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十篇

时间:2023-03-15 09:51:04

不可多得篇1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会在我们身边待上的时间有多有少,可能除了父母外,就是朋友会在我们身边陪伴最久了。可朋友,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存在。而他,就是那么一个不可多得的存在。

我和小迪是同桌,记得刚开始认识她时,还是我先问得好。她很腼腆,很文静,而且人很好。我一直觉得她是个胆小的人,因为她连看见老鼠都会哇哇大叫。可自从那件事后,我对她完全改观了。

那天,我在街上走着,看见他在离我不远处的商店里,我急急忙忙的走了过去。因此没有看见在隔壁有一个人,硬生生的撞了上去。然后我摔倒在地,可那个人却没事。小迪看见后便跑过来,把我扶起,我向那个刚刚撞得人说了声对不起。正想离开,他却叫住了我,“你把我撞了,就想了事,想得美。”“你不也没事了,我已经向你说了对不起,还不行吗?”“不行,赔我我五百块,要不然这件事没完”我听到后十分惊讶,他明明没事,还要我赔钱,太不公平了。我委屈的扁了嘴。正当我想回驳时身边一把声音响起“对不起,叔叔,我看你是要不到了。你本来没事,真好意思叫我们赔钱啊。我们是不会给你的,坚决不给。”由于说话声音过大,周围的人围了上来。都向那位叔叔投向了复杂的眼神。最终他无法忍受,灰溜溜的走了。我这时候才反应回来,刚刚那把洪亮的声音竟是从小迪口中发出,我感到不可思议。明明平时那么文静的人,这是竟如此大胆。回过神后的我紧紧抱着他,眼里有说不出感谢。他拍了拍我的背,说到“刚刚吓死我了,你有事吗?不要不开心,我帮你把他赶走了,看他欺负你。”听到他安慰的话语我感到有一股暖流从心中划过。“谢谢你,我的好朋友。”我真挚的说到。

朋友,真的不可多得。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为你着想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就好像一首歌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生情,一杯酒,一句话,一辈子”。

不可多得篇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形形的人。他们有的会在我们身边待上的时间有多有少,可能除了父母外,就是朋友会在我们身边陪伴最久了。可朋友,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存在。而他,就是那么一个不可多得的存在。

我和小迪是同桌,记得刚开始认识她时,还是我先问得好。她很腼腆,很文静,而且人很好。我一直觉得她是个胆小的人,因为她连看见老鼠都会哇哇大叫。可自从那件事后,我对她完全改观了。

那天,我在街上走着,看见他在离我不远处的商店里,我急急忙忙的走了过去。因此没有看见在隔壁有一个人,硬生生的撞了上去。然后我摔倒在地,可那个人却没事。小迪看见后便跑过来,把我扶起,我向那个刚刚撞得人说了声对不起。正想离开,他却叫住了我,“你把我撞了,就想了事,想得美。”“你不也没事了,我已经向你说了对不起,还不行吗?”“不行,赔我我五百块,要不然这件事没完”我听到后十分惊讶,他明明没事,还要我赔钱,太不公平了。我委屈的扁了嘴。正当我想回驳时身边一把声音响起“对不起,叔叔,我看你是要不到了。你本来没事,真好意思叫我们赔钱啊。我们是不会给你的,坚决不给。”由于说话声音过大,周围的人围了上来。都向那位叔叔投向了复杂的眼神。最终他无法忍受,灰溜溜的走了。我这时候才反应回来,刚刚那把洪亮的声音竟是从小迪口中发出,我感到不可思议。明明平时那么文静的人,这是竟如此大胆。回过神后的我紧紧抱着他,眼里有说不出感谢。他拍了拍我的背,说到“刚刚吓死我了,你有事吗?不要不开心,我帮你把他赶走了,看他欺负你。”听到他安慰的话语我感到有一股暖流从心中划过。“谢谢你,我的好朋友。”我真挚的说到。

朋友,真的不可多得。如果你身边有这么为你着想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就好像一首歌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生情,一杯酒,一句话,一辈子”。

