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实验十篇

时间:2023-03-19 17:15:13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篇1

一、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定量分析,没有很强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不能充分了解和反应实际分析检验的情况。第二,定性分析以硫化氢为主线,存在很多复杂内容,是验证性实验,无机化学中已经对许多离子反应进行了实验。传统实验方式比较重视菜谱式操作,教师完成所有试验仪器的调试和药品的配制,甚至交代清楚所有试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细节,学生仅仅只是依据实验课本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称量、标定、测定的基本操作后,甚至不进行实验也可以完成报告。上述教学方式缺少创造性和思维训练的影响和激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操作和内容实用性以及重要性,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形成不规范的基本操作,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不是很高,不能及时解决岗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改革分析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不断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改革经验,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还是会出现问题。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应用人才,为保证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朝着应用型人才方向改革分析化学实验教学。

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教师会讲解好试验中需要的一切事宜,一般都是验证性试验,很少进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单一、机械的实验方式,学生只能得到单一的结果,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限制学生发展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且也会限制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大大降低实验课时,导致实验项目和内容都相对简单,学生实际操作机会很少,不少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能力,实验的时候不规范、不严谨的操作,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是很高,不少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还不具备基本操作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如,不少学生实验的时候不能规范使用天平,天平里散落药品、称量时不关天平门、随处乱记数据;不少学生在实验的时候不能正确使用锥形瓶和滴定管,锥形瓶不摇晃就实验;读取滴定管数据的时候,学生不能在垂直地面的时候从滴定架上取下滴定管行读数。不少学生不清楚有效数字的概念,试验中实际应用的时候,不能正确记录滴定管数据;分光光度实验的过程中,分组进行,不少学生不亲自实验操作,或只进行一次试验,促使不能合理应用实验设备等,此外,不完善的实验考核制度,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法比较简单,考核学生成绩的时候,存在很大主观性,不能全面考核每一个学生。

三、分析检验岗位的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一)开设单独实训课程,提高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学时

对于现阶段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比较少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学时,不能符合设计职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需求。不少大学开始大力改革应用化工技术的学科,在不降低教学内容和分析化学实训项目的前提下,单独开设化学检验职业技能实训课程,包括三种实训课和三十学时理论课,从而提高教学实训内容和学时,教师授课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对实训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单独对实验内容进行考核,为进一步研究和获得分析检验职业证书和学生技能提供基础,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

(二)加强实训过程控制以及基本技能操作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周实训,提高实训过程控制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力度,需要教师不断规范基本操作技能,精心辅导、亲自示范、严格要求,并且对试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技能训练始终贯穿在实验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实验操作的能力,快速掌握实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实验中容易出错的部分变成顺口溜,边朗读、边操作,从而有效提高和方便学生记忆以及实际操作。如,滴定操作的时候基本口诀是,右手拿瓶,左手握塞,肘部固定,转腕摇晃。操作移液管的时候,右手持管按食指,吸取溶液先润洗,放溶液45度器壁,放完再停15秒。依据上述操作口诀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以及反复练习来逐渐完成试验的基本操作,并且实验中需要正确记录试验数据,如在分析万分之一天平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四位记录称量数据,记录常用滴定管数据的时候,需要在小数点第二位进行记录[5]。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等存在一定差距,促使教师实际教学中需要合理控制实训过程,并且分别指导学生不规范实验操作行为,集中分析和点评学生共性问题,保证可以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需要启发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时候应用理论,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技能。完成实验以后需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操作,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

(三)全过程分析检测实训,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本完成实验实训操作规范以后,还需要全过程分析学生化学实验实训的内容,从而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创新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完全符合岗位实际需求。基本的方式就是,实训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正式实验之前把实验需要的题目分给每组,学生需要依据每组的实际题目来查阅相关文献和标准,独立设计化学检验方案,主要有分析试剂、分析实验方法、分析仪器、分析计算公式、分析步骤,等老师修改审批一会,实际对实验进行具体全程操作和检验,对比分析老师的计算结果和每组学生的计算结果,看哪组拥有更高准确率和小的误差,通过试验中学生的表现和结果,来合理、公平、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培养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

树立量的准确概念,学生诚信敬业、严谨求实的作风,不断规范、正确的记录化学实验数据是分析实验实训的基本目的。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准确记录试验数据的习惯,不可以随意记录,并且还需要老师确认和签字,要求一些不符合误差规范的学生重新进行实验,此外,培养学生敬业和诚实精神,保证具备真实可靠的处理数据,不能为了实验对数据进行造价。报告中需要合理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准确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原因。

(五)量化考核制度,提高通过率

考核分析化学实验实训是相关部门要求持证上岗、技能考试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两部分,卷面满分100分,及格标准是60分。理论考试试卷是闭卷考试,总共100道题,都是和实际操作和理论知识相关的判断和选择。实际操作就是量化以及细化考核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实验,主要包括正确使用酸度计、滴定管、容量瓶、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准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以及结果,教师依据实际规定排现场量化测定结果和操作步骤,对所有操作都进行打分,不仅需要规定时间,还需要有规范需求,每个老师对二十个学生进行考核,保证能公正、公平的考核,对于伪造数据、不认真操作实训过程进行扣分,重新操作不合格的过程。

分析化学实验篇2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教学模式 理论实验一体化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在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仅仅起到理论教学的辅助作用,实验成了理论知识的验证,甚至有些课程理论与实验严重脱节。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以及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使中职学生在学习分析化学中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就业,更不要说自主创业了。经过对周边化工或环保企业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所招的员工应是动手能力强的,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理论强的人才并不需要太多,因为大部分企业并非研发单位,而这种理论型的人才在大学中更容易找到。因此,中职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打破实验教学的辅助地位,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只有不断地探索构建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要真正实现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还需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分析化学理论实验一体化课程设置

