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8:19:17

创造

创造范文篇1

忠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是提升能力的前提和价值指导方针,是为了解决“为谁干”和能不能“靠得住”的问题。古人云:“立业德为先”,就是强调修德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忠诚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即人们对于组织和事业的忠诚度教育。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即观念的东西,只有内化为人的情感,内化为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忠诚教育也是一种行为训练,因为领导干部的忠诚度不是抽象的,必然要通过干部的行为表现出来,影响群众,要转化为干部的工作绩效,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有效地将忠诚教育作为培训理念,贯穿于干部培训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一种看似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培训课程,就能将忠诚教育落到实处。

“忠诚”的内涵有普世性,是一种古今中外都认同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岗位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其公职人员乃至普通公民,同样非常强调其“忠诚”度,他们也要接受忠于国家宪法、国家利益,忠于职守的教育。美国西点军校“责任、荣誉、国家”的校训,就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忠诚教育。在当代中国,特别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忠诚”,就是忠诚于党和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忠诚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岗位职责,所以忠诚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教育。

创造范文篇2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幼儿具有创造力的萌芽,他们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可塑性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使其创造力趋向自觉、稳定,让其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如何做到有意的培养呢?我认为: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样重大的发明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探究问题罢了。”可见,保护孩子好奇、好问的天性是何等重要。

首先,允许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的“求异”精神。

其次,转变旧观念,淡化成人权威,正确评价好孩子。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把鸡蛋放在屁股下想孵出小鸡;做化学实验乃至起火;因顽皮被学校开除,但他母亲能容忍他的“顽皮”、“出轨”行为,使他的创造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立在无意之中,有时甚至会有出轨的“顽劣”之举,但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定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使孩子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2.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励幼儿主动操作和积极探索。

所谓创设情景,即把合适的教育内容和任务设计为可模拟的或真实的情景,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幼儿观察、理解、体验,掌握学习的对象。例如,让孩子探索物体的沉浮现象,就必需提供可让幼儿操作、观察,进而理解的实物情景,包括装有水的大盆子、积木、玻璃球、海绵等。当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后,就不知不觉地来到水盆边,并用手反复按几次积木,发现积木一次次浮起来。他又从水里取出玻璃球,再一次次放入水中,发现玻璃球沉在水里。当他们拿起海绵用力按入水中,海绵浮起来了,几次反复后,他又开始用手在水中不停地捏,海绵吸入大量的水,慢慢地沉了下去,如此反复动作,时沉时浮,孩子们显得特别开心。他们正在反复地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这时老师问他:“你发现什么了?”他说:“海绵能吸水,变重了就沉下去”。虽然,孩子的这一操作活动并不复杂,所发现的这一道理,极为平常,但由于整个过程是孩子们自发地进行,孩子因此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思维活动,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3.发展语言,促进思维。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早期的语言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还可促使智力超前发展。对于幼儿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在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对话,这样幼儿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如教师讲述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幼儿探究问题。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幼儿思考与语言表达,让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

二、有度:即把握尺度,指在思维活动中把握幼儿创造力的规律。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忽视幼儿创造力的萌芽,必将导致对他们潜能的巨大浪费,而若拔苗助长,则欲速不达。所以,我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应遵循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幼儿尽可能充分地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及时地给予启发、引导,但也必须做到因人而异,适度引导。由于幼儿受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往往对某一科学现象的探索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因此,十分需要教师的支持鼓励和灵活、适当的指导。有一次,小朋友在玩吹泡泡的游戏,刚吹出的泡泡都是向上升,之后又落下来。一幼儿问身边的小朋友:“你看,泡泡向上飞一会儿就慢慢地落到地下碎了。”另一个幼儿说:“泡泡快落的时候你就用嘴吹它。”“那为什么不吹泡泡,泡泡就要落下来呢?”这里,幼儿已经观察到有关重力及空气浮力的物理现象。因为幼儿受年龄特点的限制,教师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知识方面的延伸,只能给幼儿简单的解释,却不能用物理术语强迫幼儿想象,干脆留给幼儿悬念——待上中学时就知道它的奥妙。

三、有机:即有机渗透,是指把创造性思维渗透到艺术活动中。

创造范文篇3

——在2003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校会上的讲话

何军祥

(2004年3月25日星期四)

一、从感动导入,鼓励同学们“创造感动”:

今天早上,我听了五(3)班一节主题为“天堂的位置”的说话课,有很多的同学来问我:何主任,请问你认为什么是最快乐呢?……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老师的心目当中,什么是最快乐的吗?我告诉当时的同学:作为老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文明有礼,个个健康成长、成材的时候是最快乐的,并且跟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感动的故事(学雷锋日的故事):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今天有四件事令我十分感动。

一是我们四5班有一个叫吴上朗的学生家长(吴成仁),一听到学校说申报市一级学校,图书室要买书,便主动地来到学校捐款100元,并且说道: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去买书,只能捐一点钱给学校。我们很感谢老师的教导,我们对这所学校很有信心……

另一件事是我们有一个老师,无意间跟某一个有果园的同学说看能否拿到一点肥泥回来,用来种花?该同学回去跟自己的父亲说了。父亲便趁中午休息的时间,从几公里外的河塘里挖出几十斤泥,用朔料袋装好,再用摩托车载来学校……

第三件事就是,我们有一个三年级的文明督导队员,名叫梁雪敏,因为家里吃饭比较晚,家人又没有送她上学,因此回到学校的时间相对较晚,未能赶上值日工作,心里很难过,便在默默地哭泣……

第四件事是,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主题为“学习雷锋精神,做合格的小公民”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同学都十分的踊跃。特别是我们学校大队部和文明督导队的小干部们,在总辅导员和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他们斗志非常高涨,尽管从学校到敬老院的路程十分遥远,来回走路要几十分钟,但他们一点也没有抱怨。到达敬老院后,他们爬上爬下,忙里忙外,十分积极地参与清洁卫生工作,有的扫地,有的抹窗,有的拖地,还有的与老爷爷、老奶奶话家常……敬老院里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爷爷、奶奶的脸庞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这就是可爱的家长!这就是可爱的同学!

……

我要告诉同学们:老师的感动来源与你们,你们要想尽办法让老师感动,让学校感动,让家长感动,让社会感动……

你们一句温暖的话,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个庄严的敬礼,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次工整的作业,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次认真的值日,能让老师感动;你的一个弯腰捡垃圾的举动,能让老师感动;你在上课时一次美丽的回答能让老师感动;你在篮球场上勇敢拼搏的精神能让老师感动;你积极参加学校申报市一级学校活动,慷慨捐款、捐书,能老师感动;老师讲完话,你给老师以真诚、热烈的掌声,也同样能令老师感动……感动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让他人感动自己,让他人得到我们的快乐呢?

二、表扬令老师感动的同学(现象):

1、全体少先队干部认真值日,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努力地工作,坚守岗位,令老师感动;

2、四(1)班的全体班干部,特别是顾嘉琪、熊绮璇、廖淑珍、李可梅等同学以身作则,积极当好老师的好帮手,令老师感动;

3、六年级的全体同学虽然为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但遵纪守法,不以大欺小,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令老师感动;

4、二年级的小朋友对人热情、有礼貌,主动敬礼、问好,令人感动;

5、四(5)班的吴上朗,六(5)班的黄光孝等同学热心助人,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创建工作中去,令老师感动

(另纸:其他令老师感动的名单)

三、指出部分不仅不能令老师感动,还令老师伤心的现象

当前个别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现象有:

1、进入网吧

(网吧是滋养犯罪分子的温床。这里不仅光线昏暗,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学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人员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容易使人学坏。)

2、打架甚至打群架成立“帮派”之类

(打架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行为,是最容易导致生命伤害和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特别是打群架的行为,更是破坏社会稳定的“炸弹”,历来受到司法部门的严厉打击。)

3、吸烟

(“吸烟”是吸毒行为的实习,百害而无一益,既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形象,影响班级的荣誉,也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环境,对他人的健康也有严重的影响。)

4、小偷小摸

(俗语说:从小偷针,到大偷金。小偷小摸的行为不仅反映出其思想品德的败坏,更对他人的财产造成直接的损失和破坏,影响社会的稳定。)

(另纸:其他令老师伤心的学生名单)

创造范文篇4

今天,挤出一点时间,和教育局局长同志和副局长同志,以及法制局副局长同志,刚才到了麻布岗中学,现在到了赤光中学,了解检查开学前后的一些工作,顺便年后看看大家,向大家拜个晚年,祝福新春。赤光中学我很多年前来过,当时是在河源市委组织部工作时,陪赤光中学的校友、我的同事吴同志和香港知名企业家吴先生来过,对学校有一定的感情。

