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7:36:07

化学综述论文

化学综述论文篇1

语文教学工具性大语文生活化在《辞海》中,“化”字有12个义项。其中第8个义项是:“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如:绿化;现代化。”[1]所以,我们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实际就是指具有“生活”性质或状态的语文教学实践。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人们对“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追求由来已久,而且经历了工具性、大语文和生活化的不同认识与实践阶段。

一、工具性: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与生俱来的基本属性。自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确定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我国的现代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110年的历程。其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经历了“具有时代印记”的若干阶段,大致表述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基本工具及阶级斗争工具、基础工具和交际工具等[2]。

语文课程被视作表情达意的工具,主要在语文课程单独设科至新中国成立期间。在单独设科之初,《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分别认识到语文能“供谋生应世之需要”或“以备应世达意之用”,肯定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前身。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的“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此后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再直接使用“表情达意”一词,但都通过“表达情意”等表述,强调了语文课程“表情达意”的功能。

语文课程被视作基本工具及阶级斗争工具或基础工具,主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对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表述略有不同。1955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指出:“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也都指出,语文“是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1957年语文课程被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1963年,张志公在《说工具》一文中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3]同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工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叶圣陶也在文章中强调,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4]。

语文课程被视作交际工具,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和2011版以及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认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不可能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必然需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因为相对于肢体动作等而言,只有语言才能更清晰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因此,近年来学界对“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综上所述,人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认识到了语文课程在“表情达意”、“认识社会”、“从事工作”、“相互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作用,虽然其中的视角有所不同,但都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这些认识为“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大语文: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了教学领域

关于我国20世纪语文教学的百年变革,有学者将其划分成4个阶段:“即20世纪20年代前后照搬西方教学理论阶段、30至40年代中西教学理论融合阶段、50至70年代受苏联模式影响阶段、80至90年代探索语文教学新方式阶段。”[5]依据这一判断,对语文教学新方式全面而又自主的探索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实在此前的教学实践中,我国学者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在语文课程单独设科以后不久的1919年,孙本文就曾指出,“课内教授仅为指导课外自读之预备;国文之主课宜于课外自读求之,不当斤斤于课内求之也。”[6]夏丐尊也曾撰文“劝学生不要只从国文去学国文”,而要注意观察社会生活,把“读书和生活两件事联成一气、打成一片”[7]。这些与《语文学习》杂志从1993年第7期开始在封面上引用的美国学者华特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点完全一致。叶圣陶更是大力倡导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他认为“生活是一切的源泉”,“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习作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8]。这些论述充分肯定了语文实践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习得性,倡导语文教学要向广阔的生活开放,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规律,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改革开放以后,探索语文教学新方式的实践更重视语文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其中,“大语文教育”的鼻祖张孝纯就倡导“联系社会生活”,其“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 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9]。余蕾“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主旨是通过课内外有机衔接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能动地向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10]。张孝纯和余蕾的实验虽然在具体的操作程序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指导思想上有着共同的一致性。他们不谋而合地将语文教学由狭小的教室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语文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倡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从而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以联系现实生活为核心的大语文教育思想,当时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全国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刘国正曾亲临大语文教育研讨会现场,并到进行“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的有关学校调研,他对大语文教育思想大为赞赏,在进一步强调语文与生活联系的同时,还从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外活动形式等方面梳理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多重途径和操作要义,并预言“今天播下的种子会在下个世纪开花结果”[11]。21世纪初开启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深入实施,与之配套的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要营造大语文教育的氛围,并在“倡导联系生活、注重积累、加强口语交际、加大识字量以及多渠道开发、利用学生资源”[12]等方面,体现了大语文教育的思想。随着刘国正预言的实现,大语文教育联系现实生活的思想也得到了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广泛认同,这也表明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生活化:倡导从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世界

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来看,上世纪80年初就有语文教学论文开始使用生活化一词。如,在每句话中都找个重音“读起来就不生活化了”[13]。学生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没有边际的。因此,“语文教材的生活化不可忽视,要在贴近生活和适用于生活上做文章”[14]。纵观近年来研究者对“语文教学生活化”或“生活化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理解,主要有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和深入生活世界等几种情况。

首先是联系日常生活。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从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语文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科书。对此,有学者认为要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主要策略包括“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活化的教学空间、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建设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重视生活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注重教材中生活因素的挖掘、关注媒体中学习渠道的拓展)、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倡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提倡在感性的体验中学习、提倡在广泛的联系中学习)”等[15]。这种认识虽然强调了生活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构建,但主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其内涵与改革开放以后大语文教育实验的思想基本一致。

其次是养成行为习惯。习惯是个体经过长期练习和反复实践而养成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意志上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能让人终生受用。有学者就认为生活化语文,实际“是把读写、听说、积累等语文学习行为生活化,当日子来过,进而牢固地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真正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真正使学生成为功底厚、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主人格和创新能力的‘语文人’”[16]。这一理解将生活化语文视作“当日子来过”的语文,拟通过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语文及人文素养发育和提升的根基,从而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成为“语文人”,但“回归生活”并“当日子来过”有将语文教学变成原始的生活状态的倾向。

