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十篇

时间:2023-04-05 02:52:06

创造学思想录

创造学思想录篇1

一、关于“再创造”的两次教学实践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讨活动中,我第一次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让学生懂得“列”和“行”的意义基础上,出示了课本例题中的学生座位图,使学生认识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你能确定小丽的位置吗?(第5列第4行),怎样记录比较简便呢?并出示提示:

你能使用字母、图形、符号、数字等你喜欢的方式使记录简便吗?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创造”出以下确定位置的方法:

我说:“同学们真会创造,和数学家想到一块去了。为了防止混淆,数学家在两个数之间加上逗号,并且为了显示这两个数表示的是位置这一特定的含义,两边加上小括号,还给它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数对。”

上课以后,听课的老师们都说,这堂课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施“再创造”,很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数对”。然而,静静地回味我的教学流程,我反思:“数对”真是学生创造出来的吗?不,这种“再创造”,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在我设定一定条件之下的“再创造”,是我设置好“圈套”,牵着学生鼻子走。这种“再创造”的过程,是“我的需要”,我原先担心学生不能用多样的方式来记录位置,而学生如果不“创造”出几种确定位置的情况,我认为教学不够圆满,学生在为老师“打工”!虽然学生“创造”的成果颇多,但对学生的意义不大,属于一种低水平的“再创造”,降低了“再创造”思想的实际意义。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启迪我们,要实现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习材料对学生来讲具有潜在的意义,二是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意向,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然就会导致机械学习。同样,要引导学生实施“再创造”,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的“再创造”的内心需求,不然,“再创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它不是一种真实的“真创造”,而是一种看似热闹的“假创造”。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再次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时,作了这样的处理。

在使学生懂得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基础上,我激趣说,你们能用这种方法确定其他同学的位置吗?学生说能。我说,下面老师在屏幕上闪动几位同学的姓名,请你依次记录下他们的位置。

师:全部记录好的同学请举手!(举手的同学很少)许多同学都没能记全,谁能说说你在记录时有什么困难?

生1:写的字太多了。

生2:老师,你放得太快了。

师:此时你在想什么呢?

师:下面老师再放一遍,大家重新记录一次好不好?

生:好!

在反馈环节,学生中主要出现以下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下面我请这几位同学说一说,你在记录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师:(指第一位同学的记录)你为什么省略掉“第”呢?

生:这样记录更快!

师:这种想法很有道理,也很有效果!(指第二位同学的记录)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只在上面写上“列”和“行”,下面记录时,对应着上面的列和行记录就行了,简洁多了。

师:有创意!(指第三个同学的记录)为什么你一个文字都不写呢?

生:因为从前面的学习我知道,一般列写在前面、行写在后面……

师:在掌握“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这样记录确实比较简洁!(指第4位同学的记录)这个同学的记录和前面一个同学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记录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不容易混淆……

师:同学们不仅会学习,而且会创造……

第二次上课时,我是借班上课的。课前,我对学生“再创造”的成效也心存疑虑,然而实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才能。当学生得出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以后,如果这时候要求学生创造出用简洁的方法来记录其他同学的位置是不现实的――思维定势在影响着他们,学生已有的图式在影响着他们,因为新课开始学生学的就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确定位置的。皮亚杰的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的。为此,在学生掌握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法确定位置的基础上,我创设了让学生记录其他几位同学的位置这样的情境。用第几列第几行这样的方法记录同学的位置,书写的汉字较多,多媒体闪动速度越来越快,一般学生难以记录完整。这一矛盾冲突造成了学生认知的不平衡,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萌芽,“怎样记录更快、更简洁呢?”――学生内心发出了这样的自我需求。在学生反思记录遇到困难、教师将课件再放一遍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涌动,“再创造”成为可能。

二、积极思考让“再创造”成为可能

两次教学实践,我对践行“再创造”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1.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再创造”的主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又指出,学生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放手让学生去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再创造”的主人。在第一次执教的过程中,我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去创造,设定了条件让学生去创造,而这种设定条件的创造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失去了创造的价值;第二次执教时,我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虽然他们创造的成果有时与教师的预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他们在创造“数对”过程中的体验,比单纯学习“数对”这一知识的价值大得多。教师在学生创造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启发,进一步完善创造的成果,得出的结论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又将成为学生今后的“再创造”积累宝贵的经验财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所指出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这里也得到一定的落实。

创造学思想录篇2

关键词:文化传播;地域题材纪录片;耦合性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151-004

纪录频道的成功开播,优秀纪录片引发的热议,现象级纪录片所带来视觉盛宴及广泛关注,使得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呈蓬勃之势,其中的地域题材纪录片也持续升温,在展现自然风貌的同时,塑造地域形象,提升地域美誉度、认知度和影响力。[1]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纪录片传播文化受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地域文化纪录片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对地域文化进行“重塑”和“他塑”;在价值重构的同时,调节社会秩序、保护民族文化基因,联接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其次,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在审视自然风貌、地域文化的同时,发挥着传播文化的现实价值。同时,全新的文化传播环境、媒介融合的变革等因素,颠覆了既有的纪录片创作和传播方式。本文通过对多部国内外热播纪录片进行梳理和解析及访谈纪录片创作团队主创人员,认为地域题材纪录片应从以下五个文化传播方面加以强化。

