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2 10:10:15

历史传承文化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荆州;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对策

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发重要。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必须促进文化旅游建设,以地方文化旅游建设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湖北荆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发展文旅产业大有可为。

一、荆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荆州作为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的所在地,产生了众多历史传说和名人故事。荆州作为古城,历经朝代更替,历史文化深厚,有着灿烂辉煌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当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特色的历史文化1、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迁都于郢,郢相当于今天的荆州区纪南城,由此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荆州广为人知的楚文化遗产有荆州博物馆、熊家冢楚墓、纪南城遗址和章华寺等,这些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城,同样在荆州下属石首县和监利县也有楚文化遗产。其中作为4A级景区的荆州博物馆,共馆藏珍贵文物12万余件,包括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战国秦汉漆器,还有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楚人崇凤,在荆州博物馆陈列的出土文化中,玉佩和绣罗都含有凤形图案,而且现在在荆州的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以凤为名的建筑、酒店、广场。2、三国文化。三国时期,荆州归吴,定治南郡。荆州地区三国文化主要是由有关荆州地区的三国传说和故事为基础的文化,故事普遍来源于《三国演义》。荆州三国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荆州区、洪湖及监利等地区,其中盛名的三国文化遗产有荆州古城、护城河、关公义园、关帝庙、三国公园等。三国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主要是以荆州城为中心,四周包裹的区域态势。关公文化一直在荆州三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体现的忠义仁勇的思想道德品质令人称道。(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民间风俗。荆州的民俗活动主要以庙会和龙舟节为代表。提到庙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人们玩龙灯、划莲船、吹喇叭、套轿子的美丽画卷,那时的关帝庙里欢快愉悦的节日气氛尽情展示荆州人民对关公的敬仰与喜爱之情。2019年最大的一场庙会莫过于在关公义园举办的迎春灯会,整场灯会分为六大展区,每个展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意花灯,吸引众多民众观赏游玩。此次庙会将关公文化的具体内涵深刻地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使之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龙舟节具有悠久的历史。荆州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此后,这项活动一年一度定期举行。荆州龙舟节活动已经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断推进荆州扩大开放的步伐,也是荆州文化旅游新的名片。2、传统工艺表演。荆州的传统表演艺术包括荆河戏、跳三鼓、鼓盆歌、马山民歌、啰啰咚、说鼓子等。在传统曲艺方面,说鼓子、花鼓戏、跳三鼓以其独特的说唱方式、伴奏形式充分展现荆州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在民间音乐方面,马山民歌、啰啰咚具有特殊的唱词结构,复杂的歌词结构,丰富多样的内容等特点,充分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荆州的传统工艺以漆器、刻镂、刺绣为主。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和荆州刺绣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由荆沙地区的人们世代传承,并且在国内享有重要地位。楚式漆器或刺绣制作工序复杂,技艺精巧,这项传统工艺是荆楚文化魅力的瑰宝;而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一种制模技艺,对研究古代模具制作有很深的参考价值。3、历史传说。荆州的历史传说主要包括楚文化、三国故事和关公传说等,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创业精神、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都发生在荆州地区。还有那些广为人知的三国故事,例如《桃园三结义》《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这些故事来源于《三国演义》,又不同于《三国演义》,但是这些历史传说几乎囊括了三国史上的主要历史事件。“荆州关公传说”中的关公形象有别于历史上的关公形象,更多的是展示关公义薄云天的气概以及降妖除魔、保护百姓、增加财运的神奇色彩。(三)多彩的现代文化。荆州的人文底蕴深厚,名人众多,古有伍子胥、关羽、张居正、裴纶、平子奇,今有工程爆破专家谢先启,打工作家袁小平、廖国强、叶继程,内陆明星李现、袁泉、周莉、曾黎,还有“10.24”英雄集体等,以其各自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荆州的声明度。《荆州文学》作为荆州本土的传媒品牌,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湖北优秀文学期刊,备受湖北省关注。还有作为中国首家生产性广告文化科技平台,集高科技、生态化、花园式办公位一体的国家领先的新概念工业园区———荆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该项目于2012年正式成立,这是将文化资源向产业发展、经济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荆州传统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其中包含民间风俗、传统工艺表演、历史传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荆州多彩的现代文化是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荆州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并随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能提高荆州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二、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荆州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修复和兴建了一大批文旅项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纪南文旅区,作为湖北省甚至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纪南文旅区站在保护世界遗产、复兴中华文化的高度,对荆州未来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楚纪南故城遗址、郢城遗址、雨台山遗址等历史文物都位于纪南文旅区内。根据荆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荆州国内旅游人数为4,610万人次,同比增长27.3%,2018年荆州国内旅游人数为4,306万人次,同比增长3.5%,增速明显变缓;2017年荆州国内旅游收入为260亿元,同比增长30%;2018年荆州国内旅游收入为317亿元,同比增长21.5%,国内旅游收入增速缓慢。虽然荆州的楚文化、三国文化、非遗文化及现代文化丰富多彩,但是近两年荆州旅游的增速变缓表明荆州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文化产品品牌特色不明,知名度不高。要想促进文化旅游的壮大,其发展核心便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作为文化吸引物对文化旅游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文化产品品牌对旅游者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便能促进当地旅游文化的繁荣。荆州文化旅游在产品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其产品是以“荆州古城游”为核心,没有形成独立的品牌,也没有很大的知名度。提到楚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湖北博物馆,提起三国文化,大家最先想到的黄冈赤壁公园,作为三国文化和楚文化资源如此丰富的荆州,其影响力太小。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品牌,能够增加该地的文化旅游知名度与旅游形象,也能够使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二)文化景点分散,基础设施未完善。荆州的旅游景点主要体现“一城多片”的特点。荆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景点布局相对分散,各个景点之间并没有专门的公交专线,特别是荆州城内的景点跟熊家冢楚墓和纪南城遗址这类城郊景点之间的联动,更别说,跟石首、洪湖等乡镇景点的交通专线了。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会给游客产生不好的旅游印象,进而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佳,将不会产生推荐或重游的行为,进而对城市的文化旅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三)人才短缺,文化旅游科技含量不高。文化旅游要想能够长久繁荣的发展,必须有人来传承传统文化。荆州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家族意识,大多数是在家族内进行传承,极易造成传统文化的狭隘性、落后性与消逝性。并且,国家政策提出要注重人文城市的建设和智慧城市的建设,让人文型智慧城市来推动城市的发展。而荆州的文化旅游一直存在科技含量不高,未能提供个性化服务等问题,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制造了阻碍,也为荆州创建人文型智慧城市拖延了进程。

