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十篇

时间:2023-03-14 01:39:47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1

1、人生自古谁无死出自作者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来源:文章屋网 )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铮铮铁骨的诗句正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使我深受震撼。

当我读到文天祥为了招兵抗元,卖了自己的家产做为军饷时,我有些疑惑不解,为什么他不和一些人一样去投降呢?那样既可以每天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又可以做更大的官,那样不是更好吗?哦!当我读到文天祥被俘后所说的话:“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时,我才明白了。文天祥面对劝降,却用了《过零丁洋》里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做为答复。这句诗的意思是:“人生自古在世,谁没有一死?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关照青史吧!”文天祥对元朝的花言巧语,更是无比蔑视。元朝统治者见他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给他戴上满身刑具,还把他关押在牢狱中。三年的牢狱啊!也没使文天祥他屈服,他们担心日久生变,就把文天祥杀害了。但文天祥虽然死了,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我们应当学习文天祥的那种宁死不屈,忠诚爱国的精神!

六年级:吴伊妮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3

歌颂端午节的诗:端午作者: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歌颂端午节的诗:屈原塔作者: 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歌颂端午节的诗:端午日作者: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歌颂端午节的诗:端午日赐衣作者: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歌颂端午节的诗:竞渡曲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4

关键词:陆游;诗词;爱国情怀

陆游作为宋朝杰出的诗人,一生都怀抱着抗金救国的壮志,渴望“安得铁衣三万骑,为君王取旧河山”(《纵笔》),纵使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屡遭打击,报国之志却始终不衰,“至死不变以身报国”是他永远不变的追求,抗敌复国更是他诗歌创作的动力。“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里,他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在《关山月》中,诗人写出了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愤怒谴责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在《金错刀行》中,他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作为时代的歌手,陆游的诗集中体现了收复河山的终身抱负、统一国家的坚定信念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深情。

一、“驰骋战场、杀敌报国”的理想不灭

陆游两岁时因遇上“靖康之难”而经历了北宋灭亡、战火纷飞、南宋建立的艰难岁月,父亲陆宰是朝廷高官,一直教育他不忘国耻、收复家园。因此,20岁的陆游便有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壮志,他为实现自己的报国壮志是“穷山读兵书”(《夜读兵书》),“学剑四十年”(《醉歌》);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促使陆游早年积极支持张浚北伐,中年在南郑前线上出谋划策,晚年支持韩侂胄北伐。即使后来赋闲成都,他也一直没有忘记收复中原,到了70多岁仍念念不忘舍身报国:“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落春》);82岁的高龄还发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呐喊。虽然“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是希望在“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那一天能够“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积极抗战,一生奋斗”的爱国不衰

政治上,陆游是一直主张坚决抗战的,他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他在南郑前线时曾作了一首《秋波媚》以表明自己抗击金军、收复失地的决心与豪气:“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尽管陆游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复国的伟大事业,但是南宋朝廷却苟安一隅,无心收复失地,统一国家。陆游遭受着国破的痛苦与愿望一次次落空地失落。他一生主张北伐,渴望统一,虽屡遭排挤,复国抗敌的决心却从来没变过,其爱国之情从未衰退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诗人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陆游在成都,生活虽然清贫,仍不忘恢复之意。一次病愈后他写下了《病起书怀》,以此来表达自己至死不泯的爱国之情。“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作此诗时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赋闲乡下,却仍然渴盼望着为国尽力,以至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梦见自己还在战场上厮杀,表达了作者不忘收复国土的壮志和虽“年老却爱国永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

三、“屡受打击,壮志难酬”的报国不减

满怀壮志的陆游,在科考上因秦桧的暗中插手而导致仕途无望,直至秦桧死去,年仅四十的陆游才被宋孝宗赐于进士位开始步入政坛。但由于陆游积极抗敌的政治主张与朝廷“投降派”格格不入,不久就被挤出朝廷。后在范成大手下做了个有名无实的参仪官,这与陆游杀敌报国的政治理想完全背道而驰。三年后,又因 “燕饮颓放”的罪名再次被降职。朝廷的苟安求和政策使陆游的理想一次次地破灭,他一生都是“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只能通过诗词来抒发其报国无门的悲愤,如《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此时作者已六十二岁且罢官闲居山阴六年,诗中概括了作者一生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但是,陆游并没有一味地停留在忧愤和郁闷中,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挥戈上马,即使到晚年,收复河山的理想彻底破灭,他仍将自己壮志未酬的忧虑和愤懑转化为昂扬的爱国激情。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词人虽年近古稀,却一日也没忘记抗敌前线,即使壮志难酬却报国信念至死不衰,老而弥坚。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晚年,空度岁月的陆游只能靠回忆和怀念南郑的戎马生活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弋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谢池春》)一心报国的英雄只能“叹流年,又成虚度”。

由于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陆游只能借助梦境宣泄自己地失望与失落,如“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罢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苜蓿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他在寄给隐士师伯浑的《夜游宫 记梦》中抒发了自己忧国的情怀和渴望战场杀敌的壮志:“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全诗洋溢着慷慨昂扬的爱国激情。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5

这是封建中国中唯一一块灵魂平等的宿地。

受过苦的眠在这里,享过福的眠在这里;作官的眠在这里,为民的眠在这里;胖的眠在这里,瘦的眠在这里;富的眠在这里,穷的眠在这里。大家挤挤挨挨不分男女贵贱高低彼此,就因为老祖宗孔子是在穷滞中辞世的,就因为儒家学说是在百家争鸣中成熟的。走进这方老树新树争荣的两千年的古林,你会一下子沐浴于一种平等的氖围中,一种获得人的尊严的欢欣便会如闪着阳光的溪流在心头潺潺。虽然孔子和历代衍圣公的坟大一些,他们的墓前还会有一些石仪,甚至孔子墓的周遭还竖起着高大的红墙,但是这一切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丝毫无损于灵魂们平等的相处。碑大碑小坟大坟小都是一样的,有碑无碑有坟无坟都是一样的,冬日的雪为众魂戴孝,清明的雨为众魂哭祭。

