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十篇

时间:2023-03-14 07:56:40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1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深化素质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少数学校不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作业考试偏多、违规招生、违规补课、违规收费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下大力气规范办学行为,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依法治教、建设教育强市目标的迫切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自觉规范办学行为,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1、执行课程计划。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课程,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加课程和课时;坚持按课程标准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教学,不随意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新课,不得挤占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时。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提前进行文理分科。

2、规范教学时间。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校历,不得随意推迟放假和提前开学。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不得强制学生到校早读。

3、规范考试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课程改革的考试评价办法,不得随意增加考试难度;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严禁以学生考试成绩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排队,严禁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奖惩学校和教师的标准,严禁对高考、中考成绩进行炒作。

4、执行招生计划。中小学招生计划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生源分布状况和学校办学条件制定,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增减招生计划,未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中小学不得跨区域招生。

5、实行规定班额。参照湘政办发[2003]13号文件精神,实行规定班额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班不超过50人,高中阶段学校每班不超过55人。

6、规范招生方式。小学分学区划片招生、免试入学,一律不准与“入园”、“入学前班”挂钩。初中严格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进行招生。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及感染艾滋病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高中新生录取必须以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依据,任何学校不准组织或与民办机构联合组织文化考试或变相的文化考试。高中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严禁初中学生不参加毕业会考考试进入各类学校学习;严禁以减免学杂费、提供奖学金、组织学生旅游、夏令营、办重点班和实验班、与家长签订入学协议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招生;严禁变相利用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招生,严禁委托他人和中介机构组织生源;生源学校和教师不得隐瞒招生信息,限制、诱导、许诺、强迫、更改学生填报志愿。

7、规范招生宣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招生学校不得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招生广告、简章,不得在招生宣传中诋毁其他学校和夸大事实宣传本校。严禁提前启动招生宣传,提前发放录取通知和收取预录金等行为。

8、严禁违规补课。高三年级为适应高考提前要求,寒、暑假补课不超过一个月;其他各年级一律不得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成建制补课或上新课;不得暗示家长或以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收取补课费,组织补课;不得假借民办培训机构的名义进行变相收费补课。学校因设置成考、自考、中考、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考点和抽调教师担任监考人员等耽误的课时可以在双休日或假期内(寒假、暑假)如实补足,但必须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且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9、规范教学行为。严禁教师随意调课、占课;严禁教师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职教师对本校学生进行有偿家教、家养或补课;严禁在职教师到民办培训机构兼职兼课;严禁在职教师替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招生宣传和组织生源,或者向招生学校和机构提供学生信息收取“中介费”、“信息费”、“组织费”。

10、规范学生用书。按照省教育厅每年颁布的中小学教科书用书目录,由市县两级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统筹决定征订使用教科书;教科书一经使用,在一个周期之内未经省级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更换版本,不得在用书目录外编写、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学用书。严禁任何部门、学校和教师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严禁教师向学生推荐或变相推荐教辅资料、利用教辅资料布置作业;严禁教师通过征订教辅资料谋取利益。

11、严禁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所有全日制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复读学校、复读班,不得招收往届插班复读生。不得将校内教学资源出租或出借给民办机构办班补课。

12、整顿、规范学科培训与竞赛。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教研机构、教育学会以及所属专业委员会、学校等不得擅自举办或协办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包括“奥数”在内的所有学科培训和竞赛;严禁以任何形式将“奥数”等学科竞赛或培训成绩与“小升初”挂钩。

13、清理规范民办培训机构。严格民办培训机构准入制度,重点审查民办培训机构的培训场地、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及培训收费等。民办培训机构只能在登记注册地按照批准的项目办班,未经批准,不得设分支机构和教学点,不得聘请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不得将培训与全日制学校招生挂钩,不得向全日制招生学校提供学生信息和考试成绩,不得与公办学校联合组织学生成建制补课或上新课。

14、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格按照收费文件规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所有收费项目必须公示,并出具正式票据;学校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自愿、非盈利的原则,不得搭车收费。

三、强化监督,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的责任追究制

15、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督查巡视制度。市教育局成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督查巡视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中小学办学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并将督查结果与学校督导评估挂钩,与评优评先和年终绩效考核等挂钩。

16、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17、县(市)区所属公、民办学校出现严重违规行为的,追究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停拨奖励经费、通报批评、绩效考核工作目标降等等处理。

