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常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8 18:24:49

历史文化常识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改革;措施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学往往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文化复兴之路并不相适宜,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在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的同时更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旅游从业人员同时也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的突出作用。区域化、个性化的教学改革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也都在形成和发展期间。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引起高职旅游教育对乡土历史知识教学的重视,同时也希望能够在自己一线的教学实践当中能够有所改善和收获。

一、对历史文化课程要有准确定位

(一)重视历史文化课程对专业技能的服务作用

职业学校是学习一技之长的地方已经成为人们对专业学校的认识,关键在于技术,只要把技术学好了,就能顺利就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只要学习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就可以了,历史文化课程学不学无关紧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境内的旅游资源来看,历史遗迹和人文旅游资源占到了75%左右,没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恐怕想做个好导游都是很难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某意义上说,历史文化课程就是物质基础,而专业课程是上层建筑,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修建的再好也是空中楼阁。因此要重视历史文化课程,重视基础课程。重视基础课程要同时对教材建设、教学实施建设、教学评价建设三者同抓,而其中教材建设为重点。

(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没有感受到,作为一名导游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导游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极高的人文素养,因为其不仅仅是一名导游服务提供者,还是一名文化传承者。一个文化传承者同时承担着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因此要树立长远职业价值观念。历史文化教师自身重视学科教育功能,提升自身的教学价值观念。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历史认知度,提升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技能可以一朝培养,而文化则需点滴积累的观念。良好的人文素养反过来也会有效的促进专业技能、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和发展都大有益处。

二、历史文化课程教材内容改革方向

(一)整编重组历史文化课程内容

目前现行的通史教材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完全不使用,应当予以全盘否定。通史教材基于专业性太强,结构太过单一,教学内容繁杂不适于高职学生使用。山西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程教材应当结合山西省地方史和山西省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而进行建设。作为以人文历史名胜旅游著称的山西而言,山西有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程特色教材的开发提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结合山西地方历史遗留资源,将其融为一体,共同重组历史文化课程的教材。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增强专业服务性。例如可以将晋商作为纽带教学,通过了解晋商当年的兴起与衰落,而进一步了解明清之际山西省的经济状况,乃至全国的经济状况,以小见大。这样既有利于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以后从事的导游行业,同时还能通过晋商当年辉煌成就的了解增强地方荣誉感,可谓是一举三得。越是贴近生活的案例,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把山西省内所有的人文旅游资源背后历史文化能够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旅游景点的了解不仅仅是通过干巴巴的导游词的话,那么将来学生走上社会给游客讲解的时候也会更加生动、真实,不会无话可说。同时在内容重组的过程中还要主要和初高中教材重复性的避免,以及和旅游管理其他专业课程比如民俗、古建、宗教等课程资源的有效互补。

(二)调整历史文化课程的结构

高职院校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要求和高职学生基础较差的学情要求历史文化课程的教材必须调整结构。教材结构要凸显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历史文化课程教材结构调整建设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将教材内容中每一章节分为若干任务模块。

(三)补充历史小常识,增添趣味性

为了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能够满足各类游客的不同需求,学生有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传说或是某些地方重要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这些内容可以在选读内容中适当增加和体现。如讲到春秋战国时期,可以把介子推作为一个中国孝道文化的典型代表提出来,讲述介子推的故事。讲到魏晋南北朝北魏历史时,也可以将北魏时期易汉服的过程做个小专题给学生讲,讲到抗战时期的历史也可以吧太行山的抗战精神专门提出来给学生讲解。另外,也可以在教材适当的位置增添历史小常识,比如天文历法、庙号谥号、后宫嫔妃、风俗礼节等级等等。这些小的知识如果专门占用课时未免有些浪费时间,但是可以放到内容选读或者是学生的活动课题来进行研究讨论。及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人文素养。

(四)课程内容应凸显人文性

历史文化课程除了能起服务职业作用以外,还承担着重要社会人文教育功能。人文性是指学习历史文化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导游同时担负着传播和弘扬正能量的重任,一个好的导游工作者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给游客传递许多正面的信息,而历史文化的学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荣誉感和自豪感。因此通过学习希望能够达到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古人讲读史可以明智,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梳理历史上的精英阶层的人物,让学生从中吸取精华。

三、历史文化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为了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将已经编制好的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主指的是根据课时安排,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的过程。以下就从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历史文化课程进行探讨。

(一)采用以提升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形成对应的能力提升。历史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者认为应当采用以提升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这里所提到的综合能力是基于教材结构修改后的学习目标而指定的,根据研究者提出的新教材的构想,教师可以从学生具体的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出发,进行教学模式的确定。目的是要实现:一是能够历史基础知识和旅游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二、通过对历史现象等的描述提升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主要是为游客提供景点历史文化内涵的技能;三是通过学习历史文化课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文化课程的教学应该根据上述能力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同时组织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评价。例如:教师在讲授北魏兴佛、灭佛运动时,从解读云冈石窟出发,讲述在佛教在山西产生、传播、发展的历史,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解了魏晋时期佛教在山西的发展,同时还对云冈石窟的建造发展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还了解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文化是为政治的需要而服务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此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宗教和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学生在进行导游的过程当中,不但有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同时还可以将一些理念传递给游客。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如,研究者很提倡在教师在历史文化课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并不是理科课程和专业课课程的专属,历史文化课程同样可以使用。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研究者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到的东西,往往更不容忘记,从而形成更深刻的影响。例如:在研究者教学实践当中,讲述明清晋商经济贸易的时候,根据学生开设有茶艺与茶文化学修课程,以常家在俄国边境做茶叶贸易生意为例,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了关于;山西古代是否有茶树、山西古代茶人访寻、山西晋商茶叶贸易路线几个小专题的自主探究,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各自选择了一个小的命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查阅,推敲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如下:山西古代是否有茶树?结论:应该有茶树。依据一:《茶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的地点在山西省长治市附近。依据二:山西古代气候湿热温润,一直到魏晋南北朝都植被繁茂,这种气候具备生长茶树的条件。另外两个命题不在一一列举,研究者认为学生对知识还是有兴趣的,但是要找到适合方式和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契合点,只要两者具备,那么一定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时量