这是一面飘扬了两千年的、富含民意的平等的大纛。

鸟瞰大江南北,古老中华所遗的浩瀚古迹,多是叠印着奴性目光的、浸透着森严等级烙印的有关帝王将相的“遗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些胆敢发出平等战叫的志士仁人,鲜能留下一鳞半爪的实物而成为“文物”遗存后世。

但是谁能逃脱时间的审判呢?上帝让一切的人都光腚而生的时候,就已经给了人间一个谁也无法逾越的宿命:一切的人都得赤条条的死,从皇帝到乞丐,概莫能外。一切外在的煊赫,只能显露其内囊的空虚、证明其生命与统治的速朽。试想那个叫秦始皇的人,即使将全中国的地下都埋上兵马俑,能延长秦王朝一分一秒的寿命吗?对于死去的秦始皇和速朽的秦王朝而言,他的数万兵马俑和乞丐的一根讨饭棍是一样的价值。孔子真是伟大,他似乎早已料到了数百年后秦始皇的下场,发出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警告。难怪这个暴君给夫子记下了仇,来了个焚书坑儒,并且为了破了孔家的风水,在他墓前挖了一道名叫洙水的河。没想到这个和老百姓杂处的圣人,因为得了百姓爱戴的“风水”,竟从一个小小的坟地蔚然长成了一片苍翠勃郁的灵魂的乐园,并且冷眼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统治者在穷奢极欲的腐败中灭亡。秦始皇把四川所有的山岭砍伐得像秃子的脑袋一样,为自己建造起了一座方圆300多里的阿房宫,建成之日不也就是他的王朝毁灭之时吗?经过六个清帝连续修建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那残存的尸骨上所铭刻着的民族耻辱与封建腐朽,又是怎样的让每一个炎黄子孙怵目惊心啊!

但是,残暴是残暴者的掘墓人,只有“仁者无敌”(孟子语)。

我们毕竟保存了这样一块圣地,一块让圣人和百姓平等相处,给平民以慰抚、给生命以尊严的圣地――孔林。

两千年来,这块充满着人文精神和人道情味的葬林,犹如中国文化的“诺亚方舟”,坚强地行驶在乡野间,从往古驶向未来。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生活在太古老的民族中间,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幽静的孔林深刻地感到了这点。

在草木虬结的孔林深处,让人惨怆怛悼的是散布的为旌表夫死守节而死的女子所立的石坊,那无言却哭诉百年千年的石坊。据有关资料记载,这座老林里曾经埋葬着有据可查的324个节孝女子的亡灵,而且大部分是年轻女子的亡灵。夫为妇纲,这是不人道的封建社会悬舞在广大女性头上一条罪恶的鞭子。凄厉的鞭影里,是女性饱受侮辱的心灵和遍体鳞伤的躯体。

就为了“守节”,为了跟随已去阴府甚至从未见过面的丈夫,年轻的她们是悬梁、投井还是撞棺而死?本应有权享受生活的生命,那活鲜鲜的生命,该是带着怎样的无奈、忧伤、遗憾、留恋或控诉撒手人间的?也许历史根本就忽略了那个民间的故事。一个农村的女子,本已有了邻村的意中人,就因为“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而不得不与另一个男子结合。命舛的女子更想不到那个一面不识的男人是如此的病弱,还未成亲便一命归西。虽然一面不识,她却注定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了。一面不识的人,不会引起她的悲伤,他的去世也许还在她心头升起了一丝希望,甚或隐隐的窃喜。但是死了儿子的“婆家”还是要把这个媳妇接到家来,甚至亲生的父母也不允许女儿有半点“非分”之想。不从的女儿被毒打着。反抗的女儿竟然被生身的父母用绳子勒死了。而后便是夫死妇随的褒奖,便是一个活泼的生命随夫一起埋人深深的孔林。

宽厚的孔林只有用自己悲悯的胸怀,涵容起这些忧伤的灵魂,久久地、久久地照抚着。

无言的孔林不仅照抚着这些忧伤的灵魂,还收留着那些无家可归的逡巡的游魂,它的每一棵树木都是招魂的旌幡。哪怕皇上的罪人,它也向其敞开仁义的胸怀。在其收留的游魂里,有两个人我们不应当忘记:孔子六十九代孙、衍圣公孔传铎的第四子、第五子孔继汾和孔继沫。

他们是孔子后裔中在文化事业上卓有建树的才子。一个精通经史和历朝掌故典章制度,写成了六十万字的《阙里文献考》;一个终生致力于书法的研究,集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法精品,精心临摹,雇高人刻成584块全帖刻石,汇编成传世国宝《玉虹楼法帖》。他们都曾热衷过功名,也在乾隆年间当过阵子官。但是知识分子本性上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又必然地要和置人于奴隶地位的封建统治发生深刻的冲突,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公元1756年,衍圣公孔昭焕就孔庙庙佃户人当差事与山东巡抚白钟山发生争执,孔继汾、孔继涑被指控为把持府务、干涉地方公事,分别被革职和革去功名。乾隆并没就此罢休,继汾因编著《孔氏家仪》与《大清会典》不符,被坐成增减会典服制罪,发配新疆伊犁;继涑则因所建堂屋屋脊九间连在一起而被定为谋反罪,直至戴着谋反的罪名凄凉地死去(因为九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大的等级数,只有皇宫和皇帝恩准的地方才能使用)。

也许最让这两个文化人遗憾终生的是被开除了孔家族籍,死后不得埋进孔林。而死后不能进入孔林,则被孔氏后裔视为莫大的耻辱。1786年,客死杭州的孔继汾魂归曲阜,葬于曲阜城西犁铧店村南。四年之后,客死北京的孔继沫魂归曲阜,葬于曲阜城西大柳村,非但不能人葬孔林,其埋于村野墓穴中的棺木上,还被锁上了三道铁索。

