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0:02:54

不可逆性范文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行政领域;不可逆

以人为本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有关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改革的成功果为人民共享”的目标要求;是各级政府推进社会和谐、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如何让这一思想成果在行政领域中开花结果,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性问题及具体的实施细节,方向错了或实施不当,那么尽管以人为本是如此正确,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或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问题,这就是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只有充分认识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履行宗旨、做到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简言之就是使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实施取得更大成效。

一、对“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的成因探析

由于行政领域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只能是朝一个方向去作为,而不能相反,否则就会违反行政运作方面的执政为民、权为民用的理念以及违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1.行政领域的特殊性要求。行政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众之所以把权力让渡出来,就是因为需要一个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力量来接受,而这接受者(往往是政府)为公众办事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最初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时就是简单的让渡,几乎没有让渡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利益伴随,只是后来才有让渡者交租或纳税,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得为纳税人服务。以公众的纳税作为基本运作经费的公共权力机关应该为纳税人谋利益,应该以公众利益为重,这成了现代民众对政府的最基本的诉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其方向只能是公共权力机关面对公众去思考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把此理念贯彻在实践中去,而不是相反要求群众对你如何地以人为本。

2.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初衷有关。以人为本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冲破当时封建社会利用神学之上、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禁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价值和人的神圣地位的思想结果。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这一思想成果并应用在执政兴国的理念上,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的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恶化;一味地见物不见人,一味地突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行政领域或者说党政机关中少数人已淡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再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了,一些行业部门忽视群众利益甚至坑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时伴随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出现了三农问题和贫富差别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对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提出来的。从这个提出的目的和宗旨来看,以人为本的方向只能是党政机关面对公众提出以人为本和实施以人为本。

3.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自身如何以人为本上有个度的问题。以人为本对于从事行政领域工作的人来说,不能像其他一般民众一样程度的在以人为本方面的诉求冲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干部们在基本的需要面前是应该控制的,不能自己向外界(一般是指民众或下级单位或下属)表达某种诉求,当然这些干部们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需求,但这是上级机关或你的领导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对你如何以人为本的问题,再进一层讲,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在关注你这个人应该如何为本时又有个度的问题,这就是要考虑某种能体现以人为本或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了,比如这种做法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呢,或虽然不违反某种规定,但是否对行风政风造成不良影响呢,另外这个度还要考虑与当时当地的平均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对党政机关干部们的以人为本不能过于悬殊。

4.行政行为单向性特点使然。行政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事情、许多工作都是面向群众的,少部分是群众针对党政机关部门的,比如群众提供信息或反映问题,这种单向性就意味着党政机关部门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党政机关部门自身要怎样作为或不许作为是要以党的宗旨或党的作风以及人民公仆的标准来衡量的,而不是要群众怎样对你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而对于公众而言,尽管行政事务的实施无须随他们的意愿为转移(这个实施的事务是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但政府机关对于某项事务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应该有预计和控制,这个过程就是政府机关指向群众的以人为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当下所说的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之一。

5.行政领域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关。行政领域的工作非常庞杂、点多面广,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理性的、又有感性的;既有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又有突发起来的应急事件;既有一目了然的真枪实战,又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暗流涌动;既有马到成功的领域、又有执著反复的领域。在行政领域的这种特点下,对以人为本就提出了方向性问题,不注重这个方向问题,就可能不仅影响行政效能问题,而且影响中国共产党宗旨与优良作风的发扬问题。行政工作按照现代社会的管理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干部(或称为优秀公务员)不是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要多吃苦,这是因为民众需要机关干部们去处理的可能其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干部们付出巨大体力与心力的事情,如果干部们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就可能使事情难办或半途而废,特别是县乡以下的基层干部更需要体力的付出,在突发事件面前,或者比较紧急的事务面前,以人为本的方向是指向多数的群众的,而不是指向那些正在实施行政行为的属下。

二、科学把握“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促进以人为本的成果最大化

把握好以人为本在实施贯彻中的方向上的不可逆性,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可以说正确对待方向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性问题,也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利益问题。

1.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在思想内核上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致的,党政机关干部一定要把方向定在为广大群众实现以人为本,而不是要群众或他人为自己考虑以人为本,当下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党政机关干部的约束,使他们熄灭膨胀的物欲之心、跳出世俗的牢笼,如果一时做不到需要个过程的话,那么至少也要做到今年在两会结束时总书记说的那样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2.构建以信访部门为主导作用的信息反映机制,更好地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让以人为本普惠群众。如果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的思想,那就需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能力问题,没有这个能力思想终究是思想,现在信息渠道更畅通了,现代传媒已经能够把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进行即时传达,问题是真假不分需要辨别,公众需要政府部门澄清或证明某个事情的事实、相信政府部门的信息是权威的这成了公众的定向思维,这就要求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时要突出发挥信访部门的作用,信访部门仍然是提供权威信息的主渠道,信访部门要及时捕捉关系群众民生的信息,这里就要求信访部门要把等群众上门变为自己走出去调查研究。

不可逆性范文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行政领域;不可逆

以人为本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有关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改革的成功果为人民共享”的目标要求;是各级政府推进社会和谐、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如何让这一思想成果在行政领域中开花结果,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性问题及具体的实施细节,方向错了或实施不当,那么尽管以人为本是如此正确,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或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问题,这就是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只有充分认识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履行宗旨、做到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简言之就是使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实施取得更大成效。

一、对“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的成因探析

由于行政领域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只能是朝一个方向去作为,而不能相反,否则就会违反行政运作方面的执政为民、权为民用的理念以及违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1.行政领域的特殊性要求。行政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众之所以把权力让渡出来,就是因为需要一个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力量来接受,而这接受者(往往是政府)为公众办事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最初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时就是简单的让渡,几乎没有让渡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利益伴随,只是后来才有让渡者交租或纳税,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得为纳税人服务。以公众的纳税作为基本运作经费的公共权力机关应该为纳税人谋利益,应该以公众利益为重,这成了现代民众对政府的最基本的诉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其方向只能是公共权力机关面对公众去思考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把此理念贯彻在实践中去,而不是相反要求群众对你如何地以人为本。

2.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初衷有关。以人为本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冲破当时封建社会利用神学之上、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禁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价值和人的神圣地位的思想结果。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这一思想成果并应用在执政兴国的理念上,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的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恶化;一味地见物不见人,一味地突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行政领域或者说党政机关中少数人已淡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再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了,一些行业部门忽视群众利益甚至坑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时伴随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出现了三农问题和贫富差别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对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提出来的。从这个提出的目的和宗旨来看,以人为本的方向只能是党政机关面对公众提出以人为本和实施以人为本。

3.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自身如何以人为本上有个度的问题。以人为本对于从事行政领域工作的人来说,不能像其他一般民众一样程度的在以人为本方面的诉求冲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干部们在基本的需要面前是应该控制的,不能自己向外界(一般是指民众或下级单位或下属)表达某种诉求,当然这些干部们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需求,但这是上级机关或你的领导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对你如何以人为本的问题,再进一层讲,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在关注你这个人应该如何为本时又有个度的问题,这就是要考虑某种能体现以人为本或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了,比如这种做法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呢,或虽然不违反某种规定,但是否对行风政风造成不良影响呢,另外这个度还要考虑与当时当地的平均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对党政机关干部们的以人为本不能过于悬殊。

4.行政行为单向性特点使然。行政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事情、许多工作都是面向群众的,少部分是群众针对党政机关部门的,比如群众提供信息或反映问题,这种单向性就意味着党政机关部门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党政机关部门自身要怎样作为或不许作为是要以党的宗旨或党的作风以及人民公仆的标准来衡量的,而不是要群众怎样对你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而对于公众而言,尽管行政事务的实施无须随他们的意愿为转移(这个实施的事务是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但政府机关对于某项事务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应该有预计和控制,这个过程就是政府机关指向群众的以人为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当下所说的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之一。

