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30:31

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范文篇1

为了加强和规范全县地名管理工作,适应城市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现就加强和规范全县地名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意见所指地名管理,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标志设置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二、本意见所指的地名包括:

1、县、乡镇、街道、村居行政区域名称;

2、居民区、自然村等居民地名称;

3、山、河、湖、泉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4、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开发区、示范区、农场、林场、矿山等名称;

5、城市道路、桥梁、广场、隧道、涵洞、堤坝、水库等名称;

6、大型建筑物名称;

7、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车站、船闸、港口和公路等名称;

8、城镇内的街、路、巷、楼(含门牌号码)名称。

三、县民政部门主管并负责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县建设(规划)、公安、工商、房管等地名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县民政部门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四、县民政部门应当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地名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五、地名管理应当从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对体现历史、文化的地名应予以保护。

六、地名的命名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1、符合社会道德习惯和人们的认知习惯,有利于社会团结;

2、体现历史、文化、地理或者经济特征,与城市规划所确定的使用功能相适应,符合命名对象的性质、功能、形态、规模和环境等实际情况;

3、一般不以人名、外国地名和外国词汇音译的词语作地名,不使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

4、一地一名,名地相符,派生地名与主地名相协调;

5、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文字;

6、乡镇一般以乡镇政府驻地的名称命名;

7、县内乡镇、街道、道路、居民区、村委会、自然村不得重名、同音。

七、城关地区新建建筑物区的命名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小区:指相对独立的居民住宅区,并有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可用“小区”作通名。

2、花园: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上,集中休闲绿地面积不得少于2000平方米,可用“花园”作通名;

3、园、苑:达不到花园标准的住宅区,且绿地率不低于35%,可用“园、苑”作通名;

4、山庄:依山而建的低层高级住宅区,且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花园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50%以上,可用“山庄”作通名。一般应地处城郊,城镇内严格控制;

5、别墅:低层高级住宅区,一般应有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花园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50%以上,可用“别墅”作通名。一般应地处城郊,城镇内严格控制;

6、大厦:指高层或大型楼宇。层高在1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可用“大厦”作通名。达不到大厦标准的高层建筑物,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大楼、广厦、商厦”等;

7、城:指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大型建筑物(群),分居住、商业、办公等用途,以居住为主的,占地面积应当在100万平方米以上;以商业、办公为主的,占地面积应当在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

8、广场:占地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建筑总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具有3000平方米以上整块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在通名前一般应冠以功能性词语,如***商务广场、***娱乐广场、***假日广场等;

9、中心:指某种功能在一定范围或行业中居主导地位且具规模的建筑物(群),占地面积应当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建筑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

10、一般不使用重叠通名,如***广场花园、***花园小区等。

八、地名的命名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行政区域的命名。乡镇的命名,报市政府审核,省政府审批;村、居的命名,由所在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县政府审批。

2、山、河、湖、泉等自然地理实体的命名,报市政府审批;涉及边界的按有关规定报批。

3、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开发区等的命名,由其主管部门向县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县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

4、道路、桥梁、广场、隧道、涵洞、堤坝、水库等的命名,由建设主管部门或水利主管部门向县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县民政部门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单位或个人投资建设的,由投资者提出申请。对于城区道路,申请人在道路竣工后三个月内未提出命名申请的,由县民政部门提出命名意见报县政府审批。

5、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车站、船闸、港口和公路等的命名,由该专业部门负责承办,但应事先征得县民政部门的同意。

6、居民区、大型建筑物的命名,由建设单位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到县民政部门办理地名命名登记手续,县民政部门给予正式批复并发给标准地名使用证。

对自然地理实体和城市道路的命名,县民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经县地名委员会评议,报县政府审批。

九、地名一般情况不得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

1、因行政区划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变更的;

2、因城区道路起止点、走向或指位功能发生变化需要变更的;

3、因产权所有人提出申请,需要变更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名称的;

4、因实行地名有偿冠名需要变更的。

变更地名的手续与命名一样。

十、因行政区划调整或自然变化消失的地名,由县民政部门报市地名办注销;因城市建设消失的地名,由建设单位报县民政部门注销。

十一、经命名、更名和注销的地名,民政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抄报有关部门。

十二、县民政部门应当依据标准地名,汇集出版地名录、地名志和行政区划名称单行本。编绘出版地图、电话号码簿等涉及地名密集的出版物,应以民政部门汇集的地名资料为准。

十三、公文、证件、广播、电视、广告、标牌等应当使用标准地名。

十四、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户籍登记、房地产广告登记手续时,涉及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地名的,应当向县民政部门查验标准地名命名批文或标准地名使用证。

十五、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

1、地名标志设置的原则是:点状地域至少设置一处标志,片状地域根据范围大小设置两处以上标志,线状地域在起点、终点、交叉路口必须设置标志,必要时可以增设。

2、地名标志设置应当采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17733.1-1999《城乡地名标牌》标准。

3、地名标志设置是给一个城市设置名片,设置所需经费以城市建设配套科目列入县财政预算。

4、地名标志设置的分工:行政区划标志和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堤坝、广场、居民区标志,由县民政部门负责;乡镇(村、居)标志,由乡镇政府负责;其他地名标志由其主管部门负责。

