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科学史十篇

时间:2023-11-01 17:25:17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学生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创新教育进一步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成为大家积极探讨的热门话题。历史学科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维素材。历史学科是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因此,《初中历史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程》中明确提到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课题。那么,在历史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紧扣“提问”的科学性积极引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学则须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帮助学生拨正认识,回归于史实认知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我在上新课时一谈到圆明园的毁灭和被动挨打的历史,讲多了学生们张口就是说“落后就要挨打”,也就是说,这一命题在学生心中已形成思维定势了,甚至有个别学生将之演变为“挨打有理”、“挨打活该”了,这就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对历史问题的深入的研究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落后一定挨打吗?”要求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学生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教室里就开始热闹了,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之后再经过我的启发,把这一观点进行重组演绎,最终得出了6种结论:a.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b.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c.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d.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e.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f.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新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

再如,在讲到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时,可以先分析教科书上的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会议。中国的多项要求遭到拒绝。这次会议以共同宰割中国为结束。教师然后列举近年来关于对华盛顿会议评价的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新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开端.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激起学习的动力,养成爱思、多思、会思的习惯。新课标教科书在每一课巧妙的设置了引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七年级(上)《西周兴亡》一课就有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地名是怎样来的?从西周的制度立,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学生齐读或作为教师教学导入语。激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新课标教材辅栏设置的读读、议议是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如:《春秋争霸》一课中辅栏中议议: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地引入对该问题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设问,不会造成学生无话可说。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教师只作正面引导和鼓励即可。

三、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动机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课堂教育环境,尤其是促进学生创新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

1、学术专题讲座

如教师在讲完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一节内容后,可以以“近十年来关于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新进展”为题目举办一个专题讲座。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

2、专题辩论

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如辩论辛亥革命是否是成功的),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策源地。

3、撰写小论文

通过要求撰写历史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博采众言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针对此,我创设了“寻找身边的历史”的活动,要求学生广泛收集资料用专题演讲的形式对身边的大事或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追本溯源”。如围绕着现在普遍关心的“”和台湾归属问题,我就让学生围绕着台湾的过去、现在、未来问题开展了“台湾―想说分手也很难”的时事开讲活动。

五、创新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已经注意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教育论文,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最终每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都成为单调的“原因、过程、意义”或者“背景、内容、作用”等的固定陈述。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2

【关键词】传播学 教育思维 差异

传播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美国的传播学教科书《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以下简称《传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传播学教程》都是在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本传播学教科书,然而对于它们的比较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选取它们,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笔者从这两本书的目录着手,作一个宏观的比较。

1、两本书的编排思维不同。《传播学教程》在第二章中就介绍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编写思路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再到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而在《传播学》的目录中,并没有看到明显的以历史发展进程为思路的内容编排。不仅如此,在《传播学教程》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章节都有“……的起源与背景”、“……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与发展”、“……的现实社会影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等字眼,而这些很明显地通过由古至今的历史脉络来研究问题的标题在《传播学》中并没有看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教科书的编排思维以及每一章的写作思维都是很清晰的。这种思维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编撰的,是一种中国式的“史”的思维,而西方的教科书则是以有别于中国式纵向思维的横向编排思维居多。

2、两本书的章节内容标题的用语不同。这里的用语指的是由目录可以看出的一个宏观的用语特点。在《传播学教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章节都会出现“……的定义”、“……的特点”、“……的概念”、“……的意义与问题”、“……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等用语,这些都是中国教科书在编写内容时的特定用语,而在《传播学》目录中则没有看到太多这样的特定用语出现,可以看出西方的教科书并不像中国的教科书那样把每一章节都编写得一目了然。

3、两本书中关于科学方法这一内容在目录中的编排位置不同。《传播学》一书中将“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编排至书的第二篇也就是书的第二章,而在《传播学教程》这本教材中则是将“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这一内容编排到书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十五章。可以看出在对科学方法这一内容的认识和重视的程度上,西方明显更重视教育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以上是笔者从目录这一层面的比较,接下来笔者选取议程设置这一具体理论进行比较,这一理论在这两本教科书中都有介绍。

