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溯源十篇

时间:2023-03-15 21:30:04

食品溯源

食品溯源篇1

关键词:食品 安全 安全溯源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如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速生鸡、塑化剂和问题胶囊等等,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确保食品安全,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一、食品安全溯源概念

食品安全溯源,是指在食品产供销的各个环节中,食品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生产源头消费终端),或者逆向回溯(消费终端生产源头),从而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管理主体的有效监控范围之中。实施这一体系中能够理清职责、明晰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各自的责任,并能有效处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从而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溯源最早是1997年欧盟为应对"疯牛病"问题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一旦食品质量在消费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食品标签上的溯源码进行联网查询,查出该食品的生产企业、食品的产地、具体农户等全部流通信息,明确事故方相应的法律责任。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具体而言,是通过开发出食品溯源专用的各类硬件设备应用于参与市场的各方并且进行联网互联,对众多的异构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

二、食品安全溯源理论研究

(一)体系结构

食品安全溯源是基于供应链思想的,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合的一种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食品安全溯源建设,应该从食品供应流程出发,综合法规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等,形成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如图1所示)。法规体系是国家实施食品安全溯源的政策保证。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规比较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但是由于食品安全溯源发展起步较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且大多是以部门管理办法的形式试行,如《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7号令)。标准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溯源顺畅运行的基础,主要是疏通食品安全溯源管道--网络及规范管道中的流体--数据的相关标准,包括数据标准、网络接入标准、通讯协议等。技术标准是构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技术保证,主要是开发食品安全溯源应用系统的相关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除以上所述的三大构成体系外,还包括构建是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其他支持体系。

图1 食品安全溯源体系

(二)系统构成

食品安全溯源应用系统是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运行的核心部件。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主要从食品供应链角度,通过各种传感器,实现食品原材料生产、原材料加工、食品检验检疫、食品储运配送及食品销售等各环节的数据采集、储存与获取。构建食品安全溯源应用系统,首先应针对食品复杂、恶劣的生产加工环节,设计出高可靠的数据识别和采集相关设备,形成数据采集链;其次要研究大规模数据存储分析算法和食品信息安全模型,实现并部署食品安全溯源核心软件系统;第三,研究高性能计算环境下数据中心相关技术,设计数据压缩算法、高性能计算分析模型、数据备份恢复模型,建立高性能数据处理和分析解决方案并实际部署。

图2 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三)关键技术

食品安全溯源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数据自动采集技术,是溯源实现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关键技术。正确、实时、标准的溯源信息能保证溯源过程精准、快捷、高效。在原料采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全过程,信息采集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信息缺失或不完整,就会导致整个溯源体系失效。在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包括项圈电子标签、纽扣式电子耳标、耳部植入式电子芯片以及通过食道放置的瘤胃(网胃)电子胶囊等,应用较广的还有条码技术,包括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是进行食品溯源的主要保证。传统的纸张记录很难满足食品体系和快速追溯的海量信息需求,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必须记录到数据库或者与数据库框架无缝联接;网络传输技术,是将所有分散的个体及各环节的信息连在一起的纽带。LAN、WAN等有线网络技术,GPRS、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以及Internet技术为可追溯系统提供了支撑。通过Internet及XML技术的应用,实现数据集中存贮、管理,数据输入后可立即查询,有低维护成本和客户端零安装优势。

三、食品安全溯源发展概况

(一)国外的应用现状

欧盟的动物食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牛肉可追溯系统是指牛肉从农场的动物养殖到运输、屠宰、分割、贮藏、加工和包装直至进行市场销售的生产链中,坚持生产和监管的透明度,并保持产品完整详尽的个体信息,防止与其它来源的产品混合,并保留相关的数据资料和检测报告及相关证书,供下游生产者及消费者查询和检查,即下游生产商及消费者,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条形码,进行肉食品相关信息的检查和考证,确保该肉食品的安全和优质,确保产品在意外情况下能立即回收。

日本从2002年开始制定法律对牛肉生产业强制实行可追溯系统,牛饲养场必须为每头牛戴上耳标,耳标上有个体识别号,饲养者必须记录每头牛的基本信息,包括标识号、品种、性别和饲养历史信息,如出生日期,转到饲养场的日期等。虽然有些专家主张牛饲养者保留动物用药和用量记录,但如此详细的系统很难具体实施。目前,日本已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全国的猪肉和肉鸡等肉食产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通过包装可获取品种、产地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相关信息。