5.行政领域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关。行政领域的工作非常庞杂、点多面广,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理性的、又有感性的;既有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又有突发起来的应急事件;既有一目了然的真枪实战,又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暗流涌动;既有马到成功的领域、又有执著反复的领域。在行政领域的这种特点下,对以人为本就提出了方向性问题,不注重这个方向问题,就可能不仅影响行政效能问题,而且影响中国共产党宗旨与优良作风的发扬问题。行政工作按照现代社会的管理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干部(或称为优秀公务员)不是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要多吃苦,这是因为民众需要机关干部们去处理的可能其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干部们付出巨大体力与心力的事情,如果干部们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就可能使事情难办或半途而废,特别是县乡以下的基层干部更需要体力的付出,在突发事件面前,或者比较紧急的事务面前,以人为本的方向是指向多数的群众的,而不是指向那些正在实施行政行为的属下。

二、科学把握“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促进以人为本的成果最大化

把握好以人为本在实施贯彻中的方向上的不可逆性,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可以说正确对待方向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性问题,也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利益问题。

1.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在思想内核上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致的,党政机关干部一定要把方向定在为广大群众实现以人为本,而不是要群众或他人为自己考虑以人为本,当下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党政机关干部的约束,使他们熄灭膨胀的物欲之心、跳出世俗的牢笼,如果一时做不到需要个过程的话,那么至少也要做到今年在两会结束时总书记说的那样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2.构建以信访部门为主导作用的信息反映机制,更好地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让以人为本普惠群众。如果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的思想,那就需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能力问题,没有这个能力思想终究是思想,现在信息渠道更畅通了,现代传媒已经能够把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进行即时传达,问题是真假不分需要辨别,公众需要政府部门澄清或证明某个事情的事实、相信政府部门的信息是权威的这成了公众的定向思维,这就要求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时要突出发挥信访部门的作用,信访部门仍然是提供权威信息的主渠道,信访部门要及时捕捉关系群众民生的信息,这里就要求信访部门要把等群众上门变为自己走出去调查研究。

不可逆性范文篇3

关键词投资决策投资期权

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但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国内学者大多否认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而从其他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近年来国外学者却并不完全否认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而是将其与期权理论结合,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解决资本投资决策问题。这种改进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基于期权理论的资本投资决策准则。本文将利用资本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来对投资决策重新进行评估,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现阶段投资决策的特征分析

1.1投资的不可逆性

所谓投资不可逆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不可能在不遭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专有性是造成投资不可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资本所形成的资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专有性,而专有性资产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较差。换言之,这些具有某个企业或行业特性的资产很难为其他企业或行业使用,投资后很难收回而变为沉没成本。现阶段投资的不可逆性更加突出,每个企业都想开发出具有市场独占性的产品,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产品往往是以前是市场从未出现的,对其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新产品的开发一旦失败,其投资不可收回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银根紧缩可能使国内外投资者无法出售资产以收回他们的资金。

1.2投资的可推迟性

所谓投资的可推迟性是指投资项目在一段不很长的时间内可以被推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投资机会是可以选择的。多数投资选择并不是那种“nowornever”的机遇,即“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这是说投资者在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投资者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某项投资存在可推迟性,则在面临外生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就可能通过推迟现在的投资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1.3资本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

理论上,确定性是指投资者知道其投资在将来的所得回报或收益的概率为1的情况。因此,在严格确定的概率意义上,不确定性是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可能发生的价值状态的联合。一般地,不确定性有两个方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就不确定性变量的性质角度而言,可把不确定性分为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的总体运行(产业价格、运行成本)相互关联。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行业的总体运行不存在相互关联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决策过程内生的。不确定性主要产生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在作投资决策时,对投资回报的任何估计总是不精确的。投资的这种不确定性与期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来讲,投资的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大。

2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最核心的特点是,期权持有人有选择买或卖的权利,而并非义务。换言之:期权最后是否被执行,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如果最后不执行,其最大损失仅以付出的权利金为限。公司得到一个投资机会如同拥有一种购入期权,它拥有可选择在未来某个时间购入一项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以求从项目中获得利润流的权利。因而,投资决策权类似于金融市场中的期权。其中,企业为获取某一投资机会,需先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资本投入等,这相当于支付的期权费。企业在已获得这一投资机会后,就拥有了选择投资或放弃投资的权利,即相当于拥有了买方期权。企业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即相当于行使期权,此时投资机会具有的价值就丧失,转化为投资的成本,而最终获取的投资收益则可能很大。企业也可以在不利的条件下不进行投资,即相当于放弃期权,损失的也只是已支付的期权费。

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与传统投资决策理念的比较分析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是指以净现值(NPV)法为核心、根据NPV大小判断一项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它是目前国内外投资决策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一旦NPV非负,项目即可投资;反之,则投资不可行。

举例说明:假设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额为110万元,1年后,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有两种可能性:市场向好为180万元,若不景气为60万元,以后一直保持不变。从目前测算,其现金流为100万元。项目的寿命为1年。再假定市场向好、向坏的概率各为50%,无风险利率为8%。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估算出的资金成本为20%。

由传统的NPV法则,可求出:

NPV=E(C1)/(1+k)-I0

=(0.5×180+0.5×60)/(1+0.2)-110

=-10

因为NPV=-10<0,故应拒绝该项目。

由期权理论,可以用二项式定价模型求出其价值。因为该项目相当于一个看涨期权,当现金流上升并超过执行价I1时,便执行,否则放弃。在第0年决策时,现金流为100万元,小于I0=110万元,故放弃并等待。1年后,若市场看好,现金流为180万元,则投资,收入为E+=180-I1=180-110×(1.08)=61.2万元;而向坏时,现金流为60万元,放弃投资,E-=0;S+=180/100=1.8,S-=60/100=0.6。在不严格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连续复利。由二项式期权定价理论可得:

P=[(1+r)-S-]/(S+-S-)

=[(1+0.08)-0.6]/(1.8-0.6)=0.4

项目价值为:

C=[PE++(1-P)E-]/(1+r)

=(0.4×61.2+0.6×2)/1.08=22.67(万元)

项目价值C>0,故该项目不能拒绝。

具体做法是期初不能投资,但也不能否决这项目,而应保留该项目的投资权。或者,应该以C=22.67万元的价值出让该项目的投资权。启示:由上分析可见,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决策方法忽视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缺陷。而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可弥补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考虑投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缺陷。资本投资大多具有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这十分类似美式看涨期权的特性。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推迟资本投资的权利就是一种期权——可称为资本投资期权。当一个企业进行一项不可逆的投资时,它就执行了投资期权,也就放弃了等待新的信息的机会,而新信息可能会影响投资效果的好坏和投资时间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即使市场条件发生逆转,该企业也不能不投资。这种期权价值的损失是一种机会成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即是:对一项不可逆的、同时是可推迟的投资而言,推迟投资的权利就是投资期权,且这种期权具有的价值必须在投资决策中予以考虑。

4对传统资本投资决策准则的改进

4.1项目的价值构成

任何项目的价值来自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来自项目的盈利价值(in-the-money-value),该值仅为现在(t=0)投资时项目的NPV;其次,来自项目本身所形成的内含的期权价值,如信誉、市场地位等;最后,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的价值。因此,在评估投资期权价值和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投资期权的价值。

真实NPV(TheTrueNPV)=项目的基本NPV(TheBasicNPV)+(内含的)期权价值+(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价值