18、公办学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对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个人年终考核降等直至追究其他行政责任;对学校分别给予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年终绩效考核降等等处理;

(1)不均衡编班,变相办重点班、实验班;

(2)节假日组织学生成建制补课、上新课;

(3)小学入学与“入园”、“入托”挂钩,初中招生举行考试,高中招生在初中毕业会考以外另行组织考试;

(4)违反省市物价部门规定提高标准或自立名目收费;

(5)强迫学生参与或统一为学生代购保险;

(6)将校内教学资源出租或出借给民办学校进行办班补课;

19、民办学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限期整改、黄牌警告、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并向媒体公示三年内不得重新申办等处理。

(1)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分支机构和教学点;

(2)未经批准,擅自增加或更改培训项目;

(3)聘请没有教师资格的人员任教;

(4)将培训与全日制学校招生挂钩,进行虚假宣传,向招生学校提供学生信息和考试成绩;

(5)与公办学校联合组织学生成建制补课或上新课;

(6)违规举行招生考试。

20、教师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扣发绩效工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取消晋职晋级资格、缓聘、解聘直至追究其它行政责任。

(1)公办学校教师替民办学校进行招生、补课宣传,替民办学校代收学生费用;

(2)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培训机构兼职兼课;

(3)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补课、搭餐或者校内托管;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2

今天,省政府在此召开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要求、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大力促进新时期新阶段我省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刚才,笃运同志对这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郑州市、焦作市、灵宝市教体局和省第二实验中学作了很好的发言,从中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下面我谈几点意见,和大家交流沟通,希望能形成高度共识,共同推动这项工作有效开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本周可以说是省政府的教育工作周。周一省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研究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问题,庚茂省长做了重要指示;周二庚茂省长主持召开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规划纲要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周四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对中小学校舍危房排查鉴定和校舍安全工程的规划实施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今天我们又召开全省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可见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和今天参加会议的各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同行,还有各地教育局的同志们,都深受鼓舞,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这个题目实际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规范办学行为,后一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前面是条件,后面是结果;前面是讲办法、措施,后面是讲目的、目标。核心是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为突破口,促进素质教育得到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是教育工作的主题。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我们过去也做了许多工作,但从总体上还是感觉政策措施还不太系统,推进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尝到了不少的酸甜苦辣。我本人在这一方面也有不少的体会。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说法。尤其是在考试机制还在强制发挥指挥棒作用的情况下,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时遇到了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推进起来困难还比较大。我们都知道,过去劝学的时候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头悬梁、锥刺股”等,劝学无止境,没有人太多地顾及到人的身心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很少有人注意到全体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文化影响,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大家也应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到现在与发达国家比较接近的水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融入到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要沿袭一些旧的教育文化观念,如果我们的教育偏离素质教育太远,偏离全球一体化发展轨道太远的话,我们的国家在今后的发展中还会出现不少的问题。由于受环境资源的制约,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有不少被动的地方。如果说这种状况得不到根本的改善,素质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实施,我们的发展不仅不会从被动转为主动,还可能是从被动转为更被动,甚至到了后来还会落伍。这一点,党和国家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决定下决心推进素质教育,千方百计培养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各种创新型人才,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推行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一个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根基所在。如果从这个高度来认识问题的话,我们就会获得高度一致的共识,就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来推行素质教育,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总会想方设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3

一、调研的背景、目的、对象及内容

东西湖区地处湖北省武汉市西北郊,大多地区处于城乡结合区域,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一直以来,东西湖区教育局都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限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教育政策的偏向性,办学行为仍存在着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区义务段学校在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的整体情况,希望通过调研进一步加大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引导和监管力度,推进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东西湖区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的部分义务段学校。在调研方式上,主要有校级干部访谈、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阅课表和相关资料等方式。其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查的形式,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10份,回收有效问卷504份(其中小学生问卷89份,中学生问卷4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参与问卷调查的中学生为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小学生为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

二、规范办学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行为整体比较规范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情况来看,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努力,目前我区义务段学校在办学行为上的规范远多于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学校基本能够开齐各类国家课程。区内各个义务段学校基本上能够按照省、市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学期课程表,开齐各类国家课程。部分偏远学校即使在师资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仍能够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落实这些课程。

学校教学时间基本上符合规定要求。除毕业班之外,各校基本上能够将学生的作息时间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小学基本上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对于初中寄宿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基本上不超过9小时。