不可多得篇3

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的背景与全球金融危机紧密相联。金融危机影响扩展之时,IASB于2008年5月《对子公司、共同控制或联营投资的成本》,修改了《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删除了成本法,同时修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了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要求。这些方面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均得到及时体现,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有了很强的联动性。

IAS24的修订参照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在此之前,关联方信息披露的成本及风险一直困扰着我国企业。关联方关系是企业经营中的一种常见关系,IAS24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关联企业),要求详细披露与其发生的交易。如果按照IAS24的要求,国有企业在我国银行发生存贷款业务等行为均属于应披露的关联方交易。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大幅度增加,实际则难以操作,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也使对投资者决策有用的关联方信息被淹没在大量冗余信息中。更重要的是,这种披露要求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甚至涉及国家经济信息安全。

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从而大大限定了国家控制企业被认定为关联方的范围,降低了企业的披露成本和披露风险。该准则的修订参照了我国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会计业界根据本国国情,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开始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施加影响。

我国的“趋同路线图”,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中国对C20峰会和FSB有关倡议的积极回应,国内会计同行将其看作为总结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趋同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战略部署,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全面取代会计制度的时代即将到来。

上述事件和变化,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值得深入的新课题,诸如“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是否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决策者的决策?我国会计准则中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订时借鉴和参考?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企业管理层、监管机构等相关方面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2009年我国会计理论界的研究问题中,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并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评价,例如公允价值计量、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不许转回、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则上采用购买法等新规定的实施效果;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实施效果评价;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限薪引出的国有企业业绩的科学评价和有效激励问题研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国有与民营不同类型的企业融资约束差异,以及由此引出的“信贷歧视”等问题的研究。

以上陆陆续续谈到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历程中的片段或截面。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还有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问题、成本与效益问题、会计管理机构、财务信息提供者和注册会计师的相互牵制和配合问题、会计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等等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从这些方面,可以归纳出哪些共同点呢?

改革开放30年,会计理论研究既表现出历史的承继,也表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我国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承继和延续主要体现在始终关注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始终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实践的发展。而与以往的区别或变化主要表现在,除了研究“如何优化会计准则和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等政府部门和企业直接关心的实际问题之外,更多地研究“如何科学、系统和严谨地评价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基础理论问题。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即更多的会计理论研究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注重用资本市场经验数据检验理论假说,避免缺乏事实依据的长链式推理所可能包含的逻辑错误。

在未来一段时间,对于推动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者除了需要继续关注上述重点问题之外,还需要特别关注未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新的发展和变化,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当然,理论研究更基本的任务应该是关注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关注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质量,关注会计信息发挥作用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反思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指导。

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应,我国会计界正处于一个剧烈变动、不断发生变革的时期,对于会计理论:[作者而言正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时期,一个不可多得的充满了创造机会的时期。

不可多得篇4

只是燕姿把它们写成了歌。如果上天少给了一个人强韧的心,那么他一定会补给善感的她多一份才情去发泄。

本来不想回忆她,不想重听她的歌,那些音乐对于我来说,是个伤口。可还是因为一首《当冬夜渐暖》而想起来了,犹如10年前,偶然在街边听到她在唱“是否成人的世界总有残缺”时,突然觉得很悲伤。

最开始是很久以前的窝窝带给我的一盘燕姿的盗版磁带。那时的我觉得喇叭里女孩的声音很干净。但却如同一根木签,一点点,钉进心里,疼,却有被击中后的欣然。她的声音,总是伴若诡异的曲调,尖刻的歌词,正中下怀,听她把生活剥开,听她解释爱情,常常八了迷。

青春期的离经叛道,需要一个将情感倾泻的对象。那时的我常常躲到角落,插上耳机。于是,就能抛开俗世压力,进入另一个世界里去。

我对窝窝说,她的歌可以刻在心里。

没有缘由,青春的纵情放肆,很小的事情会被无限放大,宁可把自己抛进一个大悲剧里,一边哭泣一边自以为傲,用把整个人生都经历过的力气去创造事件,这就是我的青春期。血淋淋地被充实。