可以说,是我县中北部学区的结合部,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尤其是赤回新学区的核心。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这一片学区引以为荣和骄傲的一面旗帜。这面鲜艳的旗帜到目前是不是仍在高高地飘扬呢?刚才,听取了校长艺凡同志的一些工作情况的汇报,镇长秋生同志和教育局局长同志对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讲得很细、很到位,特别是对近年的办学得到了赤回新学区的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我听了很欣慰。

但,刚才下车看到的校容校貌,特别是刚才看到女生宿舍和学生饭堂、冲凉房等设施时,我感慨很大,心情很不好,我们立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了,办学这么久了,还是我们大家引以为自豪的一所完中,却有600多女生住在这么简陋的铁皮瓦房里,而且在顶楼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天热就热得不得了,天冷就冷得要命,我们这些女孩子是怎样过呀?像今天这么冷的天气,真不敢想像,我作为分管教育的领导,很惭愧,很揪心。刚才边走边看边听大家汇报时,知道大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多办法和各种措施,从中可体现出赤光人民和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尤其是的班子是想干事可以干成事的有战斗力的班子,具有“胸怀理想、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众志成城”的精神,即具有新时代河源人精神,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有了这种精神,我想什么困难都难不倒这支可敬的团队,所以,到了这里我是充满信心的。下面,我顺着秋生镇长、局长的讲话内容,提几点意见,有些工作两位领导已讲得很清楚,我不再重复,有些问题或再作深化,他们没有讲到的,我再作个补充。

办学与其它中学有很多的不同,但要实现这面鲜艳旗帜能高高飘扬,重振昔日雄风,我就觉得就必须下狠决心,下狠功夫,提出一句口号:“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这话是我们河源市前任市长刘小华同志说的,用在目前和刚才我讲到的新时代河源人精神一样,最合适不过了。理由是:第一,只有抓落实,打硬仗,才能把这面旗帜扛下去。刚才听了大家开学情况的汇报,至今仍然有这么多学生没到校,生源流失十分严重,如果像这样下去,如何巩固“普九”和“普高”成果呢?我敢大胆地说一句话,如果每一学期高中都流失上百人,赤光高中部还有必要办下去吗?同志们都知道,现在东源县、源城区、连平县、和平县,面上都基本上撤了完中了,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源问题”嘛。如果高中部在你们手中办不下去,被撤并了,这面鲜艳的旗帜倒下去了,试问大家,良心何安?有何脸面面对这赤回新学区片的父老乡亲?第二,教育教学质量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去年高考重本为零,升高一级学校人数入围比率仅为20%,可以说拖了全县的后腿,我们县是72%,我们县去年高考就这一比率被面上中学拖累,包括这一严峻状况,令人担忧!所以要重振昔日的雄风,尽快给家长们一个放心、满意的教育教学水平,就需要像打一场硬仗去抓好落实。第三,校容校貌怎么改变?如果家长们看到我们刚才去看的女生宿舍,家长还放心将自己的女儿送到来读书吗?这也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不把它当作一场硬仗来抓好落实就绝对难以交待了,这也是检验我们在座同志们爱校爱生、办校能力的关键之关键,希望大家振奋精神,尽快进入打硬仗的临战状态,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第四,教育资源如何盘活整合?我相信你们学校班子已考虑过,尽管困难重重,但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刚才大家讲到、赤光二中、赤光中心小学的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大家都统一意见了,但到了最后为什么就抓不了落实哩?这就需要有打一场硬仗的决心和勇气,就需要有准确研判战局,既要看到战役中的有利方面,又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既然统筹打硬仗需要的要素,又要谋划打硬仗最好的办法,要敢于碰硬,敢于吃苦,不断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就目前这些恶仗、硬仗,如何打赢,我和大家一起作过探讨,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明确主目标。

既然是一场硬仗,就要摆开战场,确定主目标。

(一)第一目标,是防流控辍,确保生源不流失。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这面旗帜不能倒下。为此,要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要有一个质的提升。第一,今年高考重本线要有零的突破,要求不高,最起码要有一个二个;第二,上本科线和专科线的入围人数要有所增加,升学入围率不能拖全县的后腿,请袁校长务必把这个目标告诉分管高三教学的副校长;第三,初中升一中的人数要有所增加,去年是17人了,今年开始就不能少于17人,也就是说,以升学质量来给一定信心赤回新学区的人民群众,使大家放心送自己的小孩来读书。

(二)第二个目标,是整合好赤光的教育资源。我们赤光镇略为有点良知的人都知道,要发展下去,必然要整合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刚才听了大家汇报,全镇九成九以上的人都已达成共识,也就是:赤光第二中学合并到赤光中学来,赤光第二中学的校舍盘置给赤光中心小学使用,现赤光中心小学的校舍盘置给赤光中学使用。这一目标,力争在今年月日前完成好。

(三)第三个目标,是创建安全、和谐、绿色的校园。我们学校很大空间,这应感谢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为现在的留下了这么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很漂亮,但实话实说,看不到很多绿色,刚才我在麻布岗中学的座谈会上,要求校园绿化率要达到72%,在这里,我同样要求赤光中学的校园绿化率也要达到72%,不能低于全县的平均水平,我的要求是:把“校园变公园”。请马上就行动,教育局要做好跟踪督促工作。

(四)第四个目标,是马上筹划、动工建设女生宿舍。女生宿舍务必要建,再大的困难也要建,再难的这一硬仗也要打赢来,要求要在今年月日前建成并交付使用。

二、要突破主难点。

每个战役都有主难点,只要把最难的地方突破了,硬仗就能打赢。其实,这场硬仗也就两个主难点:一个是教学质量问题。重点本科有零的突破和升本科人数要有所增加是主难点,今年考出一至两个重点本科来,没有重本,本科生上线的比率也要比去年高才行,才好有所交待。另外一个是钱的问题。也就是打仗用的“粮草”、“弹药”问题,女生宿舍楼建设和“校园变公园”的主难点都在于资金,这两大方面的主难点解决了,前面的四大目标就能实现了。

三、要打好主战役。

(一)第一大战役是打好防流控辍攻坚战。会后,学校班子成员要马上开会,分工到人,责任到位,对每个没上学的学生都要了解清楚,摸清这172个生源流失的去向,作为班主任应该是防流控辍战役的“主攻手”,就应该下大力气,下足功夫,“冲锋在前”,确保学生一个不流失,一个不能落下。

(二)第二大战役是打好教学质量攻坚战。打赢教学质量翻身仗,激发大家乐意或争着送自己子弟到来读书的信心,现在关键的主战场在毕业班,高三毕业班如何应对今年3月份的广州一模,这是给学生、家长信心的一种高考演练,特别是刚才局长讲到的人机对话问题一定要重视。英语是我们的“短板”,战场上的“弱势”,我们连续几年的高考丢分,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在英语上,所以,这是一场难打的战役。我上个星期在广州参加广州龙川同乡联谊会举办的元宵春茗会上,认识了的一个叫刘平的校友,他是“世界记忆冠军”获得者,他在辅导英语听力、记忆力方面有一套独特的办法和经验,能帮助提高学生英语的成绩,刘平校友答应了我的邀请,愿意为母校的学生传授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下星期会上龙川与我具体谈合作事宜,到时请学校要主动与他联系好。

(三)第三大战役是打好建设女生宿舍攻坚战。赤光镇党委政府和学校要成立一个领导机构,确保有专人抓此项工作。今年是换届之年,给赤回新学区片人民最好的换届厚礼,就是把办好,目前最为紧迫的就是要把赤光教育资源整合好和在下学期开学之前建设一栋女生宿舍,圆这一学区片人民群众之梦。希望赤光镇党委政府要敢于担当,高度重视起来,并要派出专人具体抓好此项工作,学校要主动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无论遇到怎么样的困难,无论有多大阻力,赤光镇党委政府和赤光中学都要想尽千方百计在月日前建起一栋女生宿舍楼,请马上动员起来,尽快制订出一套方案,并实施倒逼时间表,确保工程按质依时完成,这是今年难打的一场战役,要打赢,需要足够的“弹药”,即资金哪里来?我觉得,我们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其实,赤回新学区片人民自古以来尊师重教,人文蔚起,很多的校友和赤回新学区片很多乡贤都很有钱,且热爱学校,能人辈出,这是我们最可靠的“黄埔军”、“子弟兵”、“友军”,只要我们有所作为,在这场战役中,我们不会“孤军作战”、“后盾不硬”的,我认为建设女生宿舍楼的几百万元资金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一场打不赢,当地党委政府和学校班子就很难在教育方面出“战果”了。请镇长秋生同志将这个本届党委政府在换届年的重要“战况”转达给镇委书记作文同志,相信作文同志一定更加支持、给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希望镇和学校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破解这场战役中的资金瓶颈,解决打赢仗的“粮草弹药”。需要我出面的,我责无旁贷,一定会出面协调,动员赤回新学区片乃至全县有识之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定要在下个学期开学之前把的女生住宿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掉。

