学杨周翰教授的论文《历史叙述中的虚构——作为文学的历史叙述》是怀特的后解构主义历史观首次在中国亮相。1988年王逢振写的《近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第一次向国人介绍新历史主义批评。1989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的《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为我们全面的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批评方法。到了90年代后,我国关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译介越来越多,第一本关于新历史主义的译文集是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在这一理论的传播过程中,我国文艺工作者盛宁、王岳川、王一川等人都一一撰文加以研究和推广。

被介绍进来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刚好与在中国本土悄然兴起的一种创作倾向相吻合,使这类创作得以“新历史主义小说”或“新历史小说”的命名,同时也使这类小说的创作者有了理论的支撑,并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这同样也使得我国新历史文本的创作在90年代到达了巅峰。但是新历史文本并不完全是在新历史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新历史文本的产生有其本土必然性。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及由此而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无异于五四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把人们从专制主义牢笼中解放出来,把作家的思想从禁锢状态松懈下来,“文学是人学”的命题逐渐建立起来。文革劫难之后“当代中国作家是那么渴望了解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历史。随着作家的兴趣渐渐深入,历史视野越来越开阔。从‘文革’到‘反右’再到‘土改’,从社会政治层面的局部反思到以文化和民俗为表现形式的整体历史空间的清理”[3]。这一类创作在文学史上依次被定名为“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在此之前,历史是严肃的、神圣的,人们通常只能以仰望的姿态来瞩目历史模糊的脸庞,新时期之初作家以愤懑的心情来回顾那段历史。到了80年代中后期,作家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整理,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怀疑,并以个人阐释的角度进入历史。这个时候,创作中区别以往历史小说的“新”已经有所体现,比如莫言的《红高粱》、乔良的《灵旗》、周梅森的《国殇》等对英雄、对战争、对历史的关注视角和态度就大不同前了。

三、创作主体的转向与转型

新历史文本创作发端于80年代中后期,在90年代掀起高潮,与它拥有一支蔚为壮大的作家队伍也有很大关联。簇拥在新历史小说旗下的创作队伍,以转型的“先锋派”作家为主力,加以部分寻根小说家和新写实小说家。因此有论者说新历史文本是“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在自身生命力趋于衰竭时,转向对历史的重新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小说流派”[4]。这些作家不约而同地把视野转向历史,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一)回避现实的一种写作策略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一直提倡解放思想,放宽意识形态的控制,使作家创作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宽松环境。但是1989年的社会动乱及随后的意识形态控制和文化审查,又一次促使了全民的大反思,而“这次反思的内容已经不再是‘文革’动乱历史和建国后30年的社会运动,而是对于中国的新的‘改革、开放’本身”[5],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他们“从‘五四’以后得到培养而加强的政治归附心态,也因文化氛围的过度紧张而恐惧、彷徨。”[6]因此,隐含着对特定的政治思潮的回避,他们逃遁到历史之中。但是,新历史小说中的“历史”并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构筑的,创作者只是把小说里的人物和事件虚拟到“历史形态”中,意欲表达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因此这里的“历史”只是创作者们写作的一种叙事策略。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以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讲述了自己在燮国从当上皇帝到沦为走索艺人的一生。文本里出现的年代和人物都是作者虚构的,在历史上根本无迹可寻。苏童自己也说:“《我的帝王生涯》是我随意搭建的宫廷,是人按自己喜欢的配方勾兑的历史故事……年代总处于不详的状态,人物似真似幻,一个不该做皇帝的人做了皇帝,一个做了皇帝的人最终又成了杂耍艺人,我迷恋于人物峰回路转的命运,只是因为我常常为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所惊慑。”[7]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虽然历史背景是真实的,而且作者还特意搜罗了很多的资料以证明他所写的“历史”,但这仍然是作者的一种写作策略,是一种要解构历史的策略。

(二)审美性与功利性相结合的美学原则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是并不是生活中的种种都能成为创作的素材,“在艺术中得到表现的仅仅是作家的心灵为之激动的有过独特感受的那一部分”[8]。在新历史小说中,虽然作家们遁入虚有其表的历史,但是表达的是对现实人生、生存困境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比如苏童的《米》、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等等。作家们表达的同一类主题,说明他们对当下人类现实生活的一种焦虑。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作家们由时代的弄潮儿滑落成为社会的边缘人,地位变化造成心理上的失落以及精神上的彷徨与苦闷。同时又恰逢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刺激,但更多的是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生活压力。作家因此将这种现实生活体验连同对生活的感悟带进文学创作,书写一出出日常生活的悲剧。《许三观卖血记》以诙谐的喜剧形式写出了寻常老百姓的辛酸泪水。许三观,一个普通的丝厂工人竟是靠卖血来度过生活中的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他“用自己的生命,去验证以死求生的生存原则和人生辩证法”[9]。许三观的悲剧命运正是当前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照,余华只不过把这段生活虚构到过去的时间来“放映”。

(三)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

寻根、先锋、新写实的作家纷纷转向新历史小说的创作,因为他们之间本身就有着内在的关联。当这些作家的文本实验在原本的创作之路上无法继续时,就偏离原来的轨道引发了新历史小说思潮。

寻根作家打着“寻找文化之根”的旗号,对政治性重大事件摒弃,表现出对民族文化与土著文化的青睐,这种视角下放到民间及其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特征及对“史”性题材的世俗性倾向就成为催生新历史文本的一个因素。寻根作家本来有着深厚的启蒙意识,但是他们都陷入了强大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之中,要么偏执于暴露野蛮愚昧的陋习或落后的意识,要么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当无法完成当初要“重铸民族自我,走向世界”的宏愿时,不得不放弃这种理想乌托邦而进入新历史主义。寻根派的代表人物莫言的《红高粱》既被人当作是寻根小说,又认为是新历史文本之滥觞,大概也源于此吧。

