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十篇

时间:2023-03-16 12:23:18

人生的境界篇1

甘肃临泽县平川中学九3班:刘丽梅

比广阔大海更浩瀚,比雨后初晴的彩虹更绚烂,比清澈的小溪更纯洁,比火热的太阳更高尚,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华丽的外表下,空有一颗虚伪的心灵,犹如一只竹篮-----华而不实。机灵的脑袋下,空有一片混乱的思想。张扬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恶毒的心灵。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为陆游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品质所震撼;为文天祥坚守目的,“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所感动;为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肯领美国救济粮的伟大人格而深深吸引;为袁隆平“胜不骄,败不馁”的伟大人性美所激动不已……

现实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纯洁的一片天空,便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蓝的天空中,有骄阳的高尚,有白云的纯洁,有微风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没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没有什么高尚的精神,没有什么众所周知,令人称颂的事迹,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只是羡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们,不要让狂风暴雨打破我们美好、宁静的生活,而是让狂风暴雨冲刷我们心中的尘埃。

人格的高尚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不一定是体现为外在的活泼潇洒,而体现为内在的高洁亮丽。人性的美,不一定体现为惊天动地,而更在于心灵。

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在人生中有许多小污点,但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达到了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篇2

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我国正处在一个会计制度与准则并存的时期,铁打的准则,流水的账,有问题找准则、找制度、找规定,照做就行了,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更不需要什么职业判断,会计就是这个样子,机器人一样做就行了,小学五年级都可以干,小学六年级浪费。对会计这样的认识让我狠狠地闪了一下腰,2000年我参加旧会计制度下的职称考试《会计》居然没通过。

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会计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是推行会计国际化战略。我调整了复习方向,加强了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力求在总体上提高会计理论水平,对新的会计准则、指南、讲解看得很多,顺利地通过了职称考试。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是我所经历的第二次重大会计改革,这是一个既考虑了中国国情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趋同的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强调了国际趋同,更强调了会计的职业判断,作为会计我更加欢欣鼓舞。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阅历的增加,我渐渐认识到会计工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相互促进不断相互完善的过程,会计已经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我改变了旧的会计观,有了新的领悟。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多数人相信“金钱万能”,而老子著《道德经》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却说“为腹不为目”。有一次我遇到了几位退休的老同志,听到了这样的一番谈话,其中的一位老同志说:“唉,没想到我跟车打了一辈子交道,开了一辈子的车。”旁边一个人说:“唉,没想到我跟人的脑袋打了一辈子交道,理了一辈子的发。”另一个人说:“唉,没想到我跟算盘打了一辈子交道,算了一辈子的账。”再一个人说:“那有啥,人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错了。”我愕然于最后这个人说的这句话。

强行者有志。我做了会计,选择了会计作为一生的追求,作为我一生能做好的唯一的一件事。每个人的人生有不同,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走出去你会有一种人生,留下来你也会有一种人生,作出你的选择,坚定地走下去。我选择了,我就简单、坚定地走。在会计的人生路上我不断地努力着,针对自己所在的结算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公司所属单位地跨香港、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江苏、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多个城市,提出了一个较为超前的网络资金结算业务系统的设想,后来公司在我这个设想的基础之上招标开发了网络资金结算软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获得了好评。同时我也没放弃学习专业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CPA考试并通过了四科,2009年我通过了高级会计师的考试、评审。

人生的境界篇3

癌症位居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之首,而且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可能罹患癌症。女作家曹又方正当盛年,却不幸患上卵巢癌,且病情被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做过切除手术两年后病情复发,不得不再次进行手术。被病痛困扰了五年的她没有因此而悲观消沉,她不仅好好地活着,而且还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写成了一本名为《淡定・积极・重生》的励志书。在这本书中,她生动地陈述了作为一名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生死观、心理的阴暗和光明面,等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癌症病人的三种人生境界――淡定、积极、重生,殷切而笃实地表达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我,写给渴望健康的你”的意旨!

该书的第一章题为《在淡定与积极之间》。在这一章中曹又方告诉我们:要做到身病心不病,一个人即使身体生病了,仍可以力保心灵健康。面对恶疾,我们应该保持淡定的心态,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抛开心理上不必要的恐惧、自责、后悔,慈悲地豁免自己。与癌魔抗争,需要有无穷的定力和沉稳的智能。面对癌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无畏或恐惧,软弱或坚强。乐观或绝望。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们要学会以一种淡定的心态,放下一切,使自己从疾病的困扰中解放出来,不再空抱着奇迹发生的梦想,使心灵得到自由,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从从容容地为自己的人生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病人。如果仅仅是接受了患病的现实、抛开了对死亡的恐惧,却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也是不正确的。从容过后,还需要用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去战胜癌魔。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你应该尽力地去了解对手,想方设法地增强自己的抵抗力,保持积极的态度,让心灵发挥自我治疗的最大潜力。哪怕不断受到病痛的折磨,也要快乐地生活。不能让身体白白受苦,要活得快乐一点,尽力把失去的补回来。尽管得了癌症,可心灵和思想并没有生病,你的手还可以触到鲜花的柔嫩,你的鼻还可以嗅到春天的芬芳,你的眼还可以看到阳光的明媚,你的心灵也还能体会到生活的快乐。