一、弘扬文化的创作内涵

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使得纪录片在弘扬文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胜枚举,党的十以来,在文化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入了协调、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推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纪录片人理应创新思维,于细微之处深刻体悟与觉察当下生活现实、周遭发展、文化脉动、精神风貌,记录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次次骤然即逝的历史瞬间、一场场猝不及防的惊人转变,于宏大叙事中体现细致入微,从局部真实中梳理整体认知,从现实中体察出本质,做到既弘扬文化,亦能够揭示文化内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作为承载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农村,人口不断削减,传统文化亦随之逐渐消逝。电视纪录片作为视觉媒介的产品,通过议程设置,重新建构现实世界。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展现了200多个村落,将儒家文化融入镜头并贯穿全片始终,通过纪实、记者互动等方式,关联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在《城北社区:孝德永彰》这一集中,为了照顾养母,外出打工的李维俊辞职回家这一举动,传达了儒家文化中的感恩教育,传承了“父母在,不远游”优良传统。同时,《记住乡愁》多次宣扬了重归故土、再建家乡的意味,契合了儒家文化中身心安顿的精神慰藉,让人们体会到回归传统村落,既是身体的回归,也是心灵的回归,弥合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割裂,唤醒身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纪录片《河之南》梳理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原文化,记录了这一文化的起源、兴起、发展的历史过程,通过代表性历史人物和事件实现了地域题材纪录片文化寻根的重要价值。纪录片《第三极》摄制组经过500多天的长途跋涉,足迹遍布、青海、四川等60多处秘境,摄取美景的同时,向观众展现了当地居民最朴实、本真的生存方式;充分发挥纪录作品视听语言的优势,促进了边缘文化现象的传播。纪录片《大黄山》摒弃风光片的桎梏,从自然、人文等多角度、全景式展现具象黄山之美,进而揭示了山文化中承载的文化、历史,蕴含的智慧、灵感,深度开掘了山地纪录片创作观念,发挥其作为文化载体的显在优势。纪录片《沙与海》中的牧民刘泽远,他和后代虽然生活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但各自都抱有不同的生活态度、生存理念,这些不同均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烙印、人们对于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变迁。地域题材纪录影像的表达,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记录、重构,关照自然环境的同时,亦联接了人物与自然,提炼并传播了独有的地域文化。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以冷静的视角,通过鄂伦春族最后的萨满孟金福呈现了其在居住方式变迁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记录了大兴安岭地区即将消亡的文化现象。

二、反思文化的创作“自觉”

纪录片如果仅仅反映现实图景、单纯地记录社会真实,是远远不够的。纵观一些优秀的纪录片,“记录”现象的同时,蕴含了思辨和质疑的批判精神,引发观众对现实的反思、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对周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思。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时说“……要认识自己的文化,需要理解并联接多种文化,进而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定位文化……”[2]因此,地域题材纪录片对于文化的反思,体现了其创作过程中的“自觉”。

在以往的论著中,关于纪录片中的“文化自觉”大多停留于“虚构”与“纪实”表现形式的争论中,忽视了纪录片作为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固化了纪录片创作者的思维,于其本身所要体现的“文化自觉”也是相背离的。纪实能够呈现事实,而虚构则能将文化内涵创作性地蕴含于影像之中,凸显区域文化与艺术的张力。其次,在“文化自觉”的理论框架下,不仅要记录文化外观,更要深刻表达其所依存的文化结构;在展现和描绘文化的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时空完整性,以全景的思维构建文化图景,揭示文化内涵。因为,只有“自知”,才能“自觉”。纪录片《纽带》运用历史场景再现的方式,协调兼顾海外汉学者的性质和趣味、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受众对历史纪录片的审美期待等多种因素,是纪录片创作者高度文化自觉的产物。

纪录影片《消失的村庄》中吕氏父子所居的村庄,正如中国若干的偏远村庄一样,成为老人与儿童的留守地,而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男女则随着经济大潮奔向城市;而迁徙令的颁布,后代对城市的认同和向往,使村落从物质和思想层面不断衰败直至瓦解。地域题材纪录片以真实的事件,微观的人的视角,讲述了地域因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文化、思想的变迁,通过深入记录和旁观审视,更有利于观众透过镜头反思发展着的中国文化。

三、塑造形象的作使命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中国经济和整个世界高度相联。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不但展现人文风貌、地域特点,更应该深刻刻画人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观念变迁,塑造区域文化图景,探索经济发展机遇。英籍社会学家贝拉・迪克斯在《被展示的文化》中强调:“当代文化展示已经从严肃的官方描绘转向民间。”[3]而纪录片也不仅是顾兹曼眼中的“相册”,更是一张文化名片,一张避免被误读的名片。2010年中外合作的《美丽中国》被誉为一张递给世界的“中国名片”。如果说《美丽中国》是一张中外合作下的“人文地理”名片,那么《舌尖上的中国》则是一张中国自己递向国际的“饮食文化”名片。影片以渗透于中国人生活各个层面的美食为中心,折射了与美食相关的人和事,蕴含其中既是生活情趣,更是人生智慧、生存哲理。只有这样的“名片”越来越多,才能更为客观、理性、多角度地展现出丰富立体的中国。

其次,通过纪录片塑造地域乃至国家的形象,有“自塑”亦有“他塑”。“西方主流媒体在国际社会相对强势地位,因此对‘中国崛起’的形象建构是其塑造中国家形象的切入口之一。”[4]正是由于中国媒体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不足,给了西方媒体更多的机会。《龙的翅膀与爪牙:西方主流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崛起”的形象建构》一文梳理了2005年至2014年主要发达英语国家的主流媒体及知名的播出机构的纪录片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分析了他者视角下“中国崛起论”、“中国”等观点的建构。撇开观察视角、内容本身的局限,单从诸如《中国人要来了》(The China are Coming)、《中国人如何蒙骗了世界》(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拜金王朝》(The Ka-Ching Dynasty)等一系列危言耸听的片名中,我们解读到西方主流媒体并未能呈现真实中国,展示中国国家文化所蕴含的应有之义。因此,纪录片应发挥其题材内容真实、在国际传播中的传播力较强的优势,勇于担当讲述中国国家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内涵、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

发展中的国家、变化中的国际环境,令我们能够客观审慎地记录、呈现、审视乃至传播我们的文化。进入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文化的对话需要更多的平台消除彼此间的误解,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具体而言,纪录片应主动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在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因素及传播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同时,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在尊重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规则的同时,还需要把握纪录片传播市场化运作体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遵循纪录片市场规律,在技术层面满足国际市场标准,在内容层面继续深耕与打磨创作者的讲故事水平。西方国家的纪录片创作理念与市场化道路日臻成熟,所形成的戏剧性、逻辑性强,兼具娱乐化的同时,给受众以很强的代入感,这些创作规律需要中国纪录片人在不断的交流和学习中吸纳和创造性地运用。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他者”视角的纪录片作品《超级中国》在尊重跨文化传播规律之下,能够以悬念的方式揭晓并解读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多重原因,堪称跨文化传播中的精品之作。唯有讲述精彩的故事,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国家的形象在有效传播中得以塑造。