我们喜欢同一个男生。她先我后,直到那个男生成为我的男朋友。然后有天,她给我听那首《我也很想他》,我们都听的落泪。我抱着她,感到无能为力。

从此之后,这段少年的友谊变得很尴尬。我们还太年轻,不知道如何面对,不懂退让,无法做出抉择。其实现在想来幼稚的很。可那个时候,为了一个男生,我与她分崩离析。

后来的几年,我已然都忘记了那个男生长得什么模样,却仍旧记得窝窝,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记得她烟花般灿烂的笑;记得一起流的眼泪:记得她睡在我家,我们相拥说的那些悄悄话,记得她说起自己的暗恋时面上闪过的红晕,记得她陪我听歌,我所有的朋友里只有她知道我喜欢孙燕姿,我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她对我有多重要。

其实,这样的感情,早就胜过初恋。可惜我与她都不明白。亦不懂得珍惜。

如今散落在天涯的我们,远远分离,断了联系。开始是赌气,后来便习惯了独自生活。只是,我再也不听孙燕姿。不愿让自己软弱,不肯承认后悔。就这么以一个挺胸抬头的姿势向着未来,执意丢弃过往。

多年之后,听见那首《同类》,突然觉得这世间的感情来来去去,丢丢捡捡,最终珍贵的,还是那些在青春时分相伴,牵手而眠,愿意分担心事的朋友。只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隔阂太深,回不去了。

看到孙燕姿的新专辑,清读这个名宇是时候。心里,瞬间又有了涟漪。她的声音是我青春时一件件糊涂账的印证,我终还是不愿弃了她。

不可多得篇5

好几次,都会觉得自己都满腹的委屈,只是渐渐的终于明白,真的还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过年来的时候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订婚婚礼,他其实年纪比我小得多。

但是整桌的女孩子都说,真的没见过那么好的男孩子,比他们的男朋友,比他们的老公都好很多。因为我是跟他的同学,他的学姐他们坐在一起的。那时,我真疑惑了。

是他们偏心,还是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好的男人。

订婚的这个人是我群里的,以前聊得少。

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少聊到感情这些,更多的是聊网络。

渐渐的,我知道,他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跟我比,肯定是好几百倍,我是真服。

我一直在想,他拥有的东西真的是他该得到的。

我这个性格也只能得到我该得到的。

在群里我们经常也会聊这些,比如聊到分手,聊到吵架这些。但是这些字眼肯定是跟他们无缘的。跟他们聊天,我们都会感觉,人与人相差这么就这么大呢。

比如他买的房子,她老婆说写她名字,那就写了,写她一个人就行。

比如她老婆说,休息段时间,去旅游,或者回家。好,那工作先放下,跟她老婆去旅游,回家。其实他工作一天也可以500、600的,但是她就是这样子舍得,放下就放下。

有舍有得,这句话太简单了,做起来太难。

群里还有一个跟他一样好的,世界好男人。女朋友说,毕业要回老家。好,那就回老家。本来他们没在一个地方的,结果那男的就跟着那女的回到女的老家了,房子也买在女的老家。

最主要人家什么家务全包了。5、6年,一直痴情一人,也不会吵一次架。

我在这里说的当然不只只是感情,跟感情比,我更佩服的是他们那样子的性格。

虽然,感情我也是做得很不好。

因为当一个人做一件事,可以做得非常久,那他做什么都可以做得非常好。

前几天我跟一个朋友在聊天,他有自己的公司,也是做了很多的项目。结果到最后连她自己都迷茫了,感觉什么项目都可以做,但是又感觉什么项目都是赚不到钱。

所以她问我,怎么办。

我说,其实我很早前也是一样的,只是在表面徘徊,没有深入一个东西。

当我们3个月,半年一直做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离起点好远了,很多很多的人都已经被我们抛弃在后面了。因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完善一点点,不一样的。