大部分学生课外作业时量符合规定要求。《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武教[2007]55号)规定,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际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45分钟,初中生课外作业不超过1.5小时。从对问卷所得数据的分析来看,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85.4%的小学生作业时量能够控制在45分钟之内。89.2%的中学生课外作业时量能够控制在1.5小时之内。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在总体上符合规范要求。我区义务段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在总体上符合规范的要求,97.6%的学生认为,教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能够完成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环节的教学工作。82.5%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存在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类收费培训补习班,或者强迫、动员、组织、诱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和有偿培训补习等活动。86.5%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挖苦、讥讽、歧视学生的行为。

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能得到保证。从所得的数据分析来看,70.8%的参与调查的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能够达到1个小时。

教辅资料管理严格。大部分学校能够严格做好教辅资料的管理工作,不存在学校或个人统一组织学生征订、购买教辅资料的行为,不存在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推销、搭售教辅资料,以及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等方面的行为。

2.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开设不足。学校虽然开齐了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课程的开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部分学校迫于考试和升学的压力,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开设上,周课时数超过了规定要求,而在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上,周课时数严重不足。有的农村学校受师资不足因素的限制,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上无法开足规定的课程时数。

二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依然很重。部分中小学生(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学校)的课外作业负担依然较重。在个别小学,即使是非毕业班的学生,也有近三成学生的课外作业时量在2小时以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除了学校升学的压力较大、任课教师不敢轻易放松对学生的作业要求的原因之外,还与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方式不当、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等因素息息相关。

三是学校管理未及时跟进。从整体上来看,我区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按照规范管理的各项要求进行办学,但是部分学校由于在管理理念更新、学校制度建设和行为改变等方面未按照规范办学的要求及时跟进,在规范教学行为、教育行为、师德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正常教育秩序的形成,不利于学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对进一步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要进一步认识到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意义。在我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教育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情况下,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我区基础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确保各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发展素质,学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保证开齐开足全部国家课程,不随意增减各个科目的教学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恰当地安排地方课程。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4

一、宣传动员,安排部署

11月上旬为宣传动员阶段,在该活动阶段,我教办认真组织了集中整顿不规范办学行为的宣传动员活动,活动中召开了全体校长会议,成立以教育办主任杨延斌同志为组长、以宋海林、金国有、金天喜、陆本福、陆祖新、金子祥等同志为成员的集中整顿不规范办学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传达、学习了教育局关于集中整顿不规范办学行为大会精神和文件内容,统一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并对本次集中整顿不规范办学行为活动做了周密的安排与部署。

二、自查自纠,全面整改

11月中下旬为查、纠、改阶段,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从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等方面,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对照自查,将自查出的不规范行为问题进行汇总,并将需要整改的问题,开展自上而下的自纠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职工教育教学行为。

(一)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没有出现在正常工作时间内自行到校外兼课或对本校本班学生进行有偿辅导的行为;没有向学生推销课外读物、书籍读物和学习用品的情况;但有个别教师存在变相收受学生、家长礼品、谋私利和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歧视学生(如动员学生转学或转班)的情况;也有个别学校的教师存在教师职业道德不良行为,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要十不准”规定,违反教育办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实施细则(如在校园内谩骂打架,工作中挑拨离间、诬陷他人等);学校教师档案的建立不够健全,教师不良行为登记落不到实处。

(二)规范学校管理行为

各学校都能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工作,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没有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不搞突击教学;统一执行教学书管理规定情况,无超出省定教学用书目录范围及正规渠道征订使用教材,或违反学生自愿原则统一征订教辅资料、课外读物及学习用品的现象;能够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收取补课费,进行有偿补课的情况出现;各学校都做到了均衡编班,但也存在着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同程度的移用和挤占体、音、美、劳等技能课的不良现象。

(三)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我教办所属各学校均能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审核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即小学每生每学期只代收作业本费1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只代收作业本费13元,住宿学生收取住宿费每生每学期60元,并对教育收费项目实行公示制度,无任何违规收费现象。各学校“两免一补”经费也均能使用得当,开支合理。

(四)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加强中小学规范管理,办好每一所学校,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加强了中小学校的管理。但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制约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管理,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强化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职责和工作任务

1.加强省级统筹,整体提升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水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出整体推进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中小学校管理基本规范,组织排查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