人生的境界篇4

致命的细节

年羹尧是清朝重臣,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但这个人后来也一 样失宠并被削官、抄家、下狱,最终在狱中自杀。也许你不会想到,年羹尧之所以引起皇帝的怀疑,落得一个悲惨下场,竟然只是由于一个细节:年羹尧出师大捷归来之际,雍正皇帝率文武百官前往迎接,那时正值六月天,烈日高悬,而年羹尧的兵士们还穿着全身甲胄, 见此情形,雍正便传旨令三军将士御甲休息,但奇怪的是,旨令传了三遍,三军将士依然站立原处一动不动,这时,年羹尧从怀里取出一面小旗,交给自己的侍卫,侍卫便把小旗一摆,那些将士见了,立即听话地脱下甲胄退了下去。雍正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当时就起了戒备之心,不久之后,就找了个借口,将年羹尧杀掉了。

【素材解读】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可见,细节有多么重要,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甚至于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看上去不经意的细节,却让年羹尧招来杀身之祸。试想,如果年羹尧平日里能小心谨慎、低调行事,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适用话题】低调处世;把握命运;必然与偶然……

大将军的小细节

陶侃是晋朝著名的大将军,从军四十载威震疆场,名声显赫,却不仅仅是靠打胜仗赢来的。陶侃为人谦虚谨慎,事无巨细,对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同样用心。

有一年,陶侃在荆州任刺史,需要造一批战船,陶侃便经常去检查工作。他发现造船时,剩下许多竹头和木屑散乱地扔在地上,于是就吩咐手下人仔细地捡了储藏起来。当时有人不理解,认为堂堂刺史太小气,也有人偷偷取笑他吝啬。

“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冬季大雪,雪后结冰路滑,陶侃就叫人把木屑取出来铺在路面上,使过往行人安全行走。这时嘲笑陶侃的人才明白了刺史的用意。“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后来,桓温伐蜀时,急需造一批大船,结果没有钉船用的竹钉,陶侃听说后,就把储存起来的竹头竹尾拿出来,做成钉子用来造船。

【素材解读】小小细节,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品质。陶侃身为大将军,却注重小细节,确实难能可贵。让人储存竹头竹尾,行的是节俭之风,看似与身份不符,难免惹人取笑,但就是这样一个小细节,后来却派上了大用场。

【适用话题】节俭;小与大;高贵的内心……

蔡元培的细心

作家陈西滢早年与蔡元培先生有过一些交往。有一回,他和蔡元培及另外一个人一起在一家旅馆住宿,三个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有一天晚上,房间里只剩下他和蔡元培,蔡元培便不再看书和写东西,而是恭恭敬敬地陪着他坐着,有时陈西滢提起个话头,蔡元培就很认真地回答。陈西滢内心很着急,因为他知道蔡元培很忙,但直到另一个人回来,微笑作陪的蔡元培才去忙自己的事。

还有一次,陈西滢与蔡元培一起乘坐火车去北平。蔡元培说,他是中央委员,坐车是不花钱的,因为一分钱没花,所以由他来支付餐车的开销。陈西滢见他说得那样诚恳,也就只好同意了。但第二天早上,他发现蔡元培不但把饭费付了,就连睡车上茶房的小费也都付了。车快要到站的时候,蔡元培又说,他带了一个当差的,而且有人来接站,要陈西滢把他的行李放到一起运走。陈西滢不禁感慨道:“一次同行,可以看出蔡先生待人接物的风度。”

人生的境界篇5

我们都有个体会,越简单的东西越不理解,越熟悉的东西越感到陌生。比如照镜子时,都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一旦合上镜子,谁都想不起自己的模样。我们常常不理解古人在说什么,其实大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天天背,却不知道“学”而不“习”永远体会不到真正的愉悦,如果不实地走一趟永远不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难!西方的哲学科学都建立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可是我们常常只知“学”,不知“习”。孔子说:“不患无位,患何所立,不患莫己知,患何所知也。”不担心没有合适的职位,只担心没有能够站稳脚跟的本领;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问自己有没有值得别人知道的事情。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人都在怨天尤人、舍本逐末,从来不知道“反求诸己”,不知道做人的本份才是人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很崇拜美国总统里根,他凭良知和常识就把美国治理得非常好。里根原来是个三流演员,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得到评价最高的总统之一,还被评为“最伟大的美国人”。人们公认,在历届美国总统中,里根治国治得最轻松、最好,休假最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人性化的东西也是最多的。他曾经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用这个弥天大谎将苏联拖垮;他曾在电视上宣布:10分钟后将展开对苏联的全面进攻!一瞬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了地球。5分钟后,他又宣布:对不起,跟大家开个玩笑,并马上向苏联政府道歉说,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从“1”出发,在“1”后面添上若干个“0”,还能再回到原点,回到这个“1”,在“1”和“0”之间,进退自如,收放自如,这个人才算得上出神入化。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有三种人生境界。