三、荆州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一)整合资源,促进荆州文化旅游品牌发展。荆州文化产品的单一现状存在已久,游客到荆州便是浏览荆州博物馆、古城墙一带,再者买一点纪念品,没办法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旅游印象。另外,荆州各景点之间的分散分布加上交通的不便利、酒店民宿的选择性较少等问题突显了整合荆州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在荆州文化旅游资源整合方面,建立统一管理机制,促进各个景点之间的联系,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此打造荆州吃、喝、住、行、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体系。在文化产品方面,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专线打造荆州的文化旅游品牌,结合庙会和龙舟节的风俗活动打造荆州传统文化节日品牌,结合跳三鼓、鼓盆歌等表演和漆器、刺绣工艺打造荆州的传统演义文化品牌,结合三国传说、关公传说打造荆州民间文化品牌,让荆州文化旅游品牌成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二)加强营销,促进荆州传统文化推广。荆州就其区域位置而言,其文化影响力与知名度不及武汉、襄阳、宜昌、恩施,这就造成荆州的旅游竞争力不足,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营销区域上,结合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地区可以打造一个“大旅游”主题,突出荆州在省内旅游的三国文化和楚文化特色,以此打开省内市场,走向全国;在营销手段上,要加强新媒体的营销方式,例如微博、抖音、快手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在这些网络媒介上积极宣传荆州的大型传统文化活动,一方面有利于荆州传统文化的传播,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荆州文化旅游的魅力。(三)校企合作,推动荆州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在荆州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显得日趋重要。要想荆州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加强现有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思想转变,鼓励他们走进校园,通过学校讲座、宣传的方式增加高素质人才对荆州非遗文化的兴趣,为荆州非遗文化传承建立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加强文化旅游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开设面向旅游营销企业的相关学科,例如旅游管理、广告设计、市场营销等,为荆州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四)结合科技,推动荆州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荆州的大型娱乐场所———荆州方特东方神话,深度融合荆州传统文化特色,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真人秀等形式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其中火烧赤壁展区和大型舞台秀楚乐便是典型的展示。但是荆州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特色展区没有做到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没能与时俱进,因此开发和展示以古城建筑实景、三国战场实景、荆楚非遗技艺等为主题的立体体验型产品异常重要。通过创建高科技体验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旅游体验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荆州人文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扩大荆州的旅游市场。

四、结语

荆州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荆州经济、文化发展的见证。充分开发荆州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方式的加强、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和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结合的运用等措施开发当地的旅游潜力,推进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荆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让荆州特色文化逐步走向国内外舞台。

参考文献:

[1]秦军,周建东.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构成、特征及保护对策研究[J].规划师,2008(07).

[2]李景行.传统文化在城市品牌建设中的运用探讨———以荆州市为例[J].品牌战略与电子商务,2019(21).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2

区域品牌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Keller教授指出:如同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当一个地区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创造适合的品牌联想时,区域品牌就产生了,而且为顾客提供了选择在该地“消费”的机会(Rainisto,2003)。简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区域品牌能改变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影响其消费者行为。国内关于区域品牌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制造业和旅游目的地上。陆国庆(2002)从提高农产品在贸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角度,最早提出在农产品经营中建立区域品牌的观点。之后的研究大多围绕浙江温州、广东、福建等成功案例分析区域品牌的发展路径。孙丽辉对区域品牌化研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视角与领域等方面对国外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述评。而在关于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夏曾玉以温州为例,指出政府扶持,行业协会约束,企业集群优势是区域品牌建立的三大关键因素。Kavaratzis(2005)认为“:区域品牌是功能,情感,关系和战略要素共同作用于公众的头脑中并产生一系列独特联想的多维组合。”Zenker和Braun认为:“区域品牌是基于一个地区的视觉,言语和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目的、沟通、价值观念、地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文化和区域设计上,从而在消费者脑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区域品牌是地域内相关主体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也是该地区的标志和象征。区域文化的界定。区域文化是由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组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张佑林,2007)。区域文化是区域内成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有机复合体,可以分为区域物质文化、区域制度文化和区域精神文化(双传学,2006)。区域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区域主体的活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各环节,它包括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思维等。区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些普遍特征: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各个区域的地理,经济和政治环境千差万别,导致区域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历史传承的产业以及当地人们生产方式的偏好不同,形成的产业以及区域品牌内涵也有相应的差异。区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形成要经历漫长过程,今天区域的发展历经历史的变迁,依然有区域过往的影子和发展。以温州为例,温州人善经营,自古以来商业文化浓郁。与它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温州是典型的沿海港口城市。宋朝时期就有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将生产的小商品出口海外。当时的温州人已经有品牌意识。正是根植于这样的历史传统,如今温州依然保留原来商业文化的精髓,并且创造了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和知名的国产品牌。因此区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区域文化的时代创新性。虽然区域文化带有一定历史传承性,但并不表示它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区域文化也会注入新的元素。创新动因有很多,包括朝代更替,民族迁移、融合,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等等。例如一向以“人间天堂”“江南水乡”的形象示人的苏州,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种水乡文化,秀慧,细腻,柔和。但随时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要求下,苏州进行了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和“苏州精神”就是区域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体现。由此可见,区域文化在不同阶段,需要进行创新,以适应时展。