在《传播学》中,关于议程设置理论的介绍占据了书中245页至269页共25页的篇幅,这一部分的相关小标题如下:“查普尔希尔研究”、“理论假设的先驱”、“思路的转变”、“媒介议程与真实世界”、“夏洛特研究”、“实验证据”、“铺垫作用”、“总统的议程”、“议题的强制接触”、“抽象的具体的议题”、“议程的偏颇”、“时滞问题”、“接触媒介的作用”、“议程建构”、“导向的需求”、“谁来设置媒介议程”、“议程设置研究的新领域”、“议程设置研究的新发展”、“议程设置如何起作用”、“议程设置的应用”。在《传播学教程》这本教材中,关于议程设置理论的介绍占据了书中213页至237页共24页的篇幅,这一部分主要有三个相关小标题: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

《传播学》在议程设置这一章中,一开篇是这样为读者引入议程设置这个概念的,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从1986年到1989年,公众舆论的调查显示,美国公众越来越关注国内的问题,而在同一期间内,非法使用人数的比例却在稳步下降。那么,公众关于的这一明显错觉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一期间,布什政府宣布发起“禁毒之战”。在这段时间里,尤其是“禁毒之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报刊上有关禁毒报道的数量激增。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倾向于把看作眼下国内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解释就是,这是出于媒介的议程设置。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而在《传播学教程》这本教材的议程设置这一章中,一开篇这样写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待于解决的课题,例如环境保护问题、节制人口问题、体制改革问题、物价问题、下岗再就业问题等等。在众多的课题当中,哪些是最重要、最迫切,应该作为当务之急优先解决的?……我们对当前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究竟来自何处?对此,“议程设置功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解释:就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有限的一般人而论,这种关于当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通常来自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不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响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教科书是通过公众对事件的判断有错觉这样的例证告诉我们,公众的错觉是因为媒介的议程设置在起作用,而中国的教科书则是直接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媒介的议程设置,某一事件才那么重要。

我们还可以对两本书的相关论述做一个比较。两本书都介绍了查普尔希尔研究,但是《传播学》中所介绍的一些研究者关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表述以及议程设置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不谋而合、媒介的报道并不能与事件的真实很好地吻合、学者们所进行的具体实验过程和研究过程等等,这些内容在《传播学教程》里没有被提及。在两本书关于介绍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这一主体内容中,我们可以对比看出,《传播学教程》将议程设置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它们分别是:1、“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在《传播学》中,作者则是介绍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此来证实媒介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的确有效果,并且介绍了相关实验和实验结果,证明是媒介在影响公众,而不是公众在影响媒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教科书侧重于把梳理好的内容介绍给学生,而西方的教育则更侧重于逻辑和推理,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实验得到结果。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传播学教科书和中国的传播学教科书有较大的不同,这不仅体现了中西方思维上的差异,也体现了中西方教育思想上的不同。西方教科书的信息量大,涉及到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尤其是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侧重于实验过程和实验推理的介绍。而中国的教科书则是注重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无论在教科书的编排还是写作中都按照历史的顺序或是按类别划分对理论知识进行介绍,便于学生快速清晰地掌握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美]赛佛尔、[美]坦卡德 著,郭镇之 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作用

一 实践历史学科中创新教学的现状

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的创新教育中,学科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历史学科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学科虽然具备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教育的因素,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并没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现由传授知识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转变是中学历史教师应着力探讨的问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在更高的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科书。近十年来,史学界的研究的成果丰硕,中学历史教师应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当中。那种因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一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弱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方面:一是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由于当代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应有的严肃性,造成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更轻理解运用而重记忆。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能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例子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希腊的雅典卫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运用创新思维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4

为期两天的全省市县党史办主任会议,就要结束了。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深入学习了中央领导、省委领导近期对党史工作的指示和去年12月中旬在京召开的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就近期主要工作尤其是全省革命遗址普查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听取了省委王宪魁副书记、中央党研室李忠杰副主任的重要讲话和谦芳主任的工作报告;听取了中央党研室张树军、黄如军两位专家和省室一处处长万建强研究员和二处卢大有处长的辅导报告。大会还对全省党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省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省抗损课题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省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在省委和中央党研室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会议马上就要结束了,受室委会委托,我对本次会议作一个简要的小结。

下面我讲两点:

一、会议的特点与主要收获

(1)会议开得很成功,展示了我们省党史工作的新气象。这次会议共安排了两天时间。会议的召开,得到了省委王宪魁副书记和中央党研室李忠杰副主任的关怀、重视和支持。我们的这个会议,是省室召开的一次很成功的会议,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它开创了多项第一:很多年来,省室会议第一次开到县级党史办,使全省党史系统同志都能够欢聚一堂,共同研讨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的新发展,共商发展大计;第一次有中央党研室领导和省委领导同时出席我们的省室主任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第一次在主任会议间套开党史业务培训;第一次有中央党研室领导和专家亲临讲课;第一次较大规模就综合考评、专项考评、重大课题考评及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另外,会议还编发了《部份市县党史部门先进集体会议交流材料》,虽然可能因为准备时间不充分、考虑不周到会有挂一漏万的现象,但总体而言,材料反映的情况让人振奋、值得借鉴的东西不少。所以,这次会议,层次高、规模大、内容多、效果好,这在我们省党史系统是没有过的。

(2)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使我们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自信心。本次会议所传达贯彻的中央领导、省委领导关于党史工作的指示精神,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还有王书记和李主任在本次大会上的讲话,均深刻阐述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使我们进一步振奋了精神,明确了责任,强化了使命感,使我们迸发了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党史工作的激情。

(3)会议明确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奠定了党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奥运会过后,全党即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室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进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次会议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史工作新发展进行了研究,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力,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史工作的执行力,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党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操作力,自觉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党史资源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推动*崛起新跨越的精神动力,善于把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推动*崛起新跨越的经济资源,善于把“红色摇篮”打造成推动*崛起新跨越的亮丽品牌。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相信我们*全省的党史工作将会有一个新的促进、新的提高,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4)会议周密部署了中心工作,确保了革命遗址普查试点工作落在实处。昨天的会议上,李主任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对*如何做好普查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谦芳主任所作的工作报告,对我们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就如何贯彻中研室要求、切实做好我省革命遗址普查试点工作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布局)。省里的试点方案,也已报经中研室批准同意实施。这对我们省做好这项工作是个高位推动、强力推动,为*全省优质高效地做好这一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会议进行了党史业务培训,形成了*党史干部研究能力培训的良好开局。我们省的党史干部,多数同志综合素质都很高,但艺海无涯、学无止境,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上,我们都有经常充电、不断提高的共同需要。会议安排中央党研室、省室专家进行的授课,着重就我们的党史研究与宣教工作,就党史正本的编撰问题进行了辅导,这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6)会议使我们增进了沟通,强化了系统大团结大协作大促进的基础。以往限于各方面的条件,我们省、市、县三级党史部门之间的多维度联系、沟通较少。这次我们省市县三级党史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幸和中央党研室领导、专家相聚一堂,共商工作大计,这是很多年来的第一次。近两年来,全省党史系统开展大协作已经有了好的局面。这次会议后,我们将面临做好党史工作的好形势和难得机遇。做好包括革命遗址普查试点工作在内的各项党史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推进。相信系统的这种大团结大协作将会有更好的成效。

二、关于这次会议的几点贯彻意见

这次会议,是一次工作总结会、学习交流会、先进表彰会、成果展示会,也是一次重要的工作研究部署大会,是我们省党史系统的一次“全会”。会议之后,我们要全力做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我简单提几点要求:

一是强化效率意识,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我们省党史系统的一次盛会。会议结束后,请各位主任将宪魁书记、忠杰主任的讲话精神、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及谦芳主任的工作部署要求,尽快向当地党委领导汇报,使党委能及时了解这次会议的重要精神,取得党委和分管领导的全力支持,确保党史工作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得以扎实有效、更好更快地推进。同时要在系统内部抓紧传达学习,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党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党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做好党史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我们构建党史工作强省的目标共同努力。各设区市对于这次会议的汇报与传达、贯彻情况,请在下月中旬前书面报省室。