第一种境界中的人可能占大多数。他们常常只是停留在“1”上,守着这个“1”,就是添不上“0”。比如一个种地卖菜的,他总在种他的一亩三分地,卖菜,种一生,卖一生,到老都在种地、卖菜,直到他的儿子还子承父业,继续种地、卖菜,停留在“1”上。

第二种境界就高了一层。他从赚到第一笔钱、找到这个“1”开始,就持续不断添“0”,添到3个5个、8个10个。简单来说,人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找到这个“1”,第二个环节就是添上“0”。这个道理很朴实,这两种人做买卖都行,添不上“0”或添上3个5个都足以安身立命了。还有一种能人境界,可能就是大将军境界了。他一旦找到“1”,似乎能添上无数个“0”,积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能人经济。但是,尽管这种人能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却常常受不了意外打击,很可能突然垮掉。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界的冲击,对他都可能是灭顶之灾。比如科龙集团、德隆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大企业都是如此。这些商业奇才从做小商贩开始,添了很多个“0”,可是后来就骑虎难下了,他们的大业也很难传承下去。比如王安电脑,王安搞到40多个亿,儿子接过来,不是很快就完了吗?他凭自己的能力已经添了若干个“0”,但他和儿子都能上不能下,回归不了原点了。这是第二种境界,这种境界中的人在社会上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他有一段历史性的书写,有一个自己的历史舞台,尽管他只能写上一笔,演上一阵。

第三种境界的人就出神入化了。他们从“1”开始,添上若干个“0” ,仍然可以返璞归真,过普通人的生活。钱对他而言是身外之物。如春秋时代越国的范蠡,从越国功成身退后,散掉资财,隐姓埋名到齐国做买卖;10年后富可敌国,再次散掉,到了别处,再过10年,又是富可敌国,仍然散掉。他三次聚财三次散财,最后和西施泛舟太湖,不知所踪。这才是“进可兴国、退可富家”的大英雄,“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再一个张良,被刘邦誉为“汉初三杰”之一,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树立起了人生的“1”,又添上了名垂千古的“0”,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荣,只比刘邦地位低点。张良最后去了哪儿?入山修道了。他谢绝封赏,选择了自由,就回归到“1”上了。现在的张家界就是张良的封地。

范蠡和张良的境界就是哲人的境界,他们是最安全最了不起的人。你根本无法估量他们身上的财富究竟有多少,这种财富还不是你能模仿的,是他的境界到这儿了。他不但能在“1”后面添上很多的“0”,还能潇潇洒洒地从很多的“0”后面回到原来的“1”。这就是哲人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

自古以来,多少人从“1”开始,没有添上一个“0”;多少人在“1”后面添了若干“0”,最后越走越远,回不来了,甚至忘了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了。成功的喜悦之后,往往开始了不着边际的幻想。拿破仑登上阿尔卑斯山顶,以为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大,结果兵败滑铁卢;罗马尼亚共和国总统、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起初廉洁勤政,受到万民拥戴,后来就完全飘飘然,毫无准备地被哄下台处决了;毛泽东“开天辟地”,建立新中国,很伟大,但是后来的所作所为就荒唐了;项羽成势之后,气吞万里如虎,简直是恨天无柄、恨地无环,实际上他仅仅统率800壮士起事时有这个力量吗?他已经失去常识,忘了自己的力量是从何而来的了,所以不是天亡他,是他迷失本性,只能自取灭亡,饮恨乌江。很多人就是这样,建功立业,添了很多个“0”却再也回不来,至死回不来了。

人生的境界篇6

岁月飞逝,时光流转。不知何时起,这种思想境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看到一位专家说过,当教师有三种境界,做校长的必须明白。

第一种是职业境界,在这个层次上,追求报酬,追求待遇。

第二种境界是专业境界,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追求成就,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要荣誉,要证书。

第三种境界是事业境界,即把教育当成为社会为人类谋福利的一项事业,讲奉献,不怕多干,无所求,无所欲,这是教育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实,在现实当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个教育人的人生境界。

从年龄和成长过程来看,年轻时每个人在创业阶段,要成家、要立业,必然要关心报酬的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以及职称评聘等方面的要求,要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层次,并被社会认可,追求荣誉,追求证书,无可厚非。而真正进入事业境界的人生,就在四十岁以上,或是事业有成,或懂得了舍得。达到这种境界的教育人似乎并不多。有些人干到老了,也还为柴米油盐斤斤计较。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师达到了这种境界,不为报酬而唠叨,不计名利而奔波,能够恬淡从容地生活,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从性格和思维方式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人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的递进,还是有一部分年轻的老师在工作中从不计较或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工作中勤于动脑、乐于奉献,干多干少毫无怨言,天天能见到他们快乐的样子,这是一种修养,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天长日久,在这种平凡的劳动中,见证了他们的不平凡,成绩终归会有。人生的得与失,全在心念之中,物质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留给后来人的念想,方可长久。