虽然研究者在进行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强调历史文化课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的重要性,但是这绝非意味着课时量越多越好。本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当地的旅游资源类型对历史文化课程的课时量进行安排。历史文化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古建、民俗、宗教文化都有很大帮助,对于了解旅游资源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其可以说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研究者认为,在山西这个文化大省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当中,历史文化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具体的课程教学安排,研究者认为应该安排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每周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每周课时量,最少不得少于两个课时,最多不得多于四个课时。

(四)选择实用的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各高职院校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理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带给人们的冲击已经不可逆转。课程实施亦是如此,面对学生已经无法将生活、学习和信息分离的现状,对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带给学生无限的学习空间是值得思考的。研究者认为,目前虽然大部分教师会在教学实施过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但是这种运用尚为肤浅。研究者认为教师应当首先选用实用的教育技术,这样才能够达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研究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成效应该在于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课后的兴趣延续。例如:在讲元代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元好问的个人事迹进行讲述。元好问的资料又可以通过新颖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比如可以用新编历史剧戏剧《野史亭》的片段让学生了解,这样,可以的使课堂的元素多元化,是看似枯燥的课程变得丰富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对传统戏戏曲以及戏曲功能的认识,另外也会引起学生对于元朝历史的思考。总之,历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主要培养导游服务人员的高职院校,在培育专业人才时,不应该单纯盲目强调所有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还应该强调它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娟.高职教育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的探讨[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2):20-22.

[2]陈庆合,高源,刘京文.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研究[J].职教论坛,2009,28(10):28-30.

[3]张萌.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文化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22(4):33-38.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2

关键词:黎族民歌;文化叙事;历史;艺术;民俗

海南黎族民歌是对海南黎族人生活、居住地区所流行的各种不同内容、体裁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的泛称。其不仅限于演唱体裁的范畴,还包括舞蹈、器乐表演等形式。海南省是黎族人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域,海南黎族民歌一方面有着与大陆文化不同的气质特征;另一方面,也保留着大陆文化的精神底蕴。这是因为海南虽然偏安一隅,却从未阻断与大陆的密切联系。我国古代百越人移居海南的后裔——土著黎族人身上传承着祖辈的精神气质,使得海南这片土地上的黎族民歌兼具黎族民族文化和大陆文化的共性特征。

一、海南黎族民歌中的历史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首先呈现的是历史叙事特征,其中传承着黎族人民所特有的奋斗、团结精神,是海南黎族人的精神载体,在海南黎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起到历史文化传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和叙事意义。海南地区的黎族人很多是从东南沿海移民到海南岛上生活的,他们身上保留着浓重的传统民俗、历史和艺术特征,民歌中带有强调文化族属的倾向和较鲜明的传统文化、历史印记,凸显出海南黎族民歌在传承黎族文化“传统主义”方面所持的文化价值观[1]。千百年来,众多的黎族民歌发展成为海南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灵动的载体形式。海南黎族民歌中具有明显的“黄道婆文化”精神内涵。由于海南当地的黎族人民在历史上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字,因此口头传承成为其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民歌中的历史事件与文化叙事,是黎族人在有语言、无文字的情况下进行民族历史传承的重要内容。虽然这种文化传承比较简单,而且不够系统,往往只能依靠祖辈的口耳相传而延续,但是不可否认,黎族民歌中保留了悠久的海南黎族历史文化。在这些非典籍性的民歌作品中,其精神内涵来自于大陆的百越祖先,因此没有因为记载信息的缺乏使其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反而以民歌形式的传承获得了新的发展[2]。“黄道婆文化”是人们了解海南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当地的民歌艺术,黎族人千百年来的耕织生活景象展现得更为生动。海南地区自古注重耕织生产活动,黄道婆是重要的象征性人物,其在海南的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因为她的研究、传授等活动,使黎族人获得了先进的织锦技术,并且世代相传,展现出精湛的黎族织锦技艺。随着这些织锦技术在其他区域逐渐流传,黄道婆成为黎族人敬拜的文化楷模和精神偶像。典籍记载中黄道婆创造的黎锦图案有20多种,而民歌中提到的有100多种。比如,在民歌《织女歌》《黄道婆》《黎族花》《织锦娘》《海魂婆》等歌曲中,都有关于黄道婆遗留下来的若干不同织锦名称的记载,形成了口头对黎族织锦文化的传承,对于海南的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歌曲在记录黎族的历史文化过程中,呈现出两个音乐层面的特点:首先,黎族民歌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传承当地的艺术形态与精髓。无论是有关劳动或黎族人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还是反映历史英雄人物、带有神话色彩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从中都能听到海南黎族人较为熟悉的黎歌音调特点和旋法特征,带有典型的黎族音乐气质[3]。其次,这些歌曲中绝大多数保留着黎语演唱的习惯。黎语在黎歌中的原生态意义与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黎语具有自身的发音规律,对于民歌演唱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黎族民歌中的黎语往往带有深层次的语境特点和历史信息,折射出黎族文化的自觉与选择。这一类黎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历史发展中移民与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文化特征。