第三是深入生活世界。虽然语文教学是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的,而且目前仍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但自从分离之日起就已经与日常生活有了本质的差异。所以,语文教学生活化不能只停留在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或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之上,还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陶冶灵魂、磨练思想、完善人格水乳交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17]。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追求叶圣陶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所倡导的,让语文成为“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的境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与情意水平的同步提升。

为此,有学者严正指出,“生活世界”不等于“日常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并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变成原始的生活状态,使它等同于日常生活,如果把教学变成生活,那无疑就等于取消了教学,也否定了学校教育存在的合法性”。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要让语文教学“回到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来,恢复其作为生活的鲜活与真实,并与师生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相联结”。因此,“‘生活化’实质上是指向意义层面的生活、内心的生活以及哲学上的‘生活世界’”[18]。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要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更要深入生活世界,使学生既提高语文素养,也获得生命体验和情意水平的提升。其中,从联系日常生活、养成行为习惯到深入生活世界,也可以看成是对语文教学生活化理解的深化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在工具性属性和大语文实验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念。在演进过程中,工具性属性虽然具有时代印记,但都肯定了语文课程对生活的服务功能;大语文通过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了教学领域,并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生活化则倡导从日常生活深入生活世界,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 李良品,王晋.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百年演进与述评.学术论坛,2005(10).

[3] 张志公.说工具.林治金.语文教育论文选编(上册).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4] 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央教育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孙建明.我国百年语文教学革新嬗变及其特点.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

[6] 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7] 程稀,夏丐尊.国文教材的理论建构.全球教育展望,2007(7).

[8] 周纪焕.论叶圣陶语文实践思想.课程·教材·教法,2008(5).

[9] 张孝纯,张国生.一条广阔的语文教改之路.中国教育学刊,1992(2).

[10] 刘国正.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的状况和思考.课程·教材·教法,1998(7).

[11] 曹明海.生活:语文教学的源头——论刘国正语文生活观.课程·教材·教法,2002,22(6).

[12] 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4(2).

[13] 柴自生.谈语文教师的范读.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14] 黎水生.语文教材“大语文化”构想.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3).

[15] 韩国存.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语文建设,2005(9).

[16] 董旭午.《老王》“生活化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建设,2012(7~8).

化学综述论文篇2

教师要做到课前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导语内容,要求每堂复习课都要在教师有效指导下进行,杜绝随意性和放任自流现象。例如,在二氧化硫有关知识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展示几种红葡萄酒标签,与学生一起研读配料表,引导学生归纳出红葡萄酒中均含有二氧化硫这一成分。用简洁的导语引出掌握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带领学生探究如何检测二氧化硫的存在和含量及葡萄酒中加入二氧化硫的作用。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复氧化硫的还原性、漂白性、水溶液的酸性等一系列重要性质和用途。

依托教材,梳理知识

枯燥、简单重复的复习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是低下的。其实,复习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的基础知识,使某些遗忘的知识得以巩固,零碎的知识得以条理化,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在知识梳理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概念图制作”这一工具,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图,从而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发展能力。现在许多学校为了不把复习课上成新课的模式有意抛开课本,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直观感受上有更多的新意,不容易产生“炒冷饭”的感觉。但这样做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脱离了课本就脱离了原来知识生成的环境,不利于已学知识的再现和重组。其次是学生如果抛开了课本,单记复习用书上列出的知识要点,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还不能全面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应用的内涵和外延,难以应用在复杂的新情境中。复习时一定要重视化学课本的合理利用。对化学教材的再利用,重点是教师自身要能正确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结构。教师通过设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去精读教材收获会比较大。例如,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知识的复习,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协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为了有利于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先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通常将有不同特长和学业水平的学生分成一个组,即“异质分组”。分组后对各组分别布置如下任务:(1)有机合成中怎样引入卤素原子?(2)有机合成中怎样引入羟基?(3)有机合成中怎样引入双键?(4)有机合成中怎样引入醛基或羰基?(5)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有哪些?各小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讨论后归纳出有关结论,通过课堂汇报并由各小组同学补充完善,形成规律性的知识。

变式训练,精练精讲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新情景中的应用,不是仅通过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识记就能达到的,更需要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内化成个人的能力和技能。例题教学和变式训练是传授知识和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例题教学是教师边讲边板演,学生听讲后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答疑。这种方法看似效率高,一堂课中能讲的题目多,但实际上学生由于缺少思维的加工,没有真正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依靠机械记忆题型和方法,缺乏亲身的操作体验,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记忆不深刻,而且难以迁移到新情景中应用。选例题时要加强基础,即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尽量选用足以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有关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例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强化答题规范,尽可能变“讲练结合”为“练讲结合”。教师先布置学生练,在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讲解过程别关注“审题、构建解题思路”这两个环节,审题不是简单的文本阅读,是对文字、图表信息的提取和有效信息的筛选并找出隐含条件。构建解题思路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目所给信息,分析清楚逻辑关系。采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解题思路是加深学生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的有效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此基础上由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分别画出本题的思维导图。教师从中抽取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其作者介绍思路,其余学生帮助修改、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间分享解题思路,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解题误区,这对复杂问题的教学特别有效。另外,在习题教学中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减少失误。在可能的情况下,例题的讲解尽量由学生来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听到有学生说考试时太粗心,不能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平时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相关。在复习教学中,要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概念、原理会越辩越明,通过训练尽可能形成规范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可通过设置一些典型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学知识在复杂情景下的应用能力。课后练习的编制一定要做到精心选题,高三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只有精心选题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益,化学复习不能以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为代价。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外来的复习用书只能作为参考,要合理地对复习用书的内容,特别是书后习题进行筛选,使精练的结果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变式训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特别有效,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总结。在精练和精心批改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精讲,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可适当进行“错题变式重做”,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效果很好。另外,习题训练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限时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学生的练习尽可能在教师督促下限时完成。限时训练由于任务具体而且明确,能提高学生的注意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坚持下去能有效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解题时间,提高考试时的正确率。