(四)第四大战役是打好整合、盘活现有教育资源攻坚战。整合、盘活现有的赤光教育资源,二中与合并,二中校舍盘置给中心小学,现有中心小学校舍盘活给,这是旗帜能高高飘扬、今后发展的光明之路,是大势所趋,是民心工程,这一战役没打好,必然会影响整个战局和后续战果,打赢了,这又是在换届前给当地人民的一份厚礼,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赤光镇党委政府就要负起责任,敢于担当,要集思广益,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把正确的意见集中好,把分歧的意见统一好,把错误的意见说服好,一定要消除额头上姓氏宗族区分的狭隘思想,使大家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在这场硬仗中攻坚克难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团结协作,共同作战。请赤光镇党委政府牵起头来,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马,靠前指挥,冲锋在前,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决不能当“观察员”、“评论员”,为当地人民群众谋福祉而敢作敢为。其他干部乃至全镇上下都不能做“二传手”、“旁观者”、“老好人”,更不能暗中做“小人”、“叛徒”、“内奸”,成为当地人民的“罪人”。

(五)第五大战役是打好学校管理攻坚战。我把学校的管理归类为“十个无”,我刚才在麻布岗中学也提到了“抓‘十无’树形象”的要求,针对的现状,我也向大家提出类似的“十无”标准的学校管理建议,请学校班子根据这“十无”进行细化管理,这“十无”是:①无衣冠不整留长发;②无粗言秽语;③无抽烟吸毒;④无骑摩托上学;⑤无打麻将参与;⑥无上网逃学;⑦无早恋厌学;⑧无轻生厌世;⑨无参与帮派打群架;⑩无安全隐患。学校可以以推广《弟子规》为抓手,以“十无”为标准,量化考核各班级,促学校“三风”建设上新台阶。

创造范文篇5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从对历史的本原、主体等问题的哲学反思的角度即历史哲学角度提出了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等论断。下面我们对这一思想的内容及哲学内涵作一分析。曾系统地学习与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在内的著作,阅读中国人翻译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及中国人自己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从这些著作中,系统地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使他进一步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历史创造者问题。他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提出了关于历史创造者和历史创造问题的三个著名论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唯一动力;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以上三个论断中,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和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两个论断基本含义相近,而且都有相同思维的直接起因和相同的历史文化思想的内涵,这两个论断明确地断定了人民或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即历史创造主体,具有深厚的历史哲学的意味,如果进一步深入剖析其中的哲学内涵,对于研究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哲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整个的历史过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所决定的”的论断,但这一论断所肯定的是人民群众本身的发展决定历史过程,而且反过来人民群众也由历史过程所决定,而是以人民群众与历史过程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考虑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并未直接断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列宁承认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历史,又承认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他指出:“在一百多年以前,创造历史的是一小撮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农群众则尚在沉睡不醒的状态中。因此,当时历史的进展也是缓慢得可怕的”,“现在资本主义大大提高了一般文化,其中也有群众的文化。战争唤醒了群众,以空前未有的惨祸和痛苦激起人们。战争推动了历史,于是历史在现时就是以火车头般速度飞快前进,现在,历史是上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门前了。”(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1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列宁主要是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大众文化,从而使劳动群众享有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样的文化教育与文化创造的权利,人民群众创造了新文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且列宁还断定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创造了历史,显然这里所讲的历史,主要是指文化活动。而提出了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并明确指出历史不是由帝王将相创造的,不是英雄人物创造的,这不是简单的关于个人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而是从历史的创造者的高度对历史的本原的反思,或者是说对决定历史运动的根本力量的反思,是具有历史哲学的意味的,而不可等同于一般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的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当然,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的。下面,我们试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论述这个论断所具有的合理的内涵。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人类历史发展归结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者广大的劳动人民是生产力诸要素中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或者说“全人类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劳动者”(列宁),这样看来,归根结底,是广大的劳动者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提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论述正是基本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原理,在1938年所读的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力的诸要素:“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过程中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之统一,即生产手段与人类劳动之统一”,“从社会的方面看,社会的生产力是社会的人类及其所创造的生产手段之社会的内容。”还说:“劳动者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等等。(注:《李达文集》,第2卷,361~3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正是以这些原理为基础,而提出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的。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论断也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的思想相符合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也就是说,物质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创造历史的不是别的,正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广大劳动人民。恩格斯还直接指出:“自阶级产生以来,从没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可以不要一个劳动阶级而能够存在下去……不管不事生产的上层社会发生什么变动,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也无法生存。”(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1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这也是肯定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作用,肯定劳动者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其次,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不仅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直接或间接创造者。从总体上看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全部成果都是建立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注:《选集》,合订本,655页。)这就表明文化成果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及经济关系基础上的,因此文化从根本上讲也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至于文明成果,更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的结果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因此从根本上讲,人类文明的成果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不仅如此,劳动人民还直接创造诗歌、戏曲、通俗文学、讲唱文学等文学形式和创造了人类发明的大部分,可以说人类文化和文明中有相当部分都是来自于劳动人民。最后,在革命与战争时期,劳动人民武装起来,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生活,从而又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曾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为例来说明广大劳动人民的这种历史创造作用。他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较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历史创造作用其实质,在于打破一个旧的秩序,而建立新的秩序,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此层含义在前文已详细论过,此处不再赘述。我认为劳动人民创造历史思想从以上三个方面都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尽管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不可避免打上了当时那个特定的时期的深深烙印,但也应当充分肯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贡献。从对历史的哲学本体论反思的角度来看,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决定历史的根本力量、历史的本原问题。因为历史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而人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其主要的特点在于其创造性或者说改造性、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展示。在《实践论》中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有四类: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及文艺创作。这四类活动无一不是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对外在的对象的能动改造,而且正是这四类活动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基础。当然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生产活动在以上四类活动中具有根本的地位,是决定与支配其他三类活动的带有根本意义的实践活动,从而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讲,也是一种最终的起决定作用的实践活动,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活动都有一个主体问题,即实践活动的承担者问题,这里自然就凸显出来了历史活动主体即历史创造者问题,谁创造了历史?当然是人,但人与人之间总有区别的,首先这里所说的人是历史上的人而且是指作为以上四种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意义上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具有充当历史创造者的资格。这四类人就其共同特征而言都是劳动者,区别在于“劳力”与“劳心”的不同,不过也很难区别出何者是体力劳动,何者是脑力劳动,应当说都是体力与脑力的综合,可能各有侧重点的不同。这样来看,提出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如果把人民这一概念稍作宽泛理解不仅仅理解为工农的话,是否具有其内在的历史的本体论的意味呢?我认为,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因为提“创造”就把历史本体论问题提出来了。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上帝”成为具有本原意义的事物,如果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历史,那么人类及其历史的本原与始基自然就在于上帝那里了。同样如果认为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历史的最终的决定的力量应当从人民那里去寻找,而不应当从上帝那里去寻找。也就是说,“创造”概念本身就内含着一个何者为根本或者说何者具有本原的意义。其次,在四类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活动无疑是最为根本性的活动,因此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即狭义上讲的劳动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又具有一种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从最终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整个历史。由此可见,所讲的人民创造历史和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确实包含着一个深层次的历史的本体论问题,也就不可以泛泛地仅仅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角度加以思考了。就历史创造者与历史运动的关系而言,历史创造的过程,也正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一是历史创造者的活动总是伴随着历史的前进。因为历史上任何一种创造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创新意义的活动,所谓创造创新,即开创前人未有的局面,这也就是历史进步。二是历史创造者的总体是在不断进步的,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原因。历史创造者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古到今,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多少变化,这且不言,就其他活动而言是如此,人类实践总在更新,总在前进,当然任何时代的创造活动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也正是如此,人类才有进步,历史才向前进。历史创造者的总体演变、变化是向着一个更好更进步的方向发展的,今人比前人聪明,比前人更善于创造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三是历史运动是各类历史创造者的综合创造活动的结果,这就是列宁说的历史是由千百万人独立创造的意思,虽然是各自“独立创造”,但却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般历史的潮流,使历史有所进步,有所前进。总之,历史创造活动实际上正是历史运动的推动力量,是其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这就是所说的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哲学的内涵。

创造范文篇6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它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分工。早期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而创造工具、车辆和建筑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必定先有构思和计划,然后才进行制造和建设。当构思的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意识和创造性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设计”最早的意思是“计谋”。如《三国志·魏志》中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乞英布》第一折也这样写道:“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它们都意指“设下计谋”或是“谋略”。可见,“设计”在最初是以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语义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