在传统的分析化学的课程设置中把理论与实验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不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处于一定程度的脱节状态。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已经跟不上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如分析化学可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物质的量分析法等几大模块。

二、编写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配套教材

编写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摒弃“繁难偏旧”的理论知识,同时,进一步加大技能训练的力度。二是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同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三是遵循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建设多功能的分析化学理论实验一体化的实验室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而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场地是分为理论教室和实验室两部分,在教室讲完理论,学生进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理论,如此分割的安排是与培养操作技能为主的中职教学相悖的。所以一体化的实验室应该包含多媒体设备,可进行录像演示、PPT理论教学,等等。这样在老师边教、学生边学、边做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的内容,理论与学生实验交替进行,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理论,老师在点评实验中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在熟练自己操作技能的同时对理论知识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培养分析化学理论实验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过去的分析化学教学是理论教师教理论,实验员指导实验。实施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要浑然一体,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求具有理论实验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我们要树立新的观念: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通过一定的构建方法“学”会的;能力不是“讲”会的,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和促进下以学生为主体“练”会的。所以高水平的好课,不是教师讲得如何好,而是学生学得如何好。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的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中心向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为中心的转变。在平时,学校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假期除了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还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工厂进行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等,为教师接触生产实际和了解科技进步的发展动向创造条件。

五、构建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评价体系

原有的评价体系是教师出一张试卷,包含理论与实验的知识,但并未涉及学生的操作技能,如学生可能知道准确量取溶液是用移液管或滴定管,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移液管或滴定管的准确操作,这就和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不相适应了。新的评价体系要重点考核实际操作能力及必要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或由上级部门劳动技能鉴定专家组对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进行鉴定考核。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而且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平时,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当成职员,用企业的标准进行评价,让学生较早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李宗群,吴海梅,王传虎.基础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39.

[2]周玉敏.分析化学[M].化工工业出版社,2002.

分析化学实验篇3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75-02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包括鉴定物质化学组成、测定物质组分含量、确定物质结构和存在形态以及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等。作为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分析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密不可分,是全部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去思考,合理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究其原因,与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以及实验教学结果评价等多方面有关。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点成绩和体会。本文通过在药学本科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结合整个课程体系以及我校药学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了结合科研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地达到了实验教学目标。

一、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特点分析

国内的分析化学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国内工科、理科和师范类院校的分析化学实验部分都是单独成书。②多数教材内容强调“三基”训练,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偏重知识性,但是有些实验的原理部分深度不够,易理解,但仅起到复习与巩固理论的作用。③涉及了新技术新仪器,但介绍的深度、广度和应用度都不足。④实际工作实例的介绍相对较少,对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够。⑤内容编排中与其他学科沟通不足,同其他课程间有交叉实验内容。

国外的分析化学教材具有很多特点,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国际性。比如欧洲化学会分析化学部编写的《Analytical Chemistry》由14个国家的专家参与。②系统性。内容系统性强,而且大多已连续出版多版,因而形成了严密的系统。③新颖性。教材内容涉及学科前沿和多个学科,部分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技术。④一体性。有的分析化学教材将理论与实验编写在一起,避免理论编排的重复,便于使用。⑤实践性。教材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Christian的分析化学教材中除了传统实验内容,还包括合金、洗发香波、自来水、血浆和果汁等实验内容。⑥完整性。实验教材中各种分析法内容齐全,各种分析试剂种类齐全,包括各种高成本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试剂[1]。

二、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情况分析

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①课程目标定位狭窄,仅片面强调实验课的基本任务――实验验证理论,实验教学和社会实际工作相分离,学不能致用。②基于安全、实验高重现性、便于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等多种理由,实验准备过于充分,从溶液配制、设备调试、实验结果正确性的控制等方方面面由实验老师强力掌控,学生只能在规定范围内进行规定的动作,机械劳动的束缚使学生独立动手和独立思考能力受限。③教学手段、方法单一,新颖性实验内容缺乏,学生不易产生学习兴趣。④实验课程占据学分相对较少,实验考核相对简单,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三、分析化学实验改革内容

在分析了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特点、传统实验教学基本情况后,我们发现实验内容安排不合理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们从认知度教育、实验教学内容调整、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教学等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尝试。

1.强化意识教育,提高学习认知度。实验教材是实施实验教学活动的依据,适宜的实验教材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首先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分析化学实验教材的特点,对比我们实验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基本情况,分析教学改革的方向,突出教学改革的特点。最后,我们确定了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形式和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优化,提高学生对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认知度,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意识教育,使师生都意识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实验准备、实验预试等多个环节,提高教师对于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度,这是提高教和学两方面质量的首要保障。其次,通过和国内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对比研究,使授课教师明确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但是对相应理论知识的验证,而且是为药物分析的学习奠定基础,还要认识到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价值极高的学科,被广泛用于地质、冶金、化工、能源、农业、医药、环保、考古及商品检验等各个领域,其教学具有非常广泛而且重要的社会价值。第三,要求教师在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药物从设计、合成、质控、活性、临床应用监测等全部过程都需要药物分析研究任务,要求介绍其他专业中分析化学知识的应用情况,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掌握可靠、准确的分析测试方法是药学专业所必须的。