四、构建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尹鸿教授认为“提升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需要注重价值观的输出” [5]纪录片《的诱惑》在当时被誉于“散文诗式”的纪录片佳作,但在今天看来,夸张的抒情、空洞的解说不仅难以吸引受众,更难以表达文化之精髓。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摄像机是工具也是理念,是手段也是目的,影像不仅记录文化、表达文化,同时也阐释文化、塑造文化。在媒介环境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纪录片创作与传播在国际市场已成功打开局面,要作为国家“软实力”一个窗口,还需要把握当前时机,加强与海外机构的合作,持续不断输出精品。构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我国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但是,中国纪录片的创作者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将获取影展资格及经济利益作为主要传播目的进而迎合西方国家视点,将会失去纪录的品格,遑论“软实力”构建。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制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以按照你的设想行事。”[6]《望长城》堪称当时纪录片创作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前,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者却习惯于抛弃受众意识,以一种无可辩驳的“宏大”姿态,难以以受众、市场接受的创作思维构建文化软实力。除了技术的发展,《望长城》是创作思维的焕新。创作团队在中日合作中,大胆摒弃观念的窠臼,将《东方老墙》文本、“画面加解说”的桎梏抛出“长城之外”,将直观感性的语言融入恰当的文化传播,堪称彼时纪录片创作的一股清流。纪录片通过视听语言吸引受众,激发其感性想象与理性思考,较之博物馆式的展示,生动而直抵人心,传播面更广、效果显著。然而,纪录片的创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从感性到理性,是认知拓展的必由之路,受众更乐于在视听愉悦、情感共鸣之后,于“润物细无声”之中接受或领悟影片的思想精髓,利用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意识的感召作用。一个民族对其所处环境及文化的认同与共识,形成了这个民族所共通的记忆和历史,借助文化的纽带构建文化软实力。可见,不同时期的纪录片创作,应借助技术手段和艺术观念的发展,协同文化的创新形式,以便更好地构建文化中蕴含的软实力。

五、创新格局下的思维革命

如果说技术和观念的发展使纪录片从“小众”走向“大众”,那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以“颠覆”性的飞跃,重构新的文化格局。人人皆可媒体的时代,“传者”与“受者”的概念几近模糊;“草根媒体”平台的涌现,丰富了资源,降低了门槛;利益的裹挟、唯“用户眼球”商业格局,使得文化传播在互联网的思维框架之下,专业化程度瓦解,文化品格终将不保。全新的媒体环境、多变的智能设备、新兴的媒介组织,用户主体意识的强化、信息化进程飞速发展,对于地域文化纪录片的创作者与传播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考验。传播迅速、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乃传统媒体无法超越,然而浮躁的传播环境之下,更加需要纪录片的创作者能够以审慎的态度书写文化,以专业的精神传播文化。纪录片《大秦岭》通过逼真的景像还原展示了秦岭文化,并以专业的视角解读地域文化,取得了显著效果。诚然,艺术创作只是手段,而思想性才是文化展示的终极目标。因此,纪录片的创作者应充分发挥纪录影像的具象连贯、生动完整等方面的优势,从对地域人文地理风貌的展示中传播地域文化,建构地域形象,提升地域文化品格。

学者刘洁在《活态: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存续》文章中认为:“……传统文化也是活态的,而不是概念性的现实生活剥离物。……‘活态’已成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7]基于“活态传承”的视野,在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不应止于描述和记录本身,而是在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关照历史与当下、人与周围的环境同时,创新思维,以媒体人应有的专业策略,重构我们的认知。

任何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独创性及存在的合理性,都有自身的逻辑、理想、世界观和道德观,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应该联系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纪录片的创作者也应站在全球文化的角度上去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及合理性。对于地域文化的叙述,是在国家历史的框架中展开的,其选题的范围、创作的视野不应受地域的影响,以一种全局思维,无论在理论研究框架还是在实践创作模式上,耦合当下文化,发挥纪录片这一片种的优势,促使我国地域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达到更为理想的境地。

参考文献:

[1]闫伟娜.纪录片影像中的地域文化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3,(4):32―37.

[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3][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4]常江,王晓培.龙的翅膀与爪牙:西方主流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崛起”的形象建构[J].现代传播,2015,(4):102―106

[5]张国涛,张陆园,杨宾.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理念与路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4,(12):136―137.

创造学思想录篇3

[关键词] 张以庆;客观性;纪录片;纪录片的形式;主观;拍摄风格

一、关于纪录片和纪录片编导

(一)纪录片的性质

纪录片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准确无误地再现”。(周兰:《纪录片――影像对历史的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是以真实生活作为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具有真实性,记录性和艺术性三个特征。作为一种满足观众心灵沟通和文化交流的传播形态,具有传递信息以及满足观众的求知欲的功能,所以对于观众来说节目信息的真实性会直接影响观感。就纪录片的创作而言,纪实性是纪录片最常见的创作特征。这在后来的逐渐发展的纪录片中被导演就“真实性”已经不完全等同于“纪实性”,这是导演为这样的纪录片赋予了另外一种“艺术美感”。

(二)编导对纪录片的主导作用

张以庆之所以创作现代叙事性纪录片更多地融入自己个人的主观色彩。笔者认为除了国内市场对于导演在纪录片创作方面的开放,是源于自我意识的加强;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纪录片的制作科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为纪录片导演从心理条件和环境方面都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张以庆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也是一位独立制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他身上奇妙地结合了。他的成名作《舟舟的世界》让世人看到了这样一种纪录片的开创;锋芒毕露的《英和白》展现孤独而压抑的情绪;到《幼儿园》收敛了锋芒,这是一部“超前的纪录片”。导演通过这些给观众表现了一个充满“现实的真实的世界”。他曾说过“纪录片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是作者个人描述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这能让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思考纪录片本身和整个社会的关系。

二、纪录片制作中编导渗透主观意识的原因

1.纪录片的拍摄内容决定影片的受众:影片的拍摄最终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张以庆通过不断积淀和自我完善,且不说纪录片是否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或是新颖的题材;不过影片能够传达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精湛的表现形式就已经赋予他的影片“拥有非常敏锐的直觉意识和略显孤独忧郁”的性格。