化学综述论文篇3

论文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内地学界对“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历经三十年,在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媒介和内容三个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史料梳理、理论建设和成果的实践应用方面存在不足,未来仍具备较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文化传播史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尽管历史学、社会学甚至文学研究者对于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早已有所关注,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传播学被引内地以来,大陆学者才开始尝试以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固有文化传播的历程,历经三十年已取得一定成果,为这一课题开辟了新的天地。

    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分支,文化传播研究有自己的边界。所谓“文化”,指的是以观念形态为核心形成的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体系,即钱穆所谓:“文化”是关乎人类群体生活的精神层面,由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的东西川。“传播”则是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施拉姆的定义,指的是信息经过社会信息系统运行而实现的交流及其影响。传播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播”研究把社会信息的传递视为文化保存、传承、蜕变、增殖的过程,关注文化通过社会信息系统得以传承的问题。事实上,“文化”与“传播”关系密切,有文化则必有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有传播则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互动,人类正是通过文化的代代相传,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文化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类型。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完整的传播活动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受传者、媒介、传播内容和反馈,其中传播者(主动进行信息传递的人)和受传者(接受信息并作出反映的人)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传播媒介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和渠道,传播内容指的是传播活动具体传递了什么性质的社会信息,它们涵盖了传播活动的基本方面,传播学者在文化传播史领域的研究也可以这三个维度来概括。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新时期以来大陆学者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并例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传播主体研究方面,大陆学者关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较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特别是活动者的身份、在何种传播思想的指导下如何进行,造成何种社会影响,试图以此另辟蹊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特点重新评估。

    其中,文化传播活动主体的社会身份及其方式研究可谓关注者众,成果也较多,不乏有意义的创见。1988年出版的吴予敏的《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堪称内地最早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尝试之一。该书在运用西方传播学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例如作者指出不同于西方,作为古老的农业文明,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如家族、乡社、职业社团、信仰团体等等通过家教、社祭、乡帮行会的活动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播和维系着传统文化。李彬的《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成书时间亦较早,作者将目标聚焦于唐代,指出其时的社会信息传播分为官方、民间和士人三个层面,与它们密切相关的官方主导文化、大众民间文化和士人经典文化由此形成。毛峰的《文明传播的秩序—中国人的智慧》05年出版,对中华文化独有的精神内核与传播方式进行了深人辨析,例如作者总结传统中国的特色之一即在制度中特设纳言之官主管审查政令,三礼之官总掌祭祀,典乐之官主管全国教育学术文化,司徒之官负责敦风化俗协调人际关系,“四官”不但负责实际事务,同时都担负着传播文化,在精神上引领民众的作用。九十年代以后大陆出版了数部中国传播史,如李敬一的《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及《中国传播史论》、周月亮的《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王醒的《中国古代传播史》、赫朴宁与陈路等合著的《中国传播史论》,尽管在侧重点上与前几部专著不尽相同,但大多史论结合,不但向读者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现象,还对它们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其中在关于传播者的身份研究方面,多能对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现象加以特别关注,例如李敬一特别指出,中国社会向来重史,史官制度完备,史官记事对于纪录和传承文化具有特别的意义;王醒亦提醒读者,中国的邮骤官员及其系统自夏商周时代即已有之,作为官方所建立的社会信息系统一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传播者如何进行文化传播活动由其传播思想决定。就文化传播而言,先秦阶段的中国文化轴心时代辉煌灿烂,儒、道、法等诸家不但创立了诸多原创性的思想学派,亦注重强调以不同的方式把它们传播出去,或游说或著书或官方化或转向民间,于无形中开创了中国传播思想之源因而探讨这一方面的文章数量较多,较早的如陈力丹的《子的传播思想—读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一一从传播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对前一时期吴予敏专著内容的回应,还指出孔子思想本身即是为己存在的社会毛序赋予了合理的灵魂,使强硬的权力关系转化成自上而下合伦理顺从,即伦理权力化,中国传统社会以政治权力为核亡的结构由此而起。其它对诸子传播观的专门研究也比较多例如余晓莉认为不能简单地把道家思想理解为“愚民”,道家之“无为”是针对需索无度的统治者提出的,事实上道易提倡“爱民治国”,也从未放弃以言载道的努力,只是他们弘调语言的暖昧和模糊性,提出“行不言之教”,提醒人们非言传播的重要性,谢清果则集中探讨道家语言传播的才真意向和求美旨趣。张翅、刘亚玲仁川关于法家传播思范的评估亦有一定交集,只不过角度有所不同,张翅总结更多地关注法家自身的特点,指出法家重视“法”的大力传播和普及,而对其它文化传播活动主张实行极端的控制政策,刘亚玲则认为儒家和法家看似水火不容,但在传播思想上却有札似之处,比如都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及高明的传播技巧。200年金冠军和戴元光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推思想史》古代和近代传播思想共三卷(现当代部分为一卷)体大虑周,以时代为背景勾画出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发展的轮廓。