2.加强基础内容,避免重复内容。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化基础操作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首先,注重操作的规范化,尤其是洗耳球、移液管、天平等最基本的操作,让学生明确规范化操作能提高操作效率、增加实验准确度。其次,强化仪器使用事项介绍,减少学生使用错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观念,提高学生分析误差来源的能力。第三,紧跟时代变迁,弱化化学分析,着重仪器分析部分,突出专业特色,以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和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进行协调,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对于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在仅仅局限于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而是通盘考虑整个专业实验教学的协调性。首先,我们重点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协调。药物分析是建立在分析测定技术基础之上,应用于药学研究的专业学科和课程。分析化学和是药物分析一脉相承,分析化学是基础,重点介绍各种分析测定方法和技术的原理、特色、典型应用、规范的操作与测定步骤。药物分析要求学生掌握科学、合理、适用的药物分析方法用于不同药物的检测分析,并研究检测方法建立的规律、明确选择方法的依据。我们在实验教材中综合编排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具体到每门课教学上则又突出各自特点并注重了二者的顺承关系。其次,协调其他学科实验教学,减少内容重复。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仅仅就基本操作手法进行日常实验中目测考核及纠正。

3.结合导师制,学研相促进。我校药学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先天就存在以下几个特点:①首届招生,学生们对药学专业不了解,对将来的就业信心不足,导致报名率较低,学生中很多都是非第一志愿,专业思想不稳定。②同临床医学专业不同,药学本科为4年制,学时少、相应课时也较少,实验动手机会较少。③药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就是要进行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研究成果,并编写成15~20页左右的毕业论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了稳定药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高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早点接触科研平台,以便完成其毕业答辩科学研究,结合三峡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在药学本科专业实施了导师指导下的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简称导师制。首先,参考研究生教学科研管理模式,制定了详细的导师制文件和规定,形成《药学系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其次,遴选一批科研水平高、热衷学生工作的教师作为药学本科学生的导师,规定了导师的任职资格、聘任办法、职责与工作内容、考核办法,鼓励教师们积极申报成为药学生导师。第三,将导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公示,在导师和学生中分别实施双选,这样使师生双方都能相互了解。第四,通过导师制诱导学生早科研,同时也通过导师辅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心理,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均起到有益的补充[2]。在设置调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但加强了基础操作教学、增加了仪器操作部分,还设置了自选实验内容。其目的就是想充分结合导师制,让学生将其科研工作中的分析部分带到课堂中来,一方面可以起到科研交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将实验操作技巧用于指导学生自身科研的实际工作,这样促进了学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四、目前取得的特色和创新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的特色之处在于,通过修订实验内容减少重复部分、强化实验操作规范化训练、训练学生仪器设备操作的正确性、理顺学科间的关系、增加仪器分析内容、结合科研增加自选实验部分等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创新之处在于,将一门课程的本科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学生将枯燥的实验用于自己的实际研究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

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然而,经过改革后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验内容大部分还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仪器分析受到仪器数量的限制、对实验操作的考核简单等,因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尚不充分。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以解决[3],如建设开放实验室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授课主角以学生为中心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辉,王清江.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比较[J].大学化学,2004,19(6):57-61.

分析化学实验篇4

关键词: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

在高校开展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如果始终以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会由于枯燥、乏味,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观念,通过优化教学的实践,来确保学生具备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探索能力。

1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不重视化学分析实验课

对于化学实验而言,其重要性会高多任何专业学科,而化学分析实验的重要意义更为突出,但是,在开展实验课以及理论课教学活动期间,教师由于没有对其重要性做出强调,只是将实验技能、知识单纯传授,加之考核标准过于宽松,造成学生极有可能对化学分析实验课有所轻视。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表现:(1)在撰写预习报告期间,只是对书本单纯抄录,无法将思考本次实验的行为做出体现。(2)教师在传授知识期间过于照本宣科,造成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实验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在实验报告中,学生只是对实验数据、结果做出记录,却并未分析数据产生的过程与结果的原因,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动手机械重复展开实验,没有活跃大脑,无法做出深层次的思考,这不仅会造成学生无法掌握实验技能,同时,也无法调动起学生探索问题、处理问题的欲望,造成其缺乏创新能力,无法达成教学目标[1]。

1.2授课形式过于传统

以往所采取的授课形式主要为学生先期预习,教师在实验前进行讲解,随后学生再开展实验,在整体的实验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无法将其主体作用发挥,同时,实验期间都是由教师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学生缺乏一定的操作机会,造成学生出现依赖心理,此种授课形式难以收获预期的成效,同时,还会对学生参与实验的自主性、积极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除此以外,化学分析实验课中,分析天平的注意事项较多、操作方式较复杂,难以充分掌握酸碱滴定管的基础操作要点,无法精准判定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2]。只是通过说教、灌输的方式展开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不仅缺乏直观性、形象性,同时,学生也无法正确掌握与理解,造成学习兴趣的缺乏,极有可能出现误操作的现象,造成仪器易损坏、结果不正确。

1.3考核标准过于宽松

定期的考试具备引导、激励、督导、反馈、检验等诸多作用,不仅能够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同时,能够强化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分析实验课中,成绩主要包含60%平日成绩、40%考试成绩,平日成绩能够对学生日常的学习成果、习惯做出反应,其中,主要包含10%考勤、10%预习、30%操作、50%报告。在考试成绩中,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体现,主要包含20%实验设计、20%实际操作[3]。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考核过程中,普遍认为学生只要前往课堂,不论是否迟到早退,学生只有上交预习及实验报告,不论快慢与规范,平日的成绩便能够记录为满分,此种考核的宽松、笼统,会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草率、懒散等不良习惯。