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从某种层面而言,是对黎族人生活、生产、精神娱乐等方面的记载。这些深刻体现黎族人劳动、生活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当地黎族人民的内在精神世界。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内容和人们的内心世界,成为这些民歌基本的形态依据。这些民歌在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社会所做出的一种自觉的文化选择与艺术创造。这些歌曲超越了朴实的日常生活,是一种超越外在形态的、有选择的创造,折射出黎族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作品中,还体现出人们对生活、自由、爱情、亲情以及现实生活中一切美好、善良、真诚等品性的追求,满足了黎族人民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体现出对于社会现实与人们内心世界的观照。在黎族民歌关乎艺术叙事的作品中,歌唱爱情和有关民间故事、传奇的内容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一类型的民歌不仅在艺术叙事中的地位比较重要,而且数量较多。例如,歌曲《牛郎织女歌》《情人歌》《疼爱歌》《放寮歌》,以及表现真挚、美好爱情的歌曲《龙子和少女之恋》《布隆闺之歌》和《高燕真苦情歌》等被海南黎族青年男女广为传唱。这些不同风格、形态的爱情歌曲可以运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演唱,由此构成了形式各异、风格多样的民歌体裁[4]。此外,还有针对儿童演唱的儿歌等。这些歌曲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抒发的需要。黎族人民聪明智慧、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富有创造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独特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有不少动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尤以大力神、雷公根、黎母山传说等最具代表性。大力神是黎族原始先民心目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气概不凡、具有回天之力。在完成开天辟地之后,脚划群山,凿通沟谷,建起茂密森林,汇成奔腾江河,让宇宙万物充满生机。黎族民歌中有很多表现大力神的歌曲,是艺术叙事中较有影响力的作品。这类歌曲流传范围较广,能够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神话传说依靠口头文学和民歌演唱的方式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海南黎族民歌中的艺术叙事是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建构了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其他类型的艺术叙事歌曲还有《游灯歌》《猜情歌》《十怨歌》《正月歌》《钓鱼》等,这些歌曲反映了特定的生活场景。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民歌时,除了诠释出人们的日常活动情景外,还要将人们对这些场景的美好情感,以及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美好体验、对生活的感知等传达出来。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场景中,蕴含了黎族人对于本民族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仪的感悟,体现了黎族人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同时记录了人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顽强毅力,揭示出黎族人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三、海南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

海南黎族民歌中除了记录黎族织锦技艺、历史文化、艺术观念等信息外,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内容。黎族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叙事,使其作为一种传承黎族历史的载体而具有了独特意义。海南黎族的民俗文化从族属方面而言,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过程,民俗生活是黎族民族文化的根基。从民俗文化中可以看到海南黎族的内在文化发展脉络。民歌作为黎族人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传统,其内容、形式、风格等都是人文历史发展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心理特征相适应。因此,黎族民歌可以被视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5]。第一,海南黎族民歌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有关黎族先民的神话传说和生活习俗,其中包括传统习惯、生活风俗、处事观念、人文常识等方面。这些以常识、审美、历史、娱乐等为基础的歌曲,均具备重复性、自在性、自觉性、经验性特征,并且具象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情风俗、岁时节日等内容。虽然有些歌曲带有某种程度上的抽象化特征——将日常生产、生活进行抽象表现,但是从中能够窥探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社会语境下黎族人受到各类民俗文化的影响。第二,这类民歌记录了海南地区黎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等情况,是一种对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民歌反映了黎族人不同时期的民俗特点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是黎族民俗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此外,也有很多歌曲记载了黎族人日常的交往活动,“包含了闲聊对话、礼尚往来、情感交流、聚会游戏等信息,可以从歌曲《出海歌》中得到印证。”[6]在这首歌曲中,还从侧面体现了黎族人从事的生产活动如耕种、捕鱼、狩猎等。第三,海南黎族民歌对民俗礼仪等进行记录,黎族人在生产劳动中抒发对于各类劳动对象的感激之情。比如,在歌曲《插秧歌》《出海歌》中,传播了农事、海事规则,表达了珍惜生活、爱惜劳动成果等;在歌曲《砍山栏》《犁田歌》《放牧歌》《舂米谣》中,体现了欢快的节日场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歌颂。《舂米谣》(图1、2、3)是海南黎族的经典民歌代表作之一,歌曲采用海南琼中地区的红毛民歌调,也称为“红毛调”进行创作。20世纪60年代,原海南省歌舞团的创作人员深入琼中红毛地区采风2个多月创作而成,后又经海南黎苗音乐创作者何丕杰记谱整理。可以说,这首民歌是海南文艺工作者在音乐创作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这首民歌通过舂米这样一个生活场景的对比,表达了黎族妇女在新旧社会中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境遇,歌词节奏欢快、铿锵有力、富有激情,整首曲子充盈着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类黎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歌曲节奏型多样,乐句长短不一,而且有很多特殊的段落结构,音程相对多样,旋律风格十分丰富。歌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黎族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特点,既包括黎族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又充分体现出海南社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黎族文化本身所赋予人们的丰富情感、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等。其次,这些民歌大多采用黎语进行咏唱,在演唱中可以加入很多即兴元素,使演唱者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传统民歌往往无固定的句数或段落,有的短至两三句,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运用一定演唱技巧并进行二度创作。在较为古老、原始的劳动歌曲中有很多重复,形成两三个乐句的不间断重复进行。也有的歌曲篇幅稍长,有四五个乐句,或是十几、几十个乐句,需要几个人一起配合演唱。因此,在演唱中需要针对每句的音符和歌词数目进行特别设计,歌词不能过长,一般为三言、五言,亦有较为规整的七言、九言或是十言的歌词乐句。最后,这类叙事歌曲具有严格押韵的格律特点。在不同题材的歌曲中,由于叙述内容、场景不同,歌词的长短也是不同的,但无论何种叙事歌曲都要遵从严谨的韵脚。黎族民歌中的押韵规律颇为独特,与其他民歌的韵脚、韵字大多处在乐句的末尾不同,黎族民俗叙事歌曲中的韵字并不固定出现在句末位置,也未必一句中只有一个字押韵。从黎族民歌的歌词规律来看,许多民歌往往是以“ei”“ao”“yi”等作为歌曲的主要音节,这种音节作为母音可以使演唱者的口腔张得更开,不仅有利于发出高亢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出黎族民歌合唱的恢弘气势。此外,许多歌曲广泛使用了“来”“哈”“咯”“咧”等作为词句的韵脚,这种语气词可以使歌曲更具有传唱性,十分朗朗上口,有效创设了优美的歌曲意境,降低了歌曲的学习难度,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7]。

参考文献:

[1]刘长瑜.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2]方丽珠.浅谈海南黎族原生态歌曲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8(21).