4.2可推迟项目的价值构成

我们知道,考虑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TheValueoftheInvestment-TimingOption,ITOV),推迟投资将增加投资项目的价值。基本NPV按现行(t=0)折现率对项目的所有现金流折现后计算而得。真实NPV与基本NPV之间的差值即为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一个可推迟项目的真实NPV等于考虑了投资时间期权的NPV(TheOptionAdjustedNPV,OANPV),而OANPV可按美式看涨期权来估价。可用公式表示如下:OANPV=NPV+ITOV。

4.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准则的确定

由于项目推迟的不确定性,则无论利率多大,OANPV总不为零。当利率等于OAIRR(TheOptionAdjustedIRR)时,期权的价值为零,因为此时期权充分盈利,即为了保持期权而推迟投资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执行期权并实现正的NPV在价值上的损失。例如:如果当商品市场价格等于约定价格时,期权的价值为0,此时期权已充分盈利。保持期权而推迟购买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购买而消费商品而有的损失。也就是说如果OAIRR小于IRR(内部收益率)可保证随时执行期权有足够的价值。

这样,对于现行的短期利率r,有OAIRR准则:若rOAIRR,则推迟投资。注意,这一决策准则实际上是执行美式看涨期权的标准准则。当ITOV=0时,OANPV=NPV,这时对于给定的现行短期利率来说,该项目的NPV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此时,如果拥有投资时间期权(ITO)的企业投资该项目,那么该企业就能充分利用项目中隐含的所有期权的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OANPV=NPV时,而此时在ITO的寿命期间内可能不止存在一个利率。这就定义了该项目接受域,即OANPV=NPV时所对应的利率范围。由此,可得到OANPV准则:若ITOV=0,则进行投资;若ITOV>0,则推迟投资。

总之,在给定现行短期利率的基础上,投资项目的NPV能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期权能充分盈利,则进行投资;否则推迟投资。

5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的意义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识别更多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中包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定价和对增长期权的分析,它通过给不确定性赋值,将那些灵活性价值大于投资现金净损失的项目识别出来,为企业和国家找到了更多的有效投资机会,拉动了有效投资需求。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弥补传统投资决策工具的不足,为项目评枯、决策及经营管理提供更客观有效的分析结果。

总之,期权理论应用于投资决策,不是对传统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保留传统投资分析方法合理内核(货币时间价值等)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固有局限性(忽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重大突破,增加了投资决策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不可逆性范文篇4

1投资的不可逆性

所谓不可逆性投资(irreversibleinvestment),是指用于购置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所进行的投资具有不可逆性特征川。投资的这一性质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投资的具体产业特征。用于某种特定生产的投资一旦形成或部分形成,如果决策者改变计划或决定,将很难转换成其他产业或产品的生产,这部分投资成本将无法挽回,即使这一转换最终得以实现,用于原来目的的投资部分将会损失掉,即这就是投资的不可逆性。电信设备和设施投资数额往往较大,具有高度的专用性,多属于行业专用性投资,沉没成本巨大,建设投资几乎完全不可逆,因而电信投资属于典型的不可逆性投资.

2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

随着我国电信行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处于技术、业务和需求大变革中的电信运营商在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的市场机制下,其投资决策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技术、信息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的影响,这使得电信投资具有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可以说,不确定性贯穿电信投资活动从决策、实施、建设到运行

3管理的灵活性

在自主决策的市场机制下,电信运营商不仅有选择在什么时机进行投资的权利,还有投资多大规模的权利,即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电信业务市场、技术市场等情况的变动而调整投资策略和规模,如延迟投资、追加投资或放弃投资等,这被称为投资的管理柔性。在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下,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管理柔性可以更好的降低甚至避免项目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以实现电信运营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不确定性与风险

对一般的项目投资决策而言,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是关键,电信项目投资也是如此。关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与区别,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奈特(Knight,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奈特认为,风险的特征是可以对其进行概率测定,因而风险是有概率的随机性,可以被当做一种可保险的成本进行处理;而不确定性将不存在概率性结果,因而它与可计算的风险之间有根本区别。不确定性存在于变化当中。变化则有两种结果:可以预测和计算得到的变化和不能预测和计算的变化。第一种变化称之为“风险”,第二种变化称之为“不确定性”.

奈特的定义引发了就不确定性理论的长久争议,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们是否能够给出它们的概率估计。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彬矶分校经济学系教授赫什莱佛和赖利(Hirshleifer&Ri一ey,1992)就直言:“我们不同意奈特的划分,这种kIJ分已证明是不会有结果的。就我们的目的而言,风险和不确定性指的是同一件事。我们认为能否进行客观分类不是关键之所在。因为我们将用“主观”概率的概念(就如萨维奇1954专门发展的概念)来处理这类事:概率只能简单地算作相信的程度”.

因而,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实质上是一个概念。威廉·L·麦金森(willianL.Megginson,2002)将风险定义为“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或更正式地将风险定义为“一项资产收益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这术语互换使用”。詹姆斯·S·特里斯曼(James.Trieschmann,2006)也认为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两个术语一直是被替代使用的。本文沿袭上述的思想,对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加以严格区分.

不可逆性范文篇5

关键词投资决策投资期权

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有关学者的关注。但从目前研究的情况看,国内学者大多否认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而从其他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反,近年来国外学者却并不完全否认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而是将其与期权理论结合,对其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解决资本投资决策问题。这种改进方法的关键是确定基于期权理论的资本投资决策准则。本文将利用资本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来对投资决策重新进行评估,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现阶段投资决策的特征分析

1.1投资的不可逆性

所谓投资不可逆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所形成的资产不可能在不遭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专有性是造成投资不可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资本所形成的资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专有性,而专有性资产在二级市场上的流动性较差。换言之,这些具有某个企业或行业特性的资产很难为其他企业或行业使用,投资后很难收回而变为沉没成本。现阶段投资的不可逆性更加突出,每个企业都想开发出具有市场独占性的产品,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产品往往是以前是市场从未出现的,对其的投资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新产品的开发一旦失败,其投资不可收回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银根紧缩可能使国内外投资者无法出售资产以收回他们的资金。

1.2投资的可推迟性

所谓投资的可推迟性是指投资项目在一段不很长的时间内可以被推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投资机会是可以选择的。多数投资选择并不是那种“nowornever”的机遇,即“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这是说投资者在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投资者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某项投资存在可推迟性,则在面临外生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就可能通过推迟现在的投资以期获得更多的收益。

1.3资本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

理论上,确定性是指投资者知道其投资在将来的所得回报或收益的概率为1的情况。因此,在严格确定的概率意义上,不确定性是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可能发生的价值状态的联合。一般地,不确定性有两个方面:“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就不确定性变量的性质角度而言,可把不确定性分为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的总体运行(产业价格、运行成本)相互关联。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与经济行业的总体运行不存在相互关联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决策过程内生的。不确定性主要产生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在作投资决策时,对投资回报的任何估计总是不精确的。投资的这种不确定性与期权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一般来讲,投资的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大。

2投资决策的期权特性

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最核心的特点是,期权持有人有选择买或卖的权利,而并非义务。换言之:期权最后是否被执行,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如果最后不执行,其最大损失仅以付出的权利金为限。公司得到一个投资机会如同拥有一种购入期权,它拥有可选择在未来某个时间购入一项资产的权利(但不是义务),以求从项目中获得利润流的权利。因而,投资决策权类似于金融市场中的期权。其中,企业为获取某一投资机会,需先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资本投入等,这相当于支付的期权费。企业在已获得这一投资机会后,就拥有了选择投资或放弃投资的权利,即相当于拥有了买方期权。企业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投资,即相当于行使期权,此时投资机会具有的价值就丧失,转化为投资的成本,而最终获取的投资收益则可能很大。企业也可以在不利的条件下不进行投资,即相当于放弃期权,损失的也只是已支付的期权费。