(二)国内的实践现状

食品溯源系统在国内的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仅在部分地区或企业进行了部署。具体实现案例包括:(1)四川省的"金卡猪"工程。从2005年起,四川省开始运用计算机对生猪饲养进行全过程监控,实施生猪可追溯养殖,他们采用先进的好技术,为一万头生猪安装动物电子标签,并将其称为"金卡猪",实现生猪供应链透视化管理,建立起了生猪产业链"信息库";(2)台北的"活鱼履历"工程。台北市应用RFID技术,实现对健康的活鱼从养殖场到经销商"续养"过程的产销履历管理。"续养"过程的养殖情况将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这种"活鱼履历"管理的方式为打造活体水产生态圈、提高水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保证;(3)大连的黑牛电子档案。大连市基于RFID技术,建立了"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电子耳标采集信息,从而建立黑牛电子档案,将黑牛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管理者通过网络可方便地了解每头牛生长发育情况、疾病情况以及饲料、兽药使用情况,实现全程可追溯。

参考文献:

食品溯源篇2

关键词:二维条码;食品;溯源

一、二维条码技术概述

二维条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案按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它是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数据并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另一维具有可读性的条码,当其被扫描设备扫描后二维条码包含的信息可被识读出来。二维条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应用是利用二维条码标签对食品进行标识,消费者通过扫描食品的二维条码逆向回溯食品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信息。二维条码技术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具有纠错功能、制作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用于食品溯源应用系统。

二、二维条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一)管理可行性。十以来,国家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二维条码在人们生活的应用日益广泛,从网络资源下载、网上购物、电子票务到质量防伪、名片识别,二维条码的应用无处不在。供应商、超市工作人员、消费者对于二维条码技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认识,加之二维条码技术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使得二维条码技术在食品溯源中应用有了管理上的基础。

(二)技术可行性。(1)条码识别技术的成熟。二维条码技术发展至今已形成完善的码制标准,其中典型的码制标准有PDF417,QR code,Maxi code,Data Matrix等。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3个二维条码标准:GB/T

17172-1999《四一七条码》,GB/T 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与《汉信码》国家标准。基于上述三种二维条码标准,我们可以选择符合食品溯源现实需要的标准以实现食品溯源二维条码应用系统。(2)一体化移动终端及条码秤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体化移动终端性能更加先进,可以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打印条码等功能于一体。条码秤是在电子秤的基础上内置便携式条码机,通过电子秤称量物资,通过便携式条码机打印称量物资信息的二维条码。虽然市面流通的条码秤和一体化移动终端仅支持基于一维条码的管理系统,但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开发基于二维条码的一体化移动终端和条码秤可以实现。因而,一体化移动终端及条码秤的发展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管理二维条码应用系统的需求。

三、二维条码技术在食品溯源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总述。食品供应商对每日供应的食品数据进行统计,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供应商食品管理系统,在大型超市中工作人员可通过一体化移动终端和便携式条码打印机打印二维条码,以二维条码为数据载体传输到食品溯源系统。而后,超市工作人员对超市的购买和出售的食品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并录入食品溯源系统。消费者通过设置在超市的二维条码查询终端或者是手机下载的“智慧眼”软件,扫描食品价格标签的二维条码,就能了解到食品的相关信息。

(二)码制选择。正确选择条码码制是实施食品溯源的前

提。目前,列入国家标准的三种码制各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本系统中所管理的食品品种多、数量大,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繁重、占用时间较长。这就要求条码的存储量要大,而且要具备稳定、快速的采集和识别能力。