2.纪录片导演自身需要效果的呈现:一旦纪录片导演需要表达自己的认知观念等主观情绪时,就需要借助虚构表意的手段来完成。“能言善辩,无上权威,这就是纪录片的特征,抛开动机,也是吸引纪录电影工作者的魅力所在,也是进行启发或者欺骗的根源。”(转引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电出版社,2001:21)所以他们在乘风破浪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并且这种新的尝试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导演中出现。纪录片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就一向认为影像应该有观赏价值。《北方那努克》不仅在镜头的设计上像故事片靠拢,并且有意加入了戏剧性和悬念的引入,“弗拉哈迪完全吸收了故事片的手法,把它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所创作的,也不是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去,这样既保持了戏剧性场面感人的力量,又将其与真实的人物进行结合”。([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36)

3.创作中客观纪实与主观意识的“新融合”艺术:德国电影导演埃・莱塞说:“世界上没有客观的电影,每一个影片制作者都有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纪录电影的制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他所认为的真实,他所见所闻真实的以及他所感受的真实。确切地说所谓‘纪录电影’就是能够被电影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一种解说和感受。”(世界电影,1993年第三期)任何纪录片导演想要表达自身意识,而它又是虚无缥缈的在镜头中无法直接表现的,所以就需要寻找一个象征的载体来完成。格里尔逊认为,纪录影片不应是“观照自然的镜子”,被动、静止;而应该是“打造自然的锤子”,主动,活跃。这里所说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主要是采取戏剧化的手法对现实生活事件进行“搬演”。就像系列纪录片《故宫》中,很多场景的搬演是一种真实的还原一样。因此,不能在不假思索的“纪实”与简单的“搬演”中,淹没了影像自身具备的“表意能力”“造型能力”和“叙事能力”。纪录片是作者对现实观察的结果。摄影师通过摄录工具记录经过选择的现实生活形象,它们都肩负着拍摄者、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情感的介入,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导演制作影片的观点和思维。缺少创作者情感投入和思想升华的纯粹记录是不能称之为纪录片的。所以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导演的意识融入是重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由理性的构建并且带有责任感的进行纪录片非虚构的美学特质的表现。

三、张以庆在纪录片中如何渗透个人意识

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笔者认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寻找心灵象征的典型之作。这是一段走向孤独心灵深处的历程,这里面包括对于未知和神秘的徘徊,又充满了要摆脱沉沦重塑自身的决心。

(一)寻找具有象征性的精神载体――《舟舟的世界》

无可否置的是《舟舟的世界》让张以庆找到了他的价值所在。该片历时10个月跟踪记录了舟舟的生活轨迹,这个被展现的世界是全新的、有趣的、使人惊讶的和令人感动的。尊重一切生命、强调生命的质量、推崇人文关怀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本片在理性层面上的思考。在《舟舟的世界》里,让人感觉到的是快乐的情绪。在舟舟的世界里没有那个正常世界里的荣辱、苦乐、喜乐、名利;导演有意识地削弱舟舟日常生活中最现实最基本的起居、教育、家庭以及社会上对于残疾人的帮助,而强化舟舟作为一个独立精神主体的拯救性价值,使其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影片中一些强烈的对比使我不禁问自己,如何能真实的“活着”,能否敢于做这样一个对全世界都“默然”的“舟舟”。

(二)利用音乐和情节的铺陈来表现导演主观意识的表达――《英和白》

荣获中国四川电视节国际纪录片“金熊猫”奖的《英和白》讲述的是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内发生的故事。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一种生活存在,同时也作为一种载体承载了一些对生活现象背后的思考。纪录片不是以猎奇为目的,而是能从特殊的现象中折射出一些人类普遍的东西。《英和白》中,观众透过栅栏看大熊猫,大熊猫也以同样的视角在观看我们,我们是看客,我们也是被观看的对象。张以庆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去关照人和动物的尊严,去揭示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去探究人的精神实质。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与心灵最接近的表达工具,早期的纪录片导演甚至会为自己的作品特别创作主题曲,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喜欢用有源声音来完成主观音乐过去所承担的功能。在《英和白》中歌剧把白和她的一半意大利血统联系了起来,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白身上的异国风情,使得整部影片更丰富,维度更广。而在《英和白》快要结束时,通过白观看三个男高音的演唱会时采用叠画的手法展现她和父母的合影,还有白和英从前在美国演出的照片,让观众看到了时间的重量和历史的苍凉,而这一切情绪的涌现都源于音乐与人内心的沟通和契合导致,所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是一切意象的源头。

(三)加入情节性的影音组合来表达导演主观思想――《幼儿园》

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要想获得美感就需要将环境、现实、生活和作者的审美情绪与精神境界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幼儿园》中,镜头很少选用室外或者是景深开阔的镜头,即便的选用也是采取虚焦的方式来表现。快两个小时的影片中,较少描写老师以及家长如何疼爱孩子,更多的是表现的孩子之间的争斗与顽劣的性情。张以庆导演的每一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一部分儿时的记忆,无论是他的早期作品还是近期。在这里,纪录片不仅仅是记录一种社会现实,更多的是在记录导演的一种经历,记录的是导演的一个成长心路,我想这从某种形式上也能称之为“写实”吧。整部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通常最后才被接走陈志鹏。每次看到他在窗前盼望妈妈的背影时,我总是会感同身受的想起自己在幼儿园里渡过的时光。有时候共鸣并不需要很刻意的描绘,导演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或者是一个眼神来唤起观众内心深处柔软的角落,并且通过细节与情节的融合依靠捕捉与剪辑很好地呈现给观众。影片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就充分表现出整个故事脉络,这样利用细节来铺设情节的部分如果观众仔细观察一定会发现很多张以庆故意“着色的痕迹”。《幼儿园》显得松弛自然,寓意深长。并像张以庆以前的片子让你看出它无处不在的刻意雕琢,鲜明地告诉你它在说些什么。它的精心和考究都掩饰在了随意和自然的背后,也在表达着张以庆个人的独特感受。但这种感受不再是单一的声音,是复调的,块状的,散装的,大乐队式的。这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很好地符合张以庆一贯的“纪录片”风格,通过导演的镜头表现出来的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现实的社会”,这时我忽然意识到或许儿时那种而刺眼的真实,才是人之初的样子吧。