规范管理范文篇2

“一规四定”新格局

罗源县供电公司是前年正式挂牌的。如何根据县域市场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机制呢?急需规范化的地方千头万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刚开始眉毛胡子一把抓,效果也不大明显。后来我们找准突破口,就从‘一规四定三改革’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农电规范化管理这一系统工程。”公司经理郑尔亨说。据悉,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们大刀阔斧地实行“一规范”,即规范组织管理机构;“四定”,即定岗、定员、定责、定级;“三改革”,即,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该公司原有员工(包括农电工)434人,定员374人,富余人员除解聘部分不合格的农电工之外,多安置到多经企业。如此一来,原来吃惯了的“大锅饭”被彻底打破了,农电各项规范化管理的新举措也随之能够顺利实施了。

其实,构建好农电规范化管理平台,等于为德才兼备的农电工搭起一个个可拱施展才能和责任意识的崭新舞台。

该公司在考评、调整、聘任中层正职和11个供电所所长之后,又对部分中层副职工和11名供电所副所长实行“公开竞聘”,择优录用。今年9月碧里供电所农电工陈奇恩通过竟聘,从100多名竞聘者中胜出,现任边远山区的霍口供电所副业所长。他对笔者说:“以前,我从没有遇过这样公平、公开、公正的竟聘,笔试、面试、口试严格考核不说,还要张榜公示15天,广泛征求农电工和农民客户的意见。企业和群众为我提供了一个干好事业的舞台,我会拿出百倍的敬业精神协助所长把霍口所打造成为规范化管理的标杆所!”该公司党总支书记陈立德介绍:“像陈奇恩这样的副所长,最近我们正式启用了11位,都是百里挑一,好中选优,其中有好几位过支还担任过村支部书记、村长哩!”

“一规四定”,竞聘上岗,涉及利益再分配,自然阻力不小,但只要是有利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有利于电费收上来、线损降下来,该公司管理层就拧成一股绳,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勇于创新。8个供电所所长于9月底一纸令下,让土生土长、在本地“管电”已久且线损率、电费回收率均不达标的供电所长挪挪老窝,异地就职,此举不仅推进了公司的健康经营和规范化建设,还受到管理人员和农电工普遍的支持和赞扬。

“争先创优”新面貌

连江县供电公司是福建沿海最早挂牌的一农县极供电企业。该公司经理汤明文说:“两年来的农电规范化建设,对本公司的管理是一个质的飞跃。刚开始时,不少供电所的所长认为是搞花架子,而今普遍反映基层供电所的各项工作越是规范,就越好管理。连江县21个供电所,已通过省公司规范化管理达标验收的有16个,还剩5个所未达标。年内,我们正下大力气力促16个达标所不能出现滑波现象,另外5个所要保证全部达标。争先创优,不能落下一个供电所。”

两年前,这位经理可没有如此胸有成竹的底气。有一次,**局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到该公司的浦口供电所去暗访,发现该所营业窗口到了上午10时还没开门,“两率”指标也很落后。暗访后,该所所长当即被撤换,对各所震动很大。

怎样才能迅速改变不少供电所管理涣散、纪律松垮的落后局面?该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以推行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可以“点石成金”。他们从公司派出优秀党员、业务骨干陈铸到浦口所任党支部书记,将农电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内容逐项严格落实到位,促使该所“两率”指标迅速实现达标,一个后进所当年就转变成为先进所。

虚心学习兄弟农电单位的好经验,并注重树立自己的标杆所,让各供电所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也是连江供电公司的一大特色。该公司曾组织21个供电所所长赴闽侯县荆溪供电所学习取经,并在自己的标杆所黄岐供电所召开现场观摩会,提出“外学荆溪、内学黄岐”的响亮口号,全面推行荆溪、浦口、黄岐等先进供电所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以支部为龙头、所长为主将、全员参与的争先创优热潮。一潭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死水就这样被激活了!今年3月,在省公司举办的“敬业奉献之星”巡回报告活动中,该公司黄岐所所长林克统以《点亮农电第二颗太阳》为题的演讲,深深打动了省电力系统每一位聆听者。随后不久,中国电力报、华东电力报等媒体都以大篇幅详细报道了黄岐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的先进经验。

“营销文化”新成果

“缺电不缺服务,压荷更重营销。”这是长乐市供电公司在今年5月31日召开的营销文化现场会上率先提出的营销服务理念,也体现出农电规范化管理工作在该公司开花结果。

“这年头还讲营销文化?电在长乐,不是‘紧俏货’吗?”起初不少人心存疑问。

电能在长乐确实成了香饽饽。近几年该市用电量每年均以两倍数增长,去年该市售电量已达16.19亿千瓦时,比增45.4%。据预测,该市今年的售电量将超过22亿千瓦时。目前,长乐市用电量已居**地区八县市第一位。电力以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长乐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连续9年位居我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之列,2003年该市生产总值达113.21亿元。然面,该市供电市场旺盛的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与随之凸显出来。

压荷更应重营销。长乐市供电公司确立了营销文化的“五观”,即求真务实的发展观、责任到人的安全观、客户至上的服务观、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和做优做强的经营观。他们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采取措施引导客户错峰用电、科学用电、节约用电。他们率先引进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用户过程在线管理系统,其中用户过程在线管理系统今年初启用以来,即“顺藤摸瓜”,破获了2起重大窃电案件,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他们狠抓电费电量的营销考核,考核到每一个台变、每一条馈线、每一位责任人。每月一次对各供电所降损增效的营销指标完成情况张榜公布。今年以来,该公司下属13个供电所线损率全部达标,12个供电所电费回收月月结零。