[3]王晔菁.浅析海南黎族舞蹈《打柴舞》的独特魅力[J].大众文艺,2015(16).

[4]杨桂兰.浅谈海南黎族民间歌曲的曲调特点[J].黄河之声,2014(12).

[5]张睿.论地方高校在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中大可作为——以海南黎族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

[6]谭晓静.黎族民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3

一、从经济常识思考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将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

2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红色旅游,属于第三产业。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发展革命老区经济、造福革命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红色旅游,这个消费热点的形成,将带动旅游产业的繁荣。红色旅游,既是享受性消费,又是精神消费,可以陶冶身心、推动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从哲学常识思考

1、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发展红色旅游,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红色旅游,有利于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我国现实,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

2、贯彻科学发展观。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三、从政治常识思考

1、有利于坚定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一部光荣历史,是一条光辉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重温革命历史,重走胜利之路,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是由其自身条件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比较、鉴别做出的正确选择。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4

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致方向和内容,向学生普及相关的历史常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既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的优点,同时又缺乏相应的集中力和抽象性思维能力,因此运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大体上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的流程,同时历史教材中还穿插了不少历史图片和相关历史故事,比如说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具有典型的故事化特征,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知识传授时,很容易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解,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使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选取故事真实性原则。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题材时,首先要遵循故事真实性的原则,我国历史发展悠久,许多历史史实在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流,因此教师在选择相关的教学案例时,要通过反复的资料查询和对比,尊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选择可信度、真实度最高的故事进行传授;其次是要有针对性,选择与初中课本教材紧密相连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最后故事的选择还需要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历史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思维角度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二)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中,采用故事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坚持故事多样性原则。一方面坚持故事多样性的原则需要注重故事题材选择的多样性,我国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教师在进行同一主题讲解时,要选择不同的题材丰富课堂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不同朝代、时期的文化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尊重文化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历史观是初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选择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在运用故事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讲故事能力,能够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和肢体动作,将历史故事生动的讲述给学生,进而牢牢的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历史故事内容,并能够对历史故事展开情节上的细节处理,使之更加贴近历史教材的知识内容。(二)合理安排分配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教学的课堂时间一般是45分钟,要在45分钟内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历史知识要点,这就要就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在适当的时机插入历史故事,以此推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我国四大发明时,可以适当的插入一些短小生动的小故事,比如说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火药与炼丹术的关系等,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三)开展历史故事情境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要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在故事化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故事搜集和角色扮演,开展小型的课堂情景模式,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比如说在进行各朝代官职机构讲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朝代进行讲解和扮演。

综上所述,故事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合理的进行历史故事的选材,通过形象生动的叙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用历史发展眼光看待事物变化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作者:乌云毕力格 单位: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蒙古族中学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5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但是,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

如今因特网的出现、网吧的开设,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文化。当然网络里健康的可学的东西甚多,这毋庸置疑。但是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进行网上聊天,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寻求视觉刺激。更多时间是在虚拟世界里生活,以至表现为不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不懂得起码的尊老爱幼,甚至表现为对父母不尊重,轻者出言不逊,重者离家出走。还表现为追星热,只知道周迅,不知道鲁迅;只知道张柏芝,不知道毛润之等等。更谈不上知道孔子、孟子、韩非子是何许人也。

那么作为一名当代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理应让学生明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我们教师身上得到传承,得到发扬光大。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的学科,语文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承担育人的任务,它要培养人的修养,它要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

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如高一年级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阿房宫赋》等;高二年级的《逍遥游》、《五人墓碑记》、《陈情表》等;高三年级的《报任安书》、《屈原列传》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

二、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读经典。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读经典。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6

1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底蕴欠缺在进入职场前,每一个舞蹈教师都受过强化训练,虽然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受到很多挫折,但是这样使他们有很强的基本功,专业技能非常好。同时,在他们训练专业技能时忽略了对文化课的学习,使他们的文化底蕴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进年来,师范生的生源正在减少,能够为毕业师范生提供的编制也在逐渐减少,使幼儿舞蹈教室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他们要使自己在社会竞争中不被淘汰,需要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基础上,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升。2职业倦怠严重,职业情感淡漠面对年复一年的重复工作,幼儿教师们一方面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失去新鲜感,稳定的工作环境、松散的教学理念,使他们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职业追求;另一方面则对幼儿教师晋级制度不合理感到不满,造成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不高;还有就是,幼师生源素质在各方面的下降,使很多学生时代的坏习惯带入的工作中。3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轻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幼儿师范对舞蹈教师的水平评判,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舞蹈专业技能,现在很多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都看重舞蹈技能,通过学生们的舞蹈水平来评判舞蹈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的学校每一年都通过节目比赛来评价教师的专业技能,作为教师晋级的重要标准。所以现在舞蹈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看的很重,时常通过一定的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但是对于职业道德的考核,很少有人关注,不管是社会、学生还是家长,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操守等不是太重视。4满足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幼儿学校没有相应的各种压力,老师之间的竞争意识不够强,导致部分教师的思想不积极。多年的教学内容不变,没有新意、创新,从而让连续几届的学生在毕业应聘的时候都是跳同一种舞蹈。他们思想落后,对自己的工作只是追求平平淡淡,只要不出错就行,使我们的幼儿教师舞蹈教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幼师舞蹈教学创新策略