两个悲郁的游魂日夜在孔林的墙外徘徊。乾隆当年对孔继汾的“圣裁”,也许仍然使这两个徘徊的游魂处于杌陧不安之中――“小有才干,若能安分供职,自必早加擢用。以其居乡多事革职,本非安分之人,故弃而弗用耳。彼应安分改过,乃著《家仪》一书,则因其平日抑郁不得志,藉以估名纾忿,其心更不可问。若使仕宦通显,必不以著述为能。此等进退无据之徒最可鄙恨……著命革职,拿交刑部,交大学士九卿会同该部严审(见孔范今、桑思奋、孔祥林所编《孔子文化大典》)。”“安分”二字,道破了所有封建统治者辖制知识分子的天机,千百年万马齐喑从而造成一个落后挨打的旧中国的悲剧也便于此形成。我于一个暮色四合的舂日,凭吊了没于乡野的孔继涑墓。暮霭朦胧,炊烟漏香,只是那幢默然而立的碑才提醒人们,碑下静卧于民居问的小土堆就是号作谷园的孔继涑之墓。这位当年在 书法艺术上与江南梁同书齐名、被世人称为“南梁北孔”的孔族才子,就这样伶仃于村野问,让寂寞的心绪舶于朔风秋雨里。透过轻柔的烟霭,梁同书题写的墓碑犹如有着生命,依稀映入眼帘:至圣六十九代孙候补内阁中书谷园先生之墓。惺惺相惜之情,跃然碑上,我仿佛嗅到南北两位文人、写家把盏对酌的酒香。

问起几十年来坟的遭际,碑边住家中一位农人的话让我沉思良久。他言之凿凿地说:“坟在‘’中被扒过,是个空棺材。”

莫非真的只是一具空的棺材埋在这里,而他早已暗暗归葬孔林?其实,即使真的埋尸乡野,锁着三道铁索的棺材又怎能锁住自由的灵魂呢?几十里外的孔林深处,早就安顿下了徘徊的幽灵,因为这里是旧中国唯一的一处灵魂的家园啊。

一茬一茬的灵魂,已经将这里养育得如此肥沃与博大,再重灾的年成这里也会丰收文化与精神的食粮,再骚乱的年代这里也会迅速地愈合创伤,复归于它的静穆与蔓远。

它记忆着承受着人间的辛酸苦难灾殃伤害,但是一切的辛酸苦难灾殃伤害却又无法压垮它打倒它。

30年前,孔林曾经经历过从未有过的劫难:1966年11月至1967年初,无产阶级以“革命”的名义将孔林毁了个天翻地覆。1967年8月31日印刷的《讨孔战报》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标题下记述这一过程时说:“滚滚的洪流杀进了孔林,砸碎了石碑,扒开了孔坟。让那些衣冠楚楚的‘圣人之徒’再跪在孔老二墓前啃地皮吧!大地主、恶霸孔老二76代孙孔令贻的狗坟也被扒开了,贫下中农开棺戳尸,把条死狗烧成了灰烬。”当年的讨孔联络站1967年4月14日写的一份《对曲阜县前段扒坟情况的调查报告》曾记载着:“孔林唐代以后的所谓‘衍圣公’墓和较大的坟墓全被扒光,石碑拉走有百分之八十左右;伐走大小树木近千棵……”在扒坟高潮的十几天时间里,孔林里“人声鼎沸,红旗招展”,银行为收购“革命者”从坟中扒出的金银(珠宝玉器因无法估价而没能收购),仅在几天的时间里就花掉30万元。真正让孔林处于危急之中的,还是“革命”的红卫兵们制定出的改造“三孔”的方案:将孔庙前半部分全部拆除,建立“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后半部分建成建国以来反孔与尊孔的两条路线斗争展览馆;将孔府改造成为收租院式的大型阶级教育展览馆;孔林则是除在西南角保留一小块林地作为贫下中农墓地外,地面上的现有坟碑建筑全部去掉,将整个孔林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农场。万幸的是这个方案没有施行。 (摘自《孔府大劫难》)

弹指间两千年过去,睿智的孔林犹如生命之舟轻泛于时间的河流上,两千年的岁月在他的眉眼问鲜活如初。弹指间三十年过去,静静的孔林甚至没有增添一根白发,那场以极左面目出现、充斥着法西斯暴行、实质上透着封建腐臭的浩劫,却早已成为历史,我们这个包袱沉重但却无比伟大的民族,也已经走出泥泞,走向她崭新的时代。

在孔子的74代孙中,有一个叫孔祥民的人。当孔林横遭“”祸殃的时候,他曾经用相机记下了那不堪回首的场景。从此以后至今,他已经100多次进入孔林,享受它、感悟它,为它拍摄留存了5000多张照片及底版。他说这5000多张也仅仅是孔林千姿百态的万分之一。

我理解他,这里不仅是灵魂的家园,也是于不能承受之轻中疲惫心灵的憩息地。得意之人不必来这里,越是无助者越能从这里得到帮助,越是心苦者越能从这里得到本来意义上的安恬与慰藉。面对它,你会清晰地感到世俗的得失是那样的无关紧要。面对它,就是面对一个友人,而且这位友人还是一个充满着平民意识的伟大哲人。每一次进入孔林,都会有莫名的灵感接连地从脑中跳出,使我真切地感到生命的美丽和深刻。 谁说这里是灵散形殁的死地呢,魂不就是最珍贵的良种吗?种在这里,长出树,长出草,也长出翩飞的蝴蝶和永不磨灭的感情与思想。

灵魂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对于这种孤独,一切的热闹和排场都无济于事,甚至还会愈发加深这种孤独。这或许是一种悲剧性的宿命吧,但是这宿命又是开合的、平等的。平等的灵魂于此写下了这部伟大的著作,向来者诉说。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大诉说,无声但却不是沉默,因为沉默有时是良心的泯灭,是卑劣的怯懦。