缺电不能缺服务。该公司注重塑造长乐电力的“四种形象”:“诚实立身、信誉立业”的诚信形象、“高位嫁接,从严管理”的规范形象、“依法办事,依法用电”的法治形象及“万事民为先”的服务形象。由于缺电,近年来不少大中小企业外迁他乡,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回归工程”,全面改善电力营销软环境,该公司专门新建了“大客户接待室”,为回家乡投资兴业的中外企业家提供用电便利,仅今年就有45家大中型企业落户长乐。在实行“卖好电,收好费、服好务”九字工作方针的同时,该公司还大力推广鹤上供电所“闪电服务队”的先进经验,坚持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

“有序用电”新赞歌

**年夏天,由于季节性和结构性电能紧缺,**电网经受了极大的供电压力,而6月底至8月底期间,**局所辖7个县市的供电缺口更大,压荷限电的比例均在50%左右。以连江县供电有限公司为例:6月12日,连江电网网供负荷即达9.27万千瓦,夏初供电负荷就已达到极限,比增52%。长乐市供电公司于8月23日创下网供日最高负荷34万千瓦的历史纪录,日最高电量达694.3万千瓦时。为了减少压荷限电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长乐市供电公司每月向燃油电厂以每千瓦时0.60元的高价购入5000余万千瓦时电量,实行贴线损的高买平卖。

供电吃紧,加之边去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滞后,普遍存在“规划总赶不上变化”的现象。规范化管理调动了各县级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的前瞻性和积极性。以长乐市为例,他们今年投资4亿余元新建22万伏变电站2座,新建和扩建11万伏变电站9座,增容29.45万千伏安,这一数字超过了该市建国以来电网建设的总容量。今年下达长乐市的供电负荷为15万千瓦而早在初春2月,其高峰期负荷就高达29.5万千瓦,迎峰度夏期间更是成倍超荷。

规范管理范文篇3

一、税务干部的分工要考虑合理性与相对平衡性相结合

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各项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的轻与重、工作过程的简单与繁琐、工作强度的大与小以及工作程序的难与简等差别,如果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过程和工作强度等因素差别过大,考核的结果就容易产生“多干多错多扣分、少干少错少扣分”的现象。这样的考核不但不能公正、公平和充分地评价每一位同志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表现,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考核的不合理,不利于规范化管理的推行。因此,在落实人员工作时,要充分分析每项工作的性质和工作岗位的特点,力求分工相对平衡和合理,尽量做到人与事有机结合和相互适应。

二、考核指标设置要尽可能细化、量化

个性考核是考核的重中之重,如果指标设置可操作性不强,过于笼统或者没有硬性的标准,考核时就容易出现人为操作甚至无法进行的现象,导致考核结果只区别在共性部分,不能正确评价各人的工作效果,失去了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在以前的考核中,也曾出现过由于个别同志的个性指标设置不具体、不便操作,使得个性目标部分考核得满分的情况,造成考核片面化。所以,考核指标设置要尽可能具体化和量化,在“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检查有明确的目标,考核有明确的依据”的原则下,对能量化指标要尽可能用数字说话,实在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可考虑日常方便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考核依据。

三、考核指标设置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

规范化管理不但是要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要营造一个更有利于税务干部充分发挥潜力的工作氛围。因此,考核指标设置要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增加指标的挑战性。挑战性要求指标要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样指标才具有充分的激励作用,如果指标设置的难度太大,通过努力还无法实现,会使人丧失工作积极性;反之,指标不需多大的努力就可达到,那更是违背了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初衷。

四、实施规范化考核要考虑单位的独立性与单位间的关联性

税务部门好比一个拳头,各基层部门好比组成拳头的手指,彼此间既具有独立的、各有所长的功能或职能,又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互依赖性。税务部门要发挥其整体效能就要求其基层单位必须步伐一致,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但由于各单位所具有的独立性,单位间就可能发生因立场不同而导致的相互推诿、扯皮、监督不得力等现象,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内部消耗。我们在考核中,虽然加强了对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间的考核监督,但也发现了两个有业务往来的科室对考核中可能被扣分的关联事项,通过私下协商不将该事项纳入考核程序等方法,逃避考核的情况。因此,要发挥部门的整体效能,减少内耗,消除相互推诿、扯皮、信息反馈不畅通等现象,就必须加强对单位间(包括上下级关系和同级关系)的关联事项完成情况的考核。对于整个地税系统而言,我们认为,只有将登记、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间的关联事项列入规范化管理的考核内容,才能解决各系统间协调不一致、配合不密切等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贯穿全局的纵横交错的良性循环的考核体系。

规范管理范文篇4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责任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规范土地管理工作和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及违法占用土地建房等有关工作。刚才,县国土资源局利鹏同志对制订我县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责任书及其考核办法作了详细说明,我完全同意,请同志们对照责任书和考核办法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简要传达全市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如何规范我县土地管理、做好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及违法占用土地建房清理等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传达全市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7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坚决严格执行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下决心开展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工作,确保全市土地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各县区委书记、县长、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县区长,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国土资源局局长及分管用地工作的副局长、执法队队长参加了会议。市委陈建华书记就全市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刘小华市长就贯彻落实全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责任制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土地管理工作作了主题报告。