人生的境界篇7

第一重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可以是咿呀学语的孩童,也可以是情絮初发的少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一个人在他或她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的纯洁是那么的坚信不移。说爱就是爱,说恨就是恨,爱憎分明。

随着年龄渐长,经事渐多,这个世界的复杂就显在眼前。社会上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圣洁爱情屡遭践踏,社会伦理常刚不在。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山不是原先的巍峨了;看水也叹息,水也不是那么清澈了。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愤世嫉俗油然而生。原本纯洁的心灵遭受玷污。用被污染的心灵来看世界,就像一副被玷污的眼镜看事物,一切都是污浊不堪的。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周围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此时的人没有精神上的目标,一切行为以私利出发。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功利熏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什么道德,什么人伦常刚,皆抛在脑后。唯私利是生活的准绳。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若人没有精神支柱,整日为物质财富而拼命,拼命后又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何苦之有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愤世嫉俗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理想,也谈不上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正确认识了这个世界,认识了人生。认识到人不是生存在一个无菌真空的环境。这个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有鸟语花香,也有猛兽毒草。人生事事不能随意遂心,完美仅仅是个词语定义。人这个时候便会放下心态,接受原本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仍然巍峨雄壮,只是偶尔会有山洪爆发,碎石坠落;看水又是水了,只是偶尔风起浪涌,泥沙涣起。

少年时,对人生,理想和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埋头读书,认真考试。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人刚从的禁锢中解放,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的前途充满着满好的憧憬。此时的男女老少的心态也象少年初识社会,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时的老师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全心全意为学生,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当时的社会在这些莘莘学子眼里是公平的,公正的。有多好的成绩,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即使落榜,也不会怨天尤人。正如圣人所言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精神。情感上也是如此,清纯若水,完美至上。想必也是正统教育的结果。

人生的境界篇8

台湾永和豆浆集团董事长,1985年在台湾注册“永和豆浆”的商标,1999年,永和豆浆落户上海。如今,永和豆浆已在大陆铺开500余家连锁加盟店的巨型网络,年产大豆约10万吨,销售额超过20亿元。

他是穷人家的孩子,

他的事业从零起步。

他是海事专业毕业,

他的梦想是周游世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成了一名推销员,

也是偶然的机会让他做起了豆浆生意。

但是面对每一次偶然的机遇,

他都全力以赴。

他喜欢自我突破,

他说突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接受《中国连锁》记者采访时,林炳生用这三句话来形容自己创业三个阶段的感受。

“我喜欢去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做事情,应当做一场就是一场。”林炳生说,人生的不同时期会处于不同的境界,只有善于突破,才能有所提升。

林炳生,台湾人,祖籍福建福州。他所创立的“永和豆浆”目前己有连锁店500多家,整个永和体系年销售额20多亿元。

最好的推销员

林炳生出生在穷人家庭,当兵退役后,到学校读海事专业。林炳生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四海为家,到处游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台湾,年轻人一般的工资是几千元新台币。跑船是收入较高的工作,收入相当于600美元/月,虽然比较累但是林炳生觉得值。

1982年,林炳生在毕业后就到船运公司申请跑船的工作。录取之后,要办理出国手续,需等待三个月以上才能正式上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炳生无所事事地呆了近一个月,“每天没有目标,吃了睡,睡了吃,然后是到处游荡,这样的日子很让人难受。”

正在这时,台湾美商胜家缝纫机公司招聘业务员,闲不住的林炳生应聘当了业务员。“我想利用这个短暂的时间去跑跑业务。我当时比较内向,和女孩子讲话脸就红,在很多人面前讲话腿就发抖,我觉得跑业务可以自我调整,也可以让我得到磨炼。”

当时美商胜家缝纫机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缝纫机公司,林炳生被培训了一天之后,就开始实战。三天下来,一无所获,林炳生产生了退意,但是当他看到单位有一位同事做了三年,业绩还不错,就决定坚持下来。“别人做三年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能做呢?”林炳生说。

缝纫机用户主要是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每天都要去买菜,林炳生觉得菜市场是个不错的推销场所。他每天都去菜市场卖缝纫机,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理他,能说上话的更没几个,但他还是尽力让客户留下资料,然后去访问客户,最后成交。

“我是一月份进入公司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在第三个月的时候,我成为公司个人销售额的第一名。公司还为此奖励我到日本和韩国旅游12天。”林炳生说,“当时年轻人能出国旅游是非常少的事情。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而且算一算收入比跑船还要好。”

“我想,做业务有可能会成为我创业的基础。我改变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了一名推销员。”林炳生说。

带领团队“扫街”

在美商胜家缝纫机公司做到第二年的时候,林炳生被提升为业务主管,带领一个销售团队,负责一个片区的业务。

做了业务主管的林炳生不再自己到处跑业务了,他需要考虑的是团队业绩。但是一个月下来,他所带领的团队业绩并不理想,只完成了任务额度的47%。

“当时负责销售方面的领导找我单独谈话。他说,你们是新团队要不指标变一下,打个六折吧,如果你们的业绩能做到60%那就不错了。”