二是强化协作意识,共同做好红色遗址普查工作。红色遗址普查,是本次会议工作部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该项工作的试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党研室对*红色资源和*党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贯彻好宪魁书记、忠杰主任的指示精神,落实好谦芳主任的部署要求,是我们做好普查试点工作的关键。会后,我们省市县三级党史部门要尽快根据省室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协调配合,认真运作。做这个课题,我们已经有了抗损课题的经验,上饶、九江、赣州在遗址普查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并一如既往地加强协作,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效,一定能确保普查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做好党史正本的编撰和其它各方面的工作。这次会议,提出了两个新的重要观点,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党史工作新发展;二是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党史资源大省成为党史工作强省的发展目标。要使这两方面的要求落在实处,需要我们强化责任意识、科学发展意识来开展工作,需要我们省市县三级党史部门在实践中善于抓住重点(一要抓住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党史工作统领的这一根本点,二要抓住业务上努力推进党史正本编撰这一关键点)、破解难点(一是破解业务层面编撰党史正本的资料征集、专题研究的难点,二是破解非业务层面,如体制、机构、人力、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难点)、突出特点和展现亮点(根据当地党史资源特点,开创性地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工作及党史成果的转化工作),全方位推动党史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促使我们的工作能尽快朝着党史工作强省的目标靠拢。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5

协办:中国音乐史学会

承办:马思聪研究会

时间及地点:2009年12月16-18日,北京

主要议程:《马思聪全集・补遗卷》(乐谱及音响)首发式;结合已出版的《马思聪全集》,交流马思聪后期创作和活动的研究成果;交流对马思聪艺术歌曲、室内乐和管弦乐创作的研究成果;马思聪研究会换届。

参会事宜:

1.欢迎海内外从事马思聪音乐生涯研究的同人参会;

2.拟参会者请于9月15日前提交论文电子文本(邮箱:),经主办方认可后,于10月15日前发出正式邀请函;

3.主办方将根据所提交论文质量,确认参会“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

4.会议将承担参会特邀代表赴会的交通、食宿费用,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以及列席代表的伙食费用。

5.本次会议的会务费为人民币300元。

庆贺汪毓和教授80华诞

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研讨会

主办:中央音乐学院

协办:中国音乐史学会

承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音乐学系、学报社

时间及地点:2009年10月18―20日,北京

主要议程:交流汪毓和教授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上的贡献;对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交流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成果。

参会事宜:

1.欢迎海内外汪教授的亲朋好友、学生和从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同人参会;

2.拟参会者请于7月1日前提交论文电子文本(邮箱:),经会议主办方认可后,于7月31日前发出正式邀请函;

3.主办方将根据所提交论文质量,确认参会“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

4.主办方将承担参会特邀代表赴会的交通、食宿费用,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以及列席代表的伙食费用;

5.本次会议的会务费为人民币200元;

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

继2008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第六届国际音乐考古学研讨会之后,国际音乐考古学研究会(ISGMA)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9月20-25日在中国天津音乐学院召开。

会议主题:来自过去的音响:考古学环境中音乐器物的阐释。

会议议题:新发现;音乐考古学研究方法;音乐考古学与当代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考古学;其他相关研究。

欲参会者请在2009年9月9日前,将不超过250个英文单词的论文摘要发邮箱()。摘要应当包括作者姓名、单位、论文题目、职务、民族、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只有单位地址和基本联系信息会在会议资料上公开)。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

参会者应制作用于口头陈述的幻灯片,并拷贝在USB存储器或CD片上。如果想提供海报展示、工作坊或音乐会,请写信给秘书处,并请列出您想携带乐器的详细清单。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6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地科组 周新征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正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新版的高中教材不仅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更明确地要求学生对历史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这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为教材作注脚,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非常强调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发展的,因此,也特别注重在活动中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统编教材提供的史实和观点之内,学生只能重复统编教材给出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中,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于教师-学生的互动上,而且应该体现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和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和可探索性(互动性),就越能给学走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那么历史材料,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由于统编教材限于篇幅限于教材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引入一些史料弥补教材的的缺憾。如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最后讲到这个问题: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没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书上有简单的描述“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黑心化为资本,而是花在统治阶段的奢侈享乐上。”但对于这样的描述同学们大都还会问,为什么这两国要把钱花在奢侈享乐上呢?如果教师让学生阅读这段材料,就可以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景和相关因素搞清楚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镏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下面的示例我可以看出来历史资料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传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叙述了这一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重要活动,但是孔子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关系如何呢?-这是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入以下材料:

殷因(沿袭)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增删是有限的,因而很容易弄清楚);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继周朝而起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指周王)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掌握国家的政令),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材料的文辞古朴,阅读的难度相对大,教师可以就阅读理解的关键之处给出注释,帮助学生解读给出的文本,然后对于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革抱有保守主义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其不满意。如果再进一步引入资料,问题可以转向一种比较性的探索: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政治制度,下同)之循(遵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请记住我站域名国不必法(效法)古。汤、武定(周武王)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改变)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由此可以比较法家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差异,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思想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不同作用。

最后,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材料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探索,感受人文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有争议性,中学的自然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能力,而中学的社会人文学科对本学科的科研过程的模拟训练一直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只是结论,得到与现代教育所要求教会学生方法大相经庭,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题。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如果要学生评价林则徐,就可将下列这是史料展示给同学们讨论分析: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在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指摘,……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即抱着旧观念空发议的官

员)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给出材料后,先要求学生概况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再让学生谈他们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如果认为不公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有可能的话,还可给出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思考和表达,这样,对于评价林则徐学生不仅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初步体会人文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和可争议性。

总之,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主要功能不是在于能授给学生什么具体工作的技术。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干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当然,在不加在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也是历史学科的任务。历史资料在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地科组 周新征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正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新版的高中教材不仅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更明确地要求学生对历史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这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为教材作注脚,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非常强调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发展的,因此,也特别注重在活动中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统编教材提供的史实和观点之内,学生只能重复统编教材给出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中,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于教师-学生的互动上,而且应该体现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和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和可探索性(互动性),就越能给学走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那么历史材料,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由于统编教材限于篇幅限于教材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引入一些史料弥补教材的的缺憾。如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最后讲到这个问题: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没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书上有简单的描述“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黑心化为资本,而是花在统治阶段的奢侈享乐上。”但对于这样的描述同学们大都还会问,为什么这两国要把钱花在奢侈享乐上呢?如果教师让学生阅读这段材料,就可以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景和相关因素搞清楚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镏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下面的示例我可以看出来历史资料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传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叙述了这一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重要活动,但是孔子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关系如何呢?-这是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入以下材料:

殷因(沿袭)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增删是有限的,因而很容易弄清楚);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继周朝而起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指周王)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掌握国家的政令),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材料的文辞古朴,阅读的难度相对大,教师可以就阅读理解的关键之处给出注释,帮助学生解读给出的文本,然后对于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革抱有保守主义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其不满意。如果再进一步引入资料,问题可以转向一种比较性的探索: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政治制度,下同)之循(遵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效法)古。汤、武定(周武王)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改变)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由此可以比较法家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差异,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思想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不同作用。

最后,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材料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探索,感受人文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有争议性,中学的自然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能力,而中学的社会人文学科对本学科的科研过程的模拟训练一直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只是结论,得到与现代教育所要求教会学生方法大相经庭,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题。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如果要学生评价林则徐,就可将下列这是史料展示给同学们讨论分析: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在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指摘,……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即抱着旧观念空发议的官员)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7

目前要对近代文化史研究中涌动的社会思潮作总体性评价,不尽相宜,但它在学术上提出的课题,反复的论证,不同意见的争鸣,却历历在案,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评述,为的是将纷争的诸多见解稍加整理,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思索。

一、从文化反思发端的近代文化史研究

8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第一次文化研究的热潮,30年代国难当头之际,又反复出现文化论战,政治、军事的动荡并未使文化研究萧条,断断续续绵延了20多年。1949年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这一研究却遽然冷却。虽然就文化史的局部来说,也不乏建树和发展,文化资料的积累和整理也相当丰富,有关中外文化交流有论著也时有所见,但是作为最能代表文化史研究水平的综合性专著却几乎绝迹。据80年代初编的《中国文化史研究书目》(1),中国大陆1949年后30年来出版的有关文化史的综合研究,仅有蔡尚思的《中国文化史要论》(2)一本,且基本上是书目评价。这一时期,以思想史、艺术史取代文化史研究成为普遍倾向。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存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但是在这有辉煌文化历史的国家,文化史学科却建树迟缓,不能不使人引以为憾。这种状况又与我国近代史上多次出现的文化论战是多么不相称!西学的传入在思想界引起轩然大波,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使人们震聋发聩。多种文化流派及其彼岸论辩,如层峰叠起,给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无比丰富而又具体生动的内容。深厚的文化积累、反复的文化论战与薄弱的文化研究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不是偶然的现象。