二、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

前面分析区域文化具有三大特点,即:文化独特性、历史传承性和时代创新性。这三大特点与区域品牌都密不可分。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形成区域品牌的差异化联想。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品牌的一个部分,区域品牌暗含了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沉淀的许多内容又是消费者对该区域品牌的联想内容。学者Kavaratzis在分析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形成的影响时,提到政府部门在利用区域文化催生品牌效应的过程中常用的三大工具:地标建筑、标志性活动、名人效应。这三大工具即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又是区域品牌的组成部分。区域文化成为了区域品牌的内生细胞和DNA。地标性建筑。Kavaratzis说,一个城市或区域丰富多样的特点不可能仅凭一座建筑就能完整地展现出来,而是要通过当地所有相关建筑,空间和街景元素,包括标识、道路、街道装饰,这些都是区域的独特标签。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是一个区域的特色,风俗习惯,形成一个区域独特的人文景观。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就是当地的标志性活动,潍坊市的“国际风筝节”等等,这些标志性活动,展现当地的独特文化,形成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每当人们提到这些区域品牌时,就能联想到这些标志性活动,标志性活动既是独特的区域文化,又形成区域品牌与众不同的联想之一。名人效应。名人是该地域的名人,利用这个独特的名人,能带来区域一定知名度和关注度。Kavaratzis认为在利用名人效应进行区域品牌化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所选的名人要有足够的知名度,能在目标市场快速地推广开来,并且该名人与区域的联系是可用和可信的;二是名人与区域之间的关系是长久持续的;三是转移到区域的名人特点应该增强或加固所需的品牌,传递一种对所建立的品牌有现时价值的联系。除了以上三个工具之外,还有饮食文化部分。饮食文化,也是催生区域品牌的有利工具。对于来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而言,吃烤鸭是必备项目。北京通过美食让外国游客更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中式餐饮的发展,使这一中国老字号走出国门,扬名海外。这些美食对区域品牌的形成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区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就是在今天发展中,如何将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挖掘出来,区域品牌的创建其实就是一个将区域优势挖掘出来的过程,这种优势就包括悠久的区域历史文化。但是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又不能固守过去和传统,还需要创新,将区域文化与时代以及新的消费需求结合起来。学者NickClifton通过欧洲三个地区的实地研究,分析区域产品与区域特色中文化特征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区域营销的作用。Kavaratzis和Hatch(2013)从动态视角分析了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三者的关系,指出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化中的作用。而在衡量区域品牌的模型中,西蒙•安霍尔特提出衡量国家区域品牌和形象的六个指标(贸易出口、政府管理、文化、人民、旅游和移民/投资),也有将文化因素纳入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学术界,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促进作用。何丽君(2007)在分析区域品牌形成的驱动因素时,将影响区域品牌形成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三点,即政治因素、环境依赖和历史传承。其中,环境依赖又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而历史传承指的是历史、声誉、故事、文化等等具体内容。张保英(2012)从文化的角度阐述文化因素在区域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持久、深厚和潜移默化的。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

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是肯定的,但具体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呢?学者Kavaratzis和Hatch从动态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化过程。他们认为区域文化、区域特色和区域形象是区域品牌化过程中最关键的三个变量,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互相作用,区域特色能有效地表达对区域文化的理解,而区域文化中又可以通过植入新的含义和象征改变区域特色;区域特色与区域形象之间也是一组互相作用的变量,发现他人心目中该区域形象和期望,凝练区域特色;另一方面区域特色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构成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这里的区域特色就是最终区域品牌的内核,是消费者选择的依据和理由。从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特色的作用,对区域品牌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模型,借鉴品牌构建的一般过程,从区域文化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以及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中不考虑区域特色、区域形象与区域品牌之间的关系,只考虑区域文化与其他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路径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是从区域形象方面,另外是从区域特色上体现。形象和特色又可以互相影响和作用。区域文化是建立区域特色的来源;而区域特色是区域文化的侧面反映。区域文化在塑造区域形象时便于拉近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的具体化。区域文化是区域品牌定位的参考;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进行补充,更新。

(一)区域文化构成区域特色

在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特色的相互作用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正如Keller所说,要将区域像产品和人一样营销出去,成为品牌。区域特色是区域管理者为建立区域品牌,而希望在外部受众心中所传达的区域形象,与品牌识别的概念相似(品牌识别是由品牌所主导,想要在消费者心中所建立的一种形象)。但是,通过区域特色所传达的形象不能凭空捏造,任意发挥。区域特色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包括当地的历史、风俗、名人、特产等。区域文化也是区域特色的来源之一,常常被当成是建立区域特色的基础和工具。因此一些城市在打造当地旅游品牌时常常会借用区域文化作为卖点。另一方面,区域特色也从侧面反映了区域文化。而区域特色是区域品牌的核心以及差异化的关键。从第一条影响路径中可以看出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间接影响作用。

(二)区域文化是区域形象的组成部分

在传递区域品牌过程中,区域文化与区域形象之间也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受众对品牌的感知。区域形象是消费者由于对区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形成的综合性认知,与品牌形象的概念相似但维度更多,例如地理、气候、文化、历史、风俗等。区域形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主要根据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作为经验来源之一,区域文化能拉近受众与区域的距离,增加受众认同感,从而在受众心中树立独特的区域形象。文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有时无法用语言准确形容的区域文化却能通过区域形象具体展示。区域文化构成区域形象,而区域形象又是区域品牌视觉化的表现。区域品牌对外传播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区域形象,是一种外在的,有利于传播的视觉组成部分。

(三)区域文化直接作用区域品牌

除了通过区域特色、区域形象间接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外,区域文化与区域品牌之间也有直接影响。一方面,区域文化能够为区域品牌的定位提供参考。品牌定位的关键是差异化,对区域品牌而言亦是如此。在区域品牌化过程中,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和影响着定位。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性,会随着时展,包容新的元素。创新的文化也会为区域品牌赋予新的能量。区域品牌不仅是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还为区域文化的内容起到了补充丰富和更新的作用。区域品牌的建立是一个复杂过程。区域文化既能通过与区域特色、区域形象的相互作用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又能直接作用于区域品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当然,区域文化对区域品牌的影响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机制,随实际情况变化而变化。

四、区域文化视角的区域品牌发展对策

根据上文分析,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作用显著,能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影响区域品牌形成。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针对区域文化视角,建立和发展区域品牌的问题,本文从构建区域特色,定位区域品牌和巩固区域品牌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特色

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消费者认为区域品牌越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尊敬的声誉,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流传着很多生动的故事等要素特质,消费者就越会对该区域品牌产生更加积极的评价,从而影响区域品牌的形成。区域文化是构建区域特色的重要来源之一,区域特色则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建立区域品牌时,可以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的内涵。要积极主动发掘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抓住其文化核心构建区域特色,从中寻找建立区域品牌的文化源泉,这样区域品牌才会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同时,在区域宣传推广中充分利用地标性建筑、名人效应、标志性活动和饮食文化等工具宣传该区域品牌,使得区域特色更加深入人心。但要想构建鲜明的区域特色,必须有选择性地挖掘区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围绕区域文化,塑造区域形象和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的定位并不像一般的产品品牌定位一样简单,它要综合考虑区域的各方面因素,包括经济实力、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因此,基于区域文化视角,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紧紧围绕区域文化的核心,准确定位。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区域文化的精髓进行提炼,分析能够充分反映区域形象的特色文化,形成视觉化,可传播化的符号和活动,塑造区域形象,构建区域品牌。对区域管理者而言,在进行区域品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精炼地概括出区域的文化核心。围绕区域文化多维度、多视角地传播区域形象,拓展区域品牌。

(三)丰富创新区域文化,巩固区域品牌

区域文化固然能推动区域品牌的建立,但区域文化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利用区域文化构建区域品牌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区域文化,保证其创新性。苏州重塑区域品牌的例子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响应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增强本地区的综合实力,苏州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变革。“文化苏州”主要指园林申遗,发展教育事业,举办文化艺术活动等文化建设活动,“苏州精神”则是以“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苏州精神。一个区域品牌如果想保持活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元素。因此,区域不仅要保护原有文化,还要鼓励发展新文化。另外,考虑到区域品牌对区域文化的反作用,还可以利用区域品牌的能量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最终,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创造双赢的局面。