陈建华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加强和规范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规范土地管理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发展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在规范土地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依法征地过程中,必须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多引进用地少、税收多的项目,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未来留足发展空间。同时,要扎实做好新一轮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清理工作。

刘小华市长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规范土地管理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要贯彻落实省委张德江书记“三句硬话”和黄华华省长“六个一律不批”,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委发〔20****〕11号)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征地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市直和各县区近期要对准备和正在征用的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是征地手续不完备和与农民分歧未解决的,一律暂停征用。同时在会上,刘小华市长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执行责任书。

为充分盘活和合理利用非农建设闲置土地,会议还明确要求,从现在起至明年5月,对全市非农建设闲置土地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清理,依法对闲置土地、擅自改变用途的土地、注册资本未到位的项目用地、非法转让的土地进行处置。

二、认清形势,从严要求,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县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严格土地管理,坚决执行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确保当前我县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推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耕地保护制度,重点要做到“三个强化”:

(一)强化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县在土地管理、利用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的形势是好的。全县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从1996年的9408元上升到2006年的13786.21元,增长率31.76%。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国土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人多地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最突出、最严峻问题之一。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严重滞后。按照《紫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确定的主要控制性指标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增量为10440亩,现在实际用地达34158.9亩,突破23718.9亩,如果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跟不上,不仅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消化好,而且今后我县发展空间将会受到严重限制。三是违法违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全县没有批文的用地有2292.8亩。四是土地利用效率低。2006年我县单位用地GDP产出仅13786.21元,而全市平均达29.62万元,对比差距巨大。针对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站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增强土地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创新思路,研究对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管理工作。

(二)强化责任意识,狠抓规范土地管理工作落实

按照市下达计划,今年我县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35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不得超过25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14公顷,其中,城镇村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12公顷,独立选址项目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2公顷;补充耕地数量不少于94.25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不少于12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不少于82.25公顷。执行这个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必须做到“五个坚决”。

一要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去年,我县制订出台了《紫金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各镇要按照考核办法做好耕地保护工作。至2006年底,我县耕地保有量达42.5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0.44万亩,其中各镇划定的保护区面积38.90万亩,代深圳、中山两市代保面积1.54万亩。可以说现在全县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95%左右,保护任务重。为此,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对《紫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要坚决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即: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禽畜养殖,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二要坚决执行“六个一律不批”。凡是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律不批;凡是没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的,一律不批;凡是没有通过建设用地预审的,一律不报批;对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年度计划指标已用完的,未依法及时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一律不受理新增建设用地申请;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未按预审要求完善相关内容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受理建设用地申请;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禁止性项目、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项目、别墅项目、高尔夫项目,一律不得报批用地。同时,要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完善建设用地供应公示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决不能突破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六个一律不批”是规范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纪律,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我县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完善征地制度,各镇、工业园区引进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一律报县国土资源部门按照预审程序把好预审关,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给予预审上报。二是征地实行“二公告一登记”制度,即征地征地公告、征地补偿标准公告和土地丈量登记;严格执行省批转我县征地补偿标准最低保护价:县城2.2万元/亩,古竹、龙窝、蓝塘1.86万元/亩,其它镇1.66万元/亩。三是土地出让实行招拍挂制度。凡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业用地一律进入县土地交易机构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工业用地出让严格执行省政府批转我县每平方米不得低于120元的标准。

三要坚决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规范土地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在严格土地管理的同时,优化土地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按照切实保护耕地、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各镇要根据本镇规划要求,调整好今后20年经济发展所需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七大”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全面转入县、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使修编后的县、镇规划更加适应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富有操作性和合理性,为今后20年我县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以县国土资源部门为主,各镇配合,在年底前完成全县20个镇所有行政村的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有保有压,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布局和各镇发展实际,区别不同情况,集中土地保重点、保发展,确保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建设的用地需求。

四要坚决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我县土地资源瓶颈的迫切要求和重大举措。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研究探索促进转变用地观念和用地方式的办法和措施,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路子。坚持成本体现补偿、价格反映稀缺的原则,加大土地取得、使用和保有成本、遏制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利益冲动,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要通过建立健全“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机制,拓展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子。要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和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要求,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杜绝“规划跟着项目走,土地任由投资者圈占”的现象。要提供项目“入园”的条件,多引进占用土地少、内销比例大、创造税收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推动土地利用率实现重大突破。着力挖掘潜力,盘活消化存量土地。通过拆迁改造、整体搬迁、整理等方式改造城中村和旧村庄,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加快处置抵债土地,显化土地价值,盘活闲置土地。健全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制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增值收益收缴和使用管理、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等办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五要坚决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力度,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统一有效、坚强有力的执法监察网络。切实加强镇国土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察协调机制,联合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各镇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国土资源等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相关部门要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给予配合和监督,确保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取得实效。刚才,县政府与各镇分别签订了耕地保护与执行土地年度利用计划责任书,定下了军令状。大家务必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这不是图形式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责任,是郑重严肃的承诺。同时,县根据省、市的要求,已正式出台考核办法,年终统一考核,凡是做得好的将给予奖励,凡是违法违规的,将严肃查处。