2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优化对策

2.1重视化学分析实验课

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提升学生重视化学分析实验课的程度,必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教师在对化学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期间,应该促使学生对化学分析实验课的相关内容、作用及任务有全面的了解,知晓分析化学的实践性特征,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实现实际与理论的关联,并且通过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在社会各个方面应用化学分析实验的重要意义。(2)教师需要对第一堂化学分析实验课教学活动投入重视,促使学生可以对化学分析实验的目标有所明确,同时,通过真实的事件告知学生化学分析实验数据记录不正确、操作失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重大损失。(3)在学生首次进入化学分析实验室之前,教师需要对实验室规则做出明确,在规则中,主要包含实验前准备工作、实验期间的纪律、爱护与管理实验仪器、如何存放与使用药品、清洁实验室、管理水电等,确保所有学生都具备最佳的实验作风,正确对待化学分析实验。

2.2采取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教师必须要对以往过于滞后的授课形式做出转变,通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步教学法,具体的方式为:

2.2.1预习

在学生学习化学分析实验课以前,必须要做好详细的预习工作,对仪器的操作方式、相关部件以及注意事项做出初步的熟悉。

2.2.2观摩

学生预习以后、开展实验课以前,利用视频观摩的方式,从而在视觉方面对预习的内容做出感知,实现印象的加深,促使学生能够具备更浓厚的求知欲以及积极性。

2.2.3实物对照

在开展化学分析实验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保留2~5min的时间,促使学生能够将自身脑海中掌握并熟悉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从而展开实物对照。

2.2.4讲解

教师应该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仪器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式,同时,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巩固学习起到有利的帮助。例如:在开展《分析天平基本操作练习》一课中,可以划分为准备、检查、调零、粗称、细称、记录、整理这7个步骤,再对每一个步骤分别展开重点讲解,同时,对可能发生误操作仪器的位置向学生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对操作仪器的方式方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2.2.5练习

学生将教师的讲解作为依据,展开实际的操作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做出指导,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较快的速度、标准的操作,来对基础操作有所掌握,进而为日后的实验奠定扎实的基础。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以特写的方式对细节操作进行录制,在开始实验以前向学生进行播放,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观察,存在疑问的部分,能够反复观摩。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的主要意义有充分的了解,将其求知欲望加大,教师还需要准备同实验内容相关的企业分析样品过程视频播放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并感性认识实验操作,实现其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的充分调动与激发[5]。并且,针对不同的实验板块,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讲解方法,针对较为基础的技能性质实验,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仪器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方式,同时,指导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学生保留更多的练习时间;针对验证性质的实验而言,教师只需要利用数分钟的时间,向学生提问实验中容易混淆的部分以及难点,促使学生可以共同展开探讨,最终同理论知识相结合,做好分析总结,实现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处理能力、总结能力的提升;针对综合设计性质的实验而言,教师不需要做出任何的提示与讲解,为学生保留更多的发挥空间,促使其能够独立实行设计与操作,实现其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

2.3优化实验考评体系

严格、公正地评估学生实验课成绩,能够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样,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确立一份更为有效的考评体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执行:(1)预习。预习报告书写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对此次实验的内容有所熟悉,从而对问题发现、思考并处理,将自身的观点提出,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预习报告认真书写,不可过度拘泥于形式,但是,在报告中必须要对此次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式、知识的思考有所体现,并且可以对教师授课期间所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对以上条件满足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满分,否则,应该视实际情况酌情扣减;针对于抄袭、应付的学生,严格按照零分处理。(2)实验操作。由于学生在实验操作期间可能会出现仪器损坏、误操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必须要对每位学生密切观察,针对误操作的学生,需要及时纠正,警告其扣分情况,避免再度出错[6]。另外,为了将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提升,需要将实验操作的时间也纳入至记分当中。例如:在《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实验中,整体操作主要包含分析天平称量操作以及滴定操作,各为15分,分析天平称量可以设立打分制为:在15min内将称量任务完成,三份称样量数据在小数点后三位均保持一致,同时并无误操作,可给予其满分;在此条件下,学生每超过1min扣1分,每增加1项误操作扣1分,称量结果数据不一致扣1分;如果30min还未完成称量,则记为零分。通过此种打分制的激励,学生能够更加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展开实验,并且能够认真对待实验。(3)实验报告的书写及批阅。教师需要学生对实验报告认真书写,对实验数据真实填写,并且对结果做出正确处理,定论自身的实验。针对于实验报告雷同的学生,无论是被抄袭者还是抄袭者,均记录为零分,并且给予其警告。如果在报告中存在实验数据不真实的情况,则对此学生记录为零分;如果学生的实验失败,但是能够对失败原因做出总结,教师则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做出适当扣分。在结束每次实验后分发实验报告,教师需要对学生上次提交的实验报告逐个做出点评,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避免学生日后书写实验报告期间再度发生相同的错误;针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鼓励与表扬,将学生参与化学分析实验课的兴趣调动起来。

3结语

对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活动做出优化,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欲望,促使其能够正确开展实验操作,避免误操作问题的发生,投入更多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进而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做出培养,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成绩能够提升,并保障教师收获预期的教学成效,推动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志娟,宋昆鹏.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反思[J].广州化工,2020,48(19):130–131.

[2]刘晓霞,杨洁,吴喆,等.以就业为导向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生命的化学,2020,40(6):943–947.

[3]刘晓君.高校化学分析实验教学的优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175–176.

[4]杨素芳.关于创新高校本科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9(22):127–128,234.