1舞蹈教学与文化素质的内在联系舞蹈具有渊源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其中富有很多的文化内容,所以说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各个民族对舞蹈的理解不同,所创造的舞蹈风格也不同,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哲学常识和美学理念都相通,都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表达。舞蹈教师在学习专业的技能的同时,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只有对历史文化、不同地域的风俗、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等学习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历史渊源,把舞蹈融入到历史文化中去。2注重学生自身发展对学生的评判上,注重用多元发展的眼光看待,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专业为每一个学生打造合身的发展策略。同时,给予学生们发展自己爱好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定位自己,扬长避短发展自己的强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3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更对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应该是每一位教学者的终生追求。最为教授幼儿舞蹈的舞蹈教师不应该只是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理念、自身修养等综合素质。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定时对教师结构进行优化,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

结语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7

关键词:古代游记;文言文注释;语文教材;古代散文

现行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游记共9篇,占古代散文的45%,古代游记在初中语文古代散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在现实的古代游记教学中,这些距今久远的篇目在词义、语法等方面给初中生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障碍。因此研究此类注释,助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颇有意义。

一.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主要内容

注释作为教科书助读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辅助师生开展高效教学的重要工具。对文言基础相对薄弱的初中生而言,教材中的注释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通晓古今异义。笔者这里将古代游记散文注释划分为注音释义类、语法用字类及文化常识类。

(一)注音释义类

“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1]古代游记注释的内容主要有注音标识类和词句解释类。这里以部编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一课的注释为例介绍古代游记注释标注读音的情况。《小石潭记》一课共有10处编者作了注音标识,它们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为生僻字注音;二是为多音字注音。在这一课中编者为“篁”“坻”“嵁”“翕”等字的读音作了相关注释,它们都是并不常见的生字。另外还有“犬牙差互”的“差(cī)”和“悄怆幽邃”的“悄(qiǎo)”等多音字的读音也作了标注。除上述两种注音的注释外,还有如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的“要”,编者为其读音注释为“yāo”,同“邀请”的“邀”,这类为通假字注音的情况。解字是基础,释义就是解字的进一步推进。“章句不辨,义理莫明。离析章句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其义理。”[2]笔者发现古代游记注释中主要有解释词语、解释短语和解释句义三类。此处以部编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课为例说明。《岳阳楼记》一课中编者共给出了50例注释,其中15例为句义注释,16例为短语注释,18例是词语注释。这里选取几例进行简要分析。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注:不因外物和自己的处境变化而悲喜。②把酒临风注:端着酒,迎着风。③胜状注:胜景,美景。胜,美好。这几处分别是教材注释的几种类型,例①是典型的解释句义,采用直译的方法,译句和原句几乎是一一对应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习得全文的大意;例②是短语注释,这类注释在游记散文中比较常见,为学生理解句义提供了便利;例③是解释词语,这是课下注释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理解短语、句义的前提,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语法用字类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古文亦不例外。尽管语法是语言中相对稳定的要素,但因时代久远,古文中常会出现一些与当今语法规则不符的现象。这里认为古代游记选篇中的语法注释分为词法注释和句法注释两类。①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注: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②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注: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③乃大惊。《桃花源记》注:于是,就。④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注:竟然,居然。以上四例中,前两例是对词类活用现象做出的注释,分别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和意动用法。编者采用“均作”“对……感到……”的句式将其与其他注释加以区分,便于学生理解。后两例是对虚词“乃”做的相关注释,③④中“乃”都是用作副词,不过③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而④则是表示前后两句在情理上是完全逆转相背离的,编者为“乃”作了不同含义的注释,希望能够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含义。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注: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注: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谁与归,就是“与谁归”。示例①是为省略句注释,编者在用括号标注省略成分的同时也强调了该句的句式特点;示例②是为倒装句所作的注释,其为宾语前置句,编者作注时在解释大意的同时还依照现代汉语的规则还原了语序。在部编教材中关于此类的句法现象皆有注释,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结合注释来准确地把握句义。用古代文言文写作与用现代白话文写作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社会用字习惯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古文作品中就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用字现象。教材中古代游记类文注释中就存在古今异字现象。①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注: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②窥谷忘反。(同上)注:反,同“返”,返回。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注:属,同“嘱”,嘱托。以上三个示例皆是用“同”字点明古字的今字,与古字相比今字更为我们所熟识,也更容易代入句中进行翻译。