当然,这个跟性格有关。

比如文章里最开始的这2个人,这2个世纪好男人,肯定都会是不得了的。

一是他们舍得,不看重哪些东西。二是他们真的选择了一直坚持,可以拒绝太多东西。

他们两个都是刚毕业几年的,但是他们很少换工作,甚至可以说一份都没换过。

有个是一直做SEO,有个一直开淘宝店。

虽然说,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也碰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大环境不好,比如这个那个问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小意思。跟恋爱上的问题比,这些都是小问题了。

所以他们2个,现在的实力都是非常猛的。虽然年纪都很小。

但是我一直都说,他们到我这个年纪,收获肯定会是我的几百倍,因为性格决定的。

你说,他们连女朋友说回老家都可以去做,还可以不吵架,说愿意,还有什么事情做不了呢。对吧。因为这个是性格决定,内在决定。没有人逼,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而且他们连家务活什么都可以做,这样子的人不用说,绝对是低调踏实勤奋做事的。

还有一点就是,其实他们因为一直坚持,他们的机会是比我们多很多的。

比如做SEO,因为他坚持这么多年,很猛,随便接个单都可以赚好多的,只要她愿意。

跟很多刚开始,就想接单,然后接不到又放弃,这个是属于不同层次的了。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她们真的做得很好,很多的女孩子真的都是很喜欢的。

比如我上次去参加她的订婚婚礼的时,她的朋友说,要是他没结婚,肯定也就追他了。这个对于我来说,也是第一次见。这个东西真的跟物质没一点关系,只跟内在有关。

跟很多玩技巧的相比,我也真的喜欢这样子实实在在的内在。

那么多的诱惑,但是他们依然能那么坚持。

所以他们的家可以那么幸福,他们的老婆都是他们漂亮,也真的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了。

不管是从佛学的角度,还是人性的角度,还是科学的角度,他们都是该得到的。

想着我们很多人在感情上,总是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会觉得不公平。

想着我们事业上,在做事的时候,总也是想着马上付出马上收获,想着总是老板给我们的不够多,我们能多要点,就应该多要点,只是我们却是没想到,要好好的培养我们的性格。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多要点,只是这样子的性格,后面别人都不喜欢的。

一辈子也许也就多得到那么点了。大的机会与我们无缘的。

我们看到那些痴情的人,愿意为爱付出一生,少计较的人,真的都可以时候很多很多。

也许他们暂时的收获是少了一点,也许他们今年收获少了点,但是这个社会是沉淀的社会,3年,5年,8年,他们的以后肯定会是比我们好很多很多的。

常常,我们嫌弃这个世界对我们不公,其实是我们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常常,我们嫌弃我们付出没收获,其实是我们自己没坚持,不舍得。

有一种人,不管到哪里都可以很受欢迎,有一种人,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很有收获。

有一种人,注定可以幸福一生。有一种人,他最普通,但是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内在。所以在坚持的路上,他注定可以收获很多很多。

我们呢,暂时没收获,其实不是世界对我们不好,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我只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考虑,毕竟幸福这个东西再多的金钱都衡量不了的,比钱值钱。