(二)传播媒介研究方面,学界查考中国文化传播活动中不同的媒介所起的作用,怎样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对传统社会的影响。

据此,相关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关注承载文化信息的各种传统符号形式:例如1990年沙莲香主编的《传播学一一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即以相当篇幅论及中国传统的文字符号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纯粹是声音符号,而汉字取象为主、声形相拼,乃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因此具有超强的保存与整合文化信息的能力,几千年来汉字一脉相承从未中绝,不论任何地域而文字一直保持了同一性,造就了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但文化始终完整统一的局面。2.区分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孙旭培、王怡红、阂大洪等在两岸三地学者合作的《华夏传播论》,中全面总结了从声音到服饰、建筑等多种作为主要的传统文化载体的物质形式,例如王怡红指出中国古代的官式建筑以作为专制权力象征为己任,扮演着传播皇权至上意识形态观念的角色,古代民居的布局、朝向等特征则可以视为伦理秩序观念的具体表现。毕跃辉《论文献载体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指出文献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以文献的物质载体论中国古代常见的种类有甲骨、金石、简犊、嫌帛和纸,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不同情况,甲骨和金石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后一直是最主要的文献载体,简犊的使用时间介于前者至公元5世纪,缴帛则为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而纸张自公元1世纪至今仍是文献保存和传播的最佳介质。事实上作为最早使用纸质文献的古老文明之一,纸质文献对于中国社会意义重大,而中国古代的纸质文献种类与作用亦各不相同。于翠玲的《传统媒介与典籍文化》以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特征和它存在的意义,并深人社会背景,考察不同时代和种类的典籍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所造成的影响,亦有学者探讨时事传播的纸质载体一一邸报,较早的文章包括尹韵公的系列论文《南宋都城临安的“卖朝报”与“消息子”及其他》和《明代邸报与明代历史》,徐枫的《宋代对出版传播的管理和控制》等。3.总结文化信息传递所依赖的媒介技术: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李敬一在《中国传播史论》辟专章探讨活字印刷、蔡侯纸的发明在传播技术史上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基于传播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纸和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在世界传播史上都是无可置疑的重大事件。王醒亦详列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历史,特别是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于毕异外尚有木活字、泥活字等技术出现,指出活字印刷的意义在于信息的批量生产而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已经部分做到,但由于社会条件所限中国古代的印刷事业一直停滞不前。

(三)内容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不同领域传播活动的内容为主,尤其是那些中国传统社会中发展充分、独具特色的领域,总体说来,内地学界对政治传播、文学传播等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较为充分的领域着力较多。 

中国古代政治传播的研究自上个世纪即已经开始,直是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吴子敏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领  域的传播事关君主专制政体如何运作,其中内容不外乎君临之术和臣奉之道,他和周月亮均认为封建社会高度集权的制度结构具有对于政治信息和社会舆论超强的控制能力。后来的研究者更进一步细化了对此课题的研究,例如黄鸣奋的《说服君主—中国古代的讽谏传播》专门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君臣之间的讽谏传播,从讽谏传播的主体、传播手段、方式和内容进行了专门考证;陈谦的《传播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政治—“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传播观为例》则认为在历代王朝的政治实践中,由于向来是政权兴衰系于君主一人、君尊臣卑和严格控制信息传播使得“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传播观的基本表述。李晓瑞的《政治谣谚: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则发掘了历来多被视为民间文学的谣谚,指出政治谣谚具有严肃的政治内容,是民间心态和意愿的非正式表现,是古代社会一种重要的舆论形态。 

    在文学传播的研究方面,虽然过去对某一种文学题材的流变史研究在古代文学的学科范围内早已有之,但是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相当一批具有文学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始尝试使用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加人了传播研究的领域,甚至有人提出建立。文学传播学”王兆鹏06年发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六个层面》即已实践了这种设想。目前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分析于文本之外的促使文学作品流行的要素,例如白贵的(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提出在中国古代社会传媒不发达的条件下,诗歌作品的流传范围有限,诗话作者作为评介者对于诗歌的品评往往就左右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看法;陈大康的《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指出人们过去往往忽略了在古代通俗小说的流传中,书商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宋莉华的《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明清小说评点的广告意识及其传播功能》认为古代小说特殊的包装形式—插图、评点,对于增加读者兴趣宣传通俗小说有着很好的效果;郭浩帆《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刘永文(晚清报刊小说的传播与发展》等则指出晚清大众传媒的出现才引发了近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转型。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现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这种研究集中于传统文化对于今人的影响,例如樊星的《在当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之间探索》即试图寻找当代中国作家身上的传统文化之根。 