这样的理解还能够从《新华字典》中对“设”和“计”的注解上清楚地反映:“设”作动词时,有“安排”、“建立”、“构筑”、“假使”等含义,由此形成的复合词为“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和“设计”等;“计”兼作动词和名词用,名词有“计谋”、“诡计”,动词有“计算”、“计划”和“筹划”等含义。将“设”和“计”联合在一起来看,在中国传统中的最初理解更多地有着一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这一层面上的含义日益淡出,“设计”随之变得翔实而具体起来。“设计”最初作为“Design”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对应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词汇中,是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这时,“设计”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图案、美术、工艺美术”。英语“Design”,从语源上来自拉丁语“Designarn”。在数百年中,词义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到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而确立。“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趋于广泛。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设计几乎与艺术放置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并落实在器物制造、物品美化等甚为具体的技术性行业和行为中来认识。这样的观念延续了若干世纪而不曾改变,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才被打破。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设想、规划”等词汇增添进来并不断得到强化,“设计”开始被越来越具体而翔实的社会分工定义下来,从而铸就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的基本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现代含义诞生了,并建立了艺术创造性和工业时代下的技术创造性这两个特点。这种注重局部的、具体的,以及设计者个人旨趣的创造观念,不但与中国古代人们对创造十分整体和朴素的理解相距甚远,而且,在创造性的探索上也越来越弱化了从创造客体出发来把握创造性规律的途径。

二、设计的实践

在设计实践方面,我们对设计的创造性则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强烈的偏移。“生产工艺图”在1790年被首次使用,它在设计史上犹如一条分水岭。机械化的大量生产让人们从手工时代的“有意而为”,但多数时候却是在“意外发现”的创造模式中重新认识到了计划的意义。用品一旦被机器制造,那么,从原材料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事先予以精心的考虑。从此,一种严密的、一丝不苟的技术化生产逻辑被定义了下来。

这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人们的设计创造性,被牢固地加上了精心、周密的技术化词汇。手工时代工匠们通过长期实践,才能沉淀下来的对材料、形态、结构等所具有的整体的创造性,随着生产的模块化、机械化和技术化,而变得能在具体的分工中实现孤立地创造。

设计的创造性似乎可以用技术发明来加以替代。翻开现代设计史,似乎全是一连串技术发明创造: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器、电子表以及“白色家电”;20世纪80年代的手提电话、随身听和IBM笔记本;20世纪90年代的彩屏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的科技创新与企业、商业、市场组合在了一起,不断肯定着这种创造的模式,并使之成为当今设计实践中最容易获得的创造性。

当然,另一方面,属于设计的创造成果也同时发生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上。所以,设计的创造又突出地表现在造型的创造上。一个新颖的形态,设计者往往依据的是这样两类创新方法:一类是设计者知性的创造力,即利用所学习到的形式美法则,在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平台上进行造型工作。在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了解将被运用的创新技术所持有的特点;明确生产和制造所提供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定内容(不同的地区或企业,生产的水平和条件并不相同),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新造型的限定条件;关注使用者在产品外观上的期望和认同趋势等。另一类是设计者思维技巧性的创造力,即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思维上的创新技能,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例如:针对设计的目标与问题,运用设计者的思维和想象,提出各种解决方案;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逆向、打破常规的提案,以此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实践中设计的创造性是基于设计者个人的知识和自身思维技能来获得的。它同样只激发了只属于创造本体自身思维那部分的内容。而属于设计创造性最为关键的,如何使设计者从社会对其成果的制约和要求中建立起认识,来获得的创造力基本处于空白。

三、设计的教育

设计既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把设计看成是艺术,是人类对美的理想的实践与探索,进而从艺术的创造性角度来培养设计的创造性,自然有着其十分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样,把设计的创造性看成是运用科学的技能,进而以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也是我们时代的特色。

所以,对于设计的创造性培养,可以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造型、色彩、材料和工艺等内容出发,来培养设计者对形(型)的塑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另一方面,来自脑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并为设计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和依据。这些方法从创造学的角度来看,则被归结为是创造主体在心智方面的那部分。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集体或小组的方式开展“头脑风暴”法,或将某个设计的阶段视为思维练习的主题,让学生们作相应的联想和归纳等。现代创造性研究在这方面完整地提出了以下这样10个方面:“1.探索问题的敏锐性;2.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3.转移经验的思维能力;4.侧向思维的能力;5.联想能力;6.记忆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评价能力;9.产生思想的能力;10.预见能力”。

在研究和培养设计者的创造能力时,我们所运用的方法依然集中在创造本体上,始终没有脱离设计者个人的心智与修养的角度。这就使得在方法上只局限于在创造本体上寻求规律和培养创造能力。这与创造的完整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从以上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创造性,人们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了创造的主体——设计者自身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等内在因素之上。它所揭示的创造性规律和提供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造实践的方法,自然也都局限于这个内容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创造活动都应该从客观世界对事物的作用中来认识和把握。所以,研究和探索设计的创造性,更应从创造成果如何体现特定的社会整体利益与价值来展开。

创造范文篇7

当代美国中小学音教育的模式是什么?答案为:多模式就是其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题又是什么呢?答案为:“创造”就是其主题。本文——“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将对当代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所裨益。

一、“分散”导致音乐教育的多种模式

美国是一个教育行政权高度分散的国家。它有50个州,州以下为县。从教育体制上讲,州以下设学区。全国共有600多个大学区(中小学生万人以上),3000多个中等学区(中小学生2500至10000人),12000多个小学区(中小学生2500人以下),学区的教育权利机关是教育委员会,负责制订教育政策和教学计划(含各科教学大纲)。

美国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各州可以制订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但这种计划与大纲是非粗略的,对各个学区只具有指导性,并不具有指令性。只有学区才是真正的教育实体。哈佛大学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其《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一文中这样写到:“美国教育的高度分散与此(中国)形成鲜明对照,50个州的方针各不相同,有时16000个学区也各行其事,这造成了很大的自主权。差异不仅被容忍,而且受到鼓励,地方性也受到尊重。正因为教育行政权的如此高度分散,再加上多种民族,多种文化的背景,因而,导致中小学教育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音乐教育模式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

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众多模式中,如下几种占有主导地位:即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交相辉映,使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园地呈现出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景象。上述几种音乐教育模式虽多系外来的,但由于与美国的实际结合紧密,早已被兼容、吸收成为美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当把它们看作是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二、“创造”成为多种模式的主题思想

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模式甚多,从表面上看,会觉得五花八门,甚至会感到杂乱无章。如前所述,16000多个学区的音乐教学大纲都不一样,教材也是多种多样,甚至学校与学校,乃至同一学校不同教师所采用的教材、教法也不尽一致。然而,我们从这表面的混乱中却不难看出它内在的秩序,在这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主题——创造。

我们认为,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新的模式,而决不是要儿童只作被动地模仿的模式。以下,笔者就几种当代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与创造主题作一简析。

1.奥尔夫教学法与创造

卡尔·奥尔夫(CarOrff)的儿童音乐教育方法是一种重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儿童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儿童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该教学法并不要求很快就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音乐中去。不要求学生对老师所传授的一首歌曲或一个舞蹈去进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共同来形成一些新的东西。

一堂成功的奥尔夫课往往会给人以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受。参与者(学生)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孩子们在奥尔夫教学法的训练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有的合奏感。简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这一教学法从德国传入美国后,受到美国音乐教育界欢迎。他们将此教学法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固有的奥尔夫乐器中又加入了一些美洲和非洲的民间乐器,在教学中既坚持了奥尔夫教学法的精神原则,同时也使这一教学法本土化,使之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柯达伊教学法与创造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的民族素质,主张通过音乐让孩子们形成创造性并丰富其生活。柯达伊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1)培养音乐文化水平——用传统音乐语言思考、读写和创作的能力。

(2)通过使用学生自己祖国的民间音乐遗产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通过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知识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和文化。

(3)提高所有学生的表演能力——在班里、在合唱队里演唱、参加重奏团与管弦乐队——把参加集体音乐活动作为丰富生活的一种方法。

(4)让全世界伟大的音乐作品成为学生的财富。

为达到上述目的,柯达伊强调每课时必须集中于若干不同的音乐目标,如:齐唱和分声部唱;乐谱的读写;练耳、内心听觉、记忆技能;识别、使用曲式;随音乐运动;听赏音乐;即兴创作。显然,作为最高阶段的创作是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柯达伊教学法传到美国后,得到了美国的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采纳,其中包括T·巴赫曼,L·乔克西,M·H·理查兹和D·培根。