四、结 语

从张以庆这三部关键的影片中,我通过寻找意识附着的载体、完成影像的组合和阐述音乐转化情绪的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导演摆脱单纯的记录生活,而是影片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以获得美感意蕴的过程。有人说张以庆以及他的作品颇具思想力、震撼力、开拓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及审视的视野,呈现了深邃的让人文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思想感情而获奖不断。但是笔者认为除开对于生活的沉淀以及对于细节的思考,更多的是源于他有一颗“敢做”的心。或许从1997年那部《舟舟的世界》开始,张以庆并没有期望从中得到殊荣,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能做的一切。而在他作品中展示出来的那些具有艺术特指,唯美而精致的表现形式、电影化的拍摄、巧妙地制作以及其主观意识的顽强表现等,除开平日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以外,更多的是因为他拥有那份对于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参考文献]

[1] 宋杰.纪录片:观念与语言[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孝礼,主编.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表达[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新民,欧阳宏生.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体赏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 周兰.纪录片――想想对历史的传播[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6] 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响意义系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创造学思想录篇4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创新,创新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都齐声呼唤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教育系统应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人才智力等方面的重要支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教育也在倡导创新,“实践创新”成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六大素养之一。

什么是创新

一谈到创新,我们常常将它和新颖奇特的发明和高新科技相连,认为创新是科学家、科技发明家的事。觉得创新遥远,空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真切切地藏在某个地方,偶尔对我们露个脸。

创新不仅是创造新的东西,去改变。创新更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创新还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姿态。

创新教育的现实境遇是什么

创新教育的落实应该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自省基础上。当下的课堂充斥着简单、机械、低阶的思维训练和浅层学习,难以让创新精神落地。借用《安娜卡列尼娜》一文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创新的课都是相似的,不创新的课各有各的问题。主要问题,一是过分关注学科教育,缺失学科育人的意识,教师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未受到丝毫影响。充斥了浅层学习,学生学会的不是知识、技能,全人的关照。二是学生少有对学科能力、思想、经验等素养的培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是学科思维的训练,更多的是机械、模仿、反复的训练和浅层学习。三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远离基本的常识,因为一味强调学习方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表面的活跃会遮蔽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浅表化,缺失深度的思考。四是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我们往往习惯从外部找原因,而缺少强化学习内驱力,因学生长期难以获得学习的深度愉悦,缺乏因深度学习而带来的创造的乐趣,失去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让创新精神在常态的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学校的价值是发展学生,发展本身意味着更新,变化。发展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学科育人实现的,是在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实现的。因此,创新教育是一种朴素的追求,是每一位教育人平素教育生活的基本选择。

创新的课,不是追逐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创新的课堂实质上应该是顺应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学情需要,研究学生的基础,走向学科,关注学科思维、学科本质、学科价值技术的结构性或意义性变化。

上周刚刚参加一次信息技术优课评审,评优课的课题是《目录》,教学内容为自动生成目录,50%的课时为了说明目录的作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其中,有位教师通过游戏比赛的方法,进行情境导入。他将下发的书本分两类:一类目录部分全部裁剪掉;另一类保留目录。课堂上分两组比赛查找书本内容,然后寻找一组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说出目录的作用,导入、讲解部分足足用了22分钟。整堂课,教师演示、学生探究实践时间不足15分钟,最后10分钟作品评价。喧嚣浮躁,走形式,跑流程。从翻开书本找到目录导入,然后锁定目录技术的学习,50%的课用各种游戏炫酷的情境导入。

工具理性一度让教师习惯死记硬背、机械单一,教学过程常常去过程,去情境,去生活。然而,今天,为了创新,教师们又过度进行情境创编,导致偏离教学目标。看起来,形式上新颖,学生参与度高,热闹喧哗。事实上,中学生对目录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的,显然,创新的课,首先立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现状,然后深度了解学科内容的本意。本课的重点是学会自动目录技术,能够自动生成目录,解决生活中研究报告、论文、宣传手册的目录编制。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还需要让孩子通过实践探究,亲历完成实践的过程,体验自动化思维这一学科本质和意义,理解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自动化、循环、迭代的算法的价值。然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适当、负责任地使用技术。

创新教育,应指向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过一种创意、负责任的生活。就在本文准备收笔时,一位美术老师兴高采烈地过来找我分享她的喜悦。她刚从《变迁中的家园》一课“高大上”的设计中走了出来,她告诉我,她将“视觉日记”引入课堂,“视觉日记”就是用口袋里装的随身小本子和笔,任意涂抹、记录生活,表达和传递信息。目的是让画笔成为孩子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更成为一生受用的对美的记录表达。她说,她为此掩面而泣,美术课,终于回到了本真的一面,回到初心。叶澜老师说:一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除了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应该为学生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思维的方法和特有的逻辑。让画笔成为孩子们看世界,解决问题的视角、思维方式和特有的逻辑,不正是她的初心?每一门学科给每个孩子的都应该是不同的,每一个孩子的获得都可以是不同的。创新的课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朴素的价值追求。

其实创新的课堂都是一样的。创新的课堂是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需要实现“从关注知识点的教学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再到学生核心素养”。创新的课堂需要教师合理创新的教学设计。创新的设计,一是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二是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

创新教育,不是要全盘否定原有的课堂,而是我们只要顺应儿童天性,从课程及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出发,教师给孩子们每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其实,创新随处可见,在课堂里,在操场上,在过道,在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尝试变化一点点,我们每个人、每一堂课都会是与众不同的、不同凡响的。

创造学思想录篇5

关键字:随想录;巴金;特点;散文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用真实的话语来表达燃烧在他心灵的深情,“真”“情”“美”就是这部著作的特点。

一、真实自然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这是人尽皆知的,巴金的《随想录》自然也不例外。读过《随想录》就会明显感受到“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乃此巨著的生命之所在。《随想录》正是巴金用全部的,真实的,坎坷的人生境遇来倾吐的作品。坚持用真实现身说法,充满真情的流露,奉行着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巴金的《随想录》之所以被推崇为“当代散文的巅峰”,就是因为他的每篇散文里,句句都是情感真挚的真心话。