如果从金钱的角度来考虑,他们肯定又是收获得超级多了,比如我群里那个朋友,他女朋友家是海边的别墅,不管是人脉,还是什么的,而且真的走进去,完全是不一样的了。

当然,我是不羡慕他们,因为真的跟他们比差距太大了,他们也只是得到他们该得到的。我肯定也只能得到我该得到的。但是肯定没他们好的。我呢,也开心接受。

不可多得篇6

发问会让你变得好奇,变得鲜活,变得敏感,变得博学多才,变得能力强大。为什么呢?当我们多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我们的无知;当我们多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思路就会变得清晰起来;当我们多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头脑就会变得很有逻辑有条理。相反,如果见到什么或发生什么事情都觉得理所当然,那就不好了。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们上网,但我们有没有问过什么是“上网”?我们打工,但我们知道打工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租房子住,我们知道什么是“租户”吗?我们发了工资,我们知道什么是“工资”吗?发了工资,我们去商场,我们知道什么是“商场”吗?到了商场,我们买衣服,我们知道什么是“衣服”吗?这样一问,大家都觉得似乎知道,但又说不出来。对了,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这种模糊的意识中生活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仔细的想过是怎么回事,很多观念都没有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毫无疑问的接过来,继续使用下去,又毫无疑问的传给下一辈。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讽刺人类大多数的人都是捡“二手货”的懒家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很多的观念都是从上一辈或师长那里接受来的,一般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接受了,毫不抗拒,少有疑问。当然,知识我们是不能每个都疑问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条件那么多时间等等。但是观念是可以质疑和多问为什么的,因为观念的更新只需要自己的思考,并不需要太多的条件和时间,当你接受一个观念的时候就多问问为什么就可以了,比如你认为接受它可以利大于弊吗之类等等。当年子贡凭一张嘴就把一个国家灭掉了,不就凭问号把一些国家的厉害关系弄清楚的原因吗?所以,懂得了这个道理,同时也就知道了好的口才是怎么来的了。

有些人活得不愉快,我之前也是这样,都是因为接受了很多来路不明的观念的缘故,为什么呢?人好比电脑,安装一个杀毒软件(观念)没事,当又多安装另一个杀毒软件(相克的观念,其它软件则如不相克的软件),那他们就会相互认为对方是病毒,会发生冲突,一起冲突,电脑的问题就来了。观念就像这样会发生冲突,人之所痛苦和郁闷就是这样的原因。例如有人说,做设计师难受,经常要被客户强奸自己的设计。这种观念就不好。什么是“强奸”啊?他是被强奸吗?他不可以反抗吗?他不可以不干吗?不是吗?为什么不反抗呢?为什么不跑掉呢?为什么要被人所谓的“强奸”呢?人家可不是暴力啊,不是吗?不就是顾虑一份工作吗?是他为了一份工作不反抗半推半就,这样的事情能够说是精神上设计上被“强奸”吗?这跟没有能力反抗跑不掉是不一样的哦,不是吗?诱奸都不算,拜托不要说得那么无助和无辜。那这样的观点为什么不要接受它呢?接受它就觉得真被强奸了一样,好弱者好无奈好可怜,这样郁闷就来了。所以,有必要把自己弄得这样不开心吗?只要承认事实就可以,为什么还要多加些痛苦郁闷的筹码呢?难道你喜欢?如果不喜欢,为什么不用问号把它们区分开来?

还有,我见过的最恶心的书是《感谢折磨你的人》,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为什么?不认同这种说法,不让它浪费自己的时间。为什么不认同他的说法?因为这些观念让人接受的人变得很奴才很温顺的。如果你们认可,就会觉得以德报折磨你之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认为受别人的折磨才能更加能激起斗志和上进心,那以后谁人被折磨,动力就来源于你们这种态度。这种奴才书怎么可以读它呢?为什么这种烂书可以出版发行?不止发行,还无耻的美其名曰:磨炼。难道读者真的这么好忽悠?个人的感情和前途是可以这么戏弄的吗?垃圾这么多的世纪,我们能不多问个为什么吗?

不可多得篇7

在很多人看来,凡事“三思而后行”不但没有错,反而是一种美德,是勤于思考的表现。可是,针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做法,孔子为什么不同意呢?他说“再,斯可矣”的深意在哪里?我早年读《论语》比较粗略,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最近我又想到这个问题,似有所悟,遂写此文与大家分享。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其实是一种高超的分寸感,是“无上甚深微妙法”。他既反对不经思考就盲目蛮干的鲁莽之举,亦反对谨小慎微、斤斤计较的功利算计,前者失之于粗心大意,后者失之于心机太重。

对于粗心大意的坏处,世人一般都知道。可对于心机太重的危害,不少人就缺乏足够的认识。心机太重者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想得太多,明明想两遍就能决定的事,他非要想上许多遍,该想的他想,不该想的他也想,结果就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有时还会“妄作”(即瞎折腾),波及他人,危害社会。现在,很多人都感到“心累”,有的人甚至还出现了失眠的症状。其实,“心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心机太重,想了许多不该想的事。