    总体而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在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传播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得到了共识,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传播模式和特点,并深深地影响了自古及今的中国社会。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领域的研究毕竟刚刚起步,总体而言还存在着相当的不足。仅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量,中国文化传播研究的基本框架尚未完善,在以下三个方面尤有缺憾: 

    1.文化传播史的史料梳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中国自古至今的文化传播史料方面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空白点。尽管以往其它学科对纵向的千年文化传承史和横向的文化交流史(即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也有所关注,但是从传播学角度进行“传播”本体的考察,势必产生新的发现。 

化学综述论文篇4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转贴于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化学综述论文篇5

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新流派——述行学派——评介 杨玲丽

人力资本贬值研究评介 黄维德,郗静

辱虐管理的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及结果探讨 朱月龙,段锦云,凌斌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王鑫鑫,王宗军

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应对研究前沿探析 方正,杨洋

公司品牌对产品评价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吴水龙

顾客忠诚培植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俞满娇

基于动态内生视角的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郝云宏,周翼翔

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与相关命题的提出 魏喜武

创业机会的发现与创造——两种创业行为理论比较分析 唐鹏程,朱方明

品牌杠杆——整合资源赢得品牌领导地位的新模式 王海忠,刘红艳

供应商选择研究述评 陈启杰,齐菲

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曾楚宏,李青,朱仁宏

员工敬业度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杨红明,廖建桥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构成型测量模型研究前沿探析 贾跃千,宝贡敏

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殊性与内在规律性探讨 张玉利,赵都敏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邬爱其,焦豪

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 罗珉

产业组织模块化研究前沿探析 戴魁早

营销管理演进综述 卢泰宏

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 周志民,李蜜

"家族性"影响因素、战略决策质量与竞争优势关系探析 李新春,刘莉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起源、演进与展望 窦军生,贾生华

循证管理——西方管理科学化新思潮 曹素璋

试论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基于专利引用研究视角 向希尧,蔡虹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 罗东霞,关培兰

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述评 李卫东,刘洪,陶厚永

管理变革中的流程主导性及其协同管理研究 张晓军,张新国,席酉民,郭菊娥

企业文化力内涵、生成与功能体系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聂清凯,赵庆

组织结构维度研究理论与方法评介 朱晓武,阎妍

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 黄中伟,王宇露

资本结构决定因素与逻辑探析——对法金融学派观点的述评与思考 杜媛

西方品牌形象及其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王长征,寿志钢

西方广告理论的发展与"占位"思想的演变 胡维平,曾晓洋

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探析 贺小刚,沈瑜

2007年度瑞典国际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奖获奖项目评介 方世建

长任期CEO薪酬现象的理论诠释 李金早,许晓明

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 卿涛,罗键

多重理论视角下的组织适应性分析 吕鸿江,刘洪,程明

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 薛求知,周俊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梁晓艳,糜仲春,叶跃祥,王宏宇

敏捷与精敏供应链范式研究评介 石磊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持久竞争优势动力机制探析 梁运文,曹平

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 王雁飞,朱瑜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骆静,廖建桥

消费行为代际影响与品牌资产传承研究述评 何佳讯

国外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综述 周延风,罗文恩

德鲁克人本主义范式解读 罗珉

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 贾生华,邬爱其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研究现状探析 胡杨成,蔡宁,田雪莹

授权管理与知识管理动态整合研究 陈建安,胡蓓

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 李美云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跨国公司行为新解 阎海峰,关涛

实物期权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赵明,金芳

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平衡策略研究综述 刘永强

国外企业裁员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张宇坤,廖建桥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肖建忠,唐艳艳

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动态综述 邱琼,高建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王步芳

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集群研究新进展 任胜钢

程序公正性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战略关系研究 元利兴,宣国良

西门子公司的跨国经营及其启示 王志平

西方企业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 黄再胜

日本式经营"不合理的合理性"及其问题探讨 杨斌

企业管理学新分支--企业政治学研究综述 黄忠东,陶学禹

流通革命理论及其在日本流通业的验证 刘庆林,韩经纶

整合营销传播范式下的西方广告公司组织变革 何佳讯,丁玎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兰宜生,樊天和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 邬爱其,贾生华

西方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现状 苏启林,欧晓明

论驻华跨国公司当地化的动因、特征与影响 吴先明

跨国企业的知识流及其管理 叶昕,邹珊刚

世界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沿革、现状与趋势研究 吴寿仁,李湛,王荣

化学综述论文篇6

    (一)文献评述的类型

    综述和述评统称为文献述评,是对某时期某学科或某专题所发表的原始文献中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综述和评论,主要特点就是“述”和“评”,由于两者的重点、程度和水平上的不同,而有综述和述评之分。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述评又称专题述评。

    (二)专题述评与文献综述的区别

    1、专题述评是对某学术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说、评论、展望和预测,因此对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一般由专家或学科领头人撰写,故又称“专家述评”;文献综述是根据科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围绕某一学术专题,收集某时期内的有关文献资料予以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献。