公元前的沉静弥沦其问,使一切的金钱与权势都成为一种摆设,只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具有着真正的质量。200多年前,那个不可一世的美国在哪里?再过多少年后,这国那国不都是人类的吗?而且人类出现之前早已有了地球,人类消亡之后,地球也还会存在。圣人未来之前这块地方是个什么样子?这个古老而又煊赫的家族,在茫茫的宇宙问不也是短促的一瞬吗?天上的棋局未动一子,地上已是走马灯一般换了几十个朝代,只有明亮的北斗夜夜提甘露醉这方灵魂。

哪一块土地没埋过死者,哪一处埋过死人的地方不正有新的生命诞生?人可悲一死,人可喜一死。生命的延续好似接力,死如夜,睡了;生如旭日,天天升起。大禹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谁说盖棺可以定论?一个人,一件事,有时要看上几十年、数百年甚至几千年才能看清。有些似乎看清的、定论的,多少年后也还会被,这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孔林的中央是孔子墓,高6米,直径12米,墓前是几株苍翠依然的古柏。太阳会不会熄灭,地球会不会消亡,这几棵古柏不管,只是苍翠地活着,出神地品咂时间。死了本是平常事,却堆这么大个坟,竖这么大个碑,香火还这么旺。旺旺的香火又挡不住焚书坑儒,碑碎墓掘,一片荒凉。银河系也是宇宙的匆匆过客嘛,太喜了浅,太悲了妄,只应记住到底还是渗误短真理长。 沉静的老林其实是一个寓言,一个预言,一段警示。大自然的,终归要回归大自然,太热了不好也没用。

红尘遮眼,林清如水。面对这遥远的沉静,人类该有多少反思?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6

湖南邵阳的标语正气凛然,站在大道上空:“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历史的千古罪人;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人民的不孝子孙;谁不加快发展,谁就是邵阳今天的混世魔王”。

贵州毕节的标语威风凛凛,刷在垃圾箱上:“严禁人畜入内,违者责任自负”。

毕节前不久发生了五个小孩躲进垃圾箱取暖死亡的事件,在垃圾箱上刷标语,大概算是“举一反三,杜绝后患”的行动之一。很多人说,小孩未必识字,牲畜不会识字,这样的标语写给谁看?也有人说,标语意思是“谁进垃圾箱,死了政府不管”;但万一不幸发生,政府真能完全脱身?

我想,这些固然都是道理,但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种不通人性的冷酷。人和牲畜,难道是一回事,可以并列、并举、并论,一视同仁?“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是真是假不论,一直可以激发受歧视的耻辱感,翻版一下,“严禁人畜入内”,国人与牲畜不还是要同类管理吗,为何又毫无顾忌地写了出来?

邵阳的标语,也透着一股狠劲。如果说毕节的标语属于吓阻,邵阳的标语则是诅咒,“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等等,词语不少,亏得汉语中咒语丰富。这标语一看,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发展不够”、要快马加鞭的猴急劲,也能让人想象到如果有谁“阻碍发展”,一定会被推土机般的发展车轮碾成齑粉。

邵阳的标语采取了无限上纲的法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加快发展,或者不求发展,都无可厚非,何以要承受千古罪人、不孝子孙、混世魔王的道德贬斥?就算话是对官员讲的,官员应该促进发展,但既是对一部分人讲,何以将标语写给所有人看?而且,事情往往难于评定,说是大干快上,实为加速倒退,这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发展”一到,神挡灭神,佛挡杀佛,难道不是一种野蛮?

标语,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书写,在中国久已成习,其中,荒谬随时有之,荒诞随时有之,荒唐随时有之。所有的标语,无不是目的明确、指向鲜明、用语铿锵、不容置辩。标语往往是殚精竭虑才制作出来的,临有大事,有专门人员乃至专门班子去构思和,而其语言则时常鄙俚不堪、蛮横污浊。它是精心制作的污秽品。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7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因为其不完整,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1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因此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味道……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能够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说到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就不得不题,功名利禄。记得第一回中,士隐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头来还是得死。下一世,谁理你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

更别提其他人,“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若不提,钦敬,从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贪官奸臣,吕不韦、秦桧、吴三桂、鳌拜……也是万古留名。其实他们的才智,胆识,以及那种不畏惧命运的胆魄,也有可取之处。命运最终给他们的安排终究是残酷的,死讯换来了呼天抢地的欢呼声,死后还招人恶骂,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哀。难道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吗?

其实,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我能够说,“人各有志,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必须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耻,也许他们像楚庄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别有用心,我们也许只是让历史蒙蔽了双眼,虽然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想法,毕竟这些都已成过去,无从考证……

我甚是欣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期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解救,以此说来似乎还不及这些贪官奸臣。

那这些贪官奸臣错在哪儿?失败在那儿?——我想就应是,想得不够长远。就好似吕不韦,得到了皇位又怎样?也许会更觉空虚,到头来终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2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他若有奇缘,如何心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捞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一部中人物的杯具,一部作者的杯具。曹雪芹不仅仅描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有繁华走向衰败的生活,并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请。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杯具感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捉摸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泣,千里珠峰一望遥。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体把儿牵挂。自古穷空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在那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仅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我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杯具了。

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黛玉个性焦点的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香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助偷酒泪,酒上空枝见血痕。

说“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对中国的影响之大。

我所看的《红楼梦》不仅仅是120回的通行本,还有周汝昌校汇本。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那样貌的,我能够经过自我的发现去还原一个我认为真实的情节,而不受高鹗的影响。