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与传统投资决策理念的比较分析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是指以净现值(NPV)法为核心、根据NPV大小判断一项投资计划是否可行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它是目前国内外投资决策所普遍采用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一旦NPV非负,项目即可投资;反之,则投资不可行。

举例说明:假设一个投资项目投资额为110万元,1年后,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有两种可能性:市场向好为180万元,若不景气为60万元,以后一直保持不变。从目前测算,其现金流为100万元。项目的寿命为1年。再假定市场向好、向坏的概率各为50%,无风险利率为8%。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估算出的资金成本为20%。

由传统的NPV法则,可求出:

NPV=E(C1)/(1+k)-I0

=(0.5×180+0.5×60)/(1+0.2)-110

=-10

因为NPV=-10<0,故应拒绝该项目。

由期权理论,可以用二项式定价模型求出其价值。因为该项目相当于一个看涨期权,当现金流上升并超过执行价I1时,便执行,否则放弃。在第0年决策时,现金流为100万元,小于I0=110万元,故放弃并等待。1年后,若市场看好,现金流为180万元,则投资,收入为E+=180-I1=180-110×(1.08)=61.2万元;而向坏时,现金流为60万元,放弃投资,E-=0;S+=180/100=1.8,S-=60/100=0.6。

在不严格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连续复利。由二项式期权定价理论可得:

P=[(1+r)-S-]/(S+-S-)

=[(1+0.08)-0.6]/(1.8-0.6)=0.4

项目价值为:

C=[PE++(1-P)E-]/(1+r)

=(0.4×61.2+0.6×2)/1.08=22.67(万元)

项目价值C>0,故该项目不能拒绝。

具体做法是期初不能投资,但也不能否决这项目,而应保留该项目的投资权。或者,应该以C=22.67万元的价值出让该项目的投资权。启示:由上分析可见,以NPV法为核心的传统决策方法忽视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缺陷。而将期权理论引入资本投资决策,可弥补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不考虑投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缺陷。资本投资大多具有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这十分类似美式看涨期权的特性。为了寻找更有利的投资机会,推迟资本投资的权利就是一种期权——可称为资本投资期权。当一个企业进行一项不可逆的投资时,它就执行了投资期权,也就放弃了等待新的信息的机会,而新信息可能会影响投资效果的好坏和投资时间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即使市场条件发生逆转,该企业也不能不投资。这种期权价值的损失是一种机会成本,应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即是:对一项不可逆的、同时是可推迟的投资而言,推迟投资的权利就是投资期权,且这种期权具有的价值必须在投资决策中予以考虑。

4对传统资本投资决策准则的改进

4.1项目的价值构成

任何项目的价值来自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来自项目的盈利价值(in-the-money-value),该值仅为现在(t=0)投资时项目的NPV;其次,来自项目本身所形成的内含的期权价值,如信誉、市场地位等;最后,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的价值。因此,在评估投资期权价值和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投资期权的价值。

真实NPV(TheTrueNPV)=项目的基本NPV(TheBasicNPV)+(内含的)期权价值+(因资本成本和价格运动所带来的)期权价值

4.2可推迟项目的价值构成

我们知道,考虑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TheValueoftheInvestment-TimingOption,ITOV),推迟投资将增加投资项目的价值。基本NPV按现行(t=0)折现率对项目的所有现金流折现后计算而得。真实NPV与基本NPV之间的差值即为投资时间期权的价值。一个可推迟项目的真实NPV等于考虑了投资时间期权的NPV(TheOptionAdjustedNPV,OANPV),而OANPV可按美式看涨期权来估价。可用公式表示如下:OANPV=NPV+ITOV。

4.3基于期权理论的投资决策准则的确定

由于项目推迟的不确定性,则无论利率多大,OANPV总不为零。当利率等于OAIRR(TheOptionAdjustedIRR)时,期权的价值为零,因为此时期权充分盈利,即为了保持期权而推迟投资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执行期权并实现正的NPV在价值上的损失。例如:如果当商品市场价格等于约定价格时,期权的价值为0,此时期权已充分盈利。保持期权而推迟购买所得正好抵消了未立即购买而消费商品而有的损失。也就是说如果OAIRR小于IRR(内部收益率)可保证随时执行期权有足够的价值。

这样,对于现行的短期利率r,有OAIRR准则:若rOAIRR,则推迟投资。注意,这一决策准则实际上是执行美式看涨期权的标准准则。当ITOV=0时,OANPV=NPV,这时对于给定的现行短期利率来说,该项目的NPV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此时,如果拥有投资时间期权(ITO)的企业投资该项目,那么该企业就能充分利用项目中隐含的所有期权的价值。这种情况发生在OANPV=NPV时,而此时在ITO的寿命期间内可能不止存在一个利率。这就定义了该项目接受域,即OANPV=NPV时所对应的利率范围。由此,可得到OANPV准则:若ITOV=0,则进行投资;若ITOV>0,则推迟投资。

总之,在给定现行短期利率的基础上,投资项目的NPV能达到了它的最高值,期权能充分盈利,则进行投资;否则推迟投资。

5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的意义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识别更多的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中包含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定价和对增长期权的分析,它通过给不确定性赋值,将那些灵活性价值大于投资现金净损失的项目识别出来,为企业和国家找到了更多的有效投资机会,拉动了有效投资需求。

改进的投资决策准则,有助于弥补传统投资决策工具的不足,为项目评枯、决策及经营管理提供更客观有效的分析结果。

总之,期权理论应用于投资决策,不是对传统方法的否定,而是在保留传统投资分析方法合理内核(货币时间价值等)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固有局限性(忽视投资的不可逆性和可推迟性)的重大突破,增加了投资决策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不可逆性范文篇6

一、对净现值法的评价

任何一种投资理论都需要阐明以下问题:面对未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于一个新工程。现在的决策理论一般应用净现值法。其决策过程是:首先计算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然后计算投资支出现金流量的现值;最后计算两者之间的差一投资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0,则可以进行投资。如果净现值小于0,则应当放弃投资。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决策者知道传统净现值法存在着一些弊端:他们需要包含更多信息的值,但这些值却没有体现在传统算法的过程中。实际上,决策者不仅仅要求净现值大于0。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使用的贴现率远远大于公司的资本成本,他们也要求净现值大于0。一些人认为要求极高的回报率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但是我们认为其中另有原因:也许使决策者了解公司的期权其成本是昂贵的,因此不轻易行使期权。

要了解这些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净现值法及其应用规则。任何使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的决策者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该项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入量和预期现金流出量;其次是如何选择计算净现值所需的贴现率。当前的投资理论都没有说明计算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最佳方法。实际工作中,决策者们经常使用获得一致同意的数值或使用高、中和低估计值的平均值。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确定现金流入和流出值,他们都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个隐含的错误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他们都认为投资工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始,通常是现在。实际上,净现值法假定了一个固定的方案,在预期的时间内公司开始并结束一项工程,然后产生现金流量,没有任何偶然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市场情况发生改变,该方法没有预期导致延迟或者放弃投资工程的任何偶然性。

当前的投资理论在关于贴现率的选择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给出明确的定义,即贴现率就是用于特定工程资本的机会成本,即具有相似风险的投资的预期回报率。这个机会成本反映在与特定投资工程相联系的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上。这个风险可能具有和企业其它投资项目或平均投资活动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实务中,由于具体投资的机会成本很难测量,因此人们常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该机会成本。只要企业投资工程的不可分散风险相互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值。

很多传统投资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他们能够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估计投资的预期现金流量;使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有时也可能需要调整以反映具体投资的风险特征);如果值是正的,就可以进行投资。