    2、专题述评的重点在“评”,包括对专题研究状况的评价、展望、预测和建议,而“述“只是“概述”,处于次要地位,是评论的辅垫,不强调面面俱到,更不要材料罗列;文献综述则重点在“述”,因本身就是经过加工的二次文献,因此讲究材料详实,有检索价值。文献综述有多种类型,大致可分为文摘性综述和分析性综述两种。文摘性综述又称综合文摘,是对原始文献进行客观地综合性摘述,以提供详尽的资料为目的,不掺杂撰写者本人的观点,由读者对综述的内容作出判断;分析性综述,它通过对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后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见解,既有回顾又有瞻望,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提炼新思路、新方法。

    二、医学文献评述的撰写方法

    (一)基本结构

    1、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索引等部分。具有强调文献性、时限性、专题性的特性。

    2、专题述评的基本结构包括文题、署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由于作者多为学科专家和课题带头人,有的期刊在发表此类稿件时,在正文之前、文题和署名之后,常附有作者简介及照片,帮助读者了解作者,增强文章权威性。

    (二)基本步骤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题材;

    2 、广泛搜集和阅读资料;

    3、构思和拟定写作提纲。

    (三)注意事项

    1、文献综述

    (1)文题,一般由文献引用、时限、综述主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组成。如《十年来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综述》,“十年来”为综述时限,“消化性溃疡治疗进展”为综述主题,“综述”为文体标志性词语。但有时可省去标志性词语和时限,采用“近况”、“进展”、“概况”等模糊词语,多属研究历史不长的课题或泛指近几年的情况。

    (2)贵在资料详实,如遗漏太多尤其是权威性资料,则降低了综述的价值。因此,详尽占有文献资料是先决条件。

    (3)尽可能引用一次文献,经过加工的二、三次文献往往带有加工者的主观倾向,可靠性大大降低。

    (4)篇幅不宜太长,一般3000-5000字。

    2、专题述评

    (1)文题拟法基本是课题主词语(学术专题)加文体标志性词语。如《近十年中风病研究述评》,《血证研究述评》、《中医内科急症的治疗和研究》。也可省略标志性词语,而以“展望”、“现状”、“未来预测”等词语与主词语搭配而成。

化学综述论文篇7

【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现状】

关于开题报告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部分写作的补充说明

针对近来学生在开题报告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现就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的写作作一个说明。

一、开题报告部分采用小四号字,行间距20磅。

二、必须首先确定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将论文研究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然后针对确定的这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每一部分找最新、最具代表性的3-5人的观点即可,但同一个人的观点在文献综述中最多只能出现两次。按照所出现的代表性观点的作者的顺序标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必须符合《北京物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学生手册》的要求。

现以论文“试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对策”为例,文献综述的写作体例如下:

首先,确定本论文的主要写作内容。如

1.前言

(1)对外文化贸易的内涵

(2)世界范围内国际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

2.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

(1)……

(2)……

……

3.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2)……

……

4.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途径

(1)……

(2)……

……

然后,对应于以上论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分别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如:

1.关于文化贸易内涵的界定

2.关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

3.关于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化学综述论文篇8

【关键词】文综政治学科能力构成要素内在联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能力的策略研究”(编号:12B188)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70-02

林崇德教授认为:“所谓学科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学科课题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所表现出的智力与能力的统一,它是学科教学教育与学生智力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学科能力依学科知识为转移,要发展学科能力,就要掌握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学科能力又不能归结为学科知识,它是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内化、概括化或类化等智力活动形成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从学科能力构成的内在关系和联系上说,学科能力具有系统性。”学科能力是学生运用一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科能力与学科特性、课程价值紧密相联。每门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其学科能力也不相同。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能力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表述和呈现方式,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种能力目标取代之前沿用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能力要求,它更能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准确、客观评价。因此,在“3+文综”高考模式下,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来说,系统研究它要赋予学生应有的学科能力,对于我们更有效地推进新课程实施、更好地展示政治学科形象和影响力、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能力和素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文综政治学科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所谓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其要求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获取信息,就是检索、提取、输出信息,解读信息,就是深入剖析信息反映的现象和问题,因此,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简言之是指发现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是在材料与问题的结合点上提炼有效信息的思维过程。获取和解读信息要解决“知道有什么”和“要做什么”的问题,而要“知道有什么”和“做什么”,必须有良好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其实是包括了理解、分析、综合等诸多能力的综合体。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所谓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其要求是: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具体言之,调动和运用知识,即根据获取的有效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经过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它要解决的是“用什么做”的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获取的有效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准确而有效地对接,并自如地调用有关知识回答和解决问题。这一能力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调理论观点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用原理观点分析实际问题;二是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原理观点;三是根据原理观点对实际问题进行准确描述。而“记忆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知识的保持与再现是知识应用的必要条件,牢固地记忆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在具体应用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缺少必要的知识积累,不可能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是内在地包含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在内的综合体。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所谓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其要求是: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说明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具体而言,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是指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用简明扼要、准确规范的学科语言对其进行叙述的思维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事物的能力,能正确使用学科术语表述事物的现象、状态或过程,侧重于说明是什么,主要表现在观察是否敏锐与细致、全面与准确,表达是否具体恰当、简洁明了;二是阐释事物的能力,能对事物的性质、特征、属性作出阐释与说明,侧重于分析解释为什么,主要表现在概括、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描述和阐释事物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做”问题,而要知道“怎么做”,就必须有良好的理解、应用、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所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是包括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多种能力在内的综合体。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