没有完成任务,大多数人可能会愿意降低指标,但是林炳生觉得是对他的一种污辱,他认为这是别人看不起他。第二天,他在团队的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们的业绩不打折扣,我们的目标是超过任务30%。

林炳生所带领的团队共8个人,在这之前,团队都是各自行动,会有一些推销售员比较散漫。后来他改变了做法,把团队进行分工,一个人负责一条路,路边的客户一户一户拜访,或一个人负责一栋楼,一层一层来拜访客户。

“我们几个工作和生活都步调一致,早晨共同出发,中午一起吃饭,休息时一起在公园里休息。如果我们中有三个人完成了业绩,那么另外五个人就会压力很大,动力很大。这样大家就形成了一个竞争且协作的团队,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凝聚力。”林炳生很自豪地说。

一个月下来,团队的业绩做到了目标任务的137%,一跃成为公司团队业绩的第二名。不久之后团队业绩又跃升为公司第一名,让人刮目相看。

到工作满三年的时候,林炳生向公司提出了辞职。

“当时公司领导很不理解并找我谈话。你的业绩做得这么好,为什么要离职呢?并告诉我公司总部已经在考虑让我到公司培训部做主管了。”但是林炳生认为,虽然他在公司已经取得了一些业绩,但他在公司的上升空间是有限的,因为公司很重视学历,而他所读的海专只相当于中专,这样的学历在公司是比较低的。

“我想,当自己还年轻的时候需要去挑战自我,所以我决定重新去做业务。”林炳生说。

同时打两份工

林炳生决定重新去做业务的时候,台湾有两种业务是比较火爆的,一种是卖房子,一种是卖保险。因为卖缝纫机是一台一万多台币,但是卖房子是一套一百多万台币,他觉得这在业务上会是一个上升和挑战。

林炳生最后选择了去卖房子,并和一位同事约定了一起行动。当他们俩提出辞职的时候,公司高层非常难过,最后林炳生的同事被公司留住了。

重新开始跑业务的林炳生,在卖房这一条路上走得并不顺畅。当时台湾卖房子都是暗卖而不是明卖,卖房的难度超过了他之前的想象。

“那时候台湾买房子的人都不喜欢到中介那里去买。所以我们都说不是中介,而是房东的一个亲戚。我们与房东签合同,把一些房子过来,然后再来销售出去。”林炳生说,“因为你把房子过来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时间到了,哪怕是你马上要签单了,那也没有你的份了。如果碰到好房东,最多也就给你几千台币的广告费。”

卖房子很难,这使得林炳生的收入也变得非常低。因为生活所迫,为了赚更多的钱,他把自已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白天他跑卖房子的业务,晚上再去跑出租车。他在跑出租车的时候,还会在货备箱里带上卖房子的业务手提箱。

“我当时在台北市跑出租车,比如我要到台北的中和、永和、土城等地去,而我的客户也在那里,那我就顺路到那里去拜访我的客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得到客户的签单。”林炳生有一个月卖掉了四套房子,很不可思议的破了公司纪录,但是公司也只收入八万台币。”

在卖房子的时候,林炳生很自然地接触到了顶让业务,“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中介转租业务。比如说你在做一个门面做得不好,想转出去,你不知道应当怎么转租出去,我们顶下来,然后转租给别人。”

顶让业务比卖房子好做许多,林炳生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他用80万台币顶下来一个门面,第二天早上就87万给台币转租出去了。

做豆浆是个辛苦活

与豆浆结缘,是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一次林炳生在永和接到了一个豆浆厂的顶让业务,店主报价65万台币。林炳生看了厂子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想顶下来自己做。但是林炳生没有钱,“我当时在台北买了房子,花了二十几万台币,一个月还要还一万多台币的贷款。当时我跑车子一晚只能赚500块。”

没有钱怎么办呢?幸好当时林炳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好,大家都比较信任他。最后他找互助会(台湾民间借贷组织,利息较高)借了20万台币,他的一个同学一个同事各拿了15万台币,他大哥拿了10万台币,这样就有了60万台币。

“我跟业主讲,我们就不做转让了,我们想60万拿下来自己做。结果老板同意了。这样我就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林炳生说。

林炳生与几个合伙人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磨豆浆,有人负责煮豆浆,有人负责分装,有人负责出售等。

“我们有一个煮豆浆的大铁桶,一次能把300毫升的瓶装满500瓶,当时是用自来水龙头冲装瓶,清洗的时候是用沙轮机上带钢丝球来洗,这样非常累。”林炳生说。

做了段时间后,负责煮豆浆的同学熬不住了,他觉得是用生命在工作,没有时间休息,就不做了。林炳生只好让他的大哥来煮豆浆。

半年之后,与林炳生合伙的同事也不做了,“他说,做得这么辛苦,也赚不到什么钱,还看不到什么希望,要不就你们一家人自已做算了。”

林炳生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大姐也参与进来。后来因为人手问题,林炳生又让弟弟林建雄也参与进来,最后变成了一家人共同经营这个小豆浆厂了。