《随想录》中提到的都是真人真事。巴金是从十年浩劫这场噩梦的折磨后重新站起来的老者,噩梦中充斥着谎话、空话、浮夸,没有个人真正的思想,也不许有个人真正的思想。所以从恶梦中惊醒后,这位老者认为自己应该义无反顾地“讲真话”。他在《随想录》中说,他在十年浩劫中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甚至在批斗会中也说过“打倒巴金”的话,也说过一些无辜者的坏话,因此他时常提到“欠债”“还债”等诸如此类的话,如今他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的话,正是这位老者的心声。老舍的惨死,妻子的含冤离世;为保全自己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桌等等事件的陈述是老人在无力地呐喊——“文革博物馆是用多少受难者的血与泪建起来的”。[1]在《文学的作用》中,巴金说:“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这就提示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塑造灵魂,塑造的过程要讲究方法。一句“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就指出了创作需要深入生活寻求发现创作题材,这是一个合格作家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

《随想录》中有很醒目的三篇随想《小端端》《再说端端》《三说端端》。端端是巴金老人的外孙女,三篇文章从上小学的端端谈到上中学的端端,可见巴老对外孙女是多么疼爱。这三篇谈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教育。巴金认为外孙女学业负担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家长的启发辅导对孩子非常重要,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大好时光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多玩玩,张扬个性,而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这种教育理念到今天也是很先进的。

二、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巴金《随想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对故友或亲人的怀念是《随想录》的一个重要主题,早已过古稀之年的巴金就自己的记忆所及,对师长、朋友和亲人进行追述或怀念,朴素平淡的字里行间流动的是真挚的感情,散文《怀念萧珊》当属最佳之作。刘锡庆曾经评论:“巴金的‘怀人’楚楚动人,特别是《怀念萧珊》,正气磅礴,情如泉涌,全然是用血和泪流成的‘圣文’。不仅祭奠了亡妻,同时也祭奠了所有在浩劫中殇逝的英魂。”巴金用渗着血和泪的文字深情哀悼含恨死去的妻子。萧珊的善良美丽和她在文革中遭受到的非人折磨,留给人们深长的思考。在《怀念老舍同志》《怀念鲁迅先生》等怀念性散文中,在《把心交给读者》《说真话》《愿化泥土》等议论性散文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感情。张丽君有过这样的评论:“这些情,有的是怀念曾经与他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发妻的,有的是纪念文坛挚友和前辈的,而更多的是抒发了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正义和真理的爱。这种爱正是强烈感情的源泉。”巴金说过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而这种发泄和倾吐的情与爱让读者常常感受到一种高尚人格力量的震撼。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有“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之说,美国的苏珊?朗格也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巴金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与倾注恰好印证了这些观点。

巴金《随想录》强调了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在《随想录》中巴金意识到,在“文革”中自己是“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认为这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最大悲痛。在《真话集?十年一梦》中引用林琴南翻译的《十字军英雄记》中的一句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文革后巴金认识到没有思想没有自我是多么可怕。如果他所说的“奴在心者”所危害的只是自己,还不至于真切而透彻的话,那么他对自己在“文革”对其他人所造成的伤害的自省与剖析则是他对自己毫无掩饰的解剖。

“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唯有包含了反思与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撞击读者的心灵,激起读者的共鸣。才能用文学之光照亮人类思想的前行之路,反思与责任也是未来作家们必须牢记的准则。”[2]三、美的洋溢《随想录》更是一部很美的散文集。美在清新、朴素、含蓄、抒情的文笔,美在个性张扬的思想与创作方式。读巴金的作品,如同在倾听作者说梦论事,娓娓道来,文词简洁,寓意丰富。《随想录》的语言无需华丽辞藻的铺排渲染,重在朴素的审美意识。普通的话语,平实地叙写,亲切流畅的韵味,于朴素中脱出优美,乃是更高境界。

一个“随”字,既是巴金平和近人的处世风格,亦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从题材看,可谓信手拈来,150篇随想包含各种题材,针砭时弊、讴歌怀念……一个“随”字更是巴金情绪的透视表,那笑、那喜、那忧、那哭、那人、那事、那景……这些文字只是记录巴金随时随地的感想,是巴金个性的张扬,既无系统也不高明,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无技巧——艺术的最高境界。

此真、情、美乃巴金《随想录》的特点,巴金将这三位一体倾注于他的这部作品,成就了他在散文、在当代文学上的地位。

注释

创造学思想录篇6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摄影;视觉艺术;多元化

摄影艺术的发展是人类艺术的回归,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一种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稳定。摄影瞬间的创造性让我们看清了日常生活情景和 现代 社会背景,从直观的感性思维解构了沉重的理性思维。

一、摄影艺术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展示了我们日常未察觉的东西

早期摄影对现实单纯的再现和记录到今天多媒体摄影充满自由的幻想。摄影已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视觉观念,可以生成和构成我们看得见但又十分陌生的现实。如安迪沃霍尔的《梦露》、《可口可乐瓶子》用了我们非常熟悉又十分大众化的视觉来表现对 工业 时代、复制时代的理解和反讽。

后现代艺术的拼接与融合为摄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传统摄影仅仅是利用镜头、暗箱和化学材料来客观记录外界事物景像的一种方法,过于客观再现、写实记录,很难在视觉记录中自由地加入艺术家的主观意识。表现空间受限于技术。传统摄影机的出现给再现艺术带来新的思考方式。摄影机产生于现代科学,但又不可避免的依赖科学技术。传统摄影的光圈、速度、快门都是影像的关键,我们可以用很快的快门速度清晰地记录巨速的赛车,又可以用极慢的快门速度记录星辰的运动 规律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又受限于光和影。WWw.133229.CoM大多数摄影艺术家都是用刮、擦、压、磨等技法表现肌理效果与油画作品的笔触效果不分上下的作品,如格特鲁特.凯塞比亚《食槽》,克莱伦斯·怀特《果园》,这些在摄影底片上的创作,随着多媒体摄影的出现给适应艺术带来了崭新的空间。

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新的视觉观念——摄影、摄像、多媒体

摄影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借助多媒体区别于传统艺术,它可以毫无拒绝地描述一切东西,波密尔顿《正反画》、罗森奎斯特《f一ⅲ》就是典型现代复制艺术,是由手工转变信息的具体表现。

由于摄影和多媒体的出现,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艺术观念去界定它了。各种绘图软件在多媒体的融合,让我们对影像作品可以愈来愈随人所愿的创造,如传统艺术的浮雕、版画、油画的效果都可以通过摄影的影像表现。这时艺术家的观念已不是绘画和雕塑作为最终结果了。马塞尔.杜桑的概念是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而不是媒介。多媒体摄影为艺术家的思想提供了理想的张力。艺术家的作品游乐前所未有的表现空间,正如现代的建筑艺术、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在多媒体摄影中最大多化被接受。