五、结论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发展

1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史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例如宫殿、坛庙、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民居建筑作为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类型,其承载的历史记忆与传统文化最值得探索和深思。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民居建筑的形式也独具特色,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北方因天气寒冷干燥,主要以穴居为主,南方因气候潮湿炎热,则以巢居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农耕社会的萌芽兴起,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北方出现了半穴居住宅,南方形成干栏式住宅。夏商周时期,南北方的住宅形式均发展成为地面建筑,北方的建筑材料以土为主,南方则以木为主。到了汉代,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民居建筑开始出现庭院形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些民居为了抵御外敌,增设了角楼等防御设施。并且以宗族、血亲为纽带形成家族集聚的生活模式。隋唐时期,统治者实行里坊制度,民居形式也多为城墙环绕的庭院和廊院。宋朝打破了这种制度,使得民居院落自由起来。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形制风格明显,北方最具代表就是合院式民居建筑,南方多为天井式民居。民居建筑随着社会变革,人流迁徙,文化交融等方面变化发展,充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2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体现

传统民居建筑充分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的存在蕴含着中国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诉说着他们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时的态度与方式。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建设活动,是社会需要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必然受到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并且在历史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中不同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的作用下,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智慧结晶。民居建筑起初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和自然条件,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创造出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接着出现了农耕文化,开始慢慢形成了定居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又开始形成宗族、部落、村落、城市、国家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等级制度、礼法尊卑等精神文化,并且也产生了一些祠堂、祭祀等宗教文化。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都能够在民居建筑中得到印证,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就是从这小小的民居开始逐渐形成,最终沿用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因此民居建筑中的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是极其丰富和深远的。

3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建筑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记忆,它并不是冷冰冰的木桩瓦片,而是充满灵气的鲜活生命,每一座古建筑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气质,承载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精神与智慧。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古建筑传承与保护应该越来越被重视。时展到今天,城市中的古建筑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历史的载体如何存活,并且要存活的有意义、有价值,这是当今人们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古建筑被埋在尘土之下还未被发现,然而我觉得这样的它们是幸运的,因为它们至少还存在。有的古建筑被挖掘后,所面对的是被损坏甚至拆除,这样的结果是很让人心痛的,但是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叹息。现如今,在普通人眼里所谓的古建筑大概就是故宫,天坛,南禅寺大殿等等这种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它们的宏伟,壮丽而知晓它们,或许还因为它们是皇家的建筑而仰慕它们,很少有人会去对那些乡野村间的小建筑感兴趣,但是往往这些来自百姓,来自民间的文化,才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社会构成和文化发展。尤其是民居建筑,充满着人们的生活气息,生活才是人类发展最真实的体现。一栋小小的民居,有的只是普通人家的居所,所体现的内涵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无论是思想文化上,还是功法技艺上都值得去思考和探究。现如今在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方面真的有很多欠缺,其实这种欠缺在历史的发展中就已经存在了。现在的传承与保护只是将这个建筑尽量完整的保存下来,当然对于那些记载相对完整的建筑,我们还能认知到它的思想和文化。但是有很多建筑就只是建筑,追溯历史已经说不清道不明了,只能靠与其他相似的建筑或历史背景去判断推测。我觉得这是传承中的一个弊端。传承不只是通过记录,白纸黑字的写出来,这种方式是能说是记载历史。真正的传承应该是有传达的人和承接的人,人作为传承的载体才是最有效的,而那些实际存在的物体是作为传承人的佐证。就像一些民居建筑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是上百年的,这种文化记忆再往前追溯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千年,这些思想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精神深处,以至于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机械的、“日用而不知”的习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缺乏思考,缺乏探索,很多本质的东西就这样被丢弃,虽然这个事物仍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何而存在。每一代人都只是在承接上一代人的果,只有少部分人传承了前人的因。因此当今的传承是机械的片面的,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即将发生的事情,从现在开始,作为一个既承接又传达的人,应该时刻剖析事物的本质,然后将其传达下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我们一直在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似乎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很多人把“复兴”做成了“复古”。这真的是我们应该反省的问题,中国当代建筑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期,新的东西越来越少,一味的效仿西方,或者把古人的东西原方不动的拿过来,这都是当今发展存在的很常见的问题,这也是发展中最大的弊端。并且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本质。中国建筑的光辉灿烂似乎已经停滞了,一直让世人引以为傲的永远都是古建筑的辉煌,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我们的骄傲难道还依旧是解放前的辉煌吗?是时候该谱写新的篇章,续写新的历史,重新思考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未来了。

参考文献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4

大数据背景下,贵州建筑文化传播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首先,鉴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贵州地域多山水,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建筑特点十分鲜明,建筑用途主要以满足居住的功能实用性为主,建筑材料通过就地取材,利用山石和木材修建符合环境特点的房屋。由于信息传输相对闭塞,手段单一且落后,当地有特色的民族建筑历史和文化传承无法传播。离经济发展较好区域相近的聚集区,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相对便利,经济发展方式多元,群众思想活跃,建筑在满足居住属性同时向舒适性转变,注重居住愉悦感,建筑风格采用民族和现代相结合,建筑材料选择非原生,通过材质选择和材料加工,实现休闲宜居特色。丰富的建筑文化可以通过带货直播,抖音平台以及旅游app各种自媒体实现视频宣传和全面传播,带动旅游业等行业发展。第一章谈到壮族区域分布,指出壮族居住区主要分为坝区城镇和边缘山区,经济发展及其失衡,前者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并搭配装饰图案,后者则主要以土木结构草瓦房为主的干兰式风格。其次,伴随产业发展规划影响。

实现贵州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传承,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打造成带有名片效应的旅游圣地,发展配套服务和产品带货,带动居民走出大山和富足增收,才是振兴贵州民族经济,传播建筑文化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环境保护政策的过分解读,曲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将不发展或者其他方式发展代替事半功倍的建筑文化产业。以壮族为例,木楼、吊脚楼建筑样式,多应用于祖居大山的壮族人聚居区,环境优美秀丽,文化丰富。

建筑特点多为上下两层,上层按照三开间或者五开间住人,下层根据需要作为杂物间或者畜厩,条件较好的人家还可以增加阁楼等附属建筑。通过合适规划布局,将干兰式房屋建筑打造为时代特色的民宿旅游,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传统文化,伴随游人打卡宣传和口碑介绍,将建筑特点和建筑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带动区域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贵州壮族建筑文化研究》第四章,介绍壮族建筑的使用特点,指出富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传承的民居建筑,是由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决定。壮族木楼、吊脚楼建筑样式,适合久居深山的生活方式,建筑材料选用合适木材,通过不断改良和自身修复,保存完好至今。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背景;畲族民歌;民间艺术