但是调查证明,决策者很少用这种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他们经常有意识地把贴现率设定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3到4倍。来自企业减资决策的证据也与这个调查说明的情况相符。在很多行业,一些企业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生入不敷出,但仍旧照常营业。即使经过传统的净现值分析他们早就该关门停业了,然而在价格大大低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也没有进行减资或退出该行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的美国农民以及铜、铝和其他金属的生产者,在市场价格剧减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没有缩减投资。这种情况的出现无法用净现值理论解释。但是如果考虑了不可逆性和期权价值,他们的行为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了。关闭工厂意味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不可逆损失:如果工人们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则对该行业来说他们的专业技术将不复存在;商誉效力将减弱,等等。如果不久后市场情况好转,资本的重组成本将是相当高的。继续经营可以保留期权,以便以后重新开始盈利。期权的价值是昂贵的,因此,企业审慎地选择继续营业,即使以同时损失金钱为代价。

二、资本投资决策中期权理论对净现值法的修订

上面已经说过,净现值法的基本原则十分简单:计算投资的净现值,然后根据其正负属性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虽然净现值法应用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它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面的。净现值法假设下面情况两种中的一种:一是假设投资是可逆的。换句话说,如果市场环境比预期的要差,则可以取消投资,且可以收回已经花出的费用。二是假设投资如果不可逆,即投资机会就不会再来。如果企业现在不投资,就永远失去了投资的机会。

虽然有些投资确实属于这个范畴,但是大多数投资却与这种情况不相符。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是不可逆的,并且实际上是可以延迟的。研究表明,不可逆投资的延迟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投资决策,延迟能力同样削弱了净现值法的有效性。因此,为分析投资决策,我们需要一种更加适用的方法,一种能够使决策者更直接地解决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时间安排的方法。这就是投资决策中的期权理论。

最近的研究表明,恰恰与投资不是可逆就是不可延迟的假设相反,企业有机会选择投资,因此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这种机会。该研究是建立在与金融期权类比的基础上的。有机会进行投资的企业很像持有买入期权,有权利而不是义务在将来选定的时间购买一项资本。如果企业开始了一项不可逆的投资,实际上它就行使了买入期权。所以可以把如何利用投资机会归结为一点:企业如何能最优化地行使期权。

最近对投资进行的研究,为决策者如何评价投资机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也强调了净现值法的不足。当企业通过进行一项不可逆的投资执行了期权后,它实际上就消除了这项期权。换句话说,通过决定开始进行投资,企业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等待最新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能影响投资的取舍和开始时间。当市场情况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后,企业也不能减资。失去的期权价值也是一种机会成本,也应当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简单的净现值法需要修订,它不仅应当是正值,而且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超过投资成本的现值部分至少应当等于持有投资期权价值的现值。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从传统计算公式中减去行使投资期权的机会成本而重新定义净现值,从而保证“净现值大于0就进行投资”方法的正确性。但是为了强调评价期权的重要性,我们更愿意把这种方法和传统的净现值法分开。

传统净现值法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它忽略了创造期权的价值。有时一项投资单独考虑可能是不经济的,但是它能创造期权,在将来市场情况好转的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进行另一项投资。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研究和开发项目,由于没有考虑到投资于研究和开发项目能够创造期权,纯粹的净现值分析将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过少。

当决策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期权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即使传统的分析方法表明现在进行投资就是经济的,决策者也需要延迟投资决策以等待更多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未来的市场情况是不确定的,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要求放弃投资,但是根据弃权理论却要求企业加速该项投资。这种情况往往在该项投资能够创造其他期权,使企业有能力在未来进行另外一项投资时发生。例如,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投资能够产生专利,从而创造很多期权,产生盈利的机会。

三、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商品的价格极易发生变动,例如铜的价格可能在几个月之间翻番,也可能下降一半。为什么铜价如此易变?生产者如何根据铜价的变化开新矿或关闭旧矿。投资的期权方法能够提供这类问题的答案。

铜工业的投资和减资包括很大的沉没成本。建立一个新的铜矿、冶炼厂或精炼厂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考虑到铜价的易变性,决策者知道在投资前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即使现在铜价相当的高,铜价和新铜矿的净现值也必须足够高,以补偿放弃期权的机会成本。减资也是一样的,一旦关闭了铜矿、冶炼厂和精炼厂,就不能再轻易地重新营业。因此,决策者即使在当前的价位下是亏损,也不会轻易关闭这些设备。他们意识到如果关闭设备就放弃了等待将来高价位的期权产生的机会成本。

不可逆性范文篇7

一、对净现值法的评价

任何一种投资理论都需要阐明以下问题:面对未来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于一个新工程。现在的决策理论一般应用净现值法。其决策过程是:首先计算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然后计算投资支出现金流量的现值;最后计算两者之间的差一投资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0,则可以进行投资。如果净现值小于0,则应当放弃投资。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决策者知道传统净现值法存在着一些弊端:他们需要包含更多信息的值,但这些值却没有体现在传统算法的过程中。实际上,决策者不仅仅要求净现值大于0。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使用的贴现率远远大于公司的资本成本,他们也要求净现值大于0。一些人认为要求极高的回报率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行为,但是我们认为其中另有原因:也许使决策者了解公司的期权其成本是昂贵的,因此不轻易行使期权。

要了解这些决策者的思维过程,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净现值法及其应用规则。任何使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的决策者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该项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入量和预期现金流出量;其次是如何选择计算净现值所需的贴现率。当前的投资理论都没有说明计算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最佳方法。实际工作中,决策者们经常使用获得一致同意的数值或使用高、中和低估计值的平均值。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确定现金流入和流出值,他们都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个隐含的错误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他们都认为投资工程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开始,通常是现在。实际上,净现值法假定了一个固定的方案,在预期的时间内公司开始并结束一项工程,然后产生现金流量,没有任何偶然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市场情况发生改变,该方法没有预期导致延迟或者放弃投资工程的任何偶然性。

当前的投资理论在关于贴现率的选择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给出明确的定义,即贴现率就是用于特定工程资本的机会成本,即具有相似风险的投资的预期回报率。这个机会成本反映在与特定投资工程相联系的不可分散风险(系统风险)上。这个风险可能具有和企业其它投资项目或平均投资活动不同的特点,但是在实务中,由于具体投资的机会成本很难测量,因此人们常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该机会成本。只要企业投资工程的不可分散风险相互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替代值。

很多传统投资理论的支持者认为他们能够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估计投资的预期现金流量;使用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有时也可能需要调整以反映具体投资的风险特征);如果值是正的,就可以进行投资。

但是调查证明,决策者很少用这种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他们经常有意识地把贴现率设定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3到4倍。来自企业减资决策的证据也与这个调查说明的情况相符。在很多行业,一些企业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发生入不敷出,但仍旧照常营业。即使经过传统的净现值分析他们早就该关门停业了,然而在价格大大低于平均变动成本的情况下,这些企业也没有进行减资或退出该行业。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的美国农民以及铜、铝和其他金属的生产者,在市场价格剧减的情况下,大部分都没有缩减投资。这种情况的出现无法用净现值理论解释。但是如果考虑了不可逆性和期权价值,他们的行为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了。关闭工厂意味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不可逆损失:如果工人们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则对该行业来说他们的专业技术将不复存在;商誉效力将减弱,等等。如果不久后市场情况好转,资本的重组成本将是相当高的。继续经营可以保留期权,以便以后重新开始盈利。期权的价值是昂贵的,因此,企业审慎地选择继续营业,即使以同时损失金钱为代价。

二、资本投资决策中期权理论对净现值法的修订

上面已经说过,净现值法的基本原则十分简单:计算投资的净现值,然后根据其正负属性决定是否进行投资。虽然净现值法应用起来相对简单,但是它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上面的。净现值法假设下面情况两种中的一种:一是假设投资是可逆的。换句话说,如果市场环境比预期的要差,则可以取消投资,且可以收回已经花出的费用。二是假设投资如果不可逆,即投资机会就不会再来。如果企业现在不投资,就永远失去了投资的机会。