所谓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其要求是: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这是最高层次的能力目标和要求。所谓“论证”,是指用论据(理论依据、事实依据)来证明论题真伪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的程度;二是观点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等。所谓“探究”,是指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其实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和探究问题要解决“怎样做好”的问题,而要解决“怎样做好”就必须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包含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多种能力在内的综合体。

综上,从教育评价的角度看,政治学科能力所包括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其实可归类于程序性知识,更多是从解决问题的顺序或程序来区分的,而之前的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能力等是从性质、层次来区分的,高中政治学科能力要求其实是能力的综合体,每一种能力都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包含了多种能力。

二、文综政治学科能力的内在联系

如前所述,政治学科能力并不是只有一种能力,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系统性,各种能力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前提

获取和解读信息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即分析实际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种能力是从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序或顺序角度进行界定的,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问题的最终解决有重要影响。问题就是信息,因此,要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相关信息。对信息能否快速、准确地获取并正确、全面地进行解读,是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人们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只有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前提下才可能完成。获取信息不全或解读有误,必然会导致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不全或错误。因此,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是基础

调动和运用知识其实就是分析问题即实际联系理论。在准确获取并正确解读信息的前提下,根据信息确定需要运用的具体知识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运用知识不是简单地罗列、堆砌知识,更不是把知识弄成“大拼盘”,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迁移、重组、整合知识,因此,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把所学知识与问题相连接,并根据设问的要求,对学科知识进行迁移、整合和优化,形成新的“知识块”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知识储备,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知识储备越丰厚,可供选择的范围就越大,准确度就越高。如果无法快速、准确地确定、调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失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武器”,使得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或不可能正确、有效地解决。因此,快速、准确调用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极为重要,是完成任务必备的“钥匙”,直接关系到分析、解决问题的成败。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是保证

描述和阐释事物其实就是解决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在准确获取并正确解读信息的前提下,在有效调用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把所思所想用学科语言准确、规范、全面地表述出来,直接关系到对分析、解决问题结果的评价。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这四种能力中,如果说其它能力主要体现在动脑分析思考问题、形成要点和思路的话,那么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则侧重于表现在动笔作答,把思考过程转化为文字表述。缺乏这一能力,就不能将思考转化成文字,就无法呈现思维成果,就算学生的思路再清晰、分析再透彻,也无法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因此,把获取和解读的有效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对接,有逻辑、合规范、准确地进行描述和阐释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是架起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与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之间的桥梁,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保证。有时候,学生其实是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指向的,但就是无法用学科语言准确、规范地表述出来,导致评价不佳,令人遗憾和可惜。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是核心

论证和探究问题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即理论指导实践,这是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学习”,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考对高中教学的回拨作用,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开始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综合考查学生的论证和探究能力成为重要的导向之一。学生在这一能力考查方面的表现与其能否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息息相关,它要求学生在论证的过程中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书写工整、逻辑严谨,不仅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实际问题,而且要能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深化与拓展过程,其它三项能力都服务于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由此可见,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在政治学科能力中是核心能力。

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政治学科能力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分析社会生活现象(获取和解读信息),必须寻找其内在的理论依据(调动和运用知识),然后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最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论观点(论证和探究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化学综述论文篇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总体素质却有所下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其实际质量与目标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衡量论文质量的标准,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存在局限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学校主管部门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院系领导对论文质量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指导教师对其所带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对毕业论文过程的执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只看重论文的内容质量、形式质量和答辩质量,而对论文管理质量的评价却存在着局限性和狭隘性。

1.2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同于课程考试的成绩评定,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结果均没有标准答案,不宜进行明确评分。评价指标和标准均含有可变因素和主观因素,这就要求评价体系具有多层次评级指标以及精准明确的评价内涵,而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却存在着体系松散宽泛、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内涵不明确的问题。

1.3针对实施对象不能因材施教学校各专业使用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一般是由学校教务职能部门制订的适合所有专业通用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往往是适合所有专业的抽象化、概念化的模糊语言,而不是体现专业特色的具体语言。没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来构建适用本专业的评价体系,既不能真实反映论文本身的质量,又不能准确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体教学水平。

1.4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反馈现行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价以外,在发现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却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往往只能发现论文的质量问题,却不能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反馈。随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2构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

2.1构建原则

2.1.1系统原则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不仅要注重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文字表述与图表质量、格式规范、答辩及成果所反映的学生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而且要充分考虑学校及学院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工作,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

2.1.2专业原则生物工程专业属于理学、工学和药学等多学科交叉学科,综合性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与生物相关的知识技能、理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还要掌握工科的相关知识。而对于中医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来说,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药学科背景。因此,构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体现本专业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传统特色,以此提高论文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并引导培育专业特色。