1949年后,在理论界确立了历史是阶级斗争史的观念,这对不承认阶级斗争的旧史学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正因为如此,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热情。但是把几千年的文明史全部归结为阶级斗争史,肇启了阶级斗争的绝对化;把影响历史的文化因素摒弃在视野以外,或者当作唯心主义的文化史观加以鞭挞,不能不导致复杂现象的简单化。文化史研究不仅为其他专业史所消融,在现实中也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十年浩劫”几乎扫荡了一切文化遗产,更无从进行文化史研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信奉,对社会主义不切实际的设想,与外部隔离的社会环境,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自以为新中国早已解决一切文化问题,甚至凭借一句语录就可以平息复杂的文化争端,无需要再从文化上反思。社会不能提供文化研究的原动力,文化研究也就失去了生机,理论指导的失误和学科建设的偏颇,招致文化史研究的中断。

由此可见,文化研究的盛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命运的转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史研究的转折,对“十年浩劫”的反省和对国情的重新思考,是激起人们进行文化反思的第一动因。

自然科学界率先从文化角度反思近代中国科学落后的原因,从而走进历史的深处。1982年10月在成都召开“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学术讨论会,提出从文化传统探索近代中国科学落后原因的命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为什么近代科学不能在中国产生,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这一问题在80年代初提出,是醒目而严峻的。

与会者思想活跃,有的从中国科学内在缺陷方面分析,认为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中,技术作成果占绝大多数,技术结构的非开放性,加重了技术转移的困难,儒道互补的文化体系使得理论、实验、技术三者互相隔裂,不能出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有的认为,中国封建主义的用人制度排斥和鄙弃科学技术,缺乏产生近代科学的社会条件;有的则认为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类型,不存在独立于政治意识以外的学术思想,这是中国不能孕育近代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3)

就会议提供的论文来说,对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分析未必充分,但是从文化传统方面提出命题,涉及到中国沿袭数千年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能不能适应现代化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施开放政策,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在自然科学界激起的回应。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8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 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9

1. 材料选择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但是知识储备不足,历史思维能力不够强,在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综合归纳等方面能力很薄弱。所以在选用材料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这一基本学情,,在材料的难度、深度、广度上,要慎重,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述高中历史必修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时,学生不易理解国王、议会、首相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1)帮助学生理解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教师展示材料:《权利法案》: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第四条,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第六条,除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提问:上述三条分别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这些权力又转到了哪里?学生回答: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权力转向了议会,这说明了议会的权力超过了国王,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教师进一步分析:《权力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军权和监督政府权力等,国王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但国王仍有一定的行政大权,后来行政权发生什么变化?教师展示材料: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懂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握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财政大臣罗伯特・沃伯尔主持,实际上他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乔治国王不懂英语,逐渐丧失了行政大权,行政权最终转向了首相。教师总结:英国的行政权由国王转向首相,国王的权力大大缩水,慢慢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通常将1721年罗伯特・沃伯尔成为首相看作英国责任内阁开始形成的标志。