(三)强化发展意识,消除土地管理认识误区

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最根本目的是要更好地保障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必须正确处理好土地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两种主要关系,切实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一要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加强土地管理的关系。当前,部分干部群众认为严格土地管理,就是要少上项目,少搞招商引资,消极地理解土地管理工作。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严格土地管理,不是限制我们发展,而是为了更健康地发展,特别是要求我们一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路子,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理解国家政策,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要求,采取积极的措施,在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利用效率上下功夫,使土地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关系。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可能不征用土地,而征地就必然涉及农民的利益,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纠纷。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农村集体土地征用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同时,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的过程,

就是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过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严格按照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三句硬话”的要求,完善征地制度,统一补偿政策,严格依法办事,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多渠道筹集征地补偿资金,及时足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要妥善安置好被征地农民,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从而实现加快发展与维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相统一。

三、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全面开展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年8月至2008年7月底,对全县非农建设闲置土地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清理,依法对闲置土地、擅自改变用途的土地、注册资本未到位的项目用地、非法转让的土地进行处置,充分盘活和合理利用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同时,从20****年8月起至20****年12月,对2004年1月1日起至20****年7月违法占用土地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严厉查处违法占用土地建房、乱搭乱建、未批先建等行为,规范建房报建审批程序,增强全县人民对土地管理的法制观念。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做到“六个必须”。

(一)必须统一思想

统一思想,是做好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县土地利用总体水平较低,利用方式较为粗放,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偏低,大部分项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土地利用率偏低,不少企业项目土地利用率不到30%,最低的不到10%,建筑容积率基本上小于1.0,最低的只有0.5;土地浪费现象较严重,截至今年6月份,全县仍有在册登记的闲置土地384宗,面积531.6亩。在当前我县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违法占用土地建房、乱搭乱建、未批先建等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开展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已经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决心一次下足,政策一次完善,措施一次到位,问题一次解决”,确保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清理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必须摸清底数

这次清理行动的目标任务是彻底清理全县范围内取得合法使用权的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因此,要准确摸清全县范围内已依法征用为国有的建设用地和经依法审批为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出现闲置,及违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基本情况,决不能因为工作马虎而出现“漏网之鱼”。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户,要逐宗(块、户)定性,做到一宗(块、户)一档,为依法处置提供依据。

(三)必须依法办事

经核实确认为闲置土地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紫金县闲置土地管理办法》(紫府〔2004〕79号)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对因违法用地造成土地闲置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凡发现未经审批,违法占用土地建房的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标准处罚。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决定和《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在清理工作中,不管涉及到哪一个单位,不管事关什么背景的人,都要坚持用一个标准来严格要求,决不搞法外施恩,不搞人情标准,不搞标准外的标准。党员干部要带头配合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工作,主动登记,主动接受处置。对在这次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专项清理工作态度不认真,马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将严肃追究其责任,绝不姑息。

(四)必须强化宣传

加强宣传,是做好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行动期间,县广播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做到电视有画面,电台有声音;对各镇清理工作的好做法、好成效进行跟踪报道;对清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违法违规的负面典型要进行曝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组成精干的工作队伍,深入做好相关单位、企业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坚持讲规矩、讲道理、讲发展,使有关清理对象的思想从抵触转向配合,从误解转向支持,确保清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必须讲究方法

在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专项工作过程中,既要坚持依法行政,又要注重依情依理解决问题。要坚持说服教育在前,依法清理在后,把道理给群众讲清楚,把疏导措施落到实处,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要在坚持依法行政、按程序办事的基础上,处处注重以人为本,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既达到清理的目的,又想方设法解决企业、群众的实际困难,从而赢得广大群众对清理行动的支持与配合。

(六)必须加强协作

上下联动,部门合作,是做好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的内在要求。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县政府分别成立了闲置土地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清理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领导小组,由本人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各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在清理行动中,要做到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领导小组成员要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指挥每一次大小行动,深入做好“难通户”思想工作;要对照工作计划,及时掌握清理进度,强化督促检查,加强指导服务,促使清理工作高效推进;要严格按规定要求如实组织申报,确保清理结果真实可靠。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县土地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目标任务已定,关键在于抓落实。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把规范土地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抓出成效。

(一)责任落实要到位

市政府与各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提出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工作中,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今天,县政府与各镇签订责任书,镇长是第一责任人,镇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镇和国土资源部门要高度重视,制订执行责任书的具体方案,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各镇主要负责人要对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着力抓,国土资源部门要履行职责、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督促检查要到位

一方面,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加强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统一有效、坚强有力的执法监察网络。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察协调机制,联合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执法查处手段。另一方面,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把耕地保护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出现问题的有关责任领导一律不得提拔重用,并作出严肃处理。在清理闲置土地和违法占用土地建房工作中,要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舆论的监督作用,确保清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队伍建设要到位

要切实抓好国土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业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县国土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土地管理工作的责任,发挥好土地管理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履行好土地利用的审查、监督、指导的职责,特别要增强主动把关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属重大问题,务必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真正为政府管理土地放好哨、站好岗,守住我县耕地“红线”。

五、把握要求,密切配合,全面启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

国务院已决定自20****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用两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等先进技术,以正摄影像图为基础,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房地产以及未利用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逐地块调查全国城乡各类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掌握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调查全国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部署做好我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各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密切配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土地调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是理顺土地权属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土地调查社会关注度高、牵涉面广,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和每一个用地单位,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宣传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调查工作,消除各方面的疑虑,使用地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土地调查的重要意义,积极支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规范管理范文篇5