中医上讲,一个人若思虑过重,就会损耗“精气神”,严重的就会出现气血不足、亚健康、心慌失眠等症状。可见,心机太重对健康不利。其次,思虑过重对所做之事亦有危害。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先生曾说过这么一种现象:许多职业棋手在思考一步棋的时候,往往不是在对和错之间选择,而是在好与更好乃至最好之间选择。面对一个局面,可走一步值80分的棋,亦可走一步值90分的棋,当然最好是走出100分的棋。这三种走法都不错,它们之间的差别又非常微妙,孰好孰坏很难靠简单计算就得出结论。不少棋手之所以输棋,往往不是因为他想得太少,计算出错所致,而是因为他想得太多所致――在一步90分的棋和一步100分的棋之间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可能也走出了那步100分的棋,但因为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还是得不偿失。在时间压力或心理压力之下,他往往会在后面的对弈中出现了思维盲点,走出了“臭棋”,结果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针对这种情况,胡荣华先生的建议是,不要想得太多。如果你看出了一步棋并确信它能值个八九十分,那就赶紧走,不必非得找出那步100分的棋――在时间不很充裕的情况下尤其应该这样。

我觉得胡荣华先生的说法非常有道理。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长考出臭棋”,做人做事想得太多也会很累,很小气。心眼动得多并不代表你就比别人聪明,耍小聪明更不代表你比别人有智慧。相反,思虑太多、心机太重还会损害健康、危害事业。

再进一步观察,我们还会发现,一些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包括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其实都是贪心比较重、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执著于自己心中所谓的“完美”而不顾及外部的条件;他们虽然要求外部世界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但他们却不要求自己的德行和学问也与之配套;他们对完美生活的细节想得很多,很细,可这些细节必须要有别人的高度配合才能完成(这就意味着完美之不可靠),若别人没按照他设想的“剧情”演出,他就会不高兴,抱怨,觉得生活太不如意了,进而衍生出许多烦恼。请仔细想想,这些烦恼不都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造成的吗?如果他们及早地放下了心中的“完美”,哪里还有这么多麻烦?如果他们不希望别人的配合,又哪里会对他人失望呢?

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读孔子“再,斯可矣”的教诲,我们就能明白孔夫子的良苦用心了。这个时候,再想想胡荣华特级大师对棋手们“不要想得太多”的建议,我们就会知道“棋理”和人生哲理确实是相通的。想得太多有时并不是好事,反而会给自己找麻烦。

再往深处追问,一些人之所以想得太多,归根结蒂还是因为贪心――总想着做到“最好”,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贪婪吗?

不可多得篇8

一、 选举方法与策略选举

就我们常识范围而言,选举方法可以列出下面几种:

第一法:多数原则. 以获最多票的议案作为表决结果, 要注意的是, 其实支持该议案的投票人(下称赢家)未必是最大多数. (此法由于民意不浓, 现在已经基本不用).

第二法:大多数原则. 以获半数以上(常称简单多数)票数的议案作为表决结果.

第三法:逐轮表决. 在大多数原则下, 将所有议案两两进行表决,能在捉对表决中每次都胜出的议案才作为表决结果(其时赢家称之为鹰派赢家).

第四法:记分法. 选举人以递降方式给诸议案打分并累计积分,以各议案累积分多少排出次序,获最高分的议案为表决结果.

任何选举结果的公平性首先表现在: 不管采用的是什么选举方法,选举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至少代表了相对多数选举人的意志. 对一个同时是数学家的社会学家来说,他就要进一步问:多数是不是意味着绝大多数?有没有一个使全社会都满意的选举办法?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任何一种表决方式都可以得出令人满意的选举结果. 但是, 使选举理论变得复杂起来的原因,是由于策略表决的出现. 所谓策略表决,意思是某些选举人为了集团利益或别的原因,在选法中故意不按照自己的偏爱和意向次序进行投票. 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通常被认为是投机表决而不足为训,但在外交、军事或合资企业里, 则是一种合法的选择.