——加强对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大力倡导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政绩观,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坚决禁止下达升学指标和简单用升学率奖惩教育工作的做法,形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切实保障区域内基础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开展全省(区、市)范围内的中小学管理随机督导检查,督促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落实规范办学的各项要求。

——积极营造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以县为主”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实施管理。

——具体分析当地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及体质健康状况,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管理办法,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及时纠正行政区域内各种不规范办学行为,切实维护区域内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办学秩序。

——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指导和保障学校科学安排课程,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学生成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组织落实对校长、教师的培训。

——均衡配置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共资源,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校际之间差距。指导中小学校合理编制经费预算。规范学校收费,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坚决抵制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

——完善和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功能,健全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的管理体系。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师生安全。

3.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中小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

——依法落实校长负责制,健全校内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不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违教育规律的竞赛和不当竞争,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不挤占体育课、艺术课、综合社会实践等教学时间。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和岗位要求。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保障教师身心健康。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科学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坚持收支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坚决杜绝学校设立小金库和帐外帐,规范各种收费。

二、抓住重点,认真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

当前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1.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学段和年级、走读生和寄宿生的实际需要,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并组织全面检查。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正确引导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督促落实本地区课程实施计划,并坚决纠正任何违背教育规律、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大力倡导和推广一些地方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

3.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各地要对小学、初中、高中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加以科学规范。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学校考试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积极探索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加强高考信息管理,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4.加强招生管理,严格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得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制止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要及时根据生源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学校招生范围,每学年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普通高中招生要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原则,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积极倡导和逐步推行将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严格执行高中“三限”政策。

5.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避免简单撤点并校。各地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要求,统筹城乡学校建设和改造规划。在优先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因地制宜地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撤点并校要十分慎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防止“一刀切”和“一哄而起”。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城镇化以及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大班额现象和农村校舍闲置等问题。

6.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争取和落实相关编制,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促进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别要加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校园周边安全管理,重视食品和饮水卫生,防止传染病流行;改善寄宿制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丰富寄宿制学生业余生活,重视寄宿制学生的身心健康。

7.重视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实施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报告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8.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化解择校现象。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并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适度倾斜。切实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推动校长和教师的交流,加强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对口支援。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研究提出本地区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现象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步骤。

三、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机制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重点,提出明确要求,做出专门工作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并把落实情况上报教育部。

2.各地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和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作为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监管,建立全方位、经常化的督导检查机制。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6

为了贯彻落实“双高目标”办学理念,规范我区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全区高中学校开展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以下简称“教学规范达标”)。为了保证“教学规范达标”的顺利推进,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双高目标”办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方式为抓手,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规范课程管理、教学管理、研训活动等行为,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

二、主要目标

到2011年,力求实现以下目标:

(一)全区90%以上的高中学校成为“教学规范达标”学校(其中公办学校在2010年前要通过达标验收),做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研训活动规范,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90%以上的高中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质量测评、研训活动等方面达到评估标准,学会撰写案例和反思,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建立全区高中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高中学校管理的过程评价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使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推出一批办学的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

(五)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实施范围

全区所有公、民办高中。

参加“教学规范达标”的学科为:

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十四个学科。

职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及专业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另行规定。

参加“教学规范达标”的学校所有教师(包括行政领导)都必须参加达标活动;兼任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师可以自选其中一门学科参加研训、评比等活动。

年满55周岁以上的男教师和年满50周岁以上的女教师可自愿参加。

四、实施内容

通过区、校联动,开展“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质量测评”“研训活动”等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一)区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我区的实际,研究制定“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质量测评”、“研训活动”基本规范标准,供全区高中教师学习、贯彻、执行。

(二)区教师发展中心组建指导师工作组,聘请省市专家指导参加“教学规范达标”的各学科教师开展“备课”、“上课”和“命题”达标活动,为学校提供专业引领。

(三)学校建立规范的校本研训制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研训活动的管理,围绕《*区高中教师教学常规》(试行)开展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和教学基本功大练兵等活动,引导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学校要加强教学规范的过程管理,建立相应的检查和评比制度。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对教师进行反馈和指导;建立规范的文档管理制度,及时收集、认真整理、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建立档案。

(五)设立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命题”四项专项评比,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

(六)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学校进行“教学规范达标”评估验收;开展先进教研组、备课组评选活动,表彰“教学规范达标”先进集体和个人。