(三)硬件选择。该系统的硬件环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二维条码秤的二维条码生成系统;二是基于移动终端和条码扫描枪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硬件环境主要包括二维条码秤、条码扫描枪、移动终端和条码打印机等。二维条码秤的设计功能应包括称量、查询和生成二维条码等功能。移动终端和扫描枪的配备应按照大型超市规模的不同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超市的使用需求。在该系统中,笔者设想在大型超市配备150KG二维条码秤2台、30KG二维条码秤1台。大型超市可采用“台式电脑+一体化移动终端”模式,为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系统支持B/S和app独立运行两种模式。在联网条件下,采用B/S模式(台式电脑与一体化移动终端均可使用),数据统一性好,系统运行速度较快。在无网络条件下,采用一体化移动终端app独立运行模式,数据一致性会受些影响,系统运行速度也相对较慢。数据的传输可通过移动介质、打印的二维条码单据等进行交互。

(四)软件功能设计。(1)实时数据采集与查询系统。该部分主要在食品供应商中运用,食品供应商使用一体化移动终端扫描二维条码实时采集食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一方面可以脱离数据库了解食品的关键信息,也可以通过连接数据库查询食品信息;另一方面这些信息可以存储于一体化移动终端中,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食品溯源系统,实现食品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录入。(2)食品溯源系统。该部分主要在大型超市中运用,大型超市通过二维条码秤将采购的食品数据信息打印成二维条码,通过条码扫描枪扫描二维条码将食品信息快速录入食品溯源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系统随时查看食品信息。比如食品的品名、质量、产地、保质期、生产厂家等。此外,超市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系统统计分析数据,并适时开展食品质量评估评比。主要统计分析食品价格变动情况、食品采购清单、验收入库、销售情况、加工情况和收益情况等。

参考文献:

食品溯源篇3

【关键词】 物联网 食品溯源 信息感知

0 引言

物联网是物体与物体相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的硬件实现需要具备感应器、RFID射频识别装置、GPS和GIS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信息处理平台等实现物体互联并与互联网融合。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它聚合了现代信息科技、融合了感知与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定位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等,进而达到人类与物体之间的智慧状态的交流,形成一个智慧的世界。

1 食品溯源的意义

食品安全溯源对于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全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是食品安全生产、销售供应链全程控制的有效技术手段,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可追溯至源头,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有效治理。食品溯源是指在食物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分送以及销售等)中,食品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追踪和回溯,使食品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中。

动物食品从生产到消费,以及从追踪到回溯的互逆过程如图1所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确保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动物食品的生产加工链条逐渐增长,环节增多,消费者很难从食品链的最终环节了解食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因此引入食品溯源系统,可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食品溯源系统也逐渐发展起来。

2 食品溯源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国外溯源系统的发展现状:欧盟的动物食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牛肉可追溯系统是指牛肉从农场的动物养殖到运输、屠宰、分割、贮藏、加工和包装直至进行市场销售的生产链中,坚持生产和监管的透明度,并保持产品完整详尽的个体信息,防止与其它来源的产品混合,并保留相关的数据资料、检测报告及相关证书,供下游生产者及消费者查询和检查。日本从2002年开始制定法律对牛肉生产业强制实行可追溯系统。牛饲养场必须为每头牛戴上耳标,耳标上有个体识别号,饲养者必须记录每头牛的基本信息,包括标识号、品种、性别和饲养历史信息(如出生日期、转到饲养场的日期等)。目前日本己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全国的猪肉和肉鸡等肉食产业,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通过包装可获取品种、产地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相关信息。

我国溯源系统的发展现状:食品溯源系统在国内的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仅在部分地区或企业进行了部署。具体实现案例有邓峡的“金卡猪”工程,从2005年起,邓峡市开始运用计算机对生猪饲养进行全过程监控,实施生猪可追溯养殖。他们采用先进RFID技术,为每头生猪安装电子标签,建立起了生猪产业链“信息库”,实现生猪供应链透视化管理。在大连,基于RFID技术,建立了“肉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该系统是利用电子耳标采集信息,建立黑牛电子档案,将黑牛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管理者通过网络可方便地了解每头牛生长发育情况、疾病情况以及饲料与兽药的使用情况,实现全程可追溯。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研究与推广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全流程、精细化、多部门食品安全溯源和协同监管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 物联网在食品溯源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与问题

目前,物联网技术大部分尚处于研究成果向产业化应用转化阶段,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与问题。