多媒体为摄影的表现创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推动着摄影艺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新思维新观念,新的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传统摄影是以技术为前提的摄影,而多媒体摄影艺术则是数字的生动体现,那种非常自由的创作和表现是一种全新的视觉艺术。

摄影的多媒体时代是指传统的再现和记录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而又相互融合的多元化时期。传统摄影技术,数码摄影的多元,多媒体幻想,不同媒介的相互包容,构成全新的摄影技术——新视觉艺术。

创造学思想录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21-02

信息技术是集知识性、技术性于一体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最能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科之一。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更多的是鼓励与宽容学生,与之建立起真诚、宽松、共融的关系。鼓励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1.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给足学生思维的时空,加强交互式的探讨,实现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多方面交互式的感悟及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容易形成创新的火花。充分肯定,及时引导,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启发,受到鼓舞。学生有了兴趣,创造力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2.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加重要,需要在培养中继续激发,以调动起全体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十分重要,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画图”,如何使用橡皮擦PE时,学生对橡皮擦的使用并不感兴趣。笔者先写出一个“日”字,问学生:怎样就能把“日”字变成一些数字呢?立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积极、认真地思考,很快便有人提出他能变成的一些数字。大家互相补充,最后得出把某些线擦掉,就能得出0、1、2、3……9等10个数字,后来还有学生说还能擦出11、17等两位数。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

比如,教学“边框和底纹”时,只详细讲解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边框”的操作,至于“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的使用方法。

3.努力巩固学生的兴趣。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当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会有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巩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探究兴趣。

二、设计探索机会,激发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操作、创造,实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1.设疑启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要给学生更多自我学习和钻研的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质疑发问,敢于打破常规。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以此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如在讲授Windows98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让学生上机时发现不了自己的文件,他们便提出“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生会提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它目录中后再删除原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手脑并用。手脑并用,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功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从而巩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一方面指导学生练习基本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引进或自制一些音乐、游戏软件及辅助教学的课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

如,在学完“Word的功能和使用”后,给学生看一份精美的小报,问学生自己有没有信心制作出类似的小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在编制这份小报时,学生需要运用Word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要会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要会设置插图、艺术字;要会绘制表格,设置边框、底纹等等。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选择内容、插图,自己构思、排版。最后还可选出几份优秀作品,通过打印机输出后奖励给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还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

3.鼓励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被展示的学生得到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时间长了,学生创作的思想解放了,也就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4.组织比赛活动。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

5.把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知识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在讲解PowerPoint引入动画操作时,可选用生物中细胞分裂的动画、物理中核聚变核裂变的动画、化学中的一些复杂抽象的化学变化等均可引入。让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操作,同时,又给予学生生动形象细致入微的显示,进而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学习其他科目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创新思维,离开创新思维,创造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运用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多种方式显示教学信息,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眼、耳、手、脑都得到调动,加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培养思维品质。

创造学思想录篇8

一、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形象遵循艺术创作形成的“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力度记号”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火车由启动向远处开去,然后由远处向近处开来,想一想声音有哪些变化?然后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用自己理解的动作和图形表示出来。后来学生创编的动作和画的图形各不相同,虽然是各式各样,但是所表现的力度是一致的: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这时,我乘机揭示音乐王国中的力度记号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创编动作、画图,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二、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尝试、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不受教师“先人为主”观念的制约时,自己“试一试”,可试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例如歌表演《小猪睡觉》预先布置学生去想像小猪的形象,上课时让学生观看一段小猪的生活录像,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茅塞顿开,边看边模仿。

待看完录像后,播放范唱音乐,叫学生们根据音乐情绪和歌词内容自由想像创作,如小猪进食的神态、睡觉的姿势……再通过启发、提示、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分段、分组想像创作。学生积极投入,创作了很多动作,表演了各种情景。这种让学生试一试的方法,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发挥想像,让他们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像这样教师努力创设尝试条件让学生先“试一试”,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等于给学生注入了发挥创造力的兴奋剂,学生愿意运用自己的心去思考、去探索,就有可能出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迹”。

三、 倡导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提倡求异思维,教师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音乐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记得有一次我教学生学唱歌曲《我爱雪莲花》,歌词“我叫吐依拉,生在天山下,从小爱爬山吆,采来雪莲花……”激发了学生的灵感,有个学生随口唱出“我叫邵维娜,生在狼山下,从小爱爬山吆,采来迎春花……”。其他的学生受她影响,也纷纷自编歌词,甚至有的学生在表演时还加上滑音,饶有风趣!

创造学思想录篇9

如何进行创新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育部最近分别对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进行了改革,今后中小学生的这两门课将避免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更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则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单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更看中知识以外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会生存、学会做事。

在这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在新的课程教学中突出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要认真学习创造学理论,了解创新精神的表现,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好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加强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要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投入的情感被学生感受后再作用于教师形成一种教与学相互推进的合力。

2、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独立思考列为学生的第一常规训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有每事问。”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它不是天生的需要激发和培养。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思考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对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多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达到会看书、会思考、会质疑。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和焦虑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探讨和阐述找到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再次要学习和引进创造技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全教会决定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我们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时,学习和引进创造学的某些创造技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使创新精神的培养取得更大成效。那么可以引进哪些新的教法?