1985年林炳生在台湾注册了“永和豆浆”商标,第二年,成立弘奇食品有限公司。

因为当时所谓的豆浆厂不过是个小作坊,做得不规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品质问题、销售问题。“有段时间都面临着做不下去了的窘况,大家都有放弃的想法。”说到这里林炳生深深地叹了口气,似乎当年的艰难一下子齐注心头。

“那时候我想,如果放弃了那又做什么呢?所以我最后还是说服大家坚持了下来。”林炳生说。

价格大战头破血流

虽然选择了坚持,但如何才能走出困境,仍然是一个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林炳生决定对产品进行创新。

林炳生的豆浆厂针对豆浆店专门生产了浓缩豆浆,只要按比例兑上水,就能熬出豆浆,“最初,小店主都不愿意要我们的产品,但是用了我们的产品后,小老板们可以节省很多劳动力,再也不用半夜里爬起来磨豆浆了。最后大家都接受了我们的产品。”

林炳生不仅生产浓缩豆浆,还生产豆浆包装饮料,供应台湾的学校、便利店、卖场。给林炳生带来更大市场的是台湾当时的通路革命,当时台湾出现了许多超市,林炳生可能通过连锁超市把豆浆销往全岛。

最早林炳生生产的永和豆浆需要冷藏,后来他开发了能常温保质一年的豆浆。这样,永和豆浆就可以长年在超市里出售了。

渐渐地,永和豆浆的销量越来越大,每天都有数万瓶豆浆饮料的销售量。永和豆浆的产品跟不上了,林炳生开始让别人代为加工,后来,林炳生在台湾中部买土地、盖厂房、买设备,把产量做大,并做成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的服务。不久,永和豆浆成为第一家获得GMP食品认证的企业,并且通过了美国FDA认证。

但是当永和豆浆的市场越做越大的时候,也面临了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市场上的模仿者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本身就是做食品的企业来说,生产豆浆的门槛很低,他们只需要增加一台做豆浆的设备就可以开始生产。一时间市场上涌现出了很多品牌,甚至有些盗用永和豆浆的品牌。

一些牛奶生产厂商,在销售的时候,买牛奶送豆浆。只生产豆浆的企业成了这些企业的牺牲品。而在通路上,每年渠道都提高很多的费用。价格上不去,而促销负担又很重,不促销就没有销路,最后大家竞争得头破血流。

因为竞争激烈,哪怕是销量很大的豆浆厂也赚不到钱。当时有一家做牛奶的企业,做到了市场份额第二名,竟然毛利润为-6%,算一算还亏钱,根本就不可能赚钱。

“当你把一个市场做成了一个机会的时候,你就会面临很多的模仿对手。”对于这样的状况林炳生很无奈。

批发在大陆行不通

1992年,林炳生第一次到祖籍福建探亲,在福建的餐馆里吃了一次早餐。

他发现餐馆里的早餐没什么可吃的。吃完早餐,他给店家付了一块钱,店家找他三毛。当他伸过手去接的时候,发现那三毛钱非常油腻,他不敢接,就说不要了吧。

看到大陆的早餐市场没什么可吃,而且还不卫生,林炳生认为这是一个契机。1992年,他在大陆开始注册商标,1995年开始做销售。

在台湾,林炳生主要做批发业务,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到了大陆之后,他仍然像在台湾一样做供应链销售。当时永和豆浆的产品在成都、长沙、武汉等地都有销售。但林炳生不久发现,在大陆做批发竟然收不回来钱。

“当时一些企业说要试卖。我们的原材料需要支付现金,然后交货给渠道还付运费,但是卖出去之后,经常收不到钱。”在大陆开拓业务的经历,让林炳生觉得这样做不行,投入会是一个无底洞。

1997年,林炳生和一些朋友开始合作在大陆开店。两年的时间里,永和豆浆就开了五家合作店,还开了十几家加盟店。

看到大陆的发展势头如此好,林炳生决定把发展重心转向大陆。“当时我觉得大陆的市场非常大,我们要花大的精力投入来把这个市场做好。当时就派我的弟弟林建雄来到浦东开门店拓展业务。”

1999年,林建雄来沪开创“永和豆浆”的连锁事业。

当时永和豆浆在上海浦东崂山路一家居民区开了一家店。店还没开,只是做了一个价目表,放在门口,当地的老百姓就议论,给这家店算命,不出三个月就会倒闭。

当时在永和豆浆新店隔壁的隔壁有一家小吃店叫做新亚大包,在上海很有名,装修也和永和豆浆差不多。当时新亚大包的豆浆售价是一块钱、油条也是一块钱,永和豆浆店的价格都是两块。在店门口还有早上摆摊的推车,他们的豆浆、油条都只卖5毛钱。

“我认为消费者的定位是很重要的。推车上的豆浆是谁去消费?一般是民工,他们不管卫生不卫生,能解决生存问题就行。新亚大包的定位就是小区里的市民,而永和豆浆的定位是白领。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们的店没有倒闭,反而是门口卖油条的小摊贩没有了,几年前新亚大包也不见了,只有我们一家一支独秀还在那。”林炳生说。