信息感知技术。影响食品品质的因素众多,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必须研究相应的感知技术; 同时,低成本单品标识技术是农产品和食品追溯与物联网的基础,为适应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环境适应性、体积灵巧便携、具备快速检测能力的低成本硬件系统亟待开发研究。从技术上讲,WSN用于监测的主要优点是传输距离比RFID大得多,且组网灵活、传感器种类多样、可探知的物理量众多。RFID虽然阅读距离短,但是被动式RFID的低成本、零能耗、易于与包装结合是其独有的优势。科学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布局,解决WSN与RFID的融合问题,将两者取长补短,将是下阶段研究的重点。

信息融合技术。在温度、湿度、光照度、振动频率、气体浓度等众多传感信息中,选择何种信息或组合来表达食品新鲜度、货架寿命期才最为合理?若需要多信息融合表达时,如何建立融合后能真正反映宏观指标的模型?在以上模型的建立中,如何引入诸如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才能使模型更具有实用性?以上基础性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建立一套有实用价值的快速评估其安全性及预测其货架寿命的决策系统。

食品溯源篇4

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在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第45号)要求,小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学校推行建立食品源头可追溯体系,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完善人员配备,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应当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集中用餐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相关责任,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学校食堂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状况定期开展自查,加强隐患排查;制定学期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对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与考核。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实践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在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

二、建立食品源头可追溯体系

(一)严格供应商筛选。各学校(幼儿园)食堂、小饭桌要从取得许可资质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超市、大型食用农产品加工配送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能提供追溯信息或销售票据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建立固定的购货渠道。有条件的学校食堂可对米、面、油等大宗物品进行统一招标采购。

(二)严把原料采购。学校食堂不得采购《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得采购临期甚至超过保质期食品;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要严格限定外购直接入口食品的种类。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四季豆、鲜黄花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三)落实索证索票。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当按要求索取并留存上游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小经营店备案证以及销售票据。证、照、票要加盖上游企业公章。采购肉类应当查验两证两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肉类制品的应当查验肉类制品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蔬菜要索取农残检测报告。

(四)建立进货查验电子台账。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电子台账,由专人记录、专人负责,并及时按月备份。进货查验电子台账要如实准确记录购进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相关凭证。进货查验电子台账和相关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食用农产品的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

三、加强食品贮存管理

(一)食品库房管理。贮存场所、容器、工具及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食品库房应有通风、防潮、防虫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食品和非食品库房应分开设置,食品应当分区分类分架存放,遵循隔墙离地、先进先出先用的原则,定期检查库存,设置不合格食品区,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变质食品。

(二)冷藏冷冻食品贮存。冷藏冷冻食品应按产品标示温度要求贮存。冷藏、冷冻柜应当贴有标识,有外显温度,并定期除霜、清洁保养。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柜存放,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幼儿园食堂、小饭桌不得购进冷冻肉,其他食堂确需购进冷冻食品的,尽量缩短储存期,不得堆积、挤压存放。

(三)散装食品贮存。散装食品贮存容器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四)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除以小麦粉为原料制作包子、馒头等发酵面食品中使用无铝泡打粉、苏打、小苏打外,其他加工制作过程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应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专柜(位)存放食品添加剂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使用容器盛放拆包后的食品添加剂的,应在盛放容器上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并保留原包装。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应专册记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添加的食品品种、添加量、添加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

四、建立健全陪餐、陪厨制度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小饭桌于2019年4月1日起执行集中用餐陪餐、陪厨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用餐。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及“食堂开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家长陪厨。陪餐、陪厨人员应进行年度健康体检,患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陪餐、陪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可以付费陪餐。

学校(幼儿园)、小饭桌每周公示陪餐人员并做好陪餐记录,包括陪餐时间、陪餐人员及身份,当餐食用菜品,发现问题,意见建议以及整改时限、结果和责任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每学期组织“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观食堂后厨,了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小饭桌要严格落实陪餐、陪厨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反馈。

五、加强信息公示

学校应当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以及学生过敏食品等信息,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每周公布学生餐带量食谱和营养素供给量。

附:相关定义

1. 冷荤类食品,指一般无需再加热,在常温或者低温状态下即可食用的食品,主要为熟食卤味;

2.生食类食品,一般特指生食水产品;