巴赫曼博士把柯达伊教学法与美国的音乐教育实际相结合,在向儿童介绍记谱法时用一线谱的方法进行,其余几条线待必要时再导入。他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出来,通过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节奏而进一步强调节奏(正是这导致人们将柯达伊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结合运用)。他很重视用听写发展儿童的音乐记忆,尤其是重视音乐创作的教学。他认为,“如果儿童熟悉音乐写作,他们就能更好地掌握照谱演唱音乐。使儿童在初期就意识到他们所学的音乐能由他们自己或其他人表演。”

在使用柯达伊教学法的唱歌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人在实践中还非常重视使用黑人灵歌这一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的演唱形式,使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奥尔夫教学法一样,柯达伊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方法。美国人还将二者结合使用,形成了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的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正如迈克尔·L·马克所说“两种方法彼此强化,使儿童更富有创造性,更理智地学习音乐。

3.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与创造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EmileJaques-Dalcroze)所创立的教学法传人美国已久,现在该教学法在美国仍非常流行。这是一种以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及创造性为目的的教学法。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体态律动就是达尔克罗斯教学法,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其三大内容之一。该教学法的另外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视唱练耳和即兴演奏。

在体态律动的课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地运动,教师(有时是学生)用钢琴即兴演奏。学生通过走、跑、跳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度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视唱练耳课上,要求学生用唱名演唱音程和歌曲,尤其重要的是要进行声乐的即兴演唱,这种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视唱练耳”课与传统的专业视唱练耳课是有极大的差别的。

即兴演奏多在大钢琴上进行,也可在其他乐器上进行,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形成与对音乐进行体态反应的自由,学生进行任意速度的即兴表演练习。

达尔克罗斯甚至在理论课上也采用了这种即兴演奏的方法,他让学生即兴演奏旋律或旋律片断,作为发展他们对音程的理解的一部分,并帮助他们熟悉和声。

凡此种种,达尔克罗斯教学法对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非常明确。因此,自1915年前后此方法从瑞士传到美国以后,至今仍盛行于美国各地中小学,并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衍,形成为一种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

4.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创造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真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它是根据著名的《曼哈顿维尔音乐教学大纲》中的“螺旋形上升素质培养大纲”而开设的课程,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该教学效果更好。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几条:(1)教学思想。彻底改变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法,通过自觉乐感的培养,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新的工业革命浪潮。(2)教学内容。综合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知识进行素质训练(五方面素质,十六个周期)。(3)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实现创造的结果。(4)课堂结构。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即兴创作,巩固概念(五个环节)。(5)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为六个方面:(1)听觉——素质训练的基础,探索的工具,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索的意义和乐趣。(2)演出——发挥学生的独立见解和艺术创造,不强求最后的统一。(3)指挥——各种素质的综合反应,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指挥的机会。只要能表现音乐,不追求指挥技巧。(4)创造——即兴创作和有计划的即兴创作。作品不受任何程式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创新。(5)与(6)为分析和评论估价——对学生的发现、创作、演出随时作好的记录并录音,及时放给学生听,组织分析和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使已获得的知识得到延伸、归纳和综合。

上述活动、能鼓励学生自己就音乐的综合理解和知识作出判断,并积极参与音乐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音乐分析与创作的能力及经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已成为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为培养和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以上教学法以外,在美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使用的还有卡拉博——科恩教学法;铃木的天才教育方法;流行音乐的教学法(主要为爵土乐教学)等教学模式。无论何种模式的音乐教学法,均贯穿着“创造”这一主题。在此,还应一提的是爵士乐的教学法。

爵士乐是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应该称为真正的美国民族音乐。从40年代起,爵士乐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它由普通的娱乐音乐转向智力音乐,即演奏者更追求主观化的即兴演奏。这种新型的爵士乐所采用的旋律、节奏以及和声同流行音乐非常不一样,这标志着爵土乐已脱胎换骨,开始告别流行音乐,同时,它也告别了原有的大部分普通听众。

就在爵士乐由俗入雅而曲高和寡、其演出走人不景气的低谷之时,教育家们却正好看中了其即兴演奏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这一大优点,渐渐将它纳入音乐课程,爵士乐得以在校园复兴。

1968年,全美爵土乐教育工作者协会宣告成立,这被认为是对著名的国民音乐教育会议——唐哥伍德会议精神(创造性教育的精神)的贯彻。该协会在所制定的目标中写到:“促进爵士乐原则在各种教材和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培养并鼓励建议和采纳开设当代作曲、改编和即兴演奏的课程。”由此可见,虽然爵土乐的教学尚不能构成一种完整的模式,但它的原则已被鼓励应用在所有音乐教学中,而这一原则正是创造性原则。

三、音乐学科中创造性教育思想的由来

1.西部拓荒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美国人的创造性教育思想源自先辈的西部拓荒精神。当哥仑布1492年初抵美洲新大陆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而五百多年后的美国却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其核弹爆炸、卫星上天、飞船登月、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遍布全国乃至走向世界……,看到这些,不得不使人想到他们的精神国宝——开拓与创造。多少年来,移民的开拓精神,尤其是西部开拓精神在美国被视为历史的骄傲和美国人进取的象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创造精神逐渐形成为美国的传统,也可以说成为美利坚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他们的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音乐学科自然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2.“斯巴达尼克一号”上天所引起的震撼

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学校教育进入了一定的误区,其教育的目的从根大程度上停留在为提高生活水平这一较低的层面上。当时,整个基础教育水准下降,艺术教育更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巴达尼克一号,它使美国朝野受到了一场不小的震惊。美国人意识到:苏联在空间技术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因此,改进教育的需要不再仅仅是基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而是基于民族生存的斗争。”他们研究认为:“俄国大唱片时代建立了一个教育系统,为其统治者训育了一批达到技术高峰所需要的男女人士……”。他们更看到,苏联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而且很重视那些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如音乐学科。这样,美国人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了教育系统,并深入到艺术教育领域。他们领悟到:“要成为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培养大量的先进人才,必须重视艺术教育,因为艺术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于是,联邦政府开始对基础教育予以重视,尤其是对艺术教育予以重视。1959年,在科学院、联邦教育总署、空军和兰德公司的支持下,由国家科家院教育委员会主持,在马萨诸塞州召开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这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讨论科学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其中包括重视艺术教育的建议。

同年,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AASA)针对艺术教育所受的冷遇而发表声明:“我们主张课程均衡,在这种课程中的音乐、表演、绘画、诗歌、雕塑、建筑应该与其他重要的学科、如数学、历史和科学并驾齐驱……”

由美国科学家们组成的教育研究与发展专门小组是联邦政府的专家顾问团,他们提出如下看法:科学成绩的优秀与个体人类经验的广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最好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那些仅仅潜心于本专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熟悉会使一个好的科学家的观察力更为敏锐。爱因斯坦的成功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位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和牛顿”的科学巨匠同时还是一位音乐家,他自认为自己在科学上的成功与音乐密不可分。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的音乐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由此,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在美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1963年6月17日至28日在耶鲁大学举办的耶鲁音乐教育研讨会的与会者一致认为:在音乐教育中,有必要刺激个体的音乐创造性和独立性。并强调创造性是发展音乐能力的一种方法。由此,在音乐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也进一步得到确认。

于1967年7月23日至8月2日在马萨诸塞州召开的唐哥伍德会议是美国音乐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次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和明确在社会面临迅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在当代美国的作用,同时,与会者也提出了提高音乐教育效率的建议。

他们认为:音乐的教学和体验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要成功地进行音乐的创造性教育,那么,从教学设施到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不应该受到局限。教师应具有足够的想象力并愿使教学常新。会议还强调:“在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中都应强调创造性。”这就再次强调了音乐教育中的创造主题,同时也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不拘一格。“斯巴达尼克一号”的上天竟使美国人如此清醒地认识到了音乐教育与科技兴国的关系,从而重视起音乐教育,并形成音乐教育中的创造主题。

四、美国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具有创造主题的多种音乐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提高美国国民的素质,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于象美国这样一个多种族大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实际。同时,它对我国的国民音乐教育也不无启示。

启示一:要明确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

在美国,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正如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卡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据《音乐周报》报道:1996年,美国政府又立新法,将音乐课正式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与数、理、化、文、史五科齐头并肩,成为基础教育的“大六门”。1996年全美音乐教育年会的主题即为“音乐是把钥匙”,与会者认为音乐是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虽然音乐本身并不等于这些领域。

在我国,尽管人们也已开始注意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往往忘记了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的目的。要么,音乐课根本就得不到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名曰必修课,但与美国的“大六门”之一的音乐课是不能与日同语的,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课的开课尚不能落实!)要么,把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当成专业音乐教育来狂热地实施,培养出来却是“四不象”的人。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有必要理解美国人为何要将音乐学科列为中小学的“大六门”之一,同时,我们也应该深深地理解“音乐是把钥匙”一语的含义。