先锋作家的那种解构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观念以及消解文本意义的特征在新历史小说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先锋作家是极力推崇形式主义,大搞语言形式实验,而这恰恰给大多数读者造成了最直接的阅读障碍。文本的乌托邦使现实和历史因素缺失。尽管作家不断翻新技巧,但毕竟不能满足文本的发展需要。因此陈晓明断言“先锋派只要放低了形式主义策略,就会获得喝彩。”[10]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多数先锋作家如苏童、余华、北村、格非等放弃实验,在现实社会和人类历史中吸取大量的养分从而获得了新的辉煌——新历史文本创作作家群竟是以转型后的先锋作家为主力军叱咤在当代文坛。

新写实作家主张写普通人的民间立场及“反英雄反崇高反宏大叙事的‘为人生’宗旨与新历史主义精神相吻合”[11]。他们在原有的创作主张上,只要把文本题材从社会现实遁入历史就成了新历史文本创作的成员。刘震云就是典型的代表,从他的《一地鸡毛》《单位》《新兵连》到《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等就可以看出他的创作轨迹。

四、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

一部作品出世,如果没有读者去阅读,那就算不上真正的文学作品。“作品正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不断‘误读’中延续了生命,获得了永久的魅力。”[12]在接受美学传入国内后,读者也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环节被文艺理论家和文学创作者重视起来。特别是在国内文化市场形成后,“作家与读者的关系转化成为文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13],因此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了。

新历史文本作家在创作这类小说时已经考虑到读者的需求。这可以从国内读者审美接受的特征来分析。

第一,中国读者既喜欢民间的奇闻轶事,又喜欢原生态的生活写照,这就表现了读者的世俗性与通俗性。新历史小说作家正是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小说的内容不是民族秘史(《白鹿原》),就是村落发展史(《故乡天下黄花》),要不就是反映人的生存境遇(《许三观卖血记》)等等,这就恰恰迎合了读者的口味。鲁迅说过:“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冲一个角色”[14]。这就表明读者往往喜欢对号入座,如果不是日常性的东西,读者又怎能对号入座?这也恰恰说明了读者就是喜欢世俗的东西。新历史小说里的婚丧嫁娶、邻里亲仇就是每个人都会亲临的,所以读者感兴趣。

第二,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认为:“读者阅读作品时往往具有一种期待视野,当读者阅读的作品与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一致的时候,读者反而会失去阅读这部作品的兴趣,但是当读者阅读的作品超出了、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往往会兴高采烈,认为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丰富了自己的审美经验、拓展了自己的期待视野,为自己建立了新的审美标准。”[15]新历史小说消解宏大叙事,解构传统历史观念,恣意书写权利与欲望,较之传统的历史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异就会拥有读者。从读者接受理论来说,读者的这种求新求异的心态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有了变化。

第三,当文学与影视联姻后,文学还有一群特殊的接受者——导演与编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一切文艺活动都是商业化运作模式。导演拍摄电影,追求的是票房,当影视文本缺乏的条件下,便把文学作品的改编视为其来源,于是作家们纷纷走上通过影视改编来扩大创作影响的这条路。“尤其是《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之后,更是无形中助长了新历史小说的商业化和媚俗化”[16],而且“当他们的小说一部又一部地改编成电影,他们的创作倾向几乎变得无可怀疑。”[17]

注释:

[1]《也谈“文学边缘化”》,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jsntsgl

[2]席扬:《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

[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98页。

[4]傅书华:《近期新历史小说研究述评》,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5期。

[5]何林:《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四次潮流与发展概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吴义勤:《“历史”的误读——对于1989年以来一种文学现象的阐释》,文艺评论,1993年,第4期,第39页。

[7]苏童:《苏童文集·后宫·自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版。

[8]孙绍振:《文学创作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页。

[9]史红华:《直面人生困境——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主题意义》,跨世纪,2008年,第6期。

[1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11]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13]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14]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15]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16]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历史小论文篇10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课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知觉效果,生动直观地把文字、表格、图片、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为教师所重视。笔者结合近几年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以岳麓版必修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课为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历史知识特别是思想史内容说教性比较强,学生往往感觉比较单调、枯燥而提不起学习历史的兴趣。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它的视听互动功能,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的’或‘近似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够大大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一课时,在上课前就开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以此引入新课,既可以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又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可以播放邓小平的讲话视频和有关新闻报道,从而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寓教于乐,调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觉历史知识不再枯燥,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2 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容量,进行知识整合,突出教学重、难点,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受制于教科书的篇幅和课时的限制,一方面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普遍较多,一方面教材对历史知识的表述又极度言简意赅,点到即止,这对于中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突破重点、难点非常不利。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讲得口干舌燥,板书写的是满满一黑板,而学生在课堂中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适当补充有关的史料,或者利用表格、资料卡片等形式进行知识整合,就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在学习《重要的历史转折》一课时,可以先搜集部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有关史料,然后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视频资料,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的思想状况,从而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做好准备。而在学习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利用表格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一个比较总结,则更有利于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

3 多媒体教学能把教学中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许多历史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如果单凭教师的“一张嘴”,这些抽象的历史概念是很难讲解透彻的。而多媒体技术则能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表现形式变抽象为具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大大增强学生对历史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可以选取邓小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谈话片段、有关的文献资料以及邓小平南巡时的新闻报道等,制作成资料卡片,通过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分门别类,把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分解成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几个组成部分,学生就能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具体化,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邓小平理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