(七)学校要结合“教学规范达标”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有关学科教学、校本研训、学校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4月)

1.制定“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实施意见,成立“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

2.宣传动员,各校做好实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09年5月—2011年9月)

1.学校制定相应计划,组织“备课”“上课”“命题”专题培训,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命题”四项评比。

2.学校开展“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达到教学规范标准。

3.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规范检查力度。

4.开展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的调研、指导和评估工作。

5.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评估验收。教师经过学习、实践,达到规范标准,可以向学校提出“验收”申请,学校对教师教学规范初审通过后,报区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发给教师“教学规范达标”合格证。

学校中90%以上的教师通过验收后,学校可以向区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提出验收申请。验收合格,授予区“教学规范达标学校”称号。

(三)总结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总结、表彰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

六、组织实施

(一)建立相应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区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由陈建淼任组长,王学朝、朱学林、朱爱莲、周小珍、柯晓平任副组长,陈良、王敏、曾国眼、叶庆树、李新平、郑笃达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师发展中心。曾国眼兼办公室主任,李新平、叶庆树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区各高中学科研训员、各高中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成员。

各校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领导本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

(二)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

区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的领导、组织、协调工作。区教学规范达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教学规范达标”的研究、指导和评估工作,及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学校是“教学规范达标”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估,要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确保学校“教学规范达标”顺利实施。

(三)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实施。

区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教学规范达标”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立“教学规范达标”的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经验总结等工作。

(四)加强调研评估,及时反馈。

区教育局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学校开展“教学规范达标”工作的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及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修正不足,推进学校“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7

一、开展专项督查,规范办学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3年4月1日至5月10日期间,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工作(自查项目和自查表见附件),并于5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教育部。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教育部将从5月中旬起组成督查组对部分省份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二、加强招生管理,规范入学秩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指导学校依法有序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科学划定本行政区域内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明确招生时间,推进网上招生,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要加强监管,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生源考试,严禁将“奥数”及其他变相培训与入学挂钩,严禁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要设立举报电话或其他举报平台,认真受理举报信息,及时核查,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

三、完善培训管理,推动行业自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商工商等部门探索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各类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入学挂钩为名进行虚假宣传,不得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不得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科培训,不得有上新课、赶进度等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培训行为。鼓励和提倡更多培训机构加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服务、质量和收费,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绿色培训。

四、创新工作方式,推介“身边的好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新媒体拓展方式,丰富内容,深入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介绍素材要以学生、家长、亲属、教师、校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以客观、生动地反映被宣传学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教育部将通过设在新浪网、腾讯网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推出专栏对各地报送的“身边的好学校”进行报道,同时也将开展“身边的好学校”微话题及微活动等。

五、探索科学评价,完善考评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案,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逐步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积极开展中考制度改革,推进综合素质评价,鼓励用等级制呈现中考成绩,扩大优秀初中毕业生保送人数。

六、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典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减负”经验的收集、整理工作,科学论证、深入挖掘、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并采取新闻会、采访、专栏、微话题、综述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先进经验的总结交流与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努力把“减负”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各地要将“减负”的有关规定、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予以公告,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要协调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减负”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对一些“减负”工作不力,甚至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地区和学校予以曝光。

七、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取得实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减负万里行”活动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推动行风建设、维护教育良好形象的大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措施,切实把“减负万里行”活动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教育部门要制订对下一级教育部门“减负”工作的考核目标,县级教育部门要与义务教育学校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减负”要求责任书,建立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工作的考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要将“减负”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考核,做好对教师的日常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各地在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期间要坚决贯彻中央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深入基层、厉行节约,避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附件

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专项督查项目

(一)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

合理划定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情况;每学年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情况;就近入学和择校生的比例;是否存在变相将公办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情况;是否存在“名校”和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情况;是否存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情况;是否存在公办学校参与举办“占坑班”情况;是否有学校组织招生考试或以竞赛名义招生;是否存在将“奥数”同招生入学挂钩现象。均衡编班情况;举办实验班的政策及落实情况。对民办学校招生入学秩序监管情况。

(二)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规范小学、初中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情况;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情况;是否存在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情况;学校考试是否存在超出课程标准要求,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和增加考试次数的情况。

(三)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

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是否作出了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是否存在组织学生集体早自修的情况;寄宿制学校是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情况;是否存在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情况。