启示二:我们应该兼容、消化外来音乐教育模式。

美国在实施以“创造”为主题的普通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局限于美国本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大胆吸收外来的各种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如前所述的“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斯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等。这些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结合美国的实际,逐步被兼容、消化,最终形成美国式的音乐教育模式,继而为培养、提高美国公民的素质发挥极大的作用。

在我国普通音乐教育界,也早已开始引进外来的先进音乐教育模式与方法,但成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本土”观念太强,狭隘民族主义作祟,再加之“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远不及我们的老祖宗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古时的“胡乐”、“高丽乐”尚能引进融为本土音乐,外来的乐器如唢呐、琵琶、胡琴等亦能转化为汉族的民族乐器。与此相比,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只是教学上的某种观念、方式与方法,它还并不会有损于中国音乐的内容与风格,我们更应该能够接纳它,用之服务于我国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当今的世界已迈入信息时代,地球早已缩小为一个“村”,“邻居家”的好经验、好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当然,我们在学习外来音乐教育模式时,不要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本国实际,象美国人对外来音乐教育模式那样能兼容、消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在此方面,我们应好好思考。

创造范文篇8

关键词: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计量价值

一、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马克思的分析是从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商品交换现象开始的。概括地说,日常经济活动中,A和B两种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以一定的比例相交换,这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又为什么有这样的比例?这只能是它们中间包括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劳动,是人类的生理学意义上消耗,而包括劳动量的多少则决定它们之间相互交换的比例。这种关系就像机械运动和电子运动两种运动形式一样,因为这两种运动形式中包含共同的东西——能量——能按一定当量相互转化。劳动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能量。在机械大生产发展的条件下,劳动的质也日益表现出同一性,即机械劳动这样一种同质的重复性劳动(因此,马克思的有关“正常条件下,平均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抽象也接近于现实)。所以,我们很容易计算出重复劳动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因为它仅决定于“劳动时间”,就可以进行客观的度量。

其实,亚里斯多德早就认识到,只有劳动耗费相等的物品,才可以互相交换。托马斯•阿奎那还将公平价格看作是与生产上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因为,这是符合当时的经验的: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交易双方互相对对方商品的生产条件和所耗费的劳动量都是清楚的。不过,马克思以前的学者没有抽象出价值,都不能正确地区分交换价值与价值。

当然,为什么要交换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存在社会分工(它也是商品生产的原因),价值就反映了分工这种间接协作性质的社会关系。相反,如果只是企业内部分工,则不存在这种商品价值关系,而是分配关系。

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非常严密的。近来,劳动价值论成为一个理论热点,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将越来越多的非劳动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因素中,但大多数人是想当然:其隐含的假设是“谁重要谁就参与价值的创造”。而我认为,如果不能从上述基本关系入手,找到矛盾,我们就不可能从理论上否定劳动价值论,同时,也意味着,也只有从上述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我们也才能发展劳动价值论。

爱恩斯坦有一句名言: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关。因为只有正确地提出的问题,才会有答案,才能正确地回答问题。经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不少观点所提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而我们则改变了传统的提问方式,真正将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历史范畴来看待和发展。一方面,我们发现现代社会商品价值关系弱化而非商品价值关系增强的趋势,另一方面,又由于社会经济形式是处在一种发展过程之中,现代社会中的直接社会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商品价值关系仍然是基本的关系,所以,我们的研究仍然只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内来发展。这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可以充分地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即凡提供有益使用价值(不限于有形的实体性的使用价值)的劳动都可以认为是生产劳动,并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大部类;

第二,需要用商品价值方法计算已不属于社会分工体系中间接协作性质的劳动量。主要指直接提供服务的劳动和各种创造性劳动。

二、关于石器和电脑

我想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石器时代的人们打造一件精制的石器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生产一台现代机器如电脑,两者所包含的价值量有没有可能一样?对这个问题如何根据商品价值的定义作出分析?

我认为,它们两者的价值可能是相等的,如果两者对于各自的时代而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一样(如100小时)的话。从商品价值的定义来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简单正常平均条件),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显然,石器时代有石器时代的“正常平均条件”,而我们这个时代也有我们这个时代“正常平均条件”,它们提供两个不同水平的平台,但只要花费的时间一样多,则可认为两者的价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时代人类生产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多少仅与人类所花的总的劳动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因素,如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等无关。因为,不管是什么时代,不管各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等等如何不同,每个时代都会在自己当下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基础上来衡量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只要社会总的劳动时间相同,那么这两个时代所创造的价值量就是相同的(尽管劳动生产率和商品量等不相同)。

当然,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建一条现代化的石器生产线,那么,生产一件石器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非常微小的,这完全是技术进步或知识积累的结果。不过,在这里,我们可能要对不同的时代进行比较,这就是不变价。尽管我们没有必要以数万年以前为基准来计算现代社会商品的不变价,最多也就是以数十年前的基准来计算不变价,但反反映的关系是一样的。三、创造性劳动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看,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实际上是“重复劳动”,因为只有重复劳动才存在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才可计算价值量。但从第二部分的分析来看,创造性劳动以人类的发展来说,似乎更重要,更具有根本性,创造性劳动推动技术进行,实现知识的积累,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本质。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创造和知识的积累已成为普遍的和最重要的因素,几乎也不再可能被资本无偿地占有,甚至反将资本打败(如知识产权侵权),日益成为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反映重复劳动的价值论就不适应了,需要更多地反映创造性劳动的新价值论。因此,这里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创造性劳动却是无法像重复劳动那样来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无法计算价值。例如,创造性劳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如睡梦中的灵感甚至对创造发明也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再如,重复的创造性劳动是不被认可的,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如专利只授予一个也只有一个发明人,当然一般使用的是先申请原则)。也就是说,创造性劳动不存在重复劳动那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创造性劳动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进一步考察剩余价值,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全球化,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区域也好,靠延长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来增加利润是行不通的,实际上,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工作日是不断在缩短的,而劳动强度也是在降低的。因此,如果一个企业在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只是老一套(重复劳动形态),实际上就只能维持原有的生产状态,甚至要亏损。这就是说,企业盈利与否以及盈利的多少越来越决定于是否进行了创新以及创新的多少。但是,对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恰好就处于“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因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也就是说,就个别企业来说,可能由于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它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或价格出售,所以,它能获得剩余价值。但对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就不存在剩余劳动时间,没有剩余价值!从直观上来看,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亏损的。从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来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盈余的总和恰好等于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的亏损的总和,两方面相抵,整个部门或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零!这显然与两大部类对剩余价值的分析是不协调的。简单地说,虽说个别企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可能存在,但整个社会的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积累并没有得到解释。

四、创造性劳动创造剩余

我认为,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为我们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线索。首先,马克思考察有剩余价值的两个来源或形态。对于个别资本来说,可能存在剩余价值,它可能来源于剩余劳动,即传统的剥削,这实际上构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价值积累),是由于劳动时间延长、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等引起的;也可能来源于对创造性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马克思称之为“不费资本分文”。不过,在当时,这些创造性劳动成果往往是作为附带的因素被不偿地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所以,马克思没有进行单独的考虑,只是放进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中。

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解放问题提供了线索。如果我们与现代社会所提供现实条件相结合,就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劳动力数量趋于稳定甚至减少,劳动时间也在减少,而知识的进步越来越快,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日益突出。

第二,由于现代国家对劳工日益严格的保护,所以,传统的剥削已越来越难以发生。

第三,创造性劳动成果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无偿占有的情况也日益难以发生,即对创造性劳动的剥削是困难的。

第四,当知识为社会所共享时,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积累也就成为一般社会财富的积累。

第五,创造性劳动直接创造“剩余”,或者说,这种剩余已不再是传统的“剩余价值”,而不过是将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法来衡量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结果,是一种“计量价值”,具有预期价值的性质。在这里,重复劳动提供一个价值基准,而“剩余价值”已由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成了一种价值计量方法。

创造范文篇9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科学;技术;教材

Abstract:Whenundertakingcreativeorcreativityresearchwemustmakefullresearchintosixaspectscloselyrelatedto“creativity”:creativeindividuals,thenatureandprocessofcreativity,productsofcreativity,barrierswhichlimitcreativity,methodsoffosteringcreativity,andtheimprovementofcreativity.Inintegratingthenewroundofcurriculumreforms,thedevelopmentandexplorationofscienceteachingmaterialsshouldbe“basedonaninitiationintobasicscientificknowledgeandoncultivatingcreativeproblem-solvingabilities.”