[5]曾珠亮,李本鹏,苟体忠.地方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凯里学院学报,2018,36(3):47–49.

分析化学实验篇5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of applied chemistry specialty in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we had a curriculum reform from the experiment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 reform.

关键词: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Key words: applied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O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0-0184-02

0 引言

应用化学是介于化学和化工之间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它主要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并且能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的应用化学人才。目前咸阳师范学院分析化学教学重点讲授的是定量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中的滴定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中的吸光光度法。但遗憾的是,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分析化学实验,首先样品往往与其他专业类型的一样都是纯化学的东西,没能突出应用化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其次,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基本保持不变,年年如此、月月如此,被称之为“经典”实验,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时常感到枯燥无味,达不到开设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长远来看,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后续工作能力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咸阳师范学院是2002年经合并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范教育的理念较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适合师范专业,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应用化学就显得重理论轻实践了。因此,作为一所刚升本的师范院校,应认真思考如何建立适合本校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以保证培养的本科人才质量[1]。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咸阳师范学院分析化学实验的校本课程设计的原则、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 整合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是课程实施最根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咸阳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内容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基础理论,针对化学专业所需的内容太多,却未能展现化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专业相关的新型的边缘科学的发展动向;第二,验证性实验比例过大,探究性、设计类实验比例过小;第三,定性分析化学实验安排无;第四,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的实验内容不多。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们对咸阳师范学院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出了适合该校应化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内容,结合该院应用化学专业特点编写新的教学大纲,补充新实验内容。选择了能反映分析化学与工业应用、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现“应用性”的专业特点和地方性的实验内容。如硅酸盐水泥成分的分析,矿石中铝、锰、镍等含量的测定等。把与专业学习、实际检测方面有关的对象(如化肥、茶叶、土壤等)纳入到应用化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认识到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2]。我们将整个分析化学实验分为了三个模块,建立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模块,解决实际问题模块和综合应用模块(见表1),把分析化学实验所涉及到的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贯穿到这3个模块中,使学生得到了阶段式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实验是咸阳师范学院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该校所采用的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即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教师先进行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果计算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的讲解,然后由学生按照规定要求去操作,对于现代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早已不能完全适用。而且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不懂得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要使实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就必须对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我们在咸阳师范学院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中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

①在基本操作技能练习模块中采用“照方抓药”的教学方式。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讲解、演示实验,达到训练学生规范操作的目的。在解决实验问题能力加强与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模块中,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讲授、演示操作,教师同学共同讨论、总结,完成实验。②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入到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在课堂上由主讲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教师指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进行辅导答疑组织讨论等。③指导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次上课轮流安排每小组中的一名学生讲授实验、演示实验操作,组内同学共同讨论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认真观察,指出讲授及演示实验中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实验结束时,每小组学生分别总结通过从本次实验中得到的体会,收获,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如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首先每个小组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以及运用所学过的分析化学理论知识,讨论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其次实验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三种不同的方案,引导每小组讨论每一种实验方案可能引入的误差以及对样品如何处理,最后共同确定出一种适合在本校实验室进行的测定方案。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产生了学习的直接兴趣。同时我们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

3 建立完善的考核方式,注重综合能力

实验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考核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全面客观的体现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应用程度,我们采用了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评判的方式[4,5]。根据每个实验,每位同学参与讨论的情况,对实验表现进行公开具体得分,既能做到平时成绩量化考核,又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讨论中来。其次,安排了一些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步骤进行打分。基本操作考核在基本操作技能练习模块训练的后期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进行考核。在基本操作考核中,我们安排了一个基本操作练习的实验,提前准备好铅、铋混合试液,让每位学生从EDTA粗配、标定到定量分析出混合试液中铅、铋的含量。教师对每项操作制定出详细的评分标准,如分析天平的使用7分,容量瓶的使用12分,移液管的使用12分,滴定操作15分(包括滴定管读数、终点颜色判断等),分析结果的误差(30分)等对学生进行得分。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定,可以比较客观地考评出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4 实验教学成效

通过本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以前几届学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分别对2013和2012级应用化学专业10名同学通过座谈、交流、访谈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情况,结果发现,访谈的2012级的10名学生中有7名学生反映出对分析化学实验课感到枯燥无味,而相反2013级的10名学生均反映出对改革后分析化学实验课有着浓厚的兴趣,一致认为对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不仅适合我校学生,而且在内容上也实现了分析化学实验与应用化学专业课程内容的融合,并对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毕业设计以及就业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设计实验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因此,我们发现学生在利用学校的数据库查阅文献方面的能力远远高于往届学生。从我校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果来看。各项的满意率都比往届要高,对所开设的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都给出了满意的评价。

5 结束语

根据对后续实验课的调查,我们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努力,有效地提高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相比于往届学生,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渊,陈宪明,罗济文,等.新建地方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88-90.

[2]白靖文,徐雅琴,许晶,等.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2(6):28-30.

[3]纪梁.对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2-43.