(四)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国家课程方案落实情况,是否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规定课程,是否存在挤占体育、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情况;是否存在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行为;是否存在占用法定节假日、午休和自习时间补课的情况;是否存在在职教职工举办或者参与学生有偿补习活动,或组织、介绍学生参加有偿补习活动的情况。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8

进一步规范寒假期间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民办学校办学秩序

1.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假期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校外各类辅导培训机构到校宣传招生或变相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外辅导培训班;禁止学校在假期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民办学校用于开办补习、培训班;不得以领取考试成绩单为名通知学生到校。2.各中小学要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自觉抵制有偿补课行为;不得参与民办学校教学活动,不得动员或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民办学校辅导培训,不得从事有偿家教活动。3.各民办学校一律不得向公办中小学租、借校舍、场地;不得利用公办学校资源举办各种辅导班或进行联合办学;一律不得面向中小学生举办各类文化同步培训班(含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特色班和实验班等)、奥赛班及各类以学科竞赛为目的的培训班;面向中小学生举办艺术、体育、科技等培训班必须依法办理审批备案手续,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4.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必须到区教体局进行备案,填写《招生广告备案表》。广告内容应包括:学校全称、办学性质、招生专业、开设课程、办学形式、学习期限、招生对象、招生范围、收费标准、报名手续、证书发放以及广告审查备案证明编号等;广告用语应符合《广告法》等有关规定,不得欺骗和误导学生及家长,不得做虚假承诺。

进一步加大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

1.进一步加大对公办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学校干部、教师举办或参与举办假期学生培训的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暗访,并进行现场取证,对发现的问题,按照《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和《城阳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凡是参与或变相参与校外辅导机构招生宣传的,视其情节,对直接责任人和学校主要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理;组织或参与组织有偿补课,被查实的干部、教师,除按有关规定给予全区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职称晋升、聘任资格,年度考核“一票否决”外,造成严重后果的,视其情节,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查实举办或参与举办假期学生培训的学校,按规定追究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责任,学校年终绩效考核“一票否决”。2.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学校违规办学行的查处力度。对虚假宣传、违规招生和与本通知要求相抵触的行为,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拒不改正的,由审批管理部门根据其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并通报。对非法校外培训机构,区教体局将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严厉查处,依法坚决取缔。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9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和县教体局《关于民办学校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化解风险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精神,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先后召开行政会、教职工大会,学习了通知精神,按照第一阶段要求,进行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自查自纠、集中整改。现将自查自纠、集中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泗水圣源小学坐落于泗水新汽车站西400米,紧邻327国道,交通位置极为便利。学校占地50余亩,成立于2012年8月,是由中共党员、原济宁爱康安装公司经理马 骥个人资1000余万元创办的一所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寄宿制为特色的民办小学。学校设有幼儿园和小学部,现有11个教学班,354名学生。全校教职工56人,其中专职教师2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师配置做到合理均衡,充分保障了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二、学校运行管理

圣源小学在学校管理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使学校健康稳健发展,在办学之初,学校成立了以马骥为董事长的“泗水圣源小学董事会”。作为学校的决策机构,董事会按照《泗水圣源小学董事会章程》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董事会会议对校长聘任、续聘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构成,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批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办学经费,审核预算、决算等议题定期进行评价。目前学校董事会运行正常规范,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学校党的建设

泗水圣源小学党支部成立于去年8月,现有党员4名,其中男党员3名,女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支部党员中,具有小学高级职称的1人,具有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3人,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4人组成,

2017年上半年我们四校党支部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我们支部每月进行一次支部会议,党员党课学习每月一次,党员自学笔记每月2次,每位党员都认真学习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2017年我们党支部开展了为本校贫困学生家里送米、送面、送钱,帮助那些贫困的学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肯定。

在马 骥书记的带领下圣源小学已经建设成了一支党性强、奉献精神强、大力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先锋党员队伍;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艺精湛、师德高尚、一专多用的教师队伍。现正为建设一流的党支部而努力奋斗

四、规范财务管理  确保学校发展动力。

学校财务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涉及到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财务室始终坚持严谨、节约、规范的管理原则,将学校的有限资金合理安排,做到精打细算,服务教学。

1、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经费收支、资金管理制度,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同时加强财务控制与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校务公开工作。

2、我校成立了学校财务管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马骥任组长,徐伯虎、陈今朝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我校一些重大收支,事前都要开校委会,事后进行常规公示。