Keywords:creativity;creativethinking;science;technology;teachingmaterials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也曾在论述创造性问题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性,至少有创造性潜能”。[1]随着世界变化日益复杂,通过发现新方法和不同的方案或创造新事物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变得日趋重要。社会需要的已不再只是知识的复制,而是新颖的构想、创造力和新的思维方式。智力的高低已不再是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遇见困难时如何行事。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交流与合作的技巧、增强获取新知的能力更符合以人为本、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笔者拟结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以来开展的课题研究,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诠释创造力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旨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创造力培养提供参考。

一、创造力研究的模式

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日益受到重视之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创造力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影响创造力的相关因素。为此,国内外一些学者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创造力研究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人的课题研究,现提出创造力研究的“六角”模式,即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涉及对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等方面的研究。图示如下。

图1.创造力研究之“六角”模式

也就是说,关于“创造”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当我们在讨论“创造和创造力”时,需要充分研究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六个方面内容,即在“六角”模式下进行研究。那么,如何理解“具有创造性的人”“创造的本质和过程”“创造出的成果”“影响创造的障碍”“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创造力的提高”?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创造力研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阐释。

(一)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

对于“创造”一词,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或定义,牛津英语词典把它描述为“富于想像力和创意,导致存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简而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产生出以前所未有的成果的过程即为创造。所谓创造力,可以理解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能力,是人人具有的潜在能力,即可以理解为人对每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产生出新颖而实用的解决办法和方案的能力。只要通过恰当地培养和开发,人类和人类个体都可以学会从事初级至高级的各种创造活动。因此,在研究模式中,创造与创造力占据着核心的位置,而创造力又是以创造为核心的。

(二)具有创造力(性)的人是创造的主体

归根结底,人是创造的主体。因此在考虑创造或创造力时离不开对创造主体──人的研究。具有创造力(性)的人看起来与普通人一样,只是他们思考问题时有所不同。具有创造力(性)的人表现出的品质或具有的素质如下。[2]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能够发明出前所未有的或已经存在但自己从未知道的成果;

●能够创造出新过程;

●能够将现有的过程或产品应用到新的、不同范围、领域或市场中去;

●能用新方法去思考、认识、看待已存在的问题(或事情);

●能够改变他人对事物所做的判断和思考;

●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等创造性人才的个性品质特征。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创造,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改变想法以适应我们周围的世界。需要提出的是,我们所指的创造并不都是最高层次的创造,或是改变世界的创造,具有伟大历史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对我们自己来说,创造更是指产生新的想法或方案并付诸于行动。其实,当我们在改变自己的时候,世界也在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

(三)创造的本质和过程是创造力研究的关键

我们认为:创造的本质是新想法、新产品的涌流,也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中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当人们在产生新想法时所利用的方法和过程。它是将他人或(和)自己的已有想法融合在一起以建构新的想法。创造性思维过程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正在进行中的。

关于创造的过程,国外一些学者曾提出四段式、六步式等,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创造的过程或者说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明确挑战(或任务);根据挑战探寻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头脑风暴等途径产生新想法新方案;经过评价与反思,择定最佳方案;根据最佳方案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并付诸行动。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挑战,开始新的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2.创造的过程

创造的本质和过程是创造力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做进一步的解释。

1.“明确、理解遇到的挑战”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机会、形成问题。明确挑战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高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忧虑,低于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低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厌倦。因此,根据主体的能力,设计或提出恰当的、最佳的挑战,可以激发创造主体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所处的学习环境能够为他恰到好处地提供挑战,就能激励他去探索、理解、不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享受感。我们把这种积极的生物反馈叫做畅流状态[3]。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这种状态也正是学习效果最佳的状态。将这一研究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最佳的挑战、创设恰当的情景,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前提和保障。

2.“探寻与挑战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是创造的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将各种来源不同的观点、信息集中到所明确的任务或挑战中最重要的内容上,考虑自己已知的或想要知道的,找到问题的核心。此环节是创造的基础。

3.“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而新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是创造的核心环节,也是发散思维的阶段,更是发挥创造主体综合能力的体现。

4.“做出决策”是创造的结果。制订评估标准,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或方案进行评估,思考并调整自己的想法,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一、两个想法或方案。这是集中(或归结)思维阶段。它是创造的归纳总结环节。

5.“付诸行动”是创造的结果。根据已做出的决策的需要,准备恰当的工具和材料,制定操作步骤和程序。试图尝试自己选择的想法或方案是否可行。在这一环节中,可能会在实践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完善方案的办法来解决,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挑战,开始又一轮的创造过程。剖析创造的过程,明确各阶段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变化发展,掌握各环节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创造。

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可以找出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区别,从而更适当、适时地加以运用。

(四)经过创造产生成果

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造活动,经历创造的过程之后必将产生出成果。在前面的解释中,我们已经阐明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即为创造。这里所指的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指一种新概念、新方法、新过程、新观念、新理论;另一类是指一种新产品、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无论哪一类,都突出一个“新”字。同时,创造出的成果应该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通过对模式中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创造的主体、过程与本质以及成果角度理解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通过实践发现,仅此三个方面是不够全面的。在研究创造力时,还要关注哪些因素可能对人的创造形成障碍,哪些途径和方法可能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要关注“六角”模式中的另外三个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开展创造力的研究。

(五)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

通过实践发现,有些人在进行创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缺乏信心,思维定式等,归纳起来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知觉、情感、智力、文化及环境上的障碍。

表2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

此处只针对“影响创造的障碍”加以阐述。至于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如何提高创造力,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处不赘述。

二、创造力研究在新课程教材改革中的应用

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者尽可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今天,剖析创造的过程和本质,理解创造的成果,克服、战胜并消除影响创造的障碍,从多种途径培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劳动者大军的使命,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改革,[4]应用对创造力的研究结果,在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要“基于科学启蒙,基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广阔的创造空间。

(一)设计恰当的任务,使学生进入流畅的学习状态

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小观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也是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建构的过程。[5]刚刚获得的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获得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良性循环。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科学教材开发和实际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努力让每个活动中任务与挑战的难度更符合(或稍稍高于)学生的能力,激励他们去创造,去发挥想象力,设法完成自己面临的挑战。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因此在开发教材时要以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每个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法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的假设、解决问题的新想法和新方案。例如“有几种方法能让小球动起来”,“由‘电’一词你想到了哪些?”“畅想未来通讯”“设计一个磁控开关”等,这些问题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开展科学课教学时,制订恰当的评估标准,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方案或成果进行评估,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方案和成果,评选出小发明家、小设计师等。

(三)注重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结合

在技术教育中,强调以设计为核心,这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教材开发和教学中,要体现“做中学”的理念,实践证明,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在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感受创造的神奇和魅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去创造,并把想法动手搭建出来,例如,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利用一些材料和工具,设计“无噪声书房”、设计新食品、设计制作仿生产品、设计未来校园、设计制作太阳能小车、设计有特殊功能的机器人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从小树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为学生今天的科学课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四)创设宽松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充分利用相关资源

在科学教材开发和教学中,应尽量消除影响创造力增长的障碍,包括学生自身存在的和周围环境造成的障碍。营造学生心理健康、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支持、鼓励不同想法和观点的存在和产生,对一些新颖、独特的设计或作品给予表扬。积极开展建设性的批评,及时捕捉不同思想碰撞时产生的火花。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坦诚、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理解、建设性伙伴合作关系。另外,在对教室、校园、家庭以及社区内建筑物、雕塑进行设计、装饰与布置时,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和想象的兴趣,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留下空间。同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博览会(如汽车、建筑、电子产品、艺术博览会等)、科普展览,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作品大赛(如机器人设计大赛)、创造力大赛,与设计师、工程师一起,参与一些项目的设计工作,包括一些大学开放的实验室项目,利用网络完成一些互动活动,聆听专题讲座等,打破校内外的界限,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激发他们关注科技发展、亲身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使青少年的创造力乃至科学素养得以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天梅,杨小玲.论罗杰斯的创造观与创新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11):9—12.

[2]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青少年创造力国际比较[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8—103.