畲族民歌内容极其丰富,喜爱歌唱一直是畲族人的民俗。无论是在田间,还是茶余饭后的小憩,无论是谈情说爱的浪漫中,还是婚丧喜庆时,畲族人民都会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希望、爱恨情仇。这些表达地思想情感内容,都可以在现如今传唱的歌曲中感受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民歌发展面临危机。

一、畲族民歌发展的文化背景

(一)民族的起源与图腾。畲族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作为民族发祥地,据说畲族的祖先就葬在这里。正因为如此,也就成为了民族的起源,也是畲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至于民族的图腾,我们很容易在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看到。例如:姑娘们的头饰,是以凤凰的花样形式,结婚的时候,身穿凤凰公主服饰,这些都是为了纪念祖先。(二)传统习俗。畲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从一出生百天的过关仪式到16岁成人礼,以及婚礼、葬礼、祭祀等仪式和逢年过节,都伴随畲族民歌。例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除了纪念先祖外,大家聚在一起歌艺交流,培养感情。当然在畲族的婚俗中,民歌更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男方去迎亲的路上唱《度亲歌》,女方在路上唱《拦路歌》。(三)生态环境与生产劳动。畲族主要生活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广大山区,在这里气候比较湿润,生态环境比较不错,可以种植水稻,同时这里生产茶叶以及名贵药材。畲族人生活艰苦,非常勤劳,大多数人生活在半山腰。当然在畲族人民在劳动中也离不开民歌,好多民歌产生于辛苦劳作中,歌词中饱含辛勤劳动的优良传统。例如:在《做田歌》都深情地表达了畲族人民种田劳动地喜悦之情。(四)语言文化。畲族拥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民歌就是在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是畲族人民智慧的彰显。畲族民歌充分体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目前畲族民歌现存“小说歌”的手抄本就有130本。(五)社会教育。畲族的社会教育中包含很多,这里简单说一下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主导者,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劳动知识的传授者。畲族民歌就是教育的最基本教材。孩子们主要是通过唱本,通过学习歌曲、练习歌曲、会歌的一系列过程来逐步习文识字。畲族民歌包括历史传说歌、生活歌、劳动歌等内容。例如:在《祖宗歌》讲述了畲族的历史。

二、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内容

畲族有悠久的历史。“畲”字,意为“刀耕火种”,用作民族名称始于南宋末年。元代以来,“畲民”作为畲族的专有名称,普遍出现在汉文史籍。最迟在7世纪,畲族就已经定居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地区。畲族有本民族自己的习俗和语言,唱山歌是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主要活动形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唱山歌成为畲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不论男女老少大都善歌,并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族歌俗歌会。(一)儿歌。儿歌又被称为是细崽歌,主要是讲述童年生活乐趣,一般畲族小孩从学话就开始接触儿歌,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唱一些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儿歌。(二)历史传说歌。历史传说歌顾名思义就是记载着畲族地起源以及发展,记录每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令后人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先,并且对于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进行学习。例如:流传最广泛地唯属《高皇歌》,全歌四五百行。(三)情歌。在众多畲族民歌中,情歌是数量最多、流传最广、最普遍的民歌。情歌一般都是通过事物作为衬托来表达男女之间的情爱。如《同心歌》深情表达男女之间的相互思念,希望一起相守一生的美好期待。(四)婚俗歌。婚俗歌又称作嫁女歌,也就是作为举行婚礼中必唱的歌曲。婚俗歌曲有近2000首。婚俗歌是由娶方赤郎、行郎、嫁方女歌手进行对歌。对歌贯穿酒宴前、酒宴中、酒宴后。(五)劳动歌。辛勤劳动一直是人民的优良传统,畲族人民通过歌曲的形式表达生产知识的重要性,并且渴望丰收。例如:《二十四节气歌》就是告诉人们要按照节气进行耕种,勤耕细作,争取大丰收。在《种田歌》讲述男女一起勤耕细作,一起共同劳动地和谐美好。

三、畲族民歌的传承思考

畲族民歌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民歌活动,文本媒介等进行流传。现如今由于民族语言被破坏以及传承过程断裂,畲族民歌出现了严重地传承危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并且创造出符合新时代的畬族民歌,我们可以从传承主体、形态,文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继承。

四、结语

畲族民歌作为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进行继承。畲族民歌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起源、生态环境、传统习俗、社会教育等文化背景,通过这几方面的展开,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畲族民歌。本文我们了解到民间艺术视域下的畲族民歌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多开展针对畲族民歌的活动,建立畲族民歌音乐档案资料库,使后人们有机会去了解畲族民歌,从而达到继承流传的效果。

作者:温淑萍 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浙江省少数民族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马骧.畲族民间歌曲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4.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历史文化;空间保护;规划设计;设计要素

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是我国在悠久历史传承中遗留的重要文化遗产,其不仅诉说着历史情景中的一幕幕,还反映了当时的生活面貌与文化背景,因此,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保护及规划,对于传承和延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精髓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及规划中,只有掌握具体的设计要素,才能最大程度地展现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面貌,从而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及规划。

一、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及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

(一)塑造空间氛围。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及规划中,需要对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入挖掘,经过相应的提炼和抽取后,并与现代化设计技术及语言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氛围的有效塑造。运用变异、重构、反复、叠加、象征、转译以及情景再现等多种创新手法,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具有的历史、社会及文化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以此突显出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及特殊性。(二)整合空间功能。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作为我国悠久历史传承中遗留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形成过程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存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这也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功能变得愈发多样。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功能需要和其整体面貌具有协调性,如果不能协调,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置换和改造,而在置换和改造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的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查分析和评估,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其历史变迁及历史风貌的设计要素。(三)构建数据库。为了实现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与规划,还需要从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整体性出发,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其现有的设计要素进行采集和评估。在数据库中,应包含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的物体或设施,同时还应包含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评价[1]。在数据库构建中,数据的采集方式可采用照片拍摄、文本记录、绘制图纸等多种方法,并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分类、整理与评估,使这些数据能够为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后续规划及设计提供相应的借鉴依据。(四)界定范围。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及规划中,还要明确其具体的保护及规划范围,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我国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及规划范围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周围300米应按照三个区域进行划分,分别是绝对保护区域、建设控制区域及环境协调区域,这三个区域的确定需要根据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安全及观赏要求来进行确定,并结合50米、100米与300米这三个范围对空间区域的等级进行界定。