(三)文化常识类

教材内的文化常识类注释主要包括对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名物制度及史实典故等内容的介绍,笔者整理了部编教材中的古代游记选篇注释,这里将其分为题解背景注释和名物史实注释两类。在部编教材中,题解背景注释是作为一篇课文的第一则注释呈现的,在古代游记散文注释中,按照先后顺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选文出处、篇题解析、作者简介和背景介绍。①篇目:《桃花源记》注: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②篇目:《岳阳楼记》注:选自《范仲淹全集》(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③篇目:《三峡》注: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注释①是古人编纂或作注的专著,注释②和注释③是今人辑录作注的专著,注释③特殊的一点是选文时有所删节,因此用“节选自”字样来注释说明。由此三例注释我们可以看出,编者在注释课文出处时都会具体点明课文所属著作的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此外,针对《水经注》此类知名的专著,编者还在题解注释中详细阐述其主要内容、成书情况和文学成就等信息,这为学生课下查找相关的参考书目提供了依据。篇题是一篇文章最提纲挈领的部分,教材编者非常重视对选文篇题的注释。教材中古代游记选篇注释中有关篇题解析的只有一例:篇目:《小石潭记》注: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通过上则篇题注释,我们可以了解课文题目的变化,并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题解背景注释通常还包括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一般来说,编者在注释作者时都会涉及生卒年、字号籍贯、文学成就三个方面。以《答谢中书书》一课的注释为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可以看出这是部编本教材作者简介注释的典型范式。除上述三部分内容外,部编教材中还有一些古诗文篇目的题解背景注释中有背景介绍注释,本文所研究的篇目中就有《记承天寺夜游》一课的注释中写道“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编者在注释时特意介绍了文章写作背景,便于学生在学习时理解作者的主观情感。古人读诗可以不用注释,但今人读诗不能没有注释。陈永正先生说过,“诗中的名物典故,于古人是常识,于今人则不能通晓。”[3]所以对名物制度进行注释十分必要。广义上的名物范围极广,它不仅包括“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4],还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等。教材古代游记散文注释中关于名物制度的注释共有11处,主要是关于人名和地名两类,以下列举2例作简要阐述。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注: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字子京,范仲淹的朋友。②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注: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①是对人名的解释,②是对地名的注释。编者特意在注释中点明,是为了让学生们分清它们的具体所指,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古代地理文化知识。史实典故注释是教材注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梳理的古代游记散文注释中有关于典故出处的注释有1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注:语出《诗经·大雅·早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教材中的典故注释,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历史、知晓原意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上是对部编本教材古代游记散文注释内容的举例分析,从注音释义、语法用字和文化常识三个方面,可以发现教材注释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便利。所以,一线的师生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注释,达到古文教与学的多元高效。

二.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主要特点

在上一部分中,笔者已经对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古代游记注释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根据分类的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古代游记注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涵盖面比较广

通过上述的梳理,可以看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古代游记篇目均是各朝各代文质兼美的精品名篇,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其注释内容也类型多样,从解释字词音义、讲解语法现象到介绍文化常识,可谓是应有尽有。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与古景古物之美的感悟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注重对历史文化背景的解释

由于时间久远、背景复杂,古代很多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还有历史背景与今天都有很大的差异,若不给出注释,我们很难理解其中的要义。据统计,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古代游记注释中,涉及到历史文化背景的注释有近四十条,超过注释总量的16%,这足以看出教材编者对此类注释的重视。此类注释的文化含量较高,体现了教材注释的人文性,突出了古代游记语言优美、形式多样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非常有助益的。

(三)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

除了以上两点,古代游记注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释内容的量与时代和学段有密切的联系。从注释的时代分布来看,无论是整体还是单篇,古代游记注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古时期。上古时段的古文语言陌生度偏高,因而为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初中阶段这个时期的古文选篇相对较少,篇幅也较短,才使上古时段注释量低于中古时期。从学段分布看,学段上升篇幅加长,注释量也随之递增,如八年级上册古代游记注释最多的是《三峡》,有27条,八年级下册最多的是《桃花源记》,43条,九年级上册最多的是《岳阳楼记》,50条。《三峡》和《桃花源记》都是魏晋时期的骈体文作品,其中《三峡》属于记实类游记,这类游记是用生动的语言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行描写,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游记散文的类型,学习其中景物描写的方法,因此注释量并不多;《桃花源记》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我们并不知道文中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否真实存在,文中有许多地方与今人的理解并不相同,因此注释量相对增多了。《岳阳楼记》是写景抒情类游记,此类游记的特点是既注重景色的描写,也注重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部编教材在选编时偏重此类文体,因此它是提高初中生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注释量最大是有理可据的。

三.古代游记选篇注释的应用对策

作为文言文篇目的重要辅助工具,注释既是扫除语言障碍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链接古今文化的一条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注释对于文言文的重要性几乎称得上是人尽皆知,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合理且有效地利用注释的却并不多,加之部编教材中的注释调整较大,为一线师生的教学造成了诸多阻碍。下面就从师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古代游记注释在教学中的应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托,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研读教材,这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是年轻一代的培育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5]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要比现代文教学困难,这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仔细研读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注释,它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首先要端正对注释的态度,重视注释在古代游记教学中的作用,主动引导学生从注释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其次要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善于运用不同的工具手段来补充对古代游记注释的理解。还要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教材中的注释,例如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课将“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郁郁”一词译为“形容草木茂盛”,笔者认为此处注释不够完善。在《辞源》和《古代汉语词典》中的“郁郁”皆有“香气发散”“香气浓烈”这一义项,而且在《后汉书·冯衍传下》:“光扈扈而煬耀兮,纷郁郁而畅美。”就有李贤注:“郁郁,香气也”。“沅有芷兮澧有兰”,“芷”和“兰”都是典型的香草,自然用“郁郁”去形容它们香气发越,笔者认为这里将“郁郁”的注释改为“形容草木茂盛。一说,形容芳香”,更为符合。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对此类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注释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文言文注释的能力。鉴于对注释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应当首先克服对文言文的恐惧,接纳注释给予我们的信息,善于从注释的角度去解读整篇文章,学会运用注释来预习课文,并且要善于发现教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利用相关资料和工具小心进行求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清)戴震.戴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3.

[2]郭芹纳.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

[3]陈永正.诗注要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8.