《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正是他的不朽魅力。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3大观园里斑驳的树影,寂静的幽亭犹在,却觅不到曾经的绯影衣香,一颦一语,漫天落英的飘散,诉说了谁的忧伤。花开,一个美丽的开始;盛,一个繁荣的象征;谢,一个个生命的离开;葬,一段感情的消逝,更是一个家族一个王朝的陨落。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梦里花落的多少日夜,是谁感叹又是谁无奈。花会再开亦会再败,谁也扭转不了这世间的生死轮回,我忧伤,等依安慰。依不在,谁能懂我心扉。多么美的青春,多么美的人世,却没有你的陪伴,我惶恐,我徘徊,我等待,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情丝,断,给悲伤一个完美的终结。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未被温。”桃花散去千秋梦,也换不回曾经一点情。酒不醉人人自醉,心不颤抖人自颤,潇湘馆的声声夙怨,怡红院的阵阵叹息,淹没了一个世界的温情。青灯照壁,泪眼朦胧,任雨敲打着窗,我沉沉入睡,听不见耳旁你的呼唤,你的叹息,我就这样离开,不,我没有离开,我从未离开。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泪已隔绝了我们的世界,我在这头葬花,那一边是谁的欢声笑语浸入耳边,鲜血揉满手帕,我已无力再去挣扎,花瓣翩翩飞满天,我给她自由,给她寻找幸福的权利。满头的悲愁,剪不断,理还乱。焚诗、葬花,为你而牵挂,那漫天的桃花又是怎样的孤独。花落于天思寄土,人落于情不妄人。我将离去,你挽留不了,我亦留不住脚步,就由时光带走一切,从此不见、不见……

美梦终究成为一场空,韶华落尽,黛玉离开,宝玉出家,金簪葬雪,人泪葬花,空留宝钗独守空房,昔日遗腹已长成人,今日谁与相告,一切已非旧时风景。家族堕落,更变朝代,人已逝,梦已空。“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梦里几度回红楼,诉不完离殇,剪不完忧愁,还是年少,只能懂所谓的落魄忧愁,也许只有人到中年,才会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受吧!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4“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再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可是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那里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等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中学生阅读红楼梦读后感5一曲红楼梦,似梦似幻似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假亦真,真真假假假亦真,假假真真真亦假。一遍一遍地读《红楼梦》,感受也越来越深。

大观园中作乐,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宝玉痴笑,黛玉垂泪……何人知是衰败的前奏。

书中一开头,就提到了甄家,后又出现了贾家。开始我读到甄家和贾家时,并无多想,仔细一品,又想想书的中心思想——真假之说,便恍然大悟,这是在暗示“真的”和“假的”,来借此描写出两个不同的世界观和结局。如此一想,让我拍手叫好,不由得赞叹曹雪芹别出心裁的想法,又佩服他能写出如此背景和关系复杂的巨作。也让人若有所思,我也隐隐猜出了这“何为真,何为假”的真理。

书中最让人动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宝玉和黛玉的凄美爱情,看得我也是潸然泪下。想想两个人都拥有新思想又情投意合,却最终阴阳两隔。阻挡他们的虽说是黛玉多疑,但实则是受到了世俗的限制。看似在描写两个人的悲剧爱情故事,实则在侧面描写世俗的枷锁。

当然,读完《红红梦》我还被其中曲折、凄美而又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了。最令我感到悲伤的莫过于黛玉泪尽而逝。

其实《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前八十回为曹雪芹而书,后续章节因曹雪芹未完成就早逝了,所以出现了许多后续,经比较,高鹗写得最为吻合前文,所以将高鹗写的那一部分又补了上去,但与前文作者文笔略有差距。不过,在读到黛玉泪尽而逝时,我还是感慨万千:“上一世的浇灌之恩,用一世泪水还尽,再无牵绊。”黛玉烧诗帕,眼中却再无泪水。那让人怜惜的林妹妹,终香消玉殒,让人惋惜。我也不禁佩服高鹗能续写出曹雪芹对世俗的不满。《红楼梦》不愧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宝玉的善解人意;黛玉的多愁善感;宝钗的端庄大气;湘云的活泼可爱……终成贾府往事,衰败带走了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终由盛至衰。仿佛看见曹雪芹讽刺的笑,世俗的眼光,清政府的腐败,又感叹“何为真,何为假,一切梦一场”。

想想自己平凡、简单的生活,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真假之说”都似解非解。就如书中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8

最近关于“原生态”正名问题讨论热烈,其实“古典音乐”这个名称也并非没有争议之处。比如布列兹、潘德列斯基的作品是“当代古典音乐”,但比他们更早的猫王和甲壳虫乐队的作品却不算古典音乐。看来是否是“古典音乐”与创作时间是否“古”没有必然联系。我们也很难证明,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凯奇比科恩和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作品谁更具思想深度和里程碑意义,所以“典”也不是标准。现在公认“古典音乐”泛指对于大多数普通听众――不是古典音乐习练者、也不是精英级知识分子――如果不通过专门的介绍和讲解,就无法顺利理解或得到听觉愉悦的音乐。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无法通过市场商业运作自给自足、自力更生,必须通过政府扶植、财团资助才能生存的音乐门类。他就像一个木乃伊,有着丰富的历史深度和审美广度,是集合了数百年人类智慧结晶和艺术灵感最高级的尸体。

所以现在谁再提古典音乐的市场问题其实就和祥林嫂一样:阿毛已经死了,老喊阿毛不仅徒劳,而且容易引起不知道阿毛是谁的人无聊的好奇心。普及古典音乐的高尚努力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古典音乐的受众不以善良的人意志为转移而继续锐减。无论是他杀、自杀还是自然死亡,总之古典音乐大概是死了。木乃伊是珍贵的东西,学做木乃伊也很不容易,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修养,但是要全社会的正常人都不看或少看活生生水灵灵的泳装美女走T台,而腾出时间和金钱多看精品木乃伊展览,其难度超过让中学生不看金庸看尼采。

古典音乐之死与流行音乐(同样是个不准确的名词)曾经的盛行没有关系,就像妈妈变老和女儿漂亮没有关系。而近年来真正的流行“音乐”并没比木乃伊音乐好到哪里去,真正去“听”音乐的人越来越少。70后还偶尔买张CD,80后还知道下MP3,90后已经不习惯在听到声音的时候眼睛看不到画面。过去的歌手把专辑中最具音乐性的作品拍成MTV,现在的新生代则正相反。唱歌、做音乐,只是如变形金刚般多栖明星的诸多功能之一。只唱歌或只做音乐的明星几乎绝迹,仅存的几个已经被归入音乐家一类,将来有资格以木乃伊的身份入展金字塔。