打造豆浆全产业链

然而,在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永和豆浆”也不得不承受随之而来的品牌之争。全国各地出现众多冠以“永和”字样的豆浆店。

这些店多数冠以“永和豆浆”的招牌,各店的装潢近似,经营模式、产品种类、服务方式与林家的“永和豆浆”店大同小异,都为顾客提供豆浆、油条、大饼等中式餐点,导致消费者莫衷一是,甚至当有山寨永和豆浆店被曝油条铝残留量超标五倍多时,消费者把责任算到永和豆浆头上的事情。

但是面对竞争的硝烟,林炳生并未满足于一城一地的店面之争,而是打造豆浆产业链。

对于一家专营豆制品的企业而言,优质的原材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的有利保障,完整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更是打造产品口碑和树立企业形象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让消费者对永和豆浆有一个更深的认知,让永和成为豆浆的代名词,我所想的是怎样做出最好的豆浆。”为此,在六、七年前,林炳生在黑龙江建设了有机食品生态园种植基地,选用东北三江平原黑土地非转基因大豆,从源头上奠定了产品的高品质标准。

“现在我们在吉林舒兰、黑龙江延寿各有了一个年产2万吨的生产线,2万吨豆粉大概会产生4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林炳生说,“我们在牡丹江有一个生态园,占地37公顷,将来会成为我们种植示范基地,包括五谷杂粮生产、包装、观摩,并将成一个豆浆博物馆和度假培训中心。”

现在,永和豆浆的加盟商越来越多,有很多加盟商因为加盟永和豆浆而致富。林炳生介绍说:“我们的加盟店里,单店年获利超过百万的在百家以上。很多区域加盟商,在当地开了十家以上的分店,最多的已经开到了30多家,如温州的加盟商。一些区域加盟商年获利超过了数百万。”

林炳生非常重视供应链的能力。为了强化供应能力,永和豆浆设立了上海华东总部、哈尔滨东北总部、深圳华南总部、天津华北总部、重庆西南总部、西安西北总部等三大两小五个总部,分管不同区域。

“因为中国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为了服务好每一个区域,所以服务辐射不能太远。一些地方的仿冒店来了,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的服务投入,结果是他们只能给人外表相像的模仿,不可能学到真正的精髓。我们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们的店开过去了,模仿我们的小店就不见了。永和豆浆要打造豆浆行业‘种、产、销全产业链’。”

加强品牌建设

在全产业链打造初步形成的时候,林炳生更加重视“永和豆浆”的品牌建设,他明确提出,“要用品牌来经营这一产品!”

2010年,永和豆浆入驻世博会。

“房租很高一个月二十多万,然后抽成是百分之十几,一般来说都会赔本,我们的计划是亏损100万,当作是广告预算。”林炳生说,“但是入驻世博园之后,四百来平米的地方,平均每天的人流量超过三千人,超过了我们之前的预计。我们不但没有亏损,而且还实现了盈利。”

2011年大S徐熙媛成为“永和豆浆”的形象代言人。

“之所以邀请大S作品牌代言人,看重的不仅是她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大S与永和豆浆品牌理念相契合。我们的代言人大S是吃素的,吃了十年以上,天天都喝到永和豆浆。”林炳生说,“有很多品牌的代言人是与产品没有关系的,但是我们的代言人是钟爱我们产品的,这非常不容易。同时也反映了我们产品的健康。”

面对在社会上造成极大影响的豆浆门事件,林炳生向记者解释:“永和的还原豆浆更健康。因为永和豆浆制作的过程包括烘干、脱皮、去芽等工序,把其中的嘌呤去掉。此外永和豆浆还去除引起胀气的因子。新工艺加工出来的豆浆更健康,保证充分吸收的同时也不会引起打嗝胀气,适合的受众范围也更广。”

人生的境界篇9

 

关键词:教师 人生境界 隐喻 

教师这一职业曾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蜡烛”、“园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乃至今天的“反思型实践者”,不同的教师隐喻映射出教师不同的人生境界。这些隐喻犹如笼罩在教师头顶上的一道道神圣的光环。然而,正是这些光环变成了一重重的无形的紧箍咒,决定着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和生命质量,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的人生境界。 