1、问题—自学—讨论(即智力激励法)。该教法的特点是提出启发性很强的问题,给学生充足时间自学,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广泛讨论。该法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智力互激、信息互补、思维共振、设想共生的环境,形成主动思考、大胆联想、积极创新的良好气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检核目录法。人们以检核目录的方式逐项思考,就会引导思维有序进行,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在检核目录中,5W1H法更适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5W1H法是:1)是什么(What)? 2)为什么(Why)? 3)怎么做(How)?4)什么时间(When)?5)什么地方(Where)?6)什么人(Who)?思想政治课的大多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从头三个层次进行思考,部分知识可以从6个层次思考。

3、组合创造法。组合创造法是一种通过多种原理和方法组合产生新的成果的创造技法。初中思想政治课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原理、方法分析某些社会现象,从而使学生的认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4、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引导人们用挑剔的眼光和列举的方法将研究对象的缺点列举出来,使人们在改革旧事物上明确方向,增强力量。例如在分析批判伪科学(法轮功)封建思想残余,环境污染行为等方面都可以运用缺点列举法。

最后,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初中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应注意这么几点:

创造学思想录篇10

关键词:电视艺术;创造潜能;电子技术

电视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和载体,而电视艺术是被电视传播的艺术形态,以审美为中心目的的电视文艺、纪实艺术,所以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造型,运用艺术审美思维把握表现客观条件,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审美为终极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称之为电视艺术。我们可以把现在荧屏上的节目主要分为三大类:电视新闻,电视专题(纪实),电视文艺(艺术)。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专题是用审美手段表现真实课题。电视文艺则是审美的艺术,是“诗意的栖息”。

一、电视文学

电视文学是指被电视化了的文学,其类型主要有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

电视小说的创作形态主要有两种:电视剧和电视的小说。电视剧改编时应强化戏剧性、冲突性并由导演完成改编,所以电视剧艺术本质上是导演的艺术。我们现在荧屏上看到的《红楼梦》《三国演义》《围城》等影视作品都是由著名小说改编而来。

电视报告文学是将真实和虚构融为一体,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体裁。它具有鲜明的新闻性,报告的对象皆为真人真事,伴随当事人现身说法的同期声和生活复原的现场声,并不时有长镜头的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乃至抓拍转瞬即逝的细节捕捉都体现了其浓郁的文学性;最后,它还具有深刻的论辩性,要求创作者对生活做判断,包括是或非的自然判断、善或恶的社会判断、美或丑的艺术判断。例如1989年郑明作品《半个世纪的爱》,在各种思潮入侵的拍摄背景下,描写了十四对金婚夫妇一种人类生活的美,体现了艺术作品最终关注的是生命。

二、电视艺术片

电视艺术片广义上指凡是具有艺术性、审美价值的作品。狭义上是指一种独立的艺术片种。其类型包括: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

电视风光艺术片是主观的、表现的、审美的。它营造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社会情状等客观存在和思想感情、观念意识等主观看法的融汇达到一种美趣境界从而悦耳悦目(如《西藏的诱惑》中佛光绿洲净土所体现的朝圣精神);它抒发感情,通过造型语言、音乐语言、诗话解说达到悦心悦神的情趣目的。它蕴育哲理,思想深蕴含蓄而不外露,体现了悦意悦志的理趣精神(如《西藏的诱惑》中宗教苦行僧代表艺术圣殿艺术教)。

电视音乐艺术片相对于电视音乐节目原艺术、一次性、短命的特征来说,是电视化视听再创作的永恒作品。它以音乐艺术为母体,以符号语言为依托,完成音画的组合。

电视舞蹈艺术片通过电视化的手段展现了舞蹈、音乐、电视、数字特技多元的美。

三、电视剧

电视剧是指运用电视艺术和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电影的诸多表现元素,构成故事性较强,易于在电视屏幕上播出,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的视听叙事形态。其主要类型有: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

电视剧观念的变化和演递:1958年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标志着电视剧的诞生,这时的直播电视小戏还是遵循戏剧创作模式体现戏剧美学。1976年电视单本剧的出现使电视剧发生了质的变化,其由室内转向室外、演播室大景转向实景、三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时空束缚转向时间自由体现了电影美学。1980年电视连续剧的出现使电视剧更新为电视美学,其具有审美特征长,以及多极艺术形态、体现了广阔社会内容和漫长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跨越模仿戏剧电影阶段的创作特征。1985年电视剧的题材样式风格拓展,具有诸多美学形态兼容的特征,多元形态电视剧形成多元美学。而电视剧真正成熟时期是伴随1990年长篇电视剧《渴望》的出现,至此电视美学得以完善。

四、电视综艺节目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近些年走入规范化、模式化、定势化的困境,必然导致走向死亡。要进行挽救必需走电视化道路给予电视化处理,如由纪录传播转化为电子创造的手段电视化;由语言单一转化为语言多元的语言电视化;由时空束缚转化为时空自由的时空电视化;由线性思维转化为场性思维的思维电视化。

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类型有: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电视选秀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的主要特征是走向自然时空、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场信息的艺术体现。电视综艺栏目的主要特征为发挥栏目化的优势、文艺样式的多元化和节目主持人的风采展现(如《魅力12·阿诗玛》中的主持人董卿就是美的化身)。

五、电视纪实作品

电视纪实作品是一种非虚构的节目形态。是指运用自然朴素方法,真实报道社会生活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纪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通过生活情状、文化现象、历史事实揭示生活本身内涵和意蕴。

其主要类型有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片两种。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取材于真实现实生活;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生命;都需运用纪实主义创作手法。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1.反映生活方式:纪录片是客观的,而专题片是主观的;2.表现生活手段:纪录片是再现,而专题片是表现;3.镜头运用:纪录片是追溯过去采用抓拍、跟拍、隐拍的形式,而专题片是体现梦境、幻觉、意识流的将来采用补拍、摆拍的形式。4.时空处理:纪录片是现在进行时,而专题片是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和将来时都有。5.结构形态:纪录片是以时间为依据的纵向结构,而专题片是以空间变化的横向结构依据思想选材。6.思维方式:纪录片再现生活、思想渗透在生活中,而专题片揭示思想、思想统帅生活。

电视专题片是指运用纪实手法对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给予集中深入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允许采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社会生活,允许创作者直接阐明观点的纪实性电视节目形态。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风格具有写实性,通过叙事以事信人;具有写意性,通过抒情以情感人;具有综合性,既是叙事和抒情的综合,也是以事信人和以情感人的综合。电视专题片的题材内容具有人物性:通过记述形象具体的事迹到描写心态直至最后揭示精神;事件性:包括记述简洁洗练的过程、描述浓墨重彩的情状、捕捉具有个性的细节;社会性:通过对关乎国计民生、热点焦点、改革转型期间新课题等题材重大主题开掘,透过现象揭示其背后本质,同时亮明关于是非善恶判断的观点;历史性:用现实的视角审视历史、情感流动负载思想、意象表现去创造艺术;文化性:揭示文化底蕴、营造诗化意境、追求审美品格。电视专题片的文体构成具有新闻性、散文性和政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