二、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设计要素系统

(一)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中的各个要素。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是在某个历史时期中,某个特定人在当时采取了某种行动或行为而形成的。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既涵盖了实体物质要素,又涵盖了精神层面的要素,因此,在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保护与规划时,需要对其涵盖的实体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之外的要素予以关注,如街道、环境等,对这些要素给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自身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及文化内涵,从而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能够充分体现出其文化内涵[2]。(二)系统要素的创新。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保护及规划,应通过实体要素反映给人体的视觉感知。例如,人们能够通过眼睛观看到景观中的小品样式、建筑立面等。为了避免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和设计要素之间发生冲突,在确保其原真性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根据历史原型的相关素材来激发灵感,深入研究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在历史变迁中的物质形态变化,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设计语言来实现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各种系统要素进行创新设计。

三、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设计要素系统的创新

(一)设计要素的变异和重构。在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设计时,变异和重构手法的运用,是实现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的重要方式,变异和重构手法是根据现有设计要素中的位置、材质、色彩及形状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的,通过对这些设计要素的位置、材质、色彩及形状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使这些设计要素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新的视觉体验,通过对这些变异和重构后的设计要素进行相应的组合与排列,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呈现出一种虚实间的对比效果,提高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自身和各个设计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进而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得到更加鲜明的表达。(二)设计要素的反复及叠加。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中,还需要通过反复与叠加手法来对设计要素进行创新,通过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蕴含的符号进行提炼,并运用叠加与重复手法,从而使这些原型符号产生一种秩序的美感与韵律感,进而突显出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反复与叠加手法主要运用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某种原型符号的形式、材质及体量等进行叠加,并按照某种规律来进行重复;其二是在相同空间内对某种原型符号按照不同形式、材质及体量来进行重复,使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变化性特点;其三是在不同空间对不同符号进行重复和叠加,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得以鲜明起来[3]。(三)历史文化符号的象征及转译。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往往体现在抽象而又复杂的文化符号之中,而文化符号则可通过象征及转译手法的运用来进行形象而具体的表现,从而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具有的历史主题及文化内涵得以形象而具体的展现,并引发人们对这些历史信息的联想和回忆,从而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共鸣。例如,西安市的芙蓉园便通过转译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25座雕像,并在流水、玻璃和灯光的衬托下使唐朝的鼎盛形象得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四)历史文化景观空间的情景再现。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及规划中,还可将其自身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地方民俗等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重新演绎出来,利用构建人文空间活动的形式将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表现出来,从而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引发人们精神上的共鸣,突显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的非物质文化精髓,使我国久远的传统文化得以被深刻记忆和有效传承。情景再现时,需要在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规划中设置一个独立的公共空间,并在该公共空间中布置点状舞台,确保空间中的历史情景能够充分展示出来。

四、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作为我国悠久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文化遗产,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妥善的保护与合理的规划,是每位国人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义务。只有明确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中的设计要素,对这些设计要素运用更加多样化的创新手法来进行处理,才能使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借助这些设计要素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效延续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奚文沁.历史地区整体空间格局保护导向下的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上海中心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6,(5):9-18.

[2]张益民.旅游型小城镇形象与环境景观设计要素研究———以安徽省三河古镇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3,(5):34-38.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7

众所周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期、新阶段之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响亮口号,而深刻挖掘、梳理和激活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整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效保护和激活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就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而言,如何在现代化教学中使得民族音乐得到有效弘扬?如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强化思考和研究,可喜的是,目前就这一命题的研究而言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为我们阐述了问题,它们为我们在新时期做好民族音乐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可以参考的重要资料,而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修订版)》(2017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一书卓尔不群、值得重视,是其中的重要参考书籍。

该书的作者为程天健老师,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和西安音乐学院的著名教授。程天健老师长期致力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其作品中蕴含的学术价值可见一斑,可以为我们做好民族音乐在现代教学中的传播和传承工作提供重要的意见建议。概括而言,该书以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叙述的基础和语境,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是系统的,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同时也包括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其他形式的内容,书籍中系统阐述了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形式特征、重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等,其中的叙述线索是明白清晰的,读来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另外,该书在编写中也充分考虑和照顾了书名中的“中国”两字,着力强调和突出内容上的丰富性,在充分阐述和介绍汉族民族音乐的基础上,作品也花了大量的笔墨对于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于一些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这有助于读者在整体上把握民族音乐的基本形态,也有助于以现实文本为依托而较为真切地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

挖掘和梳理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是在当前现代化教学中切实传播和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内容。从该书整体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全书共分为文字和谱例两部分,其中文字的部分自然以文字的形式对于我国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详细阐述,而后半部分的谱例则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重点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曲目进行展示,通过这些曲目我们可以较为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在前半部分文字中,作者以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的先后顺序为我们展开了系统性的阐述,对于每一种音乐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独特的艺术特色都有非常专业而出彩的叙述,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建立整体上的认识。同时我们看到其间作品也重点关注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如在第一章即民间歌曲的部分,作者就突出了少数民族民歌的种类及艺术特征,重点介绍了蒙古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以及藏族民歌等。而后半部分的谱例部分虽然已不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了,但我们会发现曲目的选择十分讲究,哪些曲目可以代表其民族的传统音乐精神和内涵?这是作者在这一部分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书籍中的曲目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熟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不应该的。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8

岁时节日在民族生活中是最具有保存精神的文化形态之一,它是物质、社会、精神的文化综合,与民族的历史传统、民众情感、生存方式血肉相连。清江流域的岁时民俗文化是清江人在独特的地域空间中依照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传承的生活文化。我们从清代清江地区的地方志有关岁时民俗的著录看,其节期与节俗内容与相邻的江汉地区大体一致。但清江文化毕竟有自己的文化源头,有自己独立成长的文化经验,在长达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一点在岁时节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新年是民俗大节,土家人新年浓重热烈。土家人年节的特别之处,是他们过“赶年”,即将过年的时间提前一天。过“赶年”的特色是吃大肉,大肉又称过桥肉,有的称为坨子肉。关于过赶年风俗的由来,土家人有多种解释,但都与征战有关。无论是说主动攻击敌人,还是防止敌人突袭,都说明土家人生活在一种难以安居的艰苦环境中,即使在年节这样的日子里,他们也处于一种紧张的生活状态。赶年的习俗及传说,保留了土家人的历史传统。大块肉和杂拌式的合菜既是祭祖的食品,也是过赶年的节令美味。人们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吃这样一种食品,听祖先征战的传说,无疑能够唤起人们对先祖生活的回忆。历史文化传统就在这样一种节俗氛围中得到强化与延续。土家人一般也过大年,他们称为过两次年,从节俗形态看,赶年是土家人原始的年节,大年是对汉族岁时文化的接纳。至于民间传说中,土家人因为战争提前过年的说法,是在汉族年节观念的影响下,结合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对旧有习俗的重新解释。