虽然有些投资确实属于这个范畴,但是大多数投资却与这种情况不相符。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是不可逆的,并且实际上是可以延迟的。研究表明,不可逆投资的延迟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投资决策,延迟能力同样削弱了净现值法的有效性。因此,为分析投资决策,我们需要一种更加适用的方法,一种能够使决策者更直接地解决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时间安排的方法。这就是投资决策中的期权理论。

最近的研究表明,恰恰与投资不是可逆就是不可延迟的假设相反,企业有机会选择投资,因此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这种机会。该研究是建立在与金融期权类比的基础上的。有机会进行投资的企业很像持有买入期权,有权利而不是义务在将来选定的时间购买一项资本。如果企业开始了一项不可逆的投资,实际上它就行使了买入期权。所以可以把如何利用投资机会归结为一点:企业如何能最优化地行使期权。

最近对投资进行的研究,为决策者如何评价投资机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同时也强调了净现值法的不足。当企业通过进行一项不可逆的投资执行了期权后,它实际上就消除了这项期权。换句话说,通过决定开始进行投资,企业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等待最新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可能影响投资的取舍和开始时间。当市场情况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后,企业也不能减资。失去的期权价值也是一种机会成本,也应当作为投资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简单的净现值法需要修订,它不仅应当是正值,而且投资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超过投资成本的现值部分至少应当等于持有投资期权价值的现值。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从传统计算公式中减去行使投资期权的机会成本而重新定义净现值,从而保证“净现值大于0就进行投资”方法的正确性。但是为了强调评价期权的重要性,我们更愿意把这种方法和传统的净现值法分开。

传统净现值法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它忽略了创造期权的价值。有时一项投资单独考虑可能是不经济的,但是它能创造期权,在将来市场情况好转的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进行另一项投资。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研究和开发项目,由于没有考虑到投资于研究和开发项目能够创造期权,纯粹的净现值分析将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过少。

当决策者进行投资决策时,期权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即使传统的分析方法表明现在进行投资就是经济的,决策者也需要延迟投资决策以等待更多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未来的市场情况是不确定的,利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可能要求放弃投资,但是根据弃权理论却要求企业加速该项投资。这种情况往往在该项投资能够创造其他期权,使企业有能力在未来进行另外一项投资时发生。例如,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投资能够产生专利,从而创造很多期权,产生盈利的机会。公务员之家

三、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商品的价格极易发生变动,例如铜的价格可能在几个月之间翻番,也可能下降一半。为什么铜价如此易变?生产者如何根据铜价的变化开新矿或关闭旧矿。投资的期权方法能够提供这类问题的答案。

铜工业的投资和减资包括很大的沉没成本。建立一个新的铜矿、冶炼厂或精炼厂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考虑到铜价的易变性,决策者知道在投资前需要知道更多的信息。即使现在铜价相当的高,铜价和新铜矿的净现值也必须足够高,以补偿放弃期权的机会成本。减资也是一样的,一旦关闭了铜矿、冶炼厂和精炼厂,就不能再轻易地重新营业。因此,决策者即使在当前的价位下是亏损,也不会轻易关闭这些设备。他们意识到如果关闭设备就放弃了等待将来高价位的期权产生的机会成本。

不可逆性范文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行政领域;不可逆

以人为本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有关执政兴国的重要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基础、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改革的成功果为人民共享”的目标要求;是各级政府推进社会和谐、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如何让这一思想成果在行政领域中开花结果,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性问题及具体的实施细节,方向错了或实施不当,那么尽管以人为本是如此正确,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或不尽如人意。所以在这里就需要讲究方向问题,这就是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只有充分认识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履行宗旨、做到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简言之就是使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实施取得更大成效。

一、对“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的成因探析

由于行政领域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共产党执政的客观要求,“以人为本”只能是朝一个方向去作为,而不能相反,否则就会违反行政运作方面的执政为民、权为民用的理念以及违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

1.行政领域的特殊性要求。行政领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众之所以把权力让渡出来,就是因为需要一个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力量来接受,而这接受者(往往是政府)为公众办事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最初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时就是简单的让渡,几乎没有让渡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利益伴随,只是后来才有让渡者交租或纳税,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得为纳税人服务。以公众的纳税作为基本运作经费的公共权力机关应该为纳税人谋利益,应该以公众利益为重,这成了现代民众对政府的最基本的诉求。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其方向只能是公共权力机关面对公众去思考如何以人为本,如何把此理念贯彻在实践中去,而不是相反要求群众对你如何地以人为本。

2.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初衷有关。以人为本是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所依靠的锐利思想武器,是冲破当时封建社会利用神学之上、以神为中心的思想禁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人的价值和人的神圣地位的思想结果。中国共产党批判继承这一思想成果并应用在执政兴国的理念上,在这里主要是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的是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恶化;一味地见物不见人,一味地突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行政领域或者说党政机关中少数人已淡泊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不再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人民公仆的形象,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了,一些行业部门忽视群众利益甚至坑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同时伴随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出现了三农问题和贫富差别以及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对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提出来的。从这个提出的目的和宗旨来看,以人为本的方向只能是党政机关面对公众提出以人为本和实施以人为本。

3.党政机关干部(或称公务员)自身如何以人为本上有个度的问题。以人为本对于从事行政领域工作的人来说,不能像其他一般民众一样程度的在以人为本方面的诉求冲动,也就是说党政机关干部们在基本的需要面前是应该控制的,不能自己向外界(一般是指民众或下级单位或下属)表达某种诉求,当然这些干部们也有与普通人一样的需求,但这是上级机关或你的领导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对你如何以人为本的问题,再进一层讲,你的领导和上级机关在关注你这个人应该如何为本时又有个度的问题,这就是要考虑某种能体现以人为本或很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了,比如这种做法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呢,或虽然不违反某种规定,但是否对行风政风造成不良影响呢,另外这个度还要考虑与当时当地的平均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对党政机关干部们的以人为本不能过于悬殊。

4.行政行为单向性特点使然。行政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绝大部分事情、许多工作都是面向群众的,少部分是群众针对党政机关部门的,比如群众提供信息或反映问题,这种单向性就意味着党政机关部门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党政机关部门自身要怎样作为或不许作为是要以党的宗旨或党的作风以及人民公仆的标准来衡量的,而不是要群众怎样对你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而对于公众而言,尽管行政事务的实施无须随他们的意愿为转移(这个实施的事务是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过程的),但政府机关对于某项事务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应该有预计和控制,这个过程就是政府机关指向群众的以人为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当下所说的要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之一。

5.行政领域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关。行政领域的工作非常庞杂、点多面广,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理性的、又有感性的;既有按部就班的常规工作又有突发起来的应急事件;既有一目了然的真枪实战,又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暗流涌动;既有马到成功的领域、又有执著反复的领域。在行政领域的这种特点下,对以人为本就提出了方向性问题,不注重这个方向问题,就可能不仅影响行政效能问题,而且影响中国共产党宗旨与优良作风的发扬问题。行政工作按照现代社会的管理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来说,要成为一个优秀干部(或称为优秀公务员)不是轻松的事情。它意味着要多吃苦,这是因为民众需要机关干部们去处理的可能其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干部们付出巨大体力与心力的事情,如果干部们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就可能使事情难办或半途而废,特别是县乡以下的基层干部更需要体力的付出,在突发事件面前,或者比较紧急的事务面前,以人为本的方向是指向多数的群众的,而不是指向那些正在实施行政行为的属下。

二、科学把握“以人为本”在行政领域中的不可逆性,促进以人为本的成果最大化

把握好以人为本在实施贯彻中的方向上的不可逆性,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利于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可以说正确对待方向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党性问题,也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利益问题。