分析化学实验篇6

关键词: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55-02

药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为适应我军新形势而增设的专业,《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也能使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记录和处理实验结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员掌握好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将为后续药物分析、药剂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继续教育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我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就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谈谈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实验设备及仪器方面

实验设备及仪器等硬件的建设是实验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学校及其相关科室都非常重视实验设备的建设。建有标准化容量分析实验室2间,仪器分析实验室4间,通风、照明良好,实验台面耐酸、碱腐蚀。教学实验准备室里配备有关实验准备和试剂配制的设备和操作台。教学仪器设备包括:酸度计、自动电位滴定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仪、旋光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气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冰柜和电烘箱等。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医药学院校尚未对本科生开设利用毛细管电泳的实验,而我校的药学专业学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此仪器,完成一对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实验,不仅加强了学员对毛细管电泳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使学员对手性药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还有价值昂贵的核磁共振分析仪供观摩实验。这些设备可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实验课程标准方面

我们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教学组几经其他相关院校调研、商讨与实践,制定了分析化学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标准,并指导具体的实施过程。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坚持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程渗透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分析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实验内容要既能体现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又要与医学、药学紧密结合;既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启发式教学方式始终贯穿在实验教学中,又避免受到纯化学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学员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学到尽量多而实用的东西。另外,由于实验是整个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课内容的安排要体现承上启下的作用,应不只从本门课程出发,而是从整个药学专业学科体系全局出发,使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相结合,不仅注重基本操作训练,而且加强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

三、实验课程内容方面

根据教学组制定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我们利用与理论课程教材[2]配套的卫生部规划实验教材与自编实验教材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实验内容,大致通过80学时、四个训练环节完成本实验教学任务:通过基本技能训练实验,例如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等实验,使学员能够胜任实验室的一般性工作;通过验证性实验,例如混合氨基酸的纸色谱分离和鉴定、荧光法测定硫酸奎宁等实验,使学员理解、掌握不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适用范围;通过综合性实验,例如血浆中文拉法辛含量的测定、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手性对映异构体药物等实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例如维生素C片剂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血浆中乳酸含量的测定等实验,提高学员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此外,学员利用课余时间,两人为一组来观摩、协作教员完成核磁共振实验,使学员对非常贵重的仪器也有亲自实验的机会;利用开放实验室,调动学员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激发学员的创新潜质,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学员不但掌握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独立进行称量、溶解、定容、移液、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能使用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离心机等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能正确、规范地完成实验记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评价并进行总结等技能,而且亲自动手使用了紫外—可见分光广度仪、红外分光广度仪、荧光分光广度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等现代化仪器,加深和拓宽了知识面,使分析化学实验与医药学紧密相关,提高了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四、实验课程教学过程方面

实验课教学以单人操作的训练方式,强化学员独立操作、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实施过程包括了学员预习、内容讲授、仪器示教、学员操作、教员巡查、结果分析与讨论、书写报告等。首先抓预习,要求学员必须写预习报告。经过循序渐进的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学习,参与实验设计,体验观察、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次,所有实验教员都必须变换不同实验条件和方法至少做两次预实验,例如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含量实验,脂肪酸的甲酯化过程选用不同的温度,色谱分离过程选用不同的柱温与载气流速,做到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心中有数,上实验课时,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此外借助网络、专题讲座、学员课外科研、开放实验室等,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实验课程考核办法

分析化学课程总成绩采取理论课试卷考试占80%,实验操作与报告成绩占20%的成绩评定体系。实验成绩的综合评价要能全面反映实验理论水平、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态度,实验成绩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操作考核成绩的平均分,满分为20分。实验课平时成绩可根据每次的实验报告、现场表现记分。将每次学生实验的情况包括实验态度、实验完成情况、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均做为平时考查的内容;平时考查通常占实验考核总成绩的50%。期末操作考核具体过程为:考核前教员将学员做过的每个实验分组编号,考核时采用抽签的方法,学员2人一组协作完成所抽实验,教员观察、记录考生的实验技能与协作情况,并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给出考核成绩,通常占实验考核总成绩的50%。此外,实验报告按学校要求进行教学档案管理。

总之,通过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学员对分析化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重视程度大有提高,为今后学好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打下紧实的基础。对教员来讲,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初见成效,进一步增强了与学员的感情,提高了教学的信心。这些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会继续积极探索,为培养面问新世纪的高素质药学方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发美.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分析化学实验篇7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内容陈旧,与实际生产、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学生认为学习这些东西没有用,在实际生活、以后的工作中也用不到,因此对该课程不够重视、不感兴趣。因此,如果改进和调整实验内容,尽量选择和设计一些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分析实验,比如:漓江水样总硬度的测定、水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食用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等。以增强实验的实用性,增添学以致用的气氛,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对问题进行探索的想法,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让学生拿到题目后有真实感,在完成实验时有成就感。同时,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还涉及到实际样品的处理方法和技能,以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可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同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和趣味性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如分析天平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定量分析基本操作和重量分析基本操作等,讲解内容多,课堂知识容量大,并且有些操作需要展示过程细节,单靠教师在现场示范是不够的[1]。可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这些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5]。比如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可以缓慢展示变色过程,并呈现出色彩逼真的终点颜色,这样能增加直观性,加深学生的主观印象,便于学生准确判断终点和快速掌握方法要领。

3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完成基本操作训练和验证实验阶段后,学生具备比较完备的分析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时,可以增设一些有意思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比如:奶制品中钙含量的测定、碘量法测定湖水中的溶解氧、饼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水果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复习理论课学习的知识,自行分组,设计方案,学生对同一个项目,可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分析方案。可以增加实验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学生要经历查找资料-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测定-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全过程。实验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既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又强化理论,还训练了测试技能,很有成就感。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增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实验过程中增设不定项选择