二、 选举结果与选举规则

一个重要的理论是:在竞选者实力接近的时候(各方支持者数量差不多),选举结果只是对选举规则的反映,而不一定是对选民意见的反映. 什么叫对选举规则的反映?这结论听起来怎么有点违背常理.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例如:假设有三个候选人A,B,C. 11 个人来投票,每个投票人列出他们对这三个人的支持程度,也就是给这三个人排一个从支持到不支持的序. 结果如下:

3人:A>B>C

2人:A>C>B

2人:B>C>A

4人:C>B>A

如果选举规则是每人只选一个人,根据上面列出的表我们可以看出A会赢. 只选一个人的结果是A>C>B(得票依次是5,4,2). 如果选举规则是每人可以选两人,然后再从前两名中挑出得票最多的(相当于初选加复选),我们可以看到其结果是B>C>A(得票依次是9,8,5). 这个例子说明,同样的选民,同样的意向,因为选举规则的不同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还有一些地方(比如欧洲一些地方的选举)对意向采用Borda加权(起始于1770年). 对每个意向表,第一名得两分,第二名得一分. 最后把每个人的得分加起来看谁的分多谁当选. 如果对上面的意向表采用这个Borda 加权,我们得出另一个不同的结果C>B>A(依次得分是12,11,10). 如果用另外的加权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出别的不同结果. 同样的意向表,不同的加权,到底会产生多少个不同的结果?有定理说:对N个候选人,存在一个意向表使得不同的加权会产生(N-1)・(N-1)!(“!”读作“阶乘”)个不同的结果. 显然,对加权的限制是前面的权要大于或等于后面的权,另外还要求最后一名的权是0.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有10个候选人(比如美国的总统初选),同样的意向表可以产生超过三百万种不同的结果.

有人说数学上证明的存在例子都是人为造出来的特殊情况,实际选举出现这种特例的机会是不多的. 对这些怀疑者正好有另一个定理等在那里回答. 该定理说:如果有三个候选人,他们的支持度差不多(没有人有特别大的优势),则有大于三分之二的可能性(实际数是69%)选举规则会改变选举结果. 三分之二可不是一个小数,比一半大多了. 也就是说当各方实力接近的时候,选举规则会改变选举结果的时候比不会改变结果的时候多一倍. 以美国2008年的大选为例,如果把全体美国人的意向列一个意向表,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不同的规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也就是说对这个意向表不同的加权可以产生希拉里赢,或者奥巴马赢,或者麦凯恩赢.

三、 数学之眼看美国总统选举

美国总统大选日那天,愿意投票的美国人将把选票投给自己喜欢的总统候选人,这一投票过程称为普选. 然而,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可能:某位候选人在普选中获胜,但却把总统的位置输给了对手.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美国总统大选制度有点特别,最后决定大选胜负的不是选民票而是选举人票. 美国各州选举人票的数量,与该州国会席位数相等. 某位总统候选人在哪个州赢得多数选民票,即赢得这个州的全部选举人票. 这种制度的一个可能结果,就是赢得少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反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例如,甲、乙两人竞选总统,假设只有大小两个州,大州有100张选民票,10张选举人票;小州有10张选民票,1张选举人票. 两位候选人赢得选民票的情况如下:甲在大州得51张,在小州得0张,共51张;乙在大州得49张,在小州得10张,共59张. 显然,乙赢得的选民票比甲多. 再看选举人票. 由于甲在大州赢得多数选民票,因此他赢得大州的全部选举人票,即甲得10张选举人票;而乙赢得小州的全部选民票,即乙得1张选举人票. 甲赢得的选举人票比乙多,最后结果是甲赢得大选.

这种情况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

四、 一个不可能性定理

有关选举理论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坦福大学教授阿罗(J-K.Arow)在1951年发表的一条定理,它正好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J-K.Arow不可能性定理:绝对公平的选举系统是不存在的.