有人把民族音乐也归入到广义的“古典音乐”中,这说明民族音乐概念的逻辑一直没有被完全理清。“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提法尽管不准确,但它们所包含的范畴还是世所公认和明晰的。而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民族音乐都包含哪些门类和经典?它的范畴边际在哪里?平心而论,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家庭结构、教育体制……已经和我们的民族传统渐行渐远。作为本民族文化符号之一的民族音乐,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只是一种猎奇的对象,只给国人带来“新鲜感”,这本身也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9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大宗师》)

译文大致如下:老子死了,老子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学生问:“您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回答说:“是。”“可是,既然是朋友,这样吊唁可以吗?”秦失说:“可以。一开始我也是把他当普通人看待,而今不这样看了。刚才我进来吊唁,有老人哭他,好像哭他的儿子;有少年哭他,如同哭他的母亲。他们在这里哭泣,必然有不想吊唁而吊唁和不想哭而哭的人,这违背了天理,违反了常情,忘记了人禀赋的天性。古人把这叫做违背天性的刑罚。该来的时候,先生应时而来;该走的时候,先生顺时而走。应时而为,顺时而动(自然而然),哀乐不入于胸中,古人把这叫做天然束缚的解除。

谁能以无为头,以生为脊背,以死为臀部;谁知道死生存亡本来是一体的,我就与他为友。生与死,是人生的终极。所谓终极,就是最后的意思,对于人来说,生死之外不会再有问题,所以说生死是终极问题。

人们一般悦生而恶死,然而,庄子却一反常人的见识,提出了一番不同的见解,认为生死本是自然现象,生不必喜,死亦无需悲,超越于生死之外,不动心,人才能够自由自在。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必然。死亡并不因忧虑而避免,也不会因忧虑而延迟,那又何必去忧虑呢?若是参透了生死,那么,世间的任何艰难困苦也都无所畏惧了。那么让我们看一看庄子是怎样理解生死的吧。

庄子认为,为死亡而忧虑没有意义,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生死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为什么说与自己无关呢?因为生死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该来的时候来了,该走的时候走了,我们不能决定自己何时来、何时死。所以庄子说:“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既然生死与自己无关,就应当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因生死变化而忧伤;摆脱对生死的牵挂,而复归于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来对待生死。这并不意味着自我麻醉,逃避生死,而是要参透生死,积极对待生死。如是,则能够一切处之泰然,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更何况利害呢?与生死相比,名利之类都不值一谈了。

而且生死本来一体,死原本就是生的一个构成部分。从时间过程上来看,人本来并不存在,可以说他本是“无”,“无”是他最早的存在状态,因而庄子说“无”是他的存在之“首”(头)。“无”是“非存在”,而这个非存在正是它存在的不可分离的构成部分。“生”则是这个存在的脊梁,而死是这存在的屁股。离开了头和屁股,脊梁是不能独存的。可见生与死本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从大道转化的过程看,人只是天地之委形、阴阳之化生,是无穷的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人死之后就化生为别的形态、别的事物,究竟转变成鼠肝呢,还是转变成昆虫的手臂呢?那就取决于大道和阴阳的造化了。人的死,正是其他形态事物的诞生。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死亡是阴阳变化的产物,而阴阳的变化是无法阻挡的,它用大地负载我们的形体,使我们活着的时候劳累,老了以后得到安逸,死后得到安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所以,如果生是值得欣喜的事,那么就应该同样把死看作值得欣喜的事。

天地是一个大熔炉,人只是这个熔炉中千万种造化的一种,即使变成了人,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其实,在天地这个大熔炉中,到什么地方不可以呢?变成什么不可以呢?人的起点不可选择,也不可抗拒,只有接受事实并顺从今后的发展道路,才能安宁顺利地度过一生。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现在的存在状态究竟是真正的生呢,还是真正的死?“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大宗师》)这样我们就不知道生死的先后顺序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或许正是别种生物的死,而所谓的死则恰是其他生命的生。人只是自然造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

然而庄子的观点并不总是一致的,他在教导人们不要害怕死亡的时候,常常表现出否定生命的倾向。比如鼓盆而歌的故事就是如此:庄子妻死,始而悲伤,终而快乐。夫妻生活了一辈子,谁无感情!庄子也不能例外:“我独何能无慨!”但他想通了一下道理后,不仅不再哭泣,反而唱起了歌:原本没有妻子这个人,没有这个生命,恍恍惚惚地存在于大道之中,然后由于大道的变化而有了生机,随着生机的变化有了形状,进而使她有了生命;现在的死亡实际上是又变了回去,重新回到无知无觉的状态。这种变化犹如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现在她安静地躺在天地这个巨大的坟墓中,我呼天号地地哭泣,岂不是太不懂得天命了吗?所以庄子就不哭泣了。妻子回到了永恒而安宁的大道怀抱之中,不仅不应悲伤,反而应为之高兴才是,于是便鼓盆而歌。可见,庄子本人也并非“哀乐不能入”。

庄子讲的道理诚然不错,但是人不可能是这么有理性的,不可能只要想通了道理就去照着做。人的理性与情感之间的确存在着差距,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对于死亡正是如此。从理性上说,一般人也知道生死是自然现象,死是无可奈何的事,因此悲伤没有用;然而当面真正临死亡的时候却无法不悲伤。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非理性的,但由此看来庄子的观点只有站在理性的角度才是成立的。

对于死亡,不应恐惧,但也无须欢欣,应如庄子一贯主张的那样:“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这才是得道的境界,也就是不动心的境界。既然生死是自然现象,所以生不必快乐,死亦无须痛苦;同样地,生也不用痛苦,死也不必快乐。在这一点上,庄子不是始终如一的:按其基本观点讲,妻子死了,既不应悲伤也不应痛苦,但他却鼓盆而歌;他还把生看做身上长的脓包,把死看做脓包的溃破、人生的解脱,这就把生看做了一件应当否定的事情,生似乎应当悲伤,而死却是一桩快事。