[4]崔高维校点.周礼[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7.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对策

初中历史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客观的认识历史,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历史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分析,初中历史课程主要与历史知识,历史文化相连。由于学科的属性,导致初中历史知识相对落后,具有过去性特点。并且初中历史知识涉及面广,具有跨学科性,融合各科知识,知识点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而初中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龄,对于历史知识与文化没有太大的兴趣可言,初中历史知识在吸引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热点方面很是缺乏,学生对这些久远的,落后的知识上没有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想要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的状况也是较难的。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效鉴于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过去性特点,初中历史课堂呈现一潭死水现象。初中学生活泼好动,青春活力,对于新鲜的,快乐的,与时俱进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追求时尚,追求现代,更是将自己的生活学习与时尚相连。而初中历史课程研究的恰是过去的知识,过时的技术,学生对于时尚现代的知识趋之若鹜,对于历史知识产生不了兴趣,学习上就更没有激情可言了,历史课堂的低效是必然的结果。2.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模式单一不管是历史知识还是历史技能,还是历史文化等,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上课时也大都是以文字传授为主,过去的知识,枯燥的文字,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昏昏欲睡,学生提不起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教学模式单一,让学生一直在同样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学习的又是枯燥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方面你的知识,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呈现出死气沉沉的现象。3.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欠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中我们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初中历史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中心位置,一切以教师讲授,教师的活动为中心,为重点,学习的事情成了教师应该做得事情,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凸显,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不能彰显,学生也就丧失了学习主体的地位,缺乏主动学习精神,没有将学习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二、初中历史课堂针对教学现状进行对策分析

1.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习更高效教学效率高效,学习效率高效,一直是教育的追求,课堂高效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引导,督促,激励的功能更是在高效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枯燥、乏味与娱乐、游戏愉悦性相比,是相当明显的。学生喜好的就是能让自己开心的、愉快的事情,对于需要自己努力、付出行动的事情一般不是很热衷。学习本身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工作,再加上历史知识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低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如此。教师要发现个中缘由,找出原因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让初中历史课堂高效、让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可言,就要将历史那些较为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将历史知识用不同的形式、不同展示方式展示出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知识与文化,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感,提高教学效率。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厌烦。所以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更换不同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从不同的教学模式中同样能获得新知,但是不同的是学生的学习激情不一样了,学习兴趣不一样了,教学效率也自然不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会恰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比如:什么样的知识内容采用讲授式;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何种的教学模式又是适合本次历史课堂内容的传授的,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心斟酌,用新鲜感、创意让学生产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与爱好。3.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知道,教师也明了,但是为了能在课堂中大量的充塞历史知识,能在一堂历史课中尽可能的讲授更多的知识,一般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情,充分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一切教学活动的设置,一切教学内容的确定都要将学生放在首位,教学流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的快乐感,自信感,这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能称得上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缪文兵.“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和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4).

[2]谢继勇.谈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问方法的使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3).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9

当然,也有个别说得较好而让人心里为之一热的:知识分子要是都能像这样知道我们民族需要什么精神,那该多好啊!但是,面对绝大多数的上述情况,心里不免隐隐作痛:一,这些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研读期间正是奠立学术思想的时候,是影响其一生的时候,而思想资源如此贫乏,以后如何做学问呢?--这是文科,不是理科啊!二,他们已走入知识分子的行列,是民族精神食粮的生产者啊!我觉得带他们的导师是失职的,真想问他们的导师都是谁。可是转念一想:那又有什么用呢,他们的导师难道不也是我们教育的产品吗?师生们所缺的,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缺的吗?

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理性!我们的教育,有求生的教育,这种教育给人以社会生存和政治生存以及自然生存方法,充满了计谋和韬略的同时,几乎把一切人文理性都变成工具理性,为求生而服务。我们的教育,有求美的教育,诗词歌赋,音乐绘画,都有相应的审美追求。我们的教育,有求善的教育,视善为做人的美德和追求,十分可贵。但是,我们的教育,最缺的就是求真的教育。

求真,就是穷其事物的本相,揭穿事物的实质,让人听个明白,看个明白,想个明白,做个明白,活个明白。为此,一切历史的和社会的伪饰都应该剥去。这个剥的力量就要靠理性。上帝没有给我们慧眼,人类历史的中没有航标,民族和社会要发展,每个个人要发展,只有靠理性。善是没有眼睛的,美也是没有眼睛的,在没有理性指导的情况下,它们往往会成为工具而被利用,与求美和求善的目标反向而行,此时再与求生汇合起来,形成控制人精神和行为的精神文化,什么样的人间祸殃都可能制造出来。我们民族的专制文化和民众身上的精神枷锁不正是这样产生的吗?

我们的民族缺少理性,教育也缺少理性,所以思想资源的匮乏是必然的。而越是匮乏就越是封闭,越是封闭就越是匮乏。这就使不少学人和教育共同陷入原地循环:用传统文化解释和研究传统文化,指导未来。结果,说来说去还是两千年如何如何,以后要如何如何,还得像以往如何如何。按说,经过五四之后,特别是在当前与世界接轨(主要应是思想文化接轨)的今天,这种封闭式的教育和研究方法应该改变了,可是为什么还继续存在而很少注入理性的活力呢?我们的理性素质太弱了,一代一代人的思想贫血症太重了。

历史文化常识范文篇10

应当说,报告对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概括是十分精辟的,尤其是强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更显深刻。离开了爱国主义,所谓“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等,都将因缺乏民族特质的整合,而泛化成人类多有的优长,无由彰显“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什么?按列宁的说法,就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深厚感情。可见爱国主义的核心,说到底,就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而这些舍历史教育无由。这个道理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就已经提出来了。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该文引起了轰动,民族精神问题从此为国人所关注。随着甲午战争后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民族精神问题也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志士仁人关注的热点问题。1904年《江苏》就发表了长文《民族精神论》。作者指出,一个民族的兴衰最终取决于其精神的强弱,西方各国所以强盛是因为18世纪以来它们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关于国民精神,时人又称国魂、民族魂等。何谓民族精神?当时少有明确的界说,不过从《浙江潮》上发表的著名的《国魂篇》赞美“冒险魂”、“武士魂”、“平民魂”以及“爱国心”、“统一力”来看,时人所谓民族精神的内涵大致包括:团结爱国的精神、变革进取的精神、民主自由的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所以,“铸国魂”、“爱祖国”、“祖国主义”的呼声,风靡一时,成了时代最强音。《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发刊词写道:“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特书曰:爱国主义。”至于怎样培育民族精神,人们的认识相当一致,那就是要借重历史教育。上述《民族精神论》一文说:“民族精神滥觞于何点乎?曰其历史哉,其历史哉。”章太炎认为,一些醉心欧化的人所以少爱国心,原因就在于对中国历史无知,“因为他不晓得中国的长处,见得别无可爱,就把爱国爱种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晓得,我想就是全无心肝的人,那爱国爱种的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的”。(注: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5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视中国历史文化为最可宝贵的国粹与民族的根,强调要研究国学,“爱国以学”。章太炎在流亡日本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其目的就是要在有为的青年中传承民族的根,培育民族精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华民族初步觉醒和面临危亡的时刻,志士仁人揭出了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今天,我们党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目标的同时,又一次揭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课题,这并非历史的偶然巧合,而是反映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进一步成熟。因时代的局限,当年志士仁人对民族精神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周全正确,但就其自觉地提出了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并作了自己的努力而言,毕竟又是难能可贵的。我们应当在继承前人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培育民族精神问题的认识。我以为,就历史教育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关系而言,可以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历史教育是实现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作培植根的工作。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所以我曾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它像贵如油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怀有一颗“中国心”,而永远根系祖国,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各种阻力,归国效力,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真正有效。