食品溯源篇5

在中国,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由特定的图形来表示。绿色食品图形由三部分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标志图形为圆形,意为保护、安全,AA级绿色食品标志,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这种政府授权专门机构管理的绿色食品标志是一种将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而不是一种自发的民间自我保护行为。

由于绿色食品已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按商标法有关规定,具备条件可申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有以下5类。

一是肉、非活的家禽,野味,水产品,罐头,盐渍、干制水果及制品,腌制、干制蔬菜,蛋品,奶及乳制品,食用油脂,食用果胶,加工过的坚果,菌类干制品,食物蛋白等。

二是咖啡和咖啡代用品,可可,茶和茶叶代用品,糖,糖果,蜂蜜糖浆及非医用营养品,糕点,代乳制品,五谷杂粮,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食用淀粉及其制品,饮用冰,冰制品,食盐、酱油、醋等调味品,食用香精、香料、家用剂等。

三是未加工的林业产品,未加工的谷物及农产品(不包括蔬菜,种子),花卉,园艺产品,草木,活生物,未加工的水果及干果,新鲜蔬菜,种籽,动物饲料,麦芽,动物栖息用品。

四是啤酒、矿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果汁及水果饮料,固体饮料糖浆及其他饮料用的制剂。

五是含酒精饮品(除啤酒外) 。

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的推荐性农业行业标准,是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绿色食品标准,以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由以下6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这项标准的目的,一是强调绿色食品必须产自良好生态环境地域,以保障绿色食品最终产品的无污染,安全性;二是促进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地的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鱼业水质标准、畜禽养殖用水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各项指标以及浓度限值、监测和评价方法。

第二部分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是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核心,它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两部分。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是对生产绿色食品过程中物质投放的一个原则性规定。它包括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水产养殖药的使用准则,对允许、限制和禁止使用则的生产资料及其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做了明确规制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以上准则为依据,按作物种类、畜牧种类和不同农业区域的生产特性分别制定的,用于指导绿色食品生产活动,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技术规定,包括农产品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品养殖等技术操作规程。

第三部分为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此标准是衡量绿色食品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尺度。其卫生品质要求高于国家现行标准。主要表现在对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种类多,指标严。而且,使用的主要原料必须来自绿色食品产地的,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来的产品。

第四部分为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此标准规定了进行绿色食品产品包装时应遵循的原则,包装材料的选择范围,种类、包装上标签标识内容等,要求产品的包装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包括包装材料的安全、牢固性、节约资源、能量、减少或避免废弃物产生,易于回收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绿色食品产品标签,除了要求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外,还要求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规定。

第五部分为绿色食品储藏,运输标准。此项标准对绿色食品储运条件、方法、时间做出规定,以保障绿色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遭受污染,不改变品质,并有利于环保、节能。

第六部分为绿色食品其他相关标准。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定标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定标准等。

绿色食品产品的包装、装潢、标签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得到绿色标志所有权的单位,应将绿色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对绿色食品标志的标准图形、标准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织、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图形、编号规范作了严格规定,同时列举了应用示例。

凡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做到:

1.绿色食品的四位一体,即标志图形,“绿色食品”文字,编号,防伪标签。

2.AA级绿色食品标志底色为白色,标志与标准字体为绿色,而A级绿色食品标志底色为绿色,标志与标准字体为白色。

3.产品编号正后或正下方写上“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其英文规范为“Certified Chinese Green Food Product”。

4.绿色食品标签应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中规定食品标签必须标注以下几方面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地址;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特殊标注内容。

食品溯源篇6

去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个环节管理作出了细致规定。这一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给整个食品行业套上了紧箍。

高压之下,行业内遍布高挂的“安全”大旗,充斥着“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口号。

可溯源概念的引进

各地的农产品基地作为市面上食品素材的提供者,是整个食品安全把控的重要一环。为此,各大农产品基地都在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生产。一些大型农产品基地,还建立了系统性的安全监管体系。

这其中,“可溯源”无疑是目前最为流行普遍、最受欢迎的热词。

所谓“可溯源”,就是对“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跟踪记录的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具体状况,这样的一种能力叫作食品可溯源。

显然,通过这个体系,在发现危害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召回未消费的食品,撤销上市许可,切断源头,消除危害,减少损失。