(2)帮助学生议会与首相之间的关系。教师提问:首相掌握行政权后,议会与首相之间是怎样关系?展示材料:1781年秋,英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消息传至英国国内,议会下院强烈指责时任首相诺斯领导无方,并在随后通过了对诺斯内阁的不信任案。结果诺斯在1782年3月27日辞职,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议案而辞职的首相。[1]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在英国,议会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要下台,说明了议会对首相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教师再展示材料:1783年12月,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年仅25岁被称为“娃娃政治家”的威廉・小皮特遭到了下议院的不信任提案;1784年,小皮特顶着议会的巨大压力,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结果新选出的下议院支持小皮特,小皮特内阁得以留任,首相位置得以巩固。这开创了英国首相解散下议院的先例。[2]提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首相能够解散下议院,重新选举,首相对议会产生一定的制约权。教师总结:从上述两段材料可以看出,议会对首相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首相对议会产生有一定的制约权,从而实现了议会与首相之间的权力制约与平衡,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选择上述三段材料分析英国国王、议会、首相三者之间的关系,典例鲜明、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2. 材料选择要适合知识的衔接和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造和谐生动的课堂,不少教师把幽默笑话、江湖俚语、网络新词、恶搞材料引入课堂,这当然是可行的,不过,听过一些这样的课后,学生常有这样的反映:上课时兴趣盎然,下课后一脸茫然,考试后神色黯然。究其原因,则是教师教学材料选择不当。在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丰富,材料广泛,在选择应用时要慎重。选择生动的材料,营造课堂气氛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材料与教学知识的衔接度,注重材料的深度是否有利于知识的拓展。对于同一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材料,教学效果迥然不同。例如,在讲述必修3第8课《在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一目“四大发明”时,不少教师选择了四大发明的经过材料加以补充,学生兴趣盎然;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我则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教师列表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回答四大发明的发明时间,发明与改进情况,传播及意义。然后,展示材料:材料一,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2]

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3]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提问:(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教材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的作用有哪些?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3)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比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欧洲的不同作用,认识科学技术能否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掌握知识,又能拓展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选择材料时,要立足于学情,要平实易懂,典型鲜明;要立足于知识的衔接与拓展,要与教学内容有较强的适切度,这样的材料真正有效,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篇10

一、基于生活素材,设置生活化的议题

议题式教学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活的灵魂。议题式教学主要以议题的方式呈现,并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一个好的议题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学习起点,将学科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发掘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样做,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事物,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与思想政治教学有关的内容纳入到教学中,尽可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不同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把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讲透。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从而逐渐学会联想、分析、归纳,不断提高核心素养。以“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如果仅向学生传递教材中的内容,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若补充事例加以论证,虽然效果有所提升,但是学生仍然较难理解,知识的学习仅停留在表面。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探求市场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使其真正掌握“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订餐的经历,订餐使用的支付手段、订餐涉及的食品安全、诚信经营与消费者维权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生活话题。这些话题与市场调节的优点、局限性、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等知识直接相关。基于此,教师可将“如何使市场在外卖行业更好地配置资源”作为中心议题,围绕议题设置探究活动。活动一:为什么春节期间订餐难?引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和配置资源的手段等知识。活动二:外卖公司如何解决春节期间订餐难的问题?引出市场机制的相关知识。活动三:外卖公司从成立至今都需要和哪些市场打交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有关市场体系的相关知识。活动四:列举两起外卖行业没有诚信经营或恶性竞争的事件,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措施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向学生介绍我国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内容,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悟我国依法治国的成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法治意识,增强制度自信,实现政治认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体验中,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语言等与现实经历融为一体,在合作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增强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达到思想政治学科的育人要求。

二、设置思辨议题,激活深度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创造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积极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逐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设置有思辨性的议题,不能把问题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层面。问题的设置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书本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提高其思维水平。设置思辨性议题,可以让课堂有思想高度、有辨析深度、有价值引领的力度。思辨性议题的设置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学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辨析不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争辩,而是在辨析中求异,在辨析中趋同。设置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议题,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授“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如果只是泛泛地介绍改革开放的进程,学生会感觉到这是对历史学科所学知识的重复,就不会深刻领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历史的必然,就无法用历史事实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无法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更不能从情感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不能有效达成思想政治课的育人任务。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真实的历史情境,设计思辨性问题,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较说明20世纪80年代初,为什么会出现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和河北晋州周家庄的集体经营。“大包干”与“大集体”哪个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列举自己身边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阐释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学生自主查阅、整理资料,了解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先锋们解放思想、突破成规,探索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感悟到改革开放来之不易。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需要设计有辨析价值的议题,通过对“大包干”与“大集体”不同道路选择的争论,学生深刻理解“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强国富民之路;理解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自己身边的变化,如住房、家庭收入、数字化应用等,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从一系列变化中感悟,改革开放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面貌,使我们的祖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明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促进深度思维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自主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归纳概括,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素养。

三、聚焦教学立意,提升价值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