不可多得篇9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的各项技能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词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的问题是不少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记忆单词,但效果却不明显,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习英语的信心在逐渐丧失。许多教师针对这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词汇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将从词汇组块这一角度作简单地探析。

二、词汇组块教学的理论基础

词汇组块这一术语最早是由Becker于1976年提出。所谓词汇组块就是可整体或稍作改动后作为预置词块供学生学习使用的一串词,它是以整体形式存储在大脑中的。依据其内部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功能,Lewis把词汇组块分为四类:

1 单词和多词词汇,如flower,as a result等。

2 习惯搭配,如look after,look for,spend…on等固定或不固定搭配。

3 惯用句型,如how d0 you do?Nice to meet you.

4 句子框架和引语,如It is said that…

而Pawely和Synder的分类则没有把单词和习惯搭配列在其中。他们的分类是:(1)多词词汇;(2)惯用表达式;(3)短语限制;(4)句型框架。

我们通常所说的词组属于词汇组块中的多词词汇和习惯搭配,是相对狭义的。从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短语和句子框架也是其范畴。由于词块是作为整体存储于大脑中的,所以一次性记住单词的量会大大地增加,而不会因为记忆的总量绝对增大便使记忆的难度也相应地增大,因此它有利于记忆。再者,从单词层到句子层,之间的跨度很大,词汇组块在二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且词汇组块内部可供语用变化的空间也很大,这些都为学习者提供了创造性使用词汇和语言的空间。

三、利用词汇组块,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就遇到挫折。记忆单词效果不好、口语交际错误频出、写作时语言匮乏、英语听力练习听不懂等,对学生来说都是挫折,这些挫折往往让他们变得不自信。教师可以利用词块教学,帮助学生从盲目、沮丧的状态中走出来。因为词块是语言中本来就客观存在的、像公式一样的预制语块,学生只需熟读、熟记,对于某些特定语境的语块,甚至可直接拿来使用,根本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利用词汇组块,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1 鼓励学生多学、多记词块。语言的获得有习得和学得之分。母语是在语言环境下自然习得的,学习者无需刻意地学习便可自然获得。而外语则不同。中国的学生学英语,没有自然的英语语言环境,无法自然习得,只能学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听、说、读、写、记必须并重,听、说可以领先,但读、写、记绝不可滞后,必须跟上,否则,听、说必然无法深入。因为读、写、记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很多知识,而且可以把学习的知识巩固下来,还可以为进一步地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由于词汇组块在语言学习中的特殊作用,对它的学习更应如此。只有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才能记忆于大脑中。既然词块记忆比起单词记忆更有优势,为什么不让学生多记词块呢?大脑存储得多,输出得才能多,用时才能听得懂,说得来,读得好,写得出。

2 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把词汇组块学好呢?首先,培养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对词块的熟练和敏感度,不可操之过急,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想熟练掌握一个新词块,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用新词块造句、说话。这样既可以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方法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想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If……will…,我先为学生提供句型If you(I/he/…)…,I will be happy,为他们提供一个半开放思维空间,学生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错误,表现会非常积极。然后把I will be happy中的I和be happy换成其他词。最后,让他们的思维完全开放,自由用If……will…造句。这样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效果较好。

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必须让学生多说、多练,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

其次,扩大阅读量,增强学生对词块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英语中,许多词块具有多个意义。看一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Lily,pick up your pen.(Lily,拾起你的钢笔。)

He slipped and fell,but quickIv picked himself up.(他滑到了,但很快就站了起来。)

The train stopped to pick up passengers.(火车停了下来搭乘客。)

Pick up your room.(整理一下你的房间。)

不可多得篇10

我不想时间过得那么快,如果时间过得慢一点,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正在学习的同学可以睁开眼睛望望蓝天,去操场上放放风筝,踢踢毽子,跳跳皮筋等等一些课余活动,那该多好呀!

如果时间过得慢一点 , 正在考试的同学就有时间检查,说不定,还可以拿一百分呢!

时间过得慢一点儿多好,正在接抽球的时候,能看清球在哪儿再接。(正在打乒乓球的同学)

时间过得慢一点儿多好,这样作业就不会来不及做。

时间过得慢一点儿多好,这样,我们课间玩的时间就会多出许多。

时间过得慢一点儿多好,这样,老人可以完成自己的最后一个心愿,再心满意足的去世,这对老人来说,已经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