目前,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出现的问题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道技术性防火墙,可溯源体系对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一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瑕疵和问题。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衍生出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更有甚者,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标价每个0.02~0.08元,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

如此这般,各地的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市场大力推广的“可溯源”,在多数时候沦为一种摆设,甚至在利益驱动下成为任人玩捏的橡皮泥。

业内专家、山东亿隆之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化兴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无遗憾地向笔者表示,虽然我国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广这项工程,但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可追溯系统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仍局限在“商家到消费者”这个简单的链条上,并未真正实现“从菜园子到消费者”全链条无死角的可追溯,农产品在田地里播种、种植以及水质、空气等重要指标实际上基本上无据可查。因此可以说,种种原因之下,目前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溯源有了新突破

尽管我国农产品可溯源严格上来说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这一体系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销售、安全流通的客观要求。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农产品可溯源体系的建设,依然是一项各大农产品基地应当常抓不懈的工作。

实际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有一批优秀企业在农产品可溯源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山东亿隆之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实现了可溯源体系“从菜园到餐桌”全环节的覆盖。

亿隆之家总经理张化兴表示,“我们不仅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商家的溯源,还能够通过我们的动态二维码,获取农产品的生产种植过程的全信息,包括种植土地、水质的化验、空气成分的检测、生长期的化肥药物使用情况、检测人员、审核单位等全部关键信息。”这套目前国内最先采用的农产品信息追溯技术,为亿隆之家完成农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再到物流等所有环节的可追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全方位溯源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食品溯源篇7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化管理”的原则,在全区范围推行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区内所有生猪屠宰企业、农贸市场、超市和机关、学校、工地食堂等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环节建立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增强生猪产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引导消费者主动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形成良性互动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二、组织机构

成立区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张庆和同志任组。区政府办、区委宣传部、环科园、火车南站地区综管办、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和旅游局、区卫生局、区农林水局、区食安办(食药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公安分局、区工商分局、区质监分局、区城管执法大队、区信息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及红星盛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食安办,由区食安办主任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区商务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泽友同志、区工商分局副局唐磊同志、区食安办纪检组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在市食安办和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实行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制原则,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具体工作职责分工如下:

区政府办:负责对全区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行督查考评。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各街道和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造势营造工作氛围。

区教育局:负责监督和管理学校食堂使用溯源放心肉,并建立生猪产品采购台账,监督索要检疫合格证。

区科技局:负责溯源体系建设相关技术的监管,衔接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区城乡建设局:负责监督和落实建筑工地食堂使用溯源放心肉,并建立生猪产品采购台账和索票索证制度。

区财政局:负责区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试点的经费保障。

区商务和旅游局:负责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厂的管理,督促完善信息追溯系统,负责打击整治生猪私屠滥宰违法行为。

区卫生局、区食药局:负责督促和落实餐饮企业、医院食堂使用溯源放心肉,并建立生猪产品采购台账和索票索证制度。

区农林水局:负责加大生猪养殖环节的检疫力度,确保定点屠宰生猪检验合格;协调驻厂检验检疫队伍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厂和外来生猪产品检验检疫管理,督促其绑定溯源电子芯片后进入市场销售;衔接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区食安办:牵头组织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生猪产品溯源市场准入、宣传发动和定期检查等工作;联合督查组进行督查考评。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溯源体系建设生产加工过程的监管,衔接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给予支持。

区公安分局:负责依法查处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中的暴力抗法和违法犯罪行为。

区工商分局:查处无照经营肉品和经营“白板肉”的违法行为;严格要求市场开办方和经营业主配备巡查手持机和无线智能网关、可溯源电子秤;督促市场开办方利用手持终端对每个摊位的白条猪肉逐一进行扫描,扫描率达到100%,工商部门巡查率达到40%以上;督促引导在全区范围内销售的外来生猪产品进入红星盛业肉品批发市场进行检验,绑定溯源电子芯片方可销售;收取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办方及其猪肉产品经营户的信誉保证金,并签订生猪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相关协议。

区质监分局:负责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其使用具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两证”、“一章”和“一电子芯片”的溯源生猪产品,并建立生猪产品进销台账。