3、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生活费培养费其标准向社会公示。在我校收费中,没有一起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单位要求,实施并落实,无任何乱收费情况。

在资金管理上,学校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部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收据。,确保了财务运转的安全。

五、规范办学招生及学籍管理行为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实行全县范围内自主招生。整个招生及编班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并进行公示。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的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学校严格学籍和学生信息管理。严格按省、市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转学、借读、留级和休复学管理,没有留级,学校没有开除和劝退过学生。学生学籍有专人负责。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信息安全,对学生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的纸质管理和网络管理都采取了保密措施。严禁学校和教师向社会泄露学生的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

学校严格按省、市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做好学生的入学注册、转学、借读、留级和休复学管理,没有留级,学校没有开除和劝退过学生。学生学籍有专人负责。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信息安全,对学生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的纸质管理和网络管理都采取了保密措施。严禁学校和教师向社会泄露学生的学籍基础信息和考试考评成绩。

五、规范用书管理方面

我校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学用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部分学科使用了循环教材。教辅材料由学生自愿购买,我校从不组织学生统一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也从不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进入学校使用的学生印制作业经省、市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印制作业由学生自愿购买,学校没有强行组织学生集体征订。

六、规范学校安全方面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规章和文件,我校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状,确保广大师生校园内的安全。

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专题讲座、安全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安全工作领导组定期对教学楼、办公楼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增加学生健康卫生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学生中开展常见病及流行性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一步我们将按县教体局《关于做好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年活动总结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七、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方面

泗水圣源小学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广大教师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五要十不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没有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选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工作者,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

学校制定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基本上能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教师听课节数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学校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我校严禁教师利用工作之便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严禁教师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严禁在职教师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对有偿家教及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予以处理,年度考核直接定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从目前情况来看,无有偿补课行为,无教师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现象。

八、规范教学行为方面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我校每周上课5天,周六、周天学生进行兴趣社团集中活动。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正常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完成好体育锻炼的任务。体育教师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健康课。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制定课间锻炼活动计划,明确锻炼时间、内容、场地,加强活动指导。教务处加强监控活动落实情况。

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我校一至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三科不超过0.5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教务处每周对各班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统计汇总。

学校严格教学设施和校外活动管理。学校从未将教学设施提供给社会组织或个人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从来没有为社会各类补习班、培训班提供教学设施和场地。也没有组织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活动。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我们还将继续按上级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篇10

一、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

采访人:请您先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汤贞敏: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民办教育逐步发展,涵盖了民办基础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以及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我省民办教育在1979—1990年间萌芽发展,那时民办中小学仅有64所,有志之士开始探索高中后民办教育的发展,办起一批民办文化补习夜校。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民办教育办学体系初步形成。1996年,全省的基础教育民办学校、幼儿园发展到600多所,私立华联学院、民办南华工商学院、培正商学院也相继成立起来。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得到了规范发展。截至2000年底,我省有民办幼儿园3547所(占幼儿园总数29.49%);民办小学359所(占小学总数1.48%);民办普通初中120所(占初中总数3.98%);民办普通高中46所(占高中总数3.98%)。同时,这个时期也拥有了独立设置的民办高等学校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在经济改革中蓬勃发展。200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公布,200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布,2009年11月《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公布,标志着民办教育的管理从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依靠法律手段为主转变。从发展规模上看,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民办幼儿园9337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9.23%);民办小学758所(占小学总数的5%);民办普通初中744所(占初中总数的22.44%);民办普通高中129所(占高中总数的12.75 %);民办中职学校134所(占中职学校总数的24.91%);民办高校49所(占高校总数的36.57%)。民办教育日益发展壮大,为我省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作出了可贵贡献。

采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的施行,对我省民办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汤贞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一法一例”的施行使我国民办教育走上了依法发展和依法管理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办教育规范发展。2009年11月,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该办法共八章四十六条,内容包括:总则、民办学校的设立、教师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扶持与奖励、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附则。该办法结合广东实际,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对民办教育鼓励、支持与规范管理的关系,对政府管理民办教育的方式、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的落实、各级各类各种形式民办学校的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教育集团的法律地位和规范、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以及民办教育行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了相关规定。“一法一例一办法”确立了民办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规范了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政府的管理行为,维护了民办教育相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我省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二、广东省民办教育评估工作的现状分析