牛王节或称牛王会是土家人的传统节日,时间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也有的在八月十五(长阳)。土家人对牛十分尊敬,称牛为牛王、牛王菩萨。在牛王节这天,人们对牛更是恭敬有加,给它歇驾、清洗、喂上等饲料,有的还诵经文给牛王度魂。牛王节是牛的节日,更是人的节日,土家人在牛王节祭祖先、吃牛王粑、唱牛王戏、对山歌等,牛王节成为追怀祖先、沟通情感的民族大节。一般人以牛在农事活动中的辛劳来解释人们对牛的情感,这固然不错,但在民族生活中能够促成一个以崇敬牛王为中心的民俗大节的内在动力,就不

仅仅在此,它有着更深的文化根源。鄂西土家人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某年四月八这天,土家覃、田、向、黄等族祖先,受到异族的攻击,土家各氏族伤亡惨重,几位幸存者夺路逃生,忽然被前面的大河挡住了去路,形势危急,人们准备以死相拼,密林中突然窜出一条野牛,人们有的跳上牛背,有的抓住牛尾,有的抓住牛角,野牛将他们驮过了河,免除了灭族灭种的灾难,人们在新的土地上开拓、繁衍生息。后人为了不忘野牛的救命之恩,就以每年这天为纪念日。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对黎族人生活、生产、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记载。这些深刻体现黎族人劳动、生活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黎族人民的内在精神世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内容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这些民歌基本的形态依据。这些民歌在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社会所做出的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与艺术创造。这些歌曲超越了朴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超越外在形态的、有选择的创造,折射出黎族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作品中,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自由、爱情、亲情以及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善良、真诚等品性的追求,满足了黎族人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对于社会现实与人们内心世界的观照。在黎族民歌关乎艺术叙事的作品中,歌唱爱情和有关民间故事、传奇的内容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一类型的民歌不仅在艺术叙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而且数量较多。例如,歌曲《牛郎织女歌》《情人歌》《疼爱歌》《放寮歌》,以及表现真挚、美好爱情的歌曲《龙子和少女之恋》《布隆闺之歌》和《高燕真苦情歌》等被海南黎族青年男女广为传唱。这些不同风格、形态的爱情歌曲可以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由此构成了形式各异、风格多样的民歌体裁[4]。此外,还有针对儿童演唱的儿歌等。这些歌曲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抒发的需要。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黎母山传说等最具代表性。大力神是黎族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气概不凡、具有回天之力。在完成开天辟地之后,脚划群山,凿通沟谷,建起茂密森林,汇成奔腾江河,让宇宙万物充满生机。黎族民歌中有很多表现大力神的歌曲,是艺术叙事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这类歌曲流传范围较广,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神话传说依靠口头文学和民歌演唱的方式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建构了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其他类型的艺术叙事歌曲还有《游灯歌》《猜情歌》《十怨歌》《正月歌》《钓鱼》等,这些歌曲反映了特定的生活场景。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民歌时,除了诠释出人们的日常活动情景外,还要将人们对这些场景的美好情感,以及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美好体验、对生活的感知等传达出来。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场景中,蕴含了黎族人对于本民族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的感悟,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同时记录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顽强毅力,揭示出黎族人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三、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除了记录黎族织锦技艺、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等信息外,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内容。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使其作为一种传承黎族历史的载体而具有了独特意义。海南黎族的民俗文化从族属方面而言,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民俗生活是黎族民族文化的根基。从民俗文化中可以看到海南黎族的内在文化发展脉络。民歌作为黎族人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传统,其内容、形式、风格等都是人文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特征相适应。因此,黎族民歌可以被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5]。第一,海南黎族民歌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有关黎族先民的神话传说和生活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习惯、生活风俗、处事观念、人文常识等方面。这些以常识、审美、历史、娱乐等为基础的歌曲,均具备重复性、自在性、自觉性、经验性特征,并且具象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情风俗、岁时节日等内容。虽然有些歌曲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抽象化特征——将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抽象表现,但是从中能够窥探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社会语境下黎族人受到各类民俗文化的影响。第二,这类民歌记录了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等情况,是一种对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民歌反映了黎族人不同时期的民俗特点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是黎族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此外,也有很多歌曲记载了黎族人日常的交往活动,“包含了闲聊对话、礼尚往来、情感交流、聚会游戏等信息,可以从歌曲《出海歌》中得到印证。”[6]在这首歌曲中,还从侧面体现了黎族人从事的生产活动如耕种、捕鱼、狩猎等。第三,海南黎族民歌对民俗礼仪等进行记录,黎族人在生产劳动中抒发对于各类劳动对象的感激之情。比如,在歌曲《插秧歌》《出海歌》中,传播了农事、海事规则,表达了珍惜生活、爱惜劳动成果等;在歌曲《砍山栏》《犁田歌》《放牧歌》《舂米谣》中,体现了欢快的节日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舂米谣》(图1、2、3)是海南黎族的经典民歌代表作之一,歌曲采用海南琼中地区的红毛民歌调,也称为“红毛调”进行创作。20世纪60年代,原海南省歌舞团的创作人员深入琼中红毛地区采风2个多月创作而成,后又经海南黎苗音乐创作者何丕杰记谱整理。可以说,这首民歌是海南文艺工作者在音乐创作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这首民歌通过舂米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的对比,表达了黎族妇女在新旧社会中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境遇,歌词节奏欢快、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整首曲子充盈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类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歌曲节奏型多样,乐句长短不一,而且有很多特殊的段落结构,音程相对多样,旋律风格十分丰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黎族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点,既包括黎族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又充分体现出海南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黎族文化本身所赋予人们的丰富情感、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等。其次,这些民歌大多采用黎语进行咏唱,在演唱中可以加入很多即兴元素,使演唱者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传统民歌往往无固定的句数或段落,有的短至两三句,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运用一定演唱技巧并进行二度创作。在较为古老、原始的劳动歌曲中有很多重复,形成两三个乐句的不间断重复进行。也有的歌曲篇幅稍长,有四五个乐句,或是十几、几十个乐句,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演唱。因此,在演唱中需要针对每句的音符和歌词数目进行特别设计,歌词不能过长,一般为三言、五言,亦有较为规整的七言、九言或是十言的歌词乐句。最后,这类叙事歌曲具有严格押韵的格律特点。在不同题材的歌曲中,由于叙述内容、场景不同,歌词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何种叙事歌曲都要遵从严谨的韵脚。黎族民歌中的押韵规律颇为独特,与其他民歌的韵脚、韵字大多处在乐句的末尾不同,黎族民俗叙事歌曲中的韵字并不固定出现在句末位置,也未必一句中只有一个字押韵。从黎族民歌的歌词规律来看,许多民歌往往是以“ei”“ao”“yi”等作为歌曲的主要音节,这种音节作为母音可以使演唱者的口腔张得更开,不仅有利于发出高亢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出黎族民歌合唱的恢弘气势。此外,许多歌曲广泛使用了“来”“哈”“咯”“咧”等作为词句的韵脚,这种语气词可以使歌曲更具有传唱性,十分朗朗上口,有效创设了优美的歌曲意境,降低了歌曲的学习难度,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7]。

参考文献:

[1]刘长瑜.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方丽珠.浅谈海南黎族原生态歌曲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8(21).