2.1.3操作原则一个易于操作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具有客观性、可测性和完整性,指标内涵不模糊,应使用明确及可以考评的语言对指标进行描述,而模糊及难以量化的指标则放入综合评价中。操作性好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减小评价者对论文的主观评价影响,缩小评价结果与实际质量之间的偏差,体现对论文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2.1.4激励原则构建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应将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本指标与提高性指标相结合。所构建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2体系内容

2.2.1静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静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成果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论文的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和形式质量进行评价。将一级指标“静态质量”分解为3项二级指标:内容质量、答辩质量、形式质量。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在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对论文的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毕业论文的内容质量涉及到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研究成果等方面,将二级指标“内容质量”分解为选题、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学术水平与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等三级指标,对选题是否合理、文献综述是否具有综合性特点、外文翻译是否准确、研究成果能否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评价。

毕业论文的答辩质量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多媒体应用能力等的全面体现,具有直观性、过程性、综合性的特点。将二级指标“答辩质量”分解为汇报论述、口头表达、回答问题、多媒体应用等三级指标,对答辩汇报是否条理清楚、口头表达是否流利、回答问题是否准确、多媒体应用是否优秀等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形式质量是本科毕业论文的直观表现,论文在结构层次、语言文字、数据图表等方面应具有规范性、标准性、可读性。目前,毕业论文的规范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如论文的结构层次不合理、数据图表不规范、撰写格式有误、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等。将二级指标“形式质量”分解为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质量、规范要求等三级指标,对论文结构是否严谨、文字表述是否合理、图表制作是否精确、文本格式是否规范等进行评价。

2.2.2动态质量评价毕业论文的动态质量评价是指对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质量进行评价,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制度建设、组织保障、教学条件、过程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制度建设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制定了毕业论文的工作方案以及具体规范要求进行评价;组织保障的评价是对学院是否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或答辩委员会进行评价;教学条件的评价是对毕业论文的实验条件、图书资料等支撑情况进行评价;过程管理主要评价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管理情况。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注重于论文任务书与指导开题报告的质量,计划进度及执行情况,评语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是否到位等。在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各个因素中,指导教师对论文教学过程的执行和管理对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影响最大。

3结语

化学综述论文篇10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综述;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6)05-0697-02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合格医学生已经不局限于其临床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注重科学研究能力及写作能力培养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1]。高等医学教育亦属于多元化,兴趣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包括:理论运用与实践,服务于患者和公众健康;转化临床新理论,服务于社会。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要从不同层面引导和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医学文献综述写作是把握全面专科知识、学习最新学科动态理想的方法,因此培养综述写作能力亦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2,3]。本文就如何提高医学生写作和实践技能水平进行探讨。

1医学生综述写作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综述即针对特定专题的多个一次性文献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而总结的特定专题类的学术论文,具有回顾性、展望性、逻辑性、评价性以及综合性。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旨在培养本科生扎实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医学生。撰写医学综述既可作为科研设计指南,为本科学生科研活动提供全局观,正确把握科研活动的方向。同时,针对某一专题撰写综述,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有助于巩固基本的科研和临床知识,扩展视野,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2,3]。

2相关问题为导向,科研小组为主体,导师引导的教育模式

2.1相关问题为导向,激发综述写作兴趣

高等医学教学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习兴趣,而关键的问题则是引导学生求知和培养兴趣。医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因而本科医学教材内容在某些程度上并不能全面反应各个专科行业的最新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当中,学生往往会遇到的各类问题。重视相应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导师针对具体问题提供1~2个关键词供学生检索,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综述形式回答问题。以教学实现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为综述写作实践提供素材,从而达到培养综述写作能力的目的。

2.2科研小组为单位,引导综述写作方向

本科医学学习阶段旨在将基础专业知识过渡到实际临床应用。整个学习过程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综述写作亦如此。例如在肿瘤章节教学中,针对遇见病因、病理、治疗等同类问题的学生组成综述写作小组,根据导师具体问题的检索信息,小组进行自主检索和阅读,提炼相关问题的信息,对比并且捕捉课本上暂无更新的重要行业动态、技术更新、治疗进展等信息,最终以综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具体问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培养学生综述写作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全面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

2.3导师培训为指导,尝试综述写作发表

在具体综述写作开始前,由论文写作经验丰富导师对学生写作进行培训,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检索方式、语句表达、排版格式等,对于有临床指导价值高的综述,指导完成文献修改,协助其投稿。以点带面,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使学生从单纯的记忆型和答疑型向思考型、创新型、总结型转变,在轻松的氛围中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科研写作基础。综上方法,通过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科研小组为单位,导师引导其阅读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阔了学生视野,启发了其思维。在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也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组采用此方法在本科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先后成功指导不同专业本科生发表核心期刊综述数篇。在当今生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各专科从疾病病因到诊断治疗等理论以及技术都在时刻更新,正确及时把握前沿医学信息和国内外动态是基础科研方向、临床治疗决策的必备条件。综述写作作为基本的科研能力,能够在锻炼科研思维的同时,掌握全面的专科信息,为基础科研和临床治疗服务。因此,从医学本科教育阶段开始推行综述写作培训,能够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输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波,赵婷,彭怡然.新时期医学生科研素质的现状调研及培养途径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24-26.

[2]张权,钟飚.浅谈本科生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写作〔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