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使学生在每一个操作环节上,都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这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无疑是肯定的,但是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压制学生想像力和主动参与的弊端,学生缺少在选择、尝试和失败中学习的机会。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环节上增设不定项选择,比如酸碱滴定中增设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酚酞)的选择,水样总硬度测定中可以增设缓冲溶液的选择、干扰离子掩蔽剂的选择、指示剂的选择,Bi3+-Fe3+混合液中Bi3+、Fe3+浓度的测定实验中增设氧化还原掩蔽剂的选择、分步滴定pH的选择等。这样往往留给学生较多思考的余地,并且鼓励学生体验、尝试不同选择所得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差别和对比,使学生对实验条件以及在测定中所起的作用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这样虽然学生多走了些弯路,有些实验结果不尽理想,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依赖老师,通过不同方案选择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实验内容和影响实验的相关条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6]。这样学生能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分析化学实验篇8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32-02

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药学、临床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1]而与之对应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能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专业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通过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量的概念,正确分析影响分析测试质量的各个因素,并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从而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实验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析过程也由常规分析发展到精密仪器分析和自动化分析。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需要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和控制体系,有利于实验教学的科学管理,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分析实验知识和实用的现代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传统上分为两大部分:经典分析实验和仪器分析。其中分析实验偏重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实验,仪器分析部分涉及极少。但是,随着相关学科和技术的发展,分析仪器不断改进和创新,人们获得了很多新的分析方法,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陈旧,重复、经典实验多,创新、综合、设计实验少,妨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并造成其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较差,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的探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因此,结合自身特点对教学计划,做出合理的调整,减少重复性实验,合理调整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比例,可以不断更新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新的教学内容。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中,经典分析实验不能放松,定性分析实验和定量分析实验,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实验。目前“混合物分离”“离子鉴定”“滴定法”、“称重法”等经典分析方法,在整个分析方法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这类分析方法作为分析化学的基础,对学生在基本操作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素质的培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应是基本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可以掌握定量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分析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分析化学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建立了许多新的分析方法,,从而促进了分析化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因此,分析化学实验中,仪器分析应是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科技发展,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之谱分析、结构分析等新的分析方法不断出现、不断更新。为适应日新月异的分析化学领域的变化,在教学中,现有的设备要全部对学生开放。而为了弥补大型仪器的不足,可开设一些计算机仿真实验,以开拓学生的眼界,迎接新世纪技术革命的挑战。分析化学作为整个化学领域的中心,应有机地将分析化学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其它化学学科知识相互结合,增加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师在学生完成一定的基本训练后,根据所学的基本内容提出课题,学生独立完成从查阅文献,到制定设计方案、实验步骤、操作方法、选择仪器及药品的种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解决问题,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这类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的操作技术及实验方法的灵活运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的分析化学实验课大多都是注人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以实验验证理论的教学思想,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主要是板书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演示仪器的使用,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写预习报告,仪器和试剂都已由实验室作好了充分准备,学生只需要按要求的步骤去完成实验任务,就可以获得预期的结果。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养成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并导致他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方法的掌握缺乏兴趣,妨碍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教学方法急需改进,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体验中的不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提问,促进个性发展。实验前,教师认真检查学生预习报告,了解学生查阅文献和综合设计能力,避免他们不预习、按实验教材的步骤照单抓药做实验的消极行为。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利用一些参考书籍,经过充分思考,经教师检查并指点后,加以改进,设计出自己的分析方案。这样,学生对实验目的和实验思路都很清晰,实验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实验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采用启发式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做实验,独立思考,分析原因,手脑并用,通过观察、思考来完成实验,最终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实验结束后,教师检查学生实验记录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要求学生对反常实验现象、不正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还可让学生自己主讲实验,教师指导,找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教学的能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做到教学相长。

三、更新实验教学手段

在实验教学中,应正确选择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彻底改变原来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要突出灵活性和多样性,进行多手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增加学习的热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大批性能优越、技术先进的电化教育手段逐渐深人到学科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其能全面综合地展现事物的形、声、色、意而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青睐。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实验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软件,使实验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立体、活泼,加大了知识的传授量,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地展现实验中及教学中不易实施的深层次内容,且操作准确,以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要寓教于乐,使学生将简单的、枯燥的操作技能,在多媒体教学片中得到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智力开发和素质的培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计算机技术与分析化学有机联系起来,将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飞速发展的分析化学中来,使得分析化学能够从原始分析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使教学形式充满活力,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适应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而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分析化学飞跃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技能的严格训练,还必须与现代分析化学密切结合,注意将学科传统内容与现状、发展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操作与探索性研究相结合,努力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分析化学实验篇9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工科院校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工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动手能力,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为了培养出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本文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情况,在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有许多已付诸实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

    实验化学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实验教材的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查阅各大高校实验教材,以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实验》和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合编的《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基础,结合化工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合适的实验教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教材及教学内容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化工类学生的基础课,其内容必须包括化学分析和一般仪器分析基本内容;四大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和吸光光度分析实验,同时注重实验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应用型人材。温州大学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工科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走向工厂和企业,在编写教材时,选取一些与实际相接近的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编入教材,如硅酸盐水泥中主要成分分析,电镀液的铜锌镍分析,制革污水中六价络的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纳碳酸氢纳氢氧化纳的联合测定,建筑桩基岩样成分分析,装饰陶瓷成分分析,装饰花岗岩成分分析,装饰大理石成分分析,黄铜合金中铜锌分析,青铜合金中铜锡分析。这些实验贴近温州产业实际同时又能综合利用不同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一部分作为学生实验自选项目,另一部分作为学生必做实验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2实验内容的更新。删除原教材中陈旧的、重复的实验内容,精选先进的有代表性的实验项目,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开发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能力,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编教材中,增加的实用性实验内容都具有综合性、有的实验方法可由学生依椐基础知识自行设计,让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得到锻炼,为社会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另外,在当今提倡环保的年代,我们尽量做到实验内容的绿色化,将有严重污染性的实验进行方法的改进,减少污染的排发和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增加少量的微型实验项目,可以节约实验试剂、实验经费和时间,减少试剂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将《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学生实验示范报告》、《常见分析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数据》《有效数字和误差分析》等内容编入教材中,这些都是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列入教材,方便学生学习和掌握,帮助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2.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带课教师认真备课,并预做实验,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认真备课,熟悉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找出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及时批改学生实验报告,并记录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并给予学生及时讲解,准备好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思考题,及实验中学生所要注意的问题,理清上课思路。带课教师通过预做实验,可以检查仪器药品是否准备充分,加深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同时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预做实验可以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考察学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总之带课教师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为上好一堂实验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2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并写好预习报告