其二,历史教育是实现继承与弘扬民族优良传统的基础。

民族精神,说到底,就是民族优良传统的精髓。十六大报告将之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它看似抽象,实际却是具体的,因为它是历史的积淀。民族精神、优良传统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欲继承首先必须要认知,欲认知便离不开历史教育,这是不言而喻的。以“团结统一”为例,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逐渐形成了“大一统”观念。随着公元前221年,秦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封建国家,“大一统”从此也成为中国政治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秦以后,历代开国君主都不满足于偏安政权,而以天下统一为己任。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汉,所以被后人推崇,很重要一点,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雄才大略,或完成了统一大业,或安定了天下。而中国的民族心理,也习惯于把天下统一,认作是“治世”,而将割据纷争的时代,认作是“乱世”。事实上,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可见,统一是中国历史与人心的大趋向。与此相应,中国各民族人民都追求团结和执着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间,常常通过联姻来沟通民族感情和发展民族友好关系。各民族都把联姻,称作“和亲”,说明彼此都珍重相互间的亲和关系。因而,“和亲”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而王昭君等历代勇敢承担“和亲”使命,并为民族间的和睦作出贡献的许多女性,也成为了各族人民共同缅怀的巾帼英雄。而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反割台斗争,再到今天党和国家为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所做和正在做的不懈努力,不都是中华民族注重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生动的历史见证吗?很显然,如果我们不了解上述的历史,我们也就不可能理解“团结统一”何以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精神了。同样的道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也都不是抽象的,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无数生动的历史实践的记录,是民族精神氤氲化育的结果。历史是最好的教师。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必须向历史请教。离开了历史教育,既无法真正了解优良的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历史教育是引导国人培养历史责任感的基础。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要使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国人培养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这方面,历史教育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一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有赖于具备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正确的历史观。难以想像,一个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和历史感的人,会有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可以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历史素养,以开阔视野,并养成科学的历史观,进而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懂得“科学判断”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过阶段”,自觉做时代的建设者。其二,一个人历史责任感的形成,还有赖于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高的理想境界。一个目光短,思想卑微的人,不可能有历史责任感。历史教育既利于国人开拓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国人荡涤胸襟,志存高远,如同志所说,学习历史,“历史知识丰富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眼界和胸襟就可以大为开阔,精神境界就可以大为提高”。

、邓小平、等党的三代领导人历来都高度重视历史教育。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落实不力,多年来历史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断被削弱。商潮滚滚,人多浮躁,历史和历史教育既不能创造经济效益,自然不被重视。电视上倒有不少历史剧热播,但那是出于商机需要的“戏说”,不是真正在讲历史,许多胡编乱造,甚至误人非浅。国民的历史教育,本来主要是依赖基础教育阶段中的历史课来实现的,但现在小学是停开历史课了,中学历史课的时数也一压再压,像首善之区的北京,初中历史课将只乘下每周一节课了,聊胜于无而已。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以后就是非义务教育了。如果学生初中毕业就去就业,他的历史知识能有多少呢?即便是上了大学,如果不进历史系,这些学生终生不再接受本国历史教育,中学学的那些少得可怜的历史知识,大概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民教育的历史教育还有多少成效是可想而知的。现在许多青少年包括大学生,“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对祖国历史知之甚少。对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不断提出了批评意见。不久前,一位中科院院士著文认为,建国以来教育的主要失误有二,一是重应试教育,轻能力培养;二是不重视历史教育,许多学生爱国思想淡薄。另一位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也著文说,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朋友曾对他讲,现在有一些中国留学生,ABC即英文很好,美元、英镑也分得很清楚,就是不懂得长江与黄河,即中国历史文化,对自己的祖国缺乏感情。中国史学会前会长、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先生说得更沉重,他说:日本右翼势力正在篡改教科书,歪曲侵华历史,误导日本青少年。日本的青少年我们管不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青少年总可以加强教育吧。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历史教育,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历史都搞不清楚,将来他们又怎么知道人家在篡改历史呢!耐人寻味是,戴先生说上述话后不久,就出现了个别年轻艺人因于历史无知,不自觉为日本侵略者张目的事情,引起舆论哗然,网上更是一片谴责声。这不是偶然的,难道还不应当引起我们的反省吗!

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国民教育”新的重大课题后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真正加强国民的历史教育:

其一,对历史教育要重新定位。泛泛地说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凝聚力、培养爱国精神是不够的,至少还缺乏尖锐性。龚自珍说,“亡人国必先亡其史”,强调历史教育是关系国家兴衰荣辱的大事。这才是一针见血的判断。借现代的语言,我们必须明确,历史教育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安全,应列为国民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应当从加强历史教育入手,主管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