区城管执法大队:负责对全区集贸市场周边流动肉贩的整治,取缔场外、路边交易行为,督促其规范经营。

区信息中心:负责指导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网络建设。

环科园、火车南站地区综管办及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生产经营单位推行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和监督管理;落实专人负责辖区内猪肉销售店(铺)溯源体系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处理;协同工商部门收取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办方及其猪肉产品经营户的信誉保证金,并签订生猪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相关协议;组织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协同做好人员培训、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管理。

红星盛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监管系统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负责搭建生猪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封闭式运行平台,提供溯源体系相关设施设备和技术维护;协同工商部门与农贸市场及经营户签订相关协议;负责保管所有设施设备的保证金;组织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做好人员培训、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管理。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7月31日前。7月底召开全区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做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数据对接等工作。

(二)试点运行阶段:年8月1日—8月31日。按照区办公会的要求,先行在红星大市场、红星盛业肉品批发市场开展试点工作,对农贸市场的肉食经营户开展溯源体系业务培训。

(三)全面推广阶段:年9月1日—11月30日。根据前期试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推广,扩大至其它农贸市场和超市、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食堂等所有用肉单位,完成全区肉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

(四)总结提高阶段:年12月1日—12月20日。由区政府组织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验收,总结经验,进一步规范溯源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生猪产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的各个环节,确保达到实效。

(二)统筹兼顾,形成合力。各成员单位要针对生猪产品流通环节面广量大的现状,统筹兼顾,周密安排,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场外经营,查处制售“白板肉”等违法行为,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

食品溯源篇8

关键词: RFID;食品追溯;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9-4488-02

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也非常关心此类危害生命和健康的事件,该文研究食品追溯模型优化,希望能够从追溯方面对人名群众的食品安全进行保证,并最终达到食品的安全流通与即时检验。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的稳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规模极为庞大的食品行业。同时,食品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生产分散,生产环节到最终消费的质量管理很难进行,造成了食品安全的很多问题。

本模型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可追溯信息服务模型,希望能在政府、企业、食品消费者之间搭建完整的信息沟通通道。希望能以政府信息化网络为基础,辅以公共事务管理平台,结合食品安全这个民生相关的信息系统,进行资源与相关技术的整合,通过优化模型,形成一个完整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提高食品安全追溯的效率与准确性,以更加统一、协调、共生、便捷的方式服务群众。

1 RFID工作原理

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包含: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式电子晶片、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关键器件。

2.1RFID基本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把有标签的物体放入磁场后,此时物体就会收到读写器的射频信号,如果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就会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如果是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就会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最后由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然后送到相关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2 射频识别

射频标签(RFID TAG)是射频识别的基础,它安装在被识别物体上。射频标签用来存储被识别对象信息,也称之为电子标签。射频标签是数据载体,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核心,由它记录并存储的对象数据非常重要。射频识别标签的组成如下:天线、调制器、编码发生器、时钟及存储器等,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

2 追溯设计

追溯系统的构成中,核心是信息识别标签。我们可以由信息识别标签来存储食品追溯所需的多种关键信息,如:食品的原材料来源、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供应链的各个阶段情况。追溯就是通过对原材料的来源、食品制造商、销售商作加工、仓储及销售的各项信息纪录来完成的,我们通过RFID标签记录信息就能对食品进行追究根源,从而实现粮食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具体流程如下:

1)对食品的原材料进行跟踪、记录,把来源记录写入RFID标签,添加食品来源的各种基本信息如:产地、收获时间、净重、有机或化学保护等;

2)通过仓储、运输环节到达食品加工厂,我们需要在标签中添加仓储和运输环节的信息,如:车次、接货时间、到货时间、批号、产品重量等;

3)由加工厂完成食品加工,将原料和辅料的原始记录以及加工过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

4)最后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然后将这一层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实现跟踪链的最终环节。

在设计追溯系统时候,考虑到工作效率,采用自动数据采集技术为支撑,将条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我们采用了条码技术进行信息传输,它作为供应链管理现代化的关键的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可靠性高、灵活、实用等特点。而在追溯系统设计中,广泛使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因为它识别速度快、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等特点,所以主要采用了它来进行信息识别。