一、解读:隐喻视角下的教师人生境界之内涵 

所谓人生境界就是生命的层次性,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阶段或者不同职业的人拥有迥然不同的人生境界。国学大师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1]西方国家关于人生境界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尔凯郭尔的三种生活方式:美感方式、伦理方式、宗教方式,他认为生活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根本,是人生境界的表现。那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又处于何种人生境界呢?笔者认为,教师的人生境界就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的综合状况。长期以来,教师被赋予很多美丽而神圣的称谓,给教师的职业戴上了耀眼的光环。从其初衷来看,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誉,是对教师伟大贡献的一种肯定。但与此同时,也使教师职业蒙上了一层理想化的阴影,给教师带来诸多的矛盾冲突和沉重的心理压力。首先,教师的社会地位即社会赋予教师的社会角色定位,如“园丁”、“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隐喻,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价值赋予和崇高期待。其次,这些隐喻也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教师不同的生存状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传统教师形象的真实写照。最后,从这些隐喻中,能够感悟到教师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重。这些看似神圣的荣誉光环变成了紧箍咒束缚着教师的人生。教师不是“园丁”、“工程师”,更不是“蜡烛”。所以,不能用“园丁”和“工程师”的标准去要求教师,更不能把教师当成“蜡烛”对待。教师的生命质量,就在于在为学生付出的同时,也能从工作本身得到乐趣。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得到愉悦才是教师应然的人生境界。简言之,教师的最高人生境界当是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乐趣。夸美纽斯曾把教师看做是太阳底下最光荣最高尚的职业,可能意义就在于此。 

二、审视:隐喻外衣下的教师人生境界之体现 

教师隐喻的运用赋予了教师丰富的个体文化内涵。因而,从教师隐喻透视其人生境界,不失为研究教师的一个很好的维度。笔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人生境界大致有下列几个层次: 

(一)平庸之境——“教书匠” 

“教书匠”曾是教师对自己的谦称,但长期以来,确实有很多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在我国,特别是解放前和文革时期,教师的地位卑微,“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是教师职业的真实写照。他们多持 “谋生论”观点,认为教书育人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只是例行公事,为了养家糊口。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墨守成规,没有上进心、缺乏创新精神。“教书匠”型的教师只是生存型的低层次的教师。 

(二)道德之境——“蜡烛” 

“蜡烛论”认为教师的价值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体现了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期待。但也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给教师定位太高,认为从其伦理身份而言,教师理应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道德君子。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一个悲剧,反映了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其生命质量不被关注,内在尊严与快乐被漠视。此外,这种“生重于师” 的教育观认为教师职业应是专事奉献而无索取的道德事业,强调教师社会价值的至高无上性和重要性,完全否定个人功利。在这层隐喻外衣下的教师俨然“悲壮的牺牲者”,然而,站在生命的立场,教师也是自然的人,有自己的生命,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自我发展,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三)权威之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工程师”隐喻是对教师的敬称,反映了我国进入工业时代后的教育理念。这一隐喻隐含了一个“人的灵魂”与“物的工程”之间的矛盾:“教育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工程,可以事先自上而下地建立规划蓝图,可以被操纵、计划和规范。国家

可以像建工厂一样建学校,像培养工程师那样按一定的规格去培养教师,像购买原料那样招收学生,像生产产品那样生产毕业生,也可以像考察产品那样检验毕业生是否合格。” [2]然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体之间的互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但是,这种教育观却把教师等同于工程师,在“批量生产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被程序化、固定化,显然是对教师身份的一种异化。由此可知,教师在充当学生的灵魂工程师的同时,与学生一样跌入了灵魂规训的深渊,始终摆脱不了科学理性主义的纠缠,失落了自身作为独立人格的创造性的灵魂。 

﹙四﹚哲学之境——“反思性实践家” 

这类教师心目中有人类、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认为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从而自觉地遵循宇宙的万事万物规律,了解他所做事的意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教师把教育看作实现其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最高的层次。 [3]在新课改下,教师的理想形象是以经验反思为基础、面向儿童创造有价值的“反思性实践家”。它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把教师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来看待,会从生活中汲取教育实践能量和资源,同时在教育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生命、生活质量。其次,把教师作为一个行为研究者,即在复杂的实践情景中进行反思,以促进实践性认识的发展,是在与情境、学生、书本的对话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最后,反思性实践家是团队的成员,他们专业成长的核心场所是产生实践性问题的课堂与学校。这样,教师的专业成长就以实践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教师与大学或教研人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因而教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共同体的完善水平。 [4] 

三、对策:教师人生境界之提升 

杨启亮指出,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做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做幸福体验。他认为,前两个境界是一种“他律”的取向,后两者是“自律”取向,并建议教师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把教育当做幸福的活动。高尚、崇高只是一种来自外在的评价,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只有与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活动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 [5]因此,只有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才能充实教师的生命意义,才能使教育变成真正的幸福教育。笔者认为要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意味着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征。教师作为集真善美为一身的社会典范,是以社会榜样或者代言人的形象出现的,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要求是教师区别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进入信息时代后,教育中知识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最后,要培养教师的哲学之思。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说:“哲学是一件完整的东西,它光照我们一切的经验,指引我们的所作所为,它经常用批判反思的目光注视我们自己以及自己的感觉。哲学之思开启了我们与生俱来的精神之眼。”我国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也曾把“哲学之境”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拥有哲学之思是一个教师治学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闫学.教师的人生境界[j].人民教育, 2007,( 11) 16. 

[2]熊和平,赵清良.教师:灵魂工程师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教师教育研究),2006,( 11)8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钟启泉,刘徽.我国教师形象重建的课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45-46. 

人生的境界篇10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代所做的工作作为尺度。——徐玮

3、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4、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7、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8、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