采访人:请您谈谈,我省民办教育评估制度建设与评估实践的基本情况。

汤贞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扩大社会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估。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12万所,在校生达492.15万人,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为了确保民办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效的评估不仅有利于净化办学市场,推动民办学校自身不断地完善与发展,而且有利于政府、社会对民办学校的了解、认同与接受。早在2004年,我省出台了省一级幼儿园、中小学、普通高中的等级评估方案,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统一标准考核。2008年,结合国家和省的政策调整,修订了这些方案,印发《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本方案适用于一切合法举办的幼儿园)、《广东省民办小学督导评估方案》、《广东省民办初级中学督导评估方案》、《广东省民办高级中学督导评估方案》、《广东省民办中小学校等级督导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从2007年始,截至2012年7月,全省先后评出9所省一级民办高中,31所省一级民办义务教育学校,97所省一级民办幼儿园,为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办学树立了先进典型和榜样示范。根据粤府令[2009]142号文件以及粤教督函〔2010〕2号文件,从2010年2月起,我省全面取消含民办学校在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省一级学校等级评估审批。

采访人:您觉得我省民办教育评估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这些经验对我省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汤贞敏:我省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表明建立民办学校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民办教育才能获得受教育者及其家长的信赖,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近年的评估过程中,首先,我们严格按照“一法一例一办法”、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针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不同的基础和办学主体,制定了有别于公办教育的评估工作体系;第三,民办学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必须针对各级民办学校,形成专门的评估制度。这些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规程,既是我省民办职业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每学年办学(园)质量和水平的自查、自评标准,又是各级民办学校等级评估的标准。制定实施民办教育评估制度,是加强政府对民办学校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有利于促进民办学校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各界加深对民办学校的信赖和认同。

采访人:我省民办教育评估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我省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汤贞敏:尽管民办教育评估工作的启动和推进为我省民办教育的规范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但评估工作依然面临多重困境,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民办学校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评估工作本身的因素,比如各级民办学校的评估制度尚不完善,民办教育评估机构还不成熟,民办教育的督导工作制度尚不健全等。民办教育评估能否加快发展,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措施很重要。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评估专业机构,我们认为应坚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切实完善民办学校评估制度,促进民办教育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建立和评估队伍建设;同时,要深入贯彻“一法一例一办法”,全面落实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全面兑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全面规范民办教育的办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第三,尽快出台《广东省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特别是要落实民办教育评估制度,构建广东特色民办教育评估体系。此外,应加快研究制定民办普通高校年度检查指标体系,以量化测评的形式提高年检工作的可操作性,推动年检工作标准化、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逐步完善民办高校年检制度。

三、广东省民办教育和民办教育评估的发展前景

采访人:您认为,我省民办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哪些?教育评估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促进作用?

汤贞敏:我省民办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但是,由于社会意识的偏差和政策规章的缺位,我省民办教育办学水平提升和赢得全社会信赖仍任重道远。这既有外部的认识与制度环境问题,也有自身的管理问题。比如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用地成本控制、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财政支持等问题需要切实依法得到充分保障。第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问题,部分民办学校的办学规范、办学定位、办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均呈现不稳定性。第三是社会认识偏差问题,由于在内外部管理体制、教师编制、教学管理、收费运营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现实中存在许多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偏见,成为民办教育发展的突出思想障碍。教育评估工作有助于促进民办学校加强管理,有助于促进民办学校防范办学风险,有助于逐步建立全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正确态度。在严格执行办学评估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过程中,我们要每年有重点地对民办学校开展办学检查,定期开展评估活动,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管理思想,建立健全民办教育信息制度和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评估制度,促进民办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采访人:广东教育评估协会的成立,您认为能对民办教育事业发展起什么推动作用?

汤贞敏:广东教育评估协会的成立是我省教育评估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培育专业评估机构、规范评估认证、加强评估交流的重要契机,有助于加快我省教育评估事业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进程。省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强化专业教育评估机构的职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评估专家队伍,促进教育评估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然而,在广东乃至全国,社会评估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社会影响力上都非常有限,不利于教育评估的客观、科学、公平和公正性。广东教育评估协会成立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评估专家资源,促进管理思想、信息资源和教育理念的交流,促进教育评估工作科学研究,便于凝聚各有关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共同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采访人:最后请您谈一谈对广东省民办教育评估事业发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