3 食品追溯优化模型

食品追溯系统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食品的追溯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本研究从根本上进行食品追溯系统的模型优化设计,尽可能完善追溯系统,提高追溯效率,对食品从来源地、加工、包装、销售以及仓储、运输等环节构成进行整体监控,实现全过程跟踪。在设计追溯模型时,需要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使物流与信息流达到统一,这样整个食品的供应链处于透明的状态,从而使系统追溯功能顺利完成。

首先为使信息流能顺利联通,需要在各个环节如:材料来源、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供应链进行标识。在此时,由于我们需要采用统一标识代码进行记录,所以对相关供应链中的操作,如数据采集、交换,对编码的唯一性、通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设计追溯模型是,我们会对各环节全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通过标识建立完整的,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这样我们就可以对供应链中来源、运输、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与追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追溯。如图3是我们设计的食品追溯优化模型图:

4 结论

在食品跟踪与追溯系统设计中,涉及了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对食品进行完整的标识,还要能及时采集与录入标识信息,整个环节不能出现差错要求系统可靠性高。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了,都会导致整个追溯系统的错误,所以在设计系统时候,需要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方达成一致,在目前情况下,最好是政府牵头,以政府信息化网络为基础,辅以公共事务管理平台,完成整个供应链的整合。

参考文献:

[1] 付骁,傅泽田,张领先,等..基于Web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1): 85-87,128.

[2] 白红武,胡肄农,王立方, 等.基于GIS的生猪及产品物流与追溯平台构件化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08,24(5):711-715.

[3] 刘鹏,张万昌.基于Web GIS的流域洪水风险信息系统 [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36(7):134-136.

[4] 于锐华,益晓新,于全. ZigBee与Bluetooth的比较及共存分析[J].测控技术,2005,24(6):50-56.

食品溯源篇9

摘要:基于十余年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经验,中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制度、标准和试点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现出诸多困境,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继续健全发展的瓶颈。中国食品安全溯源困境主要体现在现有食品溯源系统标准不统一、立法缺少强制实施、不同参与主体间追溯体系兼容性、追溯技术有待完善、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且完整性不足,造成溯源信息不能资源共享和交换等问题。于是,文章通过对两个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以对基于地址解析服务技术的食品安全电子溯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食品溯源篇10

从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大力推广“林果溯源”、“动物溯源”、“食品溯源”等信息化解决方案,积极实现对食品加工各环节信息的有效追踪。“溯源业务”就是我们常说的“维码”,它由二维码矩阵图形、二维码号以及说明文字组成,是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技术。

其中,“林果溯源”是以二维码的形式实现对果品的产地、品种、种植人、施肥情况、采摘时间及保存最佳期限等信息的验证;“动物溯源”以各类动物耳标为追溯标识,全程跟踪并记录动物养殖、防疫、检疫、物流和监督各环节的信息;“食品溯源”则是包括对乳制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等信息的跟踪记录系统。

溯源系统推动了食品安全工作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监管人员只需用移动执法终端扫描商品上的二维码,就能迅速查询到商品的生产厂家、注册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真伪等信息,还能查询到相关企业信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使用方便;广大消费者能通过手机、网络等媒介查询到购买商品的产地、生产、质检等方面的信息,起到产地认证、防伪等作用,可以保证买到安全的生鲜肉品、瓜果蔬菜等农副产品;食品企业可以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助于国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而有效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动物标识溯源系统”是农业部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障畜牧食品安全实施的项目,中国移动是该项目的唯一合作运营商。

在兵团的广大农牧团场,养殖及屠宰加工企业也纷纷开始使用二维码系统给牲畜佩戴新型二维码标识,给牛、羊一个全国性公开的“身份证”。通过读码器输送,可以把牲畜的所有身份信息送到农业部中国动物卫生监督网,并且准确地把畜禽免疫、养殖等情况第一时间传送到农业部,对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发生动物疫病时,中国移动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追溯动物的饲养、检疫、流通和屠宰路径,达到疫病监控和防治的目标。牲畜从一出生到屠宰都有详细记录,不仅为兽医站工作人员减少了工作量,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上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广袤的新疆大地、富饶的农牧团场,出产多种优质果品,使用二维码林果溯源业务可以更好地宣传和保护久负盛名的名优果品,既维护了出产地的品牌价值,也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