一、强化措施,规范民主管理

一是做好村务公开,健全制度。各乡镇党委积极尝试推行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村进程,建立了《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财务政务公开制度》,各村定期将群众关心的党务、政务、财务严格进行公开,使各村筹资筹劳及收入支出更加透明、公正。二是抓好村干部考核监督。乡镇党委把村干部落实民主管理工作情况与村干部工资,使用结合起来,实行目标责任制。年底,组织对各村开展民主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奖优罚劣,并对民主管理工作不到位,群众意见大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三是完善党员议事和村民代表决策机制。坚持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研究村级重大事项,对村“两委”班子工作进行民主监督,是落实村级民主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县大部分村认真落实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决策制度统一干群思想,凝聚人心。今年洪广镇北庙村北庙小学建成后要组织群众义务上土方,困难较大,村党支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联席会,进行讨论,得到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支持,一些党员带头宣传、带头给亲戚朋友做工作,带头上土方,很快完成土方任务。通过坚持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会,村干部的作风明显改进,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二、发挥各方作用,促进民主管理。

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乡镇党委组织开展了“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镇村”大讨论,让党员群众解放思想,参与民主管理,端正村风民风。一是发挥党员监督岗的作用。今年开展的“定岗评星”活动,通过设立党政事务监督岗,使一部分党员走上监督村务、政务岗位成立了监督村官的“官”。七月上旬,在党内互助金发放和发展党员工作中,金贵镇党委针对有4名党内互助金发放对象党龄有误和11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时间短问题,部分党政事务监督岗位的党员,积极与村支部沟通,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二是提高村民代表议事能力。在推选村民代表过程中,各村注意把政治素质好、议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强、落实能力强的“一好三强”党员选为村民代表,有效改善村民代表结构,提高村民代表参政、议政和民主管理的能力,这为村民代表较好地发挥议事作用奠定了基础。三是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各村党支部重视发挥老党员、离任村干部德高望重的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洪广镇高荣村在财务清理、土地面积核实中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的问题,村“两委”班子请离任老党员、村干部向群众进行解释。这些老党员、村干部带头让核实自己的土地面积,带头做好工作,消除了群众误会,化解了矛盾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规范管理范文篇6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特征就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会计信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低劣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从企业的角度讲,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造成误导,使企业决策失误。同时由于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重大损失,也导致他们对企业失去信任而拒绝与企业再次合作,从而使企业失去市场机会,经济资源浪费,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三)从会计行业及社会大环境的角度讲,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使会计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济管理和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人为的虚假会计信息成为了一些人骗取“乌纱帽”的资本,同时也为各种经济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偷逃税款,挪用公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各种不正之风肆意滋生,污化了整个社会大环境。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根源。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为了确保国家宏观利益的实现,采取了相应的一系列激励方法,如行政手段激励(职位晋升),保障机制激励等。也即是说,对应上级而言,下级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做出成绩(主要以利润、产值)衡量,就取得了“政绩”,有了“政绩”就有可能被提升,从而为个人带来更多的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于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财务造假”出现了。一些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为追求个人和企业不正当的政治经济利益,指使和纵容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而目前企业会计人员收入和任免是由企业负责人决定的,如不按其意图办事,往往被调离会计岗位或遭到其不公正待遇。因此,会计人员难以依法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有随意处置权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因而失真。

(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

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从而履行职能,而内部各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故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其次,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舍,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平时与企业几乎无联系,税务仅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其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客观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出于商业的目的,给企业虚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银广夏事件”就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三)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

所谓会计制度,从广义上说,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规范和指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同时依据诺斯的制度定义,会计制度还应当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等。作为一种制度,会计制度也不能例外的是一个多重的、多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

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如果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什么好处的话,那么他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结果使其得不偿失。

我国会计制度的制订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经济事项、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制度急需更新,而新的会计制度尚在酝酿之中,在这样一个新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之际,会计制度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四)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和地位不高

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现实工作中,由于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够准确地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核算反映,对不真实的会计事项的处理,缺乏理性的判断:对于来自领导的不正当干预(授意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资料),缺乏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一味地顺从领导的意图从事。医院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也不够重视,致使其素质、技能较低,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尤其近几年会计制度中增加新的内容较多,如无形资产,增值税等给会计核算增加了不少难度。

(五)业绩及利益驱动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来自政府的委派和任命,而政府对企业经营者主要的监督和管理方式是签订“目标责任书”,因此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完成任务可能仕途光明,否则可能职位不保,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都与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密切相关,难免就会产生粉饰会计信息的动机。同时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是由经营者直接聘任的,工资报酬由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人员工作目的的惟一性,于是企业的利润便成了“厂长利润”、“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药切实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涉及到国家的会计法律建设、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治理,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内部会计管理工作的诸多方面。