1.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在思想内核上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一致的,党政机关干部一定要把方向定在为广大群众实现以人为本,而不是要群众或他人为自己考虑以人为本,当下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党政机关干部的约束,使他们熄灭膨胀的物欲之心、跳出世俗的牢笼,如果一时做不到需要个过程的话,那么至少也要做到今年在两会结束时总书记说的那样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公务员之家

2.构建以信访部门为主导作用的信息反映机制,更好地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让以人为本普惠群众。如果在思想上已经有了以多数公众的本为本的思想,那就需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能力问题,没有这个能力思想终究是思想,现在信息渠道更畅通了,现代传媒已经能够把世界每个角落的事情进行即时传达,问题是真假不分需要辨别,公众需要政府部门澄清或证明某个事情的事实、相信政府部门的信息是权威的这成了公众的定向思维,这就要求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时要突出发挥信访部门的作用,信访部门仍然是提供权威信息的主渠道,信访部门要及时捕捉关系群众民生的信息,这里就要求信访部门要把等群众上门变为自己走出去调查研究。

不可逆性范文篇9

关键词:统计力学;数学;物理学

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被讨论,数学和物理学最初的研究对象都为自然界,二者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统计力学是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之下,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概念,通过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来描述和解释宏观的现象和规律,物理学研究开始深入微观领域。狄拉克认为,物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有2种有效方法,一种是实验和观察,另一种则是数学理性[1]。当研究深入微观领域时,由于人类应用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数学开始占据主导方法的地位。统计力学在物理学上被称为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过渡时期,那么,其在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上是否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时期统计力学会对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产生什么样的认识论和世界观的转变?本文以玻尔兹曼统计力学为主要理论,对统计力学形成时期数学与物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求二者关系发生的变化。

1统计力学形成时期的理论

统计力学形成时期主要是指以克劳修斯在1850年引入统计平均为起到1877年玻尔兹曼确定了熵与概念的关系(玻尔兹曼原理)为止。统计力学形成初期,克劳修斯定性地说明了气体运动论的基本思想,即以气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为起点,根据力学定律来描述微观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现象之间的联系。他认为气体分子运动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将分子集合速度的数值看作是平均数值。同时,引进了平均自由程这个统计概念来解决气体分子理论上的速度与气体扩散速度相差较大这一事实之间的矛盾。麦克斯韦基于气体性质的考察来弥补克劳修斯理论的缺陷。他用刚球模型来模拟气体分子,在动力学体系下,对分子碰撞进行数学分析,认为分子碰撞时能量的分配具有规律性,通过讨论分子的速度分布,推导出平衡态的速度分布函数。克劳修斯仅使用了平均值这个概念,麦克斯韦使用概率来定义速度分布函数的概念,描述了微观粒子的宏观状态,具有统计性质。在克劳修斯和麦克斯韦工作的基础上,玻尔兹曼在1872年,借助于麦克斯韦的刚球分子模型和统计分析,通过考虑在均匀空间中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量为x的分子在6N维相空间中碰撞后在某一位置上某一瞬间数量的变化,得出有关概率密度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方程。然后考虑在外力作用之下的非均匀分布的情况,玻尔兹曼将物质的不连续性应用到能量上,推导出关于位形和速度的分布函数ft(r,v)随时间的演化方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概率在时间上的演化方程[2],被命名为玻尔兹曼方程[3]:ft+ξfx+ηfy+ζfz+Xfξ+Yfη+Zfζ+∫dξ1dη1dζ1∫bdb∫dψV(ff1-f'f'1)=0(1)玻尔兹曼用此方程推导出单原子分子系统的H定理,dHdt≤0,H定理从微观角度证明了宏观现象的时间不可逆性以及热平衡状态的存在,证明了麦克斯韦分布的唯一性。H定理虽然成功地解释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但同时也遭到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批评。1876年,洛喜密脱提出可逆性佯谬,说明在力学体系下用微观上的可逆性去解释宏观的不可逆性是矛盾的。1877年,玻尔兹曼在解决不可逆佯谬时开始意识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解释的意义。他考虑装在完全弹性的容器内的封闭气体,避免分子速度和位置的连续性,利用完全弹性刚球分子模型,依据先验的等概率性,同时对于分子的速度运用离散模型,将能量对分子进行配容,得到下式:m0+m1+m2+……+mp=Nm1+2m2+……+pmp=λ(2)这样,由置换论点的方法,可得一个确定状态分布的配容数p,配容数即为该状态的几率。取极限过渡到连续能量情形,利用斯特林公式和拉格朗日乘子方法求logP最大值,即可求得最可几的状态分布。接下来,玻尔兹曼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概率理论联系起来,在平衡态下进行考虑,得出熵与几率的对数成正比关系,后被普朗克以精确的公式表示出来,即S=κlogW(3)式中:S为熵,κ为玻尔兹曼常数;W为配容数或者状态的几率。以最可几状态来定义热平衡状态以及确定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概率之间的关系,标志着统计力学基本形成。

2统计力学形成时期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2.1物理学对数学的影响

玻尔兹曼坚持原子论,认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分子组成的,而连续的事物都是由不连续的事物极限过渡产生的。玻尔兹曼将物质的不连续性用于能量上,得出的玻尔兹曼方程不仅是玻尔兹曼统计力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首次给了我们以处理微观与宏观现象之间关系的工具,从而预测了宏观现象的不可逆性,而且已成为数学严密理论的研究对象。1994年,路易斯•莱昂因证明了玻尔兹曼方程的存在性获得了菲尔兹奖。玻尔兹曼方程对物理学也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尤其是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熵与概率的关系式也是一种数学结构,维纳将此关系式应用到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从而发现了信息量其实就是负熵,熵增即代表信息损失。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数学方程和数学结构的形成,同时因探索描述物理过程而形成的数学方程,将物理学的思想上升到抽象的高度,反过来又促进和丰富物理学的发展。

2.2数学对物理学的影响

(1)数学中的想法可以发现新的物理定律。Vafa认为数学与物理学家之间存在“鸿沟”主要是基于一个事实:即使数学对象进入到物理中,但数学思考的模式对大部分物理学家仍然是陌生的[4]。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理学的发展。而玻尔兹曼将数学中不连续的处理方法运用到能量中,形成离散能量模型,再通过取极限将其过渡到连续的情形,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熵与概率的关系式,从而发展了经典统计力学。普朗克承认玻尔兹曼所使用的离散能量模型导致了他发现了能量子,而量子的概念则为量子力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概念前提。数学不再单单是工具,数学的思维方式介入到物理学中,促进物理学的发展。(2)数学概念和原理的应用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在经典力学框架下,以统计学原理和熵概念为基础形成的统计力学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统计世界观,即统计决定论:自然在统计的意义上具有决定性。我们所能观测的量是宏观可测量的量,这本身就存在着统计的性质。H定理中借用分子运动统计分布律推导出熵必然增加。在可逆性佯谬提出之后,玻尔兹曼将宏观量熵与概率联系起来,将系统的熵解释为“一种状态的概率量度”,对熵的概念作了统计解释,熵趋于最大时,趋于宏观平衡态所对应的微观态要比不趋于统计平衡态的微观态大得多。熵减少也存在可能性,只是可能性微乎其微。热力学平衡态是动态的,存在涨落,以此说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本质,指出宏观世界运行方向的不可逆性,而微观世界分子运行的可逆性在宏观上的表征体现了自然界遵循的是统计规律。宏观现象可逆性是可以实现的,但由于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巨大,发生的概率极其小且经历的时间极其长,可以说自然过程在统计意义上是具有决定性的。(3)数学促进了物理学思想的形成,又反过来影响88了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在1872年之前,玻尔兹曼的理论都是建立在力学运动方程基础之上的,采用速度分布律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了系统的统计论证,而所提到的概率代表相对时间或者相对粒子数,是一种纯力学的解释,作为一种数学方法或者计算工具存在,所以在此之前形成的理论是一种唯象理论。之后,玻尔兹曼意识到统计解释的重要性,首次使用概率论证,将熵与概率联系起来。而概率开始作为一种“非力学要素”[5],被定义为相空间中的相对体积,概率概念的转变标志着统计力学的诞生。玻尔兹曼以等概率假设为依据,对分子进行配容得出式(2),确定了最可几分布;利用数学推理,得出熵与概率的关系式(3),解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其与概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自旋回波”效应的实验以及对具有大量自由度的系统进行数字实验,表明大量粒子的系统具有时间反演的可能性。由此,统计力学理论首先经历了从唯象理论到非唯象理论的转变[6],即数学开始由描述物理现象转变为解释物理现象。