[3]王晔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打柴舞》的独特魅力[J].大众文艺,2015(16).

[4]杨桂兰.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J].黄河之声,2014(12).

[5]张睿.论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大可作为——以海南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6]谭晓静.黎族民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历史传承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历史环境,建筑设计,城市肌理,历史文化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建筑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生活娱乐需求,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我们所研究的着重点在于如何在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设计新建筑。历史环境就是指与一定范围土地上与之相关的文化遗产所组成的物质环境,它是发展变化的,是城市的自然地理、物质技术和人文精神的综合反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是历史的载体。城市历史环境由城市布局,传统的街道构造,传统建筑组群及其周围公共设备,园林绿化,街道陈设组成。建筑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我们所指的旧建筑,是指处在历史环境中的有修复价值和值得保留的传统历史建筑,新建筑即是区别于旧建筑而言的存在于图纸上或刚建成一段时间的建筑。研究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就是研究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避免与旧建筑发生冲突,与环境不协调,破坏城市风貌,产生不良的效果。

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的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新旧建筑发生冲突的情形,城市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更加明显,存在于城市的各个区域,我国的城市历史环境被破坏。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新建筑对历史环境的破坏

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历史上,我们能了解到,当新旧建筑发生碰撞时,往往牺牲的是旧建筑,城墙被推倒,四合院被拆迁为高楼让路,旧城的破坏是20世纪中国城市建造最让人痛心的城市行为。紧接着而来的复古,全国大兴土木,修建“假古董”,古建筑与新建的古建筑交错而立,城市的时代性变得不再清晰,老城的风貌支离破碎,城市的文脉被割断。

1.2传统建筑与新建筑的不协调

中国的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木构为主,体量较小,还有大屋顶,现代建筑很难与之呼应,运用类似手法会变成复制,运用对比手法往往造成反宾为主的效果,或者二者极不协调。另外木构建筑的保留和维护比较艰难,往往选择拆旧建新的方式。

1.3新建筑设计缺乏思考与灵性

现在,我们对于新建筑在历史环境中如何定位,如何存在,如何能达到最佳结果都缺乏研究,我们只能边建造边探究,从而衍生出许多失败品。在许多大城市中,除了少数保留下来的旧建筑外,还有许多不同时期的中西建筑,新、旧、中、西拼接在一起不伦不类的新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历史环境氛围,切断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大规模减少,建筑与建筑之间各成一体,把城市分割的支离破碎且毫无特色。

2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态度

历史环境中新建筑的设计态度主要是“对比”与“协调”,这是新旧建筑的两种关系,“相似”与“对比”是事物之间最简单最明晰的两种关系。掌握好“对比”与“协调”的尺度,我们就能设计出美感强烈的新旧并存的事物或环境。对比要求我们在两种不一样的事物之间建立明确的布局关系,通过对比可以使事物的特殊性质更加突出,得到加强,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氛围。“新”与“旧”本来就是作为反义词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矛盾进行掩饰,符合客观规律的存在应该再将它们各自的真实属性表现出来。类似的事物往往在视觉中被联系到一起,相似导致统一这一常常被运用于新旧建筑的呼应协调,产生的效果取决于形式构成手法的运用熟练程度及恰当程度。同时,我们要传承文脉。作为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要着重于文脉的传承,文脉是城市的延续,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舍弃了许多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代一个被切断,被抹去的历史。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是直观去感受,而不是冰冷的课本。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思考,将历史文脉与新的生命融合,赋予城市新的特色内涵,让历史延续。

3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及手法

3.1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原则

历史环境下的新建筑与旧建筑是共生关系,新建筑的设计是“带着镣铐跳舞”,要按一定的原则去进行设计。1)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整体性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要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城市建筑设。计这一方面,在解决建筑的功能、结构、经济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它与周围城市街道、旧建筑保持整体性的统一,从历史环境的文化内涵中来找出可发展的新形式,使其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且不违背整体的形象,新老建筑共同构成城市统一风貌。2)从城市的历史角度———尊重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历史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的易识别性,形成明确的城市形象。新建筑不应该破坏历史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在我们设计新建筑时,为了保证历史建筑在城市空间中的标志性地位,我们通常把新建筑作为辅助来陪衬历史建筑,新建筑设计时在体量、高度上要有节制,同时要保证视线不会破坏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环境的原有空间及肌理的完整性。

3.2现代建筑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手法

城市的环境涉及到物质功能、历史、人文等方面,城市历史的环境涉及到的更多。所以,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手法是很复杂的。1)城市肌理织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更新,城市的空间肌理在不停的产生新的改变。我们的设计是要保证城市肌理的完整性的,所以设计时采取城市肌理织补法,城市空间深层结构的形态依据就是延续城市的空间肌理。城市肌理给建筑设计提供一个切入点,引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城市肌理织补的成功案例有理查德•迈耶的西门斯办公大楼,它以一种新的姿态被纳入原有街道。2)借鉴历史传统。既然历史建筑无法移除,那么我们在进行新建筑时就要借鉴传统建筑的精髓,隐新于旧。借鉴历史传统的方法有复古、仿古、简化、变异。复古与仿古以历史建筑为底本进行新建筑的设计,这样可以使新建筑与历史建筑得到统一。简化和变异是指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展示形式和特性有直接的关联,达到似曾相识的效果,与历史环境协调的同时也没有破坏历史的真实性。3)化整为零解决整体冲突。解决现代建筑大体量的特征与旧建筑的矛盾的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将建筑形体化整为零,在体型和形块上对完整的大体量建筑进行改变与收放。保证整体的舒适性的同时呼应历史环境。我们可以把新建筑的里面分几个段落,也可以把建筑分为不同的体量,使建筑与周围及大环境呼应协调。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