(一)强化会计法制观念

强化法律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财政方针政策、法令。一方面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树立学法、懂法、执法的良好氛围,确保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执行国家法规。另一方面,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等要自觉遵纪守法,维护《会计法》的权威,规范会计工作。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企业内部监督包括企业会计人员实施的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因为他们的人事管理与经济利益均受控于企业管理当局,所以,他们工作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无法保证。外部监督是指财政、审计、税务机关的监督等国家形式的监督和以注册会计师公正地对企业所作会计报表等会计工作进行的社会审计监督。外部监督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在组织形式上能够保证实行公正的监督。因此,在二者当中,应更加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除了要强化财政部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外,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扩大注册会计师的会计监督面;一方面应强化税收监督,使税收监督与会计监督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营造一个能够依法会计的法治氛围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还必须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使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项法律法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不断完善,以提高法律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目前会计工作来说,有必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能落到实处。鉴于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必然要受到企业领导层领导制约的现实,细则中要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不合法会计行为应负主要会计责任,同时要突出如何有效保障企业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规定,使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四)加强会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基础的环节。一方面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进一步的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另一方面,应当定期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同时,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经过考核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才能取得会计资格,并且由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资格进行年检,对于违纪违法的吊销其资格证书,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冲突。

规范管理范文篇7

为此,吉安县始终坚持把建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工程”来抓,坚持“提素质、强核心、聚民心”的工作目标,从村支书的选任、培育、激励、监督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方法,推行四项机制,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推行“一推一考双票决”选拔机制,扩大村党支部书记任用的民主性。为克服乡镇党委“委任”存在的“不透明”性和因村支部党员少出现“选任”的“代表性”不强等弊端,该县探索并总结出了“一推一考双票决”选任村党支部书记模式,即由全体村民对本村现有党员投“信任票”表决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资格,然后由乡镇党委对得票超过半数的党员进行组织考察,并从中提名2-3名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优秀党员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得票不过半数的坚决不予提名),最后召开党员大会投表决票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目前,该县通过“一推一考双票决”的方法,把157名年纪轻、文化高、经济型、开拓型、奉献型的优秀党员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二、推行“一培一炼四普及”教育机制,突出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采取农函大培训、县乡党校培训、农业院校培训、聘请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来讲课等方式,培养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动脑能力;另一方面,县委鼓励和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创办以流通服务组织、产业协会为主体的“三培两带”基地,每年选派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到江苏华西、山东寿光等农村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跟班挂职等形式,锻炼增强其动手能力,达到普及党的先进性理论知识、普及涉农政策法规知识、普及市场经济知识和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的目的。自2004年来,该县举办各类村支书主题培训班33个,选派3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一线或外出参加实践锻炼,“双带”率达98.4%。

规范管理范文篇8

从今年10月开始,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加快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宁教发[2008]37号文件统一部署,我校深入开展了“争先创优规范管理”主题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到位,活动开展顺利

为开展好“争先创优规范管理”活动,我校及时召开行政会及校委会,就如何开展好“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落到实处,推向深入进行了专题研究,作出了安排部署。一是成立了以校长张玮为组长,副校长骆礼生、郑明辉任副组长,胡颢、潘祥生、唐永春、刘燕成、潘志鹏、张绍春为成员的“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二是制定了《*县太平完小“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阐述了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明确了方法步骤,提出了目标要求,对活动进行了认真部署。9月28日上午,我校召开了“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动员大会,校长张玮作了“规范管理争先创优”主题动员报告。集中学习了宁教发[2008]35号、37号文件与《关于深入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的通知》精神,宣读了《*县太平完小“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使每一个教师进一步领会了活动的有关精神,在思想上对“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二、目标措施到位,活动落实较好

为开展好“规范管理争先创优”主题活动,我校将活动细化为规范行政管理、规范教师管理、规范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开展“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使科学发展观在全校得到进一步落实,现代教育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努力形成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着力在解决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方面取得成效;在提高行政人员办学治校能力方面取得成效;在规范教师行为、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取得成效;在解决好学困生“厌学”问题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取得成效;在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方面取得成效。

在活动的具体措施上,我们采取“三个确定”以保证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一是确定学习讨论时间。我们确定10月份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日,利用早读课集中学习、利用下午例会进行集中讨论,在保证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无一人旷学。二是确定学习讨论内容。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感动中国——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师事迹选》与县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作为学习内容。三是确定学习方式。为了灵活多样的将学习讨论活动开展的更有实效,我校要求教师把“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融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结合到“规范管理争先创优”活动中来,认真统筹兼顾,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三、检查督促到位,活动成效显著

规范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优化策略

事业单位档案储存了本单位真实的历史资料,真实记录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有价值的资料,是事业单位工作执行的依据和标准。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本文重点探讨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内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具有公共服务性和保密性。首先,事业单位是一种公益性组织,保存的各类档案汇总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事业单位通过档案管理对这类无法自动参与市场资源调配的社会信息进行管理。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将为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档案信息的查询、咨询和借阅服务,秉承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其次,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信息管理机构之一,其存放的档案具有保密性,主要服务于国家机关,为其提供档案信息和管理支持。

二、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单位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记录了员工的信息,是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衡量事业单位管理能力的标准之一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领导了解单位运行状况和作出决策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为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如实反映单位的发展状况,应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探索有效的管理途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促进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二)提供参考依据。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包含员工的信息资料和单位发展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对单位的集中管理。档案能够合理地评价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通过查询相关档案信息,为事业单位后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而制定出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决策。