这就走向了另一极端:悦死恶生。悦生恶死,诚然应该否定;但悦死恶生也是同样错误的。对于二者应一视同仁,无所谓喜悦,也无所谓悲,才是可取的。如果把生命看作是人身上的痈瘤,把死看作人生的解脱,那就是生不如死了。可是既然活着没有意义,死了不是更没有意义吗?人死之后,我不存在了,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从自然的角度看,庄子的看法无可厚非,但是从人自身的角度看却不然。生命确实只是事物无穷的变化历程中的一个形态,但是我毕竟是我,与别的形态有着实质区别,否则就没有我了。虽然说我是“道”的显形,但在显形为“我”之前和之后,我是不存在的;虽然说构成我的那些东西依然存在,可是那不是我;人与万物为一体,但我不是万物。尽管我们得到生命无须特别喜悦,但生命确实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因此,不让死拖累了生,这才应当是庄子思想的根本。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作者篇10

诗人说:“悲莫悲兮生别离。”事实上,同“死别”比起来,“生离”毕竟要幸运得多,因为还有未来,还有期望,虽前路茫茫却知对方还好好活在世间。而“死别”,看着相爱的人闭上双眼、停止呼吸,再不能说话,再不能微笑,曾经鲜活湿软的身体变得僵硬,并要在泥土中随着时间慢慢腐烂,那种痛,并非“生离”所能比拟。然而只有经历过那种痛的人,才能真正体味那种痛的真切,也才会更加善待生命,更加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有一个成语叫“睹物思人”,看到与远去的人或者亡故的人有关的一件物品,那物品便会承载起厚重而绵长的思念。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教书先生老汪在小女儿活着时,总嫌她淘气。后来她掉进水缸淹死了,老汪说:“家里数她淘,烦死了,死了正好。”有一天,老汪偶然看到窗台上小女儿没有吃完的一牙月饼,突然就悲从中来,心里像刀剜一样疼,来到新换的水缸前,突然大放悲声,整整哭了三个时辰。后来他就带着一家人离开了这个地方,一路走一路哭,走了三个月,出了河南界,才算止住了伤心,于是便在伤心消失的地方落了脚。这是我看到过的“睹物思人”最震撼心灵的情节。

悼亡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大类,而“睹物思人”是悼亡诗中最核心的表现手法。中国最早的悼亡诗,历代研究者大都认为是出自《诗经・邶风》的《绿衣》。

中国最早的悼亡诗

《绿衣》是一位男子怀念亡妻所作,承载哀思的物品便是身上妻子为他做的一件绿衣。

诗歌一共四节。第一节:“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古代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里。诗人把故妻所做的衣服拿起来,翻里翻面地看,内心无比忧伤。曷,何。维,助词,无实义。已,止。这忧伤,这思念,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永远不会停止。生命不息,对亡妻的思念便不会停止。

第二节:“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衣黄裳”与“绿衣黄里”相对为文,是说诗人把衣和裳都翻里翻面细心看。亡,一说通“忘”,一说停止。妻子活着时的一些情景是他永远不能忘记的,所以他的忧愁也是永远摆不脱的。这一节采用复沓的手法,情感比前有所增强。

第三节:“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兮!”女,通“汝”,你。古人,故人,指已亡故之人。俾(bǐ),使。(yóu),同“尤”,过失、罪过。诗人细心地看着衣服上的一针一线,感到每一针都反映着妻子对他的深切关心和爱。由此,他想到妻子平时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使他避免了不少过失。这当中包含着多么深厚的感情啊!由思念妻子为自己缝制衣服这件事,想起了妻子品德的贤良,情感进一步加深。

第四节:“兮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chī),细葛布。(xì),粗葛布。秋天来了,自己却还穿着葛布制的夏衣,感到浑身凄冷,才找出了妻子为自己制作的绿衣黄里的秋装。如果在以前,天还未冷至此,妻子便已找到秋装为他换上,何至于如今感觉冷时才来找衣服!于是诗人发出了感叹:亡妻啊,你才是最让我称心如意的人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男子睹物思妻的悲伤。人已逝,而为他缝制的衣服尚在。衣服的合身,针线的细密,使他深深觉得妻子事事合乎自己的心意,这是其他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所以,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

《诗经》里的另一首悼亡诗

《诗经》里有不少诗是多解的,于是有人将《绿衣》解作政治诗,还有人将之解作女子抒写失宠心情的诗。因此,作为“悼亡诗之祖”,它的地位是有些争议的。在此背景之下,有人提出中国“悼亡诗之祖”应该是《唐风・葛生》。

与《绿衣》相比,《葛生》是一首毫无争议的悼亡诗。从情感抒发的角度看,《葛生》比《绿衣》更加直率感人,也更加情思绵长。

《葛生》共五节。第一节:“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藤条。楚,荆条。《绿衣》像是室内剧,而《葛生》是确切的室外剧。诗人坐在亡妻的坟前,看到葛藤生长得覆盖住了荆条,蔹在田野里四处蔓延。于是他悲伤地感叹:我的爱人葬身此地,又有谁来陪伴她孤独的居处?

第二节与第一节结构类似:“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情感在复沓中增强:葛藤生长得覆盖住了酸枣树,蔹蔓延在亡妻的坟头。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她孤独的睡眠?

第三节,诗人想到了妻子埋葬时枕的枕头、盖的被子:“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你枕的角枕色彩灿烂啊,你盖的锦缎被子光亮鲜明啊,而这无法阻挡你的身体在泥土中慢慢腐烂。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她度过每一个孤独的白天?

第四节和第五节,诗人终于再难压抑心头的悲伤,向墓中的妻子说出自己“死则同穴”的约定:“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待我百年以后,要到这儿来和你共同居住!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待我百年以后,再到这儿和你共同居住!