    过去学生预习时,往往为了应付检查,不动脑筋地抄写实验原理和步骤,达不到预期效果。采用书写预习报告的同时,在上堂课就布置与此实验相关的多条问答题,只有学生认真预习,真正掌握原理和方法后才能回答出问题。预习成绩作为实验课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以让学生去认真完成。通过这样的预习措施的改革,避免学生照方配药的进行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盲目性,预习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2.3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以往“教师讲课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讲和示范实验”。教师采用问答式的方式对学生上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并采用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本堂课内容可以教师简单讲解,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示实验,让其它同学来评价,最后教师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引入问答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到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4利用课内课外实验练习,狠抓学生实验操作基本功。

    分析化学实验与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最大的不同是‘量’的概念,分析化学实验是测定物质的量,实验结果是物质的含量,实验能力或者说实验水平高低取决于测定含量准还是不准,测得准还是不准又与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功直接相关,所以加强学生实验操作基本功的训练是分析化学实验的关键,对分析天平的称量,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定量容器的洗涤,使用,读数必须反复严格训练。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教师要不断的查看学生的实验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耐心指导,引导式的让学生自已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于实验失败的学生,必须要求重做直至成功。在做分析实验时,选取几种样品让学生做,避免学生数据的抄袭。开展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开展开发性实验,由几人组成,培养其合作精神。这样让学生从分析化学实验一开始就养成尊重实验现象、尊重实验数据、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习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实验,加强师生交流互动。

    3.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涌现了较多的电化教学资源,如录像带、VCD、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大大满足了实验电化教学的需求。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基本操作技能、仪器的使用及实验室安全教育等与实验相关的内容采用录像、电脑、投影仪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新知识,改善了教学效果。将一些相关的教学软件安装在学院机房的计算机上,或将多媒体课件挂在学院的内网上,这样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学习相关的实验知识,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预习和巩固实验知识的效果。另外,在分析实验室配置了几台专用计算机,在其电脑上安装了相关的软件,学生完成操作后必须在电脑上处理数据, 计算结果,绘制工作曲线,并且利用计算机给出自已的实验成绩。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建立和应用数据库。

    通过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规范了学生实验操作, 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实验方法,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考核制度

分析化学实验篇10

【关键词】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4-02

1.引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不仅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所有化学工作者中,从事分析化学工作的人员远比其他化学专业的人员为多。分析化学工作质量的优劣具有很大的实际重要性。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的选择,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为生产部门带去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必需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我国不少高等学校都对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改革。我们经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在此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与同行交流。

2.增强学生动脑能力

动脑能力差,甚至根本不动脑,这一点在学生中非常普遍[1]。这主要表现在做实验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按书本或教师讲的去做,而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每个实验开设的几天前教师先出好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预习、思考、拟订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进入实验室,由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计入成绩评定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使学生尤为重视实验预习环节[2]。这样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加强规范操作

在分析化学实验中要想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规范操作否则会引入操作误差。如滴定管的洗涤、读数,分析天平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的具体规则,平行三次实验的重要性,滴定管的读数要记录到小数点后第二位。需要老师在实验前认真讲解,实验中反复强调。同时我们应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于每个实验,教师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讲授实验,演示实验操作,让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作指导性的总结。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续实验的打下良好基础。

4.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与传统的“黑板+粉笔”相结合,利用教学软件和教学录像配合教学,将会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声像并茂,生动活泼的界面和气氛中更好地接受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加大投入,添置设备

分析化学实验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分析化学课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志。目前,分析化学实验室的条件和设备大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如仪器档次低,设备陈旧等,我们现在使用的天平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半自动电光天平,而实际工作中这种天平早已被电子天平所替代。这种情况都严重阻碍了实验水平的提高,应加大投入,改变现状。

6.请进来,走出去

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分析化学专家来上课,如请鞍钢中心化验室的高工来给学生作报告,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讲授一般是讲原理再讲步骤。而前者是从实际样品出发,需要根据不同样品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分析方法,这种双向教学,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对本门课程的了解更系统、深入。

7.健全实验考核办法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更是促进学生认真做好实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3]。以往的实验考试形式单一化。因此应改革考试的方式和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实验考核应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以平时考核为主占总成绩的70%。期末考核占30% 。这种综合考试的形式,避免了以前考试的片面性、随机性等情况,能够真实的评价出学生实验的水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8.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实验队伍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实验室工作人员一直被看作是教学辅助人员,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二线人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师资培训工作, 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进修、培训、考察等各种提高的机会, 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不断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9.结语

分析化学发展极为迅速, 分析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各种分析技术不断涌现, 重要的是打好基础, 并让学生掌握学习与创造新分析技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方法。因此,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探索。通过共同的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依云,周红斌.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J].高等函授学报, 2005,18 (2):19.

[2]田志茗,周萍.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4):86-87.

[3]毕淑云,刘春明,邢磊.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和体会[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