三、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一)收集阶段。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其质量关系着后续工作的开展。收集的档案数量少或内容不真实都会影响档案的整理及鉴定,进而影响单位的正常发展。首先应加强本单位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明确档案收集的内容和流程,严格按照本单位归档文件管理制度以及档案材料收集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要求,定期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书、业务、基建、会计、音像、照片图片等各类档案材料以及个人形成的工资晋升、年度考核、荣誉证书、学历学位材料、政审材料、职称材料、培训材料、出国等各类档案材料,确保本单位各类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其次整理入卷进行移交。(二)整理阶段。把收集的材料通过分类、组合和编制对档案内容进行整理,使其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无序的档案管理影响后续的查阅,导致利用率下降。因此整理档案时,应对收集阶段的工作质量进行确认,合格后再编目进行系统整理。(三)鉴定阶段。根据其固有价值大小确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对于保存价值不高的进行及时销毁。档案的价值取决于其是否能促进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四)保管阶段。档案的保管质量影响其规范化管理,保管的失误会使档案的利用率降低。高效化的保管会提升档案的价值,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低效化的管理会造成信息的泄露,影响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档案的管理应该环环相扣,档案管理人员和保管人员应相互沟通,确保其有序开展。

四、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高认识。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和职员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因此,应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使本单位人员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档案管理,意识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应配备专人管理档案,制定奖罚分明的长效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定期听取其工作进度报告,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二)健全制度。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发挥制度作用的同时应确保制度的有效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就必须建立规范化的制度,以制度为准绳,引导其规范化发展。首先完善相关制度,以其为依据,推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同时应及时清理过时的制度,根据时代的需要建立适合本单位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坚决杜绝不规范的档案管理行为。其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以引导其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三)加强培训。先进的档案管理工作能提升单位的运行效率,促进单位发展。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耐心,忽视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失去了其应发挥的效应。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为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可以定期举行相应的评比活动,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应该加强档案相关知识的培训,聘请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士定期到本单位进行培训讲座。(四)配套现代化。信息时代下,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更好地归档,为单位决策人员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信息。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档案共享平台,方便对档案资料的查询和利用。为提高档案信息的全面性和清晰性,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搜集记录涵盖文字、影音和图像的档案信息。应配套先进的硬件,并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五)加大监管。部分单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监管不到位。要想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应该不定期地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状况,注重档案的核查,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改正。对于工作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给予表彰,并鼓励其他人员以其为榜样。此外,还应建立督查小组,专门检查档案管理工作,为其规范化发展提供保障。

五、结语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在档案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单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单位的运行决策提供正确的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必须进行优化,与时俱进,为单位和社会的发展增油添力。

【参考文献】

[1]李亚红.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路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17):109.

规范管理范文篇10

1抓好档案管理制度落实

档案规范化管理,要以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有效实施。档案管理制度首先应做到:对已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对缺失制度的及时补充,对新增工作内容的制度配套。不断制定和完善档案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提高档案制度的执行力。规章制度不应束之高阁,档案工作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制度的标准执行。最后,要构建档案管理工作网络。档案工作管理网络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各部门多管齐下、各司其职、多角度、全方位的档案管理格局,真正将档案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公文制发流程管理

档案大部分是由公文转化而来,公文制发的质量直接影响档案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公文制发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公文的整体质量。公文制发流程管理应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公文签发手续要齐全。发文手续需经相关人员审批签字,发文稿签的内容填写要齐全完整。二是公文格式要规范。制作公文时不能自降标准或“差不多”就行,每个细节都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公文格式规范执行。三是归档前要严格检查公文细节。如:底稿与正文是否相符、有无公章、日期、笔墨纸张使用是否规范、有无破损等,确保归档公文的质量,提高档案的规范化水平。

3严格遵守立卷归档原则

相近公文的重复与立卷组合的无序是阻碍档案工作规范化的最大障碍。因此,立卷归档应遵循“以我为主”原则。另外,还要把握三个特性:一是时效性。完成现行文件阶段任务是立卷归档的前提,只有达成目前文件任务才可以立卷归档。二是完整性。归档工作中,既要把握重点,分清主次,严把入口关,更要注意防止应归档文件的散失,要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三是实用性。立卷过程中,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放在一起,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归档后的档案既完整又不重复,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4强化执法监督和考核机制

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实现,首先要有严格的监督管理作保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依规加强档案执法检查,监督档案制度的实施,确保各项档案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严格推进考核制度的落实。制定科学、实用的档案管理考核办法,注意对反馈结果的搜集,同时辅以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考核实效。

5通过档案升级达标创建工作逐步规范

《河南省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认证标准》涵盖档案管理体制、档案业务“两基”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提供利用等四大类、四十小项内容,是对档案工作全方位的检验和考核。创建单位需要按照认证标准的要求,逐条解读和对照,逐项自查整改,不断完善。认证标准的完善过程,既是不断补充、创新的过程,也是档案工作不断规范、提升的过程。通过晋升达标创建活动,档案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水平都会得到很大改善和提升。

6注重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搞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档案价值的最直接手段。对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能够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一是档案的编目要更加全面规范。在一般档案编目的基础上,及时编制新增档案类别的检索工具,如电子档案的检索工具等,使档案检索工具更加高效、准确,实现多途径检索。二是档案的编纂要更加科学实用。通过先进的档案软件,将庞杂、零散的数据信息整理、精炼和归类,使其更加准确、系统;将内容一致、有规律性的数据信息有机地结合,集中编目成册,形成科学实用的专题编研资料。

7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