[3]LearningByMarking[EB/OL]./education

创造范文篇10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的增加,各类市场主体也增加了知识产权创造的强度。而在相关市场主体中,企业作为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正不断得到加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11),2010年,在国内22.4万件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15.5万件,占69.2%;此外,在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比重超过一半,达到52.9%。所以,对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有关学术研究便随之而大量产生。从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基础资源配置的角度,相关研究主要包括:①基于专利创造的研发资源决策理论研究。姜黎辉和张朋柱(2003)通过构建一个优化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不完全相同产品但存在很大技术相关度的多家企业建立的合资研发中心的研发资源的投入决策行为进行了数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研发资源的投入方向是各合资伙伴纳什谈判的结果,而企业在组建合资研发中心前,需要比较它的期望收益和它将来在研发中心的地位所决定的未来收益,为企业选择独立研发还是参加合资研发的决策提供依据。邱爽(2009)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的角度,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专利保护长度和宽度的数学模型,对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分配和最适边界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②研发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配置模式的研究。李建华和刘玲利(2007)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效率较低、差距较大;研发财力资源要素的投入在研发资源配置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研发资源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型特征。类似的研发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还包括陈言平(2009)。而从研发资源配置模式的角度来看,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有多种配置模式,其中,内源化和外源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资源集聚的两个基本方式(蒋敏和陈昭锋,2009)。同时,陈言平(2008)对基于虚拟创新网络平台的企业自主产品研发资源整合模式等进行了介绍。③世界范围内的研发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知识产权的公共物品属性等原因,知识产权资源已经跃出一国边界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比如,陈向东和张晨(2006)以美国制药企业在华投资为例,通过使用技术领域的覆盖宽度和技术资源的集聚程度两个重要方面分析方法研究制药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对美国制药企业在华技术资源竞争状态进行了分析。类似的研究还包括跨国R&D投资机制与研发资源的关系研究(沈玉芳和张海燕,2003)。④专利资源配置的技术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对专利资源配置的技术支持研究。梁莹和徐福缘(2009)通过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一种专利资源协同管理方案条件下的基于多Agent的专利资源协同获取模型的内在原理及其应用等进行了规范分析;而类似的企业专利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还包括基于企业专利资源管理流程本体的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流程的可视化研究,梁莹和徐福缘(2010)和企业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商艳艳和徐福缘,2009)等。应该说,上述的研究是在知识产权资源既定条件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显然,这种研究对既定知识产权资源的优化配置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过程中基础资源配置的角度,在对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需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企业有效创造和使用知识产权。

2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类别及其对专利创造的影响分析

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在专利创造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对企业专利成果质量和数量提升的促进作用。对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进行分类,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从劳动、资本和公共物品等经济资源分类的角度(岳贤平、于振英,2007),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科技人员、科研条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组织管理等资源。下面,结合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目标,对上述资源及其对专利创造成果的影响给出简要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概念框架。科技人员作为企业专利创造的核心主体,科技人员的身体心理素质、专利技术水平、专利创造及其相关专利知识、科技人员及其团队的协作程度以及科技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因素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有效进行及其成果质量和数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良好的身心素养、较高的学历学位和职称、广泛而深刻的专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谐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较高的企业忠诚度,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专利创造活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科研条件及其平台建设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周勇义和张黎伟等,2010),所以在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科技条件及其平台建设,作为硬件条件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企业专利创造过程中的科研条件主要包括企业内外部的科研基金、专业科研文献资料及专利数据库、科研试验室及其硬件配置以及专利创造者的时间及其投入程度等内容。一般来说,丰富而适合的科研条件是专利创造者进行专利创造的必要条件,而科研条件和专利创造目标的有效配置则是科研条件发挥效率和效益的充分条件。在具备了科技人员和科研硬件条件之后,为了对上述资源的有效配置,设计系统的激励约束机制并加强组织管理便成为企业专利创造的所必备的重要要素。对企业专利创造活动来说,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奖励制度以及惩罚性制度等。一般来说,一个良好的激励约束制度可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专利创造的积极性和最大限度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力。而组织管理所包含的要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高层管理人员素质及其对专利创造活动的领导力以及有利于专利创造的企业文化建设等各类要素。应该说,有效的组织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专利创造活动中的人员、资本、文献数据以及科研平台等各类单个要素的整体协同作用。

3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

以江苏石化产业为例为了对企业专利创造中的基础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给出具体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分类、分层的抽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网络调研等手段,对江苏省以石油和天然气等为主要原材料的金陵石化、仪征化纤、泰州陵光、南化集团以及江苏石油勘探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利创造活动过程中的科技人员状况、科技条件状况、激励约束机制和组织管理等基础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其中,调查对象是上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3份。下面,从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等方面,对调查和访谈的主要内容给出简要分析。

3.1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如上文所述,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类别较为广泛,而从有效性配置的角度,既存在配置相对较为科学合理的地方,也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在本部分,主要对基础资源配置相对较为科学合理的主要表现给出简要分析。

3.1.1专利创造的科技人员基本结构较为合理在被调查的科技人员中,男女比例适当,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大多在本科以上,副高以上高级人员比例大体能够满足企业专利创造的需要。从具体的调查数据来看,主要数据特征如下:①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占58%,女性占41.3%;②在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占20.48%,31~40岁的占30.38%,41~45岁的占42.66%,51~60岁的占6.48%;③在学历结构方面,基本上都具备了大专及其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的人员占54.27%;④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在被调查人员中,中级及以下占总调查人数的52.9%,副高级占33.79%;⑤在对知识产权战略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方面,了解或非常了解知识产权战略的人数占76%。

3.1.2专利创造的科研资料配置和获取渠道较为丰富各类科研资料及相关科研、试验条件是专利创造的必要条件,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专利创造者所需要的企业内部条件基本上能得到满足,而相对于企业内部科研条件,企业专利技术人员在相关政府机构得到的支持要相对少一些。如下表所示,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得到了充分的专利创造所需要的科研资金、试验条件和专业资料,并能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同时,约40%明确表示在专利创造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政府机构的支持。同时,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专利创造者在获取科研资料的渠道方面是丰富的。如下图所示,在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专利技术人员在日常专利创造过程中能够从专业书籍、专业学术杂志、专业文献数据库、公共网络、专业学术会议以及专利数据库等主流渠道获取专利研发资料。

3.1.3企业普遍比较重视专利创造的组织管理工作衡量企业专利创造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指标比较多,本调查主要从专利技术人员对企业组织管理工作评价的角度,对企业专利创造的组织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专利技术人员大多认为企业比较重视专利创造的组织管理工作。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如下:①在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配备和知识产权战略制定方面,有52%的专利技术人员认为本企业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25%的专利技术人员认为本企业有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同时,有61%的认为本企业已经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②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组织方面,有约70%的调查者认为本企业经常或一般性的开展了有关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并有63%的调查者同本企业签订了知识产权保密协议;③在企业高层领导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方面,63%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的高层领导具有强力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只有4%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高层领导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同时,96%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的高层领导能够维护和使用好本企业的知识产权。

3.2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企业在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面表现良好,但从专利创造和使用的有效性角度上看,被调查企业在专利创造和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对调查中表现出的有关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配置的内外部主要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给出简要分析。

3.2.1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专利创造的激励约束机制专利创造作为一项智力性创造活动,需要专利技术人员具备较高的积极性和工作投入程度,所以,有效的专利创造激励约束机制对专利创造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成果取得,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虽然被调查者中有约67%的认为本企业已经建立了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从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已有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满意的人员占被调查者的15%;另一方面,在被问及企业高层领导是否善于运用激励措施激励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时,89%的受访者表示本企业的领导对于利用激励机制进行科技创新表现一般。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及管理水平、不同性质企业的非效率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等因素。

3.2.2企业内部存在专利创造和使用的形式主义倾向企业作为专利创造和使用的核心主体,一般来说,不仅应该重视专利创造,也应该重视专利的使用,而且在专利数量和质量的追求上,不仅应该重视数量,更应该重视质量;但在本调查中存在与上述一般判断不符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存在过分关注专利等知识产权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比如,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存在重视专利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本企业也存在重视专利创造、轻视专利使用价值的现象。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企业过分追求短期目标、母子公司的价值取向差异、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内部人控制以及企业绩效考核机制的导向性等因素。

3.2.3企业外部缺乏政府机构的专利创造的有力支持专利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在创造和使用过程中具备了公共物品的一些属性,所以,政府作为市场失灵的补救者,在企业专利技术创造和使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是有其内在的经济学原理的。而政府的支持,除了给予专利技术所有者的专利权的法律保护以外,必要的基金支持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在本研究的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企业在专利创造过程中得到政府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大:一方面,在被问及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是否得到了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时,只有不到41%的受访者表示得到政府机构支持;另一方面,在被具体问及企业是否获得过政府机构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资金资助时,只有29%的受访者表示获得过政府机构的资金资助,而有7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或不清楚是否获得政府机构支持。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政府资金预算、企业资金实力以及政企关系等方面。

4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有效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应该说,科学合理配置企业专利创造的基础资源的对策和建议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从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的治理角度来看,企业和相关主体从知识产权战略及其实施的角度,加强自身的各项工作自是题中之意。

4.1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虽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自2008年已颁布实施,各省市自治区也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但企业作为主要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使用的主体,独立而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则相对滞后一些。所以,不管从贯彻实施上级政府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角度,还是从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并实施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从知识产权研发及其资源配置和管理、R&D成果专利化及其市场化资源配置和管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创造和使用资源的获取以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价等方面,全面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