3结论

统计力学形成之前,在笛卡尔的机械自然观的引导之下,牛顿将力从物体与运动中独立出来,力具有了本体的位置,从而以力为基本概念发展形成经典力学。在此时期,数学与物理学相互作用,一方面,数学在整体过程中以观念和工具的方式融合进物理,对物理现象进行描述,促进了物理本体的形成,进而对自然进行解释和重构[7],同时也促进了物理新思想的形成;另一方面,物理为数学提供概念和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体系的形成。在统计力学形成时期,数学物理关系延续了牛顿力学时期的发展,即数学作为物理的语言和物理计量与推理的工具,如理性力学中微积分的概念代表瞬时变化率,统计力学中用分子速度分布律来表示概率。同时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的形成,如微积分、概率微积分方程。但随着数学物理学各自的发展,数学物理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19世纪开始,数学的抽象影响了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数学开始越来越独立于力学和物理,虽仍然相互作用,但开始平行发展,不再相互渗透[8]。在统计力学形成时期,数学观念的改变,数学方法和原理的介入都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对物理学未来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统计力学仍然是在经典力学的大背景之下形成的,所以数学物理学的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数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最根本还是工具性的运用。虽然玻尔兹曼在置换论点方法中使用了置换群的概念,但并没有产生数学结构的思想,以及意识到数学结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使用的仅仅还是描述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或方法。但玻尔兹曼作为坚定的原子论者,他相信整数的实在性,因而认为自然界是不连续的。数为最简单基本的概念,对数以及数学的运用构成了自然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而认识空间、力、能量等其他概念。19世纪末的数学开始趋向于统一,数和形的区别在于数是离散的,而形是连续的。以统一的观点来看,数是零维的,而图形是一维到更高维的[9]。因此,按玻尔兹曼的观点来讲,数能推导出空间的概念,几何学也就可以用数来研究,体现了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思想。所以数学与物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19世纪末,结构数学萌芽。根据对称性等原理构造数学方程以及利用数学结构来描述物理学成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惯用方式之一,这一时期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数学不再仅仅是物理学的工具,很多人把本体论上的数学结构和世界结构关联起来,讨论由认识论更多地上升到了本体论的层次。我们现在回头审视统计力学发展的这一段历史,它在数学物理学发展中承上启下的地位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作者:程瑞 许媛 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DiracPAM.Therelationbetweenmathematicsandphysics[J].Resonance,2003,8(8):102-110.

[2]卡罗•切尔奇纳尼.玻尔兹曼:笃信原子的人[M].胡新和,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广重彻.物理学史[M].李醒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77.

[4]CumrunVafa.Onthefutureofmathematics/phys-icsinteraction[J].MathematicsFrontiers&Perspectives,2000,321-328.

不可逆性范文篇10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情况,为哮喘临床诊治及预后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RV/TLC(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40%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并分别计算RV、RV/TLC的改善率。结果25%的患者肺气肿转为正常;60%肺气肿程度转轻;15%改变不明显,总体改善率达85%。结论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依病情的差异可逆的程度不同,并且它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所致的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反应等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性反应可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的、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这些症状可自行缓解[1]。说明炎性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本质,而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通气障碍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长期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危及患者的生命。2年来我科共接诊哮喘并发肺气肿患者20例,并对其肺气肿的可逆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的哮喘患者,年龄20~61岁,平均40.15岁,男9例,女11例,为了解其气道阻塞的可逆程度申请支气管舒张试验。

1.2仪器美国森迪斯公司生产的“SENSORMEDICS-6200”型全自动人体体积描记仪。

1.3方法受试者实验前12h应停用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口服与吸入,长效氨茶碱制剂应停药48h。对受试者先测定其基础肺功能,凡有肺气肿[2]即RV/TLC(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40%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然后用MDI(定量雾化吸入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喷(100μg/喷),由FRC(功能残气)位深吸气至TLC(肺肿量)位,屏气10s,休息15min,重复测定肺功能,并分别计算RV、RV/TLC的改善率[2-3]。

改善率=吸药后测定值-吸药前测定值吸药前测定值

2结果

RV的平均改善率为(17.75±10.26)%,RV/TLC的平均改善为(8.30±4.19)%。其中由肺气肿转为正常者5例,占25%;程度转轻者12例,占60%;改变不明显者3例,占15%,总改善率达85%。

3讨论

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认为气道平滑肌痉挛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病理改变,但近十几年的研究证实了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气道炎性反应比平滑肌痉挛更为重要[4]。气道炎性反应既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从而导致气道平滑肌敏感和痉挛的主要原因,也可直接导致气道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还认识到这种炎性反应大多属于变态反应性质,即气道变应性炎性反应。哮喘时所发生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无一不源于气道的阻塞,且随阻塞程度的加重而加重,久治不愈将会转化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而解除气道阻塞,改善气道通气功能就成为缓解症状、治疗哮喘、挽救生命的首要任务。鉴于此,研究哮喘患者气道阻塞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就是以此为目的而进行的。

试验中所用的气雾剂是一种较强的β2受体激动剂,活性成份为沙丁胺醇,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使用方便和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推荐为缓解哮喘症状的首选给药方式,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①选择性地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平滑肌松弛;②具有强大的肥大细胞膜保护作用,限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③增加气道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及气道排痰作用;④改善呼吸肌的收缩力;⑤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动力学,降低肺动脉高压,增加心室射血分数;⑥抑制气道胆碱能神经介质的传递等。从而达到改善哮喘患者气道通气功能障碍,防止或减轻肺气肿发生的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同等剂量的沙丁胺醇气雾剂后,20例患者的RV、RV/TLC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25%的患者恢复正常;60%的患者肺气肿程度明显减轻;改变不明显者仅占15%,总体改善率达85%。说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可逆性是确切存在的,只是依病情的差异可逆的程度不同罢了。这完全不同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肺气肿是源于大量的肺泡破坏、融合、空洞形成及肺大泡;而哮喘并发的肺气肿;多数是源于疾病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分泌物大量增加,导致气道突然且广泛性的狭窄,加上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自觉加强吸气力度且呼之不出,从而造成肺泡内残存气体增多,短期内尚未造成或未大量造成肺泡的破坏,因而这种肺气肿是一过性的、暂时的、可逆的、将随哮喘的缓解而减轻或消失。本文的5例患者中,试验前有3例为轻度肺气肿,中、重度肺气肿各1例,试验后转为正常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肺部免疫力下降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将是必然的结果,这也早就引起了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早期哮喘因症状轻、治疗容易、预后好、患者往往忽视其反复发作的特性。每个人肺泡的数量及弹性是有限的,反复发作的哮喘不可避免地会伤及肺泡,造成其破裂、融合形成不可逆的肺气肿,因而早预防、早诊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改善气道通气功能障碍,才是防止肺气肿发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殷凯生,朱栓立.哮喘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5-142.

[2]陈文彬,程德云.呼吸系统诊疗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