诗从墓地的葛藤写起,触动情思,因两相分离各自独处而备感伤心。写亡人的独处无人陪伴,正是为了写活着的人的孤独无亲,从而表现出生前的相亲相爱,同心同德,以至于发出死后同穴的悲号。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有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著名的“四大悼亡诗”

有人评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大悼亡诗”,它们是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唐朝元稹的《遣悲怀》,宋朝苏轼的《江城子》,宋朝贺铸的《鹧鸪天》。这四首诗,也都是“睹物思人”的经典范本。

潘安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貌比潘安”都成了后世一个固定成语。潘安之妻是大书法家杨肇之女杨容姬,两人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杨容姬病殁后,潘安写下悼亡诗三首。诗歌都很长,我们选一些句子来赏读。第一首中有句:“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诗人将“睹物思人”这一成语发挥到了极致,于妻子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想到妻子的身影,因而也越发感到自己的孤单。诗人还引生活中“双”的物品来类比,翰林鸟,游川鱼,如今都不见成双成对了。第二首中有句:“凛凛凉风生,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冷风起始觉夏天的被子有些冷了,这似是《绿衣》中“兮兮,凄其以风”意境的进一步生发。第三首中有句:“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落叶委埏侧,枯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诗人走到了妻子坟前,与《葛生》中的诗人一样,看落叶枯覆盖着坟茔,内心是无比地凄凉孤独。潘安的悼亡诗,长歌当哭,凄苦哀号,悲凉彻骨,令人不胜心酸,可见其对亡妻的无限挽恋。潘安的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元稹,唐代诗人,在文学史上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元稹娶妻子韦丛时,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毫无怨言。七年后韦丛病逝,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遣悲怀》三首。《遣悲怀》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睹物思人,衣裳看尽,针线犹存,“贫贱夫妻百事哀”成为千古名句。《遣悲怀》其三:“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我们只有今生,说“来生相见”那是美丽的童话。而只有永远记住她,不忘记她,才是对她一生辛苦最大的报答。元稹还有一首著名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妻子离世,自己经历过巨大的哀伤,有什么能抚平这巨大的哀伤,有谁可以代替那曾经的情深意笃?

苏轼的《江城子》我们都很熟悉了,此诗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且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不料王弗早逝,令苏轼万分悲痛。妻子去世十年后,苏轼写了这样一首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每每想到这首词里的一些句子,我们总是不由得眼眶湿润,内心悲伤,为那曾经鲜活过的生命,也为那多情偏遭不幸的词人。

宋代词人贺铸的《鹧鸪天》是他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的。妻子去世后,贺铸因事要离开与妻子共居的苏州,想到妻子与自己同来却不能一同归去,痛感物是人非,于是写下了这样的词:“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那些散落在诗歌史中的悼亡名句

除了以上“四大悼亡诗”,中国诗歌史上还有不少的悼亡诗,与《诗经》中的“睹物思人”情怀一脉相承。

比如六朝时美貌与潘安齐名的美男子沈约,也写过著名的《悼亡诗》:“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人生短暂,人不如物,而且一去不复返。诗人将悲伤的情感与凄凉的环境融合,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伤悼。

唐代诗人李商隐,与妻子感情甚笃,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便是明证。妻子死后,他也写了几首悼亡诗,我们熟知的《锦瑟》便是其中一首。“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已成为千古名句,令我们吟咏不尽。李商隐还有另一首名为《房中曲》的悼亡诗:“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愁到天池翻,相见不相识。”一句“相见不相识”,比苏轼的“纵是相逢应不识”要早得多,苏轼从此处取意也说不定。

宋代诗人梅尧臣也写有《悼亡三首》,有学者认为在悼亡诗中“最真挚、最纯洁,当为千古第一”。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中第一首: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十七年相濡以沫,情深意重。第三首里还有“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之句,美貌而且贤惠,使诗人“相看犹不足”,可见二人感情之笃厚。第三首中还有一句:“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连城宝”,价值连城的宝贝,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手心里的宝”,越是珍视,这种失去就越让人心痛。“终当与同穴”,是《诗经・唐风・葛生》中的“百年之后,归于其居”以及《诗经・王风・大车》中的“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化用,凄切感人,哀痛至深。

清初学者王士祯的《悼亡诗》也写得颇有才气:“陌上莺啼细草薰,鱼鳞风皱水成纹。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花开花落,物是人非,睹花思人,内心的凄怆无以言表。

以《聊斋志异》著称于世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诗歌的成就也很大。妻子刘氏去世后,他写下了许多缅怀的文字。其中的佳句如:“五十六年琴瑟好,不图此夕顿离分。”相守五十六年,如今分离,让我如何适应?“无可奈何人似槿,不能自已泪如丝。生平曾未开君箧,此日开来不忍窥。”木槿花朝开夕落,人生短暂,而对你的思念永远不会断绝。一生都没有打开过你的箱箧,如今打开,看到遗物,睹物思人,心情更加悲痛。他甚至希望妻子能够在梦中与他相见:“魂若有灵当入梦,涕如不下亦伤神。”人最痛苦的是内心悲痛却流不下眼泪,可见悲痛之深。他到妻子墓前祭奠,不由得悲叹:“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百叩不一应,泪下如流泉。”斯人已逝,百唤不醒,内心的烦闷无人可诉。蒲松龄还在诗中向刘氏表白:“汝坟即我坟,胡乃先着鞭?只此眼前别,沉痛摧心肝。”按说总有一天会相聚,然而如今的分离还是让人痛断肝肠。

说到悼亡诗,最绕不过去的便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也就是写了那句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容若。容若二十岁时,娶十八岁的卢氏为妻。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婚后二人感情笃深,但仅三年,卢氏因产后受寒而亡。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写了不少的悼亡诗词,其代表作《沁园春》,是在他梦见亡妻之后所作,其中有云:“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词句哀婉痛彻,与苏轼《江城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容若另有一首《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云:“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一片伤心画不成”,怎样的画,能画得出如天高如海阔、且绵绵不绝的伤心呢?